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9:24:27

点击下载

作者:译夫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试读:

前言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这里,我们就看到了中华文明的深远。如从黄帝时代算起,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人文知识灿若星河。

那么,何谓人文呢?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它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为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常识性的人文文化包括了四个层次:

一是物态文化层。这是人类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文化中可以具体感知的、摸的着、看的见的东西,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这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其中包括了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政治、经济、宗教社团、教育、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这是由人类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时间孕育而最终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当然,这也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应该积累知识,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就越大。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其自身知识储备,开阔其视,还有助于提升其人文素质,提升其文化涵养,还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有必要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人文常识的知识,而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中华人文常识集锦,本书囊括了最为精华的常识趣闻、远古传说、宫廷文化、风俗文化、节日文化、服饰知识、建筑文化、饮食起居文化、宗教文化、古代交通、古代哲学、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音乐、古代天文、古代医学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内容,内容深入浅出,颇具趣味性,引领我们去深层次了解中华人文的精神内涵,帮助我们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编著者2018年6月第1章姓氏称呼

古代姓、氏有别,氏是姓的支系。同一个姓的人,子孙繁衍,分支散居各地,每支各取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其作用是表明子孙的近祖是谁。在称呼一个人时,古人有他们的“省称”法:女子只称其姓,男子只称其氏。家谱——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我们知道,中国人十分重视姓,同姓的人都喜欢群居,代代相传,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家族的家族史。后代的人为了找到同宗同族有血缘关系的同姓,于是产生了家谱。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有很大帮助,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是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建设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

家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以及“戒赌博”“戒懒惰”“戒淫逸”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同样,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也是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联系的根据。“赵”为什么在百家姓中名列第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百家姓》的第一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的所有姓氏中,赵姓被排在了第一位。那么,为什么要把赵姓排第一呢?《百家姓》到底是以怎样的规则来排序的呢?

其实《百家姓》以“赵”姓打头,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因为,宋朝的皇族姓“赵”,所以他必须将天下第一姓——皇族的姓排在第一位。又因为钱唐儒生是越国的臣民,而越国的国王原本也姓钱,所以,理所当然就把“钱”排在了《百家姓》的第二位。

由此可知,《百家姓》的排序是以姓氏的政治地位为规则。就像越国国王的妃子姓孙,所以就把“孙”排在了第三位。当然,其余也是依次排下。不可思议——“难”“老”“死”竟然是姓氏

中国姓氏完全可以用丰富多彩这个词来形容。有很多姓氏让人看了觉得不可思议,如“难”“老”“死”这三个字,你能想到它们会是姓氏吗?

在中国河南的四座小村里,就居住着一些姓“难”的男女老少。试想想,假如有一天你到了这里,你该如何去称呼他们呢?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这个姓氏真的很容易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

对于百家姓里的“老”姓,也是一个让人很难堪的姓氏。一个人刚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而且还要被别人这样叫一辈子。对于“死”姓,那就更不用说了,据说这是中国倒数第二“小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非常避讳这种事情,不愿意张嘴闭嘴“死来死去”的。可是,以此为姓,就没办法了。在古代“姓”和“氏”的区别在哪里

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姓”起源于母系社会,代表着氏族的血统。“氏”是古代贵族的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代表着功勋和地位。

在夏朝之前,姓氏是一分为二的,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是用来区别人的贵贱地位的,身份低微的人只有名字但是没有氏。姓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因此有同姓、异姓、庶姓的区别。

周代以后,姓氏被合二为一,而且不再被用来区别贵贱。即一个大家族世代居住在某地而获得了当地人的敬仰,那么这个家族的人就是高贵的。秦汉以后,姓、氏就不再分开,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

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姓和氏就已经合在一起使用了,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什么是乳名“小名”又叫乳名,中国人一般在孩子刚出生时都会为其起个小名,这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一个习俗。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给小孩起小名而且流传至今呢?

对此,民俗学给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其一,小名一般都是借用身边常见事物的名称而随口叫成,其原因是这些名称比正式的名字更便于记忆,而且也更具亲切感,容易上口。如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郭沫若小名“文豹”等。

其二,小名是缘于古代的排行或是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像阿三阿四、阿猫阿狗、铁蛋柱子之类,既有亲昵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

其三,讨个吉利口彩,如家宝、来福、喜儿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自秦汉之后,我国士族阶层便开始“讳小名”,认为不雅,有贻笑大方的嫌疑。故另立了“正名”,以供社交场合使用。古代女人为什么婚后随夫姓

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中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已婚妇女都要“妻从夫姓”。例如,女子本姓王,丈夫姓李,嫁入后就叫“李王氏”等。所以,现在有人就提出这一现象体现出了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李氏、王氏、阿李、阿王……这就是五代以后已婚妇女留在户口本上的“称谓”。不过,这种“称谓”只有依附丈夫才能被认定,如果丈夫去世,或因其他原因需要她们以当家人或独立人身份出现于公共场合时,由于众多人同用一个姓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称谓显然难以起到识别作用。这个时候如“刘王氏”“赵邢氏”“洪李氏”这样的称谓就出现了,既表明已婚身份,又提示她是某一姓成员及其母家的姓氏,可谓一石三鸟。所谓“妻从夫姓”的称谓习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合一定的需要而产生的。母系社会的姓氏是怎样的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除非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否则不可能有人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姓什么。但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还真的存在,不过是发生在原始社会。

由于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当时的人们只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有父亲,所以当时的人们只知道母亲姓什么,却无法知道父亲姓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姓字是由“女”和“生”组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在母系社会,孩子生下来也许会一辈子见不到自己的亲生父亲,所以孩子都是随母亲姓的。“家严”“家慈”分别是什么代称

古人称己、称人、自称、他称,都有一套文明用语。这方面的用语需要用一厚本专书才能表述清楚。这里仅就与“家父”相关的称谓做点介绍。有关中国人这方面的文明用语只要记住一句话:“家大舍小令他人。”笼统地说,凡是对别人称呼自己家里的人要用“家”或“舍”;凡是称呼他人家里的人要用“令”。

具体情况是:面对他人称呼自己家里的长辈或亲戚中的长辈,在称谓前加一个“家”字。如家父——自己的父亲,家母——自己的母亲,又如家祖父、家祖母、家兄、家嫂、家姐、家叔、家姑等。世人心目中,“严父慈母”乃是通则,因而也就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严君”“严亲”,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家君”是父亲的专用称谓,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有“家君作宰,路出名区”之句,这里的“家君”即是指他的父亲。“令堂”指的是何人

中国人说话非常讲究礼仪,尊卑长幼的关系全表达在一词一语之间,称呼对方的长辈则更是温文尔雅,尽显尊敬之意。“你妈”“你母亲”“你家老太太”这些称呼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粗鄙之词。古时候母亲居北堂,后来北堂就代表母亲。令就是你的意思,堂其实是北堂的简称,指代母亲。所以古人常用“北堂”代指母亲,因为古时在士大夫家里,主妇常居住在北堂的位置,因此敬称对方的母亲就是“您的北堂”,简称就是“令堂”。

除“令堂”外,称呼对方的母亲的词还有“令母、令萱、令慈、寿堂、尊堂、太君、老太君、太夫人”等。“太君”原来是古代对官员的母亲的一种封号,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对他人母亲的一种尊称。“太夫人”在古代是对列侯的母亲的称谓,后来也演变为上层阶级对对方母亲的敬称,现在则成为对他人母亲的尊称。“贱内”这一称呼反映了什么“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泛指妻妾为“内人”。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对好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所以,“贱内”并不是对妻子的蔑视。而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老婆”这一称呼何时而来

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子习惯把自己的妻子称做“老婆”。那么,你知不知道“老婆”这个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在唐朝有位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娶新欢的想法。但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对自己的妻子把这件事讲出来。于是他在一天晚上写了一副上联放在床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他的妻子在将要上床睡觉时看到了这副上联,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想抛弃她的念头,觉得很伤心,但是,她还是想挽回一下,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第二天,这个读书人读了妻子的下联,心中即刻想起了当年妻子对自己的细心照顾,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多半是妻子的功劳。同时他又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于是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于是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读书人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妯娌”是什么关系

在中国民间,很多地方的人把两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说成是互为“妯娌”。那么“妯娌”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说到“妯娌”这个词,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光看这两个字的字形,我们就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先造字的能力。首先,因为这个词说的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两个字都带有女字旁。其次,两个字的右边的组成部分也相似,但彼此又是对着的,一个朝上,一个朝下。朝上的“妯”,身段稳重,神态像是鼻孔冲天,得理不饶人;朝下的“娌”则显得小而娇气,恃宠而骄。

仅仅是两个字,却把我国民间那种兄弟老婆之间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由此可见中华文字的神秘与博大。“伯、仲、叔、季”之间的长幼顺序是什么

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还担负着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

为了区别未婚姑娘,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呼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

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媒婆又有哪些称呼“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传说他是专门主管人世间男女婚姻的天神,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月老这一形象最初出现在唐人李复言的小说集《续玄怪录》的《定婚店》中。月下老人以赤绳相系,确定男女姻缘,反映了唐人认为姻缘前定的观念。“红娘”这个人物最早是出自南宋话本《莺莺传》和官本杂剧《莺莺六幺》中,而她真正成名却是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自金代董解元所作的《西厢记诸宫调》起,才对这个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创造,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故事的大概中可以看出红娘并不是莺莺和张生初次会面的“介绍人”。所以,我们可以说月老是传说中的掌管男女婚姻的天官,红娘也就是我们现在谈婚论嫁的男女之间的大媒人、介绍人。为何古代皇帝被奉为“天子”“天子”一词最早见于儒经《尚书》,书中对天子的含义做了解释:“天子”乃是天的长子或嗣子,即后世所说的太子、今日君主制国家的王储。因此,原则上说,许多人都是天神之子,都有做天子的资格,只要有德行。古代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就是对此很好的证明。

然而,随着生产资料的过剩,人的权力欲望也随之剧增。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就想出了用思想枷锁去束缚那些被统治阶级,天授神权也就因此而产生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君王被称做是“天子”的真正缘故。

因此,后世的君王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就是“天子”,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如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本出身平民,他的父亲连名字都无从查考,因此更加找不到他以前的世系。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他能够做天子非常不理解。为此,汉代儒者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他们历经了近200年的努力。最后,儒者贾逵在《左传》中找到,尧的后代中有一个叫刘累的,曾经做过夏代的臣子。刘邦,就是刘累的后代。这样,刘邦就可以通过尧,上溯到黄帝,被认为是具有天神血统的人。刘邦之后,王莽、曹丕做皇帝,也都要把自己的血统上溯到舜,再上溯到黄帝,以证明自己做天子的合理性。“万岁”为何是皇帝的专用名词“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较普遍的事。比如冯谖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万岁”便成为帝王的代称了,但这并不是帝王唯一或专有的称呼,当时叫皇帝“天子”也可。“天之骄子”,表明其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皇帝也不干涉。汉武帝曾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不许他人使用。但是人们并不全遵照他的意志,一到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禁不了也无可奈何。

到了宋朝,万岁变成了皇帝专用的称呼。如果有大臣被称为“万岁”,就算犯禁,要受到重罚。以忠贞闻名的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同行,路上遇到“狂人”,迎马高呼万岁。寇准的政敌得知后,向皇帝告发,以致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的高职,降为青州知州。

可见,自从宋朝开始,“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如果谁再随意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以后,规定更加严格,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皇帝何以自称

我们时常在电视剧里听到古代的皇帝都称自己是“寡人”或“朕”。那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称呼自己呢?“朕”原本是个第一人称代词,没有尊卑贵贱的色彩。先秦时期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的《离骚》里就有:“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朕”字变成了皇帝的专用词。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为“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唐代以后,皇帝多称自己是寡人。“寡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自谦为寡人,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高高在上,是最孤独的人,因此自谦为“寡人”。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

在今天的一些以古代宫廷为题材的影视剧中,里面凡是自称为“哀家”的那个人,必定是死了丈夫的皇太后,那么,她们为何要这样称呼自己呢?

其实,“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的自称。如果皇帝还活在人世,皇后是绝对不能自称“哀家”的。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表达无夫之哀。古代妇女以夫为纲。另外,如果不是贵为皇后或太后,也是无论如何不能自称“哀家”的。

皇太后自称“哀家”是因为自己只不过是“先帝”留下来的人而已,所以有悲哀“先帝”的意思。而皇后决不会这样自称,对皇帝多自称妾,妾某氏,对臣子则直接称我。“宰相”这一称呼来源于何时“宰相”一词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设立了。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启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同为皇帝女儿,为何有格格与公主不同的称呼

我们时常在一些以清代宫廷为题材的影视剧中看到,只要是皇帝的女儿都被称做“格格”。而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皇帝,其女儿一般都被称做是“公主”。那么,格格和公主在身份上有哪些区别呢?“格格”原本是满洲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它原本是对清朝贵族之家女儿的称谓。清朝的前身后金初年,国君、贝勒的女儿或一般未嫁之妇女均可称为“格格”,无定制。直到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开始仿明制,也规定把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由此一来,清太宗皇太极以后,“格格”就成了王公贵族之女的专称。所以,现在影视剧中把皇帝之女称做“格格”是不准确的。“唐太宗”这一称谓由何而来

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李世民称呼为“唐太宗”。那么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其实,“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在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一般把当朝的开国皇帝称为“太祖”或“高祖”,如历史上把刘邦称做汉高祖,把赵匡胤称做宋太祖等。开国皇帝以后的都用“宗”,就像我们把李世民称作是唐太宗。

古代的皇帝除了有庙号外,一般都有谥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刘季是谁

据史料记载:刘邦在未称帝之前常被人叫作“刘季”,而等他称帝之后就再没人这样叫了,即使史书上也叫他为刘邦。这是为什么呢?他的这个叫“刘季”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就首先要说说古代人们的辈分关系。古代人十分讲求辈分,但是穷人家孩子起名字往往不太重视,于是常用一些辈分称呼作为孩子的名。最常见的就是兄弟之间按伯仲叔季来排行。

刘邦因为出身寒微,所以和其他穷人家的孩子一样,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他又在家里的兄弟中排行第三,所以人们就理所当然地叫他为“刘季”。你知道“韩愈,字退之”的由来吗

韩愈是个孤儿,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哥哥和嫂子抚养他长大。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想给韩愈起一个既好听又文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字书,挑了又挑,选了又选,始终找不出一个合乎心意的名字。韩愈见嫂嫂为自己起名为难,于是便问:“嫂嫂,你是在给我起名字吗?”郑氏笑着说:“是的。你大哥名叫会,你弟弟名叫介,他们两人的名字都是人字作头,你的学名也要找个人字作头,而且要讲究一些的才行。”

韩愈说道:“嫂嫂,你不必再费心找了,这人字作头的字‘愈’字最合适了,我就叫韩愈吧。”嫂嫂不解地问:“愈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韩愈说:“‘愈’是超越的意思。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一个愈字。”

韩愈从小饱读经书,从3岁起就开始识文断字,每天能记下一千多条古训,不到7岁,就读完了诸子之书。19岁的时候,正好赶上皇科开选,嫂嫂为他打点了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了京城后,韩愈自恃才高,以为只要参加考试一定能考中,结果却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中了第十三名。之后,虽然经过了三次殿试,最终也没有捞到一官半职。

由于身上带的盘缠已经不多,韩愈来到洛阳去找朋友求助。在洛阳,朋友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很敬慕韩愈的才华。

这天晚饭后,两人闲聊。韩愈说起了这些年官途中的挫折。卢小姐说:“不要再为这种事情而伤怀了,科场失败的事情常有。只是经历了这么多次挫败,一定是你有什么缺点和不足。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啊。”韩愈听后,频频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俗话说自己瞧不见自己脸上的黑,你帮我找找。”卢小姐说:“你真是个聪明人哪!”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拿着卢小姐的提示,沉思了一阵。他觉得这真是小姐的肺腑之言呀!自古骄兵必败,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德,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己起了个这个字。“孟姜女”这一名字如何解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有一件事,估计知道的人微乎其微。那就是孟姜女其实并不姓“孟”。也许会有人问:她不姓孟为什么会被叫做“孟姜女”?看了下面的解释你就明白了。

孟姜女其实姓“姜”,孟是她在家中的排行。古代,待嫁女子是按“孟(伯)、仲、叔、季”来排行的,如果是正妻生的大女儿,就排行为“伯”,偏房生的大女儿就排行为“孟”。

出嫁女子,有冠以自己国家或氏的名称的,如“齐姜”。有冠以配偶也就是别国国君的国名的,如“秦姬”。有冠以配偶也就是别国卿大夫的氏名或邑名的,战国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孟姜女就是姓姜的偏房生的大女儿。第2章宫廷文化

中国拥有最长时间的封建社会历史,因此,中国封建王朝的宫廷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本章,我们为你展示宫廷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皇权观念、宫廷生活方式等,为你一一揭开神秘宫廷的序幕。皇帝为何被称为“九五之尊”

研究过故宫建筑风格的人应该知道,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宫廷建筑的代表,其建筑理念与“九”和“五”这两个数字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首先,它共有房间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明代奉天殿,也就是清代的太和殿,采用的是宫殿建筑的最高等级形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午门城楼、保和殿等正面也都是九开间的殿宇。显然,这些建筑都与数字“九”和“五”有关。其次,古代的皇帝喜欢被称作是“九五之尊”。这就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皇帝何以如此崇尚“九”呢?

清代语文学家汪中对此作出了解释:“一奇二偶,一二可为数。二加一则为三,故三者,数之成也。积而对十,则复归为一,十不可为数,故九者,数之终也。”古人十分崇尚阴阳理论,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为阳,地为阴。自然,“九”就成了阳数中的极数,再大的数其尾数也大不过“九”。如此以来,帝王们就用“九”这个阳数中的极数来象征自己,寓意自己的江山可以永久。皇帝结婚为何“大婚”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婚礼可以说就是国家的盛典。因此,历朝历代,皇帝的婚礼都被列为“五礼”之首。而且为了与老百姓的婚姻有所区别,也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因而习惯把皇帝的婚礼称为“大婚”。

按《仪礼·士婚礼》记载,自周代以来的民间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简称为婚姻“六礼”。但是,皇帝的婚礼却要比这“六礼”复杂得多。历代的皇帝在大婚时都要先举行“册立礼”,以此确立皇后这一特殊的身份。这也是皇帝大婚独有的一项礼仪,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仿照或举行。

其次,民间男子结婚都必须亲自去迎亲,但皇帝贵为天子,因此大婚不亲迎,只是派使节奉迎,即奉命迎娶。“六礼”中的“请期”,意思是由女方主动告知男方婚期,但皇帝结婚却是变被动为主动,把“请期”变为了“告期”。女方也因此由受“请”变为被告知。此外皇帝大婚作为国家庆典必要颁诏等等,这些都是皇帝婚礼与士庶婚礼截然不同之处。皇帝龙袍为何是黄色的

我们时常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古代的皇帝除上朝穿龙袍以外,其他时候都穿黄色的衣服,平常的官员要是能得到一件皇帝御赐的黄马褂,就觉得荣耀之至,甚至有的官员把黄马褂当做神灵一样供奉。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都穿黄色的袍子?”

其实从周朝至明朝,帝王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要穿火德之服,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所以一般情况下把它视为黑色。

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宋朝和明朝的皇帝也都穿火德之服,尤其是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

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有些身着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以明黄色为贵,穿着明黄色衣冠到处跑的,只有清朝的皇帝。由此可知,皇帝穿黄袍是在清代才形成的。故事皇帝“七十二嫔妃”是真的吗

说到古代皇帝的妃子人数,显然“七十二”是远远不够的。自古就有后宫佳丽三千之说,而且有人认为“三千”都是个保守的数字。因此所谓的“七十二妃”只不过是个泛指的数字。《管子·小匡》就有:“九妃六嫔,陈妾数千”之说。《礼·昏仪》对周代的后妃制则说得更为详细。其中有这样一句:“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诸侯国的国君就已经是妻妾成群了。到了秦始皇,那就更甚之。他灭了六国之后,首先就是把六国后宫的妃子据为己有,其人数就可想而知了。但是,最先建立起完备的后妃体制的朝代是汉朝。汉代把后妃爵列分为八品:即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更是把其扩至十四个等级,即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皇陵”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

在古代社会,只要是帝王的坟墓都被称作是“陵”。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它起源于哪个朝代呢?

据历史记载:在周朝以前,君王的坟墓和其他人一样都称“墓”而不称为“陵”。在《周礼·春官·墓大夫》中就有记载:“掌凡邦墓之地域。”墓大夫是专管全国墓地的官员。由此可见,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而不称“陵”。把帝王的坟墓称之为“陵”,大约始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大国。这在《史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君王墓称“陵”是当时王权不断增强的结果,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帝王的坟墓不仅占地广阔,而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如何从官服看出官级

官服分颜色是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着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着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着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渐趋繁缛,也曾经多次修改。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饰仿照先秦时代的古制而成),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如一般百姓服饰仍是披发椎髻,夏戴笠,冬服帽)。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戴帽笠为主,男子多戴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认其便了。

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一般男子服饰以袍衫为主,形制多样,儒生文士则以襕衫、直裰为常衣。妇女服饰主要有袍衫、袄、霞披、褙子、比甲、裙子等。

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古代“士大夫”的含义是什么

从发展时代看,士大夫这一概念在战国中叶以后才流行开来。从内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指居官与有职位的人。《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用现代话说,士大夫是职能官。《墨子·三辩》批评“士大夫倦于听治”。这里泛指一切官吏。《战国策·秦策二》载:“诸士大夫皆贺。”这里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这里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职之人。其二,《君道》又讲:“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士大夫指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也称士大夫。《荀子·议兵》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秘书”在古时是何意“秘书”在现代社会中是指那些为高级人员服务的私人“佣人”。然而秘书这个职务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有,但是一开始这个词并不是现代社会中的意思,而是另有所指。“秘书”在古代是指皇家秘密的藏书。东汉恒帝时开始设秘书监这个官职,其实是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年俸六百石。管理“秘书”的长官就是汉初所设置的“长史”,以及后来的“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官员。幕僚中的“记宝”、地方官府的“主簿”,其实就是当代社会中秘书的前身,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中国古代有很多出色的秘书(幕府)工作者。如击鼓骂曹的祢衡,就是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他能写出黄祖“所故言而未能言”的内容。至于脍炙人口的名篇《讨武曌檄》的作者骆宾王,则是徐敬业的秘书。“道台”官居何位

道台是老百姓对道员的尊称。道员:明初布政、按察两司以辖境广大,由布政使的佐官左右参政、参议分掌各道钱谷,称为分守道;按察使的佐官副使、佥事分理各道刑名,称为分巡道。清乾隆时始专设分守、分巡道,多兼兵备衔,辖府、州,成为省和府、州之间的高级行政长官。在名义上,道应是省的派出行政机构。其分守、分巡之职亦逐渐不分。清代又设督粮、盐法等道。清末又在各省设置巡警、劝业两道。清代道员为正四品。北洋军阀时曾分一省为数设,设置道尹。“洗马”是什么官职“洗马”是古代官名。“洗”并非读xǐ,而是通“先”,亦称“先马”。洗马并非洗刷马匹之意,也不是指马夫,而是在马前驰驱之意。《宋书》卷四十《百官下》:“洗马,八人。职如谒者、秘书郎也。二汉员十六人。太子出,则当直者前驱导威仪。秩比六百石。”从宋代的这一史料可以看出,洗马这一官职是东宫太子的导师,属规谏太子的官职。但是这一官职并非限制他只能出入于东宫。历史上很多太子身边的“洗马”都是朝中重臣,例如晋的李密、江统,唐朝的魏征等。

秦汉时期,洗马为太子的侍从官,太子出则作为前导。晋代时其职责改为掌管图籍。南朝时洗马隶属于典经局。隋唐时则设司经局洗马一职,沿袭至清代。清代司经局所设之洗马用满汉各一人,从五品。在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做过洗马之职,如魏征曾做过太子李建成的洗马。清末重臣张之洞43岁时,还只是一个洗马的官。古代刑法“几十大板”为什么通常只打屁股

我们时常在电视上看到古代的官老爷只要说:“给某某几十大板……”,下面公差们的板子就朝着犯人的屁股上落下。他们只打屁股,一般不打别的地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最初的公堂罚打犯人并没有明确规定要打什么部位,以致很多犯人都被活活打死。唐朝李世民称帝后,有一次他看到一幅“明堂针灸图”,发现人的屁股上几乎没有穴位,这就让他联想到了公堂打人不小心打出人命的事情。他认为打人致死者,一定是打在了犯人的重要穴位上。所以他立马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全国的公堂以后打人只打屁股。从此在公堂上打人只打屁股的习惯就传了下来。“午时三刻行刑”有什么讲究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古人行刑总是选在“午时三刻”,那么,古人为什么行刑要在午时三刻呢?古代的“午时”大概就是现在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为避免他的鬼魂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要选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这样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代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国子监”是什么样的学府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是设于隋代的“国子监”,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官办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代把大学叫太学,隋代开始改名为国子监。

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隋炀帝即位后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

唐高宗时期,曾一度把国子监改名为“司成馆”或“成均监”。宋初继承五代后周的制度,设立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学生。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社稷”一词为何意“社”指土地,“稷”指谷类。社稷祭祀是中国古代帝王重要的祭祀。元帝遣使致祭社稷。元代的社稷岁祭是从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开始的。至元三十年(1293年)正月,听御史中丞崔彧之言,于和义门内少南,始建社稷坛,总面积四十亩。社坛在东,稷坛在西,相去约五丈。社坛用土青赤白黑四色,正方形,中间实以常土,上面以黄土覆之。依方面从五色泥刷饰。四面,各设一阶梯。稷坛一如社坛之制,唯土不用五色,纯用一色黄土。

元廷于至元十年(1273年)为地方社稷坛制作了规定。规定称:“社稷五土,五谷之神,虽是以时致祭坛壝制度未行,于礼有阙。乞遍喻府州依法修理。”府州社稷坛,筑城西南,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阶四等,筑围墙,四面开门,于内社在东,稷在西。《尚书》的内容大致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属于记言古史。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并把它改名为《书经》。对于这本书的确切作者是谁,是什么年代编辑的,现在已无从考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本书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定本。

就文体而言,《尚书》通篇文章是以散文的形式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即古代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它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其内容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八股文”从而来

提起古代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人们一般认为它就是明太祖所创。其实这是一个不全面的说法。因为,早在明朝以前的唐朝就有了八股文的形式。为什么这样说呢?

考证历史发现,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八股文概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宋代自王安石秉政,以“经义”试士,学子任治一经,考试时发挥“经义”为文字,这不同于唐代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考试概括来书写答案的“帖经”,而是发挥对经文意义的理解来写文,因而名为“经义”。

科举考试的八股文的雏形却是形成于元代。元代科举考试,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这就是最早的八股文雏形了。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经义”,其后此种文字讲求格律,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形成了。考试制度中的“三元”是什么

我们时常可以在古装影视剧或是文史资料里看到“连中三元”的说法,那么它们到底指的是哪三元呢?“三元”是我国科举制度的产物,是解元、会元、状元的统称,最早产生于科举制度完善起来的中晚唐时期。

不过,在唐朝尚无“三元”之说,只是有了与此类似的“三头”的讲究。读书人首先参加由地方府州举行的选送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称乡贡进士,第一名称为“解头”或“解首”。然后参加中央举行的全国考试,考中者一律称为进士出身,其中的第一名称“状头”。唐代又把各种“制科”考试的第一名称为“敕头”。例如唐宪宗元和九年的“状头”张又新,之前是京兆府“解头”,到了元和十二年,又应博学宏词科得第一名,一时被人们称为“张三头”。在唐代,科举取士中三级考试制度已经基本完善,以后宋、元、明、清都是沿袭这一套制度来执行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三头”之说尽管文字上与“三元”略有差异,但实质上大体一致。“连中三头”可以算作是“连中三元”的早期雏形。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哪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经·国风·击鼓》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诗经》中那优美的文辞、淳厚的情感,滋润、涵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为后人所传颂,如《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以及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打油诗”起源于何时

打油诗相传为唐代郡人张打油所创,是旧体诗的一种,即俳谐体诗,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

明杨慎《升庵外集》记载,唐代张打油所写的《雪诗》中有“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句。所用都是俚语,且颇为诙谐。后人将这类诗歌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诗的内涵一般体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诗中更多表现的是前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五服”具体指什么

古人常常用“五服”来表示亲属关系的亲疏。其实“五服”指的是五种丧服。在中国古代社会,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五服”具体指的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斩衰是用很粗的生麻布做成,穿这种丧服服丧三年,用于臣、子、妻、妾为君、父、夫服丧;齐衰则是缝边的生麻布做成;大功和小功则是用熟麻布做成,只是做工不同;缌麻是用细的熟麻布做成。服丧时间依次减少,分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古人以这五服表示亲属的远近亲疏。从自己开始,上到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到子、孙、曾孙、玄孙,同时还有上述亲属的旁亲,都是有服亲,叫内亲。母亲一系叫外亲,服制只有一世,仅包括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舅表和姨表兄弟,其他人则是无服亲。同时,期亲指父系亲属,大功亲指祖父系亲属,小功亲指曾祖父系亲属,缌麻亲指高祖父系亲属,母系亲属均列入缌麻亲中。

大功服、小功服、缌麻服这样分来,丧服不仅仅是在出殡时所着的服装,它也显示出不同辈分与直、旁系亲属关系,因此大家就把“五服”作为表示亲戚关系的一种标准了。“问斩”为什么非要秋后这个时间

古代处决死囚时一般都是“秋后问斩”,这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为什么不在其他的季节执行死刑呢?

古代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在古人眼里,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因此执行死刑也是选在肃杀的季节里,因为万物都在这个季节面临死亡,所以处死犯人也是顺应了天意。

到汉朝时,将死刑的执行以及重要的诉讼活动限制在秋季和冬季举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它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了。所以在古装影视剧或者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死刑犯人宣判时,都会加上一句:“秋后问斩。”重振旗鼓为什么说“东再起山”

在生活中,当有人在生意场上或是其他方面受到挫败时,总喜欢用“东山再起”来激励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可为什么偏偏要说成是东山再起呢?为什么就不能是其他山呢?其实,“东山再起”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当年前秦皇帝苻坚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企图进一步消灭东晋王朝。于是动员了全国的兵力,共计78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向江南发动了进攻。

大敌当前,晋孝武帝和满朝文武官员人心惶惶,而才华横溢的谢安,这时却隐居在会稽“东山”。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急需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悚忧而起,应召出山。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谢安,宵衣旰食,调兵遣将,不敢懈怠,最终成功地指挥了淝水一战赢得完全胜利,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业,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山再起”这一妇孺皆知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假如当年谢安复职为相前隐居的不是那个清幽宁谧的“东山”,那后来流传的成语或许就真的是什么“西山”“南山”“北山”之类“再起”了。第3章远古传说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人类祖先真的是女娲吗

人类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古人,由于无法解释,便认为是女娲创造了人类。相传,女娲认为盘古的创造还算不上完整,鸟兽虫鱼的智力远远不能使她满足,因此她决心要创造出比这些生物更高级的生灵来与自己作伴。于是,女祸沿着黄河滑行,用河床里的软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女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好多的泥人。这些泥人几乎和她一样,只不过女娲给他们做了与两手相配的双腿,来代替尾巴。这些小泥人被女娲放到地上就“活”了起来,变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能言会语、聪明灵巧的小生命,女娲称他们为“人”。

女娲造人的神话,是一个流传十分久远的故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但是,女娲造人的神话却反映出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那时正值人类社会中的母系社会时期,妇女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子女只认得自己的母亲,不认得自己的父亲。于是,人们就认为自己是被母亲所繁衍下来的,母亲是最伟大的。这也印证了女娲为什么是一个女性形象。“后羿射日”真的存在吗

天和地刚刚形成的时候,天空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每天一换。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了天空。这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的太阳,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下的一个太阳后羿命它每天按时出来,按时下山,为人们服务。

按照《山海经》里的记载,这十个太阳代表着十个部族,但由于天下要一统,因此其他九个部族就会被消灭。人们便根据此记载创造了后羿射日的故事,从而表达着人们对天下“大一统”的美好愿望。“妖精”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中国神话中的妖精是指修炼后的物类,好比人修道成仙那样。同时,在中国人心目当中,妖精经常等同于妖怪。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妖精和妖怪的性质是不同的。“妖怪”这词通常作为超自然或恐怖事物的总称;而“妖精”比较偏向大自然事物化身,是具体的神怪。

古人认为任何动物、植物及工具,都会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从而变化成人的样子来到人间。在中国人的思想当中,妖精依然以狐狸精为主,此外还有蛇精、猫精、琵琶精、蜘蛛精、雉鸡精、鱼精、树精及花精等。然而,“妖”则代表偏离正道的事物,因此人类和仙人常常要征服它们,这其中当然就会发生许多暴力冲突了。妖精的身份揭穿后(通常是尾巴露出来,或者被照妖镜照到),难免会有神仙高人捉拿它们,不是被消灭,就是被迫走入仙道。如《抱朴子》《西游记》及《封神演义》等书中所描绘的那样,妖精几乎扮演歹角,代表着邪道,是与正道的神仙们势不两立的。不过,也有例外,如《白蛇传》和《聊斋志异》书中就描绘了许多有情有义、知图报恩的妖精。王母娘娘真的长生不老吗

在《山海经》里,王母娘娘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第一次亮相之后,有关她的记载便渐渐多了起来。王母娘娘在我国的古代神话故事中,亦被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王母娘娘不但与黄帝、尧、舜、大禹等远古时代的帝王见过面,还在此后与汉武帝见过面,其间至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跨越。难道王母娘娘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长生不老吗?这显然是个误会。

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完全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误读。古今中外,历史和神话杂糅的现象经常发生,人类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常将历史上的某项功绩附会给某个人,以将他神化。上古时期,人们崇尚巫术,而掌握巫术的人,往往就是氏族最高的统治者。近年来,有专家宣称王母娘娘确有其人,并是一位叫做“西王母国”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女首领。到后来,历代的西王母人选是在不断更替,但西王母国的存在和西王母的封号却没有变,从而形成了一个西王母长生不老的传说。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具体指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原指八位神仙在渡东海时,各用各的方法渡了过去。现在引申为人们做事各有各的办法,并且也有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比赛的意思。

相传,一次,八位神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喝到高兴的时候,铁拐李提议到海上一游,而其他神仙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于是,商定各自凭借自己的法力过海,而不能乘船。首先,汉钟离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海上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她站立在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各显神通,游向东海。彭祖到底活了多少岁

彭祖,名翦,又称为篯铿,颛顼的玄孙,其父亲是吴回的长子陆终,母亲是鬼方首领之妹女嬇,因为做的野鸡汤十分美味,所以受到帝尧的喜欢而被封在大彭,也就是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又叫做彭铿,传说是彭姓的祖先。

自尧帝起,彭祖经历夏、商两朝。商代时,成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据说,彭祖娶了四十九个老婆,生下了五十四个子女,最终活了八百八十岁。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年龄是根据六十天为一个甲子算的,实际上按照现在三百六十五天为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