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 启程用户体验设计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8:39:22

点击下载

作者:李煜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千里之行 启程用户体验设计之路

千里之行 启程用户体验设计之路试读:

推荐

本书运用极具亲和力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为读者逐层揭开用户体验的“神秘面纱”。讲解清晰,图例生动,本书处处包含着作者对用户体验的思考和专业的态度,感谢作者真诚的分享。——刘伟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助理教授、UXD研究室主任、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理事,积极推动用户体验和体感交互设计的科研与教学

这是一本体验设计的“速查手册”,从概念到方法及工具,都可以通过书中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得到快速了解。正如书名所述,带上它启程吧。——林敏,前三星研究院用户体验部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决定了针对它的设计很多时候是一种倾向性的选择,而不是一种绝对性的对与错,这就使得我们学习和了解它时并不是那么的具象。入门时首先考验你的观察能力和对细节的敏感程度,这本书通过对背后理论依据的讲解,同时引入对比示例,可以细致清楚地让你感受到设计在体验细节上的敏感差别,逐步培养起对体验的关注角度和思维方式。——尹广磊,Axure中文社区创始人  “互联网+”风口影响的不止是电商、金融、教育、服务等领域的转型,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用户的使用偏好和心理需求。用户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增加产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书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现有的典型产品,深入浅出地进行论述,包含了非常丰富、系统的体验设计原则及方法论,十分值得交互体验初学者阅读。——朱佳明,faceui体验创新总监“用户体验设计”的概念,是John Dewey于1931年在他的著作Art as Experience中首次提出的。然而,国内外的用户体验设计发展却是2000年之后的事。互联网、智能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让用户的体验得到完整的设计与规划,并且可以具体落地。当时,科技行业对用户体验设计的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爆发;同时,很多年轻人对从事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很感兴趣,他们希望赶上这班高速行驶的列车。

以上情况及其因果发展,也只是过去十几年里发生的事情。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并不像科技行业或互联网行业,它的发展是渐进式的、比较缓慢的过程。一个互联网产品的版本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但一个学生的本科教育却要经历四年之久。回想2006年的时候,国内的用户体验设计教育可以说是比较荒芜的,不仅是国内,国外的教育界也普遍对用户体验设计的教育工作反应迟钝。因为,教师们仍然在学习和探索什么是体验设计,知识经验从何而来,勉强要求这些老师去指导学生,这是不负责任的 做法。

十年过去了,这种情况已经慢慢得到改善。通过经验积累、海归交流、互联网传播等方式,目前已有部分高校能够提供一些与体验设计相关的教学科目。

然而,由行业需求再往教育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知识传承途径,就是由业内人士著书立说,把自己实践的经验,以图书作为载体分享出去。这种方式的难点在于作者需要有耐心与诚意。时至今日,“出书”已经不是一件在物质上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理清思路,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再进行整理编辑,这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很高兴在自己之前的讲座上认识李煜佳同学,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把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和心得整理出来,给希望赶上用户体验时代的同学们提供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范本,让大家更容易明白什么是用户体验、如何执行设计的工作等。在此,诚意向大家推荐李煜佳同学的《千里之行 启程用户体验设计之路》。——陈迪凡,一位从业20年的设计工作者

体验设计已成为当代设计发展的热点。以互联网为基因的体验设计,为“80后”“90后”的年轻设计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敏于行,是体验设计开放式动态发展的最大特性,所有的践行者都在以自身的视角与感悟,丰富着这个崭新的设计产业的知识体系与案例宝库。

我惊喜地看到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毕业的李煜佳能在任职交互设计师的工作中,持续地思考与总结对体验设计理念、方法、工具与应用之道的认知,并进行优化与升华,汇集编写了《千里之行 启程用户体验设计之路》一书,用年轻人的语境,零距离地与准备进入体验设计产业的新人分享自己的感悟。

唤醒创造力,大家一起上路,是这本书的目的所在。——童慧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在“UX”毫无疑问地已经成为时下热门的互联网词语之一的背景下,煜佳用他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对UX的理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初入行者系统而完整地讲解了UX的方法与概念。对所有刚刚加入或正在涌入UX行业的初学者们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合时宜的书。——黄峰,唐硕体验创新咨询创始人&首席体验官、UXPA中国共同创始人&前主席

交互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已有十年的历程,时至今日,“交互设计”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词汇。然而,在业内仍然鲜有设计师、研究者能比较系统地阐述交互设计的概念,更遑论深入浅出地结合实战案例把偌大的交互设计范畴及其与相关的学科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一分析透彻,进而为我们的交互学习和研究提供清晰可循的路径。煜佳编撰的这本《千里之行 启程用户体验设计之路》就是遵循这个路径展开的佳作。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在实践案例的引导下快速明晰地掌握交互设计学科的相关概念、范畴和构成,同时也会为你开启一扇探索交互设计领域的“方便之门”。——刘毅,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负责人

商业的繁荣,缔造了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而在互联网的深处,更是有一群人在研究和探索着用户体验设计。煜佳在这本书里用易懂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用户体验设计的各个环节,用一幅幅极富阅读体验的插图把它们贯穿起来,是轻松的,令人愉悦的,富有情感化的,是为每个人写的体验之书。如果你想了解体验设计,如果你想加入到这个队伍里,就从阅读这本书开始吧。——董景博,UI中国创始人&CEO第01章神秘的用户体验1.1 揭开用户体验的面纱1.1.1 认识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在目前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但是每个人对用户体验的解读并不一样。我曾问过身边的朋友如何理解用户体验,得到的说法各异。因为他们并非从事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工作,他们代表的是消费者的想法。那么,用户体验设计师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和消费者的理解是一样的吗?

1.用户体验与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是我们的主观感受,由于每个人的背景和喜好不同,对同一产品的体验感受也各不相同。用户体验是用户感受产品的过程。在此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使用户的感受过程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用户体验设计。通过下面经典的图例,可以看出用户体验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结合。互联网行业中与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工作职位有: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动效设计和前端开发等。当然有些互联网公司并没有细分这些工作职位,如谷歌将这些统称为用户体验设计师。

2.用户体验如何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不仅是设计“物”本身,还涉及很多与“物”相关的内容。用户体验设计以用户为基础,需要了解目标用户的背景,如所在地区的文化、宗教信仰、行为认知、风俗习惯等;还要考虑用户与“物”在不同物理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情景。因此,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应该以用户为基础,尽可能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为用户创造一个完美的享受过程。

3.组成用户体验的5要素

这个经典的图例来自于《用户体验要素》[1],说明了构成用户体验从上往下、层层递进的5个要素的关系。以网站为例,用户接触到的第一层是表现层,即视觉效果和用户的视觉感受。第二层是框架层,即网站界面的框架布局和导航方式等。第三层是结构层,就是网站的信息架构,它规定了页面间的跳转关系、操作流程等。第四层是范围层,即网站的功能特性,也就是网站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第五层是战略层,是网站经营者的目的和用户使用网站的目的,并非所有网站都有商业目标,但一定会有用户目标。

4.量化用户体验设计

不管是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还是体验设计师,由于每个人的职业背景和喜好不同,对于同一款产品的体验评判标准也都各不相同。体验产品研发过程中,团队人员难免会产生分歧,所以用户体验设计需要可量化的标准,需要一个客观测量工具进行审核评判。以此提供实际的理论依据,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见,如此一来,体验设计将变得更具可信度。

目前,业界中用户体验暂无唯一的评判规则,根据产品或公司的性质不同会有所区别,如谷歌的用户体验指标衡量方案,HEART、Facebook产品设计五维原则及评审规则等。比较主流的可量化通用标准有以下两个。·用户体验要素蜂窝图

由信息架构师Peter Morville编制的用户体验要素蜂窝图,提出了用户体验组成的元素有以下7个。

可用性:产品最基础的能不能用的问题。

有用性:产品对用户来讲是否有意义。

易查找:元素是否过于隐藏或者在需要的时候没有及时出现。

可获得性:产品应当能让全部用户所获得,包括残障人士。

满意度:满足用户的情感体验,给用户带来愉悦。

可靠性:能够让用户信赖,特别是安全性问题。

价值性:创造者与用户的价值平衡。·用户体验4元素

这一图例中作者认为用户体验是由品牌、可用性、功能和内容4元素组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可用性”与前面用户体验要素蜂窝图中的“可用性”不一样,这里的“可用性”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来达成他目标的难易度,用户容易达成目标则可用性好,反之则可用性差。根据这4个维度构成一个4象限图,把各个维度展开成具体的描述和参数,进行用户测试。得到的数据在4象限图中就可以看出产品用户体验的偏向情况。“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是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导向。用户体验的最大阻碍是商业目标,在设计之初一定要权衡两者的比重。如网站,大量地投放广告可能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提升,但会大大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造成用户流失。

最后,用户体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随着时间和环境改变着,我们应该用超前的眼光看待用户体验,思考它将会发生的变化。1.1.2 交互设计是用户体验的灵魂

对于交互设计,用一两句话难以表达清楚。因为交互设计不像工业设计、视觉设计或其他设计类那么直观可见。交互设计属于界面设计范畴,是界面操作背后的逻辑思维。从事交互设计工作的设计师分别来自工业设计、计算机、心理学等不同背景,这也让交互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1.认识交互设计

通过下面这个经典的图例,可以看出交互设计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门多个理论知识交叉的学科。简单地说,交互设计是在定义一个系统或人造物品的行为方式。我们常见的网页、手机应用只是它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它的存在形式不局限于互联网领域。作为初学者,需要先了解这个概念,并在每个阶段都要有自己对交互设计的理解与考虑。

2.交互设计的表现

交互设计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隐性指的是用户不能直观看到,需要通过使用操作才能感受到的设计,反之则为显性交互设计。例如,用户能直观看到的界面框架布局和交互控件就是显性的交互设计,而结构层、页面的跳转关系,以及手势操作或其他行为动作触发的交互行为,均属于隐性的交互设计。以苹果手机iOS系统为例,屏幕左边向右滑动是返回操作、双击状态栏返回顶部,这些都属于隐性的交互设计。

3.交互设计的作用

交互设计是用户体验的灵魂所在。产品好不好看是视觉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产品好不好用则是交互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交互设计的优劣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产品的用户体验。没有交互设计的产品可能会偏离用户的认知范围,违背用户的行为习惯,导致产品的体验非常糟糕。简单来讲,交互设计就是帮助用户高效完成某个任务,从而让用户快速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在过程中感到愉悦。

当然,交互设计除了“以用户为中心”之外,还要考虑商业目标与用户价值之间的关系,权衡两者的比重,做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不可能为了商业目标牺牲所有的用户体验,反之也不成立。交互设计就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采用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使消费者与商家达到双赢的状态。

未来的交互设计可能会发展到其他载体上,不仅仅只是运用在电子屏幕上。交互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交互设计师应该广泛摄取其他方面的知识,建立全方位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1.1.3 无处不在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并不是互联网的专属名词,它并不只是围绕着数字网络。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户体验无处不在,如吃一顿饭、看一次电影、购一次物等,这些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也有我们的体验感受,其中体验的好与差会让我们对商家、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产生天壤之别。

1.身边的用户体验

生活中好的用户体验很多,但不好的体验我们会牢记在心,因为它让我们感到懊恼。例如,公交站牌写着10分钟一趟车,却苦等了30分钟。家里用的电线插排,因为插排间距太小无法插入多个插头。电脑上的USB数据线经常插反。在公共厕所,不知道水龙头的开关是自动感应出水还是手动开关。电脑无缘故的蓝屏,既无征兆也不提供解决办法。这些不好的体验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不符合我们的认知、不符合我们的行为习惯,简单地说就是违背了我们的预期效果。

2.企业专注产品体验

现如今的产品或服务,单从功能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企业意识到在产品功能同质化的今天,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打造全方位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一个给企业注入新活力的必需品,用户体验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去审视产品与服务。用户体验是一个理念,需要调动全员参与,不仅仅只是体验设计师的工作。想想我们去苹果专卖店的情景,整个苹果体验店都是自由的,我们可以在那里玩各种设备、上网、听歌、玩游戏等。当需要寻求帮助时,用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旁边的工作人员就会马上过来解决你的疑问。再想想去其他商店购物是什么情景,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不断地询问你需要什么,不断地给你推销产品,让你感到坐立不安。所以现在的商家不仅要在产品的体验上下工夫,更要从每一处与消费者相关的细节上下工夫,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出发去营造一个最佳的体验环境。

3.观察生活与用户

用户体验无处不在,作为设计师要比普通用户更加关注和感受生活,洞察生活上糟糕体验背后的缘由,设计上才能真正地解决用户的痛点。设计之初的头脑风暴仅仅靠想象是远远不够的,头脑风暴是需要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找到更优秀、更创新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凭想象力。此外,还要观察用户。因为很多时候设计师不是用户,设计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与普通用户截然不同。如果设计师经常把自己当作普通用户,就会忽略用户的真正需求和想法。

体验设计来源于生活,也终将回归于生活。如果你也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友好的体验问题,那么你也可以针对这些痛点问题,把它们转化为设计需求,设计出新的解决方案,提供更好的服务给用户。1.1.4 用户体验为何如此火爆

1.用户体验是产品的未来趋势

如今,仅靠技术功能的革新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用户的需求。在十几年前,电子产品主要以技术和功能驱动消费,如红外线技术、蓝牙技术、三轴感应等。而现在,对一款智能产品,我们不会过多讨论它的功能,反而很注重使用体验,从生理感官和心理感受去评判一款新产品。

现在的技术已经不再是一个高门槛,当技术不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就慢慢把目光转移到用户体验上去。试图从软件和硬件上把用户体验渗透到产品的每个环节中,全方位打造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2.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

在互联网行业的影响下,许多传统的商家也开始注重用户体验与服务,注重与用户的交流。特别是在“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后,用户体验成为了各个行业一个新的方向标。

商家鼓励用户到店里参与产品互动,亲身体验产品。让产品变得更亲民,不像以前摆在高高的橱窗里,显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冰冷感觉。用户通过亲身体验产品,获得产品的真实性,感受商家专业性的服务,从而让用户建立起对产品、对品牌乃至对商家的信任。另外,商家通过这种用户参与的方式,让产品接近用户,得到用户的反馈,也是为打造更完善的产品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需求来源。

3.用户体验塑造品牌

在以前,企业对外的形象只有一个门户网站,现在的企业有官方网站、客户端应用、社交公众号、博客和论坛等等渠道。通过这些渠道企业可以直接接触用户,为用户提供帮助和其他服务,通过一系列体验和服务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小米公司注重用户参与,所以在粉丝效应中成长了起来。起初它还未形成一个品牌,但用户相信小米产品,所以认可了小米品牌。其实没有恒定地喜欢一个品牌的消费者,今天我们都使用苹果手机,明天出来一个重新定义手机行业的新手机,消费者不会在乎这部手机是否有品牌,而是关心手机的体验价值和所带来的服务。

4.用户体验提升幸福感

用户体验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是用户感知产品、感受产品价值的互动过程。甚至让用户觉得他使用的产品不是一款产品,而是一种媒介,可以透过该媒介感受到设计者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域的用户,对产品有着不同的要求,而用户体验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提升幸福感。

5.用户体验的实际作用

人人都在讨论用户体验,不是因为流行,而是因为用户体验设计可以解决产品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降低风险和节约成本。

产品上线之后,发现错误进行修改的成本是巨大的,因为既要保证上线的产品正常运营,又要在短时间内从设计到开发进行修改。那么如何才能尽量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在新产品或新功能上线之前,可以用体验设计的方法提前为产品试水,如可用性测试,通过目标用户使用产品原型,了解用户的期望与想法。除了用户测试,还有数据分析法,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从而降低产品失败的风险,也节约了上线后的维护成本。1.2 互联网与用户体验1.2.1 “互联网+”下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是一个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名词。而“互联网+”这个词语,近年来也在生活中被人们经常提及。那么“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这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其次,用户体验在“互联网+”时代下是怎样的,它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这是本小节探索的两个问题。

1.认识“互联网+”“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结合,形成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互联网的优势融合于金融、教育等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服务理念。

2.“互联网+”对用户体验的需求

互联网产品的形式比较纯粹,它不像工业产品那样需要讲究材质、造型结构、人机工程学等,所以相对而言,互联网产品所使用的用户体验形式比较简单。而“互联网+”时代下的产品形态各异,当互联网加上各个传统行业之后,产品形态可能是实物也可能是提供服务等不同的最终形态。“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迅速发展,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产品形态。所以对用户体验的要求会日益增加,互联网数字化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不再像过去那样专注于“屏幕”媒介,涉及的知识范围会更广,用户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会上升到精神层面,对用户体验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互联网+”的用户体验设计

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用户体验所关注的就不仅仅只是界面的操作体验。因为“互联网+”下的产品形态发生变化,所有一切与用户行为、内容相关的产品、服务、流程都涉及用户体验,需要被设计。显然在“互联网+”产品多元化的背景下,原来互联网界面产品的体验设计方法并不适用“互联网+”的多元化产品。原来互联网的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应用到“互联网+”的产品中去,具体的方法或者表现形式会有所改变。可能未来的用户体验设计重点会从屏幕媒介转向其他媒介,提供的可能是一个方案、一个流程或一套服务系统。

4.做好用户体验,赢得用户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企业中的传统思维将不再适用。目前阶段大家都不明确怎么做,那就唯有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如传统企业应该了解互联网思维,才能与互联网更多的对接。既然是连接互联网,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将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用户只关心产品,产品就代表企业的形象。产品是用户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产品能让用户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从某个层面来讲,产品的好坏也就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所以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想要拔得头筹,在“互联网+”时代有立足之地,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产品的用户体验,让产品代表企业说话,赢得用户的青睐。用户体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关键是要渗透到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实实在在地结合用户需求完善产品。

5.注重体验服务

在“互联网+”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将会有很多第三方体验服务商出现,他们会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帮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对接。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他们可能会提供技术上的、平台上的、有方案解决的、有培训教育类的服务方式帮助企业转型。说到底,也就是要企业自身也注重体验服务,服务最终的对象——用户。企业也应该注重服务体系,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多的还要构建一个整体的线上及线下的体验服务系统,形成企业的生态链。

由此可见,“互联网+”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有机遇也有挑战。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品质。找到“互联网+”的切入口,从用户体验延伸到一站式的服务理念,踊跃参与到“互联网+”的转型中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不会被新时代所淘汰。1.2.2 认识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沉淀物,是一种商业化的思维。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有以用户为中心并自带媒体属性的特点。

1.简约思维——化繁为简

我们身边并不缺乏简约设计,早在谷歌和苹果等产品的设计理念中,就透出极简思维的魅力。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简约而不简单,用最简单的元素表达最复杂的内容。

互联网案例的表现,如内容庞杂的360导航页、商品琳琅满目的淘宝网,在复杂的内容中它们诠释了简约。

2.痛点思维——发现问题

用户体验设计工作的第一部分,我们会通过用户调研的方式挖掘用户在生活中或者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问题。把痛点的解决方案放大一百倍,让用户痛快。痛点是一切产品的基础,没有痛点就没有亮点。

例如,看电影排队买票太烦就有了网购电影票,打车困难就有了打车软件。

3.爆点思维——成为焦点

当完成了产品之后,我们必须要给产品加以包装,塑造产品性格,形成引爆点,引起关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社交平台制造舆论,引爆社会化营销。

例如,一夜爆红的应用《足迹》,喊着口号“像电影一样去生活”,形成“大片”的引爆点。

4.粉丝思维——引起关注

只要有了粉丝,就能形成口碑。如今的互联网就和娱乐圈的道理一样,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大明星还是小明星,都非常注重粉丝。有粉丝就有关注,有关注就有话题,以此衍生出市场。现在,有些明星因为自黑或被黑,而被推上了话题版,即使内容不一定是正面向上的,但带来的关注度是不可否认的。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消息就是坏消息。所以,没有粉丝的产品不是好产品。

像苹果有“果粉”、索尼有“索粉”、小米有“米粉”、华为有“花粉”等,无论是什么粉丝,粉丝们最希望有参与感、尊重感和成就感。

5.标签思维——寻找关键

为什么需要产品标签?因为它可以让用户一下记住该产品的特点。有品牌标示仅仅是个平淡的开始,但如若能在用户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关键词,那才算是成功的第一步。被贴标签不是坏事,所以别介意别人给你打上“95后”“小鲜肉”等标签,这样方便大家记住你。

现在试着回忆一下,看看有什么产品及对应的标签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说到弹幕,你可能会联想到bilibili网站。

6.屌丝思维——认准消费者

现在除了“屌丝”,就是“土豪”。高富帅的“土豪”不常有,而“屌丝”满大街都是。中国市场报告指出,在一个随机抽查“60后”至“90后”不等的人群中,以有车有房作为“土豪”的分界线的话,有81.2%的人属于“屌丝”。可见所谓的“土豪”并不多,而市场中“屌丝”占据主导地位,说得“屌丝”者得天下,毫不为过。

虽说“屌丝”买不了车、买不了房,但“屌丝”却有一颗“土豪”的心。在互联网的消费中,不要忽略小数目,要知道“屌丝”群体的庞大数目早已覆盖掉了“土豪”的消费能力,所以服务好“屌丝”才有产品基础。

7.迭代思维——探索创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体验设计开发的方法论。等到想好一切,水到渠成的时候,或许别人已经做完上线了。说干就干,错了马上修改,持续试错微创新不断探索前行,创意设计开发齐头并进,是互联网产品的特点。

8.自媒体思维——营造形象

人人都是自媒体,现在每天都有很多新网红出现。我们每天都会发朋友圈、Facebook,发布我们的所见所闻,抒发我们的感想。这正是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的最高层,自我价值获得认可,简单来说就是刷存在感,博得别人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在营造自己的形象,塑造别人眼中的你。

互联网产品在用户体验设计阶段加入互联网思维,使产品的体验更符合互联网的属性,更容易让用户所接受,更理解用户心理,更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