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力:帮你解决90%人生难题的思维能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1:30:59

点击下载

作者:刘SIR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搜索力:帮你解决90%人生难题的思维能力

搜索力:帮你解决90%人生难题的思维能力试读:

序 言

决定你上限的不是格局,是搜索力

要想让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就要懂得高效地连接需求和资源。

有一位朋友,最近读了很多成功学的书,但是他越读越困惑,觉得自己不仅没有进步,还越来越绝望了。他陷入了成功和资源的悖论之中:想要成功,就要有格局、眼界和资源;但一个不成功的人,很难拥有格局和眼界,也很难获得资源。想实现人生的从零到一,真的太难了。

他通过我们个人发展学会的职业辅导师联系我,说,很多人的格局大,眼界高,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得到的资源就比人家多。还给我举了个例子,比如你是个当老板的,全公司的数据都在你那里汇总,你站得高,当然比我们这些员工看得远了。

再比如假设我出身于金融世家,平时来往的都是银行家、精算师,我对数据当然就会有更准确的感觉。我现在不成功,不就是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格局和资源吗?

我想对他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大学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讲座,这个讲座的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以至于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因为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价值。

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聪明的人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知道用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找到答案的人。”后来,随着阅历的逐渐丰富,我渐渐发现,平时那些善于利用搜索力的人,总是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眼界,发现别人的需求,对接不同的资源,从而顺利解决我们工作中、生活中、人生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就拿我们出版这一行来说,的确有很多人会觉得,想要做个好的产品策划,一定要有作者资源,否则就没办法开展工作。

不过,我倒觉得,“资源”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重要。我刚入出版这一行的时候,什么资源都没有。一开始就做灵异小说,后来做军文,再后来又做经管书。每进入一个新领域,我的所有资源都要清零一次。但当我沉下心来专心磨产品、耐心做品牌,把财经励志相关的整个产品线不断做出影响力之后,谈成了与包括李开复、时寒冰、陈志武等老师在内的诸多名人名家的合作,资源不仅主动找上来,也越滚越多。

说到底,再厉害的大人物,也会有他想要的东西;再多的商业模式,也会留下满足不了的欲望空间。当你用更高一层的认知能力,发现了自己的需求、身边朋友的需求、老板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的时候,你就可以突破所谓的上限,到达以前未曾企及的高度。

听到这里,有些朋友或许会说,发现需求有什么用呢?我没有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啊。

对此我想说,你没必要亲自去满足这些需求。比如前两年流行一个说法,叫“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埋单”,意思就是,商家没必要亲自生产商品,而是发现需求之后,把生产环节外包出去;而最后为这些产品付款的,也不是定制这些商品的商家,而是有相应需求的客户。

这个思维模式的运用还有一个经典的案例,说的是四川航空低价从汽车公司购买了一批机场大巴,车上喷绘着汽车公司的商标,相当于给他们做推广;再用高价把这批大巴卖给司机,同时保证他们有稳定的客源。这样,四川航空就凭着巨大的客流量,不仅省去了购买机场大巴的经费,还从中赚了一笔。四川航空能做到这一点,凭的就是既看到了汽车公司的推广需求,又看到了司机们对稳定收入的需求。

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埋单”这种商业上的思维模式,只是说法新颖,它的本质就是把需求和资源对接起来,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那些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没有什么不同。

比如我们做知识付费,去年一位销售卖掉了价值几百万元的课程。其中有一半的业绩,他是靠外部渠道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他找到了一些合作方,这些合作方需要课程内容;而他手上正好有这样的内容资源,想把这些内容卖掉。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这位销售省去了和一个个单独的客户签单的时间,还增加了公司的收益。这里面没有什么非凡的商业模式,但对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却很有效。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去找合作方这样的事情太难了。还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性格内向,甚至还有点社交恐惧症,拿起电话来就觉得呼吸困难,这样的性格,怎么去和别人沟通,怎么去对接资源和需求呢?

其实,只要你对需求的观察是准确的,无论你是什么性格,无论你之前是否认识对方,事情都能谈成,因为你真的能帮合作方解决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你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合作方出于人情或者被你的套路忽悠,答应了你的请求,事情说不定反而容易搞砸,因为双方碍于情面或者一方被套路了,有些规范化的流程就可能被忽视,也容易出现纰漏。要知道,不是基于共赢的短期得利,最后通常得不到好结果。

用已经拥有的资源去解决问题,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以前,我带过一个编辑。这个人在入行之前,就和几个作者朋友关系很好。所以一开始她展开工作的时候非常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和她打交道的,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作者。后来要约的稿子越来越多,她的那点作者资源很快就不够用了。到最后,就连刚入行半年的新编辑,手里能用的作者也比她多。

所以千万不要迷信“资源”这码事。根据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一书中提出的说法,一个人能够同时保持联系的人数最多也不过一百五十人。如果你产生了这一百五十个朋友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又要怎么办呢?

因此,不管你原有的资源数量是多是少,质量是高是低,都不要让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受到所谓资源的限制。

在互联网时代,从沟通的角度来讲,我们要连接的人越来越多,要连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一个人要跟不同的人协作,包括同部门协作、跨部门协作,还需要跨组织跨公司合作和协同。在这种情况下,精准地找到相对合适的合作方,一起去定义问题,高效地解决问题,就成了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我们在这本书中谈论的搜索力,就是这样一种连接各方面资源的能力——一种在联合多方力量、考虑多种维度的情况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希望你读完这本书,能得到一些启发,能通过持续精准的努力,来撬动人生的最大可能。

最后,想在此感谢为这本书前后付出的所有朋友。我之所以能产生创作这本书的想法,是为了响应“个人发展学会”广大粉丝的需要,也基于我们“职业精英研修班”和“管理精英研修班”广大已毕业学员的反馈建议。在他们看来,我做“搜索力”这个项目一定能帮助到很多的人。于是,我在我们职业辅导师们的帮助下写作了这本书。最后,也感谢我的编辑小党老师的辛勤配合,我的合伙人石姐的鞭策。01拥有搜索力,资源是个伪命题

搜索,不仅是在网上寻找信息,还可以是寻找任何资源。有些人把目光放在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之上,而更聪明的人会懂得连接比拥有更重要。在生活中和职场上,人们能拥有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通过搜索,把需求和资源连接在一起,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第一节关系并不稀缺:求一个人,不如找一类人

大家都想找到的人物,就是那些会被看作“资源”的人。这种人能够满足其他人在某方面的需求,说白了就是能在某件事上帮到大家。

这种人周围一定聚集着很多想要找他帮忙的人,而他的时间有限,所以发展这样的人际关系,一定比较难。如果我们把所有希望只寄托在一个人身上,那只会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很可能导致事情真的办不成。

其实,什么人会被看作人际关系资源,和我们怎么定义自己的核心目标有关。我有一位朋友,他临时被叫到杭州开一个会,需要在次日上午八点抵达杭州。但当时他在江苏的一个小城市,他的秘书联系了所有熟人,也订不到那个时间的火车票。

后来,这位朋友对秘书说:你找熟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买火车票对吧?你买火车票又是为了什么?秘书听了这段话,恍然大悟,赶紧给领导约了一辆出租车,开着出租车硬是连夜赶到了杭州。这个朋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次日八点到达杭州,而不是找到火车站的熟人。

当他们重新回到核心问题,直击本质的时候,就把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人的范围大大扩展了。这个例子很简单,但对于其他事情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想要办成一件事,往往是要找到一类人,而不是某个人。比如我们要约一本经管类的稿件,可能需要找到一位有分量的企业家或者经济学家;再比如我们要做一套青少年图书的营销推广,想办一场线下活动,就要找到附近所有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我的朋友想考某个学校的研究生,那么他就可以选择去找这个学校相关专业的导师,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收他。这样,我们办成这件事的难度就会低很多。

想要找到我们需要的那类人,有时候靠单一的网络搜索引擎不一定办得到,效率也未必高。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关键人物,把他当作搜索引擎,从他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再去连接其他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我们的搜索引擎呢?就是那些认识一大串我们要找的那类人的人。比如我想认识一个医院里的大夫,我可能会先找导医台的人、开电梯的人去了解情况。我想认识一个街区里所有爱美的女性,我就先去找这个街区里的健身教练、美容院。我想认识一个导师,我可能就会先去找他的研究生了解情况。

这些能够充当你的搜索引擎的关键人物,往往比你的目标人物更容易接近,因为他们的时间相对来说更加充裕,也更容易被拉近关系,接受与你的闲谈。从他们那里,你可以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哪个大夫更擅长问诊,哪个大夫更擅长手术?同样是导师,哪个导师更加愿意迅速做出学术成果,而哪个导师更佛系一些?

事先了解到这些情况,你和目标人物建立联系的时候,就会更加顺利。

比如在出国留学季的时候,很多同学想要提前了解国外的导师,想知道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入得了导师的法眼。那么,大家其实就可以在国外硕博论文数据库里,查一下这位老师指导过的毕业论文,根据毕业论文,来评估一下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可以请教自己的师兄、师姐,根据往年的经验,看看他们对这位导师以及这座学校,有什么样的看法。这些事前的工作一定会对达成你的目标有帮助。

对人际关系进行挖掘,往往可以从身边的人开始做起。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了一种理论,把人际关系网络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你和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的关系,是一种强关系;而你和只见过一面的朋友、网友的关系,则是弱关系。强关系意味着你们有共同的生活朋友圈,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也是类似的。

比如说你想知道附近的打印店在哪里,谁家的早餐最好吃,在哪里可以得到最便捷的停车服务,等等。对于刚入职的新人也是这样,如果能经常和公司的老员工一起吃饭,就能从闲谈中得到不少工作中需要的信息,等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比较容易地迎刃而解。

所以说,经营强关系也好,经营弱关系也好,都不是让你去做一个功利的人,也不是让你去讨好那些大人物。有时候,能帮你的人可能恰恰是在不经意间认识的。

此外,知道别人遇到的问题,自己可能有一天也会遇到,有利于我们保持好的心态,待人接物的时候更有包容心,也会更愿意倾听别人的问题和烦恼。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特别留意和珍惜身边的几类人,无论是在强关系中,还是在弱关系中,他们都应该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或者性格魅力,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首先,是“内行”型人物。内行,顾名思义就是熟知内情的人。推而广之,他知道的内情可以是行业内幕,可以是专业知识,也可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总是能最先接触到内部信息。当内行发现了连接价值的可能,就会向其他人揭露这一价值。

以前,找到内行给自己指导,是比较不容易的,但现在,有了“在行”这样的网站,你只要花点钱,就可以把行业专家约到咖啡馆里,和他面谈。你所付出的代价,有可能远低于这些行家付出的时间成本,但你却可以用这种方式,获取行家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行业经验。

其次,是联络员型的人物。这种人自己不一定有多强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善于和人打交道,喜欢交流和沟通。他们交游广阔,能够把掌握的消息和资源第一时间传遍周围的整个世界。联络员型的人物起到的作用,是把两个素不相识,但有潜在交往空间的人联系在一起。

举个例子,我能跟陈志武老师合作,就是因为我认识了一位叫岑科的媒体人。如果没有他,我就不可能跟陈志武老师合作,也不可能跟央视《大国崛起》这部经典纪录片的导演李成才合作,签到后来获得了当年年度财经图书奖的项目——《华尔街》。这样的关键人物,也许是你在某个领域里非常熟悉的朋友,也许是你在拓展资源的过程中认识的一个伙伴,他本人未必是大名人,但是他了解了你的需求之后,就会给你很多帮助。

最后是“推销员”型的人物。他们不一定有很强的人际关系圈,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在情感上的天赋,往往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让每个人都接受他说的一切,打消人们的顾虑。

虽然关键人物对我们构建人际关系来说很重要,但也不要忽略你的其他朋友。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什么信息,也许一条信息的价值,要到很长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有一次,我要向某位财经作家约稿。我看着他的名字,突然想到似乎七八年前我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那位朋友曾经提到过他。于是我开始搜索我的微信聊天记录,发现果真如此。于是我的那位朋友就介绍我们认识了。

搭建人际关系网,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我现在的公司里,可能有的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他就离开了。有些人会不喜欢自己的下属或员工离自己而去,尤其是自己花了很多心血培养的、那种自认为跟自己很铁的下属,这是人之常情,但我觉得做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格局比普通人更开阔,没必要那么狭隘。也许他离开你的公司之后,也会成为你在外部很重要的一个搜索引擎。

这些以人为节点的搜索引擎,不仅能帮你找到人,还能帮你避开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坑。我有一位细心的朋友,他说现在参加同学聚会之前,他都会认真地做功课,了解多年不见的老友有什么人生经历。如果别人遭遇了人生的坎坷,那么他就会注意在言谈中避开相关话题。比如有的同学在家庭方面走得不是那么顺,就要避免谈及另一半。以前可能大家都待在老家,相互都了解彼此的情况,但现在可能很多人一年才回去一次,当然就有很多情况是不了解的。对老朋友温柔一些,不要触及别人的痛处,朋友认为这是现代社交中的一种基本礼仪。

除此之外,想要与你认为重要的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前,也需要特别注意运用搜索力。比如在见一个重要人物之前,你需要先做功课。你需要通过种种渠道去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喜欢什么,哪些话题是你可以和他聊的,他身边的什么人可以影响他的决策……你把这些信息都调查清楚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会更顺利。

总之,在人际关系中使用搜索力,就是把人当作搜索引擎,把已经建立和积累的关系当作数据库,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具有特殊能力或者魅力的关键人物,会助你一臂之力,让你的人际交往无往而不利。人际关系拓展的“六三一”原则By 郭樑 @个人发展学会

把60%的社交时间,花在10%有价值的人身上;

把30%的时间,花在与你相熟的30%的人身上;

剩下10%的时间,用来维系60%的人。第二节组织头脑风暴:让创意从不期而遇,到如约而至

在内容行业工作,我们有时候需要的不是一份确切的资料,也不是突破某个难点的具体方案,而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一个能让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点子。

能适用于商业生产的创意,往往会照顾到受众的需要,因此不会是完全生造的,而是要用让受众感到陌生的方式,把他们熟悉的东西表达出来。比如江小白的这句文案:“成长就是将哭声调成静音,约酒就是将情绪调成震动。”很多人都经历过成长,也知道成长是怎么回事。可能长大以后,人会渐渐变得沉默,不再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了,只有在喝酒的时候,才会相互进行一定的情感沟通。江小白把这种每个人都熟悉的感情,用一种让大家感到陌生的比喻说出来,就是一种创意。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想法更熟悉,找到一种陌生化的表达就比较难。而很多人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不同的立场、感受和观点相互碰撞,就比较容易对熟悉的东西产生陌生的感觉,进而发现创意。所以,为了发现一个新点子,我们可以把同事们召集起来,把别人的头脑当作搜索引擎,找到这个创意。

这样做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执行上的困难。比如以前我们开会的时候,大家会把相关产品的内容创意、目录和部分文章,拿到会议上来讨论。一个人的选题摆在大家面前了,其他人会纷纷发言:“我觉得这个选题不错。”“如果标题能再有吸引力一点儿就更好了。”“可能结构还可以再调整一下。”

这样的选题会开了半天,好像也没有人说出个所以然,每个人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在做判断。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谁也没有说服谁。还有的时候,的确有些同事提供了一些新点子,但由于缺乏筛选鉴别的机制,有些很好的创意,也白白地流失了。

后来我发现,为了让我们的头脑风暴更有效率,更快地找到我们需要的创意,应该明确告诉大家,参加头脑风暴需要准备些什么。我认为,头脑风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提前让大家知道我们要讨论什么,讨论的范围有多大。

还是拿选题会来说吧。如果我们要讨论一个产品的命名,那么就把讨论范围限定在对产品名称的讨论之内,不要向其他地方过多地发散。每个人都积极地贡献自己对这个名称的想法,在思考和讨论中达到一种集体心流的状态,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而我们对头脑风暴能得到些什么,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样与会者就会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明白自己应该怎样改进。一场好的头脑风暴,通常能给与会者提供三样东西:

1、确认。当你有了一个想法,但是自己深思熟虑之后,还是不能确定这个想法到底好不好,就可以把它拿到头脑风暴会议上面来。参加会议的每个人可能人生经历、性格特点都不尽相同,他们可以代表不同的用户,从不同角度去确认你的想法是否到位。

2、建议。来参加选题会的其他人,想法有可能不同,他们会从他们的立场给你一些建议。如果你心态不够开放,一听到跟自己不同的观点就接受不了,动不动就要为自己辩解,或者是评价别人,那什么成果也出不来,因为没有几个人愿意费力不讨好。如果尊重每个人的意见,让大家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空间自由发挥、畅所欲言,那产生好的参考建议的概率就会大得多。

3、灵感。灵感也就是随机创意,这些随机创意可能是大家临时想出来的,是突然间蹦出来的一句话,也不见得表达得非常完美,但创意本身却非常可取,比如对受众内心需求的把握特别到位。我们只要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再把对方表达的意思加以优化,就可能会产生下一个好产品。

提供灵感的头脑风暴会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别人只是发表了一个很普通的意见,但是这种普通的观点却启发了你,让你产生了新的看法。《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帕甘·肯尼迪在《想象思维》这本书中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很多创意都是在大家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产生的。作者以《宋飞正传》这部美剧的产生过程为例,说明了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场景对话,也能成为让很多人喜欢的喜剧。别人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可能就会把你的注意力焦点,转移到那些平时由于过度熟悉而不加注意的事情上来。

此外,头脑风暴虽然是一场搜刮创意的讨论,但创意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至少你得知道什么东西是旧的,才能看得出什么东西是新的。有时候灵感就是从旧的东西里面产生的,把不同的旧的要素拼贴在一起,加以重新组合就能产生好的创意。

比如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有两个给过往游客提供服务的小贩。一个叫哈姆维,是个卖炸薄饼的,还有一个叫福纳雄,是个卖冰激凌的。当时已经是4月底,太阳火辣辣的,大部分游客都在场馆之间跋涉,天气显得格外炎热。福纳雄的冰激凌卖得特别好,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了,甚至连装冰激凌的碟子都用完了。而哈姆维的炸薄饼却滞销了。哈姆维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他把自己的炸薄饼卷成一个圆锥形,交给了福纳雄。福纳雄会意地把冰激凌盛放在这个圆锥形的容器内,一个个卖给摊位前的顾客。

冰激凌和炸薄饼两种东西都是旧的、已经存在于世界上的,两者的组合为它们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同样,把大炮和轮子组合在一起就有了坦克,而可乐和汉堡的创造性组合则成就了麦当劳,把冰激凌球放在土司上,是港式茶餐厅里一道常见的菜品。

所以说,在触发灵感方面,头脑风暴可以随机产生直接能使用的灵感,也可以是启发与会者产生灵感的一个契机,还可以是把旧的想法拼贴成新创意的机会。

会后,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创意,还需要判断它是否符合我们的需要,以便留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认为判断一个创意是否有效,有以下四个标准:

这个创意能否给公司带来利润,这一点是最基本的。想象力是人类的本能,要知道人与人都是差不多的,当你想出一个创意的时候,地球上很可能有一万个人有了同样的想法,所以别太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人。另外,相信没有一个做领导或者做老板的会接受一个让他赔钱的想法,你的想法有没有意义、能不能让他接受,就看你是不是能证明这个想法能给他带来利润。所以,在工作上提交一个创意之前,你有必要在大脑里多做几次把创意变成利润的逻辑推演。

这个创意是否简洁有力,直击人心。每个创意被受众阅读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创意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受众领会,那很可能它就是无效的。就拿图书来说,健康类图书产品的市场最早火起来,靠的是《求医不如求己》,之后又出现了《不生病的智慧》。这些火爆之后,又有了《从头到脚说健康》《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持续畅销的图书。细细品味下这些书名,你会发现这几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人感觉书上的内容好像拿起来就能用,健康原来这么简单!

可控性。有一座加拿大的公厕,在一扇门外面画了三片枫叶,在另一扇门外面画了一片枫叶。这种设计固然新颖,但也饱受争议,因为三片枫叶和一片枫叶,到底哪个代表了男性,哪个代表了女性,并不是那么直观。这个创意过于发散,因此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时候,就失去了可控性。

可操作性。我们有足够的经费去执行这个创意吗?设计这个创意需要多久的时间?这些都是掌控创意的人需要去考虑的。比如如果我们想用24K的金箔去打造一本书,这固然很有创意,但是也要考虑到,这样做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都会非常大。

想要找到一个新点子的人,不妨自己试试看,去组织一场头脑风暴。在平级关系中,组织头脑风暴需要别人的配合,那么首先就要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和参与人员的筛选力;为了不让头脑风暴跑偏,头脑风暴的组织者还需要有很强的目标意识;想要让整个头脑风暴有序进行,还要培养自己的项目计划编制的能力;同时,头脑风暴的组织者还要扮演协调者的角色,要管理好在场每个与会者的情绪波幅;当有用的信息产生的时候,要把它迅速地捉住;这种信息的产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所以需要组织者必须要有能力抓住对方想表达的重点。

组织头脑风暴对提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确能起到很大作用。所以想要在工作生活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意、好想法层出不穷的人,你可以多跟同事、朋友们一起,做这样的头脑风暴的组织练习。

最后总结一下,想要找到一个好想法,可以线下组织一场头脑风暴,让每位与会者向内搜索,找到确认、建议或者灵感。等到灵感产生之后,则可以从利润、简洁、可控、可操作四个维度对其进行检验,筛选出最佳的创意。头脑风暴的步骤

1.定义问题

尽量不要问“为什么”,而是尽量问“如何”。

2.发散思维,并做记录

鼓励每个人围绕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不做评价。

3.把所有创意列在一张清单中进行筛选

当最好的点子来临的时候,你甚至不需要筛选,所有人都会立刻明白,就是它!

4.最好的思路已经出现

此时可以把所有人的表述加以重排、组合,找到最佳的表达。第三节深思就是跨界:最罕见的问题,也能找到最普通的答案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时,要么是找到的结果太大众化了,和你遇到的特殊情况完全无法匹配;要么是找到的结果是另一个人的经验,他的经历太特殊了,没法解答你面临的问题。那么,这两种情况下要怎么办呢?

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的几位作者朋友,他们都很忙,各有各的事要去处理,每天回到家都已经是半夜了,往往疲惫不堪,实在没有力气再打开电脑写上几个字。但他们心里还是藏着一个写作梦想,不想放弃。看到他们被拖延症所困,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我在喜马拉雅开设的《超级思维》这档节目里和粉丝们分享过的小故事:

华尔街的金融公司,都为同一个问题感到苦恼。这些公司的很多员工,在离开工位上厕所的时候,往往会忘记锁屏。这要是在普通公司,其实忘记锁屏也不算什么大事,然而对金融公司来说,一个错误操作就有可能让几亿的资产灰飞烟灭。要是让同事们相互检举揭发吧,实在是破坏团结。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每个人记得在离开座位的时候锁屏呢?有个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想了个办法。他给全公司发了一条通知,告诉所有人,一旦你发现自己的邻座没有锁屏,就可以用他的电脑,以他的名义向全公司发送邮件。邮件内容是:你好,我是某某,我今天忘记锁屏了。按照约定,今天请大家去最好的餐厅吃饭!自从制定了这条规定之后,忘记锁屏的人数大大减少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开玩笑变得更加融洽。

我们能从这个具体的故事中抽象出什么道理呢?就是我们本来不想干、不愿干的事情,一旦成了一种多人游戏,获得了某种趣味性,大家马上就有了想做的动力。

这些作者朋友听完这个故事,自发组成了一个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组规,规定必须每周交出三千字,否则就要在群里受罚唱歌,还要发红包给大家点外卖。这样做了之后,作者之间相互提醒,交稿的积极性高了很多,催稿再也不是一件尴尬事了。

员工忘记锁屏的问题,和向作者催稿的问题,看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具体问题,但当我们看到这两个具体问题的底层逻辑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它们的一致性。两者都是用某种游戏化的方式,调动参与者们的积极性,利用他们之间的互动,去实现原本无法实现的目标。

实际上,在面对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时,为了借用我们解决其他问题的经验,我们实际上在头脑里进行了一个抽象的过程,去把握住问题的痛点。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通常会觉得,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是牢不可破的,事实却并非如此。对于一个行业来说,道理是一样的。掌握了这种通过抽象来寻找事物底层逻辑的思维方式,跨界思考将不是难事。

比如说我在做图书行业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会看大盘数据。具体说来,就是当当、京东和亚马逊的排行榜。

看这些排行榜的时候,我不仅仅是看现在流行什么,我还会去总结排行榜背后反映出来的时代潜流。比如2012年出了一本韩国作者金兰都写的书,叫《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当时大火。接着市场上又出了一本麦当娜的传记,也是关于青春的,同样卖得很好。后来,我的师兄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在所有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爆火。这本书连同他进一步创作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合称“青春三部曲”。

也就是说明青春这个主题,是个长久不衰的心理需求点。“青春”这个心理需求点是很具体的,但是找到这个点的逻辑却是比较深层的,是抽象出来的。

那么同样,现在我做知识付费,就会看喜马拉雅的排行榜,道理也还是一样的。因为我不从产品的形式去定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发现价值并放大价值,是图书和知识付费这两个行业的共同底层逻辑。不管是图书市场的排行榜,还是知识付费领域的排行榜,我每天都看,时间长了就能很容易发现那些比较特别的产品,能看到需求背后的基本,从相同中找到不同的东西。

对图书行业的数据进行抽象思考,和对知识付费行业的数据进行抽象思考,其底层逻辑是一致的,只要我们的思考足够深入,深入到了数据与需求的底层规律和逻辑,就不会因为某个领域的经验太过具体,而无法被另一个行业利用了。

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到本质规律的能力,是一种归纳能力,更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能力,意味着你能把具象的东西加以抽象。不过,要想通过观察抽象出事物背后有价值的规律,我们还需要有另外一种能力,也就是把抽象的信息还原为具象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是归纳的逆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演绎的能力,也有人把它叫作“还原”。“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中引用财经作家刘润的话说:“不抽象,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如果我们学习了一条抽象的道理之后,能够把它还原成具体的应用方法,就不会觉得自己搜索到的经验过于抽象、没法用在具体的场景中了。

想要把抽象的经验变得具体,首先可以试着去拆解一个宏大的目标。还是拿我们文化行业来说吧,比如你要做一个好的内容产品,你要看看它是由哪几个最关键的因素决定的。从书名、包装、策划、用户定位这样整体的因素,到目录、框架和每一篇文章。如果你能把这件事拆分到最小的单元,再和每个竞品去比较,你就不会觉得这个事情很难。

其次,还可以试试发动自己的想象力。比如这些年来广受推崇的“九段秘书工作法”,实际上也是把一条抽象信息不断具象化的过程。我们还是拿经典的“开会”这个例子来说吧。老板说要开个会,一段秘书可能只会发通知,二段秘书会打电话给每个参与的人确认,三段秘书会提前检查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就位,四段秘书会在会前检查所有设备,五段秘书会给参与会议的所有人提前发材料,以便真正落实会议精神,六段秘书会做好会议成果的备份,七段秘书会确保会议上的决议得到了执行,八段秘书会定期跟踪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九段秘书会把上述的所有任务,做成标准和流程。

这在本质上考验的是你把抽象还原为具体的能力。如果老板说要开会,你脑海中出现的只是“开会”这两个字,那么你很难达到一段秘书的水准。如果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每个人接到开会的通知是什么反应,你就会意识到有些工作繁忙的同事,有可能会难以准时就位,那么你就会有意识地打电话给每个人,进行事前确认。再接着想下去,你能想象到大家进会议室之后的场景,就会意识到我们可能会用到各种会议设备,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要去准备投影仪。如果你还能想象到,有些人开完会,可能就把会议笔记扔到了一边,看都不看,那么你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及时备份会议纪要,分发到个人。如果你想得更深更远,你明白开会这件事是职场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场景,于是你就会为以后的会议制定流程。想到这一步,你就是一个标准的九段秘书了。

我们常常说的跨界思维,其实也是思维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比如手机行业,这个行业看似和文化行业毫无关系,更与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毫无关联,但其实手机行业的一些战略思路,完全可以借鉴到文化行业中来,而且其中的很多经典案例硬是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得炉火纯青。

你看OPPO和Vivo这两个品牌,都是受到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的影响,采取的是毛主席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这两个品牌知道自己在高端市场拼不过华为,所以就专门针对四五六线城市进行开拓。等到它们占据了下沉市场之后,再打回一二线市场做营销推广的时候就势如破竹。采用类似战略的还有拼多多,拼多多的创始人恰恰也受段永平影响很深。阿里和京东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建立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也运用了农村包围城市、从五环外开始打的战略思想,用自己的优势力量去攻击对方的劣势。那么我们做企业、做个人发展规划,其实都可以借鉴这种思路。

有了把具体的东西变抽象、把抽象的东西变具体这两种能力,你就不愁搜索得到的那些结果由于太抽象或者太具体,导致没法用、用不上的情况。你会发现,找到事情的底层逻辑,再罕见的问题,都有最普通的答案。抽象思维的几个步骤

1.弱抽象

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2.强抽象

在弱抽象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使本质问题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3.构象化抽象

经历了对前两种抽象的长时间积累,产生的专业直觉。

4.公理化抽象

在打破原有体系的和谐之后,建立起的新的统一。

参考 徐利治《数学与思维》,湖南教育出版社,第一章02明确目标:发现内驱力,明白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

搜索不仅是搜索信息,更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有向外搜索的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获得外界的帮助。第一节向内探索:比努力更难的,是看清自己的真正欲望

最近我们个人发展学会接到这样的一份求助:有位学员在一家外企担任部门主任。他原本觉得目前的生活挺稳定的,对薪水也很满意。可最近由于直属上司的岗位调整,以前对他心怀不满的人抓住这个机会,到处说他坏话,导致他工作不顺心,原本一直期待的升职机会也没了。他很不高兴,甚至有了辞职的念头。但他一毕业就进了这家公司,一直都在做同一个岗位,要换一份工作吧,他还真不知道要做什么好。在找到我们之前,他已经和自己的一个哥们儿聊过,也在一张纸上列出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析了自己的职业优劣势,但还是无法做出决策。他又痛苦又纠结,所以找到我们的职业辅导师,想来问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位学员在做出离职的决定之前,先去跟朋友进行沟通。因为至少他意识到,在做一个决策之前,要去搜集足够的信息,充分考虑再做决断。如果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一怒之下直接卷铺盖走人了,等到回家之后冷静下来想想,好像这份工作才是自己毕生的真爱,那就尴尬了。做出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决定之前,深入了解一下自己,弄清自己的真正想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准确。比如说我们的某个同事经常说自己是个内向害羞的人,但实际上,她在公司里非常活跃,一点儿也不害怕当众讲话,勇于表现自己,和人私下交往的时候也能聊得很开心。周末的时候,总是会和不同的朋友相约一起逛街吃饭。那么,为什么这位同事一直真诚地说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呢?

在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我们发现了秘密。原来,这位同事小时候由于身体的原因,卧床休息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她总是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玩,无聊了就用树枝在墙角画圈圈。等到病好了之后,她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有一种不太自在的感觉。从此,她就形成了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的自我认知。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里(Charles Cooley)在1902年就发现了这种现象,他把这种自我认知的形式称作“镜中自我”,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喜好、习惯做法等,往往比自己对自己的理解要更准确,可以规避单纯的自我认知产生的许多问题。

的确,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有些人会无意中放大自己的优点,也有一些人会在无意中放大自己的缺点,而你朋友的看法可能会击中一些你自己无法发现的盲点,因此相对来说也比较客观。想要更深一步了解自己的人,可以借用朋友的观点,向外搜索别人的意见,遇见未知的自己。

找朋友咨询意见的时候,建议多听几个立场不同的人的看法。咱们中国有句话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你只问了一位朋友的意见,而这位朋友恰好又是平时和你比较投缘,很能聊得来的,这不就等于间接问了你自己的意见吗?

所以建议年轻的朋友们,在求职的时候,不妨把自己当作一款尚未上市的产品。为了让你自己这款产品能够畅销,你事先就要做调研,搞清楚你的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你只问了一个朋友的意见,相当于在产品上市前只调查了一个用户,这样本数是不是有点太少了?至少也要多调研几次,尤其要听一听那些和你意见不同的人的观点。

日本的管理专家石田淳曾经说过,人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个性。大家都无法克服冰激凌的诱惑,明知道该把手里的股票抛掉却怎么都不忍心割肉,在打折促销的时候忍不住想买几件不需要的衣服……这些行为模式,是根植在人性弱点中的弱点,有可能自己由于身处局中发现不了,别人却能一语道破。

向外搜索别人的意见,不代表你应该人云亦云,也不代表你应该让别人替你决策。借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的理论,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了解自己:

1.我们与世界怎样互动;

2.我们会留意到什么样的信息;

3.我们的决策方式;

4.我们会选择怎样的风格去生活。

很多时候,自我认知偏差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对心理疼痛的畏惧感,因而无法留意到本来可以注意到的信息。比如说当一个女人和自己爱慕的男人讲话时,这个男人频频看表。这原本是男人对女人不感兴趣、希望快速结束对话的信号,可这个女人却可能会一厢情愿地理解为“你这么忙,还坚持留在这里陪我聊天,看来真的是对我很有意思”。

这个时候,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来了解自己的真正想法,多听那些引起心理疼痛的意见,可以注意到自己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留意到的外界反馈,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自我,及时调整心态。

总之,遇事不决的时候,可以借助外力向内搜索自己的内心,一步步打开被意识封印的潜意识,找到自己的真正意愿,说不定这样事情的结局会更好。本节名词解释镜中自我

这个概念是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本质是人们形成自我观念的一种心理机制。在他看来,人们的自我观念主要反映了他人对自己的判断。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eorge Mead)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展,认为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属于什么社会群体。“镜中自我”的理论认为,人们会设想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的预期。第二节向外探索:你成长的空间,永远在舒适区之外

子轩最近和自己的一位师兄处得有点不太愉快。原因是,他向这位师兄讨教写简历、找工作的经验,而师兄总是批评他,说他简历写得不好,最好是再改改,否则肯定没法通过HR(人力资源)的筛选。子轩抱怨说,我向你请教是尊重你的意见,你怎么就不能尊重尊重我的意见呢?子轩的这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的确是这样吗?

其实,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在你想要努力,改变一下自己的时候,会觉得那个给你提建议的人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你。比如“前辈讲话的口气实在太凶了,否则我一定会听他的”;再比如“我知道你们讲得是对的,但你们不懂我”。不过,在我看来,学习原本就是一件反本能的事,想要舒服地学习、成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让你很舒服的事情都是陷阱。学习就是一件反本能的事,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动手,可能就晚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找到那个让你不舒服的状态,人会更容易得到成长。

这是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得到与付出都遵循着某种价值规律。我的朋友,知名媒体人申音,他也是“罗辑思维”的前创始人。他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原文如下,和大家分享:

和我妈聊天,为啥比她文化程度高的,比她年纪轻的都买保健品,她就不买?初中文化的她说法如下:

第一,远离诱惑,坚决不占人便宜。不去领免费鸡蛋、免费大米。

第二,把时间花在自己花钱上老年大学和户外锻炼上,不把时间浪费在免费保健课上。

第三,善待朋友邻里,同时保持距离。远离一切试图熟络亲热的陌生人,远离糊涂人。

第四,学会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用老人机,少开电视,多看儿子的朋友圈。

第五,把退休工资花在穿好一点儿,吃好一点儿上,定期去检查。不要节约省下来钱买一万多的水疗床垫。

这位妈妈虽然已经上了年纪,却还是比其他人有智慧,就是因为她知道,让人太舒服的事情之中,有可能藏着陷阱。

对于职场人和创业公司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你连着一个星期都很舒服,就要开始想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作为一个职场人,或者作为一家公司,你天生就是要去解决问题的。舒服的状态哪怕不是人为的陷阱,至少也不会带来什么成长。

大家可能都想要又轻松、薪酬又高,而且还稳定的工作。真有这样的一份工作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建议你还是想一想。凭什么其他人没来做这样的工作,难道是因为他们笨吗?

职场中就真的有很多人,他会觉得太轻松的钱,我不赚。这种人自然能够躲掉很多绵里藏针的坑事。大学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一个实习的机会,说只要加入他们,就能赚到很多的钱。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他们在卖一种会发热的坐垫,这种坐垫看起来成本不过几十块钱,但这种产品的定价却是一千多块钱。我当时就觉得这太诡异了。这个钱为什么会这么好挣?利润为什么会那么丰厚?当时大家都起了疑心,但挡不住机会诱人,一些其他院系的同学还是去了。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才知道,这就是那种不正规的直销。加入这样的组织,可谓害人害己。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忽悠,容易上当受骗?基本上都是那些有侥幸心理的人。所以年轻人做事情要脚踏实地,越有侥幸心理,越容易给自己挖坑。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会放大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的概率,这也是彩票行业得以存在的原因。如果大家希望这件事发生,那么哪怕明明只有0.0000001%的概率,在你眼中看到的却可能是1%的可能性,所以你实际上会愿意付出1%的成本去买这个可能性。

一个人是否愿意为某事去行动,是由他的心理感受决定的,而不是这件事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来决定的。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

做生意也是这样。如果有一天,突然间有个大富豪跟我说:我给你一个亿,你们公司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把这个钱都亏掉也没关系。你敢要吗?反正我不敢要。我从来不相信我会买彩票中奖,我也没买过。我相信勤劳致富。

保持合理的利润率,我觉得对于做生意来说是一个非常基本的事。虽然牟取暴利,是让一个企业最舒服的事情。所以我很敬重的一家公司就是万科。

你看很多房地产公司就这么做了,但结果就是毁了自己的品牌,也做不长久。万科则不然,它会追求合理的利润率,不会赚用户太多的钱,把精力放在房子的品质上。这种专业的态度对品牌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所以人们会用比同类的房子贵的价格去购买万科的房子。这就是万科最后获得的品牌溢价,那么万科的房子还会愁卖吗?

雷军也曾经说过,在硬件上我们永远追求5%的利润率。说完这句话的若干年后,小米9还是提价了。我相信雷军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的,因为如果不提高价格,这个企业就没钱去做研发。提价后的小米,或许仍旧是在追求合理的利润率。

过去读书的时候,教科书里面就有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有10%的利润,它(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这世界上,能达到300%这么高毛利率的生意,大概只有赌博、毒品和性交易那样非法的行为吧。苹果手机的价格过去一直很高,它占据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手机市场百分之八九十的毛利率。为什么今年年初的时候,苹果的手机在降价?它再不降价,市场就被别人占了。因为这么高的毛利率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在我们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为了让自己舒服,就抱着心存侥幸的心理;而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感觉自己很舒服,太舒服了,反而要警醒自己,是不是自己做事的思路有问题。当你发现苗头不对,意识到自己错了,就赶紧掉头,不要等到最后才悔之晚矣。

找合作伙伴也是一样,要试着找那种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但是让自己不那么舒服的人合作。比如说我身边一定会有一两个朋友,做事的风格和我不同的,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会特别注重那些和我观点不同的人的意见,去问问他们是怎么看的。

过去在磨铁的时候,我们的总编魏玲魏总的处事风格和我不一样,她是偏谨慎一点儿,我就比较更愿意往前冲一点儿。在重要的事情上,我就会去听听相对更偏“保守”的人的意见。

我们要为自己创造不舒服的状态,是因为我们要做的,不是更容易的事,而是更正确的事。经济学上有个词叫助推,什么叫助推呢?我对它的理解是,它就好像一个闹钟,闹钟就是让大家不舒服的东西,一遍遍地闹你起床。闹钟让人如此不爽,但是大家为什么还要用闹钟呢?因为你明白,准时起床是你要做的正确的事。

与其在舒适区内止步不前,不如主动去寻找不舒服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要知道,越找不舒服,你就越舒服;越找舒服,你就越不舒服。关于找到让自己不舒服的状态,在这里给大家三点建议:

首先,应该学会向让你不舒服的人去讨经验。

除非你能确定自己独自学习的效果一定比在别人的指导下要好,否则在一项繁重的学习任务开始之前,最好先找到一位前辈,向他讨教经验。在职场上会有很多人出于本能躲老板,而在学校里也会有很多人出于本能躲前辈,因为比自己经验丰富、比自己更专业的人,总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焦虑感。而老板或者前辈的经验一般是比你丰富的,他们可以教给你很多东西,所以实际上你躲老板、躲前辈,就是在躲资源。

对外探寻的时候,人都会去主动去寻找那些讲话顺耳的人给自己提供建议。甚至,就算你找到了一个能对你讲逆耳忠言的人,也有可能你只能听进去那些你最想听的话。这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中的一个认知偏差。也就是说你实际上寻找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建议,而是来自外部的认同感。有时候这样做是没错的,比如当你已经做好决定的时候,就去寻求外部的一种支持自己的力量。但现在我们想说的是,你如何才能在全面地考虑了问题的方方面面之后,向外界寻求帮助。

比如同样一件事,你去找你的闺蜜给你提意见,和去找你的父母给你提意见,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你事先也能预想到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意见。有时候你想做一件事之前,如果明知道你的一位朋友会反对你的做法,就可能会不敢去找他问。

这就涉及我们要讲的第二点:那些让你觉得有点不舒服的建议,才是你应该重视的。

这样的话,你在决策的时候,其实是能够跳出自己情感上的排斥心理。因为你的情感一直在偷偷降低这些建议的权重,所以你要在理智上把这些建议的权重提高一些。

比如可以把不舒服变成一种你需要长期执行的人生策略。在健身房里面挑教练的时候,可以挑稍微凶狠一些的;你想要去跑步,那么你可以找个小伙伴,和你一起相互督促,相互挑战。这种让你痛苦的事情,就是两个人一起干,才会有动力。

就是你在外部与寻找建议的时候,尽可能找到跟你更匹配的标签。

有一个小姑娘,是开网店的,曾经找到我们个人发展学会,说她想要在抖音上当网红,但是她做了几次尝试都失败了。我们的职业辅导师就帮她梳理,后来发现,她自己的长相和性格都是甜美可爱型的,但是她偏偏要去模仿那些走性感路线的博主。她选择的模仿对象就错了,怎么可能成功呢?后来参加了我们的职业精英研修班之后,我们的职业咨询老师给她做了规划,她也认清了自己的特点,后来网店开得很成功。

那么,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可以找与我们自己比较接近的模仿对象。就好像我们图书行业,一本书是有性格的,书背后的编辑也是有性格的。找到一个价值观和性格都和自己比较接近的对象去模仿,比较容易领会到这种风格的精髓。

总之,想要尽快成长的那些朋友,不要去逃避那种让你不舒服的状态。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基于相同的价值观,我们反而应该去找一找那些和你处世风格不同的人,去听听他们的建议,主动向外探寻。这样有利于保持自己的初心,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整个人也会更宽容,事情就更容易成功。本节名词解释舒适区

这个概念基于心理学家耶克斯(Robert Mearns Yerkes)对焦虑值水平的研究。耶克斯在《跳舞的老鼠:动物行为研究》一书中指出,过低的焦虑值水平和过高的焦虑值水平,都会对动物的行为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后来管理学学者阿拉斯戴尔·怀特(Alasdair White)把这个理论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提出了“舒适区”这一概念,认为适当的压力值水平对员工的表现有利。第三节知识挖掘:应付考试的时候,你放弃了什么?

每到大型考试季,我们个人发展学会都会接到很多和考试有关的提问。怎么利用搜索力来应对考试?

其实,考试是一场对你已有知识的内在检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本来记得不是那么牢固的知识,经历一场考试之后,往往比自由学习状态下记得更牢了。

学新知识时,人们常会用关键词或关键信息与旧知识相联系,例如记dogma这个词,dog是狗的意思,ma是表示妈妈的拼音,dogma是“教条”的意思,这个词就可以记成“狗妈妈就是小狗的教条”。而考试会加强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结,帮助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温故而知新的一种办法,就是向内检索。想要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获得全新的信息,就要向外检索了。这种检索不是简单地在搜索引擎中敲几个关键词,而是要首先有目的地建立思维模型,其次要把自己搜寻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到这个思维模型中去,最后还要找到这些知识的应用场景。

有时候我们会在大学生中间发现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他们空守好几版教材、历年真题试卷和一个图书馆,却不知道怎么查、怎么用,最后把力气花在了那些最不值得的事情上。你说是他们不会使用搜索引擎、不会去图书馆检索书目吗?不是的。他们的困难不在这里。据我观察,很多人的真正问题是,他们抓不到考试的重点,沉沦在题库的汪洋大海中,找不到考试的意义,甚至憎恨考试。即使通过了考试,也没有提高自己在相应领域的能力。针对这种现象,我谨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就是要找到知识之间的底层逻辑。

找到一些零散知识之间的底层逻辑,就是建立完整的知识链的思维。比如我们个人发展学会的主讲人、清华大学的经济学者韩秀云老师就告诉我,什么样的课程大纲是一个好的课程大纲——就是那种底层逻辑非常自洽,因此能让人很容易地跟着你的思路走下去,看一眼就能把这个框架背下来的大纲。韩秀云老师给我们个人发展学会打造的经济学课程大纲,就是这样。你很容易就能把她的那个大纲背下来。

这是因为,人的思维是有逻辑的。大脑储存不了太多的信息,如果能把零碎的信息用一条逻辑线索整合起来,大脑就会认为这些信息都是同一类的,就会比较容易记忆。如果你看了一部通俗电影,很容易就能把电影的情节复述一遍,因为电影的情节发展是有逻辑线索的。这种思考活动,是人类大脑会自发进行的。人类脑部的海马结构会把分散在脑中各个部分的零散信息整合成记忆,这种给信息编码的过程是前额叶皮层去完成的,有它的生理基础和科学依据。

其次,可以找到考试的目的,以此目的为基础去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现在很多考试,大家都能找到很多版教材,不同教材之间的体系可能还不一样。比如你去考会计证,你实际是通过这个考试,去具备一个会计应该具有的能力;如果你去考编辑资格证,就是通过这个考试,去具备一个编辑应该具有的能力。如果我是一个应试者,我就会去根据考试的目的,去找这个知识的底层逻辑,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我们可以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想一想,出题人他一定是有他的意图的。他为什么要考你?通过这场考试,他希望你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素养?对这个东西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再去在不同的逻辑分支中积累知识。知识树是有逻辑有层次的,一个大问题,下面可能包含了若干个子问题,每一个子问题下面又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小问题,小问题下面还会包含很多小问题,最后到拆解到不能再拆解为止。

其实所有的知识,它都是有结构体系的。你只有理解了这个结构,从最底层的逻辑去理解它的意义,你的思维就可以展开。很多学科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是个挺不错的工具。每种知识都有迁移的可能,但如果你不理解这个东西的意义,知识迁移的难度就很大。如果你仅仅是理解了这个知识,却没有把这种理解和你的经验结合,就获得不了这种知识给你带来的技能。

第三,就是在记东西的时候要有活学活用的能力,遇到合适的机会就要向内搜索,把知识调取出来。

在大家日常的学习中,多数人会经常用到的一个策略是反复被动地阅读,比如说一门课程的教材读完一遍再读一遍,觉得每读一遍都可以加深学习的印象,但是事实上研究发现,被动的重复阅读对学习产生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主动反复对知识加以提取,则可以有效地加深记忆。

活学活用是一种对知识的提取能力。2011 年,普渡大学的心理学者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设置了两个对照组。其中一组参与者不管能不能正确回忆出自己看过的单词,屏幕上都不会出现这个单词的回放;而另一组参与者如果没法回忆出自己刚才看过的单词,屏幕上在出现新单词的时候,就会出现旧单词的回放。结果发现,第一种学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