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23:36:24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 李耳, (战国) 庄周著,乙力 注译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试读:

前言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据传该书是在春秋末期由老聃所著。

老聃,通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老子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其学识举世闻名。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并称他为“龙”。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内乱不断,老子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老子应守关者关令尹喜的请求,写成了一部书,这部书就是《老子》。《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概括起来,《老子》的内容主要有三,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老子》中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天帝,而是“道”。《老子》中谈道、谈天道,不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规律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主张人法自然,道的准则完全适合于人类生活,老子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老子》中对人生、对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老子》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有道的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专气和淳,加强自身修行。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与柔弱不争思想一致的观点,如致虚守静、不致为天下先、不自是、不自伐,等等,这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老子》中人生哲学的特色。《老子》一书的第三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它反映了老子的政治观。在书中,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政治主张,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并不是号召君王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是顺乎自然发展,具体地说,就是不扰民和顺民心。《老子》一书,虽只有5000余言,但内容之丰富,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比。这本道家思想的代表作,还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庄子》,道教称为《南华经》。为战国至汉初道家庄子一派的著作总集,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作,由庄子及其学生著。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县人,《汉书》避明帝刘庄讳称严周,楚庄王后裔,做过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不愿“为有国者所羁”拒绝楚威王厚币迎聘,后“终身不仕”。著作有《庄子》。唐天宝元年(742)被诏封南华真人,宋、元皆有加封。《庄子》一书在汉代有52篇,到后世只剩下了33篇,计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所作,外篇和杂篇则掺杂了庄子后学的作品,杂篇中庄子后学掺入得更多。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外篇和杂篇的基本观点与内篇是一致的。《庄子》一书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认为道产生一切事物(包括鬼神天地);它弥漫于整个宇宙而无所不在,贯通于古今而无时不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书中具有朴素的辩证观,要求安时处顺,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庄子》一书体现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想水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中怀疑一切的思想和无原则的处世态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作用。在社会思想方面,强调人与社会的对立,否定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约束和社会文明,提出回到自然中去,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性。《庄子》一书,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极大影响,其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都堪称一时之冠。寓言文学尊庄子为奠基人,小说家追之为鼻祖,文学理论家又称之为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或与屈原并列而《庄》《骚》合刊;或举“六大才子书”,而《庄》居其首。汉初黄、老之学,特别是刘安及门客所撰《淮南鸿烈》,明显溯源于《庄子》;魏晋清谈,《易》《庄》《老》并称“三玄”,是最受推崇的著作。由于其思想奇异,文采出众,后世资取者亦有多种层面。正如宋人叶适所说:“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好邪者济其欲。”(《水心文集》)另外其文笔汪洋恣肆,诙诡谲奇,富于想象,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阐发哲理,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为了能让读者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和体味先哲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思想内涵,书中特意精选了百余幅精美人物插图和先哲们的生活场景图。这些插图与书中文字相得益彰,辉映成趣,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本套藏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与收藏价值。老子道经一章【题解】

作为中国古典哲学中主要范畴之一的“道”,最早是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来的。此后的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源泉。不过在对“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非常深邃奥妙,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可以领会的,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原文】[1][2][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原文】[4][5]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译文】

有了空间,才开始出现天地;有了物质,才开始产生万物。【原文】[6][7][8]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译文】

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清静无欲,就可以观察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经常保持有欲追求,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的表面现象。【原文】[9][10][11]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2]。【译文】

空间与物质同出一处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很玄妙。如果不断地去探索它们,就可以找到通向万物奥秘的大门。二章【题解】《道德经》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在这一章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随之消失。他罗列出如下一些相互对立的事物: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用以说明相互对立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原文】[13][1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那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都知道善良的事物是善的,那是因为已有不善的存在。【原文】[15][16][17]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18]和,前后相随。【译文】

有和无相依而生,难和易在相互对应中得以形成,长和短在相互比较中得以显现,高和下在相互依赖中得以存在,音和声相互应和,前和后相互追随。【原文】[19][20]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21][22]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

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胡作非为,圣人的教育就是注重身教而不提倡言语教化。万物兴起而不加以限制,滋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恃其能,建立了功劳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功。三章【题解】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动之中。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原文】[23][24]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25]欲,使民心不乱。【译文】

不尊崇贤能之人,使百姓不起纷争;不看重贵重物品,使百姓不做盗贼;不显露那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百姓心绪不乱。【原文】[26][27]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28][29][30]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

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净化民众的心灵,填饱他们的肚皮,削弱他们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体质,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妄为。执行无为政策,天下就会太平。四章【题解】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虚无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无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原文】[31][32]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译文】

规律虽然空虚无形,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原文】[33][34][35][36]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

[37][38][39]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

规律是那样的深邃复杂,好像是万物的主宰。它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与日月齐光,与万物同尘。规律是幽隐虚无的,但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是谁使它产生,只知道它似乎是天帝的祖先。五章【题解】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这是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原文】[40][4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译文】

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然发展。【原文】[42][43]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44][45],不如守中。【译文】

天地之间这个大空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虽然空虚却不会穷尽,越推拉风量越大(比喻越变化产生的事物越多)。议论越多,离道越远,不如长守道体虚静无为。六章【题解】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原文】[46][47][48]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49][50]存,用之不勤。【译文】

道间的神妙作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好像一个玄妙的母体。而这一母体的生殖器官,就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绵密不断和川流不息,它的功用无穷无尽。七章【题解】

在前面几章里,老子重点论述的是“道”,用“道”来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本。在本章里,他借用“天道”来论述“人道”,用天地的运作无为去比喻“圣人”的行为没有贪私的心念。他认为,在其位的人,机会来得最方便,往往情不自禁地伸展一己的占有欲,甚至无限度地膨胀。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却能“后其身”“外其身”,不把自己的私利摆在前头,不从自己的私利考虑,这样的人自然会赢得众人的拥护,众人必然会把他推为统治者。这表现了他先人后己的谦退精神,有这种精神的人自然会获得大家的爱戴,同时,他自己也能实现其精神生命的价值。因而,这样的人由于处处为别人着想,他也便能够成就他的理想生活。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对于后来的人们,是颇具启迪意义的。【原文】[5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52][5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译文】

天地长久存在。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原因在于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长久存在。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反而能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存。不正是因为圣人不自私吗?所以反而成就了他的伟业。八章【题解】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他们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原文】[54][55]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56]。【译文】

高尚的品格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低洼之地,所以说它的行为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原文】[57][58][59][60][61]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62][63]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安居卑下之位,思想如深渊包容万物,交往仁慈友爱,言语真实无欺,为政顺道而善治,办事有条不紊,行为择时而动。正因为它与人无争,所以没有灾难。九章【题解】

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在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这才是长保之道。【原文】[64][65][6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译文】

办事要求圆满完美,不如停止不干;刀刃锤锻得尖锐锋利,其锋刃不能持久。【原文】[67][68]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69]天之道。【译文】

金玉满屋,没有人能保得住;富贵而傲慢,是自取灾难。功成身退,是自然规律。十章【题解】

这一章着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句问话,似乎是把“道”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而为一而不偏离,即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才能够“爱民治国”。【原文】[70][7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与婴儿乎?涤除玄[72][73][74]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75][76]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译文】

使身体和灵魂结为一体,大概能够做到不相分离了吧?专一精神以达到柔弱状态,大概能够像婴儿一样了吧?清除尘垢以保持心灵的清明,大概能够不犯错误了吧?爱民治国,大概能够不使用智慧了吧?在自然的变化之中,大概能够安居于柔和的状态吧?明白通达,大概能够做到顺应自然吧?【原文】[77][78][79]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80]。【译文】(圣人)帮助万物繁殖、生长,生养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却不占用它们,成就了万物却不做它们的主宰者,这可以算是高尚的品德。十一章【题解】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本章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与第一章所说的“有”与“无”不同,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读者应注意加以区别。【原文】[81][82][83]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84][85][86]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87]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车毂上,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搓黏土制造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修建房屋,正是因为有了房屋中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说“有”是物体形成的条件,“无”才是物体功用之所在。十二章【题解】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是老子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但在对此章具体解释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中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于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这两种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异,也有学者自身价值观的区别。不过,此处的争论倒是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原文】[88][89][90]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91][92][93]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94]故去彼取此。【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美妙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精神失常;珍贵物品,使人盗窃掠夺行为不端。所以圣人只关注民众能否温饱,摒弃耳目的奢望,使生活保持稳定正常。十三章【题解】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结果并没有什么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原文】[95][96]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译文】

受宠惊喜而受辱惊恐,这是把它看得如同祸患缠身。【原文】[97][98]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99]若惊。【译文】

为什么受到宠辱好像受到惊吓呢?因为受宠是卑下的事情。所以得到这些好像受到惊吓,失去这些也好像受到惊吓,这就叫作“宠辱若惊”。【原文】[100][101]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102][103][104]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译文】

为什么会把(宠辱若惊)重视得如同祸患缠身?我们有大患缠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自身了。如果没有了自身的存在,我们还会有什么大灾难呢?所以只有那些情愿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只有那些愿意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十四章【题解】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缥缈、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原文】[105][106][107]

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之不得曰微。此[108][109]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译文】

看它又看不见,这叫作无形;听它又听不到,这叫作无声;摸它又摸不着,这叫作无体。这三种特性都是无法追究考察到底的,它们混合成道。【原文】[110][111][112]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113][114][115]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译文】(规律这个东西)它的上部不太明亮,它的下部也不太阴暗,它无形无影难以形容,可以说它不是一个物体(然而它确实存在)。这可以把它叫作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象。它可以说是迷离恍惚、无法捉摸的,面对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尾随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面。【原文】[116][117][118][119]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

掌握了亘古已有的规律,就可以驾驭、支配现在的万物,就能够了解远古时代的情形。这可说是“道”的规律。十五章【题解】

这一章紧接前章,对得“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士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原文】[120][121][122]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123][124][125][126],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127][128][129][130]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131][132][133][134];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译文】

古代那些懂得规律的人,(其思想)细致精妙、深邃通达,深刻得难以理解。正因为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加以描述:(他们办事)反复考虑,就像寒冬要赤脚过河;谨慎小心,就像畏惧四邻的围攻;恭敬庄重,就像一位做客的人;通达而不固执,就像将要融化的冰块;朴实敦厚,就像未经雕饰的素材;空阔开朗,就像那深山的幽谷;浑厚含蓄,就像那混浊的大水。【原文】[135][136][137]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译文】(除了得道之士)谁还能够使自己像混浊大水那样而停留在这种状态上,在安静中慢慢加以澄清;但是谁又能够在长久的安定之后,又让它逐渐萌动生机?【原文】[138][139]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译文】

保有此道的人永不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才能弃旧图新。十六章【题解】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原文】[140][141][142][143]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

[144][145]芸芸,各复归其根。【译文】

极力做到虚寂寡欲,彻底坚持清静无为。万物一齐生长起来,我就凭借着清静寡欲的品质来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情况。万物众多,但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出发点。【原文】[146][147][148][149]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150]知常,妄作,凶。【译文】(万物)回到出发点就是虚寂死亡,死亡后会重新获得生命。孕育新生命是正常的自然法则,懂得这个永远不变的道理可以算是明智。不懂得这个永远不变的道理,胡乱行动,就会遇到凶险。【原文】[151][152][153][154]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155]乃久,没身不殆。【译文】

懂得这一不变之理就能包容一切,能够包容一切就能够正确对待一切,能够正确对待一切就能够周全,能够周全进而就能了解自然规律,了解了自然规律进而就能掌握普遍规律,掌握了普遍规律就能长久生存,终生不会遇到危险。十七章【题解】

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把统治者按不同情况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仅知道他的存在,最坏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是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或者老百姓畏惧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况是:统治者具有诚朴信实的素质,他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原文】[156]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157][158][159][160]之。信不足焉,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161]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感觉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百姓亲近他、称赞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百姓害怕他;最次的统治者,百姓轻视他。正是因为他本身的诚信不足,所以才不被百姓信任。(最好的统治者)清静无为,不轻易发号施令,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而百姓都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十八章【题解】

本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它的直接内容,即指出由于君上失德,大道废弃,需要提倡仁义以挽颓风。老子对当时病态社会的种种现象加以描述。另一方面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把辩证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混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这是说,社会对于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原文】[162][163]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译文】

抛弃了大道,就有了仁义;出现了智慧,就有了严重的虚伪;家庭不和,就有了孝慈;国家动乱,就有了忠臣。十九章【题解】

上一章叙述了大道废弃后社会的种种病态表现,本章则针对社会病态,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因而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本章中,许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欲”结束,把“绝学无忧”作为下一章的开端。本书主张把此句放在本章,“绝学无忧”正可以与前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列。【原文】[164][165]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166][167]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168][169],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译文】

抛弃聪明才智,百姓就会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仁义,百姓就能做到孝慈;抛弃机巧与货利,盗贼就不会产生。以上三条只作为理论谈谈是不够的,所以要给它们分别落实一些实行的具体措施:行为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就能无忧无虑。二十章【题解】

老子根据辩证的原理,认为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而且随环境的差异而变动。在本章里,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做了对比描述。他揭露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自己。文中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仅仅是指他个人,而是一种有抱负、有期望的人。“众人”“俗人”指社会上层。这些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并无严格标准,甚至是混淆的,任意而行。他说“我”是“愚人之心”,这当然是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淡泊朴素,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原文】[170][171]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172][173]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译文】

赞成与反对,相差有多远?善与恶,相差又有多远?然而别人所害怕的,我不能不怕。盲从之风,自古如此,就像没有尽头。【原文】[174][175][176]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177][178][179][180]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译文】

众人是那样的欢乐,就像参加盛大宴会,又如春日登台赏景一样;而只有我独自漂泊,没有任何表现,如同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儿一样。我是如此狼狈不堪,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原文】[181][182]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183][184][185][186][18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88][189][190]澹兮,其若海;䬟兮,若无止。【译文】

众人都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只有我像被遗弃了一样。因为我有一副愚人的心肠,太无知了。世人都自我炫耀,只有我是这样糊涂;世人都工于算计,只有我是这样糊涂。心是那样辽阔,就像无边无缘的大海一样;思绪如同飘忽不定的长风,不知何处才是归宿。【原文】[191][192]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93]。【译文】

众人都有用,只有我冥顽无能。虽然只有我和大家不一样,但我还要寻求道的滋养。二十一章【题解】

从本书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这个本原“道”,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呢?对此问题,学术界的解释不同,就出现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观点。本章中,老子进一步发挥第十四章关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观点,明确地提出“道”由极其微小的物质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在本章里,老子还提出“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点。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性质问题的重要篇章。【原文】[194][195]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译文】

大德的行动就是遵循规律。【原文】[196][197]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198][199]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00]。【译文】

道这个东西,是隐约不清、没有形体的。它是那样的恍惚迷离,但其中确实有一定内容;它是那样的迷离恍惚,但其中确实有个东西。它是那样的深邃而难以认识,但其中却有精气,这精气清晰可知,真实而又可信。【原文】[201][202]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203]?以此。【译文】

从古到今,道的作用是不会被废弃的,凭借着它就可以了解万物开始时的情况。我凭什么知道万物开始时的情况呢?就是凭借着道。二十二章【题解】

这一章,老子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阐释的辩证思想。第二章重点讲的是矛盾的转化。本章一开头,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变化所包含的辩证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弯曲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他用辩证思想作为观察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不争”。【原文】[204][205]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06]。【译文】

委曲反能保全,弯曲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陈旧反能更新;欠缺反有收获,贪多反会迷乱。【原文】[207][208][209]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210][211][212]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

所以圣人能够守道,从而成为天下的楷模:(他们)不自我表现,所以才是非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名声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处人之上。正因为他们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同他们竞争。【原文】[213]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译文】

古人所说的“委曲反能求全”这些话,难道是些空话吗?确实做到周全,就会回归于道。二十三章【题解】

这一章和第十七章是相对应的。第十七章揭示出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统治者加以改变。前面几章已多次阐明“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贵言”“多言数穷”等类似的话,本章一开始便继续阐述“希言自然”的道理。这几个“言”字,按字面解释是说话,内含的意思都是指政教法令。老子用自然界狂风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实作比喻,告诫统治者少以强制性的法令横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静无为”之政,才符合自然规律,才能使百姓安然畅适。倘若以法令戒律强制人民,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那么人民就会以背戾抗拒的行动对待统治者,暴政将不会持久。【原文】[214][215][216]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译文】

少发政令才合乎自然法则。所以说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产生的这些狂风暴雨?是天地。天地尚不能长久维持这种剧烈变动的状态,何况人呢?【原文】[217][218]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219]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译文】

所以说寻求道的人要与道合一,寻求德的人要与德合一,失道与失德的人人与失合一。与道合一的人,道也得到他;与失合一的人,道也抛弃他。【原文】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

自己的诚信不足,才会不被信任。二十四章【题解】

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本章不仅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原文】[220][221][22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译文】

踮起脚跟想站得高一些的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快一些的反而走不远,自我表现的反而名声不大,自以为是的反而声誉不高,自我夸耀的反而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领导众人。【原文】[223][224][225]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26]。【译文】

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他们就像残羹和赘瘤,大家也许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二十五章【题解】

截至本章,我们对老子的“道”已经有了几点基本的了解。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原文】[227][22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229][230]殆,可以为天地母。【译文】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它出现在天地之前。它无声无形,独立存在永不改变,循环运动永不停止,可以把它当作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本。【原文】[231]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232][233],远曰反。【译文】

我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名字,就给它起字叫“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大”。“大”会运动发展,发展下去就会走向极盛,走向极盛后又要返回原处。【原文】[234][235][236]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237]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译文】

所以说,“道”有“道”的规律,天有天的规律,地有地的规律,统治天下也有统治天下的规律。天地间有四种主要规律,而统治天下的规律只占其中之一。社会规律要效法地的规律,地的规律要效法天的规律,天的规律要效法普遍规律,普遍规律就效法它自身的样子。二十六章【题解】

这一章里,老子又举出两对矛盾:轻与重、动与静。而且进一步认为,矛盾中的一方是根本。在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意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在本章里,老子所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淫,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原文】[238]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译文】

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根本。【原文】[239][240]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241][242]。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译文】

所以君子整天行走,也不离开衣食行李,即使有奇观美景,也安闲而居,超然物外而不为所动(不离开辎重而去游赏美景)。为什么一个大国君主,轻率治国不自重其身?轻举妄动就会丧失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二十七章【题解】

本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无可挑剔。这一章又发挥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从正面“贵其师”,不从反面“爱其资”,做到“虽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导思想,是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原文】[243][244][245]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246][247]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248][249]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留车迹;善于言谈的没有漏洞;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策;善于关闭的,不用关楗却固不可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牢不可解。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教育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挽救使用万物,所以没有被遗弃的物。这些做法就叫“袭明”。【原文】[250]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251]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译文】

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凭借。不重视他们的老师,不爱惜他们的凭借,即使是明智的人也会变得十分糊涂。这是最奥妙的道理。二十八章【题解】

这一章重点讲“复归”的学说。前几章虽多次讲到这个问题,但在本章是作为重点专讲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老子提出这样一个原则:知雄、守雌,并用这个原则去从事政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这种原则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当时正处在春秋末年,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你争我夺,纷纭扰攘,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状况,老子提出了“守雌”的处世原则。他认为,只要人们这样做,就可以返璞归真,达到天下大治。此处还应注意,不仅是“守雌”,还有“知雄”,在雄雌的对立中,对于雄的一面要有透彻的了解,然后处于雌的一方。本章所用的几个名词,代表着老子的一些基本观念。【原文】[252][253]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254][255][256]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257][258][259]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260]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译文】

知道什么是雄强,却甘居柔雌的地位,甘做天下的河溪。甘做天下的河溪,高尚的品德就永远不会丧失,就能恢复到纯真的婴儿状态。知道什么是显赫,却甘居幽暗的位置,做天下的榜样。做天下的榜样,品德就永远不会出差错,复归到无尽的真理。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屈辱的地位,甘做天下的山谷。甘做天下的山谷,高尚品德就会永远保持充足,就能够同“道”一样真朴。【原文】[261][262][263][264]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译文】

普遍规律会分别变为万物各自的本性,圣人就顺应着万物各自的本性去进行管理。所以,最完美的体制浑然如一。二十九章【题解】

本章可以看作老子论“无为”之治,对于“有为”之政所提出的警告,即“有为”必然招致失败。“有为”就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或者把天下据为己有。事实上,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在客观现实面前无能为力。他在这里说,如果以强力而有所作为或以暴力统治人民,都将是自取灭亡。世间无论人或物,都有各自的秉性,其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要以自己的主张意志强加于人,并采取某些强制措施。理想的统治者往往能够顺应自然,不强制,不苛求,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原文】[265][266][267]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译文】

要想治理天下而任意作为,我将会看到他达不到目的。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是不能用强力去求取。谁想任意作为,谁就会把天下搞乱;谁想把持天下,谁就会失去天下。【原文】[268][269][270][271]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272]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译文】

所以世间众生,有的积极前行,有的消极尾随;有的性情和缓,有的性格急躁;有的身强力壮,有的瘦弱不堪;有的小受挫折,有的全部损伤。所以圣人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主观想法。三十章【题解】

历来在解释《道德经》的学者中,有一派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究竟它是不是一部兵书,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说,但老子具有反战思想则是无疑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大小战争此起彼伏,给国家带来破坏,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灾难。老子反对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本章里,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老子主张反战的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原文】[273][274][275]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276][277][278]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译文】

按照道去帮助君主的人,是不靠武力逞强于天下的,发动战争很快就会得到报应。军队驻扎过的地方,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荒年。【原文】[279][280][281][282]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283]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

[284]早已。【译文】

只要很好地取得胜利就罢手,不敢靠武力逞强。胜利了而不自大,胜利了而不夸耀,胜利了而不骄傲,胜利是出于不得已,胜利而不逞强。事物强盛了就会走向衰败,求强求壮的做法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会很快灭亡。三十一章【题解】

这一章仍是讲战争之道的,是上一章的继续和发挥。上一章着重从后果讲,这一章以古代的礼仪来比喻。按中国古代的礼仪,主居右,客居左,所以居左有谦让的意思,“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老子认为,兵器虽然是不祥的东西,但作为君子,在迫不得已之时,也要用战争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是在获取胜利时不要以兵力逞强,不要随意地使用兵力杀人。相反,对于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还要真心表示哀伤痛心,并且以丧礼妥善安置死者。【原文】[285][286][287]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译文】

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大家都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原文】[288]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289][290][291][292],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译文】

君子平时以左边为贵,作战时却以右边为贵。兵器是不吉利的器物,不是君子应该使用的东西,不得已时才用它,最好漠然处之。即使战胜了也不应赞美,如果赞美它,这就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原文】[293][294][295]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296]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译文】

吉庆事以左边为上,凶丧事以右边为上。(打仗时)副将居于左边,主将居于右边,这是说要用办理丧事的礼节去处理战争的事。战争杀人众多,要带着悲痛的心情参加战争,战胜了也要用办理丧事的礼节去处理它。三十二章【题解】

这一章讲了“无名”“有名”“知止”。“无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无”名、以“有”名的“无”和“有”的概念。“无名”指完全做到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称为“朴”。所以,本章表达了老子“无为”的政治思想,认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则治天下,顺应自然,那样,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老子用“朴”来形容“道”的原始“无名”的状态,这种原始质朴的“道”,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老子认为,“名”是人类社会引起争端的重要根源。【原文】[297][298][299]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300][301][302],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03]。【译文】

道永远处于一种虚无状态,这像未加工过的木材一样,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天下没有人能够支配它。王侯如果能遵循着道,万物将会自然而然地宾服,天之气和地之气就会相互交融而降下甘露,没有人指使它们,却自然分布均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