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商业评论精选集?人文沥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9:41:22

点击下载

作者:佩德罗・雷诺 朱晓明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欧商业评论精选集?人文沥金

中欧商业评论精选集?人文沥金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欧商业评论精选集・人文沥金作者:佩德罗・雷诺,朱晓明排版:昷一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6-01ISBN:9787309080988本书由上海中欧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一持续学习,长续发展

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考验我们智慧的时期。

中国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迎来如此宽广的发展舞台,获得如此雨后春笋般的商业机会,并具备充沛的创业经验,和依然保持了旺盛的成长热望。但与此同时,市场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瞬息万变,外力多元,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所催生的颠覆式创新层出不穷,各种黑天鹅事件和各种积极力量交相叠印,并普遍地超时空关联。

30年的乘风破浪,中国企业之船终于驶入无垠大海,耳边响起的将不再是两岸的猿声,而是低沉的鲸鸣。回顾30年的历程,中国企业有着无畏的胆魄,有着激流险滩挡不住的勇气;同时还有的是,东方文化几千年熏陶孕育的学习能力与精神,从“三人行”里学,从“西学东渐”里学,正是这种胆商和学习能力,帮助中断了几十年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传统得以重新续延,并不断进化发展。

与国外那些强大而底蕴深厚的国际企业相比,胆商与学习能力,将是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落后时的重要竞争力;反过来,对于众多的外资跨国企业而言,要充分挖掘庞大的中国市场,也需要深人研究与学习在中国的经营之道,实现本土化的改造。我们相信,这是最近10年来中国商学院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17年来不断取得比肩世界奇迹的重要基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致力于实现中国企业的持续学习、持续进步。自2001年起,学院的MBA教育和EMBA教育连续多年名列亚太前茅,跻身世界一流,并同时拥有了 EQUIS和AACSB这两项最著名的商学院国际认证。温家宝总理称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成为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

如果商学院的教育仅只是定时定点的学习,那绝非我们所愿,也非企业所能满足,中欧提倡“终身学习、持续学习”。人们都称道杰克·韦尔奇时代的通用电气(GE),他们何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在韦尔奇领航的20年里,GE也遭遇了诸多磨难与风险,但依然能够持续成长,秘诀之一,用韦尔奇的话说,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我们希望员工每天早上起来就有一股寻求更好方式的热 情:向办公室的同事寻求,向其他公司寻求……”

2008年5月,我们创刊了《中欧商业评论》,旨在以月刊的方式,将中欧的智慧与研究,不间断地送抵企业手中,帮助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士穿越企业环境之变、内省企业长处短处,并突破管理瓶颈、实现领导力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欧商业评论》是一座 “移动”的商学院,时刻伴随在企业人士的日常管理之中。

这座“移动”的商学院,作为一项战略部署,将秉承中欧“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理念,致力于成为高级管理人士的“决策必读物”,从企业环境、内部管理、个人领导力多个维度,全方位帮助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创刊四年来,《中欧商业评论》的编辑团队兢競业业,本着最大的诚意和最专业的精神,努力将该杂志打造为中国最顶尖的商业管理出版物。学院所独有的教授资源(如吴敬琏、许小年、杨国安、丁远、李秀娟等)和研究资源(如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案例研究中心、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创业中心、人力资源及组织管理研究中心等),也都持续地给予杂志以关怀与帮助,为读者输送权威的观点与研究成果。

相较于其他商业或管理类杂志,《中欧商业评论》的个性有三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领导力;二是广泛并深入地研究中国企业实践,结晶原创的管理思想;三是持续传播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也在文本可读性、案例鲜活性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创刊以来,杂志积累了一大批具有相当深度和长效意义的好文章,我们将这些文章重新梳理归类,以《中欧商业评论》精选集的形式结集出版,陆续推出,以方便更多的读者,持续学习,长足进步。

中国有句古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我们相信,一个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企业,可以如春苗一般突破寒冰,即使在逆境中,也能蓬勃生长;反之,即使没有经济危机,企业也会渐行没落。

商海无涯,携手共进,祝愿中国的企业家们,以开发式学习之心拥抱更加灿烂的未来!朱晓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方院长、管理学教授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创业学教授2011年4月序二管理创新赢未来

3年前的5月,一本以沉静、专业、切身、诚意、雅致为气质追求的杂志诞生了,因为这样的追求,它在众声喧哗里,显得那么默默无闻,尽管它也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3年后,这种沉静的力量,就如它诞生时春天般以遏制的生命场,在中国的企业界里蔓延开来。当然,这种蔓延,靠的不是声嘶力竭的呼喊,不是强行或委屈地塞与,而是一份出版物与企业界相与共的呼吸,是深入骨髓的对于奋发向上的共鸣,是深刻研究实践后对于知与行的温暖握手,以及它从内到外洋溢的独特气质。

3年,在中国企业执著前行的漫漫长河里,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这3年极致汇聚了我们所能想象的哀与幸:汶川大地震与日本核泄漏,奥运会与世博会,金融海啸与北非战乱……就是在这样的极端环境里,中国企业不断地拨云望眼,精耕细作,努力生长。

这4年,我们在一次次野蛮与磕碰后,也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公共制度创新的红利已经边际递减到了一个几乎停滞的时期,制度性机会将越来越少,“关系经济”与“胆魄企业”将退出主流,市场发现型企业必将走向市场创新型企业;而推动产品创新、研发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的根本,将越来越系于组织管理能力之上。

这样的观念转变与能力转移,正成就了我们这样一本杂志的基础与价值。依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丰沛的智慧与研究力量,我们将目光、心灵以及大脑,专注地沉放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去,忧企业之忧,思管理之难,总结教训、结晶先进、创新理论,力图给出务实而现实的成长地图。

回头看,我们曾经的努力,在今天依然有着不过时的现实意义,甚而更加彰显,且稍作采撷如下。

2008年7月,创刊后第三期杂志,我们在深入研究华为模式后, 率先提出了 “知识力密集型企业”的理念并研究其管理之道:这类企业既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又与之有异,因为其“劳动力”是能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劳动力”,由于“密集”而相对低成本,由于“知识”而具有高附加值,而萌动创新的力量。

第4期杂志,我们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一年多,在许多中国企业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之际,率先以一个封面专题的体量,倡导并深入研究“低碳战略”,帮助企业思考如何规避风险和善用机会。时至今日,这些文章的意义正在突显出来。

2009年7月,在C2C市场还如日中天之时,我们在国内率先提出“B2C熟了”,一方面预测了B2C市场将超越C2C市场成为电子商务主流的趋势,同时还深入研究了 B2C企业供应链为王的努力方向, 以及传统企业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业务的难题。

2009年9月,我们将触角伸入人们讳莫如深的公司政治领域,公司政治只能回避或放任吗?公司政治就一定是破坏企业文化的坏孩子吗?并非如此,我们提出要把公司政治纳入管理的理念,一方面公司政治无从避免,而管好了公司政治,则反而可以成为引导企业进入良性竞争与互动的轨道。

2010年3月,我们系统研究了决策背后的奥秘,揭示那些对企业产生重大或微小影响的各类“决策隐规则”,其实“不是理智,而是性格与情感”,这不能不让很多决策者清醒和警惕。那么,最佳决策应该如何作出?

2010年10月,我们将探究的视角放到企业不得不面对却往往又难名所以的“政商关系”领域。如果我们将以往畸变的、短视的、高风险的政商关系看作是1.0时代,那么一种新型、健康、长久的政商关系就是2.0时代,这种新型政商关系是基于现代法治社会下的、基于政与商各自性质和需求的认知,以追求良性互动、合作共贏、共同发展、造福社会为取向的关系,它是对市场各参与者根本内在需求的重新再认识。那么,就企业而言应该如何展开?企业家与官员之间应 该保持的“臂距原则”又如何度量?

进入2011年,我们在1月刊推出了“老板身边的人”的专题, 研究幕僚与企业决策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一个幕僚。这无论对一直粗放决策草莽发展的企业,还是对于每天都在商海浮沉的企业高管们,都有着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1年3月,经过系统的研究,我们提出“买自己”的理念,揭示营销中“物”与“我”的关系:每一个消费中,除了商品本身物质属性和功用的消费,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消费附加在商品上的情绪、心理、价值观、理念而对自我的确定与彰显。“买自己”即消费自己,是一个自我释放的过程,商家可以通过设计某种情绪引爆点,促发顾客唤醒或唤起自己。

此外,我们还探索了中国制造业如何展开“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口,如何善用“洋人才”;通过深入调研TCL公司,探讨了企业管理如何从粗放走向“正常化”;以及中国一流企业如何重获动力,如何在YOU时代开展营销,如何建树“心领导力”,如何构建催生创新的“湿件”,如何进入“正版化生存”的时代,如“怪兽”般的新类平台型企业是如何崛起并产生影响的,精英创业与草根创业的差异,蓝领管理如何进化,企业家如何获得深层幸福,如何管理好新生代“反动派”群体,等等。通过研究和探讨这些中国企业必须直面的管理难题,我们一步步将管理创新引向深人。

一路走来,寒冬酷暑,我们只有一个身影,那就是俯身探寻,用心思考,严谨输出。我们小心地体会中国企业的痛与快,我们希望抓住他们的需求,但却不愿以此为骄奢,而是用我们的辛勤,来融汇各方的智慧,让专业的理念和深邃的思想,以平易而可读的“新管理”、“锐管理”和“趣管理”的形态,来达成这些深层需求的自然满足。

而中国企业的每一个灵感与创新,每一份成功与进步,都让我们欣喜而信心蓄积。更加让我们踌躇满志的是,虽然也只是3岁的小儿,但我们的每一次跋涉,都得到了那么多国内外管理大师和大家们的倾情帮助,他们包括彼得·圣吉、詹姆斯·钱皮、查尔斯·汉迪、赫尔曼·西蒙、约翰·奈斯比特、吴敬琏、杨国安、胡泳、陈春花……是他们,以及那么多的优秀企业家们,让我们越来越坚信,我们所传递的每一个字,在这个浮华泛滥的社会里,是那么的别具价值。又正是这样的价值,将为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为一个阶层的蓬勃壮大,为我们身处这个社会的不断进化,贡献其应有的、现实的也是必然的贡献。

值此杂志创刊四周年之际,我们将1300余篇曾经精心打磨的文章再作筛选,尤其是那些余音日益厚重雄浑者,分门别类,以《中欧商业评论》精选集的形式结集再现,让那些源于实践并始终吟唱的思想,不再囿于出版形态的限制,能始终出现在读者诸君们的眼前,供大家品读、学习以及批判。

同时,这样的结集再版,也蘊含了我们的感恩之心,感谢我们的杂志出版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上海远东出版社的持续支持,感谢学界和企业界作者们的持续研究与撰稿,感谢在我们四年的执著前行中,给予我们各种大小帮助和微笑的所有人们,包括你——我们亲爱的读者。

我们的精选系列设领导力、人文、营销、创新、案例等分卷,已全部推出,敬请关注。周雪林《中欧商业评论》出版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李明伟《中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2011年4月从现代的虚无中解脱■ 杨立华

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现代”这个词之中,每天通过这个词来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所处的时代与世界。但什么是“现代”?当我们用到“现代”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潜台词到底是什么?

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如何理解现代性(modernity),现代性是用来描述“现代”这样的状态。在这里,我想着重突显现代性的问题,而不是给现代性唱赞歌。我们要突显和思考的是现代生活中虚无主义的特征,以及在这样的生活中,儒家精神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现代”的优越感和傲慢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说到“现代”的时候,是在强调我们和传统间的关系。我们不断地强调“现代”,是为了强调我们跟传统之间的断裂,这里包含着一种现代人的优越感,甚至可以说包含着现代人的傲慢。

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个断裂在哲学上到底是真相还是虚构?如果这个断裂是真相,它在什么意义上是真相?如果这个断裂是虚构,那又在什么层面上是虚构?

在某些层面上,尤其工具层面上,这种“现代”和“传统”所强调、突显出来的断裂的确是一个真相。在中国古代哲学观念的“器”的层面上,从传统到现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

无论如何,人类今天掌握工具的强度确实是空前的。很多年前,一个学佛的老朋友说:“人类这样一种在道德上有致命缺陷的存在,怎么有资格掌握这么大的力量?”无论如何,在工具层面,在“器”的层面,从传统到现代的确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然而与“器”相对的概念是“道”。在“道”的本质层面,换言之,在生活本质的层面,传统到现代是不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用的工具变了,但内容变了吗?生活最基本的内容难道不再是喜怒哀乐、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了吗?

站在中国古代哲学的立场上,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不认可人的生活本质从传统到现代、或者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本质的变化。因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都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生活的本质有它的连续性。《老子》这本书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我们只要能把握住古代的“道”,就可以用它来应对、解决今天的种种问题。因为从传统到现代,生活的本质是延续的。人生最基本的困境、最基本的问题,古人怎么面对,今天我们还是怎么面对。佛家开宗明义就讲“生老病死”四个字,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解决其中任何一个字了吗?

首先,“生”的问题解决了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说:“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被抛入”意味着什么?不管出生的方式是什么,所有人都没有办法选择或者拒绝自己的出生,也没办法改变。

然后是“老”的问题。当代中国诗人西川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写过一首诗《一个人老了》。这首诗点点滴滴地告诉我,衰老从什么样的细节里透露出来,从眼神、步态,从对他人的态度中透露出来。衰老是没有办法克制的。

那么“病”的问题呢?疾病也没有办法解决。讲起来令人绝望,最后就是死亡。最令人绝望的东西终于来了。死亡,没有人能躲得开,而且面对死亡,没有人能帮你。所有人所能面对的最孤独的处境就是死亡。

同时,死亡又不是等在远处的终点。海德格尔说:“人一出生就老得足够去死了。”死亡,是伴随在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本质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把我们的生存总结为“向死而在(Being-towards-death )”,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向死亡存在着。每一天的生存都是在死的可能性之上的展示。

正因为死亡会让我们曾经拥有和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最终失去,所以我们珍惜;由于我们珍惜,所以我们爱;由于我们爱,生活才能有如此的丰富。所以“向死而生”是非常本质的 处境,这个处境导致人的一个基本处境就是“在意(care)”。我们和一张桌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生存着,同时我们“在意”自己是否生存以及如何生存,人的本质在此。

在“生老病死”这四个字没有一个字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说我们自己就生活在人类空前的高度上?得到了人类全新的本质?因此,“现代”所标榜出来的和传统之间的断裂,在哲学、在生活本质上是一个虚构。现代性的本质是虚无

虚构出来的现代和传统间的断裂,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生活的本质,但却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的变化,也意味着在现代世界里,人们看待自我、理解自我、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很多问题是人们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变化而导致本质的变化。所以,现代性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新的、主流生活态度的出现。

作为一种主流生活态度的“现代性”,其哲学特征是什么?反思现代性是21世纪哲学里面最重要的主题。我们不能批判现代性,因为现代性是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反思。

现代性的特征之一是生活的单面性。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有一本著作,书名是《单向度的人》,与单面相对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生活单面性的, 首先取决于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就是社会化大生产。每个人就沦为社会大机器上面的一个点、一个环节、一个片断、一个零件,就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塑造的那个只会用扳手的工人。

马克思(Karl Max)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异化”。“异化”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在今天的生活条件下,被奴役状态。每个人开始沦为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奴隶。比如《蜗居》里的“房奴”,电视剧《手机》里的“机奴”。

现代性的特征之二是“机心”。“机心”这个词是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自《庄子·天地》。“机心”就是机巧之心。今天人们对的生活方便和舒适的追求到了无节制的地步,这就是“机心”。

我们所处的消费社会由三个环节构成:第一个环节是发明欲望;第二个环节是诱导欲望;第三个环节才是满足欲望。任何一个新的产品开创市场、占据市场,其实就是靠这三个环节,欲望最终调动的还是“机心”。

很多知识生产已经不承担揭示真理的义务,而是承担的一切都是消费的义务。这种知识生产的粗浅也败坏了知识分子的基本品质。很多知识分子的努力方向已经变了,所谓的揭示真相,其实仅仅是为了促进消费。

现代性的第三个特征是数字理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讲现代化的过程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化理论。他说:所谓的现代化其实就是理性化。理性化的本质就是“去魅”,“去魅”就是去除各种不可理解的、没有根据的、不可思议的东西。随着理性目光的升华和普及,迷信无所遁形。理性的目光驱逐迷信,就像阳光驱逐黑暗一样。

韦伯区分出了两种最重要的理性类型:一种是工具理性,另一种是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有时候也可以称之为目的性,工具理性是要把自己身边所有的东西,包括人,都贬降为工具。

现代性的三大哲学特征带来了三个直接的后果:一、意义的缺失,人生找不到意义;二,道德相对主义,人们判断是否道德、善恶的标准是相对的,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善恶标准;第三个是自我中心主义。这三个特征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虚无主义的世界。虚无主义特征基本上是现代性的本质,这也是20世纪所有哲学家认真思考的问题。幸福品格对峙虚无主义

如何对峙个人生活中的虚无主义?作为个体智慧的儒家精神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帮助。

梁漱溟先生说,儒家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乐感文化,这是非常敏锐的洞见。作为一种乐感文化的儒家精神,与基督教的罪感文化、佛教的苦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督教的起点是原罪,佛教的起点是一切皆空,所以,儒家看待这个世界的目光总有春天般温暖,这种温暖的目光所看到的生活点滴,落实在个人生活中其实就是幸福。

儒家追求什么样的幸福?后世的儒者总结为孔颜乐处。孔子评论颜回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在如此简单朴素的生活里,连接着至高的幸福和享受,这就是孔子讲的幸福。在这种让人感到焦虑的简单生活里,颜回始终不改自己内心的安宁和富足。

孔颜乐处追求的幸福是最朴素的,最切近于每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我们被幸福闪电击中的时候,往往是这样最朴素生活的瞬间。日本电影《秋日和》中有一个片段,一对恋人在夕阳之中回家的路上,两个人碰到了一个易拉罐,就一路把易拉罐踢回家,整个过程,脸上洋溢着温暖和幸福。这就是我们一生追求的东西,就在这么简单的瞬间中实现了。

在儒家看来,要想实现这种朴素的幸福,关键在于你内在心灵的状态。幸福的根本在于你“仁”还是“不仁”,我把“仁”解释为幸福品格。一个人能否幸福,根本上取决于你是否拥有幸福品格。

什么样的人算是拥有幸福品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就能拥有幸福品格的人是罕见的,绝大多数人要想培养出自己的幸福品格都需要深刻的反思、认真的磨炼和修养。

幸福品格的基础在于自由而醒觉的心灵。一个拥有自由而醒觉心灵的人,时时刻刻都能知道自己是谁,都能知道自己人生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都能感受到生活中独有的幸福和愉悦。其实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中都有那种不可替代的东西,关键是你有没有这样的心灵。同时,一个拥有自由而醒觉心灵的人,也时时刻刻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人的存在,能够知道他人的疾苦,从而能够知道如何去呵护和照料他人,所以这样的人同时又是有德者。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在个体生活智慧层面,都根源于自由而醒觉的心灵。幸福品格建立的根基

幸福的品格应该建立在神圣感和敬畏心、建立在“仁”的花朵和“忧”的责任感上。

生活已经足够神圣  我曾经带领一个企业家研修班去曲阜孔庙游学。在孔子生平中我曾经讲到,孔子的父亲生孔子时已经快70岁了,而孔子的母亲才17岁。在孔子墓前,一位学员说:“看来等我70岁的时候,也得找一个17岁的姑娘,生出一个孔子来。”当时我就气得要命。“敬畏”二字是理解儒家精神一把钥匙。其实神圣感离我们并不远,如果你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敬畏心,在最平凡的生活里,你也能够感受到那种清晰的神圣感。如果我们拿一张我们年轻时的照片,和我们父辈同一个年龄段的照片作对比,我们脸上少了什么东西?多了什么东西?多了很多肉,少了那种精粹之气、庄重之气。问题就在于神圣感的消失。其实,生命本身就足够神圣,我们只需要一个感悟神圣的心灵。“仁”是一朵爱花  孔子和孟子都没有给“仁”定义,为什么孔子不给定义?因为“仁”在某种意义上无法定义,“仁”是一个完整的精神整体,包含多个侧面。“仁”的概念里包含爱、敬畏、独立、自由、主体性,等等。“仁”像一个花朵,这些侧面都是这个花朵上的花瓣,每片花瓣都是“仁”精神整体的侧面。但你不能把“仁”的精神整体等同于其中任何一片花瓣。

很多人在生活里感受不到幸福,这就是麻木,麻木就是不仁,就是没有感知的能力。“仁”的概念中有一个最重要含义就是“觉醒”。麻木的原因是因为心丢了,灵魂出壳,也就是《大学》里面讲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孟子说要“求放心”,寻找我们丢失的心。

忧是儒家的责任感  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变成轻飘飘的,没有值得奋斗的东西。随着生活失重,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今天生活的根本问题其实是意义缺失的问题,绝大多数人找不到人生意义。负重感的缺失是另一种意义的缺失。如果你找不到人生的责任感,那一定是因为你忘掉了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你已经把该承担的责任都承担完了。“忧”是儒家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深厚情感的纽带,两个人之间只要建立“忧”的情感,对这个人承担责任几乎是无限的,甚至有的时候会达到主体性倒置的地步。人不会忽略大众,所以“忧”的种子在我们内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就走向一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路,从而把这种责任延伸到整个社会。

责任其实是生命的阳光,一个有负重感的人,他身上所带来的、所焕发出的神采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因责任而充实,因充实而饱满,因饱满而光辉。

作者简介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7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博士毕业,攻读博士期间,师从汤一介先生研究道教。杨立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哲学,以及魏晋哲学等。迄今已出版专著《匿名的拼接》,译著《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等。

本文原载于《中欧商业评论》2010年第7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