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名著精彩神话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5:26:5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外文学名著精彩神话故事

中外文学名著精彩神话故事试读:

前言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而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名著是世界整个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是耀眼的明珠,是精神的火花。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作品里最重要的品种就是小说。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故事情节则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演变过程。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能够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因此,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等因素,它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内容,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具有巨大作用。

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主要包括中外文学名著有关神话、侦探、战争、科幻、人物、戏剧、爱情、电影、探险、智慧等类情节故事。在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世界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盘古开天辟地

在遥远的远古时代,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一片,就像一个浑圆的大鸡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非常苦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他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天地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需要休息休息了,他终于倒下了。

他倒下后,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五岳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了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

女娲造人

自从盘古开辟了天和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星星;地上有了平原、高山、河川;世间有了各种各样的植物、鸟兽、虫鱼,可是还没有人。那么,人是怎样出现的呢?

原来,那时候,天上有个女神,名叫女娲。她来到地上,见地上虽然有草、有树、有虫、有鸟,可总觉得还少点什么。她来到一个小池塘边,正要俯下身子去喝水,却从水里看到了她自己的影子。她笑一笑,水里的影子也向她笑一笑;她假装生气,水里的影子也向她生气。她想:如果世界上有些像我一样的东西就好了,我们可以做伴儿了。

她想了想,顺手从池塘边挖了一块黄泥,又掺了点儿水,就照着自己的样子捏起来。捏着,捏着,就捏出一个像她一样的小泥娃娃。她刚把这个小泥娃娃放在地上,小泥娃娃就活了。他眨巴着眼睛,张开嘴巴,冲着女娲喊:“妈妈!妈妈!”

女娲高兴极了,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人”。人的身体虽小,因为是神亲手创造的,与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有掌管宇宙的气概。女娲对她这优美的创造是相当满意的,便又挖了几块黄泥捏起来。捏呀,捏呀,捏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地创造出许多的男男女女的人。赤裸的人们围绕着女娲跳跃、欢呼,然后便单独,或成群地走向森林,走向平原。

心里充满惊讶和安慰的女娲,更加努力地继续着她的工作。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从她的手里降生到地面,随时都听得到周围人们的笑和叫的声音。她不再觉得寂寞和孤独了,因为世间已经有了她的儿女们。这样,她一直捏了许多年,可是,世界太大了,女娲感到自己这样一个一个地捏太慢了。她想了想,从山上拔下来一根藤条子,把它伸到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往四周围那么一甩。无数的黄泥点溅到地上,嘿!一个个全活了,全变成了又蹦又跳、又叫又笑的小家伙。女娲高兴极了,不停地蘸着,甩着,大地上便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既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她又考虑着怎样才能使他们生存呢?人类是要死亡的,死亡一批再造一批,那太麻烦了。于是,她把男人们和女人们结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担负婴儿的养育责任。人类就这样延续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更加多了起来。

女娲就这样创造了人类,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鬼母造鬼

世界有了天,有了地,但是还没有人。黄帝听说鬼母的本领极大,能够生产天和地,于是就命令她生产人类。

鬼母,住在南海的小虞山,又叫鬼姑神,生得虎头龙足,蟒眉蛟目,形状奇伟古怪。

倏和忽按照黄帝的命令,来到了南海的小虞山。这是个很漂亮的地方,山清水秀的山,山清水秀的水,山清水秀的森林边缘,到处都飘飞着美丽的蝴蝶和蜻蜓……这不是挺好的大自然么?为什么非要生产人干什么呢?人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样子?人是很可爱的精灵么?难道这些精灵,不会给我们的神仙世界增添很多麻烦吗?

倏和忽不停的研究着,探讨着,争论着,寻找着鬼母。

鬼母在小虞山,正在想这人是个什么样子,可是左想右想想不明白,看见倏和忽傻乎乎的寻找她,气就不打一处来,横眉冷目地说:“你们这两个让我讨厌的东西,是黄帝让你们来监视我的吧?”

倏和忽急忙说:“鬼姑神啊!你这可是冤枉我们了!”

鬼母说:“不是监视又是什么呢?我要在这里生产人类,难道你们能帮上忙么?”

倏和忽说:“鬼姑神,难道你忘了我们是时间之神么?人类出生之后,如果你需要,我们就会加速他们的生长:或者根据你的意愿,也可以控制他们的生长。”

鬼母想了想说:“这些我都不要,只要你们守在小虞山的山口上,在我生产的时候,不要让任何生灵闯进来。”

倏和忽:“我们就在这里看着你,不是一样么?”

鬼母:“你们要是看着我,我就什么东西也生产不出来了!”

倏和忽眨巴着眼睛:“那好吧!不过我们吃什么呀?你拿点好东西来招待我们吧!”

鬼母说:“山口上有一片树林,那上面结满了忘忧果,那是连黄帝的昆仑山上也没有的好果实,你们就摘着吃吧!”

倏和忽听鬼母这么一说,就高高兴兴地到小虞山的山口来了。

山口处果真有一片树林,生长得根深叶茂,在那巨大的树冠上,结着红红的忘忧果,每一个都有牛头那么大。倏和忽摘下一个,试探着尝一口,果然鲜美可口,那味道,恐怕吃一次一辈子也忘不了。

倏和忽吃得饱饱的,就躺在山坡上睡大觉,觉得这个世界是非常的美好,什么黄帝的忘恩负义,巨灵神的冷嘲热讽,朴父大妇的永生苦难,鬼母生产的艰难困苦,通通地忘到耳根脖子后了。

倏快快乐乐地说:“忘掉忧愁和烦恼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了忘忧果,还去生产那说不清什么模样的人类干什么呢?”

忽高高兴兴地说:“忘忧果好,忘忧果妙,再来十个百个千个万个也想要……”

倏和忽离开之后,鬼母就准备开始生产。她显得有些激动,因为她生的既不是神仙,也不是魔鬼,更不是这个世界中的什么动物,她要生产人,这是以往从没有过的事。

按照黄帝的指令,她生产得十分努力,一次就生下了十个生灵,可是回头一看,生产的却不是人。这些孩子们既不是两只手也不是两只脚,还有的伸着长长的舌头,难看死了。她知道她生下来的都是鬼,是她地地道道的鬼儿子,一落地就蹦蹦跳跳的,马上就能够跟她说话。

鬼儿子:“鬼母好!”

鬼母:“鬼儿子们好!”

鬼儿子:“鬼母辛苦了!”

鬼母:“唉!心不苦命苦啊……”

鬼儿子:“鬼母生下了我们,难道还很不开心么?”

鬼母伤心地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是人呢,还是鬼呢?”

十个鬼儿子说:“我们是主管地狱的十殿阎王……”“我是第一殿的秦广王,专司人间天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我是第二殿的楚江王,司掌活大地狱,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就要入我这个地狱。”“我是第二殿的宋帝王,司掌黑绳地狱,凡在阳间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就被推入我这狱中了。”“我是第四殿的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狱,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就入我这个地狱了。”“我是第五殿的阎罗王,司掌屈死者的灵魂。”“我是第六殿的变成王,专门分辨善恶鬼魂。”“我是第七殿的泰山王,司掌平反冤屈。”“我是第八殿的平等王,专断灵魂官司。”“我是第九殿的都市王,司掌地狱工程。”“我是第十殿的五道转轮王,专管灵魂投生……”

十个鬼王儿子把鬼母吵得头晕脑胀,她生产得十分劳累,浑浑沉沉地睡着了,她的十个鬼王儿子也就蹦蹦跳跳地四处玩耍,一直到黄昏的时候,又蹦蹦跳跳地回来吵着跟她要吃的。她害怕让黄帝知道了,于是就把她的鬼儿子当点心,一个个地吃到肚子里去,连嚼也没有嚼!过了些日子,她又接着生产,可是生产出来的依然是鬼。

它们是:哭死鬼,笑死鬼,冻死鬼,热死鬼,撑死鬼,饿死鬼,吊死鬼,淹死鬼,撞死鬼,气死鬼,一足鬼,多足鬼,小儿鬼,无头鬼,穷鬼,虐鬼,疫鬼,

山鬼,懒鬼,色鬼,醉鬼……

她有些气恼,就把鬼儿子接着吃掉,再接着生产,然后又吃掉!

大概过了有一年的光景,倏和忽把小虞山口的忘忧果全部吃光了,也再找不到其它吃的东西,这才想起了鬼母,不知道她生产得怎么样了,就回来看她。他们看见鬼母躺在那里,肚子涨得像山峰一样高,原来她吃下去的那些鬼儿子,没消化,在她的肚子里成长呢!

鬼母痛苦得大声嚎叫,那嚎叫声震落了小虞山上所有的树叶。在那个秋雨和惊雷交加的夜晚,鬼母的肚子爆炸了。成百上千的鬼儿子从她的肚子里跳跃出来,哭的哭,叫的叫,喊的喊,闹的闹,把那座小虞山吵得像要炸了锅。

在雷雨声中,鬼母的躯体无限度地缩小,沉入地下,又无限度地膨胀,变成了地狱的宫殿。那十殿鬼王带着小鬼们,说着鬼话,唱着鬼歌,站着鬼队,开着鬼会,吃着鬼饭,吹着鬼牛,穿着鬼衣,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殿堂,于是鬼世界也就这样开张了。

只是他们忘记了,应该让倏和忽前去请那中央的黄帝来剪个彩,也好顺便批点鬼经费。因为他们忘记了,所以鬼的经费在黄帝那里一直就没有计划,这些大大小小的鬼们,日后的生计只好在新鬼的家属那里搜刮了。后世的人们也一直没有忘记给地狱中送鬼钱!

倏和忽把这一切给黄帝做了汇报,汇报中说他们如何如何阻挠鬼母生鬼,终于没能阻挠成功,所以鬼世界才这样诞生了。

黄帝听了,悠悠地笑了笑说:“过去,时间是不会撒谎的,如今怎么也撒起谎来了?没有办法,只好让你们走得慢一些了。”

所以,后世才有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说法。

女娲补天

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发生了激烈的战争,结果共工战败。失败的共工又羞又怒,感觉无颜见天上众神,便抱定一死的信念,把头向不周山撞去。那不周山是支撑天空的一根天柱,经狂暴水神的这一冲撞,顿时折断了。半边天空瞬间塌落了下来,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巨大黑洞,倾盆大雨如同无涯的瀑布,骤然从天而降,江河湖海一齐暴涨,冲决堤坝,席卷沟壑、洼地和田野;大地也断裂成纵横交错的深沟,汹涌的洪水从地层之下喷流而出,淹没房屋、丘陵和山岗;人群、牛羊和庄稼都陷入灭顶之灾,在滚滚洪流中挣扎、叫喊;茂密的森林燃起了熊熊烈火,被大火灼烤得难以忍受的各种凶禽猛兽四处乱窜,恣意残害生灵,盘踞在中原沼泽中的一条凶恶的黑龙也趁机而出,张牙舞爪,大肆吞噬(shi)人类的血肉。

女娲眼见自己亲手创造的儿女们遭受如此惨烈的灾祸,痛苦万分。她顾不上惩治作恶的水神,赶忙着手修补破损的天地。她从江河湖泊中寻来许多五色石块,用火烧成透明色,然后将破损的天空修补好;她又赶往遥远的大海,杀死一只巨大的海龟,砍下它的四肢,当作四根大柱子,将塌落下来的天空重新支撑起来;她还奔赴中原,斩杀了作恶多端的黑龙,并将凶禽猛兽赶回森林沼泽;最后,她找来许多芦草烧成灰烬,堆积起来阻住了汹涌的洪水。经过天神女娲这番补天立柱、除害治水的艰苦努力,巨大的灾祸终于平息了,人类获得了拯救,重又过上了幸福宁静的生活。

女娲见人类重新恢复了恬静的生活,心中十分高兴。每当阳光普照的白天,或是皓月当空的夜晚,她常常坐在高高的山巅之上,观看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心中有说不出的欢畅。然而,她渐渐地发现,人们还不会利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乐趣。于是她又创造了一种叫做“笙”的乐器,把它给予人类,并教会人们如何使用。从此之后,人间处处回响起动听的管弦丝竹之声,男男女女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人类的生活从此又增添了无穷的欢乐。

女娲在为人类做完了这四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后,像一位伟大的母亲那样,静静地离去了。她乘坐着一条巨大的蛟龙,在众多神灵的陪伴下,缓缓飞升,一直飞到那高高的九天之上,住在天帝为她安排的宫殿中。

神农尝百草

在古时候,因为还没有药,人们得了病也就无法医治,只有眼睁睁地等死。不知过了多久,才出了一个名叫神农的人,他和一般的人不同,浑身都是透明的,从皮肤外边看得清里边的五腑六脏,吃到肚内的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年春天,发生了一场瘟疫,死了不少的人,连家禽家畜也病死了不少。神农虽然没有病倒,但也为那些病得不能起床的人担忧。一天,他在土坎上闷坐,看见他家那条得病的黄狗,一跛一跛的在草丛中拱来拱去,一时闻闻这种草,一时又闻闻那种草。最后,他见黄狗咬了一种开紫色小花的野草,在嘴里嚼了一阵后,就拖着尾巴走了。

第二天一早,神农看见昨天这只病得蔫呆呆的黄狗,一夜之间就摇头摆尾、蹦蹦跳跳的好了。他就想:黄狗是不是吃了那开紫色小花的草治好了病的呢?于是,神农也去扯了几株那样的小草放进嘴里嚼,尝出这种小草味道苦得很。他想:苦味也许可以医病吧?他就去扯了很多那样的小草,熬汤给病人们吃。不久,那些病了的人,大部分都能起床干活了。这下,他才晓得,山上有些野花、野草能治人的病。但是,满山遍野的野花野草,哪些能治病?哪些不能治病呢?他就自己上山,亲自去尝,因为自己能看清楚自身的五腑六脏。他在尝百草时,吃了一种草后,就低下头去看它在腹内走的哪个部位,而且都一一地记在心头。久而久之,他就能尝出什么样的草能治好什么样的病了。神农在尝草时,也曾被有毒的野草野花毒得又呕又吐,浑身肿得像泡粑一样;又靠找另一些草来治肿、治吐。神农每天背起背篼(dou),扛起药锄,边尝草挖药,边给山民治病。

一天,他在山林内见到了一种圆形的野花,颜色很好看。他想试试这野花能不能治病,就摘下那野花吞进了肚内。不多一会儿,他就感到头晕眼花,肚子痛得要命。神农低头一看,见吞进肚里的野花,已经变成了一条几寸长的虫,在他大肠里一伸一缩地蠕动,使他的肚子痛得很厉害。他也没有办法把虫从肚内取出来。眼看那条虫正在吃自己右边的大肠,神农痛得在地上不住打滚,把一山的草都压烂了。神农忍着痛,扯了些止痛的草药嚼后吞服,也不见效。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坐在一株茶树下边等死。他正张开嘴来仰面喘气的时候,从茶叶上边滚下一滴滴水珠,正好掉在神农的口头。他喉咙一咽,将水珠吞入了腹内。说来也怪,那茶叶上掉下来的水珠,在肚内碰到那圆形野花变成的虫,一会儿就将虫化为了大便。神农好了以后,他就去问当地的土人,才晓得那种圆形色艳的野花名叫滚山珠,只要吃进肚内,就会变成一条几寸长的虫,人就要被它整死。但是,又不晓得该用什么药来治这种虫。神农就将茶水能医治滚山珠的经历给当地土人说了。大家听后,心里都很高兴。以后,就是牛羊误吃了滚山珠,人们熬茶水给它喝了也就好了。

后来,神农把他所尝过的草,编成了一本《神农本草》,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人畜病了,也就有药医治了。

精卫填海

大阳神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住在东海之滨,常去大海中嬉水游玩。

有一天,女娃在家中无事闲坐,感到十分烦闷,便信步走到大海边散步。她抬头远望,见海天茫茫,无比壮阔,顿觉心旷神怡。一时兴起,就跃入海中嬉水,不知不觉已游到大海深处。不料,海上大风骤起,卷起层层波涛,巨浪翻滚,海面突然沸腾起来。女娃见海上起了风暴,忙向岸边回游,但为时已晚。狂风巨浪很快将她卷入深深的海底,无情地埋葬了她的青春,她永远也回不去了。

女娃死了,但她死不瞑目。她痛恨东海的残酷无情,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和美丽的容貌。为了使别人不再重蹈她的悲剧,她发誓要使东海干枯。

于是,她的灵魂化作了一只鸟,形似乌鸦,花头,白嘴,红足,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每当鸣叫的时候,就发出“精卫”、“精卫”的声音,久而久之,人们就叫这种鸟“精卫”。为了复仇,精卫每天口衔西山的小石子或小树枝,投到东海里去,决心要把东海填平。她那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得到了人们的钦佩和尊敬。她真不愧为太阳神的女儿。

东晋时的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写道: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这两句诗,就是对精卫坚强不屈的意志、奋斗不息的精神之崇高礼赞!

这种鸟,传说后来在海边和海燕结成了配偶,生下的孩子,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

据说直到今天东海还有“精卫誓水处”——因为那里夺去了她的生命,她发誓永远不喝那里的水。所以人们称她为“誓鸟”或“志鸟”,也叫她“冤禽”,民间却叫她“帝女雀”,意思是炎帝女儿变成的鸟。由此可见,她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了。

泣血杜鹃

古代的时候,在蜀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有一个男孩,忽然驾着祥云从天上降下来,就在蜀国东南的朱提落在地上,他就说自己叫杜宇。

同时,又有一个女子,从汇源的井水里涌现出来,她说她的名字叫利。

杜宇长得英俊大方,利生得聪明漂亮。这天造地设的两个奇人结成了夫妻,杜宇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望帝很关心人民的生活,什么播种啦,耕田啦,收割啦,他都亲自过问,就连人们盖房子,他也要亲自到场,所以深受人民的爱戴。当时蜀国常闹水灾,那些洪水从上游的山区奔流下来,冲毁了无数的庄稼,也冲坏了人们许多房屋,所以望帝急切盼望有人能根治水患。有一天,忽然从江水里逆流浮上一具男子的尸体,大家站在江边看见了,都觉得很奇怪,因为尸体应该顺流而下才对,为什么能够逆流而上呢?这是灾难的预兆还是吉祥的征兆呢?赶紧去告诉望帝吧!

望帝开了一条船,组织大家把这具尸体打捞上来,放到岸边,看见是一个魁梧的男子,都觉得可惜,就准备找个地方安葬他。

让大家更奇怪的是,尸体一碰到江岸的土地,就慢慢地复活了。

望帝问他:“你是谁?为什么被水淹死还能够逆水行走?为什么一见了土地就能够复活呢?难道说你是神仙不成?”

这个人从容地说:“我是楚国人,名叫鳖灵,我在楚国被淹死,却逆水前行,到了蜀国又复活了,我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也许是天意吧!因为我能够治理水患,能够帮助望帝治水。”

望帝一听,特别高兴,立即封鳖灵为宰相,派他前去治理洪水。

鳖灵果然表现了很大的才干。

他带领人们凿开了巫山,使壅塞的水流通过巫峡,奔泄到夔门以外的大江里去,平息了洪水的灾难。

望帝见鳖灵这么有才干,解决了一直困扰着他的一大难题,便准备将观王位禅让给鳖灵,自己到西山去隐居。

鳖灵一听,立刻说:“这怎么行呢?蜀国是您辛辛苦苦开创的,我怎么能够继承您的王位呢?”

望帝说:“王着之位,本应该能者居之,你带领人们治理了水患,给百姓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就应该继承帝位!望帝隐退之心已定,望丞相切莫推脱!”

于是鳖灵就继承了王位,称作丛帝,又叫开明帝。

丛帝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好事,老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

可是,慢慢地,丛帝有点居功自傲,不大体恤民情了。

原来他一顿饭只吃一道菜就行了,现在连续上十道菜还不满足;原来他只穿着粗布的衣服就很满意了,现在穿着绫罗绸缎还嫌不够;原来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妃子,现在后宫里的美女也数不清了……

望帝在西山隐居,时常听到人们对丛帝的议论,听说之后,非常着急。他决定自己亲自进宫,劝导丛帝。

老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个个兴奋异常,他们也想随老王一起去劝说丛帝。

丛帝在城楼上看到老王带着那么多人奔来,以为老王要收回王位,或者带人马打来了。他立即下令关紧城门,不准老王带人进城。

望帝无法进城,又不能引起战争来攻打,这样百姓就更吃苦了。望帝很着急,他心想,为了百姓,我情愿化作那会飞的鸟儿去进谏丛帝。

他这么想着,竟真地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杜鹃立即展翅飞到蜀宫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道:“民贵呀!民贵呀!”

丛帝的妃子们把杜鹃的事情告诉丛帝,丛帝很奇怪,就来观看,那只杜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不停地喊叫:“民贵呀!民贵呀!”

丛帝说:“民贵民贵!我也知道民贵!我辛苦了这么些年,稍稍享受一下也是应该的!莫非你是望帝变的不成?”

丛帝走了,丛帝再也没有理睬杜鹃。

杜鹃还在日夜不停地喊着:“民贵呀!民贵呀!”

杜鹃直到口里流出鲜血。

丛帝终于知道了这只杜鹃真是望帝变的,他终于明白了望帝的苦心。

他惭愧极了,跪在楠木树下,痛哭流涕!从此以后,他励精图治,又变成了一个更受百姓爱戴的国王。

夸父追日

在北方荒凉的大地之中,有一座成都载天山。

山中住着一个巨人部落。相传他们是主管幽冥的天神后土的子孙。这个部落的人身躯巨大,力大无比。他们的双耳上挂着两条黄蛇,双手也握着两条黄蛇。虽然他们的外表似乎有些凶猛,但他们的性情却温和而善良。这个巨人族叫夸父族。

这个部族的头人夸父,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有不平凡的意志。那时候,世界上很荒凉,毒蛇猛兽横行。夸父为了本部族的人们能活下去,每天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样的太阳晒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人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夸父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使唤。

一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迈开大步去追赶它。夸父身高力大,一迈步,震得大地直摇晃。他一脚踏下去,就在浙江临海的复釜山下,留下一个长长的巨人脚印。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中午,夸父追赶太阳来到湖南沅陵一带,他跑得又饿又累,就停下来用三块石头支起锅做饭。他吃完饭,见太阳已经偏西了,就赶紧迈开大步又追了上去。后来,这三块支锅石就成了辰州东面的三座大山。

太阳快落山了,夸父离太阳越来越近。到了甘肃东部的泾川,他停下来歇一会儿,把鞋里的土块、石子往外一倒,就成了一座小山。现在人们叫它“振履堆”。

夸父跨过一座座高山,穿过一条条大河,在禺谷眼看快要追上太阳了,这时,别提他心里多高兴了。当他伸手就要捉住太阳的工夫,突然,感到头昏眼花,竟渴得晕过去了。他醒来时,太阳早已不见了。他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又喝渭河里的水。谁知道,他喝干了渭河里的水,还是不解渴。这时,他又打算去山西雁门山一带,去喝大泽里的水,可是,夸父实在太渴太累了,当他走到华山以东、灵宝以西不远的地方,身体再也支持不住,就倒下去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现在灵宝县西三十五里灵湖峪和池峪中间的夸父山。夸父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桃林的地势险要,以后人们就把这里叫做“桃林塞”。

夸父死了,他的后代子孙就居住在夸父山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夸父的子孙居住的村子,就是今天的夸父山下的“夸父营”。

后羿射日

尧依然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平日吃着糙米饭,喝着野菜汤,虽然贵为“天子”,这时候恐怕也和人民一样,闹起饥荒来。

尧所遭受的痛苦,更是肉体和精神双方面的。

因为他爱人民好像他的儿女,如今人民陷在这样巨大的可怕的灾祸中,女巫被晒死又加重了他心灵的负担,因此他忧愁难过极了。

怎样去解救他们的苦痛呢?这是压在尧肩头的重任。

但是他也和人民一样,除了祷告上帝,向上帝呼救以外,对于天上这一群恶毒的太阳,没有什么办法。

尧皇帝的祷告,当然每天都传达到做天帝的帝俊耳朵里。

十个孩子们的恶作剧,帝俊大约也曾经禁止过,但具有大神力量又顽皮惯了的太阳,几句空话那里就能把他们约束住!

真要使用神国的法律来加以惩罚呢?这对于神国当然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作为父亲的帝俊又不忍心。

不惩罚他们吧,下方人民的呼唤确实又教人烦心。

身为天帝的帝俊,拿着这件事情,竟感到非常的难办。

最后,好像就连神国也有了些骚动的现象,帝俊觉得再不能纵容孩子们胡闹下去了。

帝俊就派了一个擅长射箭的天神到人间去,想法给这些孩子吃一点苦头,并且帮助尧解决国内种种艰难困苦的事。这个天神,名字就叫后羿。后羿在神界很有名气,他的长于射也得到了下界无穷的赞美和景仰。

只要一提到羿,谁也会联想到他高明的箭法。

据说即使一只小雀子飞过他的面前,他也准会把它射落下来。

又说当他弯弓搭箭,准备射出去的时候,连居住在海滨,一向不会射箭的越国人也愿意争着替他拿箭靶子。

从这类赞扬的话语看来,可见羿的箭法是何等的神妙了!

羿的箭法神妙,和他身体的特殊构造也有关系。据说他的左臂比右臂生来就要长些,这对于挽弓当然是有很大的方便的。

临到后羿辞别天庭,降下人间的一天,帝俊就赐给羿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不但华美,而且坚固锋利。

这时候帝俊对后羿怎样的嘱咐,所有的天神都无从知道。

但推想起来,总不外叫后羿对他的孩子们还是要“手下留情”,怎么留情?最好只装出样子来吓一吓他们,给大家做一个榜样看也就好了,千万不要用武力对付。

帝俊当然不愿意后羿真的去在他们孩子们身上显示武艺的。

羿领了帝俊的使命,带着他的妻子嫦娥,降到下方。

嫦娥原本是天上的女神,和月亮女神常羲多少有些关系,有人把她当作凡间的姑娘,是不妥当的。

后羿带着妻子在热闷难当的茅草屋里拜见了愁苦的尧。

尧知道后羿就是上帝派遣下来的天神,大喜过望,马上化烦忧为快乐,就带了后羿夫妻俩到外面去巡视人民的光景。

可怜的人民,在十个太阳每天的烤炙下,有的已经热昏死去,不死的也奄奄待毙,只剩下一把黑瘦的骨头了。

可是当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了凡间,顿然全身又都回复了活力。

远远近近的人民,都赶到王城所在的地方来,他们聚集在广场上,大声的呐喊和欢呼,要求后羿替他们诛除太阳的害恶。

天神后羿接受了天帝的使命和人民的请求,也开始做他自己困难的工作,首先就是要去对付出现在天空中的十个太阳。

人民早已在广场上等候得不耐烦了,继续不断传来的欢呼和呐喊,催促着后羿跟随了尧走向广场。

后羿怜悯可怜的人民,同时也痛恨太阳的逞威。

于是他再也不管天帝的嘱咐,决心将这批可恶的阔少收拾下来,一劳永逸,也免将来又让他们出来捣蛋。

后羿慢慢地走到广场中央,从肩上摘下那张红色的弓,再从箭袋里取出一枝白色的箭。

后羿搭上箭弯满弓,对准天上红球的方向,飕的一箭射上去。

起初没有声响,过了一会儿,只见天空中一团火球无声的爆裂,流火乱飞,纷纷的金色毛羽四散,砰然堕落在地面上一团红亮亮的东西。

人们跑近前去一看,原来是一枝带着箭的乌鸦。这乌鸦硕大无朋,金黄色的羽毛,三只足,想来就是太阳精魂的化身了。

再一看天上,太阳果然已经只剩下九个,空气也似乎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彩起来。

嫦娥说:“你射死了帝俊的儿子,怎么向他交代呢?”

后羿哼了一声,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忙拈弓搭箭,向天空中东一个西一个的太阳射去。

一只只的箭像疾鸟般地从弓弦上发出,只听得飕飕飕的箭声。只看见天空中一团团火球无声的破裂,满天是火。数不清的金色毛羽四散在空中,三脚乌鸦一只只地堕落下来。

人民的欢呼声音响彻了大地,后羿射得正酣畅而高兴。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忽然想起太阳对于人民也有大功,不能全射下来的。急命人暗中从后羿的箭袋里抽去一枝箭。

天空中的太阳终于还剩下一个。可怜这顽皮的孩子已经吓得脸色发白。地面上的人们都吵嚷着冷起来了。

后羿一连射下了九个太阳,百姓们不用再乞求巫师求雨了,但是寒冷和严冬也随之而来临。

嫦娥奔月

羿射死了天帝的九个儿子,得罪了天帝,被天帝罚到人间,从此再也不能到天上去了。嫦娥本来也是天上的女神,如今做了凡人,而凡人是要死的,因此,心里很不高兴,常常埋怨丈夫做事鲁莽,不该得罪天帝。

但是,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一天,羿正在闷闷不乐的时候,嫦娥忽然想起了一个神仙。她对羿说:“听说在昆仑山上,住着一个西王母。她那里藏有不死的灵药。”“对呀!”羿一拍大腿,一下高兴起来,“吃了西王母的药,就可以长生不死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好,我明天就去,去向西王母求不死药。保证把药弄来!”

嫦娥自从被谪下人间,整日愁眉苦脸,长吁短叹,以为从此再也没有希望了,现在听了丈夫的话,一下高兴起来,欢喜地说:“你见着西王母,要多向她说好话,千万不可鲁莽。咱们有求于她,得多行礼才是。”说完,她立刻帮助羿准备行装,准备干粮,第二天一早,羿就背上弓箭,骑上白马,向着昆仑山进发了。

昆仑山,是西方的一座大山,黄帝的都城在这里,西王母也住在这里。它的下面,四周是弱水的深渊。这弱水,就是一片鸡毛掉下去也会向下沉,人乘船当然是没法过去的。它的外面,还有一座燃烧着熊熊大火的火山包围着,这火昼夜不息,无论什么东西一碰着它就会烧起来。这样的两道水火关卡,谁能过得去呢?因此,西王母的不死灵药,谁也没法去取到手。

羿来到了昆仑山脚下,凭着他的无限神力和意志,居然通过了弱水的深渊和熊熊的火山,登上了山顶。他向前望去,一片金黄的稻子,稻穗竟有好几丈长,开明兽在为西王母守门。这昆仑山顶可高哩,据说有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要不是羿这样的英雄,谁也别想来到这里。

羿到了昆仑山顶,在开明兽的帮助下,很快见到了西王母。

这西王母,原是西方的一个怪神,她长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头发乱蓬蓬地披着,她的职责,是掌管瘟疫和刑罚。她住在山顶的岩洞里,每天靠三只红脑袋、黑眼睛、力气大、飞得高远的大青鸟供给食物。

就是这样一个怪神西王母,她有不死的灵药。

羿向西王母说明了来意。西王母听说羿是这样的不幸,为百姓除了害却受了罚,觉得很不公平,她同情羿,更同情羿韵妻子嫦娥,她是受连累的,更应该帮助,于是,她十分慷慨地给了他一大包药,这一大包药已足够让羿夫妻两人吃了不死。她还告诉羿说:“这药,是用不死树上采下的不死果炼制成的。这不死树三千年才开一次花,六千年才结一次果。果子很少。我的全部剩下的药都在这里了。如果一个人吃了这么多药,还可能升天成神。你拿回去好好保存。可不要被坏人偷去”!

羿十分小心地把药藏好,告别了西王母,踏上了归途。

尽管山高路远,风霜雨雪,他怀里揣着不死药,心里高兴,也就不觉得艰苦了。

羿回到家里,把不死灵药交到嫦娥手中,又把西王母的话学说了一遍,然后对妻子说:“这药太宝贵了,你先保管好,我们拣一个好日子,沐了浴,大家一起吃。”

他在天上生活过,也在人间生活过,比来比去,觉得天上也并不比人间好,天帝对众神也不公平。如今有了不死药,在人间生活也不错!他不想再上天去了。

可是嫦娥不这样想。她本来是天上的女神,全是受了丈夫的牵连,才下凡人间的。她还想回到天上去做女神。她看看放在一旁的灵药,一个新的主意又生出来了:既然灵药还可能让人成神,我何不连他的一份也吃了下去,看真的能成神不?她把丈夫完全丢到脑后了。

于是,她打定主意,也不再等什么好日子,趁着羿不在家,便一个人把药取出来,一起吃下了肚……

果然是灵丹妙药,奇怪的事情马上就发生了,嫦娥只觉得自己—的身子轻飘飘起来,脚底像有股风在托着她在慢慢向上升起,她想站住也站不住了,竟然不由自主地向着天上飞去。

这时是夜晚,夜空中,月亮圆圆的,像一个银盆悬挂着,周围是无数的星星。嫦娥想,如今我到哪里去呢?她想,假如到天府去,天上的众神问起羿来,我该怎样回答?如今我是个背弃丈夫的妻子,一定会被大家嘲笑。她思考再三,决定先到月宫里去避一避,以后看机会再说。主意既定,她就一直朝着月宫飞去。

谁知月宫并不如她先前所想像的那么优美,却是出奇的冷清。她游遍月宫,也没见到一个人影。除了一只白兔,一只蟾蜍,一棵桂树外,什么也没有了。直到许多年以后,才来了个吴刚。不过吴刚也只是犯了错误被罚到月宫里来砍桂树的。这棵五百丈高的千年老桂树也怪,任凭吴刚怎么用力砍伐,它总是创口随砍随合,永远不会倒下。

冷清的月宫使嫦娥十分伤心。但是已经来了,想回去也回不去了,只得先住下再说。可是愈住愈觉冷清。她开始后悔了,不该瞒着丈夫,一个人把药全吃了,要是现在还在下方,和丈夫在一起,共同拣个好日子,一人吃一半灵药,大家长生不死,该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再说丈夫又不是个凡夫俗子,他是个射下过九个太阳的英雄啊!他为了人民被罚到了下界,我却为上天而离开了他I他该是多么的伟大,而我是多么的渺小!

她懊悔极了,她想回到下界,去到丈夫身边,向他承认错误,请他原谅。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她永远只能住在月宫里,下不来了。

那天晚上,羿从外面回来。发觉室中空空,妻子不见了,只有那个空药包还在。他立刻明白了一切,似乎又一点也不明白。

一他紧闭着嘴唇,走出家,仰望着天空,啊,一轮皎洁的圆月在注视着他,无数的星星在向他眨眼睛。他大声地呼喊起来:“嫦娥,妻啊,你在何处,你在何处啊?”

声音是那样凄凉。

凄凉的呼喊声在星月交辉的天穹中回荡着。

嫦娥听没听到呢,不知道。

天狗吞月

神箭手后羿受命于天庭,下界来为民除害的时候,还带了一条猎狗来。

那是一条神狗,名字叫黑耳,也同样具有天神的力量和智慧。

它生得全身漆黑,毛色黑亮黑亮的,不仅在后羿狩猎的时候冲锋在前,就是后羿在清除毒蛇猛兽的时候,这只神狗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呢!

后羿射死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为天下立下大功,但是也得罪了天帝,被天帝革除了神籍,不仅嫦娥受到了连累,神狗也从此变成了普通的猎犬,永远也别想回天庭了。

后羿不甘心,他费尽了千辛万苦,想要在王母娘娘那里求得仙药,想要和嫦娥在人间长生长老,为什么就没有想到神狗呢?

难道主人是想让神狗在几年之后就凄惨地死去么?这样说来,主人岂不是太冷酷了?岂不是太不够意思了?

后羿从昆仑山回来,兴冲冲地回到家里,他对嫦娥说,王母娘娘交给他两粒仙丹,一根参精,嘱咐他回家后用人参汤热吞服,即可长生,若一人吃了,还可能成仙呢!

嫦娥听说此药能长生,又能成仙,非常高兴,对后羿的态度立刻就好起来。

但是猎狗一点也没有高兴,因为在后羿的长生计划中,根本就没有想到对他无限忠诚的猎狗。猎狗为此更加悲哀了。

这天早上,后羿山猎之前,告诉妻子嫦娥用人参汤煮仙丹,说晚上回来,两人一起吃了,也好长生不老。这话猎狗听得清清楚楚。猎狗不情愿地跟着后羿出猎了。但是这一天,猎狗的神思不在猎场上,它惦记着仙丹仙药的事情呢。后羿射中了一只黄羊,让猎狗去把它叼回来,但是说了二次猎狗也没有听见,后羿踢了猎狗一脚,猎狗才反应过来,猎狗知道,这是主人第一次打它。猎狗知道,嫦娥按照后羿的吩咐,现在正把仙丹放在人参汤里煮,那锅里已经冒出了热气,嫦娥心急,煮得太早了,它和后羿还要好一会儿才能回去呢。

后羿又射中了一只豹子,猎狗不去叼那豹子,而是猛烈地叫,它知道,这一会儿,仙丹已经煮熟了。

后羿觉得奇怪,跳下马来,抚摩着猎狗的头,猎狗想说:“主人啊,家里那人参汤的香味儿已经飘出来,嫦娥禁不住揭开锅盖,香气逗得她心尖儿乱颤呢!”

但是猎狗不会说话。

再说家里的嫦娥,她守着锅在想:“好香啊!这儿有两粒仙丹,我先吃一粒,丈夫来了吃另外一粒吧!”

她想着便拿起小勺吃了一粒仙丹,立刻觉得有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真舒服呀!

嫦娥又想:“王母娘娘那里仙丹一定很多,她能给丈夫两粒,也一定能给他好多粒。干脆我把那一粒也吃了吧!”

嫦娥想着想着,把剩下的—粒也吃了,非常痛快,非常舒服,也非常幸福,索性把人参精也吃了,吞得她眯着眼睛。

这时候夜深了,丈夫打猎还没回来,嫦娥打开门,准备去找丈夫,谁知一迈腿,身子便随着凉风飘飘地飞了起来。

这一切,猎狗黑耳都知道了,它撇下主人,赶在后羿的前边拼命地跑回家来。

猎狗黑耳见嫦娥果然偷吃了仙丹,独自正在升天,就叫唤着扑向屋里,舔了剩下的人参汤,朝天上的嫦娥追去。

嫦娥看见猎狗黑耳向她追来了,心想大事不好,吓得一头闯进月亮里躲了起来。

猎狗黑耳有些发怒了,它觉得主人不够意思,想要长生成仙的时候忘记了它猎狗,而这个嫦娥就更不够意思了,为了成仙,连丈夫也不要了!

猎狗黑耳竖起了每一根毛发,身子也越长越大,拼命地吼叫了几声,一下子扑过去,把月亮吞下去了。

却说这一天,王母娘娘正在赏月,一见月亮没了,忙派人查看,原来是嫦娥偷吃了仙丹,后羿的那条大黑狗情急之下吞吃了月亮。

王母娘娘长叹了一声,觉得后羿悲哀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既然是后羿的狗,她也便大发慈悲,下旨意说:“就封它为天狗吧!”

猎狗黑耳得了恩封,才吐出了月亮。

从此人间只剩下了一个后羿,孤零零的,等待着悲惨命运的来临。

这就是天狗吞月的故事,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月食。

蚕神嫘祖

相传远古时候,中条山的北面是一片桑林,林边有一个村庄。每当太阳出山,桑林的阴影遮着村庄,人们便叫它西阴。

西阴村里住着一位姑娘,名叫嫘祖,长得很好看。嫘祖的妈妈早年病亡,爹爹是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常年出征在外,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匹心爱的小白马。

嫘祖常常想念爹爹,每逢过年过节,她都要抚摸着小白马诉说忧愁。这年中秋节的晚上,邻家传来团圆的笑声,嫘祖鼻子一酸,流出伤心的眼泪。这时,站在身旁的小白马突然掉过头来,轻轻地舔着她脸上的泪水。嫘祖心里一动,忙用双手托住马头,笑着说:“马儿啊马儿,你要是真懂人情,就到军中接回我的爹爹,那时,我就和你成亲。”嫘祖话音刚落,小白马一声呼叫,冲出家门。

小白马跑出村庄,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军中,跑到嫘祖爹爹的面前。它又蹦又跳,又喘又叫,闹得嫘祖爹爹摸不着头脑。嫘祖的爹爹只得问它:“家中出了啥事?”只见白马扭过头去朝着来路叫了几声,一声比一声悲哀。爹爹觉得不好,赶忙跨上白马,连夜朝家赶来。

第二天天明,小白马驮着将军跑回西阴。父女相见,十分欢喜,却把小白马忘到了一边。这时,小白马突然嚎叫起来,意思是说:“嫘祖啊嫘祖,你说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嫘祖急忙跑回屋里,拿出最好的饲料添在槽中,谁知白马一直不吃不喝,总是冲着嫘祖不停地呼唤。爹爹觉得奇怪,就问女儿:“这匹马到底怎么了?”嫘祖被这一问,当下红了脸,只是不说话。爹爹再三追问,她才说出同马的戏言。爹爹十分生气,当下拉弓搭箭,“嗖”的一声射死了白马,然后气狠狠地剥下了马皮,扔到了屋前。

爹爹走后,嫘祖又羞又悔,急忙跪在马皮跟前,伤心地说:“马儿啊马儿,怨我做错了事,害了你的性命,今番不能如愿,来世一定报答你的恩情。”正在这时,邻居的姑娘雪花来找嫘祖玩耍,见她跪在马皮跟前,觉得十分奇怪,定要追根问底。嫘祖拗不过她。只好说了实话。谁知雪花听了以后,用脚踏着马皮说:“好你个畜牲,真是不知羞耻,还想和我嫘祖姐姐成亲……”雪花的话音未落,就见平地掀起一股狂风,马皮腾空而起,紧紧地裹着雪花翻卷飘摇而去。

嫘祖一阵惊慌,赶忙朝着马皮追去,追啊,追啊,她一边追,一边喊:“雪花——雪花”追出了村庄,追进了桑林,可是桑林中除了她的喊声,再也听不到雪花姑娘的回音。

嫘祖整整追了一天,累得浑身酸痛,实在没有力气再往下追了,她就倒在一棵桑树下睡着了。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突然耳边响起“嘻嘻”的逗乐声。嫘祖睁眼一看,啊,那裹着雪花的马皮竟夹在身边这棵桑树的树杈里。嫘祖慌忙喊到:“雪花!雪花!”谁知这张马皮却在她的喊声中渐渐缩小。她喊得越紧,马皮缩得越快,最后竟缩成大拇指般的一个小白团。小白团紧紧地粘在桑树上,嫘祖取不下来,只好天天来看望。

几天以后,小白团里飞出一个美丽的小白娥。它的两弯眉毛,一双眼睛都和雪花姑娘的眉眼一模一样。嫘祖觉得新奇,还是照常天天看望。

又过了几天,小白娥突然死落在地上。嫘祖十分伤心。她想,肯定是害虫伤害了它,就在桑树上找起来。可是找呀,找呀,什么害虫也没有找到,找到的只是桑叶上粘着许多小黑粒。这些小黑粒又渐渐蠕动出小黑虫。小黑虫整天啃吃着桑叶,爬满了周围的桑叶。几天以后,小黑虫又变成了小白虫,一个个出落得十分漂亮。它们的头就像小白马的头,只是少了两个耳朵。它们抬头站在桑叶上的姿态也和小白马一模一样,只是洁白发亮的身体像是雪花姑娘俊美的身材。“啊,是她,是它,是他们的后代!”嫘祖姑娘终于发现了秘密。为了报答小白马和雪花姑娘的恩情,嫘祖就把这些小白虫一条条收回家中,放在院中的筐篮里,每天都要到桑林中摘最好的桑叶喂它们。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白虫渐渐长大,最后吐出了缕缕银丝,贡献给了它们的主人。主人十分想念它们的父母,觉得小白马和雪花姑娘,都是替己身亡,而且死得很惨,就给他们起了个纪念性的名字——“蚕”。他们吐出的白丝也就成了“蚕丝”。

第二年,黄帝打败了蚩尤,便在帐前大摆宴席,犒劳三军。许多将领和百姓都送来各式各样的宝物。嫘祖进献的蚕丝一下吸引了黄帝的心。他望着这洁白的蚕丝,看着如花似玉的嫘祖,心中十分爱慕,就向嫘祖的爹爹求婚。嫘祖爹爹十分高兴,当场就让他们结成了夫妻。

从此,中国的养蚕事业就在黄帝的旨意下,推广到了全国。嫘祖的故乡——西阴,也就成了植桑养蚕的发源地。

黄帝擒杀蚩尤

传说黄帝打败炎帝后,炎帝的子孙并不甘心向黄帝称臣,于是就先后起来为炎帝报仇。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蚩(chi)尤伐黄帝了。

蚩尤姓姜,是炎帝的孙子。据说蚩尤非常残暴,肆虐人民。他长得像个怪物,是人身牛蹄子,有四只眼、六只手,耳朵两旁长的鬓发,竖起来好像剑戟一样。有的说蚩尤是天神,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猛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偶然发现了铜矿,他把这些铜采来进行冶炼,制成剑、铠、矛、戟、大弩等兵器,使得军威大振,便不甘心臣服于黄帝了。开始,蚩尤在南方煽动苗民跟他造反,苗民不愿服从他,蚩尤就制作了种种残酷的刑罚来逼迫苗民。久而久之,苗民受不了这种酷刑,被胁迫着跟他作起乱来。蚩尤又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一同前来攻伐黄帝,要为炎帝报仇。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率兵攻城陷地,使得边界警报频频传来。黄帝叹息着说:“照这样下去,如果连我都感觉到了危险,下面的老百姓更会感到不安了。我如果失去了天下,那我的臣民都要变成他人的臣民,我如果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蚩尤不行仁义,一味前来侵犯,真是欺人太甚!”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首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长着两个翅膀,能够从口中喷出大量的水,他一上阵,就居高临下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蚩尤慌了手脚,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上了阵,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一个刮风,一个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打来。那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于是大败而逃。黄帝败了一仗。

不久,黄帝整好军队,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领兵奋勇当先,冲入蚩尤阵中。这一仗,蚩尤没有直接跟黄帝交仗,而是施展法力,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率军在大雾中东奔西突,四面里只听见杀声阵阵,可就是看不见蚩尤的兵在哪里。黄帝迷失了方向,整整三天突不出重围,军心大乱。

黄帝心中很着急,他想着有个啥东西,如能始终指着一个方向,就能突围了。他想啊想,猛然想起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始终不动,于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这样,不论黄帝领兵冲到哪里,指南车上的磁人的手指,始终指着一个方向。靠着这种指南车,黄帝才冲出了重围。

就这样,黄帝与蚩尤打了七十一仗,胜少败多。黄帝只好暂时休战,回泰山休整军队。这一天,黄帝心中闷闷不乐,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一个金甲神人前来请他。他飘飘然跟着那个人来到一个地方,原来是西天王母的住所。王母在门口把黄帝迎进去,问他为何闷闷不乐,黄帝回答:“蚩尤势大,久战不下,有些心中烦恼。”王母说:“不必愁闷,我命九天玄女授你兵法。”于是王母命九天玄女给黄帝教授兵法《阴符经》三百言。九天玄女领命,交给黄帝一部兵书,说:“帝回去把兵符熟记于心,战必克敌!”黄帝打开一看,只见满目恍惚,书上一个字也没有,他大吃一惊,猛然醒来,竟没有听清玄女教授的用法。

黄帝醒来,睁眼一看,只见玄女授的《阴符经》还在手里,忙把大臣风后召来,给他说了这件事。风后高兴地说:“这是天意!”两人观看兵符,看了一百多天,仍然不能全然领悟。于是,黄帝命令在盛水旁边筑起高台,祈祷天地。这时,有一只黑色的大龟从河里慢慢爬出来,这黑龟口里含着一张符,这符说是皮子又不是皮子,像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而又不是丝织品。符长有三尺,宽一尺。黄帝再次拜受,命人接过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写的是“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黄帝顿然领悟,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后,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这一次蚩尤从山林中驱赶来一群怪物,名叫魑(chi)魅(mei)、魍(wang)魉(liang),向黄帝的兵扑来。那魑魅长着人的脸、野兽的身子,叫起来凄惨怕人;魍魉个子矮小,红眼睛,散头发,红皮肤,人一见它,就会被它迷住吃掉。黄帝这次一点也不慌乱,等那些鬼怪冲入阵地,黄帝一声令下,他手下的兵一齐吹起号角,那号角模仿着龙吼的声音,犹如在军中埋伏着几千条巨龙。魑魅鬼怪一听,吓得屁滚尿流,浑身软瘫。黄帝领军上前,把他们全部消灭了。

为了振奋军威,黄帝还决定用军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七千里外有一座流波山,那山上住着一头怪兽,长得像牛一样,头上没有角,苍灰色的皮,只长着一只蹄子。当它进出海水的时候,就伴随有大风大雨。它的眼睛好像太阳、月亮一样明亮,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这个怪物叫“夔”(kui)。黄帝派人去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声音大得很。有了鼓还要有鼓槌。这天,黄帝正在犯愁,猛然听到有什么东西发出“咚咚”的响声,他循声寻去,原来是雷泽中的雷兽,又在无忧无虑拍打自己的大肚子玩耍。黄帝顿时计上心来,命人捉住雷兽,把它杀了,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传说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军威大振。

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又把自己的女儿女魃(ba)召来助战。这女魃是个旱神,专会收云息雨。她身上能散发出极大的热量,每到一处,云散雨收,烈日当空,赤地千里,到哪儿就给哪儿的百姓造成灾难。所以黄帝平时不让她出来,让她住在遥远的昆仑山上,这次为了对付蚩尤,黄帝特意把她召来助战了。

黄帝布好阵容,再次跟蚩尤决战。两军对阵,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军威大振;蚩尤的兵丧魂落魄,惊慌失措。蚩尤一看自己要败,两只手拿着戈矛和剑,两只脚还蹬着弩和弓,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打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蚩尤施起神威,黄帝与他战得难解难分。

黄帝见蚩尤这家伙果真厉害,没人能抵挡住他,就命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蚩尤也急忙命令风伯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来,一刹那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黄帝一看情况紧急,急忙命女魃迎战。那女魃接到命令,迎上前去,施起神威,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消,烈日当头。风伯和雨师这下没办法了,慌忙败走。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

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平时用石头当饭吃,还能在空中飞腾,在悬崖峭壁上行走就跟走平地一样,黄帝率军追赶,可就是逮不住他。追到冀州的中部,黄帝猛然想起仙人广成子教他的办法,忙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说也怪,蚩尤顿时魂丧魄散,既不能飞也不能走,这才被逮住了。黄帝命应龙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又害怕他死后还作怪,就把他的身子和头分别埋在两个地方。蚩尤死了后,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

在这场大战中,女魃和应龙都立了大功,但因为用尽了神力,他俩不能再重新回到天上去了。女魃在世上,到了哪儿,哪儿就干旱,一滴雨都不下,给人民造成很大的旱灾,人人都不欢迎她。女魃只好到处乱跑,没有固定的住处。后来,黄帝的孙子叔均,向黄帝说了女魃在地上危害的情况,黄帝便让她住在赤水以北的地方,再不准她到处乱跑了。但是女魃跑惯了,有时忍受不住约束,还是经常偷逃出来,自由自在地闲逛。应龙和女魃情况不一样,他到哪儿,哪儿就一定发生涝灾,人们也不欢迎他。黄帝就安排他住在遥远的南极。后来,由于女魃经常偷偷跑出来,给人民造成灾害,黄帝又派应龙去管教她,催着她回去。这样,世上每当旱灾之后,总会伴有涝灾,这就是由于女魃和应龙的缘故。

天庭哑水

上古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会说话,包括人有人话,狗有狗话,鸟有鸟话,大树有大树的语言,红花有红花的对话,野兽有野兽的交流,就连那蟋蟀和蝌蚪,蜘蛛与蚊虫,也都有他们的语言呢!

这个世界乱糟糟的,被语言充斥着,好像一锅粥,震得天神们的耳朵嗡嗡响,纷纷闹起灾来。大帝见到这种情况,觉得很不好,很不像话,他只想要一种东西会说话。但谁不该说话呢?谁该说话呢?

这就使天帝很为难。他想来想去,结果想出一个办法来。

一天,天帝下达命令,叫下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包括草木、飞禽、走兽、鱼虾、昆虫等,都到一个地方去喝仙水,喝了会说话的水就可以继续说话,喝了不会说话的哑水就再也不能说话了。天帝想啊,这样一来,也以免大家争执,怪我天帝不公平。谁喝了会说话的水那就是修来的福分,要是喝错了,那也是命运注定了。果然,大家听了都很满意,但谁也不知道哪一种仙水是说话的水。

聪叫的百灵鸟想要去打问一下消息,它飞到了许多大神跟前,亮开嗓子给他们唱歌,以博得他们的欢心,但是它们费了力气,一点消息也没探听出来,这它才知道了,天机是不可泄露的!

约定喝水的这一天到了。

这似乎是一个神圣的日子,一个决定下界万物命运的日子,许多生物在这一天非常激动,也有些生物却非常悲哀,因为喝到会说话的水,这种机遇是很小的,天帝存心要让下界一种生物会说话,这不是很悲哀的么?

这一天,山川绿野,湖泊河道,都变得匆匆忙忙的,好像是一群饥饿的野狼去抢一只烧熟的兔子。地上所有的生物都向天帝指定的方向赶去。为了先喝到说话的水,它们都争先恐后,担心说话的水会被先去的喝完了。

所有的动物都走了,那些植物走不了,在原地急得摇头晃脑直哼哼。动物里边,只有青蛙独自落在后面,它开始心里发慌,可是一发慌就跳得更慢了。不过,青蛙是当时世间最聪明的,只有它知道哪一碗是会说话的水。

正当青蛙着急得暴跳起落的时候,忽然人走过来。人是当时世间最仁慈的动物,人看见青蛙落在了大家的后面,就把它抱起来,向着天帝召集的地方赶去。人走得很快,青蛙被人抱着,觉得自己像飞一样,跑得真快,把一些飞禽走兽都赶过了。因此,青蛙心里非常感激人的这种无私的行为。

青蛙想:世界上的这些生物,老虎凶恶,豺狼残忍,狐狸狡猾,乌鸦丑陋,百灵鸟唧唧喳喳的真是烦人!只有人才是又善良又厚道的,如果不能喝到说话的水,人就永远不会说话,那多么可惜呀!可是说话的水只能让一种生物喝,这天帝太残酷了!人若喝了,我青蛙怎么办呢?

青蛙为难起来,怎么办呢?它仰头看了看抱着它的人,好像没有什么事一样,根本就没为喝什么水而着急,而犯愁,人镇定自若,必然是未来这个世界的主人。

青蛙为自己有想喝说话的水的想法感到内疚,也为自己有人这样伟大的朋友而自豪,便下定决心让人喝到会说话的水。

天帝的面前放着两只木碗,里边装着两种水,未来的生物能不能说话,关键就在于这一瞬间的选择。

两只同样的木碗,一只镶着金边、刻着花纹,盛着清澈的水,五光十色,光彩夺目。

另一只则很旧,碗边还缺了一块,里面盛着有点浑浊的水。

青蛙看后,悄悄附在人的耳边,告诉人说:“旧木碗里盛着会说话的仙水呢,你赶紧喝了,晚了就来不及了。”

人听了,再三推让青蛙去喝。

青蛙说:“我若喝了,就没有你的了。虽然我会说话了,但我怎能管得住那些会飞会跑的东西呢?你快喝吧,不要让别的生物喝了。”

说完,青蛙从人的怀里挣脱出来,抢先喝了大花碗里的水。

草木鱼虫见聪明的青蛙喝了大花碗里的水,也抢着去喝。

人见青蛙喝了不说话的水,便拿起旧木碗,将仙水一饮而尽。从此,世界上就只有人才能说话,其它的生物,虽然能发出声音,但是却没有语言。至于植物,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瓜果梨桃,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呢!

人为了感谢青蛙的指点,就将青蛙放在自己开出来的田地里,以便天天看到青蛙。而且,人种出来的粮食随青蛙任选着吃。

可是,青蛙一见人对它这样好,不仅不吃粮食,反而替人捕捉田里的害虫。什么棉虫啦,蚜虫啦,蝗虫啦,螳螂啦,蚊虫啦……凡是祸害庄稼的虫子,就没有青蛙不吃的,从此,人更加喜欢青蛙了。

刑天舞干戚

刑天,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神。他本来没有名字,只是由于和黄帝争夺神座,被砍掉了头颅,才被人称作刑天。“刑天”就是“砍头”的意思。

刑天出生在南方,成长为一名巨神后,被炎帝相中,做了炎帝的属臣。身材巨大的刑天,不仅勇武骠(biao)悍(han),而且还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才华。他一直跟随着炎帝,帮助炎帝治理国家,教导人民从事生产。为表示他对炎帝慈善的性格和开明的国政的敬佩,刑天为炎帝作了一组歌曲,以赞美炎帝的功绩和德政。这组歌曲的题目叫做《下谋》,其中一支歌曲叫《扶犁》,想必是歌颂炎帝教导人民从事稼(jia)穑(se)的。还有一支歌叫做《丰年》,也是赞美当时幸福快乐的生活的。

刑天非常敬佩炎帝,对炎帝的仁爱和慈善常常赞不绝口。但是,刑天也有自己的个性,他觉得炎帝仁爱有余而勇武不足,尤其是在与黄帝的矛盾冲突中显得过于懦弱,过于忍让,所以,刑天对炎帝在阪泉之野一仗的失败愤愤不平,对战败后忍气吞声、不思反抗的炎帝更感到不满。他多次劝炎帝起兵复仇,夺回失去的中央天帝的宝座。可炎帝根本不听刑天的劝告,甘心屈驾于黄帝之下,过委曲求全的日子,并不想起兵与黄帝抗争。面对不想用战争和武力报仇雪耻的炎帝,刑天又急又恼,想来想去,还是等待时机,劝说炎帝起兵反击黄帝。

不过,性格火暴的刑天最终是无法在等待的寂寞中消磨时光的,他很想凭借自己高大的身材和无敌的勇气,单独会会黄帝,逼迫黄帝让出天帝宝座,只是炎帝看管得太紧,刑天无法脱身。蚩尤起兵反抗黄帝的失败,更增添了刑天的复仇决心。蚩尤的起兵曾点燃起刑天的希望,蚩尤的被杀则增加了刑天的仇恨。他实在是忍无可忍,决定自己偷偷跑出去,找黄帝说个明白。

就这样,怒不可遏的刑天拿起一把大板斧和一面巨大的盾牌,不顾炎帝的三令五申,怒气冲冲地向中央天庭跑去,他恨不得立即就与黄帝决一死战。刚刚接近中央天庭,刑天就遇到了天庭卫兵的层层堵杀和围剿,但勇武过人的刑天根本没把这些卫兵当回事,几个回合便把那些卫兵杀得人仰马翻。他雄赳赳、气昂昂地逼近了天庭。眼看着一路势如破竹的刑天很快就要来到天庭的门口,几个卫兵便连滚带爬地跑到黄帝那儿。黄帝一听到一个无名的小神胆敢和自己分庭抗礼,立即勃然大怒。他站起身来,提起一口宝剑,出了天庭大门,准备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胆敢犯上的家伙,让他知道黄帝是不好惹的。

刑天一见黄帝提着剑出了天庭,便大吼一声,痛骂黄帝的不仁不义,声称要为炎帝报仇雪耻。然后,他便举起大板斧,向黄帝凶猛地砍去。黄帝当然不能示弱,挥舞起利剑与刑天在云端里拼力争杀起来。两位大神你来我往,斧剑交加,谁也难以取胜对手。不知争杀了多长时间,他们从天界杀到了人间,一直杀到西方常羊山的附近。

常羊山是炎帝诞生的地方,在常羊山北面不远,就是黄帝子孙聚居的轩辕国。可以说,黄帝和刑天来到了是非之地。正因为如此,两位大神拼杀得越来越激烈。刑天毕竟年轻,没有黄帝的多谋善断,也没有黄帝的作战经验,因此,一打到常羊山,刑天便感到有些紧张,方寸多少有些慌乱。机敏的黄帝抓住这个间隙,乘刑天注意力不集中的机会,猛地向刑天的脖颈砍去一剑。这一剑正砍上了刑天的脖子,刑天那颗巨大的头颅立即滚落下来,刑天成了无首的巨人。

刑天感到脖颈上一阵剧痛,伸手一摸,才知道头已被黄帝砍去了。他不免更加慌乱起来,便蹲下身子,伸手去寻找自己的脑袋,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刑天没有了脑袋,当然也就没有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怎么能找到脑袋呢?这时的黄帝,发现刑天在摸索自己的头颅,便害怕刑天找到头颅安在脖颈上,将来又是一件麻烦的事。于是,他用力一挥宝剑,将常羊山猛地一劈。刹那间,常羊山轰隆隆地坍塌下来,刑天的头被埋葬在那里。

刑天得知常羊山已经坍塌,意识到无法再找到自己的脑袋了,他将永远首身异处,他将永远成为一个没有头颅的巨人。想到这里,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刑天的狂笑让天地战栗,刑天的狂笑让敌手心寒。刑天不能承认自己的失败,他是以笑声表达自己绝不屈服的勇气。

他高高地站立在常羊山旁,继续挥舞着他的大斧子,继续挥舞着他坚硬的盾牌,他要与看不见的对手继续拼争下去。他坚强得令黄帝吃惊。他没有头颅,就把自己的上身当做头颅;他没有了眼睛,就把两只乳头当做眼睛;他没有嘴巴,就用宽厚肥大的肚脐做嘴巴。这样,刑天的样子更加凶猛,更加威武。

他仍然在喊,他仍然在拼杀,手中的板斧和盾牌在空中飞舞着,划出一道道巨大的弧线,刮起一阵阵强劲的旋风。他虽然看不见对手,但是胸前的眼睛却仍然喷射着战斗的火焰,他虽然不能吼叫,但肚皮上的嘴巴仍然倾吐着愤怒的咒骂,他的头虽然被砍掉了,但他的英勇品格和顽强精神还在,他的威猛气势和坚韧的毅力还在,他没有失败,他不可能失败。为了实现自己的誓言和决心,他就在常羊山附近不停地挥舞着自己的板斧和盾牌,头颅虽然已经被埋葬了,但奋斗不息的气魄却影响着整个神界和人间。

对这位勇猛顽强的斗士,黄帝十分钦佩。他深知这位忠贞刚烈之士是神界中不可多得的,因此对断头的刑天非常惋惜。

孤独而勇武的刑天,终于疲乏地倒下了。他在常羊山无休止地挥舞着盾牌和板斧,气力越来越少,最后累死在常羊山边。不过,刑天只剩下一口气时,双手还没有停止挥舞。

勇猛刚强的刑天,终于深深地打动了黄帝,他决定要厚葬这位刚直不阿的汉子。于是,他命令手下的众神,把刑天的遗体葬在常羊山旁,整个世界都为刑天的精神所感动。

不过,还有人说,刑天并没有累死,至今仍然在常羊山边挥舞着板斧和盾牌,在这个世界上昭示着自己永恒的毅力和坚强。

百鸟国之王少昊

黄帝自从打败炎帝,做了中央天帝之后,便叫他的侄孙少昊(hao)来做西方天帝。

这位少昊的诞生是很不平常的。他的母亲皇娥,原是天上的仙女,住在天宫里辛勤地织布,天天要织到深夜,有时疲倦了,就驾一只木筏,到银河上去游玩,常常溯流而上,一直驶到西海边的穹桑树下。穹桑是一棵万丈高的大桑树,桑叶红得像枫叶,桑葚又大又甜,紫晶光亮,一万年结一次果实,吃了可以活得比天地的寿命还长久。皇娥最喜欢到这棵桑树下来游玩。

那时有一个少年,容貌超凡脱俗,自称是白帝的儿子。实际上就是那颗在早晨东方天上闪闪发光的启明星,又叫做金星。他经常到水边来,弹琴唱歌,与皇娥说笑玩耍。

慢慢地,他们彼此都心心相印,产生了爱情,玩得忘了回家。这少年跳到皇娥驾驶来的木筏上,划着木筏,两人一同浮游在月光的海上。

他们拿桂枝做船桅,拿芳香的薰草拴在桂枝上做旌旗,又刻了一只玉鸠放在船桅顶端辨别风的方向,因这种鸟能知道一年四季的风向。后世船桅或屋顶上设置的“相风鸟”,据说就是玉鸠的遗制。

后来皇娥生下一个儿子,叫少昊,又叫穹桑氏。这个神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便到东方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少昊之国,地方大约就在归墟。

他所建立的国家,和别的国家都不相同,他的臣僚百官,尽是各种各样的鸟儿,可以说是鸟的王国。

在这些官员们当中,有燕子、伯劳、朱雀、锦鸡,分别掌管一年四季的天时,凤凰做总管。

又有五种鸟,掌管国家的政事:鹁鸪每逢天阴要下雨的时候,便把它的妻子赶出巢外,等下过雨,天晴的时候,又把它呼唤回来,大家认为它既然能够管教妻子,一定也能够对父母尽孝道,便委派它掌管教育;鹫鸟相貌威武,性情猛悍,便叫它掌管兵权;布谷鸟在桑树上养了七个儿子,每天喂它们食物,早晨从上面喂到下面,晚上又从下面喂到上面,心地平均,便叫它掌管建筑营造,给众人盖房子,开沟渠,帮助分配,以免大家闹意见;鹰鸟也是威严猛勇,铁面无私,便叫它掌管法律和刑罚;斑鸠的形状很像山雀,从早到晚叽叽喳喳,性情活泼,便叫它管修缮等杂活;又有五种野鸡,分别管理木工、金工、陶工、皮工、染工五种工程。还有九种扈鸟,管理农业上的耕种和收获。

这鸟的王国,朝堂上开会商量国事的时候那才有趣呢:只看见五彩缤纷的羽毛乱飞,各种声音齐鸣。百鸟之王少昊,坐在朝堂的中央。他的名字叫“鸷”,本身就是一只鸷鸟,所以才统领了他的族类,在东方建立了这么一个鸟的王国。

当他在做鸟的国王时,他的侄儿,也就是黄帝的曾孙颛(zhuan)顼(xu),曾经到这里来看望他,并且帮助他治理国政。这个少年虽然大有才干,年纪毕竟还小,需要娱乐和游戏。做叔叔的少昊,便特地为侄儿制作了琴和瑟,供给他玩耍。后来侄儿长大成人,回到自己国家去了。琴瑟没有用处,少昊便把它们抛到东海外的大壑里。说也奇怪,每当夜静月明,碧海无波的时候,从那山壑的深处,就会传来一阵阵悠扬悦耳的琴瑟声音。直到许多年以后,乘船过海的人,偶尔还能听见海波中的这种神秘的音乐呢!

少昊在东方建立了鸟的王国,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他又回到西方的故乡去了。在回去的时候,他留下一个鸟身人脸的儿子,名叫“重”,就是东方天帝伏羲(xi)的属神木神句芒。他本人则带着另外一个名叫“该”的儿子,就是作为他的属神的金神蓐(ru)收。蓐收长着人的脸、老虎的爪子,遍身白毛,手里拿着一把大板斧。从此父子俩共同管理西方。

他们实际上的职务,似乎比较清闲:少昊住在长留山,主要的工作是察看向西天落下去的太阳,看它反射到东边的光辉是不是正常。蓐收住在长留山附近的渤山,所做的工作也和他父亲差不多。太阳西沉,气象辽阔浑圆,霞光映红半边天,所以少昊又叫圆神,蓐收又叫红光。单从他们的名字上,就可以想像到这一幅庄严而美丽的落日图景了。

造福人类的伏羲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西北几千里远的地方,有一个极乐的国土,叫做“华胥之国”。在这极乐的国土上,有个没有名字的年轻美丽的姑娘,人们都叫她“华胥氏”姑娘。

有一天,这个美丽的姑娘来到东方的一个林木苍郁、风景美好,名叫“雷泽”的大沼泽去游玩,偶然看见一个巨人的足印在泽边,她觉得又好奇又好玩。她想:“这么大的脚印会是谁留下的呢?”华胥氏姑娘忍不住好奇之心,便伸出自己的脚来与巨人的脚印比一比大小。就在她踏上脚印的时候,忽然空中发出“轰隆”的雷响,一个高大、古怪的巨人跨过她的头顶,对她笑了笑,转眼就消失了。后来她就怀了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做“伏羲(xi)”。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了,伏羲慢慢地长大成人。华胥国的生活非常安定,可是伏羲却无事可做。有一天,他砍下一棵小梧桐树,修整后,装上五十根弦线,做出一种名叫瑟的乐器。他弹奏起来,声音可以表达天上吹的风、河里流淌的水、树林里鸟的歌声,真是好听!

伏羲正在弹奏音乐,这时远处突然传来打雷的声音。他抬起头来,心里想:“听说我的父亲是雷神,我也该到天上去看一看。可我怎么上去啊!对了,有人说在东南方,有一棵名叫建木的大树,它长的高大无比,就像一座天梯,只要爬上去,可以直通众神居住的天庭,就可以见到父亲啦!”于是伏羲带上他心爱的乐器离开华胥国,往东南方向去寻找天梯建木去了。

离开了华胥国,环境越来越荒凉。伏羲发现,原来华胥国以外的人都过着野蛮的原始生活。他看见一群饥饿的人正在吃地上的草根。伏羲向一个又黑又瘦的妇女打听道:“请问,你知道通往天庭去的建木在哪里吗?”

那妇人茫然地睁大眼睛,突然惊叫起来。原来,这时正有一只大野牛冲了过来,后边有七八个手拿木棒和石块的男女不顾死活地砍打野牛。最后,野牛打死了,人也受伤了。人们一拥而上,把野牛扯成一片一片的,血淋淋地放到嘴里就吃。伏羲看到这种野蛮的样子,十分惊讶。他继续往南走,在路上,他还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半身泡在水里,用两只手捕捉河里游动的鱼。这个人一扑扑到河中央,哪知他扑了个空,反而被卷进了急流里,转眼就被无情的河水冲得无影无踪。伏羲看见这人不明不白地被河水冲走,觉得很难过。他又继续往东南方向走去,走啊,走啊,在一片大草地上,他看见一个美丽的女人,孤独地徘徊着,像是很忧伤的样子。原来她是主管广野的女神,名叫素女。“请问,你知道去天庭的建木在哪里吗?”伏羲问。这位美丽的姑娘反问道:“你为什么不好好留在地上,偏要寻找天梯建木呢?”

遇到肯开口说话的素女,伏羲高兴极了。“为什么?为的是要上天啊,天上有白玉的宫殿,有常开的鲜花,还有我的父亲雷神也住在哪里。”伏羲答道。“那好吧,我告诉你建木在哪里。”素女说着,停了一会儿,对他说:“可是,在你爬上天梯的时候,千万不能回头往下望呀!”伏羲顺着素女手指的方向望去。在广野的中央,他果然看见一棵巨大无比的树,像一个大烟柱似的,直升向天空,这不正是天梯建木吗?

伏羲解下背上的乐器,送给素女,说:“谢谢你的指点,这具瑟是我亲手做的乐器,送给你吧,表示我对你的谢意。当我爬上建木时,或许你能为我奏一曲优美的送别曲。”

伏羲开始爬天梯了,粗大的树干一直钻入云霄,两旁不生枝条,只在树的顶端,才生了些弯弯曲曲的树枝,盘绕起来像一把伞盖。树根也是盘曲交错的,树干滑溜溜的很难爬,伏羲不怕艰难,慢慢地往上攀登。

他爬着爬着,听到了素女为他演奏的送别曲,伏羲一分神,往下滑了一大截。他想:这可不行,我得专心地爬,不可大意。就在伏羲专心爬树的时候,素女所奏的音乐一阵阵传到他的耳朵里。那音乐很悲哀,像是诉说人世间的愁苦。听着,听着,伏羲禁不住想到路上遇见的那些又饥饿又野蛮的人,他们捉野牛,被野牛所伤;空手捉鱼,又被激流冲走。他们多么可怜啊!伏羲这么一想,又从树上滑落下一大截。“这可不行,我不能尽想人间愁苦的事,我得多想天上的美景才对。”伏羲定了定神,继续往上爬。天庭越来越近了,他仰着头看,建木的枝丫相盘曲,像一把巨大的伞,伞上一片青光笼罩。啊!青光里隐隐约约的,不正是用玉石盖成的宫殿吗?伏羲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抵达天上,高兴极了。

当伏羲就要攀上建木的最高枝时,素女的音乐突然穿云破雾而来,那声音绝望又悲哀。伏羲听了心中一震,忘记了素女的警告,忍不住朝下望了一眼。这一望可糟了,他只觉得天旋地转,手脚不听使唤,抱不住建木光滑的树干,一落千丈,直掉下去。不过,他掉进了厚厚的草丛里,才没有被摔得粉身碎骨。

从天上回到人间的伏羲,心里越想越生气,素女为什么奏这么悲哀的音乐,故意让我分神?我要找她问个明白。“素女!素女”伏羲大声叫着,到处寻找素女。可是,素女连人影也不见了,只留下地上的一具瑟。伏羲气得把乐器往地上一摔,裂成两半,从此五十根弦的瑟,就成了现在的二十五根弦。

伏羲一心要找到素女,来到了河边,他望着湍急的河水,满腹疑问。这时候,忽然浪涛升高,像花瓣一样分开,中间冒出了一个又像龙、又像马、背上有八角图案的野兽。野兽向伏羲点点头,开口说道:“我知道你在找素女,素女已经走了。她让我告诉你,在人世间有这么多的人受苦受难,他们没有知识,不懂得传达感情,正需要你的帮助,你怎么忍心爬到天上去享福呢?其实,使你从天梯上摔下来的,不是因为素女演奏的音乐,而是你心中还存在着对人间的同情和留恋啊!”伏羲听了他的话,暗想:“对呀,我为什么要一心到天上去呢?我可以用我的聪明和智慧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于是伏羲不再想爬天梯的事情,他往东方走去,带领人们建立王国。他教会人们用绳子编织成鱼网去捕鱼,又仿照这种方法做成鸟网去捕鸟和捕捉庞大的野兽,人们从此再也不愁饿肚子了。他教人们把动物肉烧熟了吃,以免生病。人们还渐渐懂得如何互通知识和情感。伏羲为人类造福,人民把他称为东方的天帝。

后稷教民

后稷(ji)是周民族的祖先,名叫弃。他的母亲姜嫄(yuan),是有邰(tai)氏部落里的漂亮姑娘,做了帝喾(ku)的元妃。

相传后稷是姜嫄踏足而生的。一日,姜嫄郊游回家,路遇一个大水池。起初,她以为是清泉,可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奇大的脚印。姜嫄又好奇,又惊异,伸脚轻轻地踏到上面。不料,事隔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意外的事情本来就使姜嫄疑惑万分,待十月怀胎后,她竟生下一个肉球,这就更使姜嫄感到恐惧和疑惑了。姜嫄又怕又羞,以为这个圆滚滚的肉蛋为不祥之物,便下决心将它扔掉。

第一次,姜嫄悄悄把肉蛋抛弃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说来也怪,那些牛呀马呀羊呀经过小巷子,都小心翼翼地绕开肉蛋走,生怕踩着它。

第二次,姜嫄就又把它弄到山林里去,想丢得远一点,碰巧山上有一群人正在伐木,他们成群结队,挥汗如雨,劳动号子和树木倒下的声音相混杂,好不热闹。把肉球丢在这样的环境中,姜嫄不放心,只好又抱着肉球离开了,又没有丢成。

第三次,姜嫄把肉蛋抛弃在一条结了冰的水渠上。

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从天上飞来一只大鸟,用一只翅膀盖在肉蛋的上面,另一只翅膀垫在肉蛋的下面,像是母亲拥抱着自己的孩子,使它得到温暖。还有一群小鸟,在上面飞来飞去,像是护卫着大鸟。

姜嫄觉得奇怪,禁不住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大鸟见有人来,张开翅膀腾空飞走了。这时,姜嫄忽然听到婴儿的哭声,跑上去一看,那肉蛋已经裂开,里面有个胖乎乎的、红皮嫩肉的小男孩,正挥动着小手呱呱啼叫呢!

姜嫄见自己生的不是怪胎,而是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真是悲喜交集,忍不住流下眼泪。她忙用自己的衣衫把孩儿包裹起来,抱回家去,养大成人。因为当初几次想抛弃这孩子,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弃”。他就是后稷。

后稷是帝喾的儿子,真正的名门之后。

后稷从小时起,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能力。别人家的孩子玩,无非是用石头垒墙打仗、用树枝编织各种玩具之类的。而后稷则不然。小小的年纪,总喜欢往深山野地里跑。来到那里,不蹦不跳,不摔不滚,只是静静地坐在一些生长的植物前,默默地死盯盯地看着。他一坐就是一天,不吃也不喝,直到月上枝头,才若有所思地回家。

开始,大家对他的这种怪异行动还批评几句,后稷每晚回家,也要招来几声嗔怪和责骂。可天长自久,大家也就见多不怪了,况且也知后稷到旷野中不会乱跑打闹的,也就放了心,随这孩子去吧!于是,后稷的这种潜能,在毫无拘束的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他更加喜欢在原野中寻觅、思索了。

后稷就这样,在自然的原野中,伴着丰实的果实,度过了童年、少年,终于长大成为一个健壮、英俊的小伙子。

一天,他让人从外面搬来一些木头和石块,然后把自己关在屋里,砰砰地干起来。待人进屋打探情况时,他们发现原本乱糟糟堆了一屋子的石头、木头,现在已变成一件件不知其名的家什,整整齐齐地排成一队。后稷看着他们疑惑的样子,笑着说:“这些都是我做的农具,别看它们不起眼,不久你们就会发现,生活中不能没有它们。”

然后,他又让人在房屋附近开出一块平地,带着刚做好的农具,又向旷野奔去。这一去,比往日可不同。不仅天黑了还没回来,而且昼逝夜出,往复了几日,也没见后稷的身影。人们着急了:“怪呀,十几年了,他几乎日日都往旷野里跑,从来没有几日不回的?莫非出了什么事?”他们说着、猜着,身上直冒凉汗。“这孩子,身强体壮,机智善良,神会保佑他的,快快回来吧!”大家一起跪在地上,向着后稷走去的地方,祈祷起来。

黑夜就这样在人们的祷告中过去了。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喷射出来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躯,背负着一身的果实,步子艰难地向着人们走来。这身躯像个巨人,只见他一步步地向前,离人们越来越近。一个人眼尖,大喊一声:“看呀,那不是后稷吗?”噢,众人大睁双眼,仔细望去,天呀,真是后稷!他们忽地一齐从地上站起来,向后稷奔去。“实在对不起,让你们这么为我担心!我这次去原野,有着特殊的意义。你们看,我背来的是什么?”大家看着那堆野树野果似的东西,不知是何物。后稷说:“这可是宝贝呀!我们活着靠什么?靠有衣穿有饭吃。我带回来的这些东西,通过我们辛劳的耕作,就可以给我们带来源源不尽的食物和衣服!”

大家听后,又惊又疑。后稷也不休息,拿起农具,背着带回来的植物,来到屋外的平地上。人们看着他把平地开成一行一行的垄道,又挖坑又埋籽的,折腾了大半天,总算干完了。说来也真神,刚才还是光秃秃的一块空地,经后稷手中的那些叫农具的家什这么一修整,居然变成了纵横交织,色彩纷呈的图画。人们赞叹不已,后稷说:“好景还在后头呢!等一年过后,它们都从地里长出来,开花结果,你们就不愁没饭吃了。”

寒来暑往,一年很快就过去了。那块田地上的庄稼,果然结出丰硕的果实。人们欢呼着、竞相传颂着:“后稷带来了五谷,把财富带给了人间!”

一向靠打猎和采野果为生的人们,被动地顺应着大自然的给予。人口一天天增多,食物也越来越不足了。面黄肌瘦、衣不覆体的人们,听到、也看到了后稷创造的奇迹,他们明白了,只要勤劳,通过辛勤的耕作,一块土地上,就能永远带来食物,人们就会吃穿不愁,过上幸福的生活。

就这样,农业劳动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有了田地的人民,也就脱离了因狩猎而进行的游牧生活方式,开始在自家的田边,建房造屋,定居下来。

后稷的名声越来越大了,黎民百姓从心底感戴他的功德。当时,尧已做了首领。他听说了后稷的功业后,十分欣赏他。特把他请来做了农师,指导人们进行耕作。

后来舜帝继承尧帝做了国君,人口渐渐多起来,有时闹灾荒,粮食不够吃。舜帝就对他说:“后稷啊,老百姓快要挨饿了,你该去播植百谷了吧!”

后稷果然更辛勤地劳作,教人民耕田种地,适时播种百谷,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后稷死了以后,人民非常怀念他。把他埋葬在有名的都广之野。这是一个山环水绕、风景秀丽的地方。神仙下凡人间用的天梯,就在都广附近。这里五谷丰登、凤鸣鸟唱,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它像一座丰碑,世代传颂着后稷这位热爱劳动并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远祖。

仓颉造字

在河南省虞城县王集乡仓颉小学的后边,有一座高大的坟墓,名叫“仓颉墓”。这就是我国文字的发明者仓颉葬身的地方。墓前有一座大殿,那是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仓颉修建的。殿门两边有两根大木柱,上面有一副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这古老的坟墓和大殿,至今仍一年四季招引着各地的游客。

传说,仓颉小时候,是个很有心计的孩子。他沉默寡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喜欢追逐嬉闹,但却对什么事情都爱动脑筋。他问大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地上为什么会长树?鸟为什么爱在空中飞?鱼为什么总在水里游……有的问题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他心里非常高兴。而当有些问题连大人也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时,他就皱着眉头自己想。久而久之,他知识丰富,被人们称为“最聪明的人”。谁要是遇上闹不懂的问题,就去问他。

仓颉慢慢长大了,他的名声也被越传越远。后来传到了黄帝的耳朵里。黄帝亲自找到他,当面问了他许多事情,他都对答如流。最后,黄帝问:“你小小年纪,为什么懂得这么多东西?”他说:“这就是我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别人一告诉我,我就记在心里了。”黄帝夸奖他说:“你真是好记性。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像你这样聪明的人。”那时候为了避免灾难,寻求平安,大家就虔诚地祭祀天地鬼神,希望得到诸种神灵的饶恕和恩赐。黄帝是一个贤德的国君,为了使百姓得到幸福,对祭祀一点也不敢马虎。黄帝对仓颉说:“我掌管天下,事情太多,生怕有时忘了祭祀,给人们招来祸灾。我想选一个记性好的人,把一年里所有祭祀的事情都记住,以便随时提醒我。但选了很长时间,都没选着一个合适的人。今天见到你,总算找到了一个我最满意的人。你就跟我当一个掌管祭祀的官儿吧。”仓颉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仓颉虽然聪明过人,但因为“神”的名目繁多,祭祀和仪式又不一样,祭祀的次数也数不胜数,单凭一个脑袋,很难把各种季节里要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全部熟练地记下来。他想:黄帝是为天下人造福的,如果因为自己记忆的错误而给黄帝造成过失,为天下人惹出灾难,该是多大的罪过呀!我应该想法把每次要进行的祭祀都记得准确无误才是。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仓颉对祭祀记得很认真,黄帝对他很赞赏。一天,黄帝来到仓颉的住所,见屋里有许许多多的绳子,结了大大小小的疙瘩,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疙瘩上还涂着各种各样的颜色。黄帝问:“你这是搞的什么名堂?”他说:“我这是对各种祭祀活动做的标记。有大的祭祀,我就结个大疙瘩,有小的祭祀,我就结个小疙瘩。这样,到该祭祀的时候,我可以随时向您提醒,再也不会遗漏。”黄帝问:“那为什么还涂得花里胡哨的?”仓颉说:“这是为了区别一年四季。春天里的祭祀,我就用黑色做记号;夏天里的祭祀,我就用绿色做记号;秋天里的祭祀,我用黄色做记号;冬天里的祭祀,就用白色做记号。”黄帝点点头,笑了笑,问:“要是发生在同一季节里而又同样大小的祭祀,你怎么区别?”仓颉说:“现在我发愁的就是这个,所以有的祭祀就被我搞错了,该用羊祭祀的,我却准备了牛,该用鱼祭祀的,我却准备了鸡,该用谷物祭祀的,我却准备了肉食。”黄帝说:“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想出个更好的办法,把每一次祭祀都记得准确无误。”

为这事,仓颉可费了脑筋,想了好多天,都没能把办法想出来。他急得坐卧不安,饮食难进。这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见一群人在那里捉鱼。一个人捉了一条鱼,来到河岸上。忽然,鱼又从那人的手里滑了下来。那人急忙把鱼捡起来,地上印着鱼的形状。仓颉心里豁然开朗:我若把牛、羊、鱼、鸡和谷物的形状画下来做标记,不就可以记准哪样祭祀应用什么祭品了吗?他高兴极了。回到家里,便在墙上乱画起来。从此,他对每一次祭祀该用什么东西,再也不会弄错了。这种以各种东西的形状作为某种东西的标记的画儿,后人叫做象形字。

仓颉会造字的消息传开,人们都非常惊奇,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他的面前,要求他把自己要记的事情画下来。大家哄哄嚷嚷,像一群麻雀似的,弄得仓颉一双眼睛怎么也难以看清所有的人,两只耳朵怎么也难以听清各人要求的都是什么,一个脑袋也难以将每个人要求画的图形都想出来,两只手也难以把大家需要的声都画出来。他一时急得浑身打颤。这一急,使他一下子变成了四个脑袋,八只眼睛,四双手。人越聚越多,他眼望着大家,耳朵里听着每个人的请求,四个脑袋不停地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四双手也不停地在地上画。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就这样,他最后被累死了。

黄帝听说了消息,急忙赶来看望。仓颉安静地躺在地上,再也不能同人说话了。黄帝说:“仓颉活着没有把人们所用的字全造出来,死了一定会接着造。”他让人们挖了一个宽敞的地下室,用绳子和木板给仓颉制了一张悬床,让仓颉安安静静地躺在悬床上,然后把地下室的上口封住了。老人们都说,后来葬人的悬棺,就是仿照当时葬仓颉的办法。有人说,仓颉后来又活了。只是因为整天在地下室里忙于造字,没时间再出来同人们见面。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来到世上,把自己一天里造出的字撒在自己的坟墓周围,让白天来祭奠他的人捡去。据说,现在我们所用的文字,都是后人从他的坟墓周围陆陆续续地捡来的。

杜康造酒

杜康,也叫少康,是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

那时侯,黄帝的部落兴盛起来,他带领着人们耕种粮食,并且命杜康专门负责狩猎和粮食生产。粮食越收越多,人们吃不完,杜康就把粮食堆放在山洞里。

杜康自己很满意,觉得这样存放粮食很安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人们需要粮食的时候,就到山洞里来拿。

可是山洞里很潮湿,有一天人们发现粮食全发霉了,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同时人们也开始闹饥荒。

黄帝很生气,立刻把杜康捉拿来问罪。黄帝说:“你生产粮食,固然有功芳,但是你让粮食都发霉了,罪不可恕,不杀你就不能够平民愤!你有什么话说么?”

杜康说:“臣知罪,浪费了宝贵的粮食,臣死而无怨。”

这时候,后土对黄帝说:“黄帝!杜康不可杀!如果杀了杜康,让谁带领人们去种植五谷,生产粮食呢?臣愿以性命担保,再给杜康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黄帝沉吟了半天,说:“好吧!杜康听着,现在我撤了你其它的官职,让你专门保管粮食。要是粮食再发了霉,就定然处死不饶!”

杜康跪拜说:“谢黄帝不杀之恩!臣一定再想办法,一定要把粮食保管好!”

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保管粮食呢?杜康愁眉不展地走进森林里,左思右想,也没有什么好的妙计!

杜康痛恨自己,为什么如此愚蠢呢?他一拳打到大树上,发出“砰”的一声响。忽然,他发现这是一棵枯死的大树,树身都空了,他赶紧四处察看,又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树身也都空了。

他站在树下想,山洞里潮湿又不通风,要是把粮食放在树洞里,下雨不怕潮,上边又有太阳晒,一定就不会发霉了。

杜康想着,赶紧跑回村子,和大家一说,大家都拍手称好,同意这个主意。

于是他们跟着杜康来到森林里,大家一起动手,把森林里的树洞掏空了,又经过一番修理,这才把剩余的那些粮食装进了树洞。

杜康想这样粮食就不会发霉,他也就放心了。

可是过了些日子,杜康又走进森林,查看这些粮食。他发现了几只山羊、野兔都躺倒在装粮食的树洞旁,不像是睡着了,也不是死了,可就是醒不过来。

杜康觉得他闻到了一种什么香味儿,那味道是他从来没有闻过的。他觉得非常奇怪,就四处查看,忽然又发现了两只山羊站在不远的一个树洞旁,正用舌头舔那树洞,没过一会儿,这两只山羊也歪歪斜斜地躺倒了。

杜康走过去,仔细的查看山羊舔过的地方,立刻惊呆了。

树洞裂开了缝,正一滴滴的往下滴水,那些山羊和野兔正是喝了这些水面躺倒的,是不是粮食又发霉了呢?

杜康的两眼发黑,他不仅对小起那些辛辛苦苦种粮食的人们,同时自己的这颗脑袋也快要搬家了。

杜康镇静了一会儿,凑上前去闻一闻,啊!这水的味道很美啊!他用舌头舔了舔,虽然有些辣涩,但是味道特别清香。

杜康不由得在那里吸吮起来,哎哟!天下居然还有这么好喝的东西!杜康觉得自己很兴奋,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膨胀着,如果说这是毒水,就算是喝死也心甘情愿啦!

他喝了一会儿,觉得天也在旋转着,地也在旋转着,地里的粮食在生长,鲜花在开放,大河在奔流……过了没多久,他自己也倒下了,

他不知道那就叫醉。

天上响起了雷声,是那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杜康,他醒来之后,想了想,要给黄帝一个交代,于是就解下了腰间装水的葫芦,慢慢的盛了些香水进去,准备回来向黄市请罪。

黄帝看见杜康晃晃悠地走进来,就说:“杜康啊,听说你把粮食存放在树洞里了,这回再不会发霉吧?要知道,百姓们从春到秋,打下的粮食都是用汗水换水的,辛辛苦苦的很不容易呢!”

杜康说:“尊敬的黄帝,我们放在树洞里的粮食,接受天地之灵气,变成了琼浆玉液,所以,杜康特来请罪!”

黄帝忽然变了脸色,厉声喝道:“什么?难道说那些粮食又发霉了不成?”

杜康不慌不忙,打开葫芦盖子,双手把葫芦递到了黄帝面前。

黄帝闻到了一种醇香的味道,说:“这是什么?”

杜康说:“这是我们粮食的精华,赛过天庭的琼浆玉液,请黄帝品尝之后再处死杜康不迟。”

黄帝将信将疑,按过葫芦,尝了尝那水,立刻不绝口地称赞:“好东西!好东西!”说着,又喝了好几大口。

诸位大臣也都尝了尝,一起夸赞这水清香醇厚。

仓颉说:“这是粮食中的一种元气,能够滋补身体,就起名叫酒吧!”

正说着,就看见黄帝晃晃悠悠的醉倒下去了,诸位大臣也都晃晃悠悠的醉倒下去了。

这一次,黄帝非但没有降罪于杜康,还特别奖赏了他,封他为酒神,让他带着人们专门从事酿酒。那时侯,酒的产量很少,专门供给黄帝和诸位大臣饮用。许多年后,大概是夏朝末年,才流传到了民间。

银河偷渡

黄帝是中央天帝,伏曦是东方天帝,神农是南方天帝。西方的天帝叫少昊,他是太白金星与皇娥创造的爱情结晶。

作为西方天帝的少昊,后来很有一番业绩。就连他的诞生也是不平常的,那里有一个既缠绵又浪漫,既风流又倜傥的爱情故事。那是他的父母在天庭上演的第一幕爱情悲剧。

他的母亲皇娥,原本是天上的仙女。她头挽百花云髻,身披五彩霞衣,锦带窈窕束结,长袖香风飘逸。皇娥生得白皙而丰满,那种丰满,无时不在身体各个部位透射着青春的气息和欲望的萌动。

皇娥住在天宫里,惟一的工作就是辛勤地织布。靓丽的微笑伴着唧唧的织布声,往往要辛劳到夜深,但是皇娥工作起来却从不知道疲倦。她织出的布匹是天上的云锦,龙凤呈祥的图案,流云滚动的背景,鲜花簇拥的边缘,谁看了都会赞不绝口呢!

皇娥夜晚织布,白天无所事事,寂寞难耐时,就驾了一只木筏,到银河上去游玩。她喜欢银河,那浩瀚的水波随着白云一起流动,有时就把她那满腔的寂寞流走了。她的心境就会变得坦然起来,轻松起来,愉悦起来。

有时,她仰面躺在木筏上,顺流漂移,点数着银河之外的星星,而后闭目遐思,任何盲目的想像,美好的憧憬,都会引起她内心的冲动!

有时,她用力撑着木筏,沿银河溯流而上,一直驶到西海边的穷桑树下,才会停下桨来,擦一把津津的香汗,开始四处顾盼……

所谓穷桑,就是一棵万丈高的大桑树。桑叶红得像枫叶,桑葚长得又大又肥,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谁要是吃了,寿命可以比天地更长久。

皇娥最喜欢到这棵桑树下来,盘旋着游玩,命运中好像在有意期盼等待着谁的光临似的。

皇娥等待的人终于来了,那是一个英俊的少年,容貌超尘绝俗,自称是白帝的儿子。实际上,他是九重天外的一颗星辰。每天早晨,他在东方天上闪闪发光的时候,被称为启明星;每天黄昏,他在西方天上闪闪发光的时候,就叫做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有一颗火热的心,他思慕皇娥已经很久了。黎明时,他跃起在东方,就窥视着银河的方向,在那水波潋滟的河面上寻找皇娥靓丽的身影。黄昏时,他闪耀在西方,恋恋不舍地看着皇娥乘木筏归去。

金星的这个形象,与后世传说中的太白金星,那个银须飘飘的小老头截然不同。后世的太白金星,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和事老的形象,哪还有少年时这种风流浪漫的影子呢?

终于有一天,太白金星从九重天外下降到银河水边来了。“我是白帝的儿子,人们叫我太白金星。你是谁呢?”太白金星这样说着,盯着皇娥看,仿佛她那令人梦魂萦绕的脸上,就已经有了相思的答案,有了治疗相思病的解药似的。“你知道的,还来问人家。”皇娥这么一句话,立刻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仿佛是在埋怨对方,为什么让我期盼了这么久呢?

银河太宽广了,穷桑树下太寂静了,太白金星缓缓地向皇娥靠近着,再靠近,他发现,皇娥轻轻地闭上了眼睛,那是最后一刻的期待吧!于是太白金星就伸出双臂,把皇娥轻轻地揽在了怀里,他感觉得出,皇娥的身体微微痉挛了一下,接着就变得软绵绵的了。

但是皇娥很快就从太白金星的怀中挣脱出来,转身就跑。太白金星知道这是皇娥要跟他调笑玩耍,就在她的后面追。皇娥跑得很开心,她好像从来也没有这样开心过;皇娥一边跑一边爽朗的笑,好像她从来也没有这样爽朗地笑过。在这一瞬间,皇娥把微笑给忘了。

太白金星不愿意破坏皇娥的情绪,做出老也追不上她的样子,来激发她久已压抑的欲望。等到皇娥跑累了,笑够了,也要摔倒了的一刹那,太门金星伸手抱住了她,来认真地创造一个天神和一个仙女在银河边上的第一次接吻!

他们玩到了兴致处,都忘了各自回家。

夜幕降临了。这金星就跳上皇蛾从银河驾驶来的木筏,悠悠地划着木筏,两人一同浮游在洒满月光的银河上。

他们拿桂树的枝条来做船桅,那桂树的枝条就散发着一种浓郁的芳香,皇娥沉浸在芳香中,她要感念这桂树,感念桂树为她营造的浪漫气氛。

他们拿芬芳的薰草栓在桂枝上做旌旗,那柔软的薰草就散发着一种清香的气息,皇娥在这清香中陶醉着,她要感念这柔软的薰草,感念薰草为她遮挡住羞涩的月光。

太白金星又用穷桑的树枝刻了一只玉鸠,放在船桅顶端辨别风的方向,微微的天风拂动,让他们暂时忘却了天庭的戒律和遥远处隐隐滚动的雷霆。

就在这时候,金星雕刻的那只玉鸠鸟突然鸣叫了两声,天风就把凉意送来了。玉鸠这种鸟能够知道一年四季的风向,后世船桅上或屋顶上设置的“相风鸟”,据说就是玉鸠的遗制呢。

金星和皇蛾,两个人肩靠着肩的坐在木筏上,看那圆圆的月亮落在银河水面上,如何地被天风和水波破碎,又如何地破镜重圆。

皇娥随意哼了两句歌儿,那歌儿有一点忧伤:

银河的那流水,它奔流的汤汤。

快飞的那玉鸠,它鸣叫着飞扬。

想它忘记了木筏啊,音讯渺茫。

心里的忧伤啊,被流水遗忘……

太白金星用那梧桐的树干,转瞬间就做出一把琴来,于是他就弹起那桐峰梓瑟。皇蛾依在那瑟边唱起歌来,歌声婉转而动情。皇蛾唱罢,金星又唱,答和她的歌,歌声优雅而奔放。

银河的那流水,它奔流的泱泱。

知情的那玉鸠,它幸福的鸣唱。

想它牢记了船桅啊,流连忘返。

皇娥的恩情啊,永记在心上……

皇娥听了,又激动起来。仙女也容易满足呢!当然,也更容易上当。太白金星和皇娥,就这么一唱一和的,真是快乐无穷。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歌声,已经惊动了紫微宫呢!

这一天,黄帝早朝的时候,这歌声刚刚停歇。

黄帝说:“是谁在那银河边上唱歌呢?”

后土赶紧高声传音:“是谁在那银河边上唱歌呢!”

久久的没有回音……

后土这声音,借着罡烈的天风,能够传出一万八千里,为什么会没有回音呢?原来这太白金星看看天色微明,忽然想起今日没有当值,拔腿就往回跑,无奈他一夜欢娱未眠,人困马乏,腿脚疲软,还没有回到当值的位置上,怎么敢应声回话呢?

黄帝马上变得正言厉色,说:“立刻传太白金星前来紫微宫回话!”

后土再次高声传音:“传太白金星前来紫微宫回话!”

太白金星这一次不敢怠慢,赶紧就朝着紫微宫急速跑来,他一边跑,一边苦心琢磨,该怎么跟黄帝说呢?该怎么说呢?

一进了紫微宫,他就听见黄帝问他:“金星啊,昨日黄昏,西方的天空没有太白,今日黎叫,东方的天空没有启明,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太门金星说:“启奏黄帝,小神昨日在银河上偶遇一仙女,她在吟颂一首歌颂黄帝的诗章,小神觉得有些词句不妥,就帮着她推敲斟酌,所以耽搁了当值,请黄帝降罪!”

黄帝佯装不解地问:“哦?有这等事?你把那诗吟来我们听一听!”太白金星谨慎地吟颂道:银河的那流水,它奔流的泱泱。浩荡的那天恩,它润泽在四方。想它创造了万物啊,世界升平。黄帝的恩情啊,永记在心上……

黄帝立刻大怒,说:“我本来不想重重地惩罚你,谁知你又自作聪明,在众神面前来骗我!好吧!给你减寿一万年,留职察看,以观后效!”

说着,黄帝向前吹了一口气,那口气落到了太白金星的身上,就化成了一团白雾,缠绕着他,渐渐地被他吸收了。等到太白金星站起来时,众神都惊讶起来,原来太白金星那超凡脱俗,英俊潇洒的少年形象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竟换了一幅苍老的摸样。

他执一把白色的佛尘,身着白衣,白色的头发,白色的胡子,白色的眉毛,真真的变成太白小老头了。

事过之后,后土悄悄地问黄帝:“伟大英明的黄帝啊,属臣没有明白,您为什么没有惩罚皇娥呢?”

黄帝说:“皇娥现在已经有了身孕,况且,她现在怀着的这个孩子,正是日后我们神界西方的天帝,现在就惩罚她,对天庭有什么好处呢?恐怕与天伦,与人伦都不利吧!”

后来,皇娥果真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少昊,又叫穷桑氏。少吴长得很像太白金星年轻时候的样子,也那么英俊潇洒,也那么风度翩翩。由于他得到了后土的保护,所以自幼就能够在天庭里自由地玩耍。

皇娥对少昊视若明珠,疼爱有加,因为那是她与太白金星爱情的结晶。太白金星,那个该死的小老头,自从受到了黄帝的惩罚,再也没敢见皇娥一面。

皇娥当然受到了天帝的惩罚。黄帝把她变成了又胖又老又丑的老妪,留在天庭中照看少昊,好像那少昊小是皇娥的儿子,而是天庭中众神共同的儿子,只是让皇娥做一做奶娘似的!

少昊长大以后,到东方的海外建立了一个鸟的王国,叫做少昊之国。

乘龙登天

黄帝消灭了蚩尤,诛杀了刑天之后,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就作了一部乐曲,共分十章,有什么《雷震惊》、《猛虎骇》、《灵夔吼》等等,单从这歌曲的名目看,就可以想见那勇武和雄壮了。

在一片咚咚的鼓声里,胜利的战士们唱着凯歌,跳着种种象征杀敌制胜的舞蹈,那恢弘的场曲和昂扬的气氛令人神同时激动起来。这时候,坐在大殿中央宝座上的黄帝,那踌躇满志的心情就不言而喻了。这时候他才感觉到了真正的中央天帝的威风。

黄帝一面庆祝胜利,一面叫人去开采首山的铜,搬到荆山脚下去铸鼎,用来作为他战胜蚩尤的永远的纪念。这种铸鼎的纪念方式渐渐演化成了刻碑,包括现在修建的各种纪念碑,都是从黄帝铸鼎那里学来的。

这并不像有人设想的说黄帝在那里炼丹,黄帝本来就是上帝,用不着模仿后世的道士们来炼丹修行。

黄帝在荆山脚下铸的那个宝鼎,终于成功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鼎,高有一丈二尺,鼎的容量比装十石谷的大瓮坛还要大,可见当时的采铜炼铜技术已经很高超了。

鼎的周围雕刻有腾云的龙,大约就是应龙,又刻有四方鬼神和各种奇禽怪兽。

黄帝把这个宝鼎用百十匹马和百十只老虎拉着,陈列在荆山脚下,在那里开了一个庆祝宝鼎铸成的大会。

到时候,天上诸神和八方的百姓都来了,真可算是人神济济,非常热闹。

在盛大的庆功仪式进行当中,忽然有一条神龙,披着金光闪闪的甲,从云里探下他的半截身子来,把他下巴上的胡须一直垂到宝鼎上。

黄帝知道,来迎接他回转天庭的使者到了,就带着和他一同下凡的诸天神,一共七十多个,纵身入云,跨上了神龙的背,冉冉朝高天升去。

下方的百姓看见黄帝乘龙登天,也都想跟随黄帝一同上去。

大家没法子一同骑上龙的背,只得争先恐后地去拉那龙的胡须,胡须经不住这么多人乱拉乱扯,纷纷地坠落下来。

哪一个人不想乘龙登天呢?人们在慌乱中,连挂在龙须上的黄帝的宝弓,也给拉掉下来了。

一些百姓被纷纷跌落在地上,于是这些百姓就抱着那张弓,抱着龙的胡须,悲哀地嚎叫啼哭,啼哭他们做神仙的美梦就这样破灭了。

后来就叫那张弓做“鸟号”,叫那个地方做“鼎胡”,意思是宝鼎上的龙胡须。

被拉落下来的龙胡须,后来都长成了草,就是如今的龙须草。

当时,没有跟随黄帝乘龙登天的重要人物,只有黄帝的元配夫人嫘祖。

嫘祖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传统的妇女形象,她引导人们养蚕抽丝织绢,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嫘祖也是一个从不居功自傲的妇女形象,她从来没有去过天庭,她的欢乐在民间,在那些勤劳的百姓们中间。

她站在土地上,望着渐渐升高的神龙,望着渐渐远去的黄帝,落下了两串哀伤的泪水。

嫘祖知道,她从此再也无法见到那个轩辕,见到那个身极帝位的黄帝了。

有人问嫘祖说:“伟大的螺祖啊,你为什么不跟随着黄帝乘龙登天呢?”

嫘祖说:“我觉得地上比天上要好得多呢?”

那些人奇怪地说:“地上怎么会比天上好呢?”

嫘祖说:“地上的人们生活得实在。”

于是嫘祖就留下来生活在百姓们的中间了,她与往常一样的耕种收割,养蚕织布,为百姓造福,大家都很尊重她。

后来,谁也无法计算出嫘祖活了多久。黄帝登天之后,黄帝的时代就结束。

大禹治水

相传尧做国君的时候,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灾害。尧便派黄帝的孙子鲧(gun)去治理洪水;鲧治水心切,从天宫中窃取了天帝的宝物,一种可生长不息的土壤,名叫息壤,用来堵塞洪水。结果治水失败,天帝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

鲧虽被杀害,但因水害未除,壮志未酬,因而精魂不死,尸体经过三年之久没有腐烂。不仅如此,他肚子里此时还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这件事被天帝知道了,怕鲧的尸体变成精怪与他做对,连忙派一个天神,拿了一把叫做“吴刀”的宝刀到羽山,把鲧的尸体剖开,以绝后患。

天神来到羽山,用“吴刀”剖开鲧的尸体。猛然间,从鲧的肚子里跳出一条虬(qiu)龙,头上长着一对坚硬无比的角,腾云驾雾,飞上了天空。这就是新生的禹(yu)。

禹出生后,得知父亲是为治水而死的,悲忿之余,立志要完成父亲鲧的宿愿,为民除害。因此,他又来到天帝面前,请求天帝将“息壤”赐给他,以根绝水患。天帝一见鲧、禹父子治水的决心无法阻止,便干脆顺水推舟,不但把息壤给了禹,还直接派他到人间治理洪水,并让在杀蚩尤的战争中立过功的应龙做禹的助手。

万没想到禹的行为,却惹怒了另一位大神——水神共工。共工本来奉天帝之命来人间降水,可是本领还没有施展开,禹就来治理洪水了,他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于是决心变本加厉与禹做对,一时间,中原一带全成了水国。

看到共工如此不顾百姓死活,禹非常气愤。他决心靠武力来解决问题。不过,只靠自己的力量,毕竟势单力薄。于是,禹便在会稽山会合天下诸神,与共工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共工当然不是禹的对手,何况禹又有诸神的帮助,不久,共工就被禹赶走了。扫除了这个障碍,禹开始筹划治水的工程。他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叫来一只黑色的神龟,将息壤放在龟背上,他带着龟四处治水。哪里洪水泛滥,他就把息壤扔在哪里,那里的地势就立即变高,这就是今日的名山。他又命令应龙走在他的前面,用尾巴在地上画出一条治水的路线,禹根据应龙画出的线开凿河道,使洪水向大海流去,这就成了今天的大江大河。

一天,禹来到黄河边察看水势,忽然见到一个身材细长,身体像鱼的人,从河水中跳了出来。这个人就是河伯。河伯送给禹一块青色石头,便又跳进河里不见了。禹感到很奇怪,便把那块石头反复看了看,发现石头上布满了弯弯曲曲的花纹,聪明的禹立刻明白了,这是一幅治水的地图。有了这幅治水的地图,禹治水的速度快多了。

在禹治水开凿龙门山时,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大岩洞。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禹走进洞内,只见里面一团漆黑,禹打着火把在洞中摸索前进,发现前面有一个东西闪烁着金光,金光越闪越亮,最后洞中竟如白昼。禹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黑色的长蛇,嘴里衔着一颗夜明珠,给禹带路。走着走着,他们走进了一座金光灿烂的殿堂,中央坐着一个人脸蛇身的神,原来是伏羲。两人一见如故。吃尽了洪水苦头的伏羲对禹的治水决心十分佩服,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形状像竹片,长一尺二寸的玉器交给禹,让禹带出去度量大地,平定水土。禹明白这是玉简,给治水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禹治理洪水,曾经三次来到桐柏山。那里的气候十分恶劣,除了刮风、下雨、雷鸣电闪,就是草木哀号,闹得人心惶惶,根本无法治水。禹深知,这里有妖魔作祟,他非常愤怒,又把天下的群神召集到这里,命令他们把妖怪除掉。可是,这些神仙成年累月地跟着禹治水,十分劳累,再也不愿意出力了。没办法,禹毫不客气地把他们拘禁起来,群神这才齐心协力铲除妖怪。不久,果然擒获了一个叫无支祈的水怪。无支祈力气非常大,甚至超过了九头大象,虽然被抓了,却仍然在拼命挣扎。禹怕无支祈跑掉,就叫天神童律去制服他。童律对无支祈也没办法,禹又派乌木去,可还是不行。于是禹又派庚辰去,庚辰先是操起一把大戟,朝无支祈砍去,无支祈被砍在地上,庚辰又用一条粗大的铁索锁住怪物的脖子,又给他的鼻孔穿了金铃,将他压在龟山脚下。禹的治水工程又扫除了障碍,奔腾的淮水乖乖地流入海洋。

治理完淮河,禹又来到巫江三峡。在前面导引水路的一条龙,粗心大意,错引了水路。不明真相的民工就按照这条错误的水路施工,费尽努力,开凿了一条引水的峡谷,结果白费了力气。奖罚分明的禹一怒之下,把这条蠢龙斩杀在一座山崖上,这就是巫山县现有的“斩龙台”、“错开峡”。

治理洪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人间的百姓和各方的天神都来帮助禹完成这一大业。其中天上的神鸟燕子的后代伯益功劳最大。他常带着人们,打着火把,到山林水泽中把因洪水而长得特别茂盛的草木烧掉,使害人的野兽无处藏身,只得远远逃走,人民因此安居乐业。

禹为了治水,兢兢业业、含辛茹苦地奋斗了十三年,三过家门都没有去探望,终于治理好了有名的大江大河三百条,支流小河三千条,无名河流无数条。狂暴的洪水平息了,大地重新披上了绿装,人们得救了,他们从高山、从岩洞中走出来,重又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国君舜便传位给禹,禹成了天下君主。在禹去世后,人们把他隆重地葬在会稽山,以纪念这位治水的英雄。

巫山神女

巫山的神女,原本是神农炎帝的女儿,但是这神话在民间传来传去,竟变成了王母娘娘的第十二个女儿。

一天,王母娘娘出来散心,恰好碰上神女正拨开白云朝下界看。

这一看,神女的眼泪流就下来了。

大地上,劳苦的人们没吃没穿,卖儿卖女,真苦啊!只是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苦呢?神女不明白。

王母娘娘见状,要她赶紧回禁宫去,说:“地上哪会白天上好啊?就是海里,也比人间好上几十倍呢!对啦,东海龙王来求亲了,他的儿子长得英俊潇洒,东海里的宝贝又数不胜数,明天你去东海游玩游玩吧。”

神女不喜欢与横霸道的东海龙王,说:“我才不愿意嫁给那孽龙的儿子呢!”

下母娘娘说:“我已经答应了人家,怎么好反悔呢?”

见母亲答应了这门亲事,又气又恨,她暗下决心到人间去。

果然,神女找了个机会,偷偷来到人间。那时候,大禹正在治理水患,于是她沿着长江一路追踪,帮助大禹治理洪水。

这一天,恰巧在长江边上,神女碰上了许多穿着破衣烂衫的穷人,他们正哭哭啼啼地往外逃。

神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想要拦住他们问个明白。人们来不及回答她,只是用手指了指天空,赶紧逃命。神女看见天空乌云滚滚,狂风呼啸,原水是东海龙王的十二条孽龙正在兴风作浪。

这十二条恶龙十分可恶,他们一瞪眼,便是一道闪电;一声吼,就是一片炸雷;一抖身子,就是一场急风暴雨。

神女赶紧上去制止那些孽龙,神女说:“你们本来是龙王的儿子,不帮助百姓脱离苦难,为什么还行风使雨,危及百姓的生命呢?”

孽龙们哈哈大笑,说:“我们以为是哪位有手段的天神,原来是一个情窦初开的黄毛丫头!怎么样?反正你也快要嫁到龙宫来了,索性先陪我们玩玩吧!”

一个为首的孽龙说:“不好玩!不好玩!让她回到天庭,把她那十个天女姐姐全都找来,陪我们一起消遣,不是更痛快么?”

孽龙们呵呵大笑起来,非但不听神女的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风雨更急了,雷声更大了,闪电更猛了,居然还下起了冰雹火。

神女气极了,她从来没有这样愤怒过!他从头上拔下一支碧玉簪,朝孽龙一挥,一道闪光之后,立即风停雨住,云开日出。

十二条孽龙全部落在地上,扭曲着,呻吟着,漫骂着,最后僵直不动了。

孽龙被神女杀死了,死后的尸体变成了十二座高山,那就是巫山,挡住了东去的江水,这里便成了一片海洋,百姓们还是不能安居乐业。

神女看到百姓受苦,就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派十个女儿来找神女:“你们快把她找回来吧,东海龙王已经到天庭来告状了,告诉女儿别在下界再闯出祸事来!”

姐妹们在巫山找到神女,看到她一会儿帮人治病,一会儿助人开船,很受感动。大姐说:“我们也留下来帮助妹妹吧!”

姐姐们一听,其中有十一位愿意留下来,帮她一起造福百姓,她们是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圣泉和登龙。惟有二姐先凰说:“你们在这里帮助妹妹,我回天庭去告诉母亲一声,然后就返回来!”

姐妹们知道她不会再返回来了,也不勉强她。后来,不但先凰没有回来,王母娘娘还降旨严厉惩罚这十二个姐妹,把她们变成了巫山十二峰。神女们为了永远造福这儿的百姓,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们,每一峰都用姐姐们的名字命名,于是神女峰同时也叫望霞峰了。

在巫山十二峰中,望霞峰最为纤丽奇俏,因为她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也是每天最后一个送走晚霞。

唐代刘禹锡有《巫山神女庙》诗说:“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在云雾缭绕的峰顶,你会隐约看见十二位俊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巫山神女”了。

庄子梦蝶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家里十分贫穷,曾以编草鞋为生。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不久我就要收赋税,那时候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勃然变色,说:“我看到路旁的车辙里有一条鱼,对我说,我是东海龙下的水臣,您有一升一斗水救救我吗?我说行,我去找吴王和越王,借来西江的大水来迎接你吧!那鱼愤然变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依靠,无处安身,得到一升一斗水就可活命,你竟这样对我,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上找我去!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齐物我、齐生死、齐是非、齐大小的相对主义观点,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庄子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著有《庄子》一书,为文汪洋恣肆,想像力极为丰富。《庄子》—书中提出了早期的神仙情状和许多养生思想。“貌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逍遥游》中的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最早的神仙模型。

大概是因为庄子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他的言行总是有点怪。

庄子的老婆死了,惠子去吊唁,看到庄子两腿张开,蹲在地下,敲着盆子唱歌。

惠子说:“你和人结为伴侣,生儿育女,人家身老病死,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子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么?”

庄子却说生死本无两样,死了便值得庆贺的。

一次,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梁之上观鱼。庄子说:“你看这水中的鱼多么快乐啊?”

惠施则说:“你又不是鱼,你怎知鱼的快乐呢?”

庄子反驳说“你又不是我,你怎知我不知鱼的快乐呢?”

庄子走在山里,见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一个伐木人却不伐它。问起原因,说没有用处。庄子说:“这树因为不成材得以享尽天年。”后来到了朋友家,朋友杀鹅招待他,却杀了一只不成材的鹅,庄子的弟子问:“先生你要怎么样做人呢?”庄子说:“我要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一次,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他像蝴蝶般舞动着双翼翩然飞舞在鲜花丛中,快乐无比,非常得意呢,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醒来后,愣愣怔怔的一个庄周,他不禁自问,在梦里,到底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庄周和蝴蝶那么一定是有区别的了,这就叫做物的变化。

庄子到栗园篱笆内游玩,看见从南方飞来一只怪鸟,翅膀宽有七尺,眼睛直径一寸,碰到庄子的额头而落在了栗树林内。庄子拿起弹弓想要射它,忽然看见了一只蝉,正要找一片好叶子遮阴,它的身后,一只螳螂伸出爪子抓住了它,怪鸟却抓住了螳螂。庄子打了一个冷战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连累一个,利害相关啊!”说着,扔下弹弓要走,却被管园子的抓住,追着盘问他,说他偷了栗子。

庄子在野外仙游,看见一具骷髅,用马鞭子敲着说“你是怎么到了这个地步的呢?是保养无方,还是遭到杀戮?是行为不端,还是挨饿受冻?”说完,庄子就拉过骷髅,当作枕头,睡着了。半夜,梦见骷髅对他说“您所说的,都是活人的牵累,死了,就和天地一样的长久了。就是君王,也难和我的快乐相比。”庄子说:“我让冥王再给您生命,长上肌肉皮肤,和你的家人团聚,好吗?”骷髅紧皱着眉头哭丧着脸,说“不行不行!我再也不想受那人间的劳苦了……”

东郭子问庄子“所说的道,存在于何处?”庄子说“无处不在。”东郭子说“一定要说明才行。”庄子说:“在蚂蚁那里。”“怎么这样卑下?”“在野草那里。”“怎么更加卑下?”“在瓦块砖头那里。”“越说越不像话!”“在屎尿里头。”东郭子不说话了。

庄子说他要死了。弟子说一定厚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棺材,把日月星辰作珠宝,万物都来陪葬,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弟子说:“我怕乌鸦老鹰吃了先生。”庄子说:“在地上让乌鸦老鹰吃,在地下让蝼蛄蚂蚁吃,夺走乌鸦嘴里的东西去喂蚂蚁,不是太偏心了么?”

楚威丁听说庄子才识渊博,是个贤达之土,就派使者高新聘请,并许诺让他当宰相。

庄周听完哈哈大笑,以惯用的口气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多年了。楚王把它包起来供在庙里,您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被供在庙里呢,还是活着在泥浆中悠然摇尾呢?”

使者说:“肯定愿意在泥浆中悠然摇尾。”

庄子说:“那么你就可以回去了,我将要在泥浆中快活地摇尾。”

楚王并不甘心,又派人来聘请庄子,庄子说:“你见过那用来作祭品的牛吗?给它披上丝绸,喂它上好的饲料,牵到太庙,它想离开行吗?”于是隐迹山林,不知所终。

孟姜女

古代秦始皇时候,有个女子叫孟姜女,嫁个丈夫叫万喜良。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可惜结婚才一个月,官府就征万喜良去当差,并且限期很紧,立刻就得动身。到哪儿去呢?北方荒凉地带。去干什么呢?修筑万里长城。多长时候可以回来呢?谁也不知道。当时各县各村都征人,人数成千成万,万喜良是其中的一个。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没出这件事的时候,一家人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公差一上门,好好的一个家被拆散了。公差凶极了,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孟姜女又是怕,又是恨,心慌意乱,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样才好。她跟着公婆送丈夫到村口,那里拥挤着很多人,送人的,被送的,都含着眼泪。她恨时间太短,她有说不尽的话:身体要保重啦,冷热要留心啦,常常捎信回来啦,能回家的时候赶快回家啦……说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公差催着赶快走,送行的这才跟上路的分开,却还是我追着望望你,你回头看看我,直到彼此瞧不见影儿。

孟姜女跟着公婆过日子,体贴地侍奉公婆,像丈夫在家时候一样。公婆见孟姜女这样,心里也就得到一些安慰。

可是万喜良一去就杳无消息。孟姜女时常到村口去看,希望过路的人给捎封信来。好容易遇见几个从北边来的人,问他们见着万喜良没有,他们都说不认识。孟姜女又时常抬头望天空,希望鸿雁落下来,脚上带着万喜良的信。可是一群群的鸿雁飞过去,远了,一只也没落下来。万喜良在外头怎么样呢?

累了怎么休息?病了有谁照顾?是不是平平安安地在那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孟姜女这样想想,那样想想,心里越来越不安定。跟公婆说起,公婆也只说惦记得要命,对着脸唉声叹气,谁也没有好主意。

一晃几年过去,看看这一年又到了冬天。猛烈的西北风刮起来,吹到脸上像刀削似的。孟姜女知道丈夫在北方,北方的风还要厉害得多。那里不但风大,而且满地冰雪。寒风和冰雪围住丈夫,他带的几件衣服早该破烂不堪了,那怎么受得了?他怎么能得到新的寒衣呢?他没法得到,除非自己给他做。他怎么能穿上自己给他做的寒衣呢?他没法穿上,除非自己给他送去。

孟姜女就动手做寒衣。剪刀忙忙地裁,针线密密地缝,只怕穿在身上不够暖和,絮得特别厚。她一面做,一面祈祷北方的寒风吹得轻一些,天气冷得差一些,不要跟丈夫为难。她一面做,一面默默地跟遥远的丈夫说话,叫他忍耐几天,自己正在为他做寒衣,做完就给他送去。

公婆也很惦记儿子,自然愿意给儿子送去寒衣,只愁她不认得路,不知道儿子在什么地方,送不到。

她回答公婆说,她不知道丈夫在什么地方,可是知道那个地方总在世间,秦始皇能把丈夫派到那个地方,她就能找着那个地方。公婆听她说得有理,等她完工,就叫她即日动身,快去快回来。

她背起包裹,包裹里是亲手给丈夫做的寒衣,辞别公婆,就起程了。一路上鸡鸣赶路,日落投宿,一直往北方走,她知道只要方向不错,总能到达丈夫所在的地方。

有时候是漫山遍野的风,飞沙走石,天地昏黄,她几乎站都站不住。可是她顶着风前进,心里想,移动一步就靠近丈夫一步。

有时候是成朵成团的雪,满地银白,路滑难走,她几乎步步要摔跤。可是她步步踩稳,心里想,要把寒衣送给丈夫,决不能摔坏了身子。

有时候找不到投宿的人家,她就在破庙里或是路旁的凉亭里住下。夜间比白天更冷,她没有铺盖,就抱着包裹取暖。想想结婚以后一个月的恩爱,想想秦始皇的蛮不讲理,想想一路上的艰难辛苦,想想找着丈夫时的欢乐,不免翻来覆去睡不着。有一天晚上,她又住在一个凉亭里,瞧见地上一片白,好像铺了一层浓霜,抬起头来,天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她望了一会儿,左思右想睡不着,随口编成两支小曲儿:

月儿圆圆分外明,

孟姜女丈夫筑长城。

哪怕万里迢迢路,

送与寒衣是侬情。

月儿圆圆亮光光,

孟姜女恨透了秦始皇。

要筑长城你自己筑,

为何害我喜良郎?

唱了几遍,倒睡着了。梦见丈夫就在面前,他穿上新的寒衣,连声说好,又说:“咱们回去吧,从今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再不分开了。”她快活极了,站起来就走,却摔了个跤。醒来一看,怀里还抱着包裹,天上的月亮稍微偏西了些。

她一路上投宿的人家,有好多家情形跟她家相同。或者是个青年女子说丈夫筑万里长城去了,或者是一对老夫妇说儿子筑万里长城去了,全都跟万喜良一样,一去几年,杳无消息。谈起的时候也是叹气流泪,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他们知道她去送寒衣,青年女子自愧不如她坚强勇敢,老夫妇可惜没有像她这样一个儿媳妇。他们都把家里人的姓名告诉她,还详细地描画身材怎么样,面容怎么样,拜托她牢牢记住,要是遇见的话,千万给捎个口信,嘱咐他早早回来。她满口答应,说只要遇见,一定办到。她又把两支小曲儿唱给他们听。他们都记住她的小曲儿,有时候照她的调子唱几遍,一面宽宽自己的心,一面为她祈祷,盼望她能够很快找着丈夫。

她一直往北方走,道路越来越艰难了。可以说没有什么路,尽是崎岖不平的山石,山坡很陡,又盖着挺厚的雪。她常常要两只手着地,在山石上爬,累得要命,呼呼地喘气,心好像要爆炸似的;背上的包裹越来越重,仿佛里面不是衣服,是石头。这些她全不管,一心只想丈夫在前边,自己给他送寒衣,哪怕于难万难,非找着他让他穿上不可。

一天,她望见远远的连绵不断的积雪的山上有一条曲折的黑线,心里猛地一动,莫非这就是万里长城吗?要是这就是万里长城,那么丈夫就在眼前了。她一阵兴奋,好像添了好些力气,走得更快了。近了,近了,黑线变成黑带子了,随后看得清城墙城垛口了,向左右两边望望,只见那城墙沿着高高低低的山峰伸过去,望不到头,最后她走到城墙底下,抬起头来看,有二十来个人那么高:这果然是万里长城!

那里只有奔腾呼啸的风,听不见旁的声音。只有几只苍鹰在高空盘旋,看不见旁的生物。筑城的人们在哪儿呢?丈夫在哪儿呢?孟姜女起初以为找着万里长城就可以找着丈夫,可是,现在自己明明站在万里长城底下,别说丈夫,连一个人影儿也瞧不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