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阶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1:20:4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楠,高永立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长的阶梯

成长的阶梯试读:

爱迪生救妈妈

爱迪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大王”。凭着顽强好学的精神,他很小就掌握了许多科学道理。

爱迪生家里很穷,他不得不靠卖报纸来挣钱补贴家用。一天,小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看见妈妈正躺在床上。借着昏暗的蜡烛光,他发现妈妈脸色苍白,额头上都是汗珠,痛苦地咬着嘴唇。他知道妈妈一定是生病了,就赶紧去找医生。医生来了。看过病,医生皱着眉头说:“孩子,你妈妈需要马上手术,可是,这里太暗了。如果等我回去把灯取来,她的病情就可能恶化!这怎么办呢?”

爱迪生着急地哭了起来。他看着正在燃烧的蜡烛,忽然有主意了。

他把家里所有的蜡烛都找了出来,一支支都点燃了,说:“医生,现在可以了吗?”医生摇了摇头:“孩子,还是不行。”

爱迪生想了想,又把家里所有的镜子摆成一个弧形,放在蜡烛后面,让镜子把蜡烛光都反射到妈妈的床上。这一下,蜡烛光变得异常明亮,医生顺利地为爱迪生妈妈做完了手术。

爱迪生的妈妈终于得救了。

学徒工当上科学家

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小时候,法拉第家里很贫穷,父母没有钱供他上学,法拉第很小就不得不在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工。

尽管工作很辛苦,可是,小法拉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因为印刷厂专门印刷书籍,这给渴望读书的小法拉第提供了多么大的便利啊。

一天,一本新书《化学问谈》送到厂里来印刷,小法拉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工友们都下班了,他就一个人靠着窗子,专心致志地看起来。天黑了,法拉第还在读着。

忽然,法拉第听见有人敲窗子,原来是妈妈。法拉第惊奇地问:“妈妈,家里出什么事了吗?您怎么到这儿来了?”

看到小法拉第这么喜欢读书,妈妈很难过,要是能送小法拉第去上学多好啊,可是家里实在太贫困了。妈妈心疼地说:“天黑了,你这样看书会把眼睛看坏的。孩子,跟妈妈回家吧。”

法拉第激动地站起来,说:“妈妈,我今天发现了一门奇妙的学问!我一定要弄懂它,我多么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啊。”

妈妈听了,慈c爱地说:“孩子,爱学习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天确实太晚了。”

法拉第恋恋不舍地放下书,跟着妈妈回家了。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精神,小法拉第自学成才,后来成为了一位大科学家。

体温计的故事

有一天,正在威尼斯一所大学里上实验课的伽俐略,问他的学生:“为什么水的温度上升时,装在罐内的水会升高?”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这时候的水,体积增大了,所以会膨胀上升。一旦水冷却了,体积就缩小,又会降下来。”

学生的回答又让伽俐略想起另一件事——一次,他去看病,一位医生对他诉苦说:“伽俐略先生,病人的体温有高有低,可是我们却没有一个方法,能准确地测量他们的体温,这样诊断病情很麻烦,也很不正确,真让人着急呀?”现在,学生的回答,使他深受启发:水的体积会随着温度而变化,那么,从水的体积变化上,不也可以测出温度的变化吗?

伽俐略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一根非常细的试管里装上一些水,抽出里面的空气,然后把试管密封起来,并在上面刻上刻度。他拿着试管来到医院,让一个正在发高烧的病人用手握住试管。很快,试管里面的水开始上升了,超出了摄氏37度……

这样,伽俐略发明了最早的体温计。后来,人们又用水银代替了水,现在,又有人发明了电子体温计。

敢于思考的牛顿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剑桥大学学习力学时,有个结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公元前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对物体运动做过的结论:“一个使物体运动的力消失后,这个运动的物体便静止下来。”这个结论被人们接受,已有两千多年了。

一天,牛顿看见一个人正推着一辆小车。他用力推一下小车,便撒开手,小车便自己向前跑一段路;等小车要停下来时,那人就再用力推一下小车。他反反复复地,像玩一样推着车。牛顿边看边想:“怎么不对呀!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一旦手离开小车,小车便要静止。但很明显,这小车没有立即停下来,自己仍能跑一段路。难道这个结论错了?”

牛顿回到家,马上做起实验来。他分别在平坦和凹凸不平的路上推小车。结果,小车在不平的路上,用力一推,没走多远就停下来了;而在平坦的路上,小车却能跑很长的一段路。牛顿的结论说:“假如小车被推一下,前面没有摩擦,也没有力阻挡它,它会一直跑下去的。而一辆静止的车,没有力去推它,它会永远不动。”

后来,牛顿终于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肥皂泡上的发现

在剑桥大学毕业后的牛顿,回家探亲。一天,他和父亲去田间锄草,休息时,牛顿将蒲公英的茎条摘下,吹肥皂泡玩。吹着,吹着,他突然发现一个个肥皂泡在阳光下变得五颜六色,便奇怪地问父亲。

父亲说:“这有什么稀奇,肥皂泡本来就这样。”“不,这一定与太阳光有关,它说明阳光并不只是一种颜色。”“谁不知道太阳光是白色的?傻孩子!”“问题没这么简单,我要认真地研究一下。”这个自小就有股子“牛劲”的牛顿,一旦遇上疑惑,不弄个水落石出,是不会罢休的。

第二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牛顿收拾了一些必要的器具,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牛顿在窗前一边吹肥皂泡,一边拿着玻璃片观察起来。

当他无意间拿起一块三棱形的玻璃,对着阳光晃动时,奇迹出现了:三棱形的玻璃上呈现出了肥皂泡上的景观,但比肥皂泡上闪烁不定的色彩,显得更稳定、且分层分条呈现。牛顿看了高兴地数了起来:“红、橙、黄、绿、青、蓝、紫,啊!阳光中包括七种颜色。”

当牛顿正为自己的发现欢呼雀跃时,他马上又想到:白光既然可以散成七色,那么,七色光聚在一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白光呢?于是,他连忙试验,果然如此。

就这样,牛顿从普通的肥皂泡上,发现了光学物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理——光的色散和聚合原理。

揭开雷电之谜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一位18世纪电学史上的勇士,他曾不顾生命危险,做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利用风筝,在电闪雷鸣的时候,把空中的雷电引到地面,揭开了雷电之谜。

在这以前,雷电一直是一大谜。有的人认为它是“上帝之火”,是天神发怒的象征。后来,有科学家猜测,雷电可能是某种毒气在空气中爆炸的结果。富兰克林不同意这些观点,他认为雷电不过是自然界的一种放电现象。

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在1752年7月,他选择了一个闷热的、雷电交加的日子,带着事先精心制作的白色丝绸风筝,来到费城郊外。他准备亲自做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在风筝上安了一根尖细的铁棒,然后将风筝用麻绳系住,并在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系上一片铜钥匙和一段丝线。最后,他握住丝线,将风筝放上天。

不一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当他用手指去碰那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火花立即朝他射来。他顿时感到一阵麻木,差点被弹倒。“啊!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一样!”富兰克林在雨中兴奋地叫了起来。

后来,富兰克林根据凡是高耸的目标都容易招引雷电的现象,发明了避雷针。

避雷针很快得到了推广,从美洲到欧洲,到世界各地。这么一根小小的避雷针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使多少高楼免受了雷电的袭击。

在逆境中成长

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因为发现了“镭”而闻名于世。

居里夫人小的时候就显现出了超人的才智。她的记忆力特别强。每当哥哥姐姐念书,她就在旁边用心地听,三四岁的时候就能熟背许多诗篇了。父亲是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房间里放着不少物理仪器和矿物标本,像玻璃管、石灰岩等,小玛丽经常溜进父亲的房间,着迷地看父亲摆弄这些小东西,还不时用小手指去碰碰玻璃管。一次,她认真地拿起一个烧杯问父亲:“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父亲告诉她说:“这是烧杯,是做实验用的。”可是,她一不小心把烧杯掉到了地上,烧杯碎了。但父亲并没有责怪她,反而给她讲了许多有趣的科学故事。从此,这些故事就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正是在父亲的诱导下,她从小就对科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6岁的时候,小居里夫人上学了。她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同学们都很嫉妒她。有一次,同学们想拿她开玩笑,就把几把椅子高高地叠在她的周围,小居里夫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她一点也没觉察。等她看完书,刚抬起头来就碰到了椅子,椅子“哗啦”一声倒了一地。同学们都哈哈大笑,但她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就又埋头看书了。

苦中读书记

高尔基是前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他从10岁起就开始靠干各种杂活儿养活自己。有一次,高尔基在轮船上当洗碗工,看到厨师那么入迷地在看一本书,就问:“大叔,那里面有什么让您这么着迷?”厨师抚摩着他的头说:“孩子,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大世界。你想要什么,书里就有什么。”从此,高尔基就把读书看作“最好的事情”,只要能找到书读,就是再苦再累他也不在乎。

有一次,他到一个财主家帮工。因为一点小过错,财主就把他打得遍体鳞伤。医生看着从他的后背上钳出的42根木刺,愤怒地让他去法庭控诉财主,高尔基听了点了点头,回去了。但到财主家,高尔基提出的惟一的要求,是要财主允许他借书看,财主正在担心惹上官司,听他这么一说,爽快地答应了。小高尔基捧着书,高兴极了。

高尔基读书都入迷了,这让财主婆很生气,就想方设法阻挠他。于是,等别人都去睡觉了,他就悄悄爬起来苦读。因为财主婆不给他蜡,他就把蜡盘上的蜡油偷刮下来,装在罐头盒里,用棉线做灯芯,做成一盏灯,以致于昏暗的灯光和呛人的油烟毁坏了他的眼睛。

后来,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的精神,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伟大作家。

爱迪生孵小鸡

爱迪生小时候非常好奇。有一天,小爱迪生发现一只母鸡正在草棚里搂着一堆鸡蛋,他就天天去看。后来,忽然有一天,他惊奇地发现鸡蛋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一只只湿漉漉的小鸡!他急忙跑回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妈妈。还问:“妈妈,鸡蛋是怎么变成小鸡的呢?”

妈妈说:“那些鸡蛋在母鸡肚子底下待一段时间,小鸡就出来了。”

小爱迪生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地说:“啊,我明白了。是母鸡的体温在作怪。”“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妈妈夸赞道。

过了两天,妈妈发现小爱迪生一起床就急急忙忙地往外面走,连午饭都不回来吃。晚上回来的时候,显得很疲惫,吃过晚饭就去睡觉了。有一天,天很晚了,小爱迪生还没回来,妈妈急坏了,到处找,结果在草棚里找到了他。小爱迪生正趴在一个小窝上,窝里面有几个鸡蛋。看见妈妈走进来,小爱迪生把一个手指竖到嘴边,小声地说:“嘘!别出声,小鸡马上就要出来了。”

妈妈一听,禁不住笑了:“傻孩子,要想孵出小鸡,你就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些鸡蛋,这样才能保持恒温。可你总得吃饭睡觉啊。”

小爱迪生听了,这才沮丧地爬了起来,乖乖地跟着妈妈回家了。

水的力量

帕斯卡是法国的物理学家,小时候的帕斯卡好奇心很重,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问个为什么。

有一次,帕斯卡在小花园里看园丁浇花。忽然,薄胶皮管一下子从水龙头上脱落了下来,水“哗哗”地流着。园丁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胶皮水管套在水龙头上,没想到安装得不牢,胶皮管一下子又被水冲掉了。小帕斯卡感到不可思议,心想:为什么水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而且,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后来,帕斯卡找来一个皮球,在皮球上扎了许多小孔,又在球上连接一个圆筒,圆筒中安了一个可以移动的活塞。他把圆筒和空心球里灌满了水,然后用力一压活塞,水就从那些小孔里很均匀地喷射出来。接着,小帕斯卡惊喜地发现:如果使劲按活塞,水从各小孔喷射出的距离就远;轻轻地按活塞,水喷的距离就近。这又是为什么呢?小帕斯卡年纪还太小,弄不明白,可他却把这个问题记在了心里。

长大以后,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帕斯卡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苹果为什么落地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小时候的牛顿很“笨”,总是提出一些别人认为很“可笑”的问题。不但同学们都看不起他,就连老师也不喜欢他。

7岁的时候,牛顿和小伙伴在秋天的果园里做游戏。忽然,一个熟透的苹果落在了地上,这引起了小牛顿的注意。他停止了游戏,抬头看了看苹果树,又弯下腰捡起苹果,好奇地看着脚下的土地,自言自语道:“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呢?”

回到家,牛顿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妈妈。妈妈说:“空中的东西都要落到地面上,像抛出去的石头要落下来一样,这是自然规律。”

小牛顿对妈妈的回答不满意。第二天上学的时候,他又向老师请教。老师说:“苹果当然要落到地上,难道还会飞上天?”同学们都哄笑起来。小牛顿认真地说:“是啊,我就是不明白,苹果为什么不能掉到天上去。”老师不耐烦了,说:“要是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就去问上帝吧!”

牛顿受到了羞辱,但他并不生气,就把这个问题记在了脑子里。后来,他发现苹果落在地上的原因,是苹果和地球相互吸引的结果,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理”。

安培善动脑筋

安培出生在法国,20多岁就成为了物理学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安培从小就智力超常,被人称为神童。他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记忆力更突出。

安培的父母开了一家小商店。有一天,父母总结一个月来的收支情况,小安培在一边安静地听着。爸爸拿着帐簿开始一项一项地念,妈妈则在纸上计算。小安培听着听着,就不让爸爸念下去了。他说:“还是让我来说给妈妈听吧。”爸爸就把帐簿交给了他。没想到小安培根本就不看帐簿,一口气就把所有的收入都讲了出来,爸爸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而妈妈都跟不上他的速度了!原来,小安培前几天随便翻过这本帐簿,不知不觉就把那些数字全记下来了。

过了不久,小安培的数学计算天才也显现了出来。他根本不用在纸上运算,只要父亲说出几个数字,无论是加减乘除,他都能马上说出答案,而且绝不会有错误。13岁的时候,他已经掌握了圆锥曲线原理,而那是大学的课程。

看小安培有数学方面的天才,父亲就给他买了很多书。后来,小安培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掌握了数学、物理知识和好几种语言,还自学了《百科全书》,成为了一个博学家。

马路上的实验

苏格兰人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说起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还和他童年时期的一次经历有关呢。

很小的时候,贝尔就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喜欢自己搞一些小发明。有一次,贝尔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他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听筒,然后让同学把听筒的一头放在耳朵上,自己对着另一头说:“喂,喂,你们听见了吗?我是科学家贝尔!我是科学家贝尔!”

同学们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但嫌教室太小了。贝尔想了想,就跑到水房拿来了一根长长的胶皮水管,连到听筒上。小伙伴们就跑到学校外面,隔着街道玩起了通话游戏,开心极了。

小伙伴正玩到兴头上,一辆漂亮的马车驶过来。经过贝尔身边的时候,马腿忽然被胶皮水管绊了一下,于是马车一下子就撞到路灯柱上!这时,从车上跳下一位绅士来,他生气地对贝尔说:“小家伙,你在干什么?”

贝尔抱歉地说:“对不起,先生,我们在试验远距离通话呢。”

绅士听了,惊奇地说:“了不起的孩子,你还想做什么?”“你看,我们现在能听见对方说话,可是却看不见对方的脸了。我将来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小贝尔坚定地说。

后来,贝尔成功地发明了电话机,还为电视的发明做出了贡献。

课堂里的爆炸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小的时候,父亲自己开了一家小药房。看着父亲在药房里调制出各种药物、颜料,就像变魔术一样,小李比希感到很羡慕。

小李比希上学了。放学后,他经常到药店帮忙。有一天,有人来买炸药,父亲就配制了炸药,又制造了雷管。这一切都让小李比希看在眼里。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同学们经常在放学后去池塘里摸鱼,可每次都失败而归。要是做几个“小炸弹”卖给同学们,那不就可以“炸鱼”了吗?而自己也有零花钱了……想着想着,小李比希竟乐了起来。

于是,小李比希就瞒着父亲动手研制起“小炸弹”来。经过几次实验,“小炸弹”终于试制成功了。他把小炸弹带到学校,同学们围着他一抢而光。

有一天,小李比希又偷偷把小炸弹带进学校,准备卖给同学们。谁知在上课的时候,那些小炸弹竟莫名其妙地爆炸了,巨大的响声惊动了整个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吓得躲到了桌子下面。学校查明真相,就把小李比希开除了。

父亲没有责怪小李比希,反而鼓励他继续学习,还带着他一起做试验。后来,李比希21岁时就被一家著名的大学聘任为化学教授,成了著名化学家。

卖风筝的两兄弟

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城里有两个男孩,一个名叫奥维尔,另一个叫威尔伯,他们就是后来的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

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机械修理工,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莱特兄弟从小就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他们更喜欢自己鼓捣一些小发明。有一天,兄弟俩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展翅飞翔的老鹰,哥哥说:“要是我们也能在天上飞,那该多好啊!”弟弟马上跳了起来:“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

从此以后,莱特兄弟每天都去郊外去放风筝,引得小伙伴们也都喜欢上了这项活动。但是,风筝经常在空中被风吹破了,这让小伙伴们都很沮丧。莱特兄弟就常常琢磨,怎样才能使风筝更结实,飞得更高呢?他们找来了最好的纸张、竹片,开始研究起来。

经过好几次的失败,莱特兄弟的新风筝终于成功了,不但很结实,而且飞得高,总是在比赛的时候得冠军。小伙伴们就缠着他们,纷纷要求把风筝卖给他们。于是,两兄弟就又做了好多风筝出售,挣了不少的零花钱。后来,莱特兄弟刻苦钻研飞机制造技术,终于把童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屈原的读书洞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从来也不贪玩。只是周围的邻居经常吵闹,小屈原很为这噪音苦恼。

有段时间,屈原总是很晚才回家。姐姐觉得奇怪:“难道弟弟放学后去玩了?”她决定要弄清楚原因。

一天,放学的时间到了,姐姐就悄悄地藏在一棵大树的后面,想看看小屈原到底去哪里。不一会儿,屈原出了校门,然后就朝后山坡走去,一直走到一个小山洞口,头也不回就走进去了。姐姐见屈原走进了山洞,以为他去解手了,就在洞口旁静静地等着。

等了半天,屈原还没出来。姐姐着急了:难道弟弟出什么事了?就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山洞。她看见洞顶上有一个脸盆大的圆孔,光线透过圆空直射下来,照在小屈原的身上,他正拿着竹简低声地吟诵着。

小屈原看见姐姐进来了,就笑着说:“姐姐,这里的环境多好啊,正适合我读书。”姐姐见小屈原这么用功,就心疼地说:“天色晚了,回去吧!”姐弟俩于是手挽手走出了山洞。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个山洞叫作“读书洞”。

凿壁偷光读书

匡衡小时候,非常渴望成为有学问的人,但家里很穷,没钱让他上学,他就常常向别人借书读。天黑了以后,因为家里点不起油灯,匡衡就无法看书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有一天夜里,匡衡正躺在床上想心事。忽然发现地上有一丝光亮。小匡衡起身一看,原来是墙裂了一条缝,邻居家的灯光从这条缝里透了过来。匡衡十分高兴,就想借着那道光线读书,可惜光线太弱了,根本看不清楚书上的字迹。于是,匡衡悄悄地用小刀把那条裂缝挖大了一点,这样透过来的光线就变粗了,书上的字迹就显得很清楚了。从此,匡衡每天等天一黑,就靠近墙壁上的小洞读书。后来,邻居把裂缝堵上了,小匡衡又没办法在晚上读书了。

一天,正当匡衡苦恼的时候,屋子里飞进来了一只小萤火虫,在匡衡的面前转来转去。匡衡突然觉得眼睛一亮,他赶紧起床,跑到院子里,捉了好多小萤火虫,然后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纱布包里。啊,萤火虫发出的光足够用来看书了!小匡衡高兴地跳了起来。

灯光的问题解决了,小匡衡就四处去找书读,许多好心人也都愿意把书借给他。正是靠着勤奋学习的精神,匡衡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爱提问的张衡

我国东汉时期有个科学家叫张衡,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张衡小时候勤奋好学,尤其对小发明感兴趣。一天,他到铁匠铺去送一封信,见铁匠在打造铁器,不禁看得入了迷。他问铁匠:“您能告诉我铁是从哪里来的吗?”铁匠看了看他,说:“这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说得清的,你到河边去看看就明白了。”

张衡听了铁匠的话,就跑到河边,见岸边有一座炼铁炉冒着浓烟,石匠正把一筐筐的石头往炉门里送。张衡奇怪地问:“你们烧石头干吗呢?”“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头,这是铁矿石。”石匠大声地告诉他。

张衡知道了铁的来历,很高兴,就围着炼铁炉转了一圈。忽然,他又有了疑问。他发现每个炉子边都有几只风箱在往里鼓风,但没有一个人在拉风箱。

张衡又问:“没有人拉这些风箱,它为什么能鼓风呢?”石匠正忙着手里的工作,没空儿回答他,就指了指河面。

张衡顺着石匠的手指一看,原来河上筑了一条大坝,河水从高处跌落下来,带动了一个大水轮,有一根铁链子连着水轮和风箱,随着水轮的滚动,铁链子就一松一紧地拉动着风箱。

张衡看了这个装置,心里很佩服。从此,他对发明的兴趣更浓了。

王羲之苦练书法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从4岁开始练字,他的父亲很注重对他的启蒙教育,经常带着他去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卫夫人那儿去做客,后来,卫夫人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收为自己的弟子。12岁那年,他偷偷拿了父亲的一本叫做《笔谈》的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父亲发现后,就说:“你年纪太小,还看不懂,等你大了再读吧。”没想到王羲之大声地说:“我读得懂!”还把自己对书的理解讲给父亲听。父亲听了,觉得很惊异,就把书送给了他。

王羲之得到了《笔谈》,如虎添翼,写字的水平迅速提高了。有一天,卫夫人感叹地说:“他一定是得到了写字的秘诀,我已经教不了他了。”从此,王羲之就自己练字了。

王羲之练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练字上。他家门口有一个水池,王羲之天天都在水池里洗毛笔,日久天长,水池的水都变黑了。

就这样,王羲之终于练出了一手好字。他写的《兰亭序》被称作是“天下第一行书”,只是已经失传,据说是唐太宗因为太喜欢它了,就把它带到了自己的坟墓里,成了千古之谜。

聪明的曹冲

曹操的小儿子曹冲从小就异常聪明,人称神童。曹冲6岁的那年,东吴的孙权给曹操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围着大象看了一会儿,转身对部将们说:“这头大象好威风啊,你们谁能称出它的重量?”

部将们看着大象,觉得足有几千斤重,到哪里去找称得起这么重东西的秤呢?于是,一个粗鲁的将领提议把大象杀了,再割成几块,这样就能称出它的重量了,曹操生气地说:“除了这个笨法子,你们就没主意了吗?”在场的人大眼瞪小眼,都摇了摇头。

这时,小曹冲从曹操背后站了出来,奶声奶气地说:“我有个办法,不用宰杀大象,就能称出它的体重。”曹操看了看曹冲,说:“好吧,你说说看。”

曹冲大声地说:“您叫人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上齐水的地方刻下个记号之后,把它牵下船来,然后将石头一块块地搬到船上,等船沉到刻记号的地方,就再把这些石头搬下来,分别称出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好办法。”曹操高兴地说。于是他就命人按曹冲说的办法去做,很快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那些部将们见了,连声说:“想不到我们还不如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聪明。”

徐光启掐嫩芽

徐光启是明代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善于观察,还喜欢动手实践。

有一年,徐光启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家的果园里有几棵苹果树,其中有一棵去年被雷劈过,只剩下了一根枝条。徐光启每次到果园去的时候,都很担心这棵树能不能活下来。秋天来临了,徐光启惊奇地发现,那棵苹果树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惟一的一根树枝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比别的苹果树结的苹果又多又好!这是为什么呢?他想啊想,终于得出了答案。

第二年的春天,父亲在地里种下了棉花。棉花很快发芽了。

有一天,父亲来到地里,突然发现徐光启正蹲在棉花苗旁边鼓捣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他把棉花苗上面的嫩芽都掐了下来!父亲生气地说:“自己家的棉花苗都不知道珍惜,看你冬天时穿什么!”徐光启抬起头来,说:“棉花芽太多了,每个小芽吸收的养分都不够,所以长得就小,产量也少。我把多余的掐去,剩下的小芽就能长得更好”。父亲不相信,就不让他再干下去了。

秋天到了,被徐光启掐过的棉花果然长得又大又好,产量也明显的高,父亲这才相信了他的话。

后来,徐光启成了著名的农学家,还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农业专著《齐民要术》。

小“神童”拜师

柳公权是唐代的大书法家,小时候就被人称为“小神童”。听大家都这样称呼自己,柳公权自己也得意起来。

一天,柳公权和小伙伴们在村子边的大树下写字。他很快写好了,洋洋自得地说:“看看,我的字写得又快又好。”小伙伴们也都很佩服他。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汉挑着豆腐担子走了过来,对他说:“算了吧,我看你这几个字写得就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你怎么还有脸吹牛呢!”柳公权心里很不高兴,老汉接着说:“不服气吗?我用脚写的字都比你的好!不信你明天到邻村去找我。”

第二天一大早,柳公权就到了邻村,果然在村口的一棵老槐树下,又发现了那个卖豆腐的老人,老人用左脚按着纸,用右脚的脚趾夹着一支毛笔正在写字。柳公权一看老人写的字龙飞凤舞,比起自己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他心里既惭愧又羡慕,就跪倒在地上要拜老头为师。老头推辞不过,便用右脚写下了四行诗句:“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明白这就是写字的诀窍。从此他发奋练字,再也不敢自满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