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基础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7:58:31

点击下载

作者:郭振兴,常关成,马建华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式太极拳基础教程

杨式太极拳基础教程试读:

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被国际友人誉为与中国古代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具有同等重大意义的第五大发明。

太极拳受到我国人民的欢迎,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关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号召全国人民“打打太极拳”。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体育学院同日本朋友松村谦三谈到太极拳时,高度评价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太极拳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健身强体,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给人们带来情趣和幸福,延年益寿。”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众议院副议长三宅正一畅谈了太极拳之后,挥毫写下了享誉世界的题词:“太极拳好”。2007年4月和2010年5月温家宝总理两次出访日本,都在东京代代木公园与日本民众一起晨练打太极拳。

太极拳以武载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的拳姿儒雅端庄,文静自然;动作松柔缓慢,刚柔相济;气势自强不息,似行云流水。它的拳法讲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胜大力、“四两拨千斤”;它的拳理要求“心静”、“神聚”、“用意”、“气敛”、“身灵”、“劲整”、“虚实分明”、“阴阳相济”。它将武术上升为文化,又用文化解析武术,形成了文武结合、相得益彰的太极拳文化。

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传统中医学、养生术的基本法则,也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它兼蓄道、儒诸家之说,通佛教之法,融辩证论治、通经活络、协调平衡之理,蕴平心静气、形神共养、未老先防之道,含数学、物理、心理、美学、医学等基础理论。涉及到哲学、艺术、力学、生理学、统筹学、军事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太极拳的精妙深奥和太极拳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研讨,尤其近几十年来更是风靡世界。目前,有统计说有一百多个国家一亿多人,也有说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近三亿人在习练、研究、推广太极拳。许多人体悟到,学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延年益寿,而且可以令人领悟安身立命、为人处事之道和传统哲学的精妙;研究太极拳不仅可以探究人的生命奥秘和生存智慧,而且可以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和攻坚克难的妙策良方;推广太极拳不仅可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而且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启迪,催人以奋进。实践证明,学习和掌握太极拳身心双修的养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法自然的唯物观、阴阳互根的辩证观、不偏不倚的和谐观、无为而为的人生观、以柔克刚的策略观,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有利于攻克科学难题,处理经济矛盾,解决政治纠纷,甚至决策战争的胜负。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策略与太极拳的“不丢不顶”、“粘连黏随”基本技战术同出一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无论是科技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国际问题、政治问题、教育问题,都较以往要错综复杂,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整体的观念、辩证的观念、择机而动的观念、和谐共赢的观念,需要防患未然的意识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精神,需要将东方哲学的太极图圆形思维与西方哲学的十字架形直线思维巧妙结合。而这些正是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拳亦武亦文,文武兼修,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育人的极佳方式,不能仅作为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项目,应使太极拳走进各级各类学校,应将太极拳引进高校作为一个学科和一个专业进行建设,使其融入学校教学科研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措施和途径,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内容。这样做,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学习与追求,有利于学生掌握一项终生健身技能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太极拳主要有陈、杨、武、吴、孙等五大流派,其中杨、武两式太极拳发源于邯郸市永年县,并分别派生了吴、孙两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流传最为广泛,以拥有辉煌的传播史闻名世界。武式太极拳理论最为丰厚,以拥有卓越的理论成就载入史册。

邯郸是一座历史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十大文化脉系,被国家命名为成语之都和太极拳胜地。其中太极拳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广,充分体现了“平和安静,谦和大度,博爱真诚,感恩包容”的邯郸人文精神。邯郸学院作为邯郸的本科院校,将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视为自己的责任,将太极拳的研究和推广作为历史使命,将太极拳文化建设作为办学特色,将太极拳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健全体格、机敏头脑的有效途径。学校向全体学生发出了“每天练习太极拳,健康生活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并提出了“人人会打太极拳,人人能讲太极拳”的要求。

邯郸学院自2004年起,将太极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将简化太极拳列为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将杨、武式传统太极拳列为选修课和专选课,大力推进太极拳的教学、科研,广泛开展各种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身体素质,着力培养太极拳专门人才。目前,邯郸学院已形成了新生入校即学太极拳、在校生人人会打太极拳、课间操天天练习太极拳和结合文、理、史、哲、医、教育等多个学科研究太极拳的浓郁氛围。

本册《杨式太极拳基础教程》是邯郸学院近几年太极拳教学和研究的一个成果。它详述了“28式杨式太极拳”和“36式杨式太极拳”;综述了太极拳的源流、基本特征和基本技术;概述了杨式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习练程序;摘编了杨式太极拳的经典拳论;精选了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的部分拳照。

28式杨式太极拳是根据传统太极拳教学需求和学校实际,依照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技术规范编排的。这一套路是对杨式传统套路继承中的简化,突出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术特色、健身效果和易学易练的特点,是学习杨式传统套路的基础。这一套路与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顺序相仿,演练用时相同,可构成姊妹篇。二者能够使用同一个口令进行演练,既便于课间操统一活动,也便于学习了24式简化太极拳的学生进一步学习杨式传统太极拳。28式杨式太极拳动作简练紧凑,有利于学生和其他初学者掌握杨式传统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基本要领,同时有利于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抽出较短的时间习练。

36式杨式太极拳,采用了传统套路中34个基本拳式,是对28式太极拳的扩展,也是对杨式传统套路的浓缩。它主要用于比赛、表演,也是学习传统太极拳套路的阶梯。

太极拳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和重内不重外的运动项目,是一种具有哲理的肢体语言,需要用心用意和明理悟道。习练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太极拳动作,而且需要明白拳理、拳法、拳史,并能将二者融会贯通。故此,本书还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技术要求、经典拳论等理论知识。尤其是经典拳论,它是探究太极拳奥妙、求得太极拳真谛的根本和真经。加强经典拳论的学习能够增进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加深对太极拳内涵的领会和感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书作为高校学生学习传统太极拳的基础教程,在编写过程中针对如何适应学校教学、如何适应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它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的总结;注重太极拳文化的介绍;注重套路的精巧、连贯和易学;内容力求全面、简练;适用范围力求广泛。

本书的编写是集体劳动的成果。邯郸学院郭振兴副院长策划、组织并执笔撰写和审定全稿;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振基宗师的得意门生邯郸学院原体育系行政负责人常关成老师负责套路编排;体育学院副院长马建华老师负责理论部分的编撰;武术专业研究生李建设副教授、卢建辉副教授和武术专业研究生徐伟龙、黄海老师负责了有关章节的编撰。套路的编排经过了常关成、徐伟龙老师的多次教学实践和修改。参编的老师还都对书稿进行了校对;公体部老师也都参与了本书的教学实践,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此书的编写,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和教务处、科研处、体育学院等部门的热情关怀;得到了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杨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国先生和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人杨志方先生的鼎力相助;得到了邯郸市太极拳协会秘书长、原永年《太极》杂志主编杨宗杰先生以及许多太极拳同仁的大力支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刘文星老师、孙鹏老师等对书中的文字进行了校订;哲学副教授郭双老师对本书有关章节进行了校阅;王子中老师拍摄了本书的拳照。该书的编写,参照了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振基先生的《杨澄甫式太极拳》、杨振铎先生的《杨氏太极拳、剑、刀》、杨振国先生的《杨氏太极拳三十七式》等杨家嫡传弟子的著作,同时参考了永年县政府组织编写的《永年太极拳志》、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谱》、《太极拳全书》等著作以及大量图书报刊资料。在此,对各位领导、老师与太极拳同仁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参考书籍的编著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希望本书对太极拳习练者有所助益。希望太极拳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以及各位读者、各界人士对书中不足之处批评指正。邯郸学院《杨式太极拳基础教程》编著者2010年8月8日第一章 太极拳概述

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拳术,是中华武术宝库中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拳种,是人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和中华民族贡献于全人类的一颗璀璨明珠。

太极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会了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中医学、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物理学、体育运动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兼具了攻防搏击、强身健体、防病祛疾、陶冶情操、历练品格、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等多种功能。

太极拳深邃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运动方式、良好的健身效果和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赢得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如今,太极拳已传至五湖四海,遍及世界各地,有上亿人把太极拳作为经常甚至终生的锻炼项目。第一节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一、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不同文献记载,太极拳的创始人,有程灵洗、许宣平、李道子、胡镜子、张三丰、陈王庭等多种说法;太极拳的创始年代,可追溯至明清、唐宋甚至更早的南北朝时代。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太极拳的起源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在清朝初期,由陈家沟(现属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陈王庭(1600-1680)所创,中间经过五代人传至陈长兴(1771-1853),形成现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一种认为是在元末明初,由武当山(现属湖北省丹江口市)道人张三丰(?—?)所创,经王宗岳、蒋发,于清中叶传至陈长兴;一种认为在此之前早有太极拳,大约自南北朝梁代程灵洗始,经唐宋时期的许宣平、李道子、胡镜子,元明时期的张三丰,明清时期的王宗岳、蒋发,于清中叶传至陈长兴。

上述三种观点虽然对于太极拳的创始人、创始年代有不同的认识,但都认同太极拳于清中叶传至陈家沟的陈长兴。

有专家认为,太极拳的形成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太极拳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技击术、养生术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这些条件在先秦时期就已显现或具备,但是这三个条件有机结合的成熟期却是在明末清初。

另外,有一篇太极拳界普遍尊崇的经典拳论,署名王宗岳,原文无题,后人冠名为《太极拳论》。这篇拳论对考证太极拳的起源很有意义,但作者王宗岳的祖籍、身世,特别是生活的年代,是明朝,或是清朝,或是明末清初,说法不一,还需更充分的史料佐证。

作为一个历史问题,太极拳的起源还有许多不解之谜。但可以想见,太极拳必定是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而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一蹴而就。加之在冷兵器时代,拳术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太极拳就像当今的商业机密,秘而不宣,仅传本家子弟,间或择徒而授,还有很多门规戒条约束。且都是耳提面命,罕有文字相传。即使有文字流传,也是几经传抄,多有遗漏与差错。这都使得太极拳渊源的考证需要时间和耐心,切忌草率和武断。

二、太极拳称谓的由来

太极拳在数代人的传承和研习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流派百余种。在众多流派中,陈式(陈王廷)、杨式(杨露禅)、武式(武禹襄)、吴式(吴鉴泉)、孙式(孙禄堂)、和式(和兆元)太极拳被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六大流派。其中,陈、和两式起源于河南温县;杨、武两式起源于邯郸永年广府镇,被称为“永年太极拳”或“广府太极拳”;吴式脱胎于杨式;孙式脱胎于武式。

在杨、武两式太极拳诞生之前,太极拳因其技术内容以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种身势为基础,被称为“十三势”;又因其演练起来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又被称为“长拳”。杨露禅、武禹襄是友好乡邻,都是自幼习武,常在一起切磋。因仰慕河南温县陈氏的拳艺,杨露禅先到陈家沟学艺于陈长兴,武禹襄后到与陈家沟临近的赵堡镇访学陈清平。他们在接受掌握了十三势拳法以后,以王宗岳留下的拳论为准则,以《易》之“太极”为切入点,吸收各拳之长,由拳法到拳理,身体力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在文字上将演练的“十三势”拳记作“太极拳十三势”。19世纪中叶随着杨露禅祖孙三代的拳艺在北京名声大噪,以及19世纪80年代武禹襄的传人李亦畬写的《王宗岳拳谱·附小序并五字诀》(后世称“老三本”)中使用了“太极拳”一词,“太极拳”之名渐为世人熟知。此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陈家沟和赵堡镇的拳术也逐渐突破门规乡戒向社会广泛传播,并有专著面世,也都广泛使用了“太极拳”这一称谓。“十三势”转而变为对太极拳术内容的具体解释。太极拳称谓的统一使用与太极拳的形成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饱含着数代人的心血。

三、太极拳的发展

太极拳的起源虽然有待深入考证研究和逐步取得共识,但其成形和成熟于明清时期,繁衍和推广于清末及民国前期(约1840-1937),普及和繁荣于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是人们普遍的认识。

太极拳的发展脉络在陈长兴之前说法不一,但自19世纪二三十年代邯郸永年广府镇杨露禅得陈长兴传授之后,太极拳传承有序、发展脉络清晰,并呈蓬勃向上之势。

自1820年起,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师从河南陈家沟陈长兴十多年,学得十三势长拳真谛,练就了一身本领。约在1840年,由时任刑部四川司员外郎的同乡武汝清举荐进入京城清王府教拳。其拳艺征服了北京武术界,人称“杨无敌”;其拳术被称为杨式太极拳。从学者众多,被后世人推崇,树立了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杨露禅传拳于满人全佑,全佑传拳于其子吴鉴泉,吴鉴泉在对杨式太极拳小架子逐步修润和充实的基础上始创吴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处得知十三势长拳后,于1852年访学临近杨露禅学拳之地陈家沟的河南温县赵堡镇著名拳师陈清平,共同研究拳术月余,始得奥妙。又在其长兄武澄清任知县的河南舞阳县得《王宗岳拳论》。返回家乡后,参照所得《王宗岳拳论》以及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潜心钻研拳技拳理,并常与两位兄长武澄清、武汝清研究切磋,经数年不懈努力终将多家拳术融会贯通,创编出一套“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新型拳术,被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武禹襄出身富贵之家,性情耿直,文追鸿儒,痴迷拳术。他不慕仕途,也不以教拳为业,得其拳艺者仅有两个外甥李亦畬、李启轩。李亦畲也是痴迷拳术,他博学多才,文、武、医兼修。20岁时开始随舅父武禹襄学拳。在习拳研拳二十八年后,于1881年将王宗岳、武禹襄拳论和自己的体会编纂成文,手书三册,俗称“老三本”。这是最早成册的太极拳理论著述,“太极拳”之名见诸文字记载便始于此本。李亦畬也不以传拳为生,其著名传人有郝为真等。1914年郝为真进京访友,收徒孙禄堂。孙禄堂是带艺拜师,结合已精通的形意拳、八卦拳始创孙式太极拳。当年秋季,郝为真受聘为直隶省立第十三中学暨永年县立高级小学武术教员。这是太极拳进入国办学校并被列为必修课程之始。

到民国初期,杨、武式,特别是杨式太极拳在北京及河北一带广为传播。随着杨露禅的孙子杨澄甫、杨少侯分别于1918年到上海、1920年到宁波、南京等地教拳,揭开了太极拳向南方传播的序幕。

1928年,陈长兴曾孙陈发科由家乡到北京教拳,增添了太极拳在北京传播的种类。同年,当时的各级国民政府在振衰起颓、以武强身、以武强国的呼声中纷纷举办国术馆,请各派太极拳人进馆教拳。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先后应邀赴南京中央、浙江杭州等国术馆任教,1930年定居上海。其族人和众多弟子随之南下,开始了杨式太极拳在沪、宁、江、浙、闽、粤等地的广泛传播。同年,武式太极拳传人郝月如应邀赴江苏国术馆和在南京的中央审计院、最高法院、中央大学教拳。1931年杨澄甫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出版;1933年陈式太极拳传人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发行;1934年杨澄甫第二部专著《太极拳体用全书》面世,蒋中正、蔡元培等14位名人为该书题词;1935年在河南国术馆任教的赵堡太极拳传人杜元化写出了《太极拳正宗》一书。此间,形成了太极拳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传播高峰。

抗日战争时期,各地国术馆停办,太极拳传播一度势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6年,国家体委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创编出24式简化太极拳,通过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全社会推广,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太极拳热潮。简化太极拳的创编和推广标志着太极拳进入了国家统筹的规范化发展阶段,是太极拳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里程碑。随即,国家体委还将杨式太极拳徒手套路和剑术套路修订为“88式太极拳”和“32式太极剑”,还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修订了推手练习法和太极拳比赛评分标准。其中大部分内容于1961年编入体育学院的《武术》教材,1962年合编为《太极拳运动》出版发行。

在创编24式简化太极拳期间,为有利于传统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经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提议,国家体育部门明确了陈、杨、武、吴、孙式太极拳五大流派之说,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1978年,邓小平同志为日本友人题词“太极拳好”。也就在这一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太极拳也开始迈入多样化发展时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展了挖掘传统太极拳的活动,太极拳习练者中也出现了以简化太极拳为起点,探其来源,寻其根基,求学传统太极拳的热潮;陈、杨、武、吴、孙等社会公认的五式传统太极拳传人纷纷走向社会,广传各家之长;历史久远相传数代的武当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洪式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六合八法拳等多种太极拳也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开始了广泛的传授和普及。国家体育和武术主管部门也顺应太极拳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以杨式太极拳为主融合其他太极拳种的技术特点,1979年创编了48式太极拳。自1989年起,组织有关专家以传统太极拳为素材,创编出陈、杨、武、吴、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用于全国武术锦标赛的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还制订了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进一步推动了太极拳的规范化和普及化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太极拳被各级政府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项目广泛推广。许多太极拳传人走进机关、学校、部队、企业、农村、社区,走出国门教拳授拳。各类武馆、武校、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太极拳的活动方式也从单纯的个人习练走向集体晨练,走向课间操、工间操,走向春晚、节庆等各种舞台,走向运动会、交流会、联谊会等各种赛场。1983年5000人在上海全国运动会上集体演练简化太极拳;1998年10000人在天安门广场集体演练;2007年央视春晚的太极拳表演轰动全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太极拳表演震惊世界;2009年8月8日首个全民健身日北京庆祝活动上33996人的太极拳集体演练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每天清晨全国各地的公园、广场大都有人在习练太极拳。国家武术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群众社团发起和组织了各种比赛。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自1986年起每年一届。起自1991年的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2008年改称为太极拳运动大会)已连续举办了11届。两年一次的河南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已举办了5届。2001年在三亚市举办了世界太极健康大会。近年来,赛事的种类逐渐增多,赛事的规模逐年扩大,赛事的参与者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太极拳运动已形成了以比赛促活动,以活动促普及,以普及促提高的良性循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太极拳在国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991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和国际武联下属各州举办的武术锦标赛都设有太极拳项目。孔子学院和许多国家举办的汉语学校都开设了太极拳课程。每年都有许多外籍太极拳爱好者来国内访学或参加比赛。据有关方面统计,太极拳已传播到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上亿人在习练太极拳。

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科学生活、自然生活意识的增强,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太极拳也将以其独特的魅力,乘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春风,登上规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新高度,给世界人民献上一份祥和与健康。第二节 太极拳的基本特征

太极拳的基本特征,是指各式太极拳特点的标识与征象,是辨识太极拳的标准。无论哪式太极拳,都是一项身心运动。其相似的肢体动作和心理活动,相同的防身、健身、修身功能和拳理拳法,形成了太极拳基本特征。

一、独特的技击性——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小胜大

太极拳同其他拳术一样,符合拳理,具有技击性。这里的拳理和技击性是指太极拳的动作具有攻防含义,符合攻防规律,能够产生一定的攻防实效。这也是拳术与体操、舞蹈、导引术等运动的本质区别。如,同样的弓步,作为拳术由于技击的要求,上步时前脚要求微内扣,有套锁对方脚跟的含义,而在体操中没有这样的要求。现存的140多篇古典太极拳拳谱拳论中,几乎处处都是关于技击思想、战术、方法、训练的论述。

太极拳特殊的技击性是指与其他拳术迥然不同的攻防方式和方法。其技击特征是“任他巨力来打我,引进落空合即出”;技击要求是“能听劲”、“会发劲”,即能准确判断对方来力的大小、方向和变化,能抓住时机用大小合适、方向恰当的力将对方击出或制伏。实战中表现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粘连黏随”、“舍己从人”、“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当对方采用拳打脚踢、头攻肩靠等方式进攻时,太极拳采用的方法是不躲不闪不对击,而是接住对方来力顺势引进,同时顺来力划弧(越小越好)改变对方的击打路线,化解来力,再借助对方的来力,把自己的劲力施于对方,将其击倒或击出。

二、突出的哲理性——道法自然,阴阳相济,中正和谐,唯物辩证

太极拳也被称为“文拳”、“哲拳”。它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运动思想、技术要求和技击原则。甚至每一个动作的外形和内在要求都蕴含着传统哲学道理,充满辩证观、唯物观、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传统思想,即原始道家、原始儒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其中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佛教启迪人们丢掉一切外在的追逐、攀援、偏执,破开人为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并以明心见性、自识本心理论及一整套修行方法引导人们寻找心灵安静的家园,养成一种内在的自觉,成菩萨成佛陀。佛教与儒家的成圣成贤和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一样,都是一种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吸收了原始道家、原始儒家和佛学的精华,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以儒为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新儒学。

中国古代哲学家虽然流派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和信念,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创进的、普遍联系的宇宙,它包举万有、统摄万象、无限丰富、无比充实。人与自然界既有区别也有统一,主张“天人合一”,重视德行和以德摄智,追求人格的极致。

上述四大传统思想中,原始道家以《道德经》为代表的“老子学说”,原始儒家以《周易》为代表的“阴阳学说”、孔子的“和”文化,佛学的“禅定”思想,理学的“太极图说”等,都对太极拳的运动思想、身形要求、战略战术、拳理拳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1.老子学说。老子学说大力彰显“道”的哲学理念,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须臾不可离;认为“道”造就万物,但不以“主宰者”自居,与所谓“天神”之论有原则区别;提出“法道修身”和“法道治国”的理论,强调“不盈”、“不争”、“至虚极”、“守静笃”和“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硬性去做某些事情,而是依事务的自身规律,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乘风破浪。

老子学说是太极拳形成的理论基础。其经典代表著作是《道德经》,也称《老子》。《老子》从“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等自然现象中,概括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等理论思想和理论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影响和引导了太极拳拳理拳法的形成。老子的“贵柔”、“守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观点,在太极拳中形成“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反者”技击思想;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追求虚静的修道思想形成了太极拳“心静”、“神敛”的修炼要求;老子的“周行不殆”循环思想形成了太极拳“非圆即弧”、“螺旋缠绕”的运动特征;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观点,促成了太极拳“松静自然”、“舍己从人”的技术要求;老子“虚其心,实其腹”的修炼要求直接转成了太极拳“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身形要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2.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朴素的辩证法,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其经典代表著作是《周易·系辞》。《周易·系辞》也称《周易》、《易经》,简称《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用“阴”、“阳”这样一对相对和相辅相成的概念描述宇宙万物的性质、结构、关系及其变化的根源和规律,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凶生大业”、“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辩证思维的观点,认为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阴阳学说是太极拳拳理拳法的理论基础。太极拳习练与追求的目标就是随时能掌握身体动态平衡和身心内外和谐。太极拳的拳理阐释、拳架组成、运动规律、技术要求、攻防原则等,无不包含阴阳哲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明确表明太极拳就是由阴阳两大范畴构成的运动。在太极拳中,阴代表着:吸、蓄、屈、退、落、俯、来、入、收、化、引、柔、静、虚、合、降、下、右;阳代表着:呼、发、伸、进、起、仰、往、出、放、打、击、刚、动、实、开、升、上、左。一对对矛盾之间的运动是互根、互用、互变。

3.太极图说。“太极图说”是宋明理学的开山之作,由一幅太极图和一篇说明短文构成。“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原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阴阳参半,形成天平一样动态平衡,俗称阴阳鱼。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万事万物相反相成,阴阳轮转生成变化的哲理;展现了一种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和谐美景;表达了道家“物极必反”的理论和儒家“阴阳是一个平衡整体”的认识;表明了太极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以方向明确、结构稳定、能量均衡、无摆动、无震动、流畅圆润、在旋转中实现强弱变化为要求的运动规则。说明短文言简意赅,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宋明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反映了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新儒学特征。“太极图说”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动静观和人生观。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认为太极既是一分二,又是合二为一,是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或者说,太极是一种相对平衡状态,是对立中的统一。“太极图说”可以深刻地揭示太极拳的哲学内涵。尤其是太极图,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太极拳虚实分明、刚柔相济的运动思想和非圆即弧、螺旋缠绕、一开一合、一静一动、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动中寓静、静中寓动的运动形式,以及内劲潜换、内外统一、圆活饱满的运动要求,被认为是太极拳的象征。

4.中正之说。“中正”是体现天人合一观的一个传统哲学概念,源自《易经》。“中”是指六爻卦中内卦的二爻与外卦的五爻,因其位在内外卦的中间,故称“中”或“得中”,象征事物的发展遵循正道,符合自然规律。而只有阳爻居于外卦五位,阴爻处于内卦二位,才是既中又正,故称“中正”,象征事物尽善尽美。“中正”这个概念,对道、儒、医、武等文化都有影响,引发出道家的“守中”、儒家的“治中”、医家的“理中”、武家的“固中求圆”等理念。

太极拳的重要理论“无过不及,不偏不倚”的产生,就是基于中正之说,并由此提出了“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技术要求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的技术要领。这里的“立身”不单指身体的直立,主要是指做人或做事应具有的品格与心态,与“立身行事”中的“立身”意思相同。这里的“中”,是指人无论是处于静态,还是动态中,身体各个部位都是在心意的主宰下形成前后、上下、左右对拉拔长的对称劲和二力平衡状态,达到高度的重心稳定和自我平衡。“正”是指身体各部位在心意的主宰下,依肢体运行规律自然而行,肩动胯随、肘旋膝动、手进足移、上领顶劲下守重心,做到上下相随,左右相合。

总之,“立身中正”不是仅指形体而言,更多的是指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的修炼。是要求心意安稳沉着,形体自然合度,能在动态中随时保持身体平衡,并不在乎躯干是否始终形成一条垂直线。只要能发挥出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身体的仰俯、侧弯、翻转等不属身法的缺点。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技术要求无不体现着传统哲学理念,哲学底蕴极其丰富精深。传统哲学与太极拳的融合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过程和结果,需要明哲学之理、懂太极拳之技,更需要二者的相互印证和结合。这是一个用心思考和“悟”的过程,悟能成功,则万法皆通。

三、明显的健身性——舒经开脉,祛疾强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太极拳吸收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腧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也顺应了现代医学神经、骨骼、解剖、呼吸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明显的医疗性和健身性。

导引是吐纳之术,被太极拳直接吸收。中医权威著作《黄帝内经》中讲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重,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乔。”“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按,谓抑按皮肉。乔,谓捷举手足。”晋代李颐对此批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由此可知,导引实际上是呼吸配合动作,活动全身,疏通经络的健身运动,包括引体、导气、按摩、存想等内容。太极拳具备这个特点,其“拳式呼吸”就是要求呼吸要与动作相配合。但不全同于导引之术,太极拳讲究自然呼吸,讲究自然而然形成细、长、深的腹式呼吸,避免了因导引不当而引起的偏颇。

经络是布满人体的气血通道,发源于脏腑,布流于四肢百骸。脏腑经络气血失和,而疾病生;脏腑经络气血和,则健身益寿。太极拳以中医学为指导,要求“以气运身”、“以窍运身”、“气遍全身”。通过以腰为轴,带动四肢,旋腰转脊,旋腕转膀、旋踝转腿,意想劲力传递,循经而动,气贯穴位,布流周身,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起到治疗疾病和健身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讲:“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天年”。中医学“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医理,被太极拳吸收为“形神皆备”、“内外皆修”、“以意导动”的要求。形,即外形身体;神,为精神心理。太极拳首重于意,讲求“意在蓄神”、“内不动,外不发”,注重心、意、神内在的练习与外形的统一。

太极拳讲究心平气和、气定神闲、松柔缓和、顺其自然,这和现代心理疗法十分相似。第三节 太极拳技术的基本特点

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实际运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太极拳技术,是指合理、有效完成太极拳动作的方法。这里的合理,是指不仅要符合拳、哲、医等传统原理,还要符合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有效,是指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心潜能,以最小的付出换得最大的健身、技击效果。太极拳技术的基本特点,是指太极拳与其他拳术在技术上相比所具有的独特地方。太极拳技术的基本特点揭示了太极拳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也是评价太极拳动作和姿势的准则。

太极拳的运动过程始终要求“用意”,始终贯穿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的姿势和动作上表现为“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轻与沉”、“柔与刚”、“快与慢”等对立统一的形态,形成了八个鲜明的技术特点。

一、用意不用力——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也是习练太极拳的首要要求,具有统帅意义。用意,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专项或多项注意活动,即有关习练太极拳的种种想法。想什么,注意什么,想干什么都是意的内容。不用力,是指练拳时要像日常走路一样轻松自然,不用笨拙之力,不用肌肉紧张之力。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

意气在词典中是指意志和气概。意志是指要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一般表现于语言和行动。气概是指一种充满信心或豪迈的态度、举动或气势。在太极拳中,意气既有词典解释的含义,是指要带着目的练拳,要提起精神练拳;又常被分开使用,并赋予一定的含义。

意是指意念和心中的想法;气是指中医理论中的“元气”、“正气”、“先天气”、“经络中通行的气”,也被称为“内气”、“中气”、“内劲”。这种气被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下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消耗的,只有通过练习巩固了此气、掌握了此气,功夫才算练到家。

按照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可以认为所谓内气,就是大脑皮层的想法通过神经传递给肌肉的一种本体感觉。这种感觉恰似“气”的流动。这种感觉常常伴随有血液、体液的流动和肌肉的微微收缩。这种感觉从生理上测试,往往表现为皮肤温度、皮肤电位的变化。

意与气的关系,正如拳论所讲,“心为令,气为旗”、“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这是讲练拳时,心为发令者,气为奉令而行的“传旗”,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

用意的作用,是通过心理活动引起生理变化,达到心、身俱练,实现健身、技击等功能。从健身角度讲,是通过用意让思想集中在练拳上,通过松静、贯串、身正等一系列意识活动,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生理机能变化,促进健康。从技击角度讲,是通过用意使神经对肌肉支配能力提高,从而增强听劲、化劲、发劲能力和克敌制胜的功力。

1.用意的主要方法

①暗示。如自我暗示“放松”。

②外界刺激。如通过语言或手势等方式告诉练习者松肩,其产生松肩的用意,继而通过肩部肌群及关节的调整,产生外形变化。

也就是说,太极拳的用意途径就是在第二信号系统及外界刺激下,引起感觉兴奋,继而在大脑皮层产生心理定向活动,最终指挥内脏运动和身体运动。正如生理学上所讲:“全部心理活动是以感觉兴奋为始端,以一定的心理活动为中继,以肌肉运动为末端。”

2.用意的主要内容

用意的内容非常丰富,可根据自己的练习需要设置。按类讲,有健身之意和技击之意。健身之意是指以强壮身体为主要目的的用意,着重练“体”;技击之意是指以技击为目的的用意,着重练“用”。两者互有联系,实为一体。健身之意是技击之意的基础,技击之意能促进健身之意。长期坚持练习,可实现“体用兼备”的目标。常用之意约有10种。

①松静之意。是指以想身体、思想放松为主的心理活动。

②身正之意。是指以想立身中正为主的心理活动。

③虚实之意。是指以想身体重心所处位置和劲力变化为主的心理活动。

④贯串之意。以想全身劲力节节贯串为主的心理活动。

⑤开合之意。以想胸腰及四肢收放运动为主的心理活动。

⑥螺旋之意。以想四肢及身体弧形旋转运动为主的心理活动。

⑦蓄放之意。以想蓄劲和发力放劲为主的心理活动。

⑧呼吸之意。以想呼吸形式与肢体动作配合的心理活动。

⑨用法之意。以想每一个动作技击方法为主的心理活动。

⑩搏斗之意。以想有敌与己搏斗(其用法不固定,不能仅仅以固定动作应敌)为主的心理活动。

另外,还有以想经络、窍穴引导气行练习的经窍之意和借助卦象特色,想技法特点的卦象之意。这是太极拳中较为特殊的意念活动,反映了一种比类取象的传统思想,在实际练习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会和感悟不同,加之缺少实证性的研究,所以不必过分强求。

二、一身掤劲——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一身掤劲是太极拳的独有特点。掤劲是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是全身一体的整劲,是一种弹性劲。劲力浑圆向外,圆满而有张力,既可抵御和化解对方来力,又可从任意方向向对方发力。拳论讲:“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漂浮亦不难”。

掤劲生于弹性,弹性生于身肢的放长。这种弹性,不仅仅是肌肉本身的弹性,而是在肌肉弹性的基础上将骨骼韧带等与肌肉联合放长后形成的,是意识引导的结果。肢体的放长,可自然使精神提起而集中,气沉而内敛。也就是说,在神聚气敛的一瞬间,外侧肌肉群会更加充分地收缩,同时内侧反抗肌群则更加充分的放松,形成了外紧内松的弹簧劲。

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讲,肌肉骨骼韧带等组织的弹性收缩和放长,可使密集其处的微血管网畅通,可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刺激身体内一切生命过程,提高身体素质。

太极拳要求做到的“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是身躯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后背放长;“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松腰圆裆”和“开胯屈膝”是腿部放长。腿是站立在地面上的,要想放长就比较困难。因此,采用开胯屈膝和松腰圆裆这种特定姿势,通过膝部引领的螺旋形运动来变换虚实。这样,当腿部向外旋转时,使外侧处于放长而内侧则为收缩。腿的这种旋转配合着手、臂、身的旋转,成为全身螺旋形上升或螺旋形回收的旋转。形成四肢和身躯的有序或同时放长,形成全身一体的整劲。

太极拳主要有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劲。这八种劲都具有能放长的弹性,所以称为“劲”,而不称为“力”。这八种劲因作用方式、方位有不同而分别定名,实质上都是一个掤劲。所以,也有人称太极拳是掤劲拳。

三、螺旋缠绕——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螺旋缠绕是太极拳的显著特点,也称为“缠丝”或“抽丝”。太极拳的动作变化如同纺棉花抽丝,是直抽于旋转之中,是曲与直的对立统一,是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这种螺旋又须走弧线,犹如子弹通过枪膛中的来复线后,在空中既有自身的螺旋形旋转,又有抛物线型的运动路线,多了一份柔性和韧性。这种劲具有子弹的冲击力和电钻的穿透力,被称为“缠丝劲”、“抽丝劲”、“太极劲”。

螺旋缠绕在太极拳习练中的体现,就是全身要协调动作,“一动无有不动”。无论掌心由内向外翻还是由外向内翻,都要使之运动路线形同太极图形。同时,由于掌心内外翻转的带动,上肢表现为“旋腕转膀”,下肢表现为“旋踝转腿”,身躯表现为“旋腰转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根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这也称为“缠丝圈”。无论动作大小,都不能少了这个圈。随着动作的熟练和功夫的深厚,缠丝圈应越练越小,达到有圈不见圈的境界。

四、分清虚实——中正安舒、上下相随的运动

分清虚实是太极拳的根本特点,是对所有动作的要求。从力学上讲,虚实是指人体重心的偏移。太极拳是以分清虚实和由重心偏移而产生的偏心距作为动力源的,这是最省力的机械作用,可使人常动不累,历久不疲。练拳时,只要移动一下重心,身体就可以动起来;只要能分清虚实,就能随时掌握身体平衡。保持身体动态平衡是习练太极拳的重要目标。

习练太极拳时,双手、双足之间要分清虚实,手足之间上下相随也要分清虚实,即左足实则左手虚,左足虚则左手实,反之亦然。在套路练习中,双手为了能够弧行圈走,须一虚一实的不断变换,从而促使双足也要随着变换;同样,双足在进退虚实变换时,双手也要随之变换。这就是上下相随的锻炼和保持内劲中正的要求,久而久之,练成习惯,步法才能轻灵,进退才能自如,与人推手才能“粘连黏随,不丢不顶”。

虚实灵活转换的核心,在于意气的灵换,同时要在内劲中正和“中土不离位”,即人体重心不离开两腿间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处的情况下完成。为此,调整虚实时必须保持“尾闾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虚领顶劲”、“上下一条线”。练习初期,动作可以大虚大实,以后逐步练成小虚小实,最后达到内有虚实而外面不见有虚实的境界,这是调整虚实的最深功夫。

五、节节贯串——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运动

节节贯串,是指为实现劲力的灵动、畅达和达到运动的整体性,要做到关节的连动性、内气的完整性和肌肉的协调性相统一。也就是说,以腰脊为中心,用意念和内劲将颈、脊、腰、胯、膝、踝、肩、肘、腕九大关节和相关肌肉有秩序的贯串起来。

因为腰是左右平行运动的中轴,脊是上下弯曲的根基。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一动俱动。那么在运动线路上就不能单纯地左右平旋,也不能专在上下、前后做弯曲动作,而必须将腰脊联合起来,使运动的路线形成一条既是左右,又是上下、前后的空间曲线。如下半身的节节贯串,就是劲起于脚跟,通过踝关节,环绕小腿上升到膝关节,再由膝关节旋转上升,环绕大腿到胯关节,并且期间没有丝毫间断。不同于其他将劲力由一个关节直串到另一个关节运动的形式。

练就节节贯串功夫,可以使劲力灵动、畅达、圆整;可以保持和改善关节的机能,增进关节的灵活性,防治关节疾病。

六、一气呵成——滔滔不绝的连绵运动

太极拳不以全身一动俱动为满足,还要求在套路练习中能够将所有动作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这里的一气呵成,是指练拳时没有泄劲、断劲的地方;没有神情呆滞、别有所思的情况;是专心致志,一式连一式,折迭转换,滔滔不绝,连绵不断;是“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折迭是一种手法,运用于一往一复动作之间,即前一个动作运劲已到尽头,下一个动作即将开始。如下一动作是要往下和往前行,那么就要先向上一折,再往后一迭,然后再接做下一拳式,这样就与下一动作的劲很自然且呈曲线缓和地联接上了。这就是拳论所讲的“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前必先寓后”。这样做,不但前一拳式与后一拳式的劲接上了,而且下一拳式由于前一拳式的加速力关系,更加沉稳浑厚,如同用毛笔写大字的回锋法。

转换是一种步法,运用于动步进退之时。太极拳的迈步向前或是退后均不可直线地直进直退,而必须在前一步到后一步之中嵌进一个转换。这种转换,就是太极拳五步中的顾盼。顾盼是指步法移动中的眼光。按照太极拳以步随身转和身随眼动的原则,左看为顾,右看为盼。

转换,不仅能使前后步法呈曲线缓和地联接起来,还可使腿部不丢失缠丝劲,并能与两臂的缠丝劲上下协调起来,起到劲起于脚跟、形于手指的贯串功用。

折迭转换嵌入动作中,使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劲力圆整,显示出婉转回旋、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神态,好像大海波涛随风涌动,一浪连接一浪,给人一种留恋缱绻的感觉。

七、刚柔相济——由柔到刚、由刚到柔的运动

刚柔相济是太极拳的突出特点,是太极阴阳学说的明显体现,是太极拳的精髓。其内涵非常丰富,解释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太极拳标准功夫的表述,二是对太极拳标准功夫练就过程的告诫。

刚柔相济就是阴阳相济,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的对立统一,如同太极图。太极图是一个圆,圆中的正余弦曲线(波浪线)把一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像大小相等、颜色不同的两条鱼,为阴阳鱼,也称“五阴并五阳”。“五阴并五阳”的阴阳鱼组成了环环不已的太极图,阴鱼代表阴、柔,阳鱼代表阳、刚。从阴鱼的尾巴开始,阴柔不断增大,到极柔时,阳鱼的尾巴又出现了,如此循环往复。阴鱼的眼睛属阳,阳鱼的眼睛属阴,在拳中表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所以,太极拳功夫是经过练刚(去拙力、硬力)致柔、柔极生刚(出弹簧劲)、刚极又生柔的过程,达到刚柔成半、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浑然太极境界。也就是说,掌握刚柔相济的技能,第一步是去僵化柔,第二步是积柔成刚,第三步是刚柔相济。正如陈式太极拳大师陈鑫所说:“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这表明,只有练到刚柔相济,拳才合于太极,方可称太极拳。

太极拳的“刚”,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之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不是日常提拿重物或推举重物使用的那种努劲、蛮力(太极拳术语中称为拙力)。

太极拳的“柔”,是由放松得到的轻柔和柔和,是身体去掉僵劲后的手足屈伸圆润自如和动作的自然协调,是一种轻灵而又沉着,并且含有弹性和韧性的感觉。柔由松来,求柔必先求松。做到身体放松,一要掌握好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的要领,同时要把周身关节处处松开;二要能做到“用意不用力”。“不用力”一是指不用拙力;二是指用力要自然、要适度。用力的大小只需能将四肢运转、不丢即可,不能多,力稍一用多就成了拙力或僵力,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太极拳刚柔的划分界限和使用要求是“行气用柔,落点用刚”。要做到“落点用刚”,需在每式定势时,用意微微贯劲。该劲不是用力,也不是用气,是纯出于自然的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缠丝劲。缠丝劲“是人体内在精气通过经络、脏腑、肌体收缩和发放内力的整体作业,其表现形式是螺旋缠绕,即周身无处不螺旋”。“它体现了人体精气神的高度凝聚,意念力、呼吸力和运动力的高度统一,它是人体蕴藏的一种非常神奇的高级功能”。也就是说,缠丝劲是一种以精气神高度统一,以螺旋缠绕为表现形式,能刚能柔,或虚或实,内气鼓荡,松活弹抖的劲力。陈式太极拳大师陈鑫曾讲,内气“在骨缝者为之中气,其行肌肤者为之缠丝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通过柔顺舒缓、柔和自然的螺旋运动锻炼而成。正如拳论所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

刚柔并济是太极拳的标准功夫,反映在技击上,完全是一种大将风范和民族风格,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练到“五阴五阳”阴阳相济的功夫时,人完全像一个皮球,你拍得轻,它就回得轻;你拍得重,它的回弹力就大;你打击得越重,它把你弹跌得就越远。究其实质,皮球是一个立体圆,里面是气,表皮是橡胶。气能骤然成刚,产生爆炸力。橡胶是柔中带刚,你进,它在你进的点上缩进;你退,它跟着鼓出,你退得快,它就鼓得快,甚至能把你弹出。人也如此,长期的太极拳修炼,引得内气鼓荡于胸腹与四肢,具有类似皮球一样的刚柔之性。太极拳又似水,极柔又极刚,利剑斩之不断,它却可顺地势而行荡涤一切,水小成溪,水大成河,洪水来临,势不可当。太极拳又似风,温柔又强悍,微风挥之不去,飓风摧枯拉朽。这就是柔中寓刚,柔极生刚之理。

总之,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塌腰,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开胯屈膝;刚柔相济是习练太极拳的追求,刚柔相济的养成需要求松、求柔,需要循序渐进,需要认真体悟和做到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八、快慢相间——由快到慢、由慢到快的运动

快慢相间或者说慢是太极拳的明显特点。快慢,是指练习一个完整套路或说打完一趟拳和完成一个动作所用的时间长短。快慢相间,是指完成每一个动作时,在转关处慢,过了转关后逐渐加快,行走到落点时最快,也称发,尔后复转慢,如此周而复始。

初练太极拳套路时,动作应该越慢越好。动作放慢了,才能用意指挥练习和检查出不顺遂的地方,才能及时修正。但是,慢要有限度,以面部表情不出现痴呆为度。随着动作熟练程度的提高,打一趟拳的速度可增快。但是,快的限度是仍能保持动作的沉着和表现出每一个动作的劲别,并不出现浮漂和错乱现象。

无论打一趟拳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总体讲是要匀速,但每一个动作都要表现出快慢相间。即转关处慢,落点处快,其间是由慢到快的加速。加速到落点时好似蜻蜓点水,是一个瞬间,表现的是太极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个劲别。掌心由内向外旋为掤劲;掌心由外向内旋为捋劲;双手交叉同时向外掤出为挤劲;掌心由内向下旋粘住一点不离开为按劲;两手交叉向左右或前后双分为掤劲;将掤劲卷蓄起来,在短距离内猛然一抖而弹出的劲为挒劲;手腕出了方圆圈,用二道防线肘的掤劲掤出,为肘劲;肘出了方圆圈,用三道防线身躯的掤劲掤出,为靠劲。这八个劲因分四正四隅八个方向,也称八门劲。八门劲实质是一个掤劲,其余七个劲只不过因方位与作用不同而另有名称而已。掤劲是一种刚柔相济的弹簧劲。

太极拳套路的慢练有利于使人保持沉稳和冷静,并练就临危不惧和处惊不变的品格。太极拳动作的快慢相间可使人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有益于用意练拳和把意识贯注于动作中。从心理角度讲,人如果较长时间保持同等强度的注意力,很容易疲劳和意志涣散。如要使注意力集中和稳定,就要使注意力的强度有变化。快慢相间可使注意力的强度有高有低,可促使注意力的稳定和神气鼓荡。其实,快慢相间是人的一种生活本能,或者说是人们日常行为自然调节的规律。

太极拳的八个特点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因为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必须在意识的指挥下(特点一,用意不用力),提起精神使身肢放长有弹性(特点二,一身掤劲),并在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灵活变换(特点三,分清虚实)与旋腰转脊、旋腕转膀、旋踝转腿中(特点四,螺旋缠绕),促成内外相合,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特点五,节节贯串)和滔滔不绝、连绵不断(特点六,一气呵成),表现出由柔到刚、由刚到柔的运劲过程(特点七,刚柔相济)和由快到慢、由慢到快、有快有慢的运动节律(特点八,快慢相间)。第四节 太极拳的技术要求

根据太极拳运动状态和动作组成要素,太极拳技术一般分为身形技术和运动技术。

一、身形技术要求

身形技术指身体各部位在拳术运动中静止状态(定式体态)或相对静止状态(运动体态——做动作时身体应保持的常态)的做法,简称身形,也称姿势。根据人体造型解剖学,人体划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大部分。广义的身形是指全身的姿势,狭义的身形仅指躯干的姿势。

根据太极拳技术特点,将身形技术按照头颈、上肢、躯干、下肢四部分叙述。

1.头颈

头颈包括口、牙、舌、面、鼻、颈、顶、耳、目等部位。

①技术要求:头顶虚领,颈部竖直(虚领顶劲)。

②主要拳论:

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中讲:“虚领顶劲”。“顶劲,头容正直,神贯顶,不可用力,用则项强,气血不能通流,须有虚领自然之意”。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讲:“提顶”。武式太极拳一代大师郝月如解释:“头颈正直,不低不仰,神贯于顶,提起全身。”《十三势行功心解》: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

③具体做法:

口轻闭,齿轻扣,舌上顶,耳静听,面自然,目专注;百会穴虚虚上领,天庭处自然前顶,都是若有若无,不可硬领硬顶;颈部自然直立,不歪斜,不挭脖。“头顶虚领,颈部竖直”的感觉,如同测量身高时头顶轻触标尺之感;好像头顶上有绳索轻轻上提;又好像头上顶着一满碗水不能摇晃。

④健身机理: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头乃“百脉之宗”。人体十二条经络中,六条阳经上行于头,六条阴经也通过“别道奇行汇合于头”。头部百会穴与躯干会阴穴保持垂直,形成上下一条直线,有利于任督二脉的自然接通,促进周天气血的循环,调节人体气血平衡,消除病变,有益健康。

由生理解剖学可知:大脑是神经系统中枢,处于头颅内,有“司令部”之称。头部保持自然正直,虚领顶劲,可使头部相应肌肉轻微收缩,从而减轻约占体重六分之一的头颅重量对颈椎的压力,使身体有轻灵感;可促进大脑血循环,有助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稳定,充分发挥对人体平衡的控制作用。百会穴始终保持“虚领顶劲”的姿态,对全身有提纲挈领作用,尤其是连带下颌微向内收,对呼吸顺遂和内气潜转极其有益。

⑤技击作用:“头顶虚领,颈部竖直”,能提起精神,使注意力集中。在技击中,有助于准确判断、及时反应和灵活应对。如拳谱所说“虚领顶劲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头顶虚领,颈部竖直”,能避免头部重量对肌肉造成的紧张,有助于随时调整重心,保持全身的动态平衡;能协同脊柱形成身弓,强化脊柱的弹性运动,增强攻击的爆发力和防卫的支撑力。由运动生理学可知,身体的转动,除了受大脑的支配外,肌肉反射也有一定作用。仰头可造成腹肌紧张;低头可造成背肌紧张;侧头可造成同侧肌紧张。如若不能保持颈部竖直将影响周身整体劲的形成,很容易被对方牵动重心,失去平衡。

2.上肢

上肢主要包括肩、膀(上臂)、肘、腕、手等部位。

①技术要求:

沉肩坠肘(松肩垂肘),坐腕撑掌。

②主要拳论:

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中讲:“沉肩者,肩松开垂也。”“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也。”

武式太极拳要求“松肩,以意松肩,气向下沉,再加一静。”“沉肘,以意行气两肘,手腕灵活,肘尖下垂之意。”

陈式太极拳宗师陈鑫讲:“打拳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骨节开则肩自松下。”“两肩要常松下,见之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毕即松。”“肘向下,膝盖与脚尖上下相照。”

③具体做法:

松肩,也称沉肩,是要求用意识将肩顶骨(肩峰)落下,将肩井穴处放松,同时两肩微扣,向下沉劲。

垂肘,也称坠肘,是指肘始终保持微曲和下坠劲,即使手臂上举也一样,肘尖总是具有向地面之意向。

坐腕,也叫塌腕,是要求手腕部有沉着下塌之意,腕部关节有韧性能灵动,外形上保持一定曲度,有支撑力。但是手背与小臂不能形成90度死弯。

撑掌,是指手指一般要求要自然舒撑,手指间微分开约有十指交叉距离或轻轻并拢,手背呈浅弧形或螺旋形,有内劲达于手指尖。拳论讲“形于手指”。

沉肩坠肘的感觉,就像手提重物突然松手的感觉。坐腕撑掌如同手插入黏液中五指要分开,但五指之间又有粘黏感。

初练时先从肩关节及全身“放松”上着想。练拳日久懂得虚实变换后,就要从“沉着”上着想,使内劲由松柔趋于沉着,使手臂极为轻灵圆活,但又极为柔软沉重。这样,手臂就会逐渐形成富于弹性和韧性的掤劲。太极拳的掤劲极为重要,掤劲的质量越高,推手时发挥粘连黏随的作用越大,就容易用肘部和手掌去牵动对方的重心,破坏对方的平衡;在引进化劲时也不会因被对方压扁,而成为引进落实,使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而是能充分发挥“引进落空”的作用。

沉肩垂肘时,腋下要留有一个拳头的空间,肘关节始终要微屈并有下垂劲。肘尖要和膝关节上下互相呼应,即所谓肘与膝合,两肘在前后、左右、上下也要互相呼应合住劲。两肩骨节似有一线贯通,要互相呼应,彼此关联,舒展中还要有团聚之意,形成掤劲和合力。这叫做“上于两膊相系”。两肩要齐平,防止在转动时出现一高一低,破坏身法端正的要求,失去平衡。肩与胯要始终保持垂直,无论身体前进后退,还是左旋右转,都要符合“上下一条线”的要求。

④健身机理:

按中医经络学说讲,肩部有手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经络穿过;腕部一段桡动脉管,称作“气口”,是百脉之气汇聚之“渊”,与全身经脉相通,反映着五脏六腑的功能;手指是上肢末端,众多经络在此转换。

按生理解剖学讲,上肢三大关节为肩、肘、腕。手指是神经末梢,是血液流注的远端。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是极为重要的关节。在肩部,有三角肌把肱骨、肩胛骨、锁骨连在一起;有背阔肌把腰椎、肱骨连在一起;有胸大肌把肱骨、胸肋骨、锁骨连在一起。“沉肩坠肘,坐腕撑掌”不但能使肩、肘、腕松沉,也能使胸部和背部等处也松下来。有利于末梢神经和相应肌群的锻练,有利于经络畅通和增强内脏、大脑的功能。

⑤技击作用:

太极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继而“坠肘”。肩部的松沉和旋转活动,能起到舒展肩部韧带和肌肉,并牵引背部两侧肌肉形成“气贴背”的作用,增强力由脊发的效果。“沉肩垂肘”能帮助“含胸拔背”的自然形成和“气沉丹田”的实现,有利于稳定重心。能够使全身力量通过上肢的根节肩关节传递到手作用于对方。

坠肘可以保护肋部。拳谚讲“肘不贴肋”、“肘不离肋”。肘不贴肋,是使肘部有回旋余地。肘不离肋,是便于保护两肋、两腰,防止对方击打肋部。“坐腕撑掌”能保证手腕的旋拧灵活性及力量,能保证手掌在运转中内劲不断续、不丢失,有利于探听对方的劲路变化和寻找战机;还可以使内劲贯注于掌心和指端,提高攻击力。

3.躯干

躯干包括胸、肋、背、腹、腰、臀等部位。

①技术要求:

含胸拔背,松腰敛臀。

②主要拳论:

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中讲:“含胸者,胸略内含,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自然能拔背,能拔背则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武式太极拳大师郝月如讲:“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谓之拔。”

孙式太极拳要求:“胸要含蓄,不可挺出。胸含则气沉丹田,胸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浮起,为拳家所忌。胸含则气贴于背,力由脊发是为真力。以上即为含胸拔背。”

陈式太极拳宗师陈鑫讲:“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罄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谓合住劲,要虚。”

吴式太极拳要求:“弓腰收臀”。

③具体做法:

所谓弓腰即坐腰,也叫做塌腰。它是坐身时向下松腰,使腰部向外弓的一个姿势。与一般向上拔腰使腰部向里瘪进的姿势完全相反。收臀是弓腰后臀部自然收进的姿势。

胸与背相对应,拔背必含胸。含胸是指胸背部和肋间肌肉在意识指挥下自然放松,使胸廓内收。不是凹胸或用力形成驼背之势。背指的是脊柱两侧上至肩下至腰的部分。脊就是脊柱(含颈、胸、腰、骶、尾五节),脊柱在适度拉伸中,要保持正直而且骨关节(间椎盘)虚虚对准。练拳要使背部的肌肉放松分别向纵横方向伸张,形成拔背、扩背之势,有气贴背的感觉。此动作须与头顶项竖协调完成。

腰包括左右两肾和左右腰及前腰(腹部),即腰带所系的一圈。松腰指“尾闾”向前向上提,腰背“肾腧”、“命门”后塌。通过收臀抱胯等动作,使附着腰间的肌肉收缩,并向下沉住“尾闾”,使尾骨根向前托起丹田,从而减小脊椎“S”形生理曲线度,形成塌腰。这同样是要用意念通过放松腰部来做到。

腰部松沉中,使臀部不突出而向里收敛称作“敛臀”、“收臀”,也有人称“吊裆”、“泛臀”。这只是发力的瞬间。提肛是指使肛门括约肌收缩,有忍便状,要与收臀动作相互配合完成。

含胸就像劳累之时,长出一口气后的自然放松状态;拔背就像背部皮肤绷紧贴了膏药或拔了火罐的感觉;腰松就像腰靠在椅子或沙发上的感觉;敛臀像穿紧身裤兜紧臀部的感觉。

④健身机理:

按中医经络学说讲,躯干是任脉、督脉所在之处。任督二脉属奇经八脉,起着联络全身经脉和调节十二正经气血盛衰的作用。

按生理解剖学讲,胸部由胸廓构成,含主要内脏器官,背部主要有脊髓神经,腹内有大小肠,臀部有坐骨神经。“含胸拔背,松腰敛臀”,一是可以增强任督二脉的功能。二是增大了膈肌节律性的升降幅度,对内脏器官起到柔和的按摩作用。膈肌的下降,使胸腔的容积增大。能够降低胸内压,促进心脏血液循环。能够提高肺泡的更换率,有利于肺组织的保养。三是腰的松沉可以改变脊柱的生理曲线,使脊柱拔长、弹性增加,有利于颈椎、腰椎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和防治。

⑤技击作用:“含胸”,可以有效化解对方击打,使对方来力得到缓冲,在太极拳中称化劲。“拔背”的作用是放劲。通过拔背改变脊椎生理曲线,使背部肌肉有一定张力,皮肤有绷紧的感觉,与肩的肌肉相配合,一起发力,即拳谱中讲的“力由脊发”。“松腰”有利于下肢力量传递于上身,使全身形成整劲。“敛臀”使尾闾内收和整个脊柱沉着,有利于身体保持中正、重心下降、下盘稳定和发放对手。臀部还是一个有效的攻击部位,可以挑、撞、坐对方。

4.下肢

下肢包括胯、裆、膝、足等部位。

①技术要求:

胯缩裆合,膝屈足抓(松胯圆裆,五趾抓地)。

②主要拳论:

太极拳古谱讲:“束肋下气把裆撑”;“提顶吊裆心中悬”(武禹襄《身法八要》)。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要求:“缩胯”。

陈式太极拳宗师陈鑫讲:“裆要圆,圆则稳。”“裆撑圆,虚虚合住。”

③具体做法:“松胯圆裆”,也称“圆裆开胯”,是讲要在松胯同时往里收,使裆部会阴穴处成半圆形,即自生裆劲。

胯,是指腰的两侧与大腿之间的部位,包括髋骨、骶骨、尾骨以及与之相连的关节、肌肉、韧带。

裆,是指两腿的中间。开裆,是指松开髋关节及附着其上的肌肉,胯根(股骨头)随即向内抽缩,由两胯在两腿之间构成拱形内弧。这种状态就是“松胯圆裆”。

胯与腰在太极拳中同等重要,练习的初级阶段是以手领身,也就是以手指挥全身动作;而后是以身领手,也就是以身法指挥全身动作;在身法中,以胯关节为主宰,也就是说每招每式,所有动作皆由胯关节指挥。太极拳一切动作的巧妙变化全依赖胯的动作,胯根的动作牵连和发动全身运动。

屈膝,也称合膝,裹膝,是指膝关节有微屈、内裹之意。两膝微屈、内裹,相互呼应,有利于胯根撑开撑圆,合住裆劲。屈膝、裹膝时,膝尖与脚尖要始终相对,这样可以防止负载上身重量的膝关节疼痛或受伤。

足抓,也称五趾抓地。是指脚心要虚空,有向上之意,脚趾有抓地之意。

松胯圆裆就像骑马;膝屈足抓就像站立乘车突遇刹车时,下肢自然用力的情形。

④健身机理:

按中医讲,人体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均胯裆处下行过膝到足;裆部的会阴穴,是任督二脉交汇处;足底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

胯关节是人体大关节;膝关节是较复杂关节,此两关节关系到下肢运动的灵活与否。“松胯圆裆,五趾抓地”是一种自然接通任督二脉的锻炼方法,有利于畅通经络,滋润下肢末梢组织,调和周身气血,健身祛病。可使胯关节缝隙加大,运动度扩大,脚腿灵活。膝关节裹扣固定髌骨加强韧带弹性,防止膝关节的磨损。五趾抓地,可刺激足底反射区的活动,调节相应内脏器官的机能。

⑤技击作用:“松胯圆裆,五趾抓地”可以增大下肢支撑面积和膝关节的力度,可使劲力下行到足底,可使重心更加稳定。可使脚掌与地面保持既踏实又灵活的接触,能很好地利用地面反作用力,增大攻击力和攻击速度。

二、运动技术要求

运动技术,是指完成动作过程中心理、呼吸、肢体活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做法。是对太极拳中运动整体的要求,重在动态过程,重在心理、呼吸、身形的变化。

1.运动心理

运动心理是指练拳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①技术要求:

心静用意(平心静气,用意不用力)。

②主要拳论:

古拳谱讲:“势势存心揆用意”(王宗岳《十三势歌》);“一要心、性与静意,自然无处不轻灵”。(宋谱《周身大用论》)

武禹襄的《太极拳解》讲:“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李亦畲的《五字诀》讲:“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陈鑫讲:“打拳心是主。”“运化全在一心。”

③具体做法:

心静是指心理活动趋于单一,思想集中,情绪稳定,是平心静气、专心致志的一种状态。用意是指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练拳,一切运动都是在大脑思维的控制下运动。

意是指意念和想法。用意,是一种单向注意或多项注意的心理活动,是指集中精力在大脑思维的控制下带着意念和想法练拳。

用意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内心所有练拳的希望和要求。常用之意有松静、身正、虚实、贯串、开合、螺旋、内外三合、呼吸、蓄放、经窍、着法等。也可类分为健身之意和技击之意。

用意的目的,是通过心理活动引起生理变化,达到心、身俱练,实现健身、技击等功能。从健身角度讲,是通过用意让思想集中在练拳上,通过松静、贯串、身正等一系列意识活动,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生理机能变化,促进健康。从技击角度讲,是通过用意使神经对肌肉支配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劲力,增大功力,做到听劲、化劲、发劲,克敌制胜。

用意是太极拳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每一项技术要求中,具有统帅和灵魂的意义。用意练拳是太极拳的根本性技术要求,具体带着什么样的意念和想法练拳,可根据自己的练习需要设定。

不用力,是指不用拙力。套路习练时,姿势体态的运动变化用的是日常行走迈步那种柔和的力,不是用迈正步那种绷紧肌肉的力。

④健身机理:

心静用意可使人平心静气,专心致志,排除不良情绪和其他思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