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素质教育文库:新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4:46:4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素质教育文库:新闻

新版素质教育文库:新闻试读:

内容提要

在传播技术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获得新闻真是太容易了。环顾左右,电视、收音机、报纸、新闻杂志,还有新开通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正不断向我们传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

也许我们非常喜欢新闻,甚至立志要当新闻记者;也许由于功课压力太大,我们还无暇关注新闻;也许我们根本就认为新闻太枯燥无味,远离我们的生活……

致家长和老师

我毫不犹豫地应承了《新闻》一书的写作,因为我早就想为孩子们写这样一本书。

新闻,是儿童、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一些国家很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新闻教育。一方面,电视开播了专门为儿童讲解的新闻节目,如葡萄牙电视一台的《儿童记事本》、日本广播协会的《一周儿童新闻》节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巡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广播网(CNN)为小学生播送的《CNN儿童新闻》,和为初中生和高中生播送《CNN新闻室》等。1994年幕尼黑国际青少年电视节目会议指出,近年来世界儿童节目的特征之一就是开播儿童新闻节目。

另一方面,英、美等国的学校为儿童、青少年开设了媒介教育课程。其中,新闻是重要的一章。教师们引导孩子区分新闻与现实生活,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并教给他们利用新闻信息的方法。当儿童对新闻感到不理解时,对新闻事件感到恐惧、焦虑时,以及由于接触新闻对社会产生失望情绪或担忧未来时,有负责媒介教育的教师为他们解惑。

我们还没有能力为儿童提供这方面的帮助。目前,学校里未开设这种媒介教育课程,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和我们一起看为成人准备的新闻节目。

1991年在北京一所小学做调查时,我意外地接到了50多张写满孩子们问题的纸条。许多孩子提的问题是关于“海湾战争”的,那时电视屏幕上正是“烽火连天的战场”。有些孩子误解了新闻,以为全球战争甚至“星球大战”迫在眉睫,每个人都面临着死亡。多年来的媒介与儿童研究,使我强烈地感到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新闻,新闻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研究了国外的媒介教育教材,并考察了我国新闻传播的状况后,我决定根据孩子的问题而不是根据新闻理论的顺序来结构这本书。大多数章节的设立都来自孩子们的问题:新闻是真的吗?我们该不该相信新闻?记者是什么样的?他们怎么知道这么多事呢?怎么知道新闻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的意见会得到媒介的重视吗?我给媒介写信有用吗?等等。此外,我特别安排了“媒介报道的变化”、“社会热点报道”以及“不要轻易相信统计数据”三章。这些问题孩子很少提出,但这些新闻知识对孩子理解新闻很重要。

这本书适合中学生阅读。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可以读,但有些章节可能比较难理解,需要教师或家长的讲解。

这本书有3个值得家长和教师注意的特点:

第一,我希望告诉孩子们真实的东西,因为孩子最终将独立地面对真实的世界:新闻绝大部分是真的,但不都是真的;记者绝大部分是负责任的,但也不一定全都是负责任的;统计数据可能有误,读者的意见也可能被忽略……我尽量按照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本来面目来描述,并着重解释了新闻与现实生活的区别。

第二,我希望告诉孩子们一些基本的新闻知识,包括新闻的特性、新闻报道的变化以及受众调查等。读完这本书,孩子们不应当再是“新闻盲”了。

第三,我希望告诉孩子们一些实用的技巧:如何辨别新闻、如何检查新闻的来源、如何找出统计数据的错误、如何接受调查、在调查中个人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给新闻单位写信以及如何整理、保留和利用新闻资料等。

当然,我最希望的是孩子们因此有了一种对新闻的判断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正在进入大众传播时代,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依赖大众媒介,依赖新闻来获得信息。

一、新闻是真的吗

什么是新闻

在传播技术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获得新闻真是太容易了。环顾左右,电视、收音机、报纸、新闻杂志,还有新开通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正不断向我们传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

也许我们非常喜欢新闻,甚至立志要当新闻记者;也许由于功课压力太大,我们还无暇关注新闻;也许我们根本就认为新闻太枯燥无味,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无论如何,到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都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许多关于新闻的经验,都能辨别出什么是新闻: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州温哥华1980年5月19日电圣海伦山火山星期日猛烈喷发,把山顶崩掉了1300英尺(396米)。高温的泥浆、火山灰和各种气体汹涌而出,奔下山坡。现已证实,在这次火山喷发中,有9人死亡。官员们说,至少还有21人失踪。……

本报汉城今日电(特派记者徐世平)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昨天出现爆炸性新闻:加拿大运动员本·约翰逊因服用兴奋剂(合成代谢类固醇)被取消比赛资格,他所创造的男子100米世界记录和男子100米跑金牌也被宣布取消。这是国际奥运会新闻发言人米谢尔瓦伊尔在今天上午10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这一决定由萨马兰奇亲自签署……

本报果洛讯12月21日,大武镇发生一起惨痛事件,这个镇的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课均低于90分并隐瞒了家长,竟被自己的生母活活打死8月19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皮皮鲁热线”主持人郑渊洁收到一封不同寻常的点歌信:一位自称“星星”的女孩子因难以承受高考落榜的打击和父母的压力,准备在22日的节目中为自己点播一首最喜爱的日本歌曲《星》之后服毒自杀。……

本报消息(记者吴峰岚)在参加96奥运火炬接力长跑·中国希望工程选手选拔活动的22名选手中,18岁的张胜利、16岁的那英、15岁的胡晶晶脱颖而出,最终成为赴美传递奥运火炬的接力选手……

读到这里,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脱口而出:“对呀!这就是新闻。”许多中学生还能指出来第一条是灾害新闻,第二条是体育新闻,当然,它们还是国际新闻。后面三条可以说是儿童报道。另外,据我所知,一些文艺新闻、科技新闻和社会新闻很受中学生青睐。

这些是从合众国际社、《新民晚报》、《青海日报》、《北京青年报》和《中国少年报》上随手摘录的新闻。可它们为什么能被称作新闻呢?

首先,它们是事实。事实就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可以是一个事件,也可以是一系列事件的组合;可以是某个人说的话,也可以是某个人作的事,只要它是真实的。新闻与小说、童话不同。小说和童话可以表现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以是作家想像的事情,比如《海的女儿》、《皮皮鲁和鲁西西》或《男生贾里》等;或者有一部分是事实,经过作家的创作和渲染,小说与原来事实完全不同了,也可能有了较大改变。新闻则不能想像,不能创作,不能改变事实,也很少作文学渲染。新闻只能按事实本身的样子进行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界共同遵守的准则。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如果一个记者,或者一张报纸有一天忽然报道了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无论什么原因,都会影响记者或报纸的名誉。这类事件一多,读者就不再相信他说的话了,记者或媒介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光是事实,还不能成为新闻。世界上每天发生数不清的事实,不可能都成为新闻。必须是那些不同寻常的、比较特殊的事实,才值得媒介去报道。我们每天都去上学,这是事实,但不能成为新闻,因为它太普通了。但是,受到希望工程赞助的孩子能够上学,就是比较特殊的事实,因此是新闻。

辨别新闻,还要看它是否是刚刚发生的事实。《青海日报》报道夏斐之死,是在事件发生的5天以后;关于“星星”女孩的报道,也是在5天以后。“火山”报道是在1天以后。这些事实可以看作是“刚刚发生的事实”。“刚刚发生”是指事件发生几天以后,还是指几分钟或几秒钟以后呢?新闻界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所有记者都知道,新闻报道越快越好。“夏斐之死”的报道被新闻界授予好新闻奖,但专业人士同时指出,5天后见报还是晚了,这是这篇报道的唯一的缺点。如果事实已经发生了很长时间,我们对它就不会很感兴趣了,因为事实已经是“旧闻”,而不是“新”闻了。所以,所有的记者都很注意要尽快地报道新闻,他们进入新闻采访现场,就像进入战场一样,马上捕捉新闻,写作新闻,发布新闻。新闻界称之为“抢新闻”。遇到重大新闻,各个媒介的记者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看谁新闻发布得快,在这种时候,早发布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甚至一秒钟都非常重要。谁先发布,谁就是胜利者,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读者。

当然,新闻必须要在媒介公开发表出来,让我们都能看到、听到、读到。否则,无论它多么引人注目,仍然只是生活中的事实。

所以,“新闻”是我们能够从媒介上看到、听到、读到的“事实”。这种事实是“不同寻常的”、“刚刚发生”的事实。

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

很久以来,学者们都在探讨这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他们提出了两种可能,一种是人的交流的需要,另一种是人类的好奇心。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我们与他人、与社会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协调这些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需要理解,需要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理解世界。这种理解必须超越自身生活局限,超越一定的时空界限,以达到对人类生活的最大认同。而理解就需要交流。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媒介是我们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时,新闻反映的就是我们的直接经验。1995年1月7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书包仍沉重》。这篇报道告诉读者:书包的重量反映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这种状况在多次矫正后仍没有得到改善。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也压迫学生的心灵。读了这篇报道,我们会了解社会对这件事的态度,以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1996年1月31日的《中国初中生报》一篇《朋友,你要慎用保健品》的报道则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保健品的事实:“在北京市三所重点中学里,95%以上的初三学生服用过或正在服用保健品。”“有关部门抽查北京市场上252种学生用营养保健品,其卫生指标与理化指标不合格的占64%。”“浙江省药检所抽查了30种12个批号的人参口服液,均未检测出含有人参西洋参成份。”“上海市技术监督局曾对92种营养口服液进行抽检,合格品只占9.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观察的16例性早熟儿童,发现他们100%的服用过含激素类的口服液。”

在列举了这些事实后,记者借医生之口,告诫我们:“药补不如食补;加强营养靠科学的膳食而不是靠吃保健品。”于是,从这个新闻里,我们了解到对我们生活直接有用的知识,或许从此改变了我们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从新闻中获得的是间接的经验。我们的生活天地毕竟有限。从家庭到学校、到校外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活动,生活范围真是太狭窄了。但我们可以借助媒介,借助新闻,了解到我们所不能接触到的世界。这样,事情虽然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可以看到并理解我们想象中的世界,并以此作为我们进行社会判断的根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39播音室》的中学生时事节目在1996年7月26日播出如下新闻:江泽民主席访问欧亚六国、纪念茅盾诞辰100周年、“长征三号”火箭发射成功、非统组织第32届首脑会议开幕、叶利钦再次当选俄总统、巴尔于国家举行外长会议、美国是世界最大军火商、1999年全球人口将达60亿、1995年130万人死于艾滋病等。这些国际国内新闻远离我们的生活,却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是重要的,以及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未来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未知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越是离人类生活遥远的事物,越是不可思议的事物,我们越是感兴趣。所以,我们喜欢谈论星球、陨石、航天飞机、南极、黑洞、变性人、恐龙、火山、海啸……今天,我们则更喜欢关于克隆技术的报道。

当人类采用无性繁殖法复制出一头绵羊时,它意味着什么呢?一些科学家和伦理学家认为,它意味着人也可以被复制。具体地说,我们可以利用基因技术复制大量的希特勒或爱因斯坦。这太令人震惊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无数关于克隆羊的报道:“克隆:大势所趋还是吉凶未卜?”“多利是否已迷失方向——日前英政府宣布停止资助此项研究”、“无性繁殖与人类复制”、“人类拒绝克隆”、“苏格兰科学家:无性繁殖可复制深冻的死人”……这真的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关,但与我们的未来有关。

总之,为了与人交流、与社会交流,以理解他人和社会;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我们需要新闻。

什么样的事实可以成为新闻

每时每刻,媒介都面临着无数个发生着的事实。那么,什么事实可以成为新闻,什么事实不可以成为新闻呢?或者说,新闻工作者根据什么标准选择事实呢?在一般情况下,媒介采用这样一些标准:

读者、听众或观众的需要。每一个媒介都有自己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中国青年报》的读者是青少年,国际广播电台的听众是外国朋友,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的观众是妇女,北京音乐台的听众是音乐爱好者,《解放日报》的读者多是上海市民,《中国体育报》的读者则多是体育爱好者。我们国家现在有2000多家报纸,电视台900多座,广播电台1200多座。报纸、电视、广播电台又有许多不同的栏目。每个媒介以及媒介的栏目,都有相对固定的读者、听众或观众。在选择新闻时,新闻工作者会根据对读者、听众或观众的了解,安排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针对音乐爱好者的节目,不会安排大量的球赛的消息。

事实的重要性。事实会对人发生很大的影响吗?这个影响包括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如果这个事实可能影响很多人,或对媒介的听众、读者或观众有很深的影响,就具有了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就会选择这个事实做新闻。比如,关于希望工程的报道是1994年以来的热点新闻之一。因为它涉及了我国几千万失学儿童,以及成千上万个资助者。它还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所以,一些有关媒介,如教育媒介、青少年媒介都把它当作重要的消息予以报道。又如,学生课本的质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都遇到过书本破页、缺页、缺线、图案模糊的情况,所以,《中国少年报》就将学生课本只有53.9%的合格率当作1996年6月12日的头版头条。

及时性。今天,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今天的新闻到明天就成为旧闻了,所以记者不会报道几年前的一件事,除非他又发现了新的线索。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一直未公布死亡人数。直至197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才刊登新闻《唐山地震死亡二十四万多人》。已事隔3年,为什么又提出这件事呢?记者指出:这个数字是1979年11月17日至22日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首次公布的。于是,“大会首次公布数字”就成了一个新的线索。22日会议结束,23日见报,可以算是很及时了。从电视、广播、报纸3种媒介各自的优势来看,电视、广播传播新闻更及时,几小时发生的事情,电视和广播就可以进行报道了,报纸则很少有这样的可能性。为了与电视、广播竞争,发挥报纸的优势,现在报纸越来越偏重于报道新闻的细节或背景。当然,一些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事实不必太强调发生的时间。

显著性。名人更能成为新闻。比如,一般的人死亡不是重要新闻,但邓小平的逝世震动世界,因为邓小平是名人。名人是大家共同认识、共同关心的人,他们的语言、行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正像许多中国人在悼念邓小平时所说的:邓小平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报纸头版,我们常常读到我们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包括国家领导人、各行各业的专家、文化精英、学术领袖、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

异常性和冲突性。新奇、反常或不寻常的事情常常是新闻;具有冲突性的事件如战争、体育比赛、警察与匪徒的枪战等也常常是新闻。

如果重读上面列举的5个新闻,我们可以发现,“火山爆发”的新闻更具有异常性和及时性。“约翰逊服用兴奋剂”的新闻则有名人效应,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比一个奥运金牌获得者服用兴奋剂更让世人瞩目的了。“夏斐之死”的新闻既有异常性也有重要性。母亲总是爱孩子的,不忍伤害自己的孩子。但夏斐的母亲仅因为夏斐考试没有得90分以上,竟用铁制三角木挫将他活活打死,实在是一幕难以置信的惨剧。其实,夏斐数学得了82分,名列全班第二,语文得了79分,名列全班第五,平时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但他的母亲相信“棍棒教育”,逼着孩子得高分。这种情况别的孩子也遇到过,只不过还未产生这么可悲的结局,所以这则新闻对教育家长就很有重要性。同样,我们也能从另外两条新闻中发现事实的新奇性及其对孩子们的广泛影响。

世界不是由灾难组成的

由于异常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即“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火车每天都正常运行,这当然不是新闻。一旦火车出轨,就成了新闻,而且损失越大,关于它的新闻报道就越多。飞机正常起飞、降落,这也不是新闻,一旦飞机起飞时着火或起飞后坠毁,就成了新闻,全世界都会从新闻中知道这一事件。一个平静的村落,很难得到世界的注意,但一旦这里爆发了战争、瘟疫或自然灾害,就立刻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电视里真实的画面,广播里当事人的录音以及报纸上绘声绘色的描写,都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真糟,它是由灾难组成的。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电视屏幕上连天出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使不少儿童感到恐惧。不久,学校就派出了大量的心理老师,去和学生谈话,以缓解儿童的新闻焦虑。我国关于海湾战争的报道量比美国少得多,但也影响了一些孩子。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类非要战争?”“美国空军这么强大,中国空军可以打得过他们吗?”“我不想死,我可以不死吗?”“如果战争爆发,我可以逃到另一个星球上去吗?”连续出现的灾难报道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战争的危险迫在眉睫。

被新闻工作者称为“街头小报”或“地方小报”的版面上,常常出现“碎尸”、“焚尸”、“残暴”、“枪击”等恐怖字眼。如果你经常阅读这样的“小报”,会使你感到:被抢劫、杀害的危险就在眼前。

其实,如果懂得新闻的话,我们就可以大大放心了。这个世界不是由灾难组成的,只不过是灾难比正常的生活更容易成为新闻罢了。想想我们自己,面对一件普通的事情和一件反常的、离奇的事情,我们更想知道什么呢?

关于真实性的答案

新闻是真的吗?在了解了什么是新闻后,我们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的答案是:第一,大多数新闻是真的。第二,对于不断变动的社会生活,新闻是有选择的真实和动态的真实。

新闻是有选择的真实,就是说,新闻是真的,但对整个社会生活来说,对整个世界来说,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它之所以被新闻记者从很多事实中挑选出来,是因为它恰好具备了重要性、显著性、异常性或及时性等新闻的特点。没有选择就没有新闻。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正如一个雷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全体人民都成了雷锋;同样,一个歹徒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到处都是歹徒。

新闻是动态的真实,就是说,新闻在被报道的时候是真的,但并不代表以后的情况会和被报道时完全一样。社会事实处于变化之中,新闻事件被报道以后,事情还会继续变化,也可能变得与原来面目全非。譬如一个人的善举被报道后,这个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那么善良了,这不能说新闻是假的,而只能说善举在当时是真的,以后是这个人发生了变化。如果还用以前的印象来解释这个人的行为,我们就会觉得受了欺骗。这实在不是新闻骗了我们,而是我们对新闻有极大的误解,把新闻暂时的真实当作了永恒。

二、我们该不该相信新闻

相信新闻的理由

我们可以提出3个相信新闻的理由:

1.尽管经过记者、媒介的挑选,但大多数新闻是真正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新闻。

2.我们不可能到世界各地去获得事实。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记者却有这种可能,这是他们的职业。他们的眼睛是我们眼睛的延伸,他们的耳朵是我们耳朵的延伸。依靠他们,我们的确能超越时空,获得更多的、更有意义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而且只能相信新闻。

3.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媒介、多种传播手段的竞争。卫星电视、无线广播、报纸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络都不断传送新闻。总的说来,竞争将促使各媒介发布新闻时更注意真实性。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新闻。

不相信新闻的理由

我们也提出两条不相信新闻的理由:

1.由于选择新闻的标准是重要性、显著性、异常性等,新闻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不能以一条新闻对某类情况进行概括。比如,几位少女为歌星献花,从深夜等至黎明,这并不说明青少年中普遍出现了“追星热”。几户农民办了个图书室,也并不说明“我国农民热爱读书蔚然成风”。如果新闻作出这样的概括,我们尽可以不信。

2.由于个别记者的疏忽、知识不足或缺少新闻道德,总有一些失实的新闻出现在媒介上。这些新闻可能完全是杜撰,可能是部分失实,也可能仅仅是个别细节失实。由于同样的原因,记者发出的议论和评价也可能是不对的。所以,对过于离奇、情节化的事件,对逻辑上有矛盾的事件,对没出现真名实姓的新闻以及对作者的大段凭空议论,我们不能完全相信。

此外,我们也不能相信新闻等同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新闻是经过媒介选择、并经过记者转述的事实,是要突出地表明某一个事件。因此,我们可以相信某个新闻事实,但不能相信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由新闻组成的。

杜撰的新闻

在不相信新闻的第二个理由里,我们提到了新闻失实的问题。说起来很遗憾,古今中外,新闻界都有过杜撰新闻的丑闻。尽管不多,但足以破坏我们对媒介的信任。杜撰新闻,就是记者故意编造一个故事,当作新闻发表。

我们知道,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这是新闻报道的原则。但在杜撰的新闻里,是先有记者头脑中的“故事”,后有“新闻”,而根本没有事实。

在80年代的新闻学或新闻报道的研究著作中,学者们经常谈到两桩杜撰的新闻。一桩是《吉米的遭遇》,另一桩是《希特勒的日记》。《吉米的遭遇》的杜撰者是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女记者,名叫珍尼特·库克,当年27岁。当时报社猜测,在华盛顿地区吸毒的青少年中,可能会有一个依赖注射海洛因过日子的孩子。珍尼特·库克为了“抢新闻”,为了与其他记者“竞争”,就编写了一个关于吉米的故事:主人公吉米,8岁,黑人,住在贫民窟,没有父亲,是母亲的男朋友给他注射了海洛因,从此染上了毒瘾。故事写得非常精彩,感人,珍尼特·库克因此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特写奖。这是美国新闻界最高奖。《吉米的遭遇》发表后,引起了社会震动。警察部门要求报社提供吉米的真实地址,以便调查。几百名警察和便衣在报社提供的地区侦查了3个星期,没有发现吉米。以后,报社发现珍尼特·库克的硕士学历是伪造的,便对她的报道发生了怀疑。终于,珍尼特·库克承认“《吉米的遭遇》这篇报道基本上是杜撰的”。她在辞职声明中说:“我从来没有遇见或访问过一个有海洛因毒瘾的8岁孩子。1980年9月2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是一次使我深感遗憾的严重歪曲。我向我的报纸道歉,向我所从事的职业,向普利策奖金委员会和追求真理的人们道歉。面对真理,我今天已提出我的辞呈。”

珍尼特·库克走了。离开新闻界是她唯一的出路。但时隔3年,西德又发生了轰动欧美的希特勒日记伪造案。

1983年,西德《明星》周刊发表了《希特勒日记》,名噪一时。不久,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大骗局。原来日记是伪造的,记者为了追求名利而有意行骗。真相大白后,记者被开除,总编辑被迫辞职,日记伪造者被警方逮捕。《明星》周刊立刻失去7万订户。

80年代过去了,90年代“杜撰的新闻”仍未被杜绝。1996年,德国新闻纪录片独立制片人麦克尔·伯恩又因编造假新闻被判刑4年。

麦克尔·伯恩在德国很有名气,因为他摄制的电视新闻片总能引起轰动。移民、枪战、追杀动物、邮包爆炸、蒙面恐怖分子、焚烧十字架、德国三K党等都是麦克尔·伯恩用于杜撰的题材。1990年至1995年,他摄制了21部新闻纪录片,其中16部完全是杜撰的。麦克尔·伯恩通常选择一个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然后开始编造,并出资雇佣演员来拍新闻片。在关于邮包爆炸的新闻片中,他花钱雇人来充当蒙面的恐怖分子,编造了所谓的奥地利恐怖分子访谈实况。为拍摄非法移民的新闻片,麦克尔·伯恩自己扮演了一个“蛇头”的角色。他导演枪战,安排追杀,以此欺骗观众。最后,因拍摄德国三K党内容引起司法部门追查,终以诈骗罪被送上法庭,受到法律制裁。

我国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曾出现过大面积的新闻失实。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地方报纸都无一幸免。至今,中年人或老年人还会回忆起那时的新闻,以“中稻亩产6万斤”为笑谈。1958年《人民日报》还刊登一幅照片,上面是4个天真快乐的农村孩子站在稻田上面。它的说明是:“这块稻田里的稻谷像金黄色的地毯一样,13个人站在上面也压不倒”。“文革”中的新闻更是可怕。它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千千万万个干部和群众进行抵毁、污辱、人身攻击,被人民群众称之为“造谣新闻”。现在,回过头来读当年的报纸,就像做了一场恶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制止了大面积的新闻失实,新闻界重新确立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原则。我们从报纸、电视、广播上获得了真实的新闻。但是,杜撰的新闻并没有彻底绝迹。

1980年2月9日,《吉林日报》刊登了一条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颇受好评,以致获得了北京新闻学会主持的《好新闻》奖。其新闻内容是:

1月20日,长春,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高喊:“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了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又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有些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在他的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作者接着写道,人们关切地要老人点点钱,老人不好意思,但还是点了。结果发现多了一张五元的票子。“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二十五张,都是五元一张的’”。经过询问,结果是一位中年妇女紧急之中,错将手里的5元钱当作老人的钱交了出去。

这么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获了奖的新闻,结果被发现是假的,是记者杜撰的。

其实,如果不盲目相信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新闻有一些地方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新闻始终没有说清事件发生的人、地点、时间。“人”是模糊的,一个老人,没有真名实姓;地点是模糊的,长春“临近和平大路口”,究竟是哪个方向的“临近”呢?时间也是模糊的,20日,是上午还是下午,究竟是几点钟呢?一个老人为什么在大街上边走边数钱呢?谁会对钱这么不当心呢?而且还刮着风。另外,既然老人能肯定“在家数得清清楚楚”,为什么还要在大街上数呢?

也有疏忽的时候

就新闻失实而言,杜撰的新闻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新闻失实不是由于记者想杜撰,而是由于工作疏忽。

读过1997年2月5日《羊城晚报》的读者,都知道了在许多报刊上刊登的“新三毛”的故事是杜撰的。三毛是台湾女作家,很受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在三毛不幸自杀后不久,青少年们突然从报刊知道我们又有了一个“新三毛”。其实,这是一个骗局。“新三毛”本名李德宏,汉族,父母健在,为农民。几年来,李德宏以“三毛”自居,谎称父母双亡,多年流浪。伪造与台湾三毛的合影,自称是“生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影视歌全栖明星”和作家。3岁识字,5岁写诗,6岁走上舞台,9岁发表作品,10岁当演员,11岁出访欧亚各国,12岁出版20万字小说,与许多名人有神秘交往。经记者调查,均是谎话。但在谎言被揭穿之前,媒介已经发了数篇关于“新三毛”的报道。一些记者本能地觉得这是一个好新闻,有轰动效应,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的调查,就发了消息,使“新三毛”有了行骗的资本。“新三毛”随身携带着刊有介绍他文章的报刊,从广州走到温州,继续骗取他人和媒介的同情。所以,《羊城晚报》撰文说:“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从业人员实际上成了‘新三毛’行骗的同谋”。

有些新闻失实不仅由工作疏忽所致,也有知识不足的原因。1996年5月,《中国妇女报》曾发表了一项读者调查报告,内容是“家庭教育的十大难题”。共有3000多家长回答了问卷。在颁布这项调查结果时,研究者特别声明,此项调查的结果只代表这3000多家长的意见。但一家报纸在介绍这项研究时,为吸引读者注意,将新闻标题做成:“6000万家长坦言:我是个失败的家长”,错把3000多家长的意见当作我国所有家长的意见。而另一家报纸在转载这条消息时,以讹传讹,写道:“全国家庭中有20%的父母坦言‘自己是失败的父母’,这次调查在全国各省抽取了1111个答卷作为样本”。我们在分析新闻失实的原因时发现,可能是记者工作疏忽,没有注意研究者关于样本的说明;也可能是记者知识不足,对抽样的知识不大了解。

细节失实在新闻报道时出现次数较多。稍微疏忽一点,记者就容易“想当然”的推测他并没有看见的行为或语言。“牺牲时紧紧握着枪,挣扎着向敌人阵地上爬去……”一直是新闻界的笑谈。

警惕有偿新闻

什么是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一种交换,即记者为某个单位发一个新闻,这个单位付给记者或报社一笔费用,换句话说,这个新闻是用钱换来的。这样做对当事双方都有“好处”。对新闻单位来说,他们靠出卖版面获得了额外的报酬。对被刊登的单位来说,他们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因为是以新闻刊登的,还提高了宣传的可信度。但是,有偿新闻对我们读者、听众、观众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我们得到了我们不应该得到的“新闻”,却失去了我们应该得到的新闻。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有偿新闻经常以新闻、通讯的形式出现,有时是专版或专页,配有大幅照片。前一个时期,有偿新闻比较多,所以,中宣部、原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记协公布了“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规定第一条说明:“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

我们很难指出什么是有偿新闻。但如果我们发现新闻、通讯或专版在宣传一个企业、一种产品或一个人物,好像是在做广告,并且被宣传的对象似乎没什么新闻价值(重要性、显著性、异常性等)时,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并对它保持警惕,尤其是提供了详细的地址、联系电话以及产品价格的新闻。

为纠正和处罚有偿新闻,中国记者协会已向社会公开了举报电话和投诉地址。举报电话是010-6602001,投诉地址是:北京西交民巷50号,邮码:100031。据新华社1997年3月27日报道,1月27日新闻媒介公布了中国记者协会的举报、投诉公告和电话,当天就接到举报电话40多个。至3月20日,中国记者协会的举报中心一共接到举报和来信447件,其中电话206个,投诉信271封;来访20人次。目前已处理举报386件。如果我们掌握了记者收取费用的证据,也可以选择投诉。

法律与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不能违背我国已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对社会产生误导。

一家媒体曾报道一农民靠开采煤矿致富,被读者指出违法。因为煤矿是国有资产,不属于个人和小集体。个体私自开采,破坏国有设施,必然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这种致富是对国有财产的掠夺行为,新闻媒介不能进行宣传。最近,媒介宣传的“爱心收养”也被有关部门指出是违法。1993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必须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年满35周岁,以及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关系应该是父(母)子关系,而不应以祖孙相称等等。但在媒介报道中,被宣传的收养人有的年龄高达六七十岁,有的是病残人,有的生活条件很差,没有收养和教育的能力。民政部门说明,这种生活环境不利于被收养人的成长。如果路遇弃婴,应该送交公安部门或民政部门。媒介不应该单纯强调“爱心”,忽略法律法规,误导群众。

近年来,对媒介的部分儿童报道,一些法律工作者和读者也提出了批评。媒介表彰15岁的保姆、报道15岁的小工人等都属于“认同”童工,违反《劳动保护法》;表彰中、小学生救火则违反《森林保护条例》。

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是目前新闻诉讼中的焦点。1992年生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有对未成年人(未满18岁)和妇女隐私加以特别保护的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