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河区林业碳汇计量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23:50:35

点击下载

作者:董新春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东江源河区林业碳汇计量研究

东江源河区林业碳汇计量研究试读:

前言

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2释放O,把大气中的CO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这个过程称为“汇”。就是说,森林植物具有碳汇功能,这种功能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能对稳定乃至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发挥重要的作32用。据资料显示:林木每生长1m,平均吸收1.83tCO。全球陆地生2态系统中约储存2.48万亿tC,其中1.15万亿t储存在38亿hm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碳汇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因此,应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提高林分质量,加大湿地2和林地保护力度,增加森林植被吸收固定CO的能力。2

利用植树造林固定CO的成本,永远低于工业减排的成本。同时,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等林事活动,还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计。

森林固碳投资少、成本低、综合效益大,具有很强的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京都议定书》已将造林、再造林固碳确立为抵减2CO排放量的重要途径。2009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发展“碳汇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措施之一,作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江是珠江第三大水系,源于江西寻乌县的桠髻钵山(海拔1101.9m),至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埧称寻乌水,合河埧以下称东江,从合河埧至博罗观音阁是东江中游段,光阴阁以下为东江下游段。干流经广东龙川、河源、紫金、惠阳、博罗、东莞等县市,在东莞石龙镇流入珠江三角洲。

本书所述东江源河区位于我国南岭山地,北于江西省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向南延伸至广东河源市的源城、和平、连平、龙川、2紫金,东源6县(区)。流域面积19324km,占东江全流域面积的2371.46%,林地面积172.147万hm,活立木蓄积量7008.57万m,森林平均覆盖率76.215%。3

东江源河区水资源量189.91亿m,每年通过东深供水工程向香33港供水11亿m,向深圳沿线乡镇年供水6.43亿m。

本书的核心部分是东江源河区的碳汇计量和生态资本、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评估,采用了不同核算方法进行对照论证。源河区森林资源总价值2652.36亿元,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2618.66亿元,占总价值的98.73%。源区森林固碳2.25亿t,按碳税593.41元/t计,其生态价值为1333.15亿元,占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50.9%。源区森林资源直接、间接价值之比为1∶5.69,大于芬兰、前苏联,小于美国、日本。源河区人均湿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是人均GDP价值的3.5倍,说明在一个发展中的合理空间,但还得继续完善改进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储备,提高固碳功能,为改善源河区环境作贡献。

为了普及生态方面的知识,本书增加了两个有关生物与生态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章节。故此,本书是科技专论与科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相结合的读物,适应各年龄段的读者,可增进提高人们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并使之付诸行动。同时也希望香港同胞饮水思源,常到源河区体验、科考、调研,为支持东江源河区人们保护水环境的辛勤劳作、付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2015年8月10日

Preface

Forest is the main bod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The forest plants 222uptake CO and emit Oby photosynthesis. The COis fixed in the form of biomass in plants and soil. This process is called“carbon sequestration, ”which performs the function of stabilizing and reducing atmospheric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32to statistics, a tree grows average per 1 mcan absorb 1.83 t CO. The global terrestrial ecosystem is about 2.48 trillion ton C, of which 1.15 2trillion ton is stored in the3.8 billion hmforest ecosystem. The uptake and storage of forest carbon ac-counts for 90% of the global atmosphere and the surface carbon flow every year. Thus, closing hillsides for afforestation, improving forest quality, protecting wetland and woodland will contribute to facilitating forest vegetation' s capacity 2of up taking fixed CO.2

The cost of using tree planting to fix COis always lower than 2industrial COe-mission reduction does and it also promotes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improves the livelihoods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Forest fix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characterizes less investments, lower cost, greater comprehensive efficacy, along with economic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 practi-cal operation. The Kyoto Protocol suggests that af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 to fas-ten carbon is a 2substantial way of reducing COemissions. The first states of 2009 central document put forwards that“carbon sinks forestry”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measur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Dongjiang River is the third largest water system of the Pearl River rising in the Yajibo Mountain(1101.9 m above sea level). The basins of Dongjiang River from its source to Hehe Dam in Longchuan County, Guangdong is called Xunwushui, the rest basins of which are called Dongjiang River, the middle reaches from Hehe Dam to Boluoguanyinge, the lower reaches below Boluoguanyinge. Ⅰt' s mainstream flows through Longchuan, Heyuan, Zijin, Huiyang, Boluo, Tungkun, etc. , and flows into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Shilong town, Tungkun County.

The Dongjiang River cradle basins in the book are situated in the Nanling Mountains, Xunwu, Anyuan, and Dingnan counties in the most northernmost point of the river, Yuancheng, Heping, Lianping, Longchuan, Zijin, and Dongyuan coun-ties in Heyuan, Guangdong in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river, with a basin area of 219324km,71.46% of the total Dongjiang River basins area, with a 2woodland area of 17.2147 billion hm, a standing forest stock of 3700.857 billion m, a mean forest coverage of 76.215%.

The water resources of Dongjiang River source regionis 18.991 33billion mand it annually offers1.1billion mwater supply to Hong Kong through Dongjiang -Shenz-hen water supply project and it also 3supplies 0.643 billion mwater to counties and villages along the river in Shenzhen.

This book mainly focuses on estimation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the ecological capital, and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in the Dongjiang River cradle basins using various estimation methods. The total forest sources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s are worth 2652.36 billion Yuan, in which 2618.66 billion Yuan worth of the ecological services(98.73% of its total worth),24.264 billion Yuan worth of 4.089 billion ton forest carbon counting 593.41 Yuan per ton(50.9% of the worth of the total ecological services). The ratio of direct and indirect valu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source region is one to five point four that is bigger than Finland and former Sovi-et Union, smaller than the U. S. and Japan. Our survey exhibits the average of the worth of wetland and forest ecological services per head is 3.5 times the average GDP per head. Therefore, we should increase forest coverage, accumulate forest stocks, and stimulate carbon functions to better the environment in a reasonable way.

Ⅰn order to disseminate ecological knowledge, this book adds chapters on biolo-gy, ecological 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clu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heses, popular scientific, natural scientific,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studies materials. Ⅰt is readable for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Ⅰn addition, compatriots in Hong Kong will nev-er forget where their drinking water comes from. Thus, they will visit the Dongjiang River cradle basins regions, make efforts to explore, and do relevant research pro-jects on water protection.Translator:Ouyang Cuifeng10 August 2015第一章东江源河区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一、课题背景

东江是粤、港重要的饮用水源和重点水质保护区,不仅担负着香港、广州、深圳、惠州、东莞、河源、寻乌、安远、定南等地区4000多万人的供水,还是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196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了东江——深圳供水工程,1965年正3式对香港供水。该工程设计年供水能力24.23亿m,其中供香港11亿33m,占香港淡水用量的70%以上;供深圳8.73亿m,约占总用水量3的66%;供东莞沿线乡镇4亿m。城镇供水保证率99%,灌溉保证率90%。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笔者与多位环保专家成立课题组。为进一步繁荣稳定香港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于1998年向江西省科技厅申报“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课题,十七年间先后向江西省科技厅、中国科协、华夏英才基金会、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申报开展“东江源区野生生物资源保护”“生态资源评价”“生态补偿”“东江源——蝶苑”四个子课题的研究,并逐项结题出版专著公布于世。为充分展示东江源区和东江上游段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在保护东江水量和净化水质的精准效能,于2011年设立“东江源河区林业碳汇计量研究”课题,这将对赣、粤、港三地永续发展和加强赣、粤、港三地联系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东江源河区区域

众所周知,东江是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支流之一,1999年版《辞海》曰:“珠江东支,在广东省东部。东源寻乌水,西源定南水(九曲河),均出江西省南部安远、寻乌两县间,南流到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枫树坝水库)汇合后称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桠髻钵山,海拔1101.9m,从源头至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河段称寻乌水,下谓东江水。西源为定南水(又名九曲河,广东称贝岭水)。对寻乌水、定南水在不同的志书里,其源头有不同的记载。

寻乌水:《清史稿》:“出寻乌堡新窖路山”;毛泽东《寻乌调查》:“寻乌水从桂岭山盘隘一带山地发源”; 《中国水系大辞典》:“源出安远、会昌、寻乌三县分水岭南侧”; 《寻乌县地名志》:“寻乌河,发源于三标公社新告路南坑山”; 《寻乌县志》:“寻乌河,发源于长安乡三桐村下畲水”; 《珠江志》:“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桠髻钵山”。

定南水:《清史稿》:“三百坑水出三百山,西南流入定南”; 《安远县志》:“镇江河为常流河,古称三百坑水……其源发三百山”; 《安远县地名志》:“发源于凤山公社三百山及寻乌县鸡笼(基隆)嶂”; 《珠江志》:“贝岭水(又名安远水)发源于江西省安远县大岌崠”; 《江西省水利志》:“定南水发源于寻乌县境西北大湖崠山岭间”。

东江干流全长562km,其江西境内127km,占全长的22.6%。

广东省河源县称为东江源区,实为东江上游。河源县在南朝齐置县(公元1133年,辞海1999年版)。因其东江及其支流新丰江汇流境内,故称河源县,1987年,撤县改市,辖连平、和平、龙川、东源、紫金5县和源城区。

本课题和以往江西省称东江源区(江西境内寻乌、安远、定南)的课题不同,系包括赣、粤两省的东江源区和东江上游,即江西省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河长127km,占全长的22.6%,流域面积23524km,占东江流域面积的10%。广东省河源市的1市5县1区的范围中,东江干流上游河源市段长254km,占东江干流全长的45.5%,22实际流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5800km的87.5%,即13800km。为2便于计算,本课题仍采用15800km。故本课题科考范围计算依据为长381km(江西省三县127km和河源市的1是市5县区254km),流域22面积为19324km(江西省三县的3524km和广东省的河源市的1市62县区15800km)。所以,本课题是跨越赣粤两省边际的东江源区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碳汇计量的课题范围,定名:“东江源河区”,其困难、复杂、艰辛程度可想而知的。但凭着江西老俵的一颗“情系东江森林与生态,惠及社会与民众”的恒心,课题最终圆满结题并通过专家鉴定论证,出版成书,再次向世人展示东江源河区森林碳汇的服务作用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优越,及保护东江上游水质的基准定力。三、东江源河区地形地貌

东江发育于中生代北东——南西向的构造断陷盆地中。喜马拉雅运动使东江大断裂两侧形成多级剥蚀面,沿东江断裂带的寻乌、安远、定南、连平、和平、龙川、紫金、东源、河源等盆地被两侧山地流水切割使盆地连通,逐渐形成东江。广东龙川县枫树坝水库(合河坝)以上河段为东江上游,其中江西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的东江河段,又称为东江源区。枫树坝水库至江西寻乌县桠髻钵山的东江源村为上游段,河道长138km(江西境内127km),平均坡降2.21%,处于山丘地带,河床陡峻,水浅河窄。枫树坝水库至博罗县观音阁段为东江中游,河道长232km,平均坡降0.31‰,龙川县以下山势逐渐展开,在观音阁附近左岸为丘陵区,右岸为平原。观音阁以下为东江下游,河道长150km,平均坡降0.17‰,两岸为平原区,河岸有堤围,河中多为不固定的沙洲。

东江源河区流域位于武夷山南端余脉与南岭东端余脉交错地带。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一系列北东向的谷峰相间的地貌特征,海拔在900~1600m之间,在南北方向上,北部余脉蜿蜒向西南倾斜。在东西方向上,可明显分为“三岭两谷”格局。其中三个南北向山岭海拔高度要高于北部东江和赣江分水岭高度。东岭属武夷山余脉,主要山峰有项山甑(1530m)、乱罗嶂(1348m)。中岭山峰有桠髻钵山(1102m)、鸡龙嶂(基隆嶂1445m)、梅子山(1115m)、十二排(1163m)。西岭山峰主要有九岭嶂(1099m)、登高崠(1063)。两谷分别为寻乌水和贝岭水(定南水)谷地。总的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概称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东江流域最大的平原是位于惠州下的惠阳平原。四、东江水系主要支流22

东江水系有集水面积1000km以上的一级支流7条,100km以上21000km以下的一级支流18条,见表1-1。2表1-1 东江水系集水面积100km以上一级支流表

东江源河区域内,从东江左汇入的一级支流为新丰江222(5813km)、秋香江(1669km)、石马河(1249km);从东江右2汇入的一级支流为定南水(贝岭水)2364km(在江西境内流域面积2221683km)、浰江(1677km)、公庄河(1197km)。(一)定南水

定南水又名镇岗河、安远水、九曲河,广东因该水流经龙川县贝岭镇称贝岭水。在不同的“志”书里,对定南水有不同的记载。《清史稿》:“三百坑水出三百山,西南流入定南。”《安远县志》:“镇岗河为常流河,故称三百坑水……其源发三百山。”《安远县地名志》:“发源于凤山公社三百山及寻乌县鸡笼(基隆)嶂。”《珠江志》:“贝岭水(又名安远水)发源于江西安远县大岌崠。”《江西省水利志》:“定南水发源于寻乌县境西北大湖崠山岭间。”《江西水系》:“发源于寻乌县三标乡大小湖崠村。”《江西河湖大典》:“发源于寻乌县三标乡鸡笼(基隆)嶂大小湖崠村,自东北流向西南,干流经寻乌、安远、龙南、定南、和平、龙川6县,于广东省和平县下东镇三溪口村流入广东省境。经龙川县称贝岭水,至龙川县枫树坝(合河坝)从右岸注入东江。”出源头西北行经寻乌县大小湖崠村,寻乌县境河段称大湖崠河。源头至安远东风水库为上游段,河段长23.4km。下行5km至梅坝入安远县境称镇岗河,河道弯曲,河槽宽浅,河水清澈,河床多卵石、粗砂。两岸农田成片,丘陵平原交错,林果茶园毗连。安远县东232风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28km,总库容1145万m,灌溉面积733hm,2保护耕地2000hm,人口4.1万。电站装机容量12804kW,年平均发电量300万kW/h。东风水库左岸汇入源出寻乌县大塆的三百山河。以三百山河为核心,地跨安远县欣山、凤山、镇岗、三百山4个乡镇范2围,于1993年建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7236hm。园内悬岩叠嶂,山势奇异,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巨藤凌空,深涧飞瀑,温泉众多,集山势、林海、瀑布、温泉四大自然风景于之胜,于2002年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三百山自然保护区。是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区系科学研究、生态教育和科普示范基地。

出东风水库西行,经凤山乡西南,流经井坵至老围村。老围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东生围屋建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由当地“二品武功将”陈朗庭所建,是赣南最大的客家围屋,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过镇岗乡所在地,转南流经上魏、下魏于孔田镇下龙村左岸纳一级支流新田水后,河流蜿蜒西流至龙岗西南流,经鹤子镇所在地至定南县龙塘镇白驹村。东风水库至定南县龙塘镇白驹村为中游段,河段长30.3km。两岸植被良好,河床多卵石。

定南县白驹村至广东省和平县细坳镇三溪口为下游段,河段长37.5km。因其流经定南县龙塘镇洪州、长富村呈“九”字形弯曲,故名九曲河。九曲河段建有长滩、转塘、九曲3个梯级水库。1975年,在龙塘镇双头村设立了“胜前(二)水文站”,于2004年7月从胜前23村迁至此胜前村下。控制流域面积758km,实测最大流量1550m/s。河流在龙塘镇转东南流,在鹅公镇北面黄朝富于左岸纳一级支流2白沙河(流域面积108km)后转向西南流,经坪岗村至转塘水库。过转塘村入九曲水库。位于九曲水库大坝下游600m的天成桥,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至今仍巍然矗立,为5孔石桥,桥长84m,高8m,宽4m,每孔跨径12.5m。桥的两端及中央各建有一亭。过天2成桥,经定南县天九镇长桥村右岸纳下历水(流域面积203km,其上游建有礼亨水库)。向东流行4km,建有长滩水库。出库后经老虎斜进入广东省境内,至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三溪口右岸纳老城河、左岸纳广东省张田溪,三溪交汇,故名三溪口。入粤后流经龙川县贝岭镇称贝岭水。至龙川县合河坝从右岸注入东江。

定南水主河道在江西境内长97.5km,主河道纵此降3.05‰。江22西省境内流域面积1620.92km,大于100km的一级支流4条(新田水、柱石河、下历水、老城河)。在广东境内河长44km,流域面积22.806.09km。合计定南水总长141.5km,总流域面积2427km。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流域内年平均气温18.8℃,年均无霜期280~298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526~1700mm(4~6月占42.2%),相对湿度大于85%,年水面蒸发量331070mm,年径流量15.70亿m,最大年径流量25.35亿m(1975年),33最小年径流量3.465亿m(1963年)。水资源总量20.97亿m,2004年,水质达ⅠⅠ类地表水标准。2006年设自然保护区2个、保留区3个、开发利用区2个(其中饮用水源区1个)、缓冲区2个。流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高南低,周高中低,总体向西南倾斜。地处华南地层区赣中南褶皱,寻乌——瑞金深断裂纵贯境内,主要为寒武纪板岩和变质岩、侏罗纪岩浆岩。地震基本裂度小于ⅤⅠ度。

2013年,流域(包括安远6个乡镇和定南县7个镇)人口38.88万,2耕地面积1.05万hm,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为赣南脐橙生产地之一,工业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地区生产总值87.96亿元。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自北向南从流域西部经过。还有223、327省道穿境而行,县乡道通达各乡、村。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2万千瓦。森林覆盖率79.58%,以杉、松、毛竹为主,有国家珍稀濒危物种8种,国家保护31种(Ⅰ级保护6种,ⅠⅠ级保护14种,3级11种)。安远县早在1988年就建立了三百山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建立了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4年建立了36个县级保护区和239个自然保护小区,是流域最早建立比较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县,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1988年,定南也相继建立了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有钨矿、稀土、钛铁、石墨矿等。还有优质的矿泉水和地热资源。旅游资源主要有安远县三百山和定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1961年8月,安远、定南两县普降大到暴雨,山洪暴发,冲倒房2屋1753间,冲毁水利设施4424处。受灾农田4000hm,伤亡23人。1963年,春、夏、秋连旱,降水量较正常年减少6成。安远县农田受222旱6200hm,其中1180hm颗粒无收;定南县受旱农田3070hm。1982年2月25日8时30分,定南发生4.8级地震,震中位于三亨镇碟头村,波及老城、肖关山、下历等乡镇,倒房20余间,损坏房屋150余间。

流域建有东风、礼亨、转塘、九曲、长滩5座中型水库,3座小3(1)型水库和13座小(2)型水库,总库容1.12亿m,电站装机容量2.37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9810万千瓦时,水利工程灌溉面积227393万hm。2004年水土流失面积3.10万hm,1991—2005年治理水土2流失面积4.19万km。(二)新丰江

新丰江是东江水系最大支流,位于右岸,发源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的玉田点兵(七星岭),向东北方向流经新丰县境,进入河源后转向东南,在河源市与船塘河(又名合江)会合最后经河源市源城区汇入东江干流,含广东省新丰、连平、和平、源城4县(区)。新丰2江折成“S”形,干流全长163km,集水面积5813km,平均坡降21.29‰。有集水面积100km以上等一级支流11条,其中大于221000km,发源于龙川县大影少的船塘河集水面积2015km,河长104km。新丰江流域年降雨约80%集中在汛期,是东江中、下游洪水是主要来源之一。但也有例外,2013年8月,遇台风受灾。1959年和1966年,搏罗站发生两场接近百年一遇的洪水,新丰江洪水占很大比重。1966年,新丰江水库已建成,发挥防洪作用,才未造成1959年那样中、下游全面蹦堤的洪灾。新丰江大部流经山岭地区,坡陡、流急。

1960年10月,在河源市源城区其最后一个峡谷亚婆山出口处筑坝构成广东省最大水库——新丰江水库,坝高105m,控制集水面积2335730km,总库容139亿m,其中防洪库容31亿m,有效地调控了东江中、下游的洪、枯流量,并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水电站——新丰江水电站,装机容量29.25万kW,年发电量9亿kW/h,改善了东江水资源的利用条件。水库的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68倍,湖面广阔,当地形容为“秋水共长天一色”。库中小岛苍翠常绿,库水澄碧闪烁,被旅游部门开发成为“万绿湖”景区。分洪水从105m大坝高处而下,形成飞瀑,比珠江、西江上游的黄果树瀑布更为壮观。新丰江蓄水后,曾发生了频繁的地震。其中1962年3月19日,发生震级6.1级,震中烈度8度的大地震。地震随水库水位升高而发生和加强,故为水库诱发地震。1963年始,地震进入衰减过程。科学家们对此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抗震加固方案。有关部门对水库大坝进行了加固,并将坝石填封,加建泄空隧洞。(三)西枝江

西枝江是东江第二支流,位于左岸,发源于河源市紫金县竹坳,向西南流贯穿惠东县进入惠阳县,纳安墩水于曹尾,汇合淡水于麻仔坳,然后折向西北流至惠州市惠城区新桥汇入东江干流。流域含紫金、2惠东、惠阳和惠州各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集水面积4120km,干流全长176km,平均坡降0.6‰。主要支流有淡水、宝溪水、小沥河、左华水(又名杨梅水、曲债水)、安墩水、楼下水、上矿水、白花水、梁化水等。其中淡水最大,发源于惠阳区东面沙田梧桐山,全2长95km,集水面积1308km。白盒珠以上为上游,属山区河流;白盆珠至中山寺为中游,属丘陵地带;中山寺以下为下游,属河谷平原。整个西枝江流域地势是中、上游陡峻,下游低洼,全河集水面积2100km以上支流12条。

西枝江流域处在暴雨中心地带,平均年降雨量1811mm,82%~85%集中在4~9月汛期。地区分布是上游大于下游,上游高谭——石涧一带是广东省暴雨中心地区之一,是构成西枝江洪水根本原因。下游低洼平原,兼受东江干流洪水顶托、倒灌,是主要洪泛地区。21959年6月,洪泛面积150km;1979年9月,西枝江特大暴雨洪水,洪2泛面积264km,足见西枝江下游地区对东江干流洪水具有显著的滞洪作用。西枝江沿河已基本筑堤,1985年,在上游建成白盆珠水库23使坝址以上856km流域的来水得到控制,库容10.9m,电站装机2.4万千瓦,调控径流,为西枝江的治理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四)石马河

石马河是东江下游左岸支流,发源于深圳宝安羊台山大脑壳,由南向北流,在东莞市桥头镇建塘注入东江。干流长88km含潼湖地区2流域面积1249km。20世纪60年代初期,东莞、惠阳两县按照“河(石马河)湖(潼湖)分家”治涝方案实施后,干流由桥头新开河直2入东江;集水面积约500多km的潼湖来水,只能通过陈屋边水闸与石马河有控制的联系。此河在1963年兴建供水香港为主的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时被选为输水路线,至1964年工程建成后,已在该河塘头源以下干流和支流雁田水上,结合改造原有旗岭陂拦河坝,兴建了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5个新拦河梯级,配合雁田水库,设8级抽水站将东江水送到深圳水库转供香港、九龙地区和深圳市,并结合灌溉沿河及深圳部分农田,使石马河成为一条反坡供水、顺坡行洪的河道。为深圳市和香港、九龙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3

江西寻乌、安远、定南三县水资源量30.21亿m,地下水资源量338.37亿m,三县市区人口56万人,人均水资源量5394.64m/人,若按33三县总人口86万人计,人均3512.79m/人。比河源人均多500m。33

河源市水资源总量153.93亿m,人均水资源量5113.78m,2012年,总人口301.01万人,其中城镇70万人,农村人口228万人,城市生物综合用水量32.3t/d,农村23.0t/d,总用水量55.3t/d。到2020年,总人口340万人,其中城镇118万人,农村222万人,城市生活综合用水49.6t/d,农村18.5t/d总用水量65.5t/d,比2012年多出10.2t/d。五、气候资源

江西东江源区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南缘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8.8℃,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7.9℃,大于10℃积温为5678~5957℃,年均日照时数1690~1736小时(平均1713小时),无霜期280~298天。降雨量970~2364mm,年均降雨量1578mm,且年际及月际变化大,降雨量集中在4至6月,强度大。广东河源市1区5县和江西东江源区同脉相取,属中亚热带南缘湿润季风气候过渡到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1℃,比江西源区三县略高于2~3℃,年均降雨量1881.8mm,高于江西源区三县300mm之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均日照时数2051.1小时,也高于江西源区三县338小时。

整个两地东江源河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西南风,春夏之交冷暖气流交换于境内,多降锋雪雨;夏秋之际受海洋气旋登陆影响,常有台风雨。2013年8月,曾遭受台风“玉兔”的影响,使源区工农业生产遭受很大的损失。六、土壤资源

东江源河区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导致生物气候条件存在差异,土壤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和地域性。(一)自然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根据山地的海拔高度可分为

1.中低山地土壤

东江河源区1000m以上的山峰数座(仅寻乌县境内就有30座)。源区中低山地占区内面积62.3%。包括中山地3%~4%和低山地58%~59%。中山地海拔高大于800m,其中位于赣粤两省交界处的黄牛石,海拔1430m,低于赣、闽两省交界处海拔高1530m的项山甑,低山地海拔高一般在450~800m。

山体多由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在构造运动影响和流水作用下,形成岫峰峥嵘、深谷悬崖的崇山峻岭。植被以木荷、云锦杜鹃、白茅、沙草为主,覆盖度在90%以上。成土母质以石英岩、泥质岩为主,形成以山地黄壤、黄红壤中、薄层中、少有机质类型为主。

2.丘陵地带土壤

指海拔在250~800m 的丘地。占区内面积的30%,包括海拔高在350~450m(占16%)和低丘陵海拔高250~350m(占14%)。植被以马尾松、杉木、油茶、柑橘脐橙类为主,覆盖度为50%~70%。构成丘陵的岩石多为白垩纪的红色砂岩和少量古老的变质岩。成土母质类型的花岗岩、石英岩等,形成红壤的厚、中层、少有机制为主的土种类型。

3.丘岗土壤

指海拔250m左右的丘陵岗地组成,占区内面积6%~7%,是由白垩纪及古近系红色碎屑岩组成的古断陷盆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石英岩、泥质岩等形成的红壤的厚、中层多、中有机制为主的土种类型。植被以马尾松、湿地松、油茶、茶叶、柑橘脐橙类为主,覆盖度为50%左右。

4.盆地河谷平原土壤

山地丘陵之间分布着许多山间盆地、谷地、隘口,一般海拔在250m以下,占1%左右。成土母质为石英岩、泥质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及河流冲击而成,形成红壤中、厚层中、少有机制为主的土壤类型。植被以马尾松、杉、木荷、樟、茶叶、果树、铁芒萁等。(二)农业土壤的形成与分析

农业土壤是在自然土壤上,经过人为的长期耕作、施肥、管理等生产过程逐渐形成的。在五大自然成土因素的作用下,还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它是自然土壤肥力和经济肥力的综合反应的结果。

东江源河区的农业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其次是旱作土壤。水稻土占总耕地面积的93.3%,发育于各土类和各种成土母质类型上,经过人工熟化而成。由于在水耕熟化过程中,土壤水分状况及母质来源不同,使水稻土形成了特殊的具有不同亚类的形态特征。东江源河区的水稻土共有4个亚类,分布在红壤、潮土和紫色土的各种成土母质类型上。面积最大的是潴育型水稻土,其次是潜育型和淹育型水稻土,零星分布的有侧渗型水稻土。旱作土壤占总耕地面积的4.08%,发育于潮土、红壤土上,零星分布,多为菜园土或因所处地形部位较高,缺水灌溉的其他旱地,肥力高低不一,多属中低肥力水平。(三)土壤类型

1.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平川耕作区。(1)淹育型 麻沙泥田,鳝泥田,酸性紫泥田,潮沙泥田。(2)瀦育型 麻沙泥田,黄沙泥田,鳝泥田,石灰泥田,黄泥田,潮沙泥田。(3)潜育型 麻沙泥田,黄沙泥田,鳝泥田,酸性紫泥田,黄泥田,潮沙泥田。(4)侧渗型 麻沙泥田,黄沙泥田,鳝泥田。

2.潮土

分布于河流两岸和溪河一级阶地,是河水泥沙冲积物,经过耕作熟化而成的旱作土壤。

灰潮土亚类。壤质潮土属。灰壤质灰潮土和壤质灰潮土。

3.红壤

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土壤,处于海拔500m以下地区受人为活动影响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1)红壤 麻沙泥土;花岗岩类红壤、黄沙泥土;石英岩类红壤;鳝泥土;泥质岩类红壤;黄泥土;第四纪红色黏土红壤。(2)山地黄红壤 石英岩类山地黄壤;泥质岩类山地黄壤;花岗岩类山地黄壤。

4.黄壤

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以上山地,尤其是山地黄壤,是林业生产主要地类。

山地黄壤:石英岩类山地黄红壤;泥质岩类山地黄红壤;花岗岩类山地黄红壤。七、矿产资源

河源区位于南岭地质构造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江2西源区三县现有矿山(点)214个,采矿迹地5376hm,废弃矿区面2积1755hm。主要采矿种有稀土、钨、铀、铁、黏土、地热和矿泉水。安远虎岗温泉扬名海外。

广东河源市素有粤东宝库之称,金属矿产较为集中和储量规模较大等特点。已发现矿种63个,其中探明储量35种;矿产地498处,经地质评价的矿产地399处。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钨23.94万t,占粤省的27%,铁2.83亿t,占粤省的39%,银矿358.8万t,铅锌矿80万t,高岭土、瓷土矿2516.8万t,石英矿22232万t,稀土矿(氧化物)600万t。目前,河源市特大型规模矿床有连平县锯板坑钨锡金属矿;大型规模矿床有连平县大顶铁矿等6处;中型规模矿床有东源县坚基矿业、紫金县义窑宝山铁矿、连平大尖山铅锌矿等14处;小型规模矿床62处。河源市已探明的地下温泉32处,其中低温热泉(20~40℃)7处。中低温热泉(40~60℃)6处,中温热泉(60℃~当地沸点)19处。著名的温泉度假区有御临门温泉度假区、热龙温泉度假村、天上人间温泉度假村等。

河源市中生代地层红色盆地发育,适合恐龙生存和繁衍。经探查挖掘,河源蕴藏着丰富的恐龙蛋、恐龙骨骼等地质遗迹资源,自1996年以来,这里陆续出土了上万枚恐龙蛋化石,11具恐龙骨骼化石和168个恐龙脚印化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恐龙蛋、恐龙骨骼和恐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发现地。目前河源市博物馆藏有恐龙蛋化石1.3万多枚,使河源市成为全世界出土恐龙蛋化石数量藏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八、植被与生物资源22

东江源河区森林面积171.77万hm,其中江西三县为50.25万hm,2森覆80%,广东河源市121.52万hm,森覆78.0%,东江源河区森林平均覆盖率为79%。

该区位于我国南部武夷山地和南岭山地,处于欧亚大陆东南部,逶迤于亚热带的南部,南连热带北缘,与中南半岛相邻,从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后,华南古陆已从海里升起,形成许多山脉和盆地,造就了今日我国南部地貌的雏形。从那时起,长期以来受着东亚季风气候孕育形成了中南亚热带的植物区系。古蕨类植物、古裸子植物以及原始被子植物的后裔都能繁衍传到现代。

在蕨类植物中,见于古生代的莲座蕨科有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riensis Hieron),石松科的石松(Lycopodium clavafum L),中生代三叠纪的紫萁科的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华南紫萁(O. vachekkii Hook),里白科的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 Thunb. ex Houtt. )等。白垩纪的瘤足蕨科的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B1. )Bedd],沙罗科的(树蕨)[Alsophila spinuldsa(Hook)Tryon]等大量的蕨类植物,都是东江源河区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下的草本层主要成分,成为荒山草甸中常见的残遗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大都是中生代遗留下来的残存种类。有松科的马尾松(Pianus massoniana),杉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红豆杉科的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Lemeet et Levi)),活化石银杏(Ginkgo biloba L. )、罗汉松科的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 )D. Don]及竹柏(P. nagi Zoll. et Zoll),三尖杉科的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和买麻藤科的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Warb. )c. y. Cheng]其种子可食和榨油,茎皮纤维供织麻袋等物。大多分布于海拔600m以下的沟谷和山谷常绿阔叶林缘。银杏分布在村庄和庙宇附近。号称江南杉王则也分布在虎岗村庄边缘。

被子植物的热带及亚带区系成分最多,如白垩纪已经发展起来的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林中占优势的成分或伴生树种。如壳斗科的栲属(Castanopsis)、青冈属(Cyclo-blanopsis)、石栎属(Lithocarpus)、山毛榉属(Fagus)等均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亚优势树种或伴生种。樟科的润楠属(Machilus)、楠木属(Phoebe)、樟属(Cinnamomum)、琼楠属(Beilschmiedia)、厚壳桂属(Cryptocarya)、新木姜属(Neolitsea)、山胡椒属(Lindera)、木姜子属(Litsea)等都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成分,或为伴生种,成为林下或林缘的灌木。木兰科也是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伴生树种,如木莲属(Manglietia)、含笑属(Michelia)、木兰属(Magnolia)。番荔枝科中的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 Bhandari)、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 Merrs)、香港瓜馥木[F. uonicum(Dunn)Morr]都是显著的热带区系成分,普遍分布于海拔400m以下的沟谷林缘。出现于第三纪的山茶科、桃金娘科、八角枫科、金缕梅科、大风子科在该地区常绿阔叶林都有普遍分布。山茶科的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银木荷(S. argentea Pitz)、石笔木(Tutcheria spectabilis Dun)、薄壁石笔木(T. greeniae Chun),厚皮香科的茶梨(Anneslea fragrans Wall)、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Wight. et Am. )Sprague]、华南厚皮香(T. kwangtungensis Merr)、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 )等都是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或伴生种。山茶属(Camellia)和柃木属(Eurya)的种类尤多,都是常绿阔叶林下木的主要成分或优势种,桃金娘科为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仅见于低山丘陵次生林边或灌丛中,而赤楠属(Syzygiun Sp. )为常绿阔叶林的下木。金缕梅科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是阳性先锋树种,常见于常绿阔叶林缘或林中空地,或为次生林的主要成分。金缕梅科的半枫荷都是该区特有树种(珍贵药用植物)。此外还有蚊母树属(Distylium)和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及秀柱花(Eustigma oblongifolium)等在常绿阔叶林中和林缘均有分布。大风子科的柞木(Xylosma japonicum)和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野茉莉科的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在常绿阔叶林中也常有分布。

从热带延伸入该地区热带性科属植物还有天料木科的天料木(Homalium cohinchinen-sis)、桑科的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a)和无花果属(Ficus sp. )等;胡桃科的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藤黄科的多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铁青树科的青皮木(Schoepfia jasminodora);蛇菰科的蛇菰属(Balanophora sp. );杜英科的杜英(Elaeocarpus sp. )和猴欢喜属(Sloanea);芸香科的柑橘属(Citrus)、金橘属(Fortunella)、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花椒属(Zanthoxylum)等;茶茱萸科的甜果藤(Mappianthus indoides);五加科的树参属(Dendropanax)、鹅掌楸属(Schefflera);大戟科的算盘子属(Glochidion);乌桕属(sa-pioum);紫金牛科的紫金牛属(Ardisia);安息香科的野茉莉属(Styrax)、山矾科的山矾属(Symplocos);马鞭草科的臭牡丹属(Clerodendron);防己科的木防己属(Cocculus);柿树科的柿树属(Diospyros);乌檀科的钩藤属(Uacaria);菊科的异芒菊(Blainvillea acmella);棕榈科的多刺鸡藤(fefndyloides);古柯科的东方古柯(Erythroxylum kunthianum)等。

该地区单子叶植物有15科111种。从属的地理分布分析,亚热带、热带分布的属占2/3,温带属占1/3。在中低海拔植被组成中占优势地区的有芒(Miscantnus sinensis),林下有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占优势。在沟谷、路边、荒山、荒地林缘的种类更是复杂,很难说那些是优势。

再从该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统计分析各类亚热带成分占本区总属的60%左右;各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30%左右;热带成分占10%左右。

东江源河区内脊椎动物种类较多,主要有穿山甲、麂子、野牛、竹鸡、鹧鸪等98科387种,占赣、粤两省脊椎动物的64.5%。其中丽棘蜥是建国后60多年新发现的物种。

东江源河区内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种类也很丰富。昆虫纲就有18目206科1541种。其中大莽蝽、江西壮异蝽是世界新种;印度卡颖蜡蝉、锐肩异蝽(雄性)是中国新发现记录。有43种为珍稀保护物种。九、旅游资源(一)安远县

安远县境内名山竞秀,胜景争辉,主要有三百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无为塔、龙泉湖、永镇桥、莲花岩、三百山温泉、仰天湖地质公园等。

三百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安远县东南边境梅子山、十二排诸山峰的合称,属武夷山脉东段与南岭北坡余脉交错地带,属寒武纪火山地貌,是长江水系之贡江与珠江水系之东江的分水岭。三百山总面积2260km,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8%,有木本植物116科2500多种,脊椎动物3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9种。2002年,三百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区内瀑布众多,山水相映,已开发景观、景点68处,其中一级景点10处,二级景点27处,三级景点31处,是江西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北有庐山,南有三百山”之称。

2012年,安远县接待旅客300万人次,旅游收入50亿元。(二)定南县

该县有3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京九铁路接轨纪念塔、九曲一长滩湖区风景游览区。2012年,旅游总人次78万人次,旅游收入3.87亿元。(三)寻乌县

寻乌县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有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纪念馆、古柏同志纪念馆、罗塘谈判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以镇山高阁、江东晓钟、文笔秀峰、河角温泉、西山献云、仙羊岩、东江源生态公园为代表的绿色资源;以长亨、长乐精品果园为主的橙色资源;以周田客家古屋、司城客家古建筑群的代表的古色资源;以项山兰花基地为代表的蓝色资源,可谓“五色齐辉”。2012年,寻乌县接待游客30.2万人次,旅游收入2.0亿元。(四)源域区

源域区有恐龙化石、龙源温泉、新丰江水电站、野趣沟、河源市博物馆、茶山公园、龟峰塔、笔架山风景区、梧桐山公园、鳄湖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