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图解高职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图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3:33:04

点击下载

作者:邓果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项目化图解高职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图表集

项目化图解高职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图表集试读:

前言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同时,在高校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建成一批办学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竞争能力较强、深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以特色标志水平,以特色证明质量,以特色显示活力,不但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办学实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尤其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早已有具体的指导性文件。从专业调研、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资源建设、教学条件、教学团队到质量评测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为契合区域产业的发展,专业建设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专业从立项、建设、创新到取得成效到底包含哪些元素呢?撰写团队借用他们主持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的经验,运用项目管理技术,用图表的形式剖析并演绎了重点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并希望以最简洁的方式来诠释专业建设的核心及关键要素。

本书以专业及教学项目建设为主线,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共19个章节,围绕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从专业及教学项目建设内涵、原则与内容的讨论入手,结合专业建设的实践,借鉴项目化管理技术,将项目管理中的计划性、进度的控制机制和结果的反馈机制引入到专业建设中,提高教师对整个专业及教学项目建设的控制能力,希望利用项目管理中的有益的方法来规范专业及教学项目建设,使之科学化。本书以图和表的方式,图解专业建设从规划、申报、培育、建设、管理、提升、创新的全过程,旨在为专业及教学项目建设打开一扇窗,探索专业建设的创新创意;构建一张图,集成专业建设的必备项目;形成系列表,演绎专业建设的关键元素;分析案例集,深度剖析专业建设的方法和特色,其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本书由邓果丽主编,赖红、张运生、王寅峰、陈宝文、艾宴清副主编,许志良、但唐仁、何涛、李华忠、杨海红等参与编写。电子工业出版社对于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专业及教学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十分广泛,与工程技术类项目相比,柔性约束多,刚性约束少;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隐性内容多,显性内容少;内在的东西多,外显的东西少,弹性空间较大,同时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等多种主客观原因,专业建设和运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偏差。加之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在使用中提出。编 者2015年4月第一部分项目、项目管理、教学项目基础图解1.1 项目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1.1 项目的定义

项目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完成的一组任务。如图1-1所示。图1-1 项目内涵图

通俗地说:

项目是在一定时间、在预算规定范围内,为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

或者,项目是指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或者,项目是指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

或者,项目是创造独特产品、服务或成果的一次性任务。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项目的定义是: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费用和性能参数下满足特定的目标,而由个人或组织所进行的具有规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相互协调的独特的活动的集合。1.1.2 项目的基本特征

项目是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项目侧重于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把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高速公路本身称为项目。如图1-2所示。图1-2 项目特征示意图

项目的特征1 目的一次性

任何项目其目标均为一次性,即没有无目标的项目。

例如,一间实训室的建设、组织一次校级竞赛活动,项目有明确的目标。

项目的特征2 阶段性

任何项目都有开始和结束时间(项目的生命周期),即没有无限期的项目。

例如,新增专业申报、策划一次文娱活动,所花时间都是阶段性的。

项目的特征3 渐进明细

项目实施是项目逐步完善的过程。渐进明细意味着分步、连续的积累。

例如,在项目的早期,项目的范围说明是较粗略的,随着项目团队对目标和可交付成果的理解更完整,更深入时,项目的范围也就更具体,更详细。在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时,也存在着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1.1.3 项目的分类

项目依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项目也可以按照规模的大小、行业的类别、时间的长短、复杂的程度等来进行分类。如图1-3所示。图1-3 项目分类示意图

① 按规模大小:小型项目、中型项目、大型项目、特大型项目等。

例如,一次班级活动项目(小)、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承办第26届世界大运会项目(特)等。

② 按行业类别:建设项目、商业项目、管理项目等。

例如,新科技楼建设项目、某新产品发布项目、某学院学生活动项目。

③ 按人员类别:团队项目、个人项目、学生项目、教师项目等。

例如,学生个人竞赛项目、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等。

④ 按时间长短:周内项目、月内项目、年内项目、跨年项目等。

例如,完成一份教学周通报项目、设计一份电子月报项目等。

⑤ 按复杂程度:复杂项目、较复杂项目、简单项目等。

例如,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研发项目、一次游泳比赛项目等。

⑥ 按项目结果:结果为服务的项目、结果为产品的项目等。

例如,某手机开发项目、某社区义工服务项目等。1.2 项目管理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2.1 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是指运用系统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利用一定的资源,通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等,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

国际标准 ISO 10006 质量管理对项目管理的定义是:以项目为对象,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为达到项目目标,对项目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如图1-4所示。图1-4 项目管理流程图

项目管理的通俗定义如下:

对项目的综合统筹、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员、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管理,即为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中,要想满足或超过预期的需求,需要在下面这些相互间有冲突的需求中寻求平衡:

● 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

● 有不同需求和期望的项目相关人员。

● 明确提出来的要求(需求)和未明确表达的要求(期望)。1.2.2 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

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如图1-5所示。

● 项目管理的特征1 管理的计划性

项目是否能按时按质完成,与项目的计划密切相关。

项目管理首先要明确工作计划。如果没有确定的工作计划,项目所涉及的任务没有先后顺序,项目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就会无法控制,从而导致实施过程的无序甚至无期。图1-5 项目管理特征示意图

● 项目管理的特征2 管理的系统性

项目中的各项任务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统一协调。

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须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管理。

如:一个车间的生产管理,有计划管理、流程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等,相互统一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生产管理系统。

● 项目管理的特征3 管理的可控性

项目管理需要有良好的过程控制,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即使制订了严密的实施计划,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项目的完成仍将是空中楼阁。

人员的安排、费用的预算、成本的控制、过程的管理等均涉及项目的可控性。

● 项目管理的特征4 管理的依赖性

任何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项目管理,往往就是资源管理,如人力资源的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等等。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任何项目都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是项目的实现过程,其二是项目的管理过程。而项目管理通过应用启动、计划编制、执行、控制和收尾等过程来加以实现。所有一次性、创新性、独特性工作的管理都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管理是项目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1.3 项目管理9大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9大知识领域如图1-6所示。图1-6 项目管理9大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9大知识领域的主要内容如图1-7所示。

1.项目综合管理图解

项目综合管理,指运用项目管理的系统化思维、模型和工具,统筹项目从启动到收尾过程中的动态关系,整合项目资源,以实现项目设定的目标或效益。

项目综合管理是以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项目的范围、进度、过程、成本、质量等要素进行协同和优化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8所示。

2.项目范围管理图解

项目的范围,指为实现目标而确定的工作范围、服务范围或生产的产品范围等。

工作范围依据项目目标分解得到,即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才有可能实现项目目标。

服务范围或产品范围涉及服务的质量、产品性能与产品功能的界定等。如图1-9所示。

3.项目时间管理图解

项目时间管理,指为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工所进行的必要过程。图1-7 项目管理9大知识领域的主要内容图1-8 项目综合管理示意图图1-9 项目范围管理示意图

通俗地说,是对项目工期、进度的管理与控制。

在项目时间管理中,需要借助项目管理技术和工具,梳理项目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前后顺序,对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严格的控制。如图1-10所示。

4.项目成本管理图解图1-10 项目时间管理示意图

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为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在成本计划目标之内所做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

成本管理内容包括为完成项目所必需的款项和资源,如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技术成本和咨询费用等。项目的总成本以预算为基础,项目结束时的最终成本应控制在预算内。具体如图1-11所示。

5.项目质量管理图解

项目质量管理,指项目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而工作质量包括项目范围内的所有阶段、子项目、工作任务的质量等,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如图1-12所示。图1-11 项目成本管理示意图图1-12 项目质量管理示意图

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图解

人力资源管理,指组织和管理项目团队所需的所有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做好排兵布阵,组建与目标匹配的项目团队,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为项目的最终成功提供人力保障。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如图1-13所示。图1-13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示意图1.4 教学项目管理与特点1.4.1 教学项目的内涵与特点

高等教育“教学项目建设”以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教学改革和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水平。“教学项目建设”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课程教材等资源建设、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生素质教育六大方面的内容。

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 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指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示范性专业,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增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等。

② 课程教材等资源建设:指建设校级、市级、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审定和支持出版立体化教材、优秀教材;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等。

③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指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示范性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用于设备购置与维修改造,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等。

④ 师资队伍建设:指项目单位用于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等。

⑤ 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教学成果。

⑥ 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竞赛活动、素质教育活动。1.4.2 教学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

教学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十分广泛,其建设的过程具有项目的特点,如专业建设的年度计划、实施计划、任务书、验收与监督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都显现出了项目管理的雏形。

教学项目建设的组织也具有项目组织的特点,其一般由专业建设负责人牵头,成立专业建设小组,设计与论证专业建设目标,如同项目经理那样,组织并领导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教学项目建设的项目化管理是可行的,可以借助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下面以课程教学为例,具体分析。

1.课程教学与普通项目的对比

课程教学是在一段时间内一次性地规定了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具有明确教学目标,有特定范围、有特定对象的具体工作。项目是一次性、多任务的工作,具有明确规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特定的工作范围、预算和希望达到的特定性能水平。从上述课程教学的定义和项目的定义来看,可以看出两者之间非常相似。

2.课程教学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对比

课程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标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和培养下,主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项目管理是对那些为达到项目目标必须执行的活动进行的计划、进度和控制。

从上述课程教学的定义和项目管理的定义来看,两者都强调计划性,以及进度和过程中的控制作用。

3.课程教学目标与项目管理目标的对比

课程教学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对应关系如图1-14所示。

由此可见,课程教学的目标完全符合项目管理的目标。图1-14 课程教学和项目管理的目标衔接图

4.课程教学与项目管理的相异之处

虽然课程教学与项目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并不能把项目管理的方式完全照搬入课程教学管理中。教师不能等同于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过程的指挥者,绝对领导者,是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必须服从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在本文中,仅把项目管理中对课程教学有益的管理方法引入。

另外,项目管理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目标受挫时,会牺牲利益最大化目标模型中的P、C、T和S中的某一项。而教学管理追求的是学生各种技能的提高,不能追求学校的收益最大化,其目标受挫时,不能牺牲教学期限,也不能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等,它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

从上述可知,尽管项目管理不能与教学管理等同,但是可以将项目管理中的计划性、进度的控制机制和结果的反馈机制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师对整个课程教学的控制能力。1.4.3 推行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

1.项目化管理是推动学校变革的巨大引擎

项目化管理是改善组织对各种资源利用的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方法,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其首要特征是围绕项目任务来配置资源。与传统的按照部门职能来组织任务的模式来比较,首先打破的是传统的固定建制的组织形式,应该消除学校长期以来顽固存在的部门本位思想和“踢皮球”现象。其次,通过项目化管理思想的引入,将促进学校教职员工反思自己的岗位职责,因为一旦失去项目任务,其部门设置和人员编制就失去存在的理由,这就会驱动全体成员主动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去。

2.项目化管理是提高学校运行效能的基本途径

项目管理采取面向对象(即项目)的管理模式,把项目本身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配备合适的项目团队,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项目成员,共同为项目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组织的灵活性使组织的活力和效率的预期容易实现。同时,按项目进行管理就是把学校的管理责任分散为具体项目的管理责任,由各项目负责人具体对各项目负责,确保各项目的执行及完成。而各项目负责人可以将项目分解为更小的责任单元,有利于组织对项目执行情况及成员工作的考核、监督,有利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从而建立起一种“层层落实,逐级负责”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这种以目标为导向逐一地解决问题的组织形式,可以确保任务目标的最终实现,也为学校开展扁平化管理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教师受益、企业欢迎”的办学目标。

3.项目化管理是集中攻克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日益迫切,高职院校面临着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策略研究等方面的艰巨任务,传统的按部门职责组织项目建设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复杂问题的攻坚工作,就必须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团队,并赋予其一定的组织、决策和实施的权利,才能高质量按时完成全部项目任务。1.4.4 教学项目的实施步骤

教学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7个方面,如图1-15所示。图1-15 教学项目实施步骤图示

① 制定项目目标:无论教学项目大小,都应有既定的目标。

② 确定项目任务:依据目标,可能需完成若干任务。

③ 进行项目策划:项目不同重复的任务,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策划尤其重要。

④ 拟定项目方案:一个项目方案也表示对项目的综合管理与统筹安排。

⑤ 实施项目计划:按照方案中的计划实施。

⑥ 评测项目成效:教学项目建成后需评测成效。

⑦ 整理项目文档: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及成效的总结是提升项目质量的关键。

项目化管理注重前期策划,并强调执行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按照“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要求,加强教学项目及专业建设项目整体和个体的动态控制、节点掌握,推进专业建设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部分基于项目管理的专业建设过程图解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旨在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的整体改革,与“高校教学项目”建设概念具有趋同的内涵和外延。本部分将以专业建设为契入点,剖析教学项目建设的项目化实施思维过程。希望通过借鉴项目化管理技术中有益的方法来规范专业建设使之科学化、系统化。2.1 专业建设项目概述

1.专业内涵

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的接口,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专业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面向社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分类传授专门知识、技能、技术和经验[1][2],专业与社会职业分工的关系如图2-1所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内涵和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

2.专业建设过程

专业建设以本地市场需求为导向,是院校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同时反映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高职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及方案的研制与实施,依托行业确定主体,在专业定位上紧贴行业、产业发展,突出某一行业、产业性质设置专业,实现高职院校为行业、产业服务的办学目标[3][4][5]。专业的建设过程如图2-2所示。图2-1 专业与社会职业分工的关系图图2-2 专业建设的过程图

3.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专业建设紧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时调整专业面向,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各种要求,使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为加快院校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专业建设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如图2-3所示。探索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新机制,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以专业品牌、专业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提高院校发展的竞争力[6][7][8]。图2-3 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4.全程多维的专业建设流程图

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是保证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及方案的研制与实施,形成年度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规范与专业方向设置。根据市场调研培育出产业需求的新专业,优化调整已有专业方向,使得专业优化逐步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由企业参与人才方案制定、共同实施教学、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基地、共同负责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得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提升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全程多维的专业建设流程如图2-4所示。图2-4 全程多维的专业建设流程图2.2 专业建设项目需求

1.成立校企合作实体

在明确了专业建设的主体之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向区域经济,依托区域的产业行业协会、专业著名企业、重点合作企业、普通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章程》,成立校企合作办学办公室,并应该设立相应的二级机构。

在校企合作办学办公室的领导下,相关专业和专业群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区域行业协会、重点合作企业、普通企业等行企专家共同组建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咨询的专家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对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专业优化调整、新增专业可行性报告等进行审议,校企合作实体的运作流程如图2-5所示。图2-5 校企合作实体的运作流程图

2.专业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专业调研首先需要确定专业相关的产业群,选择与专业重点关联的产业进行产业状况分析;产业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国内外发展状况、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区域特色领域以及重点方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区域产业发展的问题等五大部分组成。

专业的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流程如图2-6所示。

3.人才需求调研

在专业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首先需要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形式,主要包括确定调查方法、确定样本的数量、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形式,人才需求调研的流程如图2-7所示。

在确定了人才需求调研的对象和形式后,需要确定调研的企业,设计人才需求调研表;调研表的设计主要包括单位的基本信息、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调研企业的岗位群信息、调研企业的岗位具体要求、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分析等。人才需求调研表的设计流程如图2-8所示。

在人才需求调研表的流程基础上,与区域行业协会共同合作,完成人才需求调研表的具体设计。

4.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通过与区域的行业协会合作,选择专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协会企业进行调研,通过采集的调研表以及走访等形式,形成年度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调研企业的分析、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总结分析、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岗位分析。专业人才调研报告的流程如图2-9所示。图2-6 专业的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流程图图2-7 人才需求调研流程图图2-8 人才需求调研表的设计流程图

5.专业的设置及优化调整

通过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企业项目经理级的人才需求研讨会,通过产业调研与人才调研形成年度的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规范与设置。从而在第一时间培育出产业需求的新专业,专业优化逐步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由企业参与人才方案制定、共同实施教学、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基地、共同负责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得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保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专业设置以及优化调整流程如图2-10所示。图2-9 人才调研报告的流程图图2-10 专业设置与优化调整流程图

6.制定专业规范

基于专业的相关产业分析报告、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和专业相关毕业生就业与跟踪报告,完成专业规范的制定流程如图2-11所示。

专业规范分为主题和支撑两大部分;其中主题部分主要包括专业建设的发展状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毕业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支撑部分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实施条件、人才培养实施规范、人才培养实施流程、人才培养实施保障。图2-11 专业规范的制定流程图2.3 专业建设项目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指南针,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实习实训基地是专业建设的保障,学生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的评价,社会服务是专业建设的延伸。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目标如图2-12所示。图2-12 专业建设目标演绎图示

1.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区域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预测;通过企业岗位的调研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典型工作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流程如图2-13所示。图2-13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图

2.课程体系实施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的应用、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专业需求分析→岗位能力分解→目标确定→课程载体→计划实施→反馈改革的过程解决市场导向问题,在保持专业教学计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使之努力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和企业产品技术更新的要求,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建设的流程如图2-14所示。图2-14 课程建设流程图

3.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的关键。高职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技能,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活动组织能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