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故事总动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1:29:40

点击下载

作者:华业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试读:

前言

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神秘璀璨的异方国度,伸手触摸时代发展与岁月变迁的痕迹,人类生活在一个铭刻着无穷智慧的世界。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探索与科学发现推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支撑着社会的进步。这些科学知识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发展的科学命脉,更是青少年应该了解、掌握的知识。《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系列丛书就是专门为青少年编写的一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图书,内容涵盖现代科学的众多热点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包括心理、哲学、生命、海洋、艺术、电子6个方面,以故事的形式对各学科知识进行详尽介绍,为青少年展现一个丰富奇妙的科学世界。丛书不仅在内容上力求丰富生动、形象细致;更在形式上以个性、创新、别致的标题调动青少年的阅读兴趣。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艺术方面的相关知识,从“传奇艺术大师”、“艺术魅力发现”、“艺术未来前瞻”三个方面展开,使青少年读者徜徉于艺术的海洋,与艺术家近距离接触,触摸艺术的生命与真谛!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需要艺术家的精心创造与加工,方能使艺术高于生活,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自然是变化无穷的,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艺术家也是风格各异的,这才使艺术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本书在第一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著名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

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著名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本书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艺术是时代变迁的动力,它以新颖的视角向旧的观念发起挑战,或者对人们熟悉的事物做出独创的阐释,未来艺术将如何发展?书中第三章就《3D电影前景展望》、《中国民歌的未来》、《未来建筑畅想》等内容与您共同探讨。

艺术不仅是生活的生动体现,与我们紧紧相连,更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为人类生活带来愉悦的魅力之旅,激发人们的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总之,艺术能令人不知不觉受益受惠,因为它如同阳光甘露,使人生更加美好!

第一章 传奇艺术大师

神奇的天才巨匠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全能型天才,他一方面热衷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个部分;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童年时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喉不错,很早就学会弹七弦琴和吹奏长笛。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达·芬奇14岁时,父亲皮耶罗受一个贵族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作为他们家族的标志,他就想让小达·芬奇试试,看看儿子到底能画到什么程度。小达·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吓人的妖怪美杜莎。这幅作品完成后,小达·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户遮了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父亲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吓得大叫起来。小达·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你把画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

达·芬奇的父亲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14岁的小达·芬奇送往佛罗伦萨深造,在20岁时,达·芬奇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来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达·芬奇并不满足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天分。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绪——害怕和渴望:对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会有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绊——对生活的不可知性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

达·芬奇的天赋并不止在绘画方面,他是一个兴趣极为广泛的人。15世纪,他最早开始了物体之间的摩擦学理论的研究。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达·芬奇在生理解剖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人体各部分的构造。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他指出血液不断地循环,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内的废物带走。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英国科学家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芬奇这些生理解剖学的成就。

达·芬奇还点燃了现代汽车发明灵感之火。达·芬奇长达1万多页的手稿(现存约6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真正的百科全书”。在建筑方面,由他经手建造的一些水库、水闸、拦水坝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些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达·芬奇晚年被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国,弗朗索瓦一世给予了他至高规格的接待,将其安置于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鲁克斯庄园,并时不时地去向他请教。1519年5月2日,年事已高的达·芬奇因病逝世,据说他是在弗朗索瓦一世怀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达·芬奇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和科学大师,一个不朽的天才巨匠!

人体健美师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生于意大利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雕像《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琪罗创作作品时,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以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示人。大卫的站姿充满自信,英姿飒爽,他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米开朗琪罗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骄傲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米开朗琪罗还有一尊雕像作品非常著名:一个少女膝上怀抱着一个30多岁的男子,少女圣洁美好,她充满慈爱地怀抱着没有生命的男子。这女子正是圣母玛利亚,躺在她怀里的正是她的儿子耶稣基督。米开朗琪罗创作的玛利亚形象打破了宗教的界限而成为世界公认的母爱的象征。仔细看雕像时,会发现圣母其实并没有表情,然而,整部作品的塑造手法却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宗教中“爱”的主题。《圣母像》是米开朗琪罗刻画得最为细腻和完整的人物形象。在这块大理石上,米开朗琪罗塑造了他心目中最完美、最温柔的女性形象;而躺在她怀里死去的耶稣也很俊朗,在这个看似丧失了生命力的耶稣身上,米开朗琪罗对人体的刻画也很逼真,他垂落在玛利亚身上的右臂,就连肌肉被挤压的曲线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犹太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如体操运动员一般细长,腰部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圣母年轻而秀丽,形象温文尔雅,身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无奈的痛苦;头向下俯视着儿子的身体,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细密的衣褶遮住了她厚实的双肩,面罩衬托出了她姣美的面容。圣母的表情是静默而复杂的,不仅倾泻了无声的哀痛,也不只是圣母充满哀思的祈祷,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饱含的内容,这是一种洋溢着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

米开朗琪罗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这幅杰作便与作者米开朗琪罗的名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作者突破了以往苍白衰老的模式,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却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她所体现出的青春、永恒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

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古典主义大师拉斐尔

拉斐尔·桑蒂生于意大利乌尔宾诺小公国,父亲是宫廷画师,所以他从小就随父学画。他学习了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开始走上了独创的道路。从22岁到25岁,拉斐尔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虽然只活了37岁,却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即当时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风格以“秀美”著称。年轻时他曾在佛罗伦萨学习四年,有幸仔细观摩了巨匠的作品,从中领悟了不少。他的著名宗教画圣母系列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他的画即使表现“圣乔治和龙搏斗”的场面,看起来也是平静安详的。他为梵蒂冈教皇居室室创作的大型壁画《雅典学派》是经典之作,他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到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

拉斐尔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琪罗的人体表现及雄伟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平易近人、亲切自然是拉斐尔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他笔下,深刻的知识和精心的推敲完全融入流利线条构成的轻松自如的艺术世界中,一切都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派天籁之声。在他无数后继者相模仿者那里,这种特色或多或少丧失了。或许,后代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家布瓦诺的名言“平易的诗,艰苦的写”,在他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他的画风,决非唾手而得。拉斐尔写信给一位贵人朋友,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创作方法:“我坦率地告诉您,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最美的一位作为我的模特儿。”

1508年到1520年,是拉斐尔的艺术创造力发挥到登峰造极的时期。拉斐尔根据诗人德拉·埃利奥多罗的诗为梵蒂冈宫第二厅配制了四幅壁画:《赫里奥多罗被逐出神殿》、《波尔神纳的弥撒》、《彼得被救出狱》和《教皇和阿提拉会见》。这组壁画的主题是歌颂教皇的权力及其胜利。专家们认为《彼得被救出狱》最精彩,拉斐尔以生动的情节和高超的技巧描写了天使营救彼得出狱的机智、勇敢和紧张、惊险的细节,为人们所赞叹。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第三厅创作壁画《波尔奇宫的火警》,原本是宣扬教皇利奥四世用祈祷消灭了火灾奇迹的,可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却在这里歌颂了意大利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火灾。

拉斐尔最有名的肖像画有:《教皇朱理二世》、《教皇利奥十世》。朱理二世被塑造成一个意志坚强和性格暴戾的形象,利奥十世被刻画成一个阴险而又狡诈的野心家。此外如《红衣主教托里佛利齐奥肖像》,《卡昔利翁肖像》、《乔万娜·达拉戈纳像》等,都是拉斐尔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他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风度。不过拉斐尔最擅长的本领还是善于表现女性美。如《阿拉贡的约翰娜》和《东娜·维拉塔》,前者用紫红色的天鹅绒和深褐色的调子来表现人物的高贵身份,后者用金黄色的调子来描写肌肉的柔嫩和披纱的透明感。

拉斐尔后期最负盛名的圣母像有《椅子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等。《椅子中的圣母》中拉斐尔以人间常见的家庭欢乐情景,来描绘圣母子之间母慈子爱的深厚的天伦之乐。《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祭坛画,他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拉斐尔一反传统手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从运动的角度来观赏圣母下凡,从构图来看显著的特点是稳定的安详感和旋律般的运动感。艺术史家高度评价这一杰作可与《蒙娜丽莎》媲美,都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瑰宝。

正当拉斐尔的艺术事业蒸蒸日上、大有可为之际,他突然得了一场急病。1520年4月6日死于罗马,当时才37岁。拉斐尔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300多幅作品。他的艺术,被后人尊为“古典主义艺术”,他的作品被尊为“创作典范”而享有盛誉。

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拉斐尔的作品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几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印象派领袖莫奈

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凸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1865年,《翁费勒的塞纳河口》在官方沙龙上展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评论家评论此画时说:“用调子所组成的和谐色彩……颇能吸引观众们的大胆感觉。”这幅油画表现了丰富的中间调子和那种暗淡、沉着的色阶。向深处展开的空间,通过河岸线而处理得十分成功。按照传统,河岸线标志着中景和远景,在这幅画上,出于莫奈自己的感觉,在前景水的笔触和云的笔触上采用了独特的表现手法,加强了画面的传统效果。《日出·印象》也是莫奈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缺少的是古典绘画那种细节描写,更为注重整体的印象效果,描绘的是画家从窗口远眺的哈佛尔港口云雾迷蒙的日出景象。莫奈用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晨雾中小船依稀可见。这幅画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此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以此得名。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一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堪称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作品排斥学院派对明暗调相互融合的手法,而代之以均匀、和谐的大片明暗调的对比。画面充溢着似真似幻的氛围,静与动、现实与理想在此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莫奈捕捉微妙的自然之光的能力,使他成为了“印象派之父”。莫奈的贡献正在于他对自由的艺术手法的探索以及对色彩运用的创新,他由此而揭开了现代绘画的序幕。《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此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是印象主义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

莫奈在视觉观察方面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

创作于1872年的《阿尔让特依的帆船》。这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他创作了色彩的传奇。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始人非莫奈莫属,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正是以他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应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尽管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并未遵循印象派创立的一些原则,但创立这些流派的艺术家,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莫奈用他的一生来创作,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宝藏,值得我们珍藏!

莫奈像个隐士,有很强的孤独感。这一方面由于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爱思索:另一方面,因为他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当他不得不单枪匹马奋力前行的时候,自然有一种寂寞寥落的感觉。

表现主义先驱梵·高

后印象派有一位伟大的画家,名叫梵·高,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梵·高在吸收前辈画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同时还吸收了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在东方艺术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激情,又极具人道主义精神,反衬出他内心的苦闷、哀伤和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他的作品成为世界艺术珍品。

 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从小就在艺术的包围下成长,文学素养与艺术鉴赏力很高。梵·高年轻时曾在画店里打工,之后,他到了巴黎,在那里,他认识了后印象派画家并且相互研讨学习,这启发和熏陶了他在绘画色彩方面的艺术细胞,如此,人们便把他归为“后印象派”。梵·高是个十分善良的人,他很同情穷苦人民的生活,他要“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为此他利用自己的积蓄来到了一个矿区当了教士,矿工们的伙食十分差,他也一起吃,与矿工们一起在地板上睡觉。矿坑曾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梵·高还在危急中救出了一个重伤的矿工。他对待这份工作十分认真,但这引起了教会的不安,最终将他撤了职。之后他便把全部热情投入到了绘画方面,用生命进行创作。

梵·高的作品享誉世界,一直都是艺术史上的珍品,他的这些珍品大多是在他生命最后的6年中完成的,他是用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在进行着创作。

1888年2月,在朋友推荐下,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一座叫做阿尔的小城,这里的一切唤起了梵·高内心最深处的绘画激情,尤其是那裸露的阳光和刺目的麦芒,几乎让他的创作变得“疯狂”,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向日葵》、《收获景象》、《夜间咖啡馆》 等是他的杰出代表作。梵·高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将向日葵的色彩达到了极致,像是闪烁着熊熊的火焰,那强烈的色彩对比似乎要释放自己所有的热情。但这种火热并不是笨拙的,而是在粗厚和单纯中充满了智慧和灵气。那极具色彩性的画面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心灵震撼力,仿佛要拼尽所有的力量来唤起所有人的激情,使人们感受到梵·高对生命的渴望。梵·高所描绘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承载着梵·高理想的载体。

他的作品是充满魅力、生命与内涵的艺术珍品,他绘画的线条好似孩子所描绘的一样,有些稚嫩之感,这充分反映了他的童心与疯狂。他用他苍劲有力的笔触让观者达到了疯狂、热烈的内心共鸣,好像冰山将要爆发的火种,热烈、奔放。梵·高的画时刻都充满了灵气。

梵·高的另一个代表作《夜晚咖啡馆》也是颇负盛名。梵·高曾说:“我的这幅咖啡馆,令人看了就会立刻感觉到,里面很可能表现了违背道德的行为,因此我用浅桃色、血红色、紫葡萄色、青绿色等,分成两种色彩群作对比,这是企图表现灼热的地狱和惨淡的人生气氛。”他许多作品都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激烈的情感碰撞,他所描绘的线条在旋转中透露着粗、狂之美,让看到的人仿佛走进了画家内心世界一样,产生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

从古至今的画家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创作中的探索,可是梵·高似乎有着超前的预见性,最初梵·高的作品并不被世人接受。19世纪末,世界正进行着一次全面的革新,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个时候梵·高的作品便体现出了他超前的魅力,适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梵·高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为表现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人们并不关注他作品的时候,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充满信心的创作着他的作品,所以,现在我们才会看到那不朽的艺术名作。

在梵·高短暂的生命中,他用心灵描绘着一个真实的艺术世界。梵·高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他展现的是对事物真实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事物的外表。梵·高将他所有的激情融入到作品当中。梵·高,一个用灵魂来创作的伟大人物,他的辉煌将永存世间!

国粹山人齐白石

齐白石,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原名齐纯芝,号渭清,祖父取号兰亭,老师取名齐璜,号濒生,别号寄萍老人、白石山人,后人常将“山人”二字略去,故后常号“白石”。齐白石和张大千并称“南张北齐”。于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

齐白石小时候,家里很穷。他8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24岁的齐白石还是个雕花木匠,叫齐纯芝,人称芝木匠。附近有个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喜结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园先生,他从芝木匠的一举一动中看出此人天赋才气过人,且有刚直不阿的品格,认为他是个非凡之人,若有名师栽培,定会前途无量。于是,胡沁园决定将他收为门生。胡沁园问:“你愿不愿意读读书、学学画?”芝木匠答:“愿意倒是愿意,只是家里穷,年岁又大了,怕学无所成。”胡沁园说:“怕什么!《三字经》里面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正当此年龄,只要有志气,什么都学得好,我有意收你为徒,你可以在我家一面读书,一面卖画养家。”芝木匠听了,激动万分,向胡沁园深深地三鞠躬,九叩首,行了大礼。

从此,纯芝在胡家住下,“烧松烟以夜读,步落月而晨吟”,潜心钻研诗词书画。胡沁园是书香门第,教育子侄外甥和家人不得对纯芝有任何怠慢、冷落的表现,并准备了15担谷、300两银子,让几个力夫送到他家,解除其后顾之忧。胡沁园为便于纯芝将来作画题诗,给他取了几个名字。胡沁园对为纯芝授课的陈少蕃先生说:“按照老习惯,在授课前需要给纯芝取个名、取个号,是不是取个璜字,斜玉旁的璜。”陈少蕃说:“好,有意思,半璧形的玉。取个什么号呢?”“你看,濒生如何?”“不错,湘江之滨生,湘江之滨长。”胡沁园说:“画画恐怕还要取个别号。纯芝的家离白石铺近,就叫白石山人吧!”从此,“齐白石”这个名字,伴随着他辉煌的艺术生涯,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传遍了五洲四海。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这样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茎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做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省。

齐白石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家,其成功之处在于:在文人画家统治了数百年的中国画领域,他以一个农夫的质朴之情、以一颗率真的童子之心、运老辣生涩的文人之笔,开创出文人画坛领域前所未有的境界。这种境界,得到了传统文人阶层与广大平民百姓的交口称赞,从而确立了齐白石在画坛上的历史性地位。

齐白石的绘画充满了泥土芳香、生活气息,其作品既师造化又师古人,达到了民间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统一,写生与写意的统一,工笔与意笔的统一,无限生机跃然纸上。

创造性天才毕加索

20世纪西方有一位影响巨大的艺术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天才型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充满了非凡的创造性,他也是第一个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正是毕加索。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4岁时,他便与父母移居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被当地的新奇艺术与思想所吸引。后来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巴塞罗那作为十分重要的城镇,更加惨不忍睹,1900年他便来到了法国巴黎,长期定居。

毕加索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画家,他的创作辉煌集中在20世纪。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纪,在这多变的环境中,毕加索的创作风格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刚到巴黎的毕加索,生活过的落魄不堪,在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里居住,当时这里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落魄的毕加索开始描绘穷人的生活,抒发着对穷人的同情。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初期的创作体现着蓝色忧郁的色彩。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剧意味。画中的人物形象多偏向消瘦和冷灰的蓝色调,这为他的画作增添了孤独、绝望、灾难与不幸的色彩。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人们看到的都是哀伤的身影。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奥丽薇的年轻女子,悄悄走进了毕加索的人生轨道之中。从此,美好的爱情渐渐滋润了他原本颓丧的心灵,那孤独、凄凉的蓝色创作风格多了些许暖色、有了跳跃的情绪,这也到了他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整体上要比之前的作品在颜色上更加丰富,已逐渐将蓝色时期的忧郁淡化、抹去。他抛弃了之前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温暖及信心注入了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中。《穿衬衣的女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中的女子身着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胴体,坚定的延伸,仿佛看到她那冷傲的美感。

1906年时,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对他的画风逐渐产生了影响,他也不断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正是这不断地探索,里程碑式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诞生了。这是一幅令人惊叹的巨幅油画,它的出现使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发生了重大转折,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突破,促进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1915—1920年这一时期,他的画风开始走向写实之风,他的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完美诠释了拼贴手法所呈现出的实现立体主义。1930年他的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超现实主义之风。油画《格尔尼卡》便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画中作者的笔触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还有几何彩块堆积,造型也十分抽象,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毕加索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也有十分杰出的成就。

毕加索吸收了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又把它们巧妙地转化为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虽然在不断改变着各种画风,但他的画作中都透露着他那粗犷刚劲的个性魅力。

毕加索毕生致力于绘画革新,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吸收民族艺术的营养,创造出了很有表现感的艺术语言;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扭曲的人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画界伯乐徐悲鸿

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生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屺亭桥,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

徐悲鸿对艺术的态度极其认真,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早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他在故宫看到大量优秀的中国古代绘画,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当时北京的知识界很活跃,《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传播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徐悲鸿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这使他站在“新文化运动”的前列,成为中国画家中最坚决的革新者。他在北京大学的《绘学杂志》第一期上以《中国画改良论》为题,对中国画中的保守势力进行猛烈抨击,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画家之颓败,至今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退化。独中国画之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七百年前千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他认为中国画颓败的原因是:“曰守旧,曰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他慨叹地写道:“要之以视千年前先民不逮者,实为奇耻大辱。”在如何进行革新的问题上,他明确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由于傅增湘和蔡元培的帮助,徐悲鸿终于获得去法国留学的公费。1919年3月,徐悲鸿从上海乘船启程赴法,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转折性的阶段。徐悲鸿到达巴黎后,先在各大博物馆仔细观摩西方艺术的精华,比较它们与东方艺术的不同之处,数月绝笔不画,然后,入徐梁画院研习素描。随后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以弗拉孟、高尔蒙为师。每次竞试,都名列前茅。课余,徐悲鸿便到卢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研究各派的异同和各家的造诣。临摹普吕洞、德拉克洛瓦、委拉斯凯兹、伦勃朗等大师作品。

1920年冬,经法国大雕塑家唐泼特介绍,徐悲鸿认识了法国国家画会的领袖达仰·布弗莱。该画会反对陈腐守旧的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张在吸收各派之长的基础上创新,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从此,徐悲鸿每星期天都去达仰画室聆听达仰的教导和参加该派艺术家们的茶会,尤其在与倍难尔的交谈中,深受教益。

1934年4月,徐悲鸿应邀到莫斯科举办画展。一天,他应苏联文化局长之请,为观众作一次画马的现场表演,他充分运用中国画独有的线条,水墨浓淡相宜,寥寥数笔,一匹势不可挡的奔马便跃然纸上。当时,在场的素有爱马之癖的骑兵元帅布琼尼拨开人群走到徐悲鸿面前,直率地说:“徐先生,就将这匹马赠给我吧,否则我会发疯的!”徐悲鸿被布琼尼的幽默逗笑了,欣然点头答应。布琼尼高兴地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并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仅是东方的一支神笔,也是属于世界的一支神笔。你笔下的奔马,比我所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加奔放、健美!”徐悲鸿画的马,落笔有神,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盘骨强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他以周穆王八匹名马为题材所画的《八骏图》,成为不朽名作。

1946年,徐悲鸿来到北平,担任北平艺专校长。他聘请了许多有影响、有能力的优秀美术家到校任教。针对中国艺术教学的薄弱之处,他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强调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描绘物象务求精确。同时,他也反对照抄对象,主张有重点地取舍,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提倡现实主义,要求学生以表现人民生活为己任,而不以抄袭古人为自足,倡导国画的发展与革新。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而且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他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中国画变得别开生面;同时,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悲鸿的绘画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徐悲鸿学兼中西、博采众长,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而且毕生创作不辍,留下众多传世之作。而他笔下驰骋奔放的骏马,尤其受到人们的赞赏与钟爱、追捧,以至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典型代表形象。

徐悲鸿的画作融合古今中外的作品风格,取精华,去糟粕。将国画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他已经不是单纯的画家,而是联系世界的纽带,真正称得上是古今画界伯乐之魁首!

国画大师张大千

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张大千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1920年他在上海拜曾熙为老师学习书法,后经曾熙引见,又拜临川李瑞清为师研习书法。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张大千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百幅作品全部售完,自此在上海艺术界一鸣惊人。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张大千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历代名家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读书对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传说有人问唐伯虎的老师周臣,为什么他画的画反不如他的学生唐伯虎,周臣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与其他成功的画家一样,张大千也是一个用功甚苦、读书渊博的画家。他平时教导后辈:“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画画和读书都是张大千的日常生活。一次,张大千从成都到重庆,友人托他带一本费密的《荒书》。到家后,张大千即把路上看完的《荒书》内容、作者的见解、生平以及这位明末清初的四川学者和石涛的关系娓娓道来,令朋友非常惊讶,因为这是一本艺术之外的学术著作。读书的习惯一直伴随到大千晚年。他常说,有些画家舍本逐末,只是追求技巧,不知道多读书才是主要的。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画意境清丽雅逸。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他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他和当时许多画家担负起对清初盛行的正统派复兴的责任,也就是继承了唐、宋、元画家的传统,使得自乾隆之后衰弱的正统派得到中兴。张大千传奇的一生让人惊叹,他在绘画领域取得的成就更让人惊叹!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样样精通。张大千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现实与创新的代表关山月

中国著名画家关山月,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家乡是广东省阳江县那蓬乡果园村,他从小就刻苦自学绘画。早年拜师于“岭南画派”的奠基人高剑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了高氏入室弟子。

关山月童年时期就十分喜爱涂鸦。他从小就在农村生活,日子过得也十分艰苦,但他热爱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喜欢边玩边画,有时候他会随手拾起碎瓦片或捡来木炭柴,就在晒谷场的地上画起来。在关山月读小学时,利用了大量时间画了中国的分省地图。有一次他借来了一本《芥子园画谱》,瞒着父亲偷偷地将它全部临摹了下来。他的父亲责备他画画会荒废学业,将来没有出息,所以关山月只能偷偷地画他所喜欢的东西,每到这时,他的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关山月读中学时,在学校他参加了抗日宣传工作,利用他的画笔宣传抗战。他还曾在一幅很大的竹布上画了一张《来一个杀一个》的漫画,将它挂在了家乡阳江县城的大街上。1938年,关山月拜高剑父为师,开始正式学画,但这个时候,广州受到了日机空袭威胁,很快就沦陷了,师徒二人也就此分散。关山月仅仅靠着一袋炒米过了两个月的流浪生活,最终逃难到了澳门,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失散已久的高老师,二人在澳门的一间寺院里住了两年。在这两年中,关山月创作了大量关于抗日题材的画作,其中有《三灶岛外所见》、《渔民之劫》(四联屏)、《艇娃》等画,这些画作曾于1939年参加莫斯科的中国画展览;另外还有《游击队之家》、《中山难民》、《从城市撤退》(长卷)和《拾薪》等。

1940年初关山月离开了澳门,这一路上,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用画笔抒发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  到达桂林时,它被这里迷人的山水吸引住了,创作了一幅十多米长的《漓江百里图》手卷。去往西北后,因为他是一个南方人,从来没见过塞外风光,他被苍茫的戈壁、一望无际的草原以及平沙无垠的荒漠所震撼了,于是,他不断地搜集丰富多彩的素材,在脑海中进行了构思。他创作了《冰河饮马》、《蒙民迁徙图》、《黄河冰桥》、《塞外驼铃》、《祁连放牧》等名画,并且还临摹了70余幅敦煌壁画,把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到了极致。他曾说:“这里是使我一生受用不尽的绘画艺术财富,也是使我进一步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泉源的宝贵实践,用我当时的话来总结就是:动是画因,不动就没有画。此行最后好不容易到了敦煌千佛洞,它便是名不虚传的艺术宝库。这座多彩多姿的佛教艺术之宫,显示出我们祖国历史文化之悠久,绘事成就之惊人,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智慧、毅力和创造精神,看了不由我不惊叹,也不由我不夜以继日地描摹。”

关山月将中国写意画中水墨为主与古代壁画中人物画的方法相结合,也吸收了西方的写实手法,比如在1939年创作的《拾薪》中器具的造型与景物的空间关系,《玫瑰》一画中对提篮和玫瑰花的形体塑造,都存在写实手法的痕迹。在1940年关山月创作了《侵略者的下场》这一幅作品,将树干与线杆都用明暗法画出,增加了立体感。同时在20世纪40年代他所创作的《嘉陵江码头》、《岷江之秋》、《黄河冰封》及《祁连放牧》等作品中,都以焦点透视,形成了较强的空间真实感。他将感情投入画作中,用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画卷。他的作品中描绘了钢铁厂建设、堵海工地、煤都、水库、水电站等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还将幼儿园、渡口、纺线以及山村的各种农家活动绘如其中,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区色彩。关山月还将时代感和精神内涵融入到山水画、花鸟画当中,如《快马加鞭未下鞍》体现了我军骑兵部队的英勇迅猛,《春到雁门》表现了北方农民的辛苦劳作和生活的改善,这些作品都以山水画表现了较强社会内容。

关山月以山水画、花鸟画来表现较强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内涵,这不仅拓展了中国传统画作的表现范围,也使中国画在新的时代增添了极大的表现力。关山月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追求,他所取得的突出的艺术成就不容忽视,是在20世纪中国画创新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关山月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一直继承着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并始终都将这一主张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涯、生活实践和教育探索之中。他所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不仅是时代的印记,更是人类画作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 

执著的石鲁

石鲁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石鲁十分敬重清代画家石涛和现代著名作家鲁迅,于是,他将自己的号取为“石鲁”。

石鲁15岁便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进行了传统绘画的系统性学习,他经常临习石涛、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鸟,摹写扬州画派及吴昌硕等人的绘画作品,这也为后来进行国画创作打下了基础。抗战爆发后,年轻的石鲁只身赴延安投身到了革命行列。在那里,枣园星灯、山巅塔影、皇天后土、古塬狂飙俨然成为了石鲁作品中的“常客”。1944年,石鲁被调入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担任创作员,因为没有颜料和纸张作画,他便自搞木刻,他常常背着自制的画板游走,为当地的老百姓以及老红军、小战士画了许多素描。在这里,他创作热情非常高,创作了大量的画作,为“长安画派”的创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石鲁有着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画作犷率、硬朗,有一些人认为石鲁的作品是“野、怪、乱、黑”,对此石鲁作了一首诗作为回应:“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为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他画的山水画看后令人有惊心动魄、高亢激昂之感。华山天险、黄河咆哮,都被他的画笔表现得淋漓尽致。石鲁用笔犀利,就像刀锋划过,墨色酣畅,他笔下挺拔的松柏,冷峻的兰梅,都让人感受到了那痛快酣畅的情怀。

1959年,石鲁创作了《转战陕北》,也正是这幅画让石鲁在画坛成为了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地位也就此升高。《转战陕北》如此成功,关键在于他的题材极具新颖性,是前人未曾关注到的领域,历史上有人画过北方的奇伟山峰、长松巨石、激流飞泉;也有人画过南方平缓的山丘流水、茂盛的草木、美丽的云霞;但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刻画过黄土高原,石鲁便选取了这一题材,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石鲁完成了这艰难的作品。这幅作品令人感到新奇,因为它的画上没有一棵树,一株草,遍布黄土,但他却将这刻画到了极致,令人耳目一新,填补了画史上的一个空白。之后,他又画《延河饮马》和《南泥湾途中》,虽然画得很好,但却始终没有达到《转战陕北》的辉煌。紧接着,他又创作了《东方欲晓》、《树大成荫》、《家家都在花丛中》等作品。“文革”时期也正是石鲁创作达到顶峰的时期,他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刘志丹》却被批为反党事件,这时他只有45岁,受到如此大的批判与屈辱,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也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文革”之后,他重返了画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使“长安画派”再度兴旺。石鲁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在此基础上进行着不断地创新与独特的探索,他在吸收外来营养改造中国画的基础上,又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绘画态度,在生活中发现着绘画灵感,在传统中寻找着创新资源,他是中国画领域里集探索、创造和实验于一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推动了“长安画派”的发展,也让新的文化建树和研究课题在新中国的画坛诞生。石鲁将他的独特气质、创造精神和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伟大的艺术家石鲁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独一无二的艺术气质与叛逆精神,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无法磨灭的璀璨光辉。他的人生太过曲折,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正是这样,才为后人留了更多的遐想于探索机会,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创造精神至今为人们所铭记、敬重和学习。

“琴仙”鼓琴遇知音之伯牙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船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两人的友谊被千古传诵: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人生路漫漫,知己难觅,伯牙却幸得一知己,真是羡煞旁人。不幸知己先逝,但此生得一知己,足矣。友谊易建,知己难寻,有知己者必珍惜!

襟怀洒脱的俊才嵇康

嵇康,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嵇康十分聪颖,幼年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嵇康风度非凡,为一世之标,史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据同时代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记载,当时上层男士,崇尚阴柔之美,非常重视个人修饰,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此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与那些脂粉扑面、轻移莲步的矫柔造作者相比,嵇康的“不自藻饰”是非常特立独行的。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嵇康身处乱世,但崇尚老庄,讲求养生之道,有自己的养生诀窍。他认为,人之所以能长寿,在于平时在细微之处保养自己。养生之道关键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修养,不使自身为七情所伤、六淫所中,如此才能身体强健,得以长寿。

嵇康擅长音乐,琴曲《风入松》非常有名;又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嵇康也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又善丹青,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时有嵇康《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现在都已经遗失了。

嵇康喜好山水,隐居山林,他的一生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关嵇康学《广陵散》有这么一则故事:嵇康曾到洛西去游览,晚上宿于华阳亭。清风皓月,嵇康兴致一来,就在院子里弹琴。忽然,外头走进一位古装打扮的客人,来跟嵇康谈论音乐。二人侃侃而谈,这位不速之客谈起音乐来条理清楚,见解深刻,使嵇康既惊讶又佩服。客人谈得高兴了,就要过琴来弹奏,只听这曲子刚劲有力、感人肺腑,越听越令人慷慨激昂。客人弹完曲子,告诉嵇康,此曲名叫《广陵散》,表现的是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后自刎而死的悲壮故事。嵇康听后很感动,再加上他觉得此人所弹出的声调无人能及,于是就向客人求教。客人并不拒绝,一遍一遍地教。待他确信嵇康已学会之时,就要求嵇康发誓不传给别人。嵇康指天发誓后,客人连姓名也未留就走了。嵇康学会《广陵散》后,经常弹奏,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

嵇康秉承道家虚静淡泊的美学思想,以超脱的襟怀、深邃的哲思,在自然山水中观照自己的理想人格,赋予自然丰富的主观情感,开创了山水审美寄情畅神的艺术境界。

“交响乐之父”海顿

维也纳作曲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在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

海顿于1732年3月31日出生在奥匈边境的一个贫穷的村庄里。海顿还是孩童的时,他的音乐天赋便初见锋芒。他被送到了附近的亲戚家,接受教堂唱诗班的训练。1740年,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的音乐总监罗伊特下乡选苗子,看中了海顿并把他带到了维也纳,之后海顿在儿童合唱团唱歌待了整整9年。在这9年里,海顿学习唱歌、钢琴和小提琴,还通过自学进行作曲。

1749年,海顿已经开始变声,没有了孩童的声音,于是被赶出了合唱团。据说被赶出后的那一夜他是在公园长凳上度过的,最后他在朋友那里安身了。离开清唱团后,他的自由音乐人生涯也随之开始。出门在外的他日子不好过,他在后来的10年内做了无数的工作。但不论生活多么艰辛,他都从没放弃过学习,不断完善着自己专业上的不足,还写出了他的第一首四重奏和第一部歌剧。1761年,匈牙利的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王子将海顿任命为宫廷副乐长,这也是他音乐仆役生活的开始,长达30年之久。在工作时他必须穿上绣金花背心,白色长筒裤袜,头戴假发或梳辫子,脸上搽香粉。中午主人吃饭时,他还得候在客厅里,随时接受主人给他安排的有关音乐的活动;并且王子还经常安排有时间限制的命题音乐作品,让他准时完成;乐队的纪律、乐器也要他管,同时还得给新歌手上课,提高乐队水平等。海顿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我的荒野里,几乎没有人类和我在一起,我是很痛苦的……最近几天我也不知道我是乐长还是剧场验票员……要知道经常做奴隶是很可悲的……”可见他的音乐人生多么悲哀。

虽然海顿的人生颇为艰辛,可他却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歌剧、神剧、清唱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其他室内乐作品他都有涉及。《惊愕交响曲》 、 《午别交响曲》 、 《时钟交响曲》 、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是他重要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联系密切,海顿晚年还创作了《伦敦交响曲》。

海顿的音乐风格十分独特,他的作品仿若清新的田园诗一样。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作品中有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的作品是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的代表,乐曲中透露着愉快而别致的情趣,让人听后沉浸在充满热情、典雅、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当中。他还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

海顿的音乐人生是悲哀的,可也许正是这样,他才会将内心对快乐、幸福的向往注入他的音乐作品中,才会留给后世珍贵的艺术财富,他音乐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是一道永不磨灭的光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