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无敌大将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7:45:54

点击下载

作者:刘干才,李奎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盟军无敌大将军

盟军无敌大将军试读:

前言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我国将与俄罗斯等世界上曾经遭受过法西斯侵略蹂躏的国家和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隆重纪念这场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对于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示我国政府和人民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悍然向中国守军开炮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世界当时人口总数的80%的20亿人口受到波及。

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两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伤亡总数超过1.9亿人。

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伤亡就达3500多万。在长达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法西斯军队灭绝人性,他们肆意烧杀奸淫,大量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了一个个无人区和万人坑,在我国广袤土地上导演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仅南京一地,日军就一次屠杀了我手无寸铁的同胞30余万,其残暴兽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70年前的广大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可谓是可歌可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也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一些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深刻认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了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讲话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这就是我们编撰这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纪实》的初衷。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两大部分,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以整个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PART 1蒙巴顿

路易斯·蒙巴顿,英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1年10月被任命为联合作战总部负责人,筹划两栖登陆作战。1942年,指挥英国海军袭击驻法国和挪威港口的德国海军。1945年年初,指挥盟军开始反攻缅甸,经过曼德勒、敏铁拉等激战,于5月初收复仰光。9月,在新加坡接受东南亚日军投降。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

1900年6月25日,路易斯·蒙巴顿出生在英国温莎的王室家庭,是巴登堡的路易斯亲王与维多利亚公主的儿子。

1913年9月,蒙巴顿入奥斯本皇家海军学校学习。1914年末,因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的高年级学员提前毕业参战,蒙巴顿和他的海校同学转入该院学习。

1916年7月,海军军官候补生蒙巴顿奉命前往贝蒂上将的旗舰“雄狮号”报到。“雄狮号”是当时皇家海军中第一流的军舰,也许是由于其皇室背景,也可能是因为海军对路易斯亲王的尊敬,促成了这个对蒙巴顿非常有利的分配。

1918年,蒙巴顿转役K-6潜艇。时隔不久,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中尉,奉命指挥皇家海军舰艇P-31号。1919年,蒙巴顿离开心爱的舰艇,奉命进入剑桥大学切斯特学院补习大学课程。

1920年3月,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上尉。1925年,进入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结业后,任地中海舰队通讯军官。1931年,蒙巴顿被任命为地中海舰队无线电联络官。1932年晋升为海军中校。

1934年,蒙巴顿就任新建造的“勇敢号”驱逐舰舰长。“勇敢号”的设计航速是36节,但他设法使它开到了38.2节。

不久,“勇敢号”与整个驱逐舰队远航至新加坡,蒙巴顿转任“威斯哈特号”舰长。在此期间,蒙巴顿完成了一项发明——一种能使舰队保持队形的仪器。

1936年,蒙巴顿离开了“威斯哈特号”,前往海军部任职。

1937年,蒙巴顿晋升为海军上校。1939年年初,被任命为“凯利号”驱逐舰舰长。

1939年8月23日,蒙巴顿以舰长的身份正式接收“凯利号”,并亲自在舰上升起了皇家海军军旗。

蒙巴顿早就断定欧洲大战会再度爆发。▲蒙巴顿

9、10月间,“凯利号”与德国潜艇进行了残酷的战斗。它共击中了9艘德国潜艇,其中确定击沉1艘,其他几艘的毁伤情况不明。

11月下旬,“凯利号”奉命出海搜寻一艘德国U型潜艇。蒙巴顿提出港口可能已被德国人布下了水雷,但他的意见未被重视。当“凯利号”全速驶向一艘正在燃烧的油轮时,一枚水雷撞上了螺旋桨爆炸。

在“凯利号”维修期间,蒙巴顿带着参谋人员到第五驱逐舰队的“卡尔文号”上继续战斗,直至1940年2月“凯利号”修复完毕。

1940年5月,“凯利号”奉命与“伯明翰号”巡洋舰一起出航,在靠近海岸的北海水域搜捕德国布雷艇和一些E型艇(鱼雷快艇),途中“肯达华号”等新型驱逐舰加入搜捕编队。5月14日夜,“凯利号”被德国鱼雷击中了。

不列颠之战开始后,虽然“凯利号”正在维修,因而没经历英国这段黑暗的时刻,但蒙巴顿却在此后不久打了一场他一生中受批评最多的海上战斗。

9月,蒙巴顿临时受命指挥第五驱逐舰队的“标枪号”等3艘驱逐舰,此时第五驱逐舰队驻泊在朴茨茅斯,处于英国防线的最前沿。

11月29日5时40分,“标枪号”驱逐舰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5艘德国军舰,蒙巴顿立即率领“标枪号”等3艘战舰出海迎敌。

在距德国军舰约900米时,“标枪号”进行边舷侧炮火齐射,未命中。紧接着蒙巴顿亲自校正位置,又组织一次炮火齐射,命中德军旗舰。

但就在蒙巴顿下令发射鱼雷的话音未落之时,两枚德国鱼雷先后击中了“标枪号”,使它失去了战斗力,随即德舰便释放烟幕撤出了战斗。

战斗结束后,蒙巴顿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指责,但这次挫折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功绩。

1941年元旦,蒙巴顿被授予优异服务勋章,除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之外,这是对军人勇敢精神的最高奖励。

1940年12月15日,“凯利号”重返第五驱逐舰队。1941年4月,“凯利号”第五驱逐舰队离开朴茨茅斯,前往地中海。“凯利号”所驻泊的港口距西西里半岛上的德国空军机场只有150多千米。

5月初,“凯利号”奉命袭击驻泊在本华兹港内的德国舰船。在夜暗的掩护下,“凯利号”悄悄驶到港内防波堤的出口处,由于事先已将舰炮的方位设置好,因此几次突然齐射便击沉了港内大部分德国舰船,然后在德军岸防部队作出反应之前,迅速撤出。

1941年5月20日,德军对克里特岛发起了海空协同进攻。21日晚,蒙巴顿率“凯利号”随第五驱逐舰队出航迎战。

23日上午,“凯利号”遭到德军大批飞机轰炸并被击中沉没。

10月,蒙巴顿晋升为海军准将,负责指挥英军两栖联合部队。此时的蒙巴顿刚刚40岁出头,军衔也不高,突然提拔到白厅,让白厅的当权者无法接受。这也让蒙巴顿吃过不少苦头。

1942年3月,蒙巴顿被授予海军中将、陆军中将和空军中将的军衔,成为英军历史上第一个同时获得3个军种军衔的将军。

8月,蒙巴顿指挥联合作战部队对法国北端濒临拉芒什海峡的迪耶普展开进攻。从结果看,这毋庸置疑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

参加迪耶普行动的6000余人中,被消灭、负伤和失踪者共有3600余人,约占60%,而行动前的预计是10%~20%。更糟糕的是,参战的加拿大官兵总共近5000人,而伤亡、失踪人员达3300余人。

对这次失败,蒙巴顿在当时和后来都没公开指责任何人,也没有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晋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

1942年11月8日,也就是迪耶普之战的两个多月后,“火炬”行动拉开了帷幕。“火炬”行动要求英美部队同时在阿尔及尔和摩洛哥登陆。蒙巴顿是制订该作战计划的关键人员,因为人们认为他是关于登陆作战的首席专家。“火炬”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几天之后,英美军队便控制了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一些战略要地。

西西里岛战役于1943年7月9日打响。盟军在马耳他岛东西两侧集结部队,海滩防线很快就被冲破摧毁,防守海岸的意大利部队几乎一枪未放就瓦解了。11日,蒙巴顿与蒙哥马利一道随后续部队踏上了西西里岛。

从1943年8月14日开始,英美首脑在加拿大魁北克会谈。经过一番激烈争论,会谈通过了代号为“霸王”的战略计划,规定盟军于次年5月1日在诺曼底登陆。另外,还计划了一次在法国南方土伦和马赛附近登陆的辅助性战役,代号为“铁砧”。

8月31日,蒙巴顿出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官,晋升为战时海军上将。

作为东南亚战区总司令,蒙巴顿自然想要在这里建功立业,而丘吉尔则从“欧洲第一”的观点出发缚住了他的手脚。他感到与首相的关系疏远了,自己已渐渐失去了丘吉尔全心全意的支持。

1943年岁末,白厅电告蒙巴顿,在印度停泊的5艘大型坦克登陆舰,其中有3艘不准他动用。

1944年1月7日,参谋长委员会来电命令他取消在东南亚战区所有的两栖攻击行动,并将所有的登陆器材转运至欧洲。稍后,蒙巴顿甚至接到了将大部分25磅以上的炮弹也运往欧洲战区的指示。

驻缅日军为实施在缅西南沿海地区的攻势作战,于1944年1月专门组建了第二十八军。军司令官由樱井省三担任,下辖第二、第五十四和第五十五师团。

这3个师团中,第二师团是在瓜岛作战遭美军重创,后又在菲律宾重建的部队;第五十四师团是上一年在日本国内新组建的所谓“特设师团”;只有第五十五师团是一支老部队。

缅甸若开前线的英第十五军由3个师组成:即英国第五师、第七英印师和第八十一西亚师。军长为克里斯蒂森中将。

为了加强这个军的指挥力量,蒙巴顿调换了几名师级指挥官,其中经伦敦同意,将英军与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多洛戈罗要塞之役的英雄弗兰克·梅塞维少将,调来任第七英印师的师长。

若开地区的战火刚刚平息10余天,3月8日,日军第十五军所属的3个师团及配署部队的近10万法西斯官兵开始越过亲敦江攻入印度境内,揭开了英帕尔战役的战幕。在日本大本营的作战序号中,英帕尔战役被命名为“乌号”作战。

当3月8日牟田口的先头部队渡过亲敦江向英帕尔打来时,蒙巴顿由于意外,左眼严重内出血,正在医院住院。但是,来自英帕尔的消息使他心急如焚。他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离开医院,飞抵卡米拉的斯利姆指挥部。

听了集团军司令斯利姆的汇报,蒙巴顿把在亲敦江以西沿边境进行防御的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高地上来组织防御。据战后日本防卫厅的战史专家称:“这一政策正中日军要害,而牟田口中将恰恰没有看出这一点。”

通常所说的英帕尔战役,除围绕英帕尔一地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外,还包括在英帕尔以北的科希马和乌科鲁尔地区英日双方展开的激烈战斗。

3月8日,佐藤幸德率领第三十一师团乘木筏和小船陆续渡过亲敦江。在唐都和霍马林一带休整后,即分成3个纵队向科希马挺进,进攻乌科鲁尔,夺取这个通往科希马的交通要道。

斯利姆将这一危急情况报告给蒙巴顿,蒙巴顿立即从第五师和第七英印师中抽调部队前去增援,并命令直辖的第三特种突击旅作好战斗准备。

另外,命令此时尚驻在印度境内的“钦迪”第二十三远程突破旅前去掩护利多,令英第二师从印度内地火速赶来。

经过激战,到5月13日,在贾伊尔山上残余的日军阵地也被英印士兵占领。日军佐藤幸德率部向补给地撤退。

蒙巴顿接到科希马战线的日军有撤退迹象的报告后,命英第二师和第七英印师陆续向马奥集中,然后进而夺取乌科鲁尔。

6月22日,两支队伍好比钢钳的两只钳牙,在科希马公路的109里程碑处将日军钳住。乌科鲁尔这场堵截仗结束后,驻缅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向此时已迁到马尼拉的日本南方军总司令部和东京大本营提出了请求停止“乌号”作战的报告。

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接到河边正三的报告,随即与东京联系,大本营经几次磋商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7月2日午夜,寺内寿一发布了停止“乌号”作战的命令,由驻缅方面军向第十五军进行传达。

盟军情报人员获悉日本南方军总部下达的全线撤退命令后,立即报告给战区总部,蒙巴顿当即指示斯利姆的第十四集团军7个师开始全面追击作战。虽然日第十五军渡过了亲敦江,但损失惨重。

英帕尔战役日军惨败后,驻缅日军首脑十分清楚,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塞班、关岛、提尼安等战役中的失利,“缅甸的战略地位,对大本营来说,已失去了政治战略指导上的积极意义。只不过是泰国、马来、印度支那半岛西面的防壁而已。然而,防守缅甸的价值并未失去,因为它占有能够扼制盟军企图沿孟加拉湾向马来半岛的头部和新加坡方向进攻的英印军锋芒的地位。”

于是,新上任的日本驻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木村兵太郎,根据南方军总司令部的指示,于1944年9月底拟出守缅甸的作战设想:针对蒙巴顿的英印军队,实施“盘作战”和“完作战”。对向曼德勒附近及该地以南伊洛瓦底江畔下正面来攻之英印军的作战称为“盘作战”;对向印度洋沿岸正面来攻之英印军的作战称为“完作战”。▲“二战时”战场上的英军士兵

10月下旬,日本情报机关已侦知盟军确立了由陆路进攻缅甸的战略。于是,木村立即召集第十五军、第二十八军、第三十三军各参谋长及作战主任到仰光,就方面军今后的作战构想,特别是“盘作战”指导要领,进行了研究。

与此同时,蒙巴顿决定英印部队首先强渡亲敦江,并在那里建立桥头堡,然后再南下进攻仰光。

11月10日,斯托普福德将军指挥的第三十三军在亲敦江西岸完成攻击部署。阿萨姆团的一个突击营向江对岸发起冲锋,顺利登上了东岸。

接着,该军的第二十师主力也陆续渡过了亲敦江,并占领了莫莱。与此同时,第十一东非师在英国皇家空军准确无误的空袭支持下,沿着亲敦江西岸幽暗的加包山谷向加里瓦打去。

12月10日,印度工兵在亲敦江上迅速架起了桥梁,使第十四集团军的各主力师得以开过对岸。

梅塞维的第四军,包括第七英印师、第十九英印师和第十七英印师。后来,集团军直辖的第五英印师也归梅塞维指挥。蒙巴顿给梅塞维的命令是:跨过亲敦江后进入瑞波平原,与日本第十五军驻守在那里的师团进行决战,并夺取日本人在耶乌—瑞波地区的各重要机场。这一战要打得既快又狠。

梅塞维部队渡过亲敦江后,遵命向东冲击。4天之后,他们又占领了英多西北部的班毛,并同从北部挥戈南下的英第三十六师会合,向瑞波平原逼近。

可是木村兵太郎并不想在这块宽阔的平原上决战。

蒙巴顿便与斯利姆研究制订了一个新方案:

斯托普福德的第三十三军从北面向曼德勒施加压力,去占领伊洛瓦底江上的渡口。

梅塞维的3个师要从吉灵庙向正南进发,尽可能悄悄地直插密沙河流域,然后从甘高向东南推进,在本各附近的伊洛瓦底江下游占领一个渡口。目的是越过日军守卫曼德勒部队的后方,在敏铁拉附近建立一个战略性屏障,从而封锁他们径南向仰光的退路,并截断来自仰光的补给。最终将日本第十五军歼击于曼德勒—塔泽—稍埠—敏建地区。

新方案开始实施。梅塞维的部队在深入的侧翼包抄行动时,秘密穿过丛林密布的甘高山谷,并在帕科库出其不意地强渡伊洛瓦底江。然后,利用装甲部队和空降部队风驰电掣般挺进,直逼东南面敏铁拉日军重要基地。

盟军许多高级军官乘坐的指挥车仍在假军部里进进出出,日军谍报人员仍以为梅塞维和他的军司令部逗留在达木。

一切就绪,即将行动。但就在这时,75架美国运输机却被突然抽调到云南,因为中国军队在广西面临着日军猖狂进攻。

蒙巴顿为此向美国方面提出抗议,说这些飞机都已装满了运给先头部队的补给品,而梅塞维这次向敏铁拉的远距离穿插是以空运补给为基础的。

但抗议没有奏效,大部分飞机还是被调走了。于是,梅塞维必须沿着一条雨季无法通行的坎坷不平的土路,从达木到帕科库冒险行军700千米。

这条土路本是供老百姓的牛车通行的,而现在要通过的部队却达3个师之多,还有重型坦克、大炮和其他车辆。好在工兵部队于15天之内,紧急加宽、加固了这条土路的三分之二路段,使重型装备得以勉强通行。

然而,由于美国的运输机被猝然抽调走,直至1945年1月底前后,梅塞维的部队才陆续抵达了伊洛瓦底江岸地区。

这条江是缅甸的主要河流,虽然江水当时处于最低水位,但是开阔松软的沙洲却形成了另一道险障。尽管地势非常不利,梅塞维还是采取在色漂佯装渡江,偷渡成功。

1945年3月1日,蒙巴顿得知敏铁拉还未拿下,非常气恼,便要斯利姆亲自飞抵前线指挥。斯利姆到现场后,在该城北面集中兵力发起攻势,最终占领敏铁拉。

下一步就是夺取曼德勒。其实,就在木村兵太郎调兵力反扑敏铁拉的时候,蒙巴顿已将尚能调用的兵力统统投入到了曼德勒外围,伺机拿下曼德勒。

3月20日,英军完全占领了曼德勒。接下来的目标是攻占仰光城。

蒙巴顿虽然打开了仰光的大门,但雨季即将来临,必须迅速攻克仰光。

梅塞维的第四军在和时间的赛跑中,还是输给了雨季。于是在5月1日,蒙巴顿下令实施对仰光的两栖登陆计划。

其实,在此之前,蒙巴顿就已经考虑梅塞维部队被雨季阻滞的可能性,因此他从驻吉大港至若开一带的克里斯蒂森的第十五军中,抽出一个师的兵力执行两栖登陆任务,这个师将配署一个中型坦克团和一个伞兵营,并紧急搜寻了一些登陆艇集结待命。

5月1日,英军在发动两栖登陆之前的几个小时,蒙巴顿令空军飞越仰光上空进行侦察,发现日军已经逃之夭夭了。然而,登陆计划继续实施。

2日,执行登陆任务的伞兵营和两栖部队合为一路。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仰光城。

5月6日晨,从勃固南下的梅塞维的第四军先头部队,也终于开进了仰光。日本投降受封“缅甸伯爵”

夺取缅甸之后的下一个重大步骤是进攻马来半岛及其新加坡。为此,热衷于制订计划的蒙巴顿又推出了取名为“拉链”行动的作战计划。“拉链”行动将成为蒙巴顿作为最高统帅期间事业上的顶峰。

关于这次行动,蒙巴顿起初时曾设想过在进攻马来半岛之前先占领位于暹罗湾西海岸的一座名叫普吉的小岛。

美国人赞成这次有限军事行动,却对“拉链”行动所需的大批部队能否部署得当依然存有疑虑。但是,蒙巴顿经过反复权衡之后决定,最好还是直接进攻主要目标。

他告诉外交大臣艾登,他将在1945年年底以前占领新加坡:“条件是,以前规定将提供给我们的轻型舰队、飞机能够抵达太平洋。我对此甚感乐观。”

他本打算在7月份实施计划,但还是由于拨给他的舰艇、飞机和兵力不足,而被迫将计划束之高阁。

1945年7月中旬,蒙巴顿被丘吉尔调往柏林参加波茨坦会议。波茨坦会议主要研究对日作战问题,所以需要蒙巴顿代表东南亚战区总部前来参加。

会议期间,马歇尔将军把蒙巴顿叫到一边,用最秘密的方式告诉他,美国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准备在8月初使用。这意味着战争将很快结束。当天晚上,丘吉尔也透露了同样的消息。

蒙巴顿后来说:“他建议我尽快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准备迎接投降。我随即电告布朗宁,要他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当然,我没有告诉他原因。”

如果“拉链”计划还要进行的话,看来是不会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了。

8月7日,蒙巴顿乘坐大型轰炸机回到战区司令部。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时,他从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接到命令,接管菲律宾以南的整个西南太平洋地区,目的是使麦克阿瑟的美军部队能从这些地区脱出身来去占领日本本土。

次日,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又给他下达了新任务:

重新占领已光复地区中的关键地域,确保对已投降的日军进行有效控制,解除日军武装;努力尽可能早地释放英国和盟军的被俘人员和其他被日军监禁者。

蒙巴顿立即行动起来,他命令即刻实施“拉链”计划,以任何可能得到的部队向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进军。

同时,他指示沃克中将率领包括扫雷艇在内的各类军舰所组成的混合舰队,立即冒着雨季时节的风暴出海;命令其他部队迅即出动,前往香港、西贡等地接收日军司令部。

然而,几天以后,麦克阿瑟给了蒙巴顿当头一棒。此时麦克阿瑟已担任了盟军对日事务的最高负责人,他命令蒙巴顿在8月31日东京受降仪式正式举行之前,不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后来由于台风袭击日本列岛等原因,受降仪式推迟至9月2日在美国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

尽管如此,9月9日,蒙巴顿仍下令英军在马来西亚波德申和巴生港附近的莫里布登陆。不出蒙巴顿所料,虽然日本天皇早已宣布了投降,但这里的日军还是进行了抵抗。尽管日军的抵抗很快就被解决掉了,英军还是遭受了一些挫折,许多士兵伤亡。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在烦扰着蒙巴顿。战俘问题就是令人焦急的一个紧迫问题。日本战俘都很乖戾,蒙巴顿曾视察过印度的一个战俘营,那里日本战俘的暴躁无礼和不守纪律使他感到很惊愕:

每当想起日本人虐待战俘,动辄对他们施以酷刑的情景,我不禁感到,当日本人成为战俘、由我们来看管的时候,他们似乎仍然比我们强大。▲蒙巴顿

然而,盟军被俘人员的情况更加令人担忧。盟军战俘正在饱受营养不良之苦,日本人很可能会把他们杀掉。按照正式规定,9月2日以前不能采取任何措施,但实际上早已给各个战俘营空运了援救物资。

蒙巴顿对伊斯梅说:“我已经研究了我们的被俘人员问题,我们在这里真是束手无策。”

他建议把自己的妻子埃德温娜派到这里来。埃德温娜确实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3月和4月,她已经在这一地区巡回了50000多千米,她把全部力量都投入了工作,有两名助手不幸在医院中殉职。她经常深入盟军的前沿阵地,尽管有时会遭遇到投降的日军、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和各种各样的土匪,她也毫不惧怕。

8月23日,埃德温娜再次来到这里。在宣布胜利的几个小时以后,埃德温娜和蒙巴顿一起访问了臭名昭著的新加坡樟宜监狱。监狱里盼望盟军攻进来的战俘们显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们把蒙巴顿叫做“拖延迟缓的路易斯”。

一个名叫拉塞尔·布雷登的战俘后来回忆道:“蒙巴顿身穿白色的衣服,从来没有任何人像他这样引人注目,富于魅力,威武英俊。”

蒙巴顿说:“很抱歉,我没有更快地赶到这里。我知道你们是怎样称呼我的。现在,我将告诉你们为什么我拖延了这么长时间。”接着,他简洁而又令人信服地向他们介绍了为什么不能更快地取得胜利。

布雷登回忆说,“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时刻”。

这一期间,蒙巴顿和麦克阿瑟之间就受降问题产生了一些意见分歧,他写道:

如果对日本人手软,我们将会犯最严重的错误。我担心,如果我们不能使日本人遭受彻底失败的耻辱,即把他们打回老家去,日本领导人将会利用你没有给他们以粉碎性打击这一事实来向他们的人民灌输下述思想,即日本是被科学而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

一般来说,我不是怀有报复心理的人。然而,我总是感到,如果我们对日本的领导人不强硬,他们最终还会卷土重来,再发动一场战争的。

在给一个私人朋友的信中,蒙巴顿的态度更加强硬。他认为:战争应当一直进行下去,直至日本天皇本人亲自到马尼拉来投降。这样做将会使战争再延长两三个星期,也许要再动用原子弹,但是蒙巴顿认为,这样做将会永远地摧毁现在看来被挽救下来的日本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机器。

麦克阿瑟的看法与此不同。他认为,缴械投降是一种古老的做法,将导致败方的丢脸和丧失信念。

蒙巴顿坚持在他的战区内,日军投降应由所有的日方高级军官在他们自己的部下面前,在正式的仪式上进行;而且,一定要当场象征性地对他们进行缴械,并将这些佩刀、枪支等作为战利品分发给在场的盟军军官和军士。

对这种仪式感到心满意足的不仅仅是蒙巴顿。新加坡的李光耀把“这些战争贩子所遭受的最后耻辱”,形容为“东南亚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

此后不久,理查德·科尔比作为澳大利亚战犯代表团成员来到康提,他希望能够出于宽大向日本军人发放嘉奖卡。“我宁可对他们更严厉,”蒙巴顿回答说,“如果有可能,我将枪毙他们中的20个,你总得做些什么来满足自己的杀戮欲。然后,我将在众人面前狠踢他们当中二三百人的屁股,对他们惩罚够了以后,再让他们回国。整个事情到这里才算完结了。”

9月12日,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的正式受降仪式在新加坡举行。由于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事先被告知了仪式的程序,因为忍受不了而称病不去,由板垣大将代表他参加仪式。

仪式结束后,板垣等几位日军将领,想走上前去与身着笔挺的白色皇军海军上将制服的蒙巴顿握手,被断然拒绝了。

为了奖赏蒙巴顿在整个战争期间的功劳,特别是他指挥英印军队在缅甸击败日军的辉煌业绩,经首相提议,英国国王封他为“缅甸蒙巴顿伯爵”。PART 2哈尔西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又因为人随和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率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先后取得瓜岛争夺战胜利、所罗门群岛战役胜利。1945年,率部支援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登陆,直到日本投降。珍珠港被炸率舰队出海复仇

1882年10月30日,哈尔西出生于一个海军世家,他很早就想成为一名海军战士。1900年,哈尔西进入了军校。

1904年2月,哈尔西比预定时间提前4个月毕业。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大力扩充海军,海军需要大批新军官。哈尔西离开学校参加了海军,他第一次服役是在一艘烧煤的“密苏里号”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尔西如鱼得水,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立下了战功,得到了上级的赏识,被提升为上校。

哈尔西真正迷上海军生活是在1927年2月,当时他担任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练习舰的舰长。恰好该校的第一个正式飞行大队以该舰为训练基地,这使哈尔西意外地获得了学习航空知识的机会。

命运之神开始眷顾哈尔西,不久他被调到陆军战争学院受训。在这里,他遇到了布莱德雷和温赖特等人。

毕业时,当时任海军航空署长的诺克斯·金要哈尔西出任一艘由巡洋舰改装的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的舰长。但金提出一个附加条件:哈尔西必须通过“航空观察员”的训练。这一决定让哈尔西大喜过望,他终于可以参加飞行训练了。

1938年,哈尔西正式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成了美国最早的航空母舰指挥官之一。至1939年,美国的5艘航空母舰中,已有2艘由哈尔西指挥。

这时,航空母舰战术已有很大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但哈尔西仍认为:“要想对这种伟大的海战工具做适当地运用,你必须知道它的威力和限制力。通过6年之久的航空母舰经验,我自信对它们已经知道得不少,但仍感到不够。”

此后,哈尔西一直不间断地研究航空母舰。▲哈尔西

1940年4月,哈尔西加入驻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此时,他已预感到,日本有可能进攻美国,所以潜心研究对策。

为了使自己的航空母舰舰队在开战后有更强的战斗力,哈尔西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飞行员的战术技术水平,组织了许多次近似实战的演习。通过演习进一步深入研究舰载机的协同进攻战术,使部队的作战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哈尔西指挥的第八任务部队成为太平洋舰队最有战斗力的一支航空母舰特混编队。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个月,哈尔西担任了太平洋舰队第八任务部队司令,军衔晋升为中将。这时战争气氛已相当浓厚。

为了有效地抵御日军的进攻,哈尔西主张即刻加强美军几个前哨岛屿的防御力量,并建议把12架陆战队F-4F战斗机运往威克岛,用来代替陆军飞机。他的主张被采纳,并由他负责指挥运输。

1940年11月28日下午19时,哈尔西的特遣队从珍珠港出发了。

临行前,他问当时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您想要我走多远?”他的意思是说,如果碰上日本的潜艇就有挑起战争的可能,对此怎么办。

金梅尔意味深长地回答:“用你的常识。”

在哈尔西看来,金梅尔已实际上授权他见机行事,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命运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临行前,为了麻痹在夏威夷的日本间谍,哈尔西佯装这次行动是一次例行训练,他的3艘战列舰也未能随行,知道这次行动的真正目的的只有3个人。

然而,当舰队一离开珍珠港,哈尔西就在旗舰上发出第一号战斗命令,他要求舰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他告诉全体人员“现在是在战争情况下行动”,他还命令所有飞机和军舰严阵以待,一旦遭到“任何”舰只和飞机就应立即将其击沉或射落。

当时美日尚未开战,哈尔西的第一号战斗命令弄昏了他的参谋们。

当时就有参谋提出抗议:“您知道这个命令意味着战争吗?”

哈尔西则冷静而又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一切由我负责,我们先射击后论理。”

随后,哈尔西又下令停止一切无线电通信。白天,由反潜巡逻机担任戒备,夜晚则出动飞机进行搜索。在当时看来,太平洋上只有哈尔西的这支舰队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

很侥幸的是,哈尔西的舰队没有撞上日本舰队。一支巨大的日本联合舰队已于11月26日离开了基地。

12月4日晨,哈尔西的舰队顺利地到达了离威克岛约200海里的地方。在将战斗机送往威克岛后,哈尔西便立即掉转头返回珍珠港。

返回途中,因气候关系,在给驱逐舰补给燃料时耽误了时间。然而,恰恰是这一耽误使哈尔西逃离了厄运。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晨,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海军飞机损失80架,231架陆军飞机中仅有79架尚可使用,伤亡人数达3681名。而此时,哈尔西的舰队还在离珍珠港200多海里的地方。

晚上20时12分,哈尔西才收到消息:“珍珠港遭空袭,这不是演习。”

在以后的24小时里,哈尔西的舰队不断地在日本舰队可能的撤退方向上搜索,意欲报仇,但一无所获。直至燃料快要用完时,哈尔西才不得不返回珍珠港。

哈尔西进入珍珠港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劫后惨象。当他的舰队经过已被击沉的舰只时,他暗自发誓,一定要亲手把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送入地狱。

此时,他的老同学金梅尔备受煎熬。珍珠港被袭击、美国舰队损兵折将的责任完全落在金梅尔的身上。哈尔西忍受不住大家对金梅尔的指责,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前程,毅然挺身而出为金梅尔辩护。

他认为珍珠港之所以遭到空袭,主要是因为缺乏远程侦察机。哈尔西自己也承认,过去太低估日本人了。

哈尔西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在12月7日以后我才改变了我的看法,日本海军航空兵这一次的攻击,的确非常高明。”

接替金梅尔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是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刚到夏威夷时,尼米兹就看到日本轰炸后的惨景,发现岛上到处都充满着悲观和失败主义情绪。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尼米兹制订了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

1942年1月8日,尼米兹召见哈尔西。两人经过一番长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尤其是尼米兹的作战方针得到哈尔西的支持,更使尼米兹感到欣慰。因为当时太平洋舰队的许多高级将领都过高地估计了日本海军的力量,而主张消极避战,保存实力。

尼米兹告诉哈尔西:“日本人已经攻占英属吉尔伯特群岛,可能由那里攻向萨摩亚,切断美国对西南太平洋的补给线。情况十分危急,因为美国人没有可用的两栖部队采取对抗措施。”“现在只有依赖快速航空母舰特遣队。”

尼米兹要哈尔西以“企业号”和“约克敦号”两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一支联合舰队,向吉尔伯特和日本人据守的马绍尔群岛发动一次闪电式的攻击。

哈尔西深知这项任务的危险性极大,但英勇善战的他仍接受了,并立即率领部队驶往目的地。

由于日军没有料到美军会远离珍珠港数千海里进行远程奔袭,哈尔西的这次空袭在出其不意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为此,哈尔西赢得了他的第一枚“优异服务勋章”。

当哈尔西胜利返回珍珠港后不久,即应召前往尼米兹的办公室。尼米兹告诉他,一个秘密的军事行动——“轰炸日本首都东京”已获批准,并已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满载轰炸机的航空母舰

根据尼米兹的意见,这一行动由哈尔西直接指挥。

哈尔西欣然从命。为使这次行动万无一失,他制订了周密的计划,组织部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还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甚至直至起航,部队仍不知道进攻的目标。

4月13日,满载远程轰炸机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预定海域与担负支援任务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第十六特混舰队会合。

哈尔西召集全体人员,郑重地向他们宣布:“我们正前往日本,去轰炸东京。”全体将士欢呼起来。

4月18日清晨,在离东京700海里处,他们被日本船只发现了,行动不得不提前。

8时15分,16架远程轰炸机离舰腾空而起,向东京飞去。哈尔西的特遣舰队则迅速离开危险海区,安全返回珍珠港。

3小时后,由杜立特中校率领的轰炸机群飞抵日本,他们以超低空飞行,顺利地突破了日军防线。

当机群出现在东京、横须贺等城市的上空时,日本人还没来得及发出空袭警报,就被炸得乱作一团。

这些袭击的战果虽然不大,却打击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遏制了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的侵略步伐。接受重任取得瓜岛战役胜利

日趋严重的瓜岛战事,使美国军队的士气十分低落。美军占领的亨德森机场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也受到严重破坏,已陷入瘫痪状态。

为了扭转战局,尼米兹亲自前往太平洋视察,之后便决定将南太平洋地区的三军指挥权交给哈尔西。当尼米兹的手令送到哈尔西的手里时,哈尔西正前往南太平洋访问。哈尔西接过任命,不无惊讶地说:“耶稣基督和杰克逊将军:这是他们交给我的最热的番薯!”

他发出这样的感慨不仅因为他从来没有指挥过陆军,也没有指挥过任何一支盟军,更因为他接替的是他40年的老友——戈姆利中将。尽管如此,他还是坚决地执行尼米兹的命令。

哈尔西接过指挥权之后,很快组织了美国军事史上的第一个真正的三军联合指挥部,迅速展开了对三军协同作战的指挥。

他首先召见了手下的陆、海、空三军首长,并询问他们是准备撤退还是苦撑下去。地面指挥官告诉他,只要能够比过去获得更多的海上支援,他可以撑下去。哈尔西对此肯定地回答:“我答应给你我所能获得的一切东西。”

哈尔西是实践者,他的行动比言语更积极。他到处收集不能使用的旧船只,拆卸武器和零件来补充已经受损的舰艇。为了确切地掌握瓜岛的实际情况,哈尔西冒着巨大的风险亲自前往该岛视察、部署兵力和研究对策。这是他的前任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他的到来使前线的美国官兵兴奋不已。

1942年10月23日,日本正准备从陆、海、空同时向防守亨德森机场的美军发起进攻。哈尔西从侦察机报告的情况中分析出:日军总攻即将发动。在研究对策的最高司令官会议上,地面指挥官反复强调,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援。哈尔西肯定地回答:“我会把我的全部家底统统调给你的。”在哈尔西许诺后,地面指挥官放心地返回了阵地。▲正在射击的战舰

10月24日,日军总攻开始。哈尔西立即投入一支由2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用来对抗中途岛海战以来最强大的日军舰队。

10月26日,哈尔西所辖的第十六特混舰队和第十七特混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圣克鲁斯岛海域交战,美国海军遭到战术性失利,损失1艘航空母舰和74架飞机,日本则有2艘航空母舰受创共损失100架飞机。

趁日本联合舰队撤回特鲁克岛接受补给的机会,哈尔西加紧为海军陆战队赶运增援力量。哈尔西视瓜岛战役为南太平洋战区战役的关键,于11月8日飞抵该岛的亨德森机场视察,鼓舞守军。

11月14日,美国海军在哈尔西指挥下向日本运输舰队发起反击。次日,在瓜岛海域的战列舰交战中,日军损失2艘战列舰、1艘重型巡洋舰、3艘驱逐舰、11艘运输舰和数十架飞机。损失惨重的日本联合舰队再也不愿支援陆军作战。1943年2月,瓜岛日军被迫撤离。

得到消息的哈尔西满怀喜悦,立即向尼米兹发出了捷报。为了庆祝美军的胜利,美国总统罗斯福、海军部长诺克斯·金和尼米兹纷纷发来贺电。

哈尔西立刻向那些实际战斗人员转达,并在贺电中添上一句结束语:“向战斗中光荣牺牲的人们致敬,愿这些英灵魂归天堂!”

鉴于哈尔西在瓜岛的卓越战功,罗斯福总统建议,打破美国海军只有4位上将的惯例,将哈尔西提升为四星上将。

瓜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美军的士气,打破了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将哈尔西晋升为四星上将绝对是众望所归。跨岛作战攻取所罗门群岛

瓜岛战役的失败给日本人提了一个醒。日美双方都在积极备战,战事渐趋沉寂。只有哈尔西指挥的南太平洋地区,战斗始终没有停止。

由于战事的需要,哈尔西进入了麦克阿瑟的指挥范围。为了促进合作,哈尔西亲自前往谒见那位飞扬跋扈的大将军。

英勇而又蛮横的麦克阿瑟再次给哈尔西留下深刻的印象,哈尔西在事后曾这样说:“我在那天下午对他的敬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增长。”他又说,“我可以替麦克阿瑟效劳,但他对我决不会如此。”

就在日美双方积极备战的同时,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为了鼓舞日本官兵的士气,决定亲赴前线视察。但是这一消息却被美军情报部门获悉。美国大部分指挥官,还有罗斯福总统都决定,趁此机会袭击山本五十六。这次行动被定名为“复仇”,即复珍珠港之仇。

1943年4月17日,哈尔西接到尼米兹的命令,要求他组织航空兵完成奇袭山本五十六的任务。哈尔西即刻向所属航空兵布置任务。指挥官是美军所罗门地区航空兵司令米彻尔,战斗由18架战斗机来完成。

4月18日,奇袭山本五十六的伏击战仅历时3分钟,至上午9时38分,米彻尔少将向哈尔西报告:约翰·米彻尔陆军少校指挥的战斗机机群向卡希利地区进攻。上午9时半过后,击落了由编成密集队形的“蚕式”战斗机护航的2架陆上攻击机,还击落了3架“零式”战斗机。我1架战斗机尚未返回。4月18日看来是我方的胜利日。

接到报告的哈尔西感到非常满意,立即回电以示祝贺。他在电文中以幽默的语调表达了自己愉快的心情:“祝贺你们成功!在猎获的鸭子中,好像还夹着一只孔雀。”

6月,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战事又排上了美军的议事日程。

为了使这一战役能够顺利进行,尼米兹大大加强了哈尔西指挥的第三舰队的实力。第三舰队已有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49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还配属有海军陆战队。

6月30日,哈尔西部在新乔治亚岛实施登陆作战,遭到日本守军的激烈抵抗。8月25日,美军攻克该岛,歼日军约9000人。根据预定计划,哈尔西的攻击目标将是科隆班格拉岛。▲“二战时”美国舰队

该岛有10000名日军严密设防,强攻不仅会造成重大伤亡,而且将使作战旷日持久。因此,哈尔西决定对该岛围而不攻,越过该岛而攻取韦拉拉韦拉岛,为后来尼米兹提出“越岛作战”提供了成功的先例。而且因为哈尔西采取这一战术,迫使日军主动地撤出了科隆班格拉岛和韦拉拉韦拉岛的守备部队。

当所罗门战役的炮声还在隆隆作响的时候,一个新的越岛进攻的战役计划又已在酝酿制订之中,其攻击目标是希干维尔岛。由于哈尔西在所罗门战役中采用的越岛进攻已初见成效,因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哈尔西攻占希干维尔岛。希干维尔岛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该群岛最北部。岛上拥有多处机场,沿海一带多良港锚地,是日军俾斯麦防线东南侧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岛上驻有日军33000人。

对哈尔西来说,这是一次非常艰难的作战行动。而且,当时吉尔伯特群岛战役即将开始,哈尔西的许多舰船和部队被调给了斯普鲁恩斯。

哈尔西费了好大的劲才结集了34000余人,其中包括海军陆战第三师、步兵第三十七师和一个新西兰旅,这三支部队合编为两栖作战第一军。

为了赢得胜利,哈尔西对攻占希干维尔岛进行了缜密地布置,并拿出了周密的计划。当时日本的主要兵力大都集中在希干维尔岛南部的卡希利·希因地区及其附近岛屿,还有一些部署在北部的希喀岛和悟尼斯地区。

根据韦拉拉韦拉岛作战的经验教训,哈尔西计划绕过日军兵力集中的南部要地,而在岛屿中部防御薄弱的地区登陆。登陆后,在这里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并修建机场。日军要想进行反击,必须越过群山连绵、地势险峻的地区,并穿过原始森林才能到达这里。

为了迷惑敌人,哈尔西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正当日军晕头转向、顾此失彼时,哈尔西的部队出其不意地在希干维尔岛腰部的奥古斯塔皇后湾登陆。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美军已有40000余人登陆。虽然后来陆上战斗持续了很久,但美军一直处于很主动的地位,并且取得了重大胜利。

所罗门战役的胜利为哈尔西赢得了第二枚“优异服务勋章”。勋令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位坚强有力和精神旺盛的将领,能够将其本身的战斗精神和坚强意志灌输给他的部下。”此时已是1943年12月底,南太平洋战争日益沉寂,日本的南进计划也化为泡影。战绩卓越晋升五星上将

所罗门战役结束后,哈尔西并没有使自己闲下来,他开始策划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但这时在指挥关系上出现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哈尔西既要自行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又要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领导。一方面,在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上,要接受麦克阿瑟将军的领导;另一方面,执行作战计划所需要的舰船、地面部队和飞机等,又必须请求尼米兹将军予以调遣。这一双重身份给哈尔西的日后工作带来了麻烦。

很快,哈尔西和倔强的麦克阿瑟就发生了冲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哈尔西在制订下一步作战计划时,因攻占新几内亚和菲律宾的需要,要在靠近新几内亚的马努斯岛上开设海军基地。

尼米兹知道这一情况后,便草拟一份电文发给海军作战部,建议把哈尔西的作战区域适当扩大,使马努斯处于哈尔西的直接指挥下。发文前,尼米兹以副本形式通知了麦克阿瑟。

在权力问题上格外敏感和计较的麦克阿瑟因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哈尔西和尼米兹等人篡取了他的权力。于是他下令:在马努斯的管辖权确定之前,工程只限于他直接指挥下的部分舰只所必需的设施。

麦克阿瑟的话音刚落,哈尔西就断然地说:“你错了,将军,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你,如果坚持你的命令,那将阻碍战争的进程!”

在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哈尔西这样结束了发言:“我对马努斯的指挥权并不在意,我所关心的只是迅速地建好那个基地。我只要求,当我的部队开始进攻新几内亚或菲律宾时,这个基地业已竣工并交付使用!”

哈尔西的态度如此直率不仅使麦克阿瑟一怔,也使其他参谋人员感到惊讶。随后,哈尔西与麦克阿瑟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哈尔西仍寸步不让。面对比自己更为倔强的哈尔西,麦克阿瑟也只有认输了。▲美国飞机在空中轰炸

1944年6月15日,哈尔西接收了斯普鲁恩斯指挥下的第五舰队,使之并入自己的第三舰队,从而将第三舰队的阵容大大扩展,成为一支以4艘航空母舰群为主体的拥有500余艘舰船的庞大舰队。

虽然这时他和尼米兹都主张直接进攻菲律宾,但他们的主张没有被接受。尽管如此,哈尔西还是在8月24日率领他的第三舰队浩浩荡荡地开向加罗林群岛。

加罗林战役中,哈尔西的部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歼灭日机约480架,击败日舰近百艘,炸毁了许多岛上设施,而美军只损失39架飞机。美军已以压倒优势的海空军兵力,使加罗林群岛成了囊中之物。

哈尔西用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美军可以迅速直捣菲律宾的心脏地区。

这时,哈尔西还发现,日军在菲律宾西岸的防务十分薄弱。于是,他再次提出进攻菲律宾的建议。此时,英美两国参谋长正在魁北克开会。他们讨论哈尔西提出的建议,又用无线电征求麦克阿瑟的意见,哈尔西的建议最终得到批准。

参谋长会议决定:10月20日在莱特岛登陆,这样比原定计划提早了两个月。▲美国战舰

1944年10月,哈尔西率领第三舰队开赴菲律宾战场。在战役打响之前,哈尔西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致使马尼拉当地的日军基地和港口瓦砾飞扬,火光冲天,日军损失惨重。

10月12日,日美双方爆发了一场“台湾近海航空战”,日本飞机遭到重创。10月14日,哈尔西亲自挥师南下菲律宾。10月20日,美军大举登陆莱特岛。

对日本来说,菲律宾至关重要。一旦失守,日本与东南亚各地的海上交通线路将被切断,所以为了保住菲律宾,日本决定孤注一掷。

但日军航渡组织不严密,空中掩护无力,突击也没有做到出其不意,而且各舰队之间的通讯联络也很差,因此日军的各编队在海空战中被各个击破。

20日黄昏,6万名美军官兵和10多万吨物资已经上岸。莱特湾海战大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为美军占领莱特,意味着向菲律宾的大门已经打开,而日本从海上通往东南亚的通道被切断。太平洋战争已接近尾声了。

莱特湾海战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美军由于没有组成统一的作战指挥部,参战的两个舰队仍属两个战区统辖,因此协调很差。战斗中出现了一些险情,而这种状况几乎使美军处于不利态势。

这种态势的造成在某种程度上说也与哈尔西作出的决定有直接关系。

海战结束后,哈尔西为此遭到激烈批评。但尼米兹和金上将拒绝对哈尔西作出处分,并以哈尔西在这次大海战中获得的战果为其辩解。

当时麦克阿瑟也起劲为哈尔西辩护,他说:“不要对‘蛮牛’再说长道短了。在我的名册上,他仍然是一个善战的海军将领。”

罗斯福在1945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也这样说:

哈尔西将军报告说对莱特岛的直接进攻……加速了菲律宾的解放和最后的胜利,同时也保住了许多人的生命。

否则,为了攻占那些现在已被占领的和留在我们战线后方的岛屿就要死不少人。

由于这么多头面人物的支持,才使风波平息下来。而且,为了表彰哈尔西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贡献,罗斯福总统还亲自将第三枚“优异服务勋章”挂在哈尔西的胸前。

1945年1月26日,哈尔西一度把指挥权交给斯普鲁恩斯。

5月18日,哈尔西又披挂上阵,以“密苏里号”为旗舰。

7月1日,哈尔西率舰从莱特湾启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中最后的海军攻势。

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签字仪式在哈尔西的旗舰——一艘以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家乡命名的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哈尔西费尽心思安排了这次举世瞩目的仪式。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签字时,哈尔西站在他的身后,并得到尼米兹签字的3支笔中的一支。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月15日,哈尔西回国受到举国上下的热烈欢迎。一位战地记者报道:“战争中最著名的海军部队哈尔西的第三舰队,今天回家了!”

回国后,哈尔西官升五星上将,并且获得第四枚“优异服务勋章”。

哈尔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令世人瞩目,他从“密苏里号”开始他的海军历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代表美国政府参加了日本政府的投降签字仪式,与历史一起定格在带给他起点又带给他辉煌的“密苏里号”战舰上。PART 3巴顿

乔治·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巴顿率军参加了横渡大西洋、突尼斯战役、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等多个重大战役。1945年3月,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渡过莱茵河,此后在9个月的推进过程中,巴顿部队歼敌140余万,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巴顿作战勇猛顽强,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勇敢无畏的“血胆将军”

1885年11月11日,乔治·巴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富裕的军人世家。

1903年,巴顿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一年后又被保送入著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即西点军校。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被任命为骑兵少尉。1910年至1914年,巴顿担任了陆军参谋长伍德的副官,后来又成为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副官,这对巴顿以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请战上了前线,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并获得紫心勋章,后来因训练坦克部队又获得“优异服务勋章”,并晋升为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巴顿的好友马歇尔上校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为了对付即将到来的战争,马歇尔根据总统的意见,提拔了一批积极进取、才能出众的军官担任高级指挥职务。

巴顿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富有坦克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之一,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

巴顿是一名主张大无畏进攻的将领,他常对属下的官兵们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所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集团军司令时,获得了“血胆将军”的绰号。

巴顿信奉的口号是:“果敢、果敢、永远果敢!”“前进、战斗、不惜任何代价!”如果他手下有位师长向巴顿报告自己的师太疲劳了,无法再发动新的进攻,巴顿就会说:“好吧,你推荐谁来代替你的职务?”

师长总是重新考虑之后,仍然执行巴顿原来的命令。实践证明巴顿是对的,这个师并未疲劳得不能进攻。

巴顿知道:“士兵可以连续进攻60个小时,这样常可节省大量时间,少吃很多苦头。超过60小时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士兵会因缺少睡眠而疲惫不堪。”

巴顿经常用粗鲁的语言对部队训话,以激励官兵们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例如:“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会宰了你。划破对手的肚皮,要不就打穿他们的肠子。”“美国人喜欢搏斗,喜欢战斗的刺激和兵刃交锋的‘叮当’声。”“败退是懦夫,也是要命的,在我们的军队里不要胆小鬼!”

巴顿手下有位师长曾评价说:“巴顿讲话就像个密苏里州的赶骡汉,试图哄骗那些顽固的骡子替他载上重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