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二十四节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2:00:5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国阳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不知道的二十四节气

你不知道的二十四节气试读:

前 言

二十四节气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春秋,形成于秦汉,很早就配合历法使用。我国传统的阴历(农历)是根据月相周期变化定制,而二十四节气则是根据太阳运动周期而定。最早发现的“二分二至”就是观测日影长短测定得来,即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既然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运动的周期,就与当今人们通用的阳历(公历)关联更为紧密,各个节气每年在阳历上出现的时间也非常有规律。因此,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对习惯使用公历的当代人来说也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如果把漫长的一年时光比喻成一条捉摸不定的“黑暗长路”,二十四节气则远不止是二十四盏黑暗中为人提示的“路标灯”,而是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一个接一个的灯火辉煌的“驿站”,这些驿站的名字就是“春分”“清明”“谷雨”……每个驿站除了帮人们详细分析了前方的“路况”,还供人们在其中欢歌畅饮。二十四节气几乎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传统节日,配合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还有讲不尽的动人传说。

本书按四季顺序逐一解读二十四节气的物候、民俗、节日、传说,加入配合时令的养生常识,将一年旅途中二十四个“驿站”详细介绍。二十四节气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指南,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反映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核心哲学思想。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多读读二十四节气,品一品传统的好滋味。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一定有很多不足与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再版时修改。

概 说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周期性运动规律测定得来,反映了一年的气候变化。古人最早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得到“二分二至”。到了西汉,《淮南子》中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此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影响越来越广,经过千百年的丰富和发展,结合各地地域差异,又增添了“七十二候”“二十四番花信风”“九九”“三伏”等配合节气的延伸内容。各地还流传着不计其数的节气农谚,指导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我们平时在日历上查看日期,或在电视上看新闻、广播里收听节目,常常接触“某天立春”“某天清明”“某天夏至”“某天秋分”等说法,这些名称就是通常所说的“节气”。我们几乎每天都与这些节气打交道。二十四个节气顺次序一个一个地来,一年一个轮回。“雨水”“惊蛰”“芒种”“白露”……这些古雅的名称把春夏秋冬分得更精细,提醒人们顺应自然变化调整生活方式、把握农时。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节气是用来表示气候变化的。为什么要叫“节气”?简单地说,节气就是依着一年里气候的变化,昼夜长短、中午日影的高低等,平均地排成二十四个节次,所以就叫它节气。严格地讲,过去古书上不说二十四“节气”,而是说二十四“气”,二十四气一月二节,月首的称为“节”,又称“节气”;月中的称为“中”,又称“中气”。“节”和“中”交替出现,人们一般混称为“节气”。

节气是如何规定的呢?地球要自西向东“自转”,每隔24小时自转一周,我们称之为一个“昼夜”。地球自转的同时还要“公转”,它环绕着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我们称之为一“年”。

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个圆周的运行轨道成一平面,这平面和天空相切的线,叫作“黄道”,这平面叫黄道平面。如果延长地球的赤道平面和天空相切,也成一个大圆圈,叫作“天赤道”。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相交角度约为23°26′(图1),就是通常所说的“黄赤交角”。恰恰就是这23°26′的角度造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试想如果没有这个角度,太阳终年照射地球上各地的角度不产生变化,就不会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也不会有由四季更替带来的一系列气候变化,自然界将变得单调,少了缤纷色彩。而由于现在地球的地轴在黄道平面上有了约66°34′的倾斜(图1),世界上各处就有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

地球虽然在实际上是沿着黄道环绕太阳公转,但由于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直观的感受是地球不动,太阳环绕着地球转动。看每天太阳朝升夕落,这同我们坐在疾驰的车里,不觉得车在动,反而觉得车两旁的房屋树木在向后退去一样。古人以为地球是中心,太阳环绕着地球运动,就是这个缘故。

由于这样,我们在地球只觉得太阳在那里运动,太阳运动的平面,也就是地球环绕着太阳的轨道的黄道平面。因此,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一年形成了一个大圆圈,就是黄道。古时“黄”有“光”的意思,所以黄道可解释为太阳在天顶上照射到地球上的一个“光道”。

每年3月21日左右,日光直射赤道,即“春分”日(图2)。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都各12小时,古人通过测日影的方法测得这个昼夜平分的特殊日子,所以命名为“分”。春分以后,太阳直照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逐渐加长,黑夜逐渐缩短,一直到6月21日左右,日光直射大约在北纬23°26′的北回归线上,即“夏至”(图2)。夏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以后,日光直射的位置,又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变

长,但仍昼长于夜。这样一直到9月23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再一次回到赤道,即“秋分”(图2)。秋分当日,全球各地昼夜再一次平分。秋分以后,太阳直照的位置,仍旧继续南移,北半球白昼仍继续缩短,黑夜仍继续加长,至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约在南纬23°27′的南回归线上,即“冬至”(图2)。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以后,太阳直照的位置,又向北移,那时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渐短,但仍昼短于夜,直到春分节气,太阳直照再达到赤道上,那时又再回到昼夜平分。一年下来,太阳直照的光线在地球的黄道上移动了一个大圆圈,完成了一年内四季与二十四节气的大循环。

南半球的情况恰与北半球相反,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我们这里是夏季时,他们那里是冬季;当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时,那边是夏季,我们北半球却到了冬季。节气也相反,我们处于夏至时,他们处于冬至;他们是夏至时,我们则是冬至。春分和秋分也同样相反:北半球春分,南半球是秋分;北半球秋分,南半球是春分。因此一年的四季,北半球按顺序是春夏秋冬,南半球则是秋冬春夏。

黄道的一周是360°,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黄道上的位置,各占了90°:春分在黄经上是0°,夏至在黄道上是90°,秋分在黄经上是180°,冬至在黄经上是270°。在这四个节气各90°中,再各匀分为六个节气,每个节气的间隔为15°,每个季节六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如图3。

二十四节气,就是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时到达的位置。因为黄道的圆周是360°,所以黄经上每隔15°就是一种节气;每个节气相隔约为15日,所以阳历每个月有两个节气,例如每年1月就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2月则是“立春”“雨水”,以此类推,1年12个月,刚好是24个节气。节气、日期、黄经角度的关系如下表: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

早在周代古人就通过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四个节气:春分、秋分与夏至、冬至,即“二分二至”。土圭就是一支垂直地立在地表面的杆子,若以中午时测的杆影长度为准,比较一年中杆子的影长,则会发现夏天的影子很短,冬天则很长。古人经过长期反复观测记录,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杆影达到最短,尔后,杆影越来越长,天气也随之转凉。入冬以后,又发现有一天正午的杆影达到最长,我们的祖先给这两个特殊的日子起了名叫“日至”。“至”就是达到的意思。后来又把夏天的日至,称作“日南至”,或“夏至”;冬天

的日至称作“日北至”,或“冬至”。夏至到夏至,或冬至到冬至,正好是太阳公转一周,即阳历的一年。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两个时段里,有两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起名为“秋分”和“春分”。“分”是昼夜平分之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遵循的是太阳历,和我们日常所用的公历是一样的,这与农历不同,农历是月亮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年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十分稳定,而在农历上则相差较大。

古时也有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节气的。以黄昏时斗柄的指向来标志四季的到来,有谚语称:“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二分二至”确立之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开始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这样“四立”加上“二分二至”,恰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温度、降水变化的内容,以及温度、降水变化所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这些后来都总结为七十二候的“候应”。古时规定一候是五日,三候十五日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为一个季节。

到汉代,农业活动更加精细与复杂,耕地面积日益扩大,更要求人们有预见和把握天时的能力,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反映物候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也因此被人们重视,逐渐趋于完善。西汉《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37年)中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此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继续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而发展延伸,对农业生产有特别意义的时段,有了更细致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应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围绕着这些节气又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节日,这已不是仅仅靠二十四个节气名称所能表示的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很早就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家,并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下面简明地解释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春分”“秋分”是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夏至”“冬至”中的“至”即到的意思,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来临的两个节气。在气候学上讲,七月是代表最热的夏天,夏至节在6月22日前后,表示最热的夏天要来了。冬至节在12月23日前后,表示最冷的冬天要来了。所以,这两个节气,叫“夏至”和“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立”的节气,表示春、夏、秋、冬四季里每季的开始。“立春”是春季的开始,“立夏”是夏季的开始,“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四立”一般分别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立春”以后是“雨水”“惊蛰”。“雨水”节气是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雨水要逐渐多起来了。“惊蛰”节气是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逐渐要有春雷出现。我国越向南雷雨出现得越早。在长江流域一带,3月份就可能有雷雨。此时蛰伏在泥土里的冬眠生物(如蜈蚣、蛇等)要惊醒起来,过冬的虫卵也要孵化。每年3月5日左右为惊蛰。“春分”以后是“清明”和“谷雨”。“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之意。每年4月5日前后为清明。春分后气温渐热,草木萌生,冬季萧条的景象焕然一新。“谷雨”节气后,雨量增加,更适宜于谷物的生长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立夏”以后就是“小满”和“芒种”。“小满”是自然界的农作物都欣欣向荣,比较以前丰满了。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

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节气以后,便接近种稻谷的时候了。有人把芒种写成“忙种”,由于这时候是耕种最忙的季节,意思也是可通的。“夏至”以后是“小暑”和“大暑”。“小暑”的“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到最热。每年7月7日前后为小暑。“大暑”是最热时节,“小暑”和“大暑”这两个节气是表示夏季最热的天气。每年7月23日前后为大暑。“立秋”以后是“处暑”和“白露”。“处暑”的“处”是躲藏的意思,这表示处暑节气以后,炎热的暑天将逐渐躲藏起来了。“白露”节气后,气候更冷,晚上空中的水蒸气会在枝叶上面凝成白露,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9月7日前后是白露。“秋分”以后是“寒露”和“霜降”。这两个节气表示气候愈加寒冷。“寒露”是低温中已结成的白露继续降温形成寒露,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前后。“霜降”是“寒露”进一步降温,又凝结成了霜。霜降在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立冬”以后是“小雪”和“大雪”。这两个节气是表示到了冬季,要开始降雪了。就程度上分,起初是小的雪,接着是大的雪。“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在12月7日左右,比小雪时气温更低。“冬至”以后是“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是表示冬季最冷的天气。在程度上说,大寒比小寒更冷。“小寒”气温进一步下降,还未达到最冷,通常在每年1月6日前后。“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1月20日前后。

节气主要是表示气候的变化,气候的两个主要参考因素是“气温”和“雨量”,而雨、露、霜、雪一般包括在广义的“雨量”当中。二十四节气与气候的关系归纳如下表:

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四季的变化、气温和雨量,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若想要记住二十四节气并不困难。记住“二分二至”和“四立”便记住了八个节气。再记住“小暑”“小雪”“小寒”,“大暑”“大雪”“大寒”这“三小三大”,又可以记住六个节气。剩下需要记住的只有十个节气了。春季只要再记“雨水”“惊蛰”和“清明”“谷雨”。夏季只要再记“小满”“芒种”。秋季只要再记“处暑”“白露”“寒露”和“霜降”,这样二十四个节气就记全了。

关于各个节气时间的记忆也有方法。由于二十四节气是配合阳历而创造的,所以对阳历熟悉就很容易记住。一年12个月,每月都有两个节气,上下半月各一,日期也都相对固定。每个月上半月的节气的规律是:上半年主要是每月的6日,下半年主要是每月的8日。每个月下半月的节气也有个规律:上半年主要在每月的21、22日,下半年主要在每月的23、24日,这个规律最多相差不过一两天,所以说:“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通过背记《二十四节气歌》,可以把节气顺序及时间规律记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只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时间二月初,其余节气顺序数。

二十四节气的延伸

为了更加精确地反映各个节气的物候变化,以及完善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应用,人们又对它进一步丰富。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又增加了“七十二候”“三伏”“九九”等杂节气。

七十二候

二十四节气划分了一年的四季,一个季节六个节气。古人又将二十四节气划分得更细,每个节气又分三候,将各候的特点逐一记录总结形成“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每候五日,每候对应的自然现象叫作“候应”。例如雨水节气“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每一个节气都被分为这样三候。七十二候同样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是适合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历。

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花信风是应花期而来的风。从小寒到谷雨八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候,每候各有一种花开。所以在这120日内共经历二十四种花信风。按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 、三候楝花。

九 九“九九”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用来计数一年中从较冷到最冷,再到回暖的时期。俗语讲“数九寒天”,就是指每年进到“数九”的那段寒冷的日子。数九就是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冬去春来“九尽桃花开”。在寒冷干燥,万物凋零的农闲时期,人们盼望着熬过寒冬,等春回大地时去播种新一年的希望。民间流传着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不单是冬天有数九,在江南地区还流传着夏至后九九歌,反映夏天的气候变化: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如甜蜜,

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

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基。

夏至后九九歌反映了小暑到白露天气由热转寒的这一过程中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过通常所说的“九九”,还是指“数九寒天”的“九九。”

三 伏“伏”是另一种杂节气,用来计数一年中最热的那些日子。夏天最炎热的那段时间,不适宜过多出门,“伏”的意思就是让人们隐伏起来避暑。“三伏”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分成三段,即头伏、二伏和三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庚日是用干支记日法数日的名称之一,两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第一个十天叫头伏或初伏,一般在7月12―22日;第二个十天叫二伏或中伏,一般在7月22日―8月1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往后十天叫三伏或末伏,一般在8月8日―18日。现在很多日历或万年历上为方便查找,直接注明了三伏的起始日期。

因为夏天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因而关于伏天的农谚很多。比如:“伏天不热,五谷不结。”关于北方种小麦还有“三伏有雨多种麦”等。

伏天里下的雨叫梅雨,也叫伏雨,一般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期间,江淮流域常见连阴雨天气,恰巧此时为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就称它为“梅雨”。阴雨天气,温度高,空气潮湿,东西容易发霉,所以又称之为“霉雨”。梅雨时期的开始叫“入梅”,一般在6月中旬;梅雨的结束叫“出梅”,一般在7月中旬。如果哪一年的梅雨不按这个规律,5月就入梅,就叫“早梅雨”;如果哪一年没有明显的梅雨,就叫“空梅”。梅雨时间长,雨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相反,梅雨时间短或“空梅”时,就会出现干旱。梅雨期的变化关系到当地旱涝情况,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二十四节气的地域差异

二十四节气源自黄河流域,但其影响范围却遍布全国。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季风气候区中,气候变化特点有相似之处,但各地地理条件不同,也影响了气候的变化。因而同一个节气,不同地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气候现象。例如北京地区的农谚讲的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南下不远的河南一带,则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原因就是两地纬度相差了5°左右,两地相隔了大约500公里就造成冬小麦的播种期相差了一个节气。浙江、安徽又更向南,这个地区的农谚就把节气再向前推一个“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又晚了一个节气。而在江西南昌,如果种麦应该是“霜降早,小雪迟,立冬种麦正当时”。再向南到了福建福州,又推一个节气,农谚成了“立冬早,大雪迟,小雪种麦正当时”。以此类推,再向南到了广州“种麦正当时”就在“大雪”了。从北京到广州相差六个节气,时间相差了近3个月。

有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概括了不同节气的物候现象。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另有一首东北民歌《二十四节气歌》,歌词生动活泼地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物候特点:

打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哎嗨哎嗨哟,春呀么春天。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哎嗨哎嗨哟,夏呀么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哎嗨哎嗨哟,秋呀么秋天。

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哎嗨哎嗨哟,冬呀么冬天。

各地流传的农谚、歌谣大多是结合自身耕种经验对气候的客观总结,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指导适合节令的生活,以及农事活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S

北极星

N

地轴

66°34′

23°26′

黄道面

赤道面

图1 黄赤交角

图2 二分二至日示意图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冬至

12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太阳

图3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春\&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月份\&2月\&3月\&4月\&

日期\&3―5\&18―20\&5―7\&20―22\&4―6\&19―21\&

黄经\&315°\&330°\&345°\&0°\&15°\&30°\&

夏\&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月份\&5月\&6月\&7月\&

日期\&5―7\&20―22\&5―7\&21―22\&6―8\&22―24\&

黄经\&45°\&60°\&75°\&90°\&105°\&120°\&

秋\&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月份\&8月\&9月\&10月\&

日期\&7―9\&22―24\&7―9\&22―24\&8―9\&23―34\&

黄经\&135°\&150°\&165°\&180°\&195°\&210°\&

冬\&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月份\&11月\&12月\&1月\&

日期\&7―8\&22―23\&6―8\&21―23\&5―7\&20―21\&

黄经\&225°\&240°\&255°\&270°\&285°\&300°\&

关于四季的变化的八个节气\&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关于气温的五个节气\&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关于雨量(降水)的七个节气\&雨水、谷雨、白露、寒露、

霜降、小雪、大雪。\&

其他关于农事方面的四个节气\&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春天的登场是隆重的,迈步前要等序幕缓缓拉开――解冻、春雨、惊雷、暖风,还有花丛中缤纷的色彩、晴空里飘摇的风筝。若不是这般大的排场,怎显出她的尊贵?恍然间,春来了,天人合演这场有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六幕大戏。从二月到四月,正是一年最欣欣向荣的季节。和暖的日光轻烤着万物,直到枯黄的草木苏醒,沉睡泥土中的虫儿探头。

立 春

春到人间草木知

2月3―5日交节《月曼清游图》 正月・寒夜探梅 (清)陈枚

物 候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即是春季的开始,时间在每年2月4日或5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天气回暖,日照渐长。

古人很早就发现表示四季开始的“四立”,早在2000多年前就用它们指导农事,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也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年的农业生产与气候的整个过程。秦代以来,我国就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最初为黄河中下游地区订制的二十四节气并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进入春天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气象学常用候温(我国古时规定5日为一“候”,5日平均气温即为候温)稳定在10℃~22℃为春季的标准,到2月上旬全国真正达到这一标准的恐怕只有东南沿海的少数几个省份。立春节气后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讲,立春后温暖的东风吹融冰雪,五日后蛰居的虫类逐渐苏醒,再五日后鱼游在还漂浮着碎冰的水面,就像背着冰片游泳一样。

立春是一年中天气的转折点,气温上升,降雨增多,日照变长,地面吸收的热量超过了晚间发散的热量,寒冬即将过去,万物复苏的季节到了。就像民谚中所讲的“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三日,百草发芽”。但最冷的节气“大寒”刚刚过去,我国长江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仍然温度很低,有的温度还在0℃以下,也会有霜冻等天气出现。

民 俗

迎 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从东汉时期就有迎春的习俗,《后汉书・祭祀志》记载说:“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者至,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迎春的礼俗一直到清代还有,由官方举行。全国各地对迎春活动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清代的官员在参加迎春活动时要身着官服拜谒东郊,等到立春的时辰一到,便开始迎春仪式。众人一跪三叩,执事者举壶爵跪于正官左侧,正官受爵酌酒。之后还要抬出芒神和土牛,敲锣打鼓一直进到城内。除去官方的迎春仪式,民间的活动也很丰富,比如河南信阳的角抵戏、踩高跷等。

打 春“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这首流行于山西的春字歌讲的就是打春的习俗。打春是鞭打春牛的意思,所以又叫“鞭春”“鞭春牛”“鞭土牛”。春牛就是在立春前用泥塑成的牛,立春时要用鞭子抽打泥牛。这种仪式起源较早,《周礼・月令》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到了唐宋两代开始盛行。宋仁宗赵祯颁布了《土牛经》,将这个习俗广而推之。立春一到,各地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立春前一天,先把泥塑的春牛置于县城东门以外,春牛旁边还要放置一个假人做的“耕夫”。“耕夫”所站位置提示着春天到来时间的早晚。“耕夫”站在牛前,意味着春天来得早,应该提前准备春耕;“耕夫”站

在牛后意味着春天会迟来;如若人牛并立,则表示春令适中。这说明古时候在立春这样的大节日,人们由于不了解科学知识,需要官府宣布何时立春,连春天来的早晚,也用“耕夫”站立位置的方式向人们预报。也有些地方用年画上的图案向人们预报气候,以此提醒人们提前做好春耕的工作。这种由官方预报春天的仪式也叫“授春”“颁春”。

打春牛之前,妇女抱着小孩儿绕春牛转三圈,据说可以去病除灾。立春当日,官员要祭拜春神,即句芒神。有专人手执柳枝或彩杖鞭打土牛,边打边唱颂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大人连升三级,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等等。继而众吏和百姓一起鞭打土牛,打得越碎越好。土牛的碎片还被人们争抢着带回家放在牲口圈里,以此促进牲畜繁殖,象征槽头兴旺。由此可见,打春牛不仅有送寒气、促春耕的意义,还是一种促进牲畜繁殖的巫术。

除了上述鞭打春牛和抢春牛土之外,有些地方还会制作小的泥牛,将这种“小春牛”送往各家,称为“送春”。各家主人要给“送春”者报酬,互祝吉祥,其乐融融。也有的地方立春时在墙上贴一幅“春牛图”,那是一种在黄颜色纸上绘有春牛的图画,黄颜色表示土地,春牛象征农事。

咬 春

吃萝卜

若要问起咬春“咬”的是什么,主要是“咬萝卜”。咬春吃萝卜的习俗可见于《燕京岁时记》的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为什么立春要吃萝卜呢?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可以却春困”。俗语讲:“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天气温逐渐升高,皮肤毛孔舒展,血液供应增多。但是供应大脑的氧气却相应减少了,于是人容易产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状况。而吃萝卜恰好可以解困、通气,使人保持良好

的精神状态。萝卜的根和叶都可以生吃、熟吃,当菜当饭均可。吃萝卜不仅可以解除春困,还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稳定血压。在北方,萝卜蘸酱更是一道春令佳肴。

吃春饼

立春日吃饼,故名“春饼”。春饼是一种烫面的薄饼,两小块面中间抹油,再擀成薄薄的饼,在锅里烙熟后可以揭开成两张。春饼上放葱丝,抹上甜酱,卷起荤素炒菜来吃。卷饼用的菜肴就是通常所说的“春盘”,春盘源自晋代的五辛盘,五辛即为:小葱、大蒜、辣椒、姜和芥末。时代和地域的差异,也使得春盘里的菜肴更加丰富,韭菜、豆芽、咸肉、生菜、洋葱、鸡丝、萝卜丝、土豆丝……随个人口味,生熟兼备,荤素齐全,一家人围坐桌旁品尝卷成筒状的春饼,大饱口福,不亦乐乎。

炸春卷

立春有“北方卷春饼,南方炸春卷”之说。炸春卷是由立春吃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的,是用干面裹馅煎炸而成。《岁时广记》中记载,京师的富贵人家烹制面蚕,里面加肉馅或素馅,名字叫“探官蚕”。又因为是在立春日做这种食品,所以又叫“探春蚕”。据说后来由于“蚕”字字音转化为“卷”,就成了流传至今的“春卷”。古时的春卷常用椿树嫩芽为馅,元代流行以羊肉为馅,现今则通常以豆芽、韭菜、猪肉等为馅,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时令美食。

节 日

春 节

春节在每年农历初一,这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又叫元日、端

日、元辰、元旦。近代使用公历之后,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称为新年。春节是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不仅仅是正月初一一天,而是从腊八就开始筹备的大节。有些地方到初五结束,有些地方到正月十五,甚至到农历二月二才算真正过完。

贴对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是对人们在春节辞旧迎新最好的诠释。诗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就提及了春节贴对联这个习俗。贴对联的时间各地方略有差异,过去一般要腊月二十九来贴,有顺口溜概括春节前后的活动:“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即贴春联);三十夜,守一宿。”也有地方说“腊二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贴。现在人们普遍到除夕这天贴对联。在一阵爆竹声中,人们把前一年的对联撕下,再把准备好的新对联仔细地糊好。旧时的对联往往是由自己家里来写的,内容多为辞旧迎新祈福求祥,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向阳门第春常在,富贵人家庆有余”等。也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据说袁世凯执政时曾有“国徽翻五色,民帜定八方”。新中国成立后则有“春风绿万里,党恩泽九州”。现在各家贴的对联大多是购买印制好的,或是由商家赠送,内容显得较为单一,但同样反映了人们对新的一年里对家庭、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传说周朝人过年要在门前挂神荼、郁垒两人的像。相传他们是专门监督鬼魅的神,会把做恶的鬼用苇索捆上喂给老虎吃,所以鬼都对他们敬而远之。除了挂两人的画像,也有用桃木刻上两人名字的,因为这两位神仙是在桃树上捉鬼的,桃树在道教里也是有法力的树。后来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令大臣在桃木板上写吉利词,可是他看了都

不理想,于是自己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此后民间也开始流行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到了明代,对联也不单单是写在木板上,形式更自由多样。春联和婚联、丧联统称为楹联。有丧事的人家贴春联有很多讲究,家人过世的第一年不贴春联,也有连续三年春节不贴春联,或用白纸或蓝纸书写,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吃年夜饭

除夕夜要吃年夜饭,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一顿饭,有辞旧迎新的寓意。年夜饭通常也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家中的好酒好菜都要在这一天上席。饺子是全国广受欢迎的年夜饭,北方老话讲:“好吃不过饺子。”一年到头的最后一道盛宴,当然要准备最好的饭菜。民俗学家称饺子与“交子”谐音,即“交替子时”,在夜里零点年份交接之时,给饺子添了一层寓意。

人们将很多年夜饭的菜肴都赋予了美好的含义,比如将“鸡”与吉祥的“吉”联系起来。将“鱼”和年年有余的“余”联系起来。所以年夜饭有“无鸡无鱼不算席”一说。吃年糕,有“年年登高”之意,吃猪蹄是为了要给来年有个“挠头”,好挣钱的意思。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年夜饭必备的菜肴也略有差别,但基本的寓意是相同的,都是在新旧交替之时迎祥瑞之气。

在除夕这一夜中最能显现中国人文化基因的是年夜饭与家庭的关系。在人们心中,年夜饭就是“团圆饭”,一家老少欢聚一堂才有过年那种热烈的氛围,也才像一个幸福的家庭。出门在外的务工人员和身处异乡的学子在除夕以前都想尽办法要回家和亲人团聚,这也造成了我国春节前后“春运”那种大规模、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庞大的人口和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使春运也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大迁徙。因为在短短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超过30亿人次的人口流动,这个数字几乎占了世界人口的一半,相当于全国人民进

行两次大迁徙。从年夜饭联系到春运这个无解的难题,不得不说都和人们传统注重家庭的观念密不可分。

拜 年

拜年是在春节期间到亲朋好友那里祝贺新年。人们借此在辞旧迎新之时互相祝贺并表达美好愿望。拜年一般从家里人开始拜,正月初一一大早,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之后要向年幼的晚辈发之前准备的“红包”,红包里放的是“压岁钱”。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新年快乐”“过年好”“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

明陆容《寂园记》卷五:“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上层社会拜年“泛爱不专”的礼俗由此可窥一斑。过去如果主人亲戚朋友多,无法一一拜贺,就要请仆人送上名片或福字。古时拜年的贺卡称为“飞帖”。春节到来前,各家门前贴一个红纸袋,上写“接福”二字,即为接收“飞帖”专用。如今拜年的方式比起从前更丰富多样,电话、贺卡、短信拜年都习以为常,飞帖成了电磁波传发的短信,而接福的红纸袋成了巴掌大小的手机。形式尽管丰富多样,其根本的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关心与尊重,几千年来从未改变。

传 说

句芒鞭春牛

相传句芒是掌管草木和生命的春天之神,为东夷族首领少�氏之子。《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

曰:“木神也,方面素服。”春天拜祭春神句芒的习俗从周代便开始,打春牛祭芒神的仪式往往一起举行,还有贴《春牛图》等年画祈求平安。有民俗学者认为《春牛图》中的小牧童就是春神句芒。传说中,这位春神也是打春牛的第一人。句芒是打春牛的始祖之一说法,就源自下面这个故事。

传说东夷族首领少�氏率领族民迁居到黄河中下游,要族民改变他们习惯的游牧式生产,改学耕种。少�氏的儿子句芒就负责管理耕种。春天一到,句芒就下令众人到田间翻土耕地。没有人不听他的命令,只是犁田的耕牛仍然沉睡不醒。有人建议用鞭子将那些耕牛抽醒,句芒没有答应,因为他很爱惜这些耕牛,耕牛可是人们的宝贝,地里的活儿全靠它们呢,只是让它们继续香甜地睡下去就要耽误农活了。终于,他想出了一个既不伤害耕牛,又可以叫它们醒过来耕田的好办法。句芒命令大家用泥土塑成牛的形状,然后挥舞鞭子抽打泥牛。抽打的鞭声惊醒了老牛,它们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同类”因伏地不起而受到严厉惩罚。耕牛们吓得马上站起身来,哞哞地叫着被人牵着下地犁田去了。句芒的机智帮助人们及时春耕,最终获得了好收成,他对待动物的慈爱和智慧也使他成为人们爱戴的首领。

叫“年”的怪兽

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这种庆贺方式据说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上古时期,有一个凶恶残暴的怪兽名字叫作“年”。天神为了惩罚它,就将其锁进深山的监牢,只给它每隔十二个月一次出山“放风”的机会。“年”在深山里熬了十二个月,终于又可以出来作孽,高兴极了。人们却个个胆战心惊,不知所措,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有一位聪明的人提醒大家,对付“年”并不难,因为“年”虽然凶恶,但也是有弱点的。他说“年”怕红颜色,怕火光,怕响声。于是人们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门联,放鞭炮弄出骇人的声响,敲锣打

鼓,吵吵嚷嚷。夜里,大家也不敢放松警惕,一宿不睡,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年”真的被灯光和响声吓到了,逃回山中,不敢出来。人们就这样赶跑了“年”,凶恶的怪兽被制服了。

从此以后,赶跑怪兽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了庆贺新年必不可少的习俗。每到除夕这一天人们就要放鞭炮,贴春联。当时为提防“年”来作祟而一宿不睡的举动也演变成了“除夕守岁”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养 生

立春肝火旺,饮食重护养

中医认为,人体与万物一样,在立春时阳气升发。春天属“木”,与肝脏相对应,肝脏喜调达,有疏泄功能,五行中的木也有生发的特性,所以中医认为肝与木相对应。中医认为春天保护肝脏尤为重要。保护肝脏,并不是说要对肝脏进补,而是指相对于其他季节,肝脏此时较弱,应该格外护养,过分进补反而容易伤肝。饮食方面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因为酸味不宜于疏泄。

气温变化大,疾病早预防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多变的气候不利于保养。气温上升,人体的腠理疏松,对邪寒的抵抗力也减弱了,所以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在北方生活的人应该晚些换掉冬装。“春捂秋冻”的“春捂”就是指在这个时候宜将棉袄再多穿些时日。《千金要方》中主张春时衣着最好要“下厚上薄”。年老体弱者在这个季节不可骤减衣物。

雨 水

随风潜入化甘霖

2月18―20日交节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 正月

物 候

雨水在每年阳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交节。雨水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指的是天气回暖,冰消雪融,暖湿气流逐渐增强,降水从此开始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载:“雨水,阳气渐生,云散为水,如天雨也。”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以保持0℃以上,但春寒料峭,冷空气活动仍旧频繁,华北、东北等地区仍会有降雪。雨水之后的降雪被称为“春雪”。雨水也是全年寒潮出现较多的时节。

古人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说,雨水刚开始,水獭便开始捕鱼,而传说水獭有个古怪的习性,喜欢把捕捉到的鱼摆在岸上一排,看起来像先祭拜再进食一样,所以叫“獭祭鱼”。这主要还是说明雨水过后水中的动物开始活跃起来。雨水五天过后,大雁开始离开越冬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再过五天,春草萌发,大地返青。民 俗

撞拜寄

民间雨水节有撞拜寄的风俗。是旧时人们怕子女身体不好,不

容易抚养,迷信的说法要拜一门干亲可以保孩子健康。而撞拜寄和一般的认干亲不同,重在一个“撞”字。雨水那天一大早,年轻妇女就手牵着孩子站在大路边,她在等待第一个从自己面前经过的行人,这第一个经过的人是谁她也不知道,所以要靠“撞”。等到有人一经过,就拦住对方,让孩子向这个人磕头拜寄,认这个人为干亲,从此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种撞拜寄也不都是仅靠偶然相遇的,有时也靠孩子的母亲主动选择,比如觉得自己孩子瘦弱的,就拉一个身体健壮的人。希望孩子今后有学问的,就拉一位知书达理的干爹。撞拜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拜寄的目标不仅限于人,也有将儿女拜寄给具有神性的石头或植物、动物等。在有些地区,可以看到古树、水井、石头边有未燃尽的蜡烛或纸钱等,据说那就是它们的干儿子和干女儿给它们的礼物。动物一旦被选为拜寄的对象,就不能杀,还要为其老死送终。撞拜寄这种原始的习俗反映了父母对孩子朴素的祝愿。同时,这种认干亲的保育习俗弥补了生产力不发达地区的育儿压力。

回娘家

民间雨水时节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过了小孩的妇女要带上罐罐肉等礼物,送给父母。没有怀孕的妇女,需要由母亲缝制一条红裤子贴身穿,祈求早生贵子。

女婿也要去拜望岳父岳母家,礼品通常要选两把缠好红色带子的藤椅,意为祝愿岳父岳母健康长寿。常见的礼品还有炖猪脚、炖鸡汤,等等。有些地方称之为“炖雨水”。

岳父母对孩子们也会回赠一些礼物,如果是新婚的女婿,岳父母会赠送雨伞,象征在外奔波的路上女婿可以遮风挡雨,以此祝愿女婿顺利平安。节 日

元宵节

每年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历代宫廷十分重视元宵节,这天帝王要和百姓一起庆祝。旧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有机会外出。元宵节这天却是个例外,平时不常出门的女孩子都可以到闹市中观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热闹,因此也为更多的青年男女创造了相识的机会。有民俗学家称元宵节就是我国古代的狂欢节、情人节。

元宵赏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这是历代元宵节灯火活动的真实写照。元宵燃灯的风俗源自汉朝,到了唐朝赏灯活动兴盛异常,唐朝诗人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描写元宵节燃灯的盛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元宵节也很受重视,灯的样式也多种多样。明代元宵节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要连续张灯十日,文武百官也放假十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长的灯节。明代元宵灯火十分壮观,秦淮河一次放灯据说就有上万只。清代赏灯活动虽只有三天,可是活动的规模很大。京城还有著名的灯市,盛况空前。

与赏灯密不可分的是猜灯谜。古时的花灯上都有一些谜语,有的还配上图画。据说这种习俗在春秋时代就出现了。

吃汤圆

元宵节的主打食品是汤圆,也叫元宵。汤圆是用肉馅、果馅、核

桃仁、桂花、芝麻等滚上糯米面做成的。有人说,汤圆是古人对天上繁星的模拟。也有的说元宵像蚕茧,所以曾叫面茧,宋代叫元子。传说楚昭王复国,经过长江时见到有白果子浮在水上,捞上来品尝,味道甘甜,却不知为何物。问了孔子才知道原来是浮苹果,有复兴的寓意。楚昭王大喜,让人仿做,用红山楂做馅,白面做皮,称为浮圆子或水圆。汤圆的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寓意阖家团团圆圆,元宵节一家人团团圆圆,一同享受美好生活。

当今元宵的口味和做法多种多样。原来只有单纯的手工制作,现在还有专门用来加工元宵的设备。用料的种类也丰富多样,面皮有江米面、高粱米面、包谷面和黄米面。馅的用料也颇具想象力,黑芝麻馅、豆沙馅、巧克力馅、花生馅、橘子馅、菠萝馅,应有尽有。烹饪方式也有汤煮、油炸、蒸、炒等,均美味可口。传 说

元宵放灯为哪般?

传说一:误伤神鸟,蒙骗玉皇

传说古代一只神鸟迷了路,不幸被猎人射死。玉皇大帝知道后非常愤怒,决心为神鸟报仇,下令天兵天将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在人间放火,想要把人间变为一片火海。玉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无辜的百姓也受牵连遭此大灾,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降临人间,把玉帝将要放火的消息透漏给人们。人们急忙商量如何应对,最终决定在正月十五这天前后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放火花、鞭炮,制造已经起火的场面。这一招果然骗过了玉帝,人们躲过了一劫。从此正月十五放花、赏灯的习俗保留了下来。

传说二:东方朔智救宫女元宵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宫女叫元宵,由于她进到宫中之后,再不能回家为双亲尽孝心,十分难过,思来想去决定投井自尽。恰巧足智多谋的东方朔经过,赶忙上前搭救,问明缘由。东方朔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为了帮她顺利出宫,东方朔制定了一个绝妙的方案。东方朔扮成算命先生在长安城里摆了一个占卜摊,很多人向他求签问卦。东方朔给每个人的签语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一句。不多久,长安城内谣言四起,惊恐异常。人们向他求教避灾的方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火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马上送去皇宫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帖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东方朔。东方朔假装思考了一下,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宫女做好汤圆,万岁爷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百姓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放鞭炮、烟火,就像满城着了大火一样,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也进城观灯。”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行事。

正月十五日那天,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熙攘攘,热闹异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宫灯时,惊喜地高声呼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作元宵节。

源自古老的火把驱邪仪式

以上传说表达了人们良好的愿望,是人们对皇帝身边贤明善良之臣的赞赏。元宵节真正的来源可能是古老的火把驱邪仪式。《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由于在夜间进行,所以要燃着火把,这可能是元宵节的初始。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官方提倡上元之日要“燃灯敬佛”。所谓“上元”是道教的用语,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火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所以元宵节又有上元节之称。有些地方民间正月十五要祭祀火神,就源于此。

延伸阅读

名著中的元宵节《水浒传》中分别在第三十三回、第六十六回、第七十二回以及第一百一十回写到元宵节赏灯。其中第三十三回写宋江元宵夜赏灯看戏时呵呵大笑,结果被刘知寨老婆认出,因而被抓,这才引出花荣大闹清风寨等一系列的故事。第六十六回,时迁元宵之夜火烧翠云楼为号,梁山兵马里应外合智取大名府。第七十二回,又是在元宵放灯之夜,暴脾气李逵大闹东京,闹得“李师师家火起,惊得赵官家一道烟走了”。宋徽宗赵佶元宵之夜“与民同乐”却被“黑旋风”给煞了风景。

传说中家家户户放灯为骗过玉帝,免去火劫。《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则是故意纵火。两相对比,令人莞尔。《红楼梦》头一回就提到了甄士隐家人霍启抱五岁女童英莲元宵夜去看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

坐着。待他小解完了再想回来抱时,英莲却没了踪影,被人贩子拐走了。直到第四回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贾雨村才得知当年恩人家女儿的下落。

古时元宵节热闹非凡,也难免在喧嚣狂热的环境中引出些意想不到的是非。养 生

防湿寒,健脾胃

雨水节气过后降雨增多,这时脾胃容易受湿寒之邪侵扰。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人的健康。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过:“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中医的五行系统中,五行中的土正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由此可见,脾胃健康是人们健康长寿的根本。

调理脾胃需要做到情绪稳定、饮食规律、衣着保暖三方面。

情绪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调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胀肚、腹泻、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的正常蠕动。

保养脾胃应做到饮食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应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辛辣、油炸、生冷、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

脾胃不好还应该注意保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因此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有虚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

惊 蛰

冻雷惊笋欲抽芽

3月5―7日交节《月曼清游图》 二月・杨柳荡千 (清)陈枚

物 候

惊蛰在每年3月5―7日,太阳运行至黄经345°时交节。惊蛰表示逐渐要有雷雨,此后气温回升较快,冬眠的生物逐渐苏醒。古人认为泥土中越冬的生物,如蜈蚣、蛇等,是被雷声惊醒才出来活动。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就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陶渊明在诗中写道:“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从泥土中醒来“惊而出走”的真正原因。尽管各地惊蛰节气的时间一致,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晚却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听到春雷,而北京地区初雷日却要在4月下旬。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与“惊蛰始雷”的说法是相吻合的。

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逐渐增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季节。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客观反映了自然物候的现象。民 俗

吃 梨

民间吃水果很讲究,人们赋予水果很多寓意。广东人认为橘子的“橘”与吉利的“吉”谐音,是吉祥的预兆。很多地方认为吃苹果有祈求平安的寓意。而梨则不那么受欢迎,在不少节日是忌讳吃梨的,比如中秋节、除夕晚上是不摆梨的,因为忌讳“离”字。一家人分梨吃容易联想到“分离”。而惊蛰节气的习俗则要吃梨,寓意是跟害虫分离,同时也在气候变幻莫测、流行病多发的季节,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

关于惊蛰吃梨,山西祁县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曾有位著名的晋商名叫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传说明代洪武初年,他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和红枣。他往返两地,从中赢利,渐渐便有了些积蓄,于是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渠家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那一天正是惊蛰日,他父亲拿出梨给他吃,对他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千辛万苦才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创业艰辛,时刻警醒自己要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的寓意。

从科学上讲,春回大地,乍暖还寒,天气多变,很多地方气候又比较干燥,易使人口舌干燥,外感咳嗽。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等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

炒 虫

惊蛰过后虫害渐多,殃害庄稼、果树,滋扰人们生活。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惊蛰这一天,很多地区要吃“炒虫”。吃炒虫的习俗古来有之,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载曰:“惊蛰日,撒石灰于壁间,以压蚁,炒米粒果而食。”“炒虫”炒的不是真正的虫子,而是豆子或米谷等。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据说象征了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还有人在热水中煮带皮的芋头,因为芋头形似虫子,以此寓意除百虫。民间认为“炒虫”“煮芋”这样的方式可以消灭虫害,俗语有“炒虫炒豸,煞(煮)虫煞豸”。此外,湖北土家族有“射虫日”,于惊蛰前在田里画出弓箭的形状以模拟射虫的仪式。又如浙江宁波惊蛰时有“扫虫节”。民间认为扫帚可以驱邪,扫除晦气,赶走害虫。农人用扫帚到田里举行类似巫术的扫虫仪式,希望将一切害虫“扫除”。江浙一带有些地方如遇上虫害,各家各户纷纷将扫把插到田头地间,为了请扫帚神来帮助消除虫灾。在山东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灭掉害虫。节 日

龙头节

龙头节起源

龙头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也叫“二月二”,通常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说的就是这一天。龙头节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

日。每年这个时候,气温回暖,春耕将始。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传说此节起源于远古时期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一天他都要亲自扶犁耕地,即所谓“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尧、舜、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时期,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自耕种一亩三分地,以表示对农耕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被定为龙头节,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源自古时天象学知识。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用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即“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象”: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青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载: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实际上说的是东方青龙星宿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测到青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使这条“东方青龙”与农耕结下了不解之缘。春天农耕开始之时,青龙星宿在东方夜空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青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青龙星宿位置则在西方下降;冬天万物伏藏,青龙星宿也藏匿于北方地平线以下。青龙星宿伴随了全年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全过程,使重视农耕的古人觉得更加神秘。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青龙星宿开始从东方“抬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出现;龙角出现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逐渐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过程。后来,“龙抬头”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初二龙头节的形成,也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龙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由于北方地区通常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农业生产又与水密不可分。民间认为龙与降水有关,掌管河流的神也是龙王。因此,人们求雨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以务农为本的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农村水利条件差,人们非常重视降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希望风调雨顺,让老天保佑丰收。

炒黄豆“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黄豆”,炒黄豆和爆玉米花也是二月二这天的传统内容。这些炒、爆类食物基本寓意都与“炒虫”类似,像炒虫子一样炒黄豆,锅里噼噼啪啪的炒黄豆就像炒爆的害虫一样,寓意赶跑害虫。炒出的黄豆又脆又香,也是一道绝佳的菜肴,很受儿童喜爱。黄豆被誉为“豆中之王”,含蛋白质较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的赖氨酸,补充了谷类赖氨酸不足的缺陷,而谷类食物又补充了黄豆中缺乏的蛋氨酸。因此,谷豆混食可使蛋白质互补。传 说

金龙降雨

关于惊蛰节气前后的龙头节,还有一个金龙降雨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黄河一带曾有过连续三年的大旱。河干井枯,烈日当头,百姓苦不堪言。庄稼没法灌溉可把人们急坏了。黄河边上有一座龙斧山,山下面住着小两口,男的叫强娃,女的叫龙花。男耕女

织,自给自足,日子过得本来还不错,但也被连年的干旱折磨坏了。看着同乡老老少少被干旱煎熬,小两口决心为大家找水源。

有位老者告诉他们,只有在金龙潭底才能找到水源挖到水。强娃和龙花便打点行装,披星戴月长途跋涉,终于找到金龙潭。他们爬到潭底,在那里挖了很久却没挖出一滴水。但他们没有放弃,一直这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