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解读哲学用语事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3:14:23

点击下载

作者:小川仁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完全解读哲学用语事典

完全解读哲学用语事典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完全解读哲学用语事典作者:小川仁志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3ISBN:9787568015639本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为什么这是一本划时代的事典?

◆希望设法解决哲学用语艰涩难懂的问题[1]

本事典大胆采用了超译的翻译手法(即将原文转换成简单的一般用词),挑战艰涩难懂的哲学用语。哲学用语之所以艰涩难懂,往往被归咎于翻译。而我就是想要改变这种情况。

追根究底,这些艰涩的译文主要源自于明治时代的思想家——

[2]西周。将“Philosophy”一词译作哲学的人就是他。出现在本书中的多数词汇,也都是出自他的翻译。就这层意义而言,西周当然是一位将西方哲学引进日本的伟大人物。但问题在于,他过度拘泥、过分讲究,反而使许多译词变得让人不知所云。

其实,考察德语、法语的原文就会发现,这些哲学用语几乎都是通俗易懂的一般词汇。但为了与其他用词有所区别,才硬是被翻译成奇怪的语言。语言是活的,这些译文照理说也应该与时俱进才对。然而这种任谁都觉得难懂的翻译为什么又会被沿用至今呢?其实,这和日本哲学界的不良传统脱不了关系。

换言之,日本的哲学研究者大多都重视传统,他们总摆脱不了直接承袭前人所构筑的见解的习惯。只要没人提出异议,上述状况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我对这种情况一直感到不解。一般人对哲学敬而远之,不都是因为持续沿用艰涩难懂的用词的缘故吗?那么,真的有必要使用如此艰涩难懂的词汇吗?难道不能转换成更简单的说法?自从我与哲学结缘后,就始终抱有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在高中时我就决定大学要念法学院,但是因为对伦理课所学的哲学用语,出现了某种排斥反应,结果我成了一个上班族。在[3]中国重新检视了自己的人生后,有将近四年的时间落得当飞特族维生的下场。直到三十岁二度就业进入市公所工作,接着进入研究所重新念起哲学,才总算踏入哲学的世界。我在成为哲学研究者前,可说是绕了好长一段冤枉路。那么,会不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因而错失了与哲学结缘的机会呢?

如果连我这种有过普通工作经历的哲学研究者,都不针对这个问题做点事,哲学会不会永远都被当作是学者或知识分子的装饰品?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决定自告奋勇,揽下这桩艰难的工作。

◆了解哲学用语,在哲学以外的领域也能派上用场

在完成本书后,我相信有更多人会因为本书而对哲学产生亲近感。本书所提供的知识,在阅读哲学书籍时当然会有重要作用,对于其他活动,比如阅读评论文章或听学者讲演时,也都能派上用场。因为本书所介绍的许多哲学用语,也经常出现在哲学书籍之外。

有些哲学用语甚至还被用于日常对话中。譬如在公司会议或聚餐席间听到某人无意间提及相关词汇,自己却心想“虽然听不懂,但是要问是什么意思也太丢脸了”,相信每个人至少都有过一次这样的经验吧。因为艰涩的哲学用语从明治时代以来便深植日本社会,以至于我们接触到的机会相当多。基本上,除了本书之外,坊间也有一些为了满足这类需求的哲学用语解说书籍。可惜往往都流于长篇大论,对一般人来说反而更难理解。另一方面,虽然现在已迈入搜寻网络就能找到解答的时代,但遗憾的是,哲学用语浅显易懂的译文却遍寻不着。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理由很简单。若是过度简化哲学用语,就会产生改变原词义的可能。所以,译文往往会自创新词,或者直接采用音译等方式处理。然而,这么做不过是一种逃避,让自己停止思考罢了。我之所以会做好遭受批判的心理准备,想要突破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无论如何都想克服这样的问题。

◆本书可作为事典“使用”,也可作为入门书“阅读”

本书并不只是单纯列出浅显易懂的超译译文,为了避免读者误解,在充分说明词汇意义之余,也会提及最初使用该词汇的哲学家及其重要思想,与该词汇相关的事项等。换言之,本书不仅是一本可以翻查的事典,也是一本可以“快乐学习哲学基础知识”的读物。

此外,书中也会呈现传统哲学用语在什么情况中被如何使用,还会附上使用范例。只不过,若在日常会话中滥用相关词汇,或许会被他人嫌弃“到底在说什么艰涩的东西啊?”这点还请读者多加注意。所以我反而会建议各位利用我的超译,换句话去说那句话。

接下来是题外话,在我主持的“哲学咖啡馆”中,由于参与人士从初中生到年长者都有,所以我们有一个规则是“讨论时不使用艰涩的哲学用语”。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能够顺利地进行深度交流。

本书所挑选的一百五十个哲学用语,是每本事典都会收录的重要词汇。排列顺序方面,也不是单纯根据日语五十音排列;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乐在其中,我试着根据如使用频率,或与原词义相异的词汇等独创分类来区分各章。

总之,编写事典向来是一件浩大工程。而这浩大工程仅凭单一作者、编辑之力在几个月之内完成,在专家看来或许会有不够精确之处。不过就像前面提到的,愈讲究精确就愈艰涩难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本书的目的始终在于,帮助一般人能够大致理解哲学用语。虽然[4]它不是维基百科全书,却也随时处于开放的状态。如果这些内容能随着各位读者的实际使用而更为提升和优化,本人将深感荣幸。

[1] 此为日本“学院出版社”(Academy Shuppan)提倡的翻译新法。有别于“直译”或“意译”等传统翻译概念,将“意译”进一步延伸,主张即便牺牲对原文的忠实,也要以读者易读、易懂为翻译最高指导原则,有时也会大幅原文,虽遭受“不忠于原文”的批判,不过该社出版的“超译系列书籍”却相当受读者欢迎。

[2] 西周(にしあまね,1829~ 1897年):明治初期的启蒙思想家,奠定日本哲学思想基础的重要推手。

[3] “freeter”的音译,是和制英语“ freelance arbeiter”的简称,意指以全职员工以外的身份(如打工、兼职等方式)维持生计的人,也就是自由兼职工作者。但与台湾学者专精但选择以工作室或个人形式接工作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不同。意指没有正式工作的自由工作者。

[4] Wikipedia,对所有网友开放的、可共同编写的网络百科全书。本书构成与使用方式第一章经常耳闻目睹、频繁运用的词汇讥讽 (irony)

〔超译〕委婉让对方察觉的做法《用例》

前几天,有人对我说:“年轻还真好呢。”但事后想想,那好像是对年轻的我很莽撞的讥讽。

讥讽这个字在日文中常被翻译成“挖苦”,带有不怀好意、拐弯抹角指责对方的意思。比如对奇装异服的人说“你这身打扮还真是独特呢”的状况,就符合这个词汇的意思。

在哲学范畴中,讥讽一词源自于希腊文“eironeia”,意指巧妙利用词语的表面意义与原始含义的差异,委婉使对方察觉的做法。

最有名的例子是苏格拉底的讥讽。他在面对别人的提问时,总是一边佯装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然后一边揪出对方的矛盾之处。事实上,讥讽后来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手法的核心,又被称作“问答法”或“助产术”。苏格拉底当初并非不怀好意,纯粹只是想通过掩饰之词来探求真理。换言之,讥讽也可说是探求真理的方式。

仔细想想,当我们在挖苦某人时,也希望对方能够探究话中的深意。好比前文中“你这身打扮还真是独特呢”的说法,或许会促使对方思考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否真的很独特,然后察觉自己穿的的确是奇装异服。

在苏格拉底之后,讥讽开始被用于负面含义。特别是在艺术、浪漫主义文学中,讥讽被批判为呈现出偶然遭受摆布、没完没了的人生。但同时,却也能从中发掘创造出美丽泉源或生命能量的可能性。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以“辩证法”探求真理。虽无遗留任何著作,不过仍可从其弟子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申辩篇》(Apology of Socrates)等著作中了解其思想。愤懑 (ressentiment)

〔超译〕输不起《用例》

自己进不了大公司就算了,还莫名其妙地指责别人说“那种公司不怎么样”,这根本就是愤懑嘛。

这个词汇多半被译为“怨恨”或“妒忌”,不过在哲学中,语义有些不同。“ressentiment”原为尼采所创用的哲学用语。根据尼采的说法,意思是弱者不及强者,因此充满复仇的欲望,而此时所产生的情绪,就称为愤懑。就这层意义来说,愤懑比起怨恨或许更贴近输不起。

换言之,强者一般都自诩为良善的一方,相对地将弱者视为拙劣的一方。面对这种擅自将人贴上标签的做法,弱者当然会心生不满,进而对强者心生怨怼。但是,由于弱者没有力量,实际上并无法对抗强者,扭转彼此间的关系。

于是,弱者就会开始深信自己才是良善的一方,认为不起身抗衡是因为其良善的本性使然。此外,弱者也会说服自己并非怯懦而是谦逊,不是服从而是恭顺。这正是所谓维护弱者的“基督教道德”。尼采将这种本末倒置的道德称之为“奴隶道德”,并加以批判。他认为,其中只是存在“愤懑”的情绪罢了。

正因为如此,尼采提倡能坚强接受一切的超人(详见181页)思想,以克服这种愤懑的情绪。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年),德国哲学家。主张“超人”思想,超脱人生苦痛。著有《悲剧的诞生》(The Birth of Tragedy)、《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oke Zarathustra)等书。存在理由 (raison d'être)

〔超译〕存在的理由《用例》

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理由非常重要。

法文“raison d'être”意为“存在理由”或“存在价值”。

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存在主义(详见131页)的思想中。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开拓人生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被迫生活在受约束的环境之中,但是正如萨特所主张的,真正的自由并非一味逃离约束,反而要更积极地与其建立联结,才有可能实现。

这也意味着,人类与单纯的物不同,存在的理由在于能够积极地与环境建立联结,因为物本身并不会主动对周遭产生影响。而“raison d'être”的概念在存在主义思想中,也显得更加重要。换言之,“raison d'être”就是指人类的存在理由,同时也展现出人类的价值。

此外,存在理由一词如今多已脱离“存在主义”范畴,单纯被用于表示其字面意义。例如,“这个公司的存在理由是……”“工会的存在理由是……”等。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年),法国哲学家。根据存在主义思想,主张人应积极与社会建立联结。著有《恶心》(La Nausée)、《存在与虚无》(L'etre et le Neant)等书。修辞 (rhetoric)

〔超译〕辞藻华美的语句/毫无实质内容、流于表面的语句《用例》

你说的话只是一些修辞而已,跟事情的本质无关吧。

修辞意指“利用有效的语言表现,感动听众或读者的手法”,也被译作“语艺”或“辩论术”。换言之,修辞就是辞藻华美的语句。“修辞”在古希腊原本是一种说服的手段,由被称为“辩士”(又称诡辩家)的老师传授这门技巧。不过柏拉图批判这些人所教授的内容根本无关真理,只是凭借语言技巧来反驳对手。

也就是说,辩士原本的任务应该是培育英才,让肩负国家未来的青年学子养成良好的品格,但实际上他们所教授的只有辩论技术而已。所以,柏拉图才会指责辩士是“把假的说得像真的”的人。

因此,就算到了现代,这个词汇也仍隐含着流于表面的讽刺语义。

例如,修辞经常用来形容“毫无实质内容、流于表面的语句”。就像政治人物常挂在嘴上的“妥善处理”一样,只是修辞罢了;有时候这句话隐含的真正意思是“我才不管呢”。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主张相对于物质世界,存在一个完美理想的理型世界。著有《申辩篇》(The Apology)、《飨宴篇》(The Symposium)等书。隐喻 (metaphor)

〔超译〕隐晦不明的比喻《用例》

很会运用隐喻的人,或许很适合写诗。“隐喻”是一种语言的表现手法,也就是比喻。

但同样是比喻,隐喻却和直喻的表现手法不同。直喻用“像……一样”的方式比喻,隐喻则不明确指出比喻关系。

不妨来看看具体实例。“大海就像母亲一样”,此为直喻。相对地,“大海是母亲”就是隐喻。

亚里士多德表示,隐喻是将某事物与其他领域的事物重叠,使其兼具双重含义。这么做会让语言蕴藏更加丰富的言外之意。就这层意义而言,隐喻可说是更能引发无限想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附带一提,哲学家也经常运用隐喻。像是“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7世纪法国科学家、思想家。详见115页),或“人对人是狼(Man to Man is an arrant Wolfe)”(霍布斯(Thomas Hobbes),英国哲学家。详见74页)等。哲学的目的在于促使人们思考,所以大量运用隐喻或许也是理所当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万学之祖”。思想与其师柏拉图迥异,具唯实论色彩。著有《政治学》(Politics)、《尼各马可伦理学》(Ethika Nikomachea)等书。脉络 (context)

〔超译〕事情的来龙去脉《用例》

说出口的话语到底伤不伤人,得视整体脉络而定。因为就连“真像个傻瓜”这样的说法,有时也可能是种称赞。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常被译为“上下文”,为语言学或语言哲学用语。所谓的文本(text)指的是句子,而把各式各样的句子集合在一起,即为脉络(context)。所以,句子之脉络代表上下文。

为了正确理解个别句子(文本),必须综观集合后的整体(也就是脉络)。特别是在对话当中,不可忽视脉络,仅凭借个别文句判定语义。对话的来龙去脉非常重要,当然所使用的文句或词汇,也必须置于其中才具有意义。相同文句在不同对话的过程中,甚至会有不同意义。

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说脉络并非事先客观存在,而是根据不同对话的进行才逐渐成形的。这就是法国人类学家斯博柏(Sperber)以及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Wilson)称之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的思考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常说,想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掌握脉络相当重要的原因。此外,从这层含义延伸解释,该词汇不仅用于句子,有时也用来指理解一般事物时的“背景”或“情况”。情感净化 (katharsis)

〔超译〕舒畅痛快《用例》

人类会渴望情感净化,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法则。所以,想哭的时候,就尽情大哭一场吧。

日常生活中,有时以大哭宣泄情绪等情况,被称为情感净化。“katharsis”源自拉丁语,意思是“纯化”或“消除”。

在古希腊社会中,罪犯会借由宗教仪式洗涤罪孽后重返社会。好[1]比日本的“禊祓”仪式,也是净化的一种。又或者在医学领域中,也有从体内引流出无用液体,借此治愈疾病的观念。下痢时的排泄或呕吐,就是其中一例。

从这个观点出发,净化的想法同样适用于精神层面。例如,苏格拉底将“灵魂脱离肉体后变得纯粹”的过程称作净化。他认为即便肉体消灭,灵魂也会永垂不朽。所以,要让灵魂保持洁净的状态。

如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亚里士多德可说是基于“宣泄情绪”的意义,提倡情感净化概念的其中一人。他在《诗学》(Poetics)中,将情感净化视为“悲剧论”的核心概念。换言之,悲剧正是为了让观众对于主人翁的命运感同身受,当故事结尾时,观众会流下泪水,洗涤灵魂。

上述道理应该很容易理解。我们看完电影或大哭一场之后,往往会觉得舒畅痛快。这种舒畅痛快的感觉,正是因为灵魂获得净化。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就曾试图将这个方法应用在精神治疗上。因为,他认为可以借由让人宣泄压抑于潜意识的心灵阴暗情绪,治愈精神疾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他发现人类内心的潜意识领域,被尊称为“精神分析之父”。著有《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精神分析概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等书。后现代 (postmodern)

〔超译〕以批判性角度解读近代的现代思想《用例》

有人说,经济繁荣不见得是好事,听起来还真像是后现代的观点。

后现代思想就是近代之后思想的总称。

近代思想,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详见76页)、英国哲学家洛克(详见104页)的社会契约论(详见73页),主张国家可通过公民之手形成;又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详见47页)的绝对知识(详见224页),主张人类知识拥有无限可能性等。诸如此类的近代思想,照理说它们应该会促使理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类坐享甜美果实,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思想反而引发贫困、战争或大量屠杀等众多冲突和矛盾。

因此,随后出现的后现代思想,便以批判角度反省近代思想应有的样貌。利奥塔所主张的“大叙事的衰微”(decline of grand narrative)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大叙事即我们所共同怀抱的启蒙思想。因为人类其实都是朝着同一目标向前迈进的。

仔细想想,我们一直以来都以社会发展作为生活目标。尤其是深信只要经济不断发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然而,那样的叙事最终都带来了压抑与停止思考的结果。从这层含义来看,后现代思想可说是企图解决近代发展僵局的一种尝试。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年),法国思想家,后现代思想代表人物。著有《后现代状况》(The Postmodern Condition)、《力比多经济》(Libidinal Economy)等书。意识形态 (ideology)

〔超译〕思想的倾向《用例》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立结束后,如今已迈入全球化时代。不过,那说不定也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提到意识形态,就让人直觉联想到马克思。根据他的原意,“ideology”又被译为“错误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以这层含义而言,这个词汇可说多用于负面语态。

马克思也借此批判资本主义。他表示,所有理论都被用来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哲学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哲学表面看来像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问,事实上却可能不自觉地发挥了支持社会制度的功能。

这所谓的“不自觉”为一大重点。意识形态终究是一种思想倾向,所以本身可能并未察觉受到了影响。因此,当某人批判某种思考为意识形态时,自己也可能抱有另一种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对立,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冷战结构。即便互指对方各自怀抱意识形态也难以打破僵局,而对立往往会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

但是,人类似乎就是会怀抱意识形态的动物。即便冷战结束,某种思潮仍一如既往地存乎于世。而且这些思潮仍旧相互冲撞、对立。像这样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或许不在于意识形态本身,而仅在于盲从并宣扬捍卫某种意识形态的行为。

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年),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以摆脱人性的异化为目标,确立“马克思主义”。著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Economic &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资本论》(Capital)等书。范例 (paradigm)

〔超译〕成为典范的某种形式/在某时代或领域被视为常识的思考模式《用例》

若想开创全新商机,首先必须敏锐察觉在人际沟通方法中,正在出现范例转移的事实。

所谓的范例,原指“成为典范的某种形式”。在古希腊时代,也意指制造物品的参考样本。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却赋予了这个词汇不同的用法。

库恩主张,范例能呈现科学界的当代常识。的确,当时代改变,支撑整体科学的常识或假设也会随之大幅改变。这样的用法被引申之后,一般便将当代的常识或假设的大幅转变,称为“范例转移”[2](paradigm shift)。换言之,不论在任何时代或领域,都有被视为常识的认知、思想或价值观。

只不过,这些认知、思想或价值观并非恒久不变。因为随着新事物的发现或科学的不断发展,常识性假设也可能被颠覆、取代。例如[3]地心说被推翻后,地动说便成为新的常识。这在当时而言,简直是革命似的戏剧性变化。这就称为范例转移或范例变迁。悖论 (paradox)

〔超译〕似是而非的矛盾《用例》

假设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阻止自己的父母相遇。但此事发生后,现在的自己却没有消失,这便形成一种悖论。“paradox”通常被译为“悖论”。回溯希腊文语源,这个词代表与一般人的见解相反的命题(详见177页)。在逻辑学的世界里,则是更严密地用来指称“由看似正确的推理引导出无法证实的矛盾结果的情况”。

最著名的例子,当属“芝诺悖论”(Zeno's paradox)。芝诺是早于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流派—埃里亚(Elea)学派的哲学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几则有名的悖论。

大家想必都听过“阿基里斯与乌龟”吧。这是一则与运动有关的悖论。以飞毛腿著称的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但不论他如何追赶,就是追不上早他一步出发的乌龟。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阿基里斯虽然试图追上乌龟,但乌龟始终都在移动,每当阿基里斯要追上它的瞬间,乌龟总是又往前多走了几步。

解释得更具体一点:当阿基里斯抵达地点A时,乌龟在他赶路的那段时间里,已经往前移动了一段距离(抵达地点B)。当阿基里斯抵达地点B时,乌龟同样利用他赶来的那段时间又往前移动了一段距离(抵达地点C)。同样的道理,等到阿基里斯抵达地点C时,乌龟依然会在他的前方。所以不论阿基里斯如何追赶,他永远都追不上乌龟。这样的观点便是一个乍听之下有理,实则与结果有所矛盾的例子。哥白尼革命 (Copernican Revolution)

〔超译〕一百八十度的想法转换《用例》

在纳豆里加砂糖的吃法,这真是“哥白尼革命”呢。

假设眼前有只狗。通常我们是在看到狗的存在,思考那里有只狗的当下,而认知到那只狗。然而,我们也能有完全对立的思维。也就是说,正因为我们看到狗,思考有只狗,那里才会有狗的存在。

后一种思考模式不认为对象先存在,然后我们才加以认知,而是认为对象会随着我们的认知而改变。康德把这种思维称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否定当时地心说的共同信念,主张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地动说。而这样的学说,可说是一百八十度地转变当时常理思考的大胆构想。

于是,康德也仿效哥白尼这种大胆的构想转换,将自己主张的认识论(详见150页)称为哥白尼革命。“认为狗是因为我们看到才存在”,这的确是非常大胆的观点。但是,或许需要如此大胆的思想革命,才能像康德一样成为名留青史的人物吧。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其伦理学主张无条件地实践正道。著有《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等书。激进 (radical)

〔超译〕与过往彻底不同/足以颠覆常识的急进《用例》

有人说“政治体制必须进行一百八十度的变革”,还真是激进啊。“radical”具有“根本的”,以及“激烈的”或“急进的”这两种不同含义。

只是,两者最终其实都指向相同的意义。换言之,激进基本上指的是一种足以颠覆过往常理或定论的,迥异、全新性质的概念。而这样的概念与以往的常理对照之下,自然显得过度激烈或急进。

因此,激进思考经常引发两极化的评价。即以全新意义而言的正面评价,以及以极端意义而言的负面评价。

这种颠覆常理的思维模式,长久以来出现于政治、思想、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所以,激进可说是在任何领域都被频繁使用的用语。

而主张应该针对既存的社会体制或秩序进行根本的、极端变革的立场,则称作“激进主义”(radicalism)。虚无主义 (nihilism)

〔超译〕否定一切既定价值的立场《用例》

面对任何事都觉得没有意义,这种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太好。想法应该要再积极一点。“虚无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持否定立场,认定过往被视为有价值的事物其实毫无价值。

其中以尼采的论述最为著名。尼采主张,虚无主义代表全盘否定那些长久以来腐蚀着欧洲整体社会人心的态度。

换言之,“重视理型世界的想法”长期以来建构出了柏拉图之后的哲学传统或基督教价值观。人类不自觉地依赖这个理想,不愿接受现实,从而催生了“虚构”。

这世界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但人们却汲汲营营地追求所谓的意义,彷徨无从。尼采以永恒轮回(详见72页)一词来表现这种状况。这是一种意为“无意义人生永无止境循环”的概念。可是要怎么做才能逃脱这样的循环呢?

尼采提议,不如彻底贯彻虚无主义,从而舍弃过往的所有虚构。也就是说,要承认这世界毫无价值,接受现实世界的原貌。即转换为主动的虚无主义。

他所谓的超人(详见181页)概念,就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而提出的构想之一。不依靠他人,企图创造全新价值观、超越常人的存在,就是超人。所以,当人类企图成为超人时,才有可能战胜虚无主义。悲观主义 (pessimism)

〔超译〕凡事都以负面态度进行解读《用例》

认为“杯里的水只剩一半”的人,可说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相对地,认为“杯里的水还有一半”的人,则是典型的乐观主义者。“pessimism”一般译为“悲观主义”或“厌世主义”,是相对乐观主义(optimism)而言的概念。

悲观主义源自拉丁词“最坏的”(pessimus),意思是将现实世界视为最糟糕的情况。换言之,就是凡事都以负面态度进行解读。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老师西勒诺斯(Silenus)说,对人类而言最好的事是不要出生,次好的事是立即死去。这简直就是悲观主义的典型。

哲学家叔本华针对悲观主义展开研究。他认为人生在世必然会有痛苦,为了逃脱痛苦,就只能通过哲学否定自我意志。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痛苦,他建议人们不如压抑会感受到痛苦的自我意志。这样的想法反过来说,或许是要人们克服痛苦。不过基于悲观主义,叔本华的思想无法从这样的延伸角度进行解读。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德国哲学家,着眼于意志更胜过认知。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论道德的基础》(The Basis of Morality)等书。利己主义 (egoism)

〔超译〕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用例》

只要自己幸福就好,下一代的未来无关紧要。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利己主义。“egoism”一般意指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中文译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altruism)相反。

伦理学对于利己主义的解释是,“行为动机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只要对自己无益,就不会采取行动。

具体来说,利己主义又分成“心理利己主义”(psychological egoism)和“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 egoism)两种。心理利己主义认为,基于天性,人类所有行为都出自有关自我利益的动机。正因如此,才需要法律或道德来规范这些行为。

相对地,伦理利己主义则是提出规范性主张,认为人类为顾全社会整体利益,本应追求自我利益。

上述的主张,乍看之下,或许跟提倡“将社会整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为行为正确与否的准则”的功利主义(详见133页)很类似。不过,伦理利己主义的主要着眼点,始终都是追求自我利益,而非为了实现社会最大幸福,而不惜牺牲自我。这一点可说是两者最大差异之处。恋物癖 (fetishism)

〔超译〕酷爱奇怪事物《用例》

某人竟然会崇拜那种东西,这算是一种恋物癖吧。“fetishism”一般意指对于神圣事物的崇拜,也有人译为“拜物教”或“拜物主义”。恋物癖源自“fetish”一词,有物神、偶像、圣物的意思。这个词汇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以宗教为例,将自然视为神圣力量的原始宗教信仰有时也称为“fetishism”。

又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或货币,也都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同样可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此外,这个词汇在现代也被用于性的相关论述,好比被视为心理疾病性倒错(paraphilia)的恋物癖。弗洛伊德就曾说,下意识地将未获满足的情感投射于身体某些部位,进而萌生崇拜爱恋,即为恋物癖。恋足癖或恋耳癖就是这样的状况。

虽然“fetishism”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不过共通点可归纳为基于某种理由,而将某些乍看之下难以理解的奇异事物,当作崇拜爱恋的对象。自由主义 (liberalism)

〔超译〕以中立立场加以判断的思想《用例》

不是基于右翼或左翼的那种极端思想,而以中立立场主张自由或平等的思想,就是自由主义吧。“liberalism”为政治哲学的基本用语,可译为“自由主义”。意指尊重个人自由的思想。

只不过尊重自由的思想也分为不同种类。从主张极端个人主义的自由意志主义(详见116页),乃至于高举福利国家大旗的福利国家型自由主义,都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

这个词汇源自“应保障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财产、自由等天赋人权,免于遭受滥权侵害”的思想。也就是17世纪约翰·洛克(详见104页)所主张的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

其后,19世纪约翰·穆勒(详见134页)的《论自由》(On Liberty)也承袭了这种思想。穆勒以“只要不危害他人,自由应受保障”的论述,表现古典自由主义内涵。从中也能看出,自由主义的含义包括了价值的中立性。

以“共同良善”为目标的社群主义(详见118页),则是对此提出批判。两者间的对立,因20世纪80年代所展开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论争而广为人知。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自由主义不仅彰显中立价值,同时也是一种积极促进个人自由的思想。其背景就在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如何解救人们脱离贫富差距带来的痛苦,也成为该思想的一大课题。

当代自由主义旗手约翰·罗尔斯的著作《正义论》,正是探讨此问题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倡导的自由主义也可称之为福利国家型自由主义,或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年),美国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批判功利主义,构思出作为民主主义社会基本原理的伦理学。其著作包括《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万民法》(The Law of Peoples)等。极权主义 (totalitarianism)

〔超译〕强迫所有人都拥有相同思想的体制《用例》

公司规定不准任何人违抗社长的意思,这简直跟极权主义没两样嘛。

极权主义(或译全体主义),是一种要求个人将全体视为优先的思想。具体而言,就是采取极权的政治体制,企图以一元化统治,控制整体社会。如德国的纳粹主义、苏联的斯大林主义,都是典型的例子。

极权主义的共通点在于,要求人民共同抱持单一意识形态(详见18页),特定的政党地位高于国家机关,以及由具有领袖魅力的领导者进行整合统并、合法杀戮等。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曾分析这种极权主义的形成机制。她表示,大众社会的出现造成民众孤立,进而催生了极权主义。换言之,人们渴求某种能够联结彼此的意识形态,而趁势崛起的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

为维持极权主义的状态,领导者必须强制要求民众共有同一意识形态,并施行恐怖统治,借此巩固核心权力。此外,极权主义的概念后来在冷战结构下,开始被自由主义阵营用来指称社会主义阵营,一般也用来形容进行统一控制的管理社会(administered society)。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年),德国的女性现代思想家,尝试分析极权主义,同时也是现代公共哲学的先驱。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等书。混沌/宇宙 (chaos)/(cosmos)

〔超译〕分崩离析的状态/井然有序的状态《用例》

我本以为自己思路清晰,但其实一片混沌。可说是混杂着“chaos”与“cosmos”的状态啊。“chaos”意指万物未形成之前的混乱、无秩序状态。因此,这个词汇多被译为“混沌”,也就是分崩离析的境况。混沌原本被用来说明宇宙诞生之时,万物出现的场景。后来之所以会被用来形容一般的[4]混沌状态,是因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安纳萨格拉斯主张所有事物都潜在地遍布各处,事物本来就是以分解的状态存在。反之,“cosmos”则是意指上述的分解在经过统合后的状态。因此也被译为“秩序”。

混沌与宇宙乍见之下像是完全相反的状态,不过正如宇宙导引混沌、混沌演变成宇宙一般,两者也可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创造后就想破坏,破坏后又想创造的冲动,或许也是受到混沌和宇宙相互作用的影响。自我 (self)

〔超译〕自己的意识《用例》

不被他人所左右,坚定自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自我”译自英文的“self”,意指与他人、外界有所区别的自觉意识。

率先明确表达这个概念的人是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详见57页)。 因为笛卡尔认为人类的本质在于意识,唯有自我意识是不容置疑的。

而其后的近代哲学家,皆以此种自我的本质展开一连串思考。特别是始于康德成于黑格尔(详见47页)的德国观念论(详见142页)一路发展至今,相关争论始终围绕着“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关系。

观念论认为人类的主观,也就是自我意识才能让事物的存在得以成立。

另一方面,自我也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用语。他将“自我”定位在介于本能(本我〔id〕)与规范意识(超我〔superego〕)之间,是一种协调上述两者纠葛的心灵机制。同一性 (identity)

〔超译〕了解自己是谁《用例》

为了摆脱青春期的不稳定感,有必要确立自我同一性。“identity”也被译为“自我认同”或“自我同一性”。顾名思义,意指清楚自己是谁的状态。因此,若处于不清楚自己是谁的状态,就意味着失去了同一性。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从这个角度出发,主张在人生不同阶段确立同一性非常重要。

当然,同一性的用法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如“日本人的同一性为何”之类的问题,也是在问“所谓的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

爱利克·H.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年),德国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著有《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种新观点》(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儿童和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等书。中庸 (mesotes)

〔超译〕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用例》

虽说凡事中庸最好,但那才是最难做到的啊。

中庸的意思是“恰如其分”,在中国为儒家始祖孔子所提倡的思想,认为凡事应保持无过与无不及的恰如其分的态度。有趣的是,古希腊也有“mesotes”一词,所表达的概念完全相同。因此,这个词汇也常被译为“中庸”。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值得推广的人类德行。他曾说:“人对于恐惧、自信、欲望、愤怒、怜悯等痛苦或快乐的情绪,有可能过度感受或者表现得不明显,这两种情况都不好。这些痛苦或快乐的情绪,若能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情况,对适当的人,为了适当的目的,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才合乎中庸,同时也是至善,这才是德性。”

换言之,中庸即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具体来说,就是在怯懦与不顾一切之间的适当状态,是居于中间的“勇敢”。同样,麻木与自我放纵的中间为“节制”,盲从与冷漠的中间为“友善”,自我贬抑与自傲的中间为“诚实”。人类无论如何都是会偏向某一个极端。就这层意义而言,若能发现、选择中庸之道,烦恼或许就能烟消云散。理性 (reason)

〔超译〕根据逻辑分析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用例》

我认为人类可以做到完全消弭战争。因为我相信理性的力量。

理性指的是一种“能够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就这层含义而言,理性也可以说是哲学最重要的能力。因此,理性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所有哲学家探讨的课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句话表明,人类不仅单凭感觉认知事物表面,同时也能根据理性,逻辑性地掌握事物本质。

近代哲学家皆以理性作为出发点。例如,康德就将理性定位为“先于经验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正因拥有理性,才能在体验事物之前就对其加以理解。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所发挥的功能,类似于为了理解事物而与生俱来的某种准则。

被称为近代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详见47页)甚至主张,借由理性就能掌握一切。这等同将对理性的信赖推向最高峰。

但是,现代也有哲学家认为这种对理性的信奉造成了近代各种矛盾的产生,并加以反思。哈贝马斯(详见200页)提出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批判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当人类企图以理性达成目的时,反而会招致悲惨结果。战争或纳粹大屠杀(holocaust)就是典型的例子。

换言之,我们不该将难能可贵的理性贬为目的性工具,反而应该将其视为通过对话发现共识的“沟通理性”(communicative reason)加以运用。主体/客体 (subject)/(object)

〔超译〕行为者/对象《用例》

对政府而言,或许会将自己视为统治的主体,而人民则成了统治的客体。这是不对的,人民才是唯一主体。

简单来说,主体就是自我,客体则是对象或其他事物。为了能够准确地加以说明,在此先将主观和主体做个区分。

主观(subjective)和主体(subject)的差别,在于认知与行为的不同。换言之,当自己认知到什么时,这样的认知就叫作“主观”。而根据这样的认知采取行动时,采取行动的自己就是“主体”,或称为“行为者”。

基本上,客观与客体和上述概念相对应。我的认知现在可称为“主观”,但这样的说法是从我的观点出发。反之,从被认知方的观点出发就叫作“客观”。两者差别仅在于从哪一方的观点来看。

相对而言,“客体”则是被认知方的客观被定位为行动主体时的称呼。例如,当父亲看着狗时,父亲是主体,父亲看着狗是主观。而狗为客体,被父亲看着的狗是客观。

以上就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并非主体以外的一切都会成为客体。因为客观仅限于被个人所认知的状态,个人并未加以认知的事物就不会成为客体。

换言之,“现实生活”的世界正无限延伸,我们只是从中撷取成为客体的世界而已。主体像这样撷取世界,并赋予意义后,才创造出客体。其实,这种赋予这个世界意义的作为,就是在理解世界。

[1] 禊祓(みそぎはらえ),日本神道教中利用清水、河水、海水或瀑布等净身,象征去除污秽厄运的宗教性仪式。

[2] 这个词汇出自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针对科学概念演化所发表的知名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3] 地心说是认为地球为宇宙中心的一种学说。

[4] 安纳萨格拉斯(公元前488~前428年),认为大自然是由无数微小粒子组合而成。第二章希望大家视为常识并加以理解的词汇辩证法 (dialectic)

〔超译〕创造第三条路的方法《用例》

对核电厂是继续保存还是完全撤销一直争辩不休,最后只会陷入僵局。我们必须用辩证法找出一个答案。

辩证法的概念在苏格拉底时代就已经存在。辩证法原本只是在与对手的反复问答过程中,用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使其陷入矛盾的工具。而黑格尔可说是把辩证法定位为创造性思考法的第一人。因此,提到辩证法一般都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代表。

黑格尔所说的辩证法,意指发生问题时,能够克服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在面对乍看之下互不相容的两个对立问题时,就无须舍弃任一方,反而还能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换言之,就是创造第三条路的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正题(thesis)→反题(antithesis)→合题(synthesis)”(详见48页)这样的操作方式创造第三条路。有时也被称作扬弃或奥伏赫变(详见50页)。

也就是说,针对某事物(thesis),综合考量其中的矛盾或问题(antithesis),加以克服并创造出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法(synthesis)。

这与单纯借由二选一方式所获得的妥协或折中方案不同。因为凡事都有其矛盾之处,既然有正面,也必定会有负面。尽管如此,一切事物仍确实存在,任何问题应该都能被解决。所有事物也都是根据这样的重复循环发展至今。

因此,这种辩证法或许可作为“转负为正”的问题解决方法。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德国哲学家,被称为近代哲学集大成者,以辩证法概念闻名于世。著有《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法哲学原理》(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等书。正题/反题/合题 (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

〔超译〕提出问题/发生问题/克服问题《用例》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解答,首先要确立正题,接着用反题加以激荡,最后再将一切汇整成合题。

正题、反题、合题的概念,是黑格尔三段式辩证法的构成要素。换言之,黑格尔的辩证法首先要从提出某种事物这个部分谈起。被提出的某种事物即为“正题”,或译作“命题”,也就是提出问题的阶段。

不过,所有事物必定都会出现问题或矛盾,这就是“反题”,或译作“反命题”,即发生的问题。黑格尔以肯定态度评价这种反题。他认为不应该切割问题,而应该将问题融入正题,努力达到更高境界。这样的做法称为奥伏赫变(详见50页),也被译作“扬弃”。

解决矛盾后的阶段,称为“合题”,或译作“总合”,意即克服问题。

例如,假设要成立一个小组,这是正题。但是,小组中却出现破坏团结的成员,这是反题。结果是小组非但没有舍弃那名成员,反而通过对话接纳他成为伙伴,小组的团结感也变得更加强化,这样的状态就是合题。奥伏赫变 (aufheben)

〔超译〕解决矛盾《用例》

当意见相左时,只要思考如何把它奥伏赫变即可。

奥伏赫变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用语,也译作“扬弃”。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面对某个问题(正题),出现矛盾(反题)时,需要做的并非舍弃矛盾,而是试图综合两者。这种加以综合的行为正是奥伏赫变。

德文“aufheben”的原义,除了“废弃”“否定”之外,还有“保存”“提升”的意思。黑格尔巧妙运用了这个词汇所拥有的两种不同含义。

而综合正题与反题的结果,即为合题。

如前所述,奥伏赫变意指纳入矛盾、加以融合的做法。换句话说,就是解决矛盾。因此,历经奥伏赫变后的阶段,当然比实践这段过程前更有进展。

事实上,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多种技术皆可视为奥伏赫变的结果。例如环保车,可说是“汽车与环境问题”这种矛盾解决后的产物。归纳/演绎 (induction)/(deduction)

〔超译〕从个别例证引导出一般法则的思考法/从一般法则引导出个别答案的思考法《用例》

某人常说:“让我们收集一些例子,然后作出结论吧。”从这层意义来看,这种思维模式不是演绎式,而是归纳式。

归纳和演绎,是对应经验主义(详见146页)与理性主义(详见143页)这两种不同思考立场的逻辑思考法。不论何种,都是推论事物的方法论。

归纳意指汇整个别例证,将逐渐厘清的事实导向一般法则的方法。就重视个别经验这一点来说,是一种从经验主义得出结论的思考法。例如,只要试着观察昆虫或兔子等不同生物,就能明白这些生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由此,可以导出所谓的生物普遍由细胞组成的一般法则。这就是归纳式的思考。

相对地,演绎则是从一般前提出发,根据三段论等逻辑法则引导出个别事实的方法。比方说,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另一方面,从n角形顶端画出对角线时,可以形成的三角形数量为n-2。如果是四角形,就是4-2=2,可以形成两个三角形。

根据上述前提,n角形的内角和就会是180°×(n-2)。由此可知,五角形的内角和是540°,六角形的内角和是720°。

可以说这是不论个别经验事实,直接以一般性的原则为前提,以理性主义作出结论的思考法。同义反复 (tautology)

〔超译〕以毫无意义的词语重复相同的东西《用例》

说什么“所谓的正义,就是正确的事情”,不过是同义反复罢了。

同义反复也可译为“重言式”,就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意指用毫无意义的词语重复相同的东西。例如:“从马背摔下,落马了。”落马原本就是指从马背上摔下,这句话只是使用不同词语来重复同一件事。

另一方面,同义反复在逻辑学中又称为恒真式,也就是指在判断命题(详见177页)真假时的一套恒真的逻辑。

比方说,“若为A,即为A”“为A,或不为A”等命题,其中的A不论以什么置换皆为真,这就是恒真式。放任主义 (laissez-faire)

〔超译〕经济由市场决定的立场《用例》

有人主张政府应该避免干预市场且放宽规定,意思是要政府实行放任主义政策吧。

法文“laissez-faire”的意思是“让他做”。其实完整的说法,后面还有一句“laisse passer”(让他去、让他走)。当时主张农业生产为富国之本的法国重农主义者,就是以此为口号的。

之后,在英国古典经济学中,这个词汇也开始用来表示一般经济政策,像是“让市场自由发展,政府不应该介入经济”。在此情况下,也被译为“自由放任主义”。观念 (idea)

〔超译〕理想样貌《用例》

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全都只是观念之影。所以必须用心好好地观察事物的真貌。

这个词汇原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核心概念,原意是“事物的形式”。只是这里所谓的形式,并非我们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指用心洞察的事物的原型。

用感觉去解读事物时,感觉会逐渐变化,但观念却是永恒不灭的存在。任何事物不过是观念之影,我们必须发掘事物的真实样貌。

比如,玫瑰有属于玫瑰的观念,圆也有属于圆的观念。所以,看到玫瑰花苞,我们就能想像盛开的玫瑰;看到不太规则的圆,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规则的圆。换句话说,观念就是事物的理想样貌,必须凭借理性,才有办法确实掌握。

柏拉图将用观念构筑永恒不变的世界,与用感觉解读的现实世界区分开来。前者是观念界,后者是现象界。他认为不断变化的现象界,是以永恒不变的观念界为模范而存在的。

这就是理型与感官的二元论世界观。该想法源于主张感官世界的存在应该永远都以理型世界为典范。

附带一提,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却批判这种观念论为理想主义。他认为事物本质并不在理型世界中,反而是在感官世界中。两人立场的差异,也被画入拉斐尔(Raphael)的名画《雅典学院》(The School of Athens)中,画中的柏拉图以手指天,亚里士多德则是手指前方、掌心朝地。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

〔超译〕唯有自我意识牢不可破“我思故我在”(拉丁文:Cogito ergo sum)为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当时,笛卡尔为了让普通大众也能阅读他的论文,舍弃一般以拉丁文书写哲学著作的方式,刻意使用法文发表论文。因此,这句话原文是以法文“Je pense donc je suis”呈现的。

这句话的内容,可说是将笛卡尔的思想核心表露无遗。他为了发掘真理,对任何事物始终都保持怀疑的态度。除了双眼所看到的,他甚至对梦境都加以怀疑。这种思考法称为“普遍怀疑方法”。

所以最后剩下的,只有怀疑本身。换句话说,即使怀疑也说不定是一场梦,最后仅存的也只有自我意识正在怀疑的事实。

唯有这不容置疑的自我意识,才是真实的存在。因此,他主张人类的意识是特殊的存在。自我意识与生俱来,并非来自外界,也就是所谓的“天赋观念”(详见145页)。他甚至表示,借由天赋观念,任何事物只要经过合理推论就能获得解答,因为我们并不需要从外界吸收知识。

笛卡尔这种自我意识无所不能的想法,后来成为近代以自我主体为思考中心的思想原点。

此外,笛卡尔也认为意识是种特权,所以他将精神以外的物体彻底视为异质性的,与精神一分为二。这里指称的物体,也包括身体,即“心物二元论”(详见58页)或“身心二元论”。

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年),法国哲学家,以主张不容置疑的唯有意识的名言“我思故我在”闻名于世。著有《论方法》(Discourse on Method)、《指导心灵的规则》(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等书。心物二元论 (mind-body dualism)

〔超译〕认为心灵与身体有别,各自独立存在的想法《用例》

若根据心物二元论,心灵健康与身体健康就会变得毫无关系了。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归结出唯有“自我”意识不容置疑的结论。如同这句话的象征意义,“自我”意识被赋予了特权般的地位。

不过,这样的论点不见得是好的。一旦意识被特权化,心灵以外的部分就会被视为完全不同的其他存在,被彻底切割开来。这也是为什么它会被称作恶名昭彰的“心物二元论”的原因。

换句话说,相对于心灵主司思考,包括身体在内的其他所有一切都被视为与机器无异的“广延实体”(res extensa)。笛卡尔认为物质具备了广延性。问题是,这仍旧无法说明心灵和身体的关联。

就像一般常听到的“病从气衰而起”“压力为万病之源”“健全的心灵寓于健全的身体”等说法,根据常识判断,心灵与身体的某部分理应相互联结。即便从科学角度思考,也会让人浮现“为什么悲伤时会涌现泪水”之类的疑问吧。尽管如此,他仍将身心视为性质迥异的不同存在。那么又该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呢?

笛卡尔表示,大脑中有个叫作松果体的部位,就是这个部位创造出身心之间的交互作用。不过,这样的说法还是过于牵强。后世的哲学家也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灵光 (aura)

〔超译〕难以靠近的特殊氛围《用例》

从那个人身上可以感受到一股不可思议的灵光。真不愧是一流的艺术家。“aura”原指绘于宗教崇拜对象如佛陀或耶稣基督等背后的光环。这跟一般常说的“偶像光环”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一种难以靠近的特殊氛围。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如此形容这个概念:“无论近在咫尺或远在天边,都是仅此一次的现象。”

换言之,这个词汇如果运用在艺术层面,意思就是仅限于此处、仅此一次得以呈现的事实。然而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有人指出它的艺术含义也已经逐渐改变。他们认为,毕加索的画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是出自毕加索本人之手,就算有人临摹出极为相似的画作,也无法取代毕加索。因为其中缺乏灵光,是毫无价值的。

不过对本雅明来说,复制品也有它不同的价值。那就是任何人都容易取得、能够轻松欣赏名作的大众化意义。即复制品其实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大众化。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渴求灵光呢?原因在于那仅限一次的珍贵性。无法再次品味的事实,让我们实际认识到活在每个当下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人得以借由灵光获得活着的真实感受。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德国文学评论家、思想家。他结合技术的可能性与艺术手法阐述其理论。著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拱廊街计划》(The Arcades Project)等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