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20:00:11

点击下载

作者:孙大为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发展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也为人们提供了与现实空间相对应的虚拟空间。在这种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实践不断发展,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深入发展的突出问题。

网络民主参与的概念是本书的逻辑发起点,本书从民主概念入手,从技术与民主到网络与民主,再到民主参与,从概念上逐层剖析,最后提出了网络民主参与的内涵。网络民主参与,是指网民及网民群体以互联网技术为基本手段,以网络虚拟空间为基本平台,直接参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利益诉求和意愿表达,进而影响国家机关权力运行和公共事务决策的活动。这种网络民主参与的系统结构分为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基本构成要素,这四个基本要素在网络民主参与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维持了民主参与过程的正常发展。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实践形式。

互联网的技术特性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形式和途径的发展过程。本书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发展进程为主线,对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作了阶段性的划分,并结合案例和相关调研对高校BBS、校外网络论坛和网络搜索、博客和微博三阶段发展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技术维度、组织维度和文化维度,本书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性作用,提出:网络技术特性与网络民主参与形式和途径的发展对应关联;网络虚拟社区自组织特性产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群体极化效应和信息放大效应;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文化互动深刻影响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意识和行为。这三个维度的视角分析所体现出的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形成了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影响机制。

在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影响机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本书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教育引导原则和对策方法。第1章绪论1.1提出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和深入,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活动,它在增进官民互动的同时,也激发着广大网民的民主参与热情。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互联网是“想问题、做决策、做事情”“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开启了“网络问政”的元年。2009—201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四年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到政府网站与网民交流,听取广大网民的建议。2010年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广东、四川、山西、上海等多个省市的省长或市委书记等多位省部级以上地方领导都曾到网站与网民互动交流,通过网络集纳民意和民智。可见,互联网能够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监督政府和参政议政的权利,也成为政府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怨的有效路径。

第一,互联网成为人们民主参与的重要路径和行为手段。

互联网作为信息革命的主要成果,已经成为当代人类交流和沟通最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它日益广泛、深刻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互联网不仅是一个社区,还是一个新传播媒体,它与传统媒体相比明显地体现出传播主客体的双向互动性。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思维观念等各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成为人类传媒的“第四媒体”,它已经由信息集散地迅速发展为虚拟舆论场,成为网民自由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的重要通道和话语平台。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由网络论坛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 %,而实际比例可能会更大。而此前一年,更是有69%的政府和企业危机源于互联网。2009年微博开始在我国兴起,开启了个性化表达社交网络的新时代,拓宽了人们网络民主参与的途径。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流舆论场并逐步占据第一影响力的位置,它不仅是众多社会信息的集散地,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经由互联网,更多的言论和信息得到放大、推进和操作,形成了舆论。

第二,互联网成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网民群体展示主体特征、进行网络民主参与的首要场域,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互联网自1994年在我国接入以来获得了飞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增长,其构成越来越朝分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其仍然是以大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网民群体(截至2014年6月31日,我国10~29岁网民占总数的55.2%)。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社区的多样化发展形式为广大青年运用网络提供了广阔舞台。随着博客和微博的迅速发展,手机上网快速普及,青年学生运用互联网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其民主参与行为也更加普遍。当前,互联网的深度运用对青年网民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民主参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使校园内外的网络社区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大学生进行网络民主参与提供了新的舞台。大学生利用校园内外的网络社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在网络空间积极行使对公共事务决策的网络知情、网络表达、网络参与和网络监督,从而深刻影响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

第三,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急需建立健全网络宏观管理体制舆论导向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面对网络舆论时,要“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同时,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大学生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民主参与的同时,也经历了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网络侵权和网络犯罪等极端行为的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行为,提高他们的网络民主参与意识和网络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书把“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发展研究”作为选题,以高校虚拟社区为主要研究范围,以校外各主要门户网站和社区网络案例为研究背景,以高校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书把大学生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在高校就读的本专科生、高职高专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仍活跃在校园网络社区的大学生。之所以把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我国网民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而其中的大学生群体又是网络行为特征最具有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部分,选取这样的一个网络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真实性和普遍性,得出的结论也能够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和普适性。1.2选题背景

互联网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成为人们民主参与的重要途径和行为选择手段,它同时也成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网民群体展示主体特征、进行网络民主参与的首要选择,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只有把握互联网运用的国内外时代背景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才能准确分析互联网的运用对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影响机制,进而为我们科学引导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1.2.1 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主体意识,“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主体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1453(辞海编辑委员会,2000),主体意识包含民主意识。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发展趋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的时代发展,催生了新时代的网络文化,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网络群体的主体意识,促进了新时代的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全球化发展趋势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提供了时代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扩大,它已逐步引起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领域的重视。随着网络文明的发展,全球化使国际间各种文化不断融合和创新,它通过互联网使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促进了信息的流动,从而把世界日益联结为一个紧密整体,互联网的发展强化了世界范围的这种联系。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促使人们的认识方式日益形成所谓的“全球意识”和“人类意识”,这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使大学生在民主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惯于从全球和人类的角度看问题,以世界文明发展史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进程为背景来认识世界,从而改变了大学生的民主参与理念。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提供了社会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活动的自主性大大强化了人们的自我意识,要求人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平等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这些都促进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民主、平等、公平的参与意识。在网络环境下,他们更加关注在议事空间的意见表达,要求在网络社区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展示自我,同时更多地在主题讨论会或网络学习和议事空间中积极参与,来展现自己独到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演说及辩论的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提升,民主参与的意识得到了深化。

第三,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的土壤。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在我国不断深化,加速了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它倡导民主、平等、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民主参与意识。而网络空间所提供的思想交流途径,更增强了大学生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关注身边小事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家大事、世界大事,试图对各类自身关注的社会生活施加影响,并努力付诸实践,勇于争取在实践中运用和实施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1.2.2 网络环境下青年大学生民主参与日益广泛

青年学生是网民的主体。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和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日益显著。1994年以来,互联网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网络的人数快速增长。2014年7月出炉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其中青少年群体占55.2%,是网民年龄构成中最大的群体。可见,青年学生构成了我国网民的主体。

图1-1显示,截至2014年6月31日,大专以上学历网民的数量近年来快速稳步上升。虽然近年来大学生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比例逐年降低,但大学生网民的绝对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大学生仍是青年网民群体中整体素质最高的。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和层次的特殊群体,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图1-1 大专以上学历网民数量变化(1998—2014年)

青年学生网络民主参与行为日益广泛。当前我国多数网站已经把为网民提供发表言论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为大学生网民群体在网络空间进行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提供了重要途径。据2010年6月国务院《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约80%的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我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少年网民的主体,他们作为我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最早的一批网民,由于所具有的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成为我国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能熟练运用各种网络服务,通过手机和电脑登录各大网站了解热点事件;他们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微博、QQ群、BBS网络论坛、个人博客及QQ个人空间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表达对某一热点事件的看法;他们登录社区论坛、BBS聊天室就各种个人和公共事务话题与网友展开讨论;他们在虚拟社区内积极参与校内外公共事务管理,参与民主选举和电子投票,参加各种网上评比和社团活动,在网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互联网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十几年中,由大学生积极参与和推动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逐渐增多,体现了大学生网络空间民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

1995年4月,北京大学力学系的学生在互联网上向世界各地发出求援信,为清华大学朱令同学所患的奇怪病症——重金属铊中毒进行确诊,这一事件使中国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全球医学专家远程会诊在几名大学生的协助下完成,在高校乃至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张4瑜,2006)。这也是中国首例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面向世界实施社会救助的案例。

2000年5月下旬,“一塌糊涂”BBS上传出北京大学一名大一女生在返回昌平校区的途中遇害的消息,由此引发了历时四天的北京大学校园风波。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对身边热点事件积极关心、表达意见和主动参与,使得事件形成舆论并向“群体极化”方向发展。

2010年11月17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进文在潍坊的老家住宅被强拆后,在网上发表致潍坊市市长的公开信,表达对非法强拆的愤慨。这起事件在各大网站社区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

其他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和“宝马撞人案”、2005年的“涉日游行示威”、2009年6月的“周森锋事件”、2010年10月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的醉驾撞人案(网络上称为“李刚门”)、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案、2010年12月的复旦“黄山门”事件、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等都在部分高校BBS及博客和微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大量鲜活的体现大学生民主意识与行为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这些案例表现了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民主参与意识的逐步增强,他们在网络空间的民主参与行为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

然而,如果脱离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任由其发展,无节制的网络民主参与就有可能发展演变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甚至演变为网络犯罪等行为。2005年“铜须门”事件的发生恰恰是对网络民主参与缺乏引导进而失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网络民主参与失当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得网络民主参与本身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大量青年学生通过各类网络渠道表达民意、参与公共事务的案例表明,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民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民主参与行为影响日益广泛,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但负面的案例告诉我们,民主又离不开集中,任何形式的民主参与行为都应该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导的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行为容易走上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甚至网络违法犯罪的歧途,对青年学生网络民主参与行为的引导和教育已成为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1.2.3 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斗争更具紧迫性与严峻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就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其开辟了一个新的“没有硝烟的战场”。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西方强势文化的如下特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垄断强势推行互联网霸权主义;利用互联网对中国主流文化进行侵蚀;重点侵蚀青少年的民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在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主价值观念的侵蚀上,不仅体现在美国政府决策参考的层面,在美国的外交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体现。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机密“行事手册”西化、分化中国的“十条诫令”中,有七条与青年相关,有两条直接针对青年:

一是从世界观、价值观上对青年大学生民主意识进行腐蚀。

二是从政治观、民主观上丑化所在国政府形象、制造分裂情绪、灌输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思想,把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入歧途。

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社会问题逐步突显。西方一些敌对势力抓住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肆宣扬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和思想文化意识,在互联网上与中国党和政府“争夺”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把互联网作为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重要平台,利用黑客和网特,借助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网站论坛、聊天室、新闻跟帖及微博等多种方式,散布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攻击中国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搅乱人们的思想;遇到热点和敏感的突发事件,又蓄意散布谣言、借题发挥、歪曲事实、恶意炒作,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和青年学生的不满情绪,从而制造混乱,破坏社会正常秩序;通过传播色情淫秽、凶杀暴力及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进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

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严重危害中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干扰校园正常的思想文化建设,严重毒害了高校大学生的民主思想,并对大学生的民主参与行为产生误导,也极大地增加了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对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科学分析和引导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1.3文献综述

由于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远比西方晚,相比国内学者,国外学者对互联网影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研究起步较早。有关互联网影响大学生民主参与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直接研究较少,间接研究较多。本书在文献综述中的研究脉络是沿着“网络民主”“政治参与”“民主参与”“网络民主参与”“互联网影响大学生”这一逻辑顺序而展开的,同时选取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资料,以期为本研究提供更加翔实的资料支撑。1.3.1 当前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简称CNKI)中,以“网络民主”“网络民主参与”“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等为篇名跨库检索1979—2013年的文献,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国对网络民主的关注是从21世纪初开始逐步升温的,近几年处于加速发展的态势,而对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研究仅有2篇文献,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见表1-1)。表1-1 网络民主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情况检索时间:2014年10月10日

在搜索“网络政治参与”这一与“网络民主参与”紧密相关的概念后,我们看到(见表1-2),学界有关“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总数473篇)在2005年后逐步升温,并于2009—2013年呈现出勃发的趋势,尤其是2013年增长到124篇,较上年增长了36%,单年发表的文章数占检索总数的26%,这样的增长速度既体现了学界对这一研究课题的关注,也与中国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尤其是微博的广泛运用相关。伴随这一大的趋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这一主题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于2012—2013年开始升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总计检索出78篇文献,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2篇。表1-2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情况检索时间:2014年10月10日

按“民主参与”“网络民主参与”“大学生民主参与”“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逻辑线索检索后,我们看到,民主参与一直是国内学界涉足的研究领域,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运用和深入,民主参与的手段和途径日趋多样化,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呈深入和横向拓展的发展趋势,2006—2013年有235篇文章涌现,占文章总数(322篇)的73%。与此同时,“网络民主参与”“大学生民主参与”近年来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但“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这一研究主题,除笔者的2篇文章外,至今还没有其他人的专题研究(见表1-3)。表1-3 民主参与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情况检索时间:2014年10月10日

表1-4的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在我国高校的推广和普及,学界开始关注互联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一研究在21世纪初开始升温,并形成持续关注的态势。与此同时,学界开始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和思考,开始关注网络技术层面、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虚拟社群对大学生的影响,这部分的研究文章虽不多,分别只有8篇、7篇和1篇(见表1-4),但为从整体上思考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影响机制起到了开阔视野的作用。表1-4 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情况检索时间:2014年10月10日

总体而言,学界对“网络民主”“网络政治参与”“民主参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呈现了很活跃的研究前景,成为当前网络研究的重点和主流。但涉及“大学生网络民主”“大学生政治参与”“大学生民主参与”及“网络技术、虚拟社区/社群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比较前沿和深入的主题时,相关研究都是刚刚起步或刚进入研究视野,对于“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相关研究至今还鲜少涉及。

从网络检索来看,目前对“网络民主参与”的研究,除笔者的2篇论文外,还有4篇论文可供参考。

其一,张晓燕、张浩2008年发表的《网络民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目前引用频次较高的论文,该文通过对网络民主参与的特点和网络环境中公民参政议政的现象及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政府应对网络民主参与的对策。他们认为,政府部门一方面要承担起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完善软件系统,为网络民主参与提供平台;另一方面,面对网络民主参与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应给予及时的处理与反馈,加强政务的公开和透明,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和加强公民的网络民主参与(张晓81燕、张浩,2008)。

其二,路红梅教授于2011年发表《网络民主参与探析》一文,首次提出网络民主参与的内涵和特征。她认为,网络民主参与是普通网民或网络社团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网络公共空间为平台,参与政治,表达个人或社团意愿,从而影响国家机关权力运行,影响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活动。它具有虚拟性、多向互动性、去权威性和离1散性、直接性、快捷高效性等特征(路红梅,2011)。应该说,这一网络民主参与概念,与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是大致趋同的。

其三,郑聪的硕士论文《网络民主参与高校事务管理的现状与改善研究》以高校BBS作为个例研究,对网络民主参与高校事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与缺失作了相关研究分析。该文虽不是直接阐述网络民主参与,但对网络民主参与的主体——大学生作出了一些分析。该文认为,学生作为参与方,其个人的态度和参与素质所引发的矛盾是造成部分学生在高校网络民主参与过程缺失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郑聪,12010)。

其四,王卫星在其硕士论文《论网络民主参与的法律规制》中,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网络民主参与的法律规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立法、执法和守法角度提出规制网络民主参与的办法(王卫星,2011)。

200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相应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首先是关于网络民主的专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郭小安的《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2010)和赵春丽的《网络民主发展研究》(2011)。郭小安把“网络民主”放在“媒介与民主”的关系视角中加以考察,在阐述网络民主概念的同时,对网络民主的运行机制、效度、限度和出路进行了展望。赵春丽则在书中对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发展网络民主的对策与建议。其次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专著。尤其是2009年以来,综合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著开始出现,其中,张再兴教授等合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一书,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探索,从哲学层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主客体关系和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具体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徐建军教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2010)一书,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方法论、主体建设、舆论的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展开理论探讨,并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实践层面进行了研究,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张瑜副教授的《高校德育视野下的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研究》(2006)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核心理论,并对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对大学生用户群体的要素分析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刘建华教授的《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一书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运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其对校园网络舆论的概念、结构与特点的分析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背景资料。此外,还有杨立英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2003)、胡树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姜国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2009)也都是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专著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学科理论背景知识。

本书的研究综述部分将主要围绕互联网(网络)对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相关影响要素进行阐述。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互联网技术对网络民主的影响、虚拟社区/社群及其特征的相关研究、网络文化对民主参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这些研究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一)互联网技术对网络民主的影响研究

国外学者侧重于研究互联网技术对民主制度的影响、对民主价值观念的作用、对民主参与方式的影响及对人的影响等,此外,他们对中国的网络民主也有所关注。

互联网影响人们的生活,进而影响民主制度的研究是西方学者研究互联网功能与影响的重点。西方学界较早就开始关注互联网对政治制度及民主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有尼古拉·尼葛洛庞帝、阿尔温·托夫勒、C.J.ElexanderandL和A.pal及维·沃伊克等人。尼古拉·尼葛洛庞帝(1997)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信息网络技术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活,这一改变也已经渗入政治领域,引起政治体制和81政治环境的革命性变革”(张晓燕、张浩,2008)。阿尔温·托夫勒(1996)认为,网络的出现,依靠它的直接性、平等性和快捷性等新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社会后造成的广泛的民主实现困难问题。C.J.ElexanderandL和A.pal(1998)则较早关注到网络技术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他们认为,信息学领域的高速技术创新正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并改变着我们的知识基础、政治制度及其过程。维·沃伊克13(2000)则指出,“因特网迅速发展向政治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因特网的巨大潜力是否会使民主更加具有活力?”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促使人们从网络与政治学的关联角度研究和思考问题。

互联网技术影响大学生民主参与的相关研究在西方鲜有述及,唯一的一篇是Laurie L.Rice、Kenneth W.Moffett和Ramana Madupalli(2012)有关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影响的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尽管从传统参与政治的方式上看大学生不如年长者积极,但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形式,比如社交网站交友来参加一些政治团体。学者们认为这种在线参政活动是一种扩大和鼓励民主参政的有意义的形式。为此,他们在美国中西部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社会调查中发现,这些参加网络社交的人和用传统方式来参与政治的人之间存在重要的区别。年长者多趋向离线参与政治或以传统方式参政,而年轻的大学生们则通过网络在线参与政治。

在有关中国的网络民主研究中,Nour-eddine Labiad认为,虽然互联网是促进民主的很好的工具,但是在中国关于互联网的使用却是非常敏感的,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在政治文化、社会管制和民主化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的定义,因此导致互联网在正常的使用中存在很多复杂的影响因素(Nour-eddine Labiad,2010)。Michael L.Best和Keegan W.Wade(2005)通过实证研究观察民主和互联网在1992—2002年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互联网对民主制度的全球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的渗透和一个国家民主化水平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他们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这些指标被控制的情况下,上述的正相关依然存在。数据表明,互联网渗透力上升25%就会相应地使民主化指标上升1个百分点。实际上,研究发现,“互联网的渗透力能够解释更多的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与民主化发展水平相关的变量”(Michael L.Best、Keegan W.Wade, 2005)。他们使用莱斯格规范框架来解释互联网与民主之间相关的原因,莱斯格规范框架界定了四个类别的控制指标,其中涉及互联网的管制、控制和界定,这四个类别是市场、架构、规范和法律。文章认为,民主制度的管理者应该是致力于提升民主和政治自由的力量,例如,有各种形式的民主管理者在控制互联网空间的各个方面。

以上学者的研究关注了互联网技术影响人们生活方式、民主参与方式,进而影响民主制度的这一过渡过程。他们进而发出疑问——互联网技术是否就是民主的福音呢?笔者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分为乐观论、悲观论和网络中性论三种。

持网络乐观论的学者认为,互联网和民主都具有自由和平等的基本特色,互联网的自由特性使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信息公社。在互联网上,公众参与政治的机会是均等的,社会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虚拟平台就所关注的社会公共问题直接向政府提出意见或投票表决,由此出现了“半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将代替工业时代代议制107“间接民主”的局面(阿尔温·托夫勒,1996)。它“只是构建了而不是取消了领域,对现代社会中政治权力在国家机构水平上的获取方式、实施方式以及维护方式必将产生深远影响”(J.Thompson,1994)。而“网络中的各个环节属于平级,或根本无等级区别”(阿220尔温·托夫勒,1999),“在网络组织里,信息本身就使得一切事物都趋于平衡……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待,因为最重要的是202信息,它使一切变得平衡”(奈斯比特,1984)。相对于这种平等,网络中也有权威,但“网络的权威是凭借着能力和魅力树立起来的,220而不是以社会等级或官位做基础”(阿尔温·托夫勒,1999)。Barry N. Hague和Brian D.Loader等(1999)通过统计得出结论:网络政治论坛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意见达成模式。而恰恰社区网络对于社区民主、政治参与、社区社会包容性有着深刻的影响:社区网络提供了人们政治参与所需的信息、相互交流想法意见的方式和途径,扩大了不同背景和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社会包容。因此,社区网络的存在,使得使用网络的人们获得了除电话和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外的新的沟通媒介,提高了获得信息、沟通的效率,会极大地改变人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也会促成新的人际关系。

持网络悲观论的学者认为,网络的出现不会带来民主的福音,把网络设想为“理想国”只是一种充满乌托邦的想法。“新的技术只不过促使权力更加集中,因而预示着一种不祥之兆”,“计算机为主的14世界将受到某一阶级的统治”(霍罗威茨,1985)。更有学者担心出现“电子法西斯主义”,在桑斯坦(2001)看来,互联网技术造成的信息的窄化是制约民主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很多的网站也不和与自己立场相反的网站链接。而在一个真正民主的环境中,信息应是多元的并且不是我们事先选择的,在其中我们还拥有一些共同的经验,例如公园和街谈巷议。信息的窄化其结果是社会趋于分裂,各种仇恨群体更容易相互联系和影响,也更22容易对社会发动攻击。”(曹芬,2012)

持网络中性论的学者认为,网络中立性是维持网络社会平衡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网络中立性,非主流的选择可能受到严重限制,可获取信息及表达自由的权利也可能被扼杀(Catherine Lynch,2007)。而大型网络垄断企业的技术控制阻碍了信息的正常流动,限制了公民的民主参与行为。他们认为,关于康卡斯特阻碍流行视频、照片和音乐共享应用程序的消息显示,阻塞网络中立性是一个真正的危险问题。互联网媒体提供了一个通过博客以及独立媒体、公民记者网站集体表达积极中立的空间(Stengrim, 2005)。互联网还通过社交网站(如Facebook、MySpace和YouTube等),为当今大学生提供了无所不在的活跃社区建设的机会。这些网络社区的存在都为网络中立性创造了条件。而只有网络中立性才使大学生能够快捷和方便地访问任何网站,能够享受所有在线提供的服务。为了有效确保网络中立性的未来,2006年由美国公民自由联盟、Move On.org数百联盟、美国图书馆协会,以及小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分子联合发起了拯救互联网的运动(Catherine Lynch,2007)。

有学者认为,民主参与需要有良好的公民知情权,目前美国的信息媒体制度是大公司、公关公司和私人利益驱使政府规定、控制大多数公民的信息接收(Bugeja,2005;Mc Chesney,2004;Streich,2000)。这相当于一种信息审查制度,它限制了公民分析问题和异议的、非常积极参与的民主要求,而不是鼓励公民积极参与,这使得公民不了解真实的信息而成为网络媒体上被动的消费者群体(Catherine Lynch,2007)。

Abrar Haider(2009)认为,平等地获取信息和自由表达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的核心,所有公民都有知情权。这种理念表达了人的沟通和信息交流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及信息沟通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信息比以前更容易获得和共享。信息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也能够跨越不同的时区、国家在不同群体之间进行交流,这就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直接、更有效。Abrar Haider讨论了在动态的全球化环境中,信息通过互联网自由流动对人们形成民主价值观念的作用,以及互联网作为民主的一种工具的作用。他认为,互联网对民主的作用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它对激发民主的潜力,以及抗衡压制和控制的潜力在全球化环境中还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多重的问题。同时,互联网在民主社会中也有消极的作用和局限性:它只能影响那些使用它的人,不能影响所有的人。

也有学者在论述网络中立性时述及对大学生的教育。Hamrick(1998)把网络自由和媒体改革、高等教育结合起来,他把互联网自由和媒体改革作为培养大学生成为积极公民的基础条件。他指出,“在互联网自由和媒体改革方面,对大学生的教育是造就民主环境下积极公民的必不可少的准备,这也被看成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以上学者的观点都注重了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流动对民主的促进作用,对影响民主的制度因素作了深度剖析,但西方学者对涉及互联网技术与大学生民主参与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可见互联网技术影响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研究在西方还处于起步阶段。(二)虚拟社群及其特征的相关研究

虚拟社群作为大学生等网络群体进行网络民主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在国内外都有很快的发展。“虚拟社群是指一群主要凭借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持续的公开讨论,分享某种程度的适合信息,相当程度的如同对待友人般的关怀,通过网络建立个人关系,在虚拟实在中形成社会的集合体。”(H.Reingold,1993)这一概念成为国内外学界定义虚拟社群的标准。

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建立了好几万个这种“社群”,大部分的442基地在美国,但是逐渐遍及世界各地(曼纽尔·卡斯特,2001)。一批社团活动家和学者开始研究真实社团与网络中虚拟社团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包括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圣塔莫尼卡(Santa Monica)的“公共电子网络”(PEN)、弗吉尼亚(Virginia)布莱克斯伯格(Blacksburg)的布莱克斯伯格电子村落(BEV)、华盛顿西雅图(Seattle)地区的“西雅图社区网络”(SCN)等(冈特41利特,2004)。卡斯特把网络空间中的交往社群称为“交互式社会”,在他看来,“虚拟社群是人际的社会网络,大部分以弱纽带为基础,极度地多样化且专业化,但也能够由于持续互动的动态而产生互惠和支持。如威尔曼所述,虚拟社群并非其他生活形式的模仿,而是拥有自身的动态。互联网超越了距离,成本低廉,通常不具有同时性,它们结合了大众媒介的快速传播,以及个人沟通的广泛特性,并且容许在局部性的社群里拥有多重成员身份。此外,它们并未与其他社会交往形式分离。它们巩固了朝向‘社会交往私有化’趋势,亦即以个人为中心来重建社会网络,发展个人社群,实质的和在线的社区都包括在内。计算机联结为那些原本可能社会生活狭隘的人提供了社会联系的机会,因为这些联结在空间上日益分散”(曼纽尔·卡斯特,445-4462001)。

国外对于虚拟社群的概念及其特征的相关研究,为实现以个人为中心,以网络社群为组织载体的网络民主参与提供了可供分析借鉴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三)网络文化影响民主参与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有关网络文化影响民主参与的研究不多,Tianjian Shi的研究较有代表性。M.D.Roblyer等的研究分析了大学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和对待社交网络过程中的不同观念。另外,戴维·克里斯蒂特尔的语言学著作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对本书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Tianjian Shi(2000)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国社会民主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念因素。他认为,在中国,人们的民主意识、民主参与行为与其文化背景有直接关系。在半竞争性选举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民主意识更加强烈,民主参与程度也较高,反之则较低。同时也指出了草根民主中所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社会中民主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社会精英阶层,也主要是受到精英阶层的影响。而草根民主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是一种民主的变革,仅有20%~30%的人具有民主行为的态度。

M.D.Roblyer等(2010)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在高校大学生中对类似于脸谱(Facebook)这样较先进的社交网站的运用非常普及,而教师更习惯于用电子邮件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学生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远高于教师,体现了师生在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及大学生在网络参与方面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Jim Jordan(1999)在论述网络空间的三种权利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分析了政治和文化的作用。他认为,网络空间的权利由网络空间的政治和文化所构成,它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第一,个人性的网络空间权利;第二,社会性的网络空间权利;第三,想象性的网络空间权利。因此,个人性的权利和社会性的权利构成在其中有一个张力:个人性权利倾向于使个人参与者随意表达自己,而社会性的权利却倾向于让参与者以特定的方式表达自己。这也形成了精英与草根之间的冲突。二者之间的融合取决于个人权利和网络精英主导性的协调。

Tianjian Shi的研究突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程度与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关系,为我们研究大学生民主参与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Jim Jordan的研究则把网络空间的权利进行了分类,由于注重了文化的因素,因而对本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方面,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媒介。目前,在国外的著作中,只有一本有关互联网语言的书。著名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蒂特尔经过5年的研究,撰写了《语言与因特网》一书,他考察了网络语言在5种情景——电子邮件、同步聊天组、非同步聊天组、虚拟世界及万维网——中分别诞生的不同的语言种类,他认为,这些语言种类的特征不仅和技术状况有关,还和语言使用者的意图、活动及(在某种程度上)个性紧密相关。对于虚拟世界的网络语言与现实世界的社会语言的关系,作者作了大胆的预测:“我们正处在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语言革命的边缘”,“在将来数字化的高速宽带环境中,基于计算机的语言将会成为社会语言的174标准”(戴维·克里斯蒂特尔,2006)。戴维·克里斯蒂特尔的研究虽然未涉及民主参与,但他通过网络语言把互联网技术与网络使用者联系起来,他分析问题的视角将对本书研究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民主参与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国外学者对于大学生民主参与的研究较少,只有个别文章述及网络传媒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或民主参与)的关系。Catherine Lynch(2007)认为,在校园媒体的改革及拯救互联网的运动中,应当鼓励学生成为这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机构和教材制定及招聘信息,也可以给学生领袖参加由自由出版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全国媒体改革会议的机会,研究高等教育机构如何帮助和激励学生学习这些相关问题并成为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网络媒体的消费者。Haas(2006)的研究述及大学生在社交网站的群体性活动。他在研究中提到,MySpace和Facebook群组为大学生积极分子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因为大学生在大量地使用这些网站。而在这些群组中的大学生在线量很大:Facebook.com的注册用户超过7000个,MySpace的注册用户大约有23000个。

国外学者多注重宏观和整体研究,他们注重技术的信息流动对民主制度的促进作用,注重互联网社群的组织形式对民主参与的激励作用,他们开始关注网络传媒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积极作用。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献中虽然没有直接针对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文章和著作,但是他们的研究视角和相关结论对本书的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1.3.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有关互联网对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影响的研究,国内学者多侧重于从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思想、心理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展开,而较少直接涉足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行为这一内容,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有部分述及。(一)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民主参与影响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技术影响大学生民主参与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互联网对民主的影响,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

1.互联网技术对民主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有关互联网技术对民主影响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大致有三种观点,即“乐观论”“悲观论”和“中性论”。

第一,“乐观论”认为,对由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而产生的网络民主现状和前景应持乐观的态度,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平等性和自由性特征,使得网络从技术乃至“方法论”的角度影响着民主,改善49并促进着民主的发展,改变着民主的运作形式(田科瑞,2005),网络技术革命将开辟“电子民主”的诱人前景,加速人类的民主化进121程(郑曙村,2001b),自由、民主、开放的网络导致网络居民的自由、民主、开放(郝瑞庭等,1999),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民众充分参与的高度民主社会(郑曙村,2001a)。对于信息网络121技术对民主的进步意义,郑曙村(2001b)认为,网络技术的出现将带来民主政治的巨大进步,从而“推动代议民主向参与民主的转变;瓦解传统的金字塔式集权等级制的权力结构,使集权走向分权;促进言论自由、社会平等和政治公开的发展;改善参与民主的技术手段,开辟‘电子民主’的新渠道;带来民主原则和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使人类的民主程序和机制更加完善”。

第二,“悲观论”认为,网络技术对民主的负面作用体现在网络技术的国家垄断、网络民主投票的可操纵性、网络民主的不平衡性等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导致网络帝国主义(娄成武、张雷,2003),从主体、内容及民主本身三个层面分析,现实层面的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严小庆,2002)。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自动带来民主的重建,直接民主也并不是终极目标。“认为可以通过普及和发展网络技术实现民主的想法只能是一个‘电子乌托邦’,不是网络媒介带来民主,而是在民主政治制度中,网络媒介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邹智贤,2002)

值得关注的是,不论是乐观论的观点还是悲观论的观点,都是从属于“网络双刃剑”或者“网络信息二元对立论”的网络认识观,都只看到了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项技术的两面性,而忽略了其社会影响因素,因此都是片面和不系统的。

东北大学的张雷博士自虚拟技术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互联网对民主的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他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虚拟技术,对民主的促进作用在于它“建立了一个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社会”,“使完全直接的政治参与成为可能”,“实现了政治权力的对等性”(张74-77雷,2004),但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为专制主义者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实现方式,这种虚拟技术的专制主义特性体现在其“虚拟技术的国家垄断性”“虚拟投票的可操控性”“虚拟民主的不对等性”(张雷,83-882004)上。

第三,“网络中性论”的观点。与“网络双刃剑”或者“网络信息二元对立论”不同,有学者提出网络中性论的观点。他们认为,网络本身是我们人类所创造,并为我们所使用、掌握和控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便利工具,其本身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只有网络被有特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人运用时,才产生纷纭复杂的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