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成语(小学版) 5~6年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10:15:47

点击下载

作者:《画说汉字》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画说成语(小学版) 5~6年级

画说成语(小学版) 5~6年级试读:

前言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很多成语都是汉语的活化石,它记录了古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并且至今还活跃在日常语言生活中。成语和古代汉语、传统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借助成语,我们可以简单而准确地一窥传统经典的精妙,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还可以学习做人的道理。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语是学习汉语、接触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

成语言简义丰,一个成语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往往大有来历,意蕴丰富。这对还处于汉字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材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编撰了这套《画说成语》,帮助孩子逐步轻松掌握成语。一、与新课标对接,打通课堂内外,循序渐进学成语

小学生的知识量和学习能力日新月异,如何选择适合当下孩子的学习内容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学习内容太简单,起不到提升的作用;太难,学生学起来就会很吃力。只有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才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获得成长。

这套《画说成语》与语文新课标、新课本对接,把成语落实到课本中的每一课、每一页。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进度来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学习,家长也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内容。这套《画说成语》将小学成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共三册,收录了新课标要求掌握及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成语1500 个。本册收录的500 个成语,涵盖了新课标要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掌握的全部成语。为了方便读者查阅,书中收录的成语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孩子可以在每课的学习之后,借助《画说成语》巩固课内学习的成语,并进行深入理解和扩展延伸。借助于《画说成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基础,循序渐进来学习,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步前进。二、调动形象思维,理解记忆,科学有效学成语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建立起来,偏向形象思维的小学生非常热爱图画式的表达。图画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总是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小学生而言,通过图画学成语,无疑是有趣而轻松的。《画说成语》中收录的所有成语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图片,从而让孩子在有趣的读图过程中燃起学习成语的热情,在直观的感受中轻松掌握成语。

成语的写法、意义和用法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运用成语。但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学起来有些枯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仅会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事倍功半。与之相比,通过成语故事来学习成语不仅会事半功倍,还能让孩子对成语产生兴趣。成语故事往往蕴含了成语的来历、意义和使用语境。通过成语故事,学生能够厘清成语的来龙去脉,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能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快速记忆、运用成语。《画说成语》中近一半的成语都有成语故事,而且大都情节曲折、语言浅近,能让孩子在情境中轻松掌握成语。三、学成语,了解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积淀

在最新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增幅高达百分之八十,这凸显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课本中经过精心选编的古诗文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学习它必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但古诗文远离生活语境,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很吃力。而成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它记录了汉语的发展变化,很多字的古义都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古汉语已经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成语依旧活跃在我们的日常语言生活中。可以说,成语是沟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座桥梁,是走入传统文化大门的一条捷径。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而要借助它的翅膀,飞往更为广阔的天地。本书中对成语详尽的解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成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成语走向更精彩的世界。成语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文化典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去感受中华历史的浩瀚与厚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学生通过学习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提升文化素养,形成自己的文化积淀。

安然无恙

词性:褒义

释义  安然:平安。恙:疾病。原指人平安无事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完好,未遭损害。

典故  《战国策·齐策四》:“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课标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新型玻璃》

近义  完好无损、平安无事、安然无事

反义  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造句  海面上起了风暴,还好有灯塔的指引,船员们才全部回到了陆地,安然无恙。成语故事 

公元前266年,赵国太子丹继位。因为太子丹年纪还小,所以由赵威后主管朝政。齐王派使者出使赵国,赵威后见到使臣后先问了齐国的收成,然后才问齐王的身体是否无恙。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您见了我之后,不先问齐王,而先问收成和百姓,怎么能把齐王放在后面?”赵威后说:“不是的。假如没有收成,百姓怎么安居乐业?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又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的时候可以舍本逐末吗?”齐国使者听后,一时说不出话来。

安营扎寨

词性:中性

释义  扎寨:修起栅栏。原指部队扎起帐篷、修建栅栏,驻扎下来。现在泛指兴建劳动或工作营地。

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教且安营下寨,再作商议。”

近义  步步为营、安家落户

反义  班师回朝、拔寨起营

造句  登山队在大山里走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他们就在山腰安营扎寨,稍作休息。

按图索骥

词性:含贬义

释义  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

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课标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学会看病》

近义  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刻舟求剑

反义 不落窠臼、见机行事

造句  他办事总是用原来的老办法,可是时代发展变化了,这样按图索骥怎么能行得通呢?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名叫孙阳。他把自己的相马经验写成了一本叫 《相马经》的书。孙阳有一个儿子,熟读了这本书后,认为领悟到了父亲的真传,便拿着《相马经》到处去找好马。一天,他在路边看到一只癞蛤蟆,前额和《相马经》上好马的特征相符,就以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然后把那只癞蛤蟆抓回家,跑去告诉父亲:“我找到了一匹好马,和你书上画的好马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而已。”孙阳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这马太喜欢跳了,不好骑啊!”

暗度陈仓

词性:贬义

释义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在正面迷惑敌人,却从侧面突袭。也指暗地里进行活动。

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近义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瞒天过海

反义  明目张胆、明火执仗、光明磊落

造句  他们先和对手和解,表示要退出这场竞争,然后又暗度陈仓,利用新品牌迅速占领了市场。

成语故事 

楚汉之争的时候,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怕被项羽怀疑,遭到杀害,从咸阳回汉中的时候,便把栈道烧毁了,表示自己再也不进入关中。之后,刘邦拜韩信为将军。韩信领兵后,表面修建栈道,造成要从栈道进军关中的假象,实际上则和刘邦一起率领主力部队暗中从陈仓小道出击咸阳。不久驻守关中的雍王章邯便接到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经攻入关中,陈仓被占,守将被杀。章邯看到大势已去,便自杀了。驻守关中的另外两名大将司马欣和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暗无天日

词性:贬义

释义  天日:天空和太阳,借指光明。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社会在反动势力的统治下一片黑暗。

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课标  肚子里暗无天日,又无观众,没情绪,不过瘾,我便“大闹天宫”。——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八课《我的舞台》

近义  昏天黑地、不见天日

反义  重见天日、大放光明

造句  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暗无天日的旧时代的结束,人们迎来了可以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成语故事 

清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朱宏祥的人,他上任闽浙总督不到半年,就使广东全省利兴弊除。朱宏祥到任以前,这里往来的商旅经常遇害,有人报官,但就是找不到凶手。朱宏祥一到任,知情人认定他是清官,就去告诉他凶案是老龙舡户干的。朱宏祥听到报告后就立刻派人到老龙津这个地方去捉拿凶手,一共擒获了五十多名驾船人。经审讯,才知道他们是以舟渡商旅为名,骗客人上船,然后通过放蒙汗药或者烧闷香的方法令客人昏迷,之后下手杀害。这些无良的船商草菅人命,把广东弄得暗无天日。

黯然神伤

词性:中性

释义  黯然:沮丧的样子。形容由于心情悲伤、沮丧,而面带感伤的神色。

典故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课标  路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编织他的悲惨身世。——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近义  黯然泪下、黯然销魂

反义  悠然自得、兴高采烈、眉开眼笑

造句  他最近因为家庭变故,黯然神伤,做什么事都提不起来精神。

黯然失色

词性:中性

释义  黯然:暗淡的样子。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指心情不好,无精打采的样子。

典故  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近义  黯淡无光、相形见绌

反义  光彩夺目

造句  他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同台的演员和他比起来都黯然失色。

昂首阔步

词性:多含褒义

释义  昂:仰,高抬。抬着头大步向前走。多用来形容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典故  老舍《鼓书艺人》第二十四章:“新郎昂首阔步,在她身边迈着鸭子步,为的是显摆他那马靴和银马刺。”

近义  昂首挺胸、高视阔步、气宇轩昂

反义  垂头丧气、畏缩不前

造句  只见李凌分开人群,昂首阔步地走到舞台前面,在聚光灯的照射下,他显得气度非凡。

八拜之交

词性:中性

释义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指朋友结为异姓兄弟。也指结拜为兄弟姐妹关系。

典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近义  金兰之好、八拜为交

反义  一面之缘、九世之仇、萍水相逢

造句  我们的父亲是八拜之交,感情深厚。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李稷的人,他对人傲慢无礼。文彦博听说后心中有些不愉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来说,他是晚辈,他这么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担任了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前来拜访。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等了好长时间才出来见他。见面后,文彦博说:“你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好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

拔地而起

词性:中性

释义  拔:动词,意思是陡然耸立。山峰、植物、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形容从地面上突兀而起,非常陡峭、高耸。

典故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桂山》:“夫其尖翠特立,无不拔地而起,绵延数百里,望之不见首尾,亦云盛哉!”

课标  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六年级上册第四课《索溪峪的“野”》

近义  高耸入云

反义  从天而降

造句  这几座山峰拔地而起,像一把把利剑直插天空。

白手起家

词性:褒义

释义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人在没有基础、没有资金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创下一番事业。

典故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十:“白手起家,勿在他人脚跟下凑泊。”

近义  自力更生、筚路蓝缕

反义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造句  当年他白手起家,起早贪黑地工作,才创下了今天这份家业。

成语故事 

唐朝有一个叫窦乂的人,他从十五岁起便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当时窦乂的舅舅回家,给大家带回了闻名遐迩的安州丝鞋。窦乂便把鞋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了五百铜钱。后来,窦乂对榆荚感兴趣,开始大量搜集榆荚,并用上次卖鞋的钱买了两把铁铲,种起了榆树苗。经过精心培育,榆树长大了。窦乂把榆树按柴火、屋梁分类售卖,赚了不少钱。再后来,他又做法烛生意,也赚了不少。以后窦乂瞄准了店铺经营,买下了一片洼地,经过一番整治,那片地成了每天获利数钱的商业区。一直到明代,那些店铺仍然还在。窦乂就这样白手起家,最终积攒下了万贯家财。

百折不挠

词性:褒义

释义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定,即使受到挫折,也绝不放弃。

典故 东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课标  经过工作人员百折不挠的奋斗,青藏铁路终于成功修建。——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

近义  百折不回、坚持不懈、坚忍不拔

反义  一蹶不振

造句  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想要完成,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桥玄的官员,他品行端正,疾恶如仇。当时有个人叫羊昌,他仗着大将军梁冀的势力,肆意妄为,祸害百姓。因此,桥玄向刺史周景请求彻查羊昌的罪行。他上任后,立刻收捕了羊昌的门客,详细地调查他的罪行。大将军梁冀知道后,立刻给桥玄传递赦免文书,要求放了羊昌。周景按照梁冀的意思召回桥玄。但是桥玄顶住压力,只是把文书交还回去,然后继续调查羊昌的罪行。最后,桥玄查清了羊昌的罪行,并把他押解进京。桥玄因此而出名,人们都称赞桥玄“百折不挠”,传颂他的高风亮节。

半壁江山

词性:中性

释义  半壁:半边。江山:国家的领土。指国家遭侵略后保存下来的部分国土。也指被敌人占领的部分国土。也比喻占某个领域份额的一半。

典故  清·钱彩、金丰《说岳全传》第六十四回:“我父亲在牛头山保驾,朱仙镇杀退金兵,才保得这半壁江山。”

近义  半壁河山

反义  金瓯无缺、一统河山

造句  北宋本是一个大国,最后却被迫纳贡称臣,只剩下东南的半壁江山。

饱经风霜

词性:中性

释义 饱:充分的。经:经历。风霜:比喻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艰苦的生活和斗争。

典故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课标  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色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近义  饱经沧桑、历尽艰辛

反义  一帆风顺、养尊处优

造句  他这些年虽然饱经风霜,但是脸上依然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抱残守缺

词性:贬义

释义  抱:抱着,不放下。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第六》:“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近义  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反义  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改弦更张

造句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一味地抱残守缺只会被时代抛在后面。

成语故事 

西汉大文学家刘向有一个儿子叫刘歆。刘歆在汉哀帝时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他经常向汉哀帝上书,建议派专门的官员来研究《左传》,引起了同僚的不满。刘歆就指责他们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最后,由于寡不敌众,刘歆被同僚挤出了京城,去河内郡做了太守。

抱薪救火

词性:贬义

释义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灭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阻止灾祸,反而使灾祸更加严重。

典故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第十四》:“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近义 火上浇油、负薪救火、扬汤止沸

反义  釜底抽薪

造句 遇到突发情况,一定要冷静思考,鲁莽行动无异于抱薪救火,只会使事态恶化。

成语故事 

战国末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不断吞并邻近的国家。有一次,秦国派兵攻打魏国,由于魏国兵力太弱,最后被秦军打败了。段干子提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苏代的反对。他说:“秦国的目的就是吞并魏国,割让土地满足不了秦国的野心,这就像抱薪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魏王没有听取苏代的建议,还是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但秦国根本不满足,仍然继续攻打魏国,最后弱小的魏国就被秦国消灭了。

悲欢离合

词性:中性

释义  悲伤、欢乐、离散、团聚。泛指生活中在各种境遇下的不同心情。

典故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课标  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近义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反义  平淡无奇

造句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半个世纪里的悲欢离合。

成语故事 

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他们从小在一起生活、读书,感情深厚。后来,他们同时考上了进士,入朝为官,但是也从此分隔两地。有一次,正赶上中秋佳节,但是兄弟二人也无法团聚。苏轼非常怀念弟弟苏辙,就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意思是说人生在世难免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希望我思念的人能够平平安安,共同享受这皎洁的月光。

悲天悯人

词性:褒义

释义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天:天命,指时世。指哀叹时世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典故  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逸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近义  恻隐之心

反义  幸灾乐祸、自得其乐

造句  他不仅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且还身体力行,常常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给身边的人们送去温暖。

闭目塞听

词性:贬义

释义  塞:堵塞。听:指耳朵。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典故  东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

近义  充耳不闻、闭关自守、视而不见

反义  广开言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造句  一个闭目塞听的领导,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敝帚自珍

词性:中性

释义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当成珍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典故  南宋·陆游《初夏幽居》之二:“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近义  敝帚千金

反义  视如敝屣

造句  这支笔虽然坏了,但它跟了我很多年,敝帚自珍,总舍不得扔掉。

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公孙述在成都登基称帝。于是,汉光武帝刘秀便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一起去讨伐。汉军进军神速,经过几场血战之后,占领了成都,取得了胜利。之后,吴汉下令屠城。刘秀听说后,指责吴汉说:“老百姓家里的破扫帚对他们来说也价值千金。我们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于是,吴汉便打消了屠城的念头。

碧空如洗

词性:中性

释义  碧空:浅蓝色的天空。天空像被洗过一样碧蓝、明净。形容天气晴朗。

典故  沈从文《长河·秋(动中有静)》:“其时碧空如洗,有一群大雁鹅正排成人字从高空中飞过。”

近义  万里无云、风和日丽

反义  阴云密布

造句  春日,碧空如洗,绿草如茵。孩子们奔跑着放风筝,大大小小的风筝点缀在透蓝的天空中,美丽极了。

鞭辟入里

词性:褒义

释义  鞭辟:激励。里:衣服的最里层。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形容学问扎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典故  北宋·程颢《师训》:“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近义  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力透纸背

反义  隔靴搔痒、蜻蜓点水

造句  面对这么复杂的问题,他分析得鞭辟入里,有理有据,真是让人佩服。

标新立异

词性:中性

释义  标:表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和别人不一样。指提出新的见解或创造出新样式。也指为了突出自己,故意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吸引人。

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四》:“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课标  怀特森先生这种标新立异的教学方式使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我受益终身。——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

近义  独树一帜、

别出心裁

、独具匠心

反义  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造句  在这个很久都没有任何变化的小镇,她的这一举动真是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词性:褒义

释义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法与众不同。

典故  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课标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近义  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反义 鹦鹉学舌、照猫画虎、因循守旧

造句  晚会上,他们俩别出心裁,表演了一段相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别无长物

词性:中性

释义  长物:多余的东西。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在用来形容贫穷。

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近义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反义  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应有尽有

造句  经历了一场灾难之后,他身上别无长物,成了一个穷光蛋,小偷见了他也要绕道走。

成语故事 

东晋有一个叫王恭的读书人,他生活十分俭朴,不贪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年,他的同族王忱来看望他,两个人坐在一张竹席上高兴地聊着天。聊着聊着,王忱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觉很舒服,就连连称赞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给他一张竹席。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把这张竹席送给了王忱。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只好改用草席了。王忱知道后,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恭表示歉意。王恭笑了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兵不厌诈

词性:中性

释义  兵:用兵,战争。厌:排斥,嫌弃。诈:欺骗。作战不排斥用诡诈、欺骗的手段来迷惑敌人。

典故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近义  兵不厌权

反义  先礼后兵

造句  咱们这次可以假装失败,引诱敌人进攻,毕竟兵不厌诈嘛!

成语故事 

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在城濮对阵。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说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该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的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来迷惑对方。”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了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用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战争以晋国的胜利告终。

秉烛夜游

词性:中性

释义  秉:拿,手持。手持蜡烛在夜间行游。比喻及时行乐。

典故  《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课标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第一课《养花》

近义  及时行乐

反义  彻夜苦读

造句  元宵佳节,人们秉烛夜游,街上灯火通明,好不热闹。

成语故事 

曹丕在做魏国世子的时候,跟吴质的交情非常深。建安二十二年,魏国发生了大范围的瘟疫。那段时间,像刘祯、陈琳、王璨等好几个有才能的人,都因为得了痢疾而病亡。面对这样的情景,曹丕便给吴质写信,劝他珍惜眼下的大好时光,及时行乐。在这封信中就有“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的句子。后人用“秉烛夜游”来比喻及时行乐。

并行不悖

词性:中性

释义  并:一起。悖:违背,冲突。可以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典故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近义  并驾齐驱

反义 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造句  这两个计划目的相同,可以一起实施,并行不悖。

不敢越雷池一步

词性:多含贬义

释义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多指保守,或让人不敢进犯。

典故 《晋书·列传第四十三·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近义  故步自封、谨小慎微、画地为牢

反义  大刀阔斧、敢作敢为

造句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老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信息,实现个性化教学,而不是照着教科书生搬硬套,不敢越雷池一步。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士族权贵之间的战争不断发生。其中,将军庾亮执掌中央大权,势力最为强大,因而非常受晋成帝的赏识。对此,苏峻将军感到极为不满,于是命令部下讨伐庾亮。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驻守雷池的温峤那里,他听说庾亮被围,立刻集合军队前去救援。不料,庾亮写信叫他驻守雷池,不要越过雷池一步,因为雷池一旦失守,历阳也就保不住了。于是温峤驻守雷池,不敢越雷池一步。苏峻见历阳久攻不下,便退兵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