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高级中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22:46:49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高级中学

中公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高级中学试读:

前言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实行“国标、省考”的标准参照性考试。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加入全国统考。

一般来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一年举行两次,笔试于每年3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面试于每年5月和次年1月各举行一次。纵观近几年的考试,该考试已趋于标准化和成熟化:考试科目稳定,大纲无重大调整,三个学段的试题在难度上与往年持平。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找准考试突破点,查漏补缺,强化记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不断研究考试,紧扣考试大纲和考情,分析命题规律与趋势,精心编写了本系列考前冲刺试卷,以便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能有效地提高实战能力。本套试卷具有如下特色:

特色一 紧扣真题

考前训练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考试规律的一种可靠途径。为了保证考生的考前学习效果,本书编者非常注重试题的选取。书中每一道题都经过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人员精心选择,在难度、题型、考点等方面与教师资格考试契合,以期帮助广大考生准确把握题目特点及解题技巧,提升答题能力。

特色二 精细研发

针对教师资格考试命题规律及考题中的一些细节变化,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对各科教师资格考试命题趋势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讨,并将这种研发成果融入本书中,以帮助考生在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中,把握考试脉搏,明确考试方向。

特色三 凸显实用

考前阶段是考生备考的黄金时期。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根据这一规律,为考生特别编写了五套考前冲刺试卷。本套试卷提炼核心考点,点拨解题思路,参考答案详细,使考生对高频考点更加明确,帮助考生拓展知识,掌握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建立后,周公将儿子伯禽分封到曲阜建立鲁国,分封姜尚到营丘建立齐国,分封武王的弟弟康叔到殷商故都建立卫国。周公这种分封安排的原因是( )。

A.对有功人员进行封赏

B.通过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调和政治力量间的矛盾

D.维护宗法制

2.齐景公曾向孔子询问有关治国理政的问题,孔子给出的回答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回答反映他主张( )。

A.反对借助法律治国

B.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C.恢复周礼,实行德治

D.约法省禁

3.《氾胜之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农学著作,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这部著作是对当时( )区田法的总结。

A.中原地区

B.关中地区

C.江南地区

D.岭南地区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表明秦始皇( )。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崇世袭制

5.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6.“到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这次思潮的局限性,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B.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C.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D.批判了先秦儒学的消极因素,但实质上又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7.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8.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吸食鸦片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不包括( )。

A.大量白银流入英国,中国由贸易入超变为出超

B.白银外流,银价上涨,税收困难,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危机

C.对国人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D.使清政府的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更加丧失战斗力

9.( )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四洲志》

B.《华事夷言》

C.《瀛环志略》

D.《海国图志》

10.以下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否定租佃关系的合法性

B.代表新的生产力

C.坚决地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D.其土地政策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11.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遂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

A.鸦片战争前后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2.电视连续剧《红日》根据吴强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反映1947年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华东野战军在苏北和山东解放区与国民党整编74师展开一场殊死搏杀,在山东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终于攻下了孟良崮,消灭了整编74师。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的( )。

A.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

B.中共战略反攻时期

C.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

D.国共战略决战时期

13.恩格斯说,侵略战争给了中国以致命的打击,“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瓦解”“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和“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恩格斯这段论述主要是( )。

A.揭露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的危害

B.认为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C.说明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

D.强调侵略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制度

14.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 )。

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

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

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核国家行列

D.使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5.许多欧洲重要城市都建有凯旋门,高大雄伟的建筑上布满浮雕作品,向游人讲述激动人心的历史。凯旋门是( )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古代埃及

D.古代中国

16.亚里士多德说:“梭伦政体在三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二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三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

A.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17.威尼斯、热那亚是中世纪时期欧洲的重要商业港口,进入近代后其商业地位逐渐被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取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宗教战争

B.新航路的开辟

C.近代新兴城市的兴起

D.社会发展程度差异

18.马克思指出:“在那些已经发达的历史时代才开始自己发展的国家里,例如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在这些国家里,除了移居到那里去的个人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自发形成的前提,而这些个人之所以移居到那里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古老国家里现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因此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古老国家里最进步的个人。”材料认为美国能够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美国移民带去了欧洲最先进的思想观念

B.美国处于一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

C.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没有任何历史包袱

D.美国移民都是一些当时的欧洲社会不容的人

19.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中国也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工具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当时( )。

①中西方存在巨大的差距

②欧美诸国科技进步,实力强大

③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④中国尚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0.2014年,一尊高2米的普林西普铜像在东萨拉热窝市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内揭幕。每当人们提起这位青年的名字时,总会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日俄战争

D.德雷福斯事件

21.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指出:“一种国际秩序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在合法性和权力之间建立的平衡,以及分别给予两者的重视程度。无论合法性还是权力都不是为了阻止变革,两者相结合是为了确保以演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各方赤裸裸的意志较量实现变革。”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

A.主张按冷战思维来维持世界秩序

B.强调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正义性

C.靠软实力和价值观即可维持世界秩序

D.注重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稳定性

22.“人们也许会预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其他非西方地区将仿照中国的做法,建立新的权力中心。无疑,现在已有了种种为了获得政治和经济的完全独立而试图统一各自的地区、并使之现代化的‘泛’字运动,如泛阿拉伯主义和泛非主义。”如果这些运动证明是成功的,那么( )。

A.地区动荡和环境污染将更严重

B.亚非地区将走向联合

C.新的全球多极化状态必将形成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由此建立

23.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提出的“究天人之际”,属于( )。

A.唯心史观

B.朴素唯物主义史观

C.机械唯物主义史观

D.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4.有史学观点认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史学观点是( )。

A.全球史观

B.唯物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5.唐代出现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的著作,即刘知己所作的( )。

A.《通典》

B.《政典》

C.《五代史志》

D.《史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27.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怎样的程序?

28.简述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应坚持的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洪仁玕《资政新篇》

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结尾部分,采取“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进行本课小结。教师总结完毕后距下课还有一小段时间,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是为了拓展教学内容,灵机一动,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情节:

教师板书“以史为鉴”,并讲道:“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当我们今天重温这段历史,看到新兴的工业文明和传统的农耕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先后涌现出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等先进的中国人投入救亡图存、富民强国的时代大潮。这些历史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开阔心胸,关注世界,主动向西方学习技术,推动社会变革,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关系问题,面临着如何解放思想、实现中国梦的问题。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问题:

根据材料内容,请对该教师在课堂小结后的教学安排进行评价。(1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有位教师在教学《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出示材料: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人、美国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反法西斯战争政治活动家,出生于纽约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是其堂叔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历史、政治和法律,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任律师。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他以惊人的毅力进行锻炼和温泉治疗,恢复走路能力,但终生借助拐杖。1928年,当选为纽约市市长并连任两届。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1932年,他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保证“我为我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这就是“新政”一词的由来。1933年3月4日,他发表“真正让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那种无缘无故、毫无道理和毫无根据的恐慌”的就职演说。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他组织“智囊团”,开始积极推行“新政”。

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意志力坚强的总统真会带来新的应对措施吗?这些应对措施与前任胡佛相比有何不同呢?

问题:

根据材料,请对该教师的做法做出评价。(1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类似的文化传统。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申明,各成员国决心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愈来愈益密切的联合基础,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的建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欧盟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说明设计意图。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二)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地点中与成语“围魏救赵”有关的是( )。

A.长安

B.镐京

C.洛阳

D.邯郸

2.史籍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一情况的出现与( )有关。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3.下列史书记载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

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

②规定“统一车轨,修驰道”

③“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④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 )。

A.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C.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5.《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②出现了市镇经济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有学者认为:“这个时代的门阀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优势。……他们凭借祖先的余荫,不但垄断官吏选举之权,凡州郡掌管选举铨叙的官吏,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土地兼并的加剧

D.门阀世家的壮大

7.天宝二年(743年),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郡(扬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稽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这则材料表明唐代(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8.“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A.“天朝上国”思想依然浓厚

B.进入与西方平等交往时期

C.国人对中西新关系没有异议

D.洋务运动得以迅速兴起

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作用评价有误的是( )。

A.促进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带来新的生产技术

C.一定程度上抵御外国的经济扩张

D.诞生中国最早的工业无产阶级

10.“在孔家思想统治之下,……中国文化的改变,至多只有皮毛的改变,没有彻底的主张。”“一直到了民国四五年以后,开始有些人做了片断的个人主义言论。”材料中的“开始”与哪一事件有关?(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积极意义的是( )。

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C.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开启近代化教育事业

12.1937年9月23日,国民党通信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同一天,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中国共产党的谈话》。国民党此举的最大意义是( )。

A.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B.赢得民主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C.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D.争取国际支持与理解

13.1944年10月25日《新华日报》短评:“渥太华杂志说:‘英国人民对于反对党的讨论、辩论和评论,非常重视,所以由国库拨款成立反对党,使之评论政府。’看了这消息不免使人大吃了一惊。理由不辩自明:让人民来评论,这种办法是不合于我们东方人的文化习惯的。东西文化的不同之点,恐怕这倒是一例。”本段材料的真正意图是要说明( )。

A.民众评论政府不利于抗战

B.英国式的政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

C.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反对一党独裁

D.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影响了两者的政治生活

14.“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因其进步性受到称赞,但是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如民主政治主体范围的狭隘性。下列选项中可以拥有民主政治参与权的是( )。

A.本邦成年女性公民

B.本邦成年男性公民

C.外邦成年男性公民

D.本邦男性奴隶

16.“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17.这位戏剧作家用作品展示了16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的社会场景,表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塑造了罗密欧、夏洛克、哈姆雷特等经典戏剧形象。这位戏剧作家是( )。

A.伊拉斯谟

B.塞万提斯

C.莎士比亚

D.王尔德

18.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重商主义是为了适应资本原始积累而产生的一种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少买”,以防止贵金属流出;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多卖”,实现贸易上的顺差。材料强调“少买”“多卖”实际上是( )。

A.对外贸易的不同方式

B.贸易保护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自由放任原则

20.1964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这次会议后诞生了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它的名字是( )。

A.欧洲联盟

B.七十七国集团

C.西非共同体

D.南锥体

21.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C.德日意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22.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 )。

A.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

B.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

23.“春秋三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吕氏春秋》

24.下列属于情感目标表述的是( )。

A.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概念

B.感知人类文明史中的实践与创造

C.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D.树立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25.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三个层面,即( )。

①知识与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④运用和理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27.简述乡土历史教材选编应遵循的原则。

28.简述教学设计流程。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1)根据材料,总结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8分)(2)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分析这两种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讲《两极世界的形成》中美国援助欧洲国家实施马歇尔计划时,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两个老师都设计了问题。

甲老师的问题是“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吗?”同学们表示不知道,都低下头,怕被老师点名,课堂气氛很低沉。

乙老师则并未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漫画,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上一只受伤的狮子头戴画着美国国旗的帽子,拉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一位大腹便便的大老板,他手中的皮鞭打在狮子身上,正好在身上形成一个美元符号。然后问学生他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进而问道:图中表现出了什么深层含义。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之后老师结合漫画和课本给出了答案,并很好地引出了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由上面的两则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案可以很好看出和对比出,两位老师所设计的问题是一样的,不过带给学生们的记忆效果和课堂气氛完全不同,甲老师班上的学生记得远没有乙老师班上的深刻。

问题:(1)对甲乙两位老师所设计的问题及乙老师运用图示法的教学片段进行评价。(8分)(2)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好图示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8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以下是《新航路的开辟》课文摘录部分: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自《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对书中关于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问题: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该课的导入语,并说明设计意图。(16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材料二:

课文摘录: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通缉,被迫逃亡海外。在英国,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他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尽管当时的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他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说明设计意图。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三)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予小贵族,但不得买卖,黎民百姓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反映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朝制

2.班固在《汉书·食货志》里记载:“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某学者在研究宋代历史时,对两宋时期枢密使的人数进行过统计,数据表明724名枢密使、枢密副使中,文臣为659人,约占总人数的91%。这说明( )。

A.文臣更善于管理军队事务

B.两宋时期缺乏优秀的军事将领

C.鉴于五代藩镇割据教训,统治者用文臣压制武将

D.宋朝不注重军队建设

4.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禄山等叛军在叛乱初期攻下军事重镇潼关,进占洛阳和长安,唐玄宗被迫逃亡四川。这说明( )。

A.统治者昏庸无能

B.前方将领指挥不力

C.安史叛军实力强大

D.军事上的溃败反映出当时各项制度遭到破坏

5.张居正为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推行“一条鞭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缓解财政紧张状况

②简化了征收手续

③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

④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据《宋史·张逊传》载:太宗二年,“阇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于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C.商业收入成为北宋重要财源

D.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

7.《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基本仍属小农经济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有关《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动摇清政府闭关政策的是( )。

A.割让香港

B.五口通商,废除“公行”制度

C.巨额赔款

D.协定关税

9.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10.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所以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

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商合办的企业

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已基本消失

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已普遍存在

11.下列城市中,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南京

②厦门

③天津

④重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2.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主要反映了梁启超( )。

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B.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

C.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

D.对革命统一战线的否定

13.1947年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这次土地改革的意义在于( )。

A.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B.推动农村民主政权建设

C.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D.改变土地的所有性质

14.1979年秋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从原来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小岗村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 )。

A.人民公社的建立

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C.科学种田理念的普及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梭伦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

A.颁布《解负令》

B.根据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

C.建立四百人会议

D.实行陶片放逐法

16.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古代希腊的辉煌。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他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然后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共组成了10个行政区。其做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基本上实现了各阶层公民的平等

B.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C.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D.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7.1689年2月,英国国会要求威廉夫妇接受一份《权利宣言》,并于同年10月将这份宣言变成法律,史称《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内容不包括( )。

A.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

B.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擅自加税

C.国王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D.国王无须国会同意即可摊派税额

18.“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9.“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做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2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起到重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的内容有(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将外国和私人资本引入国有企业

D.在流通领域恢复货币和市场

21.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这表明戴高乐( )。

A.认为欧洲的恢复和发展需要得到美国的援助

B.希望进一步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主张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

D.强调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本前提

22.谢益显在《完整掌握国家主权概念》一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的战争与冲突更多地发生在一国之内,如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等,这些违反人道、有悖人类文明通识的行为日益成为维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维和行动成为一种超国家主权的国际行为,国家主权概念在理解上发生了改变。事实上,国家主权概念的变动,还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事务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国际贸易需要在一个多边协商的框架下实现共赢;互联网冲破了文化的边界;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等,都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往往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所能独立解决的。可以说,一国的决策或会引起全球的连锁反应,相应的,决策的出台就需要在全球背景下进行思度与考量,“主权让渡”概念浮现出来。下列有关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主权让渡”是大国干预他国的借口

B.主权国家之间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组织并开展行动,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行为

C.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也是成员国让渡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结果

D.国家主权让渡有利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23.《史记》成书后有许多学者为其做注解。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记三家注”不包括( )。

A.《史记音义》

B.《史记集解》

C.《史记索隐》

D.《史记正义》

24.“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没有理论、思想,其中包括那些倡导‘学术自由’的人。”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A.历史研究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B.历史研究必须有充分的史实证据

C.历史研究必须有统一的理论指导

D.历史研究应该有充足的史实依据

2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

A.革命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

27.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选取符合教学要求的历史材料?

28.简述教师教学技能的特点。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大化二年(646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

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其二曰,初修京师,置畿内国司、郡司……凡畿内东自名垦横河以来,南自纪伊兄山以来,西自赤石栉渊以来,北自近江狭狭波合坂山以来,为畿内国。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三十里以下、四里以上为中郡,三里为小郡。其郡司并取国造性识清廉、堪时务者,为大领、少领……

其三曰,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十二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二束二把,町租稻二十二束。

其四曰,罢旧赋役而行田之调。凡绢、絁、丝、绵并随乡土所出。田一町绢一丈,四町成匹,长四丈,广二尺半;絁二丈,二町成匹,长广同绢;布四丈,长广同绢、絁,一町成端。别收户别之调,一户赀布一丈二尺。凡调副物盐贽,亦随乡土所出。凡官马者,中马每一百户输一匹,若细马每二百户输一匹,其买马值者,一户布一丈二尺。凡兵者,人身输刀、甲、弓、矢、幡、鼓。凡仕丁者,改旧每三十户一人,而每五十户一人,以充诸司,以五十户充仕丁一人之粮。一户庸布一丈二尺,庸米五斗。——《日本书纪》卷25“孝德纪”

问题:(1)阅读上述材料,总结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8分)(2)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谈谈大化改新对当时日本产生的影响。(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在讲述必修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乡土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农村改革以来,成就突出、变化巨大的示范典型(各地都有一些类似的示范村、示范乡);邀请当地经历了改革前后整个变化过程,感受深刻的村民做主题报告,介绍农村改革的主要步骤以及它所引起的每一步变化;可以组织参观一些著名的乡镇企业,或对它们进行专题介绍(各地也都会有一些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著名企业或企业集团,如广东健力宝集团,浙江吉利汽车制造公司等)。

问题:(1)以上是某教师利用乡土资源的教学设计,试评析此教学设计。(8分)(2)开发乡土历史资源有何重要意义?(8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位教师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设置的相关问题:

一、1917年3月在俄国爆发的革命是谁领导的,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二、为什么把在俄国1917年3月份爆发的革命称之为“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是否实现了民众意愿?

三、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叫什么名字,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问题:(1)该老师的问题设置是否符合高中历史课堂要求?(8分)(2)简述新课讲授中提问技能的类型及原则。(8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课文摘录: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汽车越来越多,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70年以后的30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殖民地和半殖民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说明设计意图。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四)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距今5000余年前,黄帝与炎帝部族联合跟蚩尤部族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役是( )。

A.阪泉大战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鸣条之战

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3.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该诗说明了唐朝( )。

①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商业繁荣

②人们重利轻义,儒家仁义道德遭破坏

③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

④长安是全国商业中心,汇集了各地特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元代,松江棉布风靡全国,有谚语云:“松郡棉布,衣被天下。”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人们喜欢用松江的棉纺织品

B.其他地区棉纺织技术落后

C.棉布纺织和印染技术的进步

D.松江地区长途贩运活动活跃

5.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他这些观点的实质是( )。

A.肯定个人的价值

B.批判传统的儒学礼教和文化专制

C.否定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D.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6.清朝袁枚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章学诚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人家田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性炙。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 )。

A.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B.经世致用思想得到重视

C.理学思想受到冲击

D.教育平等的观念成为共识

7.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帝向军机处官员颁发军机处印信。雍正帝此举的目的是( )。

A.加快处理边疆军务

B.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C.提升中央机构的办事效率

D.培养治国人才

8.1845年,( )著有《康輶纪行》,书中揭露英国、俄国侵略中国的野心,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的防务。

A.姚莹

B.梁启超

C.胡适

D.魏源

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为体”根本目的是( )。

A.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的权威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

C.维护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延续性

D.抵御外侮,谋求自强之路

10.“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11.1912年上海《民立报》发表谭人凤《粤汉铁路说贴》:“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次第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由此可见( )。

A.作者积极主张推进交通近代化

B.民国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发展

C.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铁路事业发展

12.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13.全面抗战初期,面对“速胜论”“亡国论”等言论甚嚣尘上,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对抗战的意义在于( )。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理论基础

B.指出取得抗战胜利必须采取人民战争的形式

C.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D.团结广大爱国民主人士

14.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名致电参与首次核试验的全体人员和一切从事国防建设的同志们,热烈祝贺他们取得的“巨大胜利”。“巨大胜利”具体指( )。

A.我国第一座核反应实验堆成功运行

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我国第一次核弹空投爆炸实验成功

D.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5.经过( ),传统的血缘部落被打散,在新选区的基础上选举出五百人会议,取代原来的四百人会议。

A.梭伦改革

B.提秀斯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克利斯提尼改革

16.法国古典学家古朗治在《古代城邦》中写道:“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只有一个神……”由此可知,当时雅典的( )。

A.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

C.良性的政党政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D.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关系密切

17.《独立宣言》是美国近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份历史文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独立宣言》阐述的内容是( )。

A.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

B.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高压专制措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