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自能量:30年跨国HR教练与白领们的17个对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5:40:11

点击下载

作者:张云梅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职场自能量:30年跨国HR教练与白领们的17个对话

职场自能量:30年跨国HR教练与白领们的17个对话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是活跃于全球企业500强的高阶人才主管,透过三十年的职场探查,洞悉高成就者背后的基础风格与卓越原则,手把手教职场白领如何通过自能量达成人生的品质。

本书从个人层面的Mind(心智)、Heart(内心)、Body(身体力行)三方面的12项基础修炼,让职场白领看清每一件事的优先原则;进一步,引导他们进阶到组织层面的4C1A:Create(创新)、Compete(竞争)、Control(管理)、Collaborate(协作)、Attitude(态度),突破单点竞争力的迷思,让复杂工作迎刃而解。

本书适合职场白领参考阅读。推荐序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瑞华(清华大学EMBA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

职场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这带出了几个问题:如何定义成功?如何才能成功?如何努力?除了努力还需要什么?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别人成功的途径也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最根本的是先要对成功有清楚的定义,然后每个人才能因应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朝着“成功”前进。

每个人都期望成功,但只有很少人觉得自己成功。关键就在很少人认真思考成功的定义,而只是盲目追求别人所定义的成功,而这种定义可能根本就不适合自己,不管多努力都没用。除了怎样才算成功,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追求成功?本书作者Y.M在书中总结出“成就感比成功更重要”。“成就感”来自实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让我们感觉到存在的价值,并因此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比如绝大多数青少年对成功的定义是名校的高学历,绝大多数成年人追求的是赚大钱当大官(含当大老板大主管)。其实名校及高学历的成功途径只适合少数人,真正能赚大钱当大官的也只是少数人,这两者之间也不是必然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两者兼具不一定就是成功,反之,两者皆无也可能成功。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只有始有终,而且结果(终)符合初心(始),那才有成就感。有明确清楚的初心,还得不忘初心,才有可能聚焦于更有效的努力,才更可能收获符合初心的结果。但是我们往往只是努力追求结果,而不愿努力厘清初心,这就像无的放矢,努力射击不存在或不可能射中的目标,当然成功率很低。每个人如果能清楚自己的初心:要什么?不要什么?为什么?能谋定而后动,能有清楚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不只成功的概率更高,也更可能得到成就感。

东方的“天命”就像西方的“Calling”,深入探讨“我活着为了什么”。这是最根本的初心,也是定义其他一切成功的罗盘,我们每个人都得努力找出自己的“天命”。我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对“天命”的定义:如果能同时符合三大条件,“喜欢做”,能为它废寝忘食;“能做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值得做”,能心甘情愿为伊消得人憔悴,那就离“天命”不远了。找到自己的“天命”,未必一定有大成就,但一定有成就感,一定会觉得这一辈子没白活。

古人云:“天道酬勤”,但别忘了还要结合“地道酬善,人道酬诚”,所以不只要努力做(勤),还要把对的事(善)做好(诚),要天、地、人具备才能真正获得最完美的成就感。

Y.M在书中提出身(行为)、心(感觉)、脑(意识)的基本框架,帮助读者更全面地(holistic)思考“努力”及“成功”。“心”是感性的知,“脑”是理性的知,但最后“心”和“脑”要做出综合的“知”,并通过“身”的具体行为才能产生实际的结果。感性和理性的“知”,如何综合,然后如何将“知”付诸以“行”,这其中充满着各种变量,没有既定的简单公式,最后的结果取决于个人拿捏和应变的平衡能力。

我们都知道要“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对于如何修身,目前的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教育,都只重“格物”(分析、观察、分辨)及“致知”(知识、知道),几乎完全忽略更重要的“诚意”及“正心”。“诚意”是能排除杂念噪声的理性觉知及判断能力,“正心”是能排除喜恶偏颇的感性觉知及判断能力。身、心、脑的西方理论结合老祖宗在《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能更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思辨及觉知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向,更有效地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最后分享我对本书的一些感想:“小确幸”是人生重要调味料,往往让人生更加美满,但就像我们不能只吃调味料一样,人生不能只追求小确幸。古人强调要“知足、知止”,但只追求“小确幸”,必造成“未足就止”,容易满足于小成就,却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感,甚至造成人前欢笑、人后失落的暗自忧郁。“忧郁”是很痛苦的,尤其白领是有知识、有思想、有期望的族群,如果很努力而没成就感,就必然容易陷入忧郁状态。忧郁是很强的负能量,不只足以毁掉自己的人生,还可能严重影响周围的人。平衡好自己的身、心、脑,才能产生正能量,才能远离忧郁,拥抱快乐。

佛家言:人生一切苦恼都是“贪、嗔、痴”造成的,能自省、自知、自律,才能处理好自己的贪嗔痴。《大学》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能后而虑,虑而后能得。”这是走出忧郁,走向成功快乐的大智慧,能真正自处者也必更能与人相处,如此更能达到“人和”。不只与自己,也能与别人和谐相处,那是更大的正能量,必能化解忧郁的负能量。不只自己成为幸福快乐的成功者,还能帮助别人成为幸福快乐的成功者,如此不断反复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终必远离忧郁的此岸,抵达快乐的彼岸。没有快乐,不管多成功也不是真成功!

以此为序,祝贺Y.M新书出版,并与读者诸君共勉之。推荐序二竞争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谈制胜余定陆(美商应用材料公司集团 副总裁暨台湾区总裁)

当我从Y.M手中拿到此书的初稿时,有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并迫不及待地马上看了一遍。我在半导体领域二十余年,从台湾、硅谷到全球市场,在高速且高张力的竞争过程中,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HR)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策略要素(strategic element)。所谓人力资源策略(HR strategy)并不是基本的计算人头和成本,而是真正强化个人竞争力,提升组织间的协同合作能力,进而发展出独特而具竞争性的企业长青文化,而Y.M正是能够完成这块拼图的关键人物。

说到所谓的制胜策略(winning strategy),我很喜欢引用前纽约洋基队总教练乔·托瑞(Joe Torre)所说的一段话:“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谈制胜。它是关于准备、勇气、了解并培育你的团队和他们的心,制胜只是一个结果(Competing at the highest level is not about winning. It’s about preparation, courage, understanding and nurturing your people, and heart. Winning is the result.)。”在高强度竞争的赛场中,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Y.M秉持以人为本的信念,引用西方的管理手法,从愿景、使命、策略到执行,架构了应用材料公司在台湾发展的人力资源策略要素,同时发展了学习系统(learning system)与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这些制度成为公司人才成长的加速器(accelerator)。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很高兴她在多年后终于有时间将它汇集成书。

本书提到的很多观念,颇具深一层的思考。如同首章破题是“别在同一个峰顶上逗留”。如果把人生比做多次的登顶,固然大家都希望登上巅峰,但其实大半的时间是花在登顶的过程,在峰顶不过是一刹那的时间,而每次挑战峰顶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又有“机会不是留给准备好的人,而是留给愿意改变的人”。我们当然希望机会来临时,我们的能力已经具备,但是如果没有愿意改变的心态,却是没有机会“准备好”的。

书中所提出的4C1A构面(create创新、compete竞争、control管理、collaborate协作、attitude态度)完全可以提供读者作为对自我以及对组织团队的全面检验,非常值得采用,尤其对台湾公司的主管及新世代员工来说,我相信这本书会是非常有帮助的学习指南,而这本书也实现了她一直以来希望能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的使命。再一次给她一个热烈的掌声,为这一本值得期待的佳作。推荐序三清楚使命,有时比了解才能更重要蔡志伟(富乐全球粘合剂 副总裁)

每个人都想要追求成功,把成功视为人生的目标、成果,甚至夸张一点地讲,绝大部分的人,实际上仅仅是偏重于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这是为什么数十年来有关“竞争力”“成功学”“工作术”相关的书籍始终历久不衰的原因。

吊诡的是,如果我们把成功做一个横切面来看,除了事业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值得追求的部分。例如成功的婚姻,成功的人际关系,成功的健康,而且在许多实际情况下,只追求单方面事业的成功,甚至必须是牺牲其他方面交换来的。

相信每个人都一样,每当面临生命中某些重要时刻,内心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上自忖着:“接下来呢?”类似这样的问题反复不断困扰着我们。

有一次我在车上听广播节目时,节目里访问了美国前联准会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 Span)。主持人问:“What is the important in the stock market?”格林斯潘回答:“Something in the between.”后来看了这本书,发现有许多内容跟这句话的意思相符合。

在现今这种必须不断保持前进姿态的社会里,作者在书里第一章的切入点就非常令人意外。

她点出了很重要的三个关键。第一个是建议大家可以试着打破成功的框架,用“成就”来看待整体人生的价值。第二个是与其说“成功/成就”是“结果”,许多时候它更像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第三个就是作者为我们阐明追求成就的过程其实是极度动态的,在动态中要怎么样保有平衡,可能比追求单方面的出类拔萃,更能让人生得到圆满。

作者在书里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度”的转变,一个是对“自主所有”(ownership)的理解。“度”的解释让我有点震撼,因为它很像是格林斯潘回答的:“Something in the between.”这与时间、场合的变化有很大的关联。很多事什么时候是对,什么时候是错,永远跟时间有关系。时间变了,场合变了,一个人的“度”也会有所变化。

我在过去三十年的职涯里带领过许多不同国家的主管,也亲身经历了许多对于“度”的把握,这跟中国的阴阳八卦黑白很类似,在管理上,为什么同一件事有的人看成黑色,有的人看成白色,往往是因人而异。

另一个概念就是对ownership的理解,作者用body、mind、heart来做比喻,其中,又认为“心”(heart)的部分特别重要。

现在的企业常常喜欢讲“当责”,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当责的作为呢?以我的经验来说,我曾管理过财务,负责过销售,也做过营销。每一次在担负任务的时候,内心并不是只把它们当成一个职务,而是把自己当成公司的拥有者,再来看这件事该怎么做,才是对整体组织最完美的。

就像很多企业里优秀的HR内心也都理解,要完成他跟他们部属的HR工作不仅是任务的指派,而是因为那对组织而言是一件重要的事。例如绩效考核,很多主管认为这是HR指定要他们做的,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身为一个主管本身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因为“被吩咐”。

这种态度难道只在企业里才发生吗?如果你是一位卖炸油条的师傅,或是红酒的品酒师,想要得到杰出的成就,就必须把事情做到极致,而且是出自于内心,出自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作者在这本书里面,谈到许多从heart出发,然后与body、mind如何做平衡,再从这些平衡的过程中又不断创造出成就感,无论对组织或是个人而言,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更特别的是,“度”与“平衡”这些字眼都是很模糊的,但在这本书当中,Y.M可以把这些模糊的概念具体化甚至量化、步骤化。例如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在这本书里写得很清楚。所以不单单是企业里的人士可以参考,如果你是家庭主妇、创业者、学生,书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很技巧性地协助大家,将愿景跟所处的环境、事实做一个配合,一点一滴走出自己的路。

最后我要提的是,本书的作者Y.M,是我在富乐企业(H.B.Fuller)相当重要的一位伙伴。当时她负责这家全球性的公司在整个亚太区的人力资源布局,并且在富乐与另一家公司合并时,扮演一个非常好的桥梁的角色,使我与当地的四位董事合作无间。至今,许多Y.M当时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仍在组织里发挥强大的影响力。

这本书给我很多新的启示,真的受惠良多,我阅读这本书时,有许多心情十分贴近我目前工作的一些想法。我们都想让自己用一个更全面的思维去创造下个阶段,试试作者提供的各种建议与练习吧!相信在未来,大家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成就,都会有超乎预期的全新蜕变。自序设计自己的未来,不用标准答案张云梅

我一直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在全球许多杰出的企业服务过。所以经历职涯多年后,脑中时时刻刻都会浮现起一股想把过去“尝试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全都给记录下来的冲动。

那可是范围相当广阔、又零碎的一大块知识领域。我很努力将它们抽丝剥茧拼凑起来,细细地从一些工作上的小片段去回想,身为一位“资深”的经理人,如果一切再来一次,自己会特别关心什么问题?

我想起有一次工作上觉得非常委屈,忍不住去跟老板抱怨,为什么其他的经理会那么自私?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有团队的精神?后来回想到这件事,心里面其实挺尴尬,原来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抱怨”的举止(不知道当时我的老板心里怎么想),也曾经那么地消极,而不是像平时口口声声所宣称的那么“正能量”。

还有一次心情也非常地低落。当时我面对一位很难搞的主管,他的层级很高,管理整个亚洲的事务,等于是老板的左右手,能力也十分干练,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人才自然不太容易接受其他人的辅导,偏偏我又是负责HR的主管,有责任协助他熟悉整个环境。

后来老板知道了这样的情况,有一次就问他,应该怎么跟重要的客户维系关系?这位主管回答,当然是经常相约吃饭联系情感。老板又问他,那你跟Y.M吃了几次饭呢?这位主管愣了一下,因为半次都没有。

后来老板跟我沟通,他认为我的角色十分重要,因为我们透过改变这个主管的心态,进一步影响整个公司的文化。老板看的已经不是我与这位高阶主管之间的关系,而是更高的层面。这让我明白,当我把自己的定位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时,就能面对更大的挑战。后来,我与这位主管反而成为关系非常好的朋友。

这些事现在想起来,我发现里面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职场上有很多的学问、知识都是可以透过课程表来学习的,可是唯独“人”的问题,是我们必须亲身去经历过,才能体验出个中的滋味儿。

第二个就更难了,那就是人生不同的阶段,我们每个人的需要与成就,原来是会变动的,但是很多人却很难去察觉当下最有成就感的部分是什么,变得以为得到更多更好就会更快乐。

我希望藉由这两种体悟,慢慢把过去的经验梳理出来,变成一种有系统的理论与步骤。一步一步让大家知道一些成功的经理人,他们是怎样很认真地去看待现实,认真地把自己手边的事情做好,并且适当地去做出调整和改变,最后往对的方向去抓住成就感,优游其中。

我建议大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借机审视自己的价值观。问问自己到目前为止是不是很诚实、自然、和谐地在社会上生活着。你在工作上,是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团队的利益在做事,还是可以把雄心壮志投射到整个组织之上?

在家庭中,你是固守男主外女主内这些传统观念,或者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是用负面的推托来把不喜欢的事排除掉,还是愿意用同理心、换位思考这些角度来处理事情?

在思虑上,尽管你已经做了很好的策略与规划,但是有没有想过,很可能也忽略了内心的直觉。难道我们做好一个策略,就必须硬邦邦地去死守它吗?如果这些策略是与自己的内心相违背,我们是否还能很自然地去遵从这些事?

最后,我要感谢许多人,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他们给予我许多协助。我很感谢我的先生,他永远是我的第一个读者,并在过去的生涯中不断地支持我。我也感谢许多过去的主管,他们给我很大的激励,让我可以有很好的自我成长的机会。

我特别要感谢过去所服务的美商应用材料公司的刘永生先生,我当时的位阶是一位经理,他大胆推荐了我担任这家企业人力资源的主管。在当时,他发挥了一位优秀领导者的影响力,让我可以很顺利地在一个新的环境脱颖而出,发展自己的抱负。

要感谢的人太多,我希望这本探讨职场与生活全面提升的书籍,能够不负大家的期待,能激励大家展开自己更丰富圆满的未来,让大家不论在何时读到这本书,或是身在何处,都能更有自信地踏出正确的下一步。CHAPTER 1别在同一个峰顶上逗留光是追求顶尖,仍无法成就晋升之路!

长期以来,怎么追求“顶尖”的能力,还有如何成为“精英”,一直是炙手可热的话题。

很多人认为只要像高盛、哈佛、麦肯锡那些高手一样拥有无与伦比的工作效能,这辈子就能高枕无忧,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具有高产出、高市值,或者我们说高价值的公司,都必定有他们残酷的生存哲学,我相信那不是大部分的人想要追求的人生。

我们所熟悉的华尔街、硅谷、上海、新加坡,任何一个能产出高度经济贡献的地方,每天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超时工作引发的管理问题、创新力不足、竞争力永远不够、团队不够协调,或是工作情绪的剧烈变动……这些问题往往都是透过相当惨烈的代价(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字眼:变革)才得以解决。

显然,我们似乎应该问的是另一个问题:追求单方面的顶尖能力,足不足够使我们获得最终圆满的成果?

有时我们需要跳脱出原有的框架,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我们应该跳出效率、竞争力、创新的小框框,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么”,才能进一步厘清“追求它的方法有哪些”。十七年内的十二次升迁纪录!

我想看这本书的人,很多人所追求的应该是“成功”这两个字。例如达成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或者在工作上不断地升迁,每个人对圆满成功的定义,都不尽相同。

我有一位老朋友,他的成功经验可能会立刻让你眼睛一亮。在刚进入职场的前十七年,扣除了第一年职场新人,以及另外有三年是转换跑道加入新公司的期间外,其余十三年中,他有过十二次的升迁纪录,一直升迁到了公司最顶端无法再往上升的层级。十三年十二次!很惊讶对不对?几乎是每年获得升迁,他是怎么办到的?

印象中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有时候连简报用的PPT字级大小,也会详加斟酌。他是做财务背景的工作,所以也有着令一般老板非常欣赏的数字敏锐度及分析能力。我曾经与他一起共事,他对同事既亲切又能让人觉得受到信任,同时也愿意去接受一些以前不曾做过的事,即便是不懂的领域,他也会想一些管理工具,不懂就盯着。这样的工作者在心态方面,简直是无懈可击。

我们思索一下上面的形容——光是顶尖的工作能力,就能让他拥有这么顺畅的升迁之路吗?好像不仅如此。他的故事也总让我在多年以后,每每触碰到瓶颈时,心理会重新对追求成功的过程,进行反省与观察。

我回溯职涯历程中,每个阶段的关键转折点,找出它们的普遍性原则。我也回忆那些曾经接触过的全球各地的精英,整理那些让他们往前跨一大步的能力与原则。同样的,我也把过去服务过的企业,他们几乎都是产业当中的翘楚,我去整理这些优秀的企业,他们怎么克服障碍,或是他们现阶段仍然与哪些盲点进行缠斗。

后来我得到一个意外的答案,原来我们都想错了!追求单方面的顶尖,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衡的结果

相信大家对一个话题一定不陌生,就是我们经常在讨论工作与生活该如何平衡。

实际上你很难用一刀切的方式,把工作与生活分开,它们原本就是同一件事情,只是在时间上如何分配的问题。例如你的健康,其实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到了一定年龄,我们花时间运动一小时,这一小时的活力将回馈到工作之中。所以这一小时,你觉得只是在运动,其实它是工作计划中的一部分,只是诠释不同。

这就像是我们把一个人裁切成三个主要的部分来看:心智(mind)、心态(heart)、肢体(body)。我们不该去讨论该如何平衡这三个部分,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应该是用平衡来检视、调整,而不是去个别讨论三者间如何平衡。

但我们习惯把这些元素拆开来看,其实是有原因的。

我们的社会系统、价值体系、行为模式,从一开始就习惯简化、单向化去看事情。大家回想看看,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很多的注意力是从“body”这个部分开始,因为body是最外显的、最容易被看到、理解的部分。

婴儿一出生,我们就会关心是男孩还是女孩(传统华人社会可能碰到女孩还会皱皱眉头)。我们从小开始所受的教育,就是一切从最外围的元素看起,所以我们要考试,要比较成绩,要拿证照,要透过body的部分去表现自我。

但当我们的年龄逐渐成熟后,却又会发现,其实能影响我们追求卓越、做好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只有body这个部分而已。愈复杂的事情,可能心智(mind)与心态(heart)的部分更为重要。

我们经常是碰到问题了,才慌慌忙忙开始解决问题。例如二十五岁以前,我们只重视body的部分,二十五到四十岁可能就开始觉得逻辑力、思考力更重要,到了更年长,又意识到心态、情绪的掌握其实更为关键。

大家注意到问题了吗?

之所以我们一直想一面追求成功,一面追求平衡,又一面不断失衡,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把它们拆开来看,并且在最初的时候,只重视body或是所谓的效能的表现,而对其他同样重要的关键部分置之不理。你看待成功是过程,还是结果

我观察那些长期优秀的人,通常都具备两个特色,第一个他们都是一开始就视“平衡”为一个整体,第二个是他们通常比较去看长远的目标。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目标是三年后年薪要三百万,但他却把这三百万视为一个结果,也就是分分秒秒从钱的角度去计算。曾经有一次,他有机会去国外参加自费的研习,但他认为与其花钱去参加一场看不到成效的活动,还不如留在台湾接更多的案子,可能靠三百万更近一些。

是这个样子吗?

能够长期维持优秀的人,通常不会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反而最终得到更多。能够把成功视为过程的人,他必定有一颗看穿全局的脑,懂得长期要布局哪些事。同时在心灵的层面,他不是只为自己的利益工作,而是会更“大我”,例如为家庭、为组织、为了更高的使命而工作。

这里所谓优秀的人,可不一定非得要什么CEO才算。许多公司的基层工作者也都非常优秀。

有很多低薪族一面工作一面抱怨,但也有很多基层人员很清楚这是一种价值选择,他们不太去抱怨,也能长期在岗位上保持优异,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要高薪,有另一条路径。

长期成功的企业也观察到这种心灵层面的影响,例如在我所任职过的高科技公司,他们虽然讲求效率,但一定更重视愿景(vision)。

现代的工作者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

Mind、heart、body协助我们从更全面、更整体的角度去看一个人如何长期保持优异。走进企业,我慢慢发现随着组织、专业的复杂度提升,我们面临许多任务已经不能单纯从“事”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有一大部分,牵涉与团队共同完成艰巨的工作目标,还必须从“人”的角度去思考。

在一九九○年,那时候我在一家以竞争力闻名的公司服务。这家公司有一个特色,每个部门虽然都有顶尖的工作效率,但是彼此也都“很享受”相互竞争。

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我们的部门协助一家国际级企业举办一场为期三天的大型论坛。在这三天的活动中,整个团队吃足苦头,全部成员三天都没怎么合眼。因为竞争的文化,我们跟别的部门之间不要说共识了,就连最基础的沟通都很困难。

我们只能透过自己仅有的资源去完成任务,最后这三天的活动办得非常成功,客户也非常满意。照理说我们应该很开心,但并没有。因为对我们而言,公司的竞争、不协调的环境依然没变,大家只是很盲目地用顶尖的效率去平衡其他的部分,长期而言没有加分。

我细细回想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只在意单方面的能耐,而忽略了其他更为重要的部分。

很明显地在人与人之间(或者部门与部门之间),我们极度缺乏协调/协作(collaborate)的能力,而整个公司的竞争文化,更使得我们的心态(attitude)变得很扭曲。

我发现,大家失去了所谓的价值观!

这让我意识到,光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很好的管理方法、很强的工作效率,仍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一个好的协作的能力,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愿景。例如我们完成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协助客户完成一个会议呢?还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把整个团队的向心力凝聚起来?

这也是第一次,在我脑海里,这么清楚地浮现出4C1A:create(创新)、compete(竞争)、control(管理)、collaborate(协作)、attitude(态度)这五个关键词,而这正是现代工作者所需要的。机会不是留给准备好的人,而是留给愿意改变的人

上面的经验让我很震撼,我从那个时候才开始发现,要能够走得长远,直到最后得到一个成功的结果,光靠任何单方面顶尖的能力并不足够。后来在一家全球前五百大科技公司的经验,也再次印证了这个想法。

在二○○一年,我当时负责为这家公司打造一个知识管理平台。就人资部门的角度,其实这样的任务一开始就具备了一定的使命感,因为我们相当清楚要建立的不只是一套平台而已,而是一个“文化”。

目标非常清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项目,是因为工程师的流动率是高的,而我们需要把他们的知识留下来,这是从任务(task)的角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把工程师,以及CEO当成内部客户,这是从人(people)的角度出发。

为什么呢?

因为要促成这件事情,知识管理就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这么单纯。要知道刚刚处理完客户问题的工程师,可是非常疲惫的,根本不会想要做什么知识分享。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的角度去研究他们的工作习惯,从“策略端”去想需求,再从“执行端”去想怎么设计一个方便、友善的平台,让大家接受KM这样的习惯。

这当中,牵涉大量态度面(attitude)的议题,因为要在工程师不习惯的作业环境里,要求他们投入心力进入知识管理的内容,这需要很强的变革管理的思维。

这个项目后来大获成功。这样正面的案例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各方面的角色都很平衡并且面面俱到的循环,事实上是有助于企业去面对一个更为艰困的挑战,以及得到长期性的优势。所以在后来我尝试去整理过去二十年庞大的资料、经验,试图把这些零碎的数据拼凑起来,建构一套系统性的知识架构。

我从过去的4C1A,再加入了“人”与“任务”、“策略”与“操作”这四个构面,就像图中所显示的一样,逐渐形成一个完备的系统。

透过这张图,就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在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说单方面的能力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无法只透过竞争、管理、创新、协作任何一个单点来获得真正长久的成功。他们当中的任何一项,都无法无限扩大、替代而成就一个整体。

还记得上面说的生活与工作平衡的事情吗?生活与工作本身是一连串时间与行为的组合,把他们硬是切割开来,再去寻求平衡,自然是困难重重。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用4C1A的角度去检视,就能轻易得到一个答案。

例如你很有成就,但这样的成就是用牺牲健康换来的吗?或是你很有成就,但是因此获得更多的快乐吗?你的家人是因为你的成就而受益还是受害呢?用这样整体的视角去解释,就可以发现,一个真正最终的成功,一种真正能耐得住时间考验的长期性卓越方案,是不断透过这些元素的循环与平衡而完备的。

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就将一一地按照mind、heart、body,分为十二个主题,逐一介绍其中各自隐藏的细节与关键。我将在最后一章,把4C1A分成五个主题,告诉大家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我非常期待这些内容,可以协助职场上的工作者,用一个更有效率、更平衡的方式去追求成功。也希望透过这些宝贵的数据,提供给企业作为参考,让大家知道一个成功的项目,不只是本身顶尖的技术,还要用对人、用对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而你也会发现,当这些能力,也就是4C1A在高速运转的时候,其实我们是感受不到他们任何一个单面突兀地存在的。因为此时,这些能力已经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运作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某些不足的点做些微微的修正,就可以让这部成功的引擎不断向前。

我想也唯有透过这样的方式,“成功”这两个字对我们的人生,才能产生真正的正面意义与价值。CHAPTER 2Mind Set/脑中的纯净对话1【思维】丢掉纷乱,找回清楚、犀利的大脑

阅读本章前,请试着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下面的情况:

有时我会在疲惫或是情绪不稳的时候,被迫思考一件重要的事。

我在沟通时只要一听到别人的话,就忍不住立刻想要表达当下的想法。

我在每一次遇到任务时,总是不假思索,立刻按照经验来进行后续行动。

当别人问我有什么想法时,我经常脑中一片空白,不知该从哪里开始思考。

我常常觉得自己思考不够深入,进而表现出没有自信的态度,被人质疑。

现代人在步调快速的社会中生存着,效率至上的观念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个人,让我们经常急于展现解决问题的成果。例如在职场中,大家总是希望要试着说得更多、更快,更常表达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必须表现得更热情,以顺利地推销出自己的想法。

可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思考质量”这件事的重要性,毕竟有正确的源头,才会确保自己往对的方向前进。

那么,该如何面对思考这件事呢?到底我们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以及要怎么想?思考的三种路径:经验、信息分析与洞见

在人类整个思维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存在着三种大家最熟悉的路径。

第一种是凭借过去的经验与印象来进行思考,这也是一般人最常用、最直接的思考方式。第二种思考方式就是我们会透过分析,无论是分析数据、分析别人的意见或者分析环境的讯息,来做出对事情的判断。而第三种思考方式,也是最神奇的,就是有部分人会在大脑中产出“洞见”(insight),这种思考可以透视事物,得到一个想法,在很短的时间内看见事物的大方向。

我们对第一种思考方式最熟悉,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累积与学习的功能,所以往往在解读事情的时候,记忆是取得信息最方便的方式。我们会借用过去的经验与记忆,尽其所能地把它用在判断当下的事物上。

当你要去买一间预售屋,脑中可以立刻提取许多“有用的记忆”:从对周遭环境的印象、住户水平、好地段坏地段、淹不淹水,到建设公司的口碑。一切判断就像是大脑的反射动作一样,过去的经验会自动提供你该如何解读手边的事情,寻找答案。

第二种思考层次比较细致,就是分析。我们会去寻找经验之外的其他数据,然后开始进行分析,或是把这些数据透过我们的经验先分类、整理,以方便我们来做出结论,得到一个想法。

分析思考的过程比经验思考来得更具目的性、功利性,所花的时间也会比较多,因为我们希望依照当下的需求,比较得失轻重与优先级,找出可靠的答案。比如购买电器用品,常常上网去比较各种产品的功能、价格,也很仰赖达人、知名部落客的意见。

第三种思考方式最为耐人寻味,就是透过洞见(insight)来判断事物。这个部分不只需要经验值与分析能力,更需要的是联想的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它有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一般时候所看不到的情境,这也是一种思维的方法。

这三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协助我们思考出一个结果,无论这个结果是好是坏。当然最核心的是洞见的部分,因为这会让我们较有智慧的去处理事情,或是比较能够有同理心去理解一件事的发生,以及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样的一个问题。思考路径的陷阱:别相信司机的知识

很显然地,如果我们是从自己的记忆、经验去判断,或者解读事物,往往会造成一些偏见,因为个人的经验不代表我们可以利用它在一个不同的情境、时空背景下面得到同样的结论。

主观或偏见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质量,例如人往往喜欢报喜不报忧,往往很难接受逆耳忠言,我们的大脑习惯把感觉舒适的事物与正确性做连接,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就认定她有气质,看到穿着平凡的人就论定他的财富想必尔尔,常常因此做出错误的判断。

但经验法则也并非一无是处。透过经验进行思考,比较适合处理重复性的问题,例如天空阴阴暗暗,就记得带把伞出门,当问题老是以一模一样的样貌出现时,经验可以协助我们快速做出决定。

比较好的方式,是在经验之下我们又运用“分析”来进行思考。“分析”是大家在职场中最常使用的思考方式,也可以说是大家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分析的数据源正确的话!

用分析进行思考,重点不在于你取得信息的多寡,而在于你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判断信息的质量。

国外有句俗谚“不要相信司机的知识”,隐喻的就是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专家”,行为举止表现得好像他们的确知道,但事实上只是虚有其表,他们非常有说服力,但其实又不完全准确。

所以当我们要进行分析式的思考时,最好从很多地方搜集论证,不断得到新的证据,推翻想法,这虽然会消耗掉比较多的时间,但是所得的结果通常也比较严谨不草率。

在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特定领域,经验与分析有时会内化在我们的脑袋中,形成一种最为特别的思考能耐,也就是洞见。洞见是大家公认最有智慧的一种思考形式,有时能帮助我们得到令人惊艳、完美的答案。

在许多时候洞见思考甚至比经验思考速度还要来得快,仿佛是一种瞬间跳跃性的思考力,就像史蒂夫·贾伯斯(Steve Jobs)这类天资聪明的创新者。他们的思维能力的确非常与众不同,有很棒的洞悉能力。有的人是具备很好的分析能力,再用非常跳跃的性质,直接抵达一个最棒的结果。但是有些人则是接受过快速思考的环境洗礼,所以他们的远见跟一般人不太一样。设计你的思考环境

所有的人,都在想该用什么方式进行思考,但却忽略真正的关键点在于,我们是处在什么样的心灵环境下思考的?

例如当你极度愤怒的时候,可以脑袋清楚地分析,或是飘出什么样的真知灼见吗?我们应该要先学会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是哪一种,并且选择对自己最为有益的思考情绪。

我记得国二的时候有一次上文学课,作家是一位曾经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的美国人,她把一段关于中国农村的回忆写成故事。当这个故事进行到有位老人死亡的情节,作者描写老人有一道很长的白胡须,在去世的当下,那撮胡须就直立立地挺在空中,我跟同学看到这段文字忍不住笑了出来,因此被老师罚站了整整一堂课。

在当时,我跟同学觉得有些冤枉,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仔细回想,我觉得当时虽然读的是文字,但我们思考的却是一幅鲜活的画面。从文字去幻想成一个具体的画面,这可能是很好的一种思维的练习,可惜当时体制下的教育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只希望大家背诵文字,不需要有太多思考,更不用说去设想作者为什么要写下这个故事。

有时看见一个画面,进一步预见一个未来的图像,比文字、规定更能引导出一个有愿景的思维。

我们现在在职场上,有更多的机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企业在描述愿景的时候,如果用文字、公司的规则,那么大家的思维模式多半都是模糊的,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清楚当时的思维模式是处在哪一种阶段。但其实只要换个方式,用说故事的方式去描述,一幅未来的景象可能就立刻清晰可见。

对于历练一个有用的思考能力,我们可以练习回想,平常在做决定的时候,到底是以我们的经验,或者熟悉的场景、画面里所碰撞出来的一个决定,还是完全是靠分析的结果,我们能不能练习用更多洞悉的部分,来协助解读问题。

有时我们也会听到自己一个内在的声音:“凭我的经验,这样做一定没错!”或许我们可以提醒自己,这未必是一个最正确的方式。

在分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取得的数据是正确的吗?我们所访问的人或是听到的讯息是可信任的吗?所以如果多方面地问问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的想法。

最后就是,在思考的时候,多问一下自己的心情,因为情绪会影响思维的方式,所以问问自己今天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如果是处于一种比较低落负面的情绪,确实很难有一个很好的结论。所以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处于积极、正面的情绪之下去思维,这样可以协助我们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阅读本章后,请试着做做看下面的练习:

每天拨出半个小时,透过阅读时事文章、观看影片,增加自己对于外界知识的信息量。

每天安排一个精神饱满、情绪平稳的时刻,来针对重要问题进行思索。

遇到问题时,先想一下什么是正确的提问,进一步厘清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再进行对策略的分析。

透过随时对周遭的事物保持好奇心,训练自己的观察力以及思考的速度。

试着将纷乱的思绪进行重组,把他们转换成一幅幅可以想象的画面,观看这个画面当中你的位置,进一步再思考在画面当中的你该怎么做。对话2【愿景】如何为未来找到一个够高的位置?

阅读本章前,请试着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下面的情况:

每一周,我只是不断地在忍受工作,我的目的只是想办法撑到周末假期。

我总是把时间花在应付当前工作,很少思考下一步,对未来没什么想象力。

我有许多愿景一开始喊得震天价响,但到头来却都变成不切实际的画大饼。

我心中的愿景常常改变,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周遭的人总是被我弄得很模糊,我无法很清楚地跟他们表达我的愿景。

在打造自己成为一位领导者的道路上,“愿景的力量”(The Power Of Vision)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愿景培养我们对“下一步”的热情,也因为有愿景,我们会开始不仅着眼于眼前的事物,会进一步养成高瞻远瞩的远见,知道方向,然后聚焦,保持“可以更好”的态度,不让人生局限于得过且过。

求学的时候,我的一位大学教授曾经问我一件事:“你觉得在五十岁的时候,健康状态会是怎么样的样貌?”我当时回答,希望自己的身体在五十岁的时候还能够正常地运作。

教授试图进一步引导我,他问道:“可以更具体一点吗?”我因此能够清楚地回答:“希望在五十岁的时候,自己可以很轻松地做做三十分钟缓和性的运动(例如慢跑、散步、爬楼梯)。”当时我只有二十几岁!

后来意识到,教授的重点是要提醒我,为未来的健康描绘清晰的“样貌”。这对人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的“未来”都不一样,可能是三十岁,可能是五十岁,甚至于更老的年纪。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身体状况会是怎么样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容易去想象未来的身体状况,而是基于当下,也就是生病了,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们通常对较长远的时间是比较缺乏“自觉性”的,无论是健康、家庭、人际关系或是工作,通常是面临障碍才开始思考。

很多人认为愿景很模糊,其实不然。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愿景只是把思考的时间轴拉长,它并不抽象,有时候甚至比工作上的策略与方法还要具体。三个关键能力,打造愿景的力量

某种程度上,愿景对个人而言更具体的意义,就是一颗自我的“期许之心”。为什么我们会需要一个预见未来的能力呢?就是有这样的期许之心。

对自我的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很多时候是基于自己最强的优势。每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过程(求学、社会化),会淬炼出自己较为擅长的事物,这些事物往往能为自己带来成就感。期许则是站在这个基础上,调动更庞大的热情,让我们能用更高的标准来完成目标,更愿意寻求改进空间,不轻易满足于“还可以”的模糊标准。

一个带有期许之心的人,除了热情之外,通常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有助打造愿景的第二项关键能力。

真正有价值的想象力比天马行空更具策略性。全球创新式破坏大师,同时也是哈佛教授的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描述这样的能力为:把不同知识领域、产业、地区的东西,建立出人意料的联结能力。

因为未来还没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想象”,而这个想象,是着眼于目标的价值基础上。

我们可以试图问问自己:我习惯如何将不同领域的事物联想在一起?这样的过程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很多优秀的领导者知道有助于产生想象力的时间与地点,他们知道如何运用“放松的情绪”来冥生联想,这也跟打造愿景的第三项关键能力“如何保有独立思考时间”息息相关。

在个繁忙的都市里,我们做事情想东西其实都需要静下心来,才可以做得更快。所以西洋谚语说:“Slow down, move fast.”有许多创新的企业例如3M、Google,他们甚至把这个部分设计成工作流程的一部分,愿意给员工自己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上面三点都可以让我们的愿景有实践的方法,而我们要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在忙碌的日程安排中,下面是一些可以在生活与工作中运用的技巧:

扩大视野

成语说物以类聚。我们总是跟自己相近似的人事物聚在一起,所处的环境其实极为单一。应该花时间接触具有差异性的信息、人际关系,从中观察和自己的不同点。多看多听少说,找出不同,在生活中花时间学习新的事物,有助于我们看得更深更远。

跳出舒适圈

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E.F.Schumacher)曾说过一句名言:“一盎司的练习,通常比一吨的理论更值得。”当我们的工作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将愈来愈容易把事情做到一定的水平,因此也开始不太在意能不能更进一步,专家称此为“OK瓶颈”。

但对于远大的愿景而言,如果不投入时间精进能力,是不可能会有突破性的质量,我们在看到清楚的目标后,更应该要时时鞭策自己,保持挑战现状的动力。

学会自我激励

心态是愿景之母,也就是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假如我们连自己都无法激励,那更无法激励伙伴朝愿景迈进。我们可以时时养成激励的习惯,保持乐观的态度,再把这种态度聚焦于工作上,为热情列出优先级,想方设法让创造愿景的过程得到收获以给自己一些奖励。

静思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比较安静、高质量的时间给自己。好好问自己,在未来的定位是什么?丢掉过度的社经地位枷锁,好好想想“我是谁”“我想要到达哪里”“该做哪些事情才能办到”?

可视化愿景

例如我们之前说过的故事,假设这个愿景是与健康有关的,就想一想自己在五十岁的健康状态,不只是说要运动,还有自己的体态、外形、样貌,尽量把五十岁的自己想得很清楚。

可以把健康,从内到外透过画面描述出来。这样的过程也可以运用在自己的事业、财富,或者是生涯规划上。成就感往往比成功更具吸引力

许多人认为拥有愿景的人,因为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所以比较容易成功。我想分享一个不同的观点,就是对自我而言,成就感往往比成功更来得引人入胜!

有很多人不一定有很好的规划,或者没有这样的远见,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人生(很多是指财富指标)。我们形容这样的成功,可能是因为好运气,而不是他自己设计出来的。所以在这里,我认为成就感的价值会比成功高一点点。

因为有愿景有想法,我们会启动很多的准备。当这些一步步的准备在人生不同阶段都有所获得的时候,那无疑对自己的人生将更珍惜、更快乐。

例如我毕业于商学院,一开始对自己的职涯也是顺其自然。毕业后就进入企业从事营销的工作,在七八年的营销领域当中,获得很好的经验,虽然在别人的眼里感觉很成功,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点成就感。

后来我花了时间分析内心的期许,发现能够“影响别人做出改变”这件事更能激起自己的火花,因此就愿意放胆尝试做一个很大的转弯,离开营销环境,非常冒险地进入人力资源领域。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对未来思考很久。我在想,除了能够发展自己,另外还能运用哪些影响力去帮助其他的人,让所有的作为对自己的同事、周遭的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当时我仿佛看见未来的图像,看到即将超越过去的自己。这中间不用多说有很大的挑战,不过我想人生就是这样,有压力才会有成长。而在未来的愿景里,我们不只是协助自己成长,而是让周边的人也可以有很正面的能量。这样的愿景人生,我想就是每一位学习如何成为领导者的人,都很愿意面对一个充满成就感的未来。

阅读本章后,请试着做做看下面的练习:

今天就选择一件小事情小习惯来进行调整,体验一下“当下改变”的心情,并且在做到之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在朋友圈里找一个能够作为标杆的对象,进行观察,并与他们讨论他们的愿景,以及想要达到的位置。

每个月安排一个安静的时间,好好想想“我想要到达哪里”“我这个月做了与这件事相关的行动吗”“那么下个月该做哪些事”这些问题。

试着把脑海中抽象的愿景,转化成一幅清晰的图像,并记录下这幅图像有哪些具体的指标。

仔细检索自己目前的工作项目中,哪些是与愿景有关的,并尝试用比较有野心的方式,为它们定出更高的目标。对话3【方法】不要恐惧问对问题,找对方法

阅读本章前,请试着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下面的情况:

有时候按照自己的经验法则做事,但结果并不如预期,甚至是完全相反。

在处理问题时,有很多处理方法,但是不知道哪一个方法才是最正确的。

因为看不到事情的全貌,所以处理起来东漏一块西漏一块,无法面面俱到。

遇到棘手的问题,经常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采取拖延的方法。

对任何事,脑袋里就只有原来的那唯一的一种方法,常常不知如何变通。

大家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够非常有逻辑地处理问题,不仅是对于那些熟练的部分,有时甚至面对一个从未处理过的难题,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拆解。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我接触过许多优秀的高阶人才,他们总是能很快地描绘事件全貌,抓住重点,并且在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多有巧思。他们非常擅长“做对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这就像是搭对方向的火车,再慢都会抵达终点;要是方向错误,火车愈快反而让我们离目标愈来愈远。因此讲求方法的训练,对领导型人才的养成真的非常重要!活化大脑中的想法、看法与方法

通常我们容易以结果论来判定方法的好与坏,这是后见之明。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比较着重于在发现问题的当下,就能迅速地整理出想法、看法与方法,用不同的观点与角度切入,理清思路,以便掌握正确的讯息。

想法、看法与方法有什么不同呢?“想法”就像是一则故事,由情境所塑造,人会依照想法来理解事情大致的全貌。而“看法”则是把这个故事里相同的事物结构化,归类为一个个的架构。最后,“方法”就负责把这些架构“程序化”,也就是厘清处理的优先级。

所以一般是先产生想法、看法,才会去思考方法。除非这件事简单到不用思考,或是已经有很固定的模式可以照着做。

很多时候,在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想法与看法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重要的并不是谁先谁后,而是不要停留在“单点”进行思考,然后忽略两者的连贯性。

停留在任何一个单点,例如一有想法立刻采取对应方法,可能会缺乏逻辑,东做一块西做一块。而想都没想过,就依据当下的看法所产生的方法,很有可能因为缺乏对全貌的理解,多有缺失。金字塔原理中讲求的“彼此独立、互无遗漏”(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指的就是这个部分。

所以那些一遇到问题就能迅速拆解出解决方案的人,一定是在有了想法、看法之后,还会花时间反复思考想法、看法,然后融入方法里,因为这样会比较周全。问对问题,找到正确方法的第一步

方法一旦产生,愿景、流程、困难点都将会有一套依循之道。问题是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得到正确的方法。可能是因为得不到充分的信息;可能是没有办法向别人表达自己做事的观点,而不被他人支持;也可能我们已经想了很多方法,但还在揣测老板比较喜欢哪一种。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试着用问问题的方式去寻找答案呢?其实寻找方法论,就像是一场正确提问的旅程。

美国创新领导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曾经对近二百位成功的企业领袖做研究,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非常懂得问问题,以及创造发问的机会。

一个好的问题不只是能找到答案,许多时候还能引导团队激发创意、解决问题、走出新方向。

提问也并非随便问问题,而是依照前面的想法与看法,产生“目标↓现状↓落差”这样的提问方向。

我们在找“方法”的过程中,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知道到底要改变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自己未来的职涯规划问题,或是三十年后的健康问题。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我知道这里面的差别是什么吗?除了年龄上的差别,身心与能力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简单地说,按照“目标↓现状↓落差”的方向,我们可以厘清要改变的是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可能有时候是要去牺牲的,或者是去思考不要的东西又是什么?例如像换工作,当下失去很多,可是很清楚未来可以获得更多。

那我们怎么样去衡量这是不是一个好方法呢?我的经验就是在不断追求目标的同时,按照所制定的解决方案,看看能不能够从中得到成就感。这个成就感可以是问题解决,也可以是精神、物质上的有效获得。成就感会让你不断往前走,不断往目标前进,也有信心修正方向,找出更适合的方法。

问对问题,以及找对方法绝对需要练习。依据我与全球许多成功领导者的共事经验,我发现他们有一些很好的习惯与技巧,可以协助培养一颗“有方法的脑袋”:

保持开放

那些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他们通常面对事情采取比较全面、开放的观点,比较愿意打开窗户思考(Open Mind),不会陷在一个单点来想事情。他会根据未来的面貌来思考,也不会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

有目标的提问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策略方法的人,一般都很重视问题核心的分析,然后按照层次、先后,一项一项提出“具体”的问题。例如强调的是我(或我们的公司)现在在哪里?我们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跟谁合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客户、供货商?该运用哪些管道到达这个目的地?

他们运用目标式提问建构出一套方法论,也可以说是一个策略方法的流程。

不被拖延蒙蔽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你今天觉得要做一件事,那就不要寻找托词了!说来也简单,这其实是一种成功者的习惯。优秀的人非常富有“实验精神”,如果他们觉得这个方法是好的,在建立假设之后,他们脑中会尽快产生实验的想法,不会踌躇不前。

放胆挑战的思维

有时我们不愿意改善,无法解决问题,不见得是找不到好方法,而是不愿意尝试挑战,所以常常拖泥带水,丧失了解决问题的先机。善于解决问题的领导者,他们通常不会闪避困难,也能避免便宜行事的诱惑。这些优秀的人很乐意借由探索新方法,来拓展自我能耐的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