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1:57:01

点击下载

作者:张晓晖,吕鹰飞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融学基础

金融学基础试读: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与此同时,对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在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金融课程教学应如何改革与发展,才能快速培养出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要求,熟悉金融业务国际惯例,并能从全球视角把握金融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高水平人才,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迫切的大课题。《金融学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课。本教材兼顾两类专业岗位对金融基本理论和实务的需求,吸收了同类教材的优点,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国际金融;金融创新。

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教材中开辟了“本章学习目标”、“导入案例”、“案例分析”、“知识链接”、“章节自测”等窗口,对相关新知识、新观点、新动态予以适当拓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要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突出了教材的实践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具有知识结构合理、内容形式新颖、案例经典生动、重点难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等特点。

本书经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作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出版。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保险、证券、工商管理、财政、税务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

本书由张晓晖和吕鹰飞担任主编;由张晓晖总纂定稿;由李春和高建侠担任主审;王娇、邹浩和方茂扬担任副主编;郑兴、侯迎春、姜丽凡、周晓琪和汤国明参加编写。具体分工:王娇,第一、二、十二章;李春,第二章;周晓琪,第三、四章;侯迎春,第四章;高建侠,第五章;吕鹰飞,第五、六、十一章;姜丽凡,第七、八章;郑兴,第八章;邹浩,第九章;张晓晖,第九、十章;方茂扬,第十二章。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在此对所有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谢意。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索取课件邮箱:pbc63803005@sina.cn编者2013年11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货币的起源、种类;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货币制度的演进。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基础理论分析货币形式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货币的概念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导入案例】特殊时期的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许多战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在生活中,人们几乎处处、天天接触到货币,说到货币,人们立刻会想到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钞票。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里,货币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公司、企业、国家都离不开货币。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为什么货币具有如此大的威力?货币从何而来?为什么那些由银行发行的印有各种花纹和颜色的纸片,竟然可以换取任何商品而为世人所追求?这便是商品货币之谜。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与商品相伴而生的经济范畴,因此,解开货币之谜必须从商品入手。(一)货币是商品经济内生矛盾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并不存在商品交换,当然也不存在货币。在原始的氏族共同体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尽其所能,集体劳作,方能维持生存。整个劳动是在氏族共同体的需要下统一进行,劳动产品归氏族共同体所用,统一分配。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氏族开始分化瓦解,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开始形成。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主要变化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出现。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这就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交换,产品交换出去,他们的劳动才会被社会所承认,从而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生产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二)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由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经过了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才达到货币形式。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交换行为也就出现了。在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两种商品通过交换,使其中的一种商品具有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这种表现形式,称为“简单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产品交换逐渐成为一种经常现象。这时,一种商品经常地和许多商品相交换。于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也就不是偶然地在另一种商品身上表现出来,而是经常地表现在许多种商品身上。这种表现形式,称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此时的交换,仍然是物物交换,商品生产者是卖者同时也是买者,买者同时也是卖者,价值的表现总是与商品所有者对使用价值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物物交换的“需求的双重巧合”,即要求交换双方对交换商品的品种、数量、时间上的高度一致。这种“需求的双重巧合”的满足,需要耗费大量的搜寻时间,颇费周折。所以说,物物交换是一种效率低下的交易方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是不充分的价值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冲破物物交换这种交易方式的制约。人们在长期的、频繁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地、逐渐地从无数的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大家都喜欢的、经常在交换中出现的商品,人们先把自己的商品同它相交换,然后通过它来换取各自需要的商品。于是,许多种商品的价值一般地都由这种特殊的起媒介作用的商品来表现了。这种特殊商品,由于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起着一般等价形式的作用,便称它为“一般等价物”。而此时“扩大的价值形式”也就演变为“一般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下的一般等价物,并没有完全固定地由某一种商品来充当。比如,在一个时期,一般等价物可以由布来充当,而在另一个时期,又可能由兽皮来充当;在一个地区,可以由海贝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在另一个地区,又可能是以农具充当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阻碍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因此,人们很自然地要求把不同的一般等价物统一起来,并固定在某一特殊商品上面,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这种用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形式,称为“货币价值形式”。货币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由上可以看出,货币是随着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是价值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我们可以把货币定义为: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二、货币形态的演进

自货币诞生以来的几千年岁月中,货币形式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过程,从币材和形制的角度出发,货币经历了四种形式。这些形式的变化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是消除了前一种货币形式无法克服的缺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的形态在各个经济发展时期并非是相互划清界限的,在世界盛行实物货币的时期,铸币与纸币同时出现;即使在纸币流通普遍的现代,黄金仍然起着保值的作用。货币的形式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货币内在矛盾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或足值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在简单商品交换时代,生产力不发达,交换的目的是以满足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主,因而要求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货币主要由自然物来充当。它是货币发展的最初形态,此时,货币的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充当货币实物的商品有牲畜、贝壳、粮食、布匹、金属等。据青铜器的铭文、考古挖掘和古籍记载:在日本、东印度群岛以及美洲、非洲的一些地方,有用“贝”作货币的历史;在古代欧洲的雅利安民族,在古波斯、意大利等地,都有用“牛羊”作货币的记载,如拉丁文的“Pecunia”(意为“金钱”)来源于“Pecus”(意为“牲畜”);印度现代的货币名称“Rupee”(卢比)来源于“牲畜”的古文“Rupye”。此外,如古代埃塞俄比亚曾用“盐”作货币,在美洲,曾经充当古老货币的有“烟草”、“可可豆”等。

实物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一款商品相交换。受其本身使用价值的限制,运用范围不大,不便于保存和携带,而且难以分割,不可能有质地均匀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标准。因此,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和扩大,实物形态的商品货币就逐渐由内在价值稳定、质地均匀、便于携带的金属货币所替代。(二)金属货币和铸币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交易规模的扩大,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二是易于分割,即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且无须支付费用;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之间进行交易。因此,随着交换的发展,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金属货币在交换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成为通行的货币。

金属货币的演化沿着两个方向进行:

一方面,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经历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的演变。货币金属最初是贱金属,多数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是铜。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商品数量不断增加,需要价值含量大的贵金属充当货币,这是因为金银所具有的天然属性最适宜于充当货币商品。贵金属质地均匀,其表现价值的尺度很容易统一;贵金属可按不同比例任意分割,分割后还可冶炼还原,最适合充当交换媒介;贵金属体积小、价值高、耐腐蚀、便于携带,也符合越来越发展的商品和劳务交易的需要。而在足值货币时代,贵金属还不是生产过程所必需的原材料,充当货币商品也不影响经济发展。因此,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45页)。

另一方面,金属货币经历了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金属货币最初是以块状流通的,交易时要称其重量,估其成色,这时的货币称为称量货币。称量货币在交易中很不方便,难以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商人阶级的出现,一些富裕的有信誉的商人就在货币金属块上打上印记,标明其重量和成色,自己对其负责,便利于流通,于是出现了最初的铸币。当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并突破区域市场的范围后,金属块的重量和成色就要求更具权威的证明,而最具权威的机关,自然就是国家。

铸币(coin)就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最初各国的铸币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后来都逐步过渡到圆形。因为圆形最便于携带并不易磨损。

根据考古资料记载,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公元前1600~1300年,殷商时代的铜铸贝币。西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布”(铲形的农具)、“刀”(刀的缩影)和铜贝。到战国时期,流通齐燕的主要是刀币,形如刀,由生产工具和武器演变而来;在魏、赵、韩地区流通布币,形如铲,由青铜农具和“镈”演变而来;后来在秦国,流通圜钱——铜铸、圆形、中有圆孔。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货币,诏令天下,一律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半两”钱为下币,每枚重半两即12铢;以黄金为上币,以实际重量计算用于大额交易。秦始皇的“半两”铜钱,是中国有统一形式、统一重量的统一铸币的开始,其后最有名的如西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五铢钱”,唐代开始铸造的“通宝钱”。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晚清。

金银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是称量货币。自宋代开始大量流通的白银,一直是以称量货币流通,其计量单位是“两”,所以讲到钱也常说“银两”。在明代已经有银铸币的流通,广泛流通银元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晚清,政府也开始铸造自己的银元。银元是西方贵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制。西方金银铸币出现很早,圆形、无孔;铸有统治者的头像是其一贯特点。(三)信用货币

1.可兑换的信用货币——银行券

随着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且远距离的大宗贸易携带金属货币多有不便,从而提出了使用信用货币的要求。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7世纪,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它是由银行发行的,用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银行券是为了解决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和银行现金不能满足商业票据持有人贴现需求的矛盾而产生的,它主要是通过银行贴现商业票据而发行到流通中去的。银行券的持票人可以随时持券向发行银行兑取黄金,所以它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在流通中发挥作用。

银行券具有如下特征:(1)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表征货币,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2)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黄金保证体现为银行的金准备,信用保证则体现发行银行保证兑现的信用度。历史上由于发行准备的内涵不同,银行券发行制度曾经有过三种,即发行额直接限制制度、发行额间接限制制度、最高发行额直接限制制度。由于银行券有严格的发行准备规定,保证随时兑现,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各家商业银行都可凭自己的信誉和能力发行银行券,其前提是必须保证随时可按面额兑付金币、银币。后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统一性的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货币的需要,逐渐固定在国内几家大型银行发行。自中央银行诞生以后,商业银行便失去了发行权,银行券集中由中央银行发行,成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银行券广泛流通的同时,贵金属货币的流通数量日益减少,显现出现代信用货币终将取代足值货币流通的趋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是在战时或经济动荡的非常时期,一些国家才会停止银行券的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各国的银行券普遍停止兑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的国家曾一度实行有条件兑换金块或兑换外汇的制度。到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世界主要国家的银行券完全不可兑现,现代信用货币终于取代表征货币而成为世界货币舞台上的主角。

2.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纸币(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除纸张和印制费用外,它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与足值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是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结果。信用货币之所以可以流通和被接受为价值尺度,是因为各社会经济行为主体对它拥有普遍的信任。这种信任一方面来自于表征货币(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的长期信用,使公众在兑换停止之后依然保持对价值符号的货币幻觉;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家对这一价值符号的收付承诺,不但国家在征税时按面值接受,而且法定禁止任何债权人在索偿时拒收该信用凭证,从而使其成为法偿货币。【知识链接】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初始发明人为成都知府张咏。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2)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形式。

①现金货币是信用货币的一种形式,是指流通中的现钞通货,包含主币和辅币。一般用于日用消费品、零星商品及劳务交易,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之外。现金形式的货币能立即形成购买力用于支付清算,流通性极强,因此,对市场的冲击力也很大。现金形式的货币本身没有收益性,还会因物价上涨而贬值,所以,经济主体对持有现金的数量、时间、运用都是十分注重的。

②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它体现为各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存款货币中的活期存款可以直接用于转账结算,发挥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活期存款和现金一样,都是社会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其流动性略次于现金。存款货币中的定期存款是一种潜在购买力,因为它只有转化成活期存款或被提取成现金后才成为现实的购买力,故又被称为“潜在货币”,其流动性明显要小于活期存款。存款货币既来源于现金的存入,还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派生机制。除流动性区别外,存款货币不同于现金货币的另一个特点是存款货币具有收益性,可依据数量、时间的不同获得不同的利息收入。存款货币由银行经营和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管理的重要内容。

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其他特殊种类的短期证券,如大面额存单等,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通过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也是目前发展中的信用货币形式之一。(3)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①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黄金基础也已经消失。

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代经济中的现金和存款是银行的负债,而信用货币则主要由现金和存款组成,所以,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的债务凭证,信用货币流通也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

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首先,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其次,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强制社会向它提供信用。一旦发行货币过多,就会通过货币贬值而使货币持有者丧失部分价值索取权;如果发行货币过少,则会因通货紧缩而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④信用货币是管理货币。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当国家因财政赤字而迫使银行超经济需要发行货币时,信用货币贬值,那么,这部分信用货币的性质实际上已蜕变成为国家发行的纸币。(四)电子货币

1.电子货币的内涵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明显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美国经济学界把电子货币称为继金属铸币、纸币以后的“第三代货币”,而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2.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卡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电子货币。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它们为招揽顾客、推销商品以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并约期付款。信用筹码便是信用卡的雏形。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进入发行信用卡的领域,由此揭开了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序幕。1959年,美国美洲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发行了美洲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其行列。到了20世纪60年代,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也盛行起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也开始了信用卡业务。

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了中国。不久,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中国银行分行先后同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以及美国运通公司等发卡机构签订了兑付信用卡协议书。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已有长城卡,牡丹卡、灵通卡、龙卡、万事达卡、金穗卡和太平洋卡等。为了消除各商业银行间信用卡互不通用的弊端,加强各商业银行间的联合,避免资源浪费,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各商业银行成立了“银联”组织,并于2002年1月10日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5城市首期发行“银联”标识卡。带有“银联”标识的信用卡,可在不同银行间联网使用。

3.电子货币的功能

电子货币主要包括储值卡、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货币的功能有:①转账结算功能:直接消费结算,代替现金转账;②储蓄功能:使用电子货币存款和取款;③兑现功能:异地使用货币时,进行货币汇兑;④消费贷款功能:先向银行贷款,提前使用货币。

4.电子货币的特点

电子货币除具有货币的一般属性外,与通货(现金、存款货币)相比,还有其特殊的属性:①通货由中央银行或特定机构垄断发行,中央银行承担发行是有成本和收益的。电子货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发行者既有中央银行,也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而且更多的是后者。②传统通货是以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担保的法偿货币,是标准产品,由各个货币当局设计、管理和更换,被强制接受和广泛使用。目前电子货币大部分是由不同的机构自行开发设计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产品,其担保主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并不一致。其使用范围也受到设备条件、相关协议等限制。如果缺乏必要的物理设备,即使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电子货币,也不能强制人们接受。③一般来说,通货既不是完全匿名的,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非匿名,交易方或多或少地可以了解到使用者的一些个人情况,如性别、相貌等。电子货币则要么是非匿名的,可以详细记录交易,甚至交易者的情况;要么是匿名的,几乎不可能追踪到其使用者的个人信息。④在欧元未出现前,货币的使用有严格的地域限定,一国货币一般都是只在本国被强制使用的唯一货币。电子货币打破了境域限制,只要商家愿意接受,消费者可以较容易地获得和使用多国货币。⑤传统货币的防伪可依赖于物理设置,而电子货币的防伪只能采取技术上加密算法和认证系统来实现。

总之,货币形态的演化体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更方便、更快捷、成本更低廉的交易媒介的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未来的货币形式还会出现动态的发展。【案例分析】中国互联网:电子货币成未来发展主要趋势

网上支付和银行卡支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主流。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在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上表示,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目前都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另外还有100多家非金融机构在从事网上支付业务。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的支付总量约 1,130 万亿元,其中有近700万亿元是通过央行大额支付系统来完成的,300万亿元是通过各商业银行支付系统完成,127万亿元由银联银行卡系统进行,还有部分支付通过票据来完成,而现金支付量仅占中国企业支付量不到1%。中国整个社会应该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非现金支付时代。电子货币将是未来货币发展的主要趋势。(资料来源:《青年报》,2009.10.27,作者:徐可奇)

思考题:试分析货币的发展趋势。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在对价值形态发展的历史长河的研究中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把货币定义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货币是商品

货币是商品,与商品世界的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正因为货币和其他一切商品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人类劳动产品,它才能在交换、发展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即货币。货币以它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一切商品价值,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本身具有价值才能作为尺度去衡量其他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实体的内在尺度就是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它需要由外在的东西来表现,货币作为价值实体化身的代表表现了相对价值量上的商品,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货币排除了物物交换的双重偶合的必要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在经济活动中提高了经济效率。(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表明,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比如黄金,它也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价值的凝结体;另一方面,它也能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作装饰品等,具有使用价值。

其次,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因为它在商品交换中取得了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只有它才能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具体的表现是:①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中,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出现的,而货币却是作为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者出现的。②货币对于一切商品具有了直接交换的能力。用它可以购买一切商品,从而货币就获得了一般的、社会的使用价值,即拥有货币就可以得到任何一种使用价值。(三)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也就使商品的不同所有者,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了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知识链接】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学术界关于货币本质问题长期争论不休。马克思指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关于货币的本质规定性,长期以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即交易媒介论和价值储藏论。交易媒介论认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交易媒介,只有能够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的东西才能成为货币。价值储藏论则认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不是商品交易媒介而是价值贮藏手段,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所。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由货币的本质决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按照其产生和形成的先后顺序,共有五项职能。(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金银),它与其他所有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具有相同价值,因此,它可以作为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由于商品的价值大小各不相同,其所表现的货币数量也就有多有少。为了比较不同的货币量,就需要确定货币本身的计算单位,也就是在技术上确定每一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这种每一货币单位所内含的、用于测定一切商品价值的含金量,就是价格标准。最初,金属货币的价格标准是与其重量相一致的,后来,由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币材的改变、外国货币的输入及国家铸造重量不足的货币,价格标准与重量标准开始逐渐分离。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区别是:①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并不依靠国家权力,而价格标准则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一种技术性规定,它由国家法律确定。②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以此来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规定一定的金属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③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它的价值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而价格标准单位本身金的含量,是不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的。二者的联系是货币的价值尺度依靠价格标准来发挥作用。因此,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

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形成了价格。例如,一双皮鞋的价格为500元,一件衬衣的价格为150元等。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与单位货币即价格标准的含金量成反比例关系。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完全符合价值的情况是比较偶然的。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可以用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因为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只是给商品标价,这时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商品生产者先用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商品,形成“商品——货币——商品”的循环过程。在这里,货币仅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由此产生了货币流通手段。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的一个特点是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货币。因为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时,是代表一定的价值量来同商品相交换,交易双方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等价交换,买卖行为才能完成。当然,我们所说的现实存在的货币,并不单指有形的货币,它也可以是无形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过去商品物物交换的形式,即W—W,使商品交换分为买卖两个环节,即W—G和G—W,货币这个媒介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史上的一次飞跃,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交换再也不受时空、需求巧合的限制,任何商品只要换取了货币,价值就得到了社会承认。但这种转化同时产生了新的矛盾,在这种条件下卖与买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如果出卖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买,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的另一特点是它不一定是具有十足价值的货币。因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只是一种交易的媒介,商品所有者出售商品来换取货币,其目的是为了用货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只要货币能购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货币本身的价值对商品所有者而言并不重要。这种事实,使不足值的货币,甚至无价值的货币开始登上舞台,发挥交易媒介职能。历史上的不足值铸币、无价值的纸币、存款货币以至于电子货币,都凭借这一点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由于货币是价值的化身,可以用它换取自己需要的任何商品,使人们感到它就是财富的代表,人们为了积累和保存社会财富,便产生了保存货币的需求。

作为典型的贮藏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不足值的货币或一种符号货币,它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是作为货币材料的贵金属。

在足值的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领域;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足时,贮藏货币会重新加入流通。贮藏货币就像蓄水池一样自动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与商品流通相适应。因此,在足值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情况。货币贮藏手段的职能是以金属货币为前提的,即只有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才能自发地进入流通领域,发挥“蓄水池”的作用。

在现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不具有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职能。因为信用货币是纸制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兑现金银。当不兑现信用货币退出流通,执行贮藏职能时,从持币人的角度看,有两种方式:一是货币所有者把现钞暂时持有在手,是潜在的购买手段或待实现的购买力;二是持币人将货币以存款形式存入银行,保有银行存款凭证,这对存款人来说是货币的价值积累和保存;从银行来看,吸收的存款将会以贷款的形式贷放出去,形成新的购买力。因此,从整个流通领域来看,这种货币并没有退出流通,在这种情况下,贮藏手段的蓄水池功能已丧失殆尽。(四)支付手段

货币在实际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偿还赊购产品的欠款,上缴税款,偿还银行贷款,发放工资,捐款,赠与等。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克服了物物交换的种种局限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又进一步克服了作为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性,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同时,它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商品生产者互相欠债,他们之间便结成了一个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债务锁链,如果赊购者因为生产和销售的困难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预付者不能按期收到货物,以及货币价值的变化,都能使债务关系不能如期清偿,而债务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断裂,都可能导致全社会再生产的麻烦和困难,甚至酿成经济危机。此外,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时,也要求币值稳定,否则会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造成不合理的再分配。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首先是由于大额交易的增多,而大额交易大部分是采取延期付款方式进行的;其次是在财政、银行方面的运用,财政的收入支出、银行的存款和贷款都是货币在发挥着支付手段职能。此外,在支付工资和各种劳务报酬时,货币也在发挥着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

当货币越过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是在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是随着国家交往和国际贸易增加,适应价值在国际间转移而形成的职能。从原始意义上讲,世界货币要求货币本体以原来的条块形态并按实际含金量发挥作用。因为各国内部的价格标准、铸币形态以及货币符号都是建立在各国经济发展特点和法律规定基础上的,对其他国家来说无直接约束意义。在当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货币成为世界上普遍接受的硬通货,实际上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上各国把这些通货作为本国储备的一部分,并作为国际的支付手段和购买手段。典型意义上的世界货币是原始的金银条块,其价格标准、铸币名称、价值符号等国家的、民族的“服装”都必须脱去。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作为国际间的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这是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②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作为购买手段的货币此时充当货币商品与普通商品交换。③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如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只有当一种商品转化成为货币后,它才成为价值的独立体现物,进而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的出现又是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为前提,因为货币在支付前必须首先对商品标价;商品的信用交易形式则完全建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交易形式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样,货币贮藏产生于买卖链条的中断,进而才导致债权、债务关系的发展。自然,货币只有在各国国内已发挥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之后,才能突破国界,成为国际间的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案例分析】十万法郎的房子

法国作家圣·德克旭贝里在《小王子》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资料来源:圣·德克旭贝里 《小王子》)

思考题:为什么人们提到房子值十万法郎时要惊诧?体现货币的什么职能?第三节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从有文字的历史以来可以发现,各个国家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了各种法令。这些法令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尤其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严密、混乱的货币制度很难适应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对货币流通的要求,因此国家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以改变货币流通紊乱状况。因而,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稳定的,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客观条件的货币制度,是各个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其形成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持其货币流通的正常和稳定,通常要制定、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这些法律和规定强制性地把有关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联系起来,并在实践进程中不断地修正、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伴随着金属铸币的出现而开始形成的。早期铸币有以下特点:①币材用贱金属较多,如铜、银,而黄金的普遍使用较晚,并且不只一种金属来充当币材。②铸币分散,流通混乱。在欧洲,每个城邦都设厂铸币,奴隶社会的希腊,有 1,500~2,000 所造币局。③铸币不断变质,即重量减轻、成色降低。各地铸币成色悬殊,平砝混乱,各种货币的折合极为复杂。铸币的变质常常影响商品的正常交易,甚至引起物价的动荡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分散和紊乱的货币流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信用发展的障碍。因此,当资产阶级在各国取得政权,并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后,就着手清理货币流通中的分散与混乱情况,先后颁布了许多有关币制改革的法令,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定型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商品。一个国家使用何种商品作为本位货币,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也是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从表面上看,选择哪一种币材是由每个国家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但从币材演变的历史来观察,本位币材料的选择受制于客观经济条件。国家规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金属或非金属)为币材,实际上是对已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予以肯定。主观上把现实生活中不起作用的币材硬性规定为币材,或硬不允许现实生活中起币材作用的商品发挥币材作用,不仅行不通,而且还会造成混乱。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一旦被规定为币材,即称该货币制度为该种或该几种商品的本位制。(二)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例如,根据美国1934年1月的法令,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按照1870年英国的铸币条例,1英镑的含金量合7.97克;旧中国1914年的《国币条例》规定,每一枚银圆含纯银23.977克,1933年“废两改元”,又规定每枚银圆含纯银23.493克。可见,在金属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与货币的价格标准既是密切相关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在当代纸币本位制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与其价格标准逐渐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的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角、分。(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1.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铸造的铸币,其名义价值(面值)与实际价值(市场金属价值)一致,为足值货币。在表征货币流通条件下,本位币依附于其发行基础——金属货币,表征货币只是金属本位币的符号。在当代纸币本位制度下,纸币已经成为独立的本位币,由该国货币制度所确定,是流通中商品价值的符号。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以贱金属铸造,其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为不足值货币。

2.本位币的铸造及其偿付能力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制度一般都规定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即,无论是国家还是私人,都可以将其持有的货币金属送铸币厂,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铸造成本位币;也可以将持有的金属本位币送铸币厂铸造成金属条块,铸币厂仅收取少量的铸造或熔化费用。

金属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和熔毁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意义,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需要量保持一致。自由铸造和熔毁还可以保证金属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一致。由于金属本位币在流通过程中不断磨损,致使其名义价值不断高于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制度规定对实际价值严重低于名义价值的金属本位币进行熔毁,以重新铸造出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的足值本位币。所谓“磨损公差”,就是指铸币磨损以后的实际重量与国家规定的标准重量相比可能允许的最大差距,也就是磨损的最大限度。

在当代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是由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自行印制、变造和故意损毁货币,否则视为非法行为,并按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予以惩处。

无论是足值金属货币本位币还是纸币本位币,各国货币制度都有“无限法偿”的规定。所谓“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偿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3.辅币的铸造及其偿付能力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各国货币制度一般都规定辅币限制铸造,即只能由国家铸造,不允许公民铸造。这是因为金属辅币是不足值货币,铸造辅币可获得额外收益,国家垄断辅币铸造权,可使这部分收益归国家所有。如果允许公民自由铸造,就会造成公民为获得“额外收益”而用贱金属大量铸造不足值的辅币,使辅币充斥市场,影响到货币流通的正常和稳定。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法律一般规定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所谓“有限法偿”,即在偿还债务和支付时,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在纸币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对辅币法偿能力的规定不完全相同,有的规定为有限法偿,如美国;有的则没有做明确规定,如我国。(四)准备制度的确定

准备制度又称黄金储备制度,是一个国家货币稳定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黄金储备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掌握。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黄金准备的用途有三个方面:①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②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以备流通扩大和收缩对金属货币的不同需要。③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在当今世界各国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只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其余两个用途不复存在。为强化国际支付准备金,各国建立了外汇储备,即以特定的世界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作为准备。【案例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赋予美元的特权地位,大肆对海外进行经济与军事扩张,结果造成美国国际收支迅速恶化,黄金大量流失。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压力不断增大,从而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固有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s Dilemma)更加凸现,最终引发了一次更甚一次的“美元危机”,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维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及美元的特权地位,美元先后两次实行法定贬值,并最终停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进入了全面崩溃时期。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黄金非货币化,浮动汇率合法化,各国自行决定其储备货币与规模,各国可多渠道、多方式调节其国际收支,IMF继续履行对汇率和国际收支监督调节职责五个方面。(资料来源:关于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一些思考,《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作者:卢秀清)

思考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引发了什么矛盾?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优势是什么?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y System)是用白银作本位货币的制度,通货的基本单位由定量的银规定。银本位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白银为本位货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性流通的能力;主币的名义价值与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银币可以自行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和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银本位制虽然是最早的金属货币制度,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银本位制推行的时间都较短,主要原因是:①19世纪以后,白银产量激增,国际银价不稳定并且供大于求,价值不断下跌;金银比价大幅波动,伦敦市场金银比价由1860年115,一直降到1932年173.5;②白银与黄金相比体积大而价值小,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与批发商业的兴起和大规模交易日益增多,白银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银本位制分为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两种形式。银两本位制度是以白银的重量单位——两作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的货币制度。银币本位制度则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货币制度。银本位制的基本特征是:①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②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③辅币和其他各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等量白银;④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银本位制是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之一,主要适用于商品生产不够发达和黄金供给较少的国家。银本位制度从16世纪后开始盛行,至19世纪末除少数经济落后国家外,各国纷纷放弃,大致经历了200多年。二、金银复本位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y System)又叫复本位制,是继银本位制之后向金本位制过渡时期,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金银两种铸币都是本位币,本位币的价值与其所含贵金属的价值相等;两种货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两种货币均是无限法偿货币。

从16世纪后半叶起,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随后席卷欧洲,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商品交易日益频繁,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货币需求量,白银供应虽然有了大幅度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对货币材料的需求。同时大宗交易急剧增加,价值较低的货币在交易中缺少便利性。此时巴西发现了丰富的金砂,黄金开采量也随之增加,并从美洲流入欧洲。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黄金进入流通领域和白银一起共同充当货币材料,从而出现了金银复本位制度。

按金银两种贵金属的不同关系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三种。

1.平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是金铸币和银铸币各按其所含金银重量的市场比价进行流通,国家不规定这两种铸币的兑换比率。于是,市场上各种商品都同时存在着双重价格,即金价格和银价格。由于金、银的市场价格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波动,从而造成市场物价及债务关系的紊乱,决定了其必然要向双本位制演进。

2.双本位制

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双本位制虽然克服了平行本位制的缺陷,但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劣币”,是指国家法定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的货币。“良币”,则是指国家法定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货币。因为货币具有排他性,即一个市场只能有一种货币,如果使用双重价值标准,必然引起市场混乱,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于这一现象最初由英国财政大臣托马斯·格雷欣发现并提出的,因此称为“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的内容是: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固定的通货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会被人们收藏,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最终将良币完全驱逐出市场。【案例分析】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曾在美国货币史上有所表现。美国于1791年建立金银复本位制,以美元作为货币单位,并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为115。当时法国等几个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规定金银的比价为115.5。也就是说,在美国,金对银的法定比价低于国际市场的比价。于是黄金很快就在美国的流通界消失了,金银复本位制实际上变成了银本位制。

1834年,美国重建复本位制,金银的法定比价定为116,而当时法国和其他实行复本位制的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仍然是115.5,这时就出现了相反的情况。由于美国金对银的法定比价定得比国际市场的高,因此金币充斥美国市场,银币却被驱逐出流通领域,金银复本位制实际上变成了金本位制。(资料来源:《现代货币银行学》,作者:刘立平,2003年版)

思考题:1.1971年,良币是什么?1834年,劣币是什么?为什么?

2.什么叫“格雷欣法则”?为什么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呢?

3.跛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是两种金属货币同为本位币并有固定比率,但政府同时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这种制度,事实上银币地位已经降低,演化为金币的符号,它是由复本位制向金币本位制过渡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它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具有的排他性、独占性的本质特性相冲突,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银复本位制让位于金本位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三、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y System)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以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为标准,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一)金币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的主要特征(1)铸造金币,有金币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2)金铸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为金块(条)。(3)银行券和辅币作为价值符号,能自由兑换金铸币或黄金。(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5)建立金准备制度,保证价值符号(表征货币)的可兑换性。

2.金币本位制度的作用

从上述金币本位制度的特点可见,金币本位制是一种具有相对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