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父母育儿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23:03:27

点击下载

作者:壹父母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壹父母育儿系列

壹父母育儿系列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世界不是温室,但你是花朵

有教养的孩子,会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世上没有好妈妈公式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1.“丫的,跟他干了!”面对校园霸凌,除了以暴制暴,我们还能怎么办?2.这些细节,可能意味着孩子正在遭受霸凌3.林肯公园主唱自杀,儿童遭受性侵的悲剧何时才能止?4.带女儿跳楼给出轨老公看,要有多失败才会拿孩子当人质?5.当出轨常态化,在背叛中长大的孩子该怎么办?

第二章

1.在控制的关系中长大,孩子逃不出这三种样子2.熬了一锅浆糊后,《我的前半生》结局了,可还有多少人在拿干涉当亲密3.有个林志玲那样的姐姐,不是幸运是噩梦4.孩子被嘲笑了,父母该怎么办?5.伤害孩子的未必只有打骂,无视也是一记重拳返回总目录第一章1.“丫的,跟他干了!”面对校园霸凌,除了以暴制暴,我们还能怎么办?——文 壹姐儿

你还依然认为,校园霸凌(Bulling的音译)离你家孩子很远吗?

这两天,京城妈妈圈里热议的一起事件,就发生在无数人砸锅卖铁也要买学区房去挤的名校中关村二小。

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被同学用屎尿废纸桶扣了满头,其他围观的同学哈哈大笑,可是当家长表现出自然的愤怒,并要求学校解决问题时,校长和老师的失职与漠然令人惊愕,学校方面甚至认定,这只不过是一个“过火的玩笑”。

当事家长以长文形式将经历在网上曝出后,该事件迅速在朋友圈和京城家长尤其小学家长群里发酵,在所有讨论中,类似“丫的,跟他干了”这种以暴制暴的态度和方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既然学校无法保护孩子,那就教孩子自己保护自己!”

当“以暴制暴”的下策成为大多数家长心底无奈的第一选择时,我们再来看中关村二小事件,它究竟是玩笑,还是欺凌?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如果这只屎盆子扣到了校长和老师的头上,校方又会如何界定事件的性质?

太多人低估了校园霸凌的伤害性与普遍性了。无论国内国外,无论男孩女孩,霸凌现象都是笼罩在校园上空的血色阴影。

有些霸凌事件直接导致了鲜活生命的凋零,比如,今年4月份,重庆彭水县桑拓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就在厕所内被同学围殴致死。

还有些给受害孩子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和人格伤害,比如,今年3月,安徽黄山一名高三女生被同班的3名男同学下“春药”,可当她向学校反映此事后,3名男生并未受到应有的处罚,还正常参加了高考。

而那些看上去“轻微一点”的欺负和侮辱,更是直接被冷漠的成年人和遇事只想息事宁人的学校给忽略和掩盖了。

所以,你看到的校园霸凌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太多令人发指的恶意,还没来得及进入公众视野就已经被“摆平”了。

霸凌不是国内独有的现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霸凌,全世界都一样。

日本做过一个关于校园霸凌行为的调查,有将近9成的小学生曾经欺负过别人或是被别人欺负。多么惊人的比例。

美国也是校园霸凌的“重灾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霸凌现象在美国校园里大肆横行,到90年代时,几乎每3个美国学生就有1人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欺凌。

后来引爆美国社会关于霸凌现象舆论的,是1999年震惊全美的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在这起事件中,持枪和爆炸物闯入学校,先是连续枪杀12名学生和1名老师,后又自杀的施暴者,就是校园霸凌的长期受害者。

最让人不安的是,这并非个案。很多花季的少年少女,不是被霸凌折磨至死,就是被逼到绝境后,直接用生命点燃复仇的火焰。而在霸凌事件中身心备受摧残,甚至留下一辈子阴影的孩子,更是多不胜数。

台湾儿童福利联盟的调查也显示,台湾的中小学生至少有6成被凌辱过,而校园霸凌已经成为了很多在校学生的梦魇。

可以说,校园霸凌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不过,当中国首都的知名小学都还在对霸凌现象视而不见、霸凌事件的施暴者总能“法外逍遥”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始把这个现象,当作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来治理了。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聚焦中小学校园霸凌行为的防治,其中,挪威心理学家Dan Olweus的研究成果是最早取得实效的。其研究理论的大规模实践结果证明,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介入,能非常有效地降低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目前,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已将“反校园霸凌”立法,并奉行“零容忍”法案,且立法标准也不断在细化,关于霸凌的界定也越来越清晰。

比如,在美国,吐口水等侮辱行为以及对他人精神上的贬低,都算霸凌,被欺负者同样也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更不用说类似被中国知名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认为不过是“一个玩笑”的扣屎盆行为了。

美国法律对于霸凌事件也是从重处罚,为打击群体犯罪,推波助澜的帮凶或是围观看热闹的人也会被“连坐”。今年年初,3名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就因烫乳头、殴打和逼吃头发等欺凌同学的行为,分别被判刑13年、6年和15年,并将在刑满后被遣返回国。

因为这些对校园霸凌零容忍的国家都认定,霸凌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带来极其严重的伤害,对社会环境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除立法外,这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又是怎么做的呢?

壹姐儿一位移民澳大利亚的朋友,曾亲历了中澳两国学校在对待霸凌事件上完全迥异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下附相关文章链接)。

在国内,学校通常会避重就轻,能把自己摘干净,就绝不蹚浑水,而且绝大部分的国内学校都会认为,孩子间的“恶作剧”很正常,家长把事情闹大“不至于”,是“找事”,再加上欺凌别人的孩子也都是未成年人,口头教育一下就行。

这一点,在中关村二小的此次事件中尤为明显。

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让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施暴者的保护伞,助推着霸凌越来越没有底线。

而在澳大利亚,学校都会有明确的“反霸凌政策”,并对很多被中国学校视为“小事”的情况高度重视。

这位移民澳洲的朋友曾分享过一个小案例,在学校里,一个女孩不小心把她儿子的鼻子碰出血了(她真的不是故意的),他儿子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医务室,而那个女孩也被叫进了校长室。

很快,她就收到了来自女孩家长的道歉,学校也把处理过程写在纸上,让孩子带回家。

公开、透明、不隐瞒,积极地让家长知道校方是如何处理的,这就是中国名校与澳大利亚学校的差距。

很多欧美国家也是如此。在英国,校园霸凌的施暴者,即便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也有可能遭到退学的处分,而且政府、学校、监护人责任明确,对于学生的惩戒程序都十分透明。

此外,防治学生的霸凌行为,是学校提升教学品质的基础。换句话说,一个学校需要先治理好校园霸凌现象,再来谈教学质量。

美国则通过立法,赋予学校更多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务必保证对霸凌现象零容忍。同时,美国的学校还被要求必须采取至少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提供畅通的校园霸凌举报渠道,老师和教职员知情不报同样也要受罚;二是凡是举报的霸凌事件都必须严格调查;三是校方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

荷兰的每个学校也都会有针对霸凌的应对方案,不仅有分级评估、详细的预警通报规定,还有具体的处理流程,一旦发生霸凌事件,就会立即启动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并根据情节轻重,为受害方提供心理援助。

日本政府为防治霸凌事件,还专门成立了检查小组,以监督学校纵容校园暴力的行为,并为学生开通24小时求助热线。

看吧,对校园霸凌现象的重视程度,也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果不能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也不懂得敬畏生命,最终腐烂的是自身的基石。2.这些细节,可能意味着孩子正在遭受霸凌文 简简周

又是一起让人怵目惊心的校园霸凌事件。

数日前,北京延庆某中学一名学生在厕所被同学“逼吃粪”的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经延庆警方调查确认,7名涉案学生均构成寻衅滋事违法行为。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都忍不住对施暴者感到愤怒,更对受辱孩子无比心疼。

这些来自同龄人的恶意,不知道已经给多少曾经历过“霸凌”的孩子,烙上了终身的烙印和阴影。

可是偏偏“校园霸凌”是个世界性难题,只要有学校的地方,就会有霸凌。

我们在呼吁政府和学校采取积极措施杜绝霸凌现象的同时,也想提醒父母们能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尽可能地再敏锐一些,一旦孩子有“被霸凌”的早期迹象,可以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因为“霸凌”一旦发生,对孩子的身心伤害都无可避免,如果是长期持续的“霸凌”,陷入孤立无援境地的孩子,其身心所遭受的创伤,甚至有可能终身不愈。

不要让悲剧发展到无可挽回,才开始悔不当初。

如果孩子闭口不提,绝大部分父母都很难了解到他在学校所经历的一切。可是,绝大部分遭遇校园霸凌的孩子,都不会告诉父母自己正在经历什么。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北京某知名小学就读,班里有个男孩,就因为过于内向且不注意外表整洁,被全班同学所孤立。

但凡这个男孩走过的地方,所有人都捂着鼻子不肯再经过,所有他碰过的东西,大家都会当着他的面给扔掉。

可是,这个男孩的妈妈,对此一直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我朋友看不过去告诉了她。

当时,她无比震惊,完全不敢相信,因为孩子在家里从来没有提过一句,也没有任何异常的表现。

其实,真的完全没有异常表现吗?也未必,只不过是父母没有留意罢了,总觉得只要孩子不说,就代表天下太平。

在一次严重的霸凌事件发生前,受辱的孩子一定已经经历过数次轻重不一的身心伤害了。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这次延庆某中学霸凌事件,受辱的孩子之前就曾被涉案学生索要钱财,身体也曾被这些”霸凌者“伤害过。

作为父母,如果能及早发现孩子“被霸凌”的早期迹象,就能尽早解救孩子脱离困境,也可以避免事态更严重。

父母们如何才能识别孩子“被霸凌”的早期迹象呢?

保持对孩子的持续关注很重要。如果短期内,孩子出现情绪低落、惴惴不安,或是成绩突然下滑等情况,父母们就要留心了。

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一顿臭骂是大忌。

孩子表现出来的任何反常,都需要父母们用心去发现背后的原因,可以温和地找孩子谈谈,也可以从老师或是孩子同学的家长那里获取些信息。

有位孩子被霸凌的妈妈,曾经发现孩子有“偷钱”的行为,就觉得孩子是品德出了问题,暴怒之下狠揍了他一顿。

之后,孩子在学校被校霸“修理”,她才知道,原来孩子在学校被高年级的同学威胁勒索,他不敢告诉父母,就偷偷拿了家里的钱,结果被妈妈发现后,不仅钱被没收了,还被狠狠收拾了一顿。

第二天,孩子去到学校,因为没能按时交上“保护费”,又被校霸胖揍。

这位妈妈悔不当初,一直在自责,如果当时能再耐心一些,先了解了情况再采取措施,孩子也不至于家里家外受委屈。

同时,还要留意孩子身上莫名多出来的伤痕。有时候在学校被欺负了,孩子也不会告诉父母,甚至会搪塞说,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碰伤的。

但是这些痕迹很有可能意味着孩子”被霸凌“了,应该引起父母们的高度警惕,在孩子的同学中做一些相关调查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平时对孩子比较关注,对于孩子的细微变化保持敏锐,其实是很容易发现孩子被欺负的蛛丝马迹的。父母们不仅需要在孩子陷入困境时,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更需要防患于未然,才能帮孩子避免”被霸凌“的厄运。

美国反霸凌网站曾根据相关霸凌事件的大数据做过一些分析,结论是,不善于人际交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是身体、性格有明显缺陷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换句话说,不合群的孩子,比合群的孩子,更容易被霸凌者盯上;无论力量强弱,缺乏边界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比至少懂得捍卫自己权利的孩子,更容易遭到欺负。

因此,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和社交能力是让孩子免于”被霸凌“的重要措施。

不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需要给孩子的社交做积极正确的示范了。

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也要时刻注意引导他保护自己的边界,一旦被侵犯了,也知道该如何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如果一个孩子有很多的朋友,一般就不太容易遭到欺凌。

我一个朋友小时候,班上有个转学来的女孩,常常被大家欺负,她看不过去,就主动和女孩做朋友,慢慢地,她的很多朋友也成为了女孩的朋友。渐渐地,这个女孩也不再被人欺负了。

不过,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幸运,能遇到我朋友这样的同学。

因此,如果孩子天生性格内向,父母们更应该培养他的一技之长,同时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鼓励他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常常是孩子们成为朋友的重要纽带。

更不容易做到但又十分重要的是,父母需要得到孩子的充分信任。多数孩子被欺凌时会选择默默承受而不是告诉父母,本身就说明了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不敢,怕父母会责怪自己软弱无能,也或许是因为不相信父母足够爱自己,真的能站出来保护自己,但无论哪一种,都是父母的失职。

除了提高孩子自身的”抗体“外,父母们也需要保持与老师以及孩子同学父母的良好关系,因为这也是从侧面了解孩子在校实际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

一旦孩子真的不幸遭到了欺凌,就要坚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给予他力量和保护,同时注意帮助他疗愈心理创伤。3.林肯公园主唱自杀,儿童遭受性侵的悲剧何时才能止?文|简简周

不知有多少人希望这是个假新闻,但这是真的。

美国摇滚天团“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班宁顿,于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被发现在家中自杀,年仅41岁。他曾有过两段婚姻,育有6名子女,可一生都在药物和酒精中挣扎。

这一切悲剧的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被成年男子性侵的经历。

查斯特曾经在受访时透露,他从7岁开始就不停地遭到性侵,因为不想被别人以为自己是同性恋,更怕人们觉得他是在说谎,所以,这样的遭遇一直持续到他13岁。

这让他一直都有轻生的念头。有些伤害,永远无法弥合。

前几天,有个被称为“90后创业之神”的微博大V被踢爆有恋童倾向,其微博关注了300多个分享甚至贩卖儿童色情资源的账号,甚至有网友质疑他还“开设了儿童色情网站”。

原来,世上竟有这么多双不怀好意、充满色欲的眼睛在盯着孩子。这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任何侵害儿童的行为,哪怕仅仅是涉及儿童色情的思想,都是不可饶恕的罪孽,但依然不断地有恶魔行走在人间。

作为一个妈妈,每次看到或是听到类似的事情,我都觉得揪心和愤慨,也深深觉得,在保护好孩子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是多么的紧迫和必要。

对父母们来说,有几个事实需要特别留意。

第一,绝大部分的儿童性侵案件,都是熟人作案。不要让你对身边亲友的盲目信任,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刃。

四川达州一个6岁的女孩,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被寄养在姑姑家,结果遭到了姑父长达一年多的性侵,女孩的姑姑不仅知情,还威胁女孩不要说出去。

直到父母将女孩接回身边时,才发现女儿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和感染。

今年年初,北京一位“名师”因强奸罪、强制猥亵罪,被检察机关公诉至法院。而这个人面兽心的“老师”,正是受害女孩的家长,每年花16万元聘请的家教老师。

不要想当然地觉得,都是这么熟的亲戚和朋友了,看着又不像坏人。大部分性侵孩子的人,在案发之前,看起来都不太像是会做这种事的样子。

比如,女孩的姑姑、姑父,再比如,北京那位所谓的中学名师,他就是在女孩父母的眼皮底下对她伸出脏手的,可女孩的父母不仅没有察觉,还对她屡次发出的求救信号视若无睹。

很多孩子在被熟人侵犯之后,不敢求助、不敢表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别人,尤其是父母会不相信自己,结果导致罪恶和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有一个忠告,最好不要轻易让自己的未成年孩子,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和另一个成年人单独相处。

第二,男童并没有比女童更安全。

实施性侵的恶魔绝大部分是成年男子,但别忘了,世界上还有一种变态叫“恋童癖”。

有一名小学男生放学回家,被一青年男子尾随,在进入电梯后,这名男子强行猥亵了小男生,整个过程也被电梯内的监控拍了下来。

几年前,扬州某村一个男孩自6岁起,就一直遭受”邻居爷爷“的猥亵性侵,直到13岁被爸爸发现报案,他才逃脱魔爪。

男孩说,因为太害怕了,所以不敢告诉家人。

悲剧的是,男孩的爸爸小时候就曾遭到同一个人的猥亵,却依然掉以轻心。

第三,伸向儿童的魔爪,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制止,孩子就会持续遭到伤害。

很多可查的儿童性侵案例,都是在犯罪持续多年以后,才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被发现。

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这样长期持续的性侵和虐待,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都是毁灭性的。

幼时被补习老师诱奸,随后又是持续多年的性侵,26岁的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在完成了自己的血泪自传后,抑郁自杀了。

查斯特之死的导火索,其实也早已埋在了他7岁那年噩梦开始的时候。

要是父母能长点心,可以早点发现孩子所遭受的一切,孩子也不至于要承受这么多年肮脏的伤害,甚至成年后也无法放过自己,直到放弃自己的生命。

至少,父母们要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去年,湖南卫视在《爸爸去哪儿》中,就推出了一对“临时父女”。23岁的董力和3岁的阿拉蕾,被节目组毫无底线地以“蕾力父女”的名义炒作成了“蕾力CP”,竟然有很多人觉得两人互相“表白”、“玩亲亲”萌翻了。

这样的公开示范,简直糟糕透顶。

不是所有对孩子的关注和喜爱表达,都是善意的、无害的。可是,这个问题显然被很多人忽视了,有人甚至觉得,对孩子开个玩笑没什么大不了。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父母才有可能帮孩子筑起一道防火墙,而不是大咧咧地将孩子置于险境而不自知。

教给孩子自保的常识也很重要。

从小就要告诉孩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同时学会尊重别人的身体。

要让孩子知道,边界在哪里,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还要让孩子懂得,如果遭到了越界的对待,无论对方是谁,都应该勇敢地拒绝和反抗,哪怕那个人是老师,是自己的父母。

今年年初,好不容易有了一套集国内儿童性教育资深专家之力出品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却被家长质疑“尺度过大”,最后被校方收回。

但事实是,我们真的太缺这样的权威教育读本了,如此”及时雨“却被无知的人给糟蹋了,实在可惜。

这也意味着仍有相当多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性教育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部分,遮遮掩掩只会适得其反。更重要的是,父母对性讳莫如深的态度,也会让孩子受到伤害了也不敢告诉父母。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如果孩子什么话都愿意跟我们说,遇到了困难也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才算得上是称职的父母。

我只愿每个孩子都能成长在阳光下,可总会有阴云蔽日的一天,也总会有我们羽翼护不到的地方。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所赋予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才是他一生最好的铠甲。4.带女儿跳楼给出轨老公看,要有多失败才会拿孩子当人质?——文 简简周

前几天在北京某小区发生的一件事,简直把我给气炸了。

因为老公出轨,还和第三者同居3个月不回家,气急了的妈妈竟带着女儿站在阳台的窗户外沿,想要一起跳楼自杀。

有邻居拍了视频,情绪激动的女事主失控中还曾要求女儿先跳。小女孩不停地哀求妈妈不要跳,简直让人心碎。“妈妈,我不要!妈妈,我不想死。”“妈妈,你别跳。”“妈妈,你别拽我,我自己跳。”

……

听着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求,这一刻,我只觉得,这个妈妈竟比劈腿的渣男还要可恶百倍。

后来,女事主的老公闻讯赶来,当着众人的面跪在地上,始终不发一言地听着她不停地控诉,控诉……直到救援部队及时赶来,才救下了母女二人。

不幸中的万幸,没有酿成无可挽回的惨剧。

女事主在僵持过程中控诉的大意是,自己月薪过万,老公没房没车没收入不说,还抛妻弃子,公然跟小三住在一起,已经3个月没回家了。

她说,自己不求老公赚钱,只希望他能给她一个家。

我只能说,哀其不幸,但更怒其不争。所幸,最终没有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境地,但我也无法想象,这件事会在无辜的小女孩心里,留下怎样难平的伤痕。

说得不客气一点,这个妈妈的行为,跟绑架有什么区别?

为了要挟老公回心转意,就以亲生女儿为人质,为了发泄自己的委屈和愤恨,就想赔上亲生女儿的性命。难怪网友要问,这真是亲妈吗?

有人说,错不在妈妈,罪魁祸首还是那个不负责任出轨的老公,枉为人夫,更是枉为人父。

没错,不顾妻女的出轨渣男不值得原谅,婚姻失败的痛也确实锥心刺骨,可是,这个妈妈真的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无论她的目的是想胁迫老公回心转意,还是伤心绝望之下的鱼死网破,可从她以女儿为质,利用甚至不惜伤害孩子开始,就已经输得精光了。

走到这一步,这席婚姻的外袍早已千疮百孔,根本无法缝补,更何况,一个没车没房没收入不顾孩子还出轨的男人,还有什么挽回的必要?

月入过万,说明这个妈妈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即便离了婚,照样可以把孩子照顾好,只要她愿意,她甚至还能把日子过得更好。

可她偏偏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明明你什么都没有,是我付出了一切,你却还要这么对我!

她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却任由自己陷在一个执拗的逻辑里,痛苦得无法自拔,不放过自己,更不放过孩子。

可是,孩子何辜?婚姻再不幸,人生再失败,父母也没有权力拿孩子的生命来给自己垫背。

几个月前,一个不堪承受家庭矛盾和债务压力的父亲,也曾开车载着5个子女一起坠入水库。这些孩子们没有那么幸运,最终也没有获救。

可是,就在那一刹那,孩子们该有多惊恐?根本没有人问过他们的意思,就这样轻易剥夺了他们生的权利,而这个人还是他们的亲生父亲。

这个懦弱无能的男人不仅自己想死,还要带着孩子们一起死,仅仅就是为了报复和泄愤,好让生者痛不欲生。

类似的惨剧,问问度娘,都能给你倒出一箩筐。

大概这些父母都觉得,反正孩子是自己生的,至于是把孩子当工具筹码还是做匕首武器,哪怕是带着孩子一起赴死,也都是理所应当。“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从古说到今,但根本经不起推敲。恰恰相反,孩子总是很容易成为家庭的牺牲品。

夫妻吵架了,不是让孩子当传话筒,就是拿孩子当出气筒。要是闹起了离婚,孩子就是中间最大的筹码,你抢我夺惹得鸡飞狗跳,更不幸的孩子,则是两边都不想要。

既拎不清又没担当的父母,还会把自己的不幸归因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罪名”。“要不是因为你,我早跟你爸/妈离婚了!”“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可能会跟你爸/妈结婚。”“我真后悔生了你!”

总之,自己犯的错,承受不了的痛苦,都统统推给孩子。

我有个同事的朋友,就是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每次,她妈妈都会气呼呼地对她说:我不离婚都是因为你……

以至于她一直以来都认为,父母吵闹打架都是她造成的,她在愧疚中长大,一直都很痛苦。

现在,她也终于明白,这些其实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父母的婚姻失败更不是她造成的,可是,她仍然摆脱不了恐婚的心理阴影,就连谈恋爱,也是只要稍微进展得深入一点,她就逃开了。

为人父母,不能为孩子遮风挡雨,反而以父母之名,拿孩子当人质、做筹码,完全就是失败者的行径。

人生实苦。每个人长长短短的生命历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带着点苦,遇到点难,如果自己完全没有力量去承担,那么,在选择成为父母前,请先认真斟酌一下。

至少,不要轻易祸害一个无辜的孩子。5.当出轨常态化,在背叛中长大的孩子该怎么办?——文 壹姐儿

超级丹以“崩人设”的代价,验证了“秀恩爱、死得快”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由此沦为女性公敌。

我们今天不想讨论“出轨”的细节,某敬业的工作室已经八得够详细了,我们想聊的是,出轨这件事的发生概率已经越来越高,但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贵圈很乱”就能带过的。

被曝光到舆论台的这些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作为影视体育明星或明星家属的特殊身份,但实际上,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出轨事件,也是澎湃的暗流。

当全社会的“出轨剧”正在成为一个不断档的新常态,似乎还没有人认真考虑过,这一代被“出轨”包裹着长大的孩子,究竟会怎样?

之所以林丹激起的公愤这么强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谢杏芳刚刚在11月4日生下了儿子。这边忍着常年训练落下的腰疼旧疾,辛苦地怀孕生子,那边在高调秀恩爱的同时,暗地里原来早已是彩旗飘飘了。

你以为满大街愤慨的吃瓜群众,真的只是在吃瓜吗?她们是被这条辣眼睛的新闻,击中了自己内心最幽深的恐惧和不安,甚至是最隐秘的疼痛。她们要么曾经是出轨的受害者,要么担心自己成为出轨的受害者。

这些年,中国离婚率年年持续攀升,而在众多离婚原因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出轨,这一项甚至占到了离婚原因的半数以上。而在一些媒体曾经做过的匿名调查中,出轨的比例(包括未被另一半发现的情况)更是普遍高得令人咋舌。

让人意外的是,在出轨问题上,男女的表现其实都是半斤八两,甚至有媒体调查显示,全职妈妈出轨和被出轨的概率都是最高的。

遭遇出轨,无非两种选择,要么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要么像马伊琍那样,且行且珍惜。选择哪条路,原本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可要是有了孩子,羁绊就复杂得多了。

对当事人来说,这个决定还真是不好做。有了孩子,总是一别两难宽,可是在一盘菜里吃出了一只苍蝇,还要做到若无其事继续吃,怕是也不那么容易。

但不管怎么说,成年人至少还有一个选择的权利,往往最无辜也最无助的,还是孩子。

父母出轨,必定会对孩子带来伤害。这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这些伤害其实真实而具体。

壹姐儿的一个闺蜜,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她爸爸出轨,父母离婚了。对她来说,家庭的破裂无异于天崩地裂,但两个忙着互相伤害的成年人,根本没有余力来顾及她的感受,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人问过她一句,你还好吗?

她至今未婚,因为她完全没有办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曾经尝试过的两次短暂恋情,维持时间也都不超过两个月。

然而,即便是为了维持婚姻的完整而选择忍气吞声,孩子也未必就能躲得过“父母劫”。破镜难重圆,勉强维系的婚姻,以及无处发泄的委屈和愤恨,总是无可避免地会带来频繁的争吵和冷战,对孩子来说,这样的伤害更是持久绵长到绝望。

无论父母哪一方出轨,本身都是对孩子安全感的轰炸。然而,出轨本身带来的伤害,与出轨引发的持续争吵和仇恨相比,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比如,冷暴力。曾经与一个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他几乎就是一边遭受父母的拳打脚踢,一边承受着冷漠暴力长大的,但他说,他宁愿承受暴力,也不愿被冷暴力。暴力让人从外疼到里,可是冷暴力会让人发狂和绝望。

哈佛大学花耗75年完成的、著名的“格兰特研究”,从实验的角度验证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亲密关系是人生幸福的根源。

出轨,意味着对亲密关系的背叛。这种背叛不仅仅是对另一半,还有孩子。当孩子处于早期亲密关系建立的关键期,这种背叛带来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但很少有人会把孩子也视为当事人。

很多人会对孩子被无辜波及报以同情,却没有人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即便嘴上说着“为了孩子”,最终选择了委曲求全的,也不是真正为了孩子,无非是自己离不起罢了。

曾经有个19岁的女孩给我们写过一封长长的信,倾诉了她从小到大所承受的来自亲生父母的痛苦,她甚至绝望到想自杀,起因也是她小时候妈妈的出轨。

从事情被揭露的那天起,原本温暖的家彻底变了,她爸爸恨极了给他带绿帽的老婆,但又不愿离婚,于是把一切的愤恨发泄在她身上。她爸爸还常常控制不住用最恶毒的话来羞辱她,甚至骂她和她妈妈一样贱。

她真心盼着父母尽快离婚,可是他们因为自己的懦弱不肯离,反而把一切都归因在她身上,也是口口声声“要不是为了你……”这让她承受了极大的压力,甚至长期失眠和抑郁。

可是,从来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的感受。

出轨率越来越高,与很多社会因素相关,比如,诱惑更多、条件更为便利、背叛成本偏低,等等,但壹姐儿认为,心理因素更加重要。

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是从对环境的绝对依赖,逐渐完成个体化独立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任务,完成与否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这也是很多人虽然生理上成年了,但心理依然停留在童年期或是青春期的原因。

容易出轨的人,责任感、自控力都偏弱,其实也是心理发育不到位。如果婚内的两个人,都有成熟的情商发展水平,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正常的人际能力,很多婚姻中的矛盾和心理危机,都可以在两个人的努力下得到化解,而不是简单的逃避,或是直接转向婚外寻找刺激来解压。

即便真的没了爱情,也能好聚好散,而不是出轨苟合。在婚姻终结后,双方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继续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和引导,将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需要更成熟且具有更高情商水平的父母,而不是随意践踏家庭责任、把精虫上脑视为理所当然的心理低能儿。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可以对个人的选择有更多宽容和理解,但为人父母者,却不能只顾及自己。

这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简单地为了孩子离或是不离,而是基于成熟的人格和心理,能做出对这段亲密关系中所有人,包括孩子,最好的处置。

每一次成人间的战争,受伤害最深的总是孩子。当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出轨”常态包围,谁来引导他们成长的过程,都能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心理任务,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成熟的人?谁来保证在他们未来为人父母后,能做一个情商水平更高、不容易出轨的爸爸或是妈妈呢?

更多时候,伤害的循环,会像一个魔咒,代代相传。第二章1.在控制的关系中长大,孩子逃不出这三种样子——文 赵晓曦

有这样三类孩子,大量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要你听父母们谈论起自己的孩子,大都逃不出这三类。

第一类是我们最熟悉的叛逆、反抗型孩子。从2岁多到青春期甚至成年,这类孩子都是最让父母们头疼的。

在各类专家咨询中,如何让孩子听话的问题也总是热门中的热门。虽然提问角度不同,但核心都是:他为什么这么反叛?我如何才能让他不这样对抗我?

这类孩子小时候表现的是哭闹不止、就地打滚等,长大后或者和父母公开叫板,或者以沉默反抗,或者离家出走,甚至出现一些更极端的行为。父母长期和孩子处于斗争的状态,双方内心都很焦灼。

第二类也是我们熟悉的听话、乖巧型孩子。从小听妈妈的话,妈妈说吃两碗饭就吃两碗饭,妈妈说冷就冷,妈妈说这个工作稳定就要一直做下去,妈妈说这个男人值得托付终身就直接嫁了。

这类孩子应该是最让父母省心的吧?因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几个这样的“好孩子”,但父母也会大量地咨询专家一个问题:他胆子太小了怎么办?如何才能让他胆子大,敢于表达自己?

第三类是我们以前不太熟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双面娇娃”。他们八面玲珑、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他。网络上俗称“假孩子”。

这类孩子是最不容易被父母看到问题的,他们有一个面具,把真实的自己躲在面具下,呈现出的都是父母“期待的样子”,因为这样做父母会高兴,会爱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恰巧属于上述三类中的一种,看看等到他们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步入婚姻后,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第一类孩子,会和上司或下属频繁发生冲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

在婚姻关系中想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要对方听从自己的。别人提出反对意见就会不舒服,总是要“以理”来说服别人。

第二类孩子,会在和上司或同事的关系中极尽讨好,以确保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当别人认可自己的时候,就会满心欢畅。

当别人对某件事情质疑时,很容易屈从于对方的意见,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在婚姻生活中往往为了维护表面的关系,而过度地牺牲自己。

第三类孩子,长大后会显得很“圆滑”、很“成熟”。在工作上,看起来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但他自己却感觉一切都很虚假。

在婚姻关系里,感觉不到亲密,自己的真心真意无处安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

这一切,应该都不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今天所想象的,孩子未来的生活。

可是这一切,确实与我们有着必然的联系。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童年与父母关系的投影;童年的亲子关系,会内化成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决定他一生的性格和命运。

而关系中最大的伤害到底是什么呢?

是控制!有强权的地方,就有伤害,在亲子关系中尤为突出。因为相比于我们的思维、语言和行动,孩子都是弱者。

在我们喋喋不休地讲着各种“道理”时,孩子的眼泪和痛苦打动不了我们的心,因为控制型的父母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现在你不懂,长大你就明白我的苦心了。

孩子的确会长大,但他的心不是理解你了,而是远离你了。

有些父母会说,我不是控制型的啊?我脾气很好啊?孩子怎么也这么胆小?

控制型的父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我们熟知的严厉型父母,说一不二,孩子必须按照我的指示做,否则就批评你、惩罚你。

一种是隐藏型父母,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控制,因为他不一定用“吼”的方式,而是和孩子“较劲”。

孩子喜欢画绿色的天空,她非要让孩子画成蓝色的;孩子说想先吃肉,她非让孩子先吃菜;孩子想先去游乐场再去爬山,她非要先去爬山再去游乐场。

在这些本无对错的小事上和孩子永不停息地“较劲”着,孩子的精神世界是被禁锢和压抑的,个人意志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父母对孩子的爱,最该先表达的就是“尊重”,尊重他的意愿、感受和选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多地要求我们听从权威,所以真正能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父母是不多的。想做真实的自己,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

为什么我们身边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控制型的呢?因为控制让我们作为父母的身份,感到安全。我走过的路,要求你再走一遍,是不是会减少很多的风险?

我们如此沉浸于控制孩子,是因为自身的不安全感导致的潜意识里的恐惧。这份恐惧让我们成为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成为孩子心理“沉重的负担”。

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只要你记住几条信念,就会尽可能地降低自己内在的恐惧,以更轻松的方式陪伴他长大:

❶孩子天生就信任父母、爱父母、且愿意听从父母;

❷孩子在不断地努力做好,即使是他弄的最糟的时候也是一样;

❸孩子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正面动机;

❹总有比打骂更好的办法,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愿意去寻找;

❺语言控制不了孩子,让他参与决策、共同制定规则才会有效;

❻孩子的学习来自于父母的情绪和行为,而不是父母的指令;

❼每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所需要的全部能力,父母只是帮助他把这些能力有效地释放出来;

❽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父母的一些改变,别无他径。

你走过的岁月,注定与孩子将要走的不同,给他一些绽放善意的机会,允许他的生命多一些色彩。2.熬了一锅浆糊后,《我的前半生》结局了,可还有多少人在拿干涉当亲密——文 晨曦

昨晚,各种三观跑偏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各种“拎不清”的关系,到最后依然是一团浆糊。

被套上主角光环的罗子君、薛甄珠母女,完全就是寄生型人格,向这样的人要求分寸感和边界意识,完全就是奢谈。

不过,所有的狗血剧情倒也由此得以展开。可以说,罗子君的一切关系,她和前夫的,她和铁闺蜜的,她和闺蜜男友的,以及她和自己妈妈的……全是由“不分你我”惹出的糊涂官司。

吃瓜群众们骂归骂,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分寸和边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的。无论是在亲子关系还是人际交往中,边界模糊都很常见,也是很多痛苦的根源。

少有人意识到,再亲密的关系,也不能越了界去,母女如此、夫妻如此、朋友亦如此。

尽管电视剧情节很抓马,但在真正的生活中永远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

比如,中国人普遍热衷的催婚。

我朋友竹子对此很是烦恼。因为大龄未婚,很多相干不相干的人,都自动聚拢到”我是为了你好“这面大旗下,天天对着她催婚。

就连她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睡一张床的闺蜜小麦,也是隔三差五都要教育她一番,告诫她说:眼光别这么高,你岁数不小了,我单位有个同事,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离过婚,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竹子不领情,小麦还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明明是为了她好,还惹一身臊。长达十几年友情的小船,就这样说翻就翻了。

我还有个朋友,父母离异多年,母亲将他视若珍宝,袜子都不曾让亲手洗过,就这样度过了万千宠爱的少年时代。

直到男生成家结婚,她妈妈依然强势插入,跑到新房里帮他们打理一切,一副女主人姿态。

男生习惯了被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新婚妻子却忍受不了时刻生活在婆婆的控制之下,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有一天早晨,小夫妻俩还没起床,他妈妈直接推门进去,拉开了窗帘催他们起床,他媳妇终于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讲过,她在沙漠中的家,对周围的原住民来说一切都充满着新奇。

年轻的姑娘总会来借一些小东西,盛面粉的碗或者颜色鲜艳的衣服,一般拿走了就不会在还回来了。

通常情况下,三毛也不会因此动怒,但是会和她们约法三章,除了牙刷和荷西(三毛的丈夫)不能借走,其他都可以商量。

遇到不讲道理的人,她也会学着当地女子的仪态,插着腰像模像样地喊“你伤害了我的骄傲。”

即使在异乡漂泊,生活无依,她心里依然有一根泾渭分明的线,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在任何一种关系中,都不应该过分亲密。这句话可以适应于任何场景当中,比如职场、夫妻、还有亲子关系。

有人说,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得够久,你才会知道你是谁,然后才知道在他人心中你是谁,最后你才能决定自己可以说什么,做什么。

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分寸感都是一种美德和体面,但也是稀缺品。

中国式的浆糊关系,大概就是源于普遍缺乏边界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跌倒时,父母二话不说就扶他起来;上学了,就帮孩子背书包、盯着完成作业。

父母们这些不自觉入侵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分不清你我的界限。

我一个朋友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常常以各种物质条件来贿赂孩子,想以此来达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目的,以至于孩子始终无法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

有一次,孩子向朋友讨要一件贵重的礼物,朋友没有答应,小家伙竟以不上学作为要挟,气得朋友直抹眼泪。

可这又能怪谁呢?是朋友自己没有清晰的边界意识,也没有能力帮孩子建立这样的边界感,所以,孩子也不懂,什么是自己的事情,更不晓得,自己必须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与母亲分离的过程。随着孩子独立人格的建立和发展,与母亲渐行渐远才是必然的结局。

可很多父母不甘心这样的结局,他们用掌控孩子人生走向、介入孩子生活的方式,想一直维持这样的伴生关系。

但是矛盾和痛苦往往也是由此而来。

孩子渴望独立,但父母依然想要事事为孩子做主,大到高考志愿、结婚生子,小到生活起居,父母从不间断的干涉,彻底打破了亲子之间的边界,于是,冲突难以避免,痛苦如影随形。

亲子之间尚且无法厘清你我,更不要说社会关系了,所以才会有”把干涉当仗义,把模糊当亲密“的横行。

陈俊生一句话就让罗子君做了全职太太,罗子群隔三差五就伸手向姐夫要钱,唐晶把”朋友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也被称作仗义,就连公私分明的贺涵在某些问题上也会表现得“拎不清”。

你敢说,这些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从来不曾在你的身边,甚至你的生活里发生?

没有清晰的边界意识和分寸感,长大后的孩子开始与恋人相爱相杀,在职场拼杀时,也会分不清哪些该自己承担,哪些不该。

等到他们有了孩子,又带着模糊的边界,养育下一代。

有边界意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懂得尊重彼此的界限。这样的尊重,能让孩子认可自己的价值,忠于自己的感受。

他们才能够骄傲地告诉自己,我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给别人随意挥霍的,我的尊严也容不得别人随意践踏,当然,他也不会随意地去侵犯别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空间和距离。因为真正能为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也必须是自己。

只有边界清晰了,生活才能简单,人格才能完整。3.有个林志玲那样的姐姐,不是幸运是噩梦——文 晨曦

作为一个就着《康熙来了》吃了无数顿饭的忠实观众,当然不能错过蔡康永号称是给粉丝礼物的电影处女作。

整个电影看下来,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林志玲呼小S巴掌的桥段,这是一个关于姐妹比较的故事。

小S饰演的上官娣娣是一位草根谐星,参演过最重要的角色无非是一些电影里的路人甲乙,还有胃药广告里的细菌。

演她姐姐上官玲玲的,恰恰是小S在现实中恨了多年的冻龄美女林志玲,光是站在那里,无论是身高、颜值、还是气质,高下立见。

就连妹妹极力想讨好的试镜导演,对于林志玲是不是她姐姐的疑问,都会充满鄙夷地说:怎么可能,差那么多。

完美的巨星姐姐成了她永远的梦魇,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超越她。可偏偏她的心底还留存着对姐姐的爱与依赖,这种纠结让她痛苦不已。

不仅是在电影里,现实世界里的小S也是在姐姐大S的光环笼罩下长大,她曾经在《小S的牙套日记》里面说过,从她有记忆以来就不断有人对她说,大S长得比较漂亮。

虽然她嘴上说着她不在乎,可是每当看见大S整齐的牙齿,都会对自己感到失望、愤怒和不满意。

她在书里写道:我很喜欢一种游戏叫做“气自己”,就是看着照片中大S的牙齿十秒钟,然后再把目光跳到我的牙齿上,这时就会有一种愤怒油然而生。

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美国青春电影《成长边缘》也是一个完美哥哥和叛逆妹妹的故事。

青春期的小朋友永远有表达不完的愤怒,这时候如果再有个拿着放大镜都找不出来缺点的哥哥,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直给予她无限宽容与爱的父亲意外去世,自己唯一的好朋友也投入了哥哥的怀抱。上帝为她关上了一扇门,却好像忘了再打开窗。

她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哥哥身上,她冲他大喊,“你一直都在假装爱我,就是为了讨妈妈的欢心”。

妈妈被她的种种行径折磨得精神紧张,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把她带到办公室反省,不时向她丢去一个失望的眼神。

又是一个活在优秀兄弟姐妹阴影下的悲剧。

艺术往往都来源于现实。名校毕业、世界500强公司华北区负责人谢嘉琪经常被人称为人生赢家,原因不只是她厉害的职场身份,还有她那一双粉雕玉琢的儿女。

儿子开朗阳光,特别爱笑,女儿心思细腻,超级善解人意。有时候朋友会开玩笑地问她,你更喜欢儿子还是女儿?

一向亲切温和的谢嘉琪总是会突然板起面孔,认真地回答说,两个孩子我都超级爱,没有更爱谁,这个问题以后可以不用问了。

有的朋友还不理解,开个玩笑而已,何必当真呢。

某次公司团建的酒会上,喝到微醺的谢嘉琪脸上露出少有的落寞,怎么能不当真呢,我小时候家里就特别喜欢拿我和我哥做比较,比得我有段时间甚至以为自己不是我妈亲生的。

她一口喝光了杯子里的酒,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吗?我小时候有点慢热,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偏偏我哥是个伶牙俐齿的,导致我妈一度怀疑我是智障,她甚至在外人面前装作不认识我。

一阵沉默。

她眼里盈盈泛泪,深吸一口气接着说,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等我生了孩子,绝对不会让他们生活在比较里面。

人类是最喜欢比较的动物。早在远古时期,我们就知道要挑选哪个山洞更隐蔽,哪片果树更好吃。

这是人类的本能驱动,知乎上有人说“人们不是喜欢比较,而是喜欢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在社会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一个个体只有在明确自己和群体中其他个体的位置距离后,才能对自己的安危处境做出判断。”

说的都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拿来做比较,唯独孩子不行。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你们见过谁会拿常见于武器柄的睚眦(yá zì)和屋脊上的螭吻(chīwěn)做比较吗?

没有!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孩子也是一样,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长,即使是同一个母亲所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他们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可偏偏,爸爸妈妈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这太正常了,同样是爱的结晶,同样是怀胎十月,谁不想看看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之间,有什么区别?

是长得更像爸爸还是妈妈?喜欢静还是喜欢动?画画画得好还是跑步跑得快?

所以经常有人这么说,我们家老二这犟脾气,不知道是随了谁,她哥就不这样。或者是,菜花有什么难吃的,你看你姐全吃光了!

这些无意中的比较,对于那些表现得没那么优秀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暴击。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就此种下一枚“我不如我哥/弟/姐/妹”的种子。

如果长时间生活在比较里,这枚种子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枝枝绕绕的藤蔓,缠得孩子呼吸困难,步履维艰。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的孩子的长项是显性的,有的孩子的长项是隐性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多数人的长项都不是能轻易被看到的,发掘孩子长处的过程,需要父母长时间的接纳与肯定。

尤其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很有可能会出现,其中一个孩子的强项,恰恰是另一个孩子的弱点。

就好像文章开头谢嘉琪的奇葩父母,因为哥哥的语言天赋比较好,就怀疑妹妹的智力有问题。

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谢嘉琪一样坚强努力,他们很有可能因此丧失自信,影响自我认识的正确判断,这样很容易会在生活中失去斗志。

如果父母一直这样比较来比较去,在某一方面没那么优秀的孩子看到的一直都会是自己不如别人的那一面。

我也特别能理解那些热衷于比较的父母们,我们平时买个西瓜还要摸一摸、拍一拍看看哪个比较甜,更何况和自己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孩子们。

与其说是比较,更多的是对于生命的探索和好奇。有着相同基因和成长环境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这些区别的成因是什么?

想要得到问题的答案就免不了要进行比较,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当父母们再次迎来一个新的生命,难免会把养育孩子的过程变成一种既有经验的重复操作。

即使有再多相似之处也不能忽视,你可能是第二次做妈妈,对于孩子来说他的一切体验都是全新的。

我们不能拿一个全新的生命和自己的过往经验作比较,然后得出负面的结论。比如:这孩子怎么夜里总是哭,她姐姐小的时候就能睡整觉。

可以试着找找孩子哭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你光顾着给老大讲绘本,而没有在老二害怕的时候第一时间把她搂在怀里。

这么一想,二胎妈妈真的是太不容易,可得到的收获,也会是double的。像谢嘉琪一样,忙碌一天回到家,孩子们冲过来扑进怀里,妹妹眨着大眼睛问妈妈累不累,哥哥颤颤巍巍的端来一杯水,疲惫瞬间一扫而空,感觉多美妙。

如果实在想要比较,可以让孩子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老大考了90分,老二只考了80分,看着是有些差距,可是老二上次只考了60分,这次进步了这么多,难道不值得表扬吗?

我们给孩子的爱不是杯子里的水,多一个就要分一半。不需要考虑可以给谁更多,而是要把他们每一个都当作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一份爱都可以是百分之百。4.孩子被嘲笑了,父母该怎么办?——文 壹姐儿

这是一个发生在北京一所普通小学的真实故事。出于隐私保护起见,我把故事中的主人公换成了歪辫一家。

歪辫是一个乖巧可爱,有点胆小内向的孩子,从不给爸爸妈妈惹事。

三年级放寒假前的某一天,准备好早饭的妈妈叫歪辫起床,歪辫抱着肚子说:“妈妈,我肚子疼,可不可以不上学?”

妈妈一听孩子不舒服,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查来查去,折腾了一上午,医生什么问题也没查出来。

蹊跷的是,从那开始,歪辫经常说自己肚子疼,不想去学校。

妈妈心焦得不行,跟同事吐槽,同事猜测:“歪辫是不是在学校里被欺负了?”

被点醒的妈妈特意选了温馨的睡前时光来跟歪辫聊这件事。

起初,不管怎么问,歪辫一直闭口不说。被问急了,歪辫猛得把被子一拉,整个人都缩到了被子里。

歪辫妈妈想,果真被同事猜中了。

她把手伸到被子里,握住女儿暖暖的小手,发现歪辫没有反抗的意思,便聊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说自己小时候由于头发黄且稀疏,被同学叫了好几年的“小黄毛”,当时自己特别难过,非常不想去学校。

妈妈的故事还没讲完,被子里传来隐隐的抽泣声,妈妈掀开被子,歪辫扑进妈妈怀里,放声大哭。哭够了,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班上有几个同学总找我麻烦。”“他们说我是笨蛋,胆小鬼。”“我上课回答问题错了,他们就笑话我。”“他们说我画的老虎是四不像,丑爆了。”“我读英语课文的时候,他们怪声怪调模仿我。”“有一个女生喜欢捏我脸,说我的脸像包子,捏起来特别舒服。”“我被欺负的时候,其他同学还哈哈大笑看热闹。”“我告诉老师的时候,那几个男生一起狡辩,都不承认欺负我,还说是我的错。”“老师说我们大了,要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妈妈把歪辫的情况告诉了爸爸,爸爸当即就想去找那几个嘲笑人的孩子算账,教训他们一顿,警告他们别再找歪辫的麻烦。

妈妈拦住了冲动的爸爸,她觉得找老师、找校长,是更好的办法。

由于爸爸妈妈意见不统一,加上寒假马上来临,事情便一直悬在了那里。

歪辫的故事是一个常态的故事。现在的孩子们多多少少会遇到嘲笑的情形,70后、80后、90后的父母当年上学时也大多有过被嘲笑的经历。

嘲笑,可能是人类童年最痛苦、最不容易避免的经历。

不管是女生喜欢的背后议论、小圈子排挤、传递小纸条等方式,还是男生擅长的骂人、模仿和肢体冲突等方式,对于被嘲笑者而言,所产生的痛苦没有什么分别。

研究表明,嘲笑行为的高发时期是小学阶段。女生嘲笑别人情况比较严重的时期是小学三到六年级,而男生不仅在小学阶段存在嘲笑行为,上中学之后会变本加厉。但到了高中阶段,男女生的嘲笑行为基本消失。

幸运的是,与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不同,孩子们遇到的嘲笑大部分并无恶意,特别是对于男孩子而言,嘲笑更像是竞争的一种形式。

如果被嘲笑的孩子情商比较高,不把事情看得很严重,他自己一笑了之,事情无形中就过去了。

但是对于在社交方面有困难的孩子来说,嘲笑的影响非常大。即便是善意的嘲笑,他们也会看得很严重,容易受到伤害。他们被嘲笑后,容易出现两种相反的状况:要么像歪辫那样沉默逃避,身体虚弱,情绪消极;要么采取挑衅型应对方式,大哭大闹、乱发脾气,动手打人。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凯西·柯恩提出,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形,父母就要小心了,孩子可能遭遇了嘲笑,并且受到了伤害:

学习成绩下降;

不愿意上学;

多次抱怨身体不舒服;

弄丢午餐费和个人物品;

在家里情绪爆发的次数增加;

身体受伤,却解释不清怎么受的伤;

课后和周末的社交活动减少。

孩子被嘲笑了,身为父母的你,是否有过下面这些行为:

第一种,教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说你笨,你就说他傻!”“他骂你一句,你骂他十句!”“他再骂你,你直接给他一巴掌!”

第二种,对孩子的心情置之不理,对孩子的反常行为视而不见,反而责备孩子“小题大做”“一点小事都受不了,没出息”。

第三种,像歪辫爸爸想的一样,满腔愤怒,很想立刻出面替孩子打抱不平,教训那些讨厌鬼,最好能恐吓狠揍一番,让他们再也不敢找麻烦。

第四种,像歪辫妈妈想的那样,直接找老师、找校长、找教委,直到能找到一个管事儿的,再不行就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利用权威,终止嘲笑。

父母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客观来说,上述几种介入方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嘲笑在所难免,父母需要教给孩子的是如何应对的办法,教导孩子主动改变,而不是被动受气,避免继续受嘲笑。

凯西·柯恩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教会孩子,他们很快就不再被嘲笑,一起来看看这些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