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苛求孩子成为1%,与孩子:起解决成长过程中的12道难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1:01:53

点击下载

作者:吴文菊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要苛求孩子成为1%,与孩子:起解决成长过程中的12道难题

不要苛求孩子成为1%,与孩子:起解决成长过程中的12道难题试读:

前言

我学心理学、教心理学整整三十年了。因为专业的缘故,我从1983年就开始讲家庭教育,那会儿我还没有孩子。

我的儿子博奥出生后,我对教育孩子有了切肤、至情和全新的体会,于是,再讲家庭教育便有了博大的情怀、神来的灵性。

几百场讲下来、几万人听进去,不敢说场场掌声雷动、处处满堂喝彩,但从未砸过锅、丢过脸。以至于,大型科普活动“辽海讲坛”的第一讲由我开讲,并成为全国妇联、教育部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主讲。

在我二十几年宣讲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少传媒约我写本书。我珍视他们的厚爱,也三次拟好写作提纲,可我总是没有时间。忙啊、忙啊,整天瞎忙,也不知忙些什么,反正就是没有时间坐下来,直到我生了一场大病。这会儿有时间了,终于能够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写一本普通人家怎么实打实地教育自己孩子的书了。

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多得差不多铺天盖地。几乎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有家庭教育方面书籍的专柜,家有儿女的父母们,差不多都存有薄薄厚厚的几本。

卖得最火的,主要是渲染鼓动天才教育和与哈佛牛津、清华北大相关联的教育孩子的书。这类书,不仅让作者和书商轻轻松松赚他个几百万,更让家长们眼前一片光明、周身热血沸腾。

理由挺简单,每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千顷地就这一棵苗啊!每个家长最初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大概就是个天才,即便算不上天才,自己的孩子啥也不差。看看人家的孩子,一个个哈佛牛津、斯坦福,咱差啥?最次,咱也得往清华北大奔啊!于是,厚厚的大书搬回来了。

看没?能学不?管用没?

说句让人不乐意、甚至要被拍板砖的大实话,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的孩子都不是天才,都不适合往哈佛牛津、清华北大奔。这可不是我瞎说,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在那立着呢,一百多年了,谁也没能推翻。

想想笨理儿,你的孩子是天才,她的孩子是天才,我的孩子也是天才,满眼都是,那还叫什么天才?还有,拿本书学一学、给点钱教一教就能鼓捣出来的,那能是天才?

虽然多数的老百姓不大清楚科学的划分和界定,但懂的人不能乱说,否则,不把人领沟里去了?

称得上天才的孩子,首先是具有一般孩子所不具有的遗传素质。虽然,现在遗传科学迅猛发展,基因排序都能解读了,但怎么能确切地让一个孩子成为天才,从遗传学角度来说,还得努力若干、若干年。

因为稀少、因为天然,所以才叫天才!

天才不是教育和培养出来的,但天才必须要教育和培养。你把天才晾在那儿,他照样歇菜。这道理,千八儿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满怀感伤地留下千古例证《伤仲永》!

能上世界、中国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学的孩子,排除各种偶然的、可控及不可控的因素,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孩子应该是天才。无论他们说自己多么刻苦、多么努力,他们还是首先享用了上苍和父母赠与的天赋。一个简单的比对摆在那里,以2009年为例,全国的高考考生共有一千零五十万人,绝对名牌大学的招生数不过万八千人,比例是多少,一算就知道。只有那些极具天赋、又肯努力的孩子才有戏,两个条件都是要件,缺一不可。

我清醒地知道,我的孩子绝不是天才。

他只是跟百分之九十九孩子一样的、发育正常的、普普通通的一个孩子。别人家孩子有的所有毛病,诸如不主动学习、淘气、喜欢打游戏、马马虎虎、不吃苦等等,他全有。他考上辽宁省实验中学的那天,我就说:“你只要努力就行,不一定非要考清华北大,那是一件很辛苦、很不确定的事。当然,如果蒙上了,咱还是要去的!”

有人说我是个傻瓜兼疯子,哪有这么跟孩子说的,自己胸无大志就算了,还拽孩子的后腿!可我孩子很清醒,他说:“蒙上清华北大的概率应该在几万分之一以上,几乎不可能!”

与其为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激动、幻想、挣扎和叫劲,不如回到真实的生活中,看看在咱眼前这个普通而可爱的孩子,想想怎样培养咱孩子成人成才。

不要迷恋龙和凤,那只是个传说!

咱的孩子成不了龙和凤,可他们能成为苍鹰、天鹅、仙鹤、海鸥、云雀……

教育孩子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很多不识字、贫穷而卑微的父母照样培养出了品行优秀、学业精良的孩子。

教育似乎又是件很不简单的事。常常让很多十分重视教育的家长苦恼不堪、不知所措。经常的时候,纵然你能挣来万贯家产、纵然你能统领三军、纵然你能学贯东西,你不一定能对付得了你的孩子。

我们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至此一次当爹当妈,教育孩子真就不是天生就干得好的事。你不用心琢磨、学习和反思还真就不行。

我学习实践了22年的家庭教育。期间我哭过、笑过,悲过、喜过,累过、闲过,别的家长遇到的问题,我都遇到过。现在,我觉着我只能做三件事,而这是对孩子最最重要的事:

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习不错,更能让孩子受用终生。

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性教育,家长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佳人选,其他人绝对不是。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这不仅能让孩子成才成人,更能让我们自己可能有个幸福的晚年。

我基本就做了这三件事,做得还不错,给自己打85-90分。

我儿子曾跟全班同学说我是他哥们儿,我很自豪,很幸福!

有朋友建议我,把教育孩子的过程,写个家庭教育系列丛书,理由是有的人都写了十几本、甚至几十本家庭教育书。我是个很笨、很倔的人,我不想这样做。

我只有一个孩子,我写的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经历,我写的字字句句都在用情用心,我自己不能往里注水稀释!

绝不!

我保证,只要你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你能发现你的孩子遇到的所有问题,你能找到一点儿都不高深莫测的答案,你能学到人人都会、肯做就见效的办法。只要你坚持!

咱是普通的人家,

咱有普通的孩子,

咱当普通的家长,

咱用普通的办法,

获得普通的成功,

给咱孩子普普通通的幸福!

跟我一起省心、幸福吧!

感谢我的母亲、我的老公、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博友,鼓励、支持、帮助我写完这本书,感谢辽宁人民出版社为我审读、修改和出版这本书,更感谢和我一样的普通的家长们阅读这本书!

当然,如果您不耻跟我一样普通,那就非诚勿扰了!吴文菊2009年11月

⊙他直率地拒绝了香港理工大学

教育孩子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很多不识字的父母照样培养出了十分优秀的孩子。教育似乎又是件很不简单的事,常常让很多十分重视教育的家长不知所措。似乎是,纵然你能挣来万贯家产、纵然你能统领三军、纵然你能学贯东西,你不一定能对付得了你的孩子。况且,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至此一次当爹当妈。于是,教育孩子真的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家长常常犯错误,遇到很多麻烦,心生不少苦恼,同时,家长也常常为孩子而喜悦,有很多收获和进步。学习教育孩子的过程很有趣,分享教育孩子的过程很幸福!

他被三所大学同时录取

2006年7月14号的下午,一个说不上遥远,但确实不近的电话打到了家里,这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的招生录取电话。对方操着还很生硬的普通话,先是确认了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十班的李博奥同学(也就是我儿子)的申请密码及身份,然后通知他,已被香港理工大学录取了,并解释鉴于他的成绩,提供给他的不是最多的每年十万元奖学金,而是要少一些。

不知道博奥与远方的客人电话中交流了几许,反正他直率而坚决地拒绝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录取。对方询问:“你现在被哪所大学录取了?”“中山大学医学院”。对方很绅士地说:“那是一所很好的学校,祝贺你!也欢迎你以后到香港理工大学来玩!”当时我并没在家,上述情况是几个小时后,我和他爸爸下班回到家中博奥轻描淡写的“通报”,以及我们查阅香港理工大学电子邮件的确认。

为什么说是“通报”呢?

因为,这小子跟我和他爸爸讲的时候极为平静、淡定,没有一点兴奋、一丝夸耀,甚至不容父母有一点异议。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几次去过香港的幼儿园、中小学及大学,无论是切身感知还是专业理解,香港的教育制度、教育特色是很有吸引力的,能到香港读大学毕竟对孩子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并且当年在内陆只招收了200名学生,能被录取真的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我很生气:“为什么不跟父母商量就回绝?”“商量什么,我又不想去读!”“为什么?”“没有医学专业”。“你不一定就学医学!”“每年还要家里花四五万块,没必要。”“钱的事你不必操心!”“我的事你们也不用操心!”

争论半天,不了了之!

真的生气,可是也没办法,我十分了解我的儿子,他读高一的时候,就跟全班同学说过我这个老妈是他哥们儿。都是哥们儿了,那谁还不知道谁啊!

这之前,他已被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并且由于他的成绩很好,还可以自主选择南开的任何一个专业,这是多少考生求之不得的啊,他不是也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嘛。

咳!最终的结果只有我和他爸爸无奈而理智地退却了,大学毕竟是孩子去读,谁也替代不了啊!

这件事后来我跟几个要好的朋友说过,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很有些谴责我道:“放弃南开大学、香港理工,选择中山大学医学院,你儿子连吃带浪费!”我把这说给儿子听,儿子终于摇头晃脑、有些神气地对付我:“忠诚于自己的选择,这是你总对我说的!”

是的,南开大学、香港理工、中山大学医学院,都是儿子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他有权利选择。可放弃香港理工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我总觉着博奥真是一根筋,每每想起总是心生遗憾!当父母的可能都这样吧!

从前,很多跟高考有关的人们,都把七月叫做“冒汗的七月”“黑色的七月”,因为高考二十多年了,每年都是在七月。我1979年高考的时候就是在七月,是不是七、八、九号已经记不得了。反正天热得十分难受,加之心中的火一直烧着,根本睡不着,下半夜了还满操场逛荡。那时的孩子要么是命贱,家长管不过来,要么是高考就是一场考试,并不像现在这么重要。所以,人们并不怎么关心高考和考生。像我一样的考生或者说我像其他考生一样,没有受到什么特殊的关照,顶多考完那天,大家凑到一起,每人买支三分钱的冰棍,蹲在操场的大树下,边白话、边嗍罗那支宝贵的冰棍,就算告别高考和自己高中的时代了。

不知从何时起,高考变得越来越受关注,考生也越来越觉得难受,于是流火的七月就变成了“黑色的七月”。2003年为了有利于高考的种种理由,高考提前到了六月。天气一下子凉快了不少,人的情绪不焦躁,心就稳了,气也顺了,也就没有人给六月涂上什么颜色了。博奥在2006年清凉的六月舒舒服服高考了。

博奥及同学们考完了,终于解放了,用考生们的话说,该度十二年来的大假了!于是,几天几夜的睡大觉,然后是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忙忙碌碌地大串联、大聚会,小馆子、大歌厅的东游西串,实在没劲儿狂欢了,孩子们多数就猫在家里看大片、打游戏。这当中,若能想起小学的、初中的个别老师,能三五成群地看看老师那已是不错不错的了。博奥肯定是去看望了他的初中老师,至于其他的老师是否遭到看望,我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考完到高考录取开始,绝大多孩子们的生活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至少在城市中是这样的。至于估考多少分、实考多少分、报什么志愿、被哪录取似乎孩子们不很关心,因为多数家长都自觉自愿地去关心这本该是孩子们自己关心的事了!

在博奥高考前的几年里,我的朋友、同事、甚至不认识的家长通过不少渠道与我交流关于高考这一系列的感受,几个好友甚至不约而同地诉苦说“他考完了,没事了,该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了”,被折磨的焦虑、痛苦溢于言表。常常我给人家当了一顿瞎参谋烂干事以后,瞧热闹地觉着等我儿子高考我才不操心他的这些事,我才不当热锅上的蚂蚁呢!

我以为我是谁,我能免俗?

其实,不可能的,老理儿早就摆在那儿,“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也一样!

不仅操心,而且下手还不迟。四月份发现,香港的七所大学在北京做招生宣传,心中不免感慨北京的考生机会更多。后听说其中有的学校在内地的少数省份也招生,于是赶紧上网,发现香港大学、香港理工等几所大学也在辽宁招生,并且对其中的优秀考生提供十万元、六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奖学金。

于是,赶紧召开家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听取博奥的想法,看他肯不肯去香港读书,可报哪所学校;二是研究如果拿不到全额奖学金,怎么去筹措余下的每年四五万元的费用。

会议讨论分析的结果是,博奥同意把香港的大学作为更多的选择,愿意去香港读书。

虽然可以几所大学兼报,但依他平时的学习及模拟考试的成绩,报顶好的香港大学基本没戏,况且每所大学的报名费都几百元,几校兼报的成本可不低,还是有的放矢,选个靠谱的,结果选中了香港理工大学。至于费用,我们不仅想好了砸锅卖铁、卖地卖房的办法,而且得到了博奥两位姑姑、两位舅舅的盛情支持,我的几位同学、好友甚至主动表示,届时一定提供无息贷款。看来形势一片大好,博奥已是大家的宝贝,只要他能考上,读书的钱已不是问题。我拍拍他的头:“小子,你真赶上了好时机,就看你的实力了。”他咧嘴一笑,剩下的事就是我和他爸的了。

也许是这件事的意义不同,也许因为它是我心中的痛,反正我记得很清楚,报名的时间给得很短,有点让人手忙脚乱。

首先,检索及登录香港理工大学的网址,下载报名申请表。网站以英文为主,我看起来可不大轻松,为了慎重起见,我特意到单位,请英文专业的同事杨丽杰教授帮助翻译审阅。好在表格是中英文的,问得很细,但让你填起来很快。重点当然是选什么专业,香港理工没有医学专业,博奥只是选了两个相对喜欢的专业。博奥填好表后,我赶紧跑到最近的邮局,用特快专递寄走了薄薄的两张表,同时把近五百元人民币的报名费汇到了香港理工提供的一个深圳的账号上。接下来的就是等待,每天数次地打开电子邮箱,察看香港理工的回音。

大概十几天后,香港理工回复了,英文邮件,而且这以后的所有联系均是英文。正式通知博奥初审合格,并给了一个专用密码,以后就用这个密码,登录香港理工的招生网页及后续联络。好在博奥的英文不错,以后所有与香港理工的联系都由他自己完成。

后来,一步步,校方要求网上登记高考考号、高考总分及各科成绩,直到国内段一批高校录取开始,仍未见音讯。

我们均以为没戏了!

然而,就在博奥被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第三天,香港理工的电话及邮件姗姗迟来,于是发生了上面提到的、那让我遗憾至今的一幕。

可怜可怜高三的学生

现在说起博奥选择了中山大学,放弃了很让人可惜的南开和香港理工,似乎有些神气、壮烈,甚至炫耀,但在当时未必不是压力。

高考不仅给考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且给家长的压力也不小,尤其是报考志愿的选择,几乎让所有的家长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无论你是民是官、是贫是富、是老是少,只要家有考生,你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会体验到面对多难选择的这种无助和焦虑!

多数家长在孩子升入高三后,常常会跟孩子一起进入冲刺高考的紧张甚至焦虑状态。这常常是由于,一方面事实上孩子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满打满算不过九个多月的时间。而人们面对考试的时候往往是越临近考试,越发现这也不懂、那也不会,心理自然进入应激状态。另一方面,孩子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地提示、制造以及强化这种紧张氛围,比如孩子学校里、班级里的各种倒计时提示,报纸电视中的各种报道宣传等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震撼着你的神经系统和心灵。

最让我震撼的是两次这样的经历,一次是我到省内一市高中调研。这所高中坐落在城市的一座小山坡上,迎面是条河。当我们的车开上桥时,突然看到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幕熠熠闪烁,再稍一前行,看清上面所闪是:今天距高考还有197天!好家伙!依照这山势地势,不要说这学校里的学生,就是河边的众多居民都跟着饱受高考的紧张!另一次是我到儿子的学校公差,一进大厅,大屏幕上已豁然打出:今天距高考还有185天!我好像忽然着急了,啊?这么快就要高考了!可我还忙得脚打后脑勺。掐着手指头一算,各种出差、各种会议、各种调研,我要一直忙到年底,想想脑门都冒汗,这哪像个高三学生的家长啊!咋办啊?

于是,赶紧打电话,请出博奥的班主任,一位我很信赖的好老师赵晨光,把我这半年乱七八糟的工作向她汇报,请她替我多操心了。赵老师善良极了,十分理解我身不由己的苦衷,答应帮忙。跑归跑,心中是很着急的。在这样的紧张面前,我依然身不由己地到处乱跑,直到当年的12月26日。

其实,在高考洪流的席卷下,大家都紧张。高考究竟有多重要?人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很重要,乃至关系到孩子未来的生存大事,不上大学,上哪儿去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吃什么喝什么,没吃没喝怎么活?都关系到怎么活的问题能不重要吗?大家对此坚信不疑,于是大家都不可能不紧张。这是最普遍、最朴素的家长心理,这种心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价值、社会支持及就业倾向的反应,同时又推动了这种存在的发展。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供不应求、基础教育的扭曲裹挟、助长着民众的需要,使得高考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成了席卷众生、催生紧张的大手,而学校里出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倒计时牌也就非常正常了。

我利用各种机会问过学校、家长和学生怎么看待倒计时牌。学校说是为了让学生紧张起来,使学生置身于冲刺的氛围中。家长很高兴,说支持学校的做法,不然孩子不紧不慢、不知道着急。学生的说法就多了。有的说天天看,视而不见,麻木了,没啥作用。有的说不愿意看,烦!还有的说:恨死它了,像根绳索,越勒越紧!

倒计时牌针对的对象是学生,看来学生对它的反应不很积极。如果一种针对学生的办法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反应,那么对这个办法就应该想一想了!

因为高考的重要,为了高考我们多数成人往往不择手段,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很少考虑这些手段的确切作用,仿佛孩子们若能二十四小时学习才叫人放心。于是,就有了我亲身经历的两个骇人听闻的个案,至今仍让人耿耿于怀!

一个是群体所为,一所高中要求学生每天早晨4点到教室自习,晚上10:30分才可以回到宿舍。扣除起床、洗漱的时间,学生实际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封闭式的学校管理极严,保安把守着所有学生可能溜走的通道,舍务老师一遍遍检查宿舍,随时抓获偷懒之人。高中生一般就十六七岁到十八九岁,正是成长和酣睡的年龄,他们的睡眠需要8.5个小时,至少也得7个小时。而他们的校长和老师竟然以“今天睡大觉,明天没人要”的大标语残忍地剥夺了孩子们基本的睡眠权利。

睡眠是一个生命基本的权利啊!

在高考面前我们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似乎失去了理智,而这种疯狂的做法却得到了多数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孩子们的疲惫、焦虑和可怜在备考面前都不重要了!

另一个是个体所为,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母亲辛辛苦苦养育女儿,女儿很懂事,学习也好,在一所百年名校中读高中。女儿的考试成绩常常都能在班上名列前十名,最好的时候在全年级排过11名。

然而,要强的母亲不断地向女儿施压,这次考十名,下次就得考第九名。虽然女儿是聪明而刻苦的,但考试无常,名次上下变动是极为正常的。上升还好,下降了母亲则以抱怨、哭泣、训斥和不让吃饭等手段“激励”女儿。

终于,在快有五个月就要高考的时候,女儿不堪“激励”,一根小绳把自己吊死在门框上。母亲抱着僵硬的女儿,呼喊着:“醒醒啊,咱不考试了!”

惨哪!在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

该砸的高考倒计时牌

看起来,这是两个极端的个案,但是,它有着人们广泛的思想基础和心理需求,所以高考倒计时牌才如火如荼地出现着。其实,有两个问题,真的需要我们仔细想想,一个是倒计时牌应该存在吗?换句话,真的有必要制造出让学生心烦或麻木的紧张空气才有利于高考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认识是高考倒计时牌应该休矣!

此言一出,估计这会遭到不少学校和家长的强烈反对,甚至拍板砖,反对的理由一定会很充分。但无论如何,我们应首先把备战高考的孩子们,真正视为活生生的人,然后才是考生。这是一个从生命的角度看待教育、看待社会和看待人的原则问题。

今天的社会高度发展,用一位作家的话说:“今天大多数老百姓都过上了过去皇帝过的日子,甚至比皇帝还享受。”得益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许多我们现在普通百姓消费、享乐的玩意儿,估计当年皇帝做梦都没见过。然而这样的背景下,人变得物欲横流,自觉不自觉地逐步异化为追逐金钱、物质和权利的经济动物,生命本来的需要、价值与意义则被极大地淡化了。人无休止地攀比、追求对生命并不重要的东西,人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对生命本原的漠视自然会引发社会的精神危机,精神危机会腐蚀人的灵魂。正如哲学家狄尔泰所言:知识与生命的脱节、理论与生活的分离,产生了许多无思想的生命和无生命的思想。

竞争就是一个被许多人夸大、扭曲的概念。它一旦和对生命的轻视结合起来,就变得十分可怕。一旦被它支配,一个社会会变得冷漠而失衡,一个群体会变得盲目而恐惧,一个人会变得可怜而疯狂。有谁细心地观察过高中生无奈的表情,有谁倾听过高中生想说的心里话,有谁体会过高中生的内心感受,有谁为捍卫高中生基本的睡眠权利做过什么?

在对待高考的态度上,不少人的价值体系中就充满了被夸大、扭曲的竞争理念。他们认为面对竞争,牺牲孩子的兴趣、需要、情感和健康是必要的或者是无奈的,并且我的孩子不比谁差,还一定要在竞争中取胜。这种观念深深植根于许多人的脑海中,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文中上述令人发指的两个真实的案例,也正因为如此,“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无知、残忍甚至混蛋的口号才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言归正传,既然高考倒计时牌让考生们不以为然,那它就不会起到我们成人所指望起到的作用。

从对生命关怀的角度体会一下孩子们的感受吧,何必在孩子们已经紧张、焦灼的心灵上再火上浇油呢!况且,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动机只有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上才有益于学习,过度紧张、焦虑只会干扰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的提高,所以高考倒计时牌应该休矣!至少不能到处都是。

你可以扫马路

如果依然围绕着大家关心的高考,怎样帮助孩子调整好有利于高考的心理状态是个让人关心的大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多极了,如果你去一家大一点儿的书店,我保证你一下子就能找到几十本这样的书。临近高考时,各种媒体、各路精英都会纷纷登台,就这一问题进行各种讲座辅导,同时大肆夺金捞银。

这事我早年参与过,但如果你把所有的考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摸摸自己的良心,你必须说这些都只是做点皮毛文章、起点战术作用,而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根本就不解决问题。我以为调整心理状态不单单是个考试问题,它实际是个价值问题、教育问题。

那么,什么是根本措施?如果用一句话,就是首先改变自己的价值观,然后与孩子一道平静而自然地面对学习成绩、班级排名以及高考。

这种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最理想的是从孩子上学那天开始。如果你的孩子早上学了,你至少要从上高中开始。

如果你真的从孩子上学开始,首先改变自己的价值观,然后与孩子一道平静而自然地面对学习成绩、班级排名以及高考,那你的孩子不仅会身心健康成长,而且他最终会自然而健康地面对高考,取得好的高考结果。作为家长,你会很省心、很舒服、很喜悦!

博奥小的时候因先天性扁桃体肥大,经常感染发烧,去医院几乎是家常便饭,一直到博奥五岁时候摘除扁桃体为止,以至于儿童医院的存车工、挂号员和护士都认识我们一家三口。也许是我心疼孩子反复生病及治疗的痛苦,也许是我的价值观中比较缺乏出人头地的念头,反正,从博奥上小学的那天起,我和他爸爸就从未向他灌输过学习一定要争第一、将来要出人头地的想法,也基本不在这方面督促、要求和规定过孩子。相反,我一直跟他说:你首先要健康快乐,然后才是学习!

小的时候他懵懵懂懂,也不大懂,反正他知道时间是自己的,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那些作业,自己就可以尽情地到户外淘气、撒野或者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不过户外撒野最好是有伙伴的,而他常常找不到伙伴。附近的小伙伴大多要上课外班,或者要做家长又加码的作业,所以他常常到外面转一圈又得回到家中,对付他那些心爱的拼插玩具或者变形金刚。好在,家里面有很多很多这类玩具,足够他折腾来折腾去,消磨作业外的剩余时间。

好像因为这类玩具,使得博奥极具耐心,同时又具有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空间知觉。在大一的第一个寒假乘火车回家的途中,他就绣出了两件十字绣小作品,当然这是后话。

后来他长大一点,就会问为什么。我告诉他:健康你就有劲儿,将来扫大街的时候,你就能抡动大扫帚,快乐就是你总高兴,能唱着歌扫大街!你能快乐地扫大街,你就能养活自己啊!他可能还是不大懂,至少他不知道扫大街是怎么回事儿,反正他挺高兴,还拿着家里不大的笤帚挥舞了几下。

很多人对我的这种教育观念不相信、不以为然,因为多数人都会异议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甚至一个经常到我家来的好朋友,亲耳听到我这样跟孩子说的时候,极为气愤:“亏你还是个搞教育的,让孩子扫大街,你要么是学愚蠢了,要么你是个混蛋。”后来我在很多地方、场合讲过这事,多数人都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甚至有人当场质疑:一个大学教授能让自己唯一的儿子扫大街?我不信!

这就是成功

其实,这里面有好几个问题,搅在一起是不好说清楚的,分开说会清楚些。

首先,一般的事实是,扫大街可能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知识,如果仅仅是使用扫帚的话,基本是项体力劳动,没有读很多书也能基本完成。我们可以以此为例让孩子懂得我们要传达的想法,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读不好书只好扫大街。不过现在城市环境保洁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的简单体力劳动越来越少,真要谋一个城市保洁的工作还不容易哪!

第二,教授的孩子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呢,这谁也规定不了。即便我们可以视工作有高低贵贱、人也有高低贵贱,那自己的孩子未来如何发展,估计什么样的父母都说了不算。老话不是说了:儿大不由爷。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但教育不可以替代、剥夺孩子自己的想法、意愿。

第三,同上理,我没有能力要求、规定孩子将来如何,但是我要向我的儿子传达我的价值观,我希望他理解、明白和接受我价值观中所宝贵的东西“健康和快乐”。如果他是健康而快乐的,这就最宝贵了。换言之,在他的童年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健康和快乐,其他则是其次的。如果一定要拿孩子好的学习成绩替换健康和快乐,那我情愿孩子扫大街!我坚定不移地认为这是个价值观问题,如果你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那你的行为就会被他左右,你就会变得很糊涂、很功利,对孩子很不人道、甚至残忍。

大概是在1997年,我应邀到沈阳的一所著名学府给家长们做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照例会有听众围拢提问。一位很有修养的女士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与我商量:“吴老师,我儿子不喜欢学习,学习成绩又下降了,急死我了!我想把他带来,让他跟你说说,行吗?”看着她满脸通红,我答应了。很快,一个带着中队长臂章、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来到了我面前。但他并不说话,无论她母亲几次催促。我读懂了孩子脸上的表情,示意他母亲和我一起等待。足足有两分钟的时间,小家伙惊人地开口了:“阿姨,我想单独和你说!”他母亲很尴尬,不想离开,但看这小家伙又紧紧闭上的嘴,只好退了几步。小家伙警惕地背对着母亲的方向,急促地说:“我不想上学了,上学太没意思了!”“为什么?”“我一点也捞不着玩儿,变成大人多好啊!”随着交谈的继续,我知道了这个三年级的小家伙除了正常的上课外,每周还要在放学后留在学校学习作文班、英语班四次,其他放学后以及双休日的时间,还要学习钢琴、奥数、朗诵、英语及武术,大致算下来,除了睡觉、吃饭和在路上的时间,这孩子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间。

他,幼小的生命几乎全被学习占据了,可怜的孩子!

我很着急、也很气愤,一个母亲怎么能如此对待孩子!

其实,环顾我们每个人的四周,这样的父母不敢说很多,但也是不少。为了孩子所谓的全面发展、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为了孩子所谓的未来人生,这样畸形的价值观、扭曲的教育观使得不少父母眼中只有学习成绩、班级排名,真的就这样不惜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和健康!

第四,孩子的健康快乐与其学习成绩,并不是必然的矛盾或替代关系。孩子是否成才就看孩子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始终相信,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一个知理明事的孩子,学习不会糟到哪去。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的这两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孩子的学习估计也很难好到哪去。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真的上去了,也会给孩子漫长的人生埋下你难以预见的祸患。急功近利的教育措施也许会获得一时的成绩,但不会谋来孩子一生的快乐幸福。如果孩子真的学习不好,没有考上大学,但孩子拥有了上述最重要的两样品质,依然是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自己依然是幸福的。

我的一对教授同事,可能是由于多次调动工作、家庭多次搬迁的原因,他们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考上大学,高中毕业便步入社会。老大那会儿学校还很照顾,给安排到了图书馆,当上了大集体工人。就这份搬搬书、登登记的工作,寡言少语的老大干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连年被评为先进。后来单位多次改革,不许干部工人混岗,可老大作为一个工人,依然工作在图书馆,依然是连年的先进,直到今天。机灵活泼的老二可没老大幸运,到他高中毕业时,可没人给找工作了,自己找地儿打工吧。先是在一家打印社,老二很快学会了打字,打得还挺快,可是没多久,打印社关门了。老二找了家照片洗印社,从洗印最基本的活儿学起。由于洗印社离我的学校不太远,慢慢地我和我的同事们个人、单位的照片几乎都送到这里来洗印,近便固然是一个理由,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有个老二。老二对人热情,总是对人一脸笑容,而且有耐心,干活认真仔细,说啥时交活就啥时交,从不拖拖拉拉。后来,老二学习了摄影,自己开起了摄影工作室。这期间,一件事情让我难以忘怀,甚至终生铭记。那会儿,我负责一项教师培训,其间要拍几张工作照,于是头天请了大家都放心的老二并定好第二天早上送到。第二天早晨,变了天,雨雪交加,大家都以为老二来不了了。就在大家都不在意的时候,老二骑着他那辆破旧的小摩托准时赶到了。其实这是一单很小的生意,老二不会有超过几块钱的利润,况且,可以改天再来。我当时以及现在都很感动,为老二优秀的品行!再后来,老二成了很有名气的摄影家,署名“大海”的摄影作品常常发表在省内外有名的报纸杂志上。我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否曾为儿子们没考上大学而遗憾,但是我猜想有这样一双儿子足以使他们感到自豪和幸福!至少证明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对孩子本身这样也是成功,对家庭这样也是幸福,对我们的社会这样也是人才!

最后,对孩子的教育,好大喜功的心态是最要不得的,那会丢失了孩子的快乐和家庭的幸福,搞得自己和孩子都心力交瘁,结果呢?

十有八九是自己不愿看到的。

⊙从三十名到第四名

读书学习原本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权利和天职,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机会读书学习,那便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能不能读书学习早已不是问题,而怎么读书、学习成绩如何却成了大多数孩子的痛苦、梦魇和他们父母的心病。由于工作专业的关系,我曾经直接给近十万家长讲过家庭教育,听到最多的就是:“我家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我家孩子学习成绩又下降了怎么办?”……学习、学习!成绩、成绩!围绕着孩子学习及学习成绩,浸透着无数家庭无数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管用一生的童子功

博奥和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差不多都是六七岁上小学。六七岁的孩子其实具有很多幼儿期的心理特点。比如,他们的注意时间很短,平均有效注意的时间也就是15-20分钟,所以很容易走神儿;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基本管不住自己,需要合理的提醒和监督;不大会把学习与游戏分开,边学边玩儿、边玩儿边学是常有的现象;完全不能理解学习长远和未来的意义,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讲学习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的意义,基本是无的放矢,相当于“对牛弹琴”,等等。

因为这些原因,任何一个家长都不能期望和要求一个六七岁的孩子,马上像成人想象的那样主动学习、认真学习、不犯错误、不用操心、学习优秀、成绩理想,除非孩子是个千里寻一、罕见的天才。

博奥压根就不是什么天才,他没有任何天才的素质,只是个跟别人家孩子一样的、普普通通的孩子。所以,从博奥上学那天起,我只提了一点他必须遵守的要求,就是上课的时候一定把耳朵竖起来,一个心眼地听老师讲,老师领着玩的时候不许想学习,一定撒欢儿地玩儿。妈妈绝不批评你没学会、做错了,只批评你不好好听讲。提了要求之后,我就利用放学接他的时间,问问今天老师讲什么了,让他复述,讲得清楚,马上赞扬奖励。至于作业是否做对,我从未检查过。

博奥上学大概不到两个月,家里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差不多我们一到家,电话就开始响,开始以为是我的工作电话,但很快发现几乎都是找博奥的。后来我就留心听听,这些一年级的小家伙放学就通电话,天天聊什么啊?

听的结果是,那些孩子除了偶尔说说游戏的事,差不多都是向博奥询问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我很高兴,这说明博奥上课时专心听讲了,所以他总是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其他孩子可能分心溜号了,可作业得做啊,于是就打电话来问。为此,我特意奖励过博奥三朵儿小红花和一套拼插玩具,博奥自己还骄傲地告诉过他爸爸:“我上课的时候,兔子耳朵(他属兔)竖得高高的,老师说的我都记得!”弄得爸爸拽着他的耳朵表扬他。

不过,小孩子常常是不稳定的,就像老百姓说的:猫两天,狗两天,博奥也一样。有两天一到家,博奥就抓起电话,问他的同学有什么作业。当他又一次抓起电话要问作业的时候,我摁住了话机:“为什么自己不知道作业啊?没仔细听今天就不做了,以后必须自己认真听。”

不做作业的后果自然有老师来处理,老师处理是很管用的。打那以后,博奥很少去问别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小孩子成长的全部过程中,只有刚入小学的半年多时间里,老师是绝对比家长有权威的。同样的话,家长说无效,老师说就有用,老师的意见一年级孩子绝对是言听计从的。比如,家长说胡萝卜怎么好,孩子是坚决不吃的,而学校做了,老师一讲如何有营养,小孩子都吃,吃得还挺香,但回到家中还是不吃胡萝卜。

表面看,这好像只是一个关于上课是否认真听讲的问题,但从孩子成长的大局看则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大事,而这是影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东西。

后来,我又给博奥加了一条任务,就是一定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之后,所有的时间都是他自己的,既没有家长再加的内容,也不去任何课外补习班。

幸运的是,博奥就读的省实验小学当时基本不搞题海战术,他的班主任宋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不多,差不多放学回家半小时就能完成。因为作业不多,博奥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都很高。

完成作业后,他就可以开心地玩儿了。开始,他会去找周围邻居的几个孩子,可人家不是作业多,就是要去上课外班,最后他常常悻悻地回到家中。再后来,他也不出去寻找伙伴了,干脆一个人在家折腾拼图、变形金刚、电动小汽车、拼插玩具,倒也乐趣无穷。为此,我和他爸爸不断给他补充这类玩具,以至于家里的变形金刚、拼插玩具有几大箱子。

我常常心情复杂地看着他一个人游戏,唉!博奥是幸运的,有很多自主游戏时间,博奥又是孤独的,他经常找不到玩伴儿。

这就是起跑线

其实,不要给一二年级的孩子提太多的要求、更不要针对学习讲太多的道理,因为这样做是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唯一有意义的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重要和自信,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他的学习动机不深刻、不长远,表面化、只看眼前。换言之,无论成人给他如何讲好好学习,将来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有多大多大的作用和意义,他根本就听不懂、完全无法理解,即便他会重复说你讲给他的道理,这些道理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学习动机。在这个年龄,有可能成为他学习动机的大概有这样的几种因素:

一是角色转变带来的新鲜和欣喜。上学了,对小孩子绝对是件天大的事,这件事会让孩子面对巨大的挑战,也让孩子产生无限的遐想。从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现在要背上书包,成为小学生了。很快还会戴上红领巾,当一名少先队员了,这种角色的转变让孩子倍感新鲜和自豪。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这种新鲜和自豪的情感体验完全能够支持、鼓舞所有身心发育正常的孩子应对学习,而且时间很长,至少一年。由于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不难,只要发展了相应的形象思维,理论上百分之百的孩子都能取得好成绩。

很让人遗憾的是,现实中的一些做法干扰、抑制了不少孩子本应有的积极体验,从而大大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动机,使一些孩子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在很多与家长交流的场合,家长们对我像祥林嫂似的喋喋不休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不要让幼儿园的孩子背正规的书包,另一件是存在很长时间、现在还被一些人不愿撒手的学前班。

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根本就不应该背书包,要背充其量也就背个玩具书包,不应该使用小学生的正规书包。正规书包是孩子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物化标志,它有着成人无法想象的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作用,一定要把它留给孩子上学的时候再用,幼儿时期就背上正规的书包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浪费。

学前班最初产生于上海,它的根本初衷和作用是为了解决当时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后来,由于出生率不断降低,入学不再困难后,它就演变成幼儿园和学校利益的有效载体。学前班的存在对孩子的发展绝对是弊大于利,为此,国家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都陆续明令禁止举办学前班。

多数家长大都搞不清学前班对孩子学习的负面影响,但学者们对此做过长期、专门的研究。教育部有一套专门的研究报告,详细论述其致命的弊病。如果简单易懂地概括学前班的问题,它就像煮了一锅夹生饭,无论多么高明的大厨都很难把夹生饭再回锅成香甜可口的好饭。饭没煮好,可以弃之重煮,但小孩子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搞夹生了,那怎么重来呢?

社会的鼓动、诱惑各式各样,但家长是最后的防线。不经意间,损伤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就等于在孩子起跑的时候设置了路障,这才是真正地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孩子的母亲,于是,我又一次喋喋不休。

二是学习本身带来的好奇和快乐。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幼儿园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孩子受的是规范的学前教育,那么,孩子对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会自然地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只要孩子喜欢学习、能从学习中感到快乐,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能很好地完成一二年级的学习任务,即便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临界问题(轻度智障)也可以。

有对儿军医夫妇,孩子有轻度智障,智商大概在70-80之间,但他们不愿让孩子去弱智学校,而是选择了到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父母总是鼓励孩子你真棒,老师同学也从不歧视他,孩子每天在学校很开心快乐。结果,在升入三年级之前,这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还多次得过双百。当然,三年级以后,学习内容更需要抽象逻辑思维的支持,这类孩子的学习会越来越吃力。

实际上有智力问题的孩子极少极少,但讨厌学习、学习困难的孩子却很多很多。当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了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快乐感。我们的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态度、评价视角中存在的问题,常常让很多孩子饱受否定、焦虑和不快乐。学习常常是孩子失败、自卑、烦心、郁闷的来源,知识学习的本身带给孩子的满足感、成就感已荡然无存。

几年前,有人曾搞过面向小学生的大面积问卷调查,其中在回答“如果请你当校长,你会怎样办学校?”时,竟有孩子回答说要炸掉学校,让同学们再也不用上学,并且类似回答还不少。

如果学校、学习让孩子们如此仇视,那孩子们的学习自然可想而知了!

谁造成的呢?肯定不是孩子自己!

我曾接待过很多上门求助的家长,说起自己的孩子,基本是愁容满面,甚至潸然泪下,为的都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不过,遗憾的是,真正有问题的孩子只有一个(自闭症),而有问题的家长是百分之九十九。

如果我们让学习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如果我们不断地给孩子的学习加码;如果我们总也不满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我们总也不珍视孩子自身的进步;如果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是学习的尖子,那孩子除了厌恶学习、仇恨学校,学习一塌糊涂,基本上别无选择了!

所以,我们家长能做的、要做的就是有些耐心、多些恒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质,这是最大的、最有意义的事。

除了这件大事,你终究会发现两点,一是其他的绝没有这个重要,这个做好了,你就是个省心和成功的家长,你跟孩子都会享用终生。这个做不好,其他的就意义不大了;二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你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别无选择,就做好最应该做的吧!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我听到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几乎都是“我的孩子不主动学习”“总得大人看着才学习”等等。

说实话,谁愿意主动学习呢?小孩子几乎都不会像成人期望的那样主动学习,因为学习永远不可能比游戏有趣、快乐。从人,尤其是孩子的天性而言,所有的人都会喜欢有趣的游戏,而不会主动选择学习。但学习又是孩子的天职,不学习的孩子是无法生存发展的,这是一个普遍存在又得解决的矛盾。

博奥上学后,我经常跟他说的就是:小兔子长大了,小兔子上学了,要自己学本领了!小鸟儿长翅膀了,自己会飞了!这样的话让他确信小孩子长大了就是要读书的,读书能够长本事,长了本事很高兴、很自豪、很快乐。小孩子对学校和学习是向往和亲近的,他就会有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所以,我常常盯着两件事。

一是自己学会、也教会孩子多去关注学习过程的收获和快乐。我常常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意问问博奥:你今天又学会了什么?会算几道题了?今天的看图说话写得比上回长了?只要他又进步了,就极力称赞表扬,从不吝啬。

小孩子学习出问题、犯错误是常有的事,博奥的作业本也常被老师打上红叉叉,这时候我会跟他说:没什么!妈妈小时候也被老师画过红叉叉。以前你都不会做,现在比一比还是红对号多吗!这时候,他不会再去计较对错,而会为自己做对了很多感到喜悦、自信,他会从学习过程本身和自己的进步感到力量。相信自己,这就是学习最本源的动力。

反过来,我们成人总是看不到多多的红对号,总盯着不多的红叉叉。这样,你的脸色就会很难看、语言就会很冰冷:怎么又错了?人家错了吗?上课干什么了?你傻啊?再做错我打你……这不仅难以避免孩子继续出错,还会无形中损伤了孩子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宽容孩子的学习成绩,能让孩子不断努力。强化学习过程的进步,能让孩子体会到快乐,喜欢学习,否则孩子厌烦学习就麻烦了!

二是放手,让孩子逐步树立“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的观念,自己学习。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家孩子学习得陪着、看着,不然孩子就不学习,甚至有的家长祈求孩子:小祖宗,你好好学习吧!你能用心学习买啥都行啊!可越是求他,他越不买账,结果就是要家长求着学习的孩子,没有一个学习好的!

博奥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时间就都是他自己的了,所以,既不用人陪着,也不用人管着。放学后回到家中,他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业。作业不多,没有加码,他写作业的时候心平气和、仔仔细细,既不磨蹭、也不着急。这为后来博奥很高的学习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他从心里觉着,反正自己就这点任务,好好完成了就可以撒欢儿地去玩儿了。

反过来,如果家长陪着、看着,或者再增加作业量,孩子会认为是给家长学习,从而没有了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或者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失望、焦虑、恐惧,用发脾气、磨蹭来对付作业,“反正我做完了还会有新的作业,不如边玩边写,磨蹭着来吧”,很多被家长管起来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当这种心理被一次次强化后,就变成了孩子很糟的习惯。当孩子有了这样的习惯后,家长只好着急上火了!

很多家长陪着、看着孩子学习,只要不看着、陪着,孩子的学习成绩马上下滑……

在这件事上,我可以断言,孩子学习要家长看着、陪着,写作业磨磨蹭蹭的原因有98%以上在家长,也许,当我们抱怨孩子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先改变!

还有一个来自学校的做法也会极大地妨碍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博奥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不断地要求家长在书上、作业本上签字,比如,是否课文读过五遍、口算做了三遍、句子造了两个等等,我统计过一回,一天晚上我给博奥的签字多达十一次,比我当系主任一天的签字多多了。

老师的做法有良好的初衷,意在让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或者防止个别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但人们都忽视了,这样的要求带来的副作用很大,甚至弊大于利。不仅孩子感到自己被怀疑、得不到信任,而且最麻烦的是他会以交差的心理对付作业。

我给博奥签字的过程坚持不到一个月,就不签了。我跟博奥说,你自己认认真真地做两遍就行了,妈妈希望你做一遍就有一遍的进步,不希望你一遍一遍地磨洋工。妈妈不看着,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你自己认为自己做得很棒了,妈妈就签字。再后来,我拒绝签字,理由永远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我相信你能做得很棒。开始,自然因为签字的问题,博奥也被老师批评过,但我依然告诉博奥,只要你自己做得好,妈妈签不签字都一样,再后来,老师也就不管了。

孩子从小确认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等他长大了,年级升高了,学习内容更多了,他会慢慢理解学习对自己重要而长远的意义,就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过程,而不用家长操心了。

因为这两点,我和博奥都受益巨大,他很自立,我很省心!

补习班是良药、是毒品?

补习班绝对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存在。只要你走出家门,到处都有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只要家有儿女在读书,补习班就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博奥上学前班的时候,响应同学冠儒母亲的倡议,和冠儒一起到离家不远的薛启荣老先生家中学习书法。当时没想过学什么,只是觉得博奥找不到玩伴儿,而冠儒是个十分可爱的孩子,小腰板总是拔得挺挺的,很是男子汉,冠儒的父母又跟我们有很多相同的想法,不如让两个孩子跟着薛老先生玩儿吧,反正每周才两次,每个月才交五块钱。

没承想,薛老先生教得认真有趣,每天把孩子们表扬得小嘴儿合不拢。一来二去,孩子们照猫画虎,字写得像模像样。学了不到两年,薛老先生生病了,博奥的第一个课外班就停学毕业了。

不久,博奥和冠儒又跟邱秀君老师学画画。邱秀君老师对孩子很有耐心,总是鼓励孩子,结果,孩子们竟然跟大孩子一起学起了素描,并且还在绘画大赛中得了奖。

再后来,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了,学画生涯又结束了,但孩子们是很不情愿的。学习书法和绘画的过程给博奥带来了极大的快乐,由此,博奥写得一手好字。当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要求学生必须手写申请书的时候,博奥就有了优势。我甚至猜想,他能被南开大学看中,这手好字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再往后,学校学习使博奥游戏的时间大大减少,即便如此,他还是玩儿得最多的。因为,他的同学们都在学习各式各样的课外班,有语文班、算术班、作文班、奥数班、表演班、电脑班、舞蹈班、武术班、英语班等等,不胜枚举。

我不想让自己和孩子游走于大街小巷之间,只想孩子健康快乐就行。所以,我几乎是本能似的排斥各种文化课的补习活动。同时,以我的专业理解,我也不相信孩子真的需要课外班。

理由有三:

其一,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只要他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仔细完成,都能学好学校的学习内容,根本不用课外班打补丁,况且,补丁总不如原装嘛。如果我们去调查每所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尖子,绝对99%的尖子生都不是靠补课补出来的。除非孩子学习基础太差,听不懂学校老师讲课,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程,否则,绝大多数孩子、尤其是小学生根本就不需要补习班。

博奥班上有个女同学,学习极为优秀,被博奥称为“神人”。这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母亲下岗,家境贫寒,学校每月资助她一点生活费,她从小就没有上过任何课外班。老师说她学习时间并不很长,挺爱玩儿,还常跟男生踢足球,就是学习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她写作业的时候,老师站她身边半小时她都不知道。这女孩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

其二,家长希望课外班使自己的孩子学习领先,或者比别人有优势,初衷挺好,但基本无法实现,并且后患很大。学校和课外班的学习内容及进度常常是交错混淆的,任课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实际水平相差巨大。家长希望孩子在知道了、学会了的基础上加宽、加深领会理解学习内容,可小孩子永远不会像大人想的那样,他可不管老师讲的有何不同、怎样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拔高,只要不新鲜了,似乎是学过的内容,他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毅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了。可怕的是,甚至溜号之后,他还会想等课外班时候再学,结果,课内课外,推来推去,无论是学校教的、还是课外班学的,哪边都是囫囵半片的夹生饭。这种似乎多一次的学习机会,往往害了很多本应该学习好的孩子。

还有,课外班不仅增加了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且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曾经在双休日的早上,观察过大街上的情形,毫无悬念的是,无论春夏秋冬,最早出现在大街上的差不多只有两类人——清洁工和那些领着孩子奔向课外班的家长们。课外班几乎占用了孩子们所有的课余时间,这时间本来是孩子的,他可以用来做游戏、交朋友、亲近社会和大自然。而这些是孩子学习、健康和谐发展的加油站!

因为我这样认识课外班,所以,博奥每天就快乐地上学下学,不去任何课外班,直到小学六年级的下半年。

皇上不急,太监急啥?

博奥读书的时候,没有现在的小学生幸运,小学毕业就可以直升初中。那时候升初中还要考试,初中也被分成三六九等。如果想去一所好一点的初中,那必须考,而且竞争激烈,所以,博奥班上的绝大多数孩子都上了课外补习班。

那年寒假,恰好给一个校长培训班上课,我便有机会向初中的校长们请教:“孩子考初中到底用不用上课外补习班?”绝大多数校长的回答基本是:没有实质性作用,但现实是别的学生轱辘了一遍又一遍,不多轱辘几遍可能要吃亏。

我有些动摇了,不敢在这关键时刻让孩子吃亏,于是,说服了博奥之后,开始调研哪个补习班可去。

然而,去调研才知道,多数补习班都设在普通民宅里,还有人瞭望站岗,跟电影里的间谍战似的,没有熟人介绍你拿着钱还真进不去。同事的孩子和博奥同年级,已在一家语文补习班补习,说还不错,只是学费挺贵,每节课40元钱。结果,在同事的热情帮助下,博奥第一次进了语文补习班。

刚刚一节课,博奥就要退学,理由是没用,还没有学校老师讲得好,瞎耽误工夫。我和他爸爸不同意,这小子没学过补习班,闲散惯了,得适应一段时间。好说歹说,博奥答应再听听看。

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次回来,博奥把几百块往我面前一放:“剩下的钱我要回来了,我不去了!”一番理论之后,博奥的首次补习班生涯宣告结束,条件是他得能考上当时区内最好的虹桥中学。

接下来,博奥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从三十多名向二十多名移动。可要命的是,“欧洲杯”足球赛开始了。虽然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博奥却毫不犹豫地开始了疯狂的看球。

因为时差,“欧洲杯”足球赛的转播时间都在下半夜,博奥天天偷偷爬起来,戴上耳机看球,直到有一天,被爸爸发现。于是也就有了前面说的“皇上不急,太监急啥”的笑话。

终于,博奥以三分之差没有考上虹桥中学,而被次之的泰山中学录取了。

说实话,以我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关系,博奥可以进入虹桥中学读书。但当时恰好要搬家到泰山中学附近,步行只需十分钟,博奥会省去到虹桥中学的长途奔波之苦。更重要的是,需要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能考上哪就去哪,没有人永远给他开路,自己上泰山中学吧!

后来,看着博奥背着书包,不紧不慢地走向学校,我突然觉着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