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咖啡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7:22:46

点击下载

作者:贺丁丁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冲啊!咖啡狂

冲啊!咖啡狂试读: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贺丁丁,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认证高级烘焙师,咖啡品鉴师,“金杯(Golden Cup)”制作师。“1511 coffee”品牌当家人。是一个咖啡“匠人”,也是一个咖啡“犟人”。

关于插画

叶金碧,笔名叶布头。不是太忙就是太懒的自由职业插画师、平面设计师。

在微信公众号“叶布头”(yebutou)中缓慢而不持续地更新插画作品。

关于主编

金文君,字玥栖。先后涉足媒体、艺术、金融等行业,热爱美食与美酒,获“全球WSET”二级品酒师资格。于2010年创办“三木鱼”图书工作室,秉承“写出这个时代的声音”之理念,先后主编并策划了《一把盐》《美食之心》《叙物•关中食话》等美食文化类图书。著有《食味人生》一书。

引言

不得不说,讲述咖啡冲泡及制作的书太多了。一开始,真的不是很想再去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我是一个吃不了激将法的人,朋友对我说:“能把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话题写出特色,写得精彩,这样的挑战不是很有趣吗?”

基于这样的理由,激发了我的兴趣,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能写出一本角度不同且内容有趣的关于咖啡制作的书。提升“制作效果”和“使用者的用后感受”,这两点成为我写这本书的重中之重。不单单停留在步骤介绍上,因为没有人喜欢看说明书。希望书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能让大家对咖啡制作产生更多的兴趣,并希望能汇集更多体验者的感受,以唤起大家对咖啡更全面、更真实的理解。

自序

很多朋友都太可爱、太谦虚了,当大家和我聊起咖啡的时候,最常说的三个字就是“我不懂”。我想说的是,不是你们不懂,而是很多时候,咖啡没有有趣到让你们想去懂它。如果它足够有趣,就会唤起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地去了解和尝试它。对于咖啡而言,只是去咖啡馆点杯饮料,那么不懂咖啡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你想对咖啡投入多一点情感,通常有两个原因—要么你太闲,要么你对咖啡有着莫名的真爱!

咖啡确实令很多人着迷,这是因咖啡所具有的“外来时尚”的特性使然。更多的人接受的并非是咖啡本身,而是咖啡所具有的身份标签和社交魅力。咖啡又如何能真正走入人心里呢?在这里确实应该画个问号。

你问我有好咖啡吗?有!

你问我有好喝的咖啡吗?有!

你问我有“催人泪下,使人欢笑”的咖啡吗?有!

你问我,为什么你还没有喝到这样的咖啡?我回答,因为你还没跟咖啡建立关系。如果你愿意去关注、留意、体会一件事的时候,哪怕它再微小,都会带给你反馈并且对你倾诉。

情绪,情绪,情绪!喝咖啡不仅仅用来醒觉和抗困,咖啡还能给你带来想象不到的感受和惊喜。

这本书就是介绍怎样让你和咖啡建立关系并产生情绪的!当你再次喝咖啡的时候,你哭了,你笑了!

推荐序一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咖啡的书。

我觉得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不是多么有天赋或者多么努力,而是热情,持续的热情。

热情并不是冲动,也不会被局限,热情是发自内心的对一件事物的着迷,愿意花时间与他、她或者它相处,不断发现和学习。持续的热情会带来充沛的想象力、良好的认知能力和高效的行动力。或许在过程中会遇到瓶颈,会有疑惑,但一切都不会是问题,甚至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头,一往如昔。试想一对恋人,如果能够彼此保持始终如一的热情,该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而在丁丁和小叶他们两个人身上,我便看到了这份难能可贵的热情。一个是对咖啡,一个是对插画。

记得第一次和丁丁谈起图书意向时,他搬来了20多本咖啡入门读物,都是从市面上收集来的,然后我便听他口若悬河地讲了将近两个小时,甚至不惜牺牲了他原计划的会议。他只想告诉我,他希望人们能认识到咖啡并不神秘,咖啡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他的性格,你和谁合拍,就大胆地冲向他,就这么简单!

为了书中这十几个“人”,小叶不仅通读书稿,更是细细揣摩每种咖啡冲泡方式的特点。有一次她激动地告诉我,她在泡澡的时候突然找到了特别契合摩卡壶性格的人物形象—一个边泡澡边构思广告创意的卡通“大白”!

作为三木鱼图书工作室的创始人,我一直在寻觅散落在民间的对生活、对自己所在行业充满热情的“专家”,他们或许并不是同行中的“金主”,也不善华丽的言辞,但他们却在这熙熙攘攘的大同世界里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与热情。这也是“三木鱼”最值得骄傲之所在。

这本书从策划到出版将近两年时间,中间经历了太多波折,好事终究多磨,此次出版要特别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策划编辑白兰的理解和耐心。还有就是两位作者,他们的热情感染着我,让我能在两年后的今天依然相信,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咖啡的书。

金文君

三木鱼图书工作室创始人

推荐序二

就像怀孕的妈妈对腹中宝宝的期望那样—顺利出生就谢天谢地了。

从两年前接到丁丁的电话邀请我一起创作这本书,到如今终于要出版,真是历经波折。大概是因为想到书上会有自己的署名,心理承受能力很一般的我一直心情忐忑、神经紧绷。创作周期越长越会出现中途想要全部推翻的想法,冲泡步骤画了三轮,很多大图的成稿画了两三遍,直到今天也没能完全满意。只能上午喝一杯咖啡“打鸡血”,下午再喝一杯咖啡找安慰。

这两年来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有两个:“有男友了吗?”“书画完了吗?”

闺密一芃的“大小”咖啡馆开到了第三家,我的书还没画完;

爬黄山一路叨叨、出行必带挂耳咖啡包的顾烨老师转行创业了,我的书还没画完;

一下午给我做了六款手冲咖啡的李先生又开了间家居展厅,我的书还没画完……

也是因为绘制这本和咖啡相关的书的因缘,让我更多地关注周围有关咖啡的信息。除了丁丁言传身教各种咖啡知识和技能外,身边这些痴迷于咖啡的朋友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在咖啡馆门口,当时还是咖啡师的智息师父告诉我,咖啡是需要“保护树”的:为了保护咖啡树最佳的生长环境,在咖啡树旁边需要种上其他树种,以形成自然的防御和保护系统。我惊叹于自然界的智慧和天然的友谊,咖啡树也这么需要朋友啊!

我邀请了二十多个朋友在这本书中的插图上偷偷做了隐秘的记号,希望这本拙作不仅仅表达了我对咖啡的感受,同时也记录了这段和大家共处的时光。

哦,我终于,画完了。

叶金碧(叶布头),插画作者

第一篇 关于咖啡的那些事儿

01.神人

咖啡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很多时候大家聊起咖啡来都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对它已经十分熟悉。它让很多人喜欢,同时也让很多人心生抗拒;它常被人们说起来、喝起来,同时也常被人们忽略。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令人熟悉又陌生的东西,才会充满了神奇和惊喜。

谁能说清楚咖啡色到底是一种什么颜色?如果我说咖啡色可以是红色、黄色,甚至是蓝绿色,你一定会说我是个色盲,其实这些颜色都是咖啡色。

谁能说出咖啡到底是什么味道?如果答案只是“苦”,那可是大大冤枉了这个可爱的小豆豆。桃子味、樱桃味、洋葱味,甚至红烧肉的味道,这些都是大家能从咖啡身上捕捉到的味道。有趣的是,咖啡没有主韵味道,比如苹果、柠檬、牛奶、羊肉……它们都有能明确判断出各自身份的特征味道,咖啡却没有,因为它的味道实在是太多了!和一杯好咖啡邂逅,由此收获千百种滋味,这才是喝咖啡的真正“王道”。

说到“咖啡”这个名字,其实也是一个谜题。咖啡为何被叫做“咖啡”?谁第一个发现了它,谁为其命名?到目前为止,就连专门从事咖啡事业和研究咖啡文化的专业人士,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用神秘神奇,这些词来形容咖啡再贴切不过,这正是咖啡打动人们并使人们追捧它的利器。如果让我来总结的话,我的答案就是:咖啡=神!

咖啡再“神”,不走进基层,也会和普罗大众渐行渐远。所以说,相处方式很重要,这个方式不是只停留在学会咖啡冲泡方法上,而是要建立和咖啡的情感。就像人与人的相处一样,恐怕人类没有一本书叫做《人际交往操作说明书》吧,因为情感是无法靠“操作”变得更好的。有了与咖啡在情感上的交流,来一次彼此交心的互动,感受到咖啡的“神”“韵”就不难了。学会并理解这些体会以后,大家就从品咖啡“味”的人,变成了悟咖啡“道”的神。“味”“道”并行,循味得道,大家便都是“神人”了,这便是一本致敬“神人们”的咖啡书。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又好奇怎样才能变成品咖啡的“神人”,便可以认真地往后读了。

02.我们被“咖啡神”施了法

为什么那么多朋友会对咖啡上瘾?那是因为他们被“咖啡神”施了法。咖啡神的施法手段其实极其简单,产生的效果也极其明显,大致而言,咖啡神的法术分为两类:一类是走身施法,另一类是走心施法。

走身施法相对直接。就是凭借咖啡自身属性,从功能性(咖啡因)出发,通过讨好人的味觉、适宜的口感等途径,让人们小啜一口便深深地恋上这股味道。而走心施法来得更加“高级”。它是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话题,例如生活方式、品质,甚至生活哲学。以上这些就是咖啡施展法术的“要津”,于无形之中让人陷入“彀”中。你可以不喝咖啡,但不能不谈咖啡。

说到底就是人们离不开咖啡,这是咖啡神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聪明的咖啡神把自己变成一种文化符号,没有它存在的生活,就是没品、没质、没品质的最强证明。这样一来,人们怎能不上咖啡的“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两种“法术”方向的不同,也把喜好咖啡的人分成了特点鲜明的两类人群—喝客与说客。

无论是喝客还是说客,都和咖啡有着扯不清割不断的关系,同时又与咖啡存在着可怕的“社交风险”,使得他们不能更好地与“神”共处。为了消除这一隐性的祸根,我就来帮大家找到其中的解决之道,让大家练就一身能与咖啡完美相处的“神功”(相处之道)。

03.神功

在找到解决办法之前,我想先来解读一个称谓—咖啡爱好者。你不禁会问,这还用解释吗?“咖啡爱好者”不就是爱喝咖啡的人吗?但我要说的“咖啡爱好者”并不是常人理解的喜好咖啡的人群,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咖啡的两类人群。

在和众多咖啡爱好者交流过后,我发现同是关注咖啡的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趣。虽然大家都在谈论咖啡,但是心里的念念所在却大相径庭,且有一道横亘其中的分水岭!咖啡爱好者并不是一个单质化的群体,而是两个泾渭分明的群体,即:咖啡的“爱者”与咖啡的“好者”。“爱者”人群:好奇心很强,善于言谈,喜欢提问,爱听故事,对于咖啡的一切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爱者

这是因为他们着了“走心法术”的道。“生活哲学”是他们的软肋,一碰就“痛爽痛爽”的。咖啡的话题太多,小到口感识别,大到社会经济……只要打开任意一个话题,就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爱得太过“澎湃”“泛滥”,咖啡“爱者”又可称之为前文所说的“说客”。他们更倾心的似乎是关于咖啡的话题,并不太在意是否去喝一杯咖啡,更不会与咖啡建立长久的饮用关系,用大白话讲就是“相处得太虚,不实在”。打个比方来解释,这就像一个没谈过恋爱的人,读遍了全世界的爱情小说,对爱情的理解全都来自纸面上的字里行间,却从没有过真切的爱情体验,最后也不知爱情到底是什么滋味。好者“好者”人群:与“爱者”完全相反,喝咖啡是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好”之甚者,离了咖啡甚至会心生寻死觅活的念头。但是他们对咖啡的其他好像了无兴趣。他们偶尔也会提问,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每天喝多少杯咖啡才不会致病?

为什么单单纠缠于咖啡带来的“因”?除了那个“因”,咖啡还带来了愉悦和享受,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呢?他们与咖啡的关系不可谓不密切,可是这样的执著未免有偏颇之嫌。这样的癖好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可惜,因为咖啡不仅仅拥有一种叫“因”(咖啡因)的味道,既然每天都喝,要是能喝得更加诗意、更加澎湃岂不最好!

综上所述,以这两类人群举例,为大家抛出“神功要义”。无论是爱者与好者,还是喝客与说客,只要把双方接受咖啡的心态相互结合,就能真真切切地喝出“神”味。本来嘛,咖啡没有“主韵”,那是因为咖啡拥有的是“神韵”。要喝咖啡,同时也要谈及咖啡,有了这两样,杯里杯外的味道就会尽在其中。为什么那么多人总说喝不懂咖啡?因为要么他们只喝其味(咖啡的滋味),不解其道(咖啡的韵味)—有味无道;要么他们只闻其道,不晓其味—有道无味。真正的味道,来自爱与好的结合。两者恰当地结合后,从此喝客、说客变“品客”。了解此道后再与咖啡共处,大家与神人的距离就不再遥远!道理很简单:欲练神功,无需自宫,只要得法,便可成功!神人

04.三八大法

修炼神功还有一套“身法”,这也是全面认识咖啡的最快途径,我称它为“三八大法”。

所谓“三八大法”,即三大环节和八个因素,可直接影响人们对咖啡口感的认知。

三大环节:咖啡冲泡、咖啡烘焙、咖啡种植。每一环节中都有影响口感的不同因素,这三大环节就是由浅入深认识咖啡的顺序,其中咖啡种植环节为最高等级。但建立理解不可跳级(要从咖啡冲泡环节开始),以免走火入魔。

八大因素:加糖奶冲制、纯咖啡冲制、浅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产区品种、处理方式、等级筛选。

冲泡

加糖奶冲制

纯咖啡冲制

烘焙

浅度烘焙

中度烘焙

深度烘焙

种植

产区品种

处理方式

等级筛选

咖啡冲泡(像调酒)

影响口感认知的第一环节。

加糖奶冲制“鸡尾酒”咖啡(专业名称:花式咖啡)。

优点:在咖啡中添加任何自己喜欢的味道,口感讨好度极高。

缺点:难以辨识咖啡自身特点,很难建立对咖啡味道的认识。(属于咖啡饮料,口感好,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咖啡自身的味道)。

纯咖啡冲制

黑咖(又称为清咖)。

优点:直接认识咖啡自身味道的唯一途径,建立口感认识基础;

缺点:因为制作无标准,造成口感认识困惑,无法评判咖啡味道。(属于咖啡饮品,认识咖啡的敲门砖)。

咖啡烘焙(像烹饪)

创造咖啡味道的重要环节。

浅度烘焙

优点:有花香、果香、草本香,有类似水果的味道。

缺点:酸味明显,等级不好的咖啡豆味道很酸涩。(好似东西炒“生”了,香气轻柔,酸涩感较为强烈)。

中度烘焙

优点:有坚果味、巧克力味、奶香味。

缺点:烘焙难度较大,对咖啡豆等级要求较高。(好像东西炒“透”了,香气浓郁,味道丰富)。

深度烘焙

优点:味道厚重,口感强烈。

缺点:焦味重,苦苦苦!(好像东西炒“糊”了,味重,但是苦)。

咖啡种植(像种菜)

决定咖啡味道特色的根本。

产区品种

优点:认识不同的产区,喝到味道惊艳的咖啡。

缺点:识别难度大,知识储备要丰富,耗时久。(不同地区带来特有的地域风味)。

处理方式

优点:经过处理,喝到更为神奇的味道。

缺点:识别难度更大,对烘焙要求也高。(区分口感的分水岭,确定自己喜欢的咖啡发酵风格)。

等级筛选

优点:购买咖啡的强有力保障。

缺点:识别难度大,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呀!(购买咖啡豆的重要参考信息,防止以次充好的情况,感受优中选优的品质)。

了解了影响咖啡口感的环节因素,再去接触咖啡就不会茫然无措。不难发现,想了解最终的咖啡种植环节,需要人们对咖啡进行更多的学习和尝试,当人们全然了解了咖啡后,咖啡的味道也自然变得全面起来。

05.四字要诀

如果大家觉得“三八大法”还不够简单,就再教大家一个捷径—“四字要诀”,即喝、冲、烘、种。能让人们与咖啡产生互动的也是这四个字。

喝,就是喝咖啡

这是我们与咖啡的初次体感交流,无论之前对咖啡有多么了解,都抵不上喝下一口的真切感受。滋味是好是差,便没有了猜测。味道这东西因人而异,只有去喝咖啡,才是与咖啡交往的开始。有人说,喝咖啡喝不出其中的所以然,说这话的朋友通常没有固定的饮用习惯。如果坚持喝,身体会慢慢对咖啡建立认识,也许说不清每一种味道到底是什么,但是一定会比较出哪种咖啡能让自己喝得舒服,哪种咖啡会让自己感到难受。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也有人说,常喝好咖啡就能知道咖啡的好坏,这一观点我并不赞同。为了更快、更好地辨识味道,我们需要经常更换咖啡品种,不管是价格低廉的速溶咖啡,还是身价高昂的精品咖啡,只要有机会和能力,就尽量多去尝试。只喝好咖啡,没有多样的比较,感受也很单一。咖啡豆的等级差别越大,越能更多地感受到各类咖啡的区别。

喝建立了口感识别,最终目的是通过比较建立饮用习惯,让我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喝冲

冲,就是冲咖啡

在这一环节会接触到各具特色的咖啡制作器具。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咖啡,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制作环节对咖啡味道的影响。同一款咖啡豆使用不同的器具冲泡,味道会有云泥之别。即便是常喝的一款咖啡豆,自己动手冲泡和由别人制作,味道肯定不一样,因为自己冲泡的咖啡注入了属于自己的情感。

对咖啡爱好者来说,冲泡咖啡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是进入咖啡世界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四大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冲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着手了解与咖啡相关的专业知识,诸如选豆、烘焙、水温、口感特征……我的味道我来决定,摆脱了别人拿啥我喝啥的状态,在味道创作上不再任由他人摆布,我们进入的就是一个更高的层级。

冲泡咖啡是创造味道的启蒙,也是更加深入和具体了解咖啡的开始,同时还能享受到亲自动手制作咖啡的愉悦与成就感。

烘,就是烘焙咖啡

这个环节显得过于专业,即使是咖啡馆里的咖啡师,能掌握咖啡烘焙技术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烘焙咖啡是缔造咖啡味道的根本!品种再好的咖啡豆,若烘焙不当,味道就会像魔鬼一般折磨你的口舌!烘焙咖啡就像厨师的烹饪,要想烹饪出美味佳肴,选择食材和把握火候是重中之重。不同的咖啡豆需要用与之对应的火段“历练”,才能激发出咖啡豆体内所有的芳香精灵。烘

常常能看到身着黑色外衣的咖啡豆,这种颜色的咖啡喝起来味道苦且口感重,这是由于烘焙过程中火力太猛所致。炒菜时火候不当,颜色不堪入目,味道不堪入口。同理,咖啡豆烘焙不当,色泽和味道也不会理想。我们通常把这样的烘焙称为深烘焙。与深烘焙相对的就是浅烘焙,这样焙烤出的咖啡豆,颜色以红褐色居多,苦涩的口感会轻缓许多,入口后还能体验到更多似水果一般的酸鲜和花香。现在精品咖啡馆盛行,对于优质咖啡豆也多采用浅烘焙方式加以制作,这样烘焙出的咖啡豆不但口感丰富,就连冲泡出的汤色都能呈现出如红酒一般的琥珀色,颇具观赏感。了解了这一点再去喝咖啡,只要看看颜色,咖啡尚未入口,你就能感知杯中咖啡的大致味道!

烘焙咖啡赋予咖啡味道以生命。颜色也是辨识味道的化身,这是一种看得见的味道!

种,就是种咖啡

一颗咖啡种子从播种到开花再到结果,需要三年时间。如果你能伴其左右,经历三年的风雨,看着它一步步成长,你会重新认识天地,重新认识生命,懂得培育的意义在于陪伴。

城市中的人们常忽略许多看似不重要的事情,有时还会抱怨生活无趣。生活的内容本来非常广阔,多看一眼也许就会多添一些乐趣;多一些关注,自然更添几许感受,增加几分记忆。把这几许感受和几分记忆往灿烂处多想想,一定会摆脱压抑,令心情豁然开朗。

种咖啡是赋予咖啡以生命,看到咖啡果实的成长,即便不喝,也已在脑海中留下最有价值的记忆。

喝、冲、烘、种。一步一个台阶,每一个台阶都能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和享受,每一个台阶的体验和享受又都是相对于前一个台阶的提升,是认识咖啡、了解咖啡的进一步深化。完整地体验喝、冲、烘、种的全过程,再动动脑子,把体验和感受在思考中融会贯通,自然就会形成自己对咖啡的独立见解!笑谈一句,到了有独立见解的层级,大家喝的都不再是咖啡,而是生命。种

06.别小看咖啡豆

咖啡豆虽小,带给我们的影响却不小,这不是凭空而论,而是确有事实做支撑。在北京,绝大部分人的早餐是油条、豆浆、豆腐脑,这样的饮食习惯放在全世界来看,比例还不足百分之十。但是在全世界却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吃早餐时有固定饮用咖啡的习惯。

2013年全世界人口突破70亿,人们从事于各行各业,但竟有1.2亿以上的人口从事着与咖啡相关的职业。

咖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作物,交易金额总量仅次于石油。同是饮品类的茶、酒,都是排在咖啡后面的小字辈!

全世界每天约卖出16亿杯咖啡,每天直接产生的经济价值超过35亿美元!

咖啡豆经过烘焙会产生一千五百多种芳香型物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咖啡这般芳香的物质了!

ā

像这样令人惊讶的事实还有很多,这个小东西确实不一般。前文说到,“冲咖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那么冲一杯属于自己的咖啡,是认识咖啡的开始。而开始认识咖啡时,又缺少了什么呢?

情绪!

生活中缺少了语气助词,好似生活环境丢失了色彩。把“啊”字加上来,“冲”咖啡变成“冲啊”咖啡,一切便改变了。我们不是咖啡的操作者,而是情绪饱满的咖啡味道的创作者。这就是一字之差带来的骤变。

在咖啡的世界里,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冲泡“武器”(器具),想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就要悉数了解手中的武器。千万不要把咖啡器具看成是冷冰冰的道具,请把它们想象成人,只有用拟人的方法,才是人们最快认识事物,建立情感的捷径。咖啡器具各有性格,各有特点,把器具比拟为人,成为大家制作咖啡时的战友,会为冲泡过程添加别样的情趣,冲出的咖啡一定更加鲜活有力。

来吧,为了那杯更有味道的咖啡,让我们一起冲啊!

第二篇 关于咖啡的看图说话

泡冲压

01.找到适合自己的咖啡器具

说到咖啡的制作,就不得不说各类咖啡器具。

虽然咖啡器具林林总总,大家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它们的制作原理却不尽相同。了解它们的原理特性,进行系统地归类,就能轻松掌握每一种器具的使用方法,理解每一种器具的制作目的。

一杯咖啡的诞生,就是咖啡粉和水组合后的结果,各类咖啡器具就是提供咖啡粉与水不同组合方式的道具。依据咖啡粉与水的结合方式,可以将咖啡制作分成浸泡、冲滤、压力三大系统。

我将对这三大系统进行图解点评,帮助大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咖啡器具和制作良方。

泡着/浸泡“浸泡”,顾名思义就是让咖啡粉泡在水中,通过浸泡,提取出咖啡粉中的味道。这很像平时我们泡茶和泡方便面。

基于浸泡原理制作咖啡的器具包括法压壶、土耳其壶、Solo壶。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咖啡制作方式。只要让咖啡粉好好地泡在水中就可以了,泡的时间越长味道就愈发浓郁,唯一缺点是在饮用口感方面会有些粗糙感,这是因为水直接与咖啡粉结合,不加过滤,会喝到一些不易溶解的咖啡木质纤维。不过这也正是只属于“泡着”的独有味道!

这种方式很适合不在意形式只追求方便的朋友。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对咖啡因成瘾的懒人,这种浸泡式咖啡制作方式就是你的贴身小棉袄!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壶。它虽然属于浸泡式制作方式的一员,但是在操作上与其他咖啡壶略有不同(具体做法会在土耳其壶一篇中详细介绍),即增加了煮制过程。土耳其壶是“煮咖啡”的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制作咖啡的器具!具有怀旧情怀的朋友一定要尝尝这种连煮带泡的味道,保证喝到的是满满的历史感。

冲着/冲滤

冲滤,是目前主流咖啡制作的不二之选。简单来说,就是用不同的器具把咖啡冲出来,也就是平时说的“冲咖啡”。但是大家常常忽略了一个关键字—滤。

在冲滤系统中,“冲”只是行为,而“滤”才是核心!所有冲滤方式的咖啡器具,都是在“滤”上大做文章。与浸泡方式不同,虽然还是与水相结合,但是通过滤器有效地过滤了咖啡粉,使咖啡味道变得更加清澈,更好地还原了咖啡独有的芳香与醇厚!基于冲滤原理制作咖啡的器具包括冰滴壶、手冲滤器V60、CHEMEX壶、越南咖啡壶、Kone金属滤网等。

多数用冲滤方式制作咖啡的过程看上去都很有仪式感,类似于茶道,对制作咖啡的辅助器具很讲究,对制作手法和选用的咖啡豆也很讲究。总而言之,这种方式受到了人们的热捧。“讲究不将就”是冲滤方式的第二大性格!

冲滤方式带给我们最多的是制作咖啡时的操作乐趣和享受一杯原汁原味咖啡的快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为这本书起名为《冲啊!咖啡狂》的主要原因,在制作中享受快乐,在制作后品味芳香,最积极的态度,就是靠“冲啊”来完成的!冰滴壶

压着/压力摩卡壶爱乐压

压力系统与浸泡、冲滤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改变了制作咖啡时的压力。前两种方式都是在常压情况下完成的,而压力系统则不同,制作咖啡时施加更大的压力,使咖啡萃取更加迅速和全面,通过这种方式做出的咖啡味道极为厚重。举个例子,一个是用砂锅煲出的鸡汤,另一个是用高压锅煮出的鸡汤,味道会有多大的差别,自然不用过多解释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