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22:09:54

点击下载

作者:(美国)罗伯特·墨菲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第一本经济学

第一本经济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第一本经济学作者:[美国]罗伯特·墨菲设计:李洪达排版:李洪达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ISBN:9787544380928本书由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译序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经济学原本是帮助人们洞察世事、学习人与人相处之道的有趣学问。可是,随便翻开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看着上面深奥的概念、复杂的数学公式、密密麻麻的图表,学渣小白们只想打瞌睡。不过,市面上热卖的《怪诞行为学》《魔鬼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小岛经济学》等都很有趣,普通人读起来毫无违和感。可看完以后总有点怀疑:书里讲的内容可靠吗?不会是“大话西游”经济学吧?如果有人能写一本既为专业人士认可、又人人爱看的入门教材该多好。《第一本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独特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本书作者罗伯特·墨菲是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他既有深厚的经济学功底,又精通写作之道。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述基础经济学原理,文笔生动,内容严谨实用。既结合了教材和读物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的缺点。讲理论时,均以实例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为例,作者承认效用函数可以解决人为设计的数理问题,但强调这种应用并不能加深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并且提醒初学者使用数学效用函数的严重弊端。讲实践时,作者引用的材料翔实、推理严谨。全书穿插各种有趣的小例子,令人脑洞大开。“经济学家为什么总爱吵架”“轿车怎么变成谋杀武器”“非洲土著碰到天降可乐会怎么办”“正常人会觉得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吗”“心口不一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挑拨离间、故意撮合可以增加友谊总量吗”“杀价未果——非均衡有害吗”“货币是谁发明的”“敲竹杠的克星是什么”“赌博和炒股有区别吗”“禁毒怎么产生‘巨虾’现象”“有没有无受害人犯罪”“海上封锁是在帮敌国走向繁荣之路吗”……你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这本更有趣,而且有着经典教材般严谨的经济学读物了。

本书的翻译工作也是一个愉快的历程,前后近一年。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力量,在豆瓣上成立了“第一本经济学”小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加入),小组发布了部分原稿、相关背景资料以及思考题答案。很多朋友热情参与了译校工作,我们也欢迎读者朋友积极参与进来,分享您的阅读心得和宝贵意见。

本书中文版初版于2011年。今日得以再版,首先要感谢海南出版社的编辑。然后是初版的编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宋澄宇先生。另外,感谢我太太吴晓的大力支持。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还有周薇娜与陈舒扬。帮助校对的有陈之豪与刘纽。冯兴元老师也提出了很好的翻译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同时,本书还以二维码的形式放入了多种资源,包括作者罗伯特·墨菲在米塞斯研究院的经济学课程,与本书诸多关键知识点相连的趣味动画、电视节目、学者访谈和讲座、纪录片等,还有由读者录制的有声书,以及由青年学者张是之老师的团队“一课经济学”对本书作出的详细讲解。希望您在阅读过程中,既能轻松愉快,又有醍醐灌顶之感。程晔2018年3月于加拿大课程券奥地利魅力经济学核心有声书致谢Acknowledgments

写作本书的想法来自米塞斯研究院,道格·法兰西(Doug French)、杰夫·塔克(Doug French)与我的一次会谈促成了这本书。在这其中的每一课写作都参考了撒迦利亚·克罗森(Zachariah Crossen)的意见,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可以与学生们商榷书中内容,从而使用语贴切。

布莱恩·雪莱(Brian Shelley)与布莱克·史蒂文森(Blake Stephenson)为本书初稿提供建议。蒂姆·特雷尔(Tim Terrell)审阅全书并提出修改建议。最后,感谢萨姆·托罗德(Sam Torode)神速又完美的插图(全因我的临时起意)。Section 1基础FOUNDATIONS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这种能力对你的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健全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第1课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Thinking Like an Economist| 本课要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意味着什么·经济学可以解释哪类问题·为什么掌握基础经济学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本书引导你用新的眼光看世界。掌握本课程后,你理解现象的方式将不同于未受训练的同龄人,你会注意到被他们忽视的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这种能力对你的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健全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大到政治理念,小到个人职业和家庭收支,在作出任何负责任的决定之前,你必须首先学习基础经济学。

在历史长河中,富于创造力、思维缜密的思想家们发展出许多研究世界的学科,每一门学科(或科目)都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视角。为了接受完整的教育,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门学科里最重要的知识。经济学已被证明是一门普世性的科学。一位知识全面的青年人不仅应该懂得代数、文学和光合作用,也应该能解释价格上涨的原因。

你所学习的每一门复杂学问,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比如,学习一些基础天文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浩瀚的宇宙,而且当大海中迷航的鲁莽驾艇者需要指引方向时,它也会非常实用。再以数学为例,研究高等微积分能让你品味到纯粹的优雅(虽然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比起艰辛的付出,有些得不偿失);同时,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算术知识,否则很难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学习经济学也同样如此。简单来说,当你发现,无论是在古罗马、苏联还是在爱达荷州博伊西的集市里,任何经济的运转都有着潜在的原理或“定律”,那无疑是美妙无比的事情。除此之外,经济学也能为你的日常生活提供实用的指导。虽然经济学知识本身并不能保证你富裕,但如果你忽视本书的内容,将很难摆脱贫穷。

经济学家用独特的方法观察世界。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在热闹的游乐场里,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乘坐过山车。生物学家看到此景时也许会注意到,排着排着,人们开始流汗;物理学家可能会发现过山车的第一个斜坡一定最高;社会学家大概会注意到,同一种族的乘客们总爱聚在一起排队;经济学家则可能观察到,等待首节跟末节车厢的队伍远比其他队伍长。这很可能是因为,虽然没人喜欢排队,但大家都喜欢坐在列车的最前排和最后排。

经济学的视角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派上用场。在足球场或舞会上,本书的课程并没有多大意义。但在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关键时刻,都需要健全的经济学知识来帮你做决定。不是人人都得成为经济学家,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得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经济学是科学吗

我们认为,正如化学和生物学代表截然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一样,经济学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课程的展开,我们将运用一套客观的“工具”进行科学分析,我们的分析并不依赖特定的伦理或文化假定。无论经济学家本人是共和党人还是共产主义者,也不管他生活在新西兰还是索马里,经济学的规律和定理都并无不同。

特别提醒:虽然我们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能像核物理学家在粒子加速器中观察原子裂变那样进行经济学研究——我们并不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经济学定律。在以经济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和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之间有重要的差异,我们将在第2课中详细解释这种差异,但要先提醒大家,我们能够通过推理演绎来探索和领悟基本经济学原理。在生活中“测试”经济学规律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没人会握着尺子,去实际“测量”那些课堂上学到的几何证明一样。任何测试的结果都将证明,本书的课程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无需担心明天一项新的实验发现会将其推翻。职业经济学家们在实践中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推测,尽管其中很多被证明是错误的,但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是无需实验证明的,就像本书中所讲授的规律及概念一样,它们仅仅是一种解读世界的方式。

尽管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但经济学确实有客观的规律,因此我们仍将其定义为科学。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政客们无视经济学的规律,他们的计划一定会迈向灾难——想象一下如果美国航天局(NASA)无视物理学的规律,将造成什么样的混乱吧!经济学的范畴

一种普遍的误解是,“经济学不就是研究钱嘛”。的确,经济学与货币密切相关,而且事实上,经济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就是解释市场上用货币标示的各种物品与服务的价格为何千差万别。

不过,这种广泛的误解错了,经济学的范畴远不止于对货币的探讨。广义上,经济学可以被定义成“关于交换的研究”,包括一切普通市场环境下的交换,也就是卖主交付实物或提供服务,而买主则回报以一定数量的货币。但经济学同样研究以物易物的情况,即买卖双方完全不使用货币,彼此直接交换物品或服务。

在极端情况下,经济学甚至会假设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研究他如何采取行动来改善处境。通常称之为“鲁滨孙·克鲁索经济学”,它以文学人物——鲁滨孙·克鲁索命名。克鲁索因遭遇海难,被困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我们将在第4课学习鲁滨孙经济学(简称),具体阐述即使是孤立的个人,其行为仍然是“经济的”,因为他要利用大自然的赐予来改善现状,以获得更适宜的环境。

在所有关于交换的例子中,都贯穿着稀缺这一共同主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解释一下稀缺:我们观察到资源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穷的。即使比尔·盖茨也面临取舍,不能随心所欲。如果盖茨带着妻子去一家高档餐厅,尽管影响微乎其微,但还是减少了他未来购买其他东西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比尔·盖茨需要经济地使用它们。”

稀缺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导致了所谓的“经济问题”:一个社会应当如何利用有限的可支配资源,去生产哪些物品和服务?我们将在第5课学习私有财产权制度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但经济问题的源头在于稀缺。

特别提醒:经济学并不研究“经济人”——假定人只关心拥有物质和赚钱。这是对经济学的又一常见误解。令人遗憾的是,确实有很多经济学家将经济模型建立在一个陈词滥调之上:人都非常自私,除非迫不得已,不会采取利他行动。但在本书中,你完全看不到这种论调。本书的课程不会假定人人都是吝啬鬼;我们将要推导的法则,无论对于修女特蕾莎(Mother Teresa)或是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都同样适用。

本书讲授的经济科学不会告诫劳动者说,找工作的标准是钱给得越多越好;也不会建议企业主把财务状况看作经营管理的唯一目标。这些观点将在后面的课程中进一步阐明,但我们必须先强调,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没有“经济人”这一假设;我们讨论的原理都旨在解释真实的人面对稀缺所作出的选择。这些原理涵盖的事实是,有限的资源制约着人的欲望,但原理宽广的外延足以容纳一切欲望各异的人们。真实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真实人的真实行动。它的定律既不假设存在理想的或完美的人,也不幻想荒唐无稽的“经济人”,更无关于统计概念上的“平均人”。每个人都拥有其所有的弱点与局限,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行动,这才是经济学的主题。——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动》,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院1998年版,第646-647页

经济学研究和解释人们如何进行交换。海难失事的船员想用几根木棍和两块石头来“交换”噼啪燃烧的火焰;传教士想用闲暇时间“交换”一场辛劳不堪的旅途,给偏远丛林里的居民带去《圣经》。完整的交换理论也必须包括这类情况,而不仅仅是大家通常所熟悉的例子,如股票经纪人用100股股票交换2 000美元。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一个简单的理由是那很有趣。当你停下来思考现代经济中每天发生的一切,你定会为之惊叹。看看熙熙攘攘的大都会曼哈顿:数百万人在这一陆地面积不足23平方英里的小岛上工作。小岛上自产自销的食物显然并不足以供养这些人群。有的读者也许会问,曼哈顿不是有着很多世界上最棒的饭店吗?要知道,这些精致的饭店都得依赖供货商提供原材料来制作昂贵的菜肴。假设某天火星人入侵,用无法穿透的塑料泡泡墙将曼哈顿隔离起来,仅在墙上留出小孔以供通风,那么不出两个月,成千上万的纽约人就得饿死。

然而,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火星泡泡墙来阻断贸易。每天,各种农产品、精炼汽油以及其他物资被运送到曼哈顿,让居民们在温饱之余更得以繁荣兴旺。曼哈顿这个小岛上的劳动者将他们支配的原材料转换成世界上最具价值的一些产品和服务。想象一下曼哈顿“生产”的贵重珠宝、服装、金融服务、律政工作以及百老汇演出等,这些过程之复杂难以言喻。不可思议的是,其日常运转却如此完美,以至于我们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你将透过本书的课程看到,市场经济如何日复一日地创造着这样的奇迹。

另一个学习经济学的理由是,它将帮助你在个人及职业生涯中作出种种决定。当然,仅仅学习本书并不能让你致富,但这些知识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让你更有可能实现目标。打个比方,你不能仅仅通过学习几何学而成为设计四车道大桥的专业工程师,但如果设计师对几何学一无所知,谁又敢在这样的大桥上驾驶呢?

经济学不仅有内在的魅力和在生活中需要的实用性,而且还是当代生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正遭受政府的极力干预。为了保护我们的社会,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必须传授给足够多的人。这一点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如果街头的张三认为量子力学是个唬人的把戏,那无关紧要,物理学家们不需要张三李四的认同,也照样能进行研究。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最低工资法能帮助穷人,或者低利率能治愈萧条,那么,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们也无力阻止这些政策给社会带来的损害。

正因如此,青年们肩负着学习基础经济学的责任,本课程将为你指引方向。小结

·本书指导你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世界,它们有着各自的优势。经济学是一个独特的学科领域,它对社会运转的方式有着重要而深刻的见解。

·经济学是研究交换的科学。在现代经济中,交换通常使用货币,但经济学的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一切其他类型的交换。

·为了防范政府无视经济规律、推行破坏性政策造成的危害,每个公民都应该掌握基础经济学。术语

以物易物:人们不通过货币中介,彼此直接交换物品和服务。

稀缺:人的欲望超过能满足欲望的可用资源。稀缺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从而要求人们进行交换。

取舍:由稀缺导致的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思考题

1. 经济学能让人致富吗?

2. 经济学是科学吗?请陈述理由。

3. 稀缺影响每个人吗?

4. 在守卫森严的监狱里,经济学原理是否同样适用?

5. *既然多数的科研基金来自政府资助,难道不说明普通人学习粒子物理学也同样重要吗?第2课如何发现经济学原理| 本课要点  |·区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为什么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法与物理化学不同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

当我们观察并试图理解世界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作出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分——分辨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当我们描述棒球的运动轨迹时,会用到质量、速度、空气摩擦力等属性。我们不说“棒球自己想按抛物线运动”,或者“球飞累了,于是自己决定降落”。对现代人来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完全不科学。但是,如果我们不说棒球,而是描述喷气式飞机的运动,那么就完全可以说飞行员“想要躲开湍流”,或者说他“发现燃料快耗尽了,于是决定降落”。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这两种情况,反映了在理解周围世界时所做的一个基本判断:我们要么把观察到的事件归因于自然法则,要么认为与人类这一有意识生物的目的有关。简而言之,我们要分辨是否有人类意识参与其中。

这里,我们接触到了一些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显然,在这简短的一课里,我们不会给出最终结论。但为了给理解经济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区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经济学的法则只适用于前者,而不适用于后者。我们将在下面的第3课里看到,经济学总是至少牵涉到一个人的意识,这意味着个人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将采取手段来改变物质世界,以达到这些目的。

要想区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区分人类与无生命体那么简单。人类身体的多种运动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行为。假如我对你说,“只要抬起右腿,我就奖励你20块钱。”那么,就可以认为你接下来的反应是有目的的,你刻意抬起腿是为了得到钱。但是,如果医生用小锤敲打你的右膝来测试膝跳反射,这样的运动就不再有目的。尽管该运动涉及神经系统与大脑,但我们不能认为涉及你的意识。注意:大脑与意识有显著的区别,在本课程里,这一区别至关重要。

本课程适用于有目的的行动,它由有目的的、意图明确的人所实施。有时,很难完全区分“意图明确的行动”与“反射性行为”,但这并不影响本书所阐述的原理。当棒球外场手把球扔向二垒时,他自己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此行动背后的思维活动,但他一定在试图超越跑垒员,因为他想让自己的球队赢得比赛,即使他因“估计错误”而扔过了垒。本书的全部课程仍适用于他有意识的行动,因为他意识清醒,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试图改进自己的状况。

本书中的经济学原理并不限于“完全理性的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真实的人,他们每天都在真实世界里自主交易。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这意味着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类社会。其他的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气象学等。

如上一节所述,因为研究的主题不同,使得社会科学关注有目的的行动,而自然科学关注无意识的行为。不管社会科学家们自己是否注意到,在他们的解释与理论中都隐含了一个假设,即人的意识在起作用,并影响事件的发展。除了生物学之外,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通常不涉及有意识的智慧,这与社会科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人类可以相互感知,并且不同的人有着各自独立的动机,这些是社会科学的普遍共识。这一共识不仅体现在构建理论和解释事件上,而且在社会科学中,即便原始“事实”本身也是心理上的,不纯粹是自然的或物质的。例如,某个社会学家可能提出一种理论,认为离婚率的增加会导致犯罪率的上升。为了验证理论,要先搜集资料,也就意味着需要“进入别人的意识里”,首先确认哪些事件是犯罪、什么是离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天然事实。社会科学中,即便所谓的“事实”也与意识有关

举例来说,工具、食品、药品、武器、词、句子、通信和生产活动……这些都是合适的例子,它们作为人类活动中的对象在社会科学中反复出现。显而易见,这些概念……不是指这些事物的某些可观测的客观属性,而是指某人对这些事物的看法。甚至不能用物理术语来定义这些概念,因为同一概念的各客体之间没有共同的物理属性……只能通过阐明以下三项之间的关系来定义这些概念:(1)目的;(2)抱有此目的的人;(3)在此人心目中,能作为恰当的手段来满足此目的的客体。——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48年版,第59-60页

举个例子,假设莎莉开车撞死了乔。这一事件是不是凶杀案?如果莎莉在撞人前的5秒钟突发心脏病,那么这很可能不是犯罪而是意外;相反,如果警察来到事发现场时,听到莎莉在大喊:“你再也没有机会骗我了!”那么,就该对莎莉实施羁押。注意,两种情况的本质区别在于莎莉的意识。社会学家们需要猜测莎莉的意图,从而分辨是否涉及犯罪行为。仅仅描述物理情况是不能得出结论的,除非这种描述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当车撞倒乔的时候莎莉在想什么。她的意志力能把一辆普通的轿车变成谋杀工具。最后,再次强调,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轿车的部件与组成部分没有发生任何物理变化。物理学家与化学家不可能发现组成车辆的分子有任何改变。相反,当我们说莎莉“把轿车变成谋杀武器”时,是在对无形的、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莎莉的意识做判断。在驾驶汽车时,莎莉的手与脚的物理运动无关紧要;正是她的意图决定了,这是不是又一起公路谋杀案。

正如在莎莉撞了乔一例中阐明的,即使是社会科学中的“原始事实”,也与我们对别人意识的理解密切相关。相反,在自然科学里,不管是原始事实,还是用以解释事实的理论都不依赖于对别人意图的理解。自然科学家们能够居高临下地观察物理世界,并发展出理论以解释自然世界里的“无意识”行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就的比较

比起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有着显著的区别,人们把前者称为“硬”科学,而把后者称为“软”科学。“硬”科学家们尤其爱做这样的区分,他们普遍认为,所谓的“硬”科学比“软”科学更严格,因而更科学。一般来说,世界上最聪明、最著名的科学家们都从事“硬”科学领域的研究。除了最具代表性的爱因斯坦外,理查德·费曼与斯蒂芬·霍金也吸引着公众的眼球。相反,获得心理学方面的奖项就没那么引人注目了,几乎没人能说出上个世纪顶尖社会学家的名字。即使有人谴责那些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学家,但绝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物理学的。不过有很多人怀疑甚至敌视一些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与精神病学,这形成了另一个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会这样?在知道答案之前,我们的期望很可能正好相反:大众崇敬的科学家们应该研究人,而不是无意识的粒子。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科学被用来为一些可怕的事情正名,像对被监禁者实施电击疗法,以及大萧条时期,政府弃饥肠辘辘的美国人于不顾,反而赞助农民大量屠宰和掩埋数百万生猪。也许这样的事件使人们不信任精神病专家与经济学家。但是,人们为什么不因广岛核爆而谴责物理学家和发明火药的化学家呢?

我们认为原因如下,虽然制造重型武器的原理来自物理学和化学,但物理学家告诉军队:“如果你把这玩意从飞机上扔下去,会引起核裂变反应,并释放无法想象的巨大热量。”物理学家的预言当然是完全正确的。另一方面,精神病专家告诉法庭:“请授权给我,允许监禁那些我们认定的精神病人,给他们注射药物并进行其他实验,这将治愈他们,并创造一个没有变态与反社会行为的和谐社会。”20~21世纪,很多号称顶尖经济学家的人也同样告诉政府:“让我们操控印钞机,这样就能避免毁灭性的经济危机和无法抑制的通胀。”显而易见,这些精神病专家与著名经济学家的信用记录不佳,远不能与自然科学家们相比。

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社会科学领域里那些造诣不凡的天才们,也会钻牛角尖,将学问带进死胡同。该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大众)开始怀疑,所谓的“顶尖技术”纯属浪费时间。很多人同意:“精神病学本来挺好……后来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带坏了”,或者“自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登场,经济学走上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不过,几乎没人会说:“艾萨克·牛顿为物理学作出巨大贡献,可那个疯子爱因斯坦跑出来搞砸了。”

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的成功与声誉,另一方面却是社会科学的平庸与人们的敌意。产生如此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当简单,它们的行为由一系列简洁的原理所支配。因此,通常可以通过可控实验来鉴定“硬”科学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物理学不太可能走进死胡同,而很多人却认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钻进了牛角尖。物理学理论预测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客观物体。在像物理学这样的“硬”科学领域,一种表面新奇、实质拙劣的理论是无法盛行于学术界的,因为重复实验会不断揭示出它的荒谬。爱因斯坦公开抵制一些量子论的哲学含义,但是,面对亚原子粒子实验的测量结果,包括爱因斯坦在内,没有任何物理学家能质疑这一理论的准确预测。

原因是,就我们所知,亚原子粒子并没有意识。为了理解它们的行为——为了“解释”亚原子粒子——物理学理论要达到的唯一目标是,越来越精准地预测这些粒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需要指出的是,在物理学的实践中,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在某几次实验中,一种理论也许预测更精准,但另一种理论也许更简洁、更优美。某些物理学家也许会“信奉”那些更精致完美的理论,并努力寻找证据去推翻与理论不符的实验结果。尽管如此,长期看来,在“硬”科学领域里,理论如能系统又明确地带来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它将最终取代其他对手。

社会科学领域的多数专家们认为,同样的“科学方法”也应该适用于社会科学。可问题是,他们的研究对象确实拥有自主意识。几乎不可能发展出一套精确的法则,来准确地预测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科学里,事物如此复杂,以至于多数情况下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控制实验。

为了阐明自然科学与经济学的这一重要区别,让我们首先假设两组物理学家在争论粒子的电荷强度。澳大利亚小组利用一项精巧的新技术进行实验后,宣布之前的评估需要被修正。可是,另一组物理学家却争辩说,澳大利亚小组的实验是有缺陷的。因为实验室的位置接近南极,地球磁场干扰了测量。为了解决争论,他们同意在几个不同的纬度进行同样的实验,来检查是否实验室越接近赤道,测量的结果越接近之前的评估。对于所有这些研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粒子运动遵循的法则是一致的。实验者可以保持所有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单独分离出地磁场的影响。我们刚刚讲述的这个例子解释了为什么物理学看上去“运作”良好。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长期看来,物理学家发展出的理论,将能越来越准确地预测物理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当两派经济学家针锋相对地辩论时,情况就不这么明朗了。例如,凯恩斯主义者相信大萧条是总需求的崩溃造成的,赫伯特·胡佛总统和后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应该推动大规模财政赤字——借钱消费以对抗萧条。奥地利学派则完全不同意,他们认为1929年的经济崩溃源自之前美联储(美国政府成立的中央银行)一手策划的“繁荣”。根据他们的观点,胡佛和罗斯福实施错误的干预主义政策,人为地拖延大萧条长达10年以上。奥地利学派反驳凯恩斯主义的赤字理论,指出胡佛和罗斯福当政时期创造了和平年代财政赤字的最高记录。与此同时,经济恢复的过程却是史上最缓慢、最痛苦的。凯恩斯主义者则反驳说尽管赤字如此巨大,但“显然”政府的借债与消费还不够,不然失业率不会长期居高不下。

在本书的开头,我们还没有掌握好概念来深入探讨这一争论,在下面的课程里,你将学会一些必要的工具,以更好地理解争辩双方的观点。现在要知道的是,尽管70年来,职业经济学家们一直在争辩大萧条真正的肇因,但争论仍没有解决。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原因是,20世纪20年代晚期的世界经济状况是唯一的。他们无法用实验来检验凯恩斯主义理论,实验要求保持其他一切因素不变,唯独把1932年的美国联邦赤字扩大1倍,以观察赤字对失业率的影响。1930—1939年联邦赤字与失业率之比资料来源:美国总统计划(http://www.presidency.ucsb.edu/data/budget.php)和劳工统计局。经济学家们无法就正确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政府在萧条时期的正确对策是削减预算,并严格地不干预经济。”——穆雷·罗斯巴德(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

正如储蓄造成了现在的萧条,我们必须通过挥霍来摆脱它。——《商业周刊》经济学家维吉尔·乔丹(1932年)资料来源:引自罗伯特·墨菲《政治不正确系列:大萧条与新政》,莱格尼里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7页。

毫无疑问,从道义和政治立场来考虑,拥护巨额政府开支的经济学家们往往倾向于认同凯恩斯主义对大萧条起因的解释。同样,那些反对大政府的经济学家们会被相反的经济理论所吸引,强调低税收和低财政赤字带来的好处。但正是因为不能进行可控实验,使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经济理论得以同时存在。双方阵营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虚伪或草率的。在“硬”的自然科学里罕有这样的感情用事,因为在这些学科里,事实“不证自明”的程度远远超过社会科学。

幸运的是,情况并非那么糟糕。尽管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里用处不大,但通过一些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无法使用的方法,我们另有高招去发现经济学的原理与法则。随着对本课程的掌握,你将逐渐熟悉一个解释世界的全新框架,以帮助你理解以前那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正如你将看到的,本课程不用实验、更不依赖历史论据来证明其有效性。一旦你掌握了每课的要点,它将永远属于你。你可以自己把握哪些概念对自己更有用,但永远不必担心新出版的经济学研究报告会推翻它们。这是如何实现的呢?下一节我们将为你解释。如何发现基本经济学法则

上一节我们说到,经济学的理论家们面临着两个严重的问题:(1)他们的研究对象有自主意识;(2)控制实验在化学这样的自然科学领域里司空见惯,但却极难在经济学领域里实施。这些区别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比起经济学这样的“软”科学,所谓的“硬”科学在客观性上更加声名显赫和成功。

然而,比起自然科学家,经济学家确实有一个极大的优势:经济理论家们自己也是会思考的人,有着意图明确的目的。他们可以从内部观察经济行动,因此更容易理解经济体中其他成员的动机和他们面临的约束。相反,粒子物理学家可想象不出“变成夸克是什么滋味”,于是,他们只能依赖熟悉的实验技术来洞悉粒子的行为。

在本课的开头,我们集中讨论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之间的区别,这一区别是发现经济学原理的关键。“人拥有自主意识,并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本书将要推导的经济学原理全都基于这一事实的逻辑蕴涵。换句话说,一旦社会科学家们决定承认这一“理论”——人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正如你我亲身体验的自我意识。那么就能根据此“理论”自发推导出其他知识。到了第3课,你将吃惊地发现,一个简单的观察——“张三怀有某种目的在行动”,竟然包含那么多的经济学知识。不过,在学习第3课前,首先你必须准确理解这一研究方法,所以现在暂不详述这些推论。

如何发现经济学原理?不必参考物理学与化学,用几何学的模式更恰当。在标准的欧几里得几何学里,我们从一些足够合理的定义与前提开始。例如,我们首先定义什么是点与线,然后解释两条线的相交构成了角,等等。

一旦我们手里有了这些初始的定义与前提,就可以利用它们来构建“定理”。定理是一个神奇的词,它的意思是,由初始的定义与假设条件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推导,以此证明为正确的结论。几何学教科书由最基本的定理出发,然后利用每一步的新结论去推导更复杂的定理。例如,最初一个简单的定理如下:“如果我们用4条直线构成一个矩形,那么可以划出第5条直线,把这个矩形分割成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旦证明了这个简单的定理,就可以把它放进我们的工具箱。接下来,在证明更复杂的定理时,可以在步骤中直接引用。

本书构建基本经济学原理的步骤和方法与几何学非常相似。我们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事件是由人有目的的行动所驱使的。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定义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利润与成本,然后展示它们与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将不断引入新的情景,并应用之前的结论,持续构建新的定理,并获得新的见解。

关于几何学的例子,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首先,要求数学家用实践去检验几何学教科书里的“定理”是没有意义的。勾股定理大概是最著名的几何学结论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一旦你看过勾股定理的证明,就能理解它是永真的。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找把尺子和量角器,在纸上画个直角三角形去“验证”勾股定理。你会发现,在实践中,勾股定理并不完全正确。你有可能发现,等式的左边加起来是10.2英寸,而右边却是10.1英寸。虽然你的测量结果“证伪”了勾股定理,但如果你向数学家指出来,他会解释说,你测量的三角形并不是真正准确的90度,也许只有89.9度,而且你用来测量直线的尺子不是精确的工具,因为它的刻度有限,测量时,你是在“目测”每条直线的长度。重点在于,数学家知道勾股定理是真的,因为可以从最初的前提条件出发,经过一步步无可置疑的逻辑推导,来证明它的正确。

几何学的类比解释了如何推导经济学的原理和法则。我们认定人的意识在起作用,并从一些定义出发,开始逻辑推导进一步的结论。一旦证明了某个经济学原理与法则,就可以把它放进背包,在未来用于证明更复杂的结论。如果有人问,数据是否“证明或推翻”了我们的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回答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对经济学法则显而易见的“证伪”,仅仅意味着初始的前提条件没有被满足。例如,我们将在第11课学习需求定律,“其他情况不变,价格的上升会降低对某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现在,假设我们要“检验”需求定律,一定能找到一些历史时期,某物品价格的上升却伴随着人们更多的购买量。但这一发现不能推翻需求定律,经济学家可以简单地断定:“看来,‘其他情况’一定改变了。”

现在,让我们关注从几何学中获得的第二个要点:尽管结果是由初始定义和前提(有时称之为公理)经过逻辑推导而来的,推导出的命题依然包含关于真实世界的真实而有用的信息。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在“科学的”、能够提供“真实世界信息的”研究领域里,命题必须至少在原理上能被实验和测量所推翻。几何学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但几何学的实用性却是众所周知的。一位工程师着手计划修建一座桥梁,如果他曾在几何课上学过逻辑演绎证明,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教科书上的全部定理“只不过”是由那些早已包含在初始前提中的信息所作的变换而已。

本书中的经济学原理与法则也与几何学一样,不必依靠实践来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因为任何显而易见的证伪仅仅意味着,检验时缺少证明需要的条件而已。尽管如此,你将发现,通过审慎的自省和逻辑推理获得的这种“不切实际的知识”,确实能让你理解真实世界的全部复杂性。一旦掌握了本书(无需检验)的逻辑演绎课程,你的经济学之旅将获得最好的指引,并得到最好的结果。小结

·有目的的行动是指人为了达到目的而实施的行动,无意识的行为是指在物理世界中,由“纯粹的自然”造成的运动,无意识的行为不涉及人的意图。

·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目的是推导“自然法则”。而社会科学则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不同方面,包括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

·自然科学理论试图更精确地预测无意识对象的行为,它的研究对象遵循一套简单又恒定的规则,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能进行实验控制,这些因素使得自然科学极其成功。而在像经济学这样的社会科学领域中,研究对象具有自主意识,因此极难进行实验控制。为了发现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依靠自己体验的有意识行动,并从体验中推导出逻辑蕴涵。从这个方面看,经济学不像物理学,更像几何学。术语

有目的的行动:在意识理性的指引下进行的活动,具有目的的行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个受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影响而形成的学术派别,它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预算赤字来摆脱经济萧条并恢复充分就业。

预算赤字:政府的开支超过税收与其他收入的那部分,它必须通过借债来支付。

奥地利经济学派:一个受卡尔·门格尔和其他奥地利经济学家的影响而形成的学术派别,它认为萧条是政府干预经济造成的,并建议在萧条期间减税并减少政府开支来帮助恢复经济。

逻辑演绎:一种从一个或多个公理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公理:一个演绎系统的初始命题或基础。例如,几何学教科书中,两点之间构造直线的方法是公理。公理是无需证明的,它被认定为真,以证明其他那些更加深奥的命题。思考题

1. 如果人被辣椒呛得打喷嚏,这是有目的的行动吗?

2. “有目的的行动”是否包括犯错误?

3. 大脑与意识是可以互换的名词吗?

4. 能否通过控制实验来检验经济学理论?

5. ** 你认为“智慧设计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第3课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 本课要点  |·为什么只有个人才能作出选择,而不是集体课·经济学家怎样用偏好来解释个人选择·应当怎样正确理解偏好引言

上一课我们强调了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之间的区别,并指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目的的行动。归根结底,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与这一事实有关:我们作为外部分析者,把要描述的事件归结于人的有意识的动机。我们只有“进入人们的意识”,才能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到处传递货币,否则,我们甚至无法将某种物体界定为“货币”,更不要说解释货币的购买力了(人们也到处转播细菌,可我们不会认为细菌也能算作货币)。

经济学是系统地研究交换活动的科学。本书讨论的“交换”无疑是有目的的行动。为了理解交换的意义,本课我们将抽丝剥茧,探讨人们做决定背后的诸多逻辑内涵。再次强调上一课的要点:我们并不用人们自主交换的“理论”来做一堆预测,然后用观察的结果来检验这些预测。

本课的全部用意就是打开“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的匣子来学习其中的知识。如果你同意我们能用追求目的来解释人的行动,那么,你自然能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另外,如果你试图将本课中的概念应用于纯机械的过程,比如岩石滚落悬崖,那就毫无意义了,因为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岩石的运动,恐怕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只有个人才行动

如果我们以经济学家的视角,将一起事件归结于有目的的行动,那无疑意味着存在实施这一行动的某个人。如果认为有一个意识影响着事件,那必定存在一个拥有着这一意识的人。

要推断出有人采取了有目的的行动,我们用不着确切知道这人的具体身份。一位侦探在看到遍地是血的厨房后推断:“这可怜的女人被谋杀了——不可能是什么离奇的意外让她自己插到那把切肉刀上去的。”正是因为侦探认定某个有意识的人决定杀掉被害者,他才能解释凶案现场的物理布局。这是完美的假设,尽管侦探暂时还不知道关于真凶的任何确切信息,但的确知道凶手是故意的——也许真相情有可原,但如果凶手狡辩说:“是的,当时刀子的确在我手里,但相信我,这真的是意外。”没人会相信凶手所说的话。

为了确定你真正理解这一概念,这里特地强调一下:在行动背后的“人”并不一定是人类。宣称自己遭到外星人绑架的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况,最好的解释是:因为遭受外星人种种非人的感官试验折磨,而导致行动不能自已。我们的原理同样能解释这种情况——这些人并不认为事件的发生是“自然”的结果,相反,他们认为有智慧生物从中操纵。例如,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比利·鲍勃正开着小皮卡回家。天知道为什么,外星人突然对比利产生了兴趣,并在这一目的的驱使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绑架了比利。另举一例,一位宗教徒认为,上帝的介入让自己的癌症突然消失。在这个例子中,他同样将物理事件解释为有意识的“神”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行动,可这个“神”甚至并不具有肉身。

当我们认定一起事件是有目的的行动时,就假定了一个有意识去实施行动的人。因为行动不可能没有实施者, 所以行动与实施者之间的联系是符合逻辑的。这正是由“有目的的行动”这一概念推导而来。在实践中,要将某一特定的行动与实施者关联起来,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逻辑。例如,当侦探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时,他的逻辑中暗示着,(至少)存在一个作案凶手。但他有可能因为错误的DNA检验结果而逮捕无辜者。我们当然明白,要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需要的不仅是逻辑推理。不过,我们的目的是要强调,若侦探断定血泊中的厨房是凶案现场,那就意味着必定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凶手。不过,从这一逻辑推论出发,到接下来确认到底谁是真凶,单纯依靠逻辑演绎是不够的。

让我们用一个异想天开的例子,来解释清楚逻辑演绎与经验判断之间的微妙关系。假设一位精神病医生看见病人左手抓起笔,在一张支票上挥写墨水。这位医生认定这是有目的的行动。因此,逻辑上他必定相信,实施这一行动的人是意识清醒的。医生可能会想:“这星期我为莎莉治疗人格分裂症,现在我可爱的病人要付钱了。”但实际上,此时莎莉正显现另一重人格——“暴躁莉”,她根本不是在填支票,而是在纸上写“你太八卦了!!”,并打算递给医生。在这一例子中,我们依然要谨记逻辑演绎的界限。一旦精神病医生认定,手和笔的运动不是纯粹的反射运动,而是有目的的行动,那么在逻辑上,他必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个有意识并怀有动机的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移动着笔。但是,如果这位医生立即断定此人的人格就是他所认识的“莎莉”,而且她移动着手中的笔打算付服务费,那就超出了逻辑演绎的范畴,并且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如以上这些例子所揭示的,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决定用有目的的行动来理解事件,我们接下来要做的远非仅仅依赖逻辑演绎。我们要运用各种经验证据,对所观所感的事物,深化出更透彻的理解。但经济学理论关注的是,无需其他经验证据,仅仅从“有目的的行动”这一事实本身推导出的知识。经验证据既有可能引导我们对事件做出更全面的解释,也有可能不能。

撇开诸如多重人格或催眠控制等奇特的情况,一般而言,我们将一具身体与一个特定的意识相关联(反之亦然)。所以,当我们看见“比尔”的身体在往喉咙里灌一听汽水,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这样表述:“比尔”口渴了,于是决定喝点东西。虽然我们通常不会停下来仔细思考它的意义,但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是指一个名为“比尔”的、无形但清醒的意志,试图通过影响那些构成“比尔身体”的小小细胞来达到目的。

我们再一次意外触及深刻的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已远远超出一本经济学原理教材的范畴。在本节中,我们只强调一点:因为有目的的行动关联着实施者个人,所以当经济学家试图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事件时,最终必须将行动分解到个人的动机或目的。这一主张看似显而易见,却意外地被人们——甚至包括广受尊敬的社会科学家们——漫不经心地视而不见。

例如,一位历史学家写下:“1941年,日本进攻美国。”严格地说,这句话毫无意义。“日本”并不是一个人,所以无法采取像轰炸珍珠港这样有目的的行动。事实是,一个个的日本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对美国海军舰船实施了攻击行动。而“斯大林占领了东德”的说法至少是合理的,因为斯大林是一个人。尽管如此,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却仍然会产生误解。实际情况是,约瑟夫·斯大林向下属下达命令,下属接着再转达给下面的人,如此继续,直至许许多多的士兵们选择服从这些命令,并付诸果断的行动,最终导致了东德的新政治图景,并让那里的人民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

在多数情况下,草率地使用语言无伤大雅;如果一个球迷在办公室隔间里大吼:“芝加哥进球掰平比分了!”人们并不会觉得奇怪。大家都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没人会因字面意思,就相信一个无生命的地理位置竟然能设法一直守住壮汉们,并把橄榄球推过门柱。只有个人才行动

关于人类行动,首先被认识到的真理是,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者”来完成。只有个人具有目的,并能付诸行动以达到目的。并不存在所谓“团体”、“集体”或者“国家”的目的和行动,因其不能由三教九流的人各自行动所产生。“社会”与“团体”不能独立于成员的个人行动而存在。因此,“政府行动”的说法无非是一种隐喻,事实是, 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确定了关系,并以被他们自己和其余的人认可为“政府的”方式在行动。——穆雷·罗斯巴德 :《人、经济与国家》 ,米塞斯研究院2004年版,第2-3页

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此草率地使用语言非常危险,会误导人们对世界做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很多人都会赞同这种说法:“嘿!兄弟,我们的政府可真是够蠢够无能的!一方面它付钱让农民去种烟草,而另一方面它又付钱给广告公司去搞反对吸烟的活动。能先拿定主意吗?!”

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拥有自主意识并能采取有目的行动的“政府”。然而,的确存在政客、法官、官僚等属于政府的人,他们享受着地位带来的特权,各怀鬼胎组成不同的团体,意图明确地操纵税款同时流向烟农和禁烟运动。简单地把这些政府项目统称为“政府”所采取的行动,不仅技术上不准确,而且实际上更具有危险的误导性。在读完本课程后,你将会发现政府官员们的行动背后有着完全现实的理由。若将他们的行动与为之正名的官方说辞相对照,通常会显得风马牛不相及,但对此同样也有个简单的解释:撒谎是政府官员们的家常便饭(注意:撒谎本身也是有目的的行动)。个人有偏好

不言而喻,行动一定需要人来实施。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推导,当我们说一个人采取有目的的行动时,言下之意是他的意识里有一个目的或者目标。记住,我们不说“棒球想要落回到地面”,但我们却会说“飞行员让直升机降落下来,因为他想去洗手间”。

由此可见,当我们说起他人有目的的或意图明确的行动时,无疑在暗示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或愿望,认为世界应该呈现出何种面貌。在经济学中,我们用偏好一词来描述这些感受;因为人们偏好世界所呈现的一种状态甚于另一种状态,所以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比如,当我们说“比尔因为口渴而喝下汽水”时,潜台词是“因为比尔偏并不情愿口渴”。说“比尔因为2+2=4而喝下汽水”是毫无意义的,而之所以“比尔因为口渴喝下汽水”的说法合乎情理,是因为我们能在字里行间读出省略掉的推论——比尔不满意自己口渴的状态。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在描述比尔喝汽水的一句简单的话里,还包含着另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一旦我们认定他的行动是有目的,也就同时做出了另一个判断,比尔自己肯定相信喝汽水能够解渴;否则,要是有一箱汽水从飞机上掉落到一个原始部落里,发现它的人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戳开硬壳,把那深色的液体倒进喉咙就可以畅快解渴(当然,他们肯定更不知道那有多么腐蚀牙齿)。他们看见易拉罐从闻所未闻的巨大飞行物上掉下来,可能反而认为那很神圣。没准,部落的乐师干脆拿罐子去掺和别的什么有目的的行动去了——多半跟解渴扯不上关系。

一个人的信念可能是错的,但错误的信念仍然会激发有目的的行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如果时光倒流回19世纪,我们看到医生把水蛭放在病人身上,会说“那样做是有目的的,医生希望病人健康而不是生病,并且他们相信放血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另一方面,一位具备准确医学知识的人反倒有可能用水蛭来对付敌人,因为他想让敌人更虚弱,并且相信放血能达到这一目的。

下一课我们将深入阐述这一观点,现在先简单地提一句,人们利用世界的一部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哲学家将此描述为:人们使用手段来达到目的。经济学家的描述则是:人们利用物品和服务来满足偏好。偏好是主观的

因为偏好与具体的个人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说偏好是主观的。笼统地说,主观陈述与客观陈述的区别,类似于观点与事实之分。我们完全可以说:“玛丽喜欢香草味冰淇淋甚于巧克力味,但约翰喜欢巧克力味甚于香草味。”这两句话之间丝毫没有矛盾,因为对冰淇淋口味的偏好是主观且因人而异的。

相反,如果我们说“对玛丽而言,这份冰淇淋的热量是300卡路里,但对约翰而言只有280卡路里”。一份冰淇淋中的热量高低是客观事实,不会因人而异。玛丽和约翰可能会对冰淇淋的卡路里含量各执己主观价值见,果真如此,那他俩肯定至少有一人错了。然而,如果玛丽说:“香草味比巧克力味更好吃。”约翰与玛丽意见相左,他俩却都是“正确”的。再重述一遍,因为偏好是主观的,所以对于哪种冰淇淋更加美味,玛丽和约翰可以意见相左,但谁都没错。对于冰淇淋的味道,可不像测量卡路里那样有客观的方法来判断优劣,哪种冰淇淋更可口,并不存在“事实的真相”。

特别提醒:很多对经济学的批评——既来自激进的“左翼”,也来自虔诚的“右翼”——完全误解了经济学家的真正意思。这些批评认为,经济学家说偏好是主观的,某种程度上是在公开鼓吹道德相对主义,认为没人能够评判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但这些指责毫无根据,因为经济学家完全没有这么说过!

记住,一旦将观察到的行为界定为有目的的行动,我们仅仅是在描述这一判断的逻辑内涵。如果我们看见玛丽走到吧台前选了一份香草冰淇淋,而约翰上去点了巧克力冰淇淋,除非我们认识到玛丽和约翰在冰淇淋的口味上各有所好,否则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行动。我们将在第6课中全面分析,为了解释市场价格,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是首先承认偏好是主观的。这一立场绝不是对任何不道德偏好的宽容。

举例来说,如果要解释香烟的价格,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承认,一些人更情愿把钱花在香烟上而不是其他商品上。不过,如果经济学家发现自己十来岁的儿子在车库里跟一帮狐朋狗友抽烟,他大可关儿子的禁闭——没人会因为对香烟价格的分析,而认为经济学家言行不一。如果你仍未明白专业的分析与个人信念之间的区别,那么暂且忘掉经济学,想象一下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犯罪侧写专家。为了找出连环杀手,侧写师需要“像杀手一样思考”,并且试着去理解是什么样的欲望在驱使杀手行动。显然,侧写师的分析并不代表对杀手的所作所为持中立态度,或者说谋杀“是个人选择”。

总结: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采取有目的的行动,人与人的欲望并不一定相同。经济学家必须认识到偏好的主观性,才能对交换进行解释。偏好是一种排序,不能量化

因为偏好与人的交换联系在一起,所以偏好揭示出的,只能是目标的高低排序。玛丽选择香草味而不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这一有目的的行动仅仅表明她更偏爱香草味。我们无从判断她对香草的喜爱比对巧克力“高多少”;在严格的经济学逻辑上,这种话毫无意义。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说“玛丽喜欢巧克力味甚于香草味太多了,但她姐姐珍妮只是稍微多喜欢香草味一点”,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当我们用偏好来进行经济学论证时,这类表达方式没有任何意义。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么,纯粹从经济学的逻辑角度来看,如果认为玛丽偏好香草味甚于巧克力味——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不过是指,在选择这两种口味时,玛丽会选香草味。对于姐妹珍妮来说也一样,尽管珍妮的朋友会告诉我们,她对香草味的偏好只有“一点点”,但珍妮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同样会挑香草味而不是巧克力味。因此,我们从有目的的行动出发,并进行逻辑演绎,得出的结论只能像经济学家所说的,这两个女生表现出的偏好都是喜爱香草味甚于巧克力味。

我们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训练,以便将这一课理解到家。就算珍妮声称:“我只是很勉强地选择了香草味!”。这也并不能让经济学家断定,她对香草味的偏好“没有玛丽那么强烈”。不,这仅仅能让经济学家推论出,珍妮想把那句话喊出来,而不是喊句别的话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记住,我们用人的主观偏好概念来解释人采取的具体行动。如果某人说出他的观点,让经济学家正确了解他的偏好,那也不过是因为开口说话本身是有目的的行动!

为了帮你记住本课的观点,让我们用友谊来进行类比。假设萨莉有3个朋友,于是,我们说在她的意识里认为这3个人都是好朋友。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要求萨莉给朋友们排个名次。她可能会说比尔是最好的朋友,玛丽排在第二,而乔排在第三。这样的说法是完全有意义的。

但要是我们接着询问萨莉:“比尔这个朋友要比玛丽好多少”这听起来就有些奇怪了。而如果我们问她:“你对比尔的友谊至少比对乔的友谊多30%吗?”那么,就已踏入荒谬的境地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尽管我们可以给友情排序,但却不存在客观的“友情砝码”,能让我们在幕后衡量友谊的重量,以决定排序的结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