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7:59:22

点击下载

作者:吴焕林,徐丹苹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试读:

前言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不仅如此,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在中医康复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康复”一词,最早见于《尔雅》,“康,安也”,“复,返也”,即为恢复健康之意。《黄帝内经》提出了“天人相应”“形神兼备”等康复原则,奠定了中医康复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心脏康复除涵盖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等哲学理论外,还发扬了中医“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现代心脏康复的理念是通过综合干预改变心血管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坚持循证药物治疗,遵循科学运动处方,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西医结合的理念精髓就有了完美的契合。除了中医中药等治疗手段外,还包括针灸、刮痧、拔罐、按摩、膳食养生、太极拳、气功、武术等,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心血管临床工作者提供一部专业的中医心脏康复书籍,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体质辨识、中药方剂、特色理疗、康复运动、情志辨识、饮食养生等,以提高对中医心脏康复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中医心脏康复注重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功能康复,采用的康复手段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均有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易于操作,便于推广。将中医心脏康复以人为本的独特的医学人文精神与西医现代化循证医学理论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相对成熟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模式。广东省中医院 吴焕林2017年9月第一章 中医对心脏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一、中医心脏生理病理学观点(一)主血脉,其华在面

血是血液,脉即血管,脉管是血液流通的通道。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发挥其输送营养、滋养全身功能,并维持心脏正常的搏动。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物的排除,亦依赖于血液的输送,因此只有血液在体内不停运行,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主血脉的功能与西医学的心脏主管血液循环的观点是一致的。心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是靠血气来实现的。因此有“气行血亦行,气滞血则凝”的说法。所以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心脏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同时也可以从脉象中反映出来。正常情况下,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反之当心气不足时,推动血脉运行无力,轻者脉弱无力,并出现血行障碍而致血瘀,重则心气衰弱,气来不均时则脉律不整,而出现结代脉。血与脉之间也相互影响,失血过多,可致脉道空虚,而呈现芤脉或脉细无力,血行瘀阻可使脉道不畅,而出现涩脉。

其华在面,华是光彩的意思。其华在面是心主血脉功能在面部的表现。因为面部的血管丰富,故从面部的色泽上能反映出心气、心血的盛衰。临床上以观察面部色泽作为诊断心气、心血盛衰的体征。正常时,心气旺盛,心血充足,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心虚时,脉内血少则面部苍白无华;当心气衰微,血行不畅而血脉瘀阻时,则面色青紫,枯槁无华。所以说“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二)主神志

神是精神活动的总称。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言。根据现代医学认为神志是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即头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而中医辨证学说则认为人的神志活动与五脏有关,主要与心的生理功能有关。这些功能活动都由心来主管,所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因此,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五脏六腑在心的主导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主神志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甚至精神异常、胡言乱语、思维混乱、意识朦胧或神志昏迷等症。(三)开窍于舌

因心经的别络上系于舌,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功能。前人认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说明舌的味觉功能和语言表达与心有密切关系。舌为心之外窍,心的疾患,常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当心的气血充足时,舌体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味觉正常,语言流利。若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时则舌尖红,甚则舌体糜烂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痰迷心窍时则舌强不语等。因此,又有“心开窍于舌”及“舌为心之苗”的说法。(四)心与其他脏腑关系1.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两者关系密切。心血靠脾气传输水谷精微而化生,正如《灵枢•决气篇》所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而脾的传输功能又靠心神主宰及心血的滋养。如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旺盛,则血脉充盈,心有所主,血行脉中而不外溢。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及运行方面。在病理上两者也常互相影响,如脾气虚弱则气血化生无源,会导致心血不足;而心血不足时,也会导致脾气失运,因而出现心悸、失眠、多梦、腹胀、纳少、体倦、面色无华,或出血等“心脾两虚”之证。2.心与肾

心居于上焦属阳、属火,肾在下焦、属水,正常情况下,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阴阳相济、上下相交的关系。心阳在上,肾阴在下,心阳必赖肾阴的上济,受到肾阴的制约,不致上亢才能下交于肾;而肾阴又必赖心阳的下降,才使阴精得化,而上济于心。心肾之间如此上下相济以维持心和肾的正常生理活动,称为“心肾相交”。如果心和肾任何一方发生异常,破坏了心和肾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出现失眠、心悸、健忘、腰痛、遗精等症状,叫做“心肾不交”。3.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之间有经络络属相连,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气血通过经脉相交通,因而构成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关系。当心火亢盛时,可下移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甚则尿血等症,此时可用清心利尿的方法治疗。二、中医心病辨证特点(一)心血虚

主要表现为血虚的症状,结合心病的特点,属虚证。包括面色苍白,心悸,怔忡,心神不宁,恍惚不安,失眠,健忘。舌淡,苔少,脉细。治疗宜补益心血为主。(二)心阴虚

主要表现为阴虚有内热的症状,结合心病的特征,属虚证。包括心悸,失眠,多梦,兼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健忘,盗汗,口干舌燥。舌尖红或干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滋阴清热安神。(三)心阳虚

主要表现为阳虚症状结合心脏的病理特点,属虚证。包括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滞黯,心胸闷或作痛。舌淡或紫黯,胖嫩,脉细弱或结代。其实,心阳虚患者多兼气虚或血瘀,治疗时应温阳益气为主。(四)心气虚

主要表现为气虚的症状结合心病的特点,属虚证。患者可见心悸气短,动则加剧,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如果心气虚进一步发展,则有可能发展为心阳不足。治宜补益心气为主。(五)心脉瘀阻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属此证。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痛势剧烈或散至肩背或沿手少阴心经向左上肢尺侧放射,心悸不宁;重者并有面青、唇甲青紫、四肢发凉。舌质黯红或有紫斑,脉沉细或结代,或微细欲绝。治宜宣痹通阳,活血化瘀。(六)心火上炎

可见于舌炎、舌体糜烂溃疡等病症。主要表现为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心烦,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小便赤黄或淋漓不尽,尿道刺痛,甚或尿血。舌苔薄黄,脉数。治宜清心降火为主。(七)痰扰心窍

可见于癔症、精神病以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昏迷。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哭笑失常,狂躁妄动,打人骂人;亦可出现意识朦胧。呕吐痰涎,喉间痰鸣,或昏迷不省人事。苔腻滑或黄腻,脉滑或滑数。治宜化痰开窍为主。(八)心脾两虚

可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具有下述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心血虚或心阴虚兼见脾气虚或脾阳虚的症状。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黄。苔白,脉细。治宜补益心脾为主。(九)心肾不交

可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及某些慢性疾病具有下述症状者。主要表现为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悸心烦,遗精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交通心肾为主。(十)中医心病辨证要点

1.心病以虚证多见,可分为血虚、阴虚、气虚、阳虚。其鉴别要点首先应掌握血虚、阴虚、气虚、阳虚之不同,以及出现的神志、血运等生理功能之异常,才能确定心是阴血虚还是阳气虚。

2.心之虚证,临床以阴血虚多见。阴血虚证,多见于西医学之神经官能症;而阳气虚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3.心之虚证,临床上常见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者。治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来用阴阳或气血双补。

4.心脉瘀阻,多由于阳气不足所致。故临床上应根据标本缓急之不同,予以活血祛瘀、补益阳气或祛除寒邪等法治疗,而不能单用活血化瘀法论治。

5.心血虚及心阴虚可见于某些虚弱症、神经官能症、贫血等病症具有下述症状者。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易惊等为心血虚和心阴虚的共有症状。兼见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细者为心血虚;兼见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干、舌质红、脉细数者为心阴虚。治宜滋补阴血为主。

6.心气虚及心阳虚可见于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神经官能症、休克等病症具有下述症状者。心气虚者心悸发空、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倦怠无力,面色白,心前区憋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除有心气虚证的症状之外,尚有形寒肢冷。若心阳虚虚脱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治宜补心气,温心阳,或回阳救脱为主。三、中医临床辨证分型(一)冠心病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发生系年老体衰、过食肥甘、烟毒过量、寒邪侵袭、七情内伤等原因导致血瘀痰浊,闭塞心脉,心脉不通。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不足,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包括寒凝、气滞、血瘀、痰浊,以血瘀、痰浊为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肌梗死的主要证候包括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寒凝心脉证、正虚阳脱证。(1)气虚血瘀证

证候特点:心胸刺痛,胸部闷滞,动则加重,伴乏力,短气,汗出,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虚无力。(2)痰瘀互阻证

证候特点:胸痛剧烈,如割如刺,胸闷如窒,气短痰多,心悸不宁,腹胀纳呆,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脉滑。(3)寒凝心脉证

证候特点: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4)正虚阳脱证

证候特点:心胸绞痛,胸中憋闷,喘促不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则神志昏迷,四肢厥冷,脉数无力,或脉微欲绝。2.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功能失调为本;痰浊、血瘀、寒凝、气滞等痹阻心阳、阻滞心脉为标。诸因素交互为患,心脉不通或心脉失荣则发病。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主要与年迈体弱、嗜烟、平素过逸、嗜食肥甘、情志不调(忧思、郁怒)等因素有关。常由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精神抑郁、寒冷、暴食、悲伤过度、酗酒、过喜等诱发。本病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肺相关。(1)痰浊痹阻证

舌脉: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或数。

主症:心胸闷痛痞满,胸闷重而心痛微。

次症:口黏乏味,纳呆脘胀,头身困重,痰多体胖。(2)心阳不振证

舌脉: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弱或沉迟或结代,甚则脉微欲绝。

主症:心胸闷痛时作。

次症:形寒心惕,面白肢凉,精神倦怠,汗多肿胀。(3)气阴两虚证

舌脉:舌红少苔,脉弦而细数。

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止。

次症:气短乏力,声息低微,神疲自汗,五心烦热,口干,多梦。(4)寒凝心脉证

舌脉: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或沉紧。

主症:心胸痛,遇寒痛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次症:形寒,手足欠温,口淡,面色苍白。(5)心血瘀阻证

舌脉:舌紫黯,舌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薄,脉弦涩或结代。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

次症:怔忡不宁,面色晦暗,唇青紫,发枯肤燥。(6)气滞血瘀证

舌脉:唇舌紫黯,脉弦涩。

主症:胸痛时作,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重。

次症:胸胁胀满,善太息,急躁。(7)心气亏虚证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主症:胸痛隐隐。时时而作,动则益甚。

次症:气短乏力,神疲自汗,面色少华,纳差脘胀。(8)气虚血瘀证

舌脉:舌淡紫,脉涩细弱。

主症:胸闷心痛,动则尤甚。

次症:心悸气短,精神疲倦,乏力,面色紫黯。(二)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中医学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其次为阳虚、阴虚、水饮、痰浊,各证候要素常以复合证型兼夹出现。本虚:1.气虚证

主症:气短,乏力,心悸。

次症:活动易劳累,自汗、懒言或语声低微,面白少华。

舌象:舌质淡或淡红。

脉象:脉弱。2.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脘腹或腰背发凉。

次症:困倦嗜睡,喜热饮,面色白,小便不利,浮肿或胸腹水。

舌象: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苔白或白滑。

脉象:脉沉细或迟结代。3.阴虚证

主症:口渴欲饮,手足心热,盗汗。

次症:咽干,心烦,喜冷饮,颧红,尿黄或便秘。

舌象:舌质红或红绛,舌体偏瘦,少苔或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

脉象:脉细或细数、细促。标实:1.血瘀证

主症:面部、口唇、肢体色黯或青,指趾端发绀,静脉曲张或毛细血管异常扩张。

次症:口干不欲饮,肌肤甲错,肝脾肿大,血液流变学凝血检测异常,提示循环瘀滞;胸片示肺淤血。

舌象:舌质黯、淡黯、黯红、紫黯或青紫或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迂曲青紫。

脉象:脉涩或结代。2.水饮证

主症:浮肿,胸腹水,小便不利。

次症:心悸,喘促不得卧,口干不欲饮,清稀泡沫痰,眩晕,脘痞或呕恶。

舌象:舌淡胖大有齿痕,苔滑。

脉象:脉沉或弦滑。3.痰浊证

主症:咳嗽咯痰,喉中痰鸣,呕吐痰涎。

次症:形体肥胖,胸闷,脘痞,头昏,纳呆或便溏。

舌象:舌苔腻。

脉象:脉滑。第二章 中医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及作用一、中医对心脏康复认识的源流与发展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首要死亡原因。最新统计显示,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因构成在农村为44.8%,在城市为41.9%,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2015年8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心肌梗死250万,心力衰竭450万。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左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疾病的发展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接受心脏康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可降低45%。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康复可将心血管死亡率降低25%左右,同时可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衰住院率。故而,推广和普及心脏康复,是当代我国心血管医疗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心脏康复体系是有效管理心血管病患者、提高医疗质量和社会满意度、节约社会资源的关键策略之一。

心脏康复的概念最早于196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血管康复委员会提出,之后得到不断发展。其内容包括医疗评估、运动处方、纠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教育、咨询及行为干预等,最终目的在于限制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影响,减少猝死及再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控制心血管疾病的症状,稳定并逆转疾病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心脏康复定义为:尽可能确保心脏病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精神、社会生活状况所必需的行动总和。心脏康复的目的:①调整身体和精神的不适应,使之早日康复出院;②预防疾病再复发;③提高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是心脏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重要组成部分。心脏康复是对有问题的心脏进行保养。这个概念不仅仅是运动,还包括4个方面内容:①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限酒、饮食营养、体重管理、睡眠管理和运动指导);②双心服务;③循证药物的使用和个体化药物剂量调整;④生活质量评估和职业康复。

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50年历史,经历了由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现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康复与二级预防已经成为决定医疗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医疗领域最有优势的方面是中国医学。中医在康复理论和康复方法方面已有阐述,只是我们没有充分地挖掘和充分地利用。如果我们能将西医的心脏康复理论与中医的康复理念、手段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我国乃至于世界心脏康复领域都将起到崭新的开拓性的贡献。中医治疗的模式强调“整体观与天人相应”即“自然-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的和谐,这恰恰是心脏康复患者最迫切的需求。

早在西汉时期,中医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很多心脏相关疾病,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类似心绞痛症状的描述;《灵枢•厥病》中“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类似急性心梗症状的记录;《素问•举痛论》中“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心痛病机的剖析;《灵枢•厥病》中“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关于心绞痛针刺治疗方法的阐释等,均体现了中医学对心脏疾病的超前认识。

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刻,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于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更是丰富了中医关于多种心脏疾病的论述和治疗手段。例如《伤寒论》中“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中“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是对疑似心律失常的症状与治疗方法的记载。又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是对疑似心绞痛症状与治疗方法的记载。再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则是对疑似急性左心衰端坐呼吸、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描述,而从后文中所谓“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中可以看出,医圣张仲景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利用强心利尿方法治疗左心功能不全的第一人。由此可见,早在中国汉代,古代医家就已经对常见心脏疾病的症状、体征有所归纳、记述,并总结出了许多至今仍有良效的经典处方。

到了唐代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代医家通过对前辈经验的总结以及自我的临床感悟,也记录下了更为丰富的有关心脏疾病的论述。如唐代王焘于其著作《外台秘要》中引甄氏《古今录验方》“第四之水,先从脚肿,上气而咳,名曰白水,其根在肺气”,虽称白水,其根在肺气,但从症状上是符合西医学中全心衰的表现的。宋代宋徽宗诏编《圣济总录•心痛统论》中“精神所舍,诸阳所合,其藏坚固,邪气未易以伤,是以诸邪在心,多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其候不一,有寒气卒客于脏腑、发卒痛者,有阳虚阴厥,痛引喉者,有心背相引,善瘈伛偻者,有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者,有急痛如针锥所刺者,有其色苍苍,终日不得太息者,有卧则从心间痛、动作愈甚者,有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者。或因于饮食,或从于外风。中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若夫真心不痛,痛即实气相搏,手足厥冷,非治疗之所及,不可不辨也。”一段,对内经心痛病因病机有所发展,对于寒凝、饮食、外风等各种病因引起的心痛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特别指出了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方法。宋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中指出“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曰惊曰悸,其可无辨乎。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心虚而郁痰,则耳闻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触事丧志,心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状,是则为惊。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虚气流动,水既上乘,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是则为悸。惊者与之豁痰定惊之剂,悸者与之逐水消饮之剂,所谓扶虚,不过调养心血、和平心气而已。若一切以刚燥用工,或者心火自炎,又有热生风之证。”将惊悸病因归结为血虚与痰饮为主,治疗上应区分惊悸之别,以确立豁痰定惊、逐水消饮和调养心血的治法。明代医家张介宾于《景岳全书》中所言之“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然古无是名,其在《内经》,则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在越人、仲景,则有动气在上下左右之辩,云:诸动气皆不可汗下也。凡此者,即皆怔忡之类。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凡患此者,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凡治此者,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若或误认为痰火而妄施清利,则速其危矣。”亦是中医学对心悸一症的精妙论述。可以说,古代中医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先进的。

而关于康复医学,古代中医虽然没有提出相关名词,但实际上康复治疗的思想一直贯穿在中医学之中。

远古时期,火种的发现和应用改善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条件,人们吃熟食,不仅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也防止了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患义。火的应用,可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人体的肢体关节、胸腹、腰背,除驱散寒冷之外,我们的祖先还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熨等,用以治病除疾,养生防病。

周朝时期,随着王室贵族对健康的重视,对日常养生保健的日益关注,而产生了“食医”一职。《周礼•天官》中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凡君子之食恒放焉”,食医一职的设立,表现了当时贵族王侯对饮食养生的重视。食医不仅要为周王调摄各类食物之间的比例以保证均衡的营养,并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制订不同的膳食方案,以满足各个季节的养生需求。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儒、道思想的兴起,康复与养生保健的思想逐渐普及开来。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而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道家学派。老子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提出的“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更是涉及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而《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有机地融合了儒道两家养生思想,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在吕氏看来,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人们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骄奢淫逸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为此,吕不韦在《本生》篇中提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吕氏十分重视适度原则,提出在精神、饮食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均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等不良情绪的骚扰;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复次,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防止“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的侵袭。在运动方面,《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运动养生观。《尽数》篇中就明确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蹷。”因此要想祛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据《管子•入国》记载,我国在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曾在国都设立“养病院”收养残疾病患者。书中说:“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这样把残疾病患者和心理伤残者收容起来,集中进行调养,在我国历史上是一创举。管仲设立的这种养病院,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康复中心。

东汉时期,是我国康复、养生保健思想的又一高峰。东汉医家张仲景,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医学理论,博采众长,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其中,也从病因学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养生观点。仲景认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明确指出,注意四时变化,外避虚邪贼风,节制房事是防病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仲景特别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因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所言“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之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再之,仲景对导引吐纳也十分重视,他主张用动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匮要略》中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具体体现了中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期另外一位著名医家,中医外科之鼻祖——华佗,更是继承了先秦《吕氏春秋》中的动则不衰之说,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动形养生的道理,如《三国志•华佗传》中载其论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华佗对导引健身术十分重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为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称之为“五禽戏”。方法简便,行之有效,大大促进了导引健身的发展。

汉唐时期,道、儒、佛思想盛行,三家之说影响着当时整个社会。并且互相渗透、融合。当时的道家思想——黄老哲学,已经融进了儒、墨、法、阴阳等诸家之说。而佛教的传入,也并非全部照搬,而多利用老、庄学说来译解佛经。实际上,被翻译过来的佛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融合了中国的哲理。这种融合、渗透,自然也影响到中国医学。这一时期的著名医家之所以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发展,也往往是受其影响。不少医家于道、儒、佛之说有精深的研究,他们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吸收、融合、汇通了道、儒、佛的理论观点,使之成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实、丰富和发展了养生学内容。在这一方面,最为代表性的医家,即是唐代的孙思邈。孙思邈精通道、佛之学,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生之说,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不仅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大量养生论述,还著有《摄养枕中方》,内容丰富,功法众多,在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孙氏注重导引与吐纳,前者属健身体操,以动为主,后者为呼吸锻炼,以静为主,两者均属气功范畴,名动静气功。孙氏的锻炼方法是动静结合,缺一不可。他强调指出,欲养生者,不但要啬神,爱气、养形,还必须“兼之以导引行气”,久之行之,始能延寿。又说“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须眉。”可见导引按摩吐纳调气的养生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另外,孙思邈还特别关注中老年人的疗养保健,“凡人四十以下,有病可服泻药,不甚须服补药,必若有所损,不在此限。四十以上,则不可服泻药,须服补药。五十以上四时勿阙补药,如此乃可延年,得养生之术耳”,提倡中老年人服用补益类的药物,来达到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

宋代至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在思想上倡导融道、儒、佛三教于一炉的所谓“理学”,又出现“新学”哲学流派,先后出现了很多著名养生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康复及养生保健的内容,他们既有争论,又互有渗透,互有吸收和发扬,这对医疗保健有一定影响。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改进医事管理,发展医药教育,促进医药保健的发展。此外,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疗保健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和发展,对医学的著述和传播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期间,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活动亦日益频繁,有养生专著被译成外文出版发行,西方医药学传到中国的也空前增多。因此古代的康复医疗、保健养生学说,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并且有了飞速的发展。

由于古代医家对人体的认识是整体的、有机的,所以专门论述心脏康复的文献并不多见,但亦可找到部分记载。如《灵枢•五味》所言“心病禁咸”,《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符合现代医学所提倡的低盐饮食,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正常情况下维持平衡。当钠和氯离子增多时,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引起细胞外液增多,使钠和水潴留,细胞间液和血容量增加,同时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输出量均增加,可使血压升高。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多,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梯度加大,则细胞内钠离子也增多,随之出现细胞肿胀,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肿胀后,一方面可使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使小动脉壁对血液中的缩血管物质反应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使全身各处细小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研究发现,盐易存积在血管壁内。血管的阻力越大,血压就越高,心肾等内脏的负荷就越重,机体正常代谢功能就被打乱了,水肿就会出现,产生脑血管意外或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就大幅度增加。古人虽不知晓高盐饮食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的机制,但在西汉时期就提出心病禁咸的理念,确实是十分超前的。无独有偶,《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对于心源性水肿的患者,也在饮食方面提出了建议,“大凡水病难治,瘥后特须慎于口味,病水人多嗜食,所以此病难愈也。代有医者,随逐时情,意在财物,不本性命。病患欲食,劝令食羊头蹄肉,如此未有一愈者。又此病百脉之中,气水俱实,治者皆欲令泻之。羊头蹄极补,哪得瘳愈?所以治水药,多用葶苈等诸药”,羊肉属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过食则会引起血脂的升高,不利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而在明代胡文焕所著的《养生导引法》一书中,还可以找到关于心脏疾病专门的运动康复方法。《养生导引法•气门》“一法:两手向后,合手拓腰向上极势,振摇臂肘来去七。始得手不移,直向上向下尽势来去二七。去脊心肺气壅闷。二法:两足两指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厥逆上气。极用力,令两足相向,意止引肺中气出,病患行肺内外展转屈伸,随无有违逆”,其所载导引两法,均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古代中医对于心脏康复的认识,已初具雏形。

而我国当前的医疗体系,注重发展西医技术,忽视了中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和辨证施治的优势。发挥中医的长处,将中医融入各大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中去才是适合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展道路。充分吸收与融合中医学优势,整合临床、康复、护理、营养、药剂、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形成跨部门的一体化心脏康复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脏康复诊疗服务。

发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优势,同时吸收借鉴国外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文明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心脏康复新模式。在目前西医心脏康复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五大处方基础上,我们引入中医元素,形成第六大处方——中医处方;中医处方衍生出八大康复法:六字诀调息法、形体导引法、辨证用药调治法、药膳调养法、精神调摄法、物理外治法、五音疗疾法、自然环境疗法。如何将这八大康复方法切实地融入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去,是中医工作者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至今日,中医心脏康复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均较少,且缺乏循证医学指导,有不少问题仍需等待国内医学专家解决。中医心脏康复模式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优越性,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均有待评定,必须进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根据我国的国情,充分发挥中医药学及其养生康复学的优势,与现代科学结合,研究手段从宏观到微观,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式,采用国际通行的心脏康复诊断检测方法和科学评价标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加大临床、实验、制剂、器械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形成中医心脏康复治疗新模式,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二、中医心脏康复的形式和内容

中医心脏康复八大康复法分点论述如下:(一)六字诀调息法

是以呼吸吐纳为主(伴或不伴)肢体动作的一种养生方法。最早记载见于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该方法注重呼吸吐纳调摄五脏,独具特色。六字诀共分六段:即吹、呼、嘻、呵、嘘、呬。嘻(xī)字术数理三焦;呵(hē)字术数补心气;嘘(xū) 字术数平肝气;呬(sī) 字术数调肺气;呼(hū)字术数培脾气;吹(chuī)字术数益肾气。现代通过人体物理学研究方法,证实在发不同字诀时可引起人体上中下三焦不同位的共振,这为六字诀能治疗不同脏腑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生物物理学基础。(二)肢体导引法

导引是中国古人在数千年的养生保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方法。目前,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中医传统运动项目深受推崇。“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中医运动康复提倡精神意识形体运动,内外兼修,身心交融,且运动的动作和缓、形神和谐,将“调身、调心、调息”三者融为一体。如把中西医运动康复理念结合在一起会增强人体的潜在功能,可达到一个高水平的康复水准。

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手段,通过运动主要能够改善心肺功能。而中医认为运动能够起到调和阴阳、疏通气血、畅达经络、调节脏腑等作用。西医主要通过散步、慢跑、踩单车、器械运动等方式,这些方式有较多的场地限制。而中医方面的运动康复则补充了这些不足。中医运动康复包括了: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内容。1.太极拳

太极拳属于中小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具有“内外兼修、形神共养”的特点,注重“形”“意”“气”三者的修炼,其动作缓慢、柔和圆活,在练拳过程中要求以“意”为先,体松意舒,讲求“行微停,意不断”,能够帮助患者保持恬淡虚静的心境;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细匀深长的气息,加大了胸廓的活动范围,并随着膈肌的起伏对内脏器官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

有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于心脏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太极拳锻炼结合药物治疗对心脏病的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张昌律对81名参加八段锦锻炼并具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跟踪研究,发现以上81例心脏病患者通过锻炼,78%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郑景启通过对24例老年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太极拳训练,结果显示,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患者舒张压、运动时最大心率和1分钟心率储备有显著性差异。2.五禽戏

五禽戏由三国时代名医华佗所创,以熊、虎、猿、鹿、鸟五种禽兽的形态而设计的一套健身动作。《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五禽戏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已演变成不同的派别,每一种动作各有侧重,但全部练完,又是一个整体。坚持锻炼,有助于宁心安神、增强体魄、调和气血、脏腑健康、经络通利、筋骨关节灵活敏捷等。3.八段锦

八段锦健身术顾名思义只有8个基本动作,有800余年的历史。前人将此套巧妙设计的健身动作比喻为舒展优美的编锦,加上全套8个动作连贯圆滑,带动全身运动,故取名曰“八段锦”。其中有“文八段”(坐式)和“武八段”(立式)等不同流派。八段锦以招式简单、效果全面为特点,对四肢力量有增强作用,又能助胸肌发达,预防脊柱后突和圆背等异常姿势的出现。由于八段锦糅合了调形和调息,使气血流畅,营卫协调,气机疏利,脏腑功能正常,筋骨舒泰,而且不限时间、地点、环境练习,动作简单,力度适中,有益健康,适合任何年龄特别是中老年及肌力较弱或姿势异常的人练习。

林娟对5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相比均有较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加明显,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八段锦运动处方可以更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稳定程度、疾病认识程度,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现代研究发现,八段锦运动量适中,经过八段锦练习,能使老年人的心脏射血功能增强,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增多,安静状态下的心肌耗氧量减少,有效地改善血管的弹性状况,对血压、血糖、血脂产生积极的影响。4.易筋经“易”即变化、活动,“筋”泛指筋骨、肌肉,“经”乃常道、规范、方法。“易筋经”就是利用筋骨肌肉的动作,帮助全身经络气血流通,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是能使筋骨肌肉强壮、祛病长寿的运动养生方法。正如《易筋经》所云:“易筋以坚其体”。易筋经的锻炼要领是动静相谐、松紧结合、刚柔相济。易筋经注重放松全身,要求动作随意而动,意随气而行,配合呼吸吐纳,使人体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用力活动,以意念和气息来锻炼肌肉筋骨的张力,持续练习,将有助提高肌肉韧带弹性、收缩力和舒张力,又疏通全身经络气血和五脏六腑,使人精力旺盛,更有减肥消脂效果,固腰补肾,舒缓腰酸腿痛,令人健步有力。另外,亦可有效防治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血管病和关节炎等病。(三)辨证调治法

既辨病又辨证,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辨病辨证是中医康复的前提和条件。在中医康复的临床过程中,通过辨证找出引起各种功能障碍的内在原因,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体现了中医康复学“治病求本”的原则。药物康复治疗方面,中医提倡活血化瘀、益气养心等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理论。

药物作为中医心脏康复的基石,受到更大的重视。西医通过循证医学证明西药对于心脏康复的作用。中医学也有关于心脏康复方面的记载,《黄帝内经》最早出现“胸痹”病名,而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设有“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胸痹是指胸膺部痞闷窒塞,甚至疼痛为主的病症,主要由胸阳不振、痰饮壅盛、气滞、寒湿痹阻所致;心痛是指心窝部疼痛,甚或贯通胸背为主的病症,多由寒饮气逆、阴寒痼结所致;短气是指呼吸迫促,呼吸之气不相接续,为胸痹、心痛病常见的伴随症状。

中医按照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施以不同的方药。而各大医家由于所处学术氛围及当地天气气候等关系,他们对于胸痹心痛的分型有一定的分歧。2008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编制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中,针对近30年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得出心绞痛最常见的证型依次为痰浊瘀阻、胸阳不振、气阴亏虚、寒凝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心气亏虚、气虚血瘀。(四)药膳调养法

中医提倡“药食同源”的理论,为心脏康复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药以袪之,食以随之”,药物治疗疾病,需适可而止,要谷、果、畜、菜互相配合,综合运用,充分发挥饮食营养对人体的积极作用,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药食调养也是中医心脏康复的重要措施。药膳合用,既可补充食疗功能的不足,又可增强药物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心脏病患者饮食上忌食肥甘厚味、生冷油腻,宜选择清淡饮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茶、药膳、药粥以促进心脏康复。

我国的食疗启蒙于远古,成于春秋战国,盛于唐宋金元。自古以来“药食同源”,《山海经》中即有“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的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民间也有着“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等食疗药膳专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任淑女指出PCI术后患者应该做到药食并重,要五味调和,谷肉果菜,杂食以养,要辨证脏腑,功能合宜,并节饥饱,适厚腻,寒温适度。梅莹通过观察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探讨对采用中医药膳疗法联合经络推按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实验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药膳治疗联合经络推按,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中药膳的具体做法为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根据分型结果实施膳食指导,在煲汤基础上加入不同中药;主要分心气虚、血瘀、肾气虚、脾气虚等证,选用药食同源类中药,加入与证型相符的中药15g与瘦肉同煲汤,取200ml汤汁,每日餐前服用。

罗枚等通过观察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药膳配合健康指导对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心绞痛发生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梅莹研究中所用药膳分型方法不同,本研究按照心血瘀阻、气阴两伤、心肾阳虚、痰瘀互结进行辨证分型,处与相应的药膳。罗枚等在另一项研究中指出药膳调理联合经络推按操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样,莫凤梅等在一项400人的研究中探讨药膳疗法联合中医经络推按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后4组SF-36和SAQ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络推按+药膳组治疗后SF-36和SAQ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指出中医经络推按联合药膳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上2组实验,药膳辨证分型亦是按照心气虚、肾气虚、脾气虚、血瘀等进行分型以处与相应的药膳。(五)精神调摄法

中医康复学认为有精神摄养作用的气功、瑜伽、针灸按摩和自然环境(如森林、日光、空气、泉水、园艺及花卉)等多种方法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对心理康复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灵枢•口问》有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即强调了精神因素在疾病发展、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会对人体的气机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情志因素会病及不同内脏。对于心脏疾病的患者,容易产生悲伤、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所以此时要“形神兼养”,使“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保持平静的心境,“恬淡虚无”,保持心情舒畅,促进情志康复。精神调摄法与西医心理处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中医康复学还推崇多种怡情养性的好方法(如棋、琴、书、画等)。

心理社会因素如抑郁症、慢性敌意、社会隔离和被认为缺乏社会支持等与冠心病风险相关。同样,消极的社交也影响心脏病的发作。现代心脏康复为冠心病患者开出了包括放松训练、心理咨询及精神处方等在内的心理处方。据调查,约有40%的冠心病患者会伴发焦虑、抑郁等问题,但我国目前有限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巨大的患病人群的就诊需求,并且许多冠心病患者对于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存在着回避和抵触心理。因此,在我国单纯依靠现代心理学无法满足庞大的冠心病人群寻求心理治疗的需求,应当结合中国的国情,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而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不仅“主血脉”,而且“主神明”。冠心病伴发焦虑、抑郁障碍在中医看来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属于“双心”疾病。实证方面,主要有血瘀、痰浊、气滞;虚证方面,主要有气虚、阴虚。陈韬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观察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分析其与抑郁、焦虑发生的相关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合并抑郁的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中,气滞血瘀证占33.33%,气虚血瘀证占45.83%,心血瘀阻证占8.33%。同时合并抑郁、焦虑的冠心病患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