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22:28:00

点击下载

作者:闫志兴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广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农广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试读:

序言

农广校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简称。农广校是在我国农村改革之后、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迸发、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渴望、农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形势下诞生的。目前,农广校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既是中等职业学校,又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是体系办学,有中央、省、市、县农广校,乡镇还设立教学班。农广校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学历教育和农民培训。唐山市农广校成立于1981年,下辖14所县(市)区农广校,现有教职工230多人。建校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以中专教育为主体,积极与高校联合办学,发展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常年深入基层开展农民培训,为唐山市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截止2014年底,唐山市农广校共培养中专、大专及本科生8万多人,目前在校生5000多人,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农民300多万人次。

笔者从1998年开始担任唐山市农广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已有17个年头,2002年获得高级政工师资格。学习借鉴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农广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实际,编写一本关于农广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书是我多年来的愿望。本书根据农广校既开展学历教育,又开展农民培训的职能特点,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主题,瞄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分别就农广校大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和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作了粗浅的探讨分析,因此取名为“农广校思想政治工作探析”。本书的一些观点对做好新时期大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对农广校大中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书着重探讨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大中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他们德才兼备的竞争意识;二是加强大中专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三是立足整体性探讨大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大中专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个人的素质与能力的竞争。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关系个人成败、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竞争的大背景下,探讨实现个人能力与道德素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德育模式,努力提高大中专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实力,无论对大中专学生自己还是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的大中专学生从总体上看,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思想道德缺失的问题,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发生冲突,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部分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弱化,处处考虑个人得失;部分学生学习行为无自律,时间利用缺乏安排,金钱使用无度,个人行为修养背离道德规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表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代大中专学生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承载着民族和时代的重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的情感状况直接反映着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在未来生活中的发展潜力,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大中专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至关重要。近年来,情感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其价值也得到了很好的显现。同时,也存在着对大中专学生的情感关注不够、情感教育目标定位不准、情感教育力度不强等问题,必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系统,其中涉及的每个要素与其他要素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每一个环节都与其他环节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整体上研究大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同时,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文化多元化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价值观念相互交流、相互碰撞更加频繁,这就使当代大中专学生的思想素质呈现出错综复杂、层次丰富的态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着眼全局、综合考虑,以整体性视角把握大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于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本书涉及教育的内容更多一些,因为农民是我们国家最大的群体,而且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较差,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书重点分析了当代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有些农民理想信念淡薄,对调结构、转方式缺乏认识,自觉性不强;有些农民不求进取,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比较严重;有些农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严重,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有些农民搞封建迷信、红白事大操大办、赌博、盗窃等违法乱纪行为严重;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但不作为,反而以权谋私、拉帮结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了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不断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形势政策等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帮助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本书阐述了农民培训的问题,分析了农民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农民培训的对策建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其亮点是将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融为一体,目的是解决当前和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是促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大举措。国家农业部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14年在全国推开。本书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大意义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也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农民培训与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指出了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农民培训之中的重要性。针对农广校是农民培训的主体,是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阐明了农广校如何在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理念和措施。

本书是笔者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为高校、中专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帮助。由于笔者理论水平不高,调查研究不够,尽管从事农村工作多年,但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所以此书一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恳请思想政治工作同仁和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闫志兴2015年6月第一章  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素质与能力的竞争。每个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在人才竞争的形势下,探讨实现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大中专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于增强其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含义

农广校的大中专学生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农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仍然滞后,对大中专学生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使大中专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提升,是新时期农广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因此,在对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内在联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农广校大中专学生道德素质的培育问题,对于促进社会道德风貌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一)道德素质的含义

1、道德素质的内涵

道德素质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知道道德素质的含义,应首先知道道德的内涵。所谓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的舆论、传统的习俗和人们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基本要求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对人的规定性,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基本法则。作为人的一种行为方式,道德体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做人的原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对于个人来说,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美好生活的保障。因此,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道德需求,这是道德素质形成的前提。

道德素质作为个人素质的组成部分,可以界定为每个人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陶、教育培养和生活历练逐步形成的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范,模范践行个人德性要求的行为和能力,他是个人在处理各种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素质的内涵:首先,道德素质是知识与经验的内化和升华,它形成并完善于个人长期而反复的生活实践,是个人行为动机、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的决定力量,是个人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其次,道德规范既包括社会公共道德,也包括个人生活道德,因而一个具备合格道德素质的人应该既具备公共道德又具备个人道德;第三,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反映在外在行为之中,通过外在行为得到评价和检验,体现为知与行的统一。

2、道德素质的特征(1)

基础性。道德素质是每个人在一定情境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内在心理品质,直接反映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由于个人的道德行为是由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价值目标等引发的,因而个人对于社会道德规范遵守与否以及遵守的程度就直接决定了个人行为的方向、性质和社会效应。因此,道德素质对于个人的行为模式具有基础性作用。道德素质所具有的价值定向、行为动力等功能不仅决定了它在个人行为模式中的基础地位,而且决定了它在个人综合素质中的基础地位。(2)

内隐性。首先,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是个人道德观念内化的过程。即个人在后天教育和环境熏陶中自觉接受社会的道德原则、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渗透。其次,道德素质是一种潜在的道德能力,它生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是个人进行道德活动的主观条件和内在依据。作为一种不可直观的内在品质,道德素质只有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中才能显现出来。(3)

相对稳定性和变化性。作为人的内在品质,道德素质一旦形成就以道德价值观的形式存在,在各种不同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经常的、稳定的、一致的品格,成为支配行为的稳定力量。此外,道德素质又具有变化性。首先,道德素质的形成环境具有变化性。道德素质的形成和表现都会受到社会

条件、具体环境的制约,这些条件的改变就会造成道德素质的相应变化。其次,道德素质形成的模式具有动态性。一些心理学家早就认识到道德素质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可见,道德素质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可变动、可塑造、可培育的一面,是动态和稳定的有机统一体。

3、道德素质的产生依据(1)

个人心理的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道德素质的发展,是人的高级需要不断刺激的结果”。他认为,人之为人就在于人具有超越物质需求的精神需求,就是过有意义的生活,人如果缺少道德素质的支撑,有意义的生活就难以实现。许多学者关于个人道德发展的研究共同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人不仅具有道德素质的需要,还具有道德素质发展的心理机制。因此,人之为人的过程,既是一个需要道德素质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过程。(2)

社会存在的依据。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同人与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人既是“个体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存在的两重性表明: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也离不开社会,如果没有个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社会就是一种主观而空洞的抽象;如果否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个人同样也是一种没有区别、没有规定的抽象。

人的存在的两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两重性。作为个体的存在物,人具有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即个人利益。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又具有维持社会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即社会共同利益。人的这两种需要和利益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立和统一。任何个人都面临着处理个人需要与集体需要的问题,道德就是适应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因此,道德是个人生存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的需要,道德就是调解个人与社会存在的价值尺度。

4、道德素质的形成机制

道德素质是人的思想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自然遵循人的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1)

外在因素。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化了的观念和品质,它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决定因素。每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决定作用,这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社会因素。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每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文化环境为每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提供了直接动力。二是家庭和学校因素。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是每个人道德素质形成的起点,无论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是家庭成员的言行都会直接影响每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学校是每个人接受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对每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起到最直接、最全面的影响。三是个人自身因素。如个人的文化水平、心理特征、生理状况等都会对道德素质的形成造成影响。(2)

内在机制。每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不断转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每个人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一定的社会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等进行选择、消化、认同、接纳,从而将其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的过程。外化就是每个人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将以纳入思想体系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自主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养成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和外化这两个阶段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的,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是内化的目标和归宿。这样一个内化、外化不断反复的转化机制,是每个人道德素质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内在逻辑。这一基本规律客观上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强调外在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个人自我修养的锻炼。(二)行为能力的含义

1、行为能力的内涵

行为能力,一般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本领。知识与能力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知识的积累是能力形成提高的前提,没有一定知识的积淀就难以形成相应的能力;能力是每个人进一步获取知识的保障,能力的大小制约着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取得成就的高低。

能力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按照能力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心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行为能力可以概括为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业务能力三个方面:(1)

自我管理能力。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效地调动主观能动性,规划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完善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发、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管理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基础,一个人能否自觉地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做出有效地约束和调整,是获得内部世界安宁平和、外部世界融洽合作以及职业活动高效顺利的关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应特别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2)

人际交往能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每个人的交往范围更加广泛、内容不断深化、形式日趋多样;另一方面,为每个人带来了比较严重的交往困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机制进入了生活的各个领域。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竞争,人类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然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等无情的竞争规律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实际上,每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的社会性、群居性,客观上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是和谐合作的。和谐合作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个体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为每个人带来更多的人际支持和社会帮助,使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有限的资源转化为更多的社会财富。另外,和谐的人际交往还能有效地缓解心情焦虑、烦闷、困惑,为每个人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慰藉,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应更加注重大中专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3)

业务能力。大中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主要是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既包括职业所需的一般技能,如组织管理、信息处理等能力,还包括特殊职业所需的技能,如农业职位要求具备种植、养殖、加工等技能;科技职位要求具备实验技能、计算技能和分析判断技能。每个人都会进入相应的社会职业

领域,并且在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发挥作用,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物质、尊重、成就和社会的认可。职业不仅是每个人获取生存资源的途径,也是每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媒介,更是每个人提升自己、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职业与人的一生是密不可分的,人与人之间在职业技能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风貌和发展空间。因此,大中专学生正处在职业技能的形成期,应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

2、行为能力对于个人的意义(1)

生命存在的前提。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依赖于人们依据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所进行的物质资料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的本质是每个人本质力量即内在能力的对象化。因此,个人能力的存在是个人进行劳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正是因为能力的存在,才使包括物质资料创造活动在内的所有活动得以顺利进行。(2)

实现人文价值的保障。独立、自主、平等、尊严等人文价值是几千年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个体生命的存在,也取决于每个人对人文价值的认同、实现和维护,这就需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和保障。1984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能赢得了我国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不仅突破了我国运动员自参加奥运会以来金牌零的记录,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和尊严,他本人因此也成了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能力不仅是每个人人文价值实现的保障,也是群体人文价值实现的依托。(三)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关系

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素质制约行为能力(1)道德素质具有行为能力的功能。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关系就是德与才的关系。对每个人来说,“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手段、是工具。“才”作为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和潜能,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因此,为了让“才”有效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就需要道德对其引导。道德素质是每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主要是通过激发每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来对无取向的行为能力加以引导,从而保障行为的方向。一个道德需要强烈的人,常常会因为精神世界的空虚而处于焦虑状态,而这种焦虑状态会促使他积极地弥补欠缺,从而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一个没有道德需要的人,很难保证他的行为能合乎道德的要求。道德需求的强弱根本上取决于道德素质的高低。此外,每个人内在的素质,往往通过外在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而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动机是否强烈,直接取决于道德需要的程度和层次。可见,道德素质是道德需要的内在根源,道德需要是道德素质的集中表现。(2)

道德素质具有行为调控功能。道德素质的行为调控功能,就是在行为活动过程中,道德素质会自动地对主体行为目标的确定、行为方法的选择以及整个行为过程进行调控,从而保证行为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行为目标,行为主体不仅要抑制自身不正当的欲望、情绪和情感,确保自身能够全力以赴的投入行为活动,更要监控行为过程,保证行为过程中方法手段的正当性、资源调度的高效性,从而保证行为活动的连续性和彻底性。由此可见,道德素质的自我调控功能,是主体意志自制力和道德责任意识的高度综合与统一。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那么他就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反之,就会相应地缺乏自我调控能力。(3)

道德素质具有价值定向功能。主体在进行道德行为之前,首先面临的是价值取向问题。每个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自身的行为动机。道德素质主要是通过帮助个人澄清价值信念来统一行为动机,并通过影响个人对待社会利益、人民福祉的态度来指导个人的行为方向。良好的道德素质使每个人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刻以社会的价值目标作为自身的最高追求,在遇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够自觉地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在行为中始终体现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精神。正是道德素质的这种价值定向功能,使每个人能够在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中做出有效地调节,保证个人行为实践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高效性。

2、道德素质在行为能力的获得中提升完善(1)道德素质形成与行为实践。道德素质作为个人内在的思想品质和行

为倾向,形成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等行为实践。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了每个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自觉遵守已有的道德规范,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每个人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不仅会为个人带来物质利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会带来社会关系的丰富与融洽。而物质条件的增加以及社会关系的丰富,直接制约着个人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升。(2)

道德素质体现与行为表现。道德素质形成于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它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成为决定个人行为活动不可直观的内在品质。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行为,在处理道德现象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道德素质只有在行为实践中才能得到科学检验,因为单纯的先天禀赋和知识记忆不是道德素质,唯有在行为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稳定的生活习惯、待人品行才是内化了的道德素质。可见,行为实践不仅是道德素质形成的起点,也是道德素质展现的舞台。(3)

道德素质完善于行为历练。道德素质的完善和提升必须以行为实践为依托,它需要每个人在反复的行为实践中认知道德情境,检验道德规范,从而调整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可以说,反复的实践磨练是每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实现个性健全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使他们变得任性、脆弱、缺乏意志力。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充斥着对道德素养的鄙夷和漠视,这种客观环境不利于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与完善,迫切要求道德规范指导与监督下的反复实践历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不断检验并强化道德信念,培育出牢固、稳定而且真实的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道德是正确行为的基础和前提,行为是道德提升完善的平台。大中专学生要想成才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否则,不仅不能成才,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应不断学习、丰富知识,锻炼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二、加强道德素质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

1、有利于提升人格境界

道德是协调人的各种内在需要、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方式,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重性,过分强调哪一种生活都会破坏个人人格的平衡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会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利益,一方面直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也在为此承受很大的损失,就是精神生活的日渐萎靡和情感世界的不断缺失。因此,要想获得精神生活的提升和心灵世界的慰藉,“根本途径就是发挥道德的价值功能,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水平,构建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怀”。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能够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中间找到平衡,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和困难,能够正确对待得与失,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境界的提升。

2、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生产力的创造,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就不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因此,道德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提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发展的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是综合的、全面的,既有向外的求索,又有向内的省问。只重视外在能力的提升而放松道德素质培养的片面培育模式,不仅会破坏个人的内在和谐,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人格境界,还会破坏个人的外在和谐,妨碍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普遍重视行为能力的背景下,强调道德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实现对生命的充实和超越,促进社会公平竞争。(二)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有利于实现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学校教育因普遍重视专业知识教学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智商缺乏智慧、有知识缺乏教养的人才,而德育本身也因模式的局限,即过分重视道德规范的学习考核,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考核分数与道德素质低相关性的局面。强调能力发展、注重能力提升,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本书适应时代发展,立足于行为能力研究道德素质,可以帮助大中专学生充分认识道德素质对自身发展的价值,有助于激发他们提升道德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自觉加强道德素质的锻炼和提

高。

2、有利于适应时代要求,拓宽德才研究途径

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关系,也就是德与才的关系。德与才的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过去主要是从其本身出发研究德才,如学生的能力现状研究、学生的能力培养探讨等。本书则是在普遍重视行为能力的时代背景下,将行为能力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立足于行为能力研究道德素质,探索新时期大中专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新路径,着力解决当代大中专学生行为能力较高与道德素质较低的矛盾,从而提高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的社会意义

社会是否和谐,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不那么明显。从行为能力的角度探索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让每个人认识到道德素质对于自身能力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有利于激发个人道德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效。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必然会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2、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道德要求

道德对于物质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培养具有特定道德观念和精神气质的人来实现。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量,更是大中专学生实现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每个人的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水平的实践依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只有把着眼点放在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上才能取得实效。而每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行为能力与道德素质的关系,能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直接决定个人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和性质。

三、大中专学生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的现状(一)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现状

1、道德素质偏低导致人际交往冲突

人生活在社会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的一生是在社会交往中度过的。良好的社会交往是每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全健康以及生活快乐幸福的必要前提。妥善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健康成熟的重要标志和可靠保障。唐山市农广校调查表明,目前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在交往上都有一定的欠缺,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更是比较突出。据对1500名学生的调查,有90%以上的学生曾经在人际交往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有30%以上的学生将人际交往困惑列为受困扰最多的问题;有80%以上的学生最想真挚的友谊;有70%的学生最怕失去朋友。可见,人际交往困难已经成为困扰农广校大中专学生的突出问题。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深受他人欢迎的品质主要是:真诚可靠、团结友善、关心他人、奉献集体等。现在的大中专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自以为是,很少考虑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此外,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和利益关注也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多的考虑能否得到经济实惠,对自己有用的深交,没用的浅交或不交。当面对集体利益时也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实惠,没有真诚和奉献可言,这当然也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真诚守信、团结友善、关心他人、奉献集体等成功交往的基本准则,恰恰也是道德的基本规范。道德规范产生于社会有序进行的需要,协调各种矛盾与冲突、保障社会有序运行是道德的普遍目的。人离不开社会,个人的需要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可见,保障社会有序运行,有利于实现个人的需要,这是道德的最终目的。道德作为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其主要特点就是要求个人作出必要的节制或牺牲。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具备道德素养的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或集体,就很难获得良好的人际支持。相反,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会在行为中自觉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以诚待人,团结友善,关心他人,自然会赢得人际交往的顺畅和成功。

2、对道德素质的轻视影响了职业技能的提升

职业是每个人获得生活来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人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每个人通过职业活动与社会、他人建立联系,通过职业活动张扬个性,体现自我尊严,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从事相应职业活动能力的强弱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学校的教育并不完全出于未来职业的需求,但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人才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社会已经向每个大中专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从唐山市的农业部门来看,选人的标准除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足够的创造力、高超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精神外,更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道德,所有的考试人员除了笔试进段外,还要进行严格的面试,以考核他们是否具有正直、诚信、可靠等道德素养。唐山市农科院等技术型的科研单位在选用人才时也不仅限于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考核应聘者的职业道德状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大中专学生就业后最欠缺的就是敬业精神,而看重的是经济收入高,能发挥个人的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则位居最后。大中专学生在就业动机方面,片面关注岗位所能提供的工资待遇、工作地点等。在敬业精神方面,奉献意识明显弱化,处处考虑个人得失,择业时不讲诚信,轻易违约。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拈轻怕重,频繁跳槽。大中专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不仅给社会整体道德风尚、就业环境带来了冲击,也为个人成长和职业进步造成了障碍。

3、对个人私德忽视弱化了自我管理效果

成人的自觉就在于能够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自我管理的能力应成为大中专学生必备的技能和不可或缺的素质。大中专学生的自我管理应以这样的目标为努力方向:就是自觉协调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学校的教育目标,主动协调个人学习生活的内外因素,以实现有效的自我学习和生活管理,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然而,近年来大中专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行为无自律,依赖教育管理;二是时间利用缺乏安排,无所事事;三是金钱使用无度,不懂得节约花钱;四是个人行为修养背离道德规范,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五是考试作弊已成习惯,严重影响学风。大中专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人私德方面的缺失。私德内在的要求是真诚、自觉和超越。所谓真诚,就是依靠内心的信念而不是功利性的目的做出道德选择并付诸实践的品质。所谓自觉,就是个人作出某种道德选择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内在的、自觉的、自省的品质。所谓超越,就是锤炼私德不是以功利为目的,只为追求人格完善和至上道德理想的品质。无论是日常行为还是紧急情况,指导人们行为的主要是内在的、内化的人格和良心,即私德的因素。(二)大中专学生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失调状况及原因分析

1、社会的负面影响(1)

激烈的社会竞争扭曲了人才选拔标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效率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能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效率的强调使竞争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行为法则。竞争有力地刺激了人们追求高效率,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培养了人们强烈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自主意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领域运用和实践着这些观念,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效率观念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赢得竞争的胜利,市场主体之间竭力进行激烈的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是兼顾公平、以广泛合作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竞争,只有这种竞争,才能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种良性科学的竞争,内在的要求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应该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道德品行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然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使得社会人才选拔标准在悄无声息的发生逆转。能否创造效益、能否创造高额的经济价值成为企业的首选考虑,本应作为市场准入门槛的道德修养被弱化,不规则的市场逐利行为悄然滋长,市场主体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道德的市场行为主体不仅没有收到及时的惩罚,反而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威望。这样,隐形的具有社会调节功能的道德素养被无形忽视,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在竞争的洪流中被冲刷成重才轻德的片面标准。(2)

片面的利益关注导致了道德观念的弱化。利益是人们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总和。利益需求是人们的客观需求。道德是维持良好人际秩序的基本规范,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是伦理学中最基本的问题。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确定了求利的合法性,不仅强化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也为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谋取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现实条件。从此,追求利

益成了合法合德的行为。这种求利的合法化,使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优胜劣汰的压力和利益最大化的诱惑促使人们竭尽全力地创造利润,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求利行为渐渐脱离了道德的控制和驾驭,高额利润的诱惑催生了一部分不道德的市场行为,物质利益原则被无限泛化,社会中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交换观念也渗透到了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催生了权力腐败以及违背家庭伦理等现象。

无论是重义轻利的道义论,还是重利轻义的功利论,都是片面强调了“利”或“义”,把二者割裂开来。事实上,利益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首先,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始终都是特定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的反映,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其次,道德的实现离不开利益,因为创造和增加社会利益的总量,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实现道德生活的根本途径。再次,利益必须接受道德的规范,如果获得利益的方式以及利益的最终分配不能接受道德的规范,这样的利益不仅不能增进人们的福祉,还会影响社会利益的再创造,妨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目前违背道德良心只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不道德市场行为频繁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致使社会道德风貌不断恶化,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过分的个体凸显导致了公德意识受损。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原则,大大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力,人们的个性得到了尽情释放和张扬,个人的权利、利益和尊严得到了充分地尊重和确认,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尤为强烈。可以说,市场经济为自己培养了成千上万具有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市场主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市场经济以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为直接追求,容易使一些人在强调自我的同时,不自觉的跌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一味崇尚自我,片面夸大自我,认为个人利益是唯一的现实利益,他人利益应该服从个人利益,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日常行为中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他人的需求,甚至发生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违背公德的行为。公德是维护正常的公共生活而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共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无严格的界限,社会公共生活是由无数个个人日常生活组成的,当人们的生活内容不断扩展涉及他人时便成了社会生活的内容,而当个人的行为妨碍到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时便违反了社会公德。个体在日常行为中不懂得克制自己而过分强调自我利益、自我中心,必然导致公德受损。

2、教育的消极倾向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主要是在学校获得的。如今社会各用人单位都在关注大中专毕业生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不适应社会的素质需求。(1)知性德育与素质培养脱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和重要内容,道德素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理应成为教育活动优先培养的目标。然而,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现代教育专心致志于向学生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在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的同时,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这种严重背离素质培养方向的教育在不断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集体和自身有用性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生命关怀,从而排斥了真正的德育。而专门的科学的德育正在蜕变为与知识教育无差别的教育,因而被学者称为“知性教育”。所谓知性教育,就是将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唯一目标的教育模式。道德教育应该包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教育、价值和信念教育三个层次。然而在知性教育的操作模式下,德育等同于有组织、有计划的道德知识教育、道德规范说教和道德伦理灌输。这样,学校德育就只是“用教材装满学生的头脑,完全不关心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德性和良知如何”,呈现出德育课程知识化、教学方法灌输化、考核方式记忆化的特征。

首先,教育内容不够合理。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课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依托。然而,学校的教育正在显露出教育主题课程化的倾向,如心理教育重要就开设心理教育课,环境教育重要就开设环境教育课,这样课程知识本身取代了课程知识的道德意义成了教育的唯一目标。因此,课程无限扩展,而学生在这些课程里获得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而只是与心理、环境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这些空泛的知识和概

念的记忆,难以有效地支撑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这种缺乏素质培养的知识化的教育不等于真正的德育,它属于知识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门为了应付考试、争取考分的课程,无法满足受教育者处理具体、日常的生活伦理问题的需要。

其次,方式方法不够合理。灌输式教学是实施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如今最为普遍采用的是讲授、讲解和讨论,这三种方式的主要意图就是向学生说明具体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是什么。学生要做到的就是将老师所讲的内容记忆下来,以应付现行的考试。这种居高临下、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另一方面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教学形式呆板、教学内容陈旧,这样的德育课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反感。

再次,德育素质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目前学校主要依据道德知识的考核分数评定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考核的重点是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程度,通过考核得到检验的只是受教育者的记忆力,而受教育者自身所持的道德观念是否有所变化,内在的素质是否得到提升,行为是否会因为所受的教育而有所改变等都不在考核关注之列。这种考核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也不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因为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但道德并非纯粹的知识系统,而是具有实践导向的价值体系,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巩固道德认知,最终形成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2)教育者道德素质的欠缺。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影响者,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强调,做导师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修养,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见,教师的品行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极大影响。良好的教师素质能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积极作用,相反则会给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带来消极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中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好的,大部分高校、中职学校的教师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但也有部分教师掌握两套原则,一套为学生,一套为自己。他们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学生的伦理原则割裂开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可以不做到。有的教师课上课下言行相悖,表里不一,甚至假公济私;有的兼职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不能得到保证,有的甚至将工作视为一种差事,应付了事,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等。这些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而且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效果,更给学生留下了道德素质与个人能力呈相反关系的印象,致使他们片面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锤炼。(3)道德素质培育机制不足。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历程中,群众运动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力量,运动是那个时代惯用的斗争方式和教育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曾经力图通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教育运动,将政治感召、外部舆论监督结合成巨大的教育威力,如“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及又红又专、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等成为当时主要的德育模式。对阶级斗争和政治主导性的过分强调,使当时的德育渐渐服从和服务于政治运动的需要,走上了泛政治化的道路,德育课逐步变相为“语录课、运动课、批评课”。可以说,政治挂帅的德育模式,在特殊的历史阶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比较过硬的人才。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社会的人才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然而政治化的培养模式以其强大的惯性依然对德育实践产生着影响。比如,德育目标的内容或多或少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德育内容的落实通常采用声势浩大的学习班、众人齐聚的报告会等形式。这样一种政治化的形式往往只追求一时的场面效应,实实在在的内容传递则被场面的恢宏所代替了,精神内涵的消化更是随着运动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无视社会变化、受教育者接受状况以及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德育,不仅严重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发挥,也渐渐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和自身的地位。

3、个体的错误定位(1)分数竞争的思维惯性。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受应试教育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局限,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标准,小学阶段凭借高分才能被选入好的中学,中学阶段依然只有凭借高分才能通过独木桥进入大学,高分数成了学生的主要追求。进入大学以后,分数竞争的激烈程度较之中学明显减弱,然而高校的各类推优选拔仍然将学业分数作为评比、淘汰的基本指标,社会的就业环节更是将笔试分数或学业分数作为首要的参

考因素。实践锻炼的缺乏以及社会阅历的浅薄使大学生们不能辩证、科学的分析这些现象。十多年的分数竞争经历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使他们模糊地意识到:高分数及“真本事”才是过关斩将的利器,好品德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这种思想观念使他们在大学期间继续加强分数竞争能力的自我培养,忙碌于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等高分数的取得,致力于各种技能的提升,完全不注重加强专业以外的课程学习,不注重加强人文素质的养成、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魅力的提升。这些缺失的部分却是个体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因而,这种片面关注高分数和竞争实力、松懈自身修为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必然造成他们在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的竞争中频频遭遇挫折。(2)

学而优则仕的成才观念。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使孩子一出生就背上了几代人的期望与关注。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想尽办法让他们上各种兴趣班、提高班、冲刺班,上最好的小学、中学、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而这一切的取得都是优异的学业成绩换来的。进入大学以后,各种以学业成绩为基础的能力考评和荣誉评选更是接踵而至,这种几乎没有喘息余地的学业比拼,铸就了部分大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最终能否取胜在于学习是否优秀,不在于思想道德是否高尚。十二年基础教育培植的竞争意识、凭借个人实力而获得的成长经验以及高校考评机制对学业情况的潜在偏重会激励他们继续依靠学业、实力追求成功,至于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则成了无关痛痒的次要问题。这种观念毫无疑问会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3)

专业决定的发展意识。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向了大众教育,但初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激烈的竞争现实、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培养的奋斗意识,导致了学生们错误的课程意识,就是专业课才是正课,是决定就业和未来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副课,是无关紧要的次要课程。这种错误观念在一些专业课老师有意无意的肯定下得到了默许和强化。无论是意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专门系统的德育课程都在渐渐被专业课所挤占。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高校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渐渐缩水为“找个好工作”的现实追求。这种对专业课高度关注、对思想道德修养极端漠视的倾向必然导致部分大中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失道德关怀和行为自律,甚至善恶不分、随心所欲。他们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运用道德

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一旦失去了外在的限制,就会暴露出缺乏道德修养的真实自我。社会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学生文化水平越高、道德文明水平越低,学生高智能犯罪以及自杀和他杀等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问题的发现和分析,只是为解决问题做准备。大中专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建设者。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能力失调的状况不仅会影响到高校的道德面貌,也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此,在失调的现状描述及原因分析之后,必须探索构建崇德尚能德育模式,以促进大中专学生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共同发展。

四、如何构建崇德尚能的德育模式(一)明确崇德尚能德育模式的原则

1、坚持以德为本的方向性

以德为本的方向性原则,就是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方向。在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中,各项素质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思想素质是灵魂,政治素质是主导,道德素质是保证,心理素质是基础。然而各项素质的重要程度又是各不相同。顺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大中专学校应树立素质、能力与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把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优先的位置,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时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以能力提升和知识积累为抓手,以道德素质培养为目标,造就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2、坚持人才培养的层次性

所谓层次性原则,就是道德培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无数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遵循一定的层次规律。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集体中各成员的道德水平必然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因此,道德教育无论在教育目标设置,还是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都不能简单地整齐划一,尤其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个体之间的差

异使部分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某种道德境界。整齐划一的到达目标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无效目标,会影响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受教育者对这样的教育失去信心。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应坚持层次性原则,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选择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应反对急于求成的“一刀切”,主张层次教育并不是降低要求,放任自流。层次是相对的层次,是动态的层次,当受教育者的道德层级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应跟进,同时这些层级也是以最高的目标为引导和方向的。

3、坚持个体发展的时代性

时代性原则,就是道德素质的培养应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及时吸纳社会的需求,反映时代的特征,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人作为社会历史大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其道德素质的形成不可避免地既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又受到现实和未来因素的影响。因此,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与外界隔离。社会中存在的道德状况与书斋中崇高的道德理想之间的落差会极大地消减纯粹道德素质培养的效果。道德素质的培养应时刻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将学生置于现实与理想的道德冲突之中,时刻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让他们既掌握理想的道德准则,又能合理地分析和应对现实的道德情境,最终形成健全的道德素质。

4、坚持综合培养的全面性

全面性原则,就是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围绕德才兼备的总目标,注重各种德育方法的全面运用,注重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促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这一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道德素质的培养应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二是道德素质的培养应与其他素质的培养相互结合、互相渗透,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