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7:31:03

点击下载

作者:裴小倩严运楼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试读:

前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高等学校不仅要承担着素质教育的责任,更具有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就必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涉及跨专业、跨学院以及跨领域的深入合作,涉及校内外资源的充分整合,需要所有各方人力、资源、资本等要素的充分合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远比专业教育更为综合和复杂,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势在必行。但在实践中,由于观念、资源、政策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获得如专业教育一样的发展机会,更没有形成校内外之间以及校内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这就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关系和基础理论,研究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创新和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全书由课题研究团队合作,感谢研究团队的辛勤付出!本书还参考和借鉴了部分学者前期研究成果,在此深表感谢!对于本书内容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瑕疵,恳请同行不吝指教。作 者2018年3月10日第1章导论1.1 背景意义1.1.1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进入21世纪,高等院校的改革更是令人瞩目。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正式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而且在自主创新、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加快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之间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增加了新的内涵,并赋予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党中央指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同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伴随着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逐渐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并不断发展。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有关我国教育的官方文件首次提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深化,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逐渐形成包括校企协同培养在内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外高等教育的经验可以发现,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并成为教育与产业经济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了改善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工作实践脱节的教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多种模式、多种平台共同发展的态势。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改革的热点,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自教育部2002年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以来,确定了9所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到目前为止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有些高校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大多数高校在培养校企协同人才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相关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发展理念滞后等,很多高等院校并没有意识到构建长效稳定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导致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缓慢。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于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层面的战略问题。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1.1.2 意义

培养有能力、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对现有高等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在实践中,由于体制观念、政策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的发展机会并不多,比如,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涉及不同专业、学院以及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需要人力、资本、资源等各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因此,与专业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更为综合和复杂。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人们更应认识到分工协作、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只有建立一套高效的协调机制,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首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呼唤创业者,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只有通过一批又一批创业者的不断努力,才能使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体系的构建,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人才。

其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强调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并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国家和政府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但是大众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根据调查显示,欧美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比率高达30%~40%,而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创业比率还不到2%,两者差异显著;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很低。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机遇并不匹配,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素质培养,这也有利于大缓解就业压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第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是高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课题就是培养既能竞争“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创业人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大学生成功创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学生的创业能力“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与学术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高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内在要求。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高校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是高等教育在未来十年的核心任务。但目前,从资源整合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内外部资源的效益,也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解放思想,使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有必要引入协同创新理念。在这一背景下,为了给高校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历史契机,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为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果。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以及构建模式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的突破。

第五,创新创业教育是整合教育资源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更好地实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为了实现高校和社会的互利共赢,需要引入协同创新范式,这不仅有利于整合校内外各级资源,更能将高校创新创业思想和理念及时转化为现实成果和社会商品。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曼·哈肯也在《协同学》一书中以经济的平衡状态为例对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他说:“亚当·斯密假设:在自由竞争过程中,总会建立一种一般被认为唯一的平衡状态。然而我们已经发现有两个可能的平衡状态的相反的例子,并且只有通过共同的行动才有可能使总的经济形势从一种平衡状态跃向另一种。”由此可以看出,“共同的行动”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各种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并保证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状态”,进而使得教育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六,加强创新创业是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中的规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法》显著特点的体现,同时这也与创新创业教育所要实现培养具有技术开拓、团队协作以及创新素质的人才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二者密不可分,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作为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思维、人格和能力以及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渠道引导下,帮助大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当前我国高校正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同时也是我国大学发展转型,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一次挑战与考验。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主体,高校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时,必须有效整合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力量的立体的教育体系,同时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育人模式。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根据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完善创业教育体系。1.2 研究综述1.2.1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综述1)创新教育的研究综述(1)国外创新教育的研究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认为可以把创新看作是企业家为了提升生产要素组合的效率而建立的一组“新的生产函数”,强调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但是其仅仅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主体,显然这个定义过于狭隘。因此在熊彼特的基础上经济学家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把区域体系、产业体系纳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中。因此在《创新聚焦——产业创新手册》一书中,Roy Rothwell和Mark Dodgson将创新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约瑟夫·熊彼特为代表,提出了企业与企业家的交互式创新,希望通过建立“企业家创新模型”来优化“生产函数”。

第二个阶段,以埃里克·冯希普尔为代表,将企业与企业家的交互式创新扩大到了企业以及企业与用户的范围,这个时期的研究者关注到了企业与合作企业、竞争企业、供应商以及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对创新的影响,并将“领先用户”看作是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

第三个阶段,以弗里曼为代表,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并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从系统角度来研究创新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的功能与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大学的使命也在不断演化变迁,由此可以看出产学协同创新理论起源与发展主要依托于两条主线:一个是创新系统理论的不断深化,另一个是大学使命的演化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关注创新系统中的不同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开端,之后国家创新系统又演化出了区域创新系统以及产业创新系统。

第一,国家创新系统与产学协同创新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提出后,国外的许多学者开始从系统角度出发来研究创新问题,在弗里曼的基础上Lundvall、Richard Nelson等进一步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开展了相关研究,Lundvall从知识经济发展的角度,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国家创新系统结构,RichardNelson认为国家创新系统通过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来影响系统中的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决定该系统的运行效率。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与产学协同创新研究。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Cook)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学于1994年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他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相互分工与协作的组织体系,可以通过这些组织间系统性的学习、交互的作用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随后国外学者阿希姆(Asheim)、魏格(Wiig)、卡西奥拉托(Cassiolato)等从不同角度也对该理论进行了论述。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兴起,源于国外学者对美国硅谷与波士顿公路两个区域创新优势的比较研究,在该阶段最著名的产学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当属1995年Loet Leydesdorff、Henry Etzkowitz两人所著的《大学和全球知识经济:大学一产业一政府关系的三螺旋》,在三螺旋模型中,企业、大学和政府作为创新主体,在不同的时空对创新的推动能力有强有弱。由于区域创新系统有特定的地理边界,因此国外学者对该问题探究多是以实证比较的研究来进行的,这也成为当时非常流行的研究范式,比如通过对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等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探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区域发展潜力的因素,同时国外的学者也开始对不同城市的区域系统进行以及公共科研机构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的角度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如通过对北欧13个区域中小企业集群和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聚焦于研究如何通过区域创新政策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通过产学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政策分析框架。

第三,产业创新系统与产学协同创新研究。20世纪90年代,Breschi和Malerba结合学习理论和演化理论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产业创新系统(Sector 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认为产业创新体系是由知识与技术、参与行为者与网络、制度三个模块组成。产业创新系统的提出,衍化出了“产学技术联盟”的概念,进一步推动了产学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时通过对技术联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的研究,国外学者还提出了学科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开放合作模式,并论证了产学技术联盟合作的创新系统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产业共性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国内创新教育的研究

国内高校对创新教育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初强调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到90年代初加强素质教育,再到21世纪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加快创新教育的改革,在创新教育不断地改革探索与实践中,短短20年间我国对创新教育的研究有了丰富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创新教育定位的研究。张立昌教授(2003)认为,通过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环境要素和遗传基因的积极影响,创新教育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精神、人格、技能的开发培育,以使学生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阎立钦教授(2004)认为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挥学生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研究和解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为核心,并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也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扬弃的基础上,来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

第二,对创新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对于创新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的研究较多,杨树兵、朱永新教授(1999)强调,创新教育是以创新原理为依据,通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叶平教授(1999)认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推进创新教育改革为切入口,高校要把教学方法、模式、内容和思想作为创新教育改革重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作为创新教育改革核心,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首要目标,高校全体师生都应该共同参与到创新教育改革的实验活动中;朱进国(2003)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力图构建一种以相互讨论、引导评价、指导自学、培养兴趣和进行研究为特征的创新教育模式;金德智、杨建明等人(2009)指出大学创新教育要以提高生命品质为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和“善良、真诚和宽容”的品质,而培养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习形式逻辑,即研究逻辑思维的形式(概念、推理、判断、论证等)及其基本规律,以及认识事物的理性思维方法;陈琳等人(2009)认为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人格的培养,并指出此目标的实现不能仅凭人为建设和外延发展,必须依赖于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共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形成则有赖于将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学术氛围、行为规范等要素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让他们主动地探索创新创业领域,从而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第三,对于创新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姜敏、吴慧芳等人(2005)通过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问题的讨论,认为创新教育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指出了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与途径,认为目前高校需转变教育观念,改革相应的课程结构,积极推动创新课程和教学体系的建立,同时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论述了在高校创新教育中,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大学教师的作用;蒋雪湘、张德若(2007)在分析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包括创新教育原则、目标和途径在内的高等院校创新教育体系,在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创业教育的研究综述(1)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

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被正式提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国外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创业教育的内容、创业教育的方法以及创业教育评估。

第一,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凯茨(Katz,1996)在《创业教育中的学术资源》中指出,学术创业计划、基于文本的创业教学资源、基于网络的创业教学资源、创业研究资源是支持和引导创业教学四种主要的资源;1997年美国学者哈里森(Harrison)在《创业与领导能力:教育及发展的启示》一文中对企业组织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这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包含的内容和角色的定位奠定了基础;肯特(Kent2004)在《社会资本、公益创业与创业教育》中提出创业教育技能培养的内容应该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精神、社会意识等,并将公益创业、社会资本等纳入各个层面的创业教育课程之中;奥齐斯(Ochs,2006)《创业教育与高端项目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一文中指出“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发明和冒险是21世纪工程师及技术创业人群职业发展的顺序”。通过这一发展顺序来培养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学生一系列能力,使他们能在经济全球化及不断变化的金融和技术背景下参与并赢得竞争;在《用情感教育创业学生并从失败中学习》一文中,谢泼德(Shepherd,2006)提出了将商业失败列为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第二,对创业教育方法研究。国外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教育的研究也十分丰富,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分别于1979、1982、1986、1992年对美国四年制大学学院及两年制社区学院的创业教学方法进行了调研,相关的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所罗门(G.T.Solomon,1994)在《小企业管理与创业教学的历史考察》一文基于这些调研提出了在目前包括讲座、书面案例与现实案例相结合、角色扮演、计算机模拟等在内的体验教学和评价教学是创业教育领域中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侯尼格(Honig,2004)在《创业教育基于权变的商务计划模式》中介绍了创业教学的权变方法、创业教育的体验模式、创业教育的体验方法以及商务教育的传统观点等,并提出创业教育应围绕现实性问题以及创新性思维等主题;雷伊(Rae,2004)在《创业学习研究中对生活故事的运用概念模式的发展及其在学习经验设计中的意义》中提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这样有利于学生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概念模式;法约勒(Fayolle,2006)通过对教育和创业两方面文献的研究,在《从工艺到科学创业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与学习过程》一文中提出创业教育为创业和教育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恩威克(Envick,2006)在《21世纪创业教育模式克服传统的学习障碍》中向创业学科的学者介绍21世纪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模式。

第三,对创业教育评估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创业教育更是如此。所以,对创业教育进行了评估研究开始进入国外学者的视野。劳堪能(Laukkanen,2000)的《探索高层次创业教育非传统途径创造内生区域增长的微型机构》一文认为政府当权者、政策制订者、区域发展商等都是创业教育计划评估的利益相关者;布洛克(Block,2000)为了评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从历史的视角研究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等级制标准,并在《创业教育研究经验与挑战》一文中者提出“教育学生选择创业”和“激励新企业取得成功”是评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两种主要手段;查理(Charney,2003)通过对亚利桑那大学厄那商务与公共管理学院511位校友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创业教育的贡献伯格计划分析》一文研究了创业教育计划的边际效应,例如雇佣类型、年收入、工作满意度等变量是否会受到创业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在自我雇佣的倾向、新企业的形成以及在风险承担等方面创业教育都有显著的影响,不管是企业还是毕业生自己,接受创业培训对双方都有很大的好处。并且,创业教育还推动了基于技术的公司和产品的发展以及技术从大学向私有部门的转移。普雷托勒斯(Pretorius,2010)描述两个截然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对两个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现在创业发展被看作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催生新兴企业的核心因素,高校教育模式的创造与发展对创业者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模式对于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通过对每个模式的结构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普雷托勒斯评价了每个模式的局限性及其优势,然后对两种教育模式进行整合,优势互补。(2)国内创业教育的研究

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我国创业教育理念的开端,在此之后创业教育开始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创业教育的内涵目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创业的内涵,国内的学者有丰富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任小明(2002)认为,创业指一无所有的创业者为了取得风险投资并将其转化为商品,将某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设计、新技术或想法向风险投资家游说的商业性行为;辽宁师范大学的张桂春、张琳琳(2004)将国内的创业看法归纳如下:一是指“非工资就业”,即依靠个人创作、劳动、经营、服务获得职业收入;二是指事业或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三是指在工作事业中做出前所未有的业绩,或开创一种前所未有工作;另一方面对创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房欲飞(2004)认为,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将创业精神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创业人才;而镇江市教科所的毛建国(2005)则把重点放在创业教育的功能方面,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把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结合人才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理论,发挥家庭、学校、企业、社会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能使新增劳动力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从业型向创业型、从操作型向智能型等方向进行转换,因此创业教育对未来人才素质适应新世纪的要求,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对开展创业教育必要性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己创业,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的许多文章也都在呼吁我国大力开展和推进创业教育。合肥工业大学汪宜丹(2002)通过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的分析,指出高校需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对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同时重点对研究生的教育进行研究,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江西师范大学张平(2002)指出,加强创业教育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以创业教育为基础,建立知识、能力、精神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的张健(2003)等梳理了美国创业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望了未来我国的创业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南大学的向东春、肖云龙(2003)为号召我国高校积极重视创业教育,将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发展历程以及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使我国对其教学过程、课程设计、创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牛泽民、熊飞(2003)认为开展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就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天津工业大学陈茉(2006)认为,国外的创业教育经历了具有功利性教育特征的以创业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发轫期”、增加综合能力实践性教学的“发展期”和注重培养开拓精神和事业心“成熟期”;同时高建、张帏(2006)总结了斯坦福大学开放的网络式创业教育层次特点及其结构,并介绍斯坦福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关的课程体系以及非课程的互动式教育手段。

第三,对创业教育的内容、途径、目的和教学评价的探讨。南京师范大学的谢树平(2003)认为,创业教育要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同时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和创业意识四个方面构成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其结构应当由渗透于各门学科文化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和相对独立的带有综合性的实体课程以及相关教育活动中的分科性非实体课程构成,主要包括以掌握直接经验的创业型活动课程和间接经验的创业教育学科理论课程;南京财经大学陶金国(2003)提出创业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程及实践环节,以课程教学为载体来实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应该让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就清楚了解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南通工学院郭必裕(2003)认为,构建大学生创业评价体系要遵循实践性、主体性和创新性等原则;南昌大学徐亮、黄耀华(2003)倡导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并提出创业教育的课程要国际化、综合化、实践化,考核内容要能力化,考核结果分析要反馈化,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第四,对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对于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研究深度不足,系统化、专题化的研究以及体系化的构建成果不太丰富。其中比较完整的研究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王永友,他(2004)提出了我国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过程体系和专家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指出,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务教育;目标体系包括:丰富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健全创业心理;过程体系包括:基础过程——课堂教学、重点环节——活动开展、实践过程——模拟创业、提高过程——混合讨论、延伸过程——案例研究;专家体系包括:理论专家、技术专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孵化管理者和政府人员。沈阳药科大学的李守强、盛春辉(2006)认为,明确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选择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是构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关键。3)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综述

由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理念和教育内容上相辅相成以及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度一致,因此在现有的大量相关文献中,渐渐地把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在一起讨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二者之间的联系、差异及其本质上的渗透与融合进行了研究,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仅指“通过开设课程、提供咨询、资助资金等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创业的能力”,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对于创新和创业这一对密切相关的词汇,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熊彼特对创新创业理论的探讨。熊彼特认为,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努力,对现实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创业活动是创造竞争性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企业家的职能之一是实现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业者就是创新者。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创新来源于创业,并且应该成为评判创业的标准;彼得·德鲁克在对美国社会创业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在其《创新和创业精神》一书中,通过大量企业案例的分析,分别从创业型策略、创业实践、创新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创新与创业的内涵、关系及其发展现状等方面。

美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悠久,哈佛大学早在1947年就开展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1949年斯坦福大学也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声称自己“集中于创业教育”的百森商学院也于1967年设立了创业课程。在美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美国已将涵盖了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同时其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许多高校还设有创业类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同时还能培养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博士生。

德国政府提出了“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熔炉”的口号,并积极研究和推广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英国政府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可迁移性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1987年发起了“高等教育创业”计划,并在此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给予引导和支持;日本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在日本的756所各类四年制大学中,已有247所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实施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创业教育;印度政府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在1996年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目前,虽然国外学术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对企业活动周期的探究,并没有把其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体系,但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依然取得很大成效,并逐步进入成熟阶段,现阶段创新创业的研究已经深入定量层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已开始普及,高校培育了一批批创新创业人才,并相继取得了显著的创新创业效果,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也在逐步形成。

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开始,综观我国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等方面的研究:(1)对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创业教育是大学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及其深化,并且普遍强调创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独立精神、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培养。中国科技大学的李德才、曹威麟(2002)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中过重的功利倾向,过弱的人文关怀,过窄的专业教育等问题提出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朝着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全面提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方向演进。建立在一般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创业素质,与以往素质教育中常讲的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及科学素质有密切相关,因此,和创新教育一样,创业教育也应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杨丽(2004)指出: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创业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创业志向、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发展创业品质的教育范式。创业教育实现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实际能力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得到提高。(2)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

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核心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创业培训、资金提供等多项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应正确地认识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教育与实践中体现出来。关于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孟凡婷(2012)认为要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做出完整规划,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放在同等地位,通过对两者的优化整合,推动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可行性;赵良君、郑铮(2015)强调,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构建学校、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在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通过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胡忠英(2015)认为要创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课程体系,引进或培养一批高素质道德师资队伍和就业指导专家,并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对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平台,袁国(2011)提出在课外实践中搭建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与创业机会,既可以采取创业竞赛制度推动学生参与,也可以打造创业导师系统,将成功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引进到导师体统中,通过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度,为创业项目找到合适的创业者,为创业者找到合适的引导者和创业项目、创业团队。(3)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的研究

对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教育模式抑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张燕等人(2015)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受到传统的应试模式和唯分数论影响深远,无尽的题海和无休止的考试基本上占据了孩子的所有时间,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作业苛求标准答案,这都严重抑制了孩子们的创新欲望,导致学生创新欲望低、创造能力欠缺、创业成功率低,极大地削弱了大学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其次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淡薄,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氛围不够浓厚,孙春玲等人(2013)认为目前高校创业机制不完备、创业场地欠缺、创业经费不足、创业师资欠缺、创业实践缺位、高校创新创业的整体氛围不浓;曹扬、邹云龙(2013)认为目前,多数大学生对大学功能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大学改变命运、大学生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就业前景缺乏客观认识,毕业后创业意愿较低。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可能也存在欠缺,部分高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陈旧,用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平台没有搭建出来,即使部分学生已有的创业项目和实践也存在水平较低、质量欠佳,发展潜力不大。1.2.2 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教育模式、路径、体系等方面,对于教育机制的研究涉及较少,其中,一些研究虽然名为机制研究,但实质内容也主要是探讨模式、体系和路径的问题。在这些概念中,有的和“机制”概念重叠,有的则差别较大,但毫无疑问,和上述概念相比,“机制”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要丰富得多。通过对“机制”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机制”这一概念更具实践性和系统性,它在强调教育模式、路径、体系等要素完整性的同时,更加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基于这一认识,本书所指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包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组成要素、作用机理及其相应的功能,是科学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模式。1)协同机制的缘起

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最早提出了“协同学”的概念,为协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哈肯认为世界的统一既在于它们微观结构的单一性,同时也在于其遵从宏观结构规律的普适性。一方面,系统内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引发了序参量的产生;另一方面,序参量的出现与进化,反过来又调控和影响着这些子系统的协同作用,由此促成了系统有序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即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得以产生。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哈肯对协同理论又有了新的认识。1987年,哈肯在上海机械学院讲学时提出了协同学的双重含义,他认为协同学除了指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协作,还意味着不同的学科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使之产生新的学科思维,这也意味着“物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着‘协同工作’的机制,即‘自组织’的协作运行机制”。因此在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既要充分地发挥高校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加强校企合作,并且借助政府的引导扶持,三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以协同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宗旨的教育实践操作模式和发展方式。2)国外对于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

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日等国对于协同教育体系的认识与实践方式虽有不同,但都形成了一套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并符合本国实际的教育模式,这也为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美国新泽西州新布朗斯维克大学的威廉·文赛尔把协同教育称作为“连结学校和社区的各种行业(包括工商及服务机构)的桥梁,通过协同教育,可以使高校和其他行业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美国学者Garrett从产学研的角度对校企协同合作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从协同教育的培养方式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产学研合作做了深入分析,为协同教育培养方式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同时他认为通过将一定的实践运用到校企合作教育的激励方式上,不仅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高等院校也能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新兴技术;英国教育家弗里曼(Freeman,1987)在提出“国家创新教育”时指出,高校—企业—政府组成的“三重螺旋体”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国家创新教育”的理念,L. A. Leydesdorff和Henry Etzkowitz认为“高校和产业的触角一开始伸向了当前属于对方的领域,政府就是那个对方领域的指挥家”。日本的校企合作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的“产学”合作,此后又不断发展为现在的“产学官”合作。通过“产学”合作这种当时先进的教育模式,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地完成从传统的农业国家到当时先进的工业国家的转变,因此日本的“产学”合作在其国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作用。2001年4月德国合作教育大会又对“合作教育”下了新的定义,他们说:“协同教育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工作的经历以及职业技能的训练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复杂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加拿大学者也曾提出“当今世界,企业也越来越像是学校,而学校越来越像企业”,这些都为深入研究校企协同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3)国内对于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1)大学使命与产学协同创新

我国第一所大学是由著名的实业家盛宣怀所设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大学自创办之初就承担起了实业报国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但由于当时大学建设大学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加之后来过分关注对基础功能的研究,导致产学协同创新实践只能依靠研究国外大学协同创新理论及其实践案例缓慢发展,因此我国产学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始终滞后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1992年中科院协同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教委等部门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被视为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起点,为今后产学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内现代大学制度与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对产学协同创新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大学承担着社会服务这一重要的使命,并把对“协同创新”的重视提上新的历史高点。(2)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研究

随着研究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剖析,并结合交易成本、资源观、知识管理、开放式创新、三螺旋等理论对产学协同的内在运作机制、组织结构与影响因素等领域进行研究:

第一,国内的部分学者通过交易成本理论对产学协同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其核心观点是交易成本是产学合作模式选择与决策的决定性因素。苏敬勤(1999)根据交易成本的概念提出了产学合作组织模式的内部化、半内部化、外部化三种模式,并在不同条件下分析了三种模式的交易成本高低,同时强调了政府的介入有助于促进产学合作的内部化;王蔑和陈松(2001)通过对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的研究以及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经济分析(包含大学和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提出由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调整来降低,这也正是产学协同创新的根本动机所在;杨怀珍(2002)指出产学协同创新中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履约成本、谈判成本与沟通成本,并且通过研究发现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和战略联盟是最有效手段来实现;顾佳峰(2008)以北京大学为例,通过结果可衡量性、资产专属性、环境不确定性三个方面来测量交易成本及其对产学合作科层管理机制的影响。

第二,国内的一部分学者基于企业和大学所掌握的创新资源的“异质性”,从资源观的角度来分析产学协同创新的机理。余雅风和郑晓齐(2002)指出资源差异性、不完全流动、不易模仿和替代以及能够为合作双方创造效益是企业和大学进行合作的应当具有的四种特征;鲁若愚(2002)指出企业和大学拥有的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互补性,因此产学合作最能实现企业和大学相关要素的优势互补,形成重组优势、规模优势。

第三,大学是生产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机构,因此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相当一部分学者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产学协同创新机理进行研究。阳银娟和陈劲(2012)提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过程,知识增值的过程可以为大学和企业等相关主体构建一致性的利益目标框架,从而实现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杨秀芬(2010)将知识创造作为创新协同创新机理中的中介变量,提出社会资本、组织学习等会对产学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创造(包括知识分享、知识应用两个维度)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创新绩效;陈士俊、柳洲(2011)等学者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以产学协同创新机理为研究主题,研究了产学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嵌入作用机制、产学合作的组织边界与实现路径、产学知识联盟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知识耦合与产学合作的内在机理、产学联盟内企业成长机制、产学合作的知识创造机理等内容。

第四,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大学作为企业可利用的重要外部创新源,一些国内学者从整合创新要素的过程以及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对产学协同创新机理进行了研究,因此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如何通过产学协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殷辉等人(2006)结合演化博弈的方法对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产学合作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些因素包括组织战略、组织架构、组织规模、组织文化、研发强度、吸收能力等,指出产学合作是一种持续动态演化的过程,即双方需要根据对方的行为选择来不断地调整各自的策略;陈钰芬、陈劲(2006)研究了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利用大学等外部资源的技术学习机理,强调要保证挖掘性技术学习与探索性技术学习的协同平衡;叶伟魏(2009)从创新能力的研究角度提出,协同把握创新机会能力、技术合作创新能力、市场合作创新能力是评价产学协同创新能力的三大指标,并把主导设计是产学协同创新成功的分水岭;秦玉萍(2012)通过对日本产学官合作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在产学合作中“产”向“学”的人才与知识流动同样重要,因此构建双向型的产学开放创新模型有利于产学合作的发展。

第五,在三螺旋理论中,企业、大学、政府都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强调了大学与产业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以及交互作用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三螺旋理论对于大学“产业化”的道路可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这些理论并没有一套清晰的、能够评定产学之间联结强度的准则以及缺乏相关数据的指标,因此该理论对实证研究的指导价值还有待提供;基于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周春彦(2008)提出了“三螺旋循环”的概念,认为以产品流动、信息流动、人员流动为特征的产学协同创新揭示了企业、大学以及与政府之间的运行机制和相互作用;王向华(2012)提出在“三螺旋”结构中,由于大学、企业、政府的在创新目标上保持一致,从而产生了混合型的组织和制度,如大学衍生公司、政府实验室、公司间的技术联盟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协作,企业、高校、政府是“三位一体”的主体部分。其中,政府、企业、高校都有责任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服务和支持,而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另一方面大学生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努力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从而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从微观角度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企业、高校、政府和大学生等序参量的协作,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等序参量会根据实际状况发生“自组织”现象,不断促进这一子系统有序、健康的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多个行业和部门的相互协调和合作,共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同时这些行业和部门也会根据实际状况“自组织”地协作运行,最大限度地推动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1.3 研究内容1.3.1 内容结构

本书以高校视角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实现过程展开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意义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梳理,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在对高校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关系剖析的基础上,以“2011计划”为指导思想,以协同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演化进行梳理;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契合关系的研究,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契合要具备清晰定位、高度认同度以及完善政策支持等条件,同时提出在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优化校外环境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力量、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构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在契合路径;第四部分通过对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以及实践情况的研究,明确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情况,掌握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立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益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第五部分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与实践性、一致性与差异性、主体性与互动性、传统教育体系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以及多维协同、多层次机制的设计思路下,明确设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校企”结合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立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三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六部分通过对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剖析,深入探讨高校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促进高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通过人才互派、平台互通、团队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协同等方式深度开展协同创新,既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又促进高校学科发展、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道路提供思路;第七部分通过对以上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从教育队伍、质量管理、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出发,为我国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提供保障,为加快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1.3.2 主要观点

本书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关系和相关理论的探讨,在研究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1)政府、高校和企业协同合作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基本保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封闭式”教育,而是典型的“开放式”教育,仅仅依赖高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协调推进。只有建立起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帮互助、高效有序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体系,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得以飞速发展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因此,要搞好创新创业教育眼光不能狭窄,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