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8:18:12

点击下载

作者:钟玉明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

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作者:钟玉明排版:skip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ISBN:9787512714526本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不教不治——儿童心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孩子也有小心思

有些人会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心理问题”,认为心理问题就是心里想不开。这导致不少成人觉得小孩子哪里有那么复杂,哪里有什么心理问题呀!我在一个家长微信群里还见过这样的言论:“3岁以前的孩子就跟小动物一样,哪里有什么心理问题。家长不要瞎焦虑。”这是对心理和心理问题不了解导致的。

人在遇到事情时会产生认知、情绪、意志上的一系列变化,这是正常的心理过程,而心理过程的结果会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上。

一个3岁女孩大冬天想吃冰棍,妈妈不给。被拒绝的时候我们都会生气,所以这个女孩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愤怒的情绪。在她的认知

中,哭闹有时就能得到妈妈的同意。于是,她就把愤怒发泄出来,摔掉手中的玩具,边哭边吼“我就要吃,就要吃”。

另一个女孩,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产生的可能是伤心的情绪。

而根据她自己的经验与认知,她讨好、乞求更有效,那么这个孩子的表现就会与前一个孩子不同,她会边哭边跟妈妈说好话,求妈妈、讨好妈妈。

一个人的外显言行反映的是他内在的知、情、意过程,也就是他的心理。上面例子中两个女孩所表现的都是正常反应。然而,一旦第一个女孩动不动就哭闹,根本不讲理,或者第二个女孩常常不开心,超过了相应年龄段的平均反应水平,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这些异常的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表明孩子在认识上和策略上有偏颇、不灵活,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扩展,至少要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如果还不奏效,孩子的情况愈演愈烈,那么说明孩子有行为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反映出的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

孩子内心的惶惑不安和不佳的情绪,如担忧害怕、紧张焦虑、生气挫败、伤心悲痛、郁郁寡欢等,会影响孩子的内感觉,也就是说孩子的器官,如肠胃、肺、喉咙、眼睛、皮肤等会有异样,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孩子的遗传特质不同,会引发不同的表现。有的孩子直接把不舒服表现出来,如哭闹、缠人、发脾气打人、不吃饭、不睡觉、不听话等;有的孩子为了缓解这些不舒服,会发展出一些行为来自己安抚自己,如总抱着玩具、啃手指甲、白日梦、自慰等;有的孩子在紧张不安、充满挫败的环境

中时间长了,会出现身体的功能性反应,造成躯体疾病,如头疼、肚子疼、神经性尿频、抽动症等。

上面说的是小小孩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丰富、知识的获取、道理的灌输,孩子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理念和标准,在情绪表达、与人交往、实现目的等方面形成自己越来越固定的模式。这个过程是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试错的过程;是学习、习得等做加法的过程,同时也是剔除让自己难受、利益受损的言行等做减法的过程。逐渐地,孩子就会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开始总结提炼理念和观念。这些理念和观念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有的孩子明显越活越明白,能够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教训;有的孩子却被自己的理念和观念限制甚至带偏,表现出更多的言行问题,导致异常。

所以,心理问题就是在心理需求和动机的影响下,在面对某事、某人,在某一个处境、某一个时间,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不恰当的外显言行。这些不恰当的外显言行,可能是其错误的认知、错误的情绪或错误的理念导致的。德国积极心理疗法认为,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的人。这个恰当是不跟外界、不跟他人起冲突,也没有自己内心的冲突;这个恰当也表明,任何人对事情的处理应对,没有标准的唯一答案,都是个人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我们国家有诊断标准和分类,国际上也有标准。可对于一般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就没有严格的定义和分类了。我在本书中进行的分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根据普通人能够观察到的问题表现做出的,包括社会心理原因造成的和先天原因造成的。

试错是成长的基石

从来没有人生下来就全知全能,我们会不断遇到各种新事情、新人物、新环境,孩子尤其如此。很多粗心的家长会觉得,孩子所遇到的所有新鲜事物都要告诉他吗?他不知道吗?是的,很多事情如果成人不告诉孩子,孩子就要靠自己去摸索。即便你告诉了他,他还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简单地说,当一个孩子表现出缺陷或者问题时,他常常是卡在了那里,不知、不敢、不愿、不能或者不会去应对。

很多家长现在知道要蹲下来同孩子说话。蹲下来,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他站得不高,就没法看得远。同理,如果你从认知、能力、方法、经验等各个方面都“蹲”到与孩子同一高度,你就能够理解孩子很多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

基本上,成长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即使有家长的灌输和学校的教育,孩子若想真正学会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经历一个自我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试就对、一语中的、一帆风顺,是不少家长的梦想。这也确实只是个梦想。事实上,孩子必须自己亲身体验到现实的发生,他才能真正认识、理解并记住、提炼、积累经验,以利于后来问题的应对。这个过程一定是试错的过程。通过错,通过偏颇,孩子才能真正找到正确和恰当。否则,一时没有问题,反而可能在将来出现重大问题,大到代价太大,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能去修正。

说问题是试错的过程,并不是说就不去处理问题了。恰恰是通过家长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孩子才会更好地体验和学习。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等,就是这个意思。家长必须去处理问题,目的不是为了压住问题或者仅仅修正问题本身,而是抓住问题背后孩子成长的契机,通过解决问题而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因此,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分析清楚问题的来源,并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案。

本书中,我会针对每一个问题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在这里,我先概括地介绍一下前面所说问题的两个大类引发因素,即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

●先天造成的生理性大脑发育或大脑功能问题,比较常见的有智力低下(学名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ADHD)以及自闭症(现在更全面的名称是自闭谱系障碍)。

●后天的脑功能损伤,如外伤、铅中毒等。

●早产或孕产期的不利因素。

●儿童的先天气质类型。关于先天气质类型,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好养型和难养型。难养型儿童天生较急躁或过度谨慎、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环境、养育方式、个人心理特征3个方面。

1.环境

孩子所处的环境如果足够丰富,既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情境让孩子学习、探索,又有足够的挑战让孩子去适应、应对,才是有助于成长的环境。环境包括小范围的家庭环境、社区、幼儿园、学校,以及大范围的城市或乡村环境、文化传统、国家制度等。这些都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影响。

容易让孩子出问题的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环境过于贫乏。现代家庭中家庭结构和成员较少、较单一。由于家务活动减少或外包使闲暇时间增多,大人利用业余时间去忙自己的事,而孩子却会觉得无聊。这还不如以前看着父母忙家务,孩子逐渐学习与参与,生活还丰富多样一些。社区环境由于人口流动等原因,缺乏安全感和紧密感,邻里交往明显减少,10岁以内的孩子不用大人陪,单独在小区里和小朋友玩,几乎不可能。

②环境过于单一、偏狭。有的家庭给孩子买的书和玩具可以堆满一屋子,但那并不是真正的丰富,从品种来说仍是单一的。这些书和玩具的用途除了阅读就是益智,目的性强、功利性强,无法满足孩子全面成长的需要。

③环境过度刺激、挑战。如果夫妻不和,经常争吵,或三代同堂,分歧较大,家里要么像雾霾一样阴沉,要么狂风暴雨,很少有阳光和煦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不安、紧张、困惑、无所适从。另外,如果家里有保姆、司机、家庭教师等人员构成复杂,这些人又像雇员,又像亲友,成年人都不容易处理如此复杂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更是不明白、不理解。孩子与这些人的互动方式会充满矛盾:孩子开始会“怕”保姆,但不久他就能发现保姆其实“怕”他和妈妈;家庭教师本来应该“管”孩子,但不久孩子发现他可以直接或通过妈妈来“管”家庭教师;妈妈认为爸爸忙、回家少,特意选大男孩来当司机兼玩伴,让孩子叫哥哥,可是这个哥哥一点儿都没有哥哥的样子,反而讨好他,表面友善,但并不贴心亲密;等等。这些都是令孩子感到不稳定、不安全、不长久、不正常、太困惑而难以应对的环境。

④环境刺激度不够。有的环境虽然不算单调、贫乏,但刺激和挑战不足,如孩子还没感到需要就已经得到了满足,一切都随顺孩子。这样的孩子不需要努力,不需要想办法去达到目的,没有被拒绝过,没有被要求服从集体利益过,那么他的社会性发展一定是不足的。

⑤环境不现实、不贴近生活。孩子的生活和时间是由各种课分割的,画画不是因为可以幻想和创造,而是有目的、有技巧的课;英语不是为了交流或理解故事,而是语法、单词课;跳舞不是因为随心所欲地扭动肢体以表达心情,而变成要压腿、要表演的课。不论课上得多么生动活泼,它也是课。陶艺课上即使随便玩,也跟平常雨后与小伙伴一起挖起软泥乱捏一气不一样。上课是按时的,在固定地方,有着固定人群,而不是根据孩子的心情、需要和目的安排。看似课程种类丰富多样,孩子却感受不到快乐,引发不了兴趣。

2.养育方式

好的养育方式是针对孩子成长的需要,在理性发展和情感能力上均予以支持,养成孩子良好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过程,促进孩子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价值的形成,让孩子最终能够由完全依附于家长到有能力打造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好的养育方式恰恰相反,它阻碍、抑制孩子某些方面的成长,或过度促进孩子某些方面的成长,结果令孩子在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理念信条、价值观等方面发展不均衡,有的有大缺陷,有的过度补偿,造成人格发展不完善,出现各种外显行为问题。

容易出问题的养育方式常有以下几种:

●过度严格甚至严厉,令孩子因恐惧而被动约束自己;

●过度放纵,令孩子缺乏自律,不遵从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任性妄为;

●溺爱,造成孩子只知索取情感,不会主动去爱别人,与人建立联系;

●缺乏对孩子本人真正的关爱,不了解、不信任、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与生命本质;

●灌输太多的道理,不给孩子自由意志、自我思考的空间;

●不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用物质的、成就的东西替代超越的、有关人生真正价值的反思;或者养育的本质变成教育,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移植到家里,还美其名曰家庭教育,把孩子不当亲人,当教育对象,形成亲子对立;

●养育的本质变成纯“养”,如养宠物一般,要什么给什么,不关注孩子作为“人”的成长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行为的养成,一切交给学校、交给家教、交给社会,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

3.个人心理特征

个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力的心理过程特征与外在行为模式、能力的

形成,有先天气质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受后天环境与养育方式的影响。6岁以前,主要是以被动应对为主。从7岁开始,孩子的主动应对才逐渐明显,11岁左右才能形成抽象、总结、逻辑推理能力,13岁左右主动尝试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新的言行方式,23岁左右基本形成人格并趋于稳定。所以,孩子越小,他的言行表现越能反映出外界的塑造影响。因此,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既受先天的影响,又受后天的影响,不能孤立地去看一个人,也不能把责任全归因于家庭、社会或者遗传因素。

上述的这些影响因素,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会具体体现为千变万化的各个影响事件和人物。家长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就会在发现问题时不再钻牛角尖地认为一定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造成的,就会有扩展的视角,去查找各个相关的影响因素。

做孩子起飞的助力

很多家长在发现或者被告知孩子的问题后,常常有以下这些表现:慌了并火了,认为孩子完了或者这样下去迟早完蛋,于是病急乱投医,并且对孩子产生不耐烦、不喜欢、恨铁不成钢等情绪反应;不相信孩子有这些问题,觉得是其他人大惊小怪或冤枉孩子了;将信将疑或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和接纳现实,犹豫摇摆,错失了干预解决的时机。

一般家长的解决方法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经验和理念去解决;照着书或者听一些课去学习解决;上网查询;问专家或其他家长,问同事等,向他人求助。

前面提到过,解决孩子的问题,正好是助力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问题背后孩子的动机和需求。例如,孩子不跟人打招呼,不见得就是不礼貌,也许他正在评估这个人,正在考虑自己应该如何跟他打招呼。一个孩子在同学之间总是显得强势,不见得就是霸道、自我为中心,也许他希望在集体中有一个好的表现。一个孩子经不得批评,太好面子,也许是他对自己的期许和要求比较高,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接纳……因此,家长要有一双慧眼,能够看透表面,看到本质,从本质上去帮助孩子用更好的办法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去协调人我关系,而不是抓住问题行为不放,批评指责孩子。当然,要所有家长都能够专业地做到这一点是强人所难。如果家长自己的人格没有问题,能够处理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那么就按照上面说的那样去处理,随机地、自然地跟孩子互动,而不要总是幼想给孩子完美的养育,也不要强求自己做到完美。孩子有的是时间和空间从生命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那里去学习。但是,如果家长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处理好孩子的问题了,那么请一定不要否认问题或者转移问题,可以试着向专业人士求助。如何评估和选择专业的咨询师,请参见本书相关章节。

一般说来,当家长自己观察到或老师等人反映孩子言行上的偏差,家长一定不要急于下结论。一旦确认孩子真的有超出平均范围的过度偏差,那么要从以下3个方面下手解决:

●生物学检查与治疗。如果是先天遗传问题或生理原因,该吃药吃药,该矫治矫治。注意,一定要到正规的机构做诊断和治疗。

●养育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如转学、休学、更换班级。遇到这类情况,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和生活方式。

●针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辅导或治疗,包括游戏、音乐、催眠、谈话等各种形式,必须对症,必须是正规、专业的人员和机构进行。

特别提醒一些家长,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标准,了解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分析;另一方面一定不要认为读过这方面的书就能够自行诊断、自行处理了。一旦自助不见成效,就要尝试求助。千万不要想着当孩子的心理咨询师,那是不同的关系和互动。另外,不要随便给其他家长出主意。我发现总有一些家长,读了一些书,还不确定这些书的说法对不对,就给别的家长支着,或者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去告诉别人照着自己的方法办。如果真的能够用成长与发展的观点看孩子,能够理解前面所说的各个相关因素,人就不会自以为或者强求自己全知全能了。

希望本书作为一本儿童心理科普手册,能帮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心理、行为的一般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Part1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

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家长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所以也常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大多数的家长向我提问,都是在描述孩子的行为表现。行为表现只是“症状”,病因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好好考察,而不能只想着把问题行为矫正过来就好了。

与躯体化障碍不同,行为问题不会引着家长带孩子去看躯体疾病而忽略了心理问题。它们明明白白地告诉家长,孩子有问题了。因为行为问题的可监测、可控制,很多家长容易只想着消除行为偏差,却忽略了造成这些行为偏差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原因。不当行为要矫正,引发不当行为的原因更要根治。这不是说要把孩子当犯罪嫌疑人一样去追查,而是看孩子的动机、需求和缺乏的能力,目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与行为一起发生的,一定还有情绪。对情绪的感受、辨识和分析、引导、接纳、矫正就更难了。一般家长都需要一定的培训才能较好地处理、应对孩子的情绪,否则会无意识地被孩子的情绪激起自己的情绪,再被自己的情绪驱动去应对孩子,结果造成误解和互相伤害。恋物行为:到哪儿都抱着玩具小熊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抱着固定的玩具或物品,是恋物吗?

这种行为常见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有的是睡觉时,有的则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个固定的物品随身陪伴。这个物品不限于玩具,有时还有毛巾、妈妈的睡衣等。其实,很多孩子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非常喜欢某个玩具,走哪儿都带着。那么,到什么程度才能被定义为异常行为,需要家长注意呢?

孩子抱着玩具时,是开心地游戏,还是为了缓解不开心、紧张、恐惧而抓住的依恋物?如果是前者,孩子会放松地对待这个玩具,注意力在外界;如果是后者,孩子一般是紧抓着或抱着玩具,很少当着人摆弄玩具或与玩具对话、游戏,孩子的表情和动作都比较僵化、抑制、紧张。

如果暂时找不到玩具了,正常的孩子会好奇地寻找;异常的孩子则会非常焦虑,甚至哭闹,找回玩具后也不会释然,一般要抱住玩具沉默一阵子。

正常的孩子抱持着玩具时别人可以碰,他还会主动将玩具介绍给别人;异常的孩子对玩具有些讳莫如深,不愿别人提起(即便是妈妈),更不愿、不许别人碰。别人提起他的玩具时,孩子会羞怯或紧张,会下意识地抱紧或掩藏玩具。正常的孩子抱的是具体的玩具,有具体的功能;异常的孩子有时会拿较怪的、无意义的东西,如妈妈的睡衣或手绢、用过的枕巾、围嘴等一些柔软触感的、与以前的生活经历相关的东西。正常的孩子不专一,一个玩具抱几天,又换另一个;异常的孩子非常专一,即便玩具脏了、有损坏也不放弃,有的孩子甚至不让妈妈清洗、修补。有些异常的孩子还有多于一个的依恋物,“任务”分配会非常刻板,如睡觉时是小熊,去幼儿园带枕巾,但一般不会超过3个,功能非常固定。

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恋物,该怎么应对呢?下面是一些建议:

1.不能斥责或笑话孩子,更不能强行抢走孩子的玩具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恋物的行为是娇气、胆小的表现,是毛病,有时会说“你怎么这么胆小”“男子汉,没出息”“这么大了还老抱着玩具,羞羞”,等等。更有的家长要把孩子的毛病给“扳”过来,强制孩子放弃玩具。

孩子抱持玩具,显示出孩子内心已经非常焦虑或紧张,只能依靠这个玩具来缓解。夺走玩具就像夺走有腿疾的人的拐杖。斥责和嘲笑只会增加孩子的自卑和愧疚,并破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与喜欢,所以家长绝对不能硬来。

2.不要纵容恋物行为

有的孩子的恋物行为甚至一开始就是家长给养成的。常见的情形是分床或分房睡的时候,孩子不肯,家长就给孩子一个玩具,告诉孩子“它会保护你、陪伴你”。也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恋物,反而松了一口气,“可算不缠着我了,他学会独立了”。学会自我安慰和利用外物来安抚自己是两回事。前者是自信和乐观,不困惑、不忧惧;后者则恰恰相反。

有的家长会说,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很多孩子都有一个玩具伙伴,常常是个泰迪熊,他们不是都挺好的嘛!首先,玩具伙伴和恋物是两回事。其次,这些孩子内心也许是孤绝与恐惧的,只是外人看不出来而已。再次,欧美的电影等艺术作品里,恋物的孩子也多被描述为孤独、怪癖的。最后,不是外国的就一切都好,要看其长期效果。例如,20年前在美国流行的“静坐惩罚”,今天被定为冷暴力;流行过的孩子哭不要抱,现在加上了很多前提条件和要求;流行过的1岁就让孩子分房单独睡觉,早已被摒弃。我国现在很多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育儿书中推崇的外国育儿方法,有些已经过时了。

3.帮助孩子拓展所恋物品的角色和功能

一个4岁的男孩走哪儿都要抱着小狮子,因为小狮子是兽中之王,可以吃掉坏人和大灰狼。妈妈可以先肯定孩子的这个想法:“没错!小狮子最棒了!”“小狮子为什么这么棒呢?”再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认识到,锻炼身体,增强勇气、自信(用孩子的语言,而不是用抽象的名词)就可以让自己不害怕了。再通过“你能帮小狮子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导孩子由被保护的弱者变成跟小狮子平等的、互相帮助的小伙伴,借此建立孩子的自信与价值感。“小狮子累了,它想洗个澡,想回家看看它妈妈了。”最后,在前面步骤有成效后再跟

孩子这样说。这样分步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能逐渐把玩具视为跟他一样的、普通的、平等的伙伴,而不是抽象的、有魔力的拯救者或安全象征。另外,家长之后还可以跟孩子说:“小狮子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这是小羊咩咩。”让孩子进一步放松心态,扩大想象空间,多增加快乐、友谊、安全的内容。

有的家长也知道孩子恋物可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因此会花时间陪孩子。陪孩子的时候不要呆呆陪着,否则会强化孩子的不安。“如果一切都很好,你干吗要陪呢?”有的孩子可能不恋物了,改恋妈妈了,处处事事都要妈妈陪,反而更不好了。陪孩子的时间不要白过,跟孩子一起编故事,照着前面讲的步骤来,才会逐渐帮孩子放弃恋物,建立自信,解除困惑之源,变得强大。

4.让孩子不再恋物最有效的做法

要想消除孩子的紧张、焦虑、困惑之源,直接治本,需要家长能够真的做到理智、客观、敏感,能反躬自问,能真正了解孩子,不用孩子说(孩子也说不明白),不被孩子的外在表现迷惑。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家长能做到这些,孩子也不至于恋物了。家长可以先尝试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我们的儿童心理治疗,常常更多的是在为家长做咨询或者做家庭治疗。这些治疗通过家长的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和养育方式、养育态度的调整变化,消除令孩子产生异常行为的紧张环境或事件,进而去除孩子的异常行为。强迫行为:必须把牙刷放在牙杯里

很多人都知道“强迫症”这个名词。常有人说:“我经常锁了门又不放心,得回去看看,甚至有时候要回去看三四回,我是不是得强迫症了?”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需要专业人士去诊断。平常我们所说的“强迫症”,其实是一些强迫行为。而有没有强迫行为,则是诊断强迫症的重要依据。对于普通人来讲,有3条可以帮你自我诊断强迫行为是否严重、是否必须去咨询专业人士:

●时间。强迫行为是否发生超过3个月?

●现实性。强迫行为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比如,洗3遍手可能确实有必要,但洗三五十遍就脱离实际了。

●造成的影响。强迫行为是否影响了社会功能?例如,影响了上班、上学、参加聚会等社会活动。

孩子的家长是可以观察到孩子的强迫行为的。强迫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重复性行为和仪式化。重复性行为就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常见的有洗手洗几十遍,用消毒纸巾擦手机擦10分钟等;仪式化行为就是固定的、程式化的行为,如每天睡觉前必须把牙刷放在牙杯里,牙杯放在叠好的毛巾上,毛巾事先折叠三次放在桌子的固定位置上。如果没完成这个仪式,人就无法入睡。

上面描述的已经是很严重的强迫行为了。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表现得更轻一些的、刚有迹象的行为,以便及早查明原因,防止发展到症状的地步。

轻微的强迫行为现象有:

●特别固执地摆放某些物品,不许别人挪动地方;

●洁癖,要求回家必须脱换外衣裤;

●叠衣服按顺序步骤,必须叠整齐;

●在家或出门必须走固定路线;

●吃饭前、出门前或睡觉前必须说哪几句话或做哪几样事;等等。

发现孩子有强迫行为,不要硬“扳”孩子,不要在这些行为上较劲。

曾有个13岁的男孩,要求全家回家必须脱换外裤才能进门,否则不许坐沙发。孩子的父亲认为是妈妈惯得孩子任性,非不脱,父子差点儿动手。

引起强迫行为的原因,概括说来有3类,家长可以对照排查一下,先试着从自己开始做出改变:

1.当孩子内心感觉不安、失去掌控感时,容易发生强迫行为

当我们既不知为什么,也不知可能发生什么,靠自己的努力也搞不明白,掌握不了动向和趋势,完全失控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恐慌是非常强烈的。有的人干脆放弃一切努力,并说服自己没必要努力,没意思、没意义。这种方式最终导致抑郁状态,甚至抑郁症。

有的人则正相反,他需要找出一切可把握的东西去掌控,以获取安心、成就感,去除内心的困惑或恐慌。于是,他们就会在东西的摆放、手机干不干净、走路的路线是否固定上变得非常固执,以求获得掌控感,并由此发展成强迫行为。

2.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发生强迫行为

有个13岁的男孩,是妈妈找关系送进的某重点中学,没有正式的学籍,必须在下次考试中排全年级前100名之内,才能转为正式生,否则就要转走。据妈妈说,孩子小学时的成绩一直非常好,中考失误是因为那段时间父母吵架闹离婚,影响了孩子,否则孩子应该能考上重点中学。现在夫妻已经合好,但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妈妈虽然心里着急,嘴上却一直跟孩子说“别紧张,无所谓,妈妈不要求你一定考前100名”。所以,在妈妈看来,她没有逼迫孩子,孩子不应该出现心理问题。

家长常常忽略孩子是有自己想法的人。无论孩子多小,都不是家长说不要紧张,他就不紧张了,说不要在意,他就不在意了。13岁的孩子本来就到了关注自我价值的时候,而此时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也就是成绩、外貌打扮、朋友多不多等寥寥几项。案例中的男孩小学时成绩好,受欢迎,小升初考试失利本来就是个打击,成绩一直上不去一定更增加他的挫折感和恐慌。妈妈虽然说无所谓,但实际上,孩子能考到年级前100名才是目标。

孩子不会因为妈妈说无所谓就真的无所谓了,反而压力更大。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孩子开始要求家人注意清洁,自己的手机不能让他人碰,被人碰了就得用消毒纸巾擦10多分钟。孩子对自己的保护,对自己与众不同的凸显,就只能通过清洁行为来表现了。

3.怕不被接纳、怕被批评,由此产生强迫行为

一个9岁的女孩,父母工作忙,主要由姥姥姥爷带。姥姥管孩子比较严、比较细,注意孩子的外在表现,常常唠叨。爸爸妈妈周末大多时候能回来,跟孩子交流的内容常常是孩子的表现。孩子天生就比较谨慎、内向、敏感,长得比较瘦弱,可以看出她是个内心不放松、心事重重的孩子。

女孩一入学,因为乖巧懂事,成绩也不错,挺受老师喜欢。三年级时,父母把她转入双语学校,英语一下子跟不上,又因为小事被老师单独谈话。老师虽不是批评她,只是跟她谈是否需要什么帮助,但孩子觉得就是批评她,认为老师不喜欢她,她不够好。后来,孩子开始在叠手绢、叠毛巾、叠衣服时必须按一定顺序和形状,去学校上学前把几个她喜欢的毛绒玩具在床上摆好,说“今天不会下雨的”,然后才走。她的父母此时才发现孩子的状态不对。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强迫行为虽然表现为简单的行为问题,但其社会心理诱因很深,也很复杂。一般家长看到孩子的强迫行为后,会特别恐慌,担心孩子变成精神病,希望立刻把孩子的行为纠正了。也有的家长会立刻启动“不怪我,我尽力了,是孩子有毛病”的推卸责任模式。所以,家长自己的心态和责任承担一定要先加以调整,否则孩子难有起色。

如果家长发现了孩子的强迫行为,建议寻求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帮助,因为大多数情况不是靠家长自己努力就能改善的。10岁以下的孩子,以家庭治疗为主,尤其以对家长的治疗为主。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是否真的了解等,一定是出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常常是家长自己觉察不到或者解决不了的。10岁以上的孩子,既要进行家庭治疗,也要进行针对孩子的个体咨询。心理咨询需要较多的细节去帮助咨询师找到诱因,做出诊断。孩子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一点点改变。所以,家长不要心急,配合咨询师帮孩子慢慢调整。拖延行为:干什么事都磨磨蹭蹭

磨蹭、拖拉、不能准时,现在被统一称为拖延,甚至有命名为拖延症的。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明明能马上做的却故意磨蹭,无非出于2个原因:

●缺乏动机,不愿意做这些事;

●惧怕结果,害怕事情结束。

面对孩子的拖延,大多数家长首先排除了孩子“不会”,认为孩子是故意的;其次忽略了孩子的“不敢”,或对事情或事情结果的惧怕,往往认定是孩子“不愿”,如贪玩、懒。因此,家长非常恼火,认为孩子出了问题。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拖延,建议按以下步骤去处理:

1.检查是不是自己太急了,不够耐心

我们对时间的估计有的时候是不准确的,孩子的动作也不能如我们预期得那样快。下面举两个例子,让我们来看一看家长自己的耐心和期望值。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游泳馆淋浴室。妈妈没有游泳,所以不需要洗澡,于是在更衣室等孩子。妈妈虽然脱了羽绒服,里面穿的是厚毛衣,在更衣室的高温中感觉很热,因此就不停地催孩子快点儿洗。她的女儿9岁左右,自己在里面洗头发(扎成马尾辫的长发)、洗澡。

跟她同时进去的大人只比她稍快一些出来,所以女孩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她妈妈在外面不停地催促。穿衣服的时候,由于身体比较湿,冬天穿得又多,地方比较狭窄,孩子穿衣的速度虽不慢,但是效率不高,显得笨手笨脚,再加上妈妈在一旁唠叨,孩子越想快越出错。母女俩都是一头大汗,满面怒容。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父亲和5岁儿子的。爸爸喊儿子去跑步,儿子在门口穿鞋,一下一下地系鞋带。在我看来,孩子系得相当不错、相当快了,但他爸爸的要求是:当他喊儿子的名字时,儿子应该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喊“到”;当他发出“穿鞋出发”的指令时,儿子应该小跑着到门前“唰唰”踢掉拖鞋,蹬上跑鞋,迅速利落地系鞋带。可这些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可惜爸爸没有去修正自己的理想,而是责怪儿子的动作不像个士兵。

2.先看看孩子是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母有时会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因为父母不愿相信孩子的能力低。

父母总以为孩子的智力应该在中上,可是一来孩子的智力、能力发展不均衡,不一定样样精通,二来总有孩子的智力处在中等偏下。更多的时候,父母不了解孩子,因为缺少专业的训练,又缺少多子女或大家族聚居环境,父母无从做横向比较,导致用5岁的标准要求3岁的孩子。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另外,网络上常有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事情报道,导致父母更不易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做出过高的预期。

3.调查孩子的动机

排除了前面两个“不怨孩子”的因素,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在父母要求正常、孩子能力也足够的情况下,孩子却不愿意、不想做。这涉及动机问题。有的孩子会明确地问“为什么要做”。没有问出口的孩子心里同样存留着这样的不满:“为什么呀?凭什么呀?我不喜欢!”孩子拖延的行为就是在用行动告诉家长自己的心声。

这种拖延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有意识的、故意的行为;

●潜意识的,自己也不想拖沓,但行动上却总是磨蹭。

这两类行为不仅孩子身上有,成人同样有。只不过,孩子更多的是反对父母的要求或安排,成人则更多是与环境和自己为敌。

面对孩子的反抗,家长不仅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更恼火的是孩子的不服从行为带给自己的被冒犯感,即家长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尤其当家长认为“我这是为了你好,你应该遵从,应该明白是非”的时候,家长会在恼火外还感到委屈,对孩子的不满就更深了。孩子由“小宝贝”变成了“小坏蛋”。

事实上,孩子年纪越小,越无法给自己设立正确的目标和计划,更不能勤奋地予以执行。孩子仰仗父母的教导,而且孩子也希望信从父母。每个孩子都期待自己的父母强大、智慧,能够帮助自己、支持自己。所以,当孩子用拖延行为来说“不”的时候,从父母的角度看,是父母应该意识到并调整自己的指导风格和提升能力的时候。

10岁以前是孩子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的时期。这段时间父母要想办法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成就动机,把“应该+必须”的事情变得有趣、有成果,让孩子“喜欢+愿意”,并提升自信。以稍显枯燥的学习为例,幼儿园时期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参与+带领”;小学一年级的适应期,父母可以适当陪伴,“指导+鼓励”;二年级起,“鼓励+惩戒”要并行。

如果孩子已经超过10岁仍有拖延,父母可以先和孩子沟通。沟通不是父母讲道理,不是说服孩子,也不是逼问孩子,或让孩子宣泄。沟通的第一步是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前面说过,拖延行为本身就是亲子沟通不畅的标志,孩子用行为表达了他的不满或不愿。所以,要想了解孩子,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畅所欲言。

我遇到的几个有拖延问题的10岁以上的孩子是这样说的:“跟他们(父母)说没有用,说不过他们,他们有一大堆道理等着你呢。”“他们从来不听我的。不是听从,是听一听我说什么。不论我说什么,他们都说你说得不对,你不能那么想。”“无论我说什么,他们都说,我们很理解你,但是……”

这些话显示,父母要么自以为是,要么就是不懂、不愿想办法找到一个能令孩子信服的解决办法。沟通的目的就是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后,父母再来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孩子应该承担些什么,从拖延中看到孩子的误区和能力状态,从拖延中看到双方都可以改进的空间。我们的目的不仅是消除孩子的拖延行为,而且是使孩子能够全面成长。

解决拖延行为,先要处理孩子的情绪。拖延行为中显示的情绪是不清晰、不激烈的,常常被家长忽略。事实上,孩子的不愿、不想、不敢、不喜欢等情绪是家长能感受到的。由于孩子的个性、年龄等原因,不表达不代表没有情绪。所以,当家长讲完道理,孩子懒洋洋地拉长声说“好吧”,家长不要以为真的好了,一定要追问孩子,“你听起来并不乐意,能说说原因吗”。如果家长不问,装没听见,孩子十有八九不会好好做。当孩子反复用请求、用条件、用嘟囔等形式表达不愿意时,家长也要重视起来。

有一个7岁的女孩,她天生就比较内向,性格谨慎(她妈妈说的)。因为挑食,女孩比较瘦弱,肠胃消化也不好。妈妈决定给她进行针灸治疗。孩子对此比较抗拒,出门前各种磨蹭,跟妈妈讲条件。

如果遇上妈妈因事取消一次,孩子高兴得直跳。这是多么强烈的信号啊,但妈妈认准了针灸的好处,无论如何要把十次扎完。最后,针灸成了一个导火索,引发了更大的问题。

另外,沟通之前也要先处理好情绪。当孩子带着抱怨、悲观等情绪时,沟通就会由理智的探讨升级为情绪化的互相指责,根本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总之,要解决孩子的拖延问题,就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是应该做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目标,找到动机,增加行为的喜悦度和成就感等。如果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或接受范围的,家长也要学会灵活处理,降低期望或重设目标,给孩子适合的,而不是家长认为正确的。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亲子间有通畅的沟通,才能真正解决拖延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玩玩这个,弄弄那个

以下内容说的是后天行为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先天原因造成的注意力缺陷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讲解。

与拖延行为类似,当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时,他不会拖延,不会注意力涣散,而是非常麻利、专心。家长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察孩子是否真的注意力不集中。

1.孩子的年龄

注意力集中,需要大脑对某一件事能保持足够的兴奋度。当孩子年龄尚小、大脑发育还不完全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曾经有位妈妈问专家:“我的宝宝1岁半,专注力不够,给她讲故事没讲几句就跑了。”不是专家也知道,1岁半的孩子本来就不该要求专注力。一般说来,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事情本身能引起孩子多大的兴趣、事情的难度等,决定了孩子的注意力程度。前述的例子中,不仅有年龄问题,还有兴趣问题。听故事要有足够的经验累积才能想象、联想故事的情节,1岁半的孩子离喜欢听故事、能听懂故事还有一段时间。

2.孩子的动机

与之前的拖延行为一样,事情的难度、枯燥度,孩子的能力、意愿,成就动机是父母的安排还是孩子自己的目标,等等,都要纳入考察范围。

3.环境的干扰

曾流传过这样一段名人事迹,说那个人专门去戏台下看书,锻炼自己的专注力。但这种锻炼专注力的方式并不适合孩子。在需要孩子安静、专注地做某件事时,家长应尽量去除环境噪声(如电视声音太大)、环境骚动(如周围的人活动过多)以及他人的干扰(如给孩子递水、问孩子饿不饿、写完了没有)。不过,家长也要注意避免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即当他写作业或做事情时,别人都应该放弃自己的事,给他创造条件。

前面讲的都是在行为层面上去考察孩子的注意力,如有问题,可以在行为上、认识上、环境上进行调整。还有一种注意力不集中反映了孩子深刻的心理不稳定状态,要特别引起家长重视。

一个7岁半的女孩,从3岁上幼儿园起,家里的变动特别多,先是姥爷住院,妈妈去照顾姥爷,把奶奶请来接送她。后来姥爷去世了,妈妈把姥姥接来同住。接着舅舅家生小孩,姥姥去照顾舅舅家的孩子,这时奶奶身体不行了,于是表姑代替奶奶来看她。这些变故发生后,父母为了避免她担心,尽量不当着她讨论。只有当大人讨论完了,解决办法出台了,才告诉她家里将要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个孩子是很聪明的孩子,她一直问父母为什么、出什么事了,但父母一来忙,二来认为跟她说不清,就都只告诉她没事,就这么安排的。孩子只好自己不断地猜想,只要一听父母单独说话,她就一定会跑过去问怎么了。处于这种状态下,女孩怎么可能安心专注做自己的事呢?

影响孩子心理稳定度的因素还有:父母间总是争吵,闹离婚;家里老人同住,经常有摩擦;家里有保姆、司机等成员,组成太复杂,而且经常更换;等等。有的孩子对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会联想到自身的处境和利益。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情绪上、精神上惶恐不安,注意力总是指向外界和他人,那么一定要找到原因,安抚孩子的内在世界,让孩子建立起“我是安全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被保护,被施以最好的安排”这样的感觉和信念,让孩子信任家长、依恃家长。这一点不但比较难做到,甚至一开始家长就很难觉察到。这是家长的盲点和多年的行为模式造成的,也是心理咨询的目的之一,即揭示家长的教养方式与来自互动的真相,增加家长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提升,从而带动孩子的心理建设走向正向且丰富起来。爱哭闹:动不动就哭

哭闹行为一般发生在7岁以前。这时候的孩子心有不满或需要未得到满足,由于不会表达,他只能把焦躁的、冲动的、受挫的和恐慌的情绪用哭闹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期引起家长的重视,得到满足,达成目标。这是典型的被动状态下的被动等待型的行为。虽然激烈的外在表现让人产生孩子主动闹事的错觉,但这种行为的产生与家长的养育方式有直接的联系,调整起来也应从家长的改变入手。

1.哭闹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这类行为的形成常常是家长过度满足、包办造成的。孩子一天当中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好了,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被从营养、健康、益智等多方面考虑后给予最好的提供。家长不可谓不尽心,只是误会了孩子成长的过程。成长不是家长精雕细琢的创造过程,而是孩子自己去体会、去认识、去实现的过程。孩子没有机会去体验并辨识好坏、冷热、美丑,也就无从知道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也就无法选择、无法设定目标去实现。而人又是有主动意识的,孩子不是石膏木头,只会被动接受。年龄很小的时候,孩子没有机会,但他也有未分化的、不清晰的各种想法和目的。不能如意时,孩子就会产生急躁挫败等情绪,进而发展为哭闹。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引导孩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家长要告诉孩子:“哭没有用,妈妈不明白你的意思。你尽量说出来,然后咱们好商量。”家长需要了解的是,不是自己认定好的就是孩子唯一的选择。最好的引导是,给孩子几个选项让他选。这样既满足了家长从安全等角度的考虑,也培养了孩子思考、分辨和选择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就可逐渐放手,由孩子自己决定。

2.哭闹是家长惯出来的

孩子只要一哭闹,就能换来家长妥协,久而久之,孩子不用拓展其他办法,只要哭闹就行了。这样的家长一般怕麻烦。另外,保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行为,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保姆不像妈妈那样,要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她只要保证孩子别哭闹、别告状,把孩子哄高兴了就行。

孩子哭闹是信号,家长必须花心思去解这个信号,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孩子的成长需要和现实的、眼前的需求,自己的目的和能力等种种因素,再做出决定,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便能逐渐学会思考流程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而不是简单地想什么就要什么,没有就哭闹。

3.家长严厉地禁止哭闹,造成孩子更大的哭闹

与前面相反,有些家长意识到不能惯着孩子,于是孩子越哭闹,自己越严厉。但这样的家长同样只将注意力放在了哭闹行为上,却忽略了哭闹后面的诉求。严厉禁止会令孩子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并对父母产生怨恨,要么导致更激烈的哭闹行为,要么表面压下去了,却发展出其他问题。

4.哭闹缘于孩子真的没有能力表达

请家长永远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明明白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绝对是不切实际的。另外,有些孩子智力发展不均衡,也会有表达不清、不畅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有耐心、有常识,能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想法。

有一次朋友聚餐,吃烤鸭。我女儿当时4岁,桌上还有一个小男孩2岁。黄瓜条上来了,女儿拿了一根吃,那个男孩也伸手去够。他的妈妈嫌他闹,一定要他乖乖待着,可孩子更闹了。我给他拿了一根黄瓜条,孩子接过来立即安静了。

希望2岁的孩子说出“我看见姐姐拿了黄瓜条了,我也要一根”,是不现实的;要3岁的孩子说“你们别吵架了,我害怕,我希望大家都开心”也是不可能的。孩子越小,越只会哭闹,此时需要家长细心观察、猜测。更重要的是,家长不把自己的猜测结果当成定论,而是去验证,看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猜测结果。

这个验证的过程,一方面使家长增加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厘清了思路,学会了如何表达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有的家长不看孩子是否有能力说清楚,只顾问孩子为什么,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要么因被问后说不出而更急躁了,要么选择一个容易的答案,如要吃东西或要玩具,家长也就信以为真。这样的话,孩子的表达能力仍然没有得到锻炼。

总之,哭闹行为是孩子年龄较小时由于内在焦灼、不如意,而又表达不畅造成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即内在的情况和外在的表达,孩子长大后可能不哭闹了,但是会发展出其他不当言行。因此,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哭闹。“偷拿”问题: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

孩子“偷东西”先不要上升为道德品质问题。

上小学的孩子,有的会发生不告而取他人东西的情况,有时是在班级里,有时是在别人家。孩子偷拿同学或家里的东西,虽没有成年人故意犯法那么严重,但家长一定要非常重视。因为与其他行为问题相比,这个是冒犯、侵扰别人利益,引起别人痛苦的行为,如不及早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不告诉主人的情况下把东西拿走,是偷窃。但在孩子心里,他未必理解这个行为的定义、内涵和后果。除了生理因素造成的品行障碍外,一般容易偷拿东西的孩子,可以分为以下6种情况:

1.亲子关系不畅

孩子不敢告诉家长或者告诉了家长只会被拒绝,因此就偷偷拿走家里的东西。也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拿家里的东西要告诉家长,征得家长的同意。有这类情况的孩子年龄偏小或智力水平较低,家长要耐心解释,建立规矩。

孩子拿东西,要么满足自己,要么是被别人要求的。前者如偷糖吃、偷手机玩、偷钱等,家长一方面采取措施,如不买糖,把钱锁起来等,另一方面要检视孩子的要求是否正常,是否自己太严厉了。

一旦发现孩子拿东西,家长不要责骂孩子是小偷,更不要在道德层面给孩子贴标签,羞辱孩子。我们可以照着以下步骤来解决:

●想办法了解孩子拿东西的目的,看孩子是否因为好奇等原因拿的。

●针对孩子的目的去了解孩子本身的需求,如是拿出去炫耀、证明自己,还是自制力不强等。

●跟孩子谈,强调不可以不告诉家里人而自行拿东西。家长要坚定而温和地告诉孩子,这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跟孩子讨论,有什么别的办法能达到目的,满足要求,以及如何修改、调整自己的目的与需求。

●监督一阵子,看孩子是否有反复,是否真的能改正。

有的孩子偷拿家里的东西是被别人唆使的。我曾接待过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她班上有个男孩“命令”她“明天给带200元钱来,不许告诉家长,不许告诉老师”。这个女孩内向、胆小,真的偷了她姥姥的200元钱给了那个男孩。后来,老师发现了这件事,于是告诉了家长。

孩子怕家长,有事不敢跟家长商量,不愿向家长求助,都反映出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不够信任,不够平等与尊重。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建立规则,更重要的是改善亲子关系,使孩子遇事能够主动与家长商量。

2.故意拿家里的东西,跟家长怄气

我遇到过两个这样的案例,其中一个是父亲管得严,简单粗暴,妈妈比较怕父亲,孩子也怕。但妈妈很纵容孩子,父亲从心底里也一样溺爱。另一个是父亲不常在家,妈妈比较强势,在家说了算,姥姥和保姆都顺着孩子。这两个案例的家长都是在咨询时诉说孩子偷拿家里东西,而且越不让拿越故意拿,咨询目标是怎样改掉孩子的毛病。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毛病呢?这里的关键是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孩子被纵容,没有建立规则意识和行为,有些任意妄为;另一方面孩子又被压制,心里不服,于是越说不许做的他越去做。这其中既有游戏的成分,也有吸引关注、显示证明自己的存在与力量的成分。小婴儿只会用哭闹表达不满,呼唤关注,大一些的孩子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了,偷东西只是一种表现。如果只治标而不治本,孩子可能不偷东西了,改换其他方式表达不满。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家长中的一个比较强势,全家弥漫着表面顺从、背后照样甚至捣乱的气氛。不仅孩子这样,第一家庭中的妈妈和第二家庭中的姥姥与保姆也这样。孩子偷拿东西的行为是在模仿大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只是表现为“偷拿东西”。

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是家庭建设。家庭作为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各人的角色分工与合作、群体的规划、群成员的关系等都要建设好。父母负责任,有担当,带头遵守规则,孩子才对父母信任、模仿,才对家有归属感,继而找到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不是乱来。其次,具体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要讲明为什么以及后果,并坚定执行监督和奖罚,对孩子的疑问还要及时解答。最后,这一切措施的基础是,真正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溺爱纵容。

3.因羡慕又得不到而拿别人的东西

有的孩子羡慕同学的东西,没想到要告诉别人或者想到了而由于不敢或不会与别人讨要,怕讨要无果被拒绝,干脆就自行拿走。

这种情况在低龄孩子身上较常见:一方面,孩子不太能管理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孩子社会性差,不会与人协商。先天品行障碍的孩子是真的没想到,而先天正常的孩子会没想到要与人商量,只能表明孩子的社会能力不够,责任在家长。想到了却由于种种原因不告而取,同样表明孩子在社会情况中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缺乏与人商量的沟通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同样是羡慕同学的东西,有的孩子就会想办法交换,有的记下颜色、形状,回家让家长给买,有的孩子会直接问对方在哪儿买的,甚至请对方给代买。也有的孩子羡慕完了,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服自己“我也有好东西,不一定非要这个”。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而不会处理只会偷拿,说明孩子要补上社会学习这一课。这一课更多要由家长来教。

4.故意偷同学的东西让同学难受

有的孩子出于嫉妒,有的孩子出于报复,有的孩子出于矛盾纠纷等,便用拿走对方东西的方式来发泄。这种情况要以批评教育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处理矛盾。偷东西的行为必须被批评,但不要贴“小偷”的标签。

5.用偷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一个10岁半、上五年级的女孩,家庭条件很好,但父亲工作很忙,母亲是全职妈妈,喜欢自己打扮好出去购物、健身、泡吧,孩子主要由保姆、家庭教师(雇了一个幼教毕业的“姐姐”陪孩子玩)带。她的玩具、学习用品、衣服、鞋、零食,几乎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家长对她的偷窃行为百思不得其解。深入调查发现,孩子在班里的人缘不是很好。表面上有很多人喜欢她、围着她转,但那是她用零食、文具等维系出来的。

现在的小学里好多孩子玩一个游戏,即一方收买另一方为“宠物”,有的孩子甚至自愿要求当对方的“宠物”。“主人”要给“宠物”喂食,“宠物”则负责跟从主人,听主人的话,帮主人吵架。这个女孩的“宠物”对她却没有那么忠心,就像家里的保姆和“姐姐”

对她虽然好,但不是亲生父母那样的亲密关系,“宠物”给她的也不是真正的友谊,她也不会建立和维系真正的友谊。女孩的成绩一般。

在公立小学里,成绩好自然会得到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喜爱和夸奖。她在这一点上感到很失落。

女孩只偷拿班里学习好的、班干部的东西。这其中既有羡慕的成分,不是羡慕对方的东西,而是羡慕对方的地位,对方的状态和对方得到的夸奖、关注、友情等;也有让对方难受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是,女孩拿了以后会给她的“宠物”看,炫耀她的胆量和能力,炫耀她敢做老师不让做的事,不怕老师,博取他们的佩服和赞叹。

这个孩子的矫治不是需要老师努力,而是需要家长努力。她还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支持,因为她的家庭环境和父母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也没有改变的动机。她的成长条件太差(这里指的不是物质条件),人格成长所需要的父母、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关系,她几乎都没有得到。

6.过度自我控制下的反弹

一个11岁的男孩,在班里任大队长,平时表现很不错。班里发生了几次丢东西的事后,老师非常偶然地发现是他干的,特别诧异,没敢跟孩子谈,悄悄告诉了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也没敢跟孩子谈这件事,先来找我咨询。我看了孩子的照片,发现孩子比较瘦,脸上没有笑容。孩子的父母说,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听话,家里条件不能算特好,但也不算差。父母都是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生活习惯比较节俭。孩子从小就没有表现过闹着非要买什么东西不可,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不仅亲朋好友、老师夸奖,而且班里的同学也很认可他。

从家长的叙述可以推断出,这个孩子少年老成,太完美了,不像孩子。孩子天真幼稚,不知深浅,情绪冲动,管不住自己,这才是正常的。

我一直强调,要让孩子把与其年龄段相符的错误都犯了,不要强压着,否则孩子长大后一有机会就会犯幼稚的错误。那么,是什么使这个孩子不犯错误呢?这不太可能是真心的、自觉的结果,更有可能是过度自我控制。

看孩子的照片(几十幅)就让人感觉这个孩子紧绷着。紧绷的状态是不舒服的,人生来就有自由意志。这个孩子放松的出口,不恰当地选择了偷拿东西。

最后,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跟老师说好,不要和孩子挑明这件事。家里对孩子的要求降低一些,告诉孩子可以随意,带着孩子多做些放松的活动,多见识各种人群,而不是只盯着优秀、成功人士,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遵守纪律:上课说话,下课打闹

当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不遵守纪律时,家长的反应大体有4种:

●中国的教育、中国的老师就是压抑孩子的天性,束缚孩子的自由,把孩子搞得太死板了。

●孩子被批评了,他怎么这么差呢?我该怎么教育他呀?

●太忙,顾不过来,或者孩子的事不是事,大了就好了。

●跟老师好好谈谈,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了解清楚了再看怎么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