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理论(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4:19:50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技教育理论(上)

科技教育理论(上)试读:

前言

中国的科学技术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成就辉煌,举世瞩目,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石器时代的科技萌芽

工具的制造是原始技术启始的标志。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界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因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萌芽和发展非常缓慢。工具的制造与火的使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起源,原始医药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和居所的建造等都是科学知识与技术萌芽的表现,都给自然界打上了越来越多的人为烙印。这是人类理性曙光的初现,它昭示了那大放异彩的科技发展的未来。

二、青铜时代的科技幼苗

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有了巨大进步,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青铜器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夏、商、西周的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就了青铜文化的辉煌,为此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铁器时代的科技奠基

春秋战国是中国科技知识进一步积累与奠基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秦汉及其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壮大成型中的秦汉科技

秦汉科技最显著的特点是科学建制完整、技术体系统一。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冶炼、纺织、土木建筑、造纸、船舶制造等主要技术体系及风格也大体确立,从而为此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科技发展确定了大方向。

五、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政局动荡,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曲折中进步着,有些学科甚至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机械、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化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六、隋唐科技

综观随唐科技,可谓是全面推进,重点突出。这一时期既是对先前的诸多科技领域的成就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又开创了多方面的世界之最。中国科技在随唐时期获得了蓬勃发展,而且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强,科技成就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世界文明的进展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七、鼎盛的宋元科技

这一时期虽说一直战火纷飞,社会也动荡不安,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可谓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取得了一系列极其辉煌的成就,其中包括许多堪称是划时代的创造发明,这些都使宋元科技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八、传统科技的成熟和集成

明清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明代,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趋于成熟,中国在大部分科技领域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各方面的成果得到总结,出现了一批集大成式的著作。

明末清初,中国的科学技术却裹足不前,开始落伍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滚滚洪流。

九、西学东渐与国人回应

自明末万历年间开始,西方科技知识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这股“西学东渐”的潮流前后持续了上百年的时间,成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国人逐渐由被动到主动地走进了西方人的认识视野,开始接触新的科学知识。

十、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

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贫弱促使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富强之路,开眼看世界一时间成为时代的潮流。而这股看世界的风气则肇始于林则徐和魏源二人。随之而来的洋务运动的开展则展开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十一、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开创

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折,现代科技教育体制开始建立。继来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启蒙。同时,大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新一代科学家纷纷在中国建立科学社团,以及设立高等院校中的理、工、农、医等学科和院系,使现代科学技术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

十二、新中国的科技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也开始书写科学技术的新篇章。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的拍打锻炼,如今中国的科技事业蒸蒸日上,一日千里。更多的科技新成就,必将汇聚成一盏盏明灯,发出更加耀眼的光!《中国科技史话》以全景式眼光,生动地勾画出了中国科技成长壮大和发展演变的轨迹,描绘出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造福华夏的奋斗经历,以及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所作出的回应和为追赶世界科技潮流所进行的不懈追求过程。《中国科技史话》全书共分48册,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因时间和水平所限,尽管我们作了很大努力,书中的疏漏、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2007年5月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教育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英国工业革命处于完成阶段。法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国和北美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的进行,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有了巨大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增强。但另一方面,由于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也加剧了财富和贫困的对立。少数资产者富有,而多数工人群众贫困。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显露,从1831年11月到1844年6月,欧洲连续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它们标志着工人阶级是一个最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已成为亟待完成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适应工人阶级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特别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次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科学史上高度统一的综合科学,它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个领域,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科学的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和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瑰宝。

科学技术知识是创立马克思主义必需的基础和工具

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同时又着手《资本论》的写作准备,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深感离开了必要的数理分析,就无法将经济规律揭示出来并表述清楚。他说:“在制定政治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尽管他在中学时代对数学没有特别的热爱,在大学时代基本上也没有接触。此时,已是四十岁的人了。但他毅然决定,立即着手进行系统的数学研究,并在以后20年的生涯中,根据自己拟定的计划,一直坚持进行数学研究,留下了长达一千多页的数学手稿。正是因为马克思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数学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才从基本理论到表达方式都具有极大的科学严密性,从而在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时做出了远远超乎前人的贡献。除了数学之外,马克思还研究过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和技术史。

恩格斯在谈到他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的目的时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可是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19世纪50年代后期,恩格斯曾一度开始对科学技术的研究,而真正使恩格斯下决心集中时间研究科学技术,则是70年代初的事。当时,恩格斯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为了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毅然决定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恩格斯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苦攻读,努力进取,广泛地研究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史等学科领域,基本上掌握了当时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在不少学科领域还掌握了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才得以写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这样内容广泛而深刻的伟大著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来阐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马克思曾用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的关系来阐明对立统一规律,而恩格斯则更是经常用19世纪科学技术中的新例证作为他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论据。

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首先看到的是社会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自然是社会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物质基础,而社会则是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自然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为了社会发展,人们需要改造自然和调整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因而产生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打破以往把科学与社会分割开来的传统观点,用科学技术和社会密切联系的观点取代它,借以正确认识社会和认识科学技术。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为了认识社会,他们不仅研究社会科学,而且也研究自然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不能分割的观点,他们认为: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不可能取得对“历史现实”的正确认识。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实际上就是认为“历史的发源”不是“在初始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这就走向唯心史观。同样,把科学同社会分开,就会把科学放进象牙之塔,不能发挥科学的作用,难以认清科学的性质和功能。

马克思、恩格斯从整体过程上指出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而且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具体说明科学与社会是怎样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他们通过研究人类起源、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和发展史及深入考察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历史,写出了《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资本论》、《费尔巴哈论》等著作,说明科学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在社会中产生,又在社会中发展,与物质生产、社会经济、政治斗争、军事活动、意识形态等社会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科学引起这些因素的变革,这些因素又制约科学的发展。社会不可能没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不可能离开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科学观思想,在实际中包含了现在大科学观的思想。现代科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们坚持大科学的观点,不再把科学看成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的学术活动和文化现象,而看成是和社会的经济、政治等方面交互发生作用和影响的社会事物,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著名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肯定马克思主义科教观对科学社会学的影响,他把圣西门、孔德、马克思看作科学社会学(包括知识社会学)的三位远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英国科学家、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贝尔纳认为,科学学中一些理论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冲击”。

科技教育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马克思、恩格斯看到,科技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需要的多样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之所以如此,原因是科技教育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这表现在,科学帮助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改变人对自然界的无知状态。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人类理论的进步”,它帮助人类“从理论上征服自然”,自然科学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现代科学的认识功能更为突出,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重要手段。现代科学帮助人类探索未知,创造出各种新的知识和理论,变不知为可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使人类逐步摆脱无知、愚昧、盲目的状况。在现代科学面前,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现代科学是可知论,对事物的认识只是时间的迟早和认识的深浅的问题,而不是不可知的。现代科学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加强,在认识宏观领域的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进入到微观领域,认识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及众多的微观粒子,发现了夸克(层子),又走向微观领域,探索微观粒子的下一个层次。在认识宇宙观的各种天体和星系的基础上,还走向宏观世界,探索200亿光年空间范围的星系,研究无限庞大的星系是怎样演化和发展的。对于生命的研究,也从认简单的细胞结构转而揭示它们的双螺旋分子结构,解开了前人留下的遗传之谜,现在的任务是探索遗传启动机制即遗传密码了。同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事物和现象的水平上,而是进一步去探索世界奥秘,研究混沌和模糊的现象,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过许多共同侧面的共同特性,如系统、控制、信息等方面。

现代科学为认识世界创造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变换思维方式,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人们认识世界,往往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随着技术手段的变化和科学方法的进步,认识范围和认识深度不断扩大,认识能力不断增强,现代科学创造的技术手段如各种观测仪器、设备、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以及实验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延伸了人们的感觉器官,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超宇观之大、生命物质分子结构之巧以及其他奇妙现象,都一一被破解。特别是微电子学、半导体技术和现代数学发展、电子计算机和智能机器,延伸了人的脑器官,减轻了脑力劳动,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发展科学成为人类提高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人类把握客观事实和说明事实,进而揭示客观发展规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仅包括技术知识和应用实践两个层次的认识成果,而且还有基础理论这个法宝。理论是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升华,反映出科学认识的特殊功能,也证实了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是“人类理论的进步”的论断。

科技教育还是人类变革世界的能力的体现。恩格斯指出,科学“日益使自然力服从于人类”,增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马克思说:“自然科学都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他还说:“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他幼稚的行为。”

科技教育的改造世界功能,首先表现在它能够为人类提供关于客观物质运动变化的知识和理论,使前人的经验得以延续,从而确立正确改造世界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改造世界。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在活动之前就设想好了目的。问题在于它是否正确和合乎实际情况,正确而合乎实际的目标才能实现。科学给人们提供的知识和理论越多就越深刻,就越能选择正确的目标,在行动上更加有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要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对技术项目和改造自然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对于改造社会的措施要运用多门科学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估以求得目标的正确和行动上的有效。

科学还能帮助人类创造出改造世界的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降服自然力和调动社会力,提高改造世界的效率。在改造自然方面,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的作用十分明显。人类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延伸了人的肉体器官,人类的功能得到扩大和放大,才加强了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不再像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自然界。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的创造主要依靠科学,它们是科学的物化,而这正是科学改造世界功能的最突出表现。随着教育的深化和科学活动的发展,技术手段和劳动工具也逐渐由机械技术手段和手工工具转变为机电技术和机器体系设备、自动化生产线,以至微型计算机和机器人控制的“灵活生产体系”,把科学的改造世界的功能表现得更加充分。

关于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恩格斯曾系统地考察了17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和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同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然后得出结论:“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像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也离不开对当时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地考察了19世纪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正是各门科学中所揭示的物质世界的本来的辩证法,正是揭示物质世界本来的辩证法的各门科学的最新成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最广泛的一般的科学技术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重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他们把这三大发现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自然科学基础。恩格斯说:“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的图画。”

在肯定哲学需要科学技术,肯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充分肯定科学技术需要哲学,肯定哲学对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

恩格斯认为,在研究对象上,科学技术与哲学具有本质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规律,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人们对特殊规律的认识必然推动人们对一般规律的认识。而人们对一般规律的认识也必然反过来推动人们对特殊规律的认识。同时,在研究方法上,科学与哲学也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技术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有两条:一是实验的原则,二是思维的原则。无论哪一个科学家只要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当他进行思维时,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辩证思维、形而上学思维或其他思维原则和方法上做出抉择,无论哪种思维原则和思维方法最终还是属于哲学。所以,科学技术不可能超脱哲学,而科学家也不可能不受哲学的支配。恩格斯在认真总结了历史上科学发展的教训后明确指出:“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交互作用看科学的性质的复杂性,从多方面阐述了科学的性质,把科学看成是知识成果、社会活动、社会职业、社会意识形式、生产力的综合体,而其本质属性则是一种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观念的财富”,而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马克思还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活动”。人的“社会的活动”,区别只在于科学活动属于“脑力劳动”。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发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上述提法是想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什么是科学,把握科学的复杂性质。

最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从科学与生产力的联系上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逐渐“并入生产过程”,应用于物质生产,这使“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科学是“精神要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把科学的力量看成是生产力的,不过它是“另一种生产力”。这一论点帮助我们看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只要我们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把巨大自然力纳入生产过程,必然会大大提高生产率。(2)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科学本身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力。马克思说:是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的”。但是,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科学这种生产力的特殊性在于它与物质生产力的不同,科学是“智力劳动”,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3)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关系角度,进一步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出科学是物质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科学本身是生产力的一种特殊形式时,还指明了科学与物质生产力的区别,从科学到直接生产力要经过一个转化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整体的范围考察生产力,认为生产力有两种不同的基本形态。一种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或者是“一般生产力”,它相对于物质生产力还可以称为“潜在”生产力;再一种就是“物质”形态的生产力,或“物质生产力”,这就是“直接的生产力”。科学属于前一种形态,但科学与各种物质形态的生产力是有密切联系的,能够相互转化。科学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一定要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转化的基本办法是,将科学加入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科学与物质生产力中的各要素相结合。这就是,使“生产过程”成为“科学的应用”,科学成为生产过程的因素,通过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之成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在《资本论》巨著中,马克思又多次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马克思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科技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的新生力量”、“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像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之所以科技教育成为19世纪的重要的社会力量,是因为科学技术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太大了。它造成的蒸汽和电力的应用、自动纺织机的发明,成为“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克思在考察大工业建立初期的历史潮流时曾说:“机器对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在这种分工基础上的劳动力的各种专业化发生否定的作用。”机器表现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的,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的起点。由于科技教育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革,还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马克思说:“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把科学技术和教育看作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革命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科技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具体表现,指出:(1)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和教育通过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物质基础,是科教作用于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途径,也是科教作用于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正是新的科学发现的应用,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控制了整个生产的范围和广度,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2)科技教育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够帮助我们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还向社会的纵深扩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史时,通过分析科学知识的应用所引起的机器的发明和推广,就看到科技教育的作用已不限于自然而是扩展到社会,影响着生产关系了。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蒸汽和机器的利用使工业的技术基础革命化,而英国工业的这一番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与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

可以说,伴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由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虽然生产关系的变革主要是由物质生产力所决定的,但是科技教育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它本身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生产关系的作用和影响将越来越显著。(3)马克思、恩格斯还看到科技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的重要影响。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恩格斯说:“火器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

从科学技术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实际情况看,科学技术对政治上层建筑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充当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促进旧的政治制度的消亡和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与此同时,科技教育还转变为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形成强大的军事战斗力,改变集团、阶级、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使政治制度得到巩固,或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因此,许多集团、阶级和国家很注意应用科学技术增强军事力量和巩固国防。

4.科技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影响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促进社会意识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推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又促使头脑革命化。一方面,科技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可以通过改造社会存在去影响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活动所创造的知识作为一种精神成果、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的迅速发展可以丰富社会意识的内容,并给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巨大的影响。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传播,需要科学技术为它们提供知识基础、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教育与道德的关系就很密切。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的,科教的发展不断给道德增添新的内容,道德的传播要依靠科学,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建立了伦理学,道德才通过教育的途径广为传播。而新的技术手段——广播、电视、电影等,更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效果,迅速地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重视科技教育,而且对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作用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列宁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

列宁是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而且熟悉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和人类认识的历史。他的理论活动包括对科技教育的认识是同他的革命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列宁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主要有:

关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列宁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自然科学进步得很快,正处于各个领域都发生极为深刻的革命变革时期,因此,自然科学离开哲学结论,无论如何是不行的。“自然科学家就应该作一个现代唯物主义者,作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信徒,也就是说应当作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注意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革命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并吸收自然科学家参加哲学杂志所进行的这一工作。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战斗唯物主义就没有战斗性,也不是唯物主义。”

列宁认为,自然科学的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自然科学肯定地认为,在地球上没有也不能有人类和任何生物的状况下,地球已经存在了;有机物是后来的现象,是长期发展的结果。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投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内才运动。因此,使运动和物质分离,就等于使思维和客观实在分离,使我们的感觉和外部世界分离,也就是转到唯心主义方向去。列宁说:“原子的可破坏性和不可穷尽性,一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支柱。”

关于科技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

列宁认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都不可避免地、毫不留情地破坏着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小生产的基础”。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由于有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不同的阶段。列宁坚信:“在科学界、无产阶级和技术界的联盟面前,任何黑暗势力都是站不住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和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重要性。他反复强调:“为了得到完全的和彻底的胜利,还应当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在一次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列宁针对一起错误的思想提出了毫不留情的批评:有人在这个会议上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以庞大的资产阶级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没有邮电和机器,社会主义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列宁多次形象地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关于对待科学技术专家

列宁同志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专家的重要性。他说:“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需要广大群众自觉地根据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成绩把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现在我们必须尽量利用资产阶级专家,他们在过去积累了知识,现在应该把这些知识还出来。我们应该依靠这些专家的帮助来进行我们的工作,我们应该依靠他们的帮助来赢得和建立我们的战斗的工人队伍,就是说,要让我们的工人向这些专家学习,指导这些专家,并经常向广大工人群众介绍这种经验。”“只有那些懂得不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就不能创造或实行社会主义的人,才配称为共产主义者。因为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空想,而是要已经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去掌握和采取托拉斯所造成的东西。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去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流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大生产的本领,那么,这种本领便无从获得了。”

为了切实调动科学技术专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列宁制定了对待专家的政策。列宁主张:“现在,当我们已经能够而且应当管理国家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不吝惜金钱,竭力把那些受过资本主义训练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吸引过来,任用他们,以便反对小私有者的瓦解作用,如果竟说这是妥协,那就等于根本不善于思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任务。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凡是能替知识分子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在替他们做。”列宁亲自处理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关心专家的生活,支持专家工作。1919年6月列宁打电报给克里木人民委员会,要求撤销让已故的地质学家穆什凯托夫的遗孀迁出原住房的决定。1920年2月,他打电报给下新城省执行委员会主席,要求改善当地无线电试验室的工作条件。1921年和1922年,他两次写信过问克鲁格教授为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的电工系和电工研究所申请房子的事。1922年,他甚至写信询问从事库尔斯克地磁异常现象研究的拉扎烈夫院土由于得不到任何金钱的支持而垂头丧气的事。

关于科学文化和教育问题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多次谈到科学文化和教育问题,他一再强调要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扫除文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他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列宁把实现文化革命看成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之一。他说:“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

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关于科技教育的正确认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首先着眼于它的社会意义,着眼于对人类生存和人类自由的意义。1940年2月5日,毛泽东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大会的书面发言中说:“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得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又把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联系在一起,列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

1.关于科学技术问题

毛泽东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崇尚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革命者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1941年1月,毛泽东写信告诫在前苏联就读的毛岸英、毛岸青“趁着年纪尚轻,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认为“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1958年,毛泽东号召全党全国都要学习科学技术,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说:“过去我们有本领,会打仗、会搞土改,现在仅仅有这些本领就不够了,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能领导好。”在党的八大一次预备会议上,他指出:我们对新的科学技术还不懂,还要作很大的努力,现在的中央委员会是一个政治中央,还不是科学中央,将来,中央委员会就是一个科学委员会。

毛泽东总结国际、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1955年提出了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认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但是也要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前面所说的对外国的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1965年毛泽东号召,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2.关于教育方针

毛泽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

在历次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都是首先觉悟的成分,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毛泽东曾反复指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他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也指出:“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1958年底,毛泽东写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上要“端正方向”的批示,以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教授、讲师、助教、研究人员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科学事业服务。有关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毛泽东指出,同工农相结合,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由之路。一切先进知识分子的经验表明:知识分子只有同工农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真正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巨大力量。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同工农劳动者一道是世界的创造者,世界的主人。他们既可以运用强大的科技力量驾驭和创造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推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可以在掌握雄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把创造性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从而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出现飞跃性的发展。

周恩来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

周恩来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在领导中国科技教育工作的实践活动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1.关于科学理论问题

周恩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对科学理论的内涵多次作过既精辟又通俗易懂的阐述。他说:“科学理论是将实践的经验提高到理性的高度。”“科学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的知识,是客观真理。”“不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必然有它自己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就是有了科学。”因此,周恩来一贯主张实际工作要有理论的指导,才不会盲目乱撞,没有理论指导而盲目乱撞,虽然也会在失败中摸索一些道理,但是太痛苦了。

2.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把科学技术提到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略高度,提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1956年1月,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我们才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强大的先进的经济力量。”1959年4月,他在一次人大会议上指出:“没有科学的进步,就不能有一个发达的社会经济。”1963年1月,他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此后十几年,他反复强调和阐述这一思想。

3.知识分子问题

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要通过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来实现。对此,周恩来有着深刻的认识。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就非常重视知识分子,争取和团结了大批知识分子为革命事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科技人才奇缺。1950年8月,周恩来在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会议上说:“各种建设一开始,就会感觉到我国的科学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愈接触各种事实,愈使我们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他着重讲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产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所以,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积极劳动以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积极劳动。”也就是说,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生产过程正在逐步实现全盘机械化,全盘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空前未有的水平,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的科学水平。为此,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独特的作用。”周恩来始终清醒地认为,能否在较短时期内培养出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能否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人才,是关系中国科技的发展、民族兴旺的战略问题。

4.关于发展科学技术问题

周恩来认为,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关起门来发展科学技术是不行的。1949年5月和1951年9月,他两次指出:“科学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对全人类都有用。”1956年5月,他提出了向外国学习应遵循的十二字原则:“独立思考,避免盲从,不要迷信。”1972年,周恩来提出了技术引进的“一学、二用、三改、四创”的八字指导方针。

科学技术研究应当面向生产,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周恩来的又一重要思想。1956年9月,周恩来指出:“科学研究工作应该同国家各项建设工作,特别是同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1957年周恩来进一步指出:“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为了发展生产,同自然作斗争。如果不把我国现有的科学力量组织起来,密切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做出全面长期的规划,那么,我国科学的发展就没有方向。”周恩来又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科研机构大都独立建院,造成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弊端,提出科研机构进入生产企业,实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一体化的设想。1962年他就提出:部院合并、厂所挂钩的思想。1966年他再次重申,部院合并这个主意是我首先提出来的,部院合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三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证明,周恩来的这一思想是具有远见的。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发展就是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企业本身往往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

刘少奇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

刘少奇提出并倡导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这是他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改革设想。其主要精神,就是要使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紧密结合,使各级各类学校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各方面人才和培训劳动后备军的任务,从而从根本上克服长期存在的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相脱节的弊端。

1.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基本含义

1958年5月,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现在的工厂里面、机关里的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这是主要的。此外,是不是还可以采用一种制度,跟这种制度并行,也成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就是说,不论在学校中、工厂中、机关中、农村中都比较广泛的采用半工半读的办法。”

1964年8月1日,刘少奇又指出:“我所说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有一部分是结合的,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就是在农村里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读书,或者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要把这种制度作为正规的劳动制度,正规的教育制度。”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很重视刘少奇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1958年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讲到学生实行半工半读的内容。9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以大量发展业余文化技术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的形式来普及教育。

2.两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伟大意义

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观点,是其针对我国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改革设想,具有深远的意义。(1)它符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有利于教育制度的普及。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制度主要是全日制学校,靠这种单一的学校制度在我们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里是难以普及教育的,不仅国家负担不起,而且家庭也负担不起。而半工(农)半读能使国家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教育经费的情况下,有更多的青少年可以边劳动边学习,减轻家庭负担,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满足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升学的要求,有利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2)它调动了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倡导下,各行各业掀起了一股试办半工(农)半读学校的热潮,打破了过去只靠国家投资教育部门包揽办学的局面,把全社会办学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实为采取群众路线,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有效方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半工(农)半读的学员既是学生又是工人农民。他们一方面学习,一方面生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他们既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能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刘少奇说:“从长远来讲,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可以逐步地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相结合。”

向科学进军的光辉思想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中,分析了国际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我国科学文化落后状况,指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得到了全会的一致拥护。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奋斗。

1956年3月,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1956~1967年12年的全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草案,为我国的科技工作指明了奋斗的目标。数百万知识分子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为改变我国科学文化的落后面貌,急起直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明确提出:“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特别是科学事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强调党和政府必须大力帮助科学院和政府各部、各高等学校各大企业的科学研究机关,使全国的科学家有必要的条件实现科学发展12年规划,争取许多重要科学和技术部门尽快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明确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向科学进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1.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周恩来指出:“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不但因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而且因为世界科学……有了特别巨大和迅速的进步,这些进步把我们抛在科学发展的后面很远。”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比世界大国小得多,同时,质量也低得多,这同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国很不相称,因此,我们必须急起直追,力求尽可能迅速地扩大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而且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有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强大的先进的经济力量,才能战胜帝国主义。

2.阐明了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们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我们有广大的人力和丰富的资源做基础。我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有过许多发明创造,后来者居上,我们是应该超过自己的祖先的。

第三,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做保证。旧社会,某些科学家赤手空拳,单枪匹马,也还能做出一些贡献;在新社会,生产力解放了,人们思想解放了,由过去的单枪匹马变为群策群力,科学家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广大的自由天地。

第四,我们已经有了一支比旧中国大许多倍的知识分子队伍和科技力量,多了一批科研机构,还有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般设备和原材料绝大部分自己能够制造或生产,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指出了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途径

第一,按照我国最急需的门类,派出科技人员出国深造,回国后建立发展这些科技基础。

第二,对部分学科聘请外籍专家,请其负责帮助建立科研机构,培养干部,并同我们在科学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第三,有计划地组织大批科技人员向在华的外籍专家学习,在苏援建的156项企业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和掌握其中的新的技术原理,并加以传授。

第四,高等学校科技力量占全国科技力量的绝大部分,应大力发展科研工作,大量培养科技新生力量。

第五,集中最优秀的人才到科研方面,极力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政府各部迅速建立和加强必要的研究机构,同科学院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共同扩大科技界队伍,迅速地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我们国家的各方面装备起来。

4.提出了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周恩来指出,首先,要“加强科技界人士的主人翁责任感。做到接受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其次,要集中和加强科学技术力量,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和工厂要密切结合,有分工有合作。再次,要改进各方面的关系,包括党群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理论和实践、任务和学科的关系,认真实现领导、专家和群众的三结合,以及科学研究机关、学校和生产部门的紧密协作。另外,要适当改善科学技术研究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国家科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到,研究和教学要有实验室,生产要有车间,要有必要的图书资料,要考虑科学家的生活问题,居住问题。

总之,向科学进军思想的提出,对于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科教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科技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科教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1975年他主持中央工作时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他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他在1988年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他还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战略思想,为我们国家和人民掌握科学技术,赶上时代,赶上世界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