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第四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6:07:19

点击下载

作者:穆安民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第四版)

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第四版)试读:

前言

中关于它提过几句话,但均一带而过,语焉不详,其实颇能对人生有所启迪。当进入该景点的长坪沟,远远地就能看见几条如洁白的哈达般的瀑布挂在“四姑娘”腰间,山下游人如织,看起来只有蚂蚁般大小。当进入山脚下时,场景立即变得惊心动魄,只见紊乱的水流在枯枝败叶和枯藤老树间慌不择路、夺路而走,高大的树遮天蔽日,积雪在阳光下融化,雪水奋不顾身地从崖壁上腾跳而起、飞身直下,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充满新生的激情,生命的喜悦。你如果驻足闭目仔细聆听自己内心,仿佛能听见无数细小的生命在惊慌地互相呼唤,“你在哪儿?你在哪儿?”“等等我”……飞瀑、奇石、历经沧桑的翠柏青松、湍急的流泉在密林中哗哗作响,雪水的精灵们互相追逐、打闹、嬉戏……

笔者希望能有机会再一次来到四姑娘山脚下,在那遮天蔽日的老树下,再次聆听生命的激情,新生的喜悦,命运的交响曲(大自然版),补充、汲取更多的生命的正能量,和广大读者一起,继续扬帆远航!

本书1996年首次出版以来,不觉已与读者一起走过18个年头,18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同学们的成长,教材本身也逐渐走向成熟,从第一版的主要基于科学素质教育,到第二、第三版的基于人文素质教育,来到了第四版更深层次的基于信息素质教育,一路走来,感概良多,其间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创意不断充实了本书内容,教材和相关的教学活动也曾数次被评为校级和市级优秀课程建设项目,教材本身也被全30多所兄弟院校长期采用,作者在此对大家多年的默默支持深表谢意!

感谢留日多年的资深博士张平先生为我们撰写了日语科技文献检索一章。感谢大连图书馆、大连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和重庆大学图书馆所提供的无私帮助,感谢重庆交通大学的杨际祥博士和北师大物理系的温培威博士提供的文献查找支持,感谢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李霞女士,她曾对本书第二版内容作过详尽的统计和分析,感谢重庆大学图书馆陈文和李玉莲两位副研究馆员的帮助和支持。最后还要感谢一位已忘记名字的同行,她从遥远的东北某高校来到重庆,一见面就十分坦然地主动“声明”她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看看作者的长相!这不禁使本人和在场的所有同事都感到哑然失笑。然而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使笔者感到她的朴实、真挚和厚爱,也因此往往在写作遇到困顿之时暗暗受到鼓舞,不敢懈怠些许。

同样的感谢要给予本书参考文献的作者、文献检索课的同行、互联网上那些很有见地的博文作者、精美的网站,以及大名鼎鼎的百度百科,没有他们提供的丰富素材和重庆大学出版社编辑们辛勤的劳作,以及广大读者的支持,本书新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由于新版内容篇幅太大,因此作了大量删节,被删除的部分文档,如原书中计划新增的一章“科学研究与写作”,供作参考的模拟试题等,只能存放于网上,供大家参考,其访问地址muanmin的博客。笔者的电子邮箱muanmin@163.com,欢迎来信,欢迎批评和建议。编著者2013年12月于大连,黑石礁第1章绪 论【本章提要】

绪论提出了本课程的背景和文献检索的意义;信息、情报和知识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和文献的三层次结构(蛋壳)模型;信息检索和利用三原则(信息适度原则、信息帮助原则、信息素质原则)。本章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保护我们的信息接收器官,如何与诸如信息焦虑症、网络成瘾、信息犯罪等从“潘多拉”魔盒里跑出来的信息恶魔作斗争。

本章是全书内容和主要观点的基本概括,也是本课程的提纲挈领部分,属于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深入领会并结合实际积极进行思考。1.1 知识经济和“4W”知识观1.1.1 知识经济概念的由来“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马克普鲁等人提出的。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中对它作出明确的界定: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此后,“知识经济”作为经济学中的概念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

一个新概念的出现,往往标志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经济”一词一经提出,就在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上以闪电般的速度传播开来。但其所反映的时代变迁,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中,把人类文明划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超工业时代,并认为“超工业时代”的“社会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所著《大趋势》一书中,从10个大的方面预测和论述了美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创造、生产和分配信息的经济社会”。至此,知识、信息、高技术作为时代特征和社会经济的新概念渐现雏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2月14日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就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1.1.2 知识经济所采用的知识概念——“4W”学说

一般认为,“科学”有两个产物:一是“知识”,二是“技术”;知识的创新被称为“发现”,技术的创新被称为“发明”。

在此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知识”不同于传统概念中的知识。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可归类为以下的“4W”:(1)Know-what:知事

知道是什么,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即常识性的知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一般经验性的知识,如“春暖花开”“冬天下雪,秋天多雨”等有关事实性的知识。(2)Know-why:知因

知道为什么,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即科学技术,是一些关于科学原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为什么会“春暖花开”“冬雪秋雨”的成因等。(3)Know-how:知能

知道怎么做,这类知识与实践密切相关。即做事的能力和技巧,是人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技能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往往在书本中很难得到,需要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摸索、锻炼才能渐渐领会,如大师傅炒菜要掌握什么样的火候、司机开车如何省油、怎样检测一块电脑主板的好坏等。(4)Know-who:知人

知道是谁,涉及谁知道和知道谁如何做的信息,类似于“人脉”,是关于各类人才、团体、组织信息的知识,也可理解为涉及人的知识产权。例如,知道哪些专家学者作什么研究,他们各有何长处与不足;哪些企业在某个技术方面具有哪些优势,等等。了解和利用这些信息,可以积极有效地调动各种人力资源的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以便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

可见,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既包括平常所说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也包括科学和技术两项内容,而科学又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型。由此观之,知识概念的外延虽然不及信息那样宽泛,但其内涵却比信息深刻得多。

信息一般只是知识的Know-what和Know-why两个范畴,而在知识经济里,则更强调知识的Know-how和Know-who部分。根据“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的划分,前两个范畴的第一、二类知识为“归类知识”,第三、四类知识为“隐性知识”或“沉默知识”。

除了上述“4W”外,我国也有学者主张再加上“知道什么时间的知识”(Know-when,知时)和“知道什么地点的知识”(Know-where,知地),从而构成知识的“6W”扩展定义。

由上可知,“知识经济”中所指的“知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说它包括了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全部知识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悄然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概括了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

在美国,知识经济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听见知识经济到来的叩门声;而发展中国家,也感觉到知识经济越走越近的脚步。

知识经济曙光乍现,预示着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而引发的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一系列变革最终引发质的飞跃。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正在孕育形成。可以说,是知识经济孕育和催生了信息社会。1.2 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1.2.1 文献检索的意义

科技文献量和紊乱程度(信息科学中用“信息熵”的概念来度量,其他在热力学和哲学中也有“熵”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较大差别)不仅受到科技迅猛发展的强大推动而且科技文献各个特点之间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情报危机更加严重。大量的科学数据来不及处理、大量的文献连存放的地方都成问题。科技人员的专业越来越窄,无力应付科技信息的滚滚洪流,在浩瀚的文献海洋中查找有用的文献十分困难。这样就产生了信息危机。

例如,面对美国长期积累的成千上万吨关于地球物理、气象、海洋、医学记录的资料,它们可能永远得不到整理和利用。“原子弹之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P.奥本海默也不禁发出深深的叹息:“我们像头脑健忘一样需求新的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是科技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项科研课题无论是在立题之前,或是在研究过程中,甚至在研究完成后的成果评价方面,都离不开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据统计,科研人员大约花全部工作时间的40%查文献,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检索方法,则此时间还会加长。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文献资料,结果使全部工作成了“重复劳动”而使自己的成果报废。例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搞“继电器接点电路合成研究”,曾经联合几家实验室研究了5年,耗资50万美元终于成功,但当发表成果时才发现该项目早已被其他人完成。美国某轧钢厂一位化学家,花了一万美元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并解决了问题,当他得意地向图书馆员谈起此事时,后者告诉他,有一份德国人的报告,就是作这个实验,全部资料只要花5美元就行了。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或者科研工作者来说,文献检索的意义主要在于:(1)继承前人经验,加快科研步伐的需要

文献检索这门课可以帮助我们继承前人的经验,避免科研工作的重复劳动,节省科研经费和工程投资预算,使自己的成果始终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开拓思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作出努力。(2)进行科研创造的需要

就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说,无论是新课题还是老课题,在课题的确定、规划的制订、方案的取舍、难点的攻关,还是成果的鉴定和总结,也都离不开文献检索。通过文献检索可以了解课题的最新进展,弄清楚哪些工作前人已经做过,用的什么方法,获得什么结果,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从而避免重复劳动,少走弯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例如,1956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攻关,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他们在定题前就全面、准确地进行了信息检索,得知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该课题已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并已掌握了牛胰岛素的分子结构。中国的科学家们在获取有关牛胰岛素分子结构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实验,最终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进了一大步。(3)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需要

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正如资本和劳动一直是工业社会的主要变量一样,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关键变量。”然而科学技术本身并不等于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这一转化的媒介主要靠科技信息工作,靠信息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即是有力的证明。日本仅用15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先进工业国家半个世纪的历程,使其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日本人奉行“拿来主义”,非常注重引进、学习先进国家的科技信息,促进了战后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4)申请科研经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经费,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条:一是纵向科研经费,即国家拨款的科研项目;二是横向科研经费,即与工厂企业联合的科研项目。无论什么样的科研经费,都需要科研工作者去积极争取。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是对发挥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掌握情报检索的知识和方法,学生不仅能找到所需要的资料,而且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锻炼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对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增强学生的情报意识都很有好处,这有利于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果,情报检索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获取其他有用信息、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1.2.2 科技文献检索的源起和背景

在本节中所述内容可用图1.1的框图来说明。图1.1 科技文献检索的源起和背景【说明】 科学和技术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它们从来是相互促进的(正反馈)。曾几何时,科学是高大无比的“兄长”,但现在,技术已经成长得比“兄长”还要强大有力(我们现在正是处于技术时代,这也是一个充分享用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福利的时代)。当代如此发达的科技不过是近几百年中发展起来的,由这个简单的事实自然得到一个结论:人类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内突飞猛进,以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度爆发式地前进。人类社会空前繁荣。但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方面的严峻问题。信息爆炸(或知识爆炸)产生情报污染,污染过于严重则产生情报公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生了“情报危机”。

面对危机该怎么办?现代科技情报学为我们开出了一系列的“处方”:其中,图书馆自动化主要针对文献加工人员,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则既针对文献加工人员也针对广大用户;增强情报意识,掌握科学的检索方法是针对每个人,尤指理工科大学生。而信息高速公路则为国家、公司、企业、家庭和个人一齐迈向未来的信息社会铺平了道路。

注意,在这一系列的“处方”中都少不了一味“主药”——计算机,因为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杰出工具,同时,计算机和互联网也成为当代信息社会的典型象征。1.3 信息、知识、情报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信息、知识和情报是文献学和文献检索中最重要的3个基本概念,也是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实质对象,因此,掌握它们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1.3.1 信息(information)(1)信息的含义

信息最简单的含义指消息或书信的内容中所包含的东西。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信息是可以寻觅和获取的,如唐朝诗人杜牧在《寄远》中喟叹“塞外音书无信息,道旁车马起尘埃”。这里的“信息”即指消息和音讯。

我国《辞海》对信息的释义是: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美国《韦氏字典》对信息释义为:接受由他人传来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由他们通过调研和学习获得的;从特定的事件或状况下,如消息、新闻、通知中获得的知识;用来传播的事实和数据。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中。可以这么来认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事实及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创造是信息的内容组成,而载体记录和媒体传播则是信息存在的物理形式。

例如,昼夜的变化是一种信息,它反映了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特性和状态;树的年轮是一种信息,它反映了树木生长的时间特性。通过口授相传的古老传说,通过凿刻保留在石板上的碑文,通过无线电在空中广播的新闻,以及通过印刷出版的图书等,它们都是信息。“资讯”一词,最早是港台的说法,现在也很流行,用来指信息,特别是那些通过电子方式记录、传播的信息。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被提出和使用,可追溯到1928年哈特莱(R.V.Hartly)在《信息传输》一文中的描述。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1948年,香农(C.E.Shannon)博士发表轰动全球的《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给出了信息的数学定义,指出“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并提出信息的计量和信息熵的计算方法,从而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按照香农揭示的定义,信宿(信息接收方)在未收到信息前并不知道信息发送者(信源)会发出什么信息,只有在收到消息后才能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干扰,信宿得到的信息量与他对信源了解的不确定性有多大是相等的。简言之,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消息是信息的载体,其形式是具体的,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信息是指包含在具体消息中的抽象内容。在接受者看来,信息必须是事先不知道其内容的新消息。信息的这一定义用在信息科学的通信领域是恰当的,但它没有体现出信息的本质特征。

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维纳对信息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在《控制论》一书中表明:“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相互交换的内容的名称。”维纳的信息概念是从信息在发送、传输和接收的过程中,客体和接收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定义的。显然,维纳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广义的通信过程。

由上述可知,在通信领域对信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出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

在信息概念定义的研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著名信息科学家、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对信息的定义颇引人关注。他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对信息作了全方位的定义。

他认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从本体论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它的状态的改变方式”,这基本上是纯客观的定义,其中的信息泛指一切物质客体和精神现象,泛指一切意义的变化。而从认识论层次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主体所描述的事物状态变化的方式。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概念内涵更为丰富,它包括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3个层次。

由于主体有感受力(如人类),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外在形式,因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能够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逻辑含义,因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和价值,因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位一体的综合,构成了认识论层次上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钟义信教授所归纳的信息定义,为许多学者所接受,认为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它不仅能涵盖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而且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还能转换为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其实这里的语法信息相当于信息的“媒体”,语义信息相当于信息内容,而语用信息则相当于“情报”,详见本章后述)。

那么信息与消息、信号、数据等又有哪些不同呢?

钟义信教授又对这些与信息相关的若干概念进行了辨析。他认为,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而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信息也不同于情报和知识,情报和知识只是属于信息的某种特殊范畴。

关于信息的概念,历来就有多种定义,至今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作为文献信息检索这门课而言,我们只需要把信息简单理解为:信息是事物存在并且运动的状态和表征就可以了,这个定义既简单又具有最大的普适性,与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学说非常“匹配”,属于同一个层次上的基本概念。(2)信息的属性

信息的属性也可称为信息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普遍性、可识别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可增值性等。

1)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是客观事物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信号。信息源于物质,又必须依附于物质,因此信息同物质一样,也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通过什么载体,信息反映的都是自然世界的客观变化。

2)信息的普遍性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依附于自然界客观事物而存在。只要有物质存在,就有表征其属性的信息,因此,信息是客观事物普遍性的表征。

3)依附性

信息无论是记录、存储以及交流、共享等过程必须依附于物质载体,以某种载体形式表现出来,如大脑、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光盘磁盘等。没有载体就没有信息。

4)信息无形无损耗性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物质和能量的损耗。但是,信息会受到物质和能量的制约,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一般伴有信息强度的衰减,但衰减的是信息的载体或信号,而信息内容本身不变。

5)信息不守恒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物质和能量都遵循各自的守恒定律,但信息却并不遵从守恒定律。我们身边的信息不断地产生、衍变、湮灭,呈现出永不停歇的明明灭灭的宏伟景观。正因为信息不守恒,因此,开发信息的资源既环保又可以具有极大的价值。

6)信息的可识别可传递性

信息是可以识别的,对信息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识别是指通过人的感官的识别,如听觉、嗅觉、视觉等;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如使用温度计来识别温度、使用试纸来识别酸碱度等。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信息必须借助于物质载体才能进行传递,其传输的一般过程是从信源经过信道到达信宿,其中必然包含编码和译码(或解码)两道工序(见图1.2)。图1.2 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

图1.2中的“编码”把要传递的信息用语言、文字、图形、公式、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表达出来,产生可传递的信息,“译码”再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为可识读的信息。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渠道,它是由物质材料(空间、电磁场、空气等)构成的。

7)信息的可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可被共享,即同一内容的信息可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使用,而信息的提供者并不会因为提供了过多的信息而失去原有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各用户分享的信息份额也不因为分享人数的多少而受影响。这是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而信息交流不会因一方拥有而使另一方失去,也不会因使用次数的累加而损耗信息的内容。信息可共享的特点,使信息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使人们可以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创造,避免重复研究,从而节省资源。

8)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只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如时间、地点等,否则,即无价值。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即信息一经生成,其反映的内容越新,它的价值越大;时间延长,价值随之减小,一旦信息的内容被人们了解了,价值就消失了。信息的使用价值还取决于使用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9)信息的可增值性

信息通过人脑思维或人工技术的综合、加工和处理,不断积累,提高其质量和利用价值。信息交换的结果也能使信息增值。(3)信息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信息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可划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人的思维信息。根据人的认识层次,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根据信息的载体形式,可划分为感官信息、语言信息、文字信息、电磁波信息、缩微信息、光载信息、声像信息及电子信息等。根据社会属性,可划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及娱乐信息等。根据信息的交流渠道,可划分为正式交流信息和非正式交流信息。1.3.2 知识(knowledge)(1)知识的含义

关于知识,有许多名言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培根“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的“爱护书籍吧,它们是知识的源泉”,爱因斯坦:“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但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知识”呢?古往今来,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知识的内涵非常丰富,有关的定义有很多。《辞海》把知识解释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现代汉语词典》将知识定义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柏拉图:知识是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

人们通过来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以区别各种事物,从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又把这些已经获得的信息,通过大脑思维重新组合、汇集成知识。因此,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的实践过程中的科学总结,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反映。

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知识不断积累、不断更新的过程。

知识,就是将来源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大量信息,通过人脑进行加工、存储,归纳、推演后得到的系统化的产物,并随着这种反映和加工的逐步深入,人们的认识便不断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认识飞跃的结果就是知识。

因此,可以简单地把知识定义为:知识是一种通称,指的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是经过人的大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的更高层次的信息。(2)知识的属性

1)意识性

知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它、认识它、利用它;知识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或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

2)信息性

信息是产生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们理解和认识并经大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了的信息,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就是思维。

3)实践性

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任何知识都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即使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也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4)规律性

人们对实践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们获取的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规律性。

5)继承性

任何知识,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发展。知识是一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无穷的发展过程。每一次新知识的产生既有原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又是更新的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6)渗透性

随着知识门类的增多,各种知识可以相互渗透,出现了许多新的门类,形成了科学知识的网状结构体系。

知识与信息密不可分,知识来源于信息,但信息不等同于知识。只有将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信息经过加工,上升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理性的认识,这种升华后的信息才是知识。

7)科学性

知识的本质就是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离开对事物运动规律认识的科学是一种伪科学,不能称其为知识。知识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过程。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了完全科学的认识,才算是真正的知识。

知识是一种信息,知识是在对数据和信息理解的基础上,以某种可利用的形式,高度组织化后的、可记忆的信息。知识可分为编码型知识和意会型知识。前者可用印刷、计算机等进行处理;后者则是头脑中属于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被称为隐性、经验类知识,是难以编码化和度量的。可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比作金字塔,数据是塔的基底,信息是塔的中段塔身,知识则是塔的顶部。1.3.3 情报(intelligence)(1)情报的含义

关于情报的定义有很多种。如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诺夫认为:“情报是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对象的知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情报就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我们采用一个简单明了的情报定义:情报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源源不断地创造、交流和使用各种各样的情报。情报是指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是知识的激活,是运用一定的媒体(载体),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与情报所对应的英文术语有两个:information:关于某种情况的消息和报告,一般不带机密性质;intelligence:已获得的敌方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方面的情况。

情报的定义是情报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构建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是情报学科建设的基础。情报究竟是什么,时至今日,国内外对情报定义仍然是众说纷纭。据学者统计,如今国内外对情报的定义不下百种,不同的情报观对情报有不同的定义,下面介绍主要的3种情报观。

①军事情报观对情报的解释,如密码破译、秘密潜入、派遣间谍等都属于情报学的应用。

②信息情报观对情报的解释,如情报是“被人们所利用的信息”“被人们感受并可交流的信息”“情报是含有最新知识的信息”“某一特定对象所需要的信息,称为这一特定对象的情报”等。

③知识情报观对情报的解释,如《牛津英语词典》把情报定义为“有教益的知识的传达”“被传递的有关情报特殊事实、问题或事情的知识”。英国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认为:“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布鲁克斯曾用一个方程式表达情报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即

K[s]+ΔI=K[s+Δs]

式中,K[s]为原有的知识结构,ΔI为情报,K[s+Δs]为吸收ΔI后产生的新的知识结构。这个方程式就是著名的“布鲁克斯方程”。

除了军事、信息、知识3种主要情报观的情报定义外,还有许多从其他不同的社会功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情报作出定义的,但在普遍意义上能被多数学者认同接受的情报定义是:

情报是为实现主体某种特定目的,有意识地对有关的事实、数据、信息、知识等要素进行劳动加工的产物。需要性、知识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是情报最基本的属性,它们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情报的其他特性则都是这些基本属性的衍生物。(2)情报的基本属性

情报具有以下5个基本属性:

1)需要性

情报一定是根据需要才产生的概念,需要决定一切,因此,需要性是情报的最根本的属性。对于用户而言,一旦不再需要某个文献或信息,则它们立即丧失情报的意义,回归到原本的文献或信息,不再被认为是情报。

2)知识性

情报的本质是知识。反过来说,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报。知识性是情报最主要的属性。

3)传递性“情报是激活的知识”是指人们通过主动搜集知识,促使静态的知识成为动态的情报。因此,知识成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知识若不进行传递交流、供人们利用,就不能构成情报。情报的传递性是情报的第二基本属性。

4)价值性

人们创造情报、交流传递情报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不断提高价值性。运动着的知识也不都是情报,只有那些能够满足特定需要的运动的知识才可称为情报。情报的价值性表现为启迪思想、开阔眼界、增进知识、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帮助人们去认识和改造世界。那些能满足特定要求的可传递的知识,只有被利用后产生了效果,才是情报。

5)时效性

情报是被激活的“流动”的信息和知识,因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旦情报不为某人所需,对他而言,情报价值立即为零。

此外,情报还具有社会性、积累性、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老化等特性。情报属性是情报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着情报学的内容。(3)信息链的组成

有文献指出: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Facts(事实)、Data(数据)、Information(信息)、Knowledge(知识)、Intelligence(情报、智能)5个链环构成。其中,“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据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则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激活了的知识或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5个链环组成了“信息链(information chains)”。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识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1.3.4 智 慧

智慧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等诸多要素。智慧可分为内在智慧和外在智慧。内在智慧是人的大脑里具有生命活力的智慧;外在智慧是离开人大脑存在的一种智慧(如知识、工具就是这一类智慧)。知识是构成智慧的一个部分,但仍要经过转化才能在大脑中从简单的存在状态激活,变成一种活动的能力。知识则是外在的智慧,是智慧的产物,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而只有人大脑中的智慧,才是主动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智慧,这种大脑中的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是创造力的根源。智慧是金字塔中的塔尖。

根据智慧载体的不同,人的智慧又可分为个体智慧、集体智慧。集体智慧是指一个群体所构成的协同互补型智慧,这一类智慧的特性是不具有独立性,强调集体之间的智慧协作,受协作同伴的干扰较大,创造之中的一致性受到限制与影响,但在协作中能够激发出更大的智慧,这是其长处和优势。集体的智慧来源于个体智慧,但又是超越于个体而存在的一种有更大力量的智慧,这是系统整体表现出来的特质,而这种集体智慧与个体智慧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补充营养,互相促进的关系。1.3.5 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的关系——信息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必然经过人的情报活动

西方学者习惯于把文献情报与自然信息等同,而把有关国家安全之类的情报则另称为intelligence。而这个词最常用的却是智力、聪明的意思。中文的“情报”一词,则把文献信息与有关敌情的信息混淆,尽管同时存在着现成的“谍报”一词。其实“情报”的说法,正是我们的长处,可专门用来指文献信息。因此大可不必一纸公文、将所有的“情报”悉数改去。

情报、信息和知识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经过上一节的论述,我们已了解到信息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如宇宙线给我们送来天体的信息,生物遗传的奥妙在于细胞染色体的脱氧体核糖核酸(DNA)含有的遗传密码,等等。总之,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它是物质存在并运动的表征。人们正是通过来自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以区别各种事物,从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情报、知识都属于信息这个大的范畴,三者都可被记录、储存、传递,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见图1.3)。图1.3 信息、情报和知识的关系

由图1.3可知,与人的关系最密切的是情报(活动),知识次之,信息最后(这里的信息的含义,更侧重于指自然界);变化率最大的是信息,情报次之,知识则相对稳定。三者的载体形式也以知识的载体最为稳定。

情报是一个中间层面,与信息和知识同时接触,随时随地直接发生信息交换,它们之间的信息通道畅通无阻,而信息和知识则由于情报层的阻隔不能直接发生“反应”。换句话说,信息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必然、而且必须经过人的情报活动。如果没有人的情报活动,再有用的科学知识也只能束之高阁,它们不会自动产生任何生产力;反之,再明显的自然现象,如天文日历和四季更替,那些大自然似乎竭力想告诉人类的东西,如果没有人的常年观察、记录、测量、琢磨、计算及研究这一系列的情报活动,人类的关于天文的知识不可能形成。

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情报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妨大胆放纵一下我们的想象力,用海洋表示信息世界,用海洋动物(如鱼儿)的活动代表人的情报活动,则海底沉积(海底石油)就可比喻为人类知识(见图1.4)。图1.4 信息海洋、情报活动和知识沉淀

石油与知识在本质属性上太相像了,都是有机集成(涉及生命生物)、都需要高温、高压、密闭、锤炼,历经漫长的岁月最后才能形成。

再继续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如果把图1.4的示意图扩大为整个地球,即用地壳代表人类情报活动的空间层面(情报层),用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代表知识(知识层),紧紧包围着人和地球的海洋和大气代表信息世界(信息层),这样就成为一个“地球版”的信息模型,就跟图1.3的逻辑模型一模一样了。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画一画。唯一需要提醒的是,信息所处的最外面一圈千万不要画圈!不要“床上架屋”!因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信息容不得半点“约束”,而且逻辑学也总是展示它最简明而又最深邃的一面,否则就不是逻辑科学了。

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是众所周知的伟大定律,这个伟大的科学发现竟然将物质世界的两大台柱:质量和能量用一个最不起眼、最普通不过的公式联系到一起,而且连其系数都能确定到一个定值(光速的平方)!

最高大的树,却有着最深厚的根!最深刻的真理,竟然有如此完美、如此简洁的表达!

我们只能这样猜想:也许,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可能不仅仅是科学家,他还是科学领域里的艺术大师!同样,一个艺术家,可以说是艺术领域里的科学家或工程师,而工程师,在某种意义上说,则是工程领域内的艺术家!1.4 信息和文献的基本结构分析1.4.1 文献的概念——载体和媒体是文献信息最基本的存在形式(1)什么是文献

与“文献”相对应的英文名词主要有两个:document和literature。document一词除了有文献的含义外,还有“文件”“证件”之意;而literature则多指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文献。这两个英文名词有一些区别:document包括印刷品以外的文字记录,如碑文、古币图文等,而literature一般只指书刊资料。

文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大”的概念。例如,可以说“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它荟萃了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文献”,但如果说“我到图书馆借了几本文献”,这一定是蹩脚的“造句”了。“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佾,音yì,古代乐舞的行列),指典籍和社会名流的言论和著作。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逐步引申、扩展,通常将文献理解为具有历史价值或学术价值的图书资料。198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中规定:“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现在通用的定义是: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或用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现在这一定义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并被广泛引用。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个定义虽然只有10个字,但内涵是丰富的。

①记录有知识的载体,才能称之为文献。这里指出能存储、提供知识是文献的本质属性。

②所谓“一切载体”,则强调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古代的知识载体有金石、竹帛,后来发明了纸张,现代又有感光材料(如缩微胶卷)、磁性材料(如磁带、磁盘)等。纸质文献历史悠久,曾为人类知识的保存和传播立下不朽的功勋,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③记录知识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书写、印刷、录音、录像等。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光盘为载体的多媒体“文献库”已陆续问世,令人耳目一新。(2)文献构成五要素

由此可见,文献主要由以下5个要素构成:

1)信息内容

信息内容是文献的灵魂所在,是构成文献的最重要的部分。

2)记录符号

记录符号即提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如语言文字、图形、声频、视频及编码等。

3)载体材料

载体材料是指信息内容存储的依附体,也是信息内容传播的媒介体,如龟甲兽骨、竹木绢帛、金石泥陶、纸张、胶片、胶卷、磁带、磁盘、光盘及穿孔卡片等。

4)制作方式

文献的制作方式经历了刻画、手写、机械印刷、拍摄、磁录、电脑自动输入、电脑扫描等阶段。

5)载体形态

载体形态即文献的外部单元形式,如册装、散装等。

这5个要素其实可以简化,如文献的载体材料和载体形态可统称为(物质)载体,记录符号可称为(逻辑)媒体,信息内容即为容纳知识的“池沼”,而制作方式,可看作是在载体之上用何种手段记录“硬化”信息内容的加工技术。因此,经过简化后的文献的组成,就成了与自然科学中大多数物质现象相似的普遍的“三要素”结构了。(3)文献构成三要素

可见构成文献必须具有以下3个要素:

①物质载体。

②信息媒体。

③一定的知识内容。

其中,物质载体是物理的,而信息媒体(信息或知识内容的表达方式或技术手段)是逻辑的,它们“一硬一软”、相依相存、密不可分,“一体化”地成为承载信息或知识内容的“外壳”。

知识内容是指文献中所记载的人类的思想意识、知识信息等,是文献存在的根本,也是文献的实质所在。文献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人们产生、传递、保存和利用文献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和利用其中所记载的知识内容。如果离开了知识内容,文献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有有关文献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知识内容是文献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但知识很难度量,而且总是与一般信息纠缠在一起,因此,此处称“一定的知识内容”。

信息媒体指信息内容的标记和表达手段,有的人将它称为信息符号。现代文献的信息媒体主要是指语言、文字、声频、视频和编码等。其中,声频、视频和编码是依赖于现代技术设备实现的。

物质载体指文献的制作材料,它们几乎是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不过一般应当是以纸质为主,才能称为文献。

注意:对于文献的构成,有的书认为有4个要素,即这里的三要素之外,还加上了记录手段。其实文献的记录手段只是考虑将信息如何刻印、附着到载体材料之上,不同的方法和工艺有着不同的性价比和便利性,以及坚固性,但这些记录手段不管有多大的不同,对于文献信息本身,没有丝毫的影响,因此,记录手段不是构成文献的核心要素。

要确切地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只应该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也不能止于正向思维,还应该使用逆向思维才好。我们来试试吧。

文献要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因此,没有记录任何信息的纸张、空白的CD-ROM盘片就不能称为文献;文献必然有物质载体,且该载体应当是一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此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知识不能称为文献(尽管大脑是思想和精神的物质载体,脑电波或脑脉冲可当作媒体,而大脑拥有大量活的知识——3个要素都具备);空中充斥的越来越多的无线电波是文献吗?尽管它同样具备三要素(以广播电视信号为例,用载波传送图像和声音信号,其制式即行、场同步脉冲和彩色副载波及信号的编码等,则可看作信息媒体),但却不能算是文献。

试想一下,能否存在着一种文献信息,它只有物质载体而不需要用于表达信息的媒体,这个想法可以用另一个想法印证一下:

能否存在一种思维活动而不伴随着某种语言?

这两个问题都无法得到哪怕是一个可以经受科学分析的例子。1.4.2 信息和文献的三层次结构(蛋壳)模型和全信息结构

文献信息主要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或智力产品,而人的精神产品又必须依附在某种物质载体上才能保存和流传。但文献信息的载体除了物理的外,还要有“逻辑的”“载体”——即“媒体”,即用什么符号或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当然,这里的“媒体”不是指大众传媒(尽管大众传媒也仍然符合作为文献的逻辑载体的某些基本特征)。

信息的结构可以用金字塔形式来表示(见图1.5)。可知,信息由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构成。其中:

数据:构成信息的原材料。

信息:由人提供的有组织的数据。

知识: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

智慧:精练的知识。图1.5 信息的金字塔结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