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与大学生谈心:袁明谈大学精神与青年视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1:12:12

点击下载

作者:袁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大教授与大学生谈心:袁明谈大学精神与青年视野

北大教授与大学生谈心:袁明谈大学精神与青年视野试读:

一、学者简介

袁明,女,汉族,1945年8月生,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袁明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后赴河北、陕西等地工作;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198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3年起,曾先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赴英国牛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赴乔治亚亚特兰大的卡特中心、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以及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作研究,经常应邀出席重要的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她长期兼任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美国纽约“亚洲协会”董事会董事、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研究中心顾问、英国牛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会顾问、日本立命馆亚太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著有《国际关系史》《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1945—1955年的中美关系》等著作,发表过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英文论文;在北京大学长期主持开设全校本科生通选课“美国文化与社会”。

二、正文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袁明:“教授茶座”是一种创新形式,在咖啡厅里喝茶是创新,师生坐在一起轻松、自由地聊聊北大精神,活动本身就是北大精神的体现。今天的题目是“大学精神与青年视野”。和你们这些青年学生在一起,我好像也变得年轻了。人和人之间有这么一种气场,就是融成一股气,你看不见它,但是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北大精神,谈谈大学与社会,交流一下我们要有的全球视野。我先讲几点我的思考:

第一,我是1962年进入北大读书的,深刻感受到昂扬、饱满是北大人的一种精神传统。在国家相对封闭的年代,北大学生是昂扬的,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门打开跟进世界潮流,北大学生依然是昂扬向上的,同学们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是更具自信、更接近现实、更加面向世界的昂扬状态。

第二,当今时代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是全球大学都在思考的问题。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对大学精神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又是怎样的?现在的大学与社会非常贴近,互动越来越多,这和旧式的大学很不一样,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我曾去哈佛商学院、哈佛法学院,以及有着近85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走访发现,他们的师生和我们这里思考的问题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第三,大学生要不要坚持独立思考?我的体会是一个人在学习成长中永远会有问题,永远不能满足坚持独立思考,这是大学学习的魂。支撑我生命的,支撑我在学校做事的,根本上就是独立思考。我进大学时先读的是英语,后来选择国际关系是基于某种独立思考。因为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曾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工作生活八年。那个地方书很少,只有一本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通过读书和独立思考,我隐约感觉到了这个国家是要改变的。于是,我改变了自己的专业,开始学习国际法。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回到了北大,做了方向的选择。我独立思考后认为,我要学一个和国家发展更贴近的专业,那就是国际关系、国际法。

第四,为什么要有全球视野?这是我习惯讲的。近年来,在每年的北大本科新生党员培训班上,我都要讲一讲“全球视野与大国青年”这个题目。北大学生应当注重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能力。北大是常为新的,国家和个人都要面对未来,未来的能力很重要,要具有内在潜力和让你不断变得更好的能力。全球视野就是一项着眼未来的重要能力。

坚守精神追求 坚定事业选择

学生: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进行选择。临近毕业的时候,一种可能是读博士,一种可能是进入政府部门或央企,选择的过程很痛苦、很纠结。想请您指导我,该如何甄别出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如何在大学里提高选择的能力。

袁明:这是这个时代大家共有的问题,这种问题在以前分配工作的年代并不存在。那时,一个学生大学毕业后国家负责分配,不用自己去操心,也没什么选择,一辈子的工作好像很早就有一个安排,这是计划经济的模式。跟我们这代人相比,你们现在的选择多了很多,自主性被呼唤出来,确实不一样了。当然,选择要靠你自己做,路要靠你自己走,提高自主选择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独立思考,需要学会分析判断形势,需要把握自我的能力,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学生:我以前高考填志愿也不知道自己想选报什么,中学老师说你就随便选一个,学着学着就有兴趣了,但我后来发现,除了一些天才以外,大多数普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到最后,都不是很了解自己。我认为,应该要广泛学习和涉猎,多实践,开阔视野,多了解社会、了解身边人的生活,从而发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学生: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思考。周国平先生《精神的故乡》一书中曾说,人要学会独处。这让我想到,你需要发现自己内心的声音,不为外界困难所干扰;书中还说人要成为自己,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或许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知道内心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不知道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去实现我的目标。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方面抱着对未来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抱着对未来的希望。北大的多数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学术兴趣或是社会理想,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理想也许会受现在所学的局限。正如您所说,真正学会选择、做好选择需要一个过程。

袁明:人与人在精神上的交流、理解、互补和共鸣很重要。精神追求是永远的,同学们要不断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上有基本的温饱就可以了,但是精神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要想办法去充实。这也许正是同学们学会选择、做出正确选择的根本。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多姿多彩。比如说,整天对着机器做事情,可能会感觉很枯燥、没意思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可以去读诗,可以把精神追求一直保持下去,让你的精神世界无限饱满。记得我在北大学习西语的同时,曾经修过中国文学史,给我们1962级上了一年课的老师正是袁行霈教授。他那时候刻钢板油印,给我们编教材,讲的那些诗,进了我们的脑子以后都化成我们自己的理解,这个时候学校给你的东西,任何人别想从你这里抢走。北大给你很多有益的东西,形成了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你要不断地让自己保持一种学习的心境,你的精神不能缺失,一定要饱满。

回过头来说,各位同学现在是刚开始经历困惑,如果从生活的表象来看,它还是粗糙的。这种粗糙是什么呢?毕业压力、职业选择等问题对每个人都很现实,没有是非对错,但作为生活的表象,这些都会过去,你的心还会沉下来;不过去的是你自己,希望同学们不要受眼前事情的太多困扰,你要做回你自己。毕业离开北大后,你可能就要进入大社会了,在一个新的地方,面对和现在不一样的环境,面对新的困惑,要更好地去做你自己。北大的环境是优越的,大家在这里憧憬理想、获得友情,享受大学时光,更要学习如何做个好人。等到真的要去实打实地做事了,面对很多柴米油盐的事情,压力可能会更多的。但是我想,从北大学习成长起来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压力或是艰辛,都不应丢失理想,都要做好人、做好事。

给大家讲一讲我和韩启德老师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的故事吧。那个年代很无奈,我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每当遇到春荒的时候,连个玉米面糊糊都没有,只能吃槐树叶、槐花和一点杂粮。不过,在如此艰苦的物质条件下,我脑子里有一种不变的信念。我在黄土高原上的陕西临潼扎根基层整八年,在那里,我常想着远方的母校北大,因为我是从这里出来的,北大是我心灵的归宿、精神的支撑。

韩启德老师那时和我都住在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里边,我们两个人即便在同一个县,也相隔八十里路,他在渭河北边的一个公社卫生院做农村医生。那是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没有任何设备,但是,方圆多少里之内的农民都知道韩医生,因为他是用他在上海医学院学到的全部医学知识,用心为百姓看病。有时候,他为了救一个患病孩子会几天几夜不睡觉,几天几夜守着这个小病人,最后救活了,心里面说不出有多高兴。有时候,他半夜去给病人出诊,骑着自行车,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啊,一下子就翻到沟里,好在当时年轻,也没太大的事情。然后,他爬上来,把自行车也扛上来,接着骑几十里路再去给老乡们看病。因为没有书,他那段时间读的最多的就是教科书,包括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