读书养性思过——立家规·正家风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10:29:47

点击下载

作者:范宸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书养性思过——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读书养性思过——立家规·正家风丛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读书养性思过——立家规·正家风丛书作者:范宸排版:KingStar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515817781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读书使人聪慧,养性使人明理,思过使人觉察

周国平说:“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这种内在的丰富就是有丰富的学识、高洁的品性,常常能通过读书悟出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真谛,反省自己,追求并完善崇高的人格。”

人世间许多大的智慧都是从读书中悟到的,多读书、多求知,人才能更加认清自我,认清他人,认知世界。人生是一次旅途,思想是“导游”,人有了丰富的思想,旅途才不会孤单。所以,人要多读书,心灵才能保持宁静,万事才能处之泰然,犹如品味深山间的一汪清泉,宁静而致远;而守住心灵的宁静,就会让心灵犹如乡野里的一条小溪,悠然而自在。

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回到弗吉尼亚继续经营自己的种植园,他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尽情享受书香满院宁静的田园生活,这是多么好的修身养性方式啊!

美国作家梭罗曾孤身一人,远离尘嚣,跑到瓦尔登湖畔住了两年多。他每日捧着自己心爱的书一边阅读,一边欣赏平静的湖面,他在安宁、平静的生活中修养着心性,思考着对生活的理解,后来,他灵思涌动,写下了充满宁静、恬淡、智慧的《瓦尔登湖》一书。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天天手捧鲜花去寺院供拜佛像,他坚持不懈,从不间断。寺院里的禅师看在眼里,称赞他说:“你常用鲜花来供奉佛,来世一定会得到好报。”

这个人听了禅师的话非常高兴,便对禅师说:“我到寺院用鲜花供奉佛,每次来心中如同甘露冲洗般的清净,可在家中我往往被冗杂的家事搅得心神不定,在街市间往往被尘嚣弄得神志不清。您说,怎样才能使我的心常保清净呢?”

禅师反问道:“那么你知道如何使鲜花长期保持鲜活吗?”“那容易呀!只要天天浇水换水,去掉烂梗,花朵就能够保持鲜活了。”

禅师笑道:“这就对了,一个人要让自己的心常保清净,需净化身心,领悟清净的意义。”

这个人谢过禅师:“大师德高望重,能够让我顿悟,我今后一定常来寺院向大师请教,还想搬到寺院住上一段时间,过过修行的生活,享受一下鼓钟和梵呗的清净之音。”

禅师敛起笑容,说:“你的身体就如同寺院,你的双耳就如同菩提。你跳动的脉搏就如同鼓钟,你的胸腔呼吸就如同梵呗,你的言辞举止间无处不可以清净,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寺院的形像,非要住在寺院修行呢?你可以阅读佛经的教义,寻找修道的标准,参照它们反躬自省,修行重在修心思过呀!人只有修心思过才能养性,只有养性才能懂世间道理。”

这位禅师一语点破玄机:人生的修行贵在修心、思过,提高自身的修养,而不在于表面的刻意行为。生活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如今,有些人追名逐利,热衷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有些人喜欢阿谀奉承,流连于蜚短流长;有些人沉湎于游戏人生,终日里寻欢作乐……能够真正在忙碌中停下来静心思考一下自己忙碌的目的、想想人生的意义的人并不多。一些人的心灵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所占据,他们就算是有时间也不会读些对自己提高修养有助益的书,也不会找时间反省自己到底有哪些不足,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地方。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定要挣更多的钱或者功成名就,利用闲暇时多读些对自己有启发的书,增长知识,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对自己尤为重要。人要有在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中“采菊东篱”、“击节而歌”的潇洒;要在他人执着逐利时让自己的心灵避免纷扰,洞察世事,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静如水”的境界;要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舞台上“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要有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的好心态。

闲暇时,随手翻翻书,文苑畅游,沉潜其中,感受唐诗格律,品味宋词韵致,何其乐哉;夜深人静时,挑一盏孤灯,捧一卷书,端一杯浓茶,从书中纵览古今,横历中外,看世间荣华,阅人间沧桑,何其悠哉!读书不但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宁静,更能让人们品味生活的冷暖,探索生命的意义,对人提高修养、更好地生活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所以,别小看了读书、养性、思过这些事,每个人都应该多读书、多养性、多反思,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从而更好地修养自己的心性,体悟出生命的真谛。上篇读书珍惜时光,不虚度年华

任何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踩着时间的阶梯一级一级地攀登。比如,人们对各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任何人的努力,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转化为成果。

事实证明,成功是个定向积累的过程。以一天为例,人只有集中心力有效地利用这一天,日后才能留存这一天努力的成果;而如果不立下目标,只是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的话,时间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只会白白流逝。一天如此,一周如此,一月如此,一年如此,一个人一生的时间都是如此;因此,人们要珍惜每一天,只有充分利用每一天,这样才能不让自己的大好年华荒废、虚度。

伟人们在其有限的一生中,做出了超越常人的贡献,他们靠的也是时间一点一滴的积累。人们赞叹莎士比亚的伟大,与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著作息息相关;人们赞叹爱迪生伟大,离不开他一生拥有的1000多项科学发明专利。

一个人在时间中成长,在时间中前进,在时间中改造客观世界,在时间中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歌。所以,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发挥,踏上成功之路,就必须养成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要知道,任何事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光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行。如果总在漫不经心、浑浑噩噩中过日子,就算一个人具有“年龄优势”,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他的“年龄优势”也会消失。这样的人虚度了人生的很多时光,他们到老也做不出什么成绩,而等到他们发现自己虚度了一生而一事无成时,却为时已晚、追悔莫及!《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站在河边,看着逝去的河水,感叹道:“消逝了的时间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日夜夜奔流不息。”可见,孔子早就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他以流水比喻时间,生动而明确地向人们宣告了自己对世界认识的动态观、发展观。那就是:世上的一切似同流水,随着时间的推移,万事万物都在永不止息地运动着、变化着。这启示人们,岁月如流水,要珍惜大好光阴,充分重视时间的价值,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在一场熊熊大火吞噬了他的财产也烧毁了他数年辛勤研究的手稿时流着泪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可惜,时间呀!”

珍惜时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战国时期的苏秦,他年轻时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游历各国却处处“碰壁”。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要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让自己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是啊,“天才出于勤奋”,任何人的任何一种才能,都是通过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逐步积累起来的。有人曾经称颂鲁迅是“天才”,鲁迅的回答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爱迪生也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鲁迅一生中640多万字的著作译作,爱迪生一生中2000多项发明,都为他们的话作了很好的注解。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使自己的“年龄优势”逐渐转化为“知识优势”、“才能优势”或“事业优势”,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

勤奋的习惯重在养成,贵在坚持。有的人也许能勤奋于一时,但难于坚持到底,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是不会有效果的。虽然玩玩纸牌、看看电影,本来是人业余休闲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一个人如果长期沉溺于此、乐此不疲,大好时光就会偷偷溜走;虽然家室之乐、亲子之爱,自然为人生之乐趣,但是,一个人若是太“儿女情长”了,往往会“英雄气短”。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不同的人对时间的利用却有所不同,凡是聪明人都会加倍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不断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抛开环境与技巧的因素不谈,人与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个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你的时间是以小时为单位,还是以分为单位,甚至是以秒为单位呢?有个说法非常形象:“用分钟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在理财上,小额投资足以致富是个浅显的道理,同样,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对零碎时间的珍惜和利用也足以使自己受益无穷。在人人都非常繁忙的现代社会,时间在无形中的相对流失更迅速,诸如等车、候机、等人、塞车……其实,这些零散时间都可以被人们充分利用。如果你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零散时间,你就可以避免时间的浪费,积少成多,利用这些积攒起来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说:“片刻的时间比一年的时间更有价值,这是无法变更的事实。时间的长短与重要性和价值并不成正比。偶然的、意想不到的5分钟就可能影响你的一生。”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的体会更加具体,他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儿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利用起来,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组织享有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时,每晚的例会中,他总是愿意和与会者手捧茶杯,开怀畅饮,一边饮茶,一边谈话。爱因斯坦就是利用这种闲暇时间,来与别人交流思想,把这些看似平常的时间利用起来。他后来的某些思想和很多科学创见,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这种饮茶之余的种种交流。如今,当年爱因斯坦曾经用过的茶杯和茶壶早已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独特陈设”,以纪念爱因斯坦利用闲暇时间的创举。

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艾里斯顿善于利用零碎时间的方法和体会颇值得人们借鉴。艾里斯顿在自传中写道:“其时我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爱德华先生那天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从那以后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爱德华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每天要花多少时间练琴,我说大约每天三四小时。“‘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是的,我想这样才好。’“‘不,不要这样!' ,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余闲,5分钟、5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我一字不曾动笔,我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后来我才想起了爱德华先生告诉我的话。到了下一个星期,我就把他的话实验起来。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我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出乎意料,在那个星期的终了,我竟积累了相当多的稿子可供我做修改。后来我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我的教授工作虽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利用的短短余闲。我同时还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的时间或一项事务与另一项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了。零碎时间虽短,但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断积累起来,其总和也将是相当可观的。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的人。

富兰克林在有效利用“零碎时间”方面也堪称人们的楷模:“我把整段时间称为‘整匹布’,把点滴时间称为‘零星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倘若‘整料’不够,就尽量把‘零星的布料’用起来,每天二三十分钟,加起来,就能由短变长,派上大用场。”这是成功者的秘诀,也是值得人们学习借鉴的好方法。

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只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最好每天都为下一天可以预见的空余时间做好准备。比方说,如果你提前知道第二天自己要约见的那个客户经常让别人久等,那你就可以带上一些还没看完的公文或是专业文章,以备不时之需:万一需要等待他时,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看那些公文或者文章。“零碎时间”是一座“宝藏”!只要你利用好每个1分钟、5分钟、10分钟,时间长了,这些“几分钟”的时间累积起来就成为很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说,利用“零散时间”就是创造时间。只要你愿意坚持,相信你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做好更多的事情!“学”与“思”并重,才能不断进步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重视效率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要求人们更加勤奋,而真正的“勤奋”,是要在智慧引领之下的“勤奋”,而非只知道埋头苦干,去做一些事倍功半的无价值事情的“勤奋”。

这个道理其实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早就发现并提倡了。孔子强调“学”与“思”并重。《论语》中,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劝学》中也有这样的名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正是孔子语录的转述。

想来的确如此的,凡事都有有其片面之处,“学”是“思”的基础,无“学”的基础,一味去“思”,只能是无谓的“空想”,何谈进步?当然,为了避免“死读书”、“读死书”,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其一,“学”与“思”的结合。

读书唯有经过思考、观察和实践,才能“读到糊涂是明白”。对于思考与读书的关系,古人有很多见解。张载说:“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朱熹说:“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唯思索寻究者为可畏耳。”鲁迅先生也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因此,为防止读书“硬化”,甚至逐渐“死去”,第一要则就是“思索”。

其二,“学”与“问”的结合。

提问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凡有创造者,无不从发问始,创造者,必然精审细密,却又眼光锐利,他能够看出问题,于是发而问之,无论什么“权威”,不明之处就要问,只有“问不倒”的“权威”才是“真权威”,只有问清楚的答案才是“真理解”。

其三,“知”与“行”的结合。

读书应与实干相结合。人如果读而不做,时间长了,就会有些“书呆子”气,非但你自己看别人不明白,别人看你也觉得奇怪。现代社会中所谓的“人才”,不但要有知识、有文化,而且要有技术、有实际工作能力。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做到“学海无涯,书山有路”,才能将古往今来的优秀书籍化为人生丰富的养料。

下面两则小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故事一:

有一天深夜,著名的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教授走进自己的实验室,看见了一个研究生仍勤奋地在实验台前忙碌着。卢瑟福关心地问道:“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研究生回答:“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做什么了?”“也在工作。”“那么,你一整天都在工作吗?”“是的,导师。”研究生带着谦恭的表情说道,似乎还期待着卢瑟福的赞许。卢瑟福略作思考后说:“你很勤奋,整天都在工作,这自然是很难得的,可我不能不问你,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卢瑟福对这个研究生“勤奋”的质疑,使他明白了要用足够的时间来思考的重要性。

故事二:

有一位记者曾问比尔·盖茨:“你成为当今全球首富,个人资产高达数百亿美元,你成功的主要经验是什么?”比尔·盖茨十分明确地回答:“一是勤奋工作,二是刻苦思考。”

可见,人通过认真思考可以避免“勤奋”工作的盲目性,当“勤奋”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人做事时才可以事半功倍。生命不息,求知不止“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这是吴玉章先生的名言。人的一生相对于漫漫宇宙是如此短促、如此渺小,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把读书学习的习惯作为自己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原因何在?因为这样何等至少有如下几点好处:(1)人只有通过每天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逐渐具备高尚的美德。

在中国封建社会,读书求知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做官、为了谋生;另一种则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塑造。以儒家的观点看,前一种求学是虚无的,不实在的,后一种求学才是实在的、能够安身立命的,即所谓“为己之学”。但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己”,不是一个孤立绝缘的个体,而是一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所显现的“中心点”。这个“中心点”永远也不能成为完全孤立的、与外界毫无联系的发展形态。因此,要完成自己人格的塑造,就关系到要培养和发展他人的人格,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负有责任。真正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完成对社会的责任的同时成就了自己,他们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中国自古以来不乏这样的“有德之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坚贞不屈、慷慨赴死。他们图的是什么?他们所图的只不过是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不求什么回报。

当今社会,一成不变的知识结构是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人要抱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目前所知道的知识,这样做不但能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关键是还有益于自己个性的完善,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有学者总结了读书的“三重境界”:“为知,为己,为人”,很值得我们借鉴。“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而读书。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皇帝是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在一定情况下,“书淫”、“书疾”、“书呆子”,作为读书的一个过程,作为一种求学精神与状态,是不应当受到人们嘲笑的。只要是有利于知识积累、有利于开慧益智的书,用鲁迅的话说:“哪怕是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也不要皱眉头,装出一副很憎恶的样子;相反,不妨翻一翻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人“为知”的需要,也是人们读书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这是读书的第一重境界。“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书的第二重境界。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其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事实证明,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读书多的人与读书少的人,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道,“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人们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换句话说,人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认识,也是非正人君子不易做到的,这种精神应该大力提倡,并且大加发扬。但是人只是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为人”,不是指“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人”,而是为“天下人”,为“黎民百姓”,或许可以说是像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这是读书的第三重境界。

上文提到的读书的“三重境界”,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重视和追求的终极学习目标。(2)知识在于积累,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习惯是人的求知之道。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知识在于积累”。中国古人是很懂得这个成才之道的。荀子在《劝学篇》中先用“积土”、“积水”来比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他还强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一个人只要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地读书,就能成为高如大山、深如江海那样学识渊博的人。

一个人要想成为人才,他对知识的要求将是无限的。可是,海量的知识,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装到一个人的头脑里,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这就充分体现了在日常生活中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古往今来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其作者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后的结晶,这充分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凝聚了马克思40多年知识积累的心血,书中的大量资料,来源于马克思读过的1500多种书籍。他在阅读这些书籍时写的笔记,包括手稿、摘录、提纲、札记等文,至少有100多本。因为马克思平时就十分注意积累和观察,所以他的头脑里才装下了“多得令人难以相信的历史及自然科学的事实和科学理论”。想想看,马克思一生中的每一天,的确是把读书学习和治学思考作为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无怪乎他最后能有那么大的建树。马克思的这种认真求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敬仰。

我国北魏时期贾思勰写作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是他经过“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农,验之行事”而完成的。《齐民要求》共92篇,分为10卷,旁征博引先秦以来的典籍一百五六十种。贾思勰如果不是注重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用心求知治学,怎么可能写成这样一本伟大的专著呢?所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只要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习惯,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人生的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积学如储宝,积少便成多。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日积月累地勤学不辍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所以,我们要想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成为有涵养、有学识的人,做出自己的一份事业,就不可以忽视知识的积累。一个人只有这样一点一滴地积少成多,才会为自己将来的成才铺平道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都应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人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的时候,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人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处,很有必要,但要做到天天早上起来坚持锻炼身体,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不知。比如说,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是确实的,但“喜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本书浏览一下,那本书翻阅片刻,一会觉得有些累了,就扔在一边,以后再读。这就是“好之者”,比“知之者”已经有所进步了,但是,其人读书的动力仍显不足,境界仍然不高。“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用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语来形容,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最亲密的伙伴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正如《论语》中孔子所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论语》中记载,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很多人都忍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又比如孔子,发奋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这才是真正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

因此,一个人为了让自己拥有巨大的学习动力,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在学习上的“兴趣”。

所谓“兴趣”,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探究着,活动着。但人的探究和活动的情形是很不相同的,有的人是主动的行为,有的人是被动的行为。有的人任何事都不想尝试,把学习当成负担,这是一种被动的活动倾向;而有的人什么都想试一试,把学习当成享受,这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倾向。可以说,前者是无“兴趣”状态,而后者则是“兴趣”状态。“兴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思维和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正因为“兴趣”有这一特征,因此它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生活的历程如水上行舟:有时风平浪静;有时狂风巨澜;有时顺流而下,一泻千里;有时狂澜如山,迂回曲折。“兴趣”是以“热爱”为前提的,它使人们更加热烈地拥抱生活,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一个有着浓郁兴趣爱好的人,哪怕他的生活道路再曲折、再坎坷,他也不会被生活的逆境所打败;相反,他能以自己热烈的情感去“征服”生活,成为生活真正的主人。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人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某种意义上,“热爱”和“兴趣”同义。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会去“热爱”它;而一个人对于他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总能对其保持“兴趣”。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总能引导人们去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大凡在学习创造上做出突出成就者,都是其本人先有明确的兴趣爱好,然后才有了强大的动力驱使自己在该领域不断开拓、创新而最终取得丰硕成果、做出突破性贡献。可以说,这几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许多科学大师、文坛巨擘、实业巨子和在各领域中获得成功的人才,都是从“兴趣”、“爱好”起步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到对自己的事业发生影响的因素时说:在学校时期即有强烈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我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与事物。“兴趣”的动力是最自觉、最持久的动力。“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一个人对任何事物有了浓烈的“兴趣”,不用别人推波助澜,他也能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精力和才华,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热衷的事业中,向知识的纵深领域“进军”。

对某一领域“兴趣”盎然的人,是不会感到拼搏之苦的。科学家杨振宁曾谈到自己的体会:“上海一本杂志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我的生平。那篇文章有一个小标题叫作‘终日计算,沉思苦想’。那家杂志社没有就此征求我的意见,其实我并不同意用这个小标题,尤其不同意用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我做物理学的研究没有‘苦’的观念。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它对我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如果一个人觉得研究学问很‘苦’,他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应该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是否应该再继续下去?”是的,当一个人在做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不容易感到劳累,他决不会感到工作是受苦、是受折磨。因此,他会不知疲倦、以苦为乐,甚至甘愿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这项事业。这就是“兴趣”的神奇之处,它能使人在精神上始终保持着一种昂奋状态,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能尽善尽美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它能将奋斗者推向事业的瑰丽彼岸。

所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极为有利,人们既要培养较广泛的兴趣,同时又要确定一个“中心兴趣”,并使这一“兴趣”保持持久、稳定的状态。坚持发展“中心兴趣”,能使人们在某一领域“贪婪”地、大容量地吸纳知识,在某一方面发展特殊的才能,从而使人们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如果你的“兴趣”、“爱好”广泛,那么,你的精神上会感到欢乐、愉快,你也必然会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是中国历代传统推崇的一种美德,也是古代先贤们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态度。《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赐予‘文’的谥号。”可见,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圣人孔子把“不耻下问”上升到了相当高的地位。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要讲到中国古代有关“谥号”的知识了。

在中国古代,君主、诸侯、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其生平事迹给他们一个带有评价意味的称号,这就叫作“谥”,所给的这个称号也就叫作“谥号”。关于以“文”为“谥号”的说法,有“经纬天地、道德博厚、慈惠爱民”等多种卓越品德的意思,也就是说,凡是能够被赐予“文”的“谥号”的人,都是一些非常有建树、有功德的人。那么,孔文子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的呢?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孔子对此的回答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而“不耻下问”做起来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而“不耻下问”则是要求人们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一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一个人是否能摆脱自己的虚荣心、虚心向人请教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往往爱“面子”,如果一个人自己地位卑下、能力弱,或者学识浅薄、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对他来说克服自己的虚荣之心并不难,不会“以之为耻”;然而,一旦反过来,如果一个位尊者求教于位卑者,一个能力强者求教于能力弱者,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求教于学历低下的普通人,当事人便会感到脸上无光,有些人甚或因此耻于开口求教了。所以,尽管“不耻下问”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为之崇尚的古训,但要将其真正在生活中践行,还必须具备一些做人的修养才行。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地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他都问到了。因此,有人在背后嘲笑孔子,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孔子之所以能被人们尊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一生中都始终抱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他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对自己不懂的事一定要问个明白。他曾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困而不学者”4种。他向来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所谓的“学习”是正反两方面吸取教训,比如,善良的人是我们“正面”的老师,对于他们的优点我们要加以借鉴;而邪恶的人是我们“反面”的老师,看到他们的缺点我们要加以警戒。二者对我们都有益处。

孔子认为自己总有不如别人之处。当别人称他为“圣人”的时候,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并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只不过是爱好学习,勤奋去追求学问的人。”孔子甚至认为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就会有一个像他自己那样的人,而那些人之所以碌碌无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如他自己好学罢了。孔子也瞧不起那种自己什么也不懂而故意装懂的人,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们要“多闻”、“多识”。

据史书记载,孔子曾向郯国的郯子请教历史知识,也曾不远千里,西去洛邑,问“礼”于老子,他还曾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学琴。所以,孔子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但他以能者为师,博采众家之长,从而使自己成为“圣人”。

不仅孔子如此,自古以来,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以“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不断向他人学习,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取得成就。

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但是,他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有些人对此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却毫不在意,他坚持像“小学生”那样,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拜能者为师。

可见,一个人只有甘当“学生”,才能成为“先生”;而一个诚实的君子只有放下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架子”,做到“不耻下问”,才更值得别人尊敬。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其广为人传颂的《师说》一文中,对“不耻下问”作了精辟的说明。他说:“比我年龄大的人,他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应向他们学习;而年龄比我小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亦应向他学习。我是向他们学习知识和道理的,何必计较他们年龄的大小呢?”这就是他提出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为学观点。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韩愈甚至认为学生未必就不如老师,老师未必就高明于学生。他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在当时能有这样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思想理论,是对孔子思想的最好注释。

所以,“不耻下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一直源远流长,至今已成为众多有志之士的行为准则。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堪称楷模。

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他还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曾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向其虚心求教,他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轻慢自傲。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户人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他着布衣布鞋,其他宾客皆社会名流,他们或者是西装革履或者长袍马褂,齐白石身在其中显得颇为寒酸,别人因此对他并不重视。不久,梅兰芳来到,主人热情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早就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自己的老师。忽然,他看到了被众人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就急忙挤出人群,走到齐白石面前向他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齐白石致意问安。众人见状都很惊讶,齐白石也深受感动。几天后,他特向梅兰芳馈赠了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题诗一首:“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

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他也拜普通人为师。有一次他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妆更衣,就赶快派专车把这位老人请到自己家中。他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敬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听了恍然大悟,连声称谢。此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自己演出,请他指正,并称他为“老师”。

梅兰芳先生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心态多么值得人们学习和佩服,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要认识到学高为师、能者为师,从而才能做到“不耻下问”。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人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味求快,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比如,对于从政者来说,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地强求速成的“政绩”;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注意打好基础,按部就班,以免“贪多嚼不烂”,反而影响学习效果。

人做事需顺其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乱来不得。古语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意思是说:把绳索当成锯子,摩擦久了,也可锯断木头;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一长,也可穿透坚石。做学问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水流到的地方自然能形成一条水道;瓜果成熟之后,瓜蒂自然会脱落。“揠苗助长”的故事众所周知:

古代宋国有个人把禾苗种在地里后,就急切地盼望禾苗长大,每天都去地里看,结果发现禾苗长得很慢。他想,用什么办法才能让禾苗快点儿长高呢?于是他就自作聪明地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起一点儿,心想,这回禾苗该长高了吧!谁知他第二天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个故事说明,倘若违背客观规律去做事,就必定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所以人们在做事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需要等待时就要耐心地等待,而且必须脚踏实地努力,顺时而动,依势而行;要静观其变,相机谋事。因为,万事万物都是遵循其自然规律发展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做事一味求快,只能适得其反。

那么,究竟什么是循序渐进呢?循序渐进,就是指做事、求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逐步达成目标,而不能一蹴而就。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个人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做事,看起来可能进步不显著、成果不明显,可是,由于这种进步是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因此,最终结果必然是有效率、有效果的。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从画蛋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了自己观察对象、表现事物的能力,练就了自己高超的绘画本领,使自己最终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步行到达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在那里,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这段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走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可见,人们做任何事,只要先迈出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就会逐渐靠近目标。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后”、“循序而有常”。他既反对杂乱无章、妄图一步登天的做法,也反对贪图“捷径、不求甚解的学风。许多古代学者大都有此看法。中国古典专著《学记》在论及学制这部分内容时,规定了1~9年每一段的逐步的具体要求。可见,中国古人就非常重视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今人更应该积极向古人学习,养成循序渐进的良好习惯。

当然,循序渐进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考验着一个人的意志力。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在某些时候想走捷径,想要一步登天,有时会为了漫长的持续努力的过程而烦躁不安,甚至试图放弃,不想再做任何尝试或停止付出,在这种时候,人们必须学会坚持自己的目标,并敦促自己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这样才能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使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勤奋有度,劳逸结合

勤奋,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求知的动力。凡是学有所长的人,大都懂得一些勤奋得真知的道理。勤奋固然是人们做事所必需的,但是勤奋也要得法,要注意不损害健康。

任何事物都有个限度,超越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勤奋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虽勤奋却不得法,或勤奋过度了,即使他能学到知识,也会把自己的身体搞垮。孔子认为,颜回是个“勤奋好学”的“不惰者”,他与孔子“言终日”而不休息,为人也很聪明,能“闻一而知十”。但颜回的身体很虚弱,才29岁头发就都白了,到了31岁他就“不幸短命死矣”,因此没有留下什么著述。这实在是很可惜。

唐朝最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说自己:“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可见,“物到极时终必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一味的勤奋并不可取,勤奋的人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松和休息。这是人之用脑规律的需要,也是经过科学试验证实的。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他把智力和学习水平都非常相似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记忆同样难度的单词,等他们记熟之后,让一组学生休息五分钟,让另一组学生继续用脑思考别的难题,然后再让他们同时默写单词。结果,休息过的一组学生的默写成绩比没有休息过的一组学生的成绩要高出28%。

许多勤奋的人都很注意休息、强身健体,这样才能使他们自己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从而为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孔子身通六艺,是他所在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学者,而且他的身体很好,是个有名的“大力士”, 《列子》和《淮南子》两书中说孔子能力举城关门闸,能疾跑追逐野兔。孔子教育学生,其中有射箭和驾兵车的项目。孔子终年70余岁,这在古代是超过了“古稀之年”的。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从少年时代起,不仅发奋刻苦读书,而且特别爱好舞剑,经常与友人“倚松论剑”,他还写下了“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岁功”的诗句。陆游活了85岁,写诗9000多首,成为我国自古以来最多产的诗人之一。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酷爱体育,67岁时还被选为俄国自行车俱乐部的名誉主席。他有时写作累了,还到厂房里去干些力气活,使自己忘记疲劳。托尔斯泰终年82岁,他常说:“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爱因斯坦任教荷兰莱顿大学时,已是中年,他在紧张的劳动之余,还不时和他的同道埃伦菲斯特一起演奏名曲,用音乐洗刷他们头脑的疲劳。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十分注意锻炼身体,据《伟人与体育》一书介绍,他们都很喜欢游泳、划船、击剑、漫游、旅行等。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是这样,人们越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在勤奋的同时注意休息,这才是长久之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中国人历来强调做人要求实,做学问要求真。古人曾记述、撰写了大量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不懂装懂、不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人。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

宋国有一个愚蠢的人,他在山东临淄附近捡到一块颜色像玉一样的石头,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燕石而已,但由于这个人没有见识,他惊喜得不得了,以为自己捡到了值钱的宝贝。他双手捧着这块燕石,一会儿把它贴在脸上,一会儿用手小心地抚摸。等他回到家里以后,还一个劲地盯着那块燕石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

到了晚上,这个人要睡觉了,他只好把石头放进柜中。可他刚躺下不一会儿,忽然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就起身从柜中取出“宝贝”,把它放在枕头下,这才安心地睡去。他睡着后不久,迷迷糊糊在梦中发觉有人偷走了他枕头下的“宝贝”,于是他又从梦中惊醒了。他翻开枕头一看,那“宝贝”在枕头下面安然无恙。可是这个人依然不放心,于是又将石头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钻进被子里,然后将它捂在自己的胸前,这才睡着。就这样,他折腾了一夜,好不容易才熬到第二天天亮。

天亮后,这个人想,总是将宝贝握在自己手里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请来工匠,用上好的牛皮做了一只装燕石的箱子。做这只皮箱共用了十层牛皮。愚蠢的燕人先用十层上好的丝绸将石头仔细包裹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皮箱里收藏起来。这样,他才放心了。

过了些日子,外地有一个客商听说这个宋国人得到了至宝,特地来到他家里请求观赏一下那块宝石。于是,这个宋国人在虔诚地斋戒七日之后,穿上端庄的礼服,又举行了隆重的祭祀,这才当着那位客人的面,十分郑重地打开用一层又一层皮革制成的箱子,再解开用一层又一层丝绸巾系成的包裹,把“宝石”郑重地取了出来。那个外地客商这才看到了这个宋国蠢人所谓的“宝石”,他禁不住“嗤”得一声笑起来,最后竟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宋国人大惑不解,他呆呆地望着客人问:“你为什么如此发笑?”

那位客商止住了笑,认真地对他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燕石,它和普通的砖头瓦片没多大区别。”

宋国人听了大怒,指着客人气愤地说:“胡说!你这是商人口中说出的话,你安的是骗子的心!”

那个外地客商受辱后扫兴地走了,而这个宋国的蠢人则把这块燕石更加严密地藏了起来,加倍小心地守护着它。

可见,一个人缺少知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那个把燕石当成宝玉的宋国人一样,既孤陋寡闻,又不懂装懂,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做了蠢事还洋洋自得。

相比之下,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则显得谦虚、诚实得多。《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到齐国去,在路上他看见两个小孩正在辩论问题。孔子看了,觉得挺有趣,就对跟在自己身后的学生子路说:“咱们过去听听孩子们在辩论什么,好不好?”

子路撇了撇嘴说:“两个黄毛小子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

孔子说:“掌握知识可不分年龄大小。有时候,小孩子讲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负的成年人要强得多呢!”孔子说完,子路一下子涨红了脸,他不敢再说什么了。

孔子走上前去对那两个小孩和蔼地说:“我叫孔丘,刚才看见你们争辩得很热烈,我也想参加你们的辩论,你们看可不可以呀?”“噢,原来你就是那个孔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好吧,就请你来给我们评一评,看谁说得对!”两个孩子说。

孔子笑着说:“别急,一个一个地讲。”

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我说早上近,他说中午近。你说我们俩谁说得对呢?”孔子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不敢随便乱讲,还是先请你们把各自的理由讲一讲吧。”

刚才说话的那个孩子抢着说:“你看,早上的太阳又大又圆,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谁都知道:近的东西大,远的东西小。所以,我说早上的太阳近。”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他说得不对,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一点也不热,可中午的太阳却像开水一样烫人,这不就说明中午的太阳近吗?”

说完,两个孩子一起看着孔子,说:“你来评评谁有道理。”

这下可把孔子难住了,他反复想了很久,还是觉得两个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实在分不清谁对谁错。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以后我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吧。”

两个孩子听后哈哈大笑:“人人都说孔夫子是个圣人,原来你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呀!”说完两人就转身离开了。

子路很不服气地对孔子说:“您真应该随便讲点什么,让他们服气。”

孔子说:“不,如果不是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懂,怎么能听到这番有趣的道理。在学习上,我们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只有抱着这种诚实的态度,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除了因为他拥有渊博的学识之外,和他严格要求自己、奉行诚实的原则也是分不开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诚实地面对自己,以诚实的态度去面对别人、面对问题,正是儒家思想精髓的一个方面,也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所奉行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在此方面,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的做法也颇值得一提。

丁肇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或在大学演讲回答别人提问时,常有“不知道”之辞出口。例如,有学生问他“物质是否存在正反物质之外的第三种状态”时,他坦诚地回答“不知道”,并强调“我不知道的就绝对不能说知道”。

丁肇中教授作为著名物理学家,在高能实验物理、粒子物理等研究领域贡献突出,学术造诣很深,但面对大千世界、浩瀚学海,他也有不知道的学问。他对自己“不知道的学问”不是不懂装懂,而是坦言“不知”,这同样是一种科学态度,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同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出他严谨治学的可贵品格。

现实中,具有丁肇中教授这样品格的人有很多,而缺乏这样品格的人也绝非个别。有些人对自己熟知的事情表示“知道”很容易,但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言“不知”却缺乏勇气。这特别是在一些有“专家学者”头衔和有某个“官衔”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有的教授在学生面前或大庭广众之下,对自己不知道的学问不但没勇气坦言“不知”,往往还以“这个问题太复杂、太深奥”之类的说法来搪塞;再如,有的官员在下属和群众面前,往往以“百事通”的面目出现,对自己不懂的事也要装作很懂地“指导”一番。

之所以存在这类现象,主要原因是那些人缺乏科学求实的精神,他们的虚荣心太强,害怕自己当众说了“不知道”就“伤面子”、“掉底子”、“降身价”。殊不知,人们真正敬重的,是那种具有“以知为知、以不知为不知”科学求实品格的人,而对那些无知妄说者则往往嗤之以鼻。《荀子》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人敢于承认有些学问自己“不知道”,正是求得“知道”的新起点;人不知道而强说自己“知道”,则既失信于他人也无益于自己的长进。因此,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传道授业也好,做学问抑或做事情也好,都应当有科学的态度、诚实的品格;否则,不但显示不出大家风范,反而还会贻笑大方。融会贯通,创造性学习

在《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不加思考则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则空泛而不实。”以此告诫人们不要只是一味地研究经典,而不进行自己的审思。无“思”之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在这点上,他与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在这里所说的“书”,指的是《尚书》。但若将其范围再扩大一下,也可以泛指所有的经典。据此,正确的“学”与“思”的关系就既有不可偏废于“单纯的学”的这一面,也有不可执迷于“单纯的思”的另一面。可以将它们称之为经典研习的“有益”与“有害”:在审思中研习经典,是为“有益”,而缺乏“审思”单纯地研究经典,则是“有害”。

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只搬用教条,而不进行自己的思考、消化,那他就会毫无收获。思维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乃至于科学的发明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是驾驭知识的才能,是消化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有效方式。西方哲学家康德有言:“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对此,我们亦可以说,“思而不学则空,学而不思则盲”。

人们常用一副对联来勉励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这并不能完全包含学习中的全部真理。其实,人在学习中只是“苦”,只是“勤”,并不一定就能学好,还必须掌握“为学之方”,这个“方”才是真正通往知识之山的“径”、驶向知识彼岸的“舟”。而这个“方”的发现和掌握决不能离开“思维”,所以应该说“思维”才真正是“书山之径”、“学海之舟”。

人在学习中,应该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一个人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与“思”相结合,是人们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牛顿“思考”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波义尔思考紫罗兰发明了“指示剂”……

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扩大了几倍。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一个人只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吸收得了如此多的知识的,多思考才能举一反三,只有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获得有用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很多人学习时,死守书本,不知变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创造性的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例如,德国的高斯在上小学演算从1加到100等于多少的问题时,他排除按部就班、机械相加的“笨”办法,采用:1+100=101,2+99=101, ……,49+52=101,50+51=101的方法计算,这样正好是50个101。于是,他就很快计算出该题的结果为5050。正因为高斯很注意创造性的学习,他在上中学时便发现了某些数学公式,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总之,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自己的人生才能有所帮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