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礼仪塑造精彩人生——浅谈中学生礼仪规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2:06:53

点击下载

作者:时小兰,侯莲月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熟知礼仪塑造精彩人生——浅谈中学生礼仪规范

熟知礼仪塑造精彩人生——浅谈中学生礼仪规范试读:

序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阐明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于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在于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我校在近三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历史教研组的部分教师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又完成了这本带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校本教材。

本书分为古代篇和现代篇,以现代篇为主。古代篇分为礼仪渊源、个人礼仪、师生礼仪、家庭礼仪四章,现代篇分为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四章。分别介绍了中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一些礼仪知识,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素质,使其成为“知书达礼”的现代化新人。

礼仪渊源要求学生了解“礼”的内涵和产生。

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分别从古代和现代两个角度进行介绍。

个人礼仪重在介绍个人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做到着装得体,谈吐落落大方。

家庭礼仪重在培养感恩思想,注重体贴父母及介绍拜访接待等基本礼仪,成为父母的骄傲。

师生礼仪、校园礼仪重在介绍中学生尊敬师长、遵守校园的各种规则等方面的礼仪,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社会礼仪重在介绍在社会交往中应该掌握的一些礼仪知识,做一个彬彬有礼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教材,既要达到配合学校德育教育的功能,同时又可达到提升学生个人品质、修养及文化素养的目的。在我们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进行有关中学生个人礼仪方面的教育。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本教材在很多方面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编者

第一篇 古代礼仪

第一章 礼仪渊源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礼仪,文明渊薮”,古代文化就是礼乐文化,而礼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那么,礼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又是缘何产生的呢?

第一节 礼的内涵

首先,礼是人类区别于禽兽的标志图一 礼《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唐人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

以上说明古人认为,人与兽类的区别在于人类懂“礼”。也正是因为有“礼”,才使得人类不断进化,远离兽类。其次,礼是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

儒家看到了天地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宇宙永存,自然法则不可改变。人类社会要与天地同在,就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仿效自然法则才能生存。儒家认为礼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儒家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处处与天道相符。“礼”也就成为衡量一切社会活动的标准,《礼记》中说:“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这些都说明了“礼”是仿照自然法则而制定的,所以是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第三,礼是治国的工具

它既是国家典制,也是处理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以及并列关系的原则。如西周的分封制规定,天子对于各诸侯国,要定期进行视察,以便了解下情,称为“巡守礼”,《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所以说,朝觐之礼是要明君臣之义。至于诸侯之间,则要定期聘问,以联络感情。这些礼制对于维系一个国家,巩固统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

行为合于礼,是有教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被人嗤之以鼻。

我们在这儿仅列举出了“礼”的最基本内涵,因为“礼”的内涵太丰富了,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尽。已故著名礼学家钱玄先生曾说过,“礼”的“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案例和资料

周公制礼作乐周公为周文王第四子,因其采邑在周(在今陕西省岐山北),故称周公。周公依据周制,参酌殷礼,首先确立周王为天下共主,称天子。又以天子为大宗,而与周天子同姓的诸侯,为小宗,从而形成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宗法制”。天子之下有诸侯,诸侯内部又有爵位、等级之分,形成阶梯式的等级制度。由宗法制和等级制结合,就产生出一套完整且严格的礼仪制度。殷、周两代均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有隆重的仪式,出征有不同的乐舞,会盟、饮宴有不同的仪式,这些都是周公作乐的内容,后人称“周礼”或“周公之典”,对后来王朝的统治者,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礼的产生

首先,礼起源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图一 神农氏

精神文明决定于物质文明,“礼”作为精神文明,它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种族、部落之间及内部都有了一些不平等。为了平定这种不平等导致的混乱,“先王”就制定了礼仪。所以《易·序卦传》说:“物畜然后有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礼仪”有如下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仪,度也,宜也,匹也”。可见,中国的“礼仪”起源于古人的敬神祭祖活动,要求怀着虔诚的心,认真地履行,把握好分寸。

古人的祭祀敬神之礼似乎带有迷信的色彩,而深而究之,实际是古人质朴的崇本报恩思想的反映。

古人认为自己享有的这一切是上天和神祇给予的,所以“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那些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以及部落联盟首长产生崇拜,例如,有巢氏、神农氏、燧人氏、黄帝、炎帝等,这便是日后祭祀祖先之礼的起源。第三,中华礼仪形成与民情风俗息息相关

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一定区域内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依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形成了民情风俗,体现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迎来送往、节日庆典等方面就成为礼仪。因此可以说礼仪产生于生产、生活之中。第四,礼起源于一夫一妻制家庭和国家的产生“众所周知,所有民族的文明史总是始于婚姻制度的确立……换言之,在所有的文明国度里,有了廉耻感和君子之道才有了婚姻,有了婚姻制度方才有了家庭。”家庭产生的重要标志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出现。

随着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国家也随之产生。荀子认为:“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意思是说礼仪是圣人先王为治理人们恶欲引起的争斗祸乱而制订出来用以矫正引导人之性情的措施。

孔子认为:要使家庭关系稳固及社会秩序稳定,防止贪欲祸害就必须了解人性,并以礼调整约束。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礼”就产生于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之后逐渐发展成为礼制和礼俗,成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

案例和资料

中国古代的五礼吉礼:祭祀以祈求吉祥的礼仪。(如:祭祀天神地祇和宗庙〈祖先〉的祭祀。封禅是历代最大的吉礼。)凶礼:伤亡灾变之礼。 (如: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丧礼最为重要。)宾礼:主宾相见场合的礼仪。 (如:朝拜、会见、会盟,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嘉礼:“喜庆”之礼。 (如: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军礼:军武之礼。 (如: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

学习思考中国“礼”文化源远流长,那么“礼”缘何而作呢?

课后探究1.你知道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有哪些吗?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比赛一下,看谁列举的中国古代礼仪典籍多?

第二章 个人礼仪

《礼记·冠义》:“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个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是传统礼仪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仪容仪表

古代的中国,有“礼仪之邦”和“衣冠王国”的称誉,而“华夏”一词也是源于“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这些都反映了衣冠服饰与礼仪文明的关系,它是古代礼仪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衣冠服饰又与人们的等级身份及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关联,成为等级身份与民族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从夏商周朝开始,衣冠服饰已经有了一套礼仪制度,从帝王后妃、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必须按照礼仪的要求去穿着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衣冠服。

衣冠服饰不仅有御寒遮体及装饰的作用,而且也反映着古人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古人认为它与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东汉王充就曾提出了“德盛文缛”的命题,认为人的道德水平越高,其文采仪表、服饰装扮就越是焕然严整。

学习思考从服装样式和穿着讲究上看,现代与古代有哪些方面的变化?一、衣服

(一)大体分类【衣裳】

商周时期,衣服款式通常是上衣下裳,裳即裙子,不分男女都可穿用。贵族在裙子外,再多系一片革制或丝绣的斧形服饰,即是身分尊贵的标志。到春秋之际,衣、裳被连接起来,下面垂到踝部,称为“深衣”。深衣,是士以上贵族的常服。庶人一般穿褐(兽毛或粗麻编织的短衣),但也可以用深衣作为礼服。深衣对后世的服饰影响很大,现代的连衣裙,就是由深衣沿革而来的。图一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图二 汉代女式曲裾【裘、袍】

古代御寒的冬服有裘、袍等。裘,是皮衣,毛向外。贵族在行礼与会客时,要在裘外再加穿罩衣,否则将被视为失礼与不敬。袍,最初是装填乱麻和旧丝绵的长衣,为贫困者穿用的衣服( 汉代以后,出现了绛纱袍、皂纱袍等,袍才成为朝服)。所以,在先秦时期,穿裘还是穿袍,是有富与贫的显著差别的。

学习思考中国古代服饰的种种讲究,分别反映了古人的什么思想?

(二)穿着讲究【严整洁净】《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严整洁净是服饰礼仪最基本的要求。北宋太祖赵匡胤,一次晚间宣翰林学士陶榖入宫议事。陶榖进宫后,见宋太宗只穿着便衣,几次进去又忙退出来,左右催宣甚急,他始终彷徨不进。太祖发觉后,忙令人取袍带来,陶榖等宋太祖穿好袍服束完腰带,才急忙进去。陶榖之所以逡巡不前,是因为他恪守君臣之法,免得宋太祖衣冠不整有失为君风度仪容,君臣相见后出现尴尬局面。皇帝穿戴整齐见官员,也是对臣下的礼敬。清代的英和,为翰林世家出身,一次拜谒翰林院前辈窦东皋,当时正是三伏天,两人在厅中自早饭即交谈,“整衣冠危坐两三时许”,可谁也不敢敞襟脱衣,以致“汗如雨下”,直到中午,英和才“乘间告退”。【不露形体】

我国古代,穿衣强调不露形体,所以无论男女服装,都宽松肥大。《礼记·内则》还强调“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连脸都要遮盖上。坦胸露体见人,不仅是轻亵自己,也是对对方的不尊敬,是不讲礼节的体现。例如:《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曹操为了当众侮辱祢衡,在殿堂之上大宴宾客时叫祢衡为他们击鼓。祢衡以牙还牙,竟然在曹操面前脱掉衣服,裸体而立,以此来侮辱曹操。气得曹操拍案咆哮:“庙堂之上,何太无礼!”短衣入朝便是“不敬”之罪了,何况是裸体?图三 汉服【讲究等级】

秦汉以后,为了维持封建统治秩序,衣着等级制度日益完善。各级官吏与庶民在衣着服饰上,从式样、用料到颜色、花纹,都有了明显的不同,而且不能有差错。如唐宋以后,龙袍与黄色就成为皇室的专用服色,其他人绝不能僭用,否则将被视为“大逆不道”。其他官员:“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明史·舆服》)而平民百姓,则禁止用大红和鸦青色,以免与官服相混。

服饰的等级,在礼服和官服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的礼服上,绘绣有十二种纹饰,即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雉)、火、宗彝(尊形)、藻(水藻)、粉米(白米)、黼(斧形)、黻(亚形),通称十二章纹。十二章纹由来已久,大约在周代已经形成,但在秦以前,只是服装上的吉祥纹饰。直到东汉时期,章服制度作为封建礼仪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真正确立。从此以后直到清代,十二章纹一直作为帝王百官的服饰。章纹用法各代虽略有出入,但大同小异。例如: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朝廷发布服装令规定:天下只有皇帝可用十二章;皇太子及一品之服用九章,“龙、山、华虫、火、宗彝在衣,藻、粉米、黼、黻在裳”;二品之服用七章,“华虫、火、宗彝在衣,藻、粉米、黼、黻在裳”;三品之服用五章,“宗彝、藻、粉米在衣,黼、黻在裳”;四品之服用三章,“粉米在衣,黼、黻在裳”;五品之服用一章,“裳刺黻一章”。(《新唐书·车服志》)图四 清官服

明清时期,皇帝的朝服仍然采用十二章纹,而文武官员则改章服为补服。补服也叫补挂,是在常服上另加徽职,称为“补子”,缀于前胸及后背上,以金线和彩丝绣成,使人一望便知其官衔和品级。 明代洪武年间规定:公、侯、驸马、伯补子绣麒麟、白泽。文官的补子,用乌类图形:其中一品文官绣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 清代改为鹌鹑),九品鹌鹑( 清代改为练雀)。武官的补子,用兽类图形:其中一品武官绣狮子( 清代改为麒麟),二品亦用狮子,三品用虎( 清代改为豹),四品用豹( 清代改为虎),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 清代七品改为犀牛),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明清补子纹样有几次小的变化,但其区分等级的性质没有变。官服一般在公务和典礼时穿着,平时官吏可穿便服。什么时间和场合穿什么服饰都有礼仪规定,不能乱穿。官吏不论上级下级,如正式见面一方穿官服,另一方也应穿官服接待。下级官穿官服拜见上官,上官如不穿官服接见,便为失礼,下官甚至可以拒绝参见。

案例和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五为清朝几品官服?【区分性别】

古代衣服有明显的性别区分。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要给男孩佩戴皮质小囊,女孩则佩戴丝质的囊。“男女不通衣裳”(《礼记·内则》),即男女的衣饰不能互相穿戴,即不能互换衣服穿,或者说男子不许穿女子的衣服,女子更不准穿男子的衣服。【区分颜色】

古代服饰的颜色,有素色与喜色之分。一般白色、黑色、灰色、蓝色为素色,红色中的大红、朱红、粉红等属喜色。按礼节,素色与喜色的服装,要根据不同情况穿用。如穿素服到喜庆场合,或穿大红喜服到丧葬场合,均为失礼。例如:《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写宝玉先是“遍身纯素”,到水仙庵给金钏儿烧香,回到怡红院“找了颜色吉服换上”,再给凤姐过生日行礼吃酒,这才是“礼数周全”。《红楼梦》第十四回,宁府为秦可卿办丧事,路祭的北靖郡静王想见贾宝玉,贾政“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领他前来”。图五

学习思考归纳一下,我国古人穿衣有哪些讲究?二、冠冕

(一)大体分类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冠】

起初,发冠是套在束起的发髻上的一个罩子,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美观的需要,样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冠是一般贵族男子戴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后,冠就是已经成人的标志。图六 古代朝冠图七 状元官帽【冕】

天子、诸侯以及大夫祭祀时戴的冠称冕。冕的形制与一般的冠不同,其上面是一块黑色的长方形木板,称为“延”,下面与冠相连戴在头上。延的前后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称作“旒”。旒的数量,因身份不同也有差别。据文献记载,天子的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汉代之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皇帝的代称。图八 冕旒

案例和资料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和氏璧。秦昭王企图仗势据为己有。他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玉。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交换,但又怕他派兵来犯。不得已派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在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看了又看,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几乎要顶起帽子,激昂地说:“大王没有诚意,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成语中的冠是帽子。形容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类似的典故还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壮发冲冠、发植穿冠等。【弁】

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类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畋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帻】

古代除儿童和少数民族外,庶人与罪犯也不戴冠,故士人摘冠就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史记·平原君列传》记平原君得罪了信陵君,信陵君打算离开赵国。于是平原君“免冠谢(陪罪),固留公子”。其摘下冠是表示自己有过错,以此形式自贬身份。至于庶民,不得戴冠,只能覆以帻(ze 音)。《汉官仪》云:“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服也。”帻就是包发的巾,庶人佩戴的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因此秦称百姓为“黔首”(黔即黑色); 汉称仆隶为“苍头”(苍为青色)。由于帻本身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发展到贵族也戴帻,不过在帻上还要加冠。后来又有了有顶的帻,戴这种帻可不必加冠。

(二)礼仪要求【不戴冠帽无礼节】

有身份地位的人与人相见,或参加社交活动,一定要戴冠,不戴冠,头发就会披散下来,容貌不正,是不合礼节的一种行为表现。《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未做官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这说明有教养的士人,以不戴冠为不礼貌。《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卫国内乱,子路系冠的缨,被人砍断。在此生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子路却说:“君子死,冠不免。”他忍着剧烈的伤痛重新结好冠,方才死去。

但是,戴着武装的帽子如皮冠、胄见人时,要摘下来,这也是一种礼节,因为这种皮冠、胄并不是套在发髻上的那种冠,所以摘下来头发也不会散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秦国的军队路过周王室的北门,战车上的兵士“免胄而下”,即摘掉头盔、下车,向周王室敬礼。

另外,清代臣下向皇帝跪拜时,也要先脱帽,然后叩头。如曾国藩、翁同龢在养心殿拜见皇帝、太后,都是如此行礼。《旧京琐记·卷五·仪制》也载:被召见的大臣见皇帝“入屋而跽,先去帽,曾赏花翎者必以翎向上以示敬”。【讲究等级】

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冠帽有严格规定。但唐宋以后,戴冠的等级开始混淆。如隋唐时期的幞头(形制相似于后代俗称的乌纱帽)已为官服,但到宋代一般男子也都戴这种帽子。于是,统治者又开始在冠饰上做文章,用冠饰区分等级,以清代的顶子(缀于礼冠顶上的帽珠)、花翎最为典型。《清会典》记载,一品官员的顶子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一种海洋软体动物壳),七品用素金顶,八品用阴文镂花金顶,九品用阳文镂花金顶。花翎是用孔雀翎毛制成的冠饰,插在礼冠上,垂于冠后,用来装饰和区别官员品级。花翎分为单眼、双眼和三眼(花翎尾端灿烂鲜明的圈叫眼),翎眼多者为贵。一般五品以上官员戴单眼花翎,大臣蒙特恩者,可赏戴双眼花翎,宗臣如亲王、贝勒等方可戴三眼花翎。以鹖羽制成,染成蓝色的叫蓝翎,用于六品以下官员佩戴。顶子和花翎按规定都不可僭越。官员如被革职,就以摘去顶戴花翎作为标志。

学习思考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尝试搜集一些古人冠帽的图片。图九 清朝官员帽子图十 一品武官甲胄【神态】

礼仪所重,在于诚敬。而诚敬之心则直观地体现在神态上,所以《礼记·杂记》说:“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在乡学、宗庙、朝廷等不同场合时的举止和神态,如趋朝时:“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公门是国君治朝之门,相当高大,而孔子曲身而入,似乎不能容身。进门时一定要走门的右侧,而不走门中,因为那是国君出入的地方;也不踩门坎,那样是不恭敬的表现。经过国君的坐位,必定正色,快步而行,不敢放肆。将要升堂时,两手抠衣使下摆离地一尺左右,唯恐因踩着后跌倒而失容。接近国君时,再次曲身,气容严肃,如同屏住呼吸一般。出去时,走下一级台阶才舒气解颜,气色和悦。下完台阶,快步向前,如同鸟翔一样。回到上堂前站立的位置,犹存“踧踖之貌”。从中可见,孔子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或愉悦,或敬谨,或变色,都随着仪节、场景的变化而转换。

学习思考对古人的冠帽有所了解后,也试着了解一下古代女子的发饰有什么讲究。

课后探究1.我国古代服饰讲究宽大严整,穿着不露形体,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强盛的王朝,贵族妇女的服装却非常地开放,你知道是哪个王朝吗?为什么会这样呢?2.辨别一下,下图分别是哪朝的服饰?①②

学习思考对于古代对“礼容”的要求,你有何感想?

第二节 言行举止

一、站姿坐相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这说明古人非常在乎日常的言行举止礼仪。

先秦已经有了对站姿和坐姿的规矩,但尚未形成规范,只是要求站得直、坐得正,符合尊卑长幼的秩序。要求较为详细的,都在《礼记·曲礼》之中:“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走路不要显出傲慢的样子,站着不要偏用一脚而歪斜,坐着不要伸开双腿像簸箕,睡觉不能俯伏。)“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坐,要坐得像神牌一样端正;站,要站得像祭祀或典礼一般恭敬。)“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餐饮之际不坐中间,走路之时不占中道,站立之际不堵门中。)“立必正方,不倾听。”(站立时要端端正正,不斜着身子听讲。)图一 女子经立图图二 坐如钟“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在室内走路不能双臂张开。和别人坐在一起不要横起胳膊。给予别人东西时,对方站着就不用跪着;对方坐着就不宜站起来。)“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将走近就坐的席位时,面色要保持不变,用两手提起衣裳,使衣裳下摆离地一尺。衣裳不要掀动,脚步不能显得急促。)总之,端正、庄肃、从容有礼是行为举止的基本规范。

案例和资料

讲究仪态之礼的朱熹朱熹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不仅通过思想的媒介去传播自己的理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严守古代礼的要求。他平日闲居在家的时候,总是天色还没有亮就起床。穿好了衣裳相连的制服,戴了幞头,穿上方头鞋子,到家庙和先圣神位前去祭拜。行礼结束以后就回到自己的书房。有时候读书作文疲倦了休息时,也是闭上眼睛端端正正地坐着。闭目养神结束后,就迈着整齐的步子慢慢地走。他这种端方的威仪和容貌举止,从少年时节一直保持到老,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或放弃。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迎来第一个高峰,对礼容的研究更为详尽具体。著名的长沙王太傅贾谊,在他著名的《新书·容经》中,系统阐述了站相、坐相、行相。“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这就是所谓的“立容”。而且,他把站相分成了四种:经立、共(恭)立、肃立和卑立。

(一)经立

动作要领是:经立时正身、平视,两肩平衡,两手相合,上臂伸直,双手抱掌,两脚直立,间隔二寸。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到经立,从头到脚要有整体的表现,但最主要的是,经立是不弯腰的。图三 秦陵立将军俑图四 战国江陵纪城图五 经立

(二)共(恭)立

在经立的动作要领基础上,上身微屈,头略低,视线下移,腰部自然弯曲,但弯腰的角度很小,体现一种恭敬。我们现在还经常用到“垂手恭立”这个词。图六 汉初陶立俑

学习思考你能模仿一下古代站立的几种姿态吗?

(三)肃立

最关键的要领是弯腰,而且弯的角度很大,大约在90~135度之间,是一种非常非常恭敬的站立姿势。一般在国君、长辈、贵宾前才用。

(四)卑立

贾谊在《新书·容经》中说:“因以垂佩曰卑立。” “佩垂”,即要让玉佩下垂,这势必要尽可能地弯腰。这种姿势比肃立的恭敬程度还要大,弯腰的程度超过135度,已经不是一般的恭敬谦虚,而是卑下了,有“卑躬屈膝”的意味。

再来看坐姿要求。古代标准的坐相,即两膝跪在席上,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坐以经立之容,胻(héng,胫骨上部,股骨下部)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与立姿相对应,坐姿也有四种:经坐、共(恭)坐、肃坐和卑坐。这四种坐姿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是平,是仰,是微俯,还是低头,视线落点的不同,分别对应四种坐姿,比较好区分。下面的三张图分别代表了经坐和共坐的坐姿。图七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坐俑(经坐)图八 经坐

案例和资料

凌波微步语出于曹子建《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体态轻盈,浮动于水波之上,缓缓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将之形容为一种武功,其中“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及“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可作为这种武功的注解。图九 秦代坐俑(共坐)图十 汉代坐俑(跽坐)

按照先秦文献的记载,还有两种变体的坐姿。一种叫跽坐,一种叫箕股。

跽坐也称长跪,与经坐等不同的是,臀部离开双足称为跽,以两膝着地。由坐而跽,这是一种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有时也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或表示警惕。现在我们遇见长者、上级或客人到来,都要从椅子上起身站起,以示敬意,这也是“由坐而跽”的渊源。《史记·鸿门宴》 中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项羽就是“由坐而跽”。

箕股,就是前文提到的“坐毋箕”之箕。这是一种不雅的坐姿:臀部着地,两腿或弯曲,以足底着地,或双腿分开平伸,上身与腿成直角,状如簸箕。这种坐姿,代表着轻视、傲慢、鄙视,甚至仇视。

最后,我们来看行相。《释名》中说:“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尔雅》中也说:“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行即走路,走即跑,步即徐行,奔则是跑,趋就是小步快跑。其中,“趋”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尤其是在尊者、长者面前要“趋”,在君王面前更是要“趋”了。可见,古人在不同场合要求有不同的行相。

学习思考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描写站姿、坐姿和行走的文章词句,你能说出一些来吗?二、言语辞令

俗语说: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语言文明、言辞有礼也是中华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首先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

其次要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不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一个真正知礼、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在该说的时候直说,不该说的时候保持沉默的。

再次要愉悦他人。“言语之美,穆穆皇皇。”(《荀子·大略》)“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弟子规》)

这是要求说话者要谦恭、和气、文雅,声音不高不低,不快不慢,悦耳动听。此外,《弟子规》中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是强调言语辞令要称人所长、避人所讳。当然,古代礼仪对言语辞令还有很多的规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案例和资料

魏晋才子裴秀学礼裴秀,是魏晋时期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图学家,人们将他与欧洲学者托勒密比喻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史上东西方相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裴秀很小时候就博览群书,并在实践中学习礼仪。裴秀出身于官僚士族家庭,祖父和父亲都在朝为官,所以,家中经常是宾客盈门。每当家中宴请客人时,母亲总让他端饭送菜,服侍客人。由于他言辞真诚,举止有礼,客人们也都很喜欢他。裴秀也因此养成了优雅的谈吐,他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以至于去他家拜访的客人,往往还要专门去看望他这个小才子。

课后探究1.观察下图,汉武帝坐的是椅子吗?为什么?2.我们高中生都参加过军训,站过军姿。那么,你知道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军姿吗?

第三章 师生礼仪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认识到老师对于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处世的“才”、“德”有重要的造就培育之功,故老师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相当高的地位。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敬师礼和释奠礼。

第一节 敬师礼

在我国古文献中有这样一些记载:“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尚书·泰誓》)“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白虎通义》)“俗以天地君亲师合祀,比户皆然。”(《思益堂日札·卷九·天地君亲师》)“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把老师和天、地、君、亲相并列,并且把尊师提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上去认识。

这种认识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国有很多关于尊师的俗语和日常用语,例如:“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如父子”。称老师为“先生”、 “师父”、 “恩师”、 “严师”、 “良师”等,把老师的话称作是“教导”、 “教诲”、 “训诫”、 “赐教”等。图一 中学生体验传统拜师礼

学习思考在尊敬师长方面,你是如何做的?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处处以老师为尊。

例如:学生入学,首先行拜师礼,以后每天早晨入学堂、晚上出学堂见到老师,都要对老师作揖行礼。课上老师提问,必须站立起来回答。向老师请教,也要起立,老师讲解,要垂手站立恭听,命坐,再坐下。老师闲坐时,学生要在老师的侧面侍坐。如果老师站立,学生就不能坐着。与老师在途中相遇,要恭敬地趋向前去行礼,然后立于道旁,等老师走过,自己再走。在《礼记·曲礼》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也就是说,学生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才合于礼仪。

古人云:师徒如父子。《吕氏春秋·尊师》中说:“生则谨养,死则敬祭。”“生则谨养”,是说学生要精心侍奉老师的起居饮食。《管子·弟子职》中就规定,从老师起床洗漱开始,到吃饭,再到夜晚入睡,学生都得在边上恭恭敬敬地侍奉,“朝益暮习,小心翼翼”。如师徒在一起吃饭,学生要给师父盛饭,一定得等师父动筷吃了之后才可以动筷,而且又必须在师父吃完之前就先放下碗筷。“死则敬祭”,即老师去世后,弟子们要像对死去的父母那样祭祀。如孔子死后,其弟子皆“吊服而加麻”,埋葬后,“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其中子贡“庐于墓六年”(《孔子家语·终记解》),即在孔子墓旁搭起庐屋,陪伴着死去的老师而生活。

此外,自孔子始,为了表达对老师传授知识的感谢,开始实行束脩礼之仪,并且一直延续到后代。最初“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后来人们把学生送给老师的酬劳统称为“束脩”如《全唐文·中宗》记载,天子中宗发布诏令:“学生在学,各以长幼为序。初入学,皆行束脩之礼于师。国子太学各绢三匹,四门学一绢二匹,俊士及律书、算学,州县各绢一匹。皆有酒脯。”这也是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的一种方式。

案例和资料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悲痛万分,设灵位祭奠哭拜。那时,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课后探究1.你知道“学在官府”是什么意思吗?这种局面什么时候被打破了?谁作出了重大贡献?2.观察一下,在你身边有没有尊师重教的典范,说一说他的事迹。

第二节 释奠礼

尊师重教不仅表现在尊师与敬师上,还表现在报师与祭师中。所谓报师,是指学生在离开老师后,逢年过节仍去问候、探望老师,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情况,以此表示自己不忘报答师恩。所谓祭师,就是对老师亡灵的祭祀。这种礼仪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了,即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释奠礼。

关于释奠礼,《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孔颖达曰:“直奠置于物,无食饮酬酢之事。”就是说,这种祀仪没有尸,将祭品直接放在神主前,致祭者之间也不需要酬酢。仪式相当简略。释奠礼即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荀子·礼论》把“礼”最核心的内容归结为“天地”、“先祖”、“君师”三项,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上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释奠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

释奠礼,最初只是入学的一项仪式,先圣先师到底是哪些人,也没有确指。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过阙里以太牢礼祀孔子,当时还只是将孔子当做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纪念,但开了帝王祀孔之先河。汉武帝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一跃而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师”也就由儒者担任了。到东汉时,孔子被称为“先师”,后来,又被尊为“先圣”,成了帝王们尊崇膜拜的对象。

释奠之礼在四季仲月上丁日举行,称为四大丁祭。古时国学,除春、秋仲月例行的释奠礼外,从后齐开始,每月朔日,国子祭酒要带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到大成殿阶下“拜孔揖颜”。图一 祭孔图二 祭孔

案例和资料

释奠礼举行的时间祭祀孔子的释奠礼最初只是在每年秋季有一次祭祀活动,到东汉时开始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都以春、秋两祭为主。这被称为“四大丁祭”。这是因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古人称之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又用干支纪日,每月不超过三十天,所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一般会出现三次,祭孔就用第一个丁日,称为上丁。四大丁祭,就是在四季仲月上丁日举行的祭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现代人们将祭孔之日定在9月28日,但是研究孔子的学者们对于孔子的诞辰时间一直存在争议。

随着历代对儒学的提倡,释奠礼越来越复杂。刘宋元嘉初首次提出使用舞队,为“六佾”,即周制诸侯的等级。南齐时正式使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明孝宗弘治十七年,由六佾上升为八佾,笾豆等礼器的数目尽与天子等同,从此释奠礼无比尊崇的规格即正式确立。

释奠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曲阜孔庙举行释奠礼,除有皇帝亲临或御遣钦差外,例由衍圣公主祭孔子、祭孔大典四配,属官分祭十二哲、先贤、先儒、启圣祠、崇圣祠、寝殿、家庙等。

大约从唐代开始,释奠礼仪开始传向海外,至今在朝鲜、日本、新加坡、越南等亚洲国家的孔庙和学堂,仍然有释奠祭孔的影子。

课后探究1.孔子被古人称为“至圣先师”,你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吗?2.山东曲阜每年举行规模宏大的“祭孔大典”,你认为这有意义吗?请说明理由。

第四章 家庭礼仪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其中“正心、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正心、修身”主要指的是个人修养,“齐家”指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使之和睦兴旺。要管理好一个大家庭、家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么办呢?古人找到了很好的工具,这就是礼。旧时书香人家的大门上,往往写有“诗礼传家”四字,以标榜门风。一般民众也把“知书达礼”作为有知识、有教养的标准而希望子女不断努力。古代家礼的内容有很多方面,这里主要选取了中学生应该了解和学习的亲子之礼和兄弟之礼。

第一节 亲子之礼

“亲”指父母双亲,“子”指子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可以说最近、最亲密的关系。在我国有很多关于亲子关系的俗语和典故,如:“父慈子孝”、“子不教、父之过”、“严父慈母”、“慈母多败儿”、“望子成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种情感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摧毁的,子女长大成人后应该回报父母,这就是古人很重视的“孝道”。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社会才能稳定昌盛,所以,在我国古代,统治者也非常重视亲子之礼。图一 孟母三迁

案例和资料

孟母三迁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心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心想: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父母对子女不仅要在生活中关爱,而且在教育上要严格、守信。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荻草代笔”的故事。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欧阳修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致力于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欧阳修勤学苦练、专心致志的精神。而且还要看到,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以身作则,讲诚信。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便不随母亲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更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要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的,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学习思考你对“荻草代笔”和“曾子杀猪”的故事有何感想?

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子女要回报以孝道。孔子十分强调“孝”,他主张“弟子出则孝,入则悌”,“事父母能竭其力” ;在汉代,夫子之伦被列为三纲之一,仅次于君臣之义。宋代理学产生后,孝被看成“天理”的本性——仁的外在表现之一。明清时期的蒙学教材《幼学琼林》则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主要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即使和子女在认识上有分歧,出发点也是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长大后也要很好地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图二 郯子鹿乳“孝”的具体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孝养

主要指子女在经济和物质上来奉养、满足父母的需求。我国封建时代是农业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通过辛勤的劳作创造出了大量的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养育着自己的孩子,但当他们年老体衰时,只能靠子女养活,所以我国古代有“养儿防老”之说。

二、孝敬

孝敬是指子女在精神、情感方面方面满足父母,即要顺从父母的意志,尊敬、善待父母。具体要求在《论语》、《中庸》、《礼记》等儒家典籍中都有涉及,如要求子女早起和晚睡前都要给父母行礼请安。

吃饭时,父母不坐孩子不能坐,父母不动筷孩子不能动筷。注意父母喜欢吃什么就把该食物放到父母跟前,注意父母何时需要添饭、添汤等等。知道父亲外出回来时,要尽早去接,见面要先磕头,起身再问候身体、饮食等等。父亲的话在家中就是圣旨,不得违拗;即使不对,也不能强辩,要委婉说明原因。父亲在身边,父亲不坐,孩子不能坐,要垂手侍立,不得随便插嘴、心不在焉等等;父亲允许坐时才能坐。无论和谁提及自己的父亲名讳时,都不得直呼父亲名讳;比如:一个孩子的父亲叫李明进,有人问他:令尊贵姓高名?他回答时,要先抱拳向上拱手,以示对父亲的尊敬,道:家父或家严或敝父姓李,木子李,中间一个开明的明字,后面一个前进的进字。平时对父亲说话声音要稳、轻、清、柔,不得造次。父亲出门,孩子要帮着拿物品,送至必要的地方才可分手,叮嘱父亲身体、起居,并向父亲磕头行礼。孩子外出,要向父母辞行,嘱咐父母注意身体、饮食,不可劳累,行磕头礼向父母道别。孩子犯错,要认真听取父母教诲、训诫,毕恭毕敬接受父母的惩罚。如是已结婚之人,每早起晚睡时,都要携妻带子到父母面前请安。遇事多向父亲请教。代替父母教导弟妹。以孝留名。牢记祖父辈的生辰、祭日等等,以免父母操心。饱学圣贤之书、之道,明事达理,替父母待人接物。考取功名,为父增光、光耀门楣。

学习思考反思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你的所作所为符合“孝”道吗?

三、爱护自己《孝经·开宗明义章》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却道出了中国从古到今对“孝道”的重视。 这句话意思是说,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身体、言语、行为有丝毫的损伤和偏差,因为这些情况都会让父母亲担心、挂念甚至忧虑,孝顺父母应该从这里开始做起。《世说新语·德行》有个故事:东汉范宣八岁那年,在后园挑菜,误伤自己的手指,于是他大声啼哭。有人问他,是不是很痛?范宣回答:“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范宣因为误伤手指,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践履《孝经》的教导,有违孝道,所以伤心地啼哭。他年纪如此幼小,就把孝看得那么重,这是很了不起的,所以被载入《世说新语》的“德行门”。

东晋创立净土宗的高僧慧远,因其影响为权臣桓玄所嫉,桓玄以“震主之威”之名写信给慧远劝他还俗,遭拒绝。后桓玄进攻殷仲堪,路过庐山,慧远称病不出虎溪。桓玄便径直入山,见了慧远,劈头便问:“不敢毁伤,何以剪削?”这是带有问罪性质的发问,言外之意是指责慧远的出家不符合孝道。慧远毕竟不凡,立刻回答:“立身行道。”桓玄的责问正是从“孝道”出发的。

以上两则故事对这句话理解虽有些偏颇,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对爱护自己以免让父母操心很重视。

案例和资料《弟子规》(一)〈总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四、传宗接代

古代人很重视男性后代,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没有男性后代则被视为“断了烟火”。这种认识在农业社会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也反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课后探究1.你知道父母生日是哪天吗?他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吗?2.放学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

第二节 兄弟之礼

亚圣孟子曾提出“五伦”道德规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的“长幼有序”最初就指兄弟关系,他把兄弟关系与父子、君臣、夫妇、朋友关系并列。其实,兄弟之间与父子之间一样具有血缘关系,亲密程度仅次于父子关系,维系兄弟之情的道德规范为悌,所以,孝悌并称,被认为是礼的核心。图一 宗法制示意图一、等级序列

古代中国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往往是一个大家庭中有很多的兄弟。如何划分等级序列,对于维持兄弟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和睦,乃至社会的稳定都至关重要。

(一)长幼之序

按照年龄划分兄弟。《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中说,兄就是况,具有比如、接近的意思,就是说兄接近父亲。“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就是说弟就是顺从兄长,行为忠实可靠。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的长幼次序。

(二)亲疏之别

同父同母所生为“嫡兄弟”或“胞兄弟”,同父异母所生为“庶兄弟”,亲兄弟的儿子们为“从兄弟”或“从父兄弟”,从父兄弟的儿子们为“从祖兄弟”,依此类推,依据血缘关系,区别亲疏远近。

(三)尊卑差别

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宗法制,依据血缘关系来确定尊卑,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生的大儿子,他在家庭中地位高于其他弟弟,由他继承父权,他的子孙后代的系统为大宗,其他弟弟分出去,形成小宗,依此类推。有了这样的区分,就要制定礼仪规范约束相互的行为,这就是“悌”。

学习思考你如何看待古代兄弟之间的等级序列,合理吗?为什么?二、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是说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常言道:“长兄为父,老嫂比母”,这句话阐明了在子女中当老大的就有承担家庭责任的义务,就应当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帮父母拉扯这个家。“为父”隐含了当兄长的不仅是要照顾弟妹,还要肩负教育、培育的责任。弟妹与老大感情上不仅是一种兄妹、姐妹亲情,还含有一丝类似跟父母之间的那种养育情。诸弟对长兄之尊敬仅次于父,故有“长兄为父”之说。

最常见和广为传诵的民间故事就是说包拯有个嫂娘。

相传包公的母亲在五十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在睡觉时,忽然一道霞光,从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到肚子里,这样包母便怀孕了。

此时包母的媳妇也怀孕了,旧时婆媳同时怀孕,倒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但包母想年岁也那么大了,不想再怀孕了,于是想尽办法,要把腹中的胎儿弄掉,可是用尽办法也没把胎儿打掉。

包母分娩了,生了个男婴,媳妇也生了个男婴,可是包母生了个奇丑无比的男孩,皮肤黑黑的,双眼像铜铃一般的大,于是叫媳妇来说:“媳妇你也知道内情,不是婆婆这把年纪不要颜面,现在生了个丑八怪,就请你偷偷的把他送到河里丢掉,免得丢人现眼。”媳妇听了二话不说,就将这“丑八怪”抱走了。

几年后,包母的孙子长大了,准备上学堂读书,包母摸着孙子的头,触景生情地对媳妇说:“唉!我生的那个丑八怪要是没死,现在也该上学堂了!”

媳妇对着婆婆笑笑说:“婆婆,你想不想看他?”婆婆叹了口气说:“现在想看也看不到了,恐怕早就投胎了!”媳妇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便带着一个六七岁的黑脸男孩进来说:“你看这是哪个!”婆婆一看,惊喜若狂:“啊哟,这是我的包儿呢!你当初没把他抱去丢掉?”媳妇说:“婆婆,无论如何,他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怎么忍心把将他丢掉!可是当时婆婆的吩咐,做媳妇的又不敢不从命,就偷偷地将他养下来,和你的孙子一人吃一边的奶。”

当你的孙子会开口叫我“娘”时,他也跟着叫我“娘”!现在我可以把他还给婆婆您了!包母一把拉过“丑八怪”,深情地说:“包儿,你虽然是我生的,可是却是你嫂嫂的奶把你养大的,是你嫂嫂救了你一命!快给你嫂嫂磕头谢恩。”

包公听了母亲的话,给嫂嫂连磕了三个头,后来,包母去世了,包公仍由嫂嫂照料,于是口口声声地称嫂嫂为“嫂娘”。包公后来在朝廷做了很清廉的官,也从未忘记把嫂嫂当母亲那样地尊敬。当然,《宋史》记载,包拯并没有兄嫂,所以关于包拯“嫂娘”的传闻是不真实的,但反映了民间对包公的热爱。也折射出旧时社会家族里的伦理关系。

案例和资料《弟子规》(二)〈出则弟〉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图二 孔融让梨《赵孝争死》的故事就这是兄友弟恭的优良的典范。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兄弟两人相依为命十分友爱。

有一年,由于年景不好,粮食减产歉收,天下饥荒,社会就动荡不安了,一伙强盗就占据了宜秋山,四处抢掠。一天,强盗突然闯入赵孝所在的村子,进行抢掠,村中百姓都慌忙逃命。因为灾年且村子早已被各路强盗劫掠多次了,所以村里的粮食几乎所剩无几了。这时赵氏兄弟两人正在家中,一伙强盗破门而入,翻箱倒柜,欲搜刮粮食钱财。然而赵家已经是家徒四壁,没有一点油水,也没有一点粮食,兄弟俩一看强盗冲进来了,他俩岁数都不大,吓得直往门外跑,因为弟弟赵礼弱小跑得比较慢,强盗一把抓住了赵礼,因为饥荒的严重,饥饿早已经使盗贼失去了理智和人性,随即就想把被抓的赵礼吃掉(在当时吃人的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哥哥赵孝是先跑出来的,回头一看弟弟没有跟上来,四处询问,得知弟弟被强人掳去,便立即只身跑去强盗的据点,正见到五花大绑的弟弟被系在树上,树下已经支起一口铁锅,锅中的水也已经煮沸了。见此情形,赵孝跪在凶恶的强盗面前,哀求说:“我弟弟有病,身体瘦弱,身上也没有多少肉,他的肉自然也不好吃,你们还是把他放了,由我代替他。我身体好,身体胖,你们就吃我吧。”这就是哥哥赵孝争着顶替弟弟去死。强盗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和赵孝的这番话给惊呆了,强盗们面面相觑,他们哪里见过有这样甘愿送死的人。这时只见弟弟赵礼忙在旁边喊道:“是我被你们抓住的,我如果被你们吃了,那是我命中注定的,我哥哥已经跑了,他有什么罪过?没有吃我哥哥的道理!应该吃我!”听罢此言,赵孝扑向弟弟,兄弟俩抱成一团痛哭。

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强盗,看到赵氏兄弟互相争死的场面,也被这兄弟俩友爱之情感动了,他们那早已抛弃的良知此刻也被这人间手足的情意所唤醒,甚至几个强人都淌下了眼泪,随即强人头目吩咐放了两兄弟,不得为难他俩,让他们回村。

这件事情后来被当朝皇帝知道了,不仅下令褒奖,封了兄弟二人相应的官职,还下诏书将事情昭示天下,他们以德感化强盗的善行义举,是兄友弟恭的最好的典范,让全国百姓效仿学习。

学习思考“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旨在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但是现在有些人对这个故事有了新的解读,你怎么看呢?

课后探究1.你知道“宗法制度“吗?试着讲一讲。2.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兄友弟恭“这样令人感动的事例,试举一例。

第五章 社交礼仪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交往的内容纷繁复杂,有逢年过节的互相拜访,红白喜事的相互庆吊,也有亲朋好友的聚会宴请,还有鱼雁相酬的书信往来……我们还是仅挑选对中学生有裨益的部分进行介绍吧。

第一节 称谓礼仪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他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我们主要说一说尊称和谦称。一、尊称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五类。

(一)直接用敬语称呼对方

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先生、吾子、圣人、圣上” 等。例如,尊称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称皇帝为“圣上”、“圣驾”。

(二)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

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麾下、在下、门下、执事、左右”等;如“陛下”,“陛”专指皇宫主殿前的台阶,“陛下”的原意是指站于台阶下,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点和位置,慢慢转变成了尊称帝王的称谓。《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麾下”的“麾”,是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麾下”谓在将帅旗之下,后逐渐成为对军队统领者的敬称。”《汉书·李广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左右”指身边跟随的人,近侍。 《左传·昭公六年》:“左右谄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图一 古代书信

(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

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

(四)在称呼对方的亲属时,常加敬辞

常见的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令:令尊、令翁、令母、令堂。

(五)称字不称名

古代的名字和今天的名字内涵不同,它包括名和字(古代男子在行冠礼后要取表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其他人要称呼其字以示尊重,直呼其名是很失礼的事情。

这些敬辞和称谓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有些到现在基本不用了,有些现在仍在应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很和谐。

学习思考现代社会也很重视尊称,你经常用到的尊称、敬称词语有哪些?二、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

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一)称呼自己

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赤壁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谦下。“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谦下。“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案例和资料“拙荆”的由来“拙荆”一词出自《列女传》,书中记载梁鸿的妻子孟光,用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其中包含着生活俭朴之意。荆,原本是一种植物,枝条柔韧,可用来编织篮筐。古代妇女还会用荆枝制成髻钗,称为“荆钗”。“拙”原意是愚笨,用带有贬损含义的词称自己或自己家人是古人谦称的一种方式,所以,后人就用“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也可以称为“拙妻”、“拙内”。

(二)称呼自己的亲属

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

微:微臣。

卑:卑职。

二是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窃”亦可译为私下、私自)。

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三是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先”和“亡”,含有哀痛、怀念之意,专指已经故去的亲属。“先”用于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家人,如先祖、先父、先考、先母等,“亡”专指比自己辈分小或年幼的家人,如亡弟、亡儿、亡友等。

这些尊称和谦称都是我国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有些还是应该传承下去。

除了要了解古代的尊称和谦称,同学们还应该了解一下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这就是“避讳”。图二 古代书信

案例和资料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先走用“失陪”;赠送作品用“斧正”。三、避讳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也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了极致。

学习思考避讳原本是一种文化习俗,是为表达对鬼神、帝王、圣人等的敬意的,但是,它在历史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却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后果,比如清代的文字狱。你能举出几个因避讳而造成文字狱的例子吗?

(一)形式

1.国讳,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如秦始皇名“嬴政”,秦历中改“正月”为“端月”。 王嫱字昭君,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结果查嗣庭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这也是清朝文字狱的典型体现。

2.家讳,即父母祖先的名字。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史记》里,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红楼梦》里说林黛玉因她母亲名敏,所以她读书每读到“敏”字时便改读“密”。

东晋桓玄初任太子洗马时,设宴款待来客,来客因酒冷而呼侍者温酒,桓玄因此哭泣,原来桓玄父名“温”。这让我们现代人看来很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被认为懂礼;南宋的钱良臣也有讳其名,他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爹爹”。一天他小儿子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遂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原想尊敬,反成辱骂了,闹了一个大笑话。

还有我们熟悉的唐朝大诗人李贺,世称“诗鬼”,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妒才者放出流言,说他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结果使才华横溢的李贺终生不得考进士,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做人了吗?”但得不到人们的认同,相反却遭到攻击。

3.圣贤讳,就是圣贤的名字,主要指至圣孔子。孔子名“丘”,宋朝时读书读到“丘”字,要念成“某”字;清朝时,天下姓“丘”的,加耳字旁改姓“邱”,要读成“七”字。宋人郑诚非常敬仰诗圣孟浩然,有一次他经过郢州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

4.宪讳,指对上司官名的避讳。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讳,所以称宪讳。例晋羊祜死后,荆州人为避祜之嫌名,“户”改为“门”。

5.个人讳,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

古时一个人姓赵名宗汉,他把“汉”字据为已有,规定下属及其家人遇到其他地方的“汉”字,都要改为“兵士”。一天,他妻子去拜罗汉,他儿子正在跟老师学习《汉书》,仆人向他禀报时说:“夫人请和尚来家供奉十八罗兵士,公子请老师,在教《兵士书》。”宋时有州官田登,州境之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二)方法

1.改字法,即对避讳之字不用,另择他字代替。所改名称多种多样,如:

(1)避讳改姓。汉宣帝名“询”,荀、询音相同,故“荀”姓改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基同音,“姬”姓都姓了“周”,籍氏避楚霸王项羽(名籍)讳,改为席氏(籍、席音同)。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庆、贺义同)。据《元和姓纂》说,唐高宗的太子李弘死后,被谥为孝敬皇帝,因避李弘讳,弘氏改姓洪氏(弘、洪音同)。后晋高祖名敬瑭,当时的敬氏便改姓“文”或姓“苟”。

(2)避讳改名。汉光武帝名“秀”,为避秀字讳,改“秀才”为“茂才”;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王昭君”改名“王明君”;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世”都改为“代”,“民”都改为“人”;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本作“姮娥”,因避宋真宗 “赵恒”讳改称的。 扬雄《羽猎赋》:“齐桓曾不足使扶毂,楚严未足以为骖乘。”楚严,楚庄王也。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

(3)避讳改地名。汉文帝名“刘恒”,因讳将“恒山县”改为“常山县”;南京本名“建业”,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时,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河南开封,本称启封,微子启封于此。汉时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为开封。秦朝时置“钱唐”县,唐时便改为“钱塘”;唐朝曾置“明州”,到明朝时改为“宁波”。

(4)避讳改物名。节气“惊蛰”是我们熟悉的节气名,先秦时叫“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清初,为避康熙(玄烨)之讳,常与生地配伍的中药“玄参”改叫“元参”。图三 于志宁碑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之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直书“讳”字。《史记·孝文本纪》:“元年正月,‘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某”即汉景帝刘启;唐人写《隋书》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徐世勣”分别写成了“王充”,“徐勣”,中空一字,不懂为讳之道者,常误抄成王充、徐勣。同书卷十七《葡萄》:“陶 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不写作陶弘景。

3.缺笔法,即不写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或中间一笔。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世”。 宋本《外台秘要》中的“弘”、“玄”、“痃”、“敬”,也都遗缺最后一笔。

学习思考列举一些关于“避讳”的例子。

案例和资料

清朝不讳“福”字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是顺治帝,名“福临”,他生前死后都不加避讳。“临”字不避,“福”字更加满天飞。他曾赞“五福临门”的横批:“多好的话头,要那样,四个字避俩,就用不成了。不能为朕一人,使百姓们无福。”图四 缺笔法

(三)勿需避讳

1.讳名不讳姓,多数情况下不讳字。

2.不讳同音字,但唐朝的李贺却是一个例外,其父名李晋,有人认为他不应举进士。

3.名有二字不兼讳,只需避其中一个字。

4.君前无私讳,直接对皇帝说话或上奏章时,不讳自己父祖之名。

5.不讳诗书,指儒家经典。

6.已祧不讳。天子七代祖以上要迁入另外的庙堂,叫做祧,因年代久远,可以不讳。

7.祭天地神祇时不讳。

(四)影响

避讳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产物,是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伪品的依据。

学习思考古人关于“避讳”的各种讲究,你都了解了吗?它对于我们学习历史是很有帮助的。

课后探究1.下面是我国古代亲友间的礼貌称呼用语,你知道吗?你还能举出一些吗?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受业。学校称:寒窗。同学称:同窗。2.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客套话。示例:家里来客人了,可你因事必须出去一下,你可以说“我出去一下,请稍等片刻”,也可以说“我失陪一下,请稍等”。(1)去朋友家做客,告辞回家时,朋友和家人送你出门,你可以说“不用送了”,也可以说“请___________”。(2)那天和同事聚餐,其间你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鼓掌喝彩,你可以说“唱得不好,让大家笑话了”,也可以说“唱得不好,___________了”。(3)托人办事,朋友答应了。分别时你可以说“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也可以说“我就___________佳音了”。3.辨别真伪。隋朝大儒王通曾撰《元经》一书,书中记载了“杨坚辅政”的内容,后人考证后,认为这本书是伪书,并非王通所撰。你认为呢?为什么?

第二节 见面礼仪

一、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中国在汉朝以前,没有正式的凳子或椅子,古人只能席地而坐,接待客人或会见尊者时,为表示尊敬,伸直上半身,后俯身而下,逐渐形成日常社会跪拜礼。周朝时,对跪拜动作和对象,都做了严格规定,其中“九拜”是当中规格最高的,一般用于君臣或祭祖礼仪。

根据当时跪拜的动作和对象,跪拜礼共有“九拜”。图一 稽首

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后。是拜礼中最重者。

顿首,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是拜礼中次重者。图二 顿首

空首, 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

振动,这是一种用于丧事时的礼节。行礼时,要先跪拜、蹲守,之后还要“踊”,即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达极度悲哀之情。

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

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

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

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图三 空首

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

汉代以后,随着高坐、凳椅等的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于是,见面的礼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跪拜礼主要用于庙堂之上,民间则以拱手、打千等礼节为主。但是,跪拜礼却作为等级差别的标志而依然存在与官场之中。一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废除了跪拜礼,代以鞠躬为日常礼仪。今天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

学习思考认真体会 “九拜”中各种跪拜的区别。二、揖礼

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武王伐纣建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制礼作乐来巩固政权,揖礼就是其中的礼节之一。

(一)周揖礼

周揖礼行礼手态: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多用于文官。“揖”是拱手礼,以站立姿态不需跪拜,礼节较拜礼要轻一些。《史记·高祖本记》载:“郦生不拜,长揖。”显示了郦食其不卑不亢的态度。《汉书·周勃传》载: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所以,揖礼用在较轻的场合,或者作为军礼相见。图四 周揖礼

案例和资料

八拜之交知音之交——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胶漆之交——陈重&雷义(共甘共苦)鸡黍之交——张元伯&范巨卿(固守诺言)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舍己全友)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关羽 (桃园三结义)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惺惺相惜)忘年之交——孔融&祢衡(一说范云和何逊)

(二)叉手揖礼

叉手揖礼是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人《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

即双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敬,这种叉手礼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使行。叉手揖礼手态娇雅,更适于女子作万福用。

王虚中的《训蒙法》中记载:“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以左手紧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水浒传》写梁中书吩咐杨志护送生辰纲,杨志听后,急忙“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 ”又《水浒传》第二十回写潘金莲“情知不是,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说道:‘奴家一时失手,官人休怪。’”

(三)抱拳揖礼

抱拳揖礼源于古代军礼,《汉书·周勃传》载: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抱拳揖礼是因为在行军礼时,右手持兵(拿着武器),因而,左手抱盖于握着武器的右手背上。图五 叉手揖礼图六 抱拳揖礼图七 武术抱拳揖礼

学习思考古代的这些见面礼节,有哪些现在还在使用?《管子》中载:管子执枹而揖军士曰:“谁能陷陈破众者,赐之百金。”管仲拿着鼓槌向战士拱手为礼说:“谁能陷阵攻破敌众,赏黄金百斤。”可见管仲是拿着鼓槌向士兵行揖礼的。抱拳揖礼是古代军中主要的应用礼节,可拿着东西施礼,抱拳手态简单,舒适自然。是一种常用而相对较轻易的礼仪,在古代军队广为流行,随军队作战而转移因而也传到民间。

抱拳揖礼在民间流行起于周初,盛于明朝。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因而抱拳揖礼也在民间得以推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出于民间,长期军旅,因而对抱拳揖礼应用起规范性作用。

(四)万福礼《礼记·内则》载:“凡女拜尚右手。”郑玄注:“右,阴。”也就是男子跟女子的揖礼有具体的区别在于男左掌在外,女右掌在外。妇女与亲属、熟人见面,双手手指相扣,放于在左腰侧,弯腿屈身,款款道一声“小女子万福”、“小妇人万福”,所以这种礼节又称“拜万福”、“万福拜”“福一福”,拜几拜称“福几福”。如《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进了贾母房中,“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这里所说的“福了几福”,实际是指拜了几下万福拜。

万福礼,作为传统的女性礼节,我国史书很早就有记载,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但动作基本相同。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人眼中,男女有别是礼的基础,男子阳刚之美,女子以阴柔为美,女子行万福之礼,正体现了女子的温柔可爱。

学习思考试着模仿一下古代的各种见面礼节。三、请安礼图八 打千礼

源于满族礼仪。

请安礼是满族人日常见面之礼,主要有“打千”、“问安礼”、“叩头礼”、“蹲安礼”、“抚鬓礼”、“跪安”等礼节;“打千”是辽金时代的古礼,延续到清朝时期仍在使用,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男子“打千”请安的姿势:先端正姿势,如“立正”的样子。然后向前迈左腿,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右腿半跪,略微停顿;眼平视,不许低头、扬头或歪头;双肩平衡,不许弯腰,左右腿的间距不可太大,保持左腿向前迈的自然距离,不可向后蹬腿。女子“打千”请安姿势与男子同,只是左右腿的距离要近,动作幅度小,双手扶左膝,右手不下垂。问安礼是请小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是清朝女子行礼方式。“打千”是先抽马蹄袖,让袖口放下,然后左膝前屈,右腿后弯,眼睛向前俯视,左手贴身,右手下垂,口称“给某某请安”;“问安礼”垂首站立,问好即可。“叩头礼”与汉族的跪拜礼相似,即磕头礼。“抚鬓礼”俗称“抚鬓儿”,是满族平辈妇女之间请安的礼节。

满族人注重礼节,妇女相见,流行手拉手礼,俗称“拉拉礼”,这与汉族妇女互相拜见稍有区别。若是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之后执手寒暄,称为抱腰接面大礼。“蹲安礼”是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弓腰,膝盖略屈,呈半蹲状;平时妇女相见,以右手抚额,点头,为“抹鬓礼”。“跪安”这个礼节行于皇宫和五公府第以及宗室家庭中。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之外,常常还要另外召见某些官员,这是属于密谈性质,不同于朝会大典,所以官员同皇帝不必叩头。召见的程序如下:

皇帝吃早饭时(天尚未明),桌上摆好绿头签,饭后分起召见。内奏事处太监服侍应召官员来到暖阁门前,掀起帘子让官员进去,太监退到殿外。

被宣官员进门,站着说:“臣(某人)恭请皇上圣安。”然后跪安、起立,走几步到皇帝面前,跪在一个红边白心很厚的毡垫上奏对。奏对完毕,皇帝说:“你下去吧。”于是官员起来跪安,面对皇帝倒退几步,转身出门。如果在奏对时有谢恩的事,就在原地一叩,说:“谢皇上圣恩。”如果在奏对时说错了话,就摘下帽子,以头碰地一下,表示承认错误。皇帝日常晨昏定省、见皇太后时,进门要跪安,退下时也跪安。

太监有事向皇帝、太后、皇后、妃嫔等主位启奏,王公府第及宗室家庭中晚辈见长辈,奴仆见主人,都要跪安。

跪安的姿势和请安的姿势,相同部分是先端正姿势,左腿向前迈步。但跪安时右腿须全跪,然后左腿也跪下,右腿随即起来,左腿也起来,恢复立正的姿势。这一连串的动作要节奏均衡,不可慌忙,不可拖拉。其他和请安的要求一样。

案例和资料

行礼“唱喏”的由来唱诺也是古代男子的一种见面礼节,即在给人作揖的同时扬声致敬。这通常用于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喏”原为应答之声,东晋是王氏子弟相互以此为礼,当时人都觉得非常奇特,后来在人们之间流传并普遍应用。宋代陆游的《老薛庵笔记》中曾非常有趣地描写了这一现象:“故所谓揖,但举手而已。进所谓喏,乃始于江左诸王。方其时,为王氏子弟为之。故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诸王如何,答曰:‘见一群白项鸟,但闻哑哑声。’即今喏也。”

课后探究1.辨别下图①是什么礼节?2.仔细观察图②有什么问题?①②

第二篇 现代礼仪

第一章 个人礼仪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因其彬彬有礼而著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礼仪,将代表一段时间中国礼仪风貌的发展趋势。同时,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只有融入社会,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健康成长。在学校里,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要交往;在社会上,也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一起努力!

第一节 得体的仪表让青春靓起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而服饰则是人类美化自身的艺术品。服饰美又有异于其他艺术,它虽具有自身的诸多要素,但服饰美要依附于人体。换言之,服饰是人的背景,人的补充,是人生舞台的道具,体现着人的追求、理想和情操。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审美和服饰呢?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探讨吧。图一 着校服的中学生一、校服为主的衣着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绚丽多彩的服饰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 元,中学生的服饰也随之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追求“韩流”,追求时尚。这使部分同学的注意力从学习上转移开来,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外表打扮上。

学习思考学生在学校着校服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有些同学还是有不同看法,请你发表你的真实看法吧。

案例和资料

家长对学生着装看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就对中学生的衣着穿戴提出了“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的要求,并很明确、很具体地指出:“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打扮太时髦,这不仅会对学校好风尚的形成产生不利,更是对自己学习成长有害无利。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有些学生在着装上进行攀比,比谁买的服装高档,时尚。这些学生都是高消费者,自己又不去挣钱,在学习和经济方面给父母带来许多的麻烦。例如:一些家庭并不宽裕的学生,却硬要打肿脸充胖子,哭着喊着要父母买最名牌的服装,然后在班上显摆。他们何曾替自己的父母着想,这些行为将会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多大的压力。这些足以说明很多学生在着装方面存在不科学、不正确的认识,这些都会给家庭甚至自身带来麻烦。

作为一名学生理所当然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的把时间浪费在打扮上。如果这样,那他又怎么会有光明的前途,又怎么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呢?从平时的学习成绩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过于注重打扮。

学习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赞成怎样的着装品味?

中学生正逐渐走向成熟,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意识增强,并开始关注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这是好事,但打造良好的中学生形象一定要做到“内外兼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就对中学生的外在美提出了要求:衣着要美观。美观的首要条件是与着装者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符合着装者的身份。中学生着装,绝不能盲目模仿明星,也不能打扮成成年人,必需适应校园生活环境的要求,切合学生身份。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着装需整洁。整洁干净是学生着装的第一要素。如果一位同学衣冠不整,不讲卫生,在学校是不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亲近和尊重的,特别是正处在发育期的同学们精力充沛,平时活动量较大,爱出汗,身体新陈代谢快,更应该勤洗澡、勤洗头,勤换、勤洗衣服,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二,衣着要端庄。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小学生,在衣着上可以多姿多彩,体现其天真活泼的个性,而正逐渐走向成人的中学生着装应朴素、端庄、大方。如果过于注重打扮,过分追求衣着的品牌和派头,势必助长攀比心理,增加家庭、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分散学习精力。

第三,服装宜舒适。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骨骼还在发育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比较长,如果穿高跟鞋会造成身体前倾或扭伤脚腿,所以提倡中学生穿平跟软底鞋上学,这样才有利于健康。

时下,品牌各异、款式漂亮、线条流畅、做工精细、图案新奇、色彩丰富的服装冲击着中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对他们审美情趣的一种考验。因此,应引导学生了解服饰礼仪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中学生的服装应以鲜明的色彩、简洁的款式、舒适而便捷的功能来体现中学生淳朴、自然、大方、活泼的健康之美,摒弃那些哗众取宠的外在追求,以清新端庄之态展示中学生的特有之美。

在我们学校的管理条例里看到这样的规定:

学生应留符合学生身份的学生发型:自然、简便、整洁,反映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学生发型具体要求:学校禁止学生烫发、染发、留披肩发或剪成怪异发型。男生发型:前额发下压不超过眉毛,两侧头发不超过耳洞,后部头发不长过衣领,两边的头发不盖耳朵。女生发型:前额头发不遮眼,后部最好梳成运动式短发,长发必须扎好或扎束式马尾。

案例和资料中学生标准发式,请同学们参照执行,男同学不得留长发,不剃光头,不得染发、烫发,不理碎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异发型。女同学要求理运动短发或扎马尾辫,前额刘海不过眉,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理碎发,不梳怪发型。二、头发是你的另一张面孔图二 恰当的发型

对于一个头发,学校需要这样如临大敌吗?

问题远比我们想得要复杂。就如昨天看到一则这样的电视报道:有个上高中的男孩子被学校勒令休学在家一年之久,理由是头发不符合学校的要求,如果想来上学就要先把头发剪掉。当个性碰撞了规定,孰是孰非不好在此评论,毕竟各持一方理论。最后,这个男孩子在家长的再三劝导下走进了理发馆,在把头发剪掉的一瞬,那个男孩子眼里淌下了泪水。

那个男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深爱的头发就这样被剪掉,难过是不言而喻的。有类似这样感受的同学也不在少数,那么该怎样协调个性和规定这两者的矛盾呢?

(一)审美引导

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形成健康、积极、主流的审美价值观,这是解决服饰发型问题最积极的策略。让学生在塑造个人形象时把握以下几点:

健康、朝气。能够彰显青春气息的休闲服饰是学生的首选,明朗的色彩与简洁线条才能表达朝气蓬勃的健康美。

优化个性。尽量选择明亮的色调优化可能封闭郁闷消沉的心态。款式宽松而不拖沓,随意而不放荡。

案例和资料

名人名言·形体之美要胜过容颜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过形体之美。——(英) 培根·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俄)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才华、气质和品质。——(俄)马雅可夫斯基

学习思考关于中学生的发型请发表一下你的见解。

提升品位。既然着装与流行品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面对流行服饰时也留守自己的审美品位。用高雅抵制庸俗,以健康替代颓废。在服饰的审美与选择上体现出新青年的独立见解与高远志向,并希望以此形成真正值得称道的个性服饰。

(二)规范行为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逐步的养成过程,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制定一些以人为本的服饰发型方面的行为规范要求,并结合德育常规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予以落实,这也是解决学生服饰发型问题的重要措施。比如我们学校,高一阶段学校德育的重点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在高一的一年或是前半学期适应学校的规范管理,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

学生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自然规范了自己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个别不守纪律的学生也有,但是是极少数。

(三)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

如果学生出现了服饰发型问题,老师不要用简单的扣分的办法,也不要用制度打压学生就范,更不要用“我说不行就不行”这样的语言。比较科学有效的办法是平等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高一刚开学时,有个女同学刘海长过眉毛,两鬓还留了两绺头发,几乎看不见她的眼睛,这样的发型不但不美观,还会影响她看黑板、写作业。老师把她叫了出来,跟她聊了一会学习,问她:“因为额头不漂亮才留的长刘海吗?”她说:“是因为看电视里的人这样梳觉得漂亮。”老师伸手撩起她的刘海,说:“你的额头很漂亮啊!而且,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而且这样的你不模仿谁,做自己,更有魅力呀,你说呢?”她笑了,第二天,就把刘海梳了起来。另外,让学生知道现在用的是父母挣的钱,过分追求外在无疑是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很可能因此而泡汤。时尚应属于成年人,中学生在衣着打扮和用品等方面都不要刻意追求时髦,因为学习才是学生的第一任务!一身运动装配一张青春的脸、健康的身姿就是最标准的学生形象,同时也是最时尚的。

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中学生要体现自尊、自爱,充满朝气和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就必须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仪表端庄。中学生身上特有的青春朝气,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就是最美丽的衣裳!

案例和资料

走出追求外在美的误区1.有些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会失去对时间、界限的把握而走入误区。2.要走出盲目追求名牌、追逐流行的误区。3.要走出不修边幅、不注重外表的误区。4.要走出过分个性化、成人化打扮的误区。

学习思考你是如何看待外在美和心灵美的关系的呢?三、做清洁卫生的你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学生要做到下面这些基本要求:

(一)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三)勤剪指甲。

(四)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五)随时随地勤洗手。

(六)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七)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八)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九)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十)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学习思考男同学的个人卫生一般是个老大难问题,请利用班会的机会进行讨论,应该怎样做一名讲卫生的中学生。

课后探究讨论:什么样的中学生最美?你认同下面的说法吗?1.每天快快乐乐的,很阳光的;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郁闷的;和周围的同学关系融洽的;尊敬师长。2.一定要内心好!否则即使长相再美,也没用!3.心灵美,人也美呗。4.做个慷慨大度的人,最能获得别人的喜爱。

第二节 语言的魅力

“在造就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个训练必不可少,那就是优美、高雅的谈吐。”——(美)哈佛大学前校长伊力特图一 普通礼貌用语

语言是一种交际交流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它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得体而礼貌的语言可以让你赢得更多喝彩;反之,就会影响你整体形象的塑造。中学生的学校语言礼仪总的来说要遵循一般社交礼仪,但也还有其特殊要求。一、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的目标是全国通用。普通话不仅成为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而且正在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交际的语言工具。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还有利于国际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经营、管理、科研都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普通话的使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少年时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推广普通话,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学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坚持说普通话。

人们常说:“礼貌待人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以礼待人之重要。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思想情操往往可以通过其言谈举止显示出来。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首先要注意称呼,要针对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职务给予恰当的称呼。自己所熟悉的老师、领导可称之为“某老师”、“某主任”等,不熟悉的本校教职工可笼统称之“老师”。对待同学则可直呼其名。要注意的是对任何老师和领导,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直呼其名,对同学不能叫带侮辱性的绰号。第二,说话要注意使用敬语和谦语。敬语有:您、请、请允许、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打扰您、没关系、请原谅、麻烦您了、再见等。中学生对同龄人和比自己小的人,可以称呼“你”。谦语敬语在文言词汇中比较多,中学生较少使用,也不必生搬硬套。但中华民族在语言运用中所表现出的谦恭的好传统是应该继承的。

案例和资料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是否留意使用以下语言了呢?1.请2.对不起3.麻烦您4.劳驾5.打扰了6.好的7.是8.清楚9.您10.×先生或小姐11.× 经理或主任12.贵企业13.××的父亲或母亲(称他人父母)14.您好15.欢迎16.请问17.哪一位18.请稍等(候)19.抱歉20.没关系21.不客气

学习思考请同学们谈谈礼貌用语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和环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的语气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四种。四种语气分属不同的语法范畴,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和感情。但中学生在校生活中,无论使用哪种语气都应该做到语调温和、平稳。因为,即使是使用敬语和谦语,语气语调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一样。如:“对不起,让别人来做吧!”如果用冷漠的语气、低沉的语调,就会让人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如果用热情的语气、明朗的语调,就会让人领会到谦虚而诚恳的意味。课堂回答问题时语气语调要平稳,不能让人觉得无可奈何或无所谓。课堂发问要明了,态度要诚恳,不要给人以刁钻发难之感。课间交谈要自然、大方,还要注意周边环境,不要影响他人。和同学们课余交流,说话不要故作高深或闪烁其辞,给人以调笑捉弄之感。

中学生说话不仅要看对象,还要看语言环境。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有课上课下之分,有严肃活泼之别;有时是面对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有时是面对相见不相识的来宾;有时是轻松舒缓的节拍,有时是节奏紧凑的鼓点。因此,说话要看场合。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学生说话要与环境相适,与场合相切,不可口无遮拦,想说就说,或严正,或轻松;或审慎,或随和;或融洽,或敬让;或调侃,或郑重。总之,以做到适时、得体、达意为佳。要做到这点还要注意选用适当的句式。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例如,指出某个同学办事方法不妥,可以表达为:①你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肯定句)②你这样做不太好吧。(否定句)③你这样做难道妥当吗?(反问句)④你看有没有比这样更好的办法?(疑问句)⑤你这样做简直“太好”了!(反语)上面五个句子中,句子② 诚恳些,句子④委婉些,采用这两种句式既能达到批评指正的目的,又不伤害对方的感情,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当然不是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对象都要那样委婉含蓄,否则就千人一面、“异口同声”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还要注意长句短句的运用,“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总而言之,中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表情达意要同环境结合起来。

学习思考学生在教室里谈话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三、培养语言的幽默感

所谓幽默,就是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幽默是一种心理特质,体现着一种高品位,它能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是交往中的润滑油。但是幽默绝不是开玩笑,二者虽然有某些相似,但它们毕竟有雅俗之别;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应丰富多彩,中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力求健全独特,因此,培养幽默感很有必要。虽然幽默是一种难得的才能,但幽默的言谈也得讲究时间、地点、情景,因为彼一时彼一地为幽默,此一时此一地却未必,甚至可能成了伤人之语。比如,在劝慰一般考试失败的朋友时可以说:“不要紧,成功的母亲来了,不怕儿子不来。”但对高考落榜者也说同样的话,恐怕会让人生怨,在正式场合,讨论非常严肃的问题时,就千万不要幽默了。

案例和资料

如此服务用语在某地一家饭店餐厅的午餐时间,来自台湾的旅游团在此用餐,当服务员发现一位70多岁的老人面前是空饭碗时,就轻步走上前,柔声说道:“请问老先生,您还要饭吗?”那位先生摇了摇头。服务员又问道:“那先生您完了吗?”只见那位老先生冷冷一笑,说:“小姐,我今年70多岁了,自食其力,这辈子还没落到要饭吃的地步,怎么会要饭呢?我的身体还硬朗着呢,不会一下子完的。” 由此可见,由于服务员用词不合语法,不合规范,不注意对方的年龄,尽管出于好心,却在无意中伤害了客人,这不能怪客人的敏感和多疑。

学习思考假设你是一位餐厅服务员,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哪些服务用语?四、学会倾诉和倾听图二 倾听

倾诉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们感情倾泻的渠道,但有些人却因各种原因,人为地遏制了这种本能,堵塞了这个渠道。

对于倾诉,就如堤坝内的蓄水,超过警戒水位了,必须要泄洪,否则将溃堤酿成灾害。但却有许多同学,因压力大或出身卑微而无端地封闭自己。沉默寡言,羞于开口,将心中溢满的水强咽,内心必然会更为苦痛;将情感放在烈日下炙晒,本无多少水分的情感必然更为干枯。

高尔基曾说过:“我相信,如果怀着愉快的心情谈起悲伤的往事,悲伤就会烟消云散。”

倾诉需要一点勇气。人们并非不知道倾诉对于缓解压力的好处,但有时却缺少一点敢于倾诉的勇气。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经历险滩,有平缓有跌宕,河里有时会涨满水,也会由于各种情绪不断填充而淤塞。能不能引流和疏通,则看每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了。你将心中的苦闷忧郁向友人诉说时,溢满心中的惆怅就会轻快地向外流淌,理解和友爱会消除你心中的淤塞。

倾诉还要掌握对象和方法。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你倾诉的对象,也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进行倾诉的。在适当的场合向适当的人倾诉,才会达到倾诉的效果和目的;反之,则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祥林嫂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唠叨,也是一种倾诉,但她这种倾诉向人们传递的信息,和她需要获得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和王稼祥等的倾诉,在倾诉了内心的苦闷的同时,也将他的政治军事主张展示于人,促成了遵义会议后的出山,也挽救了工农红军的命运。

倾诉让我们获得安祥宁静,释放心灵的一隅,获得心灵的慰藉,看到一个安然的世界,孤独在倾诉中化为烟云,痛苦在风中袅袅飘散……倾诉者在倾诉中,获得情绪释放后的快乐,进而得到轻松的幸福。倾听者在倾听中,分担倾诉者的痛苦和快乐。有了这样的一种倾诉,痛苦会减半,幸福和快乐会加倍。

学会倾诉吧!让倾诉也成为我们交友的桥梁,彼此释放心灵,从中获得轻松与解脱。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个人的涵养所在。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个人近乎关闭的心扉。倾听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体察对方的感觉。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愈不注意人感觉的真实面,就愈不会彼此沟通。

(二)要注意反馈。倾听别人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对方。你不妨这样说:“不知我是否了解了你的话,你的意思是……”一旦确定了你对他的了解,就要采取积极实际的帮助和建议。要抓住主要意思,不要被个别枝节所吸引。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三)要关怀、了解、接受对方,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要尽量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交谈,如果周围有太多容易令你分心的事,就会影响你集中精力,从而使得你很难续接上思维链条。学会倾听,还灵魂一片寂静的天空,让阳光、花朵、蝴蝶成为心灵的伙伴。学会倾听,在自然与人的絮语中让疲惫的心灵安歇,让快乐与幸福回到生活中来。学会倾听,在自己的心跳中感知岁月与季节的脚步吧。要学会倾听,将收获信任、友谊。

案例和资料“钢盔”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叫亚德里安的美国将军利用战斗的间隙到战地医院探望伤员。他毫不张扬地走进病房,静静地坐在病床边,倾听每一位伤员讲述自己“死里逃生”的经历。其中一位炊事员说:他听到炮弹呼啸而来,就不假思索地把一口锅扣在自己的头上,虽然弹片横飞,战友倒下了一大片,他却幸免一死。听到这里,亚德里安将军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走到这位炊事员床前同他握手,脸上露出赞赏的微笑。后来,他下了一道命令:让每个战士都戴上一口“铁锅”——于是,在人类战争史上,“钢盔”这个重要发明,就因为一位将军有耐心、有雅量地倾听一个炊事员的“唠叨”而诞生的,它使7万余名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免于战死。

学习思考倾听别人倾诉也是一种美德,把你在生活中的倾听经历讲给我们听吧。五、怎样赞美别人

赞美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增强你的自信,也可以让你获得别人的尊重,但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宜过分夸张,要真诚具体;从小事着眼,无微不至;赞美要及时,不要时隔太久;初次见面,称赞其过去的成就、行为、所属物比直接称赞对方的人品、性格更有效;切勿冲撞别人的忌讳。 生动而规范的语言是人们在交往中彼此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貌用语则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建立友好关系的敲门砖。请同学们多用礼貌用语,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课后探究1.同学之间结成对子,互相监督在校一天中是否说了脏话。2.案例分析被拒绝的生日蛋糕有一位先生为一位外国朋友订做生日蛋糕。他来到一家酒店的餐厅,对服务小姐说:“小姐,您好。我要为我的一位外国朋友订一份生日蛋糕,同时打一份贺卡,您看可以吗?”小姐接过订单一看,忙说:“对不起,请问先生,您的朋友是小姐还是太太?”这位先生也不清楚这位外国朋友结婚没有,从来没有打听过,他为难地抓了抓后脑勺想想说:“小姐?太太?一大把岁数了,太太。”生日蛋糕做好后,服务员小姐按地址到酒店客房送生日蛋糕,敲门,一女子开门,服务员小姐有礼貌地说:“请问,您是怀特太太吗?”女子愣了愣,不高兴地说:“错了!”服务员小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抬头看看门牌号,再回去打个电话问那位先生,没错,房间号码没错。再敲一遍,开门,“没错,怀特太太,这是您的蛋糕。”那女子大声说:“告诉你错了,这里只有怀特小姐,没有怀特太太。”“啪”一声,门被大力关上,蛋糕掉地。这个故事,就是因为错误的称呼造成的。在西方,特别是女子,很重视正确的称呼。如果搞错了,引起对方的不快,往往好事就变成坏事。请同学们分析为何怀特小姐很生气?

第三节 举手投足——你的第一张名片

图一 规范的举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美。拥有美,能赢得他人的欣赏,也可以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大自然中,木头的纹理、贝壳内部面层或晶体内部面层无一不展示出内在美的力量,或许这就是美存在的地方。可见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自信、善良、平静,它不光使你自己光彩照人、充满魅力,还能感染别人,让别人感受到快乐、幸福。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树上的篮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幸福了自己。在校学习的孩子们,他们的言谈举止不仅表现了自身的素质,也是一个学校整体美的展现。那么,哪些行为活动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哪些是我们要提倡的呢?提升自己的魅力就从规范的举止开始吧。一、规范的举止

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内心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我们应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到老师办公室或同学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当看见老师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老师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的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在同学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其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玩弄桌上的东西,更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他陈设物品。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宜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别人谈话,老师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手,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老师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帕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声响,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

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老师和同学对你的总印象。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人前梳理头发、整理衣服、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图二 请的姿势

案例和资料

幸运的福特美国汽车公司的巨头——福特公司,它的总裁福特先生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但他还是想要试试。于是,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纸篓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不仅看见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了总裁。

学习思考福特的这一案例很具有代表性,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二、表情仪态图三 甜美的表情

快乐礼仪,从你的表情开始!今天,是新的一周的开始。站到镜前看看镜中的你吧!怎么样,你看见了自己脸上的表情了吗?是正在微笑着,还是面无表情?是一副郁闷表情,还是满脸洋溢着对即将开始的一天跃跃欲试的兴奋?要知道,你脸上的表情,会直接影响到与你打交道的人甚至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对你的直接观感。“这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如果你期待别人对你发出如此的赞叹,那就请先在镜前练习一下一个“有魅力的人”所应具备的表情吧。表情,是一个人的内在情绪、思虑在脸上表现出来的样子,词典上有着这样的解释。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通过对方的表情来观察这个人的心情,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对于有着不同表情的人,你会怎样应对呢?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与对方沟通呢?当你看到你的朋友或者家人,他们的表情毫无生气、郁郁寡欢时,你是否会关切地对他们说:“你怎么了?不要紧吧!”我想你的言辞和表情中一定会传达出你内心对他的担心和不安。如此看来,我们平日脸上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让我们的亲人、朋友们感到安心和喜悦,已经是不言而喻的。表情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在情绪的外露。脸部则是人体中最能传情达意的部位,可以表现出喜、怒、哀、乐、忧、思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应该运用好表情来传达信息,让更多的人欣赏并喜欢你。

(一)待人热情诚恳,不献媚讨好,不挤眉弄眼,不卑不亢。

(二)兴高采烈而不欣喜若狂,不大呼小叫、手舞足蹈。

(三)表示厌恶时也不要伤别人的面子,避免脸色难看。

(四)遇到烦恼、气愤之事,不忙于动怒悲伤,应控制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五)冷若冰霜的表情相当于拒人于千里之外,应通过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热情来促成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六)善于运用微笑,微笑能使人的关系融洽,矛盾缓解。三、稳重得体的动作

(一)路上行走,必须靠右行,不能走中间,途中遇到领导、老师、熟人,应热情点头示意,礼貌地打招呼。

(二)领导、老师到教室、寝室时,学生应礼貌地打招呼、让座。

(三)上下楼梯,过狭窄通道,遇到领导、老师、老年人,应主动让道。

(四)打开水、洗刷、晒衣服等应“先人后己”,礼让三分。不要争抢水龙头和晒衣绳。

(五)与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彬彬有礼的感觉。

(六)克服“冒冒失失”的行为。冒失的行为表现在:

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进别人家里不敲门,推门往里闯,反客为主;找人时,大喊大叫;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高谈阔论。

手脚太快,动作太硬,幅度太大。

手脚冒失,语言冒失,出洋相,闹笑话。

案例和资料

礼仪故事—— 玉帛成干戈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郤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季孙行父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曹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使臣都是有毛病的?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第二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 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鞌之战”。

学习思考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那么,在与人交谈时,应注意哪些姿势呢?四、优雅的风度气质,自然随和的态度

作为男同学,应使自己具有“阳刚之美”,即作风稳重,动作有力度。如果男子汉说话过于随便、粗野、骄横,在公共场所,敞胸露怀,歪戴帽子,身穿汗衫、背心或打赤膊,穿拖鞋,打响指,吹口哨,就会给人一种“痞子”、“二流子”等,缺少文化教养的印象。

作为女同学,应使自己的气质风度“优雅得体”。

同人交谈,要庄重谦逊,在大庭广众之下,态度要大方自然,切忌表情过分,目光游离,挤眉弄眼,频繁眨眼,过分大笑,这些都是有失风度的。

在陌生人面前,“内向”比“外向”好,含蓄比夸张好;被男方邀约,要探究其原因、动机和内容,如觉得不宜,应婉言谢绝;在异性面前不要太随便,应自尊、自重、自爱。

人们常说,礼仪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愿同学们都能手持礼仪这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今后与人交往顺利,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人。

学习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故事里包含着大量的礼仪典范,请同学们讲一个你熟悉的礼仪故事。

课后探究1.下面的哪一项不属于自我介绍的礼仪?A.先对交往对象的性格、爱好、特长、成就等做些了解B.表达出自己希望认识对方的愿望,同样也渴望对方能这样C.要注视对方的眼睛D.在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或有关事物名称时,应全神贯注地倾听2.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活动吧。3.案例分析有一家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聘的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请你们在这里等我。”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看看这叠,看看那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能够最后参加面试的这几位学生,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还不够优秀吗?真正优秀的学生是懂得礼仪、有教养的学生,而他们没能做到。面试自然遭到了淘汰。由此可见,礼仪与教养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请同学们分析这些大学生没有被录用的原因。生活中你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第四节 手势——优雅的肢体语言

手是人体态语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招手、挥手、握手、摆手等都表示着不同的意义。人在紧张、兴奋、焦急时,手都会有意无意地有着不同的表现。作为仪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势应该正确地使用。手势也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 ,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甚至可以说手就是人的第二双眼睛。手势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表达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复杂。如招手致意、挥手告别、拍手称赞、拱手致谢、举手赞同、摆手拒绝;手抚是爱、手指是怒、手搂是亲、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等。手势的含义,或是发出信息,或是表示喜恶表达感情。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达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作为仪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势应该正确地使用。图一 标准的引领手势一、引领手势

邀请、指引和交流是社交和商务场合运用非常频繁的一个手势。在学校中也经常有些重大活动需要同学们做引领工作,有客人到访,用手势来表达欢迎、邀请并且指引方位,干练而规范的动作能够呈现给客人一种训练有素值得信赖的良好的印象。怎样的引领手势才是规范而得体的呢?

要想动作舒展而漂亮,首先要掌握好动作要领:五指伸直并拢,手与前臂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掌心向上倾斜,让手背与地面形成45°角,面部保持亲切的微笑,特别是发出邀请时。开始动作时,手势应从腹部之前抬起,以肘为轴轻缓地向一旁摆出,到腰部并与身体正面成45°角时停止,另一手下垂或背在背后。身体要略微前倾,目光注视对方或邀请指引的方向,这样才可以自然地体现对其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当您完成动作,自己或对方行进时身体复位,切记不要立即收回微笑,同时要保持亲切的微笑。这个动作可以使用在表示“请进”、“请”时,我们称为“横摆式”。

当来宾较多时,表示“请”可以动作大一些,采用双臂横摆式。这时由于宾客比较多,引领者可以先向上伸出右手,示意宾客注意后,再将两臂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方抬起,两肘微曲,向两侧摆出。指向前进方向一侧的臂应抬高一些,伸直一些,另一手稍低一些,曲一些。也可以双臂向一个方向摆出。请客人落座时,手势应摆向座位的地方。动作的要领与“横摆式”相同,不同的是:手要先从身体的一侧抬起,到高于腰部后,再向下摆去,使大小臂成一斜线,最后落在座位的方向。

上楼引领的手势在这个基础上将手指的方向指向楼梯。引导客人时,如果是在走廊引导客人,引导者应走在客人一二步之前,让客人走在右侧,自己则走在走廊左侧,与客人保持一致,要时时注意后面,走到拐角处,一定要先停下来,转过身说:“请向这边来。”然后继续行走,如果你走在内侧则应放慢速度,如走在外侧则应加快速度。这样做的原因:以右为尊,宾客在右侧;假如对面有人过来,需要调整位置的是引领者,不可以是您引领的宾客。有的同学提到关于是否可以用左手做引领手势的问题。我们说引领有时并不要纠结是否一定要用右手或者左手,如果宾客已经出现在您的右侧,您就没有必要一定要绕道宾客的右侧来引导,可以自然地用左手为宾客进行引导。还有在走廊引领宾客的时候,您在宾客的左前方引领,自然您的引领手势要用左手完成。

注意事项: (一)在使用这些引领动作的同时一般会有相应的语言,语言要使用普通话,声音适当,温柔、有亲和力;(二)注意指引方向,不可用一只手指指示方向,显得不礼貌;(三)引领的时候也不可以使用您的下巴进行提示;(四)引领时不可以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案例和资料

千手观音大型舞蹈《千手观音》,是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那是一种美与文化的结合,那种美来自内心与凡世的安宁,来自灵魂和精神的升腾,那种光与影、梦与手绽放出层层叠叠的佛光普照、博爱四射的神圣之美,令现实中的一切喧嚣顿失。曼妙庄严的舞姿,古朴如天籁的音乐,华贵祥和的舞台、灯光,令数以亿计的海内外华人叹为观止。演员们虽然听不见音乐,但他们的内心被美的力量完全占据。节目导演嘴里数拍子给几位老师听、看。无声天使的舞姿,使人们终于明白什么是无声的感动,什么是无言的强大。

学习思考手不仅是劳动的工具,它也富含了更多的社会意义,请同学们讲讲手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