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性别看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5:24:19

点击下载

作者:沈奕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透过性别看世界

透过性别看世界试读:

只要有一个女人

作者:南希·史密斯翻译:黄长奇

只要有一个女人

觉得自己坚强

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

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愿再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

讨厌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

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

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个男人

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

只要有一个女人

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

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个女人

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个男人

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

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

想享受烹饪的乐趣而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

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

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

自序

我在2005年出版了《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首印了4000多册,当年度就售罄了。当时出版社的编辑李卫老师就和我商量是不是再版,我当时很有雄心,觉得可以修改得更完美,于是李卫老师一直在等我那个“完美”的版本,结果等到他退休,我还没修改出来。

中间几次启动修订计划,但发现,要修订得完美太不容易了。由于当时写作的时候,一部分的内容是听课笔记,一部分内容是“首届女性学研究生班”的课程发下来的阅读材料(有些没有注明出处),还有一部分是当时看的英文文章自己做的翻译,虽然事后加大了搜索范围和阅读深度,但是要让每个观点的出处都能有书面文字的引用交代,我发现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追求学术规范的同时,我又特别在乎阅读的通俗性,因此,即使找到了相应的中文版文献,却发现如果直接引用翻译版本,会很拗口。因此,这个工作做做停停,竟然一下子十多年就过去了。

去年促使我下定决心要全书修改、增删内容的原因是,近几年,很多“大佬”(学历都不低)经常会有性别歧视的话语出现,而这些话语竟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性别平等依然是个任重道远的目标,原来那些我觉得已经成为生活和思想的一部分的理念,在很多人的思想中,依然是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思考角度。而我自己,因为这一视角受益很多,所以,我决定要再版这本书,更名为《透过性别看世界》,让更多的人也因此拓宽自己的眼界,有新的思考视角,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所以,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做这本书的修订,首先,增加了一些章节,也删减了一些章节,让整本书更为系统化。其次,是对语言本身和引用注释进行了修订。我力图把语言变得更为通俗易懂,同时也能更准确。同时,对过去引用不规范的地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查证和修订,有些部分实在找不到出处,也注明了从哪一位学者的授课内容中进行的整理。再次,增加了一些近年来的新实证研究成果和新的学术翻译成果,补充进书里,让这本书更具有参考的价值。最后,删除了原来版本中的相关网站(很多已经停用了),整理了更为全面的参考文献,力图使得这本书更具有社会性别基础研究参考的价值。

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被更多的人阅读,不仅仅限于学术本身,而是让更多的人、对生活本身有思考的人能很愉快地阅读。因为我自己的人生因“社会性别理论”改变很大,而我非常感谢这种改造。

第一次接触社会性别理论的时候,我是非常排斥的,因为我是家庭的独生女,生活在江南,从小做班长,很顺利地恋爱结婚,所以,根本没有感受到生活中有什么“性别歧视”,觉得这个社会性别理论简直是多此一举。可是,随着我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并成为一个母亲,各种女性独有的遭遇便接踵而来:生育期间遇到的不平等、职业场所的性骚扰、家庭和工作的平衡问题以及作为一个“女强人”遇到的各种天花板问题,这些让我发现,其实生为女性,和男性的生命道路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结婚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和丈夫的想法总是不同,冲突频起,经常觉得:你怎么可以这样?!这些困惑让我重新、主动地进入系统的社会性别学习中,也很幸运参加了由密歇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合办的“首届女性学研究生班”,遇到了非常多的知名女性主义学者,既有来自国外的学者,也有国内的学者和实践者。课程的学习,打开了我的眼界,重新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在之后的十多年中,我一直没有间断地学习和实践社会性别理论,越来越深入地感受到这一理论的魅力。

社会性别理论改变了我人生的很多方面,除了在学术上的成长以外,它对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三个重要的影响:

一是学会了处理差异,感受差异带来的美好。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是探讨两性的差异议题,包括两性到底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的意涵是什么?差异对社会和个体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差异?我们如何区别差异?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学会处理差异是个体成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社会性别理论的学习,我把之前的问题“你(他)怎么可以这样?”很自然地变成了“你(他)为什么这样?”遇到不同看法的时候,因为深刻理解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因此比以前更容易做到换位思考,沟通更顺畅。甚至,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有差异特别好,因为我丈夫和我很多时候不一样,所以他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世界,让我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感受到原来还有另一种不同的情感表达机制。和父母的关系处理也同样用“他(她)为什么这样”来询问,让我更理解父母这一代人的人生理念和价值。

差异带来多元,差异带来美好。社会性别理论的学习让我学会正面看待差异,学会处理差异,学会欣赏差异。

二是看到了一个过去由于太过熟悉而被视而不见,或者由于拒绝接触而被忽略的世界。

社会性别理论特别关注“少数派”,那些和主流不同的群体是如何生活,或者如何思考的。这里的“少数派”不一定是指人少,有时指容易被视而不见的群体。我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小镇,想到以前的女性,总觉得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人生很单调,一直处于受压迫中。但是,在学习社会性别理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唐宋元明清的时候,江南的女子就已经非常有智慧地处理自己的生活了,她们有自己的社交圈,有自己的权威性,还有自己的旅游方式,这些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颠覆了我以前的刻板印象。同时,社会性[1]别理论也关注LGBTQ人群的生存与发展,这个群体我以前完全抵触且故意忽略,当我用平常心去看待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群体遇到的问题其实我们异性恋者也会遇到,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问题表现方式不同,但本质总有相关性。我还交了很多和我差异很大的朋友,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世界和生活的多元与美好。

社会性别理论打开了我的世界,让我的世界更广阔,更色彩斑斓。

三是使我跳出“成见”的框,更接近和接受内心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学会更好地发挥自我的力量。

学习社会性别理论不仅让我和外部世界更好地接入,而且对自我认识也有了质的变化。我从小像“假小子”,为了做一个“贤妻良母”经常要伪装自己,结果很辛苦。学习了社会性别理论后,我开始真正意义上接纳了我自己,学会了看见自己、安慰自己、提升自己。我跳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角色,我不是很温柔,也不是很会做家务,但是我试着做自己喜欢、丈夫也能接受的那个妻子,让丈夫经常开怀大笑。我发现,其实这样,婚姻也能走得很好。我也跳出了“良母”角色,我对孩子不会经常嘘寒问暖,但是我有足够的平等精神来对待他们;我跳出“密集母职”的怪圈,而是找到一种让自己很轻松、孩子也轻松的方式来处理亲子关系,帮助他们的学业和成长,我发现这样其实也很好,孩子们和我关系很好,他们的学业和成长也一样没有落下。

社会性别理论让我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在更宏大的世界里看见自己,接纳自己。

正是因为社会性别理论给了我那么多的好处,让我自己的事业、家庭和自我成长都走得比较顺利,所以,我特别想把这样一套非常有价值的理念体系介绍给大家。我觉得人人都应该学习社会性别理论,因为每个人都有男或女的身份,每个人都在被社会规训同时改变社会,每个人都接纳自我也要突破自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透过性别看世界”吧,你会发现你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世界。

如果您有兴趣进一步学习,可在“中国大学MOOC”APP中搜索“透过性别看世界”课程,里面有我的视频课程。

绪论: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新解读性别问题

结婚生子是女人的宿命,最和谐的家庭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吸烟正常、女人吸烟另类,女性爱美是天性,男人都是好色的……这样的想法在今天的社会中经常被视为“常识”,是“合理的一种分工”。但,这些真的是“常识”吗?真的合理吗?这种想法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本书就力图来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既定思维和常识,对二元对立的性别划分的世界提出了质疑,力图解构这个刻板的世界,还原一个更为多元丰富的世界,让个体更真实地看到自己,让社会能破除两性的局限,创造一个更为平等的世界。

一、性别作为问题的存在

人和人之间有很多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可以把人划分成男的、女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胖的、瘦的,年轻的、年老的……在这些差异中,性别似乎是一个绝对差异的代表,可以把人类划分为界限分明的两类。作为生物个体而相对独立的人,总是以其特定的性别[2]身份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如果,仅仅把人划分为男女两类,而没有价值、地位、等级上的差异,那么,这种分类似乎无伤大雅。但是,许多有识之士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性别其实是作为一种二元对立的等级差的存在。他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于两性平等的努力和追求,他们从经济、政治、法律等各方面来解读性别问题,尝试从各种渠道来解决性别问题。但由于性别问题牵扯到整个文化体系,并且,什么才是真正符合人性发展的两性平等以及性别平等的具体内容,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此对于性别平等的追求显得异常艰难和纷繁复杂。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对性别问题的认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这个社会男性的权力大于女性,男性所处的地位高于女性,这正是需要反思和改变的。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古代中国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说明从家庭到工作,从私到公,社会权力一直是掌握在男性手中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中国男婴远高于女婴的出生率,并且男女出生率的性别比不断扩大,这说明今天社会中的性别问题不[3]仅没有消失,而且在不断加剧。而西方社会同样存在这样的男尊女卑现象,同样存在歧视女性压迫女性的状况,并且这种状况常常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存在着。正如著名的女性主义者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所说:

对我们的两性关系的制度进行公正调查后,我们发现,从历史上到现在,两性之间的状况,正如马克斯·韦伯说的那样,是一种支配与从属的关系。在我们的社会秩序中,基本上未被人们检验过的甚至常常被否认的(然而已经制度化的)是男人按天生的权力统治女人。一种最巧妙的“内部殖民”在这种体制中得以实现,而且它往往比任何的种族隔离更加坚固,比阶级的壁垒更加严酷,更加普遍,当然也[4]更为持久。

性别作为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某一群体、某一阶层的作为,也不是单一的男性作为,而是整个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有人都参与其中的一种结果。性别的不平等不是单纯的政治或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一起作用的结果。因此,意识到性别问题的存在,希望能改变目前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就必须从整个文化体系入手,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政治、经济体制,改变涉及性别的每一个层面。同时,性别也提供了一个审视我们今天文化的一个视角,它让我们能更加清晰地分析文化中存在的不平等。

二、提出社会性别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提到性别一词,但是,过去我们讲的是sex,现在我们强调的是社会性别:gender。gender这个词在中文里没有等义的对应词,甚至在英文中,它也是一个“新”出现的词。gender原指语法中的性别,如阴性词、阳性词,但“gender”近年来经过女性主义的重新解释,经常被用来特指男性与女性主体形成过程中文化和社会的[5]组织作用。王政教授把这个词翻译为“社会性别”,是希望读者能够关注这个新词所指涉的对人类自身的一种新认识、一整套新理论和[6]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社会性别的概念强调文化在人的性别身份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认为性别是文化指定、文化分配、文化强加的。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为重新思考性别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因为如果没有“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形成性别问题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历史特点就会被忽略,而只是局限在生理层面上的差异和优劣的讨论。

从文化建构的角度看性别是一种新的分析两性问题的视角。首先,社会性别的概念强调两性之间的差异是“非自然”的,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会建构的。其次,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追求两性平等将不再是女人从男人手中夺回自己的权力或者把男人视为女人的敌人,而是男女两性在社会性别的机制框架中都受到了规训,都具有被压迫的一面,因此,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实际上是男女两性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是由于目前女性还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对女性被歧视一面关注得更多。再次,社会性别学说挑战了社会中许多被视为“常识”的知识,它从角色、服装装饰、行为等微观层面质疑男性或女性身份存在的合理性;从公/私领域的中观层面,挑战传统的社会分工和价值理念;从社会分层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宏观层面,探讨社会发展与平等之间的关系。

谈到社会性别,必然会涉及女性主义。可以说,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今天女性主义学术的核心和精髓。

在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道路较为崎岖。早在19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就作为现代性的象征进入了中国,但在中国复杂的政治历程中,20世纪下半叶女性主义成为一个另类的词几度被淹没在学术的海洋中。

但到底什么是女性主义,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是相当多元化的,既有本质论,也有建构论;既有激进派,也有自由主义流派,各流派对女性主义的解释和理想蓝图是不相同的。

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元化的女性主义理论不断被介绍到中国,学术界也开始重新认识并肯定了女性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其中,最受关注和肯定的就是有关“社会性别”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签署的《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两个文件的精神在国内传播,“把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成为各级妇女组织和妇女研究者的努力目标和熟悉话题,如何开展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如何促进性别平等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男女平等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因此,社会性别这个词本身成为了一个相对中立也更能被接受的一套理论体系。

三、改变的可能性

由于性别问题特别复杂而庞大,因此,很多人认为性别不平等是不可能改变的,因为文化就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性别文化中,不可能超越它。同时,也有人借“存在即是合理”这样的借口,认为性别文化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其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才能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Merton)借用“托马斯定

[7]理”——如果人们把情景当作是真实的,那么其结果将成为真实的——提出了“自我实现预言”(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来解释和说明为什么性别文化值得怀疑或为什么错误的文化观念会长期存在并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默顿指出,自我实现预言是指,开始时的一个虚假的情景定义,由于它引发了新的行动,因而使原来虚假[8]的东西变成了真实的。他说,由于人们关于某些事物的情景定义,如公众的预言、信念和期望等,可以成为情景的相关部分,因而影响了后续过程的发展。这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默顿认为,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揭示人类社会中的种族、阶级、性别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根源。长期以来,男性占据社会权力体系的领导位置,曾经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但事实上男性具有领导才能,男性比女性能干这个前提就已经是错误的了。

而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就是要质疑这些“前提”,挑战那些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常识”,力图说明性别文化的存在不是因为其正确,而是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出现或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才形成今天这样一种状况。社会中所流传的性别文化观念以及对两性的种种传统印象,本身就是值得怀疑或者就是根本错误的。要打破不平等的现实,首先要打破这种不平等的观念,而打破观念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理论解释和有力的论据论证。社会性别理论正是试图从根本上颠覆男权社会的性别文化“前提”,打破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体系。

但是,打破整个男权社会的霸权体系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各种力量的累积和持续的爆发,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在这个过程中,两种信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男权体系必须要改变;不合理的男权体系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对于前一个信念,女性主义者作了很多的研究来阐述男权文化的危害,社会性别理论进一步说明了这样一种性别文化不仅压迫女性,也压迫男性。而对于第二个信念却因为在实践中总是会受到挫折而经常被动摇,这里用电脑键盘的例子来说明,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而实际上并不合理的体系其实由很多偶然的因素来促成,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忘记了“前提”,以至于把不合理的选择作为了最优选择;同时这个例子也说明,看上去很难改变的东西实际上经过各种力量的累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英国专家梅柏里在英国《电讯报》上指出,原来键盘上有大概25%的键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有些键早期是因为在DOS系统下设置的,到今天很多是多余的键,如卷轴按键(Scroll Lock),此键在早期的文字处理程序中仍被使用,但今时今日按下此键时,除了Scroll Lock的灯亮起外,实在毫无用途。另外,屏幕打印键(Print Scrn)是从前DOS系统的一个指令,在窗口中亦能将荧幕上的画面打印出来,但也没多大用处。至于同一个键中的系统要求键(SysRq)则更令人莫名其妙,它是System Request的缩写,除了诸如Linux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外,此键几乎一无是处。最后是暂停或终止键(Pause/Break),也是DOS系统留下的“历史遗迹”,当年能指令计算机停止或暂停执行程序,但对于大部分窗口用户而言,此键也可以不理。[9]

此外,为什么字母排序采用QWERTY键盘设计?世界上,QWERTY键盘设计几乎用于所有的打字机和计算机键盘。这是最有效地安排打字机键盘的设计吗?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E是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母,理应排在双手直接触摸处。其实QWERTY键盘是一个名叫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的工程师在1873年设计的。他特意设计成这样是为了放慢打字人的打字速度。因为那时如果打字人的打字速度太快的话,打字机就很容易卡壳。当发明电脑时,直接把打字机的键盘移用过来,QWERTY键盘设计变成了被成千上万人使用的标准的电脑键盘,这种设计的键盘基本上占领了全部市场。虽然今天的电脑速度不仅比人手快,比人脑也更快,但是这种键盘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大家都习惯于此标准了。

电脑键盘的例子说明,键盘之所以如此设计并非因为它是最合理的、最好的,而是因为当时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理应被修改,它完全是可以改变的。现在,很多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开始减少按键,比如,把Print Scrn和SysRq合在一起,也没有了Scroll Lock健。也开始有人设计新的字母排列的键盘。所以,那些我们认为必然如此的现象背后都是有其产生原因和理由的,当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改变就具有了可能性,当然需要一些先锋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这一发展并不是直线的,即使人们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利益和惯性会使得改变不那么容易。

社会性别的问题也一样:男权文化的出现和持续并非是历史合理的、最好的选择,而是因为某些偶然因素,或者在某些条件限制下的被迫选择,也可能是部分人的刻意为之。它的存在和延续不能证明它的合理性。同时,这种文化也是需要修改并且完全能修改的,只要条件成熟了,有人去积极地推动,就可以创造改变。前提是我们先要认识到可以改变这些问题,并且学会从正确的视角去解构它,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去改变它。但是这个过程显然不会一帆风顺,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也会受到文化滞后的影响,需要更有利的工具。

社会性别理论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契机。第一,社会性别理论不再像过去的理论那样只注重精英文化的分析,日常生活及大众社会流行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第二,社会性别理论挑战性别文化中看似自然的、合理的说法,对科学和科技发展保持怀疑的态度,质疑其前提,寻求改变。第三,社会性别理论对许多影响深远的、宏大的理论体系抱有批评的态度,对各个理论学科中可能产生的性别偏见持警觉的态度。第四,社会性别理论除了理论研究外,也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改变目前的性别文化,创造更适合两性发展的性别空间,是必须要做的,也是完全能做到的。

四、男性:斗争中的同志

由于我们把过去的性别文化统称为男权文化,由于目前女性在社会中的某些方面的确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女性主义对女性被压迫的方面研究更为深入,因此,改变现存的性别文化体系常常被认为是针对男性发起的战争。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片面而有害的。[10]

关于这一点,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作了清楚的阐释:女性主义是结束男性至上主义(性别歧视主义)、性别歧视者的剥削、[11]压迫的运动。也就是说,女性主义不是想要反对男性,它的问题非常清楚,是针对男性至上主义的。它帮助我们记住,我们所有的人:男性、女性,从出生到接受性别歧视的思想和行动都是社会化的一种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样成为性别歧视者,所以[12]把女性主义运动看作是女人反对男人的运动是错误的、幼稚的。

事实上,不是每个男人都愿意成为家长的,男性在现存的性别体系下也受到了压迫和制约。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标准不仅女人[13]用得蹩脚,它同样也不再适用于要与女人全面平等共处的男人。因为,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既对女性的发展造成束缚,也给男性的身心带来过分的压力,往往男性装强比女性装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女性主义思想同样可以使男性从父权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于这一点,周华山教授有深刻的认识。

学者周华山从自身作为一个男性的经历出发,认为“每个人都有性别,父权体制局限女性之余,也令男人承受极不人性的压力与要求,令男性的形象与心态也相当扭曲,自幼被要求在事业、性事及一切事情上坚强勇猛,要非人性地压抑、掩饰一切人性的脆弱。男性关怀女性主义,其实也是自我解脱之道,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做一个‘人’”[14]。之所以女性主义也是男性的解脱之道,是因为“我一直以来所理解的女性主义,就是两性携手打破僵化性别标签与教条。父权制其实不是‘男压迫女’,因为男人同样是父权制受害者(虽然所获取的特权不胜枚举),而女人撒娇扮弱也是父权制的帮凶,令男人只能继续装强(虽然女人所承受的性别压力如泰山压顶)。所以,颠覆父权制只是摇动性别二元对立,让男与女不再受性别霸权钳制,从而多元[15]活泼地超越任何平面单轨的性别二元与本质主义论”。

贝尔·胡克斯从第三世界女性的利益出发,进一步指出,“反对男性的观点是一种反动的观点,它使女权运动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可以使白人妇女夺取白人男性的权力,用白人女性至上的统治来代替白人男性至上的统治的运动。……像妇女一样,男性也被社会化了,被动地[16]接受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

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提出,所谓妇女解放,就是让她[17]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而不是不让她有这种关系。男人和女人从来就不是绝对对立的敌人也不能成为绝对对立的敌人,社会性别理论,也包括女性主义理论(除了极个别的极端理论)实际上要改变的是不平等的思想、霸权的理念,而不是要打倒具体的每一个男人。

即使女性之间团结起来,也不是为了发动两性战争。“我们并不[18]是团结起来反对男人,而是团结起来保护我们作为女人的利益。”今日由市场经济推动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性别话语对男女都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社会现象需要社会性别理论来分析、批判和解构。在此需要强调,尽管男女都受到“女人味”和“男子汉”话语的影响,这个话语中的权力关系更多地将女性置于被动、从属、物化和他者的地位上,因此它对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的负面影响会更严重。长期以来,被记录下来的人类认识主要是男性的声音和男性的经历,而社会性别理论启发我们去想象和开创一个包括女性的认知世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成人类和谐发展的局面。

近年来的社会性别研究中同样包含对男性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19]多的成果,也推进了实践中的两性和谐发展。

五、学习社会性别理论的目的[20]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佩吉教授(Peggy McCracken)在讲授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课时曾说过,我们不可能精通理论!尤其是女性主义的理论流派众多,没有统一的体系,没有权威的说法,所以更不可能去掌握或者精通所有女性主义或社会性别的理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知识的获得和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妇女为什么受压迫,两性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它能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批判的方式看待世界。更重要的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把熟悉的变得不熟悉,也就是说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针对那些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提出新的问题,并质疑这些问题。

所以,我们不需要把女性主义或者社会性别看作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全新的看世界的角度,以此重新检视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生长过程,从中发掘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结婚生子是女人的宿命?为什么夜晚,女性不能独自外出?……也许你可以给我很多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答案——结婚生子是女性的幸福所在;为了保护女性人身安全以免被强暴……学习了社会性别理论以后,我们就有了新的视角,在这种理所当然的答案中,我们看到了真实存在的具有“支配和从属”特征的文化和制度,而这些并非是科学的、常识性的解释,而是对两性的一种不同的歧视和压迫。社会性别意识帮助我们察觉、批判、反省生活中与性别有关的不平等、权利、阶级等的现实,挑战过去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知识结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质疑已有的知识和现存的文化。社会性别理论在反思文化和性别规范的时候,用的是一种类似反省的“证伪”方法。用学者李小江的话说是反省,“所谓反省,不同于反思的[21]地方,即在它鲜明的批判指向——这是一种内省的批判”。时时刻刻要具有性别的敏感性,反省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性别刻板印象。被统称为“后现代主义”的现代西方思潮解构了文化,指出现存的思维习惯、习俗和道德等被人们当成“人之常情”的东西并不具有“真理性”意义。其次,培养社会性别意识。拥有反省的能力是第一步,但是如何反省涉及具体的理念和方法论的问题。培养敏感的社会性别意识,运用正确的方法反省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产生有益的实践效果。再次,需要改变有关权力的观点。在传统文化中,权力通常是与统治及对人和物的控制等同起来的,它比较多地出现在政治领域中。但女性主义者们创造性地提出了“私人的即是政治的”,拓展了政治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权力运行逻辑。实际上,权力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政治领域中,它弥漫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权力的表现也不仅仅是压迫,它还有许多的方式,比如用“赞赏”来标明价值等级;权力的实施也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也能产生权力。认识到权力的多样性才可能更好地了解性别背后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产生的途径和趋势,同时也有助于社会性别理念以平等的方式普及。

六、追求平等的困难

性别平等是许多人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但是这不是一条坦途,而是一条机关重重和荆棘密布的道路,因为,在追求性别平等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首先,多元与统一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诸如女性为什么受压迫,性别歧视如何产生和延续,真正的性别平等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有许多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是相互补充的,有的是相悖的,有的是完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观点的多元化一方面给了人们不同的理念和选择,但是另一方面也给性别平等理论本身的宣传和普及带来了难度。要不要统一?如何统一?性别平等是个日常生活图景中的概念,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能力作出自己的解释和选择。同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群体情况也不同。但是对于那些希望把性别平等以法律、政策、制度等方式固定和表现出来的实践者而言,一定程度的统一又是必需的。因此,当理论上的统一已经难以做到时,实践的取舍更是变得难上加难,而这又是必需的。

其次,学术和实践总是有距离的。学术成就转换成实践成果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建构论勾画了一个全面的平等内容,但是,对于这样的理念,在实践中能不能实施,如何实施,一直是个问题。有女性主义者批评建构论根本就不能实践,因为建构论导致“非政治化”或者“泛政治化”。学术一般很难顾全到实践的每一个层面,涉及对象的每一个阶层。学术一般代表精英的观点,即使是谈论劳苦大众的事件,其观点也是精英们的劳苦大众观点。社会性别的理论强调质性研究、强调要让“无声者”发出声音,希望能避免研究者的越俎代庖,但这一点却是非常难做到的。没有这种意识的研究就更加可能出现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情况。后现代主义理论否定宏观叙事,强调每个人的主体独特性,也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好方法,但是,如果每个结论都仅代表一个个体或者一个小群体的情况,那么理论能有多大的适用性又受到了质疑。

最后,理想与现实总是矛盾的。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人们的性别概念是文化建构的,因此应该加以改变。但是,现实是文化已经构建了人们的性别观念,性别文化已经存在,并且占据着绝大部分人的头脑。如果要求性别文化向着最为理想的状态改变,那将会背离觉绝大多数当代人的利益,必然会受到排斥。如果一点一点的改良,那么必然又会有妥协,让人觉得似乎并没有真正实现性别平等。再加上各种理论的交锋,理想的性别状况变得更加难以捕捉。如何协调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如何让充满斗志的性别平等斗士不至于一开始就受到致命的打击,如何让改良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意识到困难并不意味着放弃,只有在认识到困难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前进,才能真正体现勇气的所在,而对性别平等的追求正是需要这样的勇气和智慧。

七、学习社会性别理论的注意点

社会性别理论脱胎于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本身属于批判理论,其背后的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省式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能让我们开明地质疑,分辨每一种理论背后的假设和前提,看到每一种理论背后的性别立场,有选择地接受或否定。

当然,“女性主义”在不同的实践和不同的地点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我们必须允许这些不同含义出现,以此来解决妇女在自身环境中的需要以及一些紧要问题。女性主义不能仅将性别歧视定为妇女生活中唯一的压迫力量。既然阶级关系、结构性贫困、文盲、饥饿以及帝国主义也是压迫妇女的主要因素,因而女性主义必须具备包容性、[22]灵活性,并且要愿意承认矛盾。”因此,在具体学习女性主义,主要是有关社会性别理论时,要注意下述三点:

首先,是中西方实践和认识的差异。由于在性别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和西方所走的道路差异性大于共性,因此注意两者在实践和认识上的差异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美国1963年通过了《同工同酬法》;1964年的一条法律规定,所有对男人开放的职业也对妇女开放;1972年则规定了另一条法律,任何教育领域的男女不平等待遇均属违法。这些法律的制定基本上是通过社会运动,自下而上地影响整个社会,进而改变法律制度。

而中国迄今为止虽然没有同工同酬法,但是在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已经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并提出“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做”。在教育领域,男女权益也得到了法律和制度的充分保障,两性在制度层面没有被区别对待。两种不同的实现制度平等的路径,对两个国家后来的性别平等发展道路有不同的影响。

当然,在现实中,我们的社会依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但是这种现象的表现和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确实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学习女性主义的时候,认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不同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女性主义理论是非常纷繁复杂的,既有各种流派和理论,又有刚刚所说的中西方文化和实践的不同,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注意其中有些对我们非常有借鉴意义,但是有些可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要学会取舍和批判。尤其是批判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任何的理论我们首先是去理解,但是理解之后并不是直接就接受了,在接受之前必须先要批判,这样才能更为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一理论,才能更好地加以识别。比如说,女性主义理论在早期强调男人是女人的敌人,女人在男权文化或是父权制下被压迫,是被动者。这样的理论到今天依然主导很多人的观念。你可以认为是对的,也可以认为是不对的,但是在你作出决定之前,你必须先要问自己,男人真的是女人的敌人吗?是不是男人也受压迫?女人一直是被动的吗?只有先反问、批判,然后你才能说我认为什么是有道理的,或者说哪一部分是有道理的。批判性的理论学习有赖于批判性思维。

再次,我们在认识论上常常有这样一个倾向:当一种新的概念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人们往往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是空白的,认识不到它、忽略它,那些先驱者在使人注意到它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当一个概念被一个社会或者说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时候,它又容易走向另外一种倾向:容易突出它的作用、放大它的功能,甚至把它看成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概念能涵盖所有的生活和全部的现象。社会性别的概念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但是也必须“超越社会性别”。这并不是要抛弃社会性别概念,而是要把社会性别概念和其他的范畴包括阶级的、种族的、年龄的、性倾向的,还有宗教的,甚至国家的,许多表明社会身份的范畴结合起来,去思考、解读我们现实生活的“文本”。也就是要打破那种把社会性别看作唯一决定因素的思维方式,把它扩展开来,从多维的、多元化的角度去解读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看待男女之间的差异问题和男女发展问题。所以,交叉性视角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交叉性视角中,目前的性别视角需要更充分的关注。

八、本书的框架

本书对于社会性别理论作了归纳性的梳理,尽量包括了社会性别可能涉及的各个话题,并对这些话题进行了分类和概述。

从框架而言,本书第一部分是关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综述,阐述了社会性别的概念,探讨了社会性别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实践和理论,概括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分析范畴的运用和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第二部分,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别图景,具体涉及身体、性、家庭和工作四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揭示了建构性别的媒介和载体,包括知识、语言、空间、关系、宗教、教育、媒体、社会政策等。第四部分探讨社会性别与发展的问题,介绍了有关社会性别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必须指出的是,我认为性别问题并不是一个女性问题,男性同样也在社会中被规训和制约,解放女性同样意味着解放男性,虽然相比女性研究的深入和广泛,男性研究相对不足,但是近年来发展很快。考虑到目前女性地位较低依然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因此,书中的理论和举例更倾向于运用有关女性问题的方面,更多地站在女性的立场。这既和我本身的性别相关,也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关。但是,如果探讨男性问题的话,其中的方法和视角同样可以借鉴。

除此之外,本书还注意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探讨实际问题时,尽量结合中国的实践和理论,使得结论和分析能更加切合实际并有现实效用。其次,分析的问题尽量取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较少涉及同样重要的边缘问题。再次,尽量展现不同的观点,即使有些观点笔者完全不同意,也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使读者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最后,本书尽量全面地涉及社会性别可能涵盖的方面,力图囊括相对较多的话题,但可能在深度上就有些力不从心。第一部分 社会性别综述第一章 社会性别概述

第一次听到“社会性别”这个词的人,往往以为它是“性别”前面加上了定语“社会”,也许还会感叹“性别本来挺简单的,加上社会就变得复杂了”。的确,社会性别的概念和理论是很复杂的,不过那不是因为“性别”前面加上了“社会”,而是因为“社会性别”本来就是一个词,它代表了一整套全新的理念和理论。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性别和社会性别不仅概念不同,而且它们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因此,首先必须了解性别与社会性别所代表的不同思想体系。

一、性别的界定

人们见到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妇女,第一个问题总是:“男孩还是女孩?”去应聘、参加会议、填写表格的时候,总是有性别一栏。人和人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但是没有哪种差异会像性别一样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

对个人而言,性别被一整套非常完整的社会体系从一出生就开始建构了。首先,人出生时,生理发育要符合医学的鉴定,顺利取得出生证明上明确的性别归属,这种性别证明一般通过第一性征来确定。第一性征,一般指直接服务于繁殖且在出生时就已经具有的内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官。对于男性来讲,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阴茎等都属于第一性征。对于女性来讲,第一性征就是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次,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完成第二性征的完全发育,对于女性来讲,乳房的发育、女性毛发生长形式以及脂肪组织在身体中的典型分布等就属于第二性征;对于男性来讲,就是胡须的特殊生长和粗壮的体毛生长及声音的低沉等。再次,成长后要选择“正确”性别的伴侣,即具有正确的性取向。女性应该寻找适龄的男性为自己爱恋的对象,男性反之,通常意义上选择以后还应该结婚生子,才是一个正常的“人”。如果不符合性别标准,则需要进行医疗处理。

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完成了性别归属的二元分化体系,也就是说,非男即女,非女即男,社会要求每个人的行为和角色都应该和其性别相符。社会赋予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性别角色,比如,女人是贤妻良母,而男性则挣钱养家。同时,也把某些性格特征区分为男性或者女性的性别气质,如刚强、有泪不轻弹、不拘小节、不讲卫生这样的词汇一般认为是男性具有的,而温顺、听话、爱妒忌、斤斤计较一般认为形容女性较多。

是男性还是女性表面上看来是个非常清楚的区分,正像茱蒂思·鲁博(Judith Lorber)说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性别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绝对基础,因此,对这种大家早已视为理所当然的假定和先决条件进行质疑,简直就像考虑太阳是否还会升起一样多余。社会性别的标志和信号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经常注意不到,除非它们缺失了或含糊不清。这时我们会觉得很难受,直到我们成功地把那个人置于某[23]种社会性别地位,否则我们觉得乱套了”。比如看到男人穿裙子,女人说粗话,大部分人会觉得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因为对于女人和男人的标准形象,每个人都很熟悉。

这种性别的划分和发展,人们往往认为是由生理特征决定的,并且,表面上看,这种性别的区分是客观的,合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长期以来,大部分都是在男/女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二元体系下找到自己的性别位置,按照性别要求自觉或不自觉地来为人处世。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性别的复杂性,这种所谓的明确和客观就会遭到质疑。

二、五花八门的性别

性别是否只有男女两种?用男女两种性别区分人类是否合理?阴阳人的存在经常被视为性别的“变态”,是不正常的,这种观点正确吗?当我们对性别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时候,许多这样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性别认定,关于这点,至少可从纳瓦霍人的文化中得知。在他们的社会中,有睾丸女性化征候群的人并非被视为先是女孩然后变成男孩,而是被归为一种与男女性别完全不同的“第三性”。正如人类学家安·波琳(Anne Bolin)所指出的,在许多文化中,性别并非纯粹是依据生殖器来“归类”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完成”的。波琳在比较易装狂(transvestite)、变性者、女性健美运动者(female body builder)的性别地位之后指出:文化经常“化装”成自然。虽然很多人相信,生殖器是性别认定无可改变的权威象征,但是不同的文化却赋予相同的生物学现象以不同的意义。正如波琳所说的,“性别其实是五花八门[24]的”。

奥运会的性别筛选历程也说明了在检视性别的时候,仅仅依照生殖器来区分男女的不可信。奥运会一开始只准许男性参加,要求参赛者裸体竞技;在女性被允许参加奥运会后,要求女性必须提供性别证明;1968年后,由一群国际专业人士组成的医疗团队在比赛当地为女选手进行体检,女选手必须裸体在一组妇科医生面前接受审查。但是对“性别”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外科手术及荷尔蒙药物仍然可使“男性”的身体从外观上看起来更像女人的身体。于是,自1972年起,奥运会开始检验性染色体作为性别判断的标准。只要从女选手身上的细胞测出任何Y染色体的迹象,这名选手就被判定是“非女性”,失[25]去参加女子竞赛项目的资格。

女选手伊娃(Eva Klobukowska)通过1964年的体检且在当年的女子项目中赢得数面奖牌,但是她在1967年的欧洲田径赛中却无法通过性染色体检验的关口,是因为她的某些细胞带有XO配对,某些细胞带有XX/XY配对。伊娃除了失去参加女子项目的资格外,她于1966年取得的奥运奖牌也被宣布无效。1992年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另一个例子:西班牙跨栏女选手玛丽亚(Maria Jose Martinez Pation)在参加1985年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前从未动念怀疑过自己的性别,尽管在解剖学层面上她有女性生殖器官,但是那年的染色体测试却显示她带有Y染色体。她不仅因此丧失比赛资[26]格,失去奖学金,男友也在困惑中离去。

从奥运会性别筛选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从基因的角度,也许有XXY人、XYY人、XO人,以及以上两种或者三种基因的混合人,所谓的性别两分也许并非是“常态”的。从人数上看,XX人和XY人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不是把其他种类人视为“异常”或者“变态”的理由。因此,即使是从生理性别角度而言,绝对的男女性别的区分实际上并不总是正确的,男女的二元对立的绝对性遭到了质疑。男、女,这在普通人看来一清二楚的区分,但在科学上却是最为混乱的概念。

生理和心理从不同的层面建构了不同的性别概念,从生理到心理都完全符合男性或女性的群体只占人类的大部分而已;另一部分人可能生理是女性,但是心里觉得自己是男性,在性别气质塑造的时候,又偏中性;还有一部分人,生理性别是男性,但性取向是同性……但是有一个观点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实际上,性别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绝对的二元对立已经不适合目前丰富多元的现实。

三、科学背后的性别文化

性别本身存在生理上的差异并不需要争论,引起争论的焦点是:这种生理差异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性别差异的二元对立是天生的吗?是平等的吗?我们把这种差别视为理所当然,认为是在进化的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并且是被科学发现和证明的。那么科学一定是真实的吗?李小江认为:“纯科学以不可辩驳的真理性面之于世,隐含着对社会[27]及社会科学的轻视。”

探讨社会问题,不仅要借鉴科学,还要反思科学背后的文化,反省科学的真实性,因为“进化的科学并非发生于真空之中,而是浸润[28]于西方文化史中”。而科学把大多数人的情况设置为“正常”,把少数人的情况设置为“异常”,这种划分是医学—性事体制下知识权力的操作,以科学语言的姿态为主流社会所接纳后其背后的权力结构[29]就被巧妙地遮掩起来。男女的差异实际上是在塑造男女的等级。

历史学家拉廓尔(Thomas Laqueure)提到,在18世纪之前,人类被视为属于同一性别,男人和女人是“邻近的”而非“相对的”性别。早期的生理解剖学把阴道描述成一种内缩或错置的阴茎;而且,男女私处在语言上是不分的,两者都是用同一个单字来加以指涉(例如,orheis、didymoi都可以同时指涉卵巢和睾丸二者;而purse在文艺复兴时代的英文用法中,可以指阴囊,也可以指子宫)。但是,正如拉廓尔所说的,即使在早期这种单一性别的模式中女性还是被视为较低下的男性的翻版,是男性原版拷贝不全的瑕疵品。女性,因为她们的身体是复制男性的,也算是一个小宇宙,但是与男性这个大宇宙是不可分的,并且大小宇宙之间是不平等的。虽然大部分学科早已扬弃了单一性别模式,但现代胚胎学等领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仍是由这种模式所带动的。按照拉廓尔的说法,虽然我们已把男女的身体分开来看,但是“阳具中心主义”(phallocracy)始终未曾随之动摇。拉廓尔进一步提到,在历史文化脉络下所发展出的种种性别模式,带动了从内分泌学到进化生物学这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并不是在[30]这些学科的研究过程中,带动了种种性别模式的发展。

尤其是有关性别的研究,曾一度受到产生奇妙结果的男性优先观点的影响。1907年由莱比锡神经病学家P.J.默比乌斯(1853—1907)撰写的轰动一时而又臭名昭著的《女性生理低能》一书,毫无疑问是建立在伪科学基础之上的偏见思潮之作。书中强调,女性之所以不擅长理性思考是因为缺少了一些脑回,使她们不具备男性的头脑,否则女性器官会受到损害,她们会变成一个既让人反感而又毫无用途的两性人。今天我们当然知道这样的理论是错误的,但是这种错误理论的影响却还是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比如,我们认为男性擅长数学等学科,女性不擅长;男性的格局比女性大,擅长决策,而女性不行。

这种“阳具中心主义”的性别偏见不仅仅存在于个别的科学家身上,其实它是相当广泛的,其中包括一些今天我们依然认为是伟大的、客观的科学家。达尔文观察动物的性行为习惯之后得出许多结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许多生物种类中,雌性都倾向于忸怩作态——她们选择雄性而不是被雄性选择,也就是说,雌性是主动的。但是,他采取一种迂回的论证,来证明雄性在进化过程中的主动角色:被雌性所“选择”的雄性,其实早就已经在雄性角力战斗中压倒群雄,所以雌性“选择”胜利者,并不是一种真正的选择,而是一种“霍布森的选择”(Hobsons choice),也就是唯一的选择。于是,达尔文在简短文字中,破坏了他自己提出的雌性在进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的深刻见解:雌性具有完全的决定性力量,造成了许多雄性动物身上出现种种装饰性的特征,从公鸟的艳丽羽毛到雄性猩猩的放射状冠[31]毛,都是如此。可见,表面上“科学”的、客观的理论,也会受到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对同一现象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

当然,科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在离析出了雌、雄性激素,并揭示了其化学结构之后,科学家发现男性和女性第一性征器官的发育,首先是从中性的胚胎原基开始的,这些原基在性染色体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向不同的方向分化。这其中,雌性发育路线是预先设定的,而只有当存在一个Y染色体且形成了与之相应的雄性激素时,才开始向男性[32]方向进行分化。因此雌性发育是优先的遗传设定,相反,向雄性方向的分化则只是一种激素引发的雌性基本原理变体,这些生物情况的重新解释与《圣经》中的万物史及流传广泛的雄性优先观点完全相反。

今天的科学依然存在性别问题。人类学家叶米利(Emily Martin)就质疑科学研究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没有受孕的卵子被看作是浪费的、死亡的,但是同样没有用的精子却没有这样的说法;卵子被看作是被动的,被称为“睡美人”,等待积极的精子去唤醒,而实际上,在生育上,卵子和精子的作用是一样大的,如果不是更大的话。[33]此外,还有受孕过程的“科学解释”把受孕过程解释为强有力的精子进攻卵子,精子是主动的,卵子是被动的,最强大的精子冲击卵子,完成受孕过程。而女性主义研究者发现,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精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目的性,精子与卵子的偶然相撞完成受孕过程,也就是说,这一过程也可以解释为卵子来抓住一个精子。最近的研究也显示:女人的性高潮(女人对此有基本的控制权),也能够产生子宫内的吸力,而“圈定”某个男子的精子,赋予它后来居[34]上的优势。后一种解释显然颠覆了女性被动这样一种印象。显然,关于受孕过程的科学解释,带有社会性别制度和社会文化的烙印。前一种解释是男权文化的代表,后一种解释是女权文化的代表。此外,我们后文还会提到有关脑部差异的研究,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以性别刻板印象来解释事实的倾向。

科学在性别研究上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迂回的道路,充满了很多不科学的结论,因此,“科学”并不总是科学的。科学本身也受到文化的影响。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否定科学本身,而是强调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已经渗透到文化和科学的各个领域。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抹杀或者消除性别的生理差异,因为“人类的特殊生存能力主要是建立在男性和女性共同拥有巨大的多种多样能力上,它能使人类对各种生存条件进行适应。两性能力的强烈重叠也是一个重大的优点,因为两性会根据需要在多数能力方面相互补充”。[35]因此,如果人们试图将这种差异也消除,那就的确是对平等地位[36]的错误理解。

我们也并非要去争辩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更优越?到底是哪一类人是“范本”。这样的思路本身就陷入了本质主义的漩涡,是我们极力想要避免的。社会性别的研究力图从各个角度来证明两性对社会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重要的,两者间不存在价值的高低。而究竟哪些差异是真的和性别有关,也是需要重新反思的。

四、社会性别的概念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一直被视为简单的“男”和“女”的区分,实际上并非完全是生理造就的,也并不是如此绝对的,固有的文化影响了性别观念,也影响了从性别角度来解释现实的真实性。性别的内涵远比生殖器的区分要复杂得多,性别的概念负载了许多社会文化的理念。为此,西方的女性主义者提出了“社会性别”这一概念。

社会性别是一个“舶来词”,是英文“gender”的翻译。而gender原来主要是一个类别词,在语法里面,这个词是用来将字与语法形式按照有性与无性以及其他特征——譬如罗曼司语言中所谓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