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好莱坞电影的套路烂梗“吐槽大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1:59:46

点击下载

作者:罗杰·伊伯特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好莱坞电影的套路烂梗“吐槽大会”。)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好莱坞电影的套路烂梗“吐槽大会”。)试读:

推荐序

在众多杰出的西方影评家中,罗杰·伊伯特赢得了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他既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能够接普通观众的地气。他的影评能进殿堂,也能深入田间地头。在影片和影人的介绍中,他的高分和好评往往跟戛纳金棕榈、奥斯卡金像奖等国际大奖并列在一起。这本“毒舌小词典”不是他一个人的产物,但只有他能想到这样的点子。

电影俗套乃电影语汇的陈词滥调,反映了创作者的惰性,也让我们看到套路和规律如何从指点迷津沦为陷入迷途。对于普通影迷,这本书仿佛是一套无情嘲讽电影俗套的搞笑大全,是一部戏仿的喜剧片;但对于电影编导,它可以当作一本警示手册,看看自己是否已经滑到沟里而不自知。当然,电影俗套有文化差异,有些中国影视的俗套,西方人乍看惊为天人,大加模仿,比如甲用枪对准乙的脑袋,乙用枪对准丙的脑袋,丙又用枪对准甲的脑袋,但是绝对没人会真的开枪。反过来,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书里有些桥段还挺有新意的。但熟悉美国影视作品的观众可能会笑得很会心,阅片多了,哪些属于高明手法,哪些属于梦游,慢慢就能辨别了。说到底,这本书通过大量反面案例,鼓励世界各地的电影人,要注重创新,好电影不是俗套堆砌出来的,如果你的个人表达跟其他人毫无区别,那你的作品除了提供无意识笑料,其实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周黎明(影评人)

自序

为什么人类会产生评论的冲动?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而另一些人则完全没有评论冲动。每当回顾身为影评人的心路历程时,我都会将德怀特·麦克唐纳在《时尚先生》杂志上的专栏作为最初影响我的源头。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时尚先生》是美国最棒的杂志,简直像我的人生指南一样。当时麦克唐纳的文章观点犀利、观点刻薄、标准苛刻,同时却又非常有趣。

不过细想一下,源头似乎还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的杂志。那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疯狂》杂志。在沉闷冷静的艾森豪威尔时期,《疯狂》杂志、鲍勃和雷(Bob and Ray)、斯坦·弗雷伯格、伦尼·布鲁斯等杂志或人士曾在评论界掀起一股讽刺作品的潮流。那时我每周要进电影院一两次,并从《疯狂》杂志的电影讽刺专栏上认识了俗套情节(clichés)、刻板形象(stereotypes)、必备之戏(obligatory scenes)、标准对话(standard dialogue)、荒诞的情节展开(preposterous plot developments)等一系列名词。在观影过程中,我开始运用学到的这些词评论影片,等到了中学时期,这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

或许当年那一期期古老的《疯狂》杂志,便是最初孕育这本电影小词典的温床吧。许多年后,已经身为《芝加哥太阳报》(

C

hicago

S

un-

T

imes)影评人的我坐在打字机前,为星期日的专栏撰写二三十条“毒舌词条”。为什么要写这种词条?因为当时复兴讽刺影评的传统似乎是个好创意。最近我在把一些早期的评论重新扫描成电子档,突然有了一个发现:无论最终给出的是好评还是差评,我的出发点永远都落在一部电影是如何遵循类型惯例(generic conventions)上面。这大概也是我一贯的思路了吧。

就这样开启第一个专栏后,我的影评越写越多。从1986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出版影评合集,而毒舌词条也出现在了每一本合集中。另外,热心读者们也开始投稿,发来他们自己编辑的毒舌词条。1991年,我的影评和毒舌词条被CompuServe收录上网,Showbiz论坛也为我开设了一个论坛子版块。昔日涓涓细流,今成浩浩江海(这样的俗套情节可以有)。

1994年,《伊伯特毒舌小词典》(Ebert’s Little

M

ovie Glossary)第一版成功付梓,随后又以《好莱坞陈腔滥调小词典》(The Little Book of

H

ollywood Clichés)为名在英国出版。同时我也收到了更多来自读者的投稿,并开始在专栏《电影问答人》(The Movie

A

nswer Man)中隔周发表一条新词条。

所以现在,我有了这本新版的《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升级版)》(Ebert’s

B

igger Little Movie Glossary)。新版本的内容比初版多了将近一倍,当然大部分的原版词条都被保留下来(一个没有“水果摊!”[

F

ruit Cart]和“反派死于话多之误”[Fallacy of the Talking Killer]的版本还有什么意思?反正我是没兴趣)。新版本中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来自读者投稿,其中有几位是相当多产的读者,我必须要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毋庸置疑,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大众。不过或许也可以让电影导演们感到羞愧,从而避免作品中出现这样的陈腐桥段。其实已经有不止一部电影讽刺过“水果摊”现象了,我也在期待“小词典”一书被拍成电影的那天。我常常在想,一部全片上下塞满了陈腔滥调、原型人物和刻板形象的电影会是什么样?然后我意识到,这样的电影不是差不多每周都在上映吗?

话说回来,“毒舌小词典”系列会有第三版吗?谁知道呢。观众投稿还是络绎不绝。你们可以将自己的词条寄给我,地址是:《芝加哥太阳报》,401

N

. 沃巴什,芝加哥,60610。或者给我发邮件,邮箱是:74774.2267@compuserve.com。新的词条会同时刊登在《电影问答人》专栏和其他305份报纸上,并可在CompuServe 网站或者www.sun-times.com/ebert上查看电子版。

在这本书付梓的过程中,我失去了我的同事和好朋友吉恩·西斯克尔。吉恩也为此书提供了词条,并发明了经典的“西斯克尔测试”:如果让一部电影的所有演员坐在一起吃午餐,然后把此情此景拍成纪录片,电影本身可以做到跟这部纪录片一样有趣吗?我想这是每一个电影人在启动新项目之前都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A

奥斯卡为我撑腰 Academy Mandate. 指的是奥斯卡获奖者们的一种心态:既然我的作品获奖了,官方当然也会为我的个人信仰撑腰。例如:瓦妮莎·雷德格雷夫的“犹太复国主义”演讲;奥利弗·斯通坚持认为《野战排》获奖象征着奥斯卡官方作出了反越战的立场声明;理查德·阿滕伯勒代表政治家甘地接受《甘地传》的获奖荣誉;詹姆斯·卡梅隆要求全场嘉宾为泰坦尼克号遇难者默哀……(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非我族类,活该反派 Accentuating Evil. 指的是电影中恐惧外国人,特别是仇视英国人的习惯。这些电影常常会将演员浓重的口音作为定义反派人物的重要指标,无论是鼻音浓重的南部警长,用词考究、装腔作势的精英势利眼,还是咬字用力的日耳曼科学怪人。选择英国演员来饰演带口音的反派更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恶趣味。例如,《希特勒最后的日子》(Hitler: The

L

ast Ten

D

ays)中的亚历克·吉尼斯(Alec

G

uinness),《霹雳钻》(Marathon Man)中的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

livier),《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中的彼得·塞勒斯(

P

eter Sellers),《豪门孽债》(Reversal of Fortune)、《狮子王》(The Lion King)以及《虎胆龙威3》(Die Hard 3)等片中的杰里米·艾恩斯(Jeremy

I

rons)等。(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梦幻水族馆效果 Acquariamcam. 几乎所有的水下动作场景,包括脏兮兮的大港口水域,都是画面打光完美,水体洁净清澈,梦幻宛如水晶。虽然角色们在水底耗着的时间比我吃光一大桶爆米花的时间还要长,可一旦出水,他们却都能瞬间若无其事地开始交谈,气都不带喘的。(吉姆·凯利,伊利诺伊州,新莱诺克斯市)

女演员劣等体位 Actress Inferior Position. 在电影中的性爱戏(当然大部分都是由男性导演操刀)里,达到高潮时的画面从来都是以男性的视角呈现的。因此,观众所见永远是女演员意乱情迷的表情,而非男演员的表情。(吉恩·西斯克尔)“警有理,无人理”电影 AC-WAT-NOBIMovie. 是指这样的电影:一个苦命的警察有一套正确的推理,却没有人相信。(罗伯特·特里·格鲁希,卡尔加里大学)“就是不按概率学写剧本”定律 Against All Odds Rule. 在一个明显不可能有生还概率的危险场景里,角色们肯定能安然无恙。而在一个看似能轻松逃生的场景里,却必定会有一些角色领便当。(R. R. 孔兹)梦幻水族馆效果

幕后黑手是经纪人!The Agent Did it! 在一部凶手还是未知数的电影里,如果主演名单里有一个相对知名的演员,却只在前一个半小时里出现了五分钟,那么这人基本就是凶手没跑了。(否则经纪人不答应。)凶手会在一场高潮戏中暴露身份,然后在另一场华丽对决戏中酷炫地死去。(迈克尔·施莱辛格,加利福尼亚州,卡尔弗市)

怀旧血浆综合征 Aging Blood Syndrome. 如今电影中所使用的血浆开始越来越像喷涌而出的深红色汽油(像90年代惊悚片和动作片中的那样),而不是试图呈现真实血液的质感(像《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中那样)。(卢卡斯·肯德尔,马萨诸塞州,玛莎文雅岛)“傻瓜才回答你。” “Ain’t Nobody Here but

U

s Chickens.” 深夜独自在家的戏里,每当有角色听到奇怪动静,然后大声问“某某,是你吗?”的时候,肯定不会是这个某某啦!(詹姆斯·波塔诺瓦)

航班定律 Airline Flight Rules. 电影角色永远只坐头等舱,而且旁边永远不会出现烦人的哭闹小孩。所有航班都是满员的,但角色们永远都能自由穿梭、一击即中地找到座位并坐下,不必等待前一个人艰难地将箱子搬上行李架。尽管其他群众演员可以倾斜他们的椅背,主角的椅背却永远笔直。因为如果椅背倾斜的话,镜头就会拍到他们不美丽的大鼻孔。(詹姆斯·富尔曼,加利福利亚州,西好莱坞区)

逃生用通风口 Air

V

ent

E

scape Route. 如果主角被反派囚禁在一幢封闭建筑里,那么绝对会有一个螺丝没旋紧、徒手就能拆的通风口。里面的通风管道也一定设计合理,能容纳任何体型的主角轻松通过。管道还常常会经过反派正在密谋的房间,于是主角便轻轻松松获得了反派的详细计划,确保日后能成功地打击犯罪。(唐娜·奈特,芝加哥市)

艾伦·阿尔达定律 Alan Alda Rule. 在凶杀片中,如果一个角色成了主角破案的有力助手,那么此人十有八九就是最后的凶手(如果前25分钟里他没有死掉的话)。取名为阿尔达定律,是因为这位老兄至少这么写了两次。(松下罗伯特,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闹钟定律 Alarm Clock Rule. 电影中如果出现一个电子时钟特写的话,那么时间往往会是二十九分或者五十九分。总之时钟会走一分钟的时间,然后才用一段对情节发展至关重要的音乐把主角叫醒。(里斯·苏塔,得克萨斯州,理查森市)

外星人总有特别的语言培训技巧 Alien BerlitzCommunication Rule(ABC Rule). 电影中的外星人永远能超快地学会一种当地语言(英语、法语、日语等),甚至连方言口音都能高度还原。可参考“宇宙最强翻译机”(Universal Translator)词条。(理查德·罗尔丹斯,缅因州,西肯纳邦克村)

艾丽·麦古奥病 Ali MacGraw’s Disease. 这是一种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疾病,只有一种症状:病痛越剧烈,美貌度越高。(罗杰·伊伯特)

全视角摄影机 All-Seeing Camera. 电影中一些固定机位的监控摄影机或只有一个摄影师掌镜的新闻摄影机往往具有这样一种神奇技能:能同时捕捉多个角度和距离的影像,回放影片的时候,还能精确地再现观众视角,并组成一段完整的蒙太奇。比如《国家公敌》(Enemy of the State)等电影。(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媒体只为剧本代言 All the News That’s Scripted,

W

e Print. 在一部电影中,无论主角们有多偶然、多不经意地被牵扯进事件之中,媒体都会将主角们当作重大新闻来报道。主角的照片会登上头版头条,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会在人群中跟踪聚焦。例如电影《哥斯拉》(Godzilla)中,电视新闻竟然选择播放主角马修·布罗德里克(Matthew Broderick)带着行李在挖洞的画面,而不是直播大怪兽发怒的画面。(詹姆斯·阿诺尔,圣路易斯市)

天国的自行车 Angelic Bicyclist. 在一部电影里,如果有角色极为潇洒地骑着自行车,双目微闭,双手脱把张开,宛如天使,那么这角色十有八九会被巨大的物体撞死。(杰夫·香农,西雅图市)

天使有限参与原则 Angel Limited-Involvement Rule. 现当代电影中的天使降入凡尘似乎就是为了抽烟、吃比萨,然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凡人。尽管地球始终饱受饥荒、战争、疾病和通货膨胀的摧残,天使却只解决“一个男人对女性失去信心,再也不肯尝试约会”这样的小事。(罗杰·伊伯特)

动物世界见闻 Animal

K

ingdom, Sights and Sound Of. (1)电影中只要有涉及“丛林”——无论这片丛林是在世上哪个角落——的画面,都会有一段澳洲笑翠鸟(Australian Kookaburra,也叫“呆瓜疯笑鸟”)疯叫的背景声:“呼——呼——呼——啊——啊——啊——啊——哈——哈”。(2)除了出于喜剧效果而让狗狗朝角色的脚上撒尿,电影中的动物们永远乖巧文明,似乎从来都没有排泄的需要。(3)在1970年之前,电影中的掠食性哺乳动物——野猫、狼、熊等,总是以邪恶的形象出现,活该被正义的人类猎杀。可现在,它们却摇身一变成了力与美的象征,甚至连肉都不吃了。可能它们改吃豆腐了吧。(史蒂夫·W.扎克,加利福尼亚州,奈丁县)动物世界见闻

汽车被偷装置 Anti-Anti-Auto Theft Device. 只要将仪表盘下任意两根电线碰在一起,电影中的任何角色都能轻松发动汽车,甚至还能把方向盘下面的车锁解开呢。(科洛姆·基廷,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好女孩露得少”定律 Antiheroine Skin Rule. 在一部洋溢着荷尔蒙气息的青春电影中,男主角的性幻想对象,即所谓的“坏女孩”,衣着一定会比最终跟男主角在一起的“好女孩”更暴露——就算她们性感的行为是一样的。如果“好女孩”有裸露上身的镜头出现,那一定也是伴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另外,如果这是一部有年轻人接踵死去的电影(见“青少年作死电影”[Dead Teenager Movie,第58页]),那么全身肌肤遮得最好的“好女孩”,往往会是最后的幸存者。(吉姆·奥布莱恩)

古董凶器 Antiques of Death. 折叠式刮胡刀、小冰锥、镇纸、拨火棍、剔肉刀、铁撬棍、老式对决手枪、骨矛、剑、军刀、战斧、巨型大理石烟灰缸……在电影凶手的眼中,这些古董似乎很顺手,可以用来在混乱中杀人。但是,几乎没有人家会把如此贵重的物品摆放在那么顺手的地方,供突发性谋杀事件的凶手方便取用。(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档案狂人凶手”综合征 Archivist Killer Syndrome. 相信电影中的很多凶手都能在藏头诗写作和谜题编纂行业中做出一番事业。寻找这些凶手时,侦探主角总会跟踪至一间废弃的公寓房间,然后发现一面贴满剪报和照片的策划墙。在这面壮观的墙上,侦探主角总能看到以下信息:(1)凶手已杀的受害者们,(2)追捕凶手的人,(3)下一个受害者,还有(4)凶手想对追捕者所说的话。可参见《火线狙击》(In the Line of Fire)、《七宗罪》(Seven)等电影。(戴维·T. G.理查斯,加拿大,安大略省,怡陶碧谷市)

方舟电影 Ark Movie. 指的是这样一种电影类型:一帮设定各异的角色,因种种原因被困于各种精彩有趣的交通工具或场景里。例如:《国际机场》(Airport),飞机;《波塞冬历险》(The Poseidon Adventure),海轮;《蓝烟火》(Marooned),载人飞船;《卡桑德拉大桥》(The Cassandra Crossing),火车;《异形2》(Aliens),外太空;《兴登堡遇难记》(The Hindenberg),飞艇;《骑劫地下铁》(The Taking of Pelham One Two Three),地铁;《深渊》(Abyss),海底潜艇等。包括其中最棒的一部《关山飞渡》(Stagecoach),马车。(罗杰·伊伯特)

骨灰糊脸 Ashes to Lashes. 在任何一个向风中洒骨灰的画面里,风总会把骨灰吹回哀悼者的脸上。比如《谋杀绿脚趾》(The Big Lebowski)。(罗杰·伊伯特)方舟电影“亚洲智叟”定律 Asian Grandfather Rule(Yan’s Law). 对于电影中上了年纪的亚洲角色而言,格言警句什么的从来都是张口就来。比如悉尼·托勒(Sidney Toler)在早期“陈查理”(Charlie Chan)系列电影中的扮演的华人神探。(比尔·贝克沃,威斯康星州,沃华多沙市)“亚洲恋人”定律 Asian Woman Rule. 只要戏份不限于纯打酱油,那么电影中出现的亚洲女性都会毫无意外地爱上男主角,无论这哥们在她的文化(或所有文化)中,是个多么极品的猥琐男。(比尔·贝克沃,威斯康星州,沃华多沙市)

起身即参战现象 “As Long as You’re Up, Get Me a 2×4.” 在一场酒吧斗殴戏里,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会莫名加入混战,而且完全自愿自发,毫无来由——即使是前一秒还处于平和友好状态的邻座两人,这会儿也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吉姆·西蒙,加利福尼亚州,维拉帕克市)起身即参战现象

酷炫汽车音效定律 Auto Audio Rule. 在电影飙车戏中,那些酷炫的汽车音效从来都是超现实主义的,比如在低速压过泥土或弯道时,轮胎仍然尖叫得仿佛自己装在一辆F1赛车上。(爱德华·萨维奥,旧金山市)

自动驾驶系统 Auto Autopilot Exemption. 如果有关键对话出现,一个正在开车的角色可以将目光从道路上收回,然后从容淡定地注视副驾驶座上的另一角色,时间可以长达5秒钟。有赖于这种神奇的自动驾驶智能系统,角色永远不会被一辆水泥搅拌车狠狠追尾,或者撞上几个倒霉的路人——就像现实生活中理应出现的那样。(戴维·梅耶诺维奇,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

自传客串福利 Autobiographical Cameo Perk. 如果一部传记电影明显有讨好一位在世名人的意图,那么这位老兄本人多半会以露脸客串的方式出现在某一场戏里,作为认可电影改编其生平故事的福利。例如:梅尔文·达默在《天外横财》(Melvin and Howard)中饰演了一个卖三明治的小角色;吉姆·加里森在《刺杀肯尼迪》(

J

FK)中饰演了厄尔·沃伦;布拉兹·斯塔尔在《爱的大风暴》(Blaze)中饰演了一个脱衣舞娘;还有吉姆·洛威尔在《阿波罗十三号》(Apollo 13)中饰演了一个海军上将。(这种现象也曾被蒂姆·伯顿早期的电影《荒唐小混蛋奇遇记》[Pee-Wee’s Big Adventure]戏仿。在此片中,主角曾在一部“戏中戏”小电影中客串。)(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丧钟常为君鸣 Auto Death Knell. 如果一个角色死于车祸,他总有办法在死时触动汽车警报,并且让警报声久久不散。(约翰·香农,加利福尼亚州,欧申赛德市)

自动涌现的酱油车辆 Automatically Arriving Automobiles. 在一场追车戏中,如果主角的车在四车道上行驶,那么各种无关车辆会从各个方向自动涌现到镜头中央。这些打酱油的车要么毫发无损地停住,要么像叠罗汉一样撞在一起,然后会有壮汉司机们气鼓鼓地下车并相互挥拳。可追车戏中,追逃双方的车却没有一辆被撞到。(斯蒂芬·罗雷,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自带车铃声 Automatic Bike Bell. 电影中只要有一辆自行车穿行而过,那么背景音中一定会出现一段清脆悦耳的车铃声。(罗杰·伊伯特)

自带门铃声 Automatic Customer Bell. 所有以小镇主街道为拍摄对象的定场镜头中,每当有顾客开门进店,背景音中就一定会出现一段清脆悦耳的门铃声。(罗杰·伊伯特)

自动躲子弹综合征 Automatic Miss Syndrome. 电影中,只要男主角或女主角正在躲避一阵武器扫射,那么子弹永远只会从他们前面或者后面穿过。如果导演审美品位更高的话,那么子弹还会从两边平行穿过,既优雅又安全。(金·罗措尔,伊利诺伊州,厄巴纳)

自动秀出防弹背心 Automatic Vest Display. 如果一个角色被近距离平射了还没死,那么他一定会马上解开上衣纽扣,展示他身上其实穿着防弹背心——通常只是展示给他自己看的。(罗杰·伊伯特)B“非技术人员自带便当”现象 Backseater Mortality Phenomenon.如果我们的主角是一架战斗机的飞行员,并且飞机上有两位以上机组成员的话,那么没有驾驶技能的机组成员十有八九是要领便当的。例如《壮志凌云》(Top Gun)、《捍卫入侵者》(Flight of the Intruder)、《第五惑星》(Enemy Mine)、《颠覆指令》(By Dawn’s Early Light)、《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等电影。(杰夫·克罗斯,马萨诸塞州,马布尔黑德镇)

后座隐形人综合征 Back Seat Inviso-Syndrome. 在电影中,角色们通常无法觉察到一辆车(甚至夸张到是敞篷车)的后排蜷缩着一个人。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地方根本不可能藏什么人。(埃里克·史科万,纽约州,波基普西市)

反派证明演示 Bad Guy Credentials Demo. 在一部电影中,如果反派是一个变态程度和邪恶指数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大坏蛋,那么在电影开始不久后,他就会先冷酷地杀掉一个自己人作为铺垫。例如,《星球大战》中的达斯·维达,007系列电影中的许多反派,还有《狙击职业杀手》(The Jackal)中的俄罗斯黑帮老大等。(德克·克内迈尔,俄亥俄州,鲍灵格林市)“烂片友情提醒”定律 Bad Movie Rental Warning Rule. 如果一部电影DVD包装上写着这样的话,“对暴力、恐怖画面不适者请勿购买本片”,那么请相信这真挚的友情提醒,千万别买。(萨姆·瓦斯,休斯敦市)“烟鬼有害社会”定律 Bad Smoker Rule.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几乎所有的警匪片中,坏人都是老烟枪,而好人却都试图戒烟。(罗杰·伊伯特)

法棍面包现象 Baguette Envy. 只要电影中出现一个人抱着食品购物袋的画面,那么这袋子里一定会装着一根修长优美的法国长棍,并且精确地露出袋子20厘米。(迈克尔·J.皮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枫树岭市)

烤土豆后援团 Baked Potato People. 这指的是电影中出现的这样一类人:他们善良温和,平凡暖心,仿佛是站在主角身后和谐伴唱的一个治愈唱诗班。这类角色在有关疯人院的电影中尤为常见,例如,《要上帝饶命》(The Dream Team)、《天才一族》(Crazy People)等。而这些电影所试图传达的信息也是相似的:“现实世界满是疯癫,疯人院里才有真知灼见。”烤土豆后援团的得名,源自制片人比尔·巴克斯特(Bill Baxter)的见闻。一次他在纽约一家牛排店的烤土豆上看到这样的广告语:“我已被洗过擦过清理过。我可亲可爱又可口!”(I’ve been tubbed,I’ve been rubbed,I’ve been scrubbed. I’m lovable,huggable,and eatable!)(罗杰·伊伯特)烤土豆后援团

热气球定律 Balloon Rule. 一部好电影里很少会出现热气球这种交通工具。所有热气球烂片中,最糟糕的是《男人止步》(Men Don’t Leave),该片中女主角竟然靠一次热气球飞行治好了抑郁症。(热心读者们不停用反例来抗议这词条,举出诸如《证人》[Witness]这样的例子,但广义上这定律还是成立的。)(罗杰·伊伯特)“郎蛋似铁”定律 Balls of Steel Rule. 电影中的反派如果下体遭受攻击,必定会瞬间倒地不起,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可如果是正面角色,则只会轻松地耸一耸肩,几秒钟后便再次投入战斗。例如《全面回忆》(Total Recall)中,莎朗·斯通(Sharon Stone)稳准狠地朝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的下体连续攻击五六次,阿诺德却只是“蛋”定地咬了咬牙。(约翰·斯奈尔)“发型为帅气服务”定律 Barber’s Itch Rule. 电影中的明星演员扮演的角色即便经历过入伍受训,他们的头发也不会像现实生活中一样被完全剃光,而仅仅是被剪短一些而已。例如,比尔·墨瑞(Bill Murray)和哈罗德·雷米斯(Harold Ramis)在《杂牌军东征》 (Stripes)里的发型;李察·基尔(Richard Gere)在《军官与绅士》(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里的发型。同样的,明星演员如果有锒铛入狱的剧情,他们也会剪一个帅气优雅的短发。可见“发型之等级定律”(Haircut Hierarchy Rule,第99页)词条。(乔恩·尼康,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热气球定律

酒吧挨揍滑行 Barroom Bum Slide. 在电影中的酒吧斗殴戏里,实力不济的可怜角色最后都会被狠狠推一把,然后从酒吧门往外滑行出一段惊人的长距离。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道格拉斯·W.托珀姆,加利福尼亚州,伍德兰希尔斯市)

酒保定场镜头 Bartender Establishing Shot. 所有电影中的酒保角色,首次出现时镜头都是一样的:冷静地用一块布擦拭着玻璃杯内壁。(戴维·史密斯,加利福尼亚州,威斯敏斯特市)“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Based on a true story.” 好莱坞黑话,真正的涵义是:压抑,病态,悲观,拥有若干极其惊人或淫荡的戏,以至于没有一个正常的制片人敢不加解释地放进一部电影里——除非借口说它们确确实实发生过。(里奇·伊莱亚斯,俄亥俄州,特拉华市)

厕所定律 Bathroom Rule. 电影中没有人会为了正常排泄需要而进入厕所。相反,人们到厕所里往往是为了吸烟、吸毒、偷情、自杀、被杀、不法交易,或者借厕所窗户溜出去。(尤金·阿卡尔多,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因为这叫音效”定律 “Because It’s Called Sound Effects” Rule.在现实生活中,当有人挂你电话,你会听见话筒被挂的声音,然后是一阵沉默(大概会持续30秒钟,之后才能听到那令人讨厌的忙音)。可是在一部电影里,当有人挂你电话,你总能瞬间听到忙音——因为这就叫音效。(约翰·法默,加利福尼亚州,曼哈顿海滩)

登山片的套路就在那儿 Because They Are There. 只要这是一部有关登山的电影,你总能遇到这10句经典台词:(1)“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以这季节来说,我们已经出发得太晚了。但如果我们把氧气瓶和其他装备都留下,轻装上路,那么我们就能在暴风雪来临前抵达那儿并安全回来。”(2)“我知道他们一定还活着。”(3)“不要管我,我已经走不动了,我的腿受伤了。你走吧,你还有活下去的希望。”(4)“让我最后再爬一次吧。爬完这最后一次,我就安定下来,回家陪你带孩子。”(5)“告诉他们(当地领路人),只要他们能带我们完成这一段路线,我们每天会给他们额外的50卢比。”(6)“先生,新降的雪已经填满了大山的裂缝,今天绝对不能再往前走了!”(7)“这条路线上的每一次探险都会遇上行李搬运的麻烦。”(8)“我必须相信绳子另一头的人。”(9)“带上我吧!你知道我的登山能力比其他人都强。”(10)“因为山就在那儿。”(罗杰·伊伯特)登山片的套路就在那儿

打码音效 Beep Bleep. 指的是电影中一种鬼鬼祟祟的技巧:将一段汽车喇叭声之类的声响加入音轨中,借此覆盖若干不文明的词语。汽笛、门铃、动物噪声和雷鸣声也都是常见的道具。得益于此,有时一部分级为限制级(R级)的电影能成功变成特别辅导级(PG-13级)。当然,这种打码音效最广泛的用途还是对一部电影进行“清洁再处理”,使得该片能在电视上得体播放。可参见“屏蔽词间隔”(Crap Gap,第55页)和“无意义的脏话”(Inanity Profanity,第113页)”。(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电脑哔哔定律 Beeping Rule. 在电影中,当警察、记者、黑客等人员正在使用电脑追踪一个嫌疑犯或者一份重要文件时,画面总是伴随着华丽酷炫的哔哔声、连续弹出的信息窗口,还有各种其他形式的高科技提示,告诉你“我已经发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台电脑如果发出这样的哔哔声,它只是在冷冷地告诉你:“我死机了。”(詹姆斯·摩尔,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

起初,编剧创造天地 Beginning, The. 如果一部电影结束时几乎所有角色都死光了,那么为了制作一部合理的续集,新电影的片头就一定会出现“起初”(The Beginning)这样的关键词。这样的续集电影通常会是一部“前传”,例如电影《鬼哭神嚎2》(Amityville II: The Possession),就是向看过第一部的观众进一步解释在鲁兹一家搬进鬼屋之前,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其他关键词:“第一章”(The First Chapter)、“几天前”(The Early Days)等。(罗杰·伊伯特)

亲切的水军 Benevolent Blurbster. 在一部新片上映一周前,影评界的水军总会显得特别活跃。周刊和电视广告里总会充满了无从证实的赞扬,作者多为不知名的影评人。对这些“影评人”而言,提前用这些赞扬来吸引眼球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另外还能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印成铅字,何乐而不为?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写的甚至还不是什么正经的评论,只是通过传真、电话等渠道随便投递出去的公关稿而已。聪明的观众往往不会中这些水军的套,而是耐心等待正经的影评慢慢出现在正经的媒体上。(罗杰·伊伯特)

伯格曼-艾伦假说 Bergman-Allen Hypothesis. 英格玛·伯格曼认为存在主义忧虑是宇宙的一种缺陷,而伍迪·艾伦认为存在主义忧虑在人类群体中代代相传。(里奇·伊莱亚斯,俄亥俄州,特拉华市)

运动电影最佳得分定律 Best Play of the Game Rule. 如果这是一部糟糕的运动电影,那么结尾一定是这样的:在比赛结束的最后一声哨响时,主角在慢镜头中完成了整场比赛最叹为观止的一次得分。(韦伯斯特·瓦特尼克)“就是让你抓不到我在弹啥”策略 “Betcha Can’t Name That Tune” Ploy. 几乎所有在电影中弹钢琴的角色,就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在《火线狙击》中演的那样,都是只弹弹和弦就满足了。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弹出任何能被人认出来的旋律,从而省去一大笔音乐版权使用费。(埃莫·菲利普斯,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贝丝综合征 Betsy Syndrome. 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评论界常常习惯以最新的一部电影来介绍一位影人,无论这部电影实际上有多缺乏代表性。该词条的灵感来自一篇报纸评论文章。该文章出现在劳伦斯·奥利弗爵士演艺事业后期,将这位杰出的影帝称为“劳伦斯 [《贝丝》]奥利弗”。(布莱恩·琼斯)

重型枪支后坐力法则 Big Gun Recoil Rule. 电影中所有重型枪支都拥有很强的后坐力,每次射击后,枪管或其他部件都会狠狠地往后弹回。更夸张的是,在一些科幻电影中,导演们甚至不顾物理定律,让一台射击中的激光炮也表演出这种工业时代的力与美。例如:《星际迷航5:终极先锋》(Star Trek V: The Final Frontier)和“星球大战”三部曲。(杰夫·克罗斯,马萨诸塞州,马布尔黑德镇)

展望都是骗人的 Big Lie, The. 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电影中的坏人总爱先描绘一幅美丽动人的图景,然后加上一句:“还有,本尼……我刚才说的都是骗人的。”(麦克·希恩)

明星大字定律 Big Name Poster Rule. 在一部电影的预告片或者海报上,如果大部分的面积都被主角明星的名字所占据,比如大字体的西尔韦斯特·史泰龙—莎朗·斯通(STALLONE-STONE),或者韦斯利·斯奈普斯—伍迪·哈里森(WESLEY-WOODY),那么有一件事基本是可以肯定的:将这两位明星拉来领衔主演的费用已经差不多花光这部电影的所有预算了——所以你懂的,耐心找一个好剧本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马克·麦克德莫特,伊利诺伊州,帕克福里斯特村)

临死前的标准歪头 Big Nod, The. 这通常出现在遗言之后。当一个角色受了致命伤,首先他会静静地躺着,作一番极为深刻的陈述;然后他才会将头歪向另一边。(雷克斯·E.鲁索)

淘气的落水狗 Big Wet Dog Shakedown. 只有当身边站着一个衣冠楚楚的角色时,一只被淋湿的狗狗才会开始抖动身上的水珠,淘气地溅人家一脸。(史蒂夫·怀特曼)

纳粹军官说双语定律 Bilingual Nazi Officer Rule. 电影中的纳粹军官们似乎都喜欢用英语相互交谈,尽管背景声中总能听见其他纳粹军士在用德语发号施令。(蒂姆·本顿,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生孩子”定律 Birthin’ Rule. 电影中所有怀孕超过7个月的女性角色,最终都会把孩子生下来。生产的戏也不会发生在平平无奇的普通产房,而是会在电梯、墓地里,或者一场大堵车中的汽车后座上。新生儿通常被一些没有接生经验的、精神脆弱的人接生出来,他们通过这次接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奇,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宝宝命名。(莉萨·马丁,多伦多市)“黑岩”定律 Black Rock Rule. 当一部电影出现如下的开篇情节——主角来到一座小城镇试图寻找失散多年的亲朋好友,那么,这人十有八九已经死了,而且镇上半数以上的居民都逃不了干系。此定律以《黑岩喋血记》命名。(乔·迪克斯坦佐,纽约市)

大片布莱迪法案假说 Blockbuster-Brady Bill Postulate. 鉴于如今音像店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大片DVD封面都是一个人举着一把枪,是时候把《布莱迪法案》引入电影界了——观众在购买前必须等待5个工作日,以供他们稽查这是否是部烂片。(杰弗里·R.菲尔德,堪萨斯城)“指尖蘸血”定律 Bloody Fingertip Rule. 当一个角色看见任何疑似血的不明液体时,他都会勇敢地伸手用指尖去触碰一番,然后严谨地确认这真的是血。推论:如果这不明物体并不是血,那么我们的主角便会更加大胆,先嗅再尝,然后才能告诉观众这究竟是什么物质。(杰拉尔德·菲茨杰拉德,达拉斯市)

灵魂转移类电影 Body Switch Movie. 电影中经常会出现灵魂转移到另一个身体上的剧情。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噩梦中的情景就会出现了:必须完全以另一个演员的风格去表演。(罗杰·伊伯特)

恶魔的出场方式 Bogeyman Shot. 电影中凶手/怪物的出场方式是这样的:在一个特写镜头中,毫不知情的受害者无辜地望向镜头,同时旁边留出一片巨大而又倾斜的诡异空间——然后,恶魔就会突然从这空间里闪亮登场,吓所有人一跳。(保罗·S.伍利,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拆弹定律 Bomb Defusion Rule. 必须在一枚定时炸弹爆炸前10秒时开始爆炸解除行动,炸弹才能成功拆除。(杰拉尔德·菲茨杰拉德,达拉斯市)

傻瓜电视 Boob Tube. 电影中如果出现了一台电视机,那么相信我,电视里从来不会有任何值得看的节目。(杰里·里希)

炸炸炸定律 Boom-Boom Rule. 只要电影中出现建筑或车辆爆炸的镜头,那么这爆破的镜头一定会重复出现好几次,因为导演一定会选择从各种不同角度重复拍摄这一烧钱的镜头。可参见“爆炸循环”(Explosion Loop,第77页)。(萨姆·卡尔森,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市)

美国制造 Born in the USA. 如果一部电影没有指明故事究竟发生在哪一座美国城市,那么片尾字幕通常会告诉你:本片的取景地其实是在多伦多或者温哥华。(R. R. 孔兹)“证件照小方框”定律 Box Rule. 如果在一部电影的海报或平面广告底部出现了一排小方框,里面分别是不同国际巨星的证件照和他们在此片中饰演的角色名字,例如 “柯特·杰金斯(Curt Jurgens)饰演司令官”,那么你就要拉响你的烂片警报了。顺便一提,大部分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小说改编的电影都符合这一定律。(罗杰·伊伯特)“当男孩遇见女孩”定律 Boy-Meets-Girl Rules. 如果电影中一对男女角色发生了一段浪漫的邂逅,那么他们最终一定会走到一起;而如果他们最初的邂逅带着敌对色彩,那么电影发展到一半时,他们就多半已经在一起了。(芭芭拉·布里奇斯,洛杉矶市)

开山怪白兰度标准 Brando Acceptability Yardstick. 当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纯粹为片酬而出演了《超人》(Superman)之后,他就为一大票演技派演员打开了“出演傻气的超级漫画英雄电影”这扇新世界的大门。这样的后继演员包括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费伊·唐娜薇(Faye Dunaway)、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阿尔·帕西诺(Al Pacino)等。这一现象也被布莱克·爱德华兹(Blake Edwards)导演的《影城噩梦》(S.O.B)戏仿,其中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被要求拍一场裸露戏,因为“丽芙·乌尔曼(Liv Ullman)拍过”。(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主角光环定律 Brass Ring Rule. 电影中只要有几个次要角色聊到什么“一直有人挑战,但从未有人掌握”的绝技,那么在电影结束前10分钟时,主角一定能掌握那个本领。(布兰农·摩尔,西雅图市)

粉碎性噩耗 Breaking Bad News. 只要有人捧着一个花瓶、玻璃容器等易碎物,那么在听到坏消息时,这个人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些物体打碎。这些物体通常会以优美的慢镜头形式坠落并摔得粉碎,还伴随着多重角度的特写。(特里·麦克马纳斯,芝加哥市)粉碎性噩耗“会呼吸的尸体”现象 Breathing Corpse Syndrome. 电视或电影中的尸体看起来总像是没死透的样子,谁让伪装尸体比伪装性高潮还难呢。(特里·伊格尔顿教授,英国,牛津大学)

砖墙悖论 Brick Wall Paradox. 如果一个角色在试图入侵一幢郊区别墅时不小心撞了墙,那么除了哀嚎着从墙上慢慢滑倒之外,他从来不会受什么实质性的重伤。可参考《小鬼当家》(Home Alone)、《警察与妙家庭》(Cops and Robbersons)等电影。(罗德·阿尔布兰特,怀俄明州,拉勒米村)

罗马人英国腔定律 British Roman Rule. 电影中所有罗马帝国的领袖说话都带着英国口音。至少也要让他们带点意大利口音吧,导演你说呢?(尤金·阿卡尔多,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无视方向原理 Broken Compass Principle. 在一场设置在纽约的追逐戏中,一辆汽车只要猛地拐个弯就能到达另一条大街(avenue)。可事实上这绝对不可能,因为纽约的大街都是平行排列的。(戴维·伯德,宾夕法尼亚州,东斯特劳斯堡区)

布洛特曼法则 Brotman’s Law. “如果一部电影在前十分钟里丝毫没有出现任何戏剧冲突,那么这部电影基本没戏了。”该法则由芝加哥放映商奥斯卡·布洛特曼(Oscar Brotman)宣布。(罗杰·伊伯特)“兄弟基友好上路”电影 Buddy-Brother Road Film. 指的是三种经常打包出现的电影类型:友情主题的好伙伴电影、公路电影,以及重建亲情主题的兄弟电影。例如,《车旅兄弟情》(Coupe de Ville)、《雨人》(Rain Man)、《小鬼跷家》(The Wizard)。(约翰·维克穆勒,威斯康星州,梅诺莫尼市)

署名法则 Bud “The Stud” Drumplehoff’s Law. 剧情片的剧组成员名单中一般不会出现昵称,而喜剧片则正相反。(格雷格·布朗,芝加哥市)

子弹速度定律 Bullet Velocity Rule. 在动作电影中,为了确保我们的主角能优雅地避开攻击,子弹飞行的速度总会贴心地降下来。在科幻电影中,为了让主角或飞船能及时避开攻击,同时确保观众们能看见酷炫的光波特效,这些电影甚至能让光速(激光炮、移相器、冲击波等)都毫无压力地慢下来。所以,实际公式其实是这样的:好莱坞子弹速度=真实的子弹速度/角色的重要程度。就分母来说,一个角色在电影中越重要,戏份越多,分母的数值就越大。(戴维·埃德森,俄勒冈州,尤金市)

警网铁金刚定律 Bullitt Rule. 所有发生在旧金山的汽车追逐戏都在下坡路上,尽管现实情况中,有逃窜可能的路线全部都在市中心,就是说全部都在山脚。(尼尔·米尔斯泰德,芝加哥市)

警网铁金刚式换挡 Bullitt Shift. 在高速行驶的汽车追逐戏中,司机们总能不可思议地转换出惊人数量的挡位。而在现实生活中,一辆车根本就没那么多挡位可供他们换的。例如,电影《警网铁金刚》中,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

Q

ueen)的车至少高速换挡了16次。(爱德华·萨维奥,旧金山市)

形同虚设的夜班保安 Bumbling Night Watchman. 只要电影中有正义角色偷偷潜入一间办公室的戏,那么也一定会出现一个心不在焉的夜班保安。该保安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为了给这段无聊的剧情加入一丝紧张和悬疑。保安的戏份通常会包括这些动作:在玻璃窗前来回挥舞手电筒、转动门把手、机械地盯着监视器屏幕等。正义角色有足够多的时间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或物品,然后被保安追逐着逃走。(里克·纽比,华盛顿州,科利奇普莱斯市)“丑女大变身”定律 Bun and Spectacles

R

ule. 电影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女性角色,如果她梳着毫无魅力的发髻,还戴着又大又厚的老气眼镜,那么她十有八九是隐藏的女主角。很快,她就会神奇地开始大变装,不仅脱胎换骨成完美女性,还拥有整整一衣橱的性感服饰。(汤姆·德雷尼)

蹩脚俗烂改名管理局 Bureau of Lame and Anemic Name Ch-anges(BLANC). 这是一个隐藏在好莱坞深处的神秘组织,专注于将聪明又特别的电影片名修改成俗烂但是看上去没那么商业化的名字。例如,将《警察给了服务生两百万美元小费》(Cop Gives Waitress $2 Million Tip)改成《你也可能碰上的事》(It Could Happen to You);将《芝加哥性爱异闻录》(Sexual Perversity in Chicago)改成《昨夜风流》(About Last Night);把《刺你一刀》(Stab)改成《碧玉惊魂夜》(Still of the Night);将《披风与尿布》(Cloak and Diapers)改成《特务家族》(Undercover Blues);把《火箭男孩》(Rocket Boys)改成《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等。(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可这是今天的报纸吗?But Is It Today’s? 在一部涉及时空穿越的电影里,主人公都喜欢先从垃圾桶里翻出一张报纸,然后通过上面的日期知晓现在是何年何月。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定就是今天的报纸吗?(史蒂夫·苏扎,夏威夷州,火奴鲁鲁市)可这是今天的报纸吗?“但他们没料到……还有一个人。”But They Didn’t Count on... One Man. 在动作电影的预告片中,经常会有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画外音叙述这样一个故事:我们伟大的英雄凭一己之力摧毁了恐怖组织或犯罪集团的邪恶阴谋,并且整个过程血浆四溢,华丽壮观。例如,“虎胆龙威”(Die Hard)系列电影。(克里斯·加尔文,俄亥俄州,哥伦布市)C

凯恩-哈克曼理论 Caine-Hackman Theory. 无论你在何时打开有线电视,都能在某个频道找到一部由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或吉恩·哈克曼参演的电影。(引用自电影《政治正确的你》[PCU]剧本,由亚当·莱夫、扎克·佩恩编剧)

骆驼,走,得,慢 Camel, Slow-Moving. 故事场景设定在中东的动作片中,如果有一队骆驼优雅缓慢地穿过画面,那么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拖住追逐方的车辆。(罗杰·伊伯特)

同车不同命,斜坡伪装定律 Camouflage Ramp Certainty Prin-ciple. 在电影中的追车戏里,至少有一辆汽车会不小心冲上一个伪装成普通街景的斜坡,然后顺着坡度高高跃起。在空中优雅停留片刻后,这辆车通常会莫名撞上什么东西,然后引发一场不太科学的大爆炸(如果是坏人的车);或者更不科学地安全着陆,丝毫不理汽车悬架早就应该碎成渣渣这种常识(如果是好人的车)。(道格拉斯·M.伽罗,西雅图市)

恐怖角作死综合征 Cape Fear Syndrome. 这种精神错乱的病症会让女主角们一旦得知自己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便马上独自前往一间与世隔绝的小屋(或者神秘游艇、帆船、偏僻农场等)躲起来,坚决不让别人(特别是好心的同伴)发现她们。(查尔斯·布斯,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市)

爱心毛毯,暖男暖女必备 Caring Blanket Tuck-In. 如果你想要把一个令人反感的角色塑造成心地善良的暖男暖女形象,那么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让这个人给其他角色轻轻盖上一条爱的毛毯。例如,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在电影《终极警探》(Cop)中一样。另外,当一场戏中有儿童因恐惧而瑟瑟发抖时,这条爱的毛毯也会立刻在主角手中出现。例如,《大内幕》(The Big Heat)中的格伦·福特(Glenn Ford)。(托尼·怀特豪斯,瑞士,韦尔比耶村)爱心毛毯,暖男暖女必备

飞檐走壁间隔器 Carl Owens Rooftop Spacer. 在屋顶之间跳跃奔跑时,电影中的男性角色们总能精确地预估屋顶和屋顶之间的距离,仿佛装了间隔器一般。至于女性角色,她们也总能精确地计算距离,让自己在跳跃时总是精确地差那么一小步,以至于可以成功出现用手挂在屋檐上这样命悬一线的画面。只有这样,前几秒刚跳过来的男性角色才有英雄救美的机会呀。(巴拉克·摩尔和伊丽莎白·摩尔,以色列,耶路撒冷)

慢手综合征 Carphand Tunnel Syndrome. 一个在键盘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的黑客,在电影中的打字速度却常常跟一个普通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差不多。(安迪·伊纳克,马萨诸塞州,韦斯特伍德镇)

车顶追逐 Cartop Chases. 当电影中出现角色们在机动车道上徒步追逃的戏,那么主角必定会跳上拥堵中的车辆顶部,然后轻盈地在一个个车顶间跳跃奔跑。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乖乖留在地面上追逃显然更快,也更安全。例如,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在《末日戒备》(The Peacemaker)中的追逐戏。(尼尔·加布里埃莱,纽约市)

选角定命运 Casting Is Destiny. 比起期待剧本写得有多好,观众更期待看到明星——许多好莱坞电影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里奇·伊莱亚斯,俄亥俄州,特拉华市)

小猫打喷嚏音效 Cat Sneeze Effect. 在电影中,当一把枪经过了消音处理,那么发射时就会发出同一种音效,就像一只小猫打了一个可爱的喷嚏一样。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一把枪经过了消音处理还是其他任何处理,都不会发出这样可爱的声音。另外,就算电影中出现了一个被塑造成枪械发烧友的角色,他也会把这类经过消音的枪称作“消音枪”(silenced);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枪械专家会称其为“低音枪”(suppressed)。(拉斐尔·卡特,亚利桑那州,坦佩市)

墓地局部小气候 Cemetery Weather. 电影中的墓地总能制造自己的局部小气候。在数量惊人的墓地戏中(特别是有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这局部小气候总是呈现多雨的状态——而且还不是阴转小雨,而是圣经中灾难般的大暴雨。(G. W.罗斯,华盛顿)

后座中央定律 Centered Passenger Rule. 当汽车后座上只有一个角色时,他总会不偏不倚地坐在正中央,因为这样他才能保证自己顺利地被摄影机拍到。(罗杰·伊伯特)

裸体照悲剧 Centerfold Folly. 除了玛丽莲·梦露,没有第二个女演员成功地通过为《花花公子》(Playboy)杂志拍裸体性感内页,促进自己的演艺事业。(梅文·格罗特,圣路易斯市)

铁丝网墙定律 Chain-Link Fence Rule. 警察追逐罪犯的小径,尽头一定是铁丝网墙。罪犯一定会爬上去。(肯尼斯·C.帕克斯)

临时上膛 Chamber Music. 在一些好莱坞低成本警匪片中,一个警察总会在面对反派的最后一刻才取出手枪,然后缓缓给枪上膛。其实警察理应准备好在需要时随时开枪,那么为什么他不早早给枪上膛呢?答案就是,这画面酷毙了。(道森·兰博,亚利桑那州,图森市)

车祸现场不必慌 Chase-and-Crash Scenes. 指的是“追车—车祸”戏。对很多现代惊悚动作片而言,这场戏几乎可以替代传统三幕剧中的第三幕,或者其他任何剧作形式中的情节高潮。在这类戏中,主角所经之路,遍地是燃烧的汽车和撞成一团的货车;可即使这样,我们都从来不会看见有救护车飞速赶来。另外,就算主角昨天刚刚开着警车霸气地撞翻了几座仓库,他那看似严厉固执的上级也绝对不会找他的麻烦。(罗杰·伊伯特)

切克出租车执念 Checker Cab Magnetism. 在一部设定于纽约的电影中,任何一个角色只要叫了一部出租车,那么它一定会是一辆看起来很典雅的老式切克(Checker Cab)出租车。然而事实上,这种车型已经停产许多年了,而且根据最近的数据,这款车全纽约只剩下了4辆。(艾米·卡什,纽约州,埃尔蒙特市)“将军”反射 Checkmate Reflex. 为了把主角(或者大反派)快速塑造成一个货真价实(却有点古怪)的天才,编剧和导演常常会安排该角色在电影刚开场不久就跟人下一场棋。在这场结局毫无意外的棋局中,天才当然会很酷炫地一步干掉对手。例如,《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中的杰夫·高布伦(Jeff Goldblum)。(伊瓦·拉博奇,挪威,奥斯陆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