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治百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5:51:03

点击下载

作者:向阳、向云飞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拔罐治百病

拔罐治百病试读:

前言

中医传统疗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依然“生机盎然”,其魅力在于它的疗效。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内病外治,以“外达内”而取得疗效,甚至有些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和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了弘扬、推广和普及中医传统疗法,我们编写了“中医传统疗法治百病系列”,共包括九册:《针刺治百病》《火针治百病》《埋线疗法治百病》《拔罐治百病》《皮肤针治百病》《刺血治百病》《艾灸治百病》《穴位贴敷治百病》《刮痧治百病》,希望广大读者可从中受益,防病治病。

拔罐是通过火与气的共同作用,通过火罐的吸拔之力,将正能量激发到极致,以扶正气,驱病邪,保平安。拔罐法普及度高,不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几乎人人都知道拔罐,也会选择用拔罐来防病治病。特别是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食不味甘,而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却又深陷“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拔罐法是“绿色疗法”,更是“自然疗法”,其“简、便、效、廉”,顺应健康发展潮流,理所当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青睐。

拔罐法看似简单,似乎一学就会,但其底蕴深厚,若想掌握其精髓仍需下大功夫。若不按程序操作,亦会出现问题。本书内容丰富,文字简练,操作方法简单,在保障疗效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少取穴,适于学习和使用。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我的好友赵田雍、客永忠、吴家尧和陈安妮等的鼓励,在此一并致谢!编著者2016年5月

拔罐法的工具和操作技法

拔罐法是以罐子为工具,利用燃烧或抽气、蒸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俞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以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使邪排出,从而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一、主要工具

1.点火棒点火棒

用镊子夹取适量棉球蘸上95%酒精(或高度白酒)点燃,也可将纱布捆绑在铁丝或镊子上,蘸取95%酒精(或高度白酒)点火。

2.罐罐(1)竹罐 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圆竹筒制成,长6~8厘米,一端留节做底,另一端为罐口。同时刮去竹筒的青皮和内膜,并打磨光滑,使罐口保持平整光滑。根据罐口直径大小不同,分为四种规格,可做用于不同部位。

特点:轻巧方便,价格低廉,不易打碎;缺点是易爆裂、漏气。目前多用于药罐和水罐。(2)陶罐 用陶土烧制而成,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形似腰鼓。根据口径大小不同,分为三种规格,口径小则短,口径大则长。

特点:吸力大,但不利于观察充血情况,且笨重易打碎。(3)玻璃罐 用玻璃制成,形如球状,罐口平滑,质地透明,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充血情况,便于掌握留罐时间,目前最多使用。按规格分5个型号。

1号罐:最小,多用于面部、四肢、骨边等肌肉面积较小部位。

2号罐:多用于面部、颈部、四肢或小儿。

3号罐:多用于胸腹部、背部及四肢肌肉较多部位,在临床上使用较多。

4号罐:多用于腹部、背部、臀部、大腿等部位,在临床上使用也较多。

5号罐:最大,多用于背部、臀部等肌肉肥厚部位。(4)抽气罐 用透明塑料制成,上置活塞可用来抽气。现在多有制成品,药店有售。

优点:易于掌握,使用方便,吸着力强,且避免了烫伤,较安全,又不易破碎。

缺点:操作麻烦。(5)金属罐 用铜、铁、铅等金属制成,形状如竹罐,口径大小不一。

特点:经久耐用,不易破碎;但传热快,易烫伤皮肤,目前一般较少使用。(6)磁负压罐 罐底有旋转手柄,可使罐内产生负压。

特点:不用点火,但操作麻烦,价格贵。(7)橡皮罐 用橡胶制成,分大小4个型号。

型号:与玻璃罐相同。

特点:操作简单,方便携带,不需燃烧;但不易观察瘀血程度,吸力大小有时不易掌握。(8)挤压罐 其多用橡胶制成。

特点:操作简单,但负压小,吸附力弱,维持时间短,易脱落。二、辅助工具

1.毫针

亦即针灸所用的毫针,多用不锈钢制造,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一般多选取1.5寸或2寸为宜。毫针

2.三棱针

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6~8厘米,针柄粗圆,针身呈三棱形,针尖三面有刃,尖端锋利,属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多用于点刺放血。三棱针

3.皮肤针

一般多选用莲蓬状梅花针,头部固定不锈钢针5~7枚,针柄约20厘米;其由古代九针中的“正内一,傍内四”脱化而来。多用于叩打皮肤,配合拔罐进行治疗。皮肤针

4.润滑剂

一般多选用刮痧油或按摩油,多用于走罐。三、拔罐的操作技法

1.玻璃火罐

用火在罐内燃烧,排去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吸附于皮肤上。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以下几种。(1)闪火法 用镊子夹住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用8号铁丝20厘米长,一头缠脱脂棉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勿将罐口烧热)后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法安全简便,适合于任何体位,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闪火法(2)投火法 将棉球或小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罐即可吸牢。此法只适用于患者侧卧位或坐位使用,多用于横向拔。投火法

注意:此法操作时,如手法不熟练,易烫伤受术者。(3)贴棉法 取适量酒精棉球(不宜太多),贴于罐体内壁中部,点燃后趁火着旺时,将火罐扣拔在应拔皮肤上,即可吸拔住。此法适合于任何体位。贴棉法

注意:此法操作时,酒精棉球蘸取酒精不可太多,否则极易滴下酒精,烫伤受术者。(4)架火法 取不易燃烧、不易传热的物体如瓶盖,放在被拔的部位上,然后滴入数滴酒精或放置酒精棉球,点燃后,立即将罐扣下,就可产生吸拔之力,将罐吸住。此法产生的吸力较强,适用于卧位。架火法

注意:操作时,受术者不可任意移动体位,否则易烫伤受术者。(5)滴酒法 用95%以上酒精或高浓度(50度以上)的白酒,在罐体内滴3~4滴,转罐使其在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就可产生吸拔之力,即可拔牢。此法适合于任何体位。

注意:燃料不可滴放太多,否则流到受术者皮肤上易烫伤。

2.橡皮罐

有两种操作方法。(1)单指按压法 术者将拇指置罐顶部,食、中、无名指抵住罐口边缘,将罐扣压于要拔的部位,拇指用力按压罐顶部,食、中、无名三指使罐口边缘微微翘起,排出罐内中的空气,松手即可拔住。本法适用于小号罐。(2)双手按压法 术者双手拇指置罐顶部,双手食、中、无名指分置罐口两侧边缘,将罐扣压在要拔的部位上。两手拇指同时用力,两食指稍用力上抬,将罐口边缘微微翘起,排出其内空气,放手即可。本法适用于中、大号罐。

3.挤压罐

术者拇、食指用力将罐挤压至一定程度,则罐可自然吸附在皮肤上。

4.药罐

先将中药如羌活、独活、防风、红花、当归等用纱布包好,放入水中煮沸,即将竹罐放入,煮之稍许,用镊子取出,倒去水液,马上用凉毛巾紧焖罐口,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可拔牢。也可用水煮之。

注意:可根据病情,辨证选用适宜药方。

5.水罐

在罐内放少许水(以罐横置时,水不从口中溢出为宜),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将罐扣在皮肤上,将罐拔牢。此法只适合患者侧卧位或坐位、横向拔。

注意:此法用于热证时,罐内多放冷水;放水量一般不超过罐内的三分之一。

拔罐的留罐、起罐与疗程

拔罐的留罐、起罐和疗程关系到治疗效果。在实践中,必须结合受术者的体质、病变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灵活运用,才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一、留罐

留罐又被称为坐罐、定罐,即将罐拔在病变部位或俞穴后,停放一定时间。

1.身体各部(除面部)

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可见被拔部位有紫色瘀血,如病情需要,留罐时间可稍长,至20分钟乃至更长。

2.面部

一般尽量不要拔罐和留罐(因影响美观),如确属需要,应以5~10分钟为宜。

3.以病情区分(1)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病,留罐时间宜长。(2)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病,留罐时间宜短。

4.以年龄、体质区分(1)女性、儿童和年老体弱者,留罐时间宜短不宜长。(2)年轻体壮者,留罐时间可适当延长。

5.以被施术部位区分(1)肌肉丰厚部位,如肩胛、腰背、臀部,留罐时间可以稍长。(2)肌肉浅薄部位,如头面、肋部、肢体,留罐时间可以适当短些。

6.以病程长短区分(1)病情较重,病程长者,留罐时间可以适当延长。(2)病情较轻,麻木萎缩者,留罐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7.以使用工具区分(1)被术者使用大罐者,留罐时间可以缩短。(2)被术者使用小罐者,留罐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8.以季节区分(1)冬天操作,留罐时间可适当延长。(2)夏天操作,留罐时间可适当缩短。

总之,留罐以出现罐斑而又不起疱为度。二、起罐起罐

起罐又被称为脱罐,即将罐子从被施术部位取下来之意。

注意:取罐时绝不可猛拔。

1.火罐

术者左手扶罐,右手拇指或食指向下按压罐边皮肤,使空气缓慢进入罐内,则罐可自行脱落。

2.抽气罐

术者慢慢操作阀门、气嘴,让空气慢慢进入罐内即可。

3.橡胶罐

术者一手拿罐轻轻向一侧倾斜,另一手则在对侧罐口附着的肌肉上用手指缓缓按压,空气进入即可。

4.挤压罐

术者将罐用力按压,空气进入即可。

注意:起罐时不可操作太急太快,否则空气进入罐内过快,负压骤减,会令受术者感到疼痛。三、疗程(1)对于症状较轻者,往往拔罐1~2次就可治愈,则不必设置疗程。(2)对于急性病,可每日治疗1次;如病情需要,也可每日治疗2~3次。(3)对于慢性病,可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4)一般治疗7~10次为1个疗程。(5)疗程间需间隔3~5天。(6)对于受术者皮肤上出现的罐斑,应等其消退后再施术;如罐斑未退,并有触痛,需再次施术时应选择其他俞穴或部位操作。

常用拔罐疗法及罐斑

拔罐法经过时间的洗礼,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独特魅力与原生态。其疗法由单一而变得多姿多彩,但“简、便、效、廉”一直是它的宗旨。罐斑则是拔罐后在皮肤上留下的“踪迹”,透过它可以更好地认知病邪。一、常用的拔罐疗法

1.单罐法

单独使用单只(一只)罐在某一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操作。一般多使用在被应用面积较小的范畴或痛点上,使用时则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本法多用于祛寒及活血、驱风。如治疗眼睑下垂,多选用阳白拔罐;治疗红眼病多选取太阳刺络拔罐。

2.多罐法

多个乃至数十个罐共同使用。在使用时应注意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要互相之间贴靠太近,否则会因罐力的刺激太强而引起局部剧烈的疼痛。本法多用于病变部位较大的范围,一般多用于泻实。如在治疗黑眼圈时,一般多在肝俞、脾俞、肾俞进行拔罐,即是多罐法的临床应用。

如果在临证时,同一病症有多个不同的反应点;或受术者年老体衰,耐受能力差,则需分散在多个点拔罐,被称为“散罐法”或“星罐法”。如肩周炎患者,则需在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多个俞穴进行拔罐。

如果根据肌肉的走向,或者经络的走向,多个罐进行排列使用,又被称为“排罐法”。在排罐法中,排得较密(罐距小于3.5厘米),以泻实作用为主;排得较稀疏(罐距大于7厘米),则以补虚为主。如在养生法中,为了改善皮肤粗糙,则多沿膀胱经在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胃俞、肝俞、胆俞、肾俞进行排罐治疗,属补虚;又如对梨状肌综合征出现的小腿外侧腓肠肌群疼痛,则在小腿外侧,沿腓肠肌从上至下序列排罐,属泻实。

3.走罐法走罐法

其又被称为“行罐”“推罐”或“拉罐”。此法在操作前,先要在火罐口部或被拔部位涂上介质(润滑油),在将罐拔住后,用双手在所需拔罐部位拔罐体,往返运动多次,使所拔部位皮肤产生潮红或瘀血现象即可。但在双手拉拔罐体时,应使罐体稍稍倾斜,使罐体运动方向着力稍小,后面应着力稍大,这样可根据需要循经或逆经做运动。一般罐体多采用玻璃罐或橡胶罐,罐口一定十分光滑,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一般来讲,在腰背部走罐可以上下或左右推拉;四肢多沿长轴方向运行。本法可以活血通络,除风散邪,消除经络阻滞,调理气血。如治疗感冒、腰背疼痛、脊柱痛、减肥、美白肌肤、消除黄褐斑、雀斑等都可沿膀胱经或督脉进行“走罐”,每次往返6~7次。

注意:介质多选用含有中药成分的油剂,如红花油、松节油或活络油、百草油等,也可选用刮痧油或按摩油。

4.提摇罐

当火罐拔吸在俞穴或部位上之后,将其用力上提,谓之提罐;将其左右均匀摇晃则谓之摇罐。操作时,术者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提摇罐20~30次,力量宜均匀柔和,不紧不慢。但罐体和被吸拔皮肤应紧紧吸牢,不可进入空气。本法可增加局部刺激,以提高疗效。一般多用于气滞血瘀,经络阻滞,或痰湿凝聚,气血失调。如对于肥胖者,尤其对于腹部、臀部、肩背、大腿等局部肥胖者,可施用本法,有利于加速脂肪分解。

5.闪罐

术者一手持点火棒,一手持罐,当火在罐内绕1~2圈后,将罐立即扣住皮肤,又即刻取下,如此反复多次,吸拔住后取下,起下后再拔住该处,直至该处皮肤潮红、充血为度。一般需连续吸拔20~30次。本法多用于祛除风邪或其他外邪。如荨麻疹患者,则可在神阙连续使用闪罐;消除黄褐斑则可在膻中、阳池、三阴交等俞穴进行闪罐法。

注意:目前此法也可用在面部,因其印痕很快被吸收而消失。

6.刺血拔罐

在应拔罐部位先常规消毒,后取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再吸拔上火罐,留罐5~10分钟后,将罐取下,擦去出血。本法多可加强刺血效果,用于泄热凉血、活血、消瘀、通络、行血、除肿、散结。如消除面上痤疮,可用此法在大椎、肺俞刺血拔罐,一般一次放血量多为5~10毫升。再如治疗腱鞘囊肿,即可在阿是穴(即肿物)上刺络拔罐,效果良好。

在刺血拔罐中,根据其出血表现又可代表不同病情。(1)鲜血表示病情较轻。(2)血色红、黏稠表示其血热。(3)血色紫黑或伴有瘀块,表示体内瘀阻较重。(4)出血量少甚至不出血,表示其体内经络阻塞严重或其体内风气盛。(5)出血量由少到多,表示其瘀血通开,经络已畅,病情好转。

7.针罐针罐

在皮肤的俞穴或其他部位,先进行针刺,得气后,再将火罐扣在针上,留针留罐。本法多用于经络阻遏,而通经活络。可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疾患,其中既有针的疗效,又有罐的作用,可起到协同作用,而有事半功倍之效。如在减肥中,可消脂散瘀,消除血毒、水毒。为了减去将军肚,多在腹腰部先针刺再拔罐,见效快;再如治疗肩周炎,可先在肩部针刺,再在针上拔罐,以提高疗效。二、拔罐中的罐斑

当火罐作用于皮肤后,对皮肤产生刺激,皮肤对这种刺激,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主要表现是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罐斑”。经常见到的罐斑是体表局部组织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瘀斑、小点、紫红色疹子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和牵拉胀痛感,个别还会有少量水珠渗出。皮肤的这些变化属正常反应,一般持续1天至数天后即可消失。

1.常见罐斑的临床表现(1)拔罐后,无明显罐斑,则表明受术者身体健康、无病。(2)拔罐后,在罐斑上出现少许水珠、水气或在罐壁上挂有少许水珠者,一般表示患者体内多蕴有湿气,或是患者感受湿邪。

① 水色黄者,表示其体内蕴有湿热。

② 水色清者,表示其体内多有寒湿。(3)如罐斑为鲜红色或呈点状疹子,表明其多患有表证。(4)如果罐斑为紫红色或紫黑色,上有水气或水珠者则多为体内蕴积有湿热。(5)如罐斑皮肤颜色变化不大或略见微红或皮肤发白,皮肤表面略有瘙痒者,其体内多郁有风邪。(6)如果罐斑颜色为淡红色或苍白色,略有发痒,则为风寒证。(7)如果罐斑颜色发白或斑色淡,表面平坦,则表明患者多有气血不足,为虚证。(8)如罐斑颜色鲜红并伴有身体发热,或体内燥热,多为实证或有炎症。(9)如罐斑呈现紫红色或黑红色,触之微感疼痛,伴有身体发热者,则体内多有热毒;如身体不发热,则体内多有瘀血,多为旧病,病程较长。(10)如果罐斑不明显,触之皮肤偏凉者,则体内多为虚寒。

2.罐斑的变化(1)一般说,如开始拔罐时,出现的罐斑颜色较深,但经过几次拔罐后,罐斑的色泽会逐渐变淡,这表明患者体内的邪气正在逐渐消失。如罐斑较重者,其人面色多不够光泽,色较暗或皮肤粗糙,而当罐斑变淡或消失后,其面部的皮肤也随之会出现光泽,变得红润,毛孔变细腻,人也精神爽朗了。(2)起罐后,触摸罐斑部位的皮肤温度:如该区域皮肤发凉,则多为虚证、寒证、湿证、风证;如发热则多为实证、热证、瘀证、燥证。

拔罐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晕罐处理

一、拔罐的操作程序

1.环境的选择

室内应空气清新,干净整洁,光线适宜,温度适中。在这里温度最为重要:温度太高,受术者心烦意乱,感到不舒服;温度太低,则会有虚邪贼风侵袭,令受术者受凉致病。

2.器具的卫生

器具主要是指火罐,火罐直接作用于人体与人体接触,有时还会和受术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由于火罐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多次反复使用,并且受术者不是指某一特定人员,而是指多人。如果器具消毒不干净或不彻底,就有可能将上一个受术者的疾病传染给下一个受术者,并且有可能不止传染一位,造成交叉感染。故器具的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消毒的方法:先用清水将器具洗干净,再浸泡入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中半小时。

3.工具的准备(1)点火棒:用于点火的蘸有95%酒精的棒状工具。(2)酒精灯:用于闪罐及拉罐点火用。(3)火罐的选择:面部、上肢多选用1号罐,四肢多选用2号罐或3号罐,胸腹部、肩部多选用3号罐、4号罐,背部多选用4号罐或5号罐,臀部多选用5号罐和4号罐。

对于老人和儿童则用1~3号罐;身体较瘦或初次拔罐者应选用比正常稍小一号的罐。

4.体位的选择

一般多选用卧位,如俯卧位或仰卧位;亦可选取坐位。

5.手法的操作

根据病症的需要,选取适宜的穴位,并施以恰当的手法,将火罐扣拔在皮肤上即可。

6.留罐的时间

根据受术者受术的部位、皮肤状况、病情轻重、病程的长短,决定留罐时间的长短;一般10~20分钟。如有需要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但延长时间后,以不可拔出水疱为准。

7.起罐后的处理(1)起罐后,如在受术者的拔罐处发现皮肤湿润或上有水珠,则可用干棉球轻轻拭去;如发现凸起的紫色“罐斑”,术者可在起罐后施以简单的按摩,或轻轻揉按,以帮助“罐斑”吸收或缓解。(2)在受术者起身后,可服用温开水或姜糖水一杯。(3)起罐后,让受术者休息5~10分钟后,方可离去。二、注意事项(1)操作时,术者手法应轻盈、熟练。(2)拔罐前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穴位、适当体位。(3)对于过饥、过饱或酒后,以及过度疲劳者,暂时不予拔罐。(4)拔罐时应根据所拔部位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口径适宜的罐。一般面部或骨骼边应选用小口径罐具;肌肉丰满部位宜选用较大口径罐具。(5)选择罐位应避开痣疣、瘢痕疙瘩等皮损部位。(6)对于毛发较多的部位,皮肤较薄或骨骼突出的部位,不适宜用“走罐”法。(7)拔罐操作时应迅速、快捷,使罐吸附有力。罐具太多时,应排列不要太紧,以免牵拉肌肉而疼痛。(8)点火棒所蘸酒精不要太多,点火时更不要将酒精滴到罐口,以免烫伤受术者。(9)如采用架火法拔罐时,施罐时要准确,不可碰撞棉球或支架。(10)走罐时,选用的罐具口部要光滑,不要吸拔过紧,以免受术者疼痛。(11)不宜使用茶杯、罐头瓶等非专业器材做拔罐工具。因此类用品,口部多厚薄不均,受热时易发生爆裂,造成人员伤害。(12)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否则,皮肤会拔出水疱。此时应用消毒过的针具,刺破水疱,将水放出,再在该处涂龙胆紫药水。(13)在留罐过程中,如受术者感到拔力太大、太紧,皮肤过于疼痛时,术者可用手指在罐旁轻轻按压一下皮肤,放进少许空气,亦可取下火罐重新再拔。三、晕罐处理(1)受术者在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头晕、恶心、出虚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即为“晕罐”。术者需立即取下火罐,并让受术者平卧,饮一杯温开水或糖水即可。(2)晕罐严重者,术者可掐按百会、水沟、内关、合谷、足三里等俞穴,也可针刺,取效更捷。

痹证痛证

1 头痛

头痛,是常见病,是患者的自觉症状。中医又称其为“头风”。其多表现为头部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疼痛可分为跳痛、刺痛、胀痛或隐隐而痛等。一般多突然发作,可持续数日,数小时或一过性疼痛。特别是当前,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每个人的神经这根弦都绷得很紧;尤其是个别女性,衣着单薄而受外邪侵袭,更是头痛者的主要人群。总体讲,头痛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易感受外邪,特别是风寒;“风为百病之长”“巅高之上,惟风可到”“寒主收引”“寒邪伤阳”,则会气血逆乱,脑失所养。亦或内伤情志,五志化火,上扰清空;饮食不节,可伤脾胃,生痰生湿,上蒙清窍,阻遏清阳;以上诸因皆可造成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导致头痛。【取穴】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膀胱经(部位):后背脊柱第一胸椎至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和3寸。太阳 膀胱经【方解】

太阳为经外奇穴,泄热通络、活血止痛;膀胱经可通经络,活气血,散外邪。【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俞穴消毒,再用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患侧太阳,再用1号火罐扣拔太阳,定罐5~10分钟;另在项背膀胱经涂上刮痧油,上下走罐至皮肤潮红。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脑。

② 调节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③ 注意衣着,避风、寒、湿等外邪。

④ 饮食有节,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吸烟。

2 面痛

面痛,西医又称其为三叉神经痛。其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其临床多表现为:一侧面部或面颊部,或上下唇处,或下颌、耳根处,或上下眼眶处,突然发作刀割样、针刺样、火灼样、闪电样剧烈疼痛,一闪而过,继又复发,反复发作。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脸、漱口、咀嚼或情绪变化等诱发。发作时可伴有流泪、流口水或面色潮红、肌肉抽动等。【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该病多与外感风寒、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灵枢》有“中于面则下阳明”之说,外受风寒,面部气血阻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寒性收引,则面痛抽搐;情志不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气上灼面部而剧痛;素体阴虚,阴虚火升,煎熬津液,筋脉失养,则面肌抽搐作痛。【取穴】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地仓:口角旁0.4寸,巨髎直下取之。

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颊车 地仓 颧髎【方解】

颊车、地仓、颧髎皆为面部俞穴,可疏通面部经络,活血止痛。【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的俞穴消毒,再用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或叩刺,再行闪罐法。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做好防护,避免诱因。

② 发病期间应食用较软的食物。

③ 寻找“扳机点”,对其刺络亦有较好疗效。

3 颈椎病

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其是以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常常累及背部,并放射至两侧上肢乃至手指麻木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骨赘”。临床多表现为:经常坐办公室的人员工作或学习一天后、或长时间看书、读报、看电视,就会感觉头昏脑涨、脖子僵硬、酸痛,扭动不舒服,个别人在颈部活动时会听到“咔、咔”响声,上肢麻木;躺下睡觉也会感到脖子很累不舒服。此症的高发人群为会计、教师、IT工作者、理发师、美容师、司机等。【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因颈部受到空调、风扇或冷风的侵袭,而致经络闭阻,气血不通;或由于工作、学习长久保持固定不变的姿势,而使气血循环阻碍,造成气滞血瘀;亦可能肝肾亏虚,肾气不足造成。肾生骨髓又主骨,骨失所养而成。【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或痛点。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肩中俞: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大椎 大杼 肩中俞 肩外俞【方解】

阿是穴可以直达病所,疏通局部经络及气血;大椎为督脉俞穴,为诸阳之会,可激发阳气、通阳活络;肩中俞与肩外俞同为手太阳经之俞穴,可疏调太阳经气,散邪通络止痛;大杼为膀胱经俞穴,又位于督脉之旁,可通经益督。【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俞穴消毒,再用皮肤针叩刺,施中度刺激手法,令皮肤发红并有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留罐5分钟,使之出少量血。每周治疗1~2次。【注意事项】

① 避风寒,尤其是夏季,颈部不可对着空调或风扇吹。

② 注意保健,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者,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可在1~2小时后,活动一下颈部和上肢。

③ 枕头的高低要适中,不可过高。

④ 有条件者,可适当进行颈部按摩。

4 肩痛

肩痛,就是肩部疼痛,无法活动。中医又称其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西医则称其为“肩周炎”。临床表现多为肩部疼痛,无法上举手臂、搔抓后背或自己清洗头发、结扎发辫等,尤其是夜晚时,感到疼痛加重。一般50岁左右患者较多,女性多于男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所致。禀赋不强,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或风湿之邪乘机内侵,客于肌腠阻塞经络,令其闭阻不通,造成气血凝滞不行,“不通则痛”。正如《严氏济生方》所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取穴】

阿是穴:肩部痛点。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肩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髃后寸许的凹陷中。

肩贞:腋后皱襞上1寸。肩髃 肩髎 肩贞【方解】

阿是穴可直达病所,通络、散瘀、活血、止痛;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俞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故其可行气活血,其又位于肩部,故可改善肩关节功能;肩贞为手太阳小肠经穴,肩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两穴都位于肩部,可疏通该处经脉,调和气血而止痛。【方法】

先用常规法在选取俞穴消毒,再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刺后拔罐,拔出瘀血;余穴扣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治疗2~3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②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③ 有针对性的每日面对墙壁做2~3次上肢“爬墙”活动。

5 落枕

落枕,又称颈部伤筋。其是一侧颈部疼痛,头扭动不利的一种疾病。中医又称为“失枕”。《诸病源候论》曰:“头项有风,在于筋之间,因卧而气血虚者,值风发动,故失枕。”其临床多表现为:晨起后,项部强直疼痛,不能左右顾盼,扭向患侧则痛甚,局部有压痛。【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睡眠时体位不当,或风寒侵袭,外邪客居项颈、肩臂等部,寒性收引,以致经脉不畅,气血失和,经气不调;筋脉失濡养而拘急,肌肤失温煦而酸楚、疼痛,而令颈项强直,活动受限。隋· 《诸病源候论》曰:“头项有风,在于筋之间,因卧而气血虚者,值风发动,故失枕。”【取穴】

阿是穴:痛点。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前直乳中。

天宗: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大椎 肩井 天宗【方解】

阿是穴可直达病所,取效快;大椎为督脉俞穴,肩井为胆经俞穴,天宗为小肠经俞穴,三穴疏通颈项局部之经络、气血。【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的俞穴消毒,再将火罐直接扣拔在俞穴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保持正确的睡姿,枕头高度适中。

② 注意自身保护,避免风寒。

③ 熟睡后不可吹风扇或空调。

④ 长时间看书、工作或学习不可保持一个姿势,应适当活动颈部。

6 岗上肌腱炎

岗上肌腱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其隶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多表现为:自觉肩上疼痛,肩关节外展时疼痛明显,尤当上肢外展上举活动1/3幅度(60°~120°)时为重,疼痛可向上肢桡侧放射,在肩峰下滑囊处可有明显压痛。病久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感风寒,寒邪阻遏经络,令气血不通;或慢性劳损,使经脉损伤;亦或用力过猛,损伤经脉,而使经气不畅,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压痛明显处。【方解】

阿是穴可直达病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阿是穴消毒,再用皮肤针叩刺,施中度刺激手法,再将火罐扣拔在该处,留罐10分钟。每周治疗2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保暖,防止患处受寒湿。

② 禁止剧烈运动及游泳。

③ 忌食生冷、酸咸、油腻及辛辣之品。

7 臂丛神经痛

臂丛神经痛,是西医病名。其是指整个上肢,即肩及腕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病症。其隶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多表现为:自觉肩臂疼痛,可为自发性或于颈臂活动时出现,常以一侧颈根部向肩臂乃至手指放射。一般多呈钝痛、刺痛或灼痛,在夜间疼痛更为明显;当头颈部活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时疼痛加重。病久者可见肩臂部肌肉松弛、萎缩。《灵枢·经脉》曰:“臑臂内前廉痛厥”“肩前臑痛”“肩臑肘臂外皆痛”。【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外袭手太阳经脉,痹阻经络,阻遏气血所致。《灵枢》中载:“乃病气而及于有形,故复曰似拔,似折,皆形气逆之所致也”。【取穴】

阿是穴:项部、肩背、上肢的压痛点3~5个。【方解】

阿是穴可以直达病所,通经络,活气血,止疼痛。【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阿是穴消毒,再用皮肤针叩刺,施中度刺激手法,令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再加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周治疗2次。【注意事项】

① 减少上肢活动,更不可提重物。

② 睡眠避免枕高枕和硬枕,并应朝健侧侧卧。

③ 注意保暖,防风、寒、湿等外邪的伤害。

8 网球肘

网球肘,是以肘部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中医称其为“肘劳”,属于“痹证”范畴。临床表现为肘部关节疼痛、酸痛,手握物端起时疼痛加重,不能做提水或拧毛巾的动作;受冷后则疼痛加重,得保暖则缓解。此病常和从事的工作有关,如砌砖工、抹灰工、裁缝、打字员、网球运动员等较为多见。【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劳累过度,损伤筋脉,以致经络受阻,气血不通,血不养筋;或感受风寒,外邪闭阻经络,阻塞筋脉,以致气血流动不畅。正如《灵枢·五变》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取穴】

阿是穴:疼痛部位。【方解】

阿是穴可以祛邪活络,舒筋止痛。【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阿是穴消毒,再用皮肤针叩刺,施中、重度刺激手法,叩至局部渗血;再用火罐扣拔该处,留罐5分钟。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局部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② 避免肘部过度用力。

③ 可配合使用按摩手法,恢复更快。

9 脊痛

脊痛,是中医病名。西医称之为退行性脊柱炎、脊椎骨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其是中年以后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隶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临床多表现为:早期整个脊柱僵硬酸痛,以腰和颈为主,不能久坐,晨起较重,活动后减轻;但疲劳后症状会加重。此病多见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肾气虚衰,复感风寒之邪,外邪客居经脉,阻遏气血运行,气血瘀滞,血脉凝涩,不通则痛。【取穴】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委中:腘横纹中央。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大肠俞 环跳 委中 阳陵泉【方解】

大肠俞可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环跳、阳陵泉皆为胆经俞穴,环跳为足太阳和足少阳两经交会穴,可疏通两经闭阻之气血;阳陵泉又为筋会,可舒筋通络;委中为膀胱经之合穴,“腰背委中求”,其可疏调督脉和膀胱经之经气。【方法】

每次选取1~2穴,余穴轮流选取;先用常规法消毒,再取三棱针点刺3~5点,取火罐扣拔,留罐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保暖,预防风寒。

② 劳逸结合,不可过于劳累。

③ 病程长,须耐心治疗。

10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由于过度牵拉或猝然扭闪所引起的急性损伤。俗称为“闪腰”“岔气”“伤筋”;古代称“梗腰”。其临床多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咳嗽、打喷嚏都疼痛难忍。【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负重、用力时腰部姿势不当,使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发生损伤,使经气闭阻,瘀血阻络;亦或禀赋不强,用力不当或突遇外力,而腰部气机逆乱而痛。《金匮翼》说:“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取穴】

阿是穴:腰部压痛点。

委中:腘横纹中央。委中【方解】

阿是穴可通络活血,行气止痛;委中为膀胱经俞穴,“腰背委中求”,其可疏调腰背经脉之气血。【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的俞穴消毒,再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阿是穴可加拔火罐,留罐5分钟;委中出血2~3毫升为度,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注意事项】

① 采用刺络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快,一般1~2次即可痊愈。

② 平日注意保暖,特别是腰部不可正对空调或风扇直吹,以免复发。

③ 劳动要量力而行,减少腰部负重。

④ 搬移重物,姿势要正确,避免用力过猛。

11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又称腰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其是以腰痛、腰部板硬、活动欠佳或疼痛牵及臀部及大腿上部为特征的病症。其临床多表现为:初起时,腰部感到酸痛重着,转侧不利,休息后减轻,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时久则渐加重,遇劳则痛,休息后亦不减轻,遇阴雨天,病势可加重,腰功能部分受限。其多见于伏案工作的中年人,又少运动者;亦可见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外府不荣;或外受六淫之邪,动筋伤络,邪气阻滞,腰失荣养;或工作中姿势不当及工作过度劳累,而令气血受损,运行受阻,致腰部疼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腰痛叙论》说:“夫腰痛,虽属肾虚,亦涉三因所致,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在内则忧思恐怒,以致房劳坠堕,皆能致之”。【取穴】

阿是穴:腰部重点疼痛部位。【方解】

阿是穴可以疏调局部之经络气血。【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该穴消毒,再用三棱针点刺该穴,并扣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应注意休息。

② 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劳累。

③ 注意防寒保暖。

④ 纠正工作及生活中站、立、坐等的不良姿势。

⑤ 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

12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病症。中医称之为“伤筋”“腰腿痛”“腿股风”“坐臀风”等,其属于“痹证”范畴。其临床多表现为:自臀部沿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有放射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下肢活动、受冷、咳嗽、弯腰、排便等时疼痛会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灵枢·经脉》曰:“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腰、尻、腘、踹、脚皆痛”。【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素体不强,气血虚弱,筋脉失养;或饮食不节,湿热蕴积,阻滞经络;或劳累过度,筋脉劳损,而又失于濡养;亦或感受寒湿,久居湿地,冒雨受凉,跌仆损伤,以致气滞血瘀,经脉不畅,不通则痛。《灵枢·周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取穴】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

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大肠俞 环跳 风市 承山【方解】

大肠俞、承山为膀胱经俞穴,环跳、风市为胆经俞穴,此四穴可疏通太阳、少阳经脉,驱邪外出,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灵枢·官针》曰:“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方法】

每次选取2~3个俞穴,余穴轮取之;先用常规法将选取的俞穴消毒,再用三棱针点刺,后用火罐扣拔,留罐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平日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风寒、风湿。

② 劳动时采取正确姿势。

③ 睡眠时须卧硬床板。

13 腰背痛

腰背痛,是中医病名。其相当于西医的增生性脊柱炎。是以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一般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但疼痛多不严重;如外伤、受凉、某些体位时疼痛加剧,夜间及凌晨时,疼痛加剧。【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腰背部感受风、寒、湿邪,或劳累过度,尤其弯腰背工作者。外邪客居经脉,闭阻脉络,阻遏气血运行;劳役则消耗气血;弯腰拱背则经脉运行受阻,气血循行不畅。《丹溪心法》曰:“腰者,肾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转移阖辟者也。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虚,凡冲寒、受湿、伤冷、蓄热、血涩、气滞、水积、堕伤,与失志、作劳,种种腰痛,叠见而层出矣。”【取穴】

阿是穴:背腰部沿膀胱经或夹脊两侧痛点。【方解】

阿是穴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驱邪外出。【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阿是穴消毒,再用三棱针刺络,并扣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劳逸结合,不可过于劳累。

② 做好保暖,预防风、寒、湿之邪。

③ 加强锻炼。

14 膝关节痛

膝关节痛属于痹证范畴,其是以膝关节的关节部位肿胀、疼痛、屈伸困难、活动不利,步履维艰,甚至出现红肿、变形为主要见症的一种病症。一般多同时表现为膝关节喜暖怕冷,遇寒加重。劳累后或天气变化后疼痛亦会加重。《针灸甲乙经》曰:“胫苦气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感受风、寒、湿邪,凝聚不得宣泄而成。邪气闭阻于经络脏腑,导致气机运行不畅,则关节失于濡养而受损。此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言:“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取穴】

阿是穴:痛点。

血海:髌骨内上缘上2寸。

梁丘: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委中:腘横纹中央。

内外膝眼:髌韧带两侧凹陷中。阴陵泉 梁丘 阳陵泉内外膝眼 血海 委中【方解】

阿是穴可以直达病所,取效快;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内外膝眼皆为膝四周之俞穴,可以疏通膝关节经络,调和气血。【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的俞穴消毒,阿是穴用三棱针点刺,再扣拔火罐,留罐5~10分钟;余穴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②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受寒凉、淋雨、涉水。

15 臀上皮神经损伤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指当腰臀部由于扭闪动作而引起臀上皮神经受损。其相当于中医学的“腰腿痛”。临床多表现为:一侧腰臀部刺痛、灼痛或撕裂样痛,并向同侧下肢放射至膝关节。腰部仰俯、起坐困难,腰部使不上力;在患处有明显压痛,伴有麻胀感,窜至膝关节。【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肾气虚惫,筋骨失养,扭腰劳作不利,闪挫经络,令气血阻滞,运行不畅而疼痛。《灵枢·经脉》云:“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取穴】

阿是穴:患处痛点。

居髎: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居髎 阳陵泉【方解】

阿是穴可以直达病所,快速取效;居髎、阳陵泉皆为足少阳胆经俞穴,《灵枢·经脉》篇曰:“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阳陵泉又为筋会,故可舒筋通络止痛。【方法】

用闪火法将火罐扣拔在选取的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加强锻炼。

② 注意对患处保护,防止风寒湿邪的侵袭。

③ 加强饮食营养。

16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指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后,会令梨状肌出现水肿、充血、痉挛、肥厚,受损的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即引起臀腿疼痛等症状。其隶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多表现为:臀内有深在性酸胀痛,并向下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当咳嗽、打喷嚏、排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灵枢·经脉》曰:“腰、尻、腘、踹、脚皆痛”。【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禀赋不耐,外感风、寒、湿之外邪,邪客经脉,气血阻遏,运行不畅;亦或慢性劳损,气血虚衰,筋脉失养而致此病。《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取穴】

阿是穴:患处痛点。

居髎: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最凸点的中点。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居髎 环跳 阳陵泉【方解】

阿是穴可以疏通局部经络,调和气血;居髎、环跳、阳陵泉皆为足少阳胆经俞穴,居髎又为足少阳与阳跷脉交会穴,环跳且为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阳陵泉又为筋会,三穴可疏通太阳、少阳经络,改善气血运行,祛邪除瘀而止痛。【方法】

取火罐,用闪火法将火罐扣拔在以上俞穴,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保暖,防风、寒、湿邪。

②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17 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西医病名,其又被称为 “感受异常性股痛”。其是以患者主观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医则称其为“麻木”“身体如虫行”,亦有人认为其属于“肌痹”的范畴。临床多表现为:大腿前外侧出现疼痛、麻木、烧灼感、针刺感,或如有蚁虫行走,淫淫作痒,入夜尤甚,虽经搔抓,痒仍不解,但查之,皮肤表面未见异常。此病多见成年人,男女均可罹患,病程较长。《灵枢·寿夭刚柔》篇说:“寒痹……时痛而皮不仁”。《素问·逆调论》说:“荣气虚则不仁”;《针灸甲乙经》亦说:“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不仁”,就是现在所谓的“麻木”。【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乘隙而入,以致荣卫不和;或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失濡养则不仁;亦或外伤、挤压等令经络阻滞,循行受阻,不通则痛。隋·《诸病源候论》说:“夫人虚,风邪中于荣卫,溢于皮肤之间,与虚热并,故游弈遍体,状若虫行也。”【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方解】

阿是穴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活血化瘀。【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阿是穴消毒,另取三棱针散刺出血,再加拔火罐,留罐5~10分钟。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

② 忌食辛辣、酒酪、鱼腥发物。

③ 保持平和心态,忌忧思恼怒。

④ 不可随意搔抓患处,避免感染。

⑤ 不可随意涂抹药物。

1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西医病名,其又被称为血栓闭塞性血管炎。其是一种动脉和静脉都被侵犯,进展缓慢,周期性加剧的疾病。中医则称其为“脱痈”“脱骨疽”“脱骨疔”“十指零落”。临床多表现为:以下肢多见,患处发凉、发白、麻木或疼痛,行走不利或跛行,继而患肢足趾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小腿肌肉萎缩,爪甲粗糙,足背趺阳脉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患肢坏死,趾节零落,疼痛异常,常令患者嗷嗷号叫。《灵枢·痈疽》曰:“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感寒湿,血凝经脉,不得运行,蕴久化毒生热;或过食膏粱厚味、辛辣烧烤之物,令湿热内聚,积聚化热化腐;亦或肝肾不足,房事不节,精血亏损,血涩不行;亦或长期大量吸烟等诱发。《外科正宗》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终成燥热火症,其毒积于骨髓者,终为疽毒阴疮。”【取穴】

阿是穴:患处静脉血管明显处。

委中:腘横纹中央。

委阳:腘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外侧。

足临泣: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委中 委阳 足临泣【方解】

阿是穴可以清泻热毒;委中、委阳皆为膀胱经俞穴,二穴可清热解毒、调理经脉;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俞穴,可以舒筋通络、祛瘀生新。【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选取俞穴消毒,取三棱针点刺,再扣拔火罐,留罐5分钟。每1~2周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患肢保暖,不可受凉。

② 不可吸烟。

③ 增加营养和新鲜蔬菜的摄入。

19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西医病名,其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起病慢,首侵多为小关节,有晨僵现象,日久呈对称性棱形肿胀;后可累及肘、膝、髋、脊柱等骨质损害;同时可伴有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关节畸形、强直,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此病,在中医学中隶属于“痹证”或“历节”等病的范畴。【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身体素虚,卫外不固,复感风、寒、湿之外邪,阻滞经络,令气血不通;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令湿热内生,湿热结聚,闭阻经络、关节;亦或病程日久,耗精伤血,筋骨、关节失养而变形。《张氏医通》说:“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体痛为一身尽痛……湿痹痛痹,皆有体痛……寒而身痛,痛处常冷……;内伤劳倦,兼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湿热相搏,肩背沉重,疼痛上热,胸膈不利,遍身上下沉重疼痛……”【取穴】

阿是穴:痛点处。

身柱: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

筋缩: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央。

昆仑: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曲池 合谷 身柱 筋缩脾俞 肾俞 委中 昆仑【方解】

身柱、筋缩皆为督脉俞穴,督脉为“阳脉之海”,可调整和振奋人体阳气;阿是穴可直达病所,疏调气血;脾俞、肾俞、委中、昆仑皆为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可振奋脾肾阳气、疏调经络、调和气血;曲池、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俞穴,可以祛外邪、通经活络。【方法】

取火罐,用闪火法扣拔在选取的俞穴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防风湿,防感冒。

② 适当进行肢体锻炼。

③ 禁食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品。

④ 多吃清淡及易消化食物。

20 足踝扭伤

足踝扭伤,又被称为踝部伤筋。其是指由于足部过度内翻而引起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其临床多表现为:足踝部皮肤肿胀,皮下青紫、有压痛,关节活动受限,不能正常行走。【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由于运动不当,甚至下台阶,而引起足踝部韧带拉伤,造成经筋、络脉的损伤,使局部气血壅滞,经气运行受阻,血瘀于经脉则肿胀,经气不通则疼痛。【取穴】

阿是穴:疼痛明显处。

解溪: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丘墟:在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解溪 丘墟【方解】

阿是穴可以直达病所,快速取效;解溪为足阳明胃经俞穴,丘墟为足少阳胆经俞穴,二穴皆在踝关节附近,故可疏通踝关节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行血活血、消肿止痛。【方法】

先用常规法将阿是穴消毒,再取皮肤针叩刺;取火罐用闪火法分别扣拔在阿是穴和其余两穴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注意休息,避免扭伤加重。

② 注意局部的防寒保暖。

③ 可在局部外敷活血散。

④ 愈后尽量不要穿高跟鞋。

21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酸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关节强直、弹响,下颌运动障碍,张口受限,咀嚼无力;同时可伴有头痛、头昏、耳鸣、心烦易怒、咀嚼不敢用力等。其隶属于中医学“颔痛”“颊痛”“口噤不开”等范畴。【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因外感风邪,风寒客于面颊经脉,而使经脉拘急;或局部遭受外伤,张口过度,使经脉受损;亦或先天不足,肾气不充,令筋脉失养而发生本病。隋·《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口噤候》曰:“诸阳经脉,皆在于头;手三阳之筋,并结于颔颊;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开也”。【取穴】

下关: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前凹陷中。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翳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阿是穴:压痛点。下关 颊车 翳风【方解】

下关、颊车皆为足阳明胃经穴,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俞穴,三穴皆为局部取穴,可疏通面部经气;阿是穴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方法】

每次选取1~2穴,轮流选用,用闪火法将火罐扣拔在俞穴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避免风寒。

② 不可张口过大。

③ 不吃过硬的食物。

22 皮肌炎

皮肌炎又称皮肤异色性皮肌炎,属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伴多种皮肤损害的疾病,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临床多表现为:初起时肌肉红肿、疼痛、无力,皮损色斑紫红色,伴体乏无力,纳差,不规则发热;晚期皮损呈暗红色或褐色斑块,肌肉萎缩、硬化,甚至不能活动,同时伴有心慌、气短、睡眠不宁、记忆力减退、自汗盗汗等症。本病隶属于中医学“肌痹”“肉痹”等范畴。《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素体虚弱,感受风热毒邪,邪客腠理,蕴阻经络,内入脏腑,外郁肌腠;或卫外失密,玄府不固,风寒湿邪,乘隙而入,阻遏经脉气血,令气血失和,肌腠失去润养而酿成本病。隋·《诸病源候论·虚劳风痿痹不随候》记载:“夫风寒湿三气合为痹。病在于阴,其人苦筋骨痿枯,身体疼痛,此为痿痹之病,皆愁思所致,忧虑所为。”【取穴】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身柱: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命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

腰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中。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大椎 身柱 大杼 肩髃 命门 腰眼 环跳 承山【方解】

大椎为督脉之俞穴,又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可解肌清热于外,行气泄热于内,故有通阳、祛寒、调营卫、通经络之作用;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俞穴,又为手阳明与阳跷之会穴,受诸阳之气,可以疏风利节、祛湿通络、清热散邪;身柱为督脉之俞穴,有通阳、行气、活血、解毒之功;大杼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俞穴,又为手足太阳经交会穴和八会穴之一的骨会穴,可以强筋健骨、濡润关节;诸穴共同作用,则可养肌肤、润关节、散寒湿、清热毒。

命门为督脉之俞穴,为元气之本,可以鼓舞阳气、驱逐寒邪、温通经脉;腰眼为经外奇穴,有温肾壮阳之作用,与命门配合,可以温补肾阳,以助命火,通经络,以行气血;环跳为足少阳胆经俞穴,并是与膀胱经之会穴,能益肾气、理气血、祛风胜湿,通阳助阳、舒筋利节;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俞穴,可以活血祛湿、疏通经脉;诸穴共同作用,则可补肾壮阳、通络行血、逐湿散寒、养肌润肤濡骨。【方法】

取火罐,用闪火法将火罐拔吸在上述穴位,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注意事项】

① 早期,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饮食营养。

② 恢复期,应注意锻炼肌力,防止关节僵硬。

③ 检查身体,尽早排除恶性肿瘤。

④ 避免风寒之邪,防止感染。

⑤ 如有恶性肿瘤者,不适于用拔罐法治疗,应改用其他方法。

23 硬皮症

硬皮症,是西医病名。是以经脉痹阻,皮肤发硬,久则皮薄如纸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硬、发亮、呈蜡样光泽,手捏不起;或如皮革,麻木不仁;可伴有面色不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皮损多在肢端,或胸前、面部、躯干。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其隶属于中医学“皮痹”“皮痹疽”“虚劳”的范畴。隋· 《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曰:“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浓,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素体虚弱,脾肾阳虚,肌腠不密,风、寒、湿邪乘机袭入,阻遏经脉,肌肤失于濡养;或气血两虚,荣卫失和,气血循行不畅,肌肤失润而不荣酿成本病。《景岳全书》曰:“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圣济总录》亦曰:“感于三气则为皮痹”。【取穴】

①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② 命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③ 气海: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血海:髌骨内上缘上2寸。

④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 肾俞 命门 气海 血海 肺俞 膈俞【方解】

大椎、命门皆为督脉俞穴,大椎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可散风邪、通经活络;命门为元气之本,可补阳益肾;肺俞、膈俞、肾俞均为膀胱经俞穴,膈俞又为血会之穴,可行气活血、濡养肌肤;肾俞又为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