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4:42:32

点击下载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试读:

伽利略推理破案

天文学家伽利略有个女儿,叫玛丽,玛丽是圣玛塔修道院的修女。

这天,伽利略收到玛丽寄来的一封信。信上,她悲痛地讲叙了一件发生在修道院里的惨事。

前天的清晨,两名看守钟楼的小修女在打扫钟楼时发现,凉台上躺着一个死人。

死者索菲娅也是本院的修女,她是玛丽最亲密的朋友。她的左眼被一根纤细的针状物刺破,除此以外全身没有一处伤痕。

看来,索菲娅就是被那刺进她眼里的针状物夺走了生命,可是,现场却找不到凶器。

警察认为,索菲娅是自杀身亡。她用毒针刺破自己眼睛,然后拔了出来,把它扔进了凉台下面的河水里。“我们到达时,钟楼是上了闩的。这恐怕是索菲娅怕大风把门吹开,从里面关上的。所以,凶手决不可能进入钟楼。凉台是在钟楼的第四层,朝南,离地面有17米。下面是条河,离对岸也有60米。并且这几天晚上连续刮大风,凶手不可能从河的对岸把毒针射中索菲娅的眼睛。很多人都认为索菲娅是自杀,可这根本不可能,索菲娅是个活泼开朗的人,她决不会自杀的……”

玛丽在信中显得十分痛苦。伽利略决定到修道院看望她,帮她把好朋友的死因弄明白,那样,玛丽也许会好过些。

第二天,伽利略来到了修道院。

玛丽见爸爸来了,高兴极了。她顾不上让伽利略休息片刻,就带着他来到后院。“爸爸,快看,那就是钟楼。您看见四楼的凉台了吗?”

顺着玛丽手指的方向,伽利略见到那座高耸的建筑物。

他目测了凉台的高度和河的宽度后,断定凶手决不可能从河的对岸射出毒针,正中索菲娅的左眼。“那姑娘半夜里跑到塔上都干些什么?”伽利略嘀咕道。“爸爸,您忘了吗?我以前告诉过您,索菲娅也对天文感兴趣。她几乎天天晚上都要背着院长和大伙跑到钟楼眺望星星和月亮。我也曾陪她到凉台上看夜空,很清楚,那些星星仿佛伸手便能摘下来。”

玛丽娅的话使伽利略为那热爱天文的姑娘深深叹息了一声。“索菲娅在观看星空的时候,用不用望远镜?”

玛丽娅看着父亲,摇摇头道:“索菲娅一直梦想能有一架望远镜,可是……”“她家太穷了,买不起?”伽利略没等女儿把话说完,就急着猜起原因。

玛丽又轻轻摇头,说:“索菲娅家很有钱。只是院规太严,院长不准我们随便跨出院门。”“那她为什么不让家人寄一架来?”“她的父母都死了,只剩下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今年春天,索菲娅准备把她名下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修道院。可是,她的弟弟反对她这样做,还威胁说,要是索菲娅把财产捐给修道院,他就要向法院起诉,剥夺她的继承权。”说到这,玛丽停了下来。她发现父亲眉头越结越紧,而且还闭上了眼睛,像病了般。“爸爸,您不舒服吗?”玛丽不安地问伽利略。

许久,伽利略长叹一声,睁开了双眼。“别担心,孩子,我正在思考索菲娅的死因呢!”

玛丽这才放下心。“玛丽,索菲娅死前,她的弟弟来过修道院吗?”“来过,上星期,她的弟弟来给索菲娅送东西,他到这儿时,已经是晚上9点了。院长到处寻不着索菲娅,就叫她弟弟在会客厅里等她,派我继续去找索菲娅。”

伽利略专心意意地听着女儿说话,连眼睛也不眨一下。“我知道,当时索菲娅正在钟楼的凉台上观测天文。她离开时,叮嘱我,不要让任何人去那里打搅她。于是,我就告诉她弟弟,索菲娅在钟楼上观测星星。令人奇怪的是,他听到这些,眼睛仿佛一亮,没一会就离开了修道院。”“他有没有再回来?”“没有。只是,在索菲娅死的前一天,她弟弟送来了一个包裹,里面也是很贵重的东西。我在整理索菲娅的遗物时,这个包裹却找不着。会不会是有人为这个包裹,把她杀了?”

伽利略看了看钟楼下的河水,说:“或许这条河能告诉我们凶手是谁。快叫人潜到水中,看看有没有一架望远镜!”

修道院的看门人潜入河中。几分钟后,他果然在凉台下面的河底找到一架望远镜。“这就是放在包裹里的东西,也是杀害索菲娅的凶器。”伽利略拿着那架水淋淋的望远镜说到,“索菲娅在观察星星时,需要调节镜筒里的弹簧。而凶手事先在望远镜里装上了毒针,只要索菲娅一动弹簧,毒针就会弹出射中索菲娅的眼睛。”“原来如此!”修道院的人恍然大悟。“那么,”伽利略继续说道,“现在是通知警察拘捕原凶的时候了。”

杯上留下的指纹

11月的一天,犯罪学专家久我京介正在家中写作。“犯罪现场搜寻证据中,最重要且起决定性作用的证据就是指纹。”久我京介在《现场中的线索》中写道。“一枚人人皆有的指纹,何以能成为铁证如山的证据呢?这是因为指纹有这样的特性:

首先指纹是终生不变的,其次具有相同指纹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这两个特性使得指纹成为识别一个人最可靠的证据。据推算,在640亿个指纹中只有一对相同的指纹。如果现在世界人口有46亿,那么指纹数是460亿,所以人口不到1.4倍以上,就不会有指纹相同的人。而且有人认为此推算并不准确,所以在将来即便人口增加了,出现相同指纹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写到这儿时,门铃响了,久我搁下笔开门一看,见小川警部垂头丧气地站在门外。“打扰你工作了!”“哪里,只要是你,我随时恭候,谁教你我朋友一场呢!请进!”久我将小川引进屋里。“看你怎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是不是又碰到什么棘手的案件了?”“让你说对了。正是为此想向你讨教呢。”小川警部疲惫不堪的坐到沙发上苦笑着说。每当侦查遇到困难时,小川就会跑到老朋友久我京介这儿来请教。“先喝上一杯,提提精神。来点加冰威士忌怎么样?久我从厨房的冰箱中拿来冰块,放进了两个杯子中,然后倒了点威士忌,并将一杯递给小川。“啊,谢谢!”小川边说边端起杯子。“你说说看,这次是什么案子?”久我出于犯罪学家的好奇心马上开始询问道。“就是文艺周刊记者在新宿公寓被杀的那件案子。”“喔,是那件……”久我突然想起几天前曾在报纸上看到过报道。

文艺周刊记者青木一郎(34岁)的尸体于星期一中午在新宿的家中被发现。因其房门没锁,来找他的同事进入房间后发现了他的尸体。死者倒在沙发上,头部被击,当场死亡。现场没有发现凶器。屋内电灯开着,写字台的抽屉被翻过。因受害人是一人独居,所以不清楚有什么东西被盗。茶几上放着一个空玻璃杯子,杯子里盛有未喝完的威士忌。从杯子内侧验出有酒精成份。经检测,杯子外侧沾有受害人的指纹和唾液。

以上是报纸报道的梗概。“小川,对于你来说,这还不至于是令你头疼的那种复杂的案子吧。”久我说道。“开始我也这样认为,可现场没留下任何凶手的蛛丝马迹,而且发现尸体又晚,死亡时间只能推出在星期六晚7点至1l点,虽然有了嫌疑犯,却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小川说完后,将酒中冰块放在嘴里咯吱咯吱地嚼了。“这么说已经有了嫌疑对象?”“有两个人,一个是广告名星西泽正彦。”“就是拍新车商业广告的那位明星吧,究竟出于什么动机?”“被杀的青木是个爱敲竹杠的。他一旦有了出名人士的丑闻,就以在周刊上发表相威胁而索要财物。”“那么,西泽也被敲过竹杠吗?”“今年春天,似乎出过这样一件事:他请来采访的青木坐他的车出去兜风时,因打错了方向盘,使车开进了路旁的沟里开不出来了。青木开玩笑似地将现场拍了下来。然而入秋后,当西泽在拍新型车的宣传广告时,青木就拿出那张照片进行敲诈。一旦如此拙劣的驾驶技术照片被发表,公司认为对新型车宣传不利,西泽正彦就会被从宣传广告上撤下来。而西泽将失去拍广告的酬金。“你认为案发当夜他去了青木那儿吗?”“据西泽说青木要西泽用100万元买那张照片的底片,他就在当夜9点左右去过青木的公寓。”“对于现场茶几上有一个留有受害人指纹和唾液的杯子,对此西泽怎么说?”久我连珠炮似的追问说。“西泽说青木用两个杯子做的加冰威士忌,其中一杯递给西泽,与咱们正在喝的是一样的,小川边说边晃动着杯里的酒。“可西泽只喝了一半,而青木又加了两杯,两个人一边喝一边讨价还价。”“这么说留在现场的杯子是当时青木用过的。可西泽用过的杯子找到了没有?”“没有。厨房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对于一个单身汉来说,青木似乎是少有的爱干净者。据他的朋友说,即便他一个人做饭,吃完后马上就刷洗碗筷,收拾干净。”“这么说,假如西泽是凶手,那么他自己喝过的杯子会洗刷干净后藏起来,或是放进口袋里拿走。”“如果他真的是凶手,大概会这样干的。西泽他最终交了100万元,拿了底片后马上就走了。证据是他给我看了底片,条件是不向舆论界发表。”“那么现场有这100万元吗?”“不,并没有100万元。所以值得怀疑的是,西泽没有付钱,而恼羞成怒杀了青木,然后翻了写字台的抽屉,拿走了底片。”小川警部说道。“另一名嫌疑对象是谁?”“摇滚歌手北原。他是因桃色丑闻被青木敲了竹杠。据说他当日夜9点左右去送过50万日元。”“什么?那时间不是同西泽正彦冲突了吗?”“是的,但北原说他去的时候,青木一个人正在看电视,并没有刚刚才来过客人的迹象。总之,北原交了钱马上走了。”“可那50万元现场不是也没有吗?”“是的。可能他没交钱而杀了青木,也可能是西泽杀了青木后,将钱连同照片底片一起拿走了。”“北原来时,受害人也拿出加冰威士忌酒了吗?”“没有。据北原说他正在戒酒而谢绝了,而青木就自己倒了一杯没加冰的威士忌,一个人喝了起来。他似乎也有这么个习惯:一旦敲竹杠得手并拿到钱,就故意在对方眼前举杯庆祝,是个十足的不要脸的小人。”小川说。“的确是个有趣的案子啊。两名嫌疑犯在时间上完全相同。谁是凶手呢?因为都受了青木的敲诈,害怕受到警方的怀疑,因而在时间上说谎。”“无独有偶,两人编造的时间竟完全相同。”久我完全被这一离奇的案件吸引住了。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小川,留在现场的杯子沾有受害人的指纹吗?”“受害人的指纹清晰可辨,尸体检验的结果也证实其胃肠中残留有酒精成份,所以受害人确实是用那个杯子喝的酒。对此,无论是西泽还是北原都说了真话,但他所喝的威士忌是西泽所说的加冰威士忌呢,还是北原所说的那种纯威士忌呢,这就不好说了。因此,这还不能作为断定谁是凶手的决定性证据。”“哪里话,小川,不是已有充分的证据了嘛!”久我干脆地说。“什么?这么说你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小川警部吃了一惊。

久我一边用手转着还剩有加冰威士忌酒的杯子,一边说:“凶手即便在撒谎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说谎。凶手只是在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上说谎,而对那以外的事情却说真话,这是为了防止露出破绽被人识破。”“这我明白。”“凶手也许在现场的时间上也说了谎,但只是在受害人喝的是加冰威士忌或纯威士忌酒上说的是真话,这正是他的失误之处。只要这样推理下去,谁是凶手就不言而明了。”“可我还是不明白。”“那么小川,我提醒你一句,现在是11月份,公寓里已供应暖气,这没错吧!”“这没错,我们去时感觉相对暖和,可这和案子有什么关系?”“暖和的夜晚喝加冰威士忌,那杯子会怎样呢?你回味过来了吧?来,警部,我们再来一杯怎么样?喝了冰镇的加冰威士忌脑袋会清醒的,案子也就马上会破的啊。”久我京介边笑边往警部的杯子里加冰块,倒满威士忌。

小川警部拿起杯子喝了起来。“喔,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我竟疏忽了这点。”他放下杯子不由自主地喊着,好半天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手,稍后,当他的目光同京介碰到一块儿时,他说:“连这么简单的事我都没注意,真不好意思呀。”“哪里,哪里,这是因为你平常很少喝加冰威士忌呀!”久我笑呵呵地说道。

回到警局后,小川要求局长立刻逮捕北原,说他就是凶手。并向局长解释道,在温暖的房子里喝加冰威士忌由于温差的缘故,杯子表面会挂满水珠,这样就不会在杯子表面留下清楚的指纹,只有喝纯酒,温差不大才会留下清楚的指纹,北原在喝纯威士忌这一点上讲了实话,证明了他就是凶手。

果然,在审讯了北原以后,得知是他杀了青木。

古堡凶案

印度它尔沙漠中有座古堡,相传是一座被赌咒过的城堡,不管谁在古堡中留宿,都会死于非命。

那么在古堡中留宿的人是怎么死的,是谁干的,又是使用了什么凶器,至今无人知晓。但令人奇怪的是,死者身上竟找不到任何致命的伤痕,警察对古堡里屡屡发生的神秘凶杀案束手无策。当地的人们只要一谈古堡,就谈虎色变、毛骨悚然。

世界上偏有不信的人。美国探险家汤姆森就不信这一套,他带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住进了古堡,才一个晚上,就横尸遍野。

为了捕获真凶,印度警方发出悬赏布告:凡能破古堡谜案者,奖金一万卢比!

但是,没有人敢轻易重蹈汤姆森的覆辙。直到一年后的一天,才有人揭下了悬赏告示。

那是个头发胡须花白衣衫褴褛的小老头。警察局长一见连连摇头。老头自称来自英国,叫彼得,他说:“局长先生,不管我发生什么事,都与您无关!

望着老头固执和自信的样子,警察局长只好答应,老头刚一出门,他就派了两个侦探悄悄跟着,以防不测。

彼得离开警察局,立即去一个耍猴人那儿买了只猴子,又去买了一只大铁箱子和一张渔网。

难道铁箱、渔网、猴子可以破案,那几个侦探百思不得其解,并立即报告了警察局长。

那个夜晚,古堡四周风声骤起,在浓浓的夜色中古堡像只蹲伏的怪兽!阴森恐怖。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狼叫,凄厉而忧伤,黑洞洞的古堡里,不时闪出几丝幽蓝的火光……

这时,一辆马车由远而近驶来,马蹄声划破了沙漠的沉寂。正是彼得,他驾着马车驶至古堡,一翻身从车上跃下,灵敏的身手使你无法相信他是个老人。彼得拖着铁箱和渔网,牵着猴子走进了古堡。

大厅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打开手电,可以望见风吹着窗户“哐哐”作响,砖墙早已风化剥蚀,墙上到处是蜘蛛网,遍地是白骨。

彼得小心翼翼地绕过白骨,把铁箱放在墙根,然后从怀里取出瓶红色药水,将药水涂在猴子头上,又把猴子赶进渔网。

做完这一切,他打开铁箱,闪身躲在里面,把箱盖掀开一条缝,而手里紧紧攥着网绳。

月光从古堡的窗户投射进来,地上白花花一片,彼得从缝隙里望着满地白骨,不禁地打了个寒战。

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过,大厅里却是死一般的沉寂。躲在铁箱里的彼得困乏得几乎要支撑不住了,就在这时,从古堡的阴暗角落传来一声怪异的啼叫,叫声在城堡里回荡。彼得一惊,吓出了一身冷汗。叫声过后,便有一阵“拨拉拉”的响动,彼得心想终于来了。他屏住呼吸,头顶上的铁箱盖仿佛没了重量,他只是死死抓着网绳,睁大着眼睛等待着……

突然,一团巨大的黑影从天而降,呼啸着扑向网中的猴子。猴子也猛然惊醒,挥动四肢,在网中上蹿下跳,一阵阵绝望的鸣叫撕心裂肺。

彼得顾不得眨眼,猛地顶开箱盖,轰然站起,飞快地收紧手中的网绳。那团黑影也被罩在网里,它徒然地扑腾着,在做着最后的挣扎。那张大网收缩收缩,最后缩成了一团,裹住了猴子的尸体和黑影。

过了一会儿,彼得确信网中的黑影失去了知觉,才敢打开手电,从铁箱里跨出来,小心翼翼地靠近它。

第二天早晨,在外面守候了一夜的几个侦探见彼得整夜没有出来,便长叹一口气,认为他死定了,就准备向警察局长报告。但他们刚要走,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他们,回头瞅瞅,竟是彼得!

侦探们满脸惊奇,纷纷围住彼得,问他在古堡里发现了什么。

彼得指了指铁箱子,故作神秘地压低嗓子说:“我昨晚抓住一个吸血鬼,就在里面!”

侦探们望着铁箱,吓得倒退了几步。

很快,铁箱便被运回城里,放在了警局的大厅里。得知消息的人纷纷赶来,并给彼得让开了一片地方。彼得打开箱子,揭开了它尔沙漠近百年的谜案。

铁箱里躺着一只外形怪异的大蝙蝠。它的身体呈暗红色,长着一对大翅膀,最吓人的是它那犹如钢针一样的嘴。此刻,它已被涂在猴子头上的红药水麻痹了神经,一动不动地趴在箱底。

谁也没见过这种怪物,彼得告诉大家,它就是凶手,凶器就是像钢针一样的嘴,刺入人和动物的脑袋,专吸脑汁,所以很难找到外伤。

它尔沙漠的古堡谜案就这样真相大白了。

头发里的砒霜

英国有一位名叫约翰的教授去瑞典的一家研究院。他是一位科学家,专长是放射性化学。

有一天周末,研究院组织了一次小型的联欢会,在院工作的外国专家都在受邀之列。

说是联欢会,不过是工作人员凑在一起放松一下。跳舞唱歌,吃喝谈笑,一切随便。在座的美国专家萨森与法国教授洛里争论激烈。约翰在一旁听得律津有味,只是并不插嘴。

两人所争的可以说是一个百年之谜——拿破仑是如何死的?这位曾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法兰西皇帝,到最后由于战败,被流放到大海中央的圣赫勒拿岛上去了,在那里他悲惨地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6个年头。他原是个身体健壮、精力旺盛的汉子,可是到了岛上,身体状况渐渐恶化,食欲不振,浑身浮肿,还经常的呕吐咳血。

萨森说:“对于他的死因,我认为很明显是食物中毒。我学过几天医,以上症状是食物中毒,肠胃受刺激引起的。所以我认为,拿破仑之死,实际上是谋害。当时的掌权者,生怕他东山再起,又害怕公开杀害会激起公愤,就买通在他身旁的人,比如像厨师、侍从之类在他每天吃的食物中下点微毒,日积月累,就要了他的一条命。”

洛里是个作风随便而又狂妄自大的人。他撇撇嘴,不屑一顾地说:“萨森先生,干我们这一行的,最忌的是人云亦云。别人沸沸扬扬在说,拿破仑是死于砒霜,就拾人牙慧在这儿卖弄,其实他们也只是胡乱猜测、信口开河而已。本人是个医生,才不信这些小道消息呢。

萨森见他说话这么无礼,心中有气,也不客气地说:“依你之见呢?你从不人云亦云,能拿出一个独立见解来吗?”“用不着什么独立见解,只要普通常识就足够了。他只是由于心力交瘁,水土不服,生了一场大病,再加上缺医少药,就翘辫子了。”

萨森道:“这点普通常识很正确。只是他临终前对医生说,说他头痛、手指尖痛、脚趾尖痛,这又如何解释呢?这可是典型的砒霜中毒呀。”

洛里道:“要说病倒不能说没有。但他的胃痛、呕吐、喘不过气实际上是是胃癌的征兆。但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他老爹就是死于胃癌的,这个有案可查。癌症会遗传,这原也属于普通常识。”

两人就这样唇枪舌箭地争个不休。

约翰虽然一言不发,私下里还是同意萨森的意见的,他倒也没有什么独立见解,只是心里瞧不起洛里的为人,不知不觉中站到他的对立面去了。

洛里为了几个钱,就去与一个年纪比他大15岁的寡妇结婚。不久,这个寡妇得了一种怪病,一病不起。谁知妻子还在床上,他又勾搭上了轻浮放荡的泰勒小姐。真是斯文扫地,令人作呕。这一聚会后三天,消息传来,洛里的夫人病死了。

丧礼后第二天,萨森跑来找约翰,说他到手了一束拿破仑的头发,请他秘密地为他作一次放射性化验。

约翰与他的关系不错,就抽了一个休息日为他化验了。结果令人吃惊,头发中含有微量的砒霜!

这可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发现。研究所里轰动了,大家一致要求约翰将这一化验结果向大伙讲一讲。

这天下午,研究所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

约翰宣布了拿破仑头发的化验结果,说从中含有微量砒霜。话未说完,洛里咯咯笑出声来:“好大的新闻!拿破仑的头发!请问约翰先生,你是怎么认定它就是拿破仑的头发的?兴许它还不是人的头发呢?”

约翰的脸涨红了。他讷讷地说:“这……这话有点道理,我也觉得它不像是19世纪的东西……”

这时,萨森突然站了起来,说:“头发是我请他化验的。洛里先生说得对,头发确实不是拿破仑的,而是泰勒小姐给我的,她说她是从洛里先生刚死的夫人那里剪下来的……”

话未说完,洛里脸色刷地白了。他一下跳了起来,向门外疯狂地跑了出去。

第二天,有人来说,洛里在家中服毒自杀,用的正是砒霜。

命案发生在涨潮时

有一天,私人侦探阿良到獭户内海一个小岛上度假。这天晚上吃完饭后,阿良去附近的海边散步。

入夜的海边没有什么人,阿良伴着阵阵的涛声闲庭信步。一轮明月挂在夜海,海面风平浪静,渐渐地海水涨潮了。“奇怪!那种地方怎么还有船在……”阿良无意中瞥到沙面上有一条小船在起伏不停的潮水中摇荡着。距汀线仅50米左右。“会不会是夜晚垂钓的呀!”

可船上见不到有什么,也没有手电筒的亮光。再仔细看,船在潮水中并不移动,只是在一个地方漂着,大概是抛锚了。所以阿良也没太在意,恰好,阿良感到有点乏,就找了一块岩石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正当阿良要走时。突然传来很响的水声。

阿良吓了一跳,寻声望去,见那条船翻了,船底露在水面上。波浪在月光下闪动。阿良想跑过去看一看,想马上赶过去搭救,但又打消了念头。要到那块沙滩,必须越过裸露的岩石绕远过去。顺着礁石走,腿脚不利落是很危险的,而且,从翻船的地方既没传来呼救声,也没听到有落水挣扎的扑腾声。所以阿良决定不管了。他随手看了一下表,已经是10点55了。“反正船上也没人。”他这样想着,向旅店走去。可不知为什么总放不下心,所以在吃夜霄时把这事对旅店老板说了。可谁都没有在意。

第二天早晨,阿良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了,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面色慌张的旅店老板。

他说:“今天早上我去海上钓鱼,看到你昨天说的那条翻船旁漂着一具年轻男子的尸体就连忙回来报了警……”

这时,有个警察来了,向阿良详细了解昨晚的情况。警察告诉他说尸体解剖现正在进行,结果一出来,警署的刑警也许会来重新听取情况,可能的话,希望他在此滞留半日。

阿良正在度假也没什么需要急着赶回去办的事,又对此案感兴趣,所以就答应留下了。

用过早餐,他去海边查看了一下情况。沙滩上涌动着泛白的海水,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翻了的小船不见了,大概是警察拖走了。

中午一过,警署一个叫西田的刑警来旅店找阿良。“你说你当时没有看见任何人接近那条船,是吗?”“是的,没人。如果有人接近小船,在明朗的月夜,露在水面的头也会被看见的。”“你当时站的地方离船有多远?”“直线距离大约100米。”“风平浪静的,船怎么会突然翻了呢?我实在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刑警先生,死者的身份查清了吗?”阿良问道。“死者叫小森俊夫,是附近一家公司职员。死因是溺死。死亡时间是晚11点左右。“这么说当时那条船上有人?”“是的。可能因为受害人躺在船底,所以你没看见。钓具也有。尸体解剖结果,胃中含有少量安眠药。但除非是傻瓜,否则决不会吃了安眠药在大半夜钓鱼的,很显然是他杀。凶手一定是用安眠药使受害人昏睡后再弄到船上,又制造翻船事故将其溺死。”西田刑警说。“嫌疑犯有着落了吗?”“死者同公司的一个同事有作案动机。他同受害人曾因为一个女子大大出手。但此人有不在现场的证明。”“什么证明?”“从船翻前两个小时起,他就在市里的朋友家喝酒一直没离开过。有三个证人,情况属实。”“也许是同伙潜水过去将船弄翻的。要是潜水我是看不到的。”“可是,为了干掉情敌,而特意找一个杀手,也是无法想象的。”西田刑警嘴里嘟嚷道。“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当昏睡的受害人醒后想起身时,身体摇晃,造成翻船。”“如果醒后掉到海里,会喊叫或者在水中拚命挣扎吧。你听到喊叫或水声了吗?”“没有,什么也没……。可是刑警先生,现场的水深有多少?”“落潮时约5米,涨潮时大概9米吧。”“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涨潮的?”“是晚8点10分。此后大约11点钟,船就翻了。”西田刑警看着笔记说。“船上有锚吗?”“没有,是只小船,所以没有锚。在打捞尸体时,翻船被水流从你目击到的地方冲到岸边上来。”“不对呵,翻船前,我看见船是一动不动的泊在那里的。”“这就怪了,如果有锚的话,就不会被冲到岸上来,那么……”西田刑警歪头沉思着,连叼在嘴上的烟都忘了点了。“有没有检查过现场的海底?”西田侦探又问道。“没有,只是将尸体、船桨、鱼竿等漂浮物保存了起来。”“为慎重起见,请查一下海底,一定会发现可靠的证据,纵然罪犯有不在现场的证明,也是可以起诉的。”阿良充满信心的这么一说,西田刑警一惊。“这么说你已经知道凶手的作案手段了?”

是的,这是个很狡猾的凶手,不过请先检查一下现场的海底,然后我会说明的。”

经过勘查,从海底发现了一只系了绳子的铁锚,在绳子的另一端系了个铁钩。

西田刑警按照阿良讲的丈量了一下绳子的长度,长约八米。

阿良对西田刑警说产:“刑警先生,现场海面在落潮时是五米,而在海潮时是九米。潮起潮落的水位差是四米。凶手是事先用钩子钩住了船沿,请注意绳长是八米,所以在落潮时铁锚能钩住海底而绳有点松驰,而在涨潮时却将绳子拉直,铁锚不但钩不住海底反而带着船逐渐倾斜,直至船翻。与此同时,在安眠药的作用下,死者不会清醒,也不会挣扎,自然会溺水而死。而钩子也会从船沿脱落沉入海里,这样一来,凶手不到现场也能作案。”

经过阿良的解释,西田刑警顿时明白过来,说道:“阿良先生,十分感谢你的帮助,我们这就逮捕凶手。”

县令父子开棺破案

山东有个叫王可贤的文人,在地方上小有名气。他的儿子王效祖从小机智过人,18岁那年中了进士。被任命到杭州当知府。

有道是“天上天堂,人间苏杭”王效祖去当知府也把王可贤接了过去,一方面可以孝敬老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父常指导指导为官之道。于是儿子在外升堂理事、办案,父亲就在内处理公文、公务。一有空父子两人就商议城内吏治,风俗民情。王可贤说得切中要害、谈得有根有据,王效祖耳濡目染,渐渐也精通了为官之道。他上任一年,很有政绩,得到上司的赞赏,同僚的敬服。

一天,王效祖出城办事,正好遇上一家大地主出丧。仪仗非常有气派,白幡层层,乐队吹打,送丧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按照习俗,不论哪个官员都得避让,王效祖也只得退避路旁。运载棺材的车子旁跟着一个披麻戴孝的妇女。这时候,一阵风吹来,丧服衣角被风撩起,露出大红的内衣。王效祖不免诧异:白色丧服内怎么会是红色喜衣呢?一打听,这位妇人原是死者的妻子,顿生疑窦,死者难道死于非命?他就传令:将棺材暂停附近庙中,待验过尸后再入土为安。

毕竟是知府的决定,送葬的地主家的亲人虽有不满,但都不敢违抗。

王效祖回到衙门、将情况向父亲一说,王可贤以为虽然可疑,可毫无证据在手,一旦验尸验不出什么,这些乡绅可惹不起。

那怎么办呢?

在书房里,王效祖也觉得为难了,一口接一口的喝着茶。王可贤踱来踱去,低头沉思

最后他开了口:“这样吧,你不出衙门,推说有病,拖延验尸时日;我出外私访,查得真情,再行处置。”

王效祖点点头。

王可贤就扮成了算命的先生,秘密外出查访。

一访,县官的父亲不免惊慌,原来死者是位监生,监生虽然没有嫡系亲属,可是这些亲戚中不乏秀才、廪生,都是有财有势的人。如果有什么差错,儿子的前程也就断送了。

第二天,王效祖没有上衙门办公,那些死者的亲戚吵上门来,要求验尸,听说县官有病,都以为是他不敢露面,扬言要上告。过了几天,还是不见王效祖的面,他们就联名上书,催促尽快验尸。王效祖不理不睬。这样,丧礼不能进行,棺材不能埋葬,引起了公众的非议,就连差役也认为王效祖做得太过分了。

再说王可贤,在外私访了多天,也没有查到一点那监生被害的线索,更没查访到有人揭发,心里暗暗着急。

一天夜晚,他走到野外,走得也够乏了,就钻进路边田里的一个小草棚里休息。不一会,来了个农夫,问他到此何事,为何住进草棚。王可贤急忙起身赔礼道歉,谎称自己流落异乡,靠占卦算命为生。今夜错过客店,才在此歇息。那农夫信以为真,倒也慷慨,答应留他过夜。

原来那农夫是地主的雇工,每夜来草棚看守庄稼。

这夜,明月高挂,月光如水,是一个赏月的好天。

看庄稼的人守夜不睡,王可贤就陪着闲聊。两人谈得投机,看庄稼的人拿出带来的酒菜,对饮了起来。一杯落肚,王可贤有心说:“看来这里老百姓的生活不差,地方官还不错吧!”

那农夫点点头说:“不错,新来的知府年纪虽轻,可是很体谅百姓,不过,可惜他在这儿呆不长了。”

王可贤故意追问“为什么”。农夫两杯酒下肚,就说:“还不是为了那死去的监生的事。知府怎么会查得出监生的死因呢?”“这话中有话!”王可贤心中暗暗高兴。他忙再替那人斟上一杯。那人干了杯,吐露了内中的真情——

死去的监生,就是那人的东家。监生素来身体康健,突然死亡,那人好奇,就向一个小仆人打听,原来监生的妻子与表兄私通,表兄最近死了妻子,她害死了丈夫想嫁给表兄。监生被害死了,事情眼看就能成功,岂料知府阻挡了丧事,说要验尸。监生妻子心中着急,鼓动亲戚们与知府作对。这些亲戚贪图监生的财产,也就去县衙门闹起事来。“那这位知府验尸验得如何?”王可贤问道。“那知府不知怎么,至今也没有验呢。”那人说,“其实,打开棺材,一验死尸的头顶心,就可知道了。”

王可贤边斟酒,边假装不解地问道:“验头顶怎么能知道呢?”

那人呷了一口,神秘地对王可贤父亲一阵耳语。“懊,原来如此!”王可贤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天刚蒙蒙亮,王效祖告辞了看庄稼的人,赶回衙门。

王效祖躲在里面,饭吃不下,觉睡不好,大清早已经起身。现在看到父亲笑眯眯踏进门来,知道探听到了内情,就连忙相迎。王可贤将查访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儿子。王效祖不禁拍案叫好。

当天,王效祖升堂,传令仵作、差役,跟他一起去验尸。停放棺材的庙堂里,挤满了死者的亲戚。王效祖命令打开棺材,又吩咐仵作仔细验尸。

仵作见尸体的面目异常,死时似乎很痛苦,可是通身细看,没有发现什么伤痕。“你查验一下尸体的头顶。”王效祖说道。

仵作分开头发,从尸体的头顶心拔出一根长长的带血的钢钉。

这一下,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监生的亲戚悲愤起来,要求王效祖捉拿凶手。

王效祖一摆手,喊着“某某人在吗?”大家异口同声说来了。那人果然在人群当中,正是监生妻子的表兄,只见他面如死灰,浑身打颤。

王效祖传令安葬尸体,命差役拘捕监生妻子、小仆人和那个表兄。

回到衙门,开堂审问,大刑伺候,三人一一招认。

原来监生妻子与表兄是同谋。一天晚上,监生在朋友家喝得酩酊大醉,妻子就命小仆人用皮绳子捆住监生,自己动手把钢针钉进丈夫的头顶心。

真相大白,王效祖就将详情写成案卷呈送上司。上司很欣赏他,准备向朝庭写奏章表彰他,提拔他。可是王效祖却叹道:“当官太辛苦了,也使我老父费尽了心血,真不是当儿子的应该做的。”竟辞了官,返回家乡,侍奉老父去了。

无懈可击的犯罪手段

卡洛浦大使在自己的别墅里举办了一次小型宴会。阿诺探长因破获上次使馆被盗一案与卡洛浦大使结为朋友,所以这次也应邀出席了。正当人们喝着香摈,聊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卡洛浦大使拿着照相机走到著名电影演员哈丽小姐面前:“哈丽小姐,照张相留作今天的纪念吧!”“啊,可以,去哪儿照呀?”“去那边松树下,行吗?”卡洛浦大使彬彬有礼地问道。于是,卡洛浦大使和哈丽小姐走进院子,让她站到了松树下。哈丽小姐很随意地摆了一个姿势,“请不要动,好,要照了。”说完就要按动快门。就在这一刹那,来到台阶上的大使夫人失手将酒杯掉在了地上。就在听到酒杯落地摔碎的同时,人们听到了一声枪响,哈丽小姐应声倒下,子弹穿透了了她的胸部,当即死亡。客人们纷纷指着二楼的窗口嚷道:“是从二楼发出的枪声。”阿诺探长出于本能,让大家呆着别动,然后他几步跑上二楼,发现在二楼的书房里,大使的长子麦克正不知所措地坐在那里,麦克眼睛蒙着绷带,是两周前猎枪出事故而造成双目失明的。

麦克听见有人进屋连忙问道:“谁?”“我是探长阿诺。”阿诺仔细地看着大使的书房。

窗子开着,书房的桌子上放着一支手枪和一把老虎钳子。“是你用这支手枪打的吧?”阿诺探长问道。“岂有此理!我眼睛根本看不见东西。没错我可以用手枪,可以扣动扳机,可又如何瞄准呢?”“那是谁开的枪?”“不知道,我只是在沙发上躺着的时候,感觉到好像有人走过来,我以为是佣人上来了,也没在意,然后那人打开窗户。接着就听见枪声,估计是那个人开的枪。”“这个铁钳是干什么用的呢?”“铁钳?那东西放在那里大概有一段时间了。”麦克说道。

客人和佣人们在枪响的时候全在一楼,谁也没见到有人上楼。那么罪犯还应是麦克。然而,他双目失明,怎么能瞄准楼下院子里的哈丽小姐呢?况且只一枪就结果了哈丽小姐,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不一会儿,刑警来到现场,开始进行严密的勘察。

这时,阿诺探长把卡洛浦大使叫到另一房间,悄悄地对他说:“大使先生,罪犯就是你和夫人,还有长子麦克三人吧?真是一个绝妙的圈套啊,配合默契,无懈可击啊。可是,为什么要杀掉哈丽小姐呢?”

卡洛浦大使一听十分生气,但他毕竟是个外交家,他很快就镇定下来,用外交辞令说道:“阿诺探长,我们是好朋友,但我不明白你在说些什么?”

阿诺探长见卡洛浦大使不承认也不恼。在他眼里,卡洛浦大便是一个忠于职实,对两国交往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可阿诺很快也记起了自己的职责。

他平静地对大使说道:“卡洛浦,我想你们是事先用铁钳把手枪固定在二楼书房窗边的桌子上,枪口瞄准院子里的大松树下。只要哈丽小姐一站到松树下,枪就会对准她。为此,你故意装着照相的样子,让哈丽小姐站在松树下,这时你的夫人故意将酒杯摔到地上,作为暗号,麦克一听到暗号就扣动板机。尽管麦克看不见哈丽,但由于手枪是事先固定的,只要扣动板机就行了,然后,麦克把手枪从铁钳上卸下来放到桌上,我说的对吗?卡洛浦。”

卡洛浦大使见阿诺探长说出了真相,无可奈何地对他说道:“我告诉你真相,但请你不要讲出去,我可以付一笔保密费,我不想杀哈丽小姐,可她是一个双料间谍。敝国指示要干掉她,所以我只好出此下策,希望你能够明白我的苦衷。”

阿诺探长点了一根烟,狠狠地吸了一口,最后他对大使说道:“对不起,卡洛浦,你有你的职责,而我有我的信条,作为一个警察,我的信条就是破案。”话音刚落,阿诺探长拿出了手铐。

万里奔袭营救将军

12月17日,离圣诞节约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寒风夹着鹅毛大雪,肆意地洒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卢布尔雅那上空,大街上冷冷清清。由于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人们的心绪也像这阴郁的天空一样压抑,因此虽然节日将临,却没有什么喜庆的气氛。

下午6点多钟,北约南欧盟军地面部队司令部副总参谋长,美国陆军准将多拉尔准时回到了寓所。连日来他一直忙于总结一年的工作,并准备在圣诞节前夕飞回美国与家人团聚。将军的夫人朱迪丝正站在窗前向外张望,每天她总要注视着丈夫下汽车,走进公寓,然后再为他开门,互致问候。繁忙的公务、大量的应酬着实使他有些疲倦,而且又远离故国,只有妻子的关心才能使他放松一下紧张情绪,并得到适当休息。

朱迪丝像平时一样,看到丈夫下了车,转身对警卫低声嘱咐了几句,警卫照例也下班走了。这时在距离多拉尔的轿车不远处又开来一辆轿车,当多拉尔走进公寓大楼后,那辆车拐了个弯,消失了。她对此并没留意。

多拉尔进屋后不久,又一辆蓝色的带篷车停在公寓楼门口,他们自称是来为住所修理管道的,守门的警卫还没有来得及弄清真相,便被一个蒙面人从后面扑上来割断了喉管。他们迅速拖走了尸体,然后占领有利地形。这时4名化了妆的水暖工上了电梯,直奔6楼多拉尔将军的寓所,他们来到多拉尔房间的门口,按响了门铃。

多拉尔夫人打开门,见两位陌生人站在门口。其中一个“工人”说:“我们是大楼的水暖工,来修水管子。”

多拉尔夫人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她从没有打电话给大楼管理部要求维修水管,再说,这两个水暖工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于是她说道:“你们怕是弄错了,我们的水管子很好,不需要维修。”“很抱歉,是下面房间的水管漏水,我们想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您家的下水管道出了问题。”另一位青年慌忙解释道,同时用手碰了一下同伴。

多拉尔夫人将信将疑地把他们让进屋里,正要关门,“水暖工”一把将她脖子掐住,用一块布塞住了她的嘴,门口躲着的两个人也冲了进来。他们直接走进多拉尔将军的书房,用枪口对准多拉尔将军,用威胁的口吻命令道:“不许动!老老实实地跟我们走,否则要你的命。”凭着军人的敏捷,多拉尔将军迅速拉开抽屉,但他的手刚一碰到手枪,头部便受到重击,昏倒在地。接着,他们用毛巾塞住他的嘴,并用绳子五花大绑,然后装进早已准备好的大箱子,抬下楼装上车,急驰而去。留在屋里的两个“水暖工”翻箱倒柜,到处寻找北约组织的秘密文件,但一无所获,因为多拉尔从来不把文件带回家里。朱迪丝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呆了,恐怖分子把她也反剪双手捆起来,绑在椅子上,然后关上门迅速撤离现场。“多拉尔将军被绑架”,这一则新闻差不多占据北约所有国家报纸的头版,这则消息不仅像威苏维火山爆发一样震动了意大利,也使美国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吃惊不小。这显然是一起政治绑架,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北约的机密。多拉尔负责北约组织南欧地面部队的后勤和行政事务,对北约军队拥有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的数量及火力分布了如指掌,对美国驻南欧部队的兵力和火力情况,甚至生产武器零配件的兵工厂都十分熟悉,一旦这些机密泄露出去,将使美国,乃至整个北约驻南欧部队遭受重大损失,谁也不敢等闲视之。

意大利政府急于探明内情,以便向盟国做出交代,而美国人也如热锅上的蚂蚁,实在按捺不住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派人飞往意大利,协助意大利方面进行营救工作。意方反恐怖机构——紧急行动中心的反恐怖专家都认为,如不立即救出多拉尔,他的性命难保。第二天,又一则爆炸新闻出现报端,意大利最大的新闻通讯社卢布尔雅那分社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声称代表红色军团正式宣布,多拉尔已关押在“人民监狱”里,“人民法庭”将对多拉尔一系列屠杀行为和罪恶进行彻底审判。老练的记者都知道这个电话的价值,在接过电话后2分钟,快讯就写出来发向世界各地,成为抢手的独家新闻。

这一则消息对于焦头烂额、毫无头绪的美、意两国来说是发现了一线生机和希望,但他们对此也将信将疑。从一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就放在俄罗斯情报部门,以为是俄国人干的,现在说是红色军团干的,实在令他们头痛。因为这群亡命之徒组成的恐怖组织实在难以对付,他们不讲任何原则,也不会像绑匪那样索要高额赎金就可以了事,他们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决定行动的方式,令人难以琢磨。

红色军团始建于1969年。当时,意大利出现了经济振兴,但失业仍是威胁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意大利的大学生好不容易熬过了几年艰苦的读书生活,踌躇满志地走进社会,寻求自立,谋求工作。但他们惊异地发现,国家已没有他们工作的机会,他们是社会的“弃儿”。大学生由呻吟转而怒吼,由沮丧转而反抗,校园沸腾了,学生们冲出校门,走上大街,要求工作、住房和生存的权利,但意大利政府却视而不见,他们的宗旨是:用警察来镇压学生的示威。

于是,学生示威、在街头与警察的暴力冲突,成为意大利城市中每日必演的街头闹剧。

在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中,有一个叫库尔乔的学生逐渐成为公认的学生领袖,他具有天才的组织领导能力,他的演说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样煽情。他信奉暴力,鼓吹通过暴力,进行“城市游击战”,以达到推翻政府的目的。

库尔乔很快就组织了一个暴力组织,命名为城市游击队。这一组织机构严密,共分三个层次,最基层的为行动小组,每六个行动小组为一中心,由库尔乔等组成的总部直接领导各地的中心。具体执行任务的单位是行动小组,各小组、中心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这样,任何一个小组的成员甚至中心的首领被捕,都不可能对整个队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红色军团宣称的宗旨是“推翻政府,建立一个人人都得以生存的新意大利。”库尔乔首先设计了“使政府瘫痪”的行动,他们用枪打断了很多政府官员的膝盖,使他们永远不能站立,这就象征着政府的瘫痪。从此,红色军团登上了历史舞台。以红五角星和一挺机枪为标志的红色军团徽章。这一切使政府要员寝食不安,然而他们却得到了一大批市民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在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中,有着较多的同盟者。80年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红色军团有500多名直接成员,1000余名定期协助行动成员,以及数千名提供经费、交通运输和隐避场所的支持者。虽然人数不多,但红色军团的每一名成员都像一颗重型炸弹,随时可以引爆造成灾难。

红色军团的影响甚至还超越了国界,法国的“直接行动”组织,联邦德国的“红色军”等极左政治恐怖组织,从行政纲领、组织建制、活动方式,直至徽章、名称都受到红色军团的影响。

红色军团以暗杀和绑架闻名于世,其计划之周密,手段之残忍也着实令人胆颤心惊。在威尼斯机场,一位意大利外交官在厕所中被两名红色军团成员捉住,用无声手枪将他的双腿打断。在罗马国会大厦前,一位议员刚把腿从桥车中迈出,迎面一排子弹打来,将他的膝盖打得粉碎……这一系列活动使红色军团后来居上,成为与黑手党并驾齐驱的恐怖组织。这次他们绑架多拉尔一是为了提高它们的“知名度”,同时也是为了挽回绑架并杀害莫罗以后,组织的分裂和衰落,他们希望借此机会再一次制造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大案,重新鼓起士气,增加更多的支持者。

莫罗是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的主席,前任总理,他是意大利政坛的明星,在30年政治生涯中,他用行动为自己建筑了一座丰碑,为了克服政府危机,从而使国家避免陷入无政府状态,他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妥协调和的艺术多方周旋,四处游说,多次化解政党之间的歧见,维持了意大利的稳定。可是,正当他处于政治生涯的顶峰,并很快即将当选意大利总统之时,他突然成了红色军团猎捕的对象。当他乘车前往国会大厦,来到斯特里大街时,一辆白色的菲亚特旅行车挡住了他的去路。他的司机想超车,以争取时间准时出席会议。然而,就在这时,几个蒙面人从前面的车上跳下来,对着汽车的前排座一阵疯狂的扫射,司机和保镖身上被打成了蜂窝。恐怖分子将莫罗抓走,将他塞进早已停在道旁的一辆汽车里,呼啸而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