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思维:富足人生训练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2:39:40

点击下载

作者:宗毅 ,张文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非对称思维:富足人生训练手册

非对称思维:富足人生训练手册试读:

本书从阐述什么是非对称竞争思维入手,解释了非对称思维就是通过高维度对比低维度、多维度对比单维度的竞争策略,通过裂变式的创新模式,打造出典型的非对称竞争格局,创造出非对称的竞争优势。并通过不同章节解释非对称竞争思维就是通过沟通力、财商、好奇心和想象力、学习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方面的底层能力,加上投资思维、分享思维、演化思维三种内在的逻辑构成的一个体系结构。书中大量介绍了宗毅的企业经营案例和故事。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非对称思维:富足人生训练手册/宗毅,张文跃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6ISBN 978-7-111-62620-6Ⅰ.①非… Ⅱ.①宗…②张… Ⅲ.①企业管理-通俗读物 Ⅳ.①F272-4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80839号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策划编辑:坚喜斌责任编辑:刘林澍责任校对:黄兴伟责任印制:孙 炜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2019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170mm×240mm·17 印张·8 插页·222千字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2620-6定  价:69.00元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电话服务服务咨询热线:010-88361066读者购书热线:010-68326294网络服务机工官网:www.cmpbook.com机工官博:weibo.com/cmp1952金 书 网:www.golden-book.com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世界始终处于"非对称竞争"中,因为马太效应无所不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毕业的同学,一年后相差无几,五年后已经有所差距,十年后已经拉开了数倍甚至百倍的差距,是因为一个在咬牙狂奔,一个在睡大觉吗?还是因为,一个找到了一辆宝马,在快车道上奔驰,而另一个在慢车道上,挥汗如雨地奔跑?选择赛道比努力奋斗更重要!

每个迀徙的时代,都给那些有想法、有激情的年轻人逆袭的机会,而要成功逆袭,就要先认识到这个机会,时代总会犒劳那些把握先机的先行者!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原来以为的金饭碗,可能就是不久后的"断崖式下跌";原来以为的不靠谱,可能会成为这一代的金矿……这本书会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寻找自己的出路。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条赛道,绝不拥挤,让你大踏步前进,甚至开着宝马奔驰,这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非对称赛道!推荐序一 成长就是不断突破边界的过程

宗毅是我创办的中欧创业营(混沌大学前身)2011届学员,也是第一届学生。他是我见过的虽从事传统行业,但最为热情地拥抱新事物、不断突破自己边界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企业的边界,就是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成长就是不断突破边界的过程。”作为一个创业者,他想方设法要和掌握新武器、高端武器的人站在一起,用新武器、高端武器改造自己。

我注意到他是在2012年,当时国内嗅觉最为灵敏的那批企业家开始意识到“互联网思维”的商业价值,并在这个领域展开探索。我们注意到这一点,就在中欧创业营用探索式教学研究这一现象。在大家还在讨论理论上应该用哪些模式切入的时候,宗毅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行动。他邀请老师、同学们去观摩创业大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度接触传统企业转型的实战机会;同时他又请观摩的老师、同学们作评委,对参赛团队的方案进行点评,相当于给他的参赛团队免费定制了一个“最强外脑”,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意;最后大家皆大欢喜,收获颇丰。我觉得宗毅真正理解了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后来他又想突破边界,把目光瞄准了雷军的“小米模式”。他让我牵线,认识了罗振宇,两个人一起折腾出来“打通南北充电之路”这个项目。之后,宗毅又策划了“互联网大篷车”项目、“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项目,还有“芬尼粉丝走天下”项目。每一个项目,宗毅都设计了精巧的商业模式,让每一个参与者的私心都受到尊重,而且链接了之前想象不到的牛人、牛企,以较小的投入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短期内形成了现象级效应。借着这些项目的影响力,宗毅做出了网红效应,他的公司品牌——芬尼也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新兴品牌。

当创始人的认知边界被突破之后,会发现跨界的机会越来越多。2015年,宗毅在自己的办公楼上成立了一个员工子女幼儿园——酷猴幼儿园,最初目的是做员工福利,没想到无心插柳进入了教育领域。2016年,他出版了《裂变式创业》,一年后干脆成立了“裂变学院”,专门教传统行业的老板怎么把有激情、有想法的年轻人变成合伙人。2017年,混沌大学广州研习社成立,他成了广州分社的社长。2018年,他成立了“爱问幼儿园”,还研发出《英语遛世界》和《财富鹅农场》两款儿童教育内容产品。2019年,他又把这么多年的创业心得进行整理、精炼,写出了《非对称思维》一书……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魅力所在,宗毅自创了一个词“乌卡瑟”(VUCASE)来描述它的特征,易变、复杂、模糊、不确定、生态化而且充满了故事性的意外,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惊吓。照这样不断突破,照这样不断跨界,谁知道后面会混搭出一个什么东西来呢?他的教育板块不就是这样混搭出来的吗?他的两本书不也就是这样混搭出来的吗?

宗毅曾经这样形容过自己:“我本来是个刀客,在我们那个世界里,大家都是刀客。突然我发现外面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在里面大家都是枪手。幸运的是,我这个拿刀的人不小心幸运地进入了枪手的世界。……我拿着枪回到了刀客世界,面对那些老对手,那简直是摧枯拉朽!”这就是他独特的思维模式,绝不局限在一个地方、一个世界里,而是不断打开自己的认知边界,在跨界混搭中寻找机会。混沌大学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型,叫作“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一定要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赛道,和别人不同的赛道,这是新时代能持续成功的保证!

早在2016年,我就对宗毅说过:你应该做一件大事。但这件大事是什么,我当时不知道,宗毅自己也未必清楚。在今天,我还是要对他说同样的话,虽然我俩还是不清楚那件大事究竟是什么、在哪里,但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已经快到了,因为我眼见着他整合了那么多的资源,做成了那么多的事,而且很多都做到了极致。当这些“能量”不断地跨界混搭、融合迭代,那件“美好”的大事还会远吗?李善友混沌大学推荐序二 心离钱越远,口袋离钱越近

2018年11月,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如此做生意,越做越成功》。在这篇小短文里,我讲了我的朋友A和B的故事。A和B都是房地产圈里的,A卖了一个地产项目给B,B接手后经营遇到点困难,就有反悔的意思。A就说:“既然你买了我的这个项目感觉不舒服,那我就把钱退给你,这样你会舒服吗?”B说:“舒服。”于是A就把钱退给了B,没想到只过了半年,那个地方房价飞涨,A还赚了一笔。

A的生意经就是这样的:即便生意做成了,如果让对方感觉不舒服,那就会损坏自己的信誉。所以B反悔的时候他就考虑退钱了。这两个人一直关系很好,和我也是朋友。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在生意场上尤其是房地产这个行当里,还能成为朋友,这并不容易。关键就在于大家对于利益的看法,是“让”还是“争”?“争”的人当下也许很有成就感,但是事后路会越走越窄。“让”的人路会越走越宽,因为我们都愿意和他们做生意。

宗毅就是这么一个愿意“让”的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裂变式创业”案例,那就是一个愿意让利的典型。2015年,马云牵头,我和郭广昌、史玉柱等人参与,一起成立了湖畔大学,宗毅就是湖畔大学第一届的学员。一次课堂作业答辩,他的题目是“裂变式创业”,他们公司从2005年就开始用这套办法,已经裂变了十几家企业,百分之七八十都很成功。他讲裂变就是把员工变成合伙人,让员工当家做主;当然首先老板要想得开,得有割肉让利的心态,还得有能力帮着兄弟们成事。我当时听了就感觉宗毅讲的和我挺对味儿的,这不就是“让”和“争”的辩证关系嘛,越争越少,越让越多,世间的道理,逃不出这个规律!

最有意思的是,宗毅研究“让利”,研究出了一套创业模式,还能自圆其说、自成体系。比如,让给谁?不是谁都可以让,只有那些有血性、有创业激情的“草原狼”才值得让。怎么找到这些“草原狼”?不搞项目那一套,搞赛马,让所有有投资意向的员工填选票。怎么保证大家都认真负责?缴纳“投名状”,要想有选举权,都得缴纳真金白银,否则没资格玩!他在台上讲得充满激情,我们这些评委在下面听得也津津有味,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有机会得跟他好好聊聊。

当时我已经开始做“风马牛”自媒体了,我就约宗毅,看他什么时候合适,一起做期节目。等到2016年5月,我俩终于凑到了一起。我俩都爱车,就先玩了两圈特刺激的游戏——飙卡丁车。飚完车后,情绪到位了,话匣子打开了,大家就开始聊买车,聊创业,聊企业家责任。

宗毅就聊起他当年买车的故事。当时他刚创业,手头没钱,整天开着一辆破旧的桑塔纳去接客户,人家都不愿意坐他的车。后来他咬咬牙,凑了二十多万元,买了一辆二手的豪车撑门面。我听了这个故事后跟他说:“从买二手豪车那个时刻起,你做生意就开始上道了。”这是个什么道理呢?要想挣钱。得先学会花钱。当花钱花到别人认为你有钱,你也认为你有钱的时候,机会就源源不断地来了。买车是这个道理,创业也是这个道理。

宗毅给我介绍了他们那个办公楼上的幼儿园,讲他“不务正业”做教育的事。我说我认同他这种“不务正业”,因为这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责任感是什么?三句话,管闲事,把别人的事当事,把自己的事不当事。古代人讲责任感,说“达则兼济天下”,现在这个社会反过来了,只有“兼济天下”才能“达”。只有敢承担责任的企业家才是个值得信赖、值得尊重的企业家,才能走得更远。

我不喜欢两种人,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一种人叫“货币收藏家”,有钱,但是是铁公鸡,他们的价值观是“拿到口袋里的就是自己的,绝对不能再掏出来”,他们每天都在算账,把各个账号里的钱都捋一遍才能睡得着,跟他们合作简直是一种折磨。还有一种叫“货币盗窃者”,用非正常的手段摸到你的口袋里拿钱,他们的价值观是“你的也是我的,我的绝不是你的”,没人敢和这种人合作。我更欣赏的是像宗毅这样的“货币爱好者”,喜欢钱,用钱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愿意把钱拿出来和别人分享,当然别人也愿意把机会和他分享,结果越花钱越能挣钱。

2019年,宗毅写了一本新书《非对称思维》,要和大家分享怎么换种思维方式,找到一条不一样的发展之路。就比如说前面提到的“会花钱才能会赚钱”“不务正业才是最好的正业”,等等。这些道理,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但从我这么多年的经历看,不这样想创业还真就很难创得成,生意也很难做得起来,就连做人也挺没有前途的。我觉得应该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懂得这个道理,让他们早点上道。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能有所启发,能悟出点什么,让口袋离钱再近一点!冯仑风马牛推荐序三 抓住自己的“小趋势”

2019年元旦,我的第四场跨年演讲如约举行,这次我讲的是“小趋势”。如果说过去十几年,我们的行动策略是“随大流”,踩准时代的节拍,当“风口上的猪”;那么2018年就是个转折点:情况已经变了,我们得用新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小趋势”。“小趋势”是什么?“小趋势”不是随大流的东西,它小到难以觉察,而且它不发生在我们熟悉的领域,而是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才滚动到我们面前。而宗毅,就是这么一个很早就玩“小趋势”的人,而且玩得还特别溜。

我和他认识是在2013年,当时他想学雷军的小米,做粉丝经济,找我来参谋。那是我们的第一次交集,让他明白了啥叫粉丝;结果几个月后,这位老兄兴冲冲地又来找我了,他说自己想通了,自己没有做粉丝经济的条件,但可以“傍大款”啊。然后我们就一起策划了“打通南北充电之路”这个项目,沿着京广高速修了一串电动车充电桩,花了几十天把一辆拉风的大红特斯拉从北京开回了广州。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宗毅的第一批粉丝就这么起来了。

我们的交集就是通过创造这个“傍大款”的“小趋势”开始的。真正做事的人更关心“小趋势”,虽然他们也会关心宏观经济好坏、全球冷暖变化(做热水器、做全屋制暖制冷设备的人的通病),但他们更愿意琢磨这些“大流”怎么变成自己的“小机会”,好事怎么能落到自己的头上。这一类人才能真正和时间做朋友,也是我们跨年演讲愿意服务的对象。

后来宗毅玩得越来越跨界,越来越“不务正业”。他在办公楼里办了一个幼儿园,做了一个商学院专门教别人怎么“像生孩子一样裂变子公司”,卖起了桌游游戏,还想学Uber做共享经济……有些事情容易让人看明白,但大部分事一般人还真看不懂。这也是“小趋势”的特点,一开始只有少数人才能看见,大部分人觉得看不懂、不靠谱,这给这些“少数人”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窗口期。从这个角度来说,宗毅越被人看不懂,他后面能抓住的“小趋势”机会就会越多。

宗毅把他这几年的发展心得写了一本书,不但故事讲得很有趣,还把故事背后的思考逻辑也讲了出来。我曾在跨年演讲中说:“想借‘小趋势’的人,他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他只是随时在做准备,把自己的感知能力磨得锐利无比,随时等待、捕捉那个‘小趋势’信号。”宗毅这本书,通篇讲的就是怎么磨砺自己的感知能力,怎么等到并抓住那些“小趋势”信号,相信这本书能让大家感受到他特有的“宗氏思维”的魅力!罗振宇罗辑思维推荐序四 非对称战法

认识《非对称思维》的作者宗毅很多年了,无论他自己创建的企业规模是大是小、业绩是好是坏,他始终是一位积极学习、善于思考的创业者。《非对称思维》一书让我想到军事战略中用来指导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非对称作战”思路。事实上对创业企业来说,哪个行业不是红海,哪个行业没有强大很多倍的竞争对手?淘宝对抗eBay的年代,eBay的财力、技术、用户量都是淘宝遥不可及的,当时eBay还采用了残酷的全面封杀战略。但淘宝有一个“倒立”文化,就是换个角度,用非对称的思维来思考如何赢得这场不可能获胜的战争,而且最后也的确赢了。“非对称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创始人的脑中、口中,还要建立相应的内部组织形态,相应的企业文化,与众不同的KP I考核机制,才能成功转换成“非对称战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出奇制胜,守正出奇。“非对称思维”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非对称思维”落实成“非对称打法”,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更多的配套措施、更多的超出常人的努力付出。《非对称思维》可以说是一本打开读者“脑洞”的书,虽然不是指导具体实施方案的宝典,但是会给处于疑惑中的创业者以启示,让他们时刻提神醒脑。卫哲嘉御基金推荐序五 勇者宗毅

我和宗毅大哥是在“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项目上认识的,由“玩有引力”负责整个活动的传播策划。当年他只用了一句话就令我无怨无悔地投入其中,并跟随他一起出发。他说的是:“方延,来吧,和我一起上路,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成为一辈子的兄弟……”于是桀骜不驯的我不假思索地就从了,因为“玩有引力”的存在意义就是“玩儿”,和牛人一起折腾最牛最酷的玩法。

环球80天的过程和《西游记》里的西天取经一样充满坎坷,只不过没有遇见女儿国和盘丝洞而已。在国外,充电桩经常充不上电;搓板(弹坑)路让我们的“宝马”马失前蹄;因为疲劳驾驶我们还差一点被向导车带到了沟里……时不时车队把人弄丢了,或者走着走着发现少了一辆车,还得四处找……历经磨难、苦不堪言,现在回想起来却是一种甜蜜而丰盈的体验,因为够好玩,又有个性。

宗毅爱干别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新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成功的路上一点也不拥挤,大部分人都没想过上路。上路的人也全部都在走老路,不走新路。”他总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吃得很成功,就是因为他用的是一套非对称思维的玩法,不但勇,勇的背后还有智。恳请朋友们用心读此书,读懂宗毅的勇,以及背后的智,滋养自己的精彩人生!方延玩有引力序言 一生一定要做一件很酷的事儿(一)

2016年,我组建了中国车队,参与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我当时想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发,于是就在各个朋友圈里发了召集令。没想到响应者寥寥无几,响应的朋友最后也没去。我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还是挺有意思的。

能花80天的时间开着电动汽车全球跑,需要三个条件:有钱、有闲、有兴趣(动力)。我的很多朋友是做企业的,很多人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应该是不差钱的。有些朋友是没兴趣,压根没理睬我;有些响应很积极,想去最终却没成行。我分析了一下,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时间。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老板们,很多还拿着投资人的钱,如果敢告诉投资人自己要满世界逍遥去,他们怕投资人撤资。用他们的话说:“你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能丢下公司一大摊子事,跑出去逍遥80天啊?”

但也有些朋友是缺钱。这些朋友和我一样爱车,爱电动汽车,他们听了我的故事后激动得两眼熠熠发光,也想组织一支车队去环球。但当谈起花费,特别是我说起高达8位数的费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这个念头,眼里的光彩也很快消失了。

我一直想过的是富足人生,就是一个有闲、有趣且不差钱的人生。因为我有个梦想,这辈子一定要做一件很酷的事儿,一件不够就两件、三件,或者更多。想想以后带孙子的时候,跟他们吹嘘:当年人类第一次开纯电动汽车环球,就是你爷爷干的,那该多带劲儿啊!“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这个项目,我觉得就是这么一件“酷”事儿。

但富足人生的首要条件就是财富,财富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等待我们的一定是苦闷的人生,做起选择来就会束手束脚。我们的传统文化“耻于谈钱”,这不是件好事儿。孩子们的财商教育其实是缺失的,让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人生也没有太多亮点。只有实现财富自由后,人生可选择的机会才会多很多,才敢去尝试一些新鲜事儿。我还信仰一句话:“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此生最大的投资。”只有新鲜的东西才会更有趣,好奇心得到满足,人生才会更充实。

财富有的时候是和时间与自由相冲突的,因为赚钱会让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没有精力去做那些好玩有趣的事儿。但是,这种冲突并不是绝对的,换个思维模型,有钱、有闲、有趣三者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我是近20年才明白这个道理的。2000年左右是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我有幸遇到了《富爸爸,穷爸爸》一书。这本书让我真正认清了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教会我用投资的思维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把我原有的财务思维模型彻底颠覆了。我后来能从进大企业、捧金饭碗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走上创业之路,就是因为思维模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来我做“裂变式创业”也是如此,一方面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把“蛋糕”做大,不但我的“蛋糕”总量多了,跟着我做的兄弟姐妹们也有了更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我让那些有想法、有激情的创业者冒出来、顶上来,我就可以解放,有闲情逸致去摆弄那些好玩的事儿,去看外边的世界。所以说,我才是最大的受益人!这就是思维模型的作用,换个角度看问题,马上效果就不一样了。(二)

很多人比我要厉害得多,比如湖畔大学的校长马云。我每年都在湖畔大学开学现场听他讲一次课,每次马云讲的都是“使命、远景和价值观”,但每次都不一样,都有新东西出来。每次听完我都很崩溃,觉得对马云实在是学不来,他甚至让我连学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我会往后看,这样自己的“崩溃指数”就能降下来一些。我开玩笑地说:“如果说马云的境界已经到了院士这个层面,我的水平也就是个大学生中的‘小学霸’,连‘大学霸’都算不上,我用尽吃奶的力气也赶不上他,但还得追啊。可是往后看,咦,我后面还有一大批人呢,好像和我隔开的还不算远,我成了后卫队的带头儿的了。”后来,我和余晨一起做了一个公益活动“互联网大篷车”,讲述新时代的思维转变,就是要扮演好“后卫队小先锋”的角色,希望能给创业和职场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更好学、更实用的思维模型及学习方法。

我不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人。2002年,我正式开始创业,最开始的时候选择的是传统制造业。实际上那个时候互联网经济已经开始冒头了,但我没赶上那个时代的风口,因为当时不懂。那以前我只在空调行业工作过,我创业的行业和“原生单位”(借用“原生家庭”的说法)所在的空调制造业是一致的。那个时候,我哪能理解什么叫用户痛点,也不知道真正伟大的创业应该要解决困扰一代人的社会问题。等到后面我进入教育行业,不管做裂变学院还是做幼儿园,出发点才变了,不是基于自己会什么,而是基于社会需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

好在这个时代给了我更多学习的机会,持续学习完完全全改变了我。1998年,我在原单位失业了,去了华南理工大学读EMBA;2009年我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读书;2012年我参加了李善友老师创办的中欧创业营,我是第一期学员;2015年我被马云发起的湖畔大学录取,还是第一期学员。学习颠覆性地影响了我的人生。在此期间,我还有幸跟随李善友老师创办混沌大学。

个人的认知边界往往决定了个人的前途,老板的认知边界往往决定了企业下一步的发展。2002年我们从传统的贴牌工厂起步,2005年我们做成了游泳池热泵这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2010年我们开始尝试“制造业+互联网”的思路,用互联网思维开拓国内市场;后面我们又陆续探索公司在粉丝经济、共享经济中的机会……

与此同时,我们逐步创建、完善“裂变式创业”机制,这套机制一开始是解决高管离职问题的,后来竟然贯穿了我们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截至2018年年底,芬尼用这个制度创办了15家分公司和子公司;这套机制也成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创业案例和湖畔大学的一号案例;2017年我创建了“裂变学院”,截至2019年3月,我们已经办了26期。开工厂出身的我们竟然办了一个商学院,想想也真是不可思议!

因为公司地处偏僻,员工小孩上幼儿园的问题不好解决,为了给员工做福利,我们创办了办公楼里的幼儿园——酷猴亲子乐园,没想到居然引起了全国总工会的关注——成了企业办园试点单位。在“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教育和世界顶尖教育的差距,而且我坚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于是创办了“爱问教育”。今天,我们少儿教育这块业务仍在艰难前行……

在遇到特斯拉之前,我一直不理解追星族们的疯狂,为了他们的偶像会不惜血本,满世界打“飞的”去看演唱会。见到特斯拉后,我也成了这辆“四个轮子上的iPad”的粉丝,也成了特斯拉公司大老板——马斯克的粉丝。为了偶像,我居然自掏腰包修了两条充电之路,第一条是南北充电之路,从北京绕东南沿海到广州,另一条从广州到华东。因为这两条充电之路,2014年某一天,有个疯狂的家伙邀请我一起去做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组织一支国际车队,开纯电动汽车用80天时间环绕地球一圈。这完全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因为那时沿途90% 的地方没有充电桩。我们去了,开的还是国产电动汽车,而其他国际车队开的是一水儿的特斯拉。我们不但顺利驶完全程,还顺带着拍了一部大电影。

这就是我的故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总是做一些别人看起来不靠谱、不可能做成的事儿,但后来还是做成了,因为我会用我的“宗氏逻辑”去分析。为什么我敢开着纯电动汽车环球?大家想想,世界上是有油的地方多还是有电的地方多?况且当你去做一件有时代感、有使命感的事情,你能得到的帮助是无法想象的。这就是我的逻辑,所以我就上路了。把酷猴亲子乐园单独拎出来看,这是一个需要大量补贴的赔本买卖,但为什么要单独拎出来呢?如果从员工福利的角度来看,从事件营销的角度看,这个小园是不是一个极为划算的项目?厉害的人会花钱,会花钱才能更好地赚钱,就是这个道理。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模式,我称之为“非对称思维”!(三)

这本书记录了我这些年的经历和思考,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有所借鉴。思维决定出路,尤其是在这个不停在变,变得让人不安甚至焦虑的时代。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个时代,世界上没有真正安稳的地方,因为按照热力学定律,安稳意味着走向熵死。对我们来说,最安全的策略就是在变动中锻炼出超强的能力。安全感是要通过提升自己挣的,不应该是外部环境给的。

如果你想尽快实现财务自由,在这本书里你不一定能找到具体办法,但能够找到背后的逻辑。

如果你想过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知音,因为我喜欢创建独属于自己的赛道,然后一骑绝尘。

如果你的梦想是去周游世界,做一个有趣的人,这本书会教你怎么去设计梦想实现的路线图,至少要明白,该怎么做梦想才能实现。

如果你正为自己的未来而焦虑,或者你是年轻的爸爸、妈妈,正在为孩子的未来而焦虑,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总有一条路,其实不一定需要参与残酷的竞争,而真正的竞争发力点应该是选在哪条路上!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彪悍、富足、有趣的人生!宗毅2019年4月2日第1章 “非对称”模式

如果把“非对称竞争”比作一座冰山,那么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而水平面之下,才是冰山庞大的躯体,是那些支撑我们形成高维、多维优势,或者支撑后来者打造“杀手锏”逆袭的东西。故事:不要把宗毅当烤鸭卖

我们公司从2005年开始尝试裂变式创业,经过十几年的迭代,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裂变赋能”机制。2016年,我们人力资源部成立“裂变学院”,在企业外部招收学员,教他们怎么裂变赋能。2017年夏天,人力资源部刘敏找我,想要成立一家培训公司,因为她对这块业务的发展非常看好。

于是我们就发了一个告示,把“裂变学院公司总经理”的位子拿出来竞聘。当时报名的除了刘敏,还有一个叫张达威的小伙子,显然这是一场非对称的PK。刘敏是2002年大学一毕业就进公司的,2008年开始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部长,2011年担任公司内部培训学院——芬尼学院院长,我们公司的裂变创业PK大赛都是她带人一起筹备和安排的,裂变学院前期的筹备和半年多的运营也由她一手操持。而张达威2015年进的公司,一直在营销前线折腾,没做过一天的培训,对公司裂变赋能也不熟悉,怎么竞争?

PK赛一开场刘敏先上,现场掌声极为热烈。刘敏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培训业务的发展潜力,公司成立仅7个月,已经赚了100多万,利润率非常高。这个数据一拿出来,台下的“选民”热血沸腾。刘敏最后一句话很有杀伤力:“创业最难的,就是从0到1,我们已经做到了。1已经有了,大家为什么要投那个0呢?”

然后换张达威上台,他第一句话就吓了大家一跳,他说如果竞选成功,他做总经理,让刘敏做裂变学院的院长,因为他不懂培训。台下一片哗然,这可是裂变学院的竞选,不懂培训跑上来做什么?但紧接着张达威又问了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他问道:“宗毅是一盘烤鸭吗?为什么要把他当烤鸭一样卖啊?”这话一出口,现场氛围立刻变了,大家都在看坐在前排的我,都是满脸问号:怎么就把我当烤鸭卖了?原来张达威团队请了一位“最强大脑”来做他们的竞选顾问,就是“互联网大篷车”项目的执行秘书长周洲,这个“烤鸭”的梗也来自于她。

紧接着张达威才打开PPT解释下去。他的意思是说,如果裂变学院只做培训,那一定是招收的学员越多越好,排课越多越好,这样公司的盈利才能持续上升。但要在商学院培训这一块业务有市场竞争力,就得找学员都认可的金牌讲师上课,裂变学院的金牌讲师只有一个,就是我——宗毅。可以说,培训卖的就是金牌讲师,就跟全聚德卖的是它的招牌烤鸭一样。大家到了全聚德,一般点烤鸭,烤鸭上桌后拍照发朋友圈,然后再品尝。学员们来裂变学院上课也一样,跟我一起拍照,发朋友圈,然后听课。可以说食客们是冲着烤鸭来全聚德消费的,而在裂变学院很多学员也是冲着我来上课的。如果这一期培训安排了我上课,那么课程就卖得好;如果没安排我的课,那这一期的招生就很困难。所以张达威说把我当烤鸭卖,也有几分道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烤鸭不稀缺,全聚德随时可以上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即便来全聚德的人都点烤鸭,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我本人只有一个,如果来裂变学院的人都要求我上课,而裂变学院又要安排更多的课,我分身无术。而且,让我天天给别人讲课,我也不乐意。所以说,刘敏那套玩法是有发展瓶颈的,把我当烤鸭卖是有天花板的,而且这个天花板还很低。

更要命的是,光靠培训就能解决学员的痛点问题吗?通过培训,学员能真正理解“裂变式创业”的精髓,并学以致用吗?为了了解这一点,张达威组织他的竞选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之前,裂变学院已经组织了9期训练营,大概有70家企业参加;张达威团队电话拜访了其中40多家。在电话里,有95% 的学员觉得上课效果很好,非常有收获,这一点令人欣慰。但是问到回去后实践了没有,只有两家说实践了,且实践的效果非常成功!问题的重点不是说实践的效果非常好,而是为什么40多家拜访企业中,只有两家学以致用了?裂变学院传授的是一套实践性极强的赋能方法,而不仅仅是理念,如果不去学以致用,那么效果显然是大打折扣的。

这就是培训模式的痛点,培训往往解决的是理念层面和知识层面的东西,很难解决行动层面的问题。哪怕我们的授课把这套方法讲得再细致再到位,老板们还是不敢贸然实战。想想也是,我们这家企业从2005年开始实践这套方法论,花了十几年工夫去试错、打磨,不断更新迭代,其中经历了多少经验教训,每一点改进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故事。企业所处地域不同,企业文化基因不同,行业属性也不同,员工情况也不一样,每一家在实际运用中肯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能理解很多老板听课时的激动和回去后考虑要不要做的犹豫。这个痛点问题不解决,裂变学院肯定很难持续走下去。

基于这个痛点,张达威设计出“培训+投资+咨询”模式,推动更多的项目去实施“裂变式创业”,把项目蛋糕做大,然后参与收益的分配。具体的做法是:还是三天的课,我讲半天到一天,讲裂变赋能背后的哲学和逻辑;其他讲师讲后面两天到两天半,讲赋能机制如何实施和落地;中间穿插学员们的讨论和PK,学员之间的PK就相当于一次裂变选举总经理的演习模拟,这样他们的感悟会更深,信心也会更强。另外,PK获胜的项目,将获得我们的投资,同时裂变学院将派出团队驻场,通过教练式培训把裂变式创业这套机制给真正推行下去。

此时的培训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还变成了一场项目路演,每次上课都是程序化选择投资项目的过程。对学员们来说,大家交学费来培训,除了学习裂变式创业外,还在裂变学院和同期学员面前获得了一个项目路演的资格,一旦PK胜利了就能得到裂变学院的投资。此时学员的诉求点也变了,不仅仅是为了听我讲裂变的理念,更不是为了进我的朋友圈,他们更看重后面的操作方法和举措,并努力学习和实践,争取在PK中获胜。

我们的投资模式是直接投资学员所在的母公司裂变出来的新公司,裂变学院出资拿到新公司5% 的原始股,我们除了帮助他们落地裂变机制外,还用裂变创业平台及芬尼的各种资源、能力给他们赋能。初创企业不缺技术,但缺资源,尤其是没人帮他们避开创业中的各个“坑”。而我们“裂变”了二十多家企业,经验丰富,资源充沛。这样一算,学员就会觉得这笔学费很划算,才能吸引更多厉害的学员过来,一个班都是厉害的创业者,学员们的朋友圈才更有社交价值。

在这种模式里,用张达威的话说,裂变学院还是要当全聚德,店里还是要有金字招牌——烤鸭,不过这里的烤鸭不是我自己,而是“裂变式创业”课程本身;我对外的标签也不再是烤鸭,而是变成了烤鸭师傅的“祖师爷”。慢慢地我都不用亲自烤鸭子了,因为有很多的“徒子徒孙”帮着分担这项工作。

这个时候整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变了,培训业务赚的钱已经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了,我们更愿意赚投资回报业务收益。我们直接参与投资学员成立的新公司,他们有专业技术,我们用裂变创业制度的系统进行辅导支持,帮助学员企业选出德才兼备的带头人,给专业团队进行赋能,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再进行分配。如果有幸能投资一家高速成长的初创型企业,那回报率是非常具有想象空间的。即便投不出一个阿里,就算再投出一个芬尼,那回报率也是相当惊人了。而且,这种模式没有瓶颈,我自己也不会变成项目的瓶颈。这个商业模式的价值是之前那个的十倍,也得到了更多的选民的认可。刘敏这边的团队拉到了295万元的投资,张达威这边拉到了385万元的投资,再考虑到双方在培训专业能力上的极度不对称,只能说,张达威的非对称竞争模式太厉害了。

张达威的非对称竞争思路,给裂变学院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培训本来不是一个有很大想象空间的好生意,但培训+投资+咨询就变成了一个好生意。而且,这种模式也更容易实现多赢的局面,就像这次PK,张达威胜出,但刘敏也没输,一个做总经理,一个做学院的院长。张达威的成功在于,跳出培训的固有模式去解决培训中的痛点,在别人的主场上玩新打法,创造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果比培训,他无论如何都比不过刘敏,那是刘敏的赛场;但他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培训+投资+咨询”的新赛道,然后在这条赛道上一骑绝尘。在一个行业里,竞争环境越是复杂多变,用户需求越是模糊,传统模式越是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留给后来者靠非对称思维逆袭的机会也就越多。两种模式的对比见表1-1。表1-1 两种模式对比(续)从正态对称到幂态非对称非对称竞争是自然界的常态

竞争是自然界生物生长繁衍过程中的重要现象。达尔文就曾提出,生活需求相近的物种间会经常发生激烈的竞争,动植物都是如此。哪怕在同一片森林里,不同植物之间的非对称竞争也在时时进行,且你死我活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比动物间的竞争低。

什么是非对称竞争?植物争取的资源和它们的大小不成正比,个头较大的植物,得到的资源相比个头较小的植物要多,而且资源分配的比例与个头大小间的比例不相称,个头越大,优势越大。举个例子,两株植物的大小比例为1:3,但资源分配比很可能是1:4或者1:5。这种不均衡分配,导致更大的植物会占有更多资源,更小的植物就有可能“营养不足”慢慢死亡。大型植物会影响小型植物的生长甚至存活,而小型植物对大型植物影响很小或基本没有,“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效应在森林里也一样发挥作用。

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是植被密度高的森林,越容易长出参天大树,这就是非对称竞争的结果。因为绿色植物要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就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而如果植物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比较拥挤,植物长大后就会相互遮阴,对光的竞争就会加剧。这种竞争很快就演化为非对称竞争,越高大的植物得到光照的能力就越强,这些植物因而长得更为高大;而那些丧失先机的矮小植株则永远丧失了长大的机会,甚至会因为光照资源不足而死亡。这就是植物对光照的竞争模式,是一种非对称竞争模式。

而在地面之下,植物之间的根系竞争也是一场非对称竞争。当土壤中的水肥资源不足时,植物就拼命地往更深、更广的范围伸展根系,让根系接触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表面积变大,获取更多的水肥资源;获取的水肥资源增多了,植物就更有能力发展根系,形成了一个正循环。但对旁边的小根系植物来说,大根系植物长得越快,对它周边的水肥资源抢占得就越厉害,最后让小根系植物枯萎死去。有意思的是,有些小根系植物虽然先天不占优势,但也不甘心束手待毙,它们发展出了一些绝技,或者根系放毒,抑制其他植株根系的生长;或者把自己的根系变成“雷达”系统,绕过那些大根系植株的“地盘”,让自己的根系往那些水肥资源充沛且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空间生长。

动物之间的“非对称竞争”更为血腥和暴力。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是食物链上的顶级猎手。它们爆发力强,但缺乏长途追击的耐力,所以狮子不做无谓的奔跑和追逐,它们更喜欢伏击,小心翼翼地贴近目标,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屏障隐藏自己,逼近到猎物三十多米的范围内,然后突然向目标猛扑过去。而且它们的捕猎策略定位精准:在猎物充足的情况下,捕食那些最容易捕获的动物。比如有斑马、羚羊在,狮子决不去招惹野牛;即便是斑马,狮子也会观察,会在一群斑马中寻找那些老弱病残的个体去捕捉。

而且,狮子还会搞群体伏击。比如有一群斑马在一块草地上吃草,狮群就会跑到下风口打埋伏,围成一个口袋,然后让一头狮子在上风口佯攻,斑马们往下风口跑,就会落入狮子们精心布置的包围圈。

从这个角度来看,狮子真的很厉害,本身就战斗力惊人,还懂合作、讲策略,捕猎就是一场绝对的“非对称竞争”,对这些草食动物群形成了绝对的碾压。但是,从种群的角度来看,狮子还是草原的王者吗?和它们捕食的草食动物相比,还具有非对称的竞争优势吗?

在生物研究中,和食物链对应的一个概念是能量链。越靠近食物链低端,能量供给总体上会越多,所以草食动物一般数量很大,而且很少挨饿;越到食物链的高端,能量供给总体上会越少,肉食动物因此较少,而狮子也因此经常会饿肚子。狮子的繁衍注定比较艰难,因为大自然的能量链养活不了更多的狮子,这是大自然之手操纵的一种平衡。

处于食物链不同位置的生物,其种群生命力的强悍程度也不同,越是靠近食物链的高端,生物越脆弱,反而越靠近低端,生物越强悍。一旦遭遇天灾,狮子这种繁殖能力低、能量消耗大的动物最容易灭绝;而斑马则强悍得多,只要有草就能活,哪怕死了大半,只要灾害一过,新草一生,这种繁殖力高、能量消耗小的动物马上就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从种群的角度来看,到底谁比谁更彪悍,谁更有非对称竞争优势呢?

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非对称竞争时刻都在进行,每个物种都发展出自己的非对称优势,你有强大的捕杀能力,我用量上的优势取胜;你起跑速度快,我长跑耐力更强;你身强力壮抢我的资源,我可以偷偷放毒,或者通过强大的搜索能力避开你,去别的地方生活。只要找到自己的非对称优势,传统意义上的弱者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机会。经历了风风雨雨、能在残酷的“物竞天择”中生存下来的物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守正出奇的非对称竞争无处不在,关键是,它给每个物种都留下了一片非对称竞争的空间。努力和财富不成正比

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在研究国家的财富分布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同国家的财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分布方式,少部分国家占据了大部分财富,而其他大部分国家只占据少部分财富;而在研究某一个国家内部的财富分布时,也呈现出类似情况:少部分人占据大部分财富。在坐标轴上,这种现象体现为一条从高到低急剧下降,并拖着一条长长尾巴的曲线。这样的分布,用数学表达就是幂律分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尾”。

很快科学家们就发现,这种分布是如此常见,尤其是在社会现象中,比如人口的分布,比如财富的分布,又比如“知乎”上不同回答的点赞次数,等等。这种分布所遵循的规律被称为“二八法则”,意思是说,20%的人占有80% 的财富、20% 的客户带来80% 的生意、20% 的回答得到了80% 的点赞……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力度的加大,“二八法则”的不对称性进一步加深,正在变为“一九法则”甚至“0. 5/9. 5法则”,帕累托的“重要少数”正在逐渐变成“重要极少数”。非对称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常态,且非对称的程度还在加剧。

让我们看看在财富分布上,这种不公平的程度是多么超乎想象。2018年1月,国际非营利组织乐施会(Oxfam)发布最新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排名前1% 的富豪们,掌握了世界上82% 的新增财富;而全球半数最贫穷人口在过去1年当中,所拥有的财富与之前年度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而在2017年年初,这家机构的报告指出,来自不同国家的8名亿万富豪,其财富总和约等于全球半数最贫穷人口的收入总和。报告还指出,自2006至2015年,全球亿万富翁的财富总值,以平均每年13% 的幅度增加。众所周知,当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保持这样的增幅有多么不容易;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年度收入的增幅又是多少,有没有达到13% ,每个人心里还是有本账的。

除了幂律分布,自然界中还有一种分布也很常见,这就是对称的正态分布。在坐标图上,正态分布体现为一个倒U形的曲线,大部分数据分布在中间,只有少数极好或者极差。我们的身高、手臂长度、肺活量,乃至我们的考试成绩,公司里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都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比如,身高是典型的正态分布,2017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 1cm,我们可以很快推断大部分男性的身高集中在平均值周围区域,即160 cm到180 cm之间,不足160 cm和超过180 cm的总归是少数。

我们的智力水平和工作努力程度,也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规律。大概有近70% 的人智商在100 ±16的范围内(中等智力),智商在100 ±32以内的人占到了95. 44% ,而智商低于68或者高于132的人可以说是极少数了。我们的努力程度也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规律,毕竟受制于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就算是那些加班加点的程序员,他们工作时长也达不到普通人的2倍。

这两类曲线,单独看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放在一起,比如把呈正态分布的智商水平、努力程度和呈幂律分布的财富增长情况放在一个坐标系中,一条对称曲线,一条非对称曲线,两相一比照,就会让我们开始怀疑有什么不对了。小的时候父母教育我们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收获和努力成正比”,但是现实却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的努力程度和我们的聪明程度相差再大也不过几倍十几倍,为什么我们收获的财富、我们的影响力、我们的成长,呈现出的差异却不止上千倍?正态分布的努力和智商,为什么与幂律分布的成长收益共存?

如果说正态分布的本质是独立性,大量的、同质的、独立的事件将导致正态分布的形成(由大数定律来保证);那么幂律分布的本质就是“虹吸机制”,当事件不再独立(或者各事件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或者各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增强),一个事件的产生对自身和同质事件的产生有影响,且这种影响超过临界值,幂律分布就会出现。

虹吸机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举例来说,富有者有着更加雄厚的资本,就算利润率相同,他也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财富,这种滚雪球效应正是财富积累中的一种“虹吸”现象。又如注意力经济,观众更倾向于观看那些关注度较高的节目,读者更倾向于阅读那些“大咖”推荐的畅销书,这就是高关注度对后来的观众、读者的“虹吸”现象。互联网公司间重组兼并的例子也是同理,强大的公司有强大的收购能力,使得众多小公司都成为自己的“食粮”,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变得更加强大。

还有临界点的问题。我们的人生就是非对称的幂律人生,即便一开始是平等的,是对称的,但在不同的人手里,选择不同,差距就会慢慢产生,一开始是微不足道的,但到了一定临界点后就会急剧放大。举个例子,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时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但是五年后就分出了差距,到十年后同学聚会的时候就完全两样了,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