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眼》中的另类中华史:全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5:47:25

点击下载

作者:(明)张燧 著,居索 译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千百年眼》中的另类中华史:全2册

《千百年眼》中的另类中华史:全2册试读:

前言

《千百年眼》是晚明张燧所著的一部学术性札记,全书共十二卷,512条,大多为史论、史考,间杂有少量文艺批评,起远古,讫明季,内容驳杂,议论新奇。其书名“千百年眼”,欲以“豪杰之眼”看透千百年的中国历史。所谓豪杰之眼,不同于“文人之眼”、“俗儒之眼”,其见解乃是“随手万变,无所规摹,亦无不破的,使后世观者,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因书中多“异端”之语,以至于被康熙列为禁书,自己却攻读不辍。作者张燧,字和仲,湖南湘潭人,据《湘潭县志》记载,他出身富贵,兄弟都好治生产,张燧独“务友朋,耽书史,不为苟同”,并且常常“命仆载纸笔自随,有省辄识之,虽藩溷不释”。明朝末年,张燧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

因本书的史论性质,可能短至一两百字的条目,却涉及诸多史实,为帮助读者理解文意,在翻译的基础上,也做了必要的注释,对必要的史实进行了介绍,多采信为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避免冗繁的考证。对字词的注解,也尽量简洁。此外,也对原文一些有疑义的地方作了必要的辨正和校对,有实在难以索解者,均如实以告。总之,注释和翻译均以疏通文意为旨归,至于作者的观点,则不加以评论,而是留待读者辨析。因译者水平所限,注释和翻译难免有所谬误,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千百年眼卷一

①上古文籍

泰山封禅文字万家,周有外史专掌三皇五帝之书,则古人文籍不②必尽减今时。顾世类弗传者,良由洪荒始判,楮墨未遑,重以祖龙③④烈焰煨烬之中,仅存如线。汉世诸儒稍加缀拾,刘氏《七略》遂⑤至三万余卷。考诸班氏《艺文》,西京制作才十二三耳。世以“皋、⑥夔、稷、契,何书可读”,然乎否耶?

注释

①上古:远古。②楮(chǔ)墨:纸与墨。③祖龙:秦始皇。④《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西汉刘歆根据其父刘向《别录》,“撮其指要”而成。刘歆(约前50—后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⑤ 《艺文》:指《汉书·艺文志》,是当时公家藏书的分类目录,根据《七略》改编而成。作者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⑥皋、夔(kuí)、稷(jì)、契:传说中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称。

译文

记述泰山封禅事迹的文字极多,周朝有名为外史的官掌管三皇五帝时代的书籍,表明那时候的文献典籍不一定比现在的少。考察这些书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乃是天地初分的时候,纸墨还不是那么发达,加上秦始皇焚书,留传下来的书更是寥寥无几了。汉代一些儒家学者对留存的书籍进行收集连缀,刘歆编著的《七略》一书因此多达三万多卷。考察班固撰写的《艺文志》,其中西汉时期的书籍才占了十分之二三。“皋、夔、稷、契之时,哪有什么书可读”的说法,是否正确?古史之谬①②

谯周《古史考》以炎帝与神农各为一人,罗泌《路史》以轩辕与黄帝非是一帝;史皇与苍颉乃一君一臣;共工氏或以为帝,或以③为伯而不王;祝融氏或以为臣,或以为火德之主。杨朱云:“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当身之事,或见或闻,万不识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至哉言乎!

注释

①谯(qiáo)周(201—270),字允南,三国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人。所著《古史考》是一部古史考证性质的书籍,主要目的是为司马迁的《史记》纠谬。②罗泌(1131—1189),字长源,号归愚,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路史即大史之意,《路史》记述了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③杨朱:生卒年不详,字子居,战国时魏国人,道家杨朱学派创始人,其言论事迹散见于《孟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思想与墨子极为对立。

译文

谯周所著《古史考》里说炎帝与神农不是同一个人,罗泌《路史》认为轩辕帝与黄帝是两个不同的帝王;史皇与苍颉,一个是君王一个是臣子;有的说共工为帝王,有的说他只是“伯”,未称王;有的说祝融只是臣子,有的说他是火神。杨朱说:“三皇的事迹,若有若无;五帝的事迹,如梦似幻;三王的事迹,有些清楚,有些隐晦,正确的可能不到亿分之一;亲身经历的事情,不管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耳所闻,正确的可能不到万分之一;当下的事情,或存或废,正确的可能不到千分之一。”可谓至理名言!①四岳为一人②

孔平仲以四岳为一人,通为二十二人之数,此说甚妙。《汉书》“三公”一人为“三老”,“次卿”一人为“五更”。注云:“五更,知③④五行者。”安知四岳非知四方者乎!《书》“内有百揆四岳”,以⑤四岳为四人,则百揆亦须百人矣。今翰林有五经博士,钦天监有五⑥官挈壶,亦只一人。益信孔平仲之言矣。

注释

①四岳:四岳为一人还是四人无定论。一说四岳是共工的从孙,因为帮助禹治水有功,赐姓姜,封于吕。一说四岳是羲和的四个儿子,分管四方,所以叫四岳。但孔平仲认为四岳为一人,本书作者取此说。②孔平仲(1044-1111),字义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北宋诗人。③《书》:即《尚书》,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④百揆:总理国政之官。⑤五经博士:教授五经的学官。“内有百揆四岳”出自《尚书·周官》。⑥五官挈壶:五官挈壶正的略称,掌知更鼓漏刻。

译文

孔平仲认为“四岳”是一个人,这才符合舜帝时代有二十二位大臣的数目,这种说法非常妙。《汉书》中,“三公”其中之一为“三老”,“次卿”中的一个是“五更”。其注释说:“五更,精通五行之说的人。”那怎么知道“四岳”不是熟悉四方的人呢?《尚书》记载:“有百揆四岳。”如果四岳为四个人,那么百揆就得是一百个人了。现在翰林院中有名为五经博士的学官,钦天监中有名为五官挈壶的官职,都是一个人。这就让人更加相信孔平仲的说法了。①尧不诛四凶②《史记》本纪:“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③④⑤放驩骗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太史公多见先秦古书,故其言时有可考。自汉以来,儒者失之,四族者若皆穷奸极恶,则必见诛于尧之世,不待舜而后诛明矣。屈原有云:“鲧幸直以忘身。”则鲧盖刚而犯者耳。使四族者诚皆小人也,安能用之以变四夷之族哉?由此观之,四族未尝⑥⑦诛死,亦不废弃,但迁之远方,为要荒之君耳。如左氏所言,皆后世流传之过。若尧之世,有大奸在朝而不能去,则尧不足为尧矣。

注释

①四凶:尧舜时代四个部落首领,各书记载不同。②北狄:居于北方的狄族。后文西戎指西北戎族,南蛮及东夷分别指居于南方和东方的各民族。③骗驩兜:驩骗,音huān。④三危:古代西部边疆山名。⑤殛:音jí。⑥要荒: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要,指要服。荒,指荒服。要荒指王畿外极僻远之地。⑦左氏:《左传》的作者,现多认为是左丘明,但本书作者不同意此说,见后文“左氏非丘明”条。

译文《史记》本纪记载:“舜回来后跟尧帝建议,将共工流放到幽陵,让他治理北狄,以移风易俗;将骗驩兜流放到崇山,让他治理南蛮,以移风易俗;将三苗贬到三危,让他治理西戎,以移风易俗;将鲧流放到羽山,让他治理东夷,以移风易俗。”太史公参考的多是先秦古书,因此他说的话常言之有据。汉代以来,学者们看不到古书,便想当然认为,这四个人如果都是穷奸极恶之徒,那么肯定在尧帝时就被杀了,哪还等到舜帝时才杀,这是很显然的事。屈原有言:“鲧刚直不阿,甚至不顾自身安危。”可见鲧大抵是刚正敢言的人。如果这四人都是奸佞之人,怎么能够让他们治理四夷呢?这样看来,这四人没被诛杀,也没有被废黜,只是流放到了边远之地,让他们做边远之国的国君而已。《左传》中的说法,都是后世流传的错误说法。如果尧帝时代,有大奸大恶之人在朝为官,而不能铲除,那么尧帝就不能称为“尧”了。许由让天下非难①

尧禅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天下,后世皆高之。陈眉公有云:当尧之时,尽大地是洪水,尽大地是兽蹄鸟迹。禹荒度八年,水乘舟,②③陆乘车,泥乘輴斩,山乘樏,方得水土渐平,教民稼穑。此时百④姓甚苦,换鲜食、艰食、粒食三番境界,略有生理。盖洪荒天地,只好尽力生出几个圣人,不及铺张妆点,粗具得一片乾坤草稿而已,⑤何曾有受用处?茅茨不剪,朴桷不斫,素题不枅,大路不画,越席⑥不缘,太羹不和;铏簋之食聊以充饥,鹿裘之衣聊以御寒,不唯无⑦⑧享天下之乐,而且有丛天下之忧,尧黧舜黑,固其宜耳。许由亦⑨⑩何所艳羡而受之也哉?嗟乎!今之天下浓,浓则诲盗;古之天下淡,淡则拱手以与人而人不纳。老氏有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其许由之谓乎?⑪

夏君宪曰:“此论甚新。但尧时洪水为害,致天子粗衣恶食,许由一荒山匹夫,其所受用又可知已。今之田畯家,只鸡斗黍,便起

⑫争攮,何曾有浓艳可羡得来?千乘可让,箪豆动色,人之赋性殊哉!巢、许之辞,总是一边之见,然亦不可强也。”

注释

①陈眉公,即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著有《小窗幽记》、《妮古录》等书。②輴:古代泥泞道路的一种交通工具。③樏:古代走山路时乘坐的器具,亦称“山轿子”。④鲜食:鲜活的食品,指鸟兽、鱼鳖之类。艰食:粮食匮乏。粒食:以谷物为食。⑤素题不枅:素题,指端额不加彩饰的梁柱。枅,指柱子上支撑大梁的方木。⑥铝刑簋:铝刑,古代盛羹的小鼎,也指肉菜羹。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⑦丛:聚集,指一人承受天下之忧。⑧黧(lí):黑里带黄。⑨浓:这里分别以“浓”、“淡”形容天下之富足、贫乏。⑩诲盗:诱人窃盗。⑪夏君宪:原作所拟人物,具体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明。⑫攮(nǎng):一种短而尖的刀,也可用作动词,这里指争斗。

译文

尧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后来的人都以此称赞许由。陈继儒说过:“尧所处的时代,到处洪水泛滥,到处都是飞禽走兽。禹在荒野度过了八年,遇水乘舟,遇路乘车,泥路乘斩,山路乘樏,才使得洪水平息,道路平坦,在人民中传授种植、收割的知识。那个时候百姓非常艰苦,以鸟兽鱼鳖为食、粮食匮乏、以谷物为食三种情况交替,勉强能活下来。大概这样的洪荒时代,也只能尽力诞生几个圣人,天地来不及铺排装点,只大概有个草稿而已,哪里有享受的地方?茅草覆盖屋顶且没有修剪整齐,柞木为椽但不加砍削,端额的梁柱不彩绘,柱子上也无支撑大梁的方木,大路还没开辟出来,蒲草编成的席子不缘边,吃肉而不加任何调料;熟食菜羹聊以充饥,鹿皮大衣聊以御寒,不仅不能享受天下的快乐,还要承受全天下的忧愁,因此尧和舜都脸色黝黑,也就很自然了。许由又有什么可艳羡,而接受禅让呢?哎!如今天下富足,富足了就有人窃取天下;古时天下穷困,穷困了就算白白送给别人,对方还不接受。老子说过:‘不显露可引起欲望的东西,就可使人们心性不被扰乱。’这说的是许由吗?”

夏君宪说:“这一观点非常新颖。只是尧时洪水为害,导致天子都粗衣恶食,许由一个荒野匹夫,他的吃穿用度就可想而知了。如今区区掌田之官,只为了几只鸡几斗粮食,就起争执,哪有什么值得艳羡的呢?天下可推辞不受,蝇头小利也能让人动心,每人的天性都大不相同啊!有关巢父、许由的说法,也只是片面的看法,但是我也不能强迫你接受上述观点。”巢、许非旷士

王维云:“古之高者曰许由挂瓢,巢父洗耳。耳非驻声之地,声非染耳之迹。恶外者垢内,病物者自戕。此尚不能至于旷士,岂入道①之门也!”

注释

①这段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与魏居士书》,这里的引述与原文略有出入,王维原文为:“古之高者曰许由,挂瓢于树,风吹瓢,恶而去之,闻尧让,临水而洗其耳。耳非驻声之地,声无染耳之迹,恶外者垢内,病物者自我,此尚不能至于旷士,岂入道者之门欤!”译文据王维原文译出。

译文

王维说:“古时候被称为高洁者的许由,把瓢挂在树上,听到风吹瓢的声音,觉得心烦,就取下来丢掉,听到尧请他去做官的话,忙去清洗耳朵,被巢父嘲笑。耳朵不是声音停驻之地,声音不是污染耳朵的印痕。厌恶外物,反使自己内心受垢染,以外物为患害是由自己造成的。这都不能算作心胸开阔的人,更谈不上进入佛道之门了!”帝尧善爱其子①

尧不以天下与丹朱而与舜,世皆谓圣人至公无我。窃谓帝尧此②举,固所以爱天下,尤所以爱丹朱也。异时云行雨施,万国咸宁,

③④虞宾在位,同其福庆,其所以贻丹朱者至矣。若使其以傲虐之资,⑤⑥轻居臣民之上,则毒痛四海,不有南巢之放,必有牧野之诛,尚⑦得为爱之乎?曾子曰:“君子爱人以德。”庞德公曰:“吾遗子孙以安。”尧之于子,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①丹朱:姓祁,名朱,丹朱最初的封地在丹渊(丹水),故称之为丹朱,尧之长子。②云行雨施:比喻广施恩泽。③虞宾:指丹朱,因虞以宾礼待之,故称。④傲虐:遨游嬉戏,残害百姓。⑤南巢之放:指成汤将桀流放到南巢事,南巢在今安徽巢县西南。⑥牧野之诛:即“武王伐纣”,周武王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决战,商纣王兵败自焚。⑦庞德公:字尚长,东汉名士,襄阳人,与当时隐居襄阳的徐庶、司马徽、诸葛亮过从甚密。

译文

尧没有把天下禅让给丹朱,而禅让给了舜,世人都说圣人不为自己谋私利。我以为帝尧这一举动,固然是爱天下,但更是爱丹朱。那时候恩泽广施,天下太平,丹朱在位,共享福庆,留给丹朱的好处算是极大了。丹朱禀性暴虐,且爱遨游嬉戏,如果随随便便让他统治臣民,必定荼毒天下,不是像桀那样被流放到南巢,就是像纣王那样身死牧野之战,这哪里称得上是爱他呢?曾子说:“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庞德公说:“我留给子孙的是安宁。”尧对他的儿子,也是遵循着这些准则的。①瞽、象杀舜之由②

虞氏自幕故有国,至瞽叟亦无违命,则粗能守其国者也。其欲杀舜,盖欲废嫡立幼;而象之欲杀其兄,亦欲夺嫡故尔。不然,岂以③匹夫之微、爱憎之故,而遽杀人哉?然则舜固有国之嫡,而乃为耕稼陶渔之事何居?或者见逐于父母,故劳役之,或避世嫡不敢居,而④自归于田渔耳。故杂书有谓:“舜见器之苦恶而陶河滨,见时之贵⑤籴而贩负夏。”孔子曰:“耕渔陶贩,非舜事也,而往为之,以救败耳。”此说虽出杂书,实得圣人之意。瞽、象之欲杀舜,在初年之间;⑥而尧之举舜,则在其克谐之后。《史记》反覆重出而莫之辩,固⑦也。然孟子当时亦不辩万章之失,何也?盖孟子不在辩世俗讹传之迹,而在于发明圣人处变之心。则其事迹之前后有无,固不必拘拘也。

注释

①瞽(gǔ):即瞽叟,舜的父亲。象:舜的异母弟。②幕:虞幕,有虞氏的先祖。③遽(jù):就。④苦恶:质量粗劣,不坚致。⑤籴(dí):买进粮食。⑥克谐:和谐。⑦万章:孟子弟子。《孟子·万章上》记载了万章问孟子有关瞽叟和象欲杀舜的问题。

译文

虞氏自其先祖虞幕就有封国,延续到舜的父亲瞽叟,一直没有违背天命,这样看来,瞽叟大概是能守住其封国的人。他想杀舜,大概是想废除嫡长子,而立幼子;而象想杀他的兄长,也是想夺嫡吧。不然,以平民百姓的微贱以及爱恨的原因,就要杀人吗?但是,舜固然是一国之嫡长子,怎么从事种田、制陶与捕鱼的事呢?可能是他被父母驱逐,惩罚他从事这种劳苦之事,或者是他逃避嫡子身份,不敢待在家,而主动去种田、捕鱼。因此,杂书有种说法:“舜看到器具质量粗劣,而到河畔制陶,看到当时粮食很贵,而从别处运来粮食,贩卖到负夏。”孔子说:“种田、捕鱼、制陶以及贩卖,不是舜该做的事,但是他去做,是为了挽救危败。”这种说法虽然出于杂书,但是却与孔圣人的思想吻合。瞽叟和象想杀舜,是在帝尧早期;而尧推举舜,则是在诸事和谐之后。《史记》记载颠三倒四,文字重复出现,不能很好地辨析问题,还说得通。但是孟子也不能辨析万章的错误,是为什么呢?大概孟子意不在辨析世俗讹传的事迹,而在阐发、说明圣人处于异常情况下的心理,则舜的事迹的时间先后、是否属实,就不必拘泥了。“纳于大麓”非“山麓”①②《孔丛子》:宰我问:“《书》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何谓也?”孔子曰:“此言人之应乎天也。尧既得舜,历试诸艰,使大录万机之政,是故阴清阳和,五星来备,风雨各以其应,不有迷③错愆伏,明舜之行合于天也。”此说与注疏合,意古相传如此。今以大麓为山麓,是尧纳舜于荒险之地,而以狂风霹雳试其命,何异于茅山道士之斗法哉!

注释

①《孔丛子》: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旧题孔鲋撰。②宰我(前422—?):即宰予,字子我,好学深思,善于提问。③迷错愆伏:迷错,迷惑错乱。愆伏,谓阴阳失调,多指气候失常。

译文《孔丛子》一书记载:“宰我问道:‘《尚书》记载“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说的是什么?’孔子回答说:‘这句话是说人顺应天命。尧发现舜之后,先后以各种艰难之事考察他,才让他管理国家大事,天下才得以阴阳调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具备,风调雨顺,没出什么差错,也无气候失常,表明舜的管理合乎天命。’”这一说法与注疏相同,想必当时的本意即此。现在把大麓理解为山麓,那就是说尧在荒凉险峻的地方发现了舜,就以狂风霹雳考察他是否顺乎天命,这与茅山道士斗法有什么区别!象刑辨①②《舜典》曰:“象以典刑。”皋陶曰:“方施象刑惟明。”是唐③虞固有象刑矣。而去古既远,说者不一。荀况记时之人语曰:“象④⑤⑥⑦刑,墨黥;慅婴;共,艾毕;菲,对屦;杀,赭衣而不纯也⑧⑨。”汉文帝诏除肉刑曰:“有虞氏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此二说者,皆讹传也。禹之称舜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⑩⑪经。”又曰:“怙终贼刑”,“刑故无小”,是岂尝不杀不刑哉!荀况有云:“以为治耶,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也。”数语虽尧、舜复出,无以易也。然则象刑云者,是必模写用刑物象以明示民,使知愧畏耳。禹铸鼎象物,使民知奸回,亦此意。

注释

①《舜典》:即《尚书·舜典》,“典”为《尚书》的一种文体,参后“《南》、《雅》、《颂》无优劣”条注。②方施:普遍施行。方,通“旁”。《说文》:“旁,溥也。”③荀况:即荀子。后面所引的话出自《荀子·正论》。④墨黥(qíng):即墨刑,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⑤慅婴:在冠上加草带,代替劓刑(割鼻子)。慅,通“草”;婴,通“缨”。⑥共,艾毕:共,同“宫”,指宫刑。艾毕,即“艾韠”,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后面几个句子的句式同此。韠(bì),古代朝服上的蔽膝。⑦菲,对屦(jù):菲,同“剕”(fèi),砍掉脚的刑罚。屦,麻鞋。这句话的意思是穿上麻鞋代替剕刑。⑧“杀”句:赭(zhě)衣,赤褐色的衣服。不纯:衣服不镶边,这里指没有衣领。整句话的意思是,让犯人穿去掉衣领的赭衣代替杀头的刑罚。⑨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⑩怙终贼刑:怙终,有所恃而不悔改;贼刑,刑杀。⑪刑故无小: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

译文《舜典》记载:“象以典刑。”皋陶说:“普遍施行象刑,政事才清明。”说明唐虞时代就有象刑了。但是年代久远,说法不一。荀况记述那个时代的人话说:“象刑,用以墨涂面,衣冠上加草带;宫刑,割去犯人官服上的蔽膝;断足之刑,让犯人穿上麻鞋;死刑,使其穿囚衣而异于常人。”汉文帝废除残害肉体的刑罚的诏书说:“虞舜以异常的衣着象征刑罚,表示惩戒,衣服上做标记以区别,代替死刑,人民因此不犯法。”这两种说法,都是讹传。禹称赞舜说:“与其杀害无辜者,宁可放过不合常法者。”又说“有所恃而不悔改的人要施以刑杀”,“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这哪里是不杀不施以刑罚啊!荀况说过:“要想很好地治理国家,则如果人没有犯罪,不但不用残害肉体的刑罚,也不用象刑。但如果人犯了罪,如果只是减轻刑罚,这就是杀人者不被处死,伤人者不受刑罚。”这几句话,就算是尧舜重复说出来,也都无法辩驳。因此,所谓的象刑,想必是摹画用刑物品的样子以明白告知民众,使他们知道惭愧畏惧。禹铸造鼎描摹物象,与民众了解何谓奸恶邪僻,是同样的道理。舜葬苍梧考

世传舜葬于苍梧,此说可疑。或者曰:舜既禅位于禹,何缘复自

①巡狩,至于南蛮之地,且葬于此?后人以《书》有“陟方乃死”一语,误会之耳。“陟方”即升遐上仙之异名,然既曰“陟方”,又曰“乃死”,亦赘。孟子不云“舜卒于鸣条”乎?此一大证佐也。按汤与②桀战于鸣条,则去中原不远。《家语·五帝德篇》曰:“舜陟方岳,③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何孟春注云:“陈留县平丘有鸣条亭,海州④⑤东海县有苍梧山,去鸣条不远。”乃知所谓苍梧,非九嶷之苍梧也。以《家语》“方岳”言之,《书》或遗“岳”字。其说足祛千古之惑。

注释

①巡狩:即巡守,指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②陟方岳:陟方,除前文所说“升遐”(即帝王之死)之意外,还有“巡狩”的意思,这里“方岳”指四方之山岳,“陟方岳”则是巡狩四方之意。③陈留县平丘:今河南封丘。④海州东海县:今山东省郯城县。⑤九嶷: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

译文

世上传说舜葬于苍梧,这种说法可疑。有人说:“舜既然已经把天下禅让给了禹,为什么还再次亲自到南蛮之地巡狩,还葬在那里呢?”后来的人看到《尚书》中有“陟方乃死”这句话,但是误解了这句话。“陟方”是帝王死去的另一种说法,但是既然说了“陟方”,又说“乃死”,也很多余。孟子不是说过“舜卒于鸣条”吗?这是一个大的佐证。商汤与夏桀交战于鸣条,因此鸣条应离中原不远。《孔子家语·五帝德篇》说:“舜巡狩四方,死在苍梧的郊外,并且葬在了那里。”何孟春注解道:“陈留县平丘有鸣条亭,海州东海县有苍梧山,离鸣条不远。”就知道所谓苍梧,不是九嶷的苍梧。按照《孔子家语》中的“方岳”来看,《尚书》可能遗漏了“岳”字。这种说法完全可以祛除长久以来的疑惑。①《禹贡》为古今地理之祖②《禹贡》一书,作于虞夏之际,乃千百年谈地理者,卒莫能外也。是故大贤如孟子,其论洪水曰:“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是江有通淮之道矣。及考之《禹贡》,则曰“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是江未尝有达淮之理。盖吴王夫差掘沟以通于晋,而江始有达淮之道,孟子盖指夫差所掘之沟以为禹迹也明矣。博洽如史迁,其作③《河渠书》曰:“斯为二渠,复禹旧迹。”是以二渠出于禹者也。及④考之禹迹,河自龙门至于大陆,皆为一流,至秦河决魏都,始有二流。子长盖误指秦时所决之渠以为禹迹也明矣。吁!《禹贡》之书,⑤不过数千言耳,古今言地理抵牾,莫不于此取质焉,后此者其可舍⑥之而不为依据乎?夫《禹贡》所以不可及者何?神圣之擘画,原非⑦后儒所能仿佛;且也州不系于方城,而系之山川,所以千古如一日,而莫之能违也。

注释

①《禹贡》:《尚书》中的一篇。②虞夏:有虞氏之世和夏代。③斯:劈。斯为二渠,即分为二渠。④大陆:指大陆泽,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一个已经消失的湖泊,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⑤抵牾(dǐwǔ):抵触,矛盾。⑥擘(bò)画:筹划,安排。⑦方城:即长城。

译文《禹贡》这本书,写于虞夏之际,千百年来论述地理的人,都不能出其外。因此,像孟子一样才德超群的人,论述洪水时说:“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泗水,引导流入长江。”表明长江有通淮水的水道。而考察《禹贡》的相关记载,说的是“沿着长江、黄海到达淮水、泗水”,表明长江不可能通淮水。大概是吴王夫差挖掘水道使长江通往晋,长江才有通淮水的水道,明显孟子认为夫差挖掘的水道是禹时旧迹。即使像司马迁一样学识广博,他写的《河渠书》记载:“黄河分成的两条河渠,是禹时旧迹。”即认为黄河二渠是禹的功劳。但是考察禹时旧迹,黄河从龙门到大陆泽,都是一条水流,到秦朝时黄河决口,泛滥于魏都,才分成两条水流。司马迁大概把秦朝时黄河决口形成的河渠误认为禹时旧迹也就很清楚了。唉!《禹贡》这本书,不过几千个字,过去和现代辨析地理学上的矛盾,无不在其中找寻质证的资料,其后的论述可以撇开它,而不把它当作依据吗?《禹贡》不可超越的原因是什么?崇高的圣人对地理的刻画,本来就不是后世学者能比得了的;而且各州不是依傍于长城,而是依傍于山岳、江河,所以永远都是一样,不会有所改变。①帝赉良弼②③

傅说事,世咸疑之,以为梦而得贤可也,或否焉,亦将立相④之与?且天下之貌相似亦多矣,使外象而内否,亦将寄以盐梅舟楫⑤⑥之任与?审如是,则叔孙之梦竖牛,汉文之梦邓通,卒为身名之累,梦果可凭与?或者又云:“武丁尝遁于荒野而后即位,彼在民间已知说之贤矣,一旦欲举而加之臣民之上,人未必帖然以听也,故征之于梦焉。且商俗信鬼,因民之所信而导之,是贤人所以成务之几也。”此说辨矣而亦非。盖所云梦赉者,实帝感其恭默之诚而赉之也。⑦其性情洽者其梦寐不乱,乃可以孔子梦周公同观。郑文梦鹿而得真⑧鹿,心诚于得鹿者尚可以得,况诚于求贤而有不得者乎?

注释

①赉(lài):赐予,给予。②傅说 (yuè):商王武丁即位,想着复兴殷商,苦无良臣。后夜梦得圣人,名叫“说”,根据梦中所见检视群臣,无一符合,遂广求诸野。当时傅说为胥靡(服劳役的刑徒),在傅岩这个地方做些筑墙的活。见于武丁,与梦中人相符,武丁与傅说交谈后,发现他真的是圣人,任为相,殷国大治。事见《史记·殷本纪》。③否(pǐ):不好,坏,恶。④盐梅舟楫: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喻指贤臣。⑤叔孙之梦竖牛:叔孙即叔孙豹,叔孙豹与庚宗这个地方的一个妇人发生了关系,后来有一次,叔孙豹做了一个梦,梦见天朝自己塌下来,不能脱身。他回头看到一个长相奇怪的人,黑、驼背、深眼睛、猪嘴巴的人,叔孙豹急忙高声呼救:“牛,来救我。”叔孙豹在这个怪人的帮助下得救。后来叔孙豹回国掌政,庚宗的那个妇人来找叔孙豹,并说他们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叔孙豹召来孩子相见,没想到就是他梦中所见的那个孩子,他脱口而出:“牛!”没想到那小孩答应了。叔孙豹就让牛做了家臣,家臣这一官职的名称是“竖”,从此这个小孩就叫竖牛了。竖牛后来设计害死了叔孙豹明媒正娶所生的另外两个儿子孟丙和仲壬,并饿死了叔孙豹。后来竖牛立了叔孙豹的幼子叔孙婼为国君,本以为他可以受自己操纵,没想到叔孙婼下令处死竖牛,竖牛在逃亡途中被孟丙和仲壬的儿子们杀死。⑥汉文之梦邓通:汉文帝曾梦见自己想登天,但怎么也登不上去,这时一个黄头郎(汉代掌管船舶行驶的吏员)在后面推了他一把,将他推上了天,汉文帝回头看到他的衣服带子是向后穿的。后来,汉文帝看到邓通,他的衣服带子正如梦中所见,文帝便以为他是可以助自己成仙的人。知道他姓邓后,因“邓”与“登”同音,汉文帝更加高兴了,后来就非常宠幸邓通。⑦孔子梦周公:孔子非常仰慕周公,沉浸于周代典籍,经常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⑧郑文梦鹿:疑为“郑人梦鹿”,事见《列子·周穆王》,郑人获鹿,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事。

译文

傅说的事迹,世人都怀疑,认为因做梦而找到贤臣还好,但是,如果找到的是小人,还会立他为丞相吗?而且天下长相相似的人也很多,假如长相相似但内里很坏,也还是会委以重任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叔孙豹之梦到竖牛,汉文帝之梦到邓通,最后身体和名誉都受到牵累,梦真的可以凭信吗?又有人说:“武丁曾经逃到荒野,之后才即位,他在民间的时候,已经知道傅说是贤人了,但是马上就提拔他,并且让他位居臣民之上,人们未必就服服帖帖信服,因此采用以梦证验的方式。而且商朝风俗是相信鬼,以人民相信的东西顺势利导,这是贤人成就事业的征兆。这种说法有见地,但是也不对。这里所说的梦赐,实际上是上帝有感于其庄敬而沉默寡言,且非常虔诚,因而赐给贤人。性情和谐的人,他做的梦也不会无稽,可以与孔子梦周公等量齐观。郑人梦到鹿而得到真的鹿,诚心想得到鹿的人就可以得到,何况诚心想获得贤人,怎么会得不到呢?”①“伊尹放君”之误②③

陈越石云:“商甲不惠于天下,其臣放之。后能改过,复归于亳。善矣不可以为法。如日蚀不吐,河清难俟,中原之鹿将佚,时④⑤乘之龙待驾,于臣之业何如?又况乎体非金石而冒雾露,如怀失⑥国之垢以损其身,则试君之谤消无日矣。殷之君臣亦幸而成耳。噫!⑦浞浞接踵,羿羿比肩,后之为人臣者,其始也未尝不伊不周,其终也未尝不羿不浞,皆取伊、周以为蒿矢也。”越石此论似矣,尚未深⑧考。按:孙季昭《示儿编》云:“《书》所载伊尹放太甲于桐,放当作教,以其篆文相近故讹尔。”其论甚伟,可息纷纷之疑。勾曲外⑨史张天雨取其说,书于伊尹古像之后。

注释

①伊尹:初为奴隶,后因勤学上进,乐尧舜之道,被商汤封为“尹”(相当于宰相),并辅佐商汤灭夏朝。太甲即位后,也任用伊尹为相,但后来太甲暴虐无道,被伊尹流放到桐宫。②陈越石(?—843):唐朝人,初名黄石。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官蓝田令。③甲:即太甲,商朝第四位君王。④时乘:指帝王即位。⑤雾露:《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露雾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后用为因冒霜露、犯寒暑而死的典故。⑥垢:同“诟”。⑦浞(zhuó)浞接踵,羿羿比肩:浞,指寒浞。羿,有穷氏部落首领。羿流放了夏朝国君姒相,夺了夏朝的王位,羿之后也作威作福,被自己的亲信,同时也是国相的寒浞杀死。⑧孙季昭:南宋学者。⑨勾曲外史张天雨:张天雨,一名雨,字伯雨,元钱塘人,茅山道士,“勾曲外史”应为“句曲外史”,是他的号。

译文

陈越石说:“商朝国君太甲不施惠天下,被他的臣子伊尹流放。后来太甲改过,又被伊尹重新迎回亳都。此举虽然不错,但不足为法。如果发生了日食但不把太阳吐出来,时间太久而等不了,天下将失,国君之位空缺,对于臣子的功业又有什么好处呢?更何况身体非金非石,一旦遭霜寒而死,又或者国君承受亡国的诟病,伤了身体,则臣子就会背上考验君主的讥谤,永无洗脱之日。殷商的国君臣子是侥幸成功。唉!世上太多像寒浞、后羿这样的人,后来为人臣者,刚开始未尝不是怀有伊尹、周公那样的心思,但最后都难免不像寒浞、后羿那样,都是拿伊尹、周公当自己行为的借口罢了。”越石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没有深究。按孙季昭《示儿编》说:“《尚书》所记载的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放’当作‘教’,因它们的篆文写法相近,所以出现这个错误。”这种说法非常了不起,可以平息各种疑难。勾曲外史张天雨采纳这种说法,把它写在伊尹画像之后。①微子不奔周②

微子左牵羊,右把茅,皆必无之事。肉袒面缚,盖出左氏之诬也。史曰:“微子抱祭器而入周。”既入周矣,又岂待周师至而后面③④缚乎?况武王伐纣,非伐微子,则面缚衔璧,当在武庚,亦非微子事也。即抱器入周,亦必无之事。刘敞曰:“古者同姓虽危不去⑤国。”微子,纣庶兄也,何入周之有?《论语》云“去之”者,去纣都而遁于荒野也。一时武王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而独不及微子,以微子遁野未之获也。迨武庚再叛,卒于就戮,

始求微子以代殷后,而微子于此义始不可辞耳。前曰奔周之说,毋乃疏谬已乎!

注释

①微子:名启,纣王的同母兄。因为看到纣淫乱将亡,屡次进谏,纣不听,遂出走。②肉袒面缚:肉袒,脱衣露体;面缚,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肉袒面缚与前文的牵羊和把茅均为表示降服的动作。③面缚衔璧:杜预注:“缚手于后,惟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仍然是表示投降的意思。④武庚:纣的儿子。⑤去之:见《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箕子和比干均为纣的叔父。

译文

微子左手牵羊,右手拿茅,都是不可能的事。微子露出身体,双手反绑于后,大概是出自《左传》作者左氏的诬赖。史书记载:“微子抱着祭祀所用的礼器来到周国。”既然已经来到周国,怎么可能等到周国的军队到了才双手反绑于后呢?况且,武王讨伐的是纣王,不是讨伐微子。则双手反绑于后表示降服的,应当是武庚,而不是微子。就算是抱着祭祀所用的礼器去周国,也肯定是没有的事。刘敞说过:“古代同国同姓的人,就算是有危险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属国。”微子,是纣王的庶出之兄,怎么会去周国呢?《论语》提到的“去之”,是说离开纣都而逃遁到荒野。后来周武王释放了箕子,封上了比干的墓穴,但独独没提到微子,是因为微子逃到了荒野,而没有找到他。等到后来武庚再次叛乱,终于被诛,才找来微子,让他代表商朝后代,而微子对于这一公义之事,才无法推辞了。前面提到的逃到周国的说法,岂不是很粗率谬误吗?夷、齐辨①《论语》“为卫”、“千驷”二章,孔子所以称夷、齐者,事无始②末,莫知其何所指,虽有大儒先生,亦不得不取证于《史记》。盖③孔子之后,尚论古人无如孟子。孟子止言伯夷,不及叔齐。其于伯④夷也,大概称其制行之清,而于孔子此二章之意,亦未有所发。唯《史记》后孔、孟而作,成书备而记事富,如子贡“夷、齐何人”之⑤问,孔子“求仁得仁”之对,倘不得《史记》以知二子尝有逊国俱逃之事,则夫子不为卫君之微意,子贡虽知之,后世学者何从而知之也?然迁好奇而轻信,反滋来者无穷之惑。《论语》称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未尝言其以饿而死也,而史迁何自知之?饿者岂必皆至于死乎?且首阳之隐,未见其必在武王之世,安知其不以逃国之时至⑥首阳也?孤竹小国,莫知的在何所,而首阳在河东之蒲坂。《诗》之《唐风》曰:“采苓采苓,首阳之巅。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或者即此首阳,盖晋地也。夷、齐逃国,仓卒而行,掩人之所不知,固宜无所得食,然亦不必久居于此。唯其逊国俱逃,事大卓绝,故后世称之,指其所尝栖止之地曰:“此仁贤之迹也夫?”是首阳之传,久而不泯,何必曰死于此山而后见称耶?《论语》此章,本自明白,于景公言死,而于首阳不言死,况其所以深取夷齐者,但举其辞国一节而意自足。若曰夫子取其不食周粟以饿而死,则此章本文之所无也。⑦若谏伐一事,尤为舛缪。使果有之,夷、齐当谏于未举事之初,不⑧⑨⑩当俟其戎车既驾,而后出奇骇众于道路也。太公与己均为大老,⑪⑫出处素与之同,不于今日,白首如新,方劳其匆匆,扶去于锋刃将及之中也。乃纪传摹写二子冒昧至前,太公营救之状,殆如狂夫出斗,群小号呶。而迂怪儒生,姓名莫辨,攘臂其间,陈说劝止。嗟乎殆哉!其得免于死伤也,稍有识者所不为,谓夷、齐为之乎!迁于⑬《史记》才有一字之增,而遂与《论语》略无一字之合。使果如是,《采薇》一歌,足发明武未尽善,而孔则删之;食粟之耻,有大⑭于不听恶声,而孟则置之,揆之事理,胡刺缪也!然则迁岂无所据⑮乎?曰:迁自言之矣。所谓“予悲伯夷之志,睹逸诗可异焉”者,此迁之所据,乃一传之病源也。逸诗者,“西山采薇”之章也。夫古诗称采草木蔬茹于山者甚多,岂皆有所感愤而不食人粟者乎?且诗言西山,不言首阳,不当以附会《论语》之所云也。是此诗误迁而迁误后世也。

注释

①为卫:见《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按:卫君与其子争夺王位,而伯夷、叔齐互相推让孤竹国君的位置,故有此论。千驷:见《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②《史记》:对伯夷、叔齐的记载见《伯夷列传》。③尚论:向上追论。④制行:指德行。⑤逊国:指把国家的统治地位让给别人。⑥河东之蒲坂:河东,指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蒲坂,相传为舜帝之都。⑦谏伐:文王新丧,武王即要伐纣,伯夷、叔齐进谏劝阻。⑧太公:指姜太公。⑨“己”疑“之”之误。⑩大老:德高望重的老人。⑪出处:出仕和隐退。⑫白首如新:白首,指年老,这里形容时间长。虽是旧交,但相互不了解,如同新交。⑬一字之增:指增加了“死”字。⑭恶声:出自《孟子·万章下》:“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⑮《史记·伯夷列传》的原文为“予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译文《论语》“为卫”、“千驷”两章,孔子称赏伯夷、叔齐的原因,事情始末不清楚,不知道孔子所指的是什么,即便是大儒老师,也不得不到《史记》中寻取证据。大概是因为孔子之后,追述古人事迹的都不及孟子。孟子只论及伯夷,没提到叔齐。他对于伯夷,只是称赏其德行清高,而对于孔子“为卫”、“千驷”两章,也没有进一步阐发。只有《史记》,虽是孔孟之后的著作,但是成书完备、记事丰富,像子贡“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孔子“他们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的回答,倘若不是通过《史记》的记载,得知他们两人曾有相互推让国君之位,双双离开之事,那么孔夫子不赞成卫君的精深之意,子贡虽然知道,后世学者怎么会知道呢?但是司马迁追求新奇,并且轻信,反而使后来的人生出无穷疑惑。《论语》说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下,没有说他们因而饿死,那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呢?挨饿就一定会饿死吗?而且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不见得一定是在周武王时,怎么知道他们不是在离开孤竹国时到的首阳呢?孤竹小国,不知道它准确的位置,但首阳在河东蒲坂。《诗经》中的《唐风》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或者就是这里所说的首阳,大概首阳在晋国内。伯夷、叔齐离开孤竹国,仓促出走,瞒着其他人,没让他们知道,这样本来就会没什么吃的,但是也不一定就长久待在那儿。只是他们推让国君之位,双双离开,事迹伟大卓绝,因此为后世称赏,指着他们曾经停留过的地方说:“仁者贤士在这儿待过吧?”这就是有关首阳的传说,历时久远,但没有失传的原因,哪里一定要说是饿死在山上,才能为后世称赏呢?《论语》“千驷”这条,本来很清楚,对于景公,说他“死后”,但是在说到伯夷、叔齐时没说他们死了,何况孔子极力称赞伯夷、叔齐的原因,只需要提出他们离开国家这一事迹,意思都说得通。如果说孔夫子说的是不吃周朝的粮食而饿死,但是这一条没有表达这个意思。至于进谏武王不要讨伐纣王一事,就更加荒谬了。如果真有其事,伯夷、叔齐应当在没有发起讨伐之前,不应当是等到武王都骑上兵车了,才在路上出其不意,惊世骇俗谏阻。姜太公与他俩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出仕与退隐方面向来与他们相同,不是当下才相交,也不是虽是故交但相互不了解,才体恤他们苦心,将他们从刀即将砍下时扶起来,并放他们走了。司马迁为他们写的传,描写伯夷、叔齐两个人贸然上前,姜太公营救的样子,几乎就像无知妄为的人出来打斗,一群下人喧嚣叫嚷,而迂阔怪诞的读书人,不知其姓名,在中间伸胳膊踢腿,讲道理劝止。唉!他们两人能免于死伤,稍有见识的人都不会干,还说伯夷、叔齐会干吗?司马迁在《史记》中添加了一个“死”字,导致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如果真的是这样,《采薇》这首诗歌,足以说明武王不是尽善尽美,孔子就把它删了;吃异国粮食的耻辱,大于听邪恶之声的耻辱,但孟子就避而不谈事迹,只是揣测事理,哪有可挑错的地方!但是难道司马迁就没有根据吗?也不是,司马迁也有所据。所谓“我悲怜伯夷的心意,看到轶诗感到事情有奇怪的地方”,这是司马迁的根据,也是这篇传记的病源所在。所谓轶诗,即“西山采薇”诗。古诗写到在山中采摘草木蔬菜的非常多,难道都是有所感愤而不吃粮食吗?而且诗里说的是西山,不是首阳,不应当以之附会《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这就是诗误导了司马迁,而司马迁误导了后世。商之后独盛于夏、周①《舜典》所称伯禹以下二十有二人,而禹之功最大,故踵舜以②兴,身有天下矣。稷养契教,功亦不在禹下,而于天下未能身有之,唯子孙始继世光大焉。稷之后为成周,天地文明,萃于一代。契之后亦数生圣贤,而商之贤君,比夏与周又最多者,何也?开辟以来,未③有性命之说,至汤始言“降衷”、“恒性”也,其万世道学之祖乎?④故不独能身有天下,即其后王,若太戊、盘庚、武丁,皆能著书立⑤⑥⑦言。虽凌迟之末,犹有三仁焉。微子宜有商而避之。弗父何宜⑧⑨有宋而又避之。至孔父嘉,乃别为公族而受民,五世之后,复生圣人,为万世帝王之师。是二十二人之中,契之明德,岂夏与周所能及乎!

注释

①伯禹:即夏禹,“伯”为其封爵。②稷养契教:舜帝任命稷为掌管农业的官,任命契为掌管教育的官(官职名“司徒”)。③降衷、恒性:降衷:施善、降福。恒性:常性,固有的本性。出自《尚书·汤诰》:“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意为:施善于人民,顺从他们的常性,能使他们安于教导的就是君主。④太戊、盘庚、武丁:太戊,子姓,名密,商第九位国王,汤五世孙;盘庚,子姓,名旬,商朝中后期君主,汤的九代孙;武丁,子姓,名昭,商朝国王,商朝在他统治期间达到鼎盛。⑤凌迟:衰败。⑥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干。见“微子不奔周”的注释。⑦弗父何:宋湣公共之长子,让位于弟鲋祀(宋厉公),孔子十世祖。⑧孔父嘉:生于宋国,宋国始祖微子的弟弟,微仲的九世孙,宋湣公共的六世孙,孔子六世祖。⑨别为公族而受民:孔子先祖弗父何让国后,其子孙仍然属于宋国公室成员,传了五世,到孔父嘉的时候,按照宗法制,五世亲尽,不能再继续列入公室,而是应该别立一族。别立一族,必须有个族的名号,于是就取孔父嘉的字“孔”作为族的名号。

译文《舜典》所说的包括伯禹在内,舜帝共有二十二位大臣,而禹的功劳最大,所以接替舜帝,管理天下,并复兴了国家。稷管理农业,契负责教育,功劳也不比禹小,但是没有当上国君,只是他们的子孙承继先世,并发扬光大了。稷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天地间的文明,集中于周代。契的后代也诞生了很多圣贤,并且商代的贤君,比夏代和周代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开天辟地以来,没有天赋禀性的说法,到了商汤才说到“降衷”、“恒性”,这就是后来流传万世的儒家道德学问的起源吧?因此不仅能管理天下,像太戊、盘庚、武丁,都能著书立言。就算是商朝衰败的末期,还是有微子、箕子和比干三个仁人。微子本来可以当商国国君,但他没有,弗父何本来应继承宋国国君,但他让位给他弟弟。到了孔父嘉,才别立一族,并且天赐子民,五代之后,孔圣人诞生,孔子是万世帝王之师。因此,舜帝时代二十二位大臣中,契的美德,哪里是夏与周能比得上的!①②太王未尝翦商

太王翦商之说,不知何据。夫太王迁岐,在商帝乙之世。商家中③兴又五十九年,后二百有六年商始亡,太王安从翦之乎?己犹崎岖避狄,而谋及商之天下,人情乎?以文王当纣之时,尚自难王,泰伯④⑤安得遂有天下耶?议者乃谓太王有是心,泰伯不从,遂逃荆蛮。呜呼!是何重诬古人也!按《说文》引《诗》作“实始戬商”,解云“福也”,盖谓太王始受福于商而大其国尔。不知后世何以改“戬”作“翦”,且《说文》别有“翦”字,解云灭也,以事言之,太王何尝灭商乎!改此者,必汉儒以口相授,音同而讹耳。许氏曾见古篆文,当得其实。但知“翦”之为“戬”,则纷纷者自息,若作“翦”,虽沧海之辨,不能洗千古之惑矣。

注释

①太王:周太王,姬姓,古公亶(dǎn)父的尊号,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②翦(jiǎn):翦灭。③崎岖:困厄,历经险阻。④泰伯:周太王长子。⑤荆蛮: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译文

周太王翦灭商朝的说法,不知道根据是什么。太王迁居到岐山,是在商朝帝王乙的时候。之后商朝转衰为盛,又延续了五十九年,周太王之后二百零六年商朝才亡国,太王怎么能翦灭商朝呢?周太王自己都要艰难躲避北狄,还窥伺商朝天下,这合乎人情吗?周文王与纣王处于同一时代,尚且不能称王,太王之子泰伯怎么就能坐拥天下呢?论者谓太王有这样的心思,泰伯不听从,因此逃到了荆蛮之地。唉!为何要这样污蔑古人啊!按:《说文解字》引用《诗经》作“实始戬商”,戬解作“福”,大概是说太王受福于商而壮大了他的属国。不知道后世为什么把“戬”改为“翦”,而且《说文解字》中另有“翦”字,解作“灭”,以史实而论,太王何曾灭商啊!做此改动的人,肯定是汉儒,口口相授,读音相同,而发生了错讹。许慎曾见过古篆文,他的解释应该符合实际。只要知道“翦”应为“戬”,则各种说法自然平息,如果是“翦”,则无论怎么辨析,也还是不能解开这一千古之谜了。武王追王明文①②

唐梁肃、宋欧阳公、游定夫,皆有文王未尝称王之论。然不③过以《语》、《孟》及《泰誓》、《武成》之文,夷、齐、虞、芮、④⑤仲连、曹操之事,冥探曲证,仿佛比拟,卒无武王追王之明文,虽苏、张口舌,人难适从。愚读太史公《伯夷传》有曰:“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此非武王追王之明文乎?古称马迁良史,其文核,其事实,执此则诸公论说可以尽废。千古以来,览者俱未之及,何哉?

注释

①梁肃(753—793),唐文学家。字宽中(或作字敬之),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建中初举文辞清丽科,曾任校书郎、右补阙、翰林学士等职。其文崇尚古朴。②游定夫:游酢(1053—1123),北宋理学家。名酢,字定夫,一字子通,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与杨时、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颢、颐)门四大弟子。元丰进士。历官太学博士、监察御史、知汉阳军及和、舒、濠等州。著有《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等。③《泰誓》、《武成》:均是《尚书》中的篇目。④夷、齐、虞、芮、仲连、曹操之事:夷、齐,伯夷和叔齐。虞、芮,周初二国名,两国有人因争地发生了纷争,到周求西伯姬昌断狱,进入周国后,发现周人长幼有序,感到非常惭愧,相互退让,于是纷争平息。仲连,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游说名士,有“义不帝秦”的事迹,不愿出任官职。⑤冥探曲证:冥,深奥,深沉。曲证,详细证明,多方考证。

译文

唐代梁肃、宋代欧阳修和游定夫,都有周文王未曾称王的论述。但是都不过是以《论语》、《孟子》以及《泰誓》、《武成》的文字记载,伯夷、叔齐、虞芮平讼、鲁仲连及曹操的事迹,深入探求,多方考证,类比模拟,最终还是没有周武王追尊文王的明确记载,即使有像苏秦、张仪那样的口才,人们还是难以适从。我读司马迁的《伯夷传》,里面说:“西伯死后,武王为他立了木制牌位,号为文王,向东去讨伐纣王。”这难道不是武王追尊文王的明确记载吗?以前称赞司马迁为优秀的历史学家,他的记述翔实正确,他所记史事真实,按照这个观点,那么上面诸公的论说都可以不采纳了。长久以来,读书人都没有提到这点,这是为什么呢?《金縢》非古《书》

读《书》至《金縢》,反覆详究,疑其非古《书》也。夫周公面①②③④却二公穆卜,以为“未可戚我先王”矣,乃私告三王,自以

⑤⑥为功。此忡佥人佞子之所为也,而谓周公为之乎?且滋后世刲股⑦⑧⑨⑩⑪醮天之俗,其册祝有曰:“今我即命于元龟,尔其许我,我⑫⑬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夫人有事于⑭先王,而可以珪璧要之乎?又曰:“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⑮盖卜册之书,藏于宗庙,启之则必王与大夫皆弁。既曰周公别为坛⑯坩单,则不于宗庙之中明矣;不于宗庙,乃私告也。周公人臣也,何得以私告之册而藏于宗庙金縢之匮,又私启之也?又曰:“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夫武⑰⑱王疾瘳,四年而崩,周公居东,二年而归,凡六年之久。周公尚⑲卜,恶有朝廷六年无事而不启金縢之匮,至今乃启之耶?即此五事,反覆详究,是编非古《书》也必矣。

注释

①二公:指太公和召公,太公即姜太公,召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②穆卜:恭敬地卜问吉凶。③未可戚我先王:原文为“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孔安国认为:“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郑玄则认为:“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武王病了,二公想要去占卜,周公说不可拿死生这种事让文王忧心、惊怖。④三王:指太王、王季和文王。⑤功:《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质”。自以为功,即把自己当作抵押。⑥忡佥(xiān)人:小人,奸佞之人。⑦刲(kuī)股:割大腿肉,割股祭祀,表示崇敬之至。⑧醮(jiào):道士设坛念经作法事。⑨册祝:指写在册书上祭告天地宗庙的祝词。⑩即命:听命。⑪元龟:大龟,用于占卜。⑫璧、珪:均是礼神的玉器。璧以礼神,珪以为贽。⑬屏:藏。屏璧与珪,指不再事神。⑭金縢(téng)之匮(guì):金縢,指用金属制的带子将收藏书契的柜封存。匮,同“柜”。⑮弁(biàn):指皮弁,白鹿皮做的一种帽子。⑯坛坩 (shàn):古代祭祀的场所。筑土曰坛,除地曰坩。⑰疾瘳:病愈。⑱居东:避居东都。一说居东指周公东征。⑲恶(wū):同“乌”,疑问词,哪。

译文

读《尚书》读到《金縢》这一章,反复详细探究,怀疑这一章不是古《尚书》的内容。周公当面拒绝太公和召公恭敬卜问吉凶的请求,认为“不能以武王病重的事忧怖先王”,却私自祝告太王、王季和文王,以自己作为抵押。这是奸佞小人的做法,怎么能说是周公做的呢?而且滋生后世割股祭祀、念经作法的风俗。他祭祀写在册书上的祝词说:“现在我听命于占卜的大龟,你们若答应我,我就报以璧与珪,回去后听候你们的命令。你们若不答应我,我就藏起璧和珪,不再事神。”人有事求于先王,可以用珪、璧要挟他们吗?又说:“周公回去后,将册书放入金制带子封存的柜子中。”卜问的册书,收藏在祭祀祖宗的庙宇里,必须王与大夫都戴上皮帽才能开启。既然说周公另外设了祭祀场所,那很明显就不是在宗庙中祭祀;不在宗庙之中,就是私自祝告。周公为人臣子,怎么能够把私自祝告的册书收藏在宗庙里用金制带子封存的柜子里,而且还私下开启呢?还有人说:“王与大夫都戴上皮帽,开启了金带封存的柜子,看到里面收藏的册书,才知道周公把自己当作抵押,代替武王的说法。”后来武王病愈,四年后去世,周公避居东都,两年后才回来,总共有六年之久。周公崇尚卜问,哪有朝廷六年都不开启柜子,到现在才开启的道理呢?就是上述五件事,反复详细推究,这一章必然不是古《尚书》中的内容。①三监、武庚之叛不同情

三监、武庚之叛,同于叛而不同于情。武庚之叛,意在于复商;

②③二叔之叛,意在于得周也;至于奄之叛,意不过于助商;而淮夷④之叛,则外乘应商之声,内撼周公之子,其意又在于得国。二叔非武庚不足以动众,武庚非二叔不足以间周公,淮夷非乘此声势又不能以得鲁,此所以相挺而起,同归于乱周也。抑当是时,乱周之祸亦烈⑤矣。武庚挟殷畿之顽民,而三监又各挟其国之众,东至于奄,南及于淮夷、徐戎,自秦、汉之势言之,所谓山东大抵皆反者也。其他封⑥国虽多,然新造之邦,不足以御之,故邦君御事,有“艰大”之说,⑦⑧有“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之说,则一时孔急之势可知已。象之欲杀舜,止于乱家,故舜得以全之。管叔之欲杀周公,至于乱国,故成王得以诛之,周公不得以全之也。使管叔而不诛,则凡为王懿亲⑨者,皆可以乱天下而无死也,岂治世所宜有哉!

注释

①三监、武庚之叛:三监所指何人,历来说法不一。一说是,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