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考古领域新发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7:31:14

点击下载

作者:张德荣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考古:考古领域新发现

考古:考古领域新发现试读:

前言

科学探索是认识世界的天梯,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探索,在未知的及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但是,我们生存世界的奥秘,几乎是无穷无尽,从太空到地球,从宇宙到海洋,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奥妙无穷,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现象和生存环境捉摸不透。破解这些谜团,有助于我们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其实,宇宙世界的丰富多彩与无限魅力就在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使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我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那些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尽管经过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被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大发展,但随之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又不得不向新问题发起挑战。

宇宙世界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破解更多的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青少年认识和探索宇宙世界的无穷奥妙,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学探索营》,主要包括基础科学、奥秘世界、未解之谜、神奇探索、科学发现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令人震惊的满城古墓

官兵意外发现古墓

1968年5月,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悄悄地开进了河北省满城县,他们将在县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余米的孤山上执行一项秘密的国防施工任务。

5月23日下午15时,当机电班的战士们在一个距离山顶30米处朝东地带打眼放炮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因为这次放炮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崩下来许多碎石头。对于这一奇怪现象,战士们决定上前看个究竟。

不料,走在最前面的一名战士,突然感到双脚还没站稳便失去了支撑,随即身体又随着刚刚崩起的碎土石渣猛然往下沉去,没等他明白是怎么回来,整个人便已掉进了一个漆黑的山洞里。

黑咕隆咚的山洞中,伸手不见五指,彻骨的凉气袭人周身,特别是一股十分古怪而强烈的气味扑鼻而来,让人心生胆怯,毛骨悚然。

好在这名战士倒也胆大,他并没有惊惶失措,而是稍稍稳了稳神情后,便急忙朝透着微弱光亮的地方爬去。不一会儿,这名战士便看到班长正带领几名战士也爬进了洞里。

他们打着手电走进洞里后,发现地上散落着许多凌乱而腐朽的木料,还有许多造型奇特而古怪的铁器、陶器和青铜器等。好奇心促使他们顺着洞穴往里面走去,没想到越往里走空间越大,而且地上散放着大大小小、样式古老且数不清的生活用具。这时,一个老兵说:“我们可能挖到古墓了!”

经验丰富的班长反应道:“对,这肯定是一座古墓,我们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

然后,他们选取几件自以为有代表性的器物爬出山洞,随后又将洞口重新封堵,细心的班长还留下两名战士作为隐蔽哨,对洞口实行严密的监视和保护。

班长的汇报,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天后,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情况报告和战士们带回的几件文物,便摆放在了河北省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

在战士们带回的4件文物中,除了3件镏金的器物底座外,还有一件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青铜器,这使省领导和省文物部门的专家们感到了这一事情的重要性。

因为“中山”指的是中山国,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鲜虞中山国,另一个则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不过,无论是属于哪一个中山国时期,至少说明这座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无疑将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满城汉墓的经典结构

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专程莅临考证,确定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尔后,于刘胜墓北侧发现其妻窦绾之墓。满城汉墓位于满城县城西1500米的陵山主峰东坡上。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刘胜系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公元前154年,被封为第一代中山国王,满城汉代时称北平县,属中山国。刘胜死于公元前113年,在位42年,葬于满城县陵山。另据《三国志》记载,刘胜系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先祖。

墓室由开凿岩石而成,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2700立方米。墓室的结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墓室顶部呈拱形,室壁呈弧形,没有直壁和直角交叉的形式,这种结构确保汉墓至今保存完好,墓室布局完全模仿地上的宫殿建筑,由墓道、通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后室6个部分组成。原来在岩洞内还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后因木料朽腐而倒塌。两墓的后室,都是在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的石屋、主室和侧室3部分。

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窦绾墓和刘胜墓大体相同,全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3000立方米。刘胜墓墓道口以土坯封门,窦绾墓以砖封门。在砖墙、土坯墙之间又浇灌熔化的铁水,铸成一道铁墙,封闭得十分牢固。古墓中的珍贵宝物

两墓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器物,丝织品、银鸟篆壶和医用金针等文物10633件,其中有较高文物价值的4000余件,尤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最为珍贵。

墓主人的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国内首次重大发现。衣用玉片制成,玉片间以金丝编缀。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葬服。按封建等级不同,玉衣有金、银、铜缕的分别,用金缕的等级最高。

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死用铜缕。刘胜的玉衣长1.88米,用玉片2498块,金丝约1100克,分头面、长衣、裤、手套和鞋5部分。窦绾的玉衣长1.72米,用玉片2160块,金丝约700克,结构相同。

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高0.48米,通体镀金。灯的设计精巧,宫女造型生动,灯身为一跪座执灯的宫女,左手执灯盘,右臂袖口下垂成灯罩,灯盘短柄手转动,盘上有灯罩可以开合,可根据需要调节亮度及照射方向。

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是一种熏炉,高26灯光的烟可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附着于体腔而保持室内洁净。灯的各部分既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又可拆卸各部便于清洗,灯上刻铭文65字。

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是一种熏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精致的纹饰。

把香料放入点燃,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炉盖高而尖,铸成山峦重叠之形,以象征海中博山,故称博山炉。错金博山炉工艺之精湛,举世罕见。

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数量多,品级高,文物科技价值和工艺价值高。满城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件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1982年7月,满城汉墓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伸阅读刘胜墓中还出土了一套铁甲,它是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保存最完好的西汉铠甲。该铠甲属“鱼鳞甲”类,由甲身、短袖和垂缘3部分组成,甲片多达1500多枚。

清昭西陵隐藏的秘密

昭西陵之谜

清东陵位于北京东遵化市马兰峪,距北京125千米。这座大清国皇陵始建于1661年,共有帝、后、妃陵寝14座,其中皇帝陵5座。在这块“风水宝地”,修砌了一圈长达20000米的风水墙,与长城之北几百平方千米的“后龙”风水禁地共同构成整个陵区。然而,清东陵所有的帝后寿宫均在风水墙圈内,唯独有一座皇后陵寝,即昭西陵,建在陵墙之外,这是为何呢?昭西陵在陵墙外的原因

按清朝祖制家法,孝庄文皇后和她的姑母端庄文皇后,即皇太极的皇后,一样归葬沈阳的昭陵,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方为正理。可是孝庄文皇后在几十年中用心血培养抚育起来的儿子顺治帝的孝陵和孙子康熙帝的墓陵都建在了遵化的昌瑞山下,远离儿孙,她实在难割难舍,况且古代又有“尊者先葬,卑者不得入”的说法。

因此她在临终前给康熙帝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康熙帝是大孝之人,他既不敢破坏祖制,也不愿违背祖母的遗命,因此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决定在孝陵之南大红门外东侧建了一座暂安奉殿,把祖母的梓宫停放在内。这一停就是37年之久,康熙帝终生未能解决祖母的陵寝问题,1725年,雍正帝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命名为昭西陵,于1725年12月将孝庄文皇后梓宫正式葬入昭西陵地宫。

孝庄文皇后是皇太极的皇后,她的陵叫昭西陵,从这个陵名上就可以知道这座陵与沈阳的昭陵是属于同一体系,与清东陵是两个体系,所以必须建在东陵的风水墙外,以示区分。

专家还认为,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风水墙内,顺治皇帝已经占据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作为母亲的孝庄葬在任何一个地方,地位都会低于她的儿子,所以建在风水墙外是比较合适的。

一个女人,一个昭西陵,给后人留下了说不完的故事,解不开的谜。延伸阅读摄政王,即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志不清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如我国清世祖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宣统中醇亲王载沣摄政。

吕洞宾墓是真是假

吕洞宾与吕祖墓

吕洞宾,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

他曾在终南山中修道,后浪游江湖,自称为“回道人”,道教徒尊称他为“吕祖”。相传,吕洞宾的墓在永乐宫门外东约200米处。在高大的墓冢前面竖立着元代所刻的石碑,上书“大唐纯阳吕公祖墓”几个大字。史无前例的墓葬

为了迁建永乐宫,1959年12月至1960年1月,山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吕洞宾墓进行发掘整理。不料清理现场时,竟出现了令人惊异的现象。在墓室内,考古工作者们看到了两具尸骨,后经鉴定得出,这是一男一女的两具尸体。

工作人员在女尸的口中和尸体的周围还发现了7枚宋代流通铜钱。这结果实在使人惊诧不已,世代相传的吕祖墓,竟然是男女合葬墓。

而根据我国的民俗,只有夫妻死后才能合葬。那么,墓中男人若为道士就不好解释了,甚至有辱道家的声名。

可是,经考古研究人员的研究和考证,这座墓不像是两次迁葬墓,那么当年他们是一同入土的,而那7枚铜铁又是宋代流通的货币,如此看来,这座古墓就很有可能不是吕洞宾的墓。吕祖墓是男女合葬吗

但是,在吕祖墓附近,考古工作者又发掘了元代全真教领袖宋德方和永乐宫主持潘德冲的墓。看来永乐宫周围确实是道教先师的丧葬之地。

在这块道教圣地上,怎么会出现男女合葬墓?如果根据从古墓中得到的发现否定这座古墓是吕祖墓一说,那么,此地的旧方志中记载的永乐镇在唐代就修建吕公祠,而且还记录的唐以后历朝历代所进行的祭祀又该如何解释呢?延伸阅读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研究表明,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

虞姬墓到底在哪里

虞姬葬在何处

虞姬是《霸王别姬》的女主人公,即是项羽的爱妃。据历史史料记载,虞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

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虞姬死后到底葬在哪里呢?现在大体有4种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安徽省定远县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安徽省定远县是虞姬的殇丧之地。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霸王的爱妾虞姬墓,又称“嗟虞墩”,就位于该乡东北3000米处。墓地为一大土堆,椭圆形,顶呈三瓣,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上草名为美人草。墓前原有一石碑,碑文为:

西楚霸王虞姬之墓

碑两旁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横批:巾帼千秋

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极为生动。虞姬柳眉杏眼,明眸皓齿;项羽气宇轩昂,刚强剽悍。塑像四周,诗词歌赋的石刻林立。

在唐宋年间,灵璧作为京师通往东南地区的必经之道,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凭吊览胜,然后吟诗填词以发思古之幽情。如今,在定远县内,已经找不到虞姬墓了。可是,这种说法依然流传。灵璧县之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把虞姬墓定在安徽省灵璧县。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奔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00米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在今天的灵璧,人们仍能看到传说中虞姬的墓碑,上面还刻有“巾帼英雄”4个字。对这种说法,古人也曾多次质疑,认为是后人附会的。安徽和县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虞姬墓在安徽和县。清代道光年间,安徽省和县的《和州志》中记录了这个说法:美人虞姬当年自刎后,项羽将她的头系在马脖子上突围奔骑。经过一座山下时,原来插在虞姬头发上的兰花失落。于是,后人把这座山改叫“插花山”,山上建有“插花庙”,也叫“鲁妃庙”或“虞姬庙”。

直至今天,每年的3月3日,当地群众都要戴着野花到插花山的虞姬庙里祈祷求子。江苏省江浦县说法

这种说法使虞姬墓定在了江苏省江浦县。今天江浦县南25千米有一个“兰花乡”,在兰花乡南3500米桥林镇西,还有一座“失姬桥”。

相传项羽垓下突围后,到达今天江浦县的兰花乡,遇到汉兵的围追,虞姬酷爱兰花,她头插的兰花曾失落在塘埂上,从此,这塘埂附近的山坡便长满了兰花。人们就将这口塘称为兰花塘,这个地方就称为兰花乡。

虽然流传种种,但是虞姬墓地到底在哪里,至今还无法确定。延伸阅读安徽省定远县二龙乡谭村西沿有一条从北向南的4500米长岗丘,这就是项羽从垓下,即今安徽灵璧县垓下村败逃,被“汉兵围之数重”的古战场,山上有一个高20米的大土堆,传说就是项羽爱妾虞姬墓,后人称之为虞姬墩。

让人生疑的香妃墓

香妃是容妃吗

香妃,是新疆回部叛乱首领霍集占的王妃,长得天姿国色,生来身上就有一股奇香,不需香草、香汤熏洗,所以人们都称她“香妃”。清朝乾隆皇帝倾心于她的美貌,令她入宫为妃,但香妃对乾隆是宁死不从,最后被皇太后赐死。

乾隆闻讯后十分悲痛,随即下令,用软轿将香妃遗体抬回新疆喀什安葬。

一些专家查阅了清宫档案之后认为,传说中的香妃,实际上则是乾隆的宠妃,也就是容妃,她是乾隆40多个嫔妃中唯一的维吾尔族女子。也有人认为,容妃是容妃,香妃是香妃,两者风马牛不相及。香妃墓地在哪里

在新疆喀什噶尔东北郊的伊斯兰墓群中有一座香妃墓。墓旁还停放着一架“驮轿”,传说就是当年把香妃尸体运回故乡安葬的灵轿。人们相信,美丽贞烈的香妃就埋葬在这里。

河北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裕妃园寝中,有一座容妃墓。1979年10月被发掘,地宫有两个券堂组成,均为拱券石结构。在金券的宝床上,停放一红漆棺木,棺帮为盗墓人砍开一大洞,棺中已空,棺头正中有数行回文文字,意为“以真主的名义……”

棺木西侧有一具头骨,西北角又有一根0.85米长的花白发辫、青缎衬帽、包头青纱等,还有一些龙袍残片和几件织物,织物上织有“江南织造臣成善”字样,墓中还存有如意、荷包、宝石、猫眼石等。棺头文字表明墓主为伊斯兰教信徒,龙袍和猫眼石等证明其身份为妃子,由花白发辫推断死者为55岁左右,织物上“成善”为乾隆五十三年的织造官,可见这才是真正的容妃墓。

另外,在北京城南陶然亭的东北角也有一座大冢,碑面刻着“香冢”两个字,碑的背面,刻着一首哀婉凄切的词。有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香妃墓,是在乾隆的授意下安葬在这里的,为的是他能随时凭吊。

如今留给人们猜测、凭吊的就是这样3座墓地,至于谁是真正的“香妃”的归宿之地,却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延伸阅读香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即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其实“香妃”确有其人,与发动“大小霍加之乱”的波罗尼都兄弟是堂兄妹,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孙女。

难辨真假的曹雪芹墓

青年李景柱发现墓志

1968年冬,在北京通州张家湾村,人们正在进行平整土地的大会战。该村青年李景柱在无主墓地的地下一米处发现一块长1米,宽0.4米,厚0.15米的青色基石。李景柱见石上刻有“曹公讳墓”字样,右下角还有“壬午”两个字,便想这可能是曹雪芹的墓志。

1991年,张家湾镇政府拟建公园,立碑林,李景柱将墓志无偿献出,立即引起了红学界巨大的轰动和关注。红学界人士的争论

文物鉴定家秦公认为,这石碑可能是伪造的。他的理由是:石碑的用石不合理,没有一个平面,说明原来不是用来作为石碑的;字在碑石上的位置不妥当,墓志的最后一笔十分接近下缘;文法不合理,碑上不应称“公”,而应称“群”,如称公,应称其字;落款也不合理,应有立碑人等。

红学家杜景华则断定:“石碑不是伪造的。”他说:“石碑出土于1968年,那时没有必要伪造一块曹雪芹的墓碑。”他还认为,曹雪芹死于壬午,是“心红学派”创始人胡适和俞平伯的说法。但大多数红学家持“癸未”说。如果石碑是伪造的,那碑上为什么不落款“癸未”,以迎合大多数人的观点呢?他还推测,曹雪芹死前家境非常困难。被债主们逼得没办法,曹雪芹躲到张家湾昔日曹府的一个仆人家,可没想到,曹雪芹竟死在仆人家。仆人草草将他埋掉,并草草为他刻了这么个碑。

据介绍,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傅大囟曾亲自来鉴定此墓石的真伪,他认为这块石头是真的。然而,部分红学界的知名学者却表示不能苟同。其中,周汝昌从墓石字体“不合乾隆年间书体”等几个疑点入手,力证墓石是伪造的。

红学会副会长蔡义江全面否定了曹雪芹葬在张家湾的可能性。他认为,根据文字史料,曹雪芹只可能死于西郊,不可能死于东郊。还有很多红学家提出自己的看法。究竟这墓石是否是为曹雪芹立的,学术界还在争议中。延伸阅读墓石出土于1968年秋。1969年,墓石发现者李景柱盖房时,把它当做了东房山墙的基石。1991年,李景柱家再次翻建房屋时,才把这块墓石又找了出来。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往墓石上刻字作伪的可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