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向死而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9:04:33

点击下载

作者:徐文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试读:

序言

你是否难以摆脱死亡带来的恐惧?

你是否在抱怨命运的不公?

你是否思索过活着的意义?

你的梦想被现实摧毁了吗?

你追求的幸福实现了吗?

你的未来是不是充满了迷茫、困惑呢?

…………

关于人生中的这些大问题,任何人都没有明确的答案,而这些问题本身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接受那些有直接答案或者间接答案的问题,没有答案的问题总是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不过,事实总是与理想相悖。人是不同的个体,外在世界也是不确定的,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所谓的答案仅仅是自欺欺人的安慰罢了。

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只要漫无目的、迷迷糊糊地生活就行了呢?人生犹如一条漫长的路,所有人都必须在这条路上艰难行走,但这条路的终点在哪里呢?人生之路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人生之路通向的是死亡,死亡是人生的终点站,所以人生可以看成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死亡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是应该设立更高的目标,好好地享受人生。其实,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进行一个个有选择、有目的的活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呢?首先,我们必须准确地、充分地认识自己与了解自己。猛然听到这个答案,你可能会觉得很可笑:我怎么会不认识自己呢?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呀!

其实,你的想法是错误的。人生中的许多问题、许多烦恼都是因为我们不能够充分地、深刻地认识自己。由于不了解自己,我们无法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才会觉得烦恼、困惑、无助、迷茫……

人生是无尽的,但没有感觉的人生犹如行尸走肉,没有思想的人生只是盲人瞎马,没有大胆的尝试更是致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而已。人生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堂接着一堂等待我们学习的课程。

只有深刻了解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清醒地认识自己,并对人生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探索。

死亡引发的思考

死亡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死亡,在人类走上历史舞台时便与人类如影随形。四千年前,古巴比伦英雄吉尔伽美什遭遇好友印齐杜之死时,悲伤地感叹道:“你变得暗淡,不闻我的呼唤。当我死时,岂不像印齐杜般?我心伤悲,惧怕死亡。”

吉尔伽美什一语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每个人都惧怕死亡,无论他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无论他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死亡是对人类生命最大的威胁和挑战,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归宿,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宿命。它不仅在生命的终点等待我们,还会伴随我们一生。

从孩提时代开始,人们便开始注意到各种各样的死亡痕迹:枯萎的落叶、凋谢的花朵、死去的昆虫、病死的宠物、去世的祖父母……一望无际的墓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目睹这一切的孩子也曾试着像父母一样假装熟视无睹,但假如实在想不明白就会直接说出自己的忧虑。这时,大人们会责怪孩子,告诉他们不要说“死”这个不吉利的字,实在搪塞不过去就会稍加安慰,将死亡说成是很遥远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死后还有天堂、复活、轮回等等。

然而,父母的回答并不能排除孩子心中的悲伤与恐惧。于是,死亡便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并且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成为人类难以直视却又无法摆脱的宿命。“死亡距离我还很遥远”“谁都免不了一死”“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活过一天算一天”……人们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逃避死亡、安慰自己。于是,人们开始拼命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享乐,企图将死亡从脑海中删除,从心灵中撵走。就像鸵鸟一样,在死亡来临之前将头埋在尘世喧嚣的沙土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杯空明日忧。殊不知,这只能躲过一时,死亡迟早还会找上门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最具个体化,同时也是最为平等的。在生死关头,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比谁弱,尤其是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在临死之际,任何人都只能完完全全是自己,不可能是他人。正如我们在出生时带来了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东西,在我们死后,我们也带走了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的东西。

死亡也是随时都有可能降临的。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日起,我们就不得不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也没有人会一直健康。就算我们再年轻、再健康,死亡也从不会停止对我们的窥视。无论是死于意外,还是死于犯罪,在年轻、健康时死去并不是罕见之事。死亡距离我们很近,我们必须做好随时面对它的充分准备。

其实,人类一辈子都在准备着,却唯独对死亡没有准备。

乔达弥是一位生活在佛陀时代的少妇,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于是,她抱着儿子去找佛陀,希望佛陀能够让她的孩子复活。佛陀让她去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讨要一粒芥菜籽交给自己,那样,他就可以帮助乔达弥的儿子复活了。

乔达弥在向第一户人家询问时,主人告诉她:“我们家已经死过很多人了。”第二户、第三户……她走遍了全城,答案都依然如此。

乔达弥终于了解了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而且她也深深地意识到世界上不仅仅是她一个人才会受到死亡的威胁与折磨,其他人也是一样。

在乔达弥的故事中,有一件事值得我们再三思索: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无一人可以幸免。既然无法逃离死亡,倒不如直视死亡,从死亡中汲取生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当代西方哲学才开始将死亡当作人类的一个基本生存背景,并将死亡当作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练习死亡,向死而生。这些观点看起来十分恐怖,但其背后蕴藏着无限的生机。

死亡,是生命硬币的背面,它总是通过种种方式投射到生命本身,就像照片的底片总是要求被制成正片,以便我们能更好地看清一样。因此,死亡的作用就在于引发我们思考,但是思考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生命。这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穿越的网球场,被死亡惊醒的思想在死亡上发生反弹,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反弹回生命之中。我们绝对不能为了不看见死亡而紧闭双眼,也不能任由自己惊慌失措地在死亡面前盲目游荡。

死亡,提供给我们一种可以试图理解生命的选择,进而引发我们的思考,强行将我们变为思想者,变为一个沉思的存在者。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大的忧虑

音乐史上曾发生过一桩著名的“国际音乐奇案”:因为一首名叫《黑色星期天》的乐曲而自杀的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在匈牙利157人的自杀事件中,许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这首歌有过联系;这首歌传到其他国家之后,更是成为许多人死亡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因此它被查禁长达13年,也被称为“死亡音乐”或“魔鬼的邀请书”。

在“国际音乐奇案”中,很多人把这些人自杀的原因归结为《黑色星期天》这首乐曲,认为大家就是因为听了这首乐曲而自杀的。其实不然,一曲音乐本身是不具备杀伤力的,那些听了《黑色星期天》后自杀的人本身就有一种对生命的恐惧与焦虑,而《黑色星期天》刚好出现在二战后的经济大萧条年代,这是一个人类精神屡遭迫害、生存受到威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那忧郁得让人心碎的曲调,必然会使得很多人对死亡产生焦虑与恐惧,从而引发自杀事件。

确实,生命无常。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死亡的阴影便如影随形。因此,人们一直生活在死亡的焦虑中。然而,大多数人在意识层面并未觉察到自己对死亡的焦虑。这种焦虑被那些经过伪装、改头换面呈现出来的表象所取代,像痴迷于累积财富、盲目追求名望、贪图享乐一样,因为这些都可以提供给人们所谓的“不朽”。

不过,这些表象的东西并不能赋予我们人生的意义,也不能充实我们的心灵。当黑夜降临,远离喧嚣,我们独自面对灵魂时,它们并不能驱走我们内心对死亡的恐惧,而这恐惧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们享受生命的欢娱,剥夺了人生真正的快乐。因此,许多人对人生充满仇恨,甚至颇具讽刺意味地选择自杀;另一些人则沉溺于狂乱和迷茫之中,以此来逃避存在的真相,逃避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宿命。

无论是选择自杀的人,还是沉溺于狂乱和迷茫中的人,他们这么做都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死亡是威胁人类的最大灾祸,人类最大的忧虑莫过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之所以惧怕死亡,那是因为人们害怕死后会受到惩罚或者任何不为人知的威胁,又或者害怕死后一切都会变成虚无,这种虚无意味着他们会失去他们曾经所拥有的全部。

但是,对于那些能够反思死亡的人来说,死亡对其构不成任何威胁。地狱的恐怖,只不过是人们编造出来吓唬那些不安分的人的。因而,对于死亡,我们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因为我们从来都不与它共存:当我们在时,死亡是不在的;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已经不在了。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惧怕死亡,为那些我们已经不在人世间的将来的岁月感到不安和忧虑,与为那些我们尚未来到人世间的过去的岁月感到不安和忧虑是一样愚蠢的。我们在出生之前从来不会因不存在而痛苦,因而,假设我们死后会因自身的最终消失而痛苦,就会显得十分荒谬。

从根本上来说,当死亡通过我们的想象给我们造成痛苦时,我们应该明了,至少现在我们还活着。而且,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下出生所带来的惊喜,这种惊喜应该与死亡的惊恐同等强烈。如果死亡就是不存在,那么,我们至少战胜过它一次,那就是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

我们是会死的,但我们已经从死神手中偷走了一些时间,那些我们已经活过的年、月、日,以及我们将要继续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这些时间不管我们如何度过,它们终归是属于我们的,属于我们这些已经胜利降生于世上的人,而不属于死神,尽管我们以后终将无可避免地死去。

人们对死亡的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现自己的潜能,他们为此深深地感到遗憾。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与其在死亡的恐惧中抱憾终生,不如好好地思考人生,充实地过完这一生。

直面死亡需要勇气

一个仆人惊慌失措地跑到主人面前禀告,他在市场上见到了死神,死神不停地推挤他、恐吓他。他请求主人准他的假,以便尽快赶到撒玛拉去,因为只有在那里,死神才找不到他。主人准了仆人的假,自己却跑到市场上去见死神。主人找到死神后,便责问他为什么恐吓、威胁自己的仆人。死神回答说:“我并没有恐吓、威胁他,我只是感到十分惊奇,没想到居然在市场上见到他,因为我们原来约定的是今天晚上在撒玛拉见面。”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死亡都可以找到我们,即使我们在任何可疑和陌生的地方设防。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躲避死亡的打击,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幸免一死。

死亡何时到来?死后我们将去往何方?关于死亡,有太多的不确定。死亡是个大谜团,但有两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第一,我们总有一天会死;第二,我们不知道何时会死,也不知道会怎么死。因此,我们总是用不知道何时会死作为借口,延迟对死亡的正视。我们就像小孩儿玩捉迷藏一样,蒙住眼睛就以为别人看不到我们了,只不过是掩耳盗铃。

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吸引灾难的磁石,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现实中来的,消极思考的内心会吸引消极的现实,而积极思考的内心会吸引积极的现实。越是惧怕死亡、逃避死亡,你的内心就会只有死亡的存在,而你就会奔向死亡、追逐死亡。相反,如果对于死亡的恐惧降低,也就比较容易接受死亡;增加对别人的关怀,肯定爱的重要性;追求物质的兴趣降低,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精神意义。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傲慢、狭隘、自私的中年官员伊凡·伊里奇得了绝症,疼痛一直折磨着他。当死亡临近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将全部人生都用来追求名誉、声望和金钱了,借此来逃避死亡。伊凡·伊里奇开始对那些毫无根据地说他会康复的人充满愤怒,因为他们这样说会误导他将这一生的错误继续下去。

在和自己的内心深入交谈之后,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死得如此糟糕,这正是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死亡,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好像平时坐在火车车厢里,当他以为自己在前进时,却是在后退。

随着死亡逐渐逼近,伊凡·伊里奇试着温柔地对待他人:当小儿子亲吻他的手时,当仆人充满关爱地照料他时,甚至对他年轻的妻子,伊凡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份柔情。最终,他没有在疼痛中死去,而是在充满爱心的愉悦中安然合眼。

就像伊凡·伊里奇一样,一个人只有在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自我意识才会真正的诞生。看过电影《卡桑德拉大桥》的人都知道,在列车开往卡桑德拉大桥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通往死亡的途中。正是在这个时候,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才得以彰显:可以选择跳车逃走,可以奋起反抗,也可以一动不动地坐以待毙。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是其自由选择的结果,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才能够破除成见,把真与假、善与恶等界限看得模糊。死亡,在其最深处终于释放了人的自由。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面对死亡,需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我们既要把死亡当作生活中的“日用品”,又要把死亡当作奋进的动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对死亡的悲观和乐观中摆脱出来,进而将向死而生的奋斗精神带到生命中去。

在苏格拉底被执行死刑之前,苏格拉底其实依然有好几次活命的机会。例如,苏格拉底有机会进行一次申辩,只要他在这次申辩中承认错误,并恳请希腊公民考虑到他的妻儿,放他一马,并愿意缴纳一定的“赎罪金”,依据当时的惯例,苏格拉底完全是可以被免除死刑的。而且,他的学生们已经为他准备好了“赎罪金”。除了这个机会之外,苏格拉底还可以通过越狱的方式,逃往其他国家来避免死刑。然而,苏格拉底没有这么做。苏格拉底不仅没有恳求希腊人的原谅,反而讥讽希腊人判处他死刑是他们自己的损失,并留下了名传千古的《申辩篇》。

死亡,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关键是死亡是否具有价值和尊严,这是苏格拉底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虽然死亡本身有着狰狞的面孔,但对于生命自身而言,最可怕的是你失去面对死亡、超越死亡的勇气和力量。而这种勇气和力量则是一个生命主体性的体现和高扬,只要我们能始终坚持这种主体性的力量,将我们的精神追求放在肉体享乐的前面,将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放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之上,我们就能够获得向死而生的态度和力量,就能够从死亡中获取不朽和超越。

永生是一种天罚

长生不老,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一旦死亡之神真的将你遗忘在某个角落里,你就一定会如愿以偿地获得想象中的快乐与幸福吗?

存在主义者、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瓦所写的《人都是要死的》,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福斯卡出生于十三世纪意大利的卡尔莫那邦国,他雄心勃勃,幻想着建立一个富足、理性、和谐、大同的国度。他偶然得到了来自法老的不死药,并在重新开始的永恒生命里大展抱负。

接下来的两百年里,理想在他的努力下都一一成为现实:卡尔莫那不仅在城邦混战中变得强大,而且还躲过了蔓延整个欧洲的黑死病,消灭了宿敌热那亚,成为意大利最强盛的邦国。

但是,整个历史没有按照他的理想发展,而是走向了理想的反面:随着军队的壮大,战争也逐渐升级;人们虽然躲过了瘟疫,却躲不过战争;消灭了强敌,却迎来了更强的敌人;国家富强了,但穷人依旧贫穷,富人照样在奢侈地生活……他的所有努力最终都成为徒劳。那些有生有死的人永远不会按照他的思路去完善世界,一代一代、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重复着相同的行为,都在用相同的方式力图证明自己的存在……

最终,福斯卡才明白:“我活着,但是没有生命。我永远不会死,但是没有未来,这是一种天罚。”“我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不是。我一步步朝天涯走去,天涯一步步往后退;每天傍晚,天涯落下同一个太阳。水珠往天空喷去,又溅落在地上,时光摧残时光,我的双手永远是空的。”他不敢睡,因为害怕噩梦。梦见天空中的月亮照着白茫茫的一片大地,只有一个孤零零的人和那只老鼠在永恒里团团打转……

原来,永生是一种天罚。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人们渴望长生的真实原因在于不愿舍弃自己独立的、特殊的身份。如果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身份,就会发现我们的这个身份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姓名、工作、家庭、房子、信用卡、同事、朋友、家人……于是,我们就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且短暂的支撑上。然而,当这些支撑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吗?

如果离开了这些我们所熟悉的支撑,我们所面对的就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我们不熟悉、令我们焦躁的陌生人,而我们却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却从来都没有勇气正面面对他。我们总是试图以一些无聊或琐碎的喧闹来填满每一个空白时刻,以保证我们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虚拟的身份下,并且费尽心血来维持这个特殊的身份,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这跟《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假乌龟差不多,在激情的催眠之下,我们太过沉迷于建造房子的快感,竟然把生活的房子建在了沙上。

这不正是我们生活方式的悲剧吗?

一个人诞生,他的烦恼、痛苦也会跟着一起诞生。有些人活得越久,就会变得越愚蠢,因为他为了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会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一个人要回答“对谁需要?对什么需要?”这样的问题需要一个前提:人,都是要死的。而当我们死亡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尤其是我们如此钟爱、如此盲目依赖、如此努力想活下去的肉身。

如果没有了死亡,理想、爱情、幸福,以及痛苦、失望、悲哀等,这一切都将不再重要。如果没有必然的消逝,存在的一切都将被磨蚀,成为日渐扩大的空洞,这个空洞最终将吞没所有的存在,成为万劫不复的虚无。

人,必然是要死的。一个人只有勇敢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勇敢地面对自己。对于每个人,生命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样的一个生命是永远不会重现的。在每个人身上,生命没有一点一滴不是崭新的。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充满信念,愿意为自己的信念奉献宝贵的生命,人生就有了价值,就会一代代传下去,使人的一生充满希望、理想、幸福……

关爱是化解死亡之毒的良药

一位名叫安格纳的女人快要死了,她充满了痛苦和恐惧,非常希望能获得别人的爱。她的两个姐姐被深深震撼了,其中一个突然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谎言”。但是,她们两个都无法走近安格纳的心灵,也没有能力与其他任何人产生亲密关系,她们甚至充满恐惧地躲开了即将死去的妹妹。只有女佣安娜愿意抱着安格纳,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安格纳死后不久,她孤独的灵魂游荡回来,用一个可怕的孩子的声音哭诉着,并乞求姐姐拥抱她,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死去。她的两个姐姐想要靠近她,却又害怕死人那种冰冷、斑驳的皮肤,她们似乎提前看到了自己必将到来的死亡,惊恐地从房间里跑出去了。这一次,又是安娜的拥抱让安格纳真正走完了死亡的旅程。

这是英格玛伯格导演的著名电影《呐喊与低语》的片段,这部电影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描述了死亡的孤独感,以及人际关系对人们的重要性。

死亡的孤独感来自对死亡的恐惧。随着死亡的逼近,临终者的这种恐惧会越来越强烈:恐惧受苦,恐惧尊严荡然无存,恐惧要依赖别人,恐惧这辈子所过的生活毫无意义,恐惧离开所爱的人,恐惧失去控制,恐惧失去别人的尊敬……这时,临终者就会感到孤独、寂寞。但是,当有人陪着他面对恐惧时,他就会了解到原来恐惧是普遍现象,个人的痛苦就会因而消失。

所以说,临终者最需要的是别人能够对他表达无条件的爱,越多越好。这种爱,远胜过药物麻醉剂,不仅可以减轻死者的痛苦,而且能够驱除临终者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使临终者内心归于平静,让临终者安详地离开人世。

那么,对于临终者,我们又该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呢?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对临终者讲真话,告知其死亡的临近。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对死者隐瞒真相,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临终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有所了解的,而且从别人对他注意力的改变、不同的对待方式、讲话音量的降低、亲戚的泪水、家人紧绷的脸这些地方意识到自己将要离开人世了。这时,如果我们还是对临终者隐瞒病情,只会加重临终者的心理负担,让临终者看不到希望,从而加速死亡。

临终者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情感到焦虑。如果临终者不清理一下未完成的事就不会放心去世,因为他们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不能完全释怀。当一个人去世时还怀着罪恶感或对别人的恶意,是不会安详坦然地离去的。有时候,人们会觉得在一个人即将离开人世时去治疗过去的痛苦会不会太晚了?答案是绝不会晚,即使经过巨大的痛苦和虐待,人们仍然可以发现彼此宽恕的方法。死亡的时候有它的庄严和肃穆,在这一刻,人会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豁达,尽管在此之前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一生的错误还是可以得到宽恕或谅解的。

一个人去世时最为理想的状态是放下内在的一切,在那个关键时刻,心不被欲望攀缘,不被执着所牵绊。因此,在去世时必须尽力解脱临终者对一切财物、权势、亲人、朋友的眷恋。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样做是对爱的一种背叛,认为这是不爱的象征。其实不然,试想当我们坐在所爱的人床边,以最深切、最诚恳的柔和语气说:“我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我爱你。你将要过世,死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希望你能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它。虽然我希望你能够永远陪伴在我身边,但我不想让你再承受更多痛苦了。我们相处的日子已经足够我回忆了,那些记忆会伴随我度过我的余生,我将会永远珍惜。现在,请不要再执着生命,放下一切,我完全诚恳地允许你离去。你永远不会孤单,现在乃至永远,因为你会拥有我全部的爱。”让临终者放下眷恋与执着,这是对临终者最深沉的爱。

在对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的过程中,也可以让我们自己对死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够让我们更勇敢、更坦然地去面对死亡,并以死为参照物,积极面对生命中的诸多问题。

完整意义的人生,势必会伴随着痛苦。其中,面对心爱之人的死亡是最大的痛苦。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学会坦然地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这样,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

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定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是如此短暂,而且爱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

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会生命的真正意义。

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健康是生命的基础

生命的受胎是很不容易的,人身难得。从医学的角度讲,在男女的性行为中,男性的精子是几千个或者几万个一起出来的,就好像许多个兄弟姊妹赛跑,冲到最前面的那一个,才有机会成功地创造出人,其他没有机会的就被淘汰了。

生命的难得,就如大海中的盲龟,撞到一个海上漂流的木板,一抬头,刚好伸进这个板子的洞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生存的机会,保证我们的健康。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健康呢?不朽、纯粹的快乐,不含丝毫敌意的绵绵爱情?当然,这些都令人向往,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它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疾病。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圣人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哀公问孔子曰:“有智寿乎?”孔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居处不理,饮食不节,劳过者,病共杀之。居下而好干上,嗜欲不厌,求索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敌众,弱以侮强,忿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故有三死而非命者,自取之也。”

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人有三种死法不是命运注定的,是个人的自取灭亡。第一种:居住的环境不够整洁、杂乱无章,饮食没有节制,过度疲劳者,疾病就会缠身,最终导致死亡。第二种:作为下属不安分尽职,总是想越俎代庖地做一些领导范畴的事情,这种贪得无厌,野心膨胀的人必将会遭受刑罚而导致死亡。第三种:处处树敌,寡不敌众,以弱侮强者,这种自不量力的人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最后自取灭亡。

我们总是以为“长寿”很难,实际上,只要避免了孔子所说的三种情况,长寿又有何难呢?人自身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自身的美好素质——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格、超群的智慧、良好的性情。所以,我们应该注重维持和改善人的自身素质,而不是把我们的目光投向身外的财产和荣誉。

如果想要维持生命程序的正常运行,无论是整体还是部分,都需要运动。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身体的内部组织在不停地运动,心脏就会舒展自如,不知疲倦地运动;心脏每跳动一次,身体内的周期循环便完成一次;一次脉搏,一次呼吸,大脑也就会完成一次双重运动。所以,人体的内外应该进行相互的配合和支持,人如果不进行户外运动,那么人的体外和体内就会不协调,比如某种情绪使我们热血沸腾,但我们又不得不压制使其不表露出来。

在人的主体素质中,能够带来幸福的直接因素莫过于保持良好的性情。良好的性情所带来的好处会直接呈现出来,这种愉悦的性情能够取代内在的素质,其他素质得来的益处却无法代替它。一个人或许年轻、英俊、富有,备受人们尊重,但要判断这个人是否幸福,我们只需去了解这个人是否愉快。如果愉快,其他并不重要,无论贫富贵贱,强壮体弱,他都是幸福的。

谁经常笑,谁就幸福;谁经常哭,谁就痛苦不幸。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但它却包含着朴素的真理。愉悦之情无论在何时到来,我们都应该双手欢迎。愉悦之情是幸福的现金,而其他都只是兑现幸福的支票,愉悦之情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直接的。

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愉悦之情就是上帝的恩赐,我们的生存就是现在。可见,我们应该把追求愉悦之情放在第一位。而增进愉悦之情首推健康的身体,最次为金钱。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劳苦大众的脸上时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富贵之家却愁苦满腹的原因。

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愉悦之情;愉悦之情则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况。如果我们把我们所处健康的日子和被病魔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时刻,以及我们在两种环境中的心情进行对比,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的幸福九成在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健康是一切快乐的源泉,没有了健康,其他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至于那些主体的好处,例如精神、性情、气质等,都会大打折扣。所以,人生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财富、官位、声誉,以及其他欢愉而献出自己的健康。

请牢记:人不长寿是种罪,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欲望是把双刃剑

在希腊神话中,坦塔罗斯因侮辱众神被打入地狱,并因此永远承受着痛苦的折磨:坦塔罗斯站在一池深水中间,波浪就在他的下巴处翻滚。可是,他需要忍受着烈火般的干渴,喝不上一滴凉水,虽然凉水就在嘴边。他只要弯下腰去,想用嘴喝水,池水立即就从身旁流走。同时,他还得忍受饥饿的折磨。在他的身后就是湖岸,岸上长着一排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树枝都被压弯了,吊在他的额前。他只要抬头朝上张望,就能看到树上挂着诱人的梨子,鲜红的苹果,火红的石榴,香喷喷的无花果,绿油油的橄榄。可是,当他踮起脚来想要摘取时,空中就会刮起一阵大风,把树枝和果实吹向空中。除了忍受这些折磨之外,最可怕的是时时刻刻面临的死亡威胁,因为在他的头顶上吊着一块大石头,随时都会掉下来,将他压得粉碎。

坦塔罗斯的痛苦缘于他的欲望,如果他对眼前的东西无欲无求,他就不必忍受痛苦的煎熬。

一个人的欲望越强烈,他的痛苦就会越深,因为欲望经常附在他身上不断地啃噬他,使他的内心充满痛苦与矛盾。因此,我们很多时候主张禁欲,以为欲望泯灭了,也就远离了烦恼与痛苦。

然而,生命是需要许多能量来支持的:欲望、憧憬、期待、喜爱、憎恨……欲望,有时是吞噬身心的鬼魅,常把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有时又是追求幸福的动力,是生命火焰得以燃烧的柴火。

1823年,35岁的大诗人拜伦已经开始失去欲望了,他的生活变得无聊,如一潭死水般。于是,那年夏天,他跟着军队朝希腊进发,准备将生命献给战争。行军途中,他致信诗人歌德,倾诉自己的苦恼。

当时,歌德已是75岁高龄了。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情人,不想结婚,更不敢谈恋爱,将生活寄托于一场战争。而另一个风烛残年的生命却正准备向一个年轻的女人求婚,他的生命力像一个年轻小伙儿一样旺盛。

拜伦闻讯后,在异国他乡更加忧伤,他说自己是年轻的老人,而歌德是年老的年轻人。

一年后,拜伦在没有结果的战争中病死。临死前,他对医生说:“我对生活早就烦透了,我来希腊,就是为了结束我所厌倦的生活,你们对我的挽救是徒劳的,请走开!”

那时,年迈的歌德还在那个美丽的女子怀里享受着生活,他的诗作一篇比一篇华丽,而且充满了激情。

让人迷失自己的有时是欲望,有时又是没有欲望。断了欲望,就是心的死亡。幸福、成功,离不开生命欲望的熊熊燃烧。太多的欲望会拖累人的心灵,但失去了欲望,生活就只剩下了无聊、孤独、死寂。

生活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永无休止的欲望。一个只求能够赚钱养家糊口的人最终会发现,他其实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这又成了新生活的目标,直到他被满足为止。但是,满足之后又会有新的欲求,于是只好这样无休止地走下去。这并不是说生活中充满挫折,而是说生活就是永无休止的欲望,人不可能获得最终的满足。正是这些欲望和欲望的满足赋予了生活意义,使生命得以延续。

我们所谓的人生,其实就是在欲望和成就之间不断流转。这就需要我们适度的把持,凡是以欲望之求的满足作为幸福目标的,必然堕入不幸。恰是放弃这种幸福渴求折磨的,反而能收获宁静的幸福。

人格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对“人格”的定义,可借一个公式来表达:性格+哲学,性格是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而哲学是在人生过程中学来的,两者合二为一,成为人格。换句话说,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形成的哲学,造就了我们的人格,也就是心灵的品格。

一个人本着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度过人生,将会决定他的人格。如果人生哲学扎根不深,这棵人格之树的枝干不会粗壮,也无法长成顶天立地的大树。

那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哲学呢?

正所谓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应该顺其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心胸开阔、宽容待人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用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品格可立一生。这就是作为一个成功人士或希望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的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道之以德”“德者得也”。《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最上等的是确立高尚的品德;次一等的是建功立业;较次一等的是著书立说。如果这些都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就是不朽了。这就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能获得人生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精彩。

人格,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是一个人最高贵的财产,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本身,它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人格使社会中的每一个职业都成为荣耀,使社会中的每一个岗位都受到鼓舞。它比财富更具权威,它使所有的荣誉都毫无偏见地得到保障。它伴随着时时可以奏效的影响,因为它是一个人被证实了的信誉、正直、言行一致的结果,而一个人的人格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显著地影响着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敬。

中国古代士人特别强调修身。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指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儒家的经典人生道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到了一个基础地位,先有高尚的品行,然后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因此,要成大事,就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容易被容貌的美丑所束缚,而不考虑关系到整个人生的品格之美。事实证明,只注重外表的人往往因外表而毁灭,看重品格的人却因此获得永生。

在新奥尔良的一个大广场上伫立着一座漂亮的大理石雕像,雕像上有这样一句话:“玛格丽特雕像,新奥尔良。”

在黄热病疯狂蔓延的情况下,玛格丽特活了下来,成了一个孤儿。长大后,她就嫁人了,但不久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她唯一的孩子也死了。她非常贫穷,也没有文化,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外,几乎不会写字。于是,她就去了女子孤儿收容所工作。后来,玛格丽特在这个城市开了一家自己的乳品面包店。每个人都认识她,并且资助她购买运送奶的小车和烤面包的炉子。

玛格丽特非常努力地工作着,节省下每一分钱来帮助那些孤儿。她从来没有买过一件丝绸衣服,也没有戴过一双羊皮手套。虽然她长得不漂亮,但当她离开人世后,这座城市却为这位孤儿建造了一座美丽的纪念雕像,作为对一个美丽的、有益的、无私的人的感激。

玛格丽特的外表不是美丽的,但她因为人格的美丽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外表的美固然能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但外表的美是会消失的,只有内心的美才能历久弥真。

决定一个人高贵与否,重要的是看他的品行,而不是看他长得如何、穿着怎样。如果你素质低下,终日游手好闲,虚度光阴,那么,即使你全身用名牌武装,也无法使自己变得高贵起来。要让自己变得高贵,首先就得陶冶自己的情操,让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高尚的人格,这样的人不仅不受欢迎,反而还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总之,高贵离不开品格的完美。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完美的内心世界,再漂亮的外表,也只能充当服装店里的衣架子而已。能让你一飞冲天,成就最广大生命格局的只有你的品格。

总盯着痛处,就看不到光明

一名涂鸦者声称:“阻止事情发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让它停下来。”这办法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实际去做时才知道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可能生活在过去。因此,很多人猛烈抨击这种方法。既然没能阻止过去的事情发生,就没必要对它念念不忘。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听到很多正确的警句,如“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时光无法倒流”等,这些话都是在告诫人们在人生过程中,不要为昨天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没人能回到过去重写历史,你的过去始终不会改变,所以不要再去试图改变过去了。

一位西方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城的废墟里发现一尊“双面神”神像。这位哲学家虽然学贯古今,却对这尊神很陌生,于是问神像:“请问尊神,你为什么有一个头,两副面孔呢?”

双面神回答:“因为这样才能一面察看过去,以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以给人憧憬。”“可是,你为何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哲人问。“现在?”双面神茫然。

哲人说:“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未来是现在的延续,你无视现在,即使对过去了若指掌,对未来洞察先机,又有什么意义呢?”

双面神听了,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原来,他就是没把握住“现在”,罗马城才被敌人攻陷,他也被人丢弃了。

大多数沉溺于过去的人相信回顾过去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做这些事,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应对。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需要很多时间来看透过去,以便从中吸取教训。在某种程度上,你甚至会觉得自己可以改变过去,这是既疯狂又痴心妄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你如何沉湎于过去,你的过去永远都会保持原样,所以不要再试图改变它了!唯一能够让你解脱出来的方法就是忘掉过去。只有从过去中解脱,你才能摆脱痛苦的纠缠。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痛苦,过去的痛苦也并非是毫无价值的。我们可以好好反思过去犯下的错误,吸取其中的教训,确保现在乃至未来会有所改变,然后将之抛诸脑后。

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的,可以说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譬如失恋,只要失恋者真心爱那个弃他而去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但是,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萎靡不振;有的人为之反目为仇,甚至行凶报复;还有的人怀着自尊和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这其中就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

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就在铸造着他的人格。无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能够意识到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会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人格。

因此,我们在精神上,要学会明智地放下一切,既不执着往事,也不妄想未来,只是珍惜当下,全身心融入当下的生活,就在当下过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永远要牢记:没有将来,只有现在。现在,你在做什么,你做得如何,也就已经决定了未来你的状况会是如何。我们做到了在每一个当下都活得足够好,无执着地洒脱愉悦,那么,分分秒秒的总和,就构成了一条永恒延伸、幸福快乐的人生长河。每一个当下的脚步都走得好,走得正确坚实,不就积累出一个远大的前程吗?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情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把痛苦当作爱的结果来承受,把它化为生命的财富。经历过巨大痛苦的人都能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的是同一种能力。

清扫心灵,简约生活

许多人常常会问:“我得到了什么?”“我拥有什么?”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拥有“什么”的同时,已经被“什么”所拥有。正如一个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他拥有的越多,需要担心和关注的外部事物就越多,他就越没有时间去做他自己。

存在主义有一句名言叫作“拥有就是被拥有”。比如,我拥有一辆汽车,也就等于我同时被这辆车所拥有,因为我必须时常担心:“我的车会不会被偷走?保险费是不是又该缴纳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伴随着拥有这辆车同时到来。

由此可知,拥有的东西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人的生命内涵和注意力被分散了,最后反而使自己成了拥有物的奴隶,从而丧失了人生的意义。

当然,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不拥有,而是不要去拥有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要简化我们的生活。

许多西方人就倡导过这种“简单的生活”。他们试着离开汽车、电子产品、时尚圈子,看能不能活得快乐,这被称为“草根运动”。他们强调简化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抛弃物欲,而是要把人分散在身外浮华物上的注意力移出一些,放在人身上、精神上、心灵情感上,过一种平衡、和谐、从容的生活。

动物只要吃得饱,不生病,便会觉得快乐了。人也该如此,但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很多人忙碌于追逐事业上的成功,从而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他们在永不停息的奔忙中忘记了生活的真正目的,忘记了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样的人只会看到生活的烦琐与牵绊,看不到生活的简单和快乐。

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许多烦恼,也为我们身心的解放开拓了更大的空间。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说要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掉世俗浮华的琐事。当然,简单生活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部昂贵的车子,但仍然可以使生活简化。关键是诚实地面对自己,想想生命中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其实,简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哲学。简单生活是简单主义者的生活选择,无论是田园隐居,还是返璞归真,抑或是自愿选择一贫如洗。需要注意的是:“自愿”简单只是途径而不是目的。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当你不需要为外在的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时,也就为内在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静。之后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这时的你可以更加深层地认识自我的本质。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身体被调整到最佳状态时,精神才有可能进入轻松状态;而当人的身体和精神进入佳境时,人的灵魂,也就是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

每个人都会有清理打扫房间的体会,每当整理好自己最爱的书籍、资料、照片、唱片、影碟、衣物,把不需要的东西扔掉之后就会发现:房间原来这么大,这么清亮明朗!

其实,我们的心灵也是一间房,也需要经常清理。心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人就会变成它们的“奴隶”,得不到放松。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久了,心灵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本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要知道,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但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是那么容易清理的。因此,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而不愿去清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又会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又不确定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不需要的。

的确,清扫心灵不像日常生活中的清扫那样简单,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痛苦。不过,你可以每天扫一点,每一次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必须一次扫完。不过,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污染心灵的东西。

简单是快乐,放弃是拥有。不为太多的外物所累,人才能感受到轻松,灵魂才有空闲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试着给自己的生活来一次大“清理”,看看哪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哪些东西只会增加我们心灵的负担;哪些想法是推动生活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哪些想法只会让生命变得更累。留下真正需要的,摒弃那些没有必要存在的,简约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更美好!

学会放下,不要太执着

让我们做个实验:拿起一枚硬币,想象它代表你正在执着的东西。握紧拳头抓住它,伸出手臂,掌心向下。这时,如果你打开或放松手掌,你将失去你正在执着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握住它。

执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世间没有恒久不变的人和事,可是我们还是拼命地执着。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这就是我们拼命去执着的悲剧和嘲讽的所在:执着不仅是做不到,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要避免的痛苦。

执着背后的动机也许并不坏,但我们所执着的东西,本质上是执着不了的。就像人们在突然失去伴侣的时候,才了解自己是爱他们的。然后,人们就更执着了,当一方越执着,另一方就越逃避,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越脆弱。

人们总是把执着误以为是爱。即使拥有良好的关系,由于不安全感、占有欲等因素,爱也被执着所破坏了。一旦失去了爱,你所面对的就只剩下爱的“纪念品”和执着的“疤痕”。

一味执着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距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着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并不是专指那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占有的人生态度体现在学习、工作、交际、回忆、信仰、爱情等一切日常生活中。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皆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误以为达到了这些目标就会享受到世间至高无上的快乐与幸福。

但人生是无法占有的。人生只不过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性的礼物,到了一定期限我们必须归还。与其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迷惑了我们,不如怀着一种从容闲适的心情去品味它。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从终极的意义上来看,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短暂易逝。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会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而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体验。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所执着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所执着的东西。一个人的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是一样的悲剧。对于一个占有欲极强的人来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然会受到痛苦的折磨;而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又会觉得无聊,于是又会有新的欲求,进而产生新的痛苦。

有的人因为喜爱花儿的美丽,就把它摘下来,放在手心。我们常常和这个人一样傻,喜爱一个人或是一件东西时就会想方设法地占为己有,以为这样就可以占有它的美。人们误以为把事物据为己有,就可以占有它的意义。可是,意义是不可占有的,一旦你试图占有,它就不在了。

无论我们和我们所钟情的人或物多么亲近,美始终在我们之外,不是在我们的占有中,这种美始终存在于人们对其的欣赏和倾倒中。正如海涅,他终生没有娶一个女人,但他把许多女人的美变成了他的诗,因而也变成了他和人类的财富。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做才能克服执着呢?

唯一的途径是了解人生的变化性。只有切身地体会变化,才可以让我们慢慢摆脱执着的观念,以及错误的永恒观、盲目的追逐。慢慢地,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我们因为执着不可能执着的东西,而去体验一切痛苦,这是没有必要的。也许在开始体会变化时,会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这种经验是如此生疏。但只要我们不断省察自己,我们的心就会逐渐有所改变。“放下”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容易。也许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够让我们的愚痴沉没,但我们反省得越多,就越能够深刻体会放下的必要性。那时候,我们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就会有所改变。

我们可以眷恋生命,执着人生。但一定不要忘记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这样的执着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着,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生活公平吗?

生活并不公平,而且从来如此。我们一旦想通了这一点,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生活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我们就再也不会对生活的不公平耿耿于怀了。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意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生就应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自己相伴,并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而命运偏偏让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他们的部落、他们的社会阶级、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乃至他们的人种吃苦受罪,其他人却安然无恙,活得自由且又幸福。

有一天,佛陀坐在金刚座上,对弟子们说:“世间有四种马。第一种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够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抬起手中的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能够知道主人的心意,快慢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洞察先机的第一等良驹。“第二种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打下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打到了马尾的毛端,它便能领会到主人的意思,奔跃飞腾,这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第三种庸马,不管主人几度扬起皮鞭,见到鞭影,它不但迟钝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般挥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结实的身上,它才能有所察觉,按照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第四种驽马,主人扬起了鞭子,它视若无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也毫无知觉。等到主人盛怒了,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初醒,放足狂奔,这是顽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庸马和驽马是生活中许多平庸者的生存写照。他们总是抱怨老天对他们太苛刻,太不公平,抱怨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舞台,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些人只是发现了问题,并没有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学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对问题,聪明者不是害怕痛苦选择逃避,而是迎难而上,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似乎并不是聪明者。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就慌不择路,望风而逃。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视而不见,或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有的人与麻醉药和毒品为伴,想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换得片刻解脱。我们总是规避问题,而不是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经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难题,你是哭哭啼啼地面对它,还是勇敢奋起?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呢?

人生的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使心灵变得健康。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账本上是没有支出的。这种人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在他眼里,现实生活中的祸福得失已经降为次要的东西,命运的打击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补偿。

我命由我不由天

希腊有一首很悲观的民歌是:日神阿波罗是个勇士,他能够一拳打倒凶猛的敌人,但他无法扭转自己的命运。普罗米修斯是个智慧的神,他能够瞒着宙斯把火种偷了出来,叫那些可怜的人们看到光亮,而他自己却被鹫鹰不断地啄着心肝——这是命运跟他开的玩笑!

从古希腊文明到基督教文明,西方的上空一直弥漫着“悲剧”的色彩,古希腊人认为人类真正的命运是悲剧,与命运抗争到最后也只能是徒劳,人之所以明知道自己的宿命还继续抗争,也是因为人的宿命。到基督教诞生之后,宗教的慰藉很快融入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但作为宗教的基督信仰,也是将个体的真正幸福放置到“彼岸世界”。

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冥冥之中有个主宰呢?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狂妄的人自称是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以外还有一种人,他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不幸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这就是被塞涅卡忽略的第三种情况:和命运结伴而行。

1994年的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以监狱为背景,突破了以往压抑、罪恶、黑暗的色彩,给人们展示了充满情感、希望的生活态度。

安迪被冤枉入狱,他看似平静的表面下藏着一颗从不屈从的心。当别人都在抱怨自己冤枉时,安迪从来都默不作声,悠闲地散步,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获得自由的希望。

即使身处监狱,他也在竭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为了扩大肖申克监狱的图书馆,他坚持给州议员写信,不间断地写,一直到州议员终于拨给他一些微薄的东西来应付他。安迪仍然不满足,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帮助,他坚持继续写信,直到他的要求被满足,他成功地扩建了肖申克监狱的图书馆。安迪还辅导监狱里的狱友学习,帮助他们获得高校的学位。

监狱长曾经告诉安迪“把你的信念交给《圣经》,把你的贱命交给我”,这并没有让安迪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安迪用小小的铁锤凿出一条逃离的洞,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要六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成功地为自己铺好了一条希望之路。

最后,他终于越狱成功,并且让监狱长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安迪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无论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前途多么渺茫,他都不愿意屈从命运的安排,更不愿意在被冤枉的罪名下浪费自己的生命。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为自己在黑夜里点燃一盏长明灯,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人生的路可分为两条,走上其中一条,把另一条留给下次,可是再也没有下次了。因为走上的这一条路又会分叉,如此以至于无穷,不可能再有机会回头来走那条未定的路了。

这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每个人的一生都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可能性,而最终得到实现的仅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可能性都被舍弃了,被浪费掉了。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遗憾。

但是,真的被浪费掉了吗?如果人生没有众多的可能性,人生之路沿着唯一命定的轨迹伸展,我们就不会遗憾了吗?不,那样我们会更难以接受。正因为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始终处于敞开的状态,我们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命运的主人,从而踌躇满志地走自己正在走的人生之路。

尽管绝大多数可能性未被实现,但它们却成了现实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是它们给那极少数实现了的可能性罩上了一层自由选择的光彩。这就好像尽管我们未能走遍树林里纵横交错的无数条小路,但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即使走在其中一条路上,仍然能够感受到曲径通幽的微妙境界。

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真正的自由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来掌握的,而不是命运的安排。只要你心怀希望,相信自己,靠着自己的顽强奋斗,就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