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统计学(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23:04:59

点击下载

作者:蔡定萍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流统计学(第2版)

物流统计学(第2版)试读:

第2版前言

《物流统计学》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指导意见配套规划教材。自第1版出版以来,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企业统计工作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工商企业统计工作者学习物流统计的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帮助。在第1版的基础上,《物流统计学》第2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动。①在结构方面,为使教材能更紧凑、更精练,更好地阐述物流统计的理论与方法,让读者能理论联系实际,从统计的角度了解我国“十二五”时期物流运行发展的现状,对第1版部分章节的编排做了调整。将第一章物流统计学导论中的第三节物流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删去,改为第三节我国“十二五”时期物流运行发展的现状,在第二章物流统计信息的采集中删去了第一节物流统计调查与整理。②在内容方面,一方面,增加了一些物流统计分析的方法,并与时俱进地将第1版中的陈旧内容用最新的资料来取代;另一方面,对各章的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因此,修订后的《物流统计学》具有新颖性、系统性、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特点。本教材若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作 者2018年1月

第1版前言

2009年3月,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有关政策措施中指出:“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物流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积极推动地方物流统计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物流统计是国家宏观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物流统计核算,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发展水平、比例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是监测、分析物流运行状况,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认真组织做好企业物流统计工作,可使企业管理建立在对物流市场及企业自身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增强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配合自2006年起定期开展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工作,作者编写了本书。全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统计学导论、物流统计信息的采集、物流市场预测、物流投入统计、物流成本统计、物流产出统计、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等。本书既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物流企业统计工作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高统计素养的首选读物,还可作为工商企业统计工作者核算企业物流量及企业物流成本的参考用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写的《社会物流统计手册》,冯耕中等撰写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吴志惠编写的《采购经理指数体系》等,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切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使其日臻完善。作 者2009年9月第一章 物流统计学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物流统计是国家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物流统计核算,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发展水平、比例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是监测、分析物流运行状况,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认真组织做好企业物流统计工作,可使企业管理建立在对物流市场及企业自身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增强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①掌握物流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职能;②掌握物流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③了解物流统计与国民经济管理的关系;④掌握物流统计的主要研究内容;⑤掌握物流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本章内容将为以下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一节 物流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职能一、物流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职能(一)物流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物流统计学是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物流领域,研究物流经济活动过程中数量关系和内在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物流统计学通过对物流活动过程的评价和分析,从数量上反映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发展水平、比例关系,反映物流活动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物流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分析物流运行状况,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物流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物流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物流领域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包括物流领域经济活动的数量表现、数量界限和数量关系。通过对物流领域经济活动数量方面的研究,来揭示物流领域经济活动现状、相互联系状况、变动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研究物流领域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具体来说就是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收集、整理、分析物流领域经济活动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表明物流领域经济活动的规模、水平、发展速度、比例和经济效益等。(二)物流统计的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统计的服务对象分别为物流企业决策管理层、物流行业管理层和政府统计机构等。物流统计的职能包括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信息职能是物流统计最根本的职能。1.物流统计的信息职能物流领域的经济活动是以信息为先导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开放式动态系统,决策者的正确决策必须建立在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基础之上。物流统计的信息职能就是要求物流统计能及时地、系统地采集、整理、筛选、输入、处理、编辑、传递、存储、输出与物流经济活动相关的统计数据,形成完备的物流统计数据库,发挥物流统计信息的主导作用。物流统计的信息职能可具体化为:(1)收集、整理、提供、积累物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外部市场环境信息;(2)收集、整理、提供、积累物流企业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信息;(3)按统计法的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统计机构提供物流经济活动的有关统计信息。2.物流统计的咨询职能物流统计的咨询职能就是要求物流统计能充分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层次、多领域地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物流统计的咨询职能可具体化为:(1)及时圆满地完成决策层交办的统计专题研究课题,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控制物流成本;(2)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对物流业面临的机遇和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出判断,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3)对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些敏感问题、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3.物流统计的监督职能物流统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在掌握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物流信息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物流业的运行状况,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促进物流产业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物流统计的监督职能可具体化为:(1)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物流领域经济活动状况,并对其实施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便物流业决策管理层及时调控,保障物流业生产经营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2)按统计法的规定接受政府统计调查,执行上报统计资料义务,为政府宏观监控服务。在物流统计的三大职能中,信息职能是基础,是保证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基本前提;咨询职能是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监督职能则是在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通过信息反馈来评判、检验决策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并及时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出矫正意见,以保障物流经济活动最终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物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针对物流业所面临的新形势,物流统计应充分发挥其“信息、咨询、监督”职能,积极为物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物流企业统计应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生产经营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信息资源深层次、多领域地展开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三)物流统计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从课程性质来说,物流统计学是一门专业课,它与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必然有着特定的联系。物流行业统计是国家宏观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企业统计是微观统计。从企业经济核算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统计所阐述的是统计核算,同时企业还有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三种核算间也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因此,在学习物流统计学之前,概要地了解这门课程与一些相关课程的关系是有必要的。1.物流统计学与统计学的关系物流统计学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具体运用与基础理论方法的关系。统计学(原称统计学原理)属于统计学基础理论,它所阐述的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进行描述、分析、推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在物流统计学中有大量的应用。与统计学原理不同的是,物流统计学并不重复介绍统计学的理论及各种方法的原理、公式推导与证明,而是应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去分析研究物流业的具体经济问题。物流统计学所注重的是对特定的经济现象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去进行分析研究,并注重分析研究结果的经济意义,而不是方法本身。2.物流统计学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物流行业统计是国家宏观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企业统计是微观统计。物流企业统计与国民经济统计的关系是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的关系。国民经济统计学(或称经济统计学)属于宏观层次的经济统计学课程,它所研究的是国民经济整体的活动,从统计主体看,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从综合统计部门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物流行业统计是国家宏观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企业统计学则属于微观统计,是从企业或者说是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的。企业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从统计内容上看,宏观经济统计与微观经济统计都涉及生产、流通、消费、投资等内容。但是具体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有所不同,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比较而言,物流统计学侧重统计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而国民经济统计学则侧重宏观的规模、结构、比例等方面的分析。3.物流统计学与专业统计学的关系物流统计学与专业统计学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劳动统计学、物资统计学、投资统计学、能源统计学等都属于专业统计学。其分析研究的现象,如劳动力资源与使用,物资的购、销、调、存,投资来源、规模、结构、成果与效益,以及能源的资源、生产、运输、分配、消费等。既有宏观层次的问题,也有微观层次的问题;既有物流业的问题,也有工业、商业等其他行业的问题;既有生产与流通环节的问题,也有分配与消费环节的问题。物流统计学中涉及了劳动统计、物资统计、投资统计和能源统计等方面的内容,但只是与物流活动有关的部分,而不是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物流统计学所涉及的与专业统计相关的内容只是这些专业统计学的个别内容。4.物流统计学与会计学的关系物流企业的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资金筹集运用过程统计部分也就是财务统计的许多指标直接取自有关的财务报表或会计科目的总账、明细账;其次,物流企业的成本统计、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需要会计资料;再次,物流企业的产出成果如产值、增加值的计算时,也要从企业会计报表中取得有关资料;最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综合评价也是以财务统计指标为主。因此,要顺利学习掌握物流统计学的内容,就应当具备一定的会计学基础知识。(四)物流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是指就经过统计整理后的系统数据作进一步的研究,使统计信息量倍增,能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并从中找出企业所关心问题的变化规律。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以下两种。1.描述统计分析方法(1)基本特征指标计算法。基本特征指标计算法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指将同一时期或同一时间、同一现象、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的横截面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静态相对数指标,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全距、标准差、标准差系数、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和强度相对数。在上述统计指标中,结构相对数、算术平均数、标准差特别重要,因为它们是研究变量概率、数学期望、方差的基础。第二种方法是指将不同时期或不同时点的同一现象、同一总体、同一总体单位的纵列面的数据予以计算,求出序时平均数、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年距增长量、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2)图示法。图示法是将统计数据以图形的方式加以表示。横截面的数字可以用饼形图、直方图、频数(频率)图、累计频数(频率)图等表示,以反映变量的静态分布特征;纵列面的数据可以用曲线图、K线图、柱状图、点状图等表示,以反映变量的动态变化趋势。(3)指数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是利用总量指标指数体系和总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等研究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现象,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总量指标或总平均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2.统计推断分析方法推断技术是统计的一个重要方法,充分体现了统计预测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常见的推断方法有以下三种。(1)抽样估计法。抽样调查是依据样本和总体的关系,根据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利用样本指标数值对总体数值做出推断、比较(包括大样本统计推断技术和小样本统计推断技术),最后再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估计予以确认。(2)时间序列分析法。当数据积累相当一段时间后,就可选用序时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变动法、长期趋势模拟法、时间序列分解法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揭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运行规律,估计将来的变化趋势。(3)相关回归分析法。当各种数据积累相当丰富后,就可进行相关回归分析,以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和密切程度。包括绘制散点图,进行单相关、复相关分析;一元回归、多元回归、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逐步回归、自回归、滞后变量回归拟合等。二、物流统计的基本任务物流统计是通过对物流运行和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核算、统计分析,为国家制定和落实物流业发展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部门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认真组织做好物流统计工作,对加强物流基础管理、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推进物流现代化进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流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1.为国家制定和落实物流业发展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如何,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对物流运行水平和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物流统计在宏观层面上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物流统计调查、统计核算与统计分析,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发展情况,从数量上反映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水平、比例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为国家制定和落实物流业发展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的变化,物流统计应及早作出预测,以便决策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物流的高效畅通。2.为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部门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物流企业属服务性行业,它为有物流需求的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物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了解市场、了解自己、了解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物流统计除必须掌握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信息外,还必须对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才能为企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而且,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必然依靠信息流反馈给物流企业决策管理人员,以便决策者及时调整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偏差,保证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最终目标的实现。同理,工业、贸易等行业物流部门的经营决策也需要物流统计数据作为决策支持,为其经营管理服务。三、物流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物流业外部环境统计物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物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条件,是不受物流业控制但与物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各种外界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宏观环境由影响物流业的社会约束力量构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文化环境等。市场环境是指与物流业购销活动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由物流业的供应者、消费者、中间商和竞争者构成。物流业必须正确认识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开展物流业外部环境的调查与分析,弄清外部环境变化会给物流业带来的机遇和危机,以便采取正确的措施,抓住机遇,规避危机,使物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物流企业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及本企业的竞争实力,采取正确的竞争策略,才能争取主动权,克敌制胜。反映物流业外部环境的统计内容主要有物流服务市场供需状况、企业物流服务市场供应销售状况、物流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物流业要素市场统计信息等。(二)物流业内部环境统计物流业内部环境是指物流业生产经营已拥有的要素水平和产出水平,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各个方面。企业内部环境统计主要包括物流投入统计和物流产出统计。1.物流投入统计物流业的投入是生产三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投入,研究其投入数量关系的是相应的劳动力投入统计、劳动对象投入统计以及劳动资料投入统计;研究其综合投入的内容则是物流成本统计。物流业要想在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劳动力投入统计主要包括劳动力数量统计、劳动力素质统计、劳动时间利用统计和劳动报酬统计;劳动对象是进行物流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物流统计应及时准确地反映原材料的收、支、存情况,为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和组织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依据;劳动资料的配备是物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条件之一,物流设施设备的统计分析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统计、设备数量统计以及设备利用统计;物流成本直接关系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研究成本水平,分析成本水平的变动因素,剖析成本升降的内因和外因,以便采取措施,挖掘潜力,可以增强物流业的竞争力。2.物流产出统计物流业的产出数量可以反映国内物流市场的规模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需求的增长变化;正确统计物流业的产出数量还对评价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认识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调整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反映物流业产出的内容有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和利润指标。涉及货物运输实物量、仓储实物量、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业务总收入、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物流企业总产出、物流企业增加值、物流企业利润、物流服务质量等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三)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综合评价物流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受企业内部机制的制约,又受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市场、政策、竞争对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不仅能够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明确的定量评价,而且能够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问题,解决多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考核和排序问题,促使企业寻找差距,采取措施,迅速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同时,可为物流行业管理部门考核、评价、比较、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基准值和权数的确定方法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等。[1]四、社会物流统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社会物流统计制度的建立伴随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有关部门和企业对物流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物流统计制度,没有可供发布的统计数据资料,缺乏量化依据,很多思路建立在定性认识基础上,很难在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的形成上产生实质性影响。物流企业在经营中因没有掌握市场需求而存在盲目性。有时为了分析问题,只能利用现有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指标,因为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货物空间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物流规模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也有国内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研究人员根据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进出口总值等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结合国际经验来估算我国的物流规模、需求量等,但这仅仅是从宏观上对物流需求的简单估算,与我国物流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同时,因为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数据比例估算,造成同一个指标有多种结果,如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三十不等,其间的差额较大,给理论分析带来了困难,使实际工作无所适从。这种状况与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从2002年以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在了解研究国外物流统计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与方法制度的调查研究。2003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会同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在京召开了关于建立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座谈会,听取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设想,并就建立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开展社会物流统计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次会议直接推动了我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会后,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直接指导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组织力量,着手设计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与方法。2004年年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提出了一套能基本反映我国社会物流发展运行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并就此对我国“八五”时期以来的有关物流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试核算和分析,对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得出了初步的定量概念和观点。2004年5月,国家发政委经济运行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提交的《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试行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认为《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试行方案)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填补了国内物流研究的空白。专家组建议对方案进行适当修改后,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三家联合尽快组织实施。200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409号),标志着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正式建立。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行制度转为正式制度。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625号),决定定期开展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工作。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工作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并会同国家统计局发布,具体工作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担。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作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科技信息部门,具体实施这一工作。(二)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的发展现状《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建立后,根据制度要求,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系统地核算了我国1991年以来各年度的物流统计数据,随着核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逐步形成了按季度核算的制度。2005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一次对外联合发布我国物流运行情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此,我国社会物流领域有了公开、正式的统计数据,缓解了社会上一度出现的物流数据混乱的现象,填补了我国物流统计工作的空白,为各级政府及时监测、了解国内物流运行情况,制定中长期物流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定期发布我国物流统计宏观核算数据的同时,根据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从2006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开展了一年一次的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该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式,依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普查名单,按行业、地区代表性原则,选择一批物流、工业、批发贸易业企业进行。通过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了解了国内煤炭、水泥、钢铁、石油石化、机械、有色金属、纺织、烟草等工业企业和批发贸易行业的物流运行状况、物流业务构成及发展趋势、物流费用水平、物流装备状况等,了解了物流企业的业务规模、发展水平、收入与效益等经营情况,为更加深入地掌握我国物流发展趋势,更加系统地分析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社会物流成本变化趋势、社会物流效益增长以及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第一手资料。2005年12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2006年9月,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这是全国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建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各省市物流牵头单位、统计局以及物流协会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物流统计工作会议的召开,推动了我国物流统计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会议结束以后,各地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本地区物流统计工作的开展。2008年7月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在京正式启动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立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维护物流产业安全,是摆在我国现代化物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在开放的条件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国务院2009年3月10日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物流统计工作提出要求: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物流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积极推动地方物流统计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013年3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发布会,自此,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将于每月5日上午9时通过媒体对外发布。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体系主要由业务总量、新订单、从业人员、库存周转次数、设备利用率、平均库存量、资金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利润、物流服务价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业务活动预期12个分项指数和一个合成指数构成。其中,合成指数由业务总量、新订单、从业人员、库存周转次数、设备利用率5项指数加权合成。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调查丰富了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增强了观察、预测、分析我国物流业运行发展趋势的新视角,为进一步加强物流运行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指导企业生产经营与投资活动提供了依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提出要加强统计工作。提高物流业统计工作水平,明确物流业统计的基本概念,强化物流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科学划分物流业统计的行业类别,完善物流业统计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物流统计台账和会计核算科目建设,做好社会物流总额和社会物流成本等指标的调查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反映物流业的发展规模和运行效率,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调查方法科学、技术手段先进、队伍素质优良的现代物流统计体系,推动各省(区、市)全面开展物流统计工作,进一步提高物流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政府宏观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数据。2015年6月1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该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广东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于每月2日上午9时发布月指数,每周五上午9时发布周指数。该指数体系既有按时期范围划分的周指数、月指数、季指数和年指数,也有按对比基期划分的环比指数、定基指数和同比指数,还有按车型、线路、区域划分的各类指数。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的建立和发布,顺应了中国公路物流市场提质增效、有序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贯彻《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的具体举措,丰富和完善了现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增加了观察、分析我国公路物流行业运行发展趋势的新视角。2016年10月2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ELI)发布会。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联合调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每月2日上午9时对外发布。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物流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将对物流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统计基础,在继续完善统计核算与企业调查相结合的同时,推动各省区市物流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和物流统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企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提高物流统计分析与研究水平,使我国物流统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二节 物流统计的地位与作用一、物流企业统计与物流企业管理(一)物流企业定义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物流(Logistics)是这样规定的:“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物流服务对象这一角度,可将物流划分为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企业物流是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企业物流按企业业务性质不同可分为生产企业物流和流通企业物流。社会物流一般指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又称为宏观物流。社会物流是企业外部的所有物流活动的总称,即超越企业内部的以社会为范畴,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社会物流的标志是伴随商业活动而发生的,也就是说物流过程和所有权的更迭是相关的。就物流科学的整体而言,可以认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物流。物流是一类普遍的经济活动,分布在各行各业,从事物流活动的可以是制造业、商贸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物流企业、自然人等。对物流企业基本范围的界定,在研讨过程中曾提出三种口径的选择:第一种口径是要完全符合现代物流的理念,要能为客户制订物流方案,提供物流一体化全程服务的企业才能算是物流企业,按照这种口径,物流企业的范围将会过窄;第二种口径是所有从事运输、仓储业务的企业都可以算是物流企业,按照这种口径,物流企业的范围又会过宽;第三种口径是把前两者结合起来,既考虑传统的运输、仓储主业,又必须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本质要求发展现代物流业务。从实际情况看,无论范围过宽还是过窄,都不利于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种口径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实际相符合。2005年3月24日发布,200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 19680—2005)对物流企业是这样界定的:“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物流经济组织可比照适用。”根据物流企业以某项服务功能为主要特征,并向物流服务其他功能延伸的不同状况,国家标准将物流企业划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型物流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1)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货物快递服务或运输代理服务,具备一定规模;(2)可以提供门到门运输、门到站运输、站到门运输、站到站运输服务和其他物流服务;(3)企业自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设备;(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运输货物进行状态查询、监控。仓储型物流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1)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具备一定规模;(2)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以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其他服务;(3)企业自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货运车辆;(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货物进行状态查询、监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1)从事多种物流服务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具备一定规模;(2)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制订整合物流资源的运作方案,为客户提供契约性的综合物流服务;(3)按照业务要求,企业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运输设备、仓储设施及设备;(4)企业具有一定营运范围的货物集散、分拨网络;(5)企业配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户服务;(6)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物流服务全过程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需要强调的是,该国家标准特别突出了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与物流服务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从事运输活动的企业还是从事仓储活动的企业,若缺乏物流的延伸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不符合物流企业国家标准中“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内涵规定,就只能是单纯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而不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或仓储型物流企业。(二)物流企业统计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独立经营,分散决策,接受市场调节。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影响、制约着物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国际形势、社会变动、政府的方针政策、经济动向、市场状况等,都会对物流企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市场主体在利益的导向下,按照平等原则开展经营活动,进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因此,物流企业必须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协调吻合,紧密衔接,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并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物流企业管理是指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施行的管理。具体来说,是指根据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要求,合理地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因素,对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和监督,以求用最少的消耗,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物流企业管理有以下几种功能。1.计划职能计划职能是指通过调研、预测,对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做出决策,制订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确定实现计划的措施和方法,并将计划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2.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上,从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上,从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衔接上,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3.指挥职能指挥职能是指对企业各层次、各类人员的领导或指导,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4.协调职能协调职能是指协调企业内部各层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使它们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消除工作中的脱节现象和矛盾,以便有效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协调可分为上、下级工作人员和上、下级职能部门之间活动的纵向协调以及同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活动的横向协调。5.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是指按预订计划或目标、标准进行检查,考察实际完成情况与原定计划的差异,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及时纠正偏差,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物流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物流企业管理,可以保证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使其实现其既定目标,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物流企业统计工作是一项调查研究活动。物流企业统计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统计方法,根据所收集整理的统计资料,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条件、过程、生产经营成果以及物流企业其他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掌握情况,揭露矛盾,找出原因,提出矛盾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各有关经济规律的认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信息,主要来自市场与物流企业内部两个方面。而对市场信息和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传输等则须由物流统计来承担。同时,也只有借助科学的统计方法才能描述与推断纷繁复杂的市场状况,也就是说,只有建立完善的统计信息系统,才能满足物流企业对生产经营信息的需求。物流企业统计是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离不开物流企业统计。物流企业统计可以为物流企业决策者提供生产经营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信息资源深层次、多领域地展开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第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信息为先导的,经营信息是物流企业决策的依据,而物流企业统计数据是企业经营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企业可根据它做出配置资源、调整结构、开拓市场等管理举措。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物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了解市场、了解物流服务市场的需求量与供应量。物流市场需求量的预测需要利用统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检验预测结果,并对物流市场需求量做出预测报告。第三,物流企业投资决策需要利用统计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做出风险估计。第四,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物流企业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物流企业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对物流企业的综合评价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基础之上。综上所述,物流企业管理必须以物流企业统计为依托,才能使物流企业管理建立在对市场经济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物流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物流企业管理离不开物流企业统计,物流企业统计为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服务。(三)物流企业统计的职责物流企业统计机构是物流企业统计职能和任务得以实现和完成的必要条件,其设置既要与企业的组织机制相匹配,又要把切实履行统计职能和完成统计任务作为第一宗旨。物流企业可根据自己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来设置统计机构。在大型物流企业中,一般设置4~5级统计机构或岗位,分别是综合统计、专业统计与基层单位(事业部、营业部、班组)统计。1.综合统计部门的职责综合统计部门是物流企业统计的核心机构,是物流企业统计业务活动的最高组织者和管理者,它必须配备熟悉物流企业业务范围、精通管理技能的统计高级专门人才出任物流企业统计负责人,并配备若干名统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其职责是:(1)设置物流企业统计工作网络。物流企业统计工作网络是由物流企业统计工作的所有节点和统计数据上溯、反馈的分支路径构成的。物流企业综合统计部门必须根据物流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和管理的需要设置主营、附营分支和各专业领域的不同层次的统计工作机构或岗位,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规程和职责范围。物流企业综合统计部门借此网络实施领导、组织、协调、控制物流企业统计工作。(2)确定统计工作内容。物流企业综合统计部门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繁杂。其主要内容为:一是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物流企业内部报表制度等基本工作,包括建立完善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收集信息、确定统计调查方法、填报各种报表、内部报表体系的审核、颁发日常统计工作规程、确保统计质量;二是设计科学、合理、经济的市场调查、市场预测、投资决策、经营控制、综合评价的统计方法。(3)履行对企业最高决策层直接负责以及遵守统计法履行向上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职责。对物流企业内部,综合统计部门的职责为:一是按时向决策层提供各种统计报表,如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二是收集并储存各种有关信息,随时满足决策层的随机查询与检索;三是收集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供决策层参考;四是严格企业统计数据管理,切实执行“数出一门”制度,保证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对物流企业外部,综合统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认真填报政府统计机构、上级主管部门的报表以及协作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报表。要保证统计报表的真实性,并按时上报。(4)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统计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统计工作水平,因此,要经常向各层次统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统计知识的培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以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延伸物流企业统计的业务领域。(5)建立物流企业经济信息中心。建立统计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以计算机联网装备统计工作网络,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同时,开发统计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深加工,提高统计资料的质量与数量。2.专业统计部门或岗位的职责物流企业的专业统计部门或岗位是设置在企业职能部门内,专门从事职能部门管理领域统计工作的机构或岗位。物流企业专业统计一般分列为生产(经营)、质量、劳动人事、物资、能源、设备、供销、财务成本、技改措施、安全环保、技术开发、生活管理等部门的统计工作,在这些部门中应设专职统计人员或兼职统计人员,其职责范围主要根据本部门的业务范围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积累本专业领域数据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登录台账。(2)执行本部门领导和综合统计部门下达的企业内部报表制度和统计任务。(3)填制各种专业报表,报送综合统计部门报出或经综合统计部门审核后自报上级对口专业职能部门。(4)开展专业领域统计分析。(5)指导、监督下级对口专业统计。3.基层单位统计部门或岗位的职责物流企业的基层单位是指隶属于物流企业,并直接从事生产或营业的非独立法人机构及其以下的各种组织,例如营业部、车间、班组等。这些单位必须根据需要设置统计岗位。由于这些单位是最基层部门,它应由熟悉本单位生产或业务的经济管理类或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专任或兼任,其职责主要包括:(1)收集、积累本单位生产或业务范围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登录台账,编制本单位内部报表。(2)开展本单位统计分析,配合本单位领导实施管理。(3)填制上一层次下达的各种内部报表,并按统计工作网络分别逐层上报。二、物流统计与国民经济管理(一)物流统计是国家宏观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整合和一体化运作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解我国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及时反映我国物流运行状况,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物流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加强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200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 〈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正式建立。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行制度转为正式制度。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决定定期开展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工作。《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从国家级的层面出发,对全国的物流活动进行统计调查与核算。自从物流统计核算与调查制度实施以来,我国的社会物流统计数据已连续多年正式对外发布,这些物流统计数据,相对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物流运行的实际情况,澄清了社会上一度出现的物流数据混乱的局面,对掌握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加强物流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物流统计是国家宏观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国家现代物流产业政策规划的制定、贯彻实施,以及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反映等,都需要一套科学、准确、系统、全面、灵活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来保证。2009年3月,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有关政策措施中指出:“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物流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积极推动地方物流统计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物流统计核算,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物流活动的规模、结构、发展水平、比例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是监测、分析物流运行状况,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认真组织做好物流统计工作,对加强物流基础管理、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推进物流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如何,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多大,都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对物流运行水平和质量进行经济定量分析。物流发展越快,对国民经济影响越大,对物流统计数据的需求就越迫切。例如,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涵盖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于2005年7月6日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采购领域统计的空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经过一年的运行后,于2008年1月18日正式发布,采购经理指数调查已列入国家统计局的正式调查制度。(二)采购经理指数(PMI)1.采购经理指数概述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Managers'Index,PMI)。它是在对采购经理调查基础上汇总而成的系列经济指标,涵盖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从国际上看,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先行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目前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服务业PMI指数体系包括商业活动、投入品价格指数、费用水平、雇员、未来商业活动预期等指数,但因其建立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综合指数。制造业PMI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体系现包含生产量、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库存、采购量、积压订单(现有订单)、价格(采购品价格、产成品价格)等商业活动指标,如表1-1所示。表1-1 制造业PMI指标体系注:上述指标除综合指数是各国统一的以外,其他扩散指数各国并非全部采用,而是根据本国情况选择性采用。以上各项指标指数基于对样本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合成得出,再对生产量、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与库存五项指数加权计算得到制造业PMI。制造业PMI每项指标均反映了制造业的现实情况,综合指数则反映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制造业PMI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目前,已有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2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PMI。有关机构已开始建立全球指数和欧元区指数,PMI及其商业报告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2.采购经理指数的特征(1)及时性与先导性。由于采取快速、简便的调查方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自2017年3月起,将每月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和分析报告由以前次月1日9点发布改为当月最后一天9点发布,所选的指标具有先导性,已成为监测经济运行及时、可靠的先行指标,得到政府、商界与广大经济学家、预测专家的普遍认同。(2)综合性与指导性。PMI指标体系尽管指标不多,但涵盖了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其综合指数反映了经济总体情况和总的变化趋势,而各项指标又反映了企业供应与采购活动的各个侧面,有助于详细分析行业发展走势的成因,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指导企业经营提供了重要依据。(3)真实性与可靠性。PMI问卷调查直接针对采购与供应经理,取得的原始数据不做任何修改,直接汇总并采用科学方法计算,同时它还进行季节性调整,消除季节性波动、法规制度和法定假日等因素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具有相当的可靠性。(4)科学性、合理性。首先,样本选择涵盖了不同行业,按照各行业对GDP贡献的大小选取一定数量的企业,贡献大的行业样本多;反之,则少。其次,考虑地理分布,样本企业具有足够的地域代表性。最后,考虑企业规模,不同规模的企业均有代表。在首次抽样之后,样本基本确定下来,但每年度或每半年要对样本进行抽查,如果企业、采购经理发生变化,会予以及时调整。(5)简单、易行。PMI调查采用非定量的问卷形式,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只需做出定性的判断,在(比上月)上升、不变或下降三种答案中选择一种。既不涉及商业秘密,又明确易答。PMI数据采集和加工的简单易行,保证了它作为预测工具的连续性、及时性和可靠性。3.中国采购经理指数(1)建立中国PMI的重要意义。采购经理指数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涵盖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重大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中国加入WTO之后,日益成为世界采购中心与制造中心,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形势如何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需要PMI,世界也需要中国的PMI。建立中国PMI将在两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一是调查方法与统计方法的接轨;二是数据的可比性。第二,有利于国家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与预测。PMI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反映经济活动快速的、及时的先行指标。通过PMI,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经济与商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趋势,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三,有利于指导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等活动。PMI调查涉及企业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价格等多个环节,反映了企业全面的商业活动,PMI以及基于PMI的商务报告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使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与业务调整有一个可靠的依据。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包括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制造业商务报告用来公布制造业PMI的综合指数和各项扩散指数,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走势;非制造业商务报告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总体走势。(2)中国制造业PMI的计算过程。① PMI资料收集。中国PMI在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的可比性上实现与国际接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的编制,在指数调查与编制方法方面,既遵循了国际通行的做法,又兼顾了中国的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