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孝敬父母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23:24:04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孝敬父母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孝敬父母故事试读:

前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身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中,在道德规范上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美德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也是一道闪烁奇特光芒的人性之光。优秀的美德故事和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扣击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学习美好品德的主动性,从而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一个品质高尚人的,做一个热心拥抱生活的人,做一个用爱点燃希望的人,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做一个善良而又智慧的人……

在《影响青少年的千万个美德故事》这套书中,我们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历史人物,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方便。《影响青少年的千万个美德故事》共分十册:

1、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孝敬父母故事;

2、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尊师敬业故事;

3、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勤奋自强故事;

4、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团结友爱故事;

5、影响青少年的100个谦虚礼貌故事;

6、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勤劳节俭故事;

7、影响青少年的100个诚实守信故事;

8、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律己宽人故事;

9、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坚定信念故事;

10、影响青少年的100个修身敬业故事。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王娟、李天民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郭晓知、许梅、杨雨晶等同志。

传承中华美德,体会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孔融让梨的礼让、司马光砸缸的聪明才智、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匡衡凿壁偷光的好学、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心耿耿……以此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相信青少年朋友会喜欢这套书,并从中汲取营养。

剡子扮鹿取奶孝双亲

远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周朝,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住着一个叫剡子的少年。

剡子个儿虽然不高,却很勇敢机智,又特别孝敬父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他。

剡子常常对村里人说:“父亲、母亲生养了我,把我养大不容易,我要像父母爱我那样爱他们。”

剡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剡子家十分穷困,全靠父母日夜操劳,一家人才勉强得到温饱。

岁月不断流逝,剡子的父母渐渐老了,二老的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了。

随着剡子的一天天长大,他越发变得懂事了,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忧。

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帮助父母担水、做饭、打扫院落。侍候父母起了床,一家人吃完早饭,他背着绳索,拎着斧头上山去打柴。

剡子进了大山,凭借着矫健、灵巧的身子,爬上大树,抡起斧头使劲地砍起树杈,斧砍树木的响声在大山里回荡。

山野里,有一群鹿惊奇地瞧着剡子,剡子友好地向鹿群招招手,学一声鹿鸣。由于他学得极像,同鹿成了好朋友。

常年的劳累使剡子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弱了,二老的眼睛都快失明了,这下可急坏了剡子。剡子到山里为父母采来各种药材治病,总不见效。

一天,剡子的父亲说:“我很小的时候,吃过鹿奶,鹿奶的味道很不错,听说对人的眼睛也有好处。”母亲也补充说:“我也听老一辈的人说,鹿奶对人很有滋补作用。”

父母那么想吃鹿奶,上哪儿去弄呢?聪明的剡子突然想起了山间林子里的那群鹿。如果自己装扮成小鹿去采奶,母鹿一定肯帮忙的。

剡子为自己想出这个主意而高兴。他没有对父母讲,怕父母不让他去。剡子来到村里一户猎人家,向猎人借了一张鹿皮。

第二天,剡子提着一个小罐,拿着鹿皮进山了。进了林子,他老远就看见了那群鹿,他把鹿皮蒙在身上,装成一只小鹿,混进了鹿群。

他爬到一头母鹿身边,用手轻轻地往小罐里挤奶。因为剡子的动作轻柔,母鹿还以为是一头小鹿在吸奶,于是驯服地让剡子挤,剡子终于挤满了一罐奶。为了不让鹿群发现,他仍然爬行着离开了鹿群。

剡子回到家中,高兴地让父亲喝他带回的新鲜的鹿奶。父母问他是从哪儿弄来的,剡子这才把自己装扮成小鹿挤鹿奶的事告诉他们。

父母很担忧,劝他以后不要再去了。剡子却说:“只要二老身体一天天壮起来,我吃点苦不算什么!”

从此,剡子一次次地进入深山老林,混进鹿群去挤奶。一天,他混在鹿群中,刚挤了半罐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鹿群四散逃走,只剩下剡子装扮成小鹿原地不动。

原来,是猎人们围猎,来到山林,猎人们拈弓搭箭,刚要射,剡子急忙掀掉鹿皮,站起来说:“别射!我是人!”他把为父母挤鹿奶的事告诉猎人。

猎人们大吃一惊,并为剡子孝敬父母的精神所感动。一时间剡子扮鹿取奶孝双亲被传为佳话。

介子推背母上绵山

介子推,春秋时代人。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受晋惠公和骊姬的迫害,带着文臣武将狐毛、狐偃、赵衰(cuī)、魏犨(chōu)、介子推等人逃难到临国,最后被秦穆公送回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在论功行赏时忘了一个人,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出身贫苦,他不做官,只好靠编织草鞋养活老母。

邻居张解见了,劝介子推找晋文公请赏,介子推只是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

介子推的老母看儿子织草鞋养家汙口也太辛苦,也劝儿子说:“我儿跟重耳逃难多年,立有大功,为什么不找他谈谈,说不定能得到荣华富贵,不是比你织草鞋强吗?”

介子推说:“主公当上国君,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我怎么能去争功夺利,我宁愿一辈子织草鞋来养活您。”

老母见儿子这样高洁,也就不再去难为介子推了。

过些时候,介子推跟母亲商量说:“我很爱附近的绵山,那里山清水秀,土地肥美,草丰林密,很适合隐居,我们到那里去吧!”“我儿志趣高尚,就依你吧!”

收拾了简单的行装,介子推就背着母亲上路了。

张解甚觉不公,替介子推不平,就偷着写了一篇讽刺诗贴在朝门外。诗中写道:“蛟龙逃难,没有深潭可以躲藏,众蛇随它周游四方。蛟龙饥饿,一蛇割骨肉献上。蛟龙返回龙潭,众蛇住进新房。只有一条蛇没有住处,背着老母流落荒野,十分悲凉!”

手下人揭了诗文进宫献给晋文公。重耳看了,恍然大悟,惊叹道:“啊呀,我简直是老糊涂了,怎么把介子推给忘了呢?快,快把介子推给我找回来!”

宫人来到介子推原来住的地方,只见一把大锁锁着房门,只好回宫禀告实情。

晋文公听后令宫人把张解召到宫中,询问介子推的下落,并说:“能找到介子推,定有重赏。”

张解把介子推背母去绵山的经过对重耳讲了一遍,并答应领路到绵山。晋文公十分高兴立即封张解为大夫。

张解作向导。晋文公带着文臣武将,率领着大队人马来到绵山脚下,打听介子推的下落。有个农民说:“前几天,一个汉子,背着他的老母进山去了。那汉子对他母亲照顾的可周到了,现在不知走到大山的什么地方了。”

晋文公的人马在山里找了好几天,也没见到介子推的踪影。手下有个人建议说:“介子推最孝顺母亲,如果放火烧山林,他一定会背着母亲跑出来。”

重耳下令烧山。漫天大火一连烧了好几天,大火渐渐灭了,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重耳派士兵搜山。只见介子推抱着母亲,烧死在一棵大树之下。

重耳见状,失声大哭。为了纪念介子推,把绵山改名为“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息的地方。

介子推母子遇难的这一天,正是农历清明节,后人在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北方人管这一天叫“寒食节”。

颍考叔讲孝道感召庄公

颍(yǐng)考叔,春秋时郑国人(今河南新郑县一带),是郑庄公手下的一个管理疆界的官员。

郑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他的母亲武姜氏因为这个特别讨厌他,而偏向他的弟弟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国君,由于庄公的父亲武公不同意,还是庄公继了位。

庄公继位后,武姜氏千方百计的帮着共叔段扩充势力,伺机夺权。庄公欲擒先纵,待时机成熟时,先发制人。在共叔段攻打京城前,一举打败共叔段于鄢地。共叔段逃亡到国外,妄想打开京城之门做内应的武姜氏被放逐到城颍(今河南临颍县西北)。郑庄公对其母发誓说:“不到黄泉,咱们不要再见面了。”武姜氏再不对,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呀,过了一段时间,气消了之后,庄公又觉得自己也有些过分。可话已经说出了嘴,又有什么办法呢。

颍考叔听到这件事后,找了个借口,见到了郑庄公。庄公招待他吃饭,席间庄公发现颍考叔把肉食都放到一边,从不动筷,就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吃肉食呢?”颍考叔赶忙回答说:“小人不是不吃肉食,而是因为我上有老母。我们家的好东西她老人家都吃着了,但从来没有吃过国君您这样好的菜肴,请允许我把这些菜带回去给我老母尝尝。”郑庄公说:“你还有母亲,吃什么还可以想着她,给她带回去吃,我就没有这种福分了。”颍考叔明知故问地说:“我能问一下,您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庄公把放逐母亲于城颍,并发誓不再相见的事说了一遍,在诉说时流露出悔恨的情感。颍考叔觉得时机已到,就开导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假如您深挖地,到有泉水处,打一个隧道,母子在隧道里相见,谁能说这不是在黄泉中相见呢?”庄公高兴地听从了颍考叔的话。

隧道打通了,庄公在进隧道时,十分激动,就赋诗一首,其中一句说:“大隧之中其乐融融。”武姜氏出了隧洞以后,也感慨万端,懊悔不已,也赋诗一首,其中一句是:“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和乐融融)。”从此母子和好如初,就好像任何事情也没发生一样。《左传》的作者在评论这件事时说:颍考叔是一个有纯粹孝心的人,他对母亲的爱,感召了郑庄公。“孝子不匮,永赐尔类”,《诗经》里的这两句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孔子论孝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教育学生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他说:“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少说没用的话,对人要讲信用,要热爱集体,接近有道德的人。这样做了,有剩余的精力,就去学点文学知识。”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是把孝敬父母放在首位的。孝,是人才成长的思想基础,人,孝敬父母了,才能尽忠好义,为国为民。

一次,他的学生子夏问他,应当怎样孝敬父母,他回答说:“侍候父母,一定要从内心关怀体贴,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父母有事了,子女应当代服劳役;有了好的吃喝了,应该让父母先吃。能这样做,也就算是孝敬了吧。”

又有一个学生叫孟武伯的,也来问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说:“当父母的,就是怕孩子有病啊,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和品德的修养,不使父母担忧啊!”

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孔子孝敬父母的主要内容:要从内心深处去尊重、热爱、关心父母;为父母多做些自己能够做的事,干些自己能够干的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衣食住行,有了好的,应请父母先享用;要注意锻炼身体,加强品德修养,事事处处注意不叫父母担忧、操心。这些也是今人应继承和发扬的。

闵子骞感动后母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称赞他上事父母,下顺兄弟,一举一动,尽善尽美,无人讲他闲话。

闵子骞小时候,受后母虐待。

后母疼自己生的两个儿子。有好吃的,就偷偷地给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吃,闵子骞吃不着还常常吃不饱饭。可是,闵子骞怕父亲知道了难心,从未告诉他。

冬天到了,后母所生的两个儿子穿的都是棉絮衣,身上暖烘烘的,而闵子骞穿的却是芦花做的棉衣。

有一天,闵子骞的父亲坐着他们兄弟三人拉着的车外出。

那天,天气非常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闵子骞的棉衣不能御寒,一打就透,他冻得浑身颤抖,面色灰白,手都冻僵了。

而他的两个弟弟,因为拉车赶路,衣服保暖,脸上直冒热汗,面色红润。

闵子骞的父亲一看,闵子骞瑟瑟发抖而两个弟弟直淌汗,以为闵子骞拉车不卖力气,一气之下,就用鞭子抽打他。

鞭子抽破了棉衣,芦花忽地飞了出来。父亲感到奇怪,抓着几个一看,才恍然大悟。啊!原来儿子身穿芦花,是冻的在发抖!“回家!哪儿也不去了!”父亲命令三兄弟往回走。

闵子骞的父亲真是气极了,他心疼起自己的儿子来。

一进家门,父亲便把妻子叫出来。骂她没有人心,要休掉她。

闵子骞一见,跪在地上哀求父亲说:“母亲在这儿,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离去,那么我们兄弟三人都将孤单!”“我的棉衣絮芦花,是我家贫困,没有那么多棉花!”

父亲见他的话说得婉转而近情理,便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后母听了闵子骞的话,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她痛改前非,待闵子骞比她的亲生儿子还好。

曾参恪尽孝道

曾参,字子与,又称曾子。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生于公元505年,卒于公元前436年。曾参出身贫寒,一生经历坎坷,但终生讲求修身养性,主张“日三省身”。

曾子以孝出名,他不仅行为上恪守孝道,而且还有一套理论主张。他把孝分为三种: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在孔子门下受业学习多年,已学有所成。那时,他家贫寒,为了养活父母,他在离家很近的莒国出仕做小吏。虽然俸禄只有几斗米,但是他仍然十分欢喜,因为能用自己所得供养双亲。后来,他成了大名士,双亲也老了,他就不再外出谋官。当时,各国聘请他做相国,楚国委任他为令尹,晋国请他做上卿,都被他拒绝了。

父母亡故之后,曾子游历到楚国,做了大官,出门百乘相随,大队仪仗呼拥,高官厚禄十分显赫。可曾子并不高兴。他常常面北哭泣,因为在他看来,官再高,禄再丰,父母已经亡故,无法再奉养双亲了。父母没能过着荣华富贵日子,太可怜了。

曾子孝敬双亲,甚至到了愚孝的程度。

一天,曾子到他父亲的瓜地里去锄草。一不小心,把瓜苗锄掉了好几棵。曾子好心疼,自责自己的粗心。

这时,正赶上他父亲拄着棍子来薅(hāo)草,一看见曾子把瓜苗锄掉好几棵,气不打一处来,没问青红皂白,举起大棍,照着曾子的脑袋打来。本来,曾子稍一侧身,棍子就不会落在曾子的头上的。但曾子想,自己错了,父亲打几下消消气,就没有躲闪,仍立在原地。因用力过猛,曾子被打倒在地,不省人事了。这下子可吓坏了父亲,后悔自己出手太重。老人连呼带叫,揉了半天,曾子才苏醒过来。

为了不使父亲为自己担忧,曾子赶紧爬起,好像没挨过打似的向父亲赔不是。并走进瓜棚,拿过琴来弹给父亲听,让父亲消气。

曾子不仅对父亲如此,就是对后母也是十分孝敬,甚至休了妻子以敬后母。

曾子的后母对他十分刻薄,一点恩义也没有,但曾子毫无怨言,像对父亲那样,孝顺备至。

有一次,他让妻子为母亲做藜羹,他的妻子一时粗心,没蒸熟就端了上去。曾子知道后,大为恼火,立刻写了休书,将妻子撵出门去。知情人都认为太过分了,责问他说:“妇人犯了七出之条,才能休掉;藜羹不熟,这样区区小事,你为什么要因此休妻呢?”

曾子说:“藜羹确实是件小事,但我叫她煮熟奉母,她竟然不听我话。这样的人,如何可以留下她呢?”

然而曾子毕竟疼爱自己的妻子,为了珍惜夫妻感情,终身没有再娶。

子路背米

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学生。他性格豪爽开朗、好勇,武艺高强,却从不欺负弱者,且尊老爱幼,是乡里有名的大孝子。

子路家里很穷,常常以糠菜充饥。他想,家有穷富,人有高低,但家庭越贫寒,就越应想方设法孝敬父母,尽心尽力的去侍奉父母,尽量让父母少受些苦。他自己常常吃野菜或灰菜做的面团子,却设法让父母吃上米饭。

后来,家境稍有好转,子路对父母仍照顾备至,想方设法让二位老人吃好,尽子之孝道。

一天,子路去50里外的陬邑做买卖,见集市上卖一种米,白白的。子路问:“这是什么米?”同行的人告诉他说:“这叫稻米,做饭香甜可口!”子路想,何不背回点让二老尝尝。于是他就买了一口袋,背回家中,给父母煮出香喷喷的白米饭。二老边吃边赞不绝口:“白米饭真好吃啊!”

子路见二老这样喜爱白米饭,他就经常去陬邑背米。

后来,子路得知孔子收徒讲学,就前往拜师学习,由于他勤奋刻苦,很快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可就有一样叫先生不满意:子路过一段时间就请假回家。

一天,孔子问子路:“你为什么过一段时候就请假回家?”子路见先生问起这事,忙向前行礼回答:“先生不知,学生的二老最喜陬邑的白米饭,学生过一段时间就得去陬邑背米,孝敬双亲。”

孔子听了,深为感动,并夸赞他说:“子路真是个大孝子啊!”

子路常对人说,背着沉重包袱走远路的人,休息时从不选择地点,因为太累呀!双亲年迈家里又很穷的人,找工作会不管挣钱多少,因为急需钱花啊!

二位老人去世以后,子路去了南方到了楚国,受到楚国重用,曾高贵一时。跟随他的车子达到一百多辆,积攒的谷子有几十万担,坐车铺的垫子,一层接一层,吃饭的时候,摆着多少个鼎看着吃。

穷贱之时,子路孝顺双亲尽心尽力,富贵之日,子路更时刻怀念双亲。他说,我真愿意回到同父母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刻,可是不能再得到了。“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弗及”,二位老人寿数有限,孝子想要孝敬老人,可是二位老人不能等啊。就像草木想着不凋谢,可是霜露不允许啊。我没能及时孝敬老人,时机一过,后悔也没有用了。

贫亦孝,富亦孝。子路孝顺父母的深切情感,打动了多少孝子的心啊!

乐正子春闭门思过

乐(yuè)正子春,春秋时代鲁国人,曾参的学生。

一天,他从高台阶上走下来,刚好有一群大雁从头上飞过,望着远去的大雁,乐正子春陷入了对人生的沉思之中,忘了自己正在下着台阶,一下子踩空了,跌倒了,崴(wɑi)了脚脖子,疼得直叫。

家人闻声跑来,将他扶起,搀到屋里,让他倒在床上,便跑去请医生。看着乐正子春满是冷汗的面孔,母亲心疼得直掉泪,埋怨儿子毛手毛脚,不知爱惜自己,这么大了还让父母操心。儿子崴脚,母亲流泪,真是十指牵心啊!乐正子春好后悔,为什么自己思想溜了号,崴了脚,让父母跟着操心。

经医生的推拿,又吃了两副药,脚很快就好了。人们奇怪的是乐正子春还是不出门,而且见了家人脸上还现出惭愧的脸色。一问才知道,他是在闭门思过呀。他说:“我听老师讲过,当子女的应当爱惜自己的身体,父母生下完完全全的身体,就应完完全全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才能说是孝敬父母,不该无缘无故地毁伤自己的身体。这是孝敬父母的起码要求啊。我想,凡是能够做到恭敬谨慎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使自己的身体无故受到损伤。我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走路还把脚崴了,辜负了老师的教导,也忘记了对父母的孝敬啊!”

乐正子春走路不小心崴了脚,竟一连几个月没有出门,在家闭门思过,悔恨自己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忘了孝敬父母。人们听说了都很感动。他的老师曾子知道了这件事也赞扬他能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孝敬父母,处处恭敬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修养自己。

卞庄子采蜜伺母

卞庄子出生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卞邑,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壮士,而且还是一位德行很高的人。

没有出外做官的时候,卞庄子家住在卞桥东北十几里的蜂王山下。蜂王山上有一窝非常大的蜂群,它们经常成群地到窝外袭击人畜,人们惧怕蜂蜇,都不敢上山打柴、打猎。

一次,卞庄子的母亲得了重病,疾病折磨得老人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母亲得病后,急坏了卞庄子,他天天伺候母亲,在病榻前喂水喂药,端屎端尿,从不厌烦。还想尽一切办法为母亲做好吃的。老人在卞庄子的精心照料下,病减轻了许多。

一天,卞庄子到母亲床前问安:“母亲,今天您想吃点什么?”“娘的嘴总是觉得苦,想吃点甜的!”母亲有气无力地说。卞庄子为难了:“方圆数里,只有蜂王山蜂巢里的蜜是甜的,别的食物都不甜,怎么办呢?”“既是这样,我儿就不必发愁了!”母亲躺在床上安慰儿子说:“我只不过说说而已,其实不吃也行。”

卞庄子立即从母亲床前站起来说:“娘,您放心,孩儿一定给您割来蜂王山的蜂蜜,让您老人家吃到!”说罢,扭头就走了。“不!孩子,你不能去!”母亲从床上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来制止儿子。“我听说,蜂王山的蜂可毒啦,你要被蜇坏的!”

卞庄子安慰说:“母亲放心,孩儿晓得,我一定要弄来蜂蜜!”说完,就背上筐子,拿起柴刀,不顾一切地向蜂王山冲去,荆条划破了他的手指和衣衫,他全然不顾。进了蜂王山,一个硕大的蜂巢附在山石上,群蜂铺天盖地向卞庄子袭来。卞庄子扑通跪倒在山坡上:“尊敬的蜂王啊!请可怜可怜我病重的母亲吧!她想吃点蜂蜜!”

群蜂像是听懂了卞庄子的话似的,向四面八方飞散而去。卞庄子连连道谢:“谢蜂王殿下赏蜜!”他从腰间拿出柴刀,从巨大的蜂房里割了一块蜜,然后离开了蜂巢。

卞庄子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母亲正惦记着儿子的安危,没想到他平安回来了。

卞庄子一进门就说:“妈!我去了蜂王山,向蜂王为您讨了蜜,您快吃一点吧!”他用汤匙为母亲舀了一勺蜜,送到母亲嘴里,母亲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蜂蜜滋补了母亲的身体,母亲的病渐渐好了。

卞庄子不顾危险为母亲割蜜的故事在泗水卞桥一带流传下来,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孟子提倡孝悌

孟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思想家。受业于子思。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孔孟学派,代表孔门正统学术思想。

孟轲提倡孝悌。

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孟子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孝悌和修养的关系问题,爱提问题的公孙丑首先提问:“老师,您为什么那么重视孝悌呢?”

孟子解答:“因为要实行尧舜的仁政,必须立足于孝悌。”

公孙丑接着问:“那么,什么是孝悌呢?”

孟子解释说:“孝顺父母为孝,尊敬兄长为悌。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只要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兄长,天下就可以太平。”

孟子谴责不孝顺父母的人,他认为不孝有五项内容。

学生公孙丑问他有哪五项内容时,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生活,二不孝;好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受耻辱,四不孝;逞勇敢,好斗殴,危及父母,五不孝。”

孟子还认为,父母死后,应当厚葬久丧。孟子老母死了,孟子给以隆重的送葬,棺和椁,都选用上等的木料,还专门派学生监督工匠制造棺椁。事后,他的学生也觉得选用的棺木太好了,便带着疑问对孟子说:“前几天,大家都很悲伤、忙碌,我不敢向您请教,所以今天才提出来。您看,用的棺木是不是太好了呢?”

孟子解释说:“对于棺椁的尺寸,上古时没有一定的规定;到了中古,才规定棺厚七寸,椁要与棺相称。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都这样做了,才算尽了孝子之心。古人都这样做了,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我给你们讲孝悌时,不止一次地对你们说过:在任何情况下,可不应当在父母身上省钱啊!”

公元前325年,滕国的国君滕定公死了,太子(即滕文公)派然友去请教孟子怎样办丧事。孟子主张厚葬久丧。他对然友说:“父母的丧事,尽心竭力去办就是了。曾子说过,当父母在世时,应按照礼节去奉侍;他们去世了,应按照礼节去埋葬和祭祀,这就是尽孝。诸侯的丧礼,我虽然不曾学习过,但也听说过,就是实行三年的丧礼。从国王一直到老百姓,三年中,都要坚持穿孝服,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办的。”

然友回到滕国,把孟子的话向太子汇报了,太子觉得孟子说的有道理,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但是,命令下达后,滕国的父老和官吏都不愿意,有人说:“三年丧礼,连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国君都没有实行过,我们何必去实行呢?”

又有人说:“这样做,耗费太大了。”

当时议论纷纷,众说不一。

太子也觉得难办,又把然友找来,对他说:“我过去不曾搞过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今天,我要实行三年之丧,百姓和官吏都不同意,恐怕这一丧礼我难以实行,请您再去替我问问孟夫子吧!”

然友受太子的委托,又匆忙坐上马车去请教孟子。孟子听了然友介绍后,严肃地说:“唉,这么一件事,太子何必老问别人呢?孔子说过:‘国君死了,太子把一切政务交给相国,在孝子之位痛哭就是了。这样,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的,因为太子亲身带头的缘故啊!’国君的作风好比风,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自然向哪边倒。这件事,太子的态度一定要坚决。”

太子听了然友的汇报后,坚定地说:“对,这应当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在丧棚里住了五个月,不曾亲自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这样一来,官吏们和同宗族的人都很赞成,认为太子知礼。

五个月过去了,到举行殡葬的那天,各国都派使者来吊丧,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礼,太子面容悲哀,哭泣哀痛,参加吊丧的人也都哀之。

后来孟子宣扬的厚葬久丧,已没有人尊奉了,但他提倡的尊敬父母兄长,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已成为美好道德风尚。

缇萦上书救父

缇(tí)萦是汉文帝时太仓长淳于意的小女儿。他父亲淳于意,是个精通医道的有名医生。后来他回家专门行医后,治好了不少疑难病,有钱没钱,他都给细心地瞧脉看病,因此,远近患者,应接不暇。

一天,淳于意要出门办点急事,就在大门外贴了一个告示:“这两天有事出门,暂不看病,请谅。”不巧有个地方上的大官得了个急病,老远的慕名而来,竟不在家,便立即派人去找,差人刚走不久,那官人就在淳于意的大门外病死了。这可吓坏了那官人的几个手下人,为了推卸责任,他们竟编了一个故事,回禀说:“看错了脉,耽误了病,不然不会死的。”这可气坏了病人的家属,他们仗着官势,也不问个青红皂白,第二天便领着县里的公差登门抓人。

淳于意到家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妻室,就被公差抓走了。公堂上不容申辩,硬说他行医害人。判为“刖刑”(古时肉刑的一种,割去脚)。

因为淳于意当过太仓长,是朝廷命官,判罪需有皇帝的批准,才能最后定罪行刑。这样就得把淳于意押解到京师去。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名叫缇萦。别看她年纪小,又是个女儿身,可从小就与众姐妹不同,特别刚烈,又有心计。她想,这不是以势压人,颠倒黑白吗?病人来看病时父亲不在家,有墙上的告示为证,怎么谈得上行医害人呢?我要到京师去说个明白。她把自己的想法和众姐妹说了一遍。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可想到小缇萦的倔强,谁也没出面阻拦,大家只是说了些一路上要十分小心的话。

父亲被押解进京那天,小缇萦早早地便起床了,洗了把脸,找齐了必备的用品,打了个小包,辞别了众姐妹便上路了。

在一个十字路口,她等待着父亲。终于看到父亲了,几天不见,父亲苍老多了,又戴着刑具,小缇萦心疼地哭了起来,一下子扑在父亲身上,抽泣着说:“我护送您上京去,路上我一定照顾好您!”父亲愣住了,忙说:“你还小呢,又是个女儿家,怎能受得了路途的艰苦呢?”小缇萦坚持要去,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是要去替父亲申冤。”说完便径直朝前走去。

解差们明明知道淳于意是冤屈的,本来就抱有同情,小缇萦的孝心和勇气更使解差感动,一路上没有为难他们。小缇萦又聪明机警,一路上照顾父亲确实是很周到,父亲少遭了不少的罪。

到京后,小缇萦就给皇帝写了信,诉说父亲的冤屈,要求免除父亲的“刖刑”。信中说:“我父亲为官清廉,行医有术,现被人诬告受‘刖刑’。人一受‘刖刑’,不死也得残废,有罪,则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无罪,则无法弥补了。我甘心情愿卖身为奴,替父亲赎罪。请皇帝明察。”

汉文帝见缇萦人不大,对父亲的孝心却不小,说的道理也挺深刻,一时动心,就赦免了淳于意,让他领着小缇萦回家了。

后来,汉文帝也发现使用“刖刑”的坏处,常常冤枉好人,而无法纠正,就下令废除了“刖刑。”

薛包对继母的孝行

薛包,字孟尝,汉安帝时汝南人。

他年轻时就勤奋好学,对人厚道,懂得礼貌。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卧床不起,薛包求医煎药,端水送茶,问冷问热,伺候得非常周到。于是他孝敬老人的名声,便传遍了乡里。

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房妻子。为了讨个好名声,继母对薛包大面上总还过得去。但时间一长,就容不得了,开始在父亲面前说薛包的坏话。天长日久,父亲信以为真,就叫薛包出去自己过。薛包不忍抛下父母自己另过,就日夜哭泣。这下可惹恼了父亲,竟用棍杖把薛包赶了出去。

薛包无奈,只好在院外搭个棚子,晚上睡在那里,早晨起来还是回到家里,洒扫庭院。父亲还是逼他走,他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在庄外搭个小棚,住在那里,早晚还是回家来洒扫院子,干些伺候父母的零活。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雪飞扬,一年多来从不间断。薛包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父亲和继母,又准许薛包搬回家住了。

薛包回家住之后,更加孝敬继母,关心体贴,竭尽孝心。在继母病重时,他问病求医,煎药送水,时刻不离。白天,渴不思饮,夜晚,衣不解带。直到继母去世,从无倦怠之意。

父母双双过世之后,继母生的弟弟要求分家。薛包一再劝阻,仍是无效,便主动把好的房屋、田地、器物、能干的佣人,留给了弟弟,自己把老得不能干活或无家可归的佣人领去,他说:“这些老人和我同事多年了,你不能使用他们啊,跟我去吧。”田地,他拣荒芜贫瘠无法耕种的要,房屋,他拣破旧要倒坍的要,他说:“这是我年轻时所经营的,我很留恋这些土地和房屋啊!”器具物品,他捡破烂的要,他说:“这些器具物品是我平素吃穿用的东西,适合我的身体和口胃啊!”

弟弟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不久,就把分得的家产全卖光了。薛包就经常周济他,不袖手旁观,也不埋怨挖苦。乡里人有的说:“你弟弟游手好闲,对你又不好,也不是一母所生,有钱也不能给他呀!”薛包笑着回答说:“兄弟团结友爱,也好让九泉之下的老人放心哪,这也是尽孝心呀。”

汉建光年间,薛包的孝行,传到了京城,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公车特召他当侍中官。

孔奋孝母

孔奋,汉代扶风(陕西凤翔)人。他从小就懂得事理,听从父母的教导,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活,从不惹父母生气,不叫父母为自己操心。少年时就以孝敬父母闻名州里。

父亲去世之后,他为了减轻母亲的思念、悲痛和孤独感,侍奉母亲更加周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更加谨慎,以免母亲为自己操心,或觉得生活不便。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屋里去请安,问寒问暖,问睡问食。直到母亲说:“忙去吧!”才肯离去。之后,他便和妻子一起安排好母亲一天的饮食。总不忘嘱咐妻子一定要把饭菜做好,香甜可口,好好让母亲吃得高兴。每天晚饭后,不论忙或闲,都要到母亲房里去坐坐,谈谈家务,说说见闻,为母亲解闷,听母亲教导,了解母亲起居和身体情况。邻里们常在孔母面前夸孔奋孝顺,孔母听在耳里,乐在心里。孔奋对母亲的孝心在当地影响很大,他在当地的名望越来越高。

后来,当了地方官,他廉洁奉公,崇尚节俭,在当地形成了风气。他当了官,身价高了,对母亲的孝敬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无微不至,细心周到。他把每月领到的薪俸,首先给母亲买足食用的物品,保证母亲吃得可口,穿得舒适,余下的钱,全家才能动用。因此,他和妻子、孩子经常吃粗食淡饭。

孔奋节衣缩食孝敬母亲,博得了乡里、亲友和同僚的普遍称赞。人们议论道:“孝敬老人,让老人吃好穿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但各个人的情况不同,一家人生活的物质条件又是人人有份的,像孔奋那样,从家人身上节俭下来钱去孝敬母亲,确实是很难得的啊!”

江革背母逃难

江革,东汉临淄(山东临淄)人。他家里很穷,父亲又早逝,江革总是想方设法侍奉好母亲,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让母亲吃饱穿暖。

汉章帝时,临淄地方很乱,从山里流窜来的土匪很厉害,到处抢劫杀人,弄得人心惶惶,经常得外出逃难。

连日逃难,四处奔波,常常饥无食,渴无水,母亲经不住忧劳,病倒了。时值黑夜,上哪去找医生呢?江革跑了半夜,好不容易才找到个医生,抓了付草药。母亲吃过一剂,病情稍有好转。天刚亮,江革就给母亲煎第二付药,药还没有煎好,就听有人喊:“土匪来了,快跑啊!”

江革出门看时,只见逃难的人流,在飞扬的尘土中流去。江革忙回到屋里,提起药壶,背好母亲,便连跑带颠的朝逃难的人群赶去。

跑着,跑着,江革母子就被逃难的人群给拉下了,不一会儿,土匪们就追上来了,拦住了江革,只见江革手里提着一个药壶,背上背着一个面如土灰的老太太,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就问是怎么回事。江革说:“我是个穷百姓,母亲有病,我不能扔下母亲,自己去逃命,就背母亲,带药壶逃难。真的,身上没带什么钱财,就开开恩,放过我们母子二人吧!”土匪们听他说的是实在话,见他提着药壶,背着母亲,累得疲惫不堪,确实是个大孝子。江革的孝心,竟打动了土匪,土匪们一时良心发现,不但没有杀害江革母子,而且还指给了平安的去处,孝心使江革幸免于难。

为了挣钱供养母亲,江革给人当了长工。有时入不敷出,还得借钱。但不管生活怎么困难,江革总是让母亲吃饱穿暖。有时怕母亲天天倒在床上苦闷,就用车拉着母亲村里村外的走走。他关心体贴母亲,说话总是和颜悦色,使母亲愉快地度过晚年。乡里的人都称赞他,给他送了个外号:“江大孝子。”

班固孝继父业

班固(公元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生于封建官宦家庭,又是儒学世家。其父班彪,字叔皮,为人性情沉静稳重,博学多才,善于著述。班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与班彪的教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班固在父亲教导与影响下,自幼聪明伶俐,9岁就能作文。16岁入洛阳太学读书。青年时期博览群书,对于诸子百家各种学术流派的观点,细心加以探讨。班固治学注重了解文章大意,而不在分析字章上下工夫。他为人宽厚、谦虚,从不以自己才学过人而自恃,因而深为时人所敬慕。

班固23岁时,其父因病逝世。当时他正在洛阳太学读书。当他听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后,悲痛至极,他匆匆赶回家中为父居丧。在此过程中,他一面缅怀父亲生前对自己的教诲,一面潜心阅读父亲遗作。在通读《史记后传》之后,他发现很多地方记叙的还不够详细,于是,他决心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以尽孝道。

班固开始大力搜集材料,改订体例,准备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撰《汉书》。可就在他埋头编撰过程中,有人诬告他私自改作“国史”,而被捕入狱,书稿也一并被抄去。

其弟班超闻讯上书,才救了他。当时明帝看了他的书稿,不但赞赏他的史学才能,而且召他到京师任兰台令史,掌管宫廷藏书,并进行校勘工作。第二年被提升为秘书郎。班固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典校秘书,编著国史。明帝非常高兴,命他继续撰写班彪未写完的《史记后传》。

这是他完成父亲未竟事业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又着手撰写《汉书》了。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到汉章帝时,《汉书》才大体写成。《汉书》内容丰富充实,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而且语言精练,词简意赅,结构严谨,对人物的描写尤为细腻、生动,跃然纸上。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与阶级矛盾,客观地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对民间疾苦寄予一定的同情,歌颂了一些英雄,爱国人物。总之,《汉书》不仅是一部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优秀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部杰出的散文巨著,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黄香扇枕温席

黄香,东汉时期江夏(湖北云梦县东南)人。

他小时候,生活很艰苦,九岁时死去了母亲,父亲年老多病,家务劳动的重担,多半落在小黄香的肩上了。

母亲去世前,病了好一阵子,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由于劳累和悲伤,身体消瘦了,脸色发黄了,母亲心疼得恨不得马上死去,好使黄香得到解脱。

母亲真的离开了小黄香——永远地离开了。小黄香悲伤得死去活来。身体彻底地垮了,几乎不能劳动了。亲友们劝他,父亲开导他。小黄香左思右想,终于想通了,人死不能再生,自己把身体搞坏了,父亲谁去伺候,不如把想念母亲的心,用到孝敬父亲上。从此,他关心照料父亲,家务活自己都承担起来,不让父亲操半点心。

他家住的房子很矮小,在骄阳似火的夏季,晚上屋里不但热气长时间不消失,而且还有蚊子。小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父亲屋里的蚊子苍蝇扇跑扇净,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父亲早些入睡。

在寒风刺骨,雪地冰天的冬季里,屋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为了让父亲少受冷挨冻,早早给父亲铺好被,自己脱下衣服钻到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被窝之后,才让父亲睡下。

九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他自己在冬天穿不上棉裤,盖不上棉被,从不叫一声苦。他从不叫父亲为难,自己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他整天欢欢喜喜,蹦蹦跳跳,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他孝敬父亲的品德得到了邻里的赞扬,还得了皇帝的嘉奖。他学习也很好,人们称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他后来当过尚书令,创造了很好的政绩。

廉范笃行孝道

廉范,字叔度,后汉京兆杜陵(长安东南50里)人。年少时,父亲在四川遭遇丧乱,客死在异乡。他长到15岁时,就急于去四川接父亲遗骨归乡安葬。当时蜀郡太守,原来是他父亲的部下,拿出很多钱,资助他迎丧。他婉言相拒,认为用别人的钱迎骨,对父亲不够孝敬。

他步行背遗骨到了葭萌,后又乘船于白水江(四川昭化县西北),不幸小船触礁,别人都弃物逃命,他却抱着遗骨不放,眼看就要被淹没于水中。其他船上和岸上的人被他的孝行所感动,便七手八脚地用绳索铁钩把他捞到岸上。经多方抢救,他才脱险。历尽艰难险阻,他终于把父亲的遗骨安葬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后来,他到公府当了府椽(文书),正赶上他的老师薛汉因参与楚王谋反而被杀。没有人敢出面收尸,廉范左思右想,感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老师暴尸荒野,就冒着杀头的危险,前去收尸。后来被人告发,汉显宗特别恼火,问他为什么去收尸。廉范说:“薛汉谋反应该杀头,但他是我的老师,学生怎能让自己老师的尸体弃于荒野呢?收尸只是师生之情,绝没有其他任何原因,愿领受处分。”显宗知道他是廉颇的后代,也知道他和谋反无关,便放了他。从此,他得了个好义的名声。

永平(汉明帝年号)初年,他应陇西太守之请,当了公曹。到任不久,他就断定太守要蒙难入狱,便辞去了功曹,隐名埋姓,到洛阳去当了狱卒。时过不久,太守果然被解到洛阳下狱。在狱中太守得到了廉范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照,少受了很多罪,内心十分感激。廉范说,你聘请我是情,我照顾您是义,人应该有情有义呀。后来直到太守死去,安葬完毕,他才离开洛阳。

廉范以孝义而出名,当了云中太守。这时正赶上匈奴入侵,他带领本部少数人马,孤军奋战,机智勇敢地打败入侵的匈奴。因功调迁蜀郡太守。到任后,顺从民意,兴利除弊,使蜀地百业俱兴,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颂扬。

廉范急功好义,忠勇报国,当时人们都说:“孝是做人的根本,廉范孝敬父母,对朋友竭尽忠诚;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报效国家;在看到百姓痛苦的时候,能施恩于民,兴利除弊。这都是他笃行孝道的具体表现啊!”

古人云:“忠臣出于孝悌之家”,一点也不假呀!

李密孝敬祖母

李密,三国时蜀武阳(四川彭山县)人。在他刚满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因病早逝。母亲一人既要抚养密儿,又要伺奉婆母。生活虽苦些,但看着密儿一天天长大,也就不觉得苦了。

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李密四岁的时候,他舅父非逼迫妹妹何氏改嫁不可。母亲拗不过舅父,只好含着热泪嫁人了。从此李密便成了一个孤儿了。他家里就只剩他与祖母了,抚养他的重担就落到祖母的肩上了。

祖母刘氏年老多病,但她是个有志气,十分刚强的人。望着自己可怜的孙子孤苦伶仃,心像被针扎,难过极了。她鼓励自己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一定要把孙儿抚养成人,绝不能断了李家的香火。

李密小时,因过早地失去了母爱,曾一度体弱多病,九岁时才能自己走路。但他非常聪明,读书能过目不忘。他和祖母相依为命,从小就知道心疼祖母,听祖母的话,从不惹祖母生气。他和祖母形影不离,还常常逗祖母发笑,用笑声去安慰祖母。自己能干活了,就帮祖母多干些家务活,尽量减轻祖母的负担。他勤恳劳动,用心读书,处处事事都让祖母宽心,获得欣慰。

有一次,祖母病了,他周到备至地侍候祖母,晚上不脱衣裳睡在祖母身旁,给祖母吃药、喂饭、喂水,都是自己先尝一下冷热,然后才喂祖母,给祖母洗脸、更衣、端屎、倒尿,一刻也不离左右。在李密的精心护理服侍下,祖母的病终于治好了,李密别提多么高兴了。祖母逢人就夸自己的孙子孝顺,说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李密44岁那年,祖母已96岁了。这时,晋武帝启用他当侍奉太子的东宫洗马,并命令地方官催他上任。李密想到祖母享受人伦之乐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自己自幼就在祖母的身边,一旦相别,对年事已高的祖母肯定是一次严重打击,思念会使老人躺倒的。于是他写了一篇《陈情表》给晋武帝,诉说他的处境,说明不能到任就职的原因。他在《表》中热情洋溢地写道:“没有我的祖母,就没有我的今天,今天祖母没有我,就没法度过晚年了。我和祖母互相依靠,相依为命,才得以活到现在。现在祖母年迈,我必须侍奉她老人家。”李密孝敬祖母的真心诚意,深深地打动了晋武帝,不但没加怪罪,而且批准了他的请求。

后来,祖母病故了,李密痛不欲生。直到服丧终了,他才应召出来上任做官。

马钧孝母改织机

马钧,三国时代魏国人,家住陕西凤县,是“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马钧的母亲就是织绫的。

因家境贫寒,无钱上学读书,马钧就在劳动中学习手艺,如雕木偶,结渔网,修理农具、家具等等。他对母亲非常孝顺。

母亲织绫用的织机,十分笨重。为了织花,人们把织机上的经线分成60综,每一综用一个小踏板操纵,60综,就用60个踏板来操纵,每织一根纬线,要踏60块踏板。这样,操作起来既费力,又低效。

马钧见母亲每日操作这样笨重的织机,累得疲惫不堪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心想:“自己整日修这修那,为什么不改进改进织机,来减轻母亲的劳动呢?”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小男孩用一根绳子系在核桃树上采核桃,只用力一拉,核桃便哗啦哗啦往下落。马钧想:“这要比上树用手一个一个去摘省劲儿多了!”这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扭头就往家跑。进屋后,一头扎到织机旁,摸摸这,看看那,最后目光落到踏板上。“对,就从这里下手来改进!”于是便开始量尺寸,试样子,之后将锛、刨、斧、锯全找来,动手制作。忙了好几天,终于做出20块踏板,外加一些关联部件。经过紧张地安装之后,他亲自坐上织机试踏。他踏下一块板,经线就能提起10综来。马钧一看,心想:“有门儿!”母亲见马钧如此高兴的样子,也喜在心头。她想:“儿子为了减轻自己的劳累,不辞辛苦,改进织机,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马钧虽说很高兴,但仍不满足现状。他想:“既然能从60块踏板,减少到20块踏,为什么不能再设法减少一些呢?”于是他连夜研究改进,母亲感动得亲自提灯为他照亮。终于,减少到12块。

母亲坐上儿子为她改进后的织机,织起绫来既轻又快,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这种新式织机,很快便推广开来。马钧这个大孝子的名字,自然也传扬开来。当时洛阳城的魏明帝闻知此事,召马钧进京。并封了个给事的官给他。可马钧对此并不感兴趣,他千方百计抽时间致力于机械方面的研究,后来竟成为三国时代魏国杰出的机械发明专家。

王祥孝感继母

王祥字休征,汉末晋初人,魏晋时先后任太尉、太保等职。以孝敬父母著称于世。父母有病,王祥不分昼夜,衣不解带,侍奉于床前。汤药煎好后,用口吹凉,再亲自尝尝,然后毕恭毕敬,送至父母床前,等待父母喝后才肯离去。

王祥生母薛氏因病过早去世,继母朱氏性情乖戾暴躁,心胸狭窄,一发脾气几天都不过劲。背后屡次向王祥父亲告状,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王祥失爱于父,经常受到父亲的斥责,以至怒骂,每天都让王祥做各种繁重的家务活计,王强虽年小体弱却一声不响地干活,从无怨言。

继母朱氏经常吃新鲜的鲤鱼,不管什么样的天气,王祥都千方百计弄到鲤鱼。有一次正值数九隆冬的季节,王祥急忙赶到村外河边,正准备用斧子凿开坚冰,想解开衣带进入寒冷的河里去捉鲤鱼,寒冰竟突然裂开,两条鲤鱼跃出,王祥急忙捉住,回家做好“鲤鱼烩”,给继母送去。

继母又想吃“黄雀炙”,王祥几次进入深山也没捉到一只黄雀,后来竟有十几只黄雀突然飞入室内,王祥喜出望外,把捉到的黄雀送给继母。

王祥家庭院里有一棵李树,所结的李子味道鲜美,继母害怕邻人摘吃,就命令王祥在树下护守。白天不让鸟雀落树,夜里防备老鼠食李。一天夜里,狂风骤起,下起瓢泼大雨,王祥抱住树干大哭,深怕李子坠落,一直守到天明,继母有些过意不去。

王祥弟弟王览系继母朱氏所生,继母爱之如命。王览六七岁见母亲经常打骂王祥,王览哭着用身体遮护哥哥,十几岁时就经常劝说母亲不要虐待哥哥,朱氏有所收敛。朱氏仍然寻衅找碴无理刁难王祥,并苛待王祥妻子,祥妻侍候朱氏如常。

一天夜里王祥在床上睡觉,朱氏蹑手蹑脚到床前举斧砍去,正赶上王祥已经起身,只砍坏被褥,她急忙逃走了。王祥知道是继母所为,就赶到继母前,跪下请死,朱氏羞愧不已。

王祥父亲去世后,家庭重担落在王祥肩上,每天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他为人厚道,品行端庄,见义勇为,誉满乡里。朱氏嫉恨在心,暗里将毒药放入酒里,使人送给王祥,弟弟王览知道底细,径起取酒。王祥也怀疑酒里有毒,争而不与,朱氏只好夺下酒急忙跑了。从此朱氏送给王祥的饭菜,王览都抢先尝尝,朱氏怕误毒王览,就不再往饭菜里下毒了。王览深受哥哥熏陶感染,“孝友恭恪,名亚于群”,当时传为美谈。

王祥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继母,有求必应,终于以孝心打动继母的心弦,母子感情逐渐融洽起来。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祥“扶母携弟避地庐江”,在那里隐居三十余年,魏国多次征召,也不前往就职。王祥小心谨慎孝敬继母,直至继母去世后,丧葬完毕,他已年近六十,才去徐州任别驾,协助徐州刺史吕虔戡乱,使“州界清净,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临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王祥在西晋任太保之职,位居三公,“高洁清素,家无余宅”,为政清廉,勤俭持家,病重遗令子孙丧事从简,“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当时传为佳话。

韩康伯替母分忧

晋朝时候有个韩康伯,小时候家里很穷。冬天,他连棉衣都穿不上。小康伯体谅母亲的难处,从不向母亲要吃要穿,时常说些可笑的话,去排除母亲的忧虑。

又一个冬天到了,老天爷好像故意和穷人做对,天气特别的冷。结冰了,飞雪了,小康伯还是穿着单衣单裤。母亲看着孩子冷得浑身发抖的样子,心里十分难受,求亲告友,东挪西借,凑了一点钱,回家一算,仅够做一件棉袄的,棉裤还是没有着落。

怎么办,先把棉袄做了再说吧。母亲赶忙到市上买了块最贱的布,回到家里就忙着给小康伯裁棉袄,边裁边安慰儿子说:“好孩子,等妈给你做好了棉袄,就再厚着脸皮去借点钱,给你做棉裤。”说着说着眼泪便流了出来。

这时小康伯正帮着妈妈拿熨斗熨布料,看着妈妈哭了,心里特别难受,怎么才能去安慰妈妈呢?看着被炭火烘热了的熨斗,他有了主意。他握着熨斗把,好像有重大发现似地说:“妈妈,不必做棉裤了,我穿上棉袄,全身上下都会暖和的。”

母亲停止了哭泣,瞪大了双眼,疑惑不解地问道:“傻孩子,光穿棉袄,不穿棉裤,怎么能全身都暖和呢?”

韩康伯指着熨斗调皮地说:“妈妈,您看,这炭火在熨斗里,连熨斗把都被烘热了。根据这个道理,我穿上棉袄,下身也会变,暖和的。”

母亲被小康伯稚气的话逗乐了,知道这是说笑话来安慰自己,哪有光穿棉袄不穿棉裤,下半身也会变暖的道理呢?

有这样的懂事孩子,自己就是再苦、再累、再难也值得。母爱,和对孩子的热切期盼,给了她多么大的生活的力量和勇气啊!

王延孝感继母

王延,字延元。是晋代西河人。他九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了。王延多年哀伤,几乎使自己失去自理的能力而成为疯子。每当到他母亲忌日那一天,他就跑到母亲坟前哭拜,常常是连续十几天也不中断,亲友们苦苦相劝,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坟地回家。

后,王延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是卜氏之女。卜氏对王延极其刻毒,总是看不上他。冬天做棉衣的时候,就用蒲草和烂麻皮当棉花给王延做了衣服,又破又短,根本不能御寒。王延的姑姑听说以后,急忙跑来询问。王延却一字不提,还请求姑姑不要去质问继母卜氏。从此以后,王延为了不惹继母生气,不让父亲、姑姑操心,对继母更加恭敬了。

有一年,正值隆冬盛寒时节,继母卜氏突发奇想,想吃鲜鱼。于是她就责令王延到集市上去买,因为根本没有人卖鱼,所以王延也只好空手而归。卜氏一见,勃然大怒,操起一根木棍把王延狠狠打了一顿,直打得遍体鳞伤才罢手。王延拖着满是伤痕的身子,跑了几里路到汾河上去凿冰打洞,准备抓鱼。他用绳子绑住一个大竹筐放到冰河里,一直等到天黑,提起来一看,果真有一条大鱼,王延高高兴兴地捧着活蹦蹦的大鱼跑回家,恭恭敬敬地给了继母卜氏。继母在冬天吃到新鱼,对王延的孝行有所感动。打那以后,对王延的态度也逐渐变得温和了。后来终于把王延看成亲生儿子,为他张罗找先生,叫他读书。

继母卜氏态度的转变,王延对继母更加孝顺了。盛夏酷暑,他拿扇子为继母扇风;隆冬严寒,他替继母暖被窝。虽是严冬,他衣衫单薄,却时时想着继母的温饱,问候起居。亲自做饭做菜,尽量让继母吃得有滋味。白天他外去做佣工,晚上回家干家务,夜里读书写字,常常是达旦而止。就这样,几年以后,他经史群书都能通晓大义。有一次州郡官员请他去做官,他以侍奉继母太忙,没有空余时间为理由非常干脆地推辞掉了。继母卜氏在王延的细心照料下,高高兴兴地度过了晚年。

盛彦吐哺待慈母

盛彦,字翁子,西晋广陵人。

少年时代便很有才能,当时有一位太尉叫戴昌的曾以赠诗形式考查他,盛彦面对满座官僚文士,慷慨作答,没有一点理解错误的地方,受到文士们的赏识。

盛彦的母亲王氏非常勤劳节俭,不仅亲自操持家务,还时时督促盛彦读书识字,教他以礼待人……后来,由于过度操劳,得了一场病,连眼睛也跟着瞎了。家里虽然雇了一个女仆,但是许许多多的事都落在了盛彦身上,他一边帮母亲安排日常生活,一边拼命读书,他的才干也越来越受人重视了。成年以后,官府鉴于他极有才名,多次征召他去做官,盛彦每次都是以母亲病势沉重而推辞了。每当谈到母亲双目失明,日常生活很难自理,重病缠身的情形时,盛彦就止不住悲伤,痛哭失声。他每天每顿饭都要亲手喂母亲吃饭,凉、热、咸、淡都是他先尝一尝,有时候,饭菜如果稍微硬一点,盛彦就自己先嚼一遍然后喂母亲。这样坚持了好多年,他母亲的病多少有一点好转。他母亲病了好久好久,女仆当然会受累,于是暗暗产生了怨恨的心情。有一回,盛彦外出办事,上午也没回来,那个女仆就生出了坏心,到屋子后面的菜地里捉了一些金龟子(吃植物根茎的小虫)的幼虫,放在瓦片上烤熟了给盛彦的母亲吃,还撒谎说是好东西。她吃了一些,觉得很好,于是就以为这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顺手捏了一点偷偷留了起来。后来,盛彦回家了,他母亲把烧熟的金龟子给他看。盛彦一看,立刻跪在母亲面前,哭着向母亲赔罪,深责自己照顾不周全,叫母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