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全书:典藏精品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9:53:07

点击下载

作者:臧俊岐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络全书:典藏精品版

经络全书:典藏精品版试读:

主编简介

臧俊岐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开封人。主任医师、著名针灸学家,历任开封市针灸学会会长、开封市中医药科技委员会委员、开封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中医评审委员会委员。自幼体弱多病,稍长立志攻医。业医近50年,针技娴熟,医术精湛,勤求博采,师古创新。施针用药简而有效,针刺手法温和轻柔,乃针灸“温和派”代表人物之一,创有“无痛针刺法”和“飞针点刺飞凤展翅努啄术”。擅长神经内外、风湿、呼吸等科和灸疗术,多次被邀请出国应诊和讲学,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科技攻关。“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研究”等六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重铸的针灸铜人”填补了世界空白。其著作《中国灸法集粹》获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专著奖。曾赴法国、英国、俄罗斯、赞比亚、刚果(金)等国进行医疗和学术交流,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援外优秀医疗队员”称号。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次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宣读论文和作针刺手法现场观摩表演。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大师教你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等10部书。其个人辞条被载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世界医学界名人录》等20余部辞典。

序言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经络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经络联系腑脏肢节,沟通内外上下,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把人体的五脏六腑、肢体官窍以及皮肉筋骨等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了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西医体系的介入和普及,中医经历了数次存废之争,许多人看到西医治病的快疗效、好效果,不免盲目的信奉西医,对中医的缓慢治疗效果提出质疑。然而,中医的辩证施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增强免疫功能为主的调理方式,用疗效证明了其科学性。只要在实践中运用先人所流传下来的巨大的医学财富,对经络加以推拿、按压、针灸等简单方法刺激经络上的腧穴,就能起到疏通经络,维持人体健康,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本书编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力求文字全面实用,插图清晰准确,使其大众化,能应用到广大人民的防病治病保健的实践中。

本书结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认识篇,概述了经络基础知识、循行规律和古典理论;介绍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和腧穴;详细标注了各个身体部位的腧穴及经脉走向。下篇为实践篇,利用经络腧穴进行养生保健,提供针刺、灸疗、按摩、拔罐等多种方法,刺激经络、穴位,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旺盛代谢、通利经络、美容美体、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和效果;重点介绍了100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内容涉及内、外、小儿、皮肤、妇产、神经精神、五官等科。

全书内容深入浅出,采取一问一答、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大量艰涩难懂的经络腧穴知识,用精细准确的图片详细地予以解说,使读者能直观认识到经络的魅力。

上篇 认识篇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犹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机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认识篇概述了经络基础知识、循行规律和古典理论;介绍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和腧穴;详细标注了各个身体部位的腧穴位置、主治病症及所连接的经脉走向,能使您全面了解经络的理论知识。

第一章 经络概说

第一节 经络探幽Jingluo Tanyou

流传两千多年的医术历史积淀,无数医家对经络理论的反复运用和补充,以及『治未病』的防治效果和民间的良好口碑,都给经络这个古老的医学名词罩上了一层朦胧的光环,使其或多或少增添了些神秘古朴的色彩。本节从人们对经络的各种疑问谈起,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向您展示这个奇妙的经络世界。

1 经络是什么?

经络是运行人体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针灸、按摩等各种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沿经络及各穴位施加物理刺激(砭石、推拿、针灸、刮痧,电脉冲、微波等),能对脏腑及全身的疾病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在现代人身上针刺能出现沿经感传,当达到患病部位时,往往症状立即消失或减弱。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有固定的循行部位。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循行于浅表,纵横交叉,网络遍布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类经图翼》全身经脉正面图《类经图翼》全身经脉背面图

2 经络是实质性的管状物吗?

经络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更不是单一的器官。因为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现代的解剖学找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于人体体内。好比是人体内的运输系统,运输的是气血。人活一口气,气没了,生命也就结束了。经络是气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气到哪里,就把生命所需的精微物质即营养元素带到哪里。经络虽然不是有实质性的管状物,但它却像水管一样会被堵塞。所以说,经络也像一个小孩一样需要照看,经常去摸摸它,拍拍它,甚至敲敲它,它们就会更加活跃。经络活跃,人体也就舒舒服服的了。

3 气血和经络有什么关系?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体内气血运行状况,决定了人体生理、病理特征,形成千变万化的症状,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根据。

气血运行是经络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以此实现人体整体的物质能量交换。根据生物学基本原理,任何生命的基本活动都是物质交换。例如,人的呼吸系统的功能,实现了“人”与“天”之间的物质交换;消化系统的功能,实现了“人”与“地”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细胞层次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进行的。现代医学生理学已知,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担当体内的物质运输重任。而担当物质交换的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平均距离是20~50微米,它们中间充满了细胞外液,血液与细胞之间并不能直接进行交换。“气”和“血”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所谓“气”,其主要形态之一就是血管外在肌肉间隙缓慢流动的细胞外液。所谓“气血运行”,是指血管内外物质的交换,即血管内的血和血管外的细胞外液——“气”的相互作用,实现整个人体的物质能量传递,所以气血运行反映人的整体状况。

注:《素问·调经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所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所论内容十分丰富,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突出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素问·调经论》

4 人们如何感觉经络的存在呢?

感觉针灸或者按压穴位的时候,人身上沿着经络的地方会出现酸、胀或者麻的感觉,比如按手臂肘弯下的“麻筋”,手心会有麻的感觉,中医把这个叫“得气”,出现这种现象时往往诊治病效果更好。不过这种“得气”跟每个人体质有关,有的人明显,有的人则什么感觉都没有。大体来说,黑人和白人的循经传感就比黄种人出现得多,所以针灸在他们身上效果更好。

5 证明经络存在的迹象有哪些?

既然经络是确实存在的,四通八达的经络构成了人体的活地图。那么,哪些迹象能证明经络存在呢?这是许多希望了解经络的人十分感兴趣的。(1)循经皮肤病一些人的皮肤病不是沿神经也不是沿血管,而是沿经络出现。(2)皮肤低电阻经络走行上的电阻比其他地方低,这种现象不但在活人身上有,活的动物身上也有。(3)温度用热像仪测身体的一些部位,把相近温度的点连起来,结果发现这种高低线是沿着经络走行的。(4)高科技手段科学家发现,人是一个发光体,能主动发出很微弱的冷光,发光强的点绝大多数在经络上。几年前,法国学者通过在穴位注射放射性物质锝,利用锝的R射线可以使底片曝光的原理,借助电子照相机,成功地拍下了锝的行走路线,发现它的行走路线与中医的经络基本相同,同时证明穴位是经络上的某些点。接着,日本的一些科学家采用电子计算机和全息技术,将人体由平面转为立体观察,通过荧光染色发现,穴位实际上是某些组织的“集合物”,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另外,同位素跟踪、声音的传导等检测手段都表明经络走行的存在。

6 武侠小说中的经络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提起武侠小说,自然就会联想到一些江湖传说中很厉害的武功,比如六脉神剑、隔空点穴,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和武侠剧里都能看到有关穴位、经脉的描述,点中对方的穴道,可令对方僵立不动,或者是点中对方笑穴,则令对方大笑不止。小说中还有说到大侠们专注于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这样可以使自身功力大增,短短时间成为武林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

其实,上述点穴手法并不神秘,它就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和夸张而已。比如打通任督二脉,实际上一般人也能够办到,气功中的小周天就是以打通任督二脉为目标。不过它的功用不会使人飞檐走壁、力大如牛。其真正功用在使身体内这两条重要的经络能够气机畅通,气血循环顺利,进而达到身体康泰的目的。虽然小说中的描写比较夸张,但总体来说也是有迹可循的。

长久以来这些武侠小说对经络的描写,使经络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给不了解实情的人以丰富的联想,其实经络并不神秘。经络系统内贯脏腑,外达肌表,网络全身,是气血运行转注的通道,而那些气血出入会合的处所就是经穴,也即是穴位、穴道。当穴道受到外界点、打、踢,拿等重创之后,很快便“隔气血之通路,使不接续,拥塞气血之运转,使不流通”,因而导致人体气血和能量的轮导失调,身体上便会出现各种疼痛和不适感,甚至不能活动。在经过经络按摩之后,经络疏通,这些症状也就消失了。

7 古人是如何发现经络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经络就是经验的总结。有人在生活、劳动中突然有一次发现身体的某些地方可以治病,比如下地干活时,不小心把拇指尖(少商穴)割破了,然后就发现疼了很多天的嗓子莫名其妙地好了;或者本来一直失眠,第二天出门光着脚走路时发现脚底(涌泉穴)又酸又疼,一天下来睡觉踏实了……经验就这样被一点点积攒起来,最后有心人将之总结,又经后人的补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经络学说。

还有人说,最早的治病方法是砭石,也就是用石头刺激皮肤,跟现在的按摩差不多,在治病的过程中慢慢观察揣测,最终形成了经络与穴位的实用大全。但如果把人体经络图挂在眼前就会发现,上面分布的每条经都很复杂,在皮肤肌肉里转来转去,还有在内脏里的复杂穿行,经络与经络之间看似胡乱地交合。总之,乍看之下会觉得经络的系统构造莫测高深,让人顿生敬畏之感。有些人不禁怀疑,这种与天地都有联系的东西单凭生活与劳动经验能总结出来吗?尤其是经络在内脏中的走行起止,跟现代科学研究出的神经、激素有很多相符的地方。但如果抛弃这种暗合的现象说经络系统都是想象出来的话,也无法令人信服。所以又有另一种说法,经络实际上是古人在修炼气功时发现的。因为气功的打坐、观想以及坐禅,这些都要求体会经气的运行。

8 人生病都是因为经络出了问题吗?

人生病是因为经络有地方出现了问题,但这却不是引起生病的主要原因。中医将人体中的气分为“正气”和“邪气”,如果是外来的邪气入侵,例如风寒、潮湿入侵,人就会生病。把这些外来的邪气驱除了,身体也就恢复健康了。但还有一些是内在的邪气,这些邪气是由各种情绪所引起的,“喜、怒、哀、乐、悲”,这些情绪大起大落就容易引起内在邪气的产生,就如同所说的“内生心魔”,这些邪气淤积在体内,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病因。由这些内邪引起的病虽然也是经络不通引起的不适,但真正的病因却是人的情绪得不到舒缓。

9 中医中的脉象是什么?

中医认为人的脉搏可以反映人体生理和病理,称为“脉象”。而人体脉象会因四时气候变化而变化。明代李时珍在《四言举要》书中说:“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暖,是谓平脉。”即是说春夏脉象多见浮大,秋冬脉象多见沉小,这是由于春夏阳气升发,气血涌动,就好像烧开水一样,阳气是热量,血好比水,水开了,就会沸腾,并向上翻滚,同理,血会向人体表面走,并运行激烈,亢斥脉道,故轻触可得,脉形大。而秋冬季节,阳气收敛,热量不足,血脉运行比较平静,位置靠下,故重按才得,脉形小。通过脉象可以看出,如果人体能够经常处于适宜的环境中,就会使脉象平稳,升发肃降,合理地循环于脏腑器官。

10 经络会受到时辰的影响吗?

人体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脉络。经络系统可以充分反应生命能量,相对应于一日十二时辰,而体现天地人三者的互动。人体就是个小宇宙,我们如能彻底了解经脉气血循行原理,配合时辰作脏腑保养,可以治病、防病、养生。

中国道家有句名言:“人身是一小天地”。我们人身便是一个小天地,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昼夜运行不息,气血周流一昼一夜,道家即称作“小周天”。子午流注是中医先贤发现的人体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时辰到,对应的经络开,即为该部经络生机旺盛自我疏通养护的最佳时机。从亥时(21点)开始到寅时(5点)结束,是阴阳分割之重阴时段,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如同植物白天吸取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庄稼地里可以清清楚楚听到拔节的声音。

11 什么是食物的归经?

食物的“归经”,是指不同的食物分别对人体五脏六腑产生不同的滋养和治疗作用。归是指食物作用的归属,经就是指的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食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食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食物作用对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人之饮食,各有适味。五脏各主其味:肝主酸,脾主甘,心主苦,肺主辛,肾主咸。肝虚血枯者,喜酸味,因酸能补肝;脾虚者,喜甘味,因甘能补脾;心火重者,喜苦味,因苦能泻火;肺虚有寒者,喜辛味(如辣椒、生姜、大葱、花椒等),因辛能宣肺祛寒;肾虚者,喜咸味,因咸能滋肾。

心经:小麦、绿豆、红小豆、西瓜、莲子、龙眼肉等归于心经,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脾经:小米、大米、黄豆、山楂、苹果、大枣等归于脾经,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肝经:西红柿、樱桃、油菜、香椿等归肝经,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肺经:白萝卜、胡萝卜、芹菜、柿子、生姜、大葱等归肺经,有益肺解表的功效。

肾经:禽蛋肉类、桑葚、黑芝麻、枸杞子等归肾经,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不同的食物对人体五脏六腑会产生不同的滋养作用

12 植物中也存在经络吗?

科学家在对大豆等几种植物的枝干相连的叶片进行电学特性检测时,发现主叶脉、小叶脉部位的电压比叶肉部位高4~7倍,而它们的电阻却比叶肉的低2~3倍;同样的,主叶柄和叶柄的电压比枝、干部位高7倍,而它们的电阻却比枝、干处的低1~1.5倍。而对与枝干分离的叶子的电学特性的测量发现,主叶脉、小叶脉部位的电压不再比叶肉部位高,它们的电阻仍比叶肉低2~3倍,这与医学上对人的尸体和断离的动物肢体的经络系统进行观察所得到的电学特性是一致的。这些结果显示,植物体内存在着和动物类似的经络系统,主叶脉、小叶脉和主叶柄、叶柄可能就是植物的经络。针刺叶柄(科学家将此处命名为芽穴)导致主叶脉的电阻下降26%,而叶肉的电阻只下降了4.5%。这也与人体及动物身上的观察结果吻合。针灸对人体的机能有调解作用,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同样,科学家也发现对植物施以针灸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相比,针灸过的植物提前三天开花,结果更多,果实干重增加。因此,植物中也是存在经络的。

13 动物身上是否也有经络?

人、动物、植物都生存在天地之间,靠着大自然生存,许多方面都紧密相连,有着共同之处。那么人有经络,动物与植物是不是也有?生物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逐步进行的,早期的低等动物没有大脑,经络就是它们身体里调节各个器官的主要机构。可以说,这些经络本身有一套自己的系统,很自动化。当你抱着宠爱的小猫或小狗看电视时,可以顺便帮它揉揉百会穴,百会穴在两只耳朵连线的中点,这样它会更舒服,也会更安静地待在你怀里。科学方法测出,动物和人有相同或相似的经脉循行线,这也证明了经络存在的普遍性。但是人体内的手三阳经,包括大肠经、三焦经与小肠经,都是其他动物没有的。老鼠只有7条经络,而青蛙只有5条经络,越高等的动物经络数就越多。而且动物还有跟人类似的感传现象存在,前面说的皮肤低电阻现象,动物身上也有。所以经络理论同样适用于动物,现在有人用经络刺激法治疗各种牛羊的疾病,比如感冒,肠炎,效果很好。狗身上也有经络

14 为什么说经络是沟通人体的网络?

中医认为人的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好比一棵大树有树干还有分出去的枝叶。经,有“径”的含义,也就是路,指的是大并且深的直行主干;络,有“网”的含义,好像网络一样,指的是分支,小并且浅的横行支脉。经络就像身体内深浅不一、纵横交错的沟渠一般,运行着气和血,使人的生命能够延续。只有把这些沟渠打扫干净,让气血畅通无阻,人的身体才不会出现问题。为了预防人的身体疾病的发生,为了及时知道身体哪儿堵住了,我们就必须知道经络到底在哪儿。

15 为什么说脾胃是身体的“能量转换器”?

人的身体里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脾胃就是人们身体的“能量转换器”。它负责把吃的东西转化成能量,就像发动机把汽油转化成汽车动力一样;经络则是隐藏在身体里面的“电线”,负责把脾胃生成的“电”运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去调节各个脏腑。如果它不能及时运走脾胃的“电”,这些“电”就会在脾胃里面堆积,使脾胃功能减弱,同时其他得不到“电”的器官会因“供电不足”而使应有的功能发挥失常。因此,要保证身体正常运行,首先要确保“电源”的充足,也就是要保证我们吃的东西能顺利地转化成能量。

16 经络和身体各个部分如何相互影响?

如果把经络比作电线,那穴位就是电线上的敏感点,刺激这些敏感点,就能调整这条线的功能。那些离脏腑远的穴位就好像蓄电池,是经络蓄电的地方,有疏通经络的效果。比如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按胳膊的内关穴,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脏腑器官有病了,与此相对应的经络也会导致身体里“电量”的改变,破坏体内“电流”平衡,这时敲或者揉经络,可使经络、穴位的生物“电阻”、“电压”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使体内的“电流”流畅起来,协调脏腑功能。

身体上一条经络电量低的时候,也会直接影响皮肤或者皮下,敲经络的时候能体会得到,在经络走行上出现皮肤松弛、凹陷,或者有压痛、摸起来有米粒或硬条索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身体告诉你有问题了。

如果手阳明大肠经的“电量”不正常了,就会出现牙疼、脖子发僵、肩不能往上举、胳膊疼、食指疼等不舒服的现象,这时就应该敲敲大肠经。

五官七窍也和经络有对应关系。例如,肺经通鼻,肺有疾病,容易影响鼻功能,这时就要敲肺经;肝经通眼睛,容易影响视力,家里有近视的小孩,可以经常给他敲肝经。

脏腑器官和经络的功能是互相影响的,脏腑器官有病,经络会显现出异常,例如循经皮肤病就是与此有密切关系的一条经络有病造成的。

17 经络线为什么对于人体十分重要?

经络线使全身经络的运行路线相对稳定。当脏腑功能失调,经络“电阻”增高,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血紊乱,不通则痛时,会导致身体产生压痛点“阿是穴”无规律地出现。中医讲究整体,通过使用经络,对身体内的组织器官进行调节疏通,补其不足,减其过剩。这种自我调节是需要我们通过刺激、点拨经络来唤醒它罢了。知道了人体这个大的用“电器”是怎么工作的,也知道了人体经络线路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好好维护身体内的网络,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肺经联系示意图

18 什么是循经感传现象?

循经感传是指经络受到刺激时(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练气功),循行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应。如针刺多感酸、胀、重、麻;艾灸则现热气感;低频脉冲电可有电麻感;按压可有胀、麻感等,一般呈带状、线状或放射状,其感传路线与经络主干的分布基本相符。循经感传现象已被证实是人体普遍存在的现象,用声、电、热、光等物理检查,证实感传线路是客观存在的。

19 科学家是如何跟踪经络循行轨迹的?

20世纪60年代,学者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传统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他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跟踪法研究经络,即在穴位上注入磷-32、碘-123观察到所测12条跟踪轨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近年来用锝-99同位素注射十二经脉穴位,用γ照相机拍摄同位素沿经络循行线迁移各达30厘米。研究者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

20 什么是“良导点”、“良导络”?

1949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古义雄研究皮肤电阻与病状的关系,他发现人体体表某些点的导电性较周围皮肤好,称为“良导点”,大多数“良导点”位于或靠近传统的经穴上。良导点在体表呈现有规律的线状排布,称之为“良导络”,良导络的走向与经络路线相似,中谷义雄认为,“良导点”就是穴位,“良导络”就是经络。中国学者近年来对十四条经脉进行测试,证实皮肤低电阻点有循经的特性:低电阻点密集分布,沿经络排列,但不连续,其结果可以重复。

21 什么是经络敏感人?

经络敏感人是指经络对刺激特别敏感的人。这种人经络接受刺激时,可沿经络循行路线出现感传现象或皮肤反应。一般指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以上出现全经传导,其余经脉的感传也通过肘膝关节以上者,即称经络敏感人。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长滨善夫研究了一个经络敏感人的病例,循经感传现象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22 为什么说《黄帝内经》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

中医理论体系大约形成于秦汉之际,以《黄帝内经》为标志,主要包括了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以及五行学说等。《黄帝内经》是一部专门讲经络、经络原理以及通过对经络进行针刺来治疗病症的医学著作。其意义如下:(1)经络学说阐述了人体生命运转的原理。生命之所以有新陈代谢的功能,是因为经络将人体联系为一个整体,气血在其中运行,滋润着各个腑脏,维系着人体的生命。(2)为各种疾病的产生提供了解释的依据。当人体的某一部分出现了不适的现象时,其相应的经络通路上也会出现一些譬入疼痛、结节等状况,通过对经络状况的掌握,就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部位情况了。《黄帝内经》中许多经络的论述(3)指导临床治疗。针灸的基础核心是经络学说,针灸是通过针刺等方式对体表腧穴进行刺激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气血,从而治疗疾病。针灸时对穴位的选择很是讲究,阳虚不能补阴,因而要对经络有很清楚的认识才能保证选对了针刺的穴位。

23 是先有经络还是先有腧穴?

早期经脉书籍如《帛书》、《简书》中,只有脉而没有穴,因此先有经脉后有腧穴的可能性较大。腧穴的发现应该是从少到多,逐渐积累的。当经络、腧穴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发现了经络腧穴的相互关系,并在经络知识的基础上使腧穴得到了发展补充。《内经》中虽说“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实际记载腧穴名称只有大约160个。其后的经络腧穴专书《明堂孔穴》,据《针灸甲乙经》转载,经穴总数是349个。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增加5穴,计354穴。其后《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增加5穴,计359穴。清代《医宗金鉴》增加2穴,计361穴,一直沿用至今。所补经穴,一般均为原先的经外奇穴。近代也有人将一些常用的经外奇穴进一步进行归经增补,使经穴数目又有所增加。至于是先有经络后有腧穴,还是先有腧穴后有经络,至今仍无定论。

24 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主要内容是什么?《奇经八脉考》是一本经脉专书,为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首刊于公元1578年。当时中医理论中尚无对于奇经八脉的具体全面的论述,医家大多看重于十二经脉的研究,而对奇经八脉则并不重视,因此也还没有专书为之作系统论述。李时珍看到了这一点,故考证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观点,写成此书。可以说在此之前的经络学说,对奇经八脉论述不多,到李时珍《奇经八脉考》终于有了系统性论著,弥补了医学空白。

全书论述奇经八脉,考历代有关文献,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为病等,都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是一部研究奇经八脉的重要著作。书中认为,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奇经不拘制于十二正经,表里配合,故谓之奇。正经人所共知,奇经易被人忽视,因此该书荟萃诸家之说,成为一书。书中还说,正经就像沟渠,而奇经则像湖泊,正经之脉盛,则溢入奇经,比如天降暴雨,沟渠溢满,流于湖泊,以作分流,而不致酿成灾祸。简而言之,奇经便如同人身气血之闭藏之所也。李时珍

注: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他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25 扁鹊一眼就能看到人的五脏六腑?

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一书中,对古代人体奇经八脉文献进行了汇集、考证。“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就是说,经络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只有那些练了气功的“能内视”的人才能看到。另据司马迁记载,扁鹊当时看病可以直接看透人的内脏,如同透视,至于望闻问切都是掩人耳目的。既然能看到人体里面,透视人体内精确的经络走行,药物的归经之路,这样,经络学说、脏腑学说、阴阳五行等中医的理论架构也就很好地建立起来了。然而中医学文献上并没有扁鹊透视眼的记载。这说明,扁鹊的透视眼是书中所记载的属于医学之外的文化内容,如同牛顿的苹果落地,本来莫须有,且不符合逻辑,然而也会流传。文化的传奇必然覆盖一些事实,包括古代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过程,不能作为评判科学的依据。不过这种传奇反映了扁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扁鹊

注:扁鹊,生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之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在诊断上,他以“切脉、望色、听声、写形”针药并用来诊断疾病,编撰过《扁鹊内经》九卷和《扁鹊外经》十二卷,司马迁曾高度评价他:“至今天下言脉者,有扁鹊也。”

26 为什么说皇甫谧是“针灸学之祖”?

皇甫谧悉心钻研针灸,以《黄帝内经》中《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据,总结验症,撰成《针灸甲乙经》,成为我国早期医学经典著作,为后世针灸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皇甫谧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针灸甲乙经》,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该书对针灸穴位之名称、部位、取穴方法等,逐一进行考订,并重新厘定孔穴之位置,同时增补了典籍未能收入的新穴,书中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源于它。《针灸甲乙经》在晋以前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研究,对人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具体内容、生理功能、循行路线、走行规律以及其发病特点等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成为后世对此学说研究论述的依据。皇甫谧

注: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皇甫湾)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幼年丧母,由叔父母抚养,勤奋好学,博通百家。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生于汉末,长于曹魏,逝于西晋。他面对曹魏代汉,司马氏专权,立志不仕,专心于学问。

27 世界第一具针灸铜人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王惟一产生了统一针灸学的念头,他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并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王惟一终于铸成人体模型两具,即宋天圣针灸铜人。一具置于医官院,一具存放于大相国寺的仁济殿。

王惟一所设计的铜人,在脏腑的布局、经络的循行、穴位的精确等方面,不仅科学性强,而且工艺水平相当高。他用精制的铜,铸成和一般人大小相似的人体,里面装有铜铸成的脏腑,躯壳表面刻有354个穴孔,孔内装满水银,外封黄蜡,以防水银流出。应试学生,当老师出题针刺某穴,或提问何病症该针何穴时,学生照题试针。若针得正确,一进针水银便会流出。若针得不对,就刺不进去。铜人的铸造,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故为历来针灸学家所推崇,到现在仍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王惟一所铸之针灸铜人为世界第一具针灸铜人,开辟了针灸铜人之先河。王唯一对针灸医学的贡献有三:一是考订《明堂针灸图》与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二是铸造针灸铜人模型,三是刻《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于石上。王惟一主要的学术思想,在使经穴理论规范化,他统一了腧穴的归经,考订了腧穴的位置,增加了腧穴,自他之后,经络腧穴系统基本已经确定。王惟一

注: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又名惟德,著名北宋针灸学家,针灸铜人的发明者,历任宋仁宗、宋英宗两朝医官,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末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1987年开封市卫生局、开封市中医学会经过考证研究,又重铸再现了宋天圣针灸铜人,现陈列于开封大相国寺内。

28 什么是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29 什么是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而具有特殊作用的八条经脉。由于它们的循行路径不同于十二经脉,并且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其中除了督脉和任脉有固定的腧穴外,其余六条经脉本经都没有腧穴,而是交会于其他经脉之中。奇经八脉交叉贯串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调节经脉气血的作用。

30 什么是十四经?

十四经即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合称。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十四经发挥》中写道:“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之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分布概况

31 奇经与正经有什么区别?

奇经八脉又称“奇经”,是指在十二经脉之外“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奇经不像十二经那样遍布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循行有规则,与脏腑没有特定的络属关系,彼此之间也无阴阳表里配合关系。因其数有八条,故称为奇经八脉。

二者分布区域不同。正经遍布于全身;奇经在上肢无分布。

二者循行规则不同。正经内外、上下、左右循行有规则,而奇经的循行不如正经有规则。

二者络属脏腑不同。正经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奇经与脏腑无特定络属关系。

二者的表里关系不同。正经的阴阳经表里相配合;奇经彼此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

32 报使药是什么?

引经报使药,始见于张洁古《珍珠囊》、其意系为随经选取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某一病变的经络脏腑部位之药,如手足太阳经,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柴胡;足阳明经,升麻、葛根、白芷等。基此,这些药物从其治疗意义来说,主要系作为各经用药的向导,所以又叫做引经药,属于方剂君臣佐使配合组成中的使药的一类药物。

注:柴胡别名柴草、北柴胡、红柴胡、硬柴胡、软柴胡。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功能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柴胡

第二节 经络基础Jingluo Jichu

经络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理论。中医经络学具有悠久的辉煌历史,独特的理论系统,奇异的显现形式,重要的生理功能,确切的临床疗效,广泛的实际运用。经络理论不仅经受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也被现代的尖端科学技术方法所检验证实。

1 经络的萌芽阶段是什么时候?

经络学究竟何时发现,在现存医史资料中尚无明确记载。一般认为,春秋战国及其前后的漫长岁月是经络学的萌芽阶段。经络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分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素问·刺热篇》记载十脉,《灵枢·本输》记载十一脉,《灵枢·经脉》完成了十二正经系统。

四川绵阳出土的汉代漆雕针灸人体模型是世界第一个经络模型。模型上用彩漆描绘了人体十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具体经脉与《素问·刺热篇》所记载的十脉有所不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灸经》成书时间下限为西汉初年,即公元前168年。《帛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其主要的内容基本相同。湖北江陵县张家山出土的汉简《脉书》包括《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咏死候》3篇,文字基本完整。

简帛医书的出现标志经络系统已具雏形。简帛医书是经络学现存最早的代表性著作,它和彩色漆雕经络模型一起,足以证明经络学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现和创造发明。

2 为什么说《黄帝内经》奠定了经络学的基础?《黄帝内经》成书标志着经络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该书总结了在此之前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为经络学乃至整个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共162篇。其中许多篇章对经络有详细记载:阐述了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及其脏腑属络关系;阐述了经脉脏腑的联系及其病证,指出各经脉主要经穴的主治作用;论述了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分布状况和作用;分散记述了奇经八脉中六脉的分布和功能;阐述了标本、根结、根、溜、注、入、本输、气街、四海、关合枢、营气流注等古典经络理论,提出了使道的概念;提出全身腧穴总数365个,实际记载160个,如《灵枢·本输》记载十一经脉五输穴共55个,全部向心排列。并定出人体骨骼部位的骨度分寸;阐述了经气各种成分的概念、运行情况及其作用;记载了基本针具及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3 经络学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

2500年前,中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经络学说。汉代《难经》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的走向、病症及奇经八脉的含义、功能、循行路线和征候等。东汉张仲景则将经络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他的《伤寒杂病论》在重视经络学说的思想指导下,总结了病邪侵犯经络、脏腑,由表及里的过程,创立了六经辨证施治纲领,对后世影响很大。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记载各经穴位349个,不但将“穴”与“经”联系起来,以经统穴,还通过交会穴的形式表现了各经间的关系。唐代孙思邈绘制了彩色人体经络穴位图。宋、元时期,王惟一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两具,并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忽太必烈著有《金兰循经》一书,将十二经发展成为十四经体系。其后滑伯仁明确论述了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气血运行的关系;首次提出“十四经”理论。明代李时珍著有《奇经八脉考》一书,对研究奇经八脉大有裨益。杨继洲编撰《针灸大成》一书,对经络、穴位、针刺手法与适应证等,都做了深入的探讨。

4 经络学在当代是如何复兴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重视支持中医学,也使针灸经络学获得蓬勃发展。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各地的针灸经络研究所、各中医学院针灸系或针灸专业相继成立,医疗、教学、科研取得全面进展,针灸经络学论文、论著大量涌现。

七十年代我国各地出土的多部竹木帛书和彩绘模型,为人们展示出《黄帝内经》以前经络学的原始面貌,对研究经络学发展历史以及还原经络理论意义重大。1971年开始,由卫生部领导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经络现象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基本规律,及其科学价值,使我国的经络研究在国际上保持了领先的地位。这一研究成果及其积累的大量宝贵资料对经络学的继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现实意义。

因为针灸经络发明于我国,我国在当代针灸经络学发展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针灸联合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在我国成立。它的成立进一步使针灸经络学走向世界,而且确立了我国在针灸经络学界的领导地位。1989年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正式通过了《针灸穴名标准》。该标准按照营气流注顺序方向排列经穴,前面是英文缩写及数字编号,中间是汉语拼音穴名,后面是汉字穴名。该方案的发布标志着营气流注对经络学的统治全面完成并已经影响世界。1987年开封市卫生局、开封市中医学会经过考证设计又重铸再现了宋代天圣针灸铜人,填补了世界空白,并在第一届世界针灸联合学术大会上展出。

5 经络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连属组织等结构共同构成。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分为正经、奇经、经别3种结构。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和代表,有十二对,左右对称,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是不同于正经的经脉主干,有三条五队,合称奇经八脉。经别是别行的正经。从正经分出,深入形体体腔深部,加强表里两经在深部的联系。十二正经和督脉、任脉两条奇经合称十四经脉。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主要有别络、浮络、孙络3种结构。别络是经脉的较大分支,有15别络和16别络之称,有比较固定的循行部位,可以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浮显于人体浅表部位的脉络,可以看到。孙络是经络系统中最为细小的分支,又称孙脉。数目众多,难以计量。

经络在内属于脏腑,正经、奇经、别经、络脉全部与腑脏有一定的属络关系,尤其是正经起着主要的联络作用。经络在外联络官窍肢节,经筋是正经经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称为十二经筋。皮部是正经经气散布在皮肤的十二个区域,称为十二皮部。

6 经络是如何沟通联系人的整个肌体的?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每个组成部分具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同时又共同综合为有机的整体生命活动。这种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及统一协调,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经络这种沟通联系作用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联络脏腑。正经中的每一经脉都分别属络一脏一腑,构成脏腑之间的特定的表里相合关系。某些经脉除属络特定脏腑以外,还联络其他多个脏腑,经别、别络还可以补充正经之不足,从而形成了脏—脏、脏—腑、腑—腑之间多种远程循经联络关系,加强了脏腑的整体统一性。(2)联络脏腑形体。正经在内联络脏腑,在外联络一定的皮肉筋骨等形体组织,通过经络的远程循经联络功能,使内脏与形体之间沟通起来。这种内脏一体表的联系表现有特定性和广泛性两方面,即体表的一定部位和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内外统一关系,以及周身体表肢节与体内脏腑的整体性联系。(3)联络脏腑官窍。经络在内属络脏腑,在外可以循行分布到五官九窍。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种内脏—官窍之间的远程循经联系既包含官窍成为脏腑官窍的特殊关系,也有官窍与脏腑的广泛的整体性联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官窍。

7 经络的双向感应传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感应传导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和传导各种生命信息的作用。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经气实现的。经气既可自外传里,又可由里达外,能够双向进行。(1)由外向内。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气不仅可以营养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而且可以防止外邪的侵犯。如果人体正气不足,经气亏虚,经络便会成为外邪侵犯人体的通路。邪气可以沿经络自外向内传导,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甚至传入内脏。如果肌表受到外界某种刺激(如针刺、艾灸、按摩),这些刺激信息也会由经络中的经气感受和负载,沿经络传送至内脏,调整干预人体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根据信息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产生或补或泻的不同作用。(2)由里出表。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也可以由经络中的经气感受,并沿经脉、络脉、经筋、皮部依次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症状或体征,这是中医据外测内、诊病辨证的主要生理基础。

8 经络的运输灌溉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气与精血津液是各脏腑、形体、官窍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必须依靠气与精血津液的温煦濡养等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与精血津液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均有赖于经络的运输传导作用。其具体体现在经脉的运输和络脉的渗灌,故《灵枢·脉度》说:“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王冰将运行气血具体分解为“经脉行气,络脉受血”。

9 经络的平衡、调节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运输渗灌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其间的动态平衡。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的调节作用可以促使人体机能活动恢复平衡协调。实验证明:针刺腧穴可以对脏腑机能产生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尤为明显。如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调节胃的蠕动与分泌状态,当胃的机能低下时给予刺激,可使胃的收缩加强,胃液浓度增加;当胃处于亢奋状态时给予刺激,则可引起抑制性效应。又如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既可使心动加速,在某些情况下,又可抑制心动,故该穴在临床上既可治疗心动过速,又可治疗心动过缓。可见,经络的调节作用可表现出“适应原样效用”,即原来亢奋的,可通过调节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通过调节使之兴奋。这种良性的调节作用在针灸、推拿、按摩、导引气功等疗法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刺腧穴可以对脏腑机能产生调节作用

第三节 古籍中的经络理论Gujizhong De Jingluolilun

经络学形成于两千多年以前,由《黄帝内经》作了系统的总结。当前,经络系统客观存在已经获得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公认,其实质仍是千古之谜。在生产力和科学水平十分低下的时代,能够创造出如此博大精深的理论,非常难能可贵。本节中的古典经络理论,详细说明了经脉经穴的四肢部和躯干部的关系。

1 标本的定义是什么?

标,《说文》释为“木杪末也”。本,《说文》释为“木下曰本”,《礼记·乐记》释“犹初也”。

经脉循行所出之处叫本,经脉循行所及之处叫标。譬如树木,本是主干下端接近土壤之处;标是分枝和末梢。四肢末端为树干;头胸腹部为树梢。标出乎本,犹如树木生长从主干而长出枝梢树叶。经络的标本根结

2 标本包括哪些内容?

据《灵枢·卫气》记载:“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归纳经文,标本多数是指某一段经脉。

3 根结的概念是什么?

依《广雅·释诂》根即“始也”,为万物始发;据《淮南·缪称》结即“要终也”,为万物终止。可见,根结理论应用于经络学,说明经脉循行起始之处为根,经脉循行终止之处为结。譬如树木,根是树根,结是归结,结发于根。根结与标本一致,格外强调四肢肘、膝以下即根本部位的经穴,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实践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循经治疗远隔部位的病证。在体表-躯干关系之中,具有重要的远程循经联系作用。与其他部位经穴只能治疗局部或临近部位病证相比较,具有更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4 根结包括哪些内容?

据《灵枢·根结》记载:“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表明根结均是指穴位。

足六经的根部都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部都在头身。以足赅手,手六经的根结亦然。故《标幽赋》总结经脉根结关系为“四根(即四肢末端)”、“三结(即头、胸、腹三部的一定部位)”。部分足阴经、足阳经根结所在经穴部位如下表:

5 根、溜、注、入的概念是什么?

根、溜、注、入是十二正经经穴的一种横向固定排列顺序。

根、溜、注、入的含义为:根为经脉之开始,如水之泉源;溜为水出而成水流、标志经气成流;注为水流会合,标志经气汇合;入有上下之分:在上的即颈项部穴,在下的即该经的络穴,上下相配,为水流所归,标志经气所归。

根、溜、注、入以江河水流为喻,说明经脉中的经气如江河之水,从根源发出、流于江河、汇聚转输、汇合入海。

6 根、溜、注、入的顺序是什么?

正经的根、溜、注、入全部从四肢末端向心排列。根、溜、注、入具体经穴名称及其排列顺序如下: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尺泽

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少海

手厥阴心包络经:中冲→劳宫→大陵→曲泽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阳谷→小海→天窗、支正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阳溪→扶突、偏历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阳池→支沟→天牖、外关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阴陵泉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阴谷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曲泉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京骨→昆仑→天柱、飞扬

足阳明胃经:厉兑→冲阳→足三里→人迎、丰隆

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丘墟→阳辅→天容、光明根、溜、注、入理论示意图

7 本输的概念是什么?

通过标本、根结理论已经可以看出,经脉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是各经脉极为重要的经穴。《内经》将其命名为井、荥、输、经、合五种特定要穴,合称“五输穴”。因为位于经脉的本部,是体现本经根本性质和治疗特点的经穴,所以称为“本输”。《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提出五输穴的命名原则是:井穴似地下出泉,经气初出,浅而又小;荥穴似水成小流,经气稍盛;输穴似水运转,经气渐盛;经穴似水长流,经气已盛而大;合穴似水汇合入海,经气最盛而深,内合脏腑。以江河为喻,说明经气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远到近的顺序,将经脉的起止走向说得清楚明白。

8 本输为什么是一种经穴横向的分类法?

本输是发现较早、归类最为成熟的横向经穴分类法,因为四肢部自指、趾末端至肘、膝的经穴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极其重要的远程循经联络作用,所以将经穴从肢向心分为五类,并且对其主治作用从不同横断面作出概括性规律总结,以便于临床运用。《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输经合所主病也。”这就是五输穴的具体运用。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也是五输治病规律的总结,为古今多数医家所重视。阳经井穴泻实祛滞、宣痹开结,阴经井穴行血助气补虚,常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清虚热、益气血,常用于治疗热病;输穴益气化湿,常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温经通络、疏散风寒,常用于治疗喘咳寒热;合穴调脏腑、益经气,常用于治疗六腑病证。这些是中医之共识。

9 气街的概念是什么?

气街是关于经脉横向联系和经气双向流通调节的理论。

街,《说文解字》释为:“四通道也”,即四通八达之要冲、纵横交错的大道。经脉行气,所以经脉称为气道、使道;气街是多条经脉的经气汇聚通行的共同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呈网络状,多位于经脉的标部和结部,故《灵枢·动输》说:“四街者,气之径路也。”张景岳说:“此四街者,乃胸腹头胫之气,所聚所行之道路,故谓之气街。”《灵枢·卫气》说:“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说明气街分为头、胸、腹、胫四处,所以又称四街。

正经全部以肢端为根本,起于四肢末端的井穴,沿井、荥、输、经、合向心走行,相关经脉在气街联结,其经气在气街相通。故张景岳说:“诸部有气聚之所也。”

气街与四海相通。气街结构包括头部气街,胸部气街,腹部气街和胫部气街。

10 十二正经分别归属到哪些气街?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阴经均起始于手指末端井穴,其经气沿井、荥、输、经、合向中运行,汇合于胸中气街,包括前胸和后背的俞募穴。胸气街的经气也可以沿经离中运行,分布到上肢阴面和手指末端。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三阳经均起始于手指末端井穴,其经气沿井、荥、输、经、合向中运行,汇合于头部气街。头部气街的经气也可以循经离中运行,分布到上肢阳面和手指末端。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阴经均起始于足趾末端井穴,其经气沿井、荥、输、经、合向中运行,会合于腹部气街,在上腹部会合于胃,在下腹部会合于冲脉。腹部气街的经气也可以循经离中运行,分布到下肢阴面和足趾末端。

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阳经均起始于足趾末端井穴,其经气沿井、荥、输、经、合向中运行,足三阳经、手三阳经的经气会合于头部气街。头部气街的经气也可以循经离中运行,分布到下肢阳面和足趾末端。

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均起始于足趾末端井穴,其经气沿井、荥、输、经、合向中循行,足六经的经气会合于胫部气街。胫部气街的经气也可以循经离中运行,分布到下肢和足趾末端。十二经流注图

11 四海的概念是什么?

四海是关于经气双向运行、经气化生汇聚的理论。

海是百川汇聚之所,也是云雾水汽化生之处。

人身有四海,即髓海、气海、血海、水谷之海。故《灵枢·海论》说:“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四海既是经气化生之所出,又是经气汇聚之所归。经气可以双向运行。正经经气起始于井穴泉源,沿井、荥、输、经、合运行,其经气渐盛,最后如百川汇聚于四海;四海化生之经气,又可循经络而通达周身。

四海与气街相通。

12 四海中的髓海是什么?《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杨上善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全身之精髓皆汇聚于脑。故脑为髓海,其经气转输之处,上在头顶之百会穴,下在项后风府穴。

脑为髓海,髓海为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关系着人的精神活动。“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指邪气有余则气力逾常,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指正气不足则神气衰减,功能衰退。这些证候包括精神心理、面色形象、言语、感官、肢体活动姿态等脑神功能活动的异常,突出了脑神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可取百会、风府进行治疗。

13 四海中的气海是什么?《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胸中为宗气所在之处,肺呼吸吐纳之气积于胸中,膻中穴及其周围区域位于胸中,故为气海。其经气转输的部位,后上在于项部大椎穴附近,前在于人迎处。

气海为宗气所聚,心血肺气赖以推动。左前胸部的虚里搏动可以反映宗气的虚实强弱。颈部人迎具有类似作用。

气海有余、肺气上逆则气满胸中、气息闷乱而面赤;心肺气虚、气海不足则气少、言语声低,甚至不能出声。可取人迎、百劳、定喘等穴进行治疗。

14 四海中的血海、十二经之海是什么?《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冲脉起于胞宫,从气冲穴分为前上支、后上支、前下支、后下支共4支,上至头,下至足,为十二正经经气汇聚之处,主渗灌气血于全身,故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其经气转输的部位,上在膀胱经的大杼穴,下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穴、下巨虚穴。

十二经之海起于肾下胞宫,与原气——脐下肾间动气息息相关,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悱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冲脉有病,不能“渗诸阳、灌诸精”,则会出现精神障碍。可取大杼、上巨虚、下巨虚进行治疗。《甲乙经》说:“狂妄走善欠,巨虚上廉主之”,“暴惊,狂言非常,巨虚下廉主之。”

15 四海中的水谷之海是什么?《灵枢·海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人之饮食水谷皆入于胃,故胃为水谷之海,为气血生化之所,又因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来源于胃中水谷,故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灵枢·五味》又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经气转输的部位,上在小腹部的气冲穴附近,下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

胃主司消化水谷,《灵枢·海论》:“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指出脾胃气滞则腹满;脾胃虚弱失于运化,则饥饿而不能饮食。可取气冲、足三里穴进行治疗。

16 关合枢是什么?

关合枢是关于十二经皮部的理论。

皮部是正经经气散布在皮肤的十二个区域,也就是十二正经所主管的皮肤分部范围。因为十二皮部手足相通,所谓“上下同法”,因此合为六经皮部。

六经皮部,外应六气,内应脏腑,有特定的亲和关系。六经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的气机变化,古人用关、合、枢来概括。关、合、枢原是门户上的实物名称。关指门闩,其位在后;合指门面,其位在前;枢指门轴,其位在侧。三者各有自己的方位和作用特点。杨上善《太素》:“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二者门合,主关闭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王冰注:“关、合、枢者,言三阳之气多少不等、功用殊也。夫关者所以司动静之基;合者所以司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静之微。由斯殊气之用,故此三变之也。”若关合枢失常,称为折关、败枢、开合,则阴阳失调,便会发生病变。十二经皮部分布正面示意图十二经皮部分布背面示意图

17 关合枢和太阳如何对应?

太阳为(外)关。太阳为三阳之关,所属皮部称为“关枢”。

太阳为三阳之首,又称巨阳,从头至足,行于身后。当人蜷卧时,位于全身表面,覆盖于三阳之表,故有太阳主一身之表、主“诸阳之气分”的说法,主卫阳之气发越于表。正常时,阳气卫外而为固。如果太阳气机失调、卫外失固,则易感受寒邪而发生急证。所以风寒外袭,常先侵犯太阳,出现恶风恶寒、身体疼痛等症状。太阳经主一身之表,专主宣发、行阳,有温阳解表、升阳散寒的功能。凡见寒邪袭表,阳微气化失常的病证,皆可调节手足太阳。若病邪由经入腑,可能发生热与水结的膀胱蓄水证,或热与血结的小肠蓄血证。

18 关合枢和阳明如何对应?

阳明为(外)合。阳明为三阳之合,专主在里之阳气。所属皮部称“合蜚”,蜚即阳气飞扬的意思。阳明经行于身前,阳气最为旺盛。功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而营养全身。在六经六气的对应关系中,阳明经与外界的燥气相关,对外承受燥气的影响,对内调节燥湿平衡。

若阳明经气失调,燥热侵犯,多为燥热证,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谵语、腹满疼痛、不大便等。此即《伤寒论》所谓:“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轻则病为胃热亢盛而无形,重则燥热内结大肠而有形。还常见筋肉失养而痿废。临床凡见消化失常,传导失度,肌肤枯萎者,皆可调节阳明。

19 关合枢和少阳如何对应?

少阳为(外)枢。少阳为三阳之枢,所属皮部称为“枢持”。少阳居身之侧,位于胸胁,专主筋骨、募原之间。少阳经与三焦、胆腑的相火相应,分别主宰人体的中正洁净与气机枢转。太过则相火逆上,不足则疏泄不利。

少阳经气失调,枢机不利,常出现胸胁满闷胀痛等症状,或见骨节弛缓不利。少阳经对外承受火气的影响,对内平复肝胆相火的升越,调理少阳之郁结。凡见火热之邪上逆,少阳失于疏泄之头痛、目眩、胸胁胀痛、便秘等郁结之症,均可调节手足少阳。关合枢与皮部对应图

20 关合枢和太阴如何对应?

太阴为(内)关。太阴为三阴之首,又为三阴之关。所属皮部称为“关蛰”,蛰即阴盛阳伏之意。太阴对外承受湿气的影响,在内属肺属脾,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通过运水化湿而防其太过,调节人体与自然相适应。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脾气运化,而且需要肺气调节。如果水湿之气太过不及,超过太阴经的调节和平衡能力,人体不能适应,便会发生疾病。

湿气不及则津液不足而致燥伤肺;水湿太过则脾运不及而成湿伤脾。脾主运化饮食水谷,脾伤失运,常出现腹满疼痛、上吐下泻等症状。此即《灵枢·根结》:“关折,则仓廪无所输,膈(吐)洞(泄),膈洞者取之太阴。”《伤寒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脾阳虚寒,寒湿犯脾,属太阴病。

临床凡见诸湿肿满、脾失健运,以及喘咳胸满、足跗肿胀的病证,调节手足太阴,往往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21 关合枢和少阴如何对应?

少阴为(内)枢。少阴为三阴之枢,所属皮部称“枢儒(软)”。《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少阴之上,热气主之。”说明少阴在外承受暑热之气的影响,并使人体与之相适应;内属心肾君火,主宰人体心阳与元阳的温化激发。太过则心肾火旺;不及则阳虚水泛、或脉络淤阻。《内经》论述与睡眠活动有关的卫气的运行:卫气行于阳分则寤,卫气行于阴分则寐,阴阳之间的枢转就在少阴。如果枢机失调,阴气盛则“但欲寐”,虚阳上亢则“心烦不得眠”。少阴枢机无主,升降不利,还会手足厥冷拘急,脉伏不出。临床凡见热邪内闭、疮疖火毒或心络脑络淤滞,可以调节手足少阴。

22 关合枢和厥阴如何对应?

厥阴为(内)合厥。阴是阴气交尽,三阴之合,其所属皮部称“合肩(任受)”。《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说明厥阴在外承受风气的影响,并使人体与之相适应。厥阴内属心包络和肝脏,主血液的储藏与流通。太过则肝风内动,不及则血液运行失畅。经气弛纵或郁结,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如寒热错杂、厥热胜负、上盛下虚等。临床凡见风邪客络、风动伤阴之证,可以调节手足厥阴。

第四节 经络的循行规律Jingluo De Xunxingguilü

经络循行规律涉及了经络结构的方方面面,具有命名规律、分布规律、交接交会规律、双向运行规律等多项规律。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和核心结构,经络系统的其他结构如经别、别络、皮部等,都由正经分出,与正经相应。因此,经络的循行规律以正经的循行为主。

1 经络是遵循什么规律命名的?

正经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又分别隶属于某一脏腑。因此,其名称各不相同。正经依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腑名称及其阴阳属性而命名。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命名规律与正经完全相同。

凡起始于手指末端、主要分布于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凡起始于足趾末端、主要分布于下肢的经脉,称为足经。

凡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称为阴经。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称为阳经。

凡阴经从属于脏,阳经从属于腑,各依其所从属的脏腑而命名。

运行于肢体内侧面的阴经又分三阴:前缘为太阴,后缘为少阴,中间为厥阴。分别依据其所从属的脏命名:手三阴经从属于胸部三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三阴经从属于腹部三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运行于肢体外侧面的阳经又分三阳,前缘为阳明,后缘为太阳,中间为少阳。分别依据其所从属的腑命名:手三阳经从属于三腑,即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从属于三腑,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经络命名图

2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有什么分布规律?

手足六阳经均循行于头面部,故《难经·四十七难》说:“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

手足六阴经并非尽如《难经·四十七难》所言“皆至颈、胸中而还”,其中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少阴肾经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均行达头面之深部或巅顶。

现代经络感传现象研究实践证实:阳经皆上行头部;阴经也可以上头,在头面部也有循行。

3 十二经脉在四肢有什么分布规律?

十二正经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尖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8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4 十二经脉在躯干有什么分布规律?

十二正经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是: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行于胸部,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胸腹前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前面。循行于腹胸前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足三阴经进入腹里,在腹胸部的经脉,全部是经穴的连线。这和阴阳学说“阴在内、阳在外”的理论有关,主要还是因为,在经络感传实践中,足三阴经在腹胸部位的循行路线,始终难以确定。

5 十二经脉都是对称性分布的吗?

正经、经别、经筋、皮部,以及多数奇经循行于躯干胸腹前面、后背面及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左右两侧经脉除特殊情况外(如手阳明大肠经在头面部走向对侧),一般不走向对侧。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内与脏腑相互属络,在四肢则行于内外相对应的部位,并在手足末端相交接。手阳明大肠经头面部走向示意图

6 十二正经起止走向有何规律?

十二经脉为了适应人体气血循环的需要,有一定的循行方向和规律,并相互连接。《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说:“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收支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也就是说十二经脉的手三阴经,都是从胸部循臂下行走到手指尖端的;手三阳经,都是从手臂上行而走到头部;足三阳经,都是从头部下行走到足趾之端;足三阴经,都是从足上行而走到腹部的。

7 正经表里配合有什么规律?

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组成六对表里配合关系。此即《素问·血气形志篇》所说:“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均循行分布在四肢内外相对应的位置上(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在内踝上8寸交叉变换前后位置);在体内由其经别相互沟通,在体表由其别络相互沟通;并各自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或腑,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等等。如此,既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又促进了互为表里的脏腑在生理上的协调配合。表里两经及其所属络的脏腑之间在病理上也可互相影响:如肺经受邪影响大肠腑气不通而便秘,心火亢盛循经下移小肠而见尿痛尿赤等。治疗时,可根据表里两经的经气互相沟通的原理,交叉使用互为表里的两经经穴进行治疗。

8 正经交会有什么规律?

交会规律分为脏腑内交会、经脉间交会两种形式。

所谓脏腑内交会,是指有两条或多条经脉属、络、贯、注、循、过、出、入同一脏腑,从而这些经络的经气可以在该脏腑内相交会合。如:心中有心经脉、经别、别络;肺经脉(《足臂灸经》);脾经脉、经别;胃经;别;肾经脉;小肠经脉、经别;膀胱经别;胆经别;心包经脉(《灵枢·邪客》);肝经别;督脉;胞脉。共经脉8对,经别7对,别络1对。从而,心、肺、肾、脾、肝、心包络六脏,胆、胃、小肠、膀胱四腑的经络在心中交会。

经脉间交会是指两条或多条经脉通过某一部位或某一经穴处,这些经络的经气可以在此部位或经穴处相交会合。经脉间交会有交会穴,人体共有108个交会穴。交会穴是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经穴。交会穴主要分布在头面、躯干部位,不但能治疗本经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

交接规律、交会规律相互配合,可以合称交接交会规律。商曲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

9 经气双向运行规律是如何运行的?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脏腑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外界的各种致病邪气可以沿着经络自外向内传导,施加于经络腧穴的针灸、按摩等刺激也可以顺着经络自外向内传导于内在的病位,这是中医公认的经络功能。概言之,根据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需要,经气携载信息,既可由内传外,也可自外传内,称为双向传导感应功能。

第二章 细说十二正经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Shoutaiyinfeijing

手太阳肺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体内部分属肺、络大肠。其经部从深部,别络从浅部加强本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外部。本经共有11对经穴。

1 手太阴肺经循行哪些部位?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向上通过横膈,归属于肺脏,从“肺系”(指气管,喉咙部)横行于侧胸上部浅出体表(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之桡侧,向下直达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的内侧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的少商穴。

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的上方列缺穴分出,一直沿着食指内侧前行出其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接。古代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手太阴肺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肺部胀满,膨膨气满,气喘,咳嗽,锁骨上窝内(包括喉咙)疼痛,严重者交双手,心胸烦乱,视觉模糊。还可以发生“臂厥”,由前臂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经气阻逆引起,出现局部厥冷、麻木、疼痛等症状。主肺所生病,表现为咳嗽,肺气上逆,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和前臂的内侧前缘经脉所过之处酸痛、厥冷,或掌中热。气盛有余,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呵欠。气虚不足,多见肩背疼痛,寒凉怕冷,少气短气,呼吸急促,小便颜色改变。经气厥逆,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呼吸有音,胸中虚满,善呕沫。经气终绝,致皮肤焦枯,毫毛干枯折断,关节损伤。

肺经主病歌:

手太阴经肺主病,胀满喘咳缺盆痛,甚则两手交而瞀,此为臂厥肺是动,咳而上气肺所生,喘渴烦心胸满促,臑臂之内前廉痛,厥掌中热别络生,气盛作痛连肩背,汗出中风溲数见,气虚肩背痛而寒,少气乏息溺色变。

3 怎样对治手太阴肺经发生的病变?

如果属于经气过于旺盛的病症,如肩背疼痛,感冒风寒,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呵欠应使用泻法,将多余的经气排出体外;如果属于经气不足的病症,气虚不足,应使用补法,补足不够的经气。如果经脉很虚并发生了下陷的症状,要使用灸法。对于那些只是经气失调的病变,应当从本经调理。

4 手太阴肺经上有哪些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起于中府终于少商,分布于前胸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桡侧,计11穴,左右共22穴。包括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43页附录表2-1)

中府是手、足太阴经交会穴,肺的募穴。侠白是手太阴的别络。尺泽是本经合穴,此外,还是临床常用穴位。孔最是本经郄穴,也是临床常用穴位。列缺是本经络穴,也是八脉交经穴之一,通任脉。太渊是临床常用穴,还是本经输穴,肺之原穴,八会穴中的脉会穴。鱼际是本经荥穴。少商是本经井穴。

注:手太阴肺经识记歌

少血多气有肺经,起于中焦少商停。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中府相平第一肋,距胸中线六寸旁。

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太渊腕纹动脉处。

鱼际大鱼骨边中,少商指甲根脚旁。手太阴肺经腧穴图

5 手太阴肺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手太阴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从手太阴经脉腋前部位分出(离),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入),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出),沿气管喉咙,在下颌处合于手阳明经脉(合)。

手太阴肺经的经别,与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肺和大肠,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手太阴肺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喉咙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手太阴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横纹后一寸半处的列缺穴,在腕后,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本络脉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表里相合、经气流注的浅部通路。

8 手太阴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手太阴经筋,起于手拇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际后的腕关节掌面桡侧(所属肌肉主要有:展拇短肌,对掌拇肌,屈拇短肌等)。从腕关节桡侧,沿前臂桡侧上行,结于肘关节掌面桡侧(所属肌肉主要有:肱桡肌,桡侧伸腕长肌,屈拇长肌及旋前方肌等)。从肘关节上行沿上臂内侧屈向腋下(所属肌肉主要有:肱二头肌,肱肌等),从腋下上行分布于缺盆,再外行结于肩锁关节上前方。从缺盆下行络于胸里(所属肌肉主要有:肋间肌),分散于膈部(所属肌肉有:膈肌),会合于膈下,到达季胁部(所属肌肉主要有:下部肋间肌及部分腹内斜肌)。

9 归入手太阴肺经的药物有哪些?

阿胶、桔梗、杏仁、半夏、贝母、白芨、白前、百合、百部、天冬、麦冬、前胡、紫菀、紫苏、苏子、皂荚、银杏、马勃、射干、麻黄、麻黄根、瓜蒌、天花粉、旋覆花、白芥子、天南星、胆南星、桑白皮、款冬花、枇杷叶、马兜铃、辛荑、生姜、干姜、葱白、细辛、升麻、白芷、荆芥、桂枝、桑叶、菊花、薄荷、蝉蜕、山药、粳米、阿胶、芍药、胡荽、柽柳、香薷、牛蒡子、淡豆豉、浮萍、木贼、瓜蒂、食盐、常山、藜芦、牵牛子、甘遂、大戟、芫花、商陆、乌桕根皮、石膏、知母、栀子、黄芩、芦根、生地、玄参、地骨皮、丝瓜络、银花、板蓝根、鱼腥草、山豆根、橄榄、厚朴、白豆蔻、缩砂仁、白茯苓、车前子、薏苡仁、藿香、冬瓜子、防己、木通、通草、灯芯草、石苇、椒目、泽漆、半边莲、苍耳子、花椒、丁香、冰片、远志、僵蚕、陈皮、木香、乌药、檀香、香缘、薤白、仙鹤草、茅根、侧柏叶、百草霜、藕节、棕榈、郁金、延胡索、瓦楞子、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黄精、饴糖、蜂蜜、蛤蚧、紫河车、冬虫夏草、胡桃、沙参、西洋参、石斛、玉竹、胡麻仁、莱菔子、葶苈子、益智仁、猴枣、礞石、胖大海、浮海石、海蛤壳、荸荠、榧子、大蒜、乌梅、诃子、五味子、五倍子、罂粟壳。

报使药:檀香、豆蔻。

10 发生在手太阴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筋所过之处支撑不适,转筋拘急掣痛,重者可成为“息贲”病,乃古代五积之一,属肺之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胁肋拘急,气逆上奔,吐血等。

手太阴经筋如果受到了外邪的侵袭,整个经筋都会受到影响。在经筋经过的地方,会出现疼痛以及抽筋的状况。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会出现窒息贲症以及两胁拘急而吐血的现象。古时候这一类的病症被称为“仲冬痹”。

11 如何治疗发生在手太阴经筋上的病症?

如果手太阴经筋发生了病变,要使用针刺来治疗。要使用火针,采用速刺疾出的针刺方法来治疗,直到针刺起了效果之后才停止。针刺的时候要针对病痛的地方来下针,找到疼痛部位的穴位下针。

12 手太阴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手部分布在拇指桡侧面和掌面,食指的掌面,第一,二掌骨掌面皮肤。上肢分布在外沿手阳明大肠经皮部,内沿桡侧屈腕肌的外侧,桡骨的内面,肋二头肌外侧面、三角肌前面,经过足少阳胆经皮部至锁骨下等区皮肤。手太阴皮部循行示意图

第二节 手少阴心经Shou shao yin xin jing

手少阴心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体内部分属心、络小肠。与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外部。本经共有9对经穴。

1 手少阴心经循行哪些部位?

手少阴心经,起始于心脏,出属于“心系”,向下通过横隔,联络小肠。

其支脉,从心系分出,夹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其直行的脉,从心系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之极泉穴,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着小指的桡侧,至末端之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接。古代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手少阴心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咽喉干燥,心痛,渴而欲饮;还可发生臂厥,即经脉经过部位经气阻逆,出现局部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状。主心所生病,表现为目黄,胁痛,上臂前臂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掌中热。经气厥逆引起心痛,牵引咽喉,身热,口干,溺赤,腹满。经气终绝面色黧黑无光泽,如漆柴,髦色不泽,血脉不通。

手少阴心经主治心痛,心悸,口渴,咽干,胸胁痛,盗汗,失眠,目黄,手心热,厥冷,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病症。

心经主病歌:

手少阴动病嗌干,心痛渴饮臂厥缘,心病目黄胁满痛,臂臑痛厥掌中热。

3 怎样对治手少阴心经发生的病变?

少阴寒化证为寒邪伤阳、心肾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应温肾逐寒,扶脉回阳。主方为四逆汤。针灸:太溪、复溜、肾俞、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少阴热化证为热邪伤阴、心肾阴虚所表现的证候。主证心烦不眠、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小便发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应壮水制火,滋阴清热。主方为黄连阿胶汤。针灸:太溪、涌泉、然谷、照海、复溜、列缺、神门、内关、三阴交等,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4 手少阴心经上有哪些穴位?

手少阴心经经穴起于极泉终于少冲,计9穴,左右共18穴。包括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44页附录表2-2)

少海穴是临床常用穴位,本经合穴。灵道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经穴。通里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络穴。阴郄穴是本经郄穴。神门穴是临床常用穴,还是本经输穴、原穴。少府穴是本经荥穴。少冲穴是本经井穴。

手少阴心经:

多气少血属心经,起于心中止少冲。

神志血病痛痒疮,烦热悸汗皆可用。

极泉腋窝动脉牵,少海肘内内髁间。

通里腕上一寸觅,距腕五分是阴郄。

神门腕纹尺侧端,肌腱桡侧凹陷处。

少府四五掌骨间,少冲小指桡侧边。手少阴心经腧穴图

5 手少阴心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手少阴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少阴经别,在腋下手少阴心经分出(离)后,沿手少阴心经上行,从渊腋穴处两筋之间进入胸腔(入),归属于心脏,向上沿气管、喉咙上行,浅出面部(出),斜行向上,与其表里经手太阳经在内眼眦会合(合)。

手少阴心经的经别,与手少阴心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心和小肠,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手少阴心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目内眦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手少阴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手少阴络脉,名通里。在腕关节后1寸处手少阴心经的通里穴分出,在此分为二支:第一支绕行到背侧与手太阳小肠经衔接,构成了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表里相合、经气运行交流的浅部通路;第二支沿本经上行,经过肘关节、腋下、锁骨下方,进入胸中,分布于心脏,沿食道向上联系舌根部,归属目系。

8 手少阴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手少阴经筋,起于小指的掌面,沿第五掌骨掌面上行,结于腕部豆骨(所属肌肉主要有:掌短肌,外展小指肌,屈小指短肌,小指对掌肌等)。上行沿尺骨内侧面,结于肘关节尺侧(所属的肌肉主要有:尺侧腕屈肌,掌长肌的一部分)。上行沿上臂内面后侧入腋内,与手太阴经筋相交(所属肌肉主要有:肱三头肌内侧头及长头一部分)。由腋入胸,分布在乳部后,上下结于胸中(所属肌肉有:胸小肌,肋间内肌等)。下行经过膈,结于脐部(所属肌肉主要有:腹横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

9 如何治疗发生在手少阴经筋上的病症?

对于手少阴心经筋的病变,同样地使用火针,采用速刺疾出的针刺方法来治疗,直到针刺起了效果之后才停止。同样的,针刺的时候要针对病痛的地方来下针,找到疼痛部位的穴位下针。需要注意的是,人的身体会因为受热而导致经筋松弛,变得没有张力;会因为受寒而变得易折以致出现抽筋。在进行针刺的时候要判断经筋是否受到身体温度的影响,如果经筋因发热而变得弛缓,则不能使用火针针刺的治疗方法。

10 归入手少阴心经的药物有哪些?

麻黄、桂心、细辛、柽柳、常山、栀子、竹叶、熊胆、犀角、牛黄、生地、熟地黄、丹皮、紫草、黄芩、黄连、苦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紫花地丁、马齿苋、白蔹、山豆根、西瓜、绿豆、白茯苓、赤茯苓、茯神、木通、泽泻、灯芯草、瞿麦、赤小豆、独活、葫芦、半边莲、络石藤、附子、干姜、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朱砂、磁石、琥珀、珍珠、龙骨、牡蛎、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玳瑁、代赭石、薤白、乳香、郁金、丹参、红花、苏木、刘寄奴、桃仁、人参、党参、黄芪、甘草、紫河车、骨碎补、白芍、当归、阿胶、龙眼肉、桑椹子、麦冬、百合、龟板、贝母、竹沥、猴枣、五味子、莲心、莲须、莲子肉、浮小麦、紫石英。

报使药:黄连、细辛。

11 发生在手少阴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胸内拘急,心下有积块坚伏名为伏梁,是古代五积之一,为心之积。上肢筋有病,则肘部牵急屈伸不利;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筋痛。

手少阴心经筋受到外邪侵袭时,会在胸内出现拘急的症状,在胸内拘急出现时,会使心脏下面有积块坚伏,从而形成伏梁证,在上肢就会感觉像有什么东西网住了手一样,让手不得动弹,如果已成伏梁之证而吐脓血的,为不治之症,这种病称为“季冬痹”。在本经经过的地方,也会因受到外邪的侵袭而出现抽筋进而引发疼痛症状。

12 手少阴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手部分布在小指掌面,第五掌骨掌面皮肤。上肢分布则一侧沿手太阳小肠经皮部,一侧沿手厥阴心包经皮部至腋下等区皮肤。手少阴皮部循行示意图

第三节 手厥阴心包经Shou jue yin xin bao jing

手厥阴心包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上肢内侧中间,体内部分属心包络、络三焦。与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外部。本经共有9对经穴。

1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哪些部位?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由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支脉,从胸中分出,经胸部,出于胁,下行至腋下三寸处,上行抵腋窝,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沿前臂掌侧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进入手掌中,循中指到指端之中冲穴。

又一支脉,从掌中劳宫穴分出,沿无名指尺侧而到达指端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接。古代手厥阴心包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手心中热,前臂和肘部痉挛拘急,腋窝肿胀,甚至胸胁支撑满闷。心悸,怔忡,面赤,目黄,喜笑不休。主脉所生病,表现为掌中热,心痛,心胸烦闷。经气厥逆引起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经气终绝致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心包经主病歌

手厥阴动手心热,臂肘孪急及腋肿,甚则胸胁支满结,心中憺憺而大动,面赤目黄笑不休,烦心心痛掌中热。

3 怎样对治手厥阴心包经发生的病变?

治疗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先要确定病症是何种。属于热症的,要用针急速刺进拔出的针刺法。如果属于经气过于旺盛的病症,应使用泻法,将多余的经气排出体外;如果属于经气不足的病症,应使用补法,补足不够的经气。如果经脉很虚并发生了下陷的症状,要使用灸法。对于那些只是经气失调的病变,应当从本经调理本经引起的各种症状。

4 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起于天池终于中冲,计9穴,左右共18穴。包括天池穴、天泉穴、曲泽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45页附录表2-3)

简单介绍部分穴位:天池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曲泽穴是临床常用穴,而且是本经合穴。郄门穴是临床常用穴,而且是本经郄穴;间使穴是临床常用穴,而且是本经经穴。内关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大陵穴是临床常用穴,是本经输穴、原穴。劳宫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荣穴。中冲穴是临床常用穴,是本经井穴。

手厥阴心包经识记歌:

多血少气心包经,起于胸中中冲尽。

心胸肺胃效皆好,诸痛痒疮亦可寻。

天池乳外旁一寸,曲泽腱内肘纹中。

郗门腕纹上五寸,纹上三寸间使居。

二寸内关中央陵,二三掌骨找劳宫。

还有一穴名中冲,中指尖端把它觅。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图

5 手厥阴心包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手厥阴心包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手厥阴经别,在渊腋穴下3寸处从手厥阴心包络经脉分出(离),上行,进入胸腔(入),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循行喉咙两侧,浅出耳后(出),在耳后乳突部位与手少阳经会合(合)。

手厥阴心包络经的经别,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心包络和三焦,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手厥阴心包络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耳后完骨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厥阴心包络经与手少阳三焦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手厥阴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手厥阴络脉,名内关。在腕关节后2寸内关穴处分出上行,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手厥阴心包经脉并行向上,进入胸中,联系心包络,散络于心系。

本络脉与其他经脉的络脉不同,没有构成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表里相衔接、经气运行交流的浅部通路。

8 手厥阴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手厥阴经筋,起于中指掌面,上行经掌心至腕关节,与手太阴经筋并行而上,结于肘关节屈面(所属肌肉有:骨间掌侧肌,屈指浅深肌腱,掌长肌,尺侧屈腕肌,桡侧屈腕肌等)。沿臂内侧上行,结于腋下(所属肌肉有:肱肌内侧部分,肱二头肌的短头,喙肱肌等),从腋下分布于前后胸胁部分(所属肌肉主要有:前锯肌,胸大肌腹部,背阔肌等)。主支入腋内,散于胸中,结于膈下(所属肌肉主要有:胸腔内肋间内肌,肋下肌,膈肌等)。

9 发生在手厥阴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筋痛;胸痛,成息贲病。手厥阴心包经筋如果受到了外邪的侵袭,会使得整个经筋都受到影响。在手厥阴心包经筋循行的部位,通常会出现疼痛以及抽筋的状况。在胸部则主要呈现的是胸痛的现象,这个病症被称为息贲症。古时候,这类的病叫做“孟冬痹”。

10 手厥阴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手部分布在中指无名指的掌面,以同等宽度经过掌心。上肢经尺桡骨之间,桡侧沿手太阴肺经皮部,尺侧沿尺骨内面桡侧、肱二头肌内侧面,至腋前胸区等处皮肤。

11 归入手厥阴心包经的药物有哪些?

沙参、白术、柴胡、熟地黄、牡丹皮、败酱草、青皮、黄芩、柴胡、熟地黄、大黄、代赭石、钩藤、金铃子、甘草、蒲黄、川芎、丹参、益母草、凌霄花。

报使药:柴胡、牡丹皮

第四节 手太阳小肠经Shou tai yang xiao chang jing

手太阳小肠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上肢外侧后缘,体内部分属小肠、络心。与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手少阴心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外部。本经共有19对经穴。

1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哪些部位?

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手小指尺侧端的少泽穴,沿手掌尺侧缘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前臂后缘,到肘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行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之大椎穴,再向前进入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着食道,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归属于小肠。

其上行的支脉,从锁骨上窝出来,沿着颈部,向上到达面颊部,至目外毗,转入耳中。

另一条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行经过于目眶下缘之颧髎穴,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连接。古代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咽喉痛,颏下、结喉上两侧软肉处肿,不能转颈回顾,肩部疼痛似牵引,上臂疼痛似折断。主液所生病,表现为耳聋,目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部、上臂、前臂外侧后缘疼痛。经气厥逆所致的耳聋,流泪,项腰强硬活动不便。

手太阳小肠经主治耳聋,目黄,咽喉痛,颔部、颊部肿胀疼痛,小腹胀痛,尿频,肩臂外侧后缘疼痛等病症。

3 怎样对治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的病变?

太阳经证是风寒外邪侵犯手足太阳经脉所表现的证候。

太阳中风为风邪袭表,营卫不和,营阴不能内守,卫阳不能外固所表现的表疏证候。应疏风解肌,调和营卫。主方为桂枝汤。针灸并用,平补平泻。选用风门、大杼、肺俞、风府、风池、大椎、列缺、合谷等穴。

太阳伤寒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表闭证候。宜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主方为麻黄汤。穴取大杼、肺俞、太渊、列缺、合谷、偏历、大椎、后溪等,针灸并用,泻法。

4 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分布于指掌尺侧,上肢背侧面的尺侧缘、肩胛、侧颈部及颊部。左右各19穴。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包括少泽穴、前谷穴、后溪穴、腕骨穴、阳谷穴、养老穴、支正穴,小海穴、肩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天窗穴、天容穴、颧髎穴、听宫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46页附录表2-4)

其中,后溪穴是本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腕骨穴是临床常用穴,还是本经原穴。阳谷穴是本经经穴。养老穴是本经郄穴。支正穴是本经络穴。小海穴是本经合穴。肩贞穴是临床常用穴;臑俞穴是手太阳小肠经、阳维脉与阳跷脉的会穴。天宗穴是临床常用穴。秉风穴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的会穴。肩外俞穴是临床常用穴。听宫穴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会穴。

手太阳小肠经识记歌:

多血少气小肠经,少泽听宫起止详。头项耳目热神志,痒疮痈肿液病良。少泽小指尺甲角,后溪握拳节后取。腕骨腕前骨陷当,养老尺突骨缝藏。支正腕背上五寸,肩贞腋纹上一寸。天宗冈下窝中取,颧髎颧骨下缘居。听宫之穴归何处,耳前髁后张口陷。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图

5 手太阳小肠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手太阳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手太阳经别,在肩关节部后下方手太阳经分出(离),向下行,在腋窝部进入体腔(入),分布于心脏,继续下行,穿过横膈,联系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的经别,与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心和小肠,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手太阳小肠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心脏与手少阴心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手太阳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手太阳经络脉,名支正。起于腕关节后5寸处手太阳经的支正穴,在此分为两支:第一支横行,向尺骨内侧和手少阴心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表里相合、经气运行交流的浅部通路;第二支与小肠经并行,经尺骨外缘、尺骨鹰嘴的尺侧、肱三头肌,到达肩关节的后方,分布于肩关节上方的肩髃部。

8 手太阳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手太阳经筋,起于小指背面和外侧,上行手背,结于腕关节背面尺侧(所属的肌肉有:外展小指肌,固有伸小指肌腱,伸指总肌腱)。上行前臂尺侧面,结于肘关节、肱骨内上髁后(所属肌肉主要有:尺侧屈腕肌,尺侧伸腕肌等)。上行沿上臂后面尺侧结于腋下(所属肌肉有:三头肌长头及短头)。从腋下走腋后,分布于肩胛(所属肌肉有:冈上下肌,大小圆肌,三角肌等),自肩胛上行于颈,走足太阳经筋之前,结于耳后乳突(所属肌肉主要有:斜方肌的一部分,提肩胛肌,头夹肌,胸锁乳突肌上部等)。从乳突入耳中,出耳前,分为二支:一支从耳前下行结于下颌;一支从耳前斜行向上分布于眼外角(所属肌肉主要有,耳后肌,耳前肌,颞肌前部及眼轮匝肌一部分)。

9 发生在手太阳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手小指支撑不适,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沿臂内侧、上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等处疼痛,绕肩胛牵引颈部疼痛,并感到耳鸣疼痛牵引颔部,眼睛闭合很久才能看清景物。颈筋拘急,发生筋瘘、颈肿等病。手太阳经筋受到外邪的侵袭会导致以下症状出现:如小拇指疼痛,在本筋的牵引下手臂、手肘、腋下、颈部以及肩胛骨周围都会出现疼痛。这些疼痛又会引起颔部的疼痛,致使要等疼痛过了很久之后,才能睁开眼睛看东西。同时,耳朵内部也会出现耳鸣的现象;颈部会出现发肿的状况。手太阳经筋受外邪而发生了疾病,古时候被称为“仲夏痹”。

10 手太阳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手部分布于小指外侧及背面、第五掌骨的外侧及背面的皮肤。上肢分布于尺骨外侧面及尺骨背面外侧,臂的外后侧。肩部分布于肩关节后下方,肩胛外侧、肩胛冈、斜方肌外侧。头部分布于耳前、颧部等处皮肤。

11 归入手太阳小肠经的药物有哪些?

生地黄、羌活、防风、藁本、蔓荆子、郁李仁、生地、黄芩、黄柏、苦参、砂仁、茴香、赤茯苓、车前子、冬瓜子、木通、灯芯草、瞿麦、冬葵子、海金砂、赤小豆、泽漆、葫芦、半边莲、大腹皮、金铃子、白术、甘草、鸡内金、赤石脂。

报使药:赤石脂、藁本、黄柏。

第五节 手阳明大肠经Shou yang ming da chang jing

手阳明大肠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体内部分属大肠、络肺。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手太阳肺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外部。本经共有20对经穴。

1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哪些部位?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桡侧末端的商阳穴,沿着食指的桡侧缘,向上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伸拇长肌腱和伸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外侧前缘,至肘部外侧的曲池穴,再沿上臂外侧前缘,至肩部的肩髃穴,沿肩峰前沿,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复折行向前下方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

其支脉,由锁骨上窝上行颈部,贯穿面颊,进入下齿中,回绕至上唇,交又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至鼻翼两旁之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连接。古代手阳明大肠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牙齿痛,颈部肿胀。主津所生病,表现为目黄,口干,鼻流清涕,鼻出血,发生喉痹,咽喉肿痛,壅闭不通,甚至面赤腮肿,颈外浸肿,汤水难咽,语言不出,肩前部、上臂部疼痛,食指痛难以运用。经气厥逆致喉痹,嗌肿。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目黄,鼻衄,口干,齿痛,鼻流清涕,咽喉肿痛,颈肿,肠鸣腹痛,泄泻,下利赤白,颈、肩部及上肢伸侧前缘疼痛等。

大肠经主病歌:

手阳明动下齿痛,必恶热饮颊肿,目黄口干津液病,鼽衄喉痹因热重,肩前臑外相引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盛所过发热肿,虚则寒栗温补奉。

3 怎样对治手阳明大肠经发生的病变?

手阳明大肠经发生了病变,要先确定是何种病症。如果经脉很虚并发生了下陷的症状,要使用灸法。如果属于经气过于旺盛的病症,应使用泻法,将多余的经气排出体外;如果属于经气不足的病症,应使用补法,补足不够的经气。病症如果是属于热症的,要用针急速刺进拔出的针刺法。如果是阴寒的症状,则要使用留针法。对于那些只是经气失调的病变,应当从本经调理。本经引起的各种症状,如果是气虚引起的,则寸口脉比人迎脉大很多,如果是气盛引起的,寸口脉就要比人迎脉小。

4 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起于商阳终于迎香,计20穴,左右共40穴。分布于食指的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部、面部,左右共20穴。主要包括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48页附录表2-5)

简单介绍部分穴位:商阳穴是本经井穴。二间既是临床常用穴,又是本经荣穴。合谷是本经原穴。偏历是临床常用穴,本经络穴。温溜是临床常用穴,本经郄穴。臂臑是临床常用穴,手足太阳、阳维之会。肩髃是临床常用穴,手阳明大肠经与阳跷脉的会穴。巨骨是手阳明经大肠经与阳跷脉的会穴。迎香是临床常用穴,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

手阳明大肠经识记歌:

手大肠多气多血,起于商阳止迎香。

头面耳鼻口齿喉,皮肤神热与胃肠。

商阳食指外侧取,合谷一二掌骨间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寻。

三里肘下二寸处,曲池肘髁线中央。

臂臑池上数七寸,肩髃三角上中部。

扶突喉结旁三寸,鼻旁唇沟取迎香。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图

5 手阳明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手阳明经别,在肩上部肩髃穴处的手阳明经分出(离),与本经并行过肩,从第7颈椎处进入胸腔(入),下行穿过横膈,到达大肠,向上过膈,归属于肺脏,上循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出),脉气仍旧流入手阳明本经(合)。

手阳明大肠经的经别,与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肺和大肠,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手阳明大肠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6 手阳明大肠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7 手阳明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手阳明大肠经别络,名偏历。在腕关节后3寸处手阳明经偏历穴分出,分为两支。一支横行经过桡骨和手太阴肺经相衔接,上行出于桡侧伸腕短肌腱与外展拇长肌两筋之间,再分为两支:一支走向手太阴肺经脉,并与之衔接,构成了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表里相合、经气运行交流的浅部通路;另一支与本经并行,循臂至肩髃,行肩上沿颈侧至下颌,分布于下齿,构成了本经分布于下齿的并联线路,加强了本经与牙齿的联系。在下颌处另有一支分支上行入耳中,与结聚于耳中的经脉相联系。

8 手阳明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手阳明经筋,起于第二手指及拇指的背面尺侧,上行手背,结于腕关节背面桡侧。所属肌肉主要有第二指伸指肌腱,第一、二指骨间背侧肌,蚓状肌等。从腕关节上行沿前臂背面桡侧,结于肘关节外面桡侧(所属肌肉主要有:伸指总肌,固有伸食指肌,桡侧伸腕长肌,桡侧伸腕短肌,展拇长肌,伸拇短肌等)。由肘关节上行经上臂外侧,结于肩髃的肩锁关节(所属肌肉有:肱三头肌外侧头,三角肌的外侧及前侧)。在此分支,向后经过肩胛,分布于脊柱(所属肌肉主要有:斜方肌)。其主支,从肩锁关节上行经颈部至下颌(所属肌肉主要有:颈阔肌)。在此分长短两支,短支向上行于面颊结于鼻旁(所属肌肉主要有:颧肌及上唇方肌群的一部分);长支从下颌部起,沿手太阳经筋前面,上至额角,经前额达对侧额角,与对侧经筋相衔接(所属肌肉主要有:在此区内的耳前肌、颞浅肌和颞肌前部等)。

9 发生在手阳明经筋的病候有哪些?

循行部位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左右两侧顾视。手阳明经筋如果受到了外邪的侵袭,整个经筋都会受到影响。在经筋经过的地方,通常会出现疼痛以及抽筋的状况。在肩部的具体表现就是肩不能上举,脖子不能转动。手明阳经筋如果受到了外邪的侵袭,整个经筋都会受到影响。

10 怎样对治手阳明经筋发生的病变?

在经筋经过的地方,通常会出现疼痛以及抽筋的状况。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会出现窒息贲症以及两胁拘急而吐血的现象。这是需要立即使用火针快刺快出来治疗的病症。古时候,这一类的病症被称为“孟夏痹”。针刺的时候要针对病痛的地方来下针,找到疼痛部位的穴位,要采取火针快速地刺进去,然后快速地拔出。同时,如果疾病疼痛的程度在随着治疗改变,针刺的次数也要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11 手阳明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手部分布于拇指、食指及第一、二掌骨背面皮肤。上肢尺侧沿手少阳三焦经皮部,桡侧沿桡骨茎突顶端、桡骨背面前缘、肱二头肌外侧缘、三角肌外侧面。肩部沿肩锁关节外方、提肩肌前方。颈部后为手少阳三焦经及手太阳小肠经皮部,前为足阳明胃经皮部。面部分布在下颌颊车区、颧骨下方、上颌人中区、鼻翼部等皮肤。手阳明皮部循行示意图

第六节 手少阳三焦经Shou shao yang san jiao jing

手少阳三焦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上肢内外侧中间,体内部分属三焦、络心包络。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相应位置的外部。本经共有23对经穴。

1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哪些部位?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尺侧端之关冲穴,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手背到腕部,上行尺骨和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着上臂外侧,向上到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锁骨上窝,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依次归属于上、中、下三焦。

其支脉,从胸中膻中部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上行到顶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部,直至目眶下。

另一条支脉,由耳后之翳风穴进入耳中,复出走向耳前,与前脉相交叉于面颊部,至目外眦之丝竹空穴,与足少阳胆经相连接。古代手少阳三焦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耳聋,耳鸣,咽喉肿,喉咙肿痛。主气所生病,表现为汗出,目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上臂、肘、前臂外侧皆痛,无名指不能运用。

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耳聋,目外眦痛,颊肿,耳后、肩、肘外侧痛,遗尿,水肿等。

三焦经主病歌:

手少阳动病耳聋,浑浑嗌喉肿,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部肿,耳后肩臑肘臂痛,小指次指不为用。

3 怎样对治手少阳三焦经发生的病变?

如果是属于经气过于旺盛的病症,应使用泻法,将多余的经气排出体外,如果是属于经气不足的病症,应使用补法,补足不够的经气。如果是属于热症的,要用针急速刺进拔出的针刺法,如果是阴寒的症状,则要使用留针法。如果经脉很虚并发生了下陷的症状,要使用灸法。对于那些只是经气失调的病变,应当从本经调理。本经引起的各种症状,如果人迎脉比寸口脉小很多,那就说明本经经气过虚,如果寸口脉就要比人迎脉小,则说明本经的经气过盛。

4 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起于关冲终于丝竹空,计23穴,左右共46穴。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分别包括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50页附录表2-6)

其中,关冲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井穴。液门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荣穴。中渚穴是临床常用穴,是本经输穴。阳池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原穴。外关穴是本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支沟穴是临床常用穴,是本经经穴。会宗穴是本经郄穴。天井穴是本经合穴。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角孙穴是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的会穴。耳和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的会穴。

手少阳三焦经识记歌:

多气少血三焦经,起关冲止丝竹空。头侧耳目热神志,腹胀水肿遗尿癃。关冲无名指甲旁,中渚手背四五间。阳池腕背横纹中,其上二寸找外关。再上一寸见支沟,肩髎肩峰后下陷。乳突颌角取翳风,角孙入发平耳尖。耳门屏上切迹前,丝竹空在眉梢陷。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图

5 手少阳三焦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手少阳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手少阳经别,在头部从手少阳经分出(离),向下行,在锁骨上窝进入人体腔(入),向下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手少阳三焦经的经别,与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心包络和三焦,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手少阳三焦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衔接,构成了手厥阴心包络经与手少阳三焦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手少阳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手少阳经络脉,名外关。在腕关节后2寸处手少阳经外关穴分出,上行经过臂外侧,绕行于肩膊的外侧,从缺盆进入胸中,分布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

手少阳三焦经的络脉和手厥阴心包络经在心包络相衔接,构成了手厥阴心包络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表里相合、经气运行交流的浅部通路。

8 手少阳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手少阳经筋,起于第四、五指端背侧,上行于掌背,结于腕关节背侧(所属肌肉主要有:第四指伸指总肌腱,骨间背侧肌)。沿前臂外侧上行结于肘关节背面(所属肌肉主要有:伸指总肌,尺侧伸腕肌,固有伸小指肌,肘后肌等)。从肘关节上行绕臂外侧上肩(所属肌肉主要有:肱三头肌的长短头,三角肌,斜方肌),上行经过颈部侧面,会合手太阳经筋(所属肌肉有:斜方肌,颈阔肌)。在下颌角处分成两支:一支进入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分布于牙齿、面颊、耳前、外眼角(所属肌肉主要有:颈阔肌一部分,嚼肌、颞肌下部及眼轮匝肌等)。从外眼角上行经额部,结于额角(所属肌肉主要有:颞肌及前额肌侧部)。

9 手少阳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手部沿中指、无名指背面,以同等宽度分布于手掌背面。上肢分布于尺桡骨之间的皮肤,尺侧沿手太阳小肠经皮部,桡侧沿桡骨背面的下侧,经过鹰嘴骨的桡侧缘,上臂沿肱骨外侧面,至肩关节后方。肩部分布于肩胛冈至提肩肌之间。颈部后沿胆经皮部,前沿手太阳小肠经皮部。头部分布于耳后、耳上发际处的皮肤,在耳前沿颧骨弓至眼外角等区皮肤。

10 归入手少阳三焦经的药物有哪些?

川芎、柴胡、青皮、白术、熟地黄、黄芪、地骨皮、石膏、细辛、附子、连翘、大黄、芒硝、香附、甘草、砂仁、白豆蔻。

报使药:连翘、柴胡。

11 如何治疗发生在手少阳经筋上的病症?

如果手少阳经筋发生了病变,要使用针刺来治疗。要使用火针,采用速刺疾出的针刺方法来治疗,直到针刺起了效果之后才停止。针刺的时候要针对病痛的地方来下针,找到疼痛部位的穴位下针。

12 发生在手少阳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本经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舌卷。手少阳经筋受到外邪的侵袭,整个经筋都会受到影响。在经筋经过的地方,通常会出现疼痛以及抽筋状况,在口腔则表现为舌头卷曲。这类的病症在古时候被称为“季夏痹”。手少阳皮部循行示意图

第七节 足太阴脾经Zutaiyinpijing

足太阴脾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体内部分属脾、络胃。与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足阳明胃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相应位置的外部。本经共有21对经穴。

1 足太阴脾经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内缘,交出足厥阴经之前,上行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归属于脾脏,联络胃,向上通过横膈,沿着食道的旁边,连系舌根,散布于舌。

其支脉,再由胃分出,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连接。古代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足太阴脾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舌根部强硬,饮食后呕吐,胃脘疼痛,腹胀,经常嗳气,大便或矢气后感到轻松,平时身体沉重。主脾所生病,表现为舌根部痛,身体不能动摇,食不下,心烦,心下急痛,便溏,气滞瘕聚,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小腿、膝盖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不能运动。经气厥逆致腹部胀满,大便不利,食欲下降,食则呕,不得卧,小腿挛急,心痛牵引腹部。经气终绝所致的面赤,舌痿,唇反,人中满,肌肉软而不滑泽,腹部胀满,不能呼吸,呃逆呕吐,闭而上下不通,面黑皮毛焦而死。

足太阴脾经主治嗳气,胃脘痛,腹胀,食不下,呕吐,便溏,水肿,痞块,黄疸,身重乏力,心烦痛,舌根强痛,股及膝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脾经主病歌:

足太阴动舌本强,食呕胃脘腹痛胀,善噫得后快然衰,身体皆重脾主病,舌本痛体不能动,食不能下心烦痛,寒疟溏瘕泄水闭,水肿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痛,厥为足大趾不用。

3 怎样对治足太阴脾经发生的病变?

太阴病为脾病,属于《伤寒论》足病手不病文法,为脾阳虚弱,寒湿内阻所表现的证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舌淡苔白,脉迟缓而弱。应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主方为理中汤。取穴太白、血海、三阴交、脾俞、中脘、足三里、丰隆等,针灸并用,补法。

4 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至于大包。分布于大趾、内踝、小腿、大腿内侧、胸腹部第3侧线。左右各21穴。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包括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52页附录表2-7)

其中,隐白穴是常用穴,又是本经井穴。大都是本经荥穴。太白是临床常用穴,还是本经输穴、原穴。公孙是本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商丘是本经经穴。三阴交是临床常用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会穴;地机不仅是临床常用穴,还是本经郄穴;阴陵泉穴是本经合穴。冲门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与阴维之会穴。府舍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与阴维脉的会穴。大横是足太阴脾经与阴维脉的会穴。腹哀穴是足太阴脾经与阴维脉的会穴。大包是脾之大络。

足太阴脾经识记歌:

少血多气有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肠腹泌尿好,五脏生殖血舌病。隐白大趾内甲角,太白跖后白肉际。基底前下是公孙,踝上三寸三阴交。泉下三寸地机朝,胫内髁下阴陵泉。血海髌内上二寸,脐旁四寸大横穴。大包侧胸腋中线,相平第六肋间隙。足太阴脾经腧穴图

5 足太阴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阴经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足太阴经公孙穴分出,分为两支:第一支横走向足背,与相表里的足阳明胃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表里相合、经气互相交流的浅部通路;第二支沿足太阴脾经上行,经过膝关节、股内侧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6 足太阴脾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7 足太阴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阴经别,从股内侧足太阴脾经脉分出后(离),斜行向上,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并与相表里的足阳明胃经相衔接,交通表里两经的经气,再向上与足阳明胃经经别并行入腹,分布于脾胃,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脾经的经别,与足太阴脾经的经脉向心并行,分布于脾和胃,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足太阴脾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大腿前面与足阳明胃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8 足太阴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阴经筋,起于大趾端内侧,向后走足背内侧,结于踝关节(所属肌肉主要有:外展拇肌及肌腱)。沿小腿内侧上行,结于膝关节内侧(所属肌肉主要有:腓肠肌内侧头部分)。上行沿股内侧,结于股前,聚集于会阴部(所属肌肉主要有:缝匠肌,内收肌,股薄肌,耻骨肌等)。上行腹中线两侧结于脐部(所属肌肉主要有:菱形肌,腹直肌内侧缘部分)。从脐上行腹内,结于肋骨,散布胸中,附着于胸内脊柱(所属肌肉主要有:腹内斜肌,肋间内肌,肋下肌等)。

9 发生在足太阴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疼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足太阴经筋受到外邪的侵袭,会出现大脚趾疼痛,脚踝疼痛,抽筋也会引发疼痛,膝盖内部也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在大腿内部和脾脏的部位也会有疼痛的现象,在阴部也会有如同扭曲一样的疼痛现象。在足太阴经筋经过的部位几乎都会发生疼痛的状况。足太阴经筋的病症古时被称为“孟秋痹”。

10 足太阴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足部分布于内踝前缘及足大趾的背面和内侧。股部分布于足阳明胃经皮部和足厥阴肝经皮部之间,膝下六寸以下分布于足少阴肾经皮部及足厥阴肝经皮部之间。腹胸部分布于足阳明胃经皮部和足少阳胆经皮部中间。

11 归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有哪些?

代赭石、赤茯苓、麻仁、甘草、半夏、益智仁、黄芪、苍术、白术、胶饴、草豆蔻、吴茱萸、缩砂仁、防风、当归、白芍药(酒浸)、延胡索、紫苏、生姜、干姜、葛根、柴胡、升麻、大黄、火麻仁、郁李仁、甘遂、大戟、芫花、商陆、乌桕根皮、白藓皮、荷叶、藿香、佩兰、茵陈蒿、苍术、厚朴、白豆蔻、白茯苓、薏苡仁、椒目、木瓜、蚕砂、海风藤、附子、肉桂、花椒、丁香、荜澄茄、高良姜、小茴香、麝香、冰片、苏合香、酸枣仁、合欢皮、地龙、陈皮、大腹皮、枳实、木香、乌药、沉香、檀香、香椽、甘松、仙鹤草、大蓟、小蓟、艾叶、伏龙肝、乳香、姜黄、三棱、莪术、泽兰、瓦楞子、苏木、刘寄奴、人参、党参、太子参、山药、扁豆、大枣、粳米、甘草、黄精、饴糖、蜂蜜、龙眼肉、胡麻仁、鳖甲、莱菔子、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阿魏、天南星、旋复花、乌梅、肉豆蔻、芡实、莲子、明矾、使君子、芜荑、贯众、大蒜、马钱子。

报使药:人参、益智仁、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Zushaoyinshenjing

足少阴肾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体内部分属肾、络膀胱。与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相应位置的外部。本经共有27对经穴。

1 足少阴肾经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下端,斜行走向足心部之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沿着内踝的后边,进入足跟中,再向上行于小腿内侧,至腘窝之内侧,上股内侧后缘,通向脊柱里面,归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其直行的脉,从肾脏上行,通过肝脏和横膈,进入肺部,沿着喉咙,夹于舌根部。

其支脉,由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接。古代足少阴肾经循行示意图

2 发生在足少阴肾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如漆柴,咳嗽痰唾带血,喝喝气喘,刚坐下立即又想站起,两目视物不清,心像悬空而不安有饥饿感,肾气虚容易恐惧,心中怦怦跳动,似有人要来捉捕;还可发为骨厥:循行局部厥冷、麻木、酸痛。主肾所生病,表现为口热,舌干,咽肿,气上逆,喉咙干痛,心烦,心痛,黄疸,泄泻,脊柱、大腿后边痛,痿软,厥冷,喜欢躺卧,足心发热而痛。经气终绝致齿长干枯,发不润泽,肉濡而却,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

足少阴肾遗精,阳痿,遗尿,月经不调,咳嗽,气喘,咯血,黄疸,嗜睡,面色发黑,惊恐,烦心,心痛,饥不欲食,腹泻,头昏目眩,口舌干燥,咽喉肿痛,水肿,足心发热,腰脊酸痛,下肢无力,厥冷等。

肾经主病歌:

足少阴病饥不食,面如漆柴咳唾血,喝喝而喘坐欲起,无见如悬饥,善恐惕惕如人捕,骨厥主肾生病是,口热舌干及咽肿,上气嗌干痛烦心,心痛黄疸并肠澼,腰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少精神,足下热痛经气逆。

3 怎样对治足少阴肾经发生的病变?

少阴病为心肾之病,属于《伤寒论》手足同病文法。或寒邪伤阳,心肾阳虚;或热邪伤阴,心肾阴虚。少阴寒化证为寒邪伤阳,心肾阳虚所表现的证候。主证四肢厥冷,恶寒,神疲欲寐,蜷卧,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应温肾逐寒,扶脉回阳。主方四逆汤。针灸太溪、复溜、肾俞、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少阴热化证为热邪伤阴、心肾阴虚所表现的证候。主证:心烦不眠,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小便发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应壮水制火,滋阴清热。主方黄连阿胶汤。取穴太溪、涌泉、然谷、照海、复溜、列缺、神门、内关、三阴交等,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4 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足少阴肾经的腧穴起于涌泉终于俞府,计27穴,左右共54穴。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分别包括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复溜穴、交信穴、筑宾穴、阴谷穴、横骨穴、大赫穴、气穴穴、四满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54页附录表2-8)

简单介绍部分穴位:涌泉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井穴。然谷穴是本经荥穴。太溪穴是本经输穴、肾之原穴。大钟穴是本经络穴。水泉穴是本经郄穴。照海穴是八脉交会之一,通阴跷脉。复溜穴是本经经穴。交信穴是阴跷脉的郄穴。筑宾穴是阴维脉的郄穴。阴谷穴是本经合穴。横骨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大赫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气穴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四满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中注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肓俞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商曲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石关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阴都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腹通谷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幽门穴是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会穴。足少阴肾经腧穴图

足少阴肾经识记歌:

多气少血足肾经,起于小趾俞府止。肝心脾肺膀胱肾,肠腹泌尿生殖喉。足底凹陷是涌泉,舟骨之下取然谷。太溪内踝跟腱间,溪下五分找大钟。阴谷窝内两腱间,肓俞脐旁五分藏。

5 足少阴肾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足少阴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阴经别,从本经经脉在腘窝部分出后(离),分为二支:一支横行和足太阳经相衔接,交通两经的经气;另一支沿肾经上行入腹(入),上至肾脏,当十四椎部位分支出属带脉,其主支沿脊椎继续上行,穿过横膈,上行联系舌根,再出来到项部(出),仍合入足太阳经的经别(合)。

足少阴肾经的经别,与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肾和膀胱,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足少阴肾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足少阴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阴经络脉,名大钟。在足少阴肾经的大钟穴分出,分为两支:一支在足内踝后绕足跟,走向足太阳经,与其相衔接,组成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表里相合、经气相互交流的浅部通路;另一支脉与足少阴肾经上行的经脉并行,入腹,分布于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

8 足少阴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阴经筋,起于小趾下,斜行经足底,至内踝之下,结于足跟(所属肌肉主要为:长短屈趾肌及肌腱、腱鞘等),在此与足太阳经筋合。沿下肢内侧上行,结于胫骨内髁下(所属肌肉主要为:腓肠肌内侧头),在此与足太阴经筋合。沿股内侧上行,结于会阴部耻骨(所属肌肉主要有:股内侧肌,股薄肌,内收长肌,缝匠肌下段等)。从会阴部上行入腹,沿脊椎的腹侧两旁,上行经项结于枕骨(所属肌肉主要有:腰大肌和腰小肌,横突间肌,多裂肌,颈长肌,头长肌等各肌肉的一部分)与足太阳经筋相接。

9 发生在足少阴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皆疼痛转筋。本经病主痫,抽搐,项背反张。

足少阴经筋受到外邪侵袭会导致脚抽筋,本经筋经过的部位也会出现疼痛、抽筋的状况。如果主要病症发生在外及背侧,人就不能向前俯下身子;如果在内胸腹侧的,就不能向后仰。同样的,如果患上了阴病,则腹部出现肌肉紧张的症状,同样的身体不能后仰,因为向后仰会扯动腹部的肌肉;如果是患上了阳病,则是腰部肌肉出现紧张拘急症状,不能向前俯身,因为同样会扯动腰部的肌肉引发疼痛。但是如果抽筋的次数过多,则对身体不利,要及早治疗。足少阴经筋病变古时被称为“仲秋痹”。

10 足少阴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足部分布于足底区、第一楔骨后、内踝下面、足跟内侧面。下肢后沿足太阳膀胱经皮部的内侧边缘,前沿腓肠肌内侧面、腘窝内侧边缘,直上至耻骨下缘。腹部分布于足阳明胃经皮部与任脉皮部之间至锁骨等区皮肤。

11 归入足少阴肾经的药物有哪些?

知母、黄柏、地骨皮、阿胶、猪肤、牡丹皮、玄参、败酱草、牡蛎、乌药、山茱萸、天门冬、猪苓、泽泻、白茯苓、檀香、甘草、五味子、吴茱萸、益智仁、丁香、独活、肉桂、桔梗、豆豉、缩砂仁、附子、沉香、黄芪、地榆、白术、细辛、羌活、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续随子、寒水石、熟地、地骨皮、车前子、薏苡仁、金钱草、五加皮、海桐皮、稀莶草、络石藤、千年健、松节、虎骨、干姜、花椒、荜澄茄、小茴香、磁石、龙骨、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地龙、橘核、艾叶、鸡血藤、牛膝、山药、鹿茸、海狗肾、蛤蚧、紫河车、冬虫夏草、肉苁蓉、锁阳、巴戟天、胡桃、补骨脂、葫芦巴、仙茅、淫羊藿、蛇床子、杜仲、狗脊、续断、骨碎补、菟丝子、韭菜子、沙苑蒺藜、阳起石、何首乌、枸杞子、桑葚子、石斛、胡麻仁、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龟板、鳖甲、海蛤壳、昆布、海藻、乌贼骨、芡实、莲子肉、莲须、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五倍子、罂粟壳。

报使药:黄药、藁本、独活、肉桂、知母、细辛。

第九节 足厥阴肝经Zujueyinganjing

足厥阴肝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间,体内部分属肝、络胆。与足少阳胆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足少阳胆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相应位置的外部。本经共有1 4对经穴。

1 足厥阴肝经循行哪些部位?

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边际之大敦穴,沿足跗部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之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股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到达小腹部,夹胃两旁,归属于肝脏,联络胆,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再向上经过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部。

其支脉,从目系分出下行颊里,环绕口唇里面。另一条支脉,再从肝脏分出,通过横膈,向上输注于肺脏,再与手太阴肺经相连接。古代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怎样对治足厥阴肝经发生的病变?

厥阴病为肝病,不包括心包络病,属于《伤寒论》足病手不病文法。有肝病胃热肠寒,肝胃气逆阳郁,肝血虚寒凝,以及肝湿热盛,肝寒犯胃五证。蛔厥为肝病胃热肠寒,蛔虫逆乱所表现的证候。主证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舌黄而干,脉弦或沉伏。应清上温下,安蛔降逆。主方为乌梅丸。针灸章门、期门、太冲、阳陵泉、中脘、巨阙、内关、足三里等,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气厥为肝胃气滞,阳郁不能外达四肢所表现的证候。主证四肢微厥,腹痛泄利下重,舌暗,脉弦。应疏肝和胃,透达郁阳。主方为四逆散。针太冲、行间、期门、内关、足三里等,只针不灸,泻法。

血厥为肝血不足,寒邪凝滞所表现的证候。主证手足寒厥,脉微细欲绝,伴四肢关节疼痛,或月经愆期,痛经,量少,色暗。治则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方为当归四逆汤。针灸血海、肝俞、膈俞、太冲、行间、大敦、急脉、曲泉、关元、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等穴,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厥阴下利证为肝湿热盛,蕴阻大肠所表现的证候。主证:腹痛下利,里急后重,大便脓血,渴欲饮水,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应清热燥湿,凉肝解毒。主方为白头翁汤。针合谷、天枢、大巨、上巨虚、足三里、三阴交,只针不灸,泻法。

厥阴呕哕证为肝寒犯胃,胃气上逆所表现的证候。主证:干呕,吐涎沫,食谷欲呕,甚至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应温降肝胃,泄浊通阳。主方为吴茱萸汤。针灸太冲、行间、急脉、大敦、曲泉、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灸并用,针泻为主。

3 发生在足厥阴肝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腰痛不得俯仰,男人颓疝,女人小腹肿胀,严重者咽喉干,面疵像有灰尘,血色脱失。主肝所生病,表现为胸满,呕逆,殆泄(大便稀薄、完谷不化),狐疝,遗尿,小便不利或尿闭。经气终绝致筋挛缩急,舌卷,阴囊睾丸缩入腹内。

足厥阴肝经主治腰痛,疝气,胸满,腹泻,呕逆,胁胀痛,尿闭,遗尿,面色灰暗,咽干,妇女小腹痛,遗精等。

肝经主病歌:

足厥阴动病腰痛,丈夫疝妇腹肿,甚者嗌干面脱色,是主肝经所生病,胸满呕逆飧泄频,狐病遗精溺闭癃。

4 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足厥阴肝经的腧穴起于大敦终于期门,计14穴,左右共28穴。包括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56页附录表2-9)

其中,大敦穴是本经井穴。行间穴是本经荥穴。太冲穴是本经的输穴、原穴。中封穴是本经经穴。蠡沟穴是本经络穴,别走少阳。中部穴是本经郄穴。曲泉穴是本经合穴。章门穴是脾之募穴、八会穴中的脏会穴、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会穴。期门穴是肝之募穴、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与阴维脉的会穴。

足厥阴肝经识记歌:

多血少气足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肠腹诸疾前阴病,五脏可治胆亦灵。大敦大趾外甲角,行间一二趾间纹。太冲一二跖骨前,踝上五寸蠡沟穴。曲泉屈膝横纹上,季肋下缘寻章门。期门中线旁四寸,乳头直下第六肋。足厥阴肝经腧穴图

5 足厥阴肝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足厥阴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足背处分出(离),沿肝经向上行,到达外阴毛际,分支和足少阳经相衔接。主支与足少阳胆经的经别相合并行,经过两侧季胁分布于肝和胆,上膈,贯心,沿食道至咽。

足厥阴肝经的经别,与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肝和胆,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足厥阴肝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外阴部与足少阳胆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足厥阴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足厥阴经络脉,名蠡沟。在距离内踝上5寸处蠡沟穴分出,分为两支:一支穿过胫腓骨之间,和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经脉相衔接,组成表里相合、经气互相交流的浅部通路;另一支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外阴阴毛处,男子分布于睾丸,结于阴茎。女子分布于外阴部位。

8 足厥阴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足厥阴经筋,起于大趾之上,沿第一跖骨行于足背,结于内踝之前(所属肌肉主要有:伸拇长肌腱,伸拇短肌及肌腱)。沿胫骨内侧上行,结于胫骨内髁之下(所属肌肉主要有:胫骨前肌和腓肠肌上段部分)。向上沿股内侧,结于会阴部耻骨,在此联络各经筋。

9 发生在足厥阴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前部作痛,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痛,转筋,阴器不用,房劳过度则阳痿不起;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茎纵挺不收。

足厥阴经筋如果受到了外邪的侵袭,本经的发源处脚的大拇趾会出现疼痛状况,也会引起比如说是踝骨痛、内辅骨痛、大腿内侧疼痛,并伴有抽筋的状况出现。如果足厥阴经筋受到外邪的侵袭,阴器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因为受到寒阴之气的侵袭,会导致阴器向内缩入;如果在行房事的时候受了伤,会导致男性阳痿,如果是热气侵袭,则阴器会挺长而不能收缩。足厥阴经筋受外邪侵袭而发生的病变,古时被称为“季秋痹”。

10 如何对治发生在足厥阴经筋上的病症?

足厥阴经筋发生了病变并引起了抽筋疼痛的话,要使用针刺来治疗。在治疗时应当用通行水脏来清理肝木不畅之气。肌肉痉挛的病还是要用火针在压痛点快速针刺,刺针次数以见效为止。针刺的时候要针对病痛的地方来下针,找到疼痛部位的穴位,要采取火针快速地刺进去,然后快速地拔出。同时,如果疾病疼痛的程度在随着治疗改变,针刺的次数也要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11 足厥阴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足部分布于足大趾的背面、外侧面及第二趾的内侧面,以同等宽度分布在足背。下肢膝下六寸以下,分布于足阳明胃经皮部及足太阴脾经皮部之间;膝下六寸以上及股部,分布在足少阴肾经皮部与足太阴脾经皮部之间。腹胸部分布于足太阴睥经皮部及足少阳胆经皮部和足阳明胃经皮部间等区皮肤。

12 归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有哪些?

白术、山茱萸、蔓荆子、桃仁、川芎、皂角、茗苦茶、柴胡、羌活、荆芥、防风、薄荷、蝉蜕、桑叶、菊花、木贼草、胆矾、常山、大黄、芦荟、续随子、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夜明砂、熊胆、犀角、牛黄、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地骨皮、白薇、银柴胡、丝瓜络、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胡黄连、秦皮、青黛、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土茯苓、山慈菇、射干、荷叶、青蒿、车前子、茵陈蒿、瞿麦、萆薢、金钱草、半边莲、五加皮、木瓜、秦艽、蚕砂、海桐皮、稀签草、海风藤、络石藤、桑枝、千年健、松节、虎骨、白花蛇、乌梢蛇、乌头、肉桂、吴茱萸、小茴香、石菖蒲、磁石、琥珀、珍珠、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羚羊角、玳瑁、石决明、代赭石、天麻、钩藤、白蒺藜、地龙、僵蚕、全蝎、蜈蚣、橘核、橘叶、青皮、金铃子、香附、乌药、香椽、荔枝核、蒲黄、仙鹤草、三七、白芨、大蓟、小蓟、茜草、地榆、槐实、槐花、侧柏叶、艾叶、藕节、降香、花蕊石、血余炭、棕榈、川芎、乳香、没药、郁金、姜黄、三棱、莪术、丹参、益母草、鸡血藤、泽兰、红花、月季花、凌霄花、延胡索、五灵脂、瓦楞子、牛膝、苏木、甘草、鹿茸、紫河车、锁阳、淫羊藿、杜仲、狗脊、续断、菟丝子、韭菜子、白芍、当归、阿胶、枸杞、桑葚子、胡麻仁、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龟板、鳖甲、山楂、天南星、猴枣、礞石、昆布、海藻、乌梅、乌贼骨、桑螵蛸、覆盆子、鹤虱、贯众、马钱子、紫石英、苦楝根皮。

报使药: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第十节 足太阳膀胱经Zu tai yang pang guang jing

足太阳膀胱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下肢外侧后边,体内部分属膀胱、络肾。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足少阴肾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相应位置的外部。本经共有67对经穴。

1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的睛明穴,上额,交会于头顶部之百会穴。

其支脉,从头顶横行至耳上角。

其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来左右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归属于膀胱。另一支脉,从腰分出,夹脊下行,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又一支脉,自项向下,从肩膊内左右分别下行,穿过肩胛内缘,沿脊侧下行至秩边穴,通过股骨大转子部,沿着大腿外侧的后面,与腰部下来的支脉在腘窝中相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着足跖外侧缘,至足小趾外侧端之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连接。古代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项像被牵引,脊背痛,腰好似要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像凝结,腓肠肌像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经气阻逆,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病证。主筋所生病,表现为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鼻出血,后项、背腰部、骶尾部、膝弯、腓肠肌、脚发生病痛,足小趾不能运动。经气厥逆致肿首、头重,呕血,善衄,足不能行,发为晌仆、僵仆。经气终绝致太阳之终,戴眼反折,瘛疚,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小便不利,遗尿,尿浊,尿血,头痛,目痛,迎风流泪,鼻塞流涕,鼻衄,目黄,疟痔疾,癫狂,胎位不正,项,背,腰,骶,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不能运用等。

3 怎样对治足太阳膀胱经发生的病变?

太阳伤寒是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主证:恶寒,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主方麻黄汤,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穴取大杼、肺俞、太渊、列缺、合谷、偏历、大椎、后溪等,针灸并用,用泻法。

太阳腑证是太阳经证不解,随经入腑,风寒化热入里所表现的证候。有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两种,太阳蓄水证是膀胱水热互结所表现的证候。主证烦渴引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小腹张满。应化气行水,兼解表邪。主方为五苓散。选取肺俞、肾俞、膀胱俞、委中、中极、合谷、内关、三阴交等穴,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4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起于晴明终于至阴,计67穴,左右共134穴。分布于眶周、前头、头顶、颈部、背腰部的脊椎两侧。下肢后外侧及小趾末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分别包括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至阴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57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图

足太阳膀胱经识记歌:

多血少气膀胱经,起于睛明至阴终。头面项背腰下肢,热病神志小便难。

内眦上方是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

天柱正中上五分,随后旁开一寸三。

胸一大杼二风门,三是肺俞五心俞。

七膈九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

三焦腰一肾腰二,腰四大肠骶一小。

膀胱骶二次髎孔,承扶臀下横纹中。

委阳腘窝外筋旁,委中腘窝纹中央。

膏肓胸四开三寸,志室腰二旁三寸。

秩边平第四骶孔,正中嵴旁开三寸。

承山腓肠肌腹间,昆上七寸是飞扬。

昆仑外踝跟腱间,申脉外踝下凹陷。

五跖头后取束骨,至阴小趾外甲角。

5 足太阳膀胱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足太阳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阳经别,在腘窝部位从足太阳经脉分出(离),沿膀胱经的内侧支上行,在骶骨下5寸别行进入肛门,入腹(入),向内属于膀胱,散布联络肾,沿脊柱两旁肌肉,穿过横膈,分布于心,进入心,散布心内;主支上行,循脊部两旁肌肉继续上行,浅出项部(出),仍归入足太阳本经(合)。

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肾和膀胱,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足太阳膀胱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肾脏与足少阴肾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足太阳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阳经络脉,名飞扬。在外踝上7寸足太阳膀胱经的飞扬穴处分出,横行穿过腓肠肌等肌肉,与相表里的足少阴肾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浅部通路。

8 足太阳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有主次二支:次支沿小趾背侧向后上行,结于踝关节(所属肌肉和肌腱有:腓骨短肌腱,腓骨长肌腱,伸趾短肌),从外踝沿下肢外侧斜上行结于膝部(所属肌肉有:腓骨长肌及短肌);主支从小趾起,沿足外侧向后行,结于足跟,沿跟腱上行,结于腘外侧(所属肌肉有:腓肠肌外侧头),在腓肠肌腱外侧处(踹外),分支上行走小腿后面,结于腘内侧(所属肌肉有:腓肠肌内侧头),内外两支在腘窝上方,并行于股后面,结于臀部(所属肌肉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臂大肌等)。向上行沿脊旁上项(所属肌肉:浅层有背阔肌及其肌腱,斜方肌等;深层有背棘肌,头棘肌,头半棘肌,头夹肌等)。在项部有一分支,前行结于舌根(所属肌肉主要有:二腹肌后腹及舌肌)。其主干上行结于枕骨(所属肌肉主要有:头夹肌,头半棘肌等)。从枕上行经头顶,下行前额,结于鼻(所属肌肉有:枕肌,帽状筋膜,额肌),并分布于上眼睑(所属肌肉有:眼轮匝肌上部及上眼睑肌)。结于鼻者,又下行结于鼻旁(所属肌肉有:鼻肌,上唇方肌内眦头)。从背部肩胛下角分出二支:第一支从腋后向外上方斜行,经过肩胛结于肩峰关节(此支所属肌肉主要有斜方肌的一部分);第二支从腋后入腋下,出腋前,斜行经胸出于缺盆(锁骨上窝部),再上行结于耳后乳突(所属肌肉主要有:背阔肌,胸大肌上半部和胸锁乳突肌等)。从缺盆处又分出一支,斜行经面颊结于鼻旁(所属肌肉主要有:颈阔肌前部,鼻肌鼻翼部,上唇方肌眶下部等)。

9 发生在足太阳经筋上的症候有哪些?

足小趾支撑不适,足跟部肿痛,腘窝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高,腋窝支撑不适,锁骨上窝扭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10 足太阳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足部分布于足外侧面及第五足趾背面,外踝的后面及足跟等区。下肢分布于腓肠肌外缘至腓肠肌内侧头后面,腘窝、股二头肌外缘至半腱肌内缘,臀大肌区。腰背部内沿督脉皮部,外沿腰部外侧、腋后、肩胛冈内侧部、颈后斜方肌外缘。头部内沿督脉皮部,外沿督脉皮部外2.5~3.5厘米,后宽前窄,直达眼内角。

11 归入足太阳膀胱经的药物有哪些?

桂枝、羌活、防风、藁本、蔓荆子、麻黄、黄柏、大黄、白术、白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茵陈蒿、防己、木通、瞿麦、扁蓄、萆薢、石苇、地肤子、海金沙、金钱草、椒目、独活、威灵仙、荜澄茄、琥珀、木香、乌药、金铃子、水蛭、甘草、鸡内金、葶苈子、金樱子、桑螵蛸。

报使药:羌活。

第十一节 足阳明胃经Zuyangmingweijing

足阳明胃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下肢内侧前面,体内部分属胃、络脾。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足太阴脾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相应位置的外部。本经共有45对经穴。

1 足阳明胃经循行哪些部位?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之迎香穴,夹鼻上行到鼻根部,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脉交会于睛明穴,向下沿着鼻柱的外侧,进入上齿中,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颊唇沟任脉经的承浆穴,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颌角颊车穴,上行到耳前,经过足少阳经的上关穴,沿着鬓发边际,而至前额上部。

其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过人迎穴;沿喉咙,进入锁骨上窝的缺盆穴,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胃,联络脾脏。其直行的脉,由缺盆穴向下,经过乳头,夹脐旁,进入腹股沟中央的气街处。

其腹内又一支脉,起于胃的下口幽门部位,向下沿腹腔内,到腹股沟中央的气街处.与主干相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穴,直抵伏兔部,通过膝部的犊鼻穴,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到达足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

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三寸处之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足中趾外侧。

其又一条支脉,从足跗上冲阳穴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连接。古代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足阳明胃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发冷恶寒,洒洒颤抖,喜欢,屡屡呵欠,颜面黯黑,病发时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闭门塞窗独自居处,严重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胸膈、胃肠作响,腹胀;发为骭厥:气血逆阻,厥冷、麻木、酸痛。主血所生病,表现为躁狂,疟疾,温热病,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口唇疮疹,颈肿,喉咙肿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疼痛,足中趾不能运用。经气瘚逆致癫剷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经气终绝可致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足阳明胃经主治脘腹胀满,胃痛,呕吐,肠鸣,水肿,口眼歪斜,唇疹,咽喉肿痛,颈肿,鼻衄,惊惕,发狂,热病,胸部及膝膑等经脉稗部位疼痛等。胃经主病歌:足阳明动洒洒寒,善呻数欠黑侵颜,病至恶见人与火,闻木声惊心怵然,闭户塞牖欲独处,登高而歌弃衣走,贲响腹胀为肝厥,主血生病狂疟见,温淫法出鼻鼽衄,口唇胗颈喉肿,大腹水肿膝膑痛,膺乳气街股伏兔,肝外足肿上皆痛,下至中趾不为用,气盛身前尽皆热,消谷善饥溺色黄,不足身前皆寒栗,胃中寒则满而胀。

3 怎样对治足阳明胃经发生的病变?

阳明经证为胃热弥漫周身肌肉所表现的证候。主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面红赤,心烦,舌红,苔黄干燥,脉洪大滑数。宜清泄热邪,养阴生津。主方白虎汤。选取合谷、曲池、颊车、内庭、足三里、大椎、阴郄、后溪、廉泉、金津、玉液等穴,只针不灸,泻法。

4 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足明阳胃经的腧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分布于头面、颈、胸腹、下肢的前外侧面,左右各45穴。足明阳胃经的腧穴包括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厉兑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63页附录表2-11)

下面简单介绍部分腧穴。承泣穴是临床常用穴,阳跷脉、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巨髎穴是阳跷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地仓是临床常用穴,并且是阳跷脉、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下关穴是临床常用穴,且是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头维穴是临床常用穴,同样是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缺盆穴是临床常用穴。梁门穴是临床常用穴。天枢穴是临床常用穴,且是大肠之募穴。水道穴是奇穴,左称胞门,右称子户。气冲穴是冲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梁丘穴是本经郄穴。足三里穴是本经合穴。上巨虚穴是大肠之下合穴。下巨虚穴是小肠之下合穴。丰隆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络穴。解溪穴是临床常用穴,本经经穴。冲阳穴是本经原穴。内庭穴是本经荥穴。厉兑穴是本经井穴。

足阳明胃经识记歌:

多气多血是胃经,起于鼻旁历兑停。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地仓口角四分寻,颊车咬肌高处迎。下关张口骨支起,头维四五傍神庭。人迎喉结旁动脉,梁门下四是天枢。天枢脐旁二寸平,枢下三寸为水道。归来水道差一寸,伏兔膝上六寸中。梁丘膝上二寸呈,膝下三寸三里迎。三里下三上巨虚,巨虚下二条口行。在下一寸下巨虚,条外一寸是丰隆。解溪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二三趾缝寻内庭,历兑二趾外甲旁。足阳明胃经腧穴图

5 足阳明胃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足阳明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胃经经脉分出(离),上行进入腹腔之内(入),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过横膈,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出),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来联系目系,仍会合于足阳明经(合)。

足阳明胃经的经别,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脾和胃,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足阳明胃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脾脏与足太阴脾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足阳明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足阳明经络脉,名丰隆。在距离足外踝尖上8寸足阳明胃经的丰隆穴处分出,一支横穿胫骨,与相表里的足太阴脾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浅部通路。另一支支脉沿胫骨外缘上行,经腹胸上行,络于头项部,在大椎穴处与各阳经的经气会合,向下绕喉咙及咽峡部。

8 足阳明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足阳明经筋,起于第二、三、四足趾端,沿足背向上行,结于踝关节(所属肌肉主要有:伸趾长肌及其肌腱,伸趾短肌等)。在踝关节分为内外两支:外侧支,从踝关节起,外斜沿腓骨上行,结于膝关节外侧腓骨头前面(所属肌肉主要有:伸趾长肌,腓骨长肌和短肌),再沿股外侧上行,结于股骨大转子处(所属肌肉有:股外侧肌及股直肌),向上经胁肋转向背部连系于胸椎(所属肌肉主要有:股外肌,髂胫束,腹外斜肌,前锯肌,背阔肌的一部分);内侧支,从踝关节起,上沿胫骨,结于膝关节前,分支结于胫骨的外侧,与足少阳经筋相合(所属肌肉主要有:胫骨前肌)。从膝关节沿股前面上行,结于腹股沟的耻骨(所属肌肉主要有:股直肌,股外肌,股内侧肌等)。上行沿腹正中线两侧,结于缺盆的胸锁关节处(所属肌肉主要有:腹直肌及胸大肌的一部分),上颈至下颌(所属肌肉主要有:颈阔肌前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等)。在下颌分前后两支:前支从下颌起,沿口角外侧上行会于鼻侧,结于鼻部,并分布于下眼睑,上方合于太阳经筋(所属肌肉主要有:颊肌,三角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鼻肌及眼轮匝肌下部等);后支从下颌起,在颊部斜行向上结于耳前(所属肌肉主要有:颈阔肌后部,茎舌骨肌,二腹肌后部等)。

9 发生在足阳明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足阳明经筋受到外邪侵袭,人体的下半身会出现脚中趾及小腿前面抽筋,脚部肌肉僵硬跳动,伏兔部位抽筋,大腿出现浮肿等现象。在人体上半身则有缺盆处出现疼痛、脸颊疼痛以及口角出现歪斜的状况。足阳明经筋出现病变,古时被称为“季春痹”。

10 如何对治发生在足阳明经筋上的病症?

足阳明经筋发生了病变,要针对不同的病症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因为受寒而出现经筋的紧张,或者是因为受热出现经筋的松弛使得口角歪斜,那么应使用白酒调和桂末涂抹弛缓的脸颊部位,然后用桑钩钩住嘴角,并用桑枝作为柴火放在小壶中燃烧,并使壶中的热气效用的高度与病人能感知热气的高度要一致。对于受寒的部位,用膏药敷在上面,再辅以酒的作用,在疼痛处按摩。除此之外的经筋病变要使用针刺来治疗。针刺的时候要针对病痛的地方来下针,找到疼痛部位的穴位,要采取火针快速地刺进去,然后快速地拔出。同时,如果疾病疼痛的程度在随着治疗改变,针刺的次数也要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11 足阳明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足部分布于第二趾外侧及第三趾内侧,以同等宽度分布于足背部。下肢部外沿足少阳胆经皮部,内沿胫骨前嵴、膑骨内缘、股直肌内侧。腹胸部内沿足少阴肾经皮部,外沿腹直肌外缘、乳头外侧至锁骨上窝。颈部分布于气管两侧。面部分布于下颌、耳前、颞区、下眼睑等区皮肤。

12 归入足阳明胃经的药物有哪些?

白芷、升麻、葛根、防风、辛荑、生姜、葱白、胡荽、槟榔、香薷、牛蒡子、蔓荆子、淡豆豉、瓜蒂、食盐、藜芦、人参、大黄、芒硝、芦荟、大麻仁、巴豆、石膏、知母、寒水石、栀子、竹叶、芦根、谷精草、犀角、玄参、白薇、银柴胡、丝瓜络、黄连、苦参、胡黄连、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白头翁、白藓皮、土茯苓、白蔹、漏芦、山慈菇、橄榄、西瓜、荷叶、绿豆、藿香、苍术、厚朴、砂仁、草豆蔻、白豆蔻、白茯苓、茵陈蒿、滑石、冬瓜子、通草、萆薢、木瓜、秦艽、蚕砂、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胡椒、丁香、荜拨、荜澄茄、高良姜、小茴香、代赭石、地龙、陈皮、大腹皮、枳实、木香、乌药、沉香、檀香、甘松、薤白、三七、柿蒂、白芨、百草霜、茅根、藕节、伏龙肝、血余炭、瓦楞子、穿山甲、皂角刺、王不留行、干漆、白术、扁豆、粳米、甘草、饴糖、生地、沙参、西洋参、麦冬、石斛、玉竹、莱菔子、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阿魏、半夏、白附子、旋复花、瓜蒌、天花粉、竹沥、竹茹、昆布、海藻、荸荠、枇杷叶、赤石脂、禹余粮、乌梅、肉豆蔻、刺猬皮、使君子、芜荑、槟榔、雷丸、榧子、大蒜、石榴皮、苦楝根皮。

报使药: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第十二节 足少阳胆经Zushaoyangdanjing

足少阳胆经,体表部分主要循行于下肢外侧中间,体内部分属胆、络肝。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其经别、别络分别从深部、浅部加强本经与足厥阴肝经的联系。其经筋、皮部分布在相应位置的外部。本经共有44对经穴。

1 足少阳胆经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阳胆经,起始于目外眦瞳子髎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之颔厌穴,下行至耳后风池穴,沿着头颈,行走于手少阳经之前面,到肩上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左右相交,退回来,向前进入锁骨上窝。

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来走在耳前,至目外眦之后方。其另一条支脉,从目外眦分出,下行到大迎穴,折行与手少阳经会合,一起到达目眶下部,下行经颌角部之颊车穴,至颈部与前入锁骨上窝之脉相会合,复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脏,归属于胆,沿着胁肋的里边,出于腹股沟中央的气街部,绕过外阴部毛际,横入股骨大转子部。

其直行的脉,从锁骨上窝部,向下行于腋窝下,沿着侧胸部,经过季胁,与前进入股骨大转子部的脉相会合,再下行于股外侧,出于膝部外侧之阳关穴,下行经腓骨的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端,浅出外踝前下方,沿足跗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之窍阴穴。

其又一条支脉,由足跗部之足临泣穴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出足拇趾外侧端,回过来贯穿趾甲部分的丛毛,与足厥阴肝经相连接。古代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示意图

2 发生在足少阳胆经上的病候有哪些?

经气变动引起口苦,喜好叹气,胸胁疼痛,不能转侧,甚则颜面像有微薄灰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足外侧热。可发为足少阳经循行部位经气阻逆,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状,称为阳厥。主骨所生病,表现为头痛,颞痛,目外眦痛,锁骨上窝肿痛,腋下肿,如马刀挟瘿等,自汗出,战栗发冷,疟疾;胸部、胁肋、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外踝前面,乃至全身各骨节都酸痛,小趾侧的次趾运动不灵活。经气厥逆引起暴聋颊肿而热,胁痛。经气终绝致耳聋,百节皆纵,目晨系绝,面色先青白,乃死。

足少阳胆经主治口苦,往来寒热,善太息,胁痛,偏头痛,锁骨上窝肿痛,腋下痛,瘰疬,目外眦痛,颔肿,目眩,面色灰暗,下肢外侧酸痛,足第四趾不能运用。

胆经主病歌:

足少阳动病口苦,太息胁痛不能转,甚面微尘体无泽,足外反热阳厥逆,是主骨所生病者,目锐眦痛头颔疼,缺盆肿痛腋下肿,马刀夹瘿与汗出,振寒疟兮胸胁痛,肋髀膝外胫绝骨,外踝前与诸节痛,小趾次趾不为用。

3 怎样对治足少阳胆经发生的病变?

少阳病为胆经胆腑的病证,属于《伤寒论》足病手不病文法。少阳病为寒热交争于胆经胆腑,胆胃郁热所表现的证候。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默默心烦,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寒热往来,胸胁胀满疼痛,舌苔黄,脉弦。主方小柴胡汤解表清里,和解少阳。针灸选取阳池、外关、支沟、内关、期门、太冲、丘墟、阳陵泉等穴,只针不灸,泻法。

4 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有哪些?

起于瞳子髎终于窍阴,计44穴,左右共88穴。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包括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颌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凤池穴、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本经穴位主治及灸法见567页附录表2-12)

其中,瞳子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上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颌厌穴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悬颅穴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会穴。悬厘穴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本神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阳白穴是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穴。头临泣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风池穴是手足少阳、阳维之会穴。肩井穴是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与阳维脉的会穴。辄筋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日月穴是胆之募穴、足太阴脾经与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的会穴。京门穴是肾之募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是足少阳胆经与带脉的会穴。居髎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的会穴。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阳陵泉穴是本经合穴、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足少阳胆经识记歌:

多气少血为胆经,起瞳子髎止窍阴。头侧耳目鼻喉恙,身侧神志热妇良。

外眦五分瞳子髎,听会屏间切迹前。完骨乳突后下方,阳白眉上一寸藏。入发五分头临泣,风池耳后发际陷。肩井大椎肩峰间,日月乳下平七肋。带脉侧腹十一肋,游离端下平脐处。环跳髀枢陷中间,风市腘纹上七寸。直立垂手中指尽,腓骨前下阳陵泉。光明外踝上五寸,悬钟三寸骨前缘。外踝前下寻丘墟,临泣四趾后方藏。侠溪四五趾间觅,四趾外端足窍阴。足少阳胆经腧穴图

5 足少阳胆经的保健穴有哪些?

6 足少阳经别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阳经别,在股外侧髋关节处从足少阳经脉分出后(离),斜向内上,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阴部阴毛处,和足厥阴肝经相衔接,交通两经经气。上行至季肋,进入腹腔(入),归属于胆,散布到肝脏,穿过横膈,上贯心中,挟食道,浅出于下颌中间(出),散布在面颊部,从外眼角进入眼球,联系目系,在外眦与足少阳经脉相互会合(合)。

足少阳胆经的经别,与足少阳胆经的经脉向心同行,分布于肝和胆,构成经脉、经别在体内深部的并联线路,加强了足少阳胆经与这两个脏腑的联系。在外阴与足厥阴肝经经别相衔接,构成了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深部通路。这是表里相合的六合之一。

7 足少阳别络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阳经络脉,名光明。在外踝上方5寸足少阳胆经的光明穴处分出,分为两支:一支走向胫骨外侧,与足厥阴肝经相衔接,构成了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表里相合、经气交流的浅部通路;另一支向下联络足背。

8 足少阳经筋循行哪些部位?

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五趾,向后行于足背,结于踝关节(所属肌肉主要有:伸趾短肌)。向上沿胫骨外侧,结于膝关节外侧(所属肌肉有:伸趾长肌,腓骨短肌,腓骨长肌)。在膝关节处有一分支,斜行于股前的伏兔穴处(所属肌肉:主要为股直肌)。其主干,上行股外侧至髋关节处(所属肌肉主要有:股外侧肌及股间肌),在髋关节下方有一分支,斜行至骶部(所属肌肉主要有臀大肌)。主干从髋关节处上行,经过腹侧、胸侧,上行至腋前方分布于胸的乳部,再上行结于缺盆(所属肌肉主要有:腹外斜肌,前锯肌,胸大肌等)。在腋前方有一分支,自腋前上至缺盆,与前支会合。从缺盆上行,沿足太阳经筋前方,经耳后绕至额角,左右交会于头顶(所属肌肉主要有:斜方肌前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耳后肌,耳上肌,颞肌等)。在额前处有一分支,下走耳前,至下颌,再转向颧骨前方上行,结于鼻旁(所属肌肉主要有:颞肌前部,耳前肌,嚼肌,颊肌,上唇方肌内眦及鼻肌等)。在鼻旁的下方又分支,斜行结于眼外角(所属肌肉主要有:眼轮匝肌)。

9 发生在足少阳经筋上的病候有哪些?

足少阳经筋如果受到了外邪的侵袭,整条经筋都会产生不适。本经筋的起始处脚的无名趾发生抽筋的现象,向上会导致膝部外侧也抽筋,软肋等地方也会有疼痛出现,再向上,缺盆、颈部都会出现肌肉紧张等现象。在面部,足少阳经筋有一条是从左侧走向右侧的,如果这条筋受到影响,则右眼无法张开。这些病在古时候被称为“孟春痹”。

10 归入足少阳胆经的药物有哪些?

柴胡、木贼草、胆矾、栀子、夏枯草、决明子、熊胆、黄芩、黄连、龙胆草、苦参、秦皮、连翘、青蒿、茵陈蒿、金钱草、秦艽、牡蛎、酸枣仁、青皮、川芎、郁金、半夏、甘草、猴枣、代赭石。

报使药:柴胡、青皮。

11 足少阳皮部循行哪些地方?

足部分布于第三趾外侧及第四足趾背面,以同等宽度分布于足背及踝关节前面。下肢后沿足太阳膀胱经皮部,前沿外踝前、腓骨前缘、膑骨外侧缘、股外侧肌前缘处、髂骨前棘,直上至腋前。肩部经肩关节前后,在肩上合二为一。颈部分布于斜方肌外。头部内沿足太阳膀胱经皮部,外沿耳后及耳上发际,至耳前颧骨弓和上眼睑等区皮肤。足少阳皮部循行部位示意图

12 如何利用足少阳胆经养生?

午夜11时至凌晨1时(子时),气血流注胆经,胆经旺。人在子时之前进入熟睡状态,胆经才可代谢排毒。“胆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如果睡得好,清晨后头部清晰,气色红润,如果睡不好,气色青白,特别容易患肝部结石。利胆饮食:花生、芝麻、核桃仁、葡萄、香蕉、西红柿、莲藕、韭菜、木耳、鸡肉、牛肉、海带等。

第三章 细说奇经八脉

第一节 任脉Ren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任脉、络脉及其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任脉循行哪些部位?

任脉,起始于小腹内,向下出于会阴部,再上至阴毛部,而入腹内,沿腹部正中线,直达咽喉部,再经下唇内,环绕口唇,通过面部,而进入目下。古代任脉循行部位示意图

2 任脉主治哪些疾病?

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如疝气,月经不调,带下,流产,不孕症,小腹肿块,遗尿,小便不利,遗精,阴中痒痛等证。

任脉主病歌:

任脉男子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见,脉别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尾翳缘。

3 任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任,为担任、妊养之义。(1)总任诸阴经,调节阴经经气。任脉行于身前正中线,与足三阴经交会于中极、关元,与足厥阴经交会于曲骨,与足太阴经交会于下脘,与手太阴经交会于中脘,与阴维脉交会于廉泉、天突等,可以总任诸阴经,故被称为“阴脉之海”,对全身阴经经气有调节作用。(2)任主胞胎,为生养之本。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任脉通畅、血液充足,则月经来潮,经期正常,可以孕育养胎,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平圣惠方》说:“夫任者妊也,此是人生生养之本。”

4 任脉经穴有哪些?

任脉起于会阴终于承浆,计24穴。主要穴位有会阴穴、曲骨穴、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神阙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浆穴。任脉交会穴有承泣(足阳明经)、龈交(督脉)。此外,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通于任脉。其中,会阴穴是督脉、冲脉之会,任脉别络。曲骨穴是足厥阴、任脉之会。中极穴是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关元穴是足三阴、任脉、冲脉之会,小肠之募穴。石门穴是三焦之募穴。阴交穴是足少阴、任脉、冲脉之会。下脘穴是足太阴、任脉之会。中脘穴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是会,胃之募穴,腑会中脘。上脘穴是手太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巨阙是穴心之募穴。鸠尾穴是任脉之别络。膻中穴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天突穴、廉泉穴是阴维脉、任脉之会。承浆穴是任脉、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任脉经穴识记歌:

任脉经穴图

阴脉之海为任脉,起于小腹承浆停头面项胸及脘腹,泌尿生殖作用宏中极脐下四寸处,向上一寸是关元气海脐下一寸半,神阙就在脐中央脐上二寸是下脘,三寸建里四中脘上脘就在五寸上,膻中藏在两乳间胸骨上窝天突占,廉泉颌下喉结上舌骨体上凹陷处,承浆颏唇沟中陷。

5 任脉有哪些保健穴?

6 如何进行任脉上的病机分析?

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身前,沿正中线上行,对于阴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阴脉之海”之称。任脉阻滞不通则经闭;任脉不通,气血失养则宫寒不孕,带下色白;气滞瘕聚则小腹积块,胀满疼痛,游走不定;任脉不通,肝经气滞,则睾丸胀痛,疝气。“任主胞胎”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维持妊娠。任脉虚衰不能妊养胞胎,则胎动不安,小腹坠胀,阴道下血,甚或滑胎;任脉虚衰,不能调节月经,月经愆期或经闭,或淋漓不尽;任脉虚衰,气血失于濡养,则头晕目花,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无力亦为虚衰之象。

7 如何利用任脉诊治疾病?

从脉象上看,寸、关、尺三部紧小实长。任脉主病:疝气阴痛,小便不利或遗尿,女子带下,瘕聚,不孕。

治疗则取穴列缺。选药以龟甲为代表,以及紫河车、鳖甲、阿胶、鱼胶、淡菜、蚌水等“血肉填阴”。

8 归于任脉的药物有哪些?

苍术、吴茱萸、香附、木香、川芎、丹参、白术、甘草、当归、枸杞、龟板、鳖甲、槟榔、鹿茸、鹿衔草、巴戟天、紫河车、白果、山药、芡实、覆盆子、王不留行。

9 任脉别络是如何循行的,有何病候?

任脉别络名曰尾翳。起于胸骨剑突处任脉的鸠尾穴,下行分散于腹部。实证为腹部皮肤疼痛。虚证为腹部皮肤瘙痒。

第二节 督脉Du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督脉、络脉及其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督脉循行哪些部位?

督脉,起始于小腹内,向下出会阴部,向后沿着脊柱里面上行,直达项后风府穴而进入脑内,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达头顶,经过前额下行至鼻柱下方。古代督脉循行部位示意图

2 督脉主治哪些疾病?

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如角弓反张,脊柱强痛,头重,眩晕,冲心痛,不孕,尿闭,遗尿,痔疾,小儿惊厥,嗌干等证。

督脉主病歌:

督脉少腹冲心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实别脊强而反折,虚则头重高摇巅,女子不孕患癃痔,下为遗溺上嗌干。

3 督脉有哪些生理功能?

督是总督、督管、统率之义。(1)总督诸阳经,调节阳经经气。督脉行于背部正中线,与手足阳经交会于大椎,与足太阳经交会于百会、脑户,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因此,与各阳经均有联系,可以总督诸阳经,被称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经气起调节作用。(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于脑,与脑髓关系密切,有病可见脊强和厥。督脉又络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所以精冷不孕等生殖系统疾病,常从督脉论治。

4 督脉经穴有哪些?

督脉起于长强终于龈交,计28穴。穴位有长强穴、腰俞穴、腰阳关穴、命门穴,悬枢穴、脊中穴、中枢穴、筋缩穴、至阳穴、灵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哑门穴、风府穴、脑户穴、强间穴、后顶穴、百会穴、前顶穴、囱会穴、上星穴、神庭穴、素髎穴、人中穴、兑端穴、龈交穴。督脉交会穴有会阴(任脉)、风门(足太阳经)。此外,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通于督脉。其中,长强是督脉、足少阴、少阳之会,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陶道穴是足太阳、督脉之会。大椎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哑门穴是督脉、阳维之会。风府穴是足太阳、阳维、督脉之会。脑户穴是足太阳、督脉之会。百会穴是手足三阳、足厥阴、督脉之会。神庭穴是足太阳、阳明、督脉之会。人中穴是手足阳明、督脉之会。龈交穴是足阳明、任脉、督脉之会。

督脉经穴识记歌:

督脉阳脉之总督,起于胞中止龈交。神志热病及肛肠,头项腰骶背亦可。长强尾尖肛门间,腰四阳关平髂嵴。命门腰二棘突下,胸七至阳三身柱。大椎就在颈七处,颈一棘下是哑门。风府百会后发际,直上一寸为风府。直上七寸是百会,上星前发上一寸。素髎鼻尖正中夹,鼻唇沟上取水沟。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图

5 督脉的保健穴有哪些?

6 如何进行督脉上的病机分析?

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耳鸣耳聋;督脉沿脊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舌淡,脉细弱为虚衰之象。督脉主司生殖,为“阳脉之海”,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固摄作用减弱,则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亦为虚象。

7 如何利用督脉诊治疾病?

从脉象上看,寸、关、尺三部浮而弦长,直上直下。主病:癫痫,肝风之昏厥,脊强反折、不得俯仰。

治疗应选穴后溪、大椎、关元。

选药宜以鹿茸为代表,选取鹿角胶、鹿角霜,以及牛羊猪等动物的脊髓。叶天士将督脉药分为通阳刚药、通阳柔剂两种:“余以柔剂阳药,通奇脉不滞,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

注:别名斑龙珠。性温,味甘、咸,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中火盛,肺有痰热及外感热病未愈者均禁服。鹿茸

8 归于督脉的药物有哪些?

细辛、藁本、苍耳子、附子、肉桂、黄芪、狗脊、羊脊骨、鹿茸、鹿角霜、鹿角胶、鹿衔草、白果、枸杞、川椒、蛇床子、益智仁、补骨脂。

9 督脉别络是如何循行的,有何病候?

督脉别络,名曰长强。起于尾骨端督脉的长强穴,分为两支,从脊柱两旁夹脊(膂)经过腰、背、颈,上项,散布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分别与其外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相衔接,入贯脊柱两旁的肌肉。

实证为脊强。虚证为头重高摇之(头重难支,必从高而摇之)。

第三节 冲脉Chong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冲脉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冲脉循行哪些部位?

冲脉,起始于小腹内,向下出于会阴部,沿脊柱上行,经气冲部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从横骨穴沿腹部两侧夹脐上行,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冲脉循行示意图

2 冲脉的交会穴有哪些?

冲脉无本经经穴,只有交会穴,交会穴起于会阴终于幽门,计13穴,左右共25穴。包括会阴(任1)、气冲(胃30)、横骨(肾11)、大赫(肾12)、气穴(肾13)、四满(肾14)、中注(肾15)、肓俞(肾16)、商曲(肾17)、石关(肾18)、阴都(肾19)、通谷(肾20)、幽门(肾21)。

3 发生在冲脉的病候有哪些?

逆气,腹里拘急,脐上至心下引痛,不能食,身寒而佚栗。

冲脉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之作用,冲脉气机升降失司,则气从小腹上冲,或呕吐,恶心,咳唾,吐血;冲脉起于胞中,冲脉气逆,则腹内拘急疼痛,胸脘攻痛,妊娠恶阻。“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能力及调节月经作用,冲脉虚衰,血海不足测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不孕,或初潮经迟,或绝经过早,小腹疼痛;血虚濡养功能减弱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男子冲脉伤损则阳器不用;血海不足则发育不良,或须毛稀少,不能生育;舌淡,脉细弱为虚衰之象。冲脉气结,气机失于调达则经行不畅,量少或愆期,或乳房胀痛,乳汁量少,或小腹积块,游走不定。

4 冲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冲,有冲动、要冲、上冲等义。

十二经脉之海能通行十二经。冲脉分布广泛,上至头,下至足,前至胸,后至背,可谓贯穿全身,又并任脉,通督脉,通行十二经。能渗诸阳、灌诸阴,容纳、调节、“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故《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之为“太冲脉”,《灵枢·动输》称之为“十二经脉之海”,《灵枢·逆顺肥瘦》称之为“五脏六腑之海”。

冲为血海,关系女子月经。冲脉起于胞中,《灵枢·海论》中说,冲脉为“血海”,女子月经来潮及孕育功能以血为物质基础,故均与冲脉盛衰密切相关。任脉通畅,冲脉血盛,则月事以时下,并能孕育胎儿;若任脉不通,冲脉不盛,则经病或不孕。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之脉,则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漏、经崩等病生焉。”因此临床治疗妇科疾病,多以调理冲任为要。

5 冲脉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吐血。

冲脉气逆可表现为气从小腹上冲,或呕吐,恶心,咳唾,吐血,或腹内拘急疼痛,胸脘攻痛,或妊娠恶阻。

冲脉虚衰可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不孕,或初潮经迟,或绝经过早,小腹疼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男子阳器伤损或发育不良,胡须、阴毛稀少,不能生育,舌淡,脉细弱。

冲脉气结可表现为经行不畅,量少或愆期,或乳房胀痛,乳汁量少,或小腹积块,游走不定。

6 冲脉为什么又叫“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

出自《素问·骨空论》等篇。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冲脉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女子月经来潮和孕育功能都以血为物质基础,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冲脉又称血海。

7 如何利用冲脉诊治疾病?海”?

从脉象上看,寸、关、尺三部皆牢、坚实弦长、直上直下。主病:逆气从小腹上冲心胸而痛;腹里拘急,二便不畅;疝瘕;妇女月经、胎产失常。

治疗宜选穴公孙、关元、阴交、气穴、四满等腹部交会穴,均主治“奔豚气上下”。

选药以利气通络为主,如延胡索、川楝子、香附、绛香、吴茱萸、青葱等,辛香入络,苦温通降。叶天士云:“(紫)石英收镇冲脉。”注:别名楝实、金铃子、仁枣、苦楝。性寒,味苦,归肝、小肠、膀胱经,小毒。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脾胃虚寒者禁服。本品有毒,过量及久服可致头昏、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川楝子

8 归于冲脉的药物有哪些?

苍术、吴茱萸、香附、木香、川芎、丹参、白术、甘草、当归、枸杞、杜仲、肉苁蓉、紫河车、黄芩、黄柏、山药、扁豆、莲子、芦荟、木香、槟榔、龟板、鳖甲、鹿茸、鹿衔草、巴戟天、紫石英、王不留行。

第四节 带脉Dai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带脉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带脉循行哪些部位?

带脉,起始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至带脉穴,通过五枢穴与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2 带脉经穴和交会穴有哪些?

带脉无本脉经穴,只有交会穴。带脉交会穴起于带脉终于维道,为带脉(胆26)、五枢(胆27)、维道(胆28)3对交会穴,左右共6穴。俱属足少阳胆经。带脉循行示意图

3 带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带有束带而前垂之义。约束纵行诸脉。十二正经以及奇经中其他七经均为上下纵行,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总束纵行诸脉的作用,《太平圣惠方·辨奇缈乙脉法》称:“夫带者,言束也,言总束诸经,使得调柔也。”

主司妇女带下。带固腰膂,而约束诸经。若带脉亏虚,不能约束经脉,多见带下量多,腰酸无力等症状。故《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4 带脉主治哪些疾病?发生在带脉的病候有哪些?

带脉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腹痛,疝气,腰胁痛。现多用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发生在带脉的病候有腹部胀满,腰软无力,带下,下肢痿软等。

5 如何利用带脉诊治疾病?

从脉象上看,关部脉紧,左右弹动。主病:腰腹胀满酸楚,男子遗精淋浊,女子带下,崩漏,月经不调,子宫脱垂。

治疗宜选穴临泣。选药为五味子、山药、莲子、芡实、金樱子、覆盆子等固摄下焦,以及白芍、续断、龙骨、艾叶、升麻等药。

注:别名薯蓣、山芋、淮山药、野山豆、山板术、九黄姜、白药子、野白薯、佛掌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慎服。山药

6 归于带脉的药物有哪些?

升麻、当归、熟地、白芍、白术、山药、甘草、黄芩、黄柏、艾叶、干姜、龙骨、牡蛎、乌贼骨、续断、车前子、五味子。

注:别名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北升麻、川升麻。性微寒,味辛、微甘,归肺、胃、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者禁服。升麻

第五节 阴跷脉Yinqiao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阴跷脉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阴跷脉循行哪些部位?

阴跷脉,起始于内踝下之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进入前阴部,再上沿腹胸的里面,到达锁骨上窝,上行出结喉旁,经鼻旁,至目内眦睛明穴,与阳跷脉,手足太阳相会合。阴跷脉循行示意图

2 阴跷脉的交会穴有哪些?

阴跷脉无本经经穴,只有交会穴,交会穴起于照海终于晴明,计3穴,左右共6穴。包括照海(肾6)、交信(肾8)、晴明(膀胱1)

3 阴跷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跷,有轻捷跷健之义。

阴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太平圣惠方·辨奇经八脉法》中说道:“夫跷脉者,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励作之所由也。故曰跷脉也。”阴跷脉起于足踝下,从下肢内侧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气和调节肢体筋肉运动的机能。可使下肢运动矫健捷疾。特别是女子多静,以阴跷脉为主。

阴跷脉主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灵枢·寒热病》:“阴跷、阳跷,左右相交……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跷脉有润泽眼目、司眼睑开合的功能。卫气主要通过跷脉而散布周身,卫气行于阴则阴跷盛而目闭欲睡。

4 阴跷脉发生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阴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驰缓而内侧肌肉拘急的足内翻、腿腹肌削,痿痹无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轾眦,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5 如何利用阴跷脉诊治疾病?

从脉象上看,尺部脉紧,左右弹手。主病:瘫痪或癫痫,下肢阳缓阴急。

治疗宜选穴照海。选药宜选取熟地黄、山茱萸、当归、白芍、酸枣仁、石菖蒲、远志、瓜蒌、知母、黄柏等。

注:别名熟地。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本品用时宜配砂仁、陈皮等,以防腻滞碍胃。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熟地黄

6 归于阴跷脉的药物有哪些?

肉桂、防己、虎骨、穿山甲。

注:别名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本品性大热,味辛、甘,归脾、肾、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肉桂

第六节 阳跷脉Yangqiao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阳跷脉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阳跷脉循行哪些部位?

阳跷脉,起始于足跟外侧之申脉穴,沿外踩后上行,经过腓骨后缘,大腿外侧,胁肋部,从腋缝后上肩胛外侧,到颈部上过口旁,进入目内眦睛明穴,与阴跷脉,手足太阳会合,再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风池部。阳跷脉循行示意图

2 阳跷脉的交会穴有哪些?

阳跷脉无本经经穴,只有交会穴,交会穴起于申脉终于风池,计12穴,左右共24穴。包括申脉(膀胱62)、仆参(膀胱61),跗阳(膀胱59),居髎(胆29)、臑俞(小肠10)、肩髃(大肠15),巨骨(大肠16)、地仓(胃4)、巨髎(胃3)、承泣(胃1)、睛明(膀胱1)、风池(胆20)。

3 阳跷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跷,有矫健捷疾之义。

一可主司下肢运动。阳跷脉起于足踝下,从下肢外侧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阳气和调节肢体筋肉运动的作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特别是男子多动,以阳跷脉为主。阳跷脉失调,可能出现肢体外侧拘急而内侧弛缓。

二可主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跷脉有润泽眼目、司眼睑开合的作用。卫气运行主要通过跷脉而散布周身,卫气行于阳则阳跷脉盛而目张不欲睡。

4 阳跷脉发生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腿腹肌削,痿痹无力,下肢阴经弛缓或阳经拘急的足外翻,癫狂、嗜睡或失眠,目内眦赤痛,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发生在阳跷脉的病候常表现为下肢内侧弛缓而外侧拘急,癫痛,失眠等症。

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眦,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5 如何利用阳跷脉诊治疾病?

从脉象上看,寸部脉紧,左右弹手。主病:瘫痪或癫痫,下肢阴缓阳急。

治疗宜选穴申脉。选药白石英、南枣、淮小麦、麻黄、防风、苍术、炙甘草。

注:别名龙沙、狗骨。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支气管哮喘,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麻黄

6 归于阳跷脉的药物有哪些?

肉桂、防己、虎骨、穿山甲。

注:别名山甲、甲片、鳞片、鲮鲤甲。性微寒,味咸,归肝、胃经。功能主治: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气血虚弱、痈疽已溃及孕妇禁服。穿山甲

第七节 阴维脉Yinwei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阴维脉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阴维脉循行哪些部位?

阴维脉,起始于小腿内侧足少阴经之筑宾穴,沿下肢内侧上行到小腹部,与足太阴脾经相会合,通过胸胁部,到达咽喉至舌根,与任脉会合。

2 阴维脉的交会穴有哪些?

阴维脉无本经经穴,只有交会穴,交会穴起于筑宾终于廉泉,计8穴,左右共14穴。包括筑宾(肾9)、冲门(脾12)、府舍(脾13)、大横(脾15)、腹哀(脾16)、期门(肝14)、天突(任22)、廉泉(任23)。阴维脉循行示意图

3 阴维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维有维系、维络之义。

阴维脉起于诸阴交,在循行过程中与足三阴经交会,并最后会合于任脉。

因此,有维系和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4 发生在阴维脉的病候有哪些?

怅然失志,易惊,健忘,恍惚,溶溶不能自收持。心痛,胸腹痛,胃痛,精神不宁等。

阴维脉、阳维脉具有维系联络全身经脉,调节气血的作用。阴维脉不足,心失所养则心胸隐痛,心神不宁;阳维脉不足,阳经失养,则发热不退,热型不规则;阴维脉、阳维脉均不足失养,则情志抑郁,精神疲乏,胁痛,腰痛,肢体软弱无力。

5 如何利用阴维脉诊治疾病?

从脉象上看,沉大紧实,自尺部外斜向大指侧,上至寸部。

主病癫痫致僵仆羊鸣,失音,汗出恶风,肌肉淫痒痹。

治疗宜选穴内关、筑宾。选药以当归为代表。鹿角霜、小茴香、沙苑子、茯苓等。

注:别名干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当归

6 归于阴维脉的药物有哪些?

当归、川芎、白芍、黄芪、桂枝。

注:别名金芍药、白芍药。性微寒,味苦、酸、甘,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不宜与藜芦同用。虚寒证不宜单用。白芍

第八节 阳维脉Yangweimai

在此节中,将为您详细讲解阳维脉循行部位、经穴生理功能、病候、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阳维脉循行哪些部位?

阳维脉,起始于足跟外侧之金门穴,向上出于外踝,经足少阳胆经之阳交穴,沿下肢外侧至髋部,循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过颈部,面颊部到达前额,再经头顶折向项后,与督脉相会合。阳维脉循行示意图

2 阳维脉的交会穴有哪些?

阳维脉无本经经穴,只有交会穴,交会穴起于金门终于哑门,计16穴,左右共30穴。包括金门(膀胱63)、阳交(胆35)、臑俞(小肠10)、天髎(三焦15)、肩井(胆21)、头维(胃8)、本神(胆15)、阳白(胆14)、头临泣(胆15)、目窗(胆16)、正营(胆恶寒发热等症。阴维脉、阳维脉具有维系联络全身经脉,调节气血的作用。阴维脉不足,心失所养则心胸隐痛,心神不宁;阳维脉不足,阳经失17)、承灵(胆18)、脑空(胆19)、风池(胆20)、风府(督16)、哑门(督15)。

3 发生在阳维脉的病候有哪些?

养,则发热不退,热型不规则;阴维脉、阳维脉均不足失养,则情志抑郁,精神疲乏,胁痛,腰痛,肢体软弱无力。

4 阳维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阳维脉起于诸阳会,在循行过程中与手足三阳经相交,并最后合于督脉。

因此,阳维脉有维持、维络各阳经,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

5 如何利用阳维脉诊治疾病?

从脉象上看,脉紧,从少阴斜至太阳。主病:癫痫引起僵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肌肉痒痹。治疗宜选穴外关、阳交。选药以桂枝为代表。桂枝、黄芪、白芍等通活络。

注:别名柳桂、嫩桂枝、桂枝尖。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腕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桂枝

6 归于阳维脉的药物有哪些?

当归、川芎、白芍、黄芪、桂枝。

注:别名西芎、台芎、抚芎、京芎、贯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腹痛,胸肋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月经过多,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慎服;阴虚火旺者禁服。川芎

第四章 细说腧穴

第一节 腧穴的基础知识Yuxue De Jichuzhishi

经络是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的枢纽,腧穴就是这些枢纽上气血注入的特殊部位。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的腧穴。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因此,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腧穴常识,我们才能真正一窥中医奥秘。

1 腧穴是什么?

腧穴是人体上与脏腑器官和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它从属于经络,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感受信息的特性。

腧穴又称孔穴、穴道、穴位。《内经》中又将它称作“节”、“会”、“空”(孔)、“气穴”等。“腧”原写作“输”,有“内外相输应”的意思,说明它通过经络而与脏腑和其他部位相输通;“穴”是空隙凹陷的意思,说明它多位于肌肉纹理和骨节空隙凹陷处。《千金要方》说:“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指按压腧穴处常较为敏感或呈现舒适感。从形态结构的观察证明,穴位部的皮肤、皮下、肌层等组织内包含有各种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形成特为敏感的区域。腧穴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无定位阶段(即“以痛为腧”)、定位定名阶段、系统分类阶段等,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有一定规律的腧穴系统。

注:经络是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枢纽,腧穴就是这些枢纽上气血注入的特殊部位,这些腧穴节点就像是珍珠项链上的珍珠,将经络联结成一条条的线。脏腑、经络、腧穴联系图

2 腧穴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起初,腧穴只是在病痛的局部作为刺灸的部位,即“以痛为腧”(《灵枢·经筋》)。当时,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无所谓穴名。后来,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才把某些特殊的“按之快然”、“驱病迅捷”的部位称为“砭灸处”。如扁鹊治虢太子尸厥,取“三阳五会输”;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中“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五十二病方》中“久(灸)足中指”、“久(灸)左”等,其所指的都是刺灸的部位。这说明早在战国初期已形成了穴的概念。又经过长期的大量的医疗实践,人们对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范围的认识更深入一步,不仅确定了位置,明确了主治,并赋予了名称,以后又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3 腧穴是怎么被发现的?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砭石来砥刺放血,割刺脓疡;或用热熨、按摩、叩击体表;或在体表某一部位用火烤、烧灼等方法来减轻和消除伤痛。久之,逐渐意识到人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这就是腧穴发现的最初过程。

4 腧穴的命名方式有哪些?

腧穴的命名,不仅有医学上的意义,而且充分体现了取类比象的方法。具体命名方法有:依据所在部位而命名,如乳下的乳根穴;依据治疗作用而命名,如治目疾的光明穴;结合中医学理论而命名,如血海穴、气海穴;利用地貌天体命名,利用地貌天体命名的“水沟穴”,即我们常说的人中,位于上唇正中纵型凹沟,因形似水沟而得此名;参照动植物名称命名,如鸠尾;借助建筑物名称命名,如库房、志室。了解了穴位命名的含义,对于掌握穴位的位置及治疗作用有一定的意义。

5 腧穴分哪几类?

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经穴”是十四经穴的简称,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上的穴位,主要治疗隶属于脏腑的本经疾病。奇穴即经外奇穴,指有一定名称与位置,但不隶属于十四经,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的穴位。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多位于病变部位附近。

6 人体有多少个腧穴?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医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积累起来的。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腧穴也经历了无定位、无定名,定位、定名以及定位、定名、归经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人体腧穴的多少都不一样。

腧穴的归经,在《内经》一书中已奠定了基础,论及穴名约160个,至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周身经穴名349个,除论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领外,并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北宋王惟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考定,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个穴名。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所载经穴名亦为354个。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经穴名359个,并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名361个。

7 腧穴有哪些功能?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临床上腧穴有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由于腧穴有沟通表里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通过针灸、推拿等刺激相应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

8 什么是腧穴的近治作用、远治作用?

每个穴位都具有治疗其附近病症的局部作用,如眼区穴治眼病,耳区穴治耳病,腹部穴治疗腹内脏器病症等。

这是一切腧穴(包括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翳风、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均能治疗胃病等。

不少穴位除有治疗局部病症作用以外,还有治疗较远部位病症的作用。如前臂内关穴治胃心胸部的病症,小腿上的足三里穴治疗肚腹病症等。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穴,不仅能治上肢病证,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证,同时能治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病证,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有一些穴位,除具有远治、近治两种作用外,还具有治疗全身性病症的特殊作用(整体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刺激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泄泻时,刺激天枢能止泻;便秘时,刺激天枢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刺激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刺激内关又可使之恢复正常。此外,腧穴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注: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免疫能力。兔子的足三里穴

9 原穴是什么?

十二经原穴,是脏腑原气流注所经过和留止的穴位,与人体内脏腑原气密切相联系。《难经》指出:“原穴是脏腑经络之原气驻留的部位,原气起于脐下肾间,通过三焦,散布于五脏六腑,输注入十二经脉,其气集中的部位就是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是指诊察十二经脉原气盛衰现象,能推断脏腑的疾病。在临床上应用诊察原穴处的压痛、皮下组织变异(结节、条索样物、凹陷、隆起),温度异常等,可以用来诊断相关经络和内脏的疾病。这十二原穴分别为手太阴肺经的太渊,手厥阴心包经的大陵,手少阴心经的神门,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手少阳三焦经的阳池,手太阳小肠经的腕骨,足阳明胃经的冲阳,足少阳胆经的丘墟,足太阳膀胱经的京骨,足太阴脾经的太白,足厥阴肝经的太冲,足少阴肾经的太溪。手部原穴图

10 特定要穴是什么?

十四经脉的穴位,有些穴位是根据其特殊功能而命名的,称为特定穴,又称特定要穴。如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井穴、荥穴、腧穴、经穴、合穴等;还有原穴、络穴、郄穴及下合穴等。在躯干部位有脏腑背腧穴、胸腹部募穴、八会穴和交会穴等。这些特定要穴与脏腑、经络、上下、内外有密切联系,互相输应。并有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能。

11 络穴是什么?

络脉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均有一腧穴,名为络穴。一般各经脉之别络均以络穴之名称之,即有十五络为经穴中重要腧穴之一。

络穴为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的一个腧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督脉之络穴长强,脾之大络大包穴,共有15穴,故称为“十五络穴”。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症,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

12 络穴有什么作用?

络穴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痛等疾患。如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既能治疗腹痛、泻泄、水肿之脾经病症,又能治疗胃疼、呕吐、饮食不化、发狂妄言之胃经病症。原穴和络穴,在临床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应用。相互配合应用时,称为“主客原络配穴法”,是临床常见的配穴方法。其法以原发疾病经络的原穴为主,以相表里的经脉的络穴为客,二穴一主一客,相互配合,能通达内外、贯彻上下。对内脏与体表疾患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太渊配偏历,主治咳喘、上肢浮肿;合谷配列缺,主治外感咳嗽、偏正头疼;冲阳配公孙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太白配丰隆,主治胸腹胀闷、痰饮咳嗽;神门配支正,主治惊悸、癫痫、目眩;腕骨配通里,主治头项强痛、舌强不语;京骨配太冲,主治头腰背痛、目疾、足痛;太溪配飞扬,主治头痛咽肿、咳嗽目眩;大陵配外关,主治胸胁疼痛、心烦吐血;阳池配内关,主治胸胁胀痛、头痛发热;丘墟配蠡沟,主治小腹疝痛、胁肋胀痛;太冲配光明,主治肝胆火旺、目赤肿痛等。

13 背腧穴是什么?

腧穴分布于背部,故又称背腧穴。十二经腧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脏腑的腧穴都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督脉之气通于足太阳膀胱经,并输注入内脏的部位。清代医学家张志聪在《灵枢集注·背腧》曰:“五脏之腧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明代医学家张介宾亦有“十二腧,指五脏六腑的背腧穴,皆通于脏气”的论述。《灵枢·背腧》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以上诸家的论述,说明了脏腑与背腧穴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脏腑之气通于背腧,并与内脏相应。从按压诊察检查出特殊现象,如在背腧穴上探察到的压痛、皮下结节、条索样物、皮肤知热感度变化,以及导电量变化等等,可以用来作为诊断内脏疾病的依据。

背腧穴位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挟脊相去3寸”,即正中线旁开1寸半处,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高低顺序基本一致。十二背腧穴图

14 募穴是什么?

募穴分布于胸腹,故又称腹募穴。十二经募穴,是脏腑之气聚集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与背腧穴相对应,其分布一前一后,其属性一阴一阳。募穴在前胸腹部,属阴;背腧穴在腰背部,属阳。由于脏腑的腧穴和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通达于体表的部位,所以与脏腑的生理、病理反应十分密切,当脏腑受邪致病时,多反应于募穴。元代医学家滑伯仁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指出脏腑之气与腧穴和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当病邪侵袭脏腑时,募穴就会出现各种异常反应,诊察募穴上得到压痛、皮下组织变异或过敏的反应等,可以用作诊断内脏疾病的依据,通过募穴反应进行临床诊断,对六腑病尤其重要。如胃痛呕吐,胃募穴中脘出现压痛;肺病咳嗽,肺募穴中府有明显压痛等。

十二经的募穴均分布于胸、腹部位,古人概括称为腹募。根据针灸文献的记载,募穴的位置是依脏腑所在的部位而定,并不限于本经。胸腹正中行线(任脉)者,单穴;在两侧者,双穴(见表)

15 郄穴是什么?“郄”是空隙的意见。郄穴是指经脉气血曲折会集的孔隙。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加上阴阳二跷脉、阴阳二维脉的郄穴,总共十六郄穴。其穴大多分布在肘、腕、膝、踝关节附近。临床上一般用来作为经络穴位诊断的要穴,诊治急证、痛证。十六郄穴图

16 六腑下合穴是什么?

下合穴是六腑相合于下肢阳经的腧穴。五腧穴中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加上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下合穴,总共6个穴,称之为“六腑下合穴”。

六腑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经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膝关节附近。这6个穴位是脉气从足三阳经上分出,注入于六腑的部位,《黄帝内经》说:“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所以它们与六腑之间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六腑有病可取下合穴治疗;六腑发生病变时,也可诊察六腑下合穴压痛反应作为诊断的参考。

17 八会穴是什么?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8种精气汇聚的8个腧穴。这些穴是气血生化和集中会聚的场所,大多分布在躯干部。八会穴是根据人体生理情况和穴位的特点命名的。中脘穴位居胃脘之中,正当胃的中央,又为胃之募穴。“气会膻中”指气(宗气)会聚在膻中穴。全身的经脉之气会聚在太渊穴。血会膈俞,指血气会聚在膈俞穴。骨会大抒指骨之精气会聚在大杼穴。章门穴是脏气会聚之所。筋会阳陵泉,指筋之精气会聚在阳陵泉穴。髓会绝骨,指髓之精气会聚在绝骨穴。

18 八脉交会穴是什么?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特定经穴,又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八穴所属的经脉通过八脉交会穴而通向奇经八脉,因此八脉交会穴能治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

19 交会穴是什么?

交会穴,是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是经脉之间互通脉气的处所。其基本特点就是一穴同会数经,其中主要的一条经,即输穴所属的一条经脉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或邻经。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部为主,一般阴经多与阴经相交,阳经多与阳经相交。交会穴不仅能主治本经的病症,而且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故既可治疗任脉的疾患,又可治疗足三阴经的疾患。同时,由于足三阴经均与任脉有交会关系,因此,足三阴经经穴也多能治疗关元、中极所主治的病症,如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20 井穴是什么?可以主治哪些疾病?

井穴是五腧穴的一种,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写道:“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井”为地下出泉;形容脉气浅小。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分别是:少商(肺)、商阳(大肠)、中冲(心包)、关冲(三焦)、少冲(心)、少泽(小肠)、隐白(脾)、厉兑(胃)、大敦(肝)、足窍阴(胆)、涌泉(肾)、至阴(膀胱)。

针刺放血中的十二井穴指手指端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是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21 配穴是什么?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

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22 配穴方法有哪几种?(1)单侧上下取穴:属于腰背、四肢之外经病症,偏于一侧的,如腰背痛,各种扭伤,中风后遗偏瘫,小儿麻痹等,可取单侧上下一组穴位。(2)左右交叉取穴:适用于头面部各种疾患,内脏疾患,及惧针、体弱、精神紧张等不宜多针,又需左右两侧取穴,调整全身。(3)对侧上下取穴:是临床最常用的配穴方法,各种情况均可使用,而且效果较佳。(4)与其他特定穴配合使用。

23 腧穴与脏腑有什么关系?《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说明腧穴与腑脏一内一外,内外相通,通过经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生理上,腧穴与经络、脏腑三位一体,是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体系。经络以脏腑为本,气血生化之源;腑脏以经络为径路,为气血流注的通道与枢纽。经络以腧穴为外在表现之门户,三者相互为用,互为影响。

病理上,腧穴通过经络的传输、传导作用,反应腑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于体表,以协助诊察脏腑病变。

调治上,刺灸、按摩穴位,可以调治经络,或通过经络调治腑脏阴阳盛衰的病理变化(腧穴与经络是调节脏腑功能的门径)。五输穴与五脏对应图

24 如何用简便取穴法来找准穴位?

简便取穴法,是在取穴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的方法。简便取穴法简便易行,临床应用时可与体表标志法、骨度法、指寸法结合起来。常用的简便取穴有下列几种:取风市,自然立正垂臂,股外侧中指端所指之处即是;取列缺,两手虎口自然平直相交,食指尖端所指处即是;取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即是;取劳宫,半握拳,中指指尖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处即是。

25 刺激穴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刺激穴位要在呼气时进行。穴位疗法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呼吸。呼气时刺激经络和穴位,传导效果更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吸气时,肌肉收缩而僵硬,这时刺激穴位传达效果不佳。相反,吐气时肌肉松弛而柔软,此时给予刺激,不仅痛感少,并且传导佳。(2)治疗前勿吸烟。香烟中含有致命的毒物,如果在进行穴位治疗前抽烟,尼古丁进入体内,造成交感神经紧张,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通,会影响疗效。

26 如何用体表标志法来找准穴位?

体表标志法是以解剖学的各种体表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其中有固定标志,也有活动标志。固定标志,如骨骼、肌肉所形成的凸起、凹陷、五官、发际、爪甲、乳头、肚脐等可作取穴标志。如鼻尖取素髎,眉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活动标志,如关节、肌肉、肌腱、皮肤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隆起、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可作取穴标志。如曲肘后在肘横纹外端凹陷处取曲池,张口后在耳屏前的凹陷处可取听宫穴。

27 如何用骨度分寸法来找准穴位?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骨度定位图骨度定位图

28 如何用手指同身寸法来找准穴位?

手指同身寸法:手指比量法是用病人本人手指特定部位的长度来度量取穴的方法。以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的纹头间距作1寸,叫中指同身寸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以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叫拇指同身寸法。四指并拢,在中指中节横纹处测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叫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主要用于四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寸指定位图

29 如何掌握穴位的按压时间?

刺激穴位的次数与时间一般都不尽相同,但大概按压时持续用力时间以3~5秒为好。同一穴位按压3~5秒,放松3~5秒,这样循环进行5~10次。按压时间太长或者次数太多,则经络会受到压迫,反而不利于其穴位的畅通。

您也可以依照自己身体的状况来增减次数与时间。在疲累的时候可以少按一点,按得不得气时,则可多按几下,但不能操之过急,以感到有“痛快感”为准。最好的刺激穴位时间是早上起床后或是睡觉前,但也可随时利用空闲时候来做,如乘车时、看电视时。只要手有空就可以做。唯灸法需要特别注意,不可于洗澡前1小时内灸穴位。

30 经络穴位望诊法应如何使用?

经络穴位望诊,是用眼睛观察经络、穴位部的皮肤、络脉等异常变化。如观察经络循行路线皮肤区及经络穴位部位皮肤的色泽及形态异常变化,皮肤色泽是否红晕、苍白、黑褐色等。此外,皮疹、丘疹、脱屑、红线、痔点、凹陷或隆起等形态改变,都属于望诊的内容。通过望诊发现的各种异常反应,称为阳性反应。诊断上用来作为分析、辨别其与某经络和某脏腑相关联,再以中医脏腑、气血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辨病。

经络穴位望诊,是经络穴位诊察的方法之一。具体运用时还必须与经络穴位触诊、经络穴位按诊有机地结合,做到“望、触、按”三诊合参,防止片面,这样才能够全面、准确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诊断。

31 经络穴位触诊法应如何使用?

经络穴位触诊,即触摸诊。它是通过触摸手法,检查经络穴位下的皮层组织异常变化,如皮下结节、条索状、卵圆形状等阳性反应物,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临床上常用的触诊手法,有如下4种:(1)滑动法。用拇指腹沿经络路线,轻轻地边转边移动,使用力较轻,以便于发现经络穴位下皮肤表层的结节、条索、圆形状等阳性反应物。(2)按揉法。本法与滑动法类似,但操作过程中,使用指力较滑动法稍重,检查时更便于发现经络穴位皮下深层组织的结节、条状物及其他阳性反应物。(3)移动法。本法用力更大,操作时用力集中在拇指尖端,左右移动着按摩皮肤,以便于触摸到经络穴位处皮下组织深层条索状阳性反应物。(4)推动法。以拇指的指腹,沿着经络的循行路线,徐徐地、反复地、多次地进行推动观察,以便发现经络穴位下皮层组织的病理反应物。适用于四肢部的郄穴和腰骶部穴位。

32 什么是经络穴位异常反应?

经络穴位的异常反应,称之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包括3方面:阳性反应物、穴位敏感度、穴位形态变化。其中阳性反应物是经络穴位触诊的主要依据,应要着重掌握。

穴位形态变化,一般有肌肤隆起、凹陷,触之感到穴位部肌肤紧张、坚实,或柔软等异常现象。此外,还有皮肤色泽改变、温度异常等表现。这些穴位形态的异常反应,都与疾病有着一定的病理关系。如慢性消化不良、内脏下垂患者,在脾腧可见肌肤下陷并缺乏弹力的现象。穴位触诊手法示意图

穴位敏感度是指按压经络穴位时,患者感觉疼痛的程度。医者用手指在经络穴位上压诊,有轻、中、重压3种手法。稍轻压时,患者呼痛拒按;轻压即疼痛难忍、皱眉呼痛;中压即感疼痛,但可忍受;稍重按而轻微疼痛。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在肺腧、中府穴有中度压痛,临床上以穴位压痛作为诊断的依据,有助于疾病的辨证诊断。

阳性反应物,是用手指腹触摸穴位时的感觉,可在穴位上摸到一种有形的物质,它的形态、大小、硬度不同。

33 经外奇穴的分布与经络有什么关系?

在前面腧穴的分类中有说过,经外奇穴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黄帝内经》中已有零散记载,如《素问·刺疟论》中说的“刺十指间”、“刺舌下两脉”等,后《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记载甚多,至《奇效良方》才列“奇穴”一门。经外奇穴分布比较散,但与经络仍有密切联系,如印堂与督脉,太阳与三焦等。其中少数腧穴,后来又补充到十四经穴,如督脉的阳关、中枢、灵台,膀胱经的眉冲、膏肓俞、厥阴俞等。随着针灸学术的发展,现代的一些新穴,诸如阑尾穴、球后穴等,亦入经外奇穴之列。

34 禁灸穴位置在哪里?

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中有一首禁灸穴歌,将所有的禁灸穴记载如下:禁灸之穴四十七,承光哑门风府逆,睛明攒竹下迎香,天柱素髎上临泣,脑户耳门瘛脉通,禾髎颧髎丝竹空,头维下关人迎等,肩贞天牖心俞同,乳中脊中白环俞,鸠尾渊和周荣,腹哀少商并鱼际,经渠天府及中冲,阳池阳关地五会,漏谷阴陵条口逢,殷门申脉承扶忌,伏兔髀关连委中,阴市下行寻犊鼻,诸穴休将艾火攻。

注:《针灸逢源》是继《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之后又一部内容较为完备、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性针灸专著。其所摘引《内经》原文注释详明,在经穴的数目上较明代《针灸大成》为多,达361穴,后世论述经穴总数多以此说为凭。该书还汇集了当时新的针灸治疗经验,如“太乙神针”和刺痧法等。针灸逢源

35 禁针穴位置在哪里?

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中记载的禁针穴位置如下:禁针穴道要道明,脑户囱会及神庭,络却玉枕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忌,水分神阙并会阴,横骨气冲手五里,箕门承筋及青灵,乳中上臂三阳络,二十三穴不可针,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无妊娠,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客主人莫深,肩井深时人闷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明,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佝偻形,手鱼复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第二节 头部腧穴详解Toubu Yuxue Xiangjie

头部分布了丰富的经络和穴位,为中枢神经系统所在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督脉及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阳明经行于颈,太阳经行于项,少阳经行于两侧。头为精明之府,是精神所居之处,中藏脑髓,而脑为元神之府。头部腧穴共4 1个。

1 头维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头维(详细针灸法见564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8)“维”,指四角,又指维络,足阳明脉气行于人身胸腹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本穴在头部额角入发际处,故名“头维”。主治头痛、三叉神经痛、目眩、眼痛、视物不清、眼睛疲劳、视力减退、口眼歪斜、面肿等病症。此穴有通络止痛的功用。

本穴位于额角发际直上0.5寸,神庭穴旁4.5寸,咬牙时有一块肌肉凸起处。取穴时,正坐或仰靠、仰卧,食指与中指并拢,中指指腹位于头侧部发际里发际点处,食指指腹所在处即是。头部腧穴图

2 眉冲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眉冲(详细针灸法见557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3)“眉”,眼眶上的毛发,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冲”,冲眉冲穴取穴要点:中指伸直,其他手指弯曲,将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边缘处,沿直线向上推,指腹入发际,则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眉冲穴

射。本穴气血为攒竹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上行至本穴后循膀胱经向上冲行,故名“眉冲”。主治头痛、眩晕、眼病、鼻塞、癫痫等病症。此穴有宁神通窍、止痛通络的功用。本穴位于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正坐仰靠或仰卧位,于神庭穴平线与攒竹穴垂线之交点处取穴。

3 曲差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曲差(详细针灸法见557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4)“曲”,隐秘。“差”,派遗。眉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经过本穴进一步输送到了头的各个部位,但因其气血水湿成份少如若有若无之状,故名“曲差”。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目视不明等病症。清絷降浊、通窍明目。

本穴位于督脉上的神庭穴旁1.5寸,在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1/3与外2/3交点处。

曲差穴取穴要点:一手掌心向颜面,中间三指并拢,其他两指弯曲,无名指指腹入前发际,放于发际正中处,则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曲差法

4 五处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五处(详细针灸法见557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5)“五”,东南西北中五方。“处”,处所。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于头之各部,故名“五处”。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等病症。此穴有宁神止痛、活血通络的功用。

本穴位于曲差穴上0.5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处。取穴时,一手中间三指并拢,其他两指弯曲,掌心向颜面,无名指第一关节全入发际,放于发际上正中处,则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穴位。依此法找出另一穴。

5 承光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承光(详细针灸法见558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6)“承”,受。“光”,光亮,热也。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发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承光”。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热病、感冒等病症。此穴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窍的功用。

本穴位于五处穴后1.5寸,旁开正中线1.5寸处。取穴时,四指并拢,拇指跷起,将小指放于前发际正中处,找出食指指腹所在位置,以此为基点,再把左手中指与食指并拢,中指指腹放于基点处,则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依此法找出另一穴位。

6 通天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通天(详细针灸法见558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7)“通”,通达。“天”,天上,此指高位。本穴位为足太阳经脉至高之位,脉气需通过通天穴,抵达人体最顶端的百会穴,意即可通达天顶,故名“通天”。

主治头痛、眩晕、鼻炎、鼻塞、鼻衄、面肌痉挛、慢性气管炎、三叉神经痛等病症。此穴有清热除湿、通窍止痛的功用。

本穴位于前发际中线上4寸,百会穴旁开1.5寸处。取穴时,五指并拢,将小指放于前发际正中处,找出拇指指尖所在位置,以此为基点,再把左手中指与食指并拢,中指指腹放于基点处,则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依此法找出另一穴位。

7 络却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络却(详细针灸法见558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8)“络”,联络。“却”,退却、拒绝。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络却”。

主治头晕、目视不明、耳鸣、癫狂、鼻炎、鼻塞、鼻衄、头项痛、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本穴位于通天穴后1.5寸处,旁开中线1.5寸处。

8 玉枕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玉枕(详细针灸法见558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9)“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此指穴所在的位置。脉气至本穴后汇合而成凉湿水气,其性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名“玉枕”。玉枕穴天柱穴

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眩晕、近视等病症。

本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处。

9 天柱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天柱(详细针灸法见558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10)“天”,指头部。“柱”,柱子。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擎天之柱,穴位于项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即脊椎骨)两旁,故名“天柱”。

主治头痛、鼻塞流涕、鼻炎、耳鸣、落枕、咽喉肿痛、项强、肩背痛、咽喉炎、失眠、健忘、癔症、癫狂、热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此穴有通络、止痛、明目的功用。

本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处,于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取穴。取穴时,正坐双手举起,抬肘,掌心朝前,向着后头部,指尖朝上,将大拇指指腹置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即大筋外两侧凹陷处,则拇指指腹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

10 脉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瘈脉(详细针灸法见551页附录表2-6手少阳三焦经18)“瘈脉”,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三焦经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等病症。

本穴位于乳突中央,在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下1/3和上2/3交界处。

11 颅息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颅息(详细针灸法见551页附录表2-6手少阳三焦经19)“颅”,头盖骨,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

主治头痛、呕吐、耳鸣、耳聋、中耳炎、小儿惊风等病症。本穴有清热降浊的功用。

本穴位于耳后,在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上1/3和下2/3交界处。取穴时,站立,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平贴于耳后根处,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的穴位即是。

12 角孙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角孙(详细针灸法见551页附录表2-6手少阳三焦经20)“角”,指耳上角。本穴位于耳朵内侧上方角落,是手少阳之脉,与足少阳、手阳明交会于此,故名“角孙”。

主治目翳、目赤肿痛、龈肿、齿痛、头痛、耳鸣、颊肿、项强、腮腺炎、角膜白斑、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等病症。此穴有吸湿降浊的功用。

本穴位于耳郭根上缘,耳上肌中,于耳尖上方发际的凹陷处取穴。取穴时,正坐,举两手,用大拇指指腹由后向前将耳翼摺屈,并顺势向上滑向耳翼尖所着之处,两中指指尖恰好相连于头顶正中线上,拇指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

13 耳门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耳门(详细针灸法见551页附录表2-6手少阳三焦经21)“耳”,指耳窍。“门”,指出入之门户。本穴为耳朵的重要机关,凡肾气、声音等入耳前,必经此穴,故名“耳门”。

主治耳鸣、耳聋、重听、中耳炎、外耳炎、齿痛、下颌关节炎、口周肌肉痉挛、颜面神经麻痹等病症。此穴有降浊升清的功用。

本穴位于听宫穴上方,于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举双手,指尖朝上,掌心向内,轻扶头,四指放在偏头处。大拇指指尖摸至耳珠上缺口前,轻张嘴。大拇指指尖垂直揉按凹陷中穴位即是。

14 耳和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耳和髎(详细针灸法见551页附录表2-6手少阳三焦经22)“耳”,耳部。“和”,交会。“髎”,孔隙。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的湿冷水气在此处交会后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耳和髎”。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牙关紧闭、面神经麻痹等病症。

本穴位于鬓发后缘,平耳郭根前,颞浅动脉后缘。

15 丝竹空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丝竹空(详细针灸法见551页附录表2-6手少阳三焦经23)“丝”,指纤细的眉毛。“竹”,指竹叶。“空”,意指凹陷。古人认为眉毛聚集处,形状宛如竹叶,而此穴位于眉毛稍凹处,故名“丝竹空”。

主治目眩头痛、偏头痛、目生云翳、双眼红肿、视物模糊不清、羞明怕光、眼皮肌肉痉挛跳动、视神经萎缩、眼病、面神经炎、齿痛、癫痫、目赤肿痛、眼睑闰动等病症。丝竹空穴主要治疗眼部疾病,有降浊除湿的功用。

本穴位于眉梢处的凹陷中。

丝竹空取穴要点:正坐,举双手,四指指尖朝上,掌心向内,大拇指指腹,向内按两边眉毛外端凹陷之穴位即是。丝竹空

16 悬颅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悬颅(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5)“悬”,吊挂。“颅”,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天部中的寒湿水气,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湿云层一般,故名“悬颅”。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牙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此穴有降浊除湿的功用。

本穴位于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线中点。

悬颅穴取穴要点:正坐,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掌心向内,食指指尖置于额角发际,中指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悬颅

17 悬厘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悬厘(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6)“悬”,吊挂。“厘”,治理。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故名“悬厘”。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神经衰弱、颜面浮肿、牙痛等病症。此穴有降浊除湿的功用。

本穴位于头维穴至曲鬓穴连线下1/4与上3/4交界处。

悬厘穴取穴要点:正坐,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掌心向内,食指指尖置于额角发际,无名指指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悬厘

18 曲鬓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曲鬓(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7)“曲”,弯曲。“鬓”,鬓发。本穴位于耳前上方,邻近向后弯曲的鬓发处,故名“曲鬓”。

主治头痛、齿痛、牙关紧闭、暴喑、颊颌肿、颞肌痉挛、视网膜出血等病症。按摩此穴能消除眼睛疲劳。

本穴位于耳前鬓发后缘直上,平角孙穴处,或颧骨弓上方1.5寸与耳边发际交会处。

19 率谷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率谷(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8)“率”,古指捕鸟的网,此指胆经的气血在此开始由阳变阴。“谷”,两山所夹空隙也。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开始吸湿并发生冷降的变化,故名“率谷”。

主治偏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等病症。

本穴位于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20 浮白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浮白(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0)“浮”,飘浮。“白”,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气。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后化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气,如云气飘浮于天部,故名“浮白”。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目痛、瘿气等病症。

本穴位于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横量1寸处。

21 天冲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天冲(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9)“天”,天部气血。“冲”,气血运行为冲射之状。胆经经气因受穴外传入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冲射于胆经之外的天部,故名“天冲”。

主治头痛、癫痫、牙龈肿痛等病症。此穴有益气补阳的功用。

本穴位于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

天冲穴取穴要点:正立,双手抬起,掌心朝外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平贴于耳尖后,食指位于耳尖后发际,无名指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天冲

22 头窍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头窍阴(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1)“窍”,孔穴,指五官七窍,也指骨头的凹陷部位。“阴”,侧面、背面。本穴在耳窍之后阴侧面,故名“头窍阴”。

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耳痛、支气管炎、甲状腺肿、三叉神经痛等病症。此穴是治疗耳疾的要穴。

本穴位于耳后乳状突起的上方,外耳缘后侧的凹陷处。

头窍阴完骨头窍阴完骨穴本神穴

23 完骨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完骨(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2)“完”,完整,此表城郭,指耳后高起,如城郭环绕般的骨头。《会元针灸学》:“完骨者,耳后起骨如城郭之完备,护于脑府,中藏神系,通于耳目,故名完骨。”

主治头痛、失眠、齿痛、颊肿、腮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耳后痛、口眼歪斜、痢疾、癫痫、面神经麻痹等病症。

本穴位于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24 头临泣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头临泣(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5)“头”,指本穴在头部,有别于足临泣之穴。“临”,从上向下为临。“泣”,流泪。本穴在目中线直上,发际0.5寸处,主治目疾,故名“头临泣”。

主治头痛、目眩、流泪、鼻塞、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病症。

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取穴。

25 本神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本神(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3)“本”,根本。本穴在神庭穴两旁,是治神志病的重要穴位,故名“本神”。

主治头痛、目眩、痫症、失眠、小儿惊风、偏瘫等病症。

本穴位于神庭穴旁3寸,在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2/3与外1/3连接点处。

26 目窗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目窗(详细针灸法见569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6)“目”,此指穴内物质为肝木之性的风气。“窗”,气体交换的通道也。胆经气血在此因受穴外所传之热,化为阳热风气传于穴外,故名“目窗”。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眼病、鼻塞、癫痫、面部浮肿等病症。此穴有补目窗穴取穴要点:端坐于桌旁,略微低头,臂肘置于桌上,掌心向内,小指平贴于发际处,中指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日窗

气壮阳的功用。

正坐仰靠,本穴位于目中线直上,头临泣穴后1寸处。

27 正营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正营(详细针灸法见569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7)“正”,正当。“营”,建设、营救。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热缩合并化为阳气,并未因冷缩而变为寒湿之气,本穴起到了维持天部气血运行变化的作用,故名“正营”。

主治头痛、目眩、唇吻急强、牙痛等病症。

本穴位于目窗穴后1寸处。

28 脑空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脑空(详细针灸法见569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9)“脑”,首,首为阳、尾为阴,此指穴内的天之上部。“空”,空虚。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故名“脑空”。

主治头痛、目眩、鼻衄、哮喘、癫痫、颈项强痛等病症。

本穴位于风池穴直上1.5寸处。

29 承灵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承灵(详细针灸法见569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8)“承”,承受。“灵”,神灵。本穴在头脑两侧,是人体灵气最重要之处,又宛若上承天灵之意,故名“承灵”。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塞、鼻衄等病症。按摩此穴对感冒引起的畏寒、头痛及支气管炎引起的气喘有不错的疗效。

本穴位于头临泣与风池穴连线上,前发际上4寸处。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

30 风池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风池(详细针灸法见569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20)“风”,风邪。“池”,蓄水洼地,这里指凹陷。本穴位于枕骨下两侧凹陷中,是风邪易于侵犯的地方,故名“风池”。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耳鸣、癫痫、失眠、中风、热病、痢疾、痛经、小儿惊风、高血压、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等病症。此穴有壮阳益气的功用。

本穴位于颈后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处。取穴时,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31 哑门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哑门(详细针灸法见575页附录表3-2督脉15)“哑”,发不出声,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督脉阳气在本穴处散热冷缩,开始衰败,故称“哑门”。

主治头痛、项强、中风、聋哑、舌强不语、癫痫、暴喑等病症。此穴有益气壮阳的功用。

本穴位于第1、2颈椎之间,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哑门穴取穴要点:正坐,伸左手过颈,置于后脑处,掌心向头,扶住后脑勺,四指指尖向头顶,拇指指腹所在的穴位即是。

32 风府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风府(详细针灸法见575页附录表3-2督脉16)风府穴取穴要点:正坐或俯卧,伸左手过颈,置于后脑处,掌心向头,扶住后脑勺,四指指尖向头顶,大拇指指尖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风”,风邪。“府”,府库,这里指聚集的部位。本穴为风邪集结的重要部位,可主治一切风疾,故称“风府”。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失眠、健忘、高血压等病症,此穴为治疗感冒的要穴。此穴有散热吸湿的功用。

本穴位于枕骨与第1颈椎之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33 脑户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脑户(详细针灸法见575页附录表3-2督脉17)“脑”,大脑。“户”,出入的门户。督脉的水湿风气与膀胱经寒湿水气至本穴后,二气合为水湿云气,此气随人体所受风寒而冷降归地并入于脑,故名“脑户”。

主治头晕、项强、失音、癫痫等病症。此穴有降浊升清的功用。

本穴位位于风池穴上1.5寸。脑户穴取穴要点:正坐,伸两手过颈,置于后脑处,掌心向头,扶住后脑勺,四指指尖向头顶,拇指指腹所在的穴位即是。

34 强间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强间(详细针灸法见575页附录表3-2督脉18)“强”,刚强。“间”,中间。本穴处颅骨刚强,且关乎脑力之强健,其位于风府穴和百会穴的中间,此三穴连接后,形如拉紧的弓弦,故名“强间”。

主治头痛、头晕、项强、目眩、癫狂等病症。此穴有升阳益气的功用。

本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处。强间穴取穴要点:正坐或俯卧,伸双手过颈,置于后脑处,掌心向头,扶住后脑勺,四指指尖并拢向头顶,中指指尖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

35 后顶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后顶(详细针灸法见575页附录表3-2督脉19)“后”,后面。“顶”头顶。头顶线中央为百会穴,本穴在百会穴后方,与前顶相对,故名“后顶”。

主治头痛、眩晕、神经性头痛、癫狂、癔症等病症。

本穴位于强间穴直上1.5寸处,或百会穴后方1.5寸处。

36 百会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百会(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0)“百”,数量众多。“会”,交会聚合。头为诸阳之会,本穴为手足三阳、督脉、足厥阴等众多经脉交会处,故名“百会”。

主治头痛、眩晕、耳鸣、鼻塞、高血压、中风、休克、晕厥、癫狂、不寐、健忘、精神分裂症、美尼尔综合征、老年性痴呆、脑供血不足、脱肛等病症。此穴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功用。

本穴位于头顶正中央,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取穴时,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37 前顶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前顶(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1)“前”,前面。“顶”头顶。头顶线中央为百会穴,本穴在百会穴前方,与后顶相对应,故名“前顶”。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鼻渊、鼻炎、癫痫等病症。此穴有补益肺气、传导水湿的功用。

本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穴前方1.5寸处。取穴应正坐或仰卧位,于前、后发际线连线的前1/5与后4/5交点处向后0.5寸处是穴。前顶穴取穴要点:正坐,举双手过头,掌心朝下,手掌放松,自然弯曲,指尖下垂,约成瓢状。中指指尖触碰处所在穴位即是。

38 囟会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囟会(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2)“囟”,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此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特征。督脉上行的弱小水湿在此聚集,如同肾气有收引特征,故名“囟会”。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癫痫、小儿惊风等病症。

本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处。

39 上星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上星(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3)“上”,上部。“星”,光明,如星点般细小。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向上蒸升,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同时此穴可治疗眼病使之重见光明,故名“上星”。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目赤、热病、鼻渊、鼻衄、疟疾、癫狂、神经衰弱等病症。

本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40 神庭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神庭(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4)“神”,元神,脑为元神之府。“庭”,天庭,额又称天庭。本穴有元神入庭院得以安定之意,主要用于治疗神志病,故名“神庭”。

主治头痛、眩晕、泪囊炎、结膜炎、鼻炎、鼻渊、记忆力减退、失眠、惊悸、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病症。此穴有除湿化湿的功用。

本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神庭穴取穴要点:正坐,举双手过头、掌心朝下,手掌放松,自然弯曲,指尖下垂,约成瓢状。中指指尖触碰处所在穴位即是。

41 四神聪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四神聪穴为经外奇穴。“神聪”,安神益聪。本穴原名“神聪”,因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聪”。

本穴主治头部疾病,针刺该穴可以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偏瘫、脑积水、近视、脑血管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神经衰弱等病症。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四神聪

第三节 面部腧穴详解Mianbu Yuxue Xiangjie

面部的腧穴皆在手足之阳经和督脉上。从经脉的循行上看,手三阳经从手循行到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循行到足。面部局部有感染时,尤其是迎香穴处于危险三角区,此外有感染者,禁忌进行点穴按摩等手法。面部腧穴共35个。

1 禾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禾髎(详细针灸法见549页附录表2-5手阳明大肠经19)“禾”,稻禾,指粮食、食物。“髎”,指孔穴。此穴近口,口为进食的地方,故名“禾髎”,因“禾髎”穴有两处同名,故本穴又称为“口禾髎”。

主治鼻塞、鼻衄、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牙痛、牙周病、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本穴位于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于鼻孔外缘直下,水沟穴旁0.5寸处。面部腧穴图

2 迎香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迎香(详细针灸法见549页附录表2-5手阳明大肠经20)“迎”,迎接,朝向意。“香”,指香气、气息。此穴位于鼻翼边缘,当鼻塞闻不见香臭时,可通过此穴治疗,故名“迎香”。迎香穴别名冲阳穴。对上齿牙痛有快速止痛功效。

主治鼻炎、鼻塞、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面神经炎、不辨香臭气味、口斜眼歪、面部发痒、面肿痛、胆管蛔虫症、伤风、荨麻疹等病症。按摩此穴还能消除眼袋、黑眼圈、嘴角八字纹,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此穴有通络明目的功用。

本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禾髎穴外上方1寸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鼻翼旁开0.5寸,鼻唇沟中点。迎香穴取穴要点:正坐、仰靠或仰卧,眼睛直视前方,食指与中指伸直并拢,中指贴于鼻侧,食指指尖位于下眼眶边缘处,则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

3 承泣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承泣(详细针灸法见563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1)“承”,承受。“泣”,流泪、泪水。本穴在瞳孔下7分处,哭泣时流下的泪水会经过此处,故名“承泣”。

承泣穴针刺可以主治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动,口眼歪斜、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外眼炎症、泪囊炎、屈光不正、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眶下神经痛、眼皮肌肉痉挛跳动、面神经炎、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著效果。此穴是穴位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有通络明目的功用。

本穴位于瞳孔直下0.7寸,下眼眶下缘凹陷中取穴。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眼睛直视前方,食指与中指伸直并拢,中指贴于鼻侧,食指指尖位于下眼眶边缘处,则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

4 四白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四白(详细针灸法见563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2)四白穴取穴要点:先以两手中指和食指并拢伸直,不要分开,然后中指指肚贴两侧鼻翼,食指指尖所按的位置即是。“四”,四周,意指四方广阔。“白”,明亮。此穴能治疗眼部及眼眶四周疾患,具有增强视力的作用,故称“四白”。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翳、鼻炎、夜盲、青盲、口眼歪斜、面肌痉挛、面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按摩此穴有不错的美容效果。此穴有通络明目、活血养颜的功用。

本穴位于眶下孔处,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目正视,于瞳孔直下1寸,眼眶下凹陷中取穴。

5 巨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巨髎(详细针灸法见563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3)“巨”,巨大。“髎”,骨节孔隙处。此穴在鼻旁颧骨下缘,穴处凹陷甚深甚大,故名“巨髎”。

用双手食指按住穴位并揉动,按压时朝颧骨方向施力。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唇颊肿、目翳、鼻塞、鼻出血、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病症。此穴还具有改善肌肤松弛度、美化脸部曲线的美容效果。

取穴时,目正视,于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取穴。

6 地仓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地仓(详细针灸法见563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4)“地”,下部。“仓”,谷仓。古人将脸分为三庭,鼻以上为上庭,鼻为中庭,鼻以下为下庭。此穴位于鼻下口旁,口为容纳食物之地,故名“地仓”。

主治流涎、牙痛、颊肿、惊风、口眼歪斜、失音、口臭、湿疹、三叉神经痛等病症。此穴有祛风活血的功用。

本穴位于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取穴时,正坐或仰卧,轻闭口,举两手,用食指指甲垂直下压唇角外侧两旁即是。

7 大迎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大迎(详细针灸法见564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5)“大”,多、尊。“迎”,迎合意。此穴位于下颌(又称大迎骨)角前下方,胃经气血物质的大部分又由本穴上输头部,故名“大迎”。

主治牙龈肿痛、脸部浮肿、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等病症。按摩此穴有助于脸部血液循环能除去多余脂肪,保持皮肤弹性,是脸部美容的要穴。

本穴位于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触摸此穴能感觉到脉搏跳动。

8 颊车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颊车(详细针灸法见564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6)“颊”,指穴所在的部位为面颊。“车”,运载工具也。本穴的功用是运送胃经的五谷精微气血循经上头,若有车载一般,故名“颊车”。

主治口眼歪斜、牙痛、牙关紧闭、项强、面肿、腮腺炎、颈部痉挛、中风、流涎、三叉神经痛、失音、口噤等病症。此穴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功用。

本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上下齿咬紧时,在隆起产生咬肌最高点处。

颊车穴取穴要点:正坐或仰卧,轻咬牙,双手大、小指稍曲,中间三指伸直,中间三指放于下巴颏部,中指指腹压在咬肌隆起处即是。

9 下关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下关(详细针灸法见564页附录表2-11足阳明胃经7)“下”,下方,指颧弓下方。“关”,这里指牙关。本穴位于颧骨弓的下方,也就是下颌关节前牙关处,故名“下关”。

主治耳痛、耳聋、耳鸣、脓耳、眩晕、齿痛、面瘫、面痛、口眼歪斜、口噤、龈肿、牙痛、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等病症。此穴有祛风活血、通窍止痛的功用。

本穴位于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取穴时,或仰卧、仰靠,闭口,手掌轻握拳,食指和中指并拢,食指贴于耳垂旁,中指指腹所在位置即是。

10 颧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颧髎(详细针灸法见547页附录表2-4手太阳小肠经18)“颧”,颧骨。“髎”,骨节孔隙处。本穴在颧骨下凹陷处,故名“颧髎”。

主治口眼歪斜、面痛、面肿、牙痛、目痛、眼睑痉挛、三叉神经痛、鼻炎、颊肿等病症。按摩此穴还能改善面部肌肤松弛度,减少皱纹的产生,消除黑眼圈。此穴有通络明目、活血止痛的功用。

本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即颧骨隆起的正下方,约与鼻翼底部等高处。

取穴要点:正坐,目视前方,口唇稍微张开(更易深入穴道),轻举双手指尖朝上,掌心朝向面颊,拇指指腹放于脸颊两侧,由下向上推,至颧骨尖处的下缘凹陷,约与鼻翼下缘平齐处即是该穴。颧穴

11 听宫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听宫(详细针灸法见547页附录表2-4手太阳小肠经19)“听”,听觉。“宫”,宫殿,这里是指居于中间的意思。因为本穴有改善听觉的功能,又居于耳前中间处,故名“听宫”。别名多所闻、多闻。

主治耳聋、耳鸣、耳痛、齿痛、聋哑、中耳炎、头痛、头重、眩晕、下颌关节炎、癫狂病等病症。按摩此穴有益于改善听力。此穴有清头聪耳、宁神止痛的功用。

本穴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便是此穴。取穴时宜采用正位或仰卧、仰靠姿势。取穴时,正坐目视前方,口微张开。举双手,指尖朝上,掌心向前。将大拇指指尖置于耳屏前凹陷正中处,则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

12 睛明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睛明(详细针灸法见557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1)“睛”,眼睛。“明”,明亮、光明。本穴有明目之功效,故名“睛明”。别名目内眦、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目眦外。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夜盲、色盲、目眩、近视、远视、散光、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急慢性结膜炎、早期轻度白内障等病症。此穴有降温除浊的功用。

本穴位于眶内缘眼睑内侧韧带中,目内眦旁0.1寸处,即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取穴时,正坐轻闭双眼,双手手指交叉,八指指尖朝上,将大拇指置于鼻梁旁与内眼角的中点,则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

13 攒竹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攒竹(详细针灸法见557页附录表2-10足太阳膀胱经2)“攒”,聚集。“竹”,山林之竹。《会元针灸学》:“攒竹者,诸阳之气攒聚于眉头,如新竹之茂。”表示脉气在眉头处聚集,如同捆扎的新竹,故名“攒竹”。是治疗眼部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对于经常用眼的人来讲,更应熟练准确地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地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地缓解眼部疲劳,更是青年学生防止近视的穴位之一。

主治头痛、眩晕、鼻出血、鼻塞、口眼歪斜、视力减退、青盲、眼睑下垂、面部痉挛、急性结膜炎、视神经萎缩、角膜白斑、偏瘫、惊厥等病症。此穴有活血通络、明目止痛的功用。

本穴位于睛明穴直上,于眉头凹陷中取穴。取穴时,正坐轻闭双眼,两手肘撑在桌面,双手手指交叉,指尖向上,将两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置于眉棱骨凹陷处,则拇指指腹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

14 瞳子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瞳子髎(详细针灸法见557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瞳子”,眼珠。“髎”,孔穴。本穴在眼睛外方,眶骨外凹陷中,故名“瞳子髎”。

主治头痛、结膜炎、角膜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青少年近视、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等病症。本穴为治疗眼疾的要穴。此穴有降浊去湿的功用。

本穴位于目外眦旁0.5寸处,眶骨外缘凹陷中。取穴时,端坐,两手屈肘朝上,手肘弯曲、支撑桌上,五指朝天,掌心向着自己。以两手大拇指置于头部侧边,太阳穴斜下、前方,两大指相对用力垂直按穴位即是。瞳子穴听会穴上关穴

15 听会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听会(详细针灸法见567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2)“听”,听觉。“会”,会聚。中医认为,此穴可会聚听觉,故名“听会”。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面神经麻痹、聋哑、耳肿痛、牙痛、口眼歪斜等病症。

本穴位于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16 上关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上关(详细针灸法见567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3)“上”,上方,指颧弓上方。“关”,闩门的横木,指机关。牙关是开合机关,又与下关相对,故名“上关”。

主治偏头痛、耳聋、耳鸣、重听、中耳炎、口眼歪斜、口噤、齿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小儿惊风等病症。

本穴位于下关穴直上,于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17 颔厌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颔厌(详细针灸法见567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4)

古籍称“颔”为点头,“厌”有抑制之意,故名“颔厌”。

主治偏头痛、目眩、耳鸣、齿痛、抽搐、癫痫、神经性头痛、小儿惊风等病症。按摩此穴能缓解眼睛疲劳、改善视力。

本穴位于颞肌中。于额角发际处,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取穴。

18 阳白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阳白(详细针灸法见568页附录表2-12足少阳胆经14)“阳”,指额部。“白”,明白,光明之意。本穴在眉目上方明亮处,又阳白穴取穴要点:正坐,举两手两肘尖顶放桌面上,轻握拳,掌心向下,将拇指指尖贴于眉梢正上方,拇指指尖正上方的穴位即是。

具有增强视力,治疗眼疾的作用,故名“阳白”。

主治头痛、目痛、目眩、视物模糊、流泪、口眼歪斜、沙眼、角膜炎、近视等病症。此穴有生气壮阳的功用。

目正视,于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取穴。

19 素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素髎(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5)“素”,古指白色的生绢,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髎”,孔隙。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降地之液如同从细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素髎”。

主治鼻渊、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等病症。

本穴位于鼻尖正中处。

20 人中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人中(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6)“人中”又名“水沟”,即上唇正中纵型凹沟。古人认为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鼻、人中、口三者构成的气场,人中位于中,故名“人中”。

主治癫狂、中风、中暑、休克、昏迷、虚脱、小儿惊风、高血压、恶心呕吐、口眼斜歪、精神分裂症、口眼肌肉痉挛、产后晕血、腰脊强痛等病症。此穴有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的功用。

本穴位于鼻梁根部与上唇之间,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取穴时,正坐,伸左手(或右手),置面前,五指朝上,掌心朝内,弯曲食指置于鼻沟中上部即是。

21 兑端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兑端(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7)《易》中说道:“兑为泽,为口,为舌,为刚中外柔(寓唇柔齿刚之意)”。端,正也,绪也,又称事物之尽头为极端。本穴又为督脉末端,故名之曰“兑端”。

主治口噤、齿痛、癫狂、目翳、黄疸、消渴、舌干、呕吐、鼻塞、遗尿、昏厥等病症。

本穴位于上唇尖端,当人中沟与口唇接连处。

22 龈交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龈交(详细针灸法见576页附录表3-2督脉28)“龈”,指牙龈。穴在上牙龈与上唇相遇处,穴为任督、足阳明之会,故名龈交。

主治癫狂、齿痛、急性腰扭伤、心烦、黄疸、鼻塞等病症。

本穴位于上唇与上齿龈之间,当上唇系带中。取穴时应正坐仰靠,提起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相接处取穴。龈交穴

23 承浆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随浆(详细针炙法见573页附录 表3-1任脉24)“承”,随接。“浆”,水液,水浆,指口中浆液、唾液。本穴位于下唇之凹陷处,因下唇膏能承接水液,故名“随浆”。主治中风昏迷、癫痫、口眼斜、唇紧,面肿、齿痛、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等病症。本穴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承浆穴夹承浆

24 夹承浆可以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夹承浆穴为经外奇穴。

主治,面股痉挛,三叉神经痛,面肿,齿龈溃烂等病症。有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疏风散寒的功效。

本穴位于承浆穴旁开1寸,当下颌骨颏孔处。按摩此穴时应使用点法、压法、拿法等发散类手法。

25 鱼腰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鱼腰穴为经外奇穴。

眉似小鱼,而此穴位于眉正中,恰似在腰部,故名“鱼腰”。

主治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目翳、目赤肿痛、眶上神经痛、近视等病症。

于眉毛正中心取穴。

26 上明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上明穴为经外奇穴。

上明穴主治屈光不正,视神经萎缩,角膜白斑,目生云翳、双眼红肿等病症。按摩此穴位有清热活血、明目止痛、疏风通络的功效。操作时应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按摩。

本穴位于眉弓中点直下,眶上缘下凹陷中。

27 球后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球后穴为经外奇穴。球后穴主治近视,内斜视,视神经炎,视视经萎缩,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等病症。取穴时应目平视,当眶下缘外侧1/4与内侧3/4交界处。按摩此穴有疏经通络、活血祛淤、明目止痛的作用。可使用发散类按摩手法进行按摩。

28 印堂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印堂穴为经外奇穴。

本穴位于额区两眉之间,其面积恰能盖印,又是人脸最显眼之处,故名“印堂”。

主治头痛、头重、眩晕、口眼歪斜、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病症。

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取穴。印堂穴太阳穴

29 太阳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太阳穴为经外奇穴。

本穴对眼部疾病有治疗效果,常按摩此穴,可使眼睛如受到太阳照射一样,感觉明亮,故名“太阳”。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疾、近视、感冒、神经血管性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取穴。

30 鼻通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鼻通穴为经外奇穴。“鼻”,鼻部。“通”,畅通。本穴位于鼻周部,又主治鼻部疾病,可缓解鼻塞等症状,使呼吸畅通,故名“鼻通”。

主治鼻部疮疖、鼻炎、鼻塞等病症。

本穴位于鼻唇沟上端尽处。

31 金津(左)玉液(右)可以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金津(左)玉液(右)穴为经外奇穴。

本穴主治恶心,呕吐不止,口疮,舌肿痛,舌强不语,消渴等病症。该穴位有清热消肿、降逆止吐、生津止渴的功效。

卷舌取之,当舌下系带两侧静脉上。按摩时可手指缠绕纱布点压。金津穴玉液穴海泉穴

32 海泉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海泉穴为经外奇穴。

海泉穴有通利舌窍,清热降逆,祛邪开窍,生津止渴的作用。

主治舌缓不收、重舌肿胀、喉痹、高热、呕吐、呃逆、腹泻、腹痛、消渴等症。

本穴位于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

33 聚泉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聚泉穴为经外奇穴。

聚泉穴有利窍通关,止咳平喘,清散风热,祛邪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舌缓、舌肌麻痹、味觉减退,食不知味、久咳不愈、支气管哮喘、消渴等病症。

本穴位于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聚泉穴

34 牵正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牵正穴为经外奇穴。

本穴主治口眼歪斜,痄腮,口疮等病症。有清热散风、舒筋活络之功效。能使面部不正之肌肉复正,故名“牵正”。

本穴位于耳垂前约五分到1寸处。牵正穴耳尖穴

35 耳尖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耳尖穴为经外奇穴。

本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高热等病症。

穴位位于耳郭最高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第四节 颈部腧穴详解Jingbu Yuxue Xiangjie

颈部腧穴包括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督脉、任脉上等穴位,还包括多个经外奇穴,共计1 8个。适宜仰靠坐位取穴。

1 天鼎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天鼎(详细针灸法见549页附录表2-5手阳明大肠经17)“天”,指上部、高部。“鼎”,炉鼎。古代将身体上部称为阳,头部为天,颈椎和颈部两侧为鼎之三足,此穴位于鼎足位置,似三足鼎立,故名“天鼎”。

主治咽喉肿痛、瘰疬、瘿气、气喘、牙痛等病症。

本穴位于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颈部腧穴图(侧面)

2 扶突穴主治哪些疾病?如何取穴?

扶突(详细针灸法见549页附录表2-5手阳明大肠经18)“扶”,扶持、帮助。“突”,指高处。此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之胸骨与锁骨相合之高处,二骨相合,形如两人搀扶,故名“扶突”。

主治咳嗽、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等病症。此穴有通窍活络、止血驱虫的功用。

本穴位于颈外侧部,喉结旁开3寸处,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穴时,正坐,双手轻握拳,食指中指并拢,中指指尖贴鼻翼两侧,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