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7:59:44

点击下载

作者:吕麟等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编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共分八章,分别围绕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意识、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和择业与创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每节开篇通过案例导入,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心理问题,并针对不同方面的心理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调适方法。每章后附有心理测试与练习内容。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编者的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职校学生作为社会的后备力量,他们所要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思想观念多样,学习节奏加快,环境适应困难,自我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形式严峻,人才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对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我国职业教育的普遍情况来看,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导致职校学生休学、退学、犯罪甚至自杀的事件明显增多,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列为各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书以教育部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为指导,以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思想状况及实际问题,本着科学性、理论性、指导性、实用性的原则进行编写。书中全面介绍了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况,职校学生的环境适应、自我意识、情绪、学习、人际关系、择业心理等问题。其目的是使职校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成长为坚实有力的栋梁之才。

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知识全面,重点突出,形式多样。每章开篇由案例导入,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重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职校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并提出调节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每章最后附带的心理测试、调节训练等内容,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本书适合职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符合教师教学的课时安排,是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教材。

由于本书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专家、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9年7月

项目一 你是一个心理健康的职校生么——认识心理健康

寻宝任务一 凋零的无名花——心理健康

案例导入15岁女生,某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该班班主任口述内容如下:“班上有一位个头比较矮小,身体稍胖的女孩子,从进班开始,她就低着头,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不喜欢和别人说话。她很爱笑,有时一个人坐在那也会傻傻地痴笑。到学校将近两个星期以后的一个中午,她直接找到我,说她最近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情想找我聊聊,然后她就将心里所有的不愉快一股脑儿地说出来了。原来,她在初三的时候想考重点高中,家庭给她极大的学习压力,造成她的思想包袱过重,最后导致她换上了抑郁症。军训后的一个中午,那个女同学又找到我,她说有好多心里话要对我讲,接着她便诉说了她是如何患有抑郁症的,如何想自杀的,现在是如何想的等等问题,那个中午我整整跟她谈了两个小时。之后,她每隔那么几天就来找我聊天,而且每次都会谈到一些想不开的问题,例如一旦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想摔东西,有时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我鼓励她去找学校的心理医生咨询,心理医生建议学校让该学生出具医学鉴定,这件事情也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医学鉴定表明:该生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有攻击性和自残性,但通过定时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可以继续留在学校学习。案例解析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事件在各中职院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由于职校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职校生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很容易因此而产生心理失衡或心理疾病,影响其身心健康与自我成长,甚至危害家庭及社会。知识要点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健康,一切的智慧、力量、才能将无法施展。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指出:“必须让每个人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一切。”因此,健康需要得到每个人的重视。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和科学的进步而逐步深化。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的机体生理方面,片面地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因而只单纯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到2020年,心理疾病将成为继心脏病之后人类面临的第二大常见疾病。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新观念意味着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据此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7)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8)头发有光泽,无头屑。(9)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它受到社会制度、民族风俗、传统习惯、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作出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我国的普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认知、情感、意志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人体内、外环境平衡,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借鉴心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标准,结合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年龄特征、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其社会角色,可以总结出以下标准来衡量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主要是指个体具有在经验中学习和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准确地对新情境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心理健康的职校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能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并能够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2.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职校生多乐观开朗、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调控情绪,能够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主要是指个体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心理健康的职校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遇事有一定的决断能力,能够持之以恒、克制冲动,对紧急事件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4.人格完整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完整是个体具有健全的人格,即在气质、能力、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衡地发展。心理健康的职校生能够保持思维、言语、行动的协调一致,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能够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意识完善

自我意识完善主要是指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接纳自己。心理健康的职校生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地评价自己,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面对挫折与困境时能够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表现出自尊、自强、自制和自爱。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可以反映职校生与人交往的情况。心理健康的职校生乐于与人交往,能够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与他人相处,能够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能够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懂得分享,并保持积极的交往态度。

7.社会适应正常

适应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职校生能够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其思想和行动都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调节,适应社会的变化,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

8.心理行为符合职校生的年龄特征

职校生正处于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行为应与年龄和角色相适应,认识、情感、言行、举止均应符合所处年龄阶段的特征。心理健康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和喜欢探索等。过于老成、过于幼稚或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二、职校生的心理特点

职校生是指正在接受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20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急需正确的引导使其身心发展步入成熟阶段。

职校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因多种原因没能升入普通高中或是大学深造,而选择了职业教育,其内心世界是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

1.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职校生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追求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本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他们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成年人”,渴望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反对从属地位,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展现自己独立的人格。

由于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使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要面对许多从未遇见过的矛盾和困惑。当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矛盾时,很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对于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些情绪上的波动,是他们难以自觉控制的。

2.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

职业学校生源的构成比较特殊,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承受了老师和家长的过多指责和同学们的歧视;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缺乏真诚的关爱;有些学生家庭贫困,诸多原因造成学生的抑郁自卑心理,甚至对学校和社会充满冷漠、恐惧和仇视。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一些职校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当自主性被忽略或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这种心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怪异和反抗,有时甚至会用过激的行为方式防止自己受到伤害,例如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如果引导不好,个别学生渐渐就会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倾向。

3.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

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活跃学生的思想意识,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一部分职校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动力,造成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从而产生厌学心理,造成越不努力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想放弃的恶性循环。

4.渴望得到认可,但交往能力偏低

青年学生在心理发展阶段存在着坦率与封闭的矛盾。一方面期盼得到人们的理解,愿意向知心人敞开心扉,另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显示出心理闭锁性,甚至产生固执、多疑与对抗,有时会因为看别人不顺眼而发生打架事件。

职校生特别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存在着社交障碍。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不良的心理品质。如性格内向、以自我为中心、妒忌猜疑、偏激及报复性强等;第二,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如言语表达能力差,知识水平低,不懂交往技巧等;第三,曾经有过交往失败的经历;第四,没有共同语言等。测试与练习一、心理健康自我测试

通过以下的自我测试,可以基本判定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表1-1中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下划“√”。表1-1 心理健康自我测试

对表中22个问题基本上都回答“没有”,说明心理健康水平很高;如果对2/3的问题回答是“没有”,其余1/3的问题回答是“轻度”,说明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如果有一半问题的答案是“没有”,其余问题的答案比较分散,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如果问题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中度”、“偏重”、“严重”,说明心理不健康。二、自我调适

系统脱敏训练法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现象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自我训练,以克服心理困扰。

1.将引起你紧张和恐惧的各种场面,分别抄在不同的卡片上,越具体越详细越好,依照恐惧程度由轻到重地将卡片依次排好。

2.进行松弛训练。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状态后,取出第一张卡片,想象上面的场景,想象的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3.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不再想象。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场景。若不安情绪再次产生,停止放松,如此反复,直到你想象时不会再紧张和不安为止。

4.按同样方法进行下一个场景。注意,一定要以对某个场景不再感到紧张与不安为标准,否则不能进入下一个场景。

5.当完成最让你恐惧的场景想象训练后,按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现实模拟训练。若现实场景模拟不方便,可以寻找其替代场景。例如,某个同学害怕黑暗或是狭窄的空间,可以寻找含有相关场景的影片,并想象自己正身临其境,以同样的方式让自己适应不同的场景。名言警句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寻宝任务二 不堪重负的男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案例导入19岁男生,某职业院校二年级学生。这位表现反常的男生看起来很瘦弱,双眼布满血丝,眼神呆滞,说话时紧锁眉头,不停地说:“我偷了同学的钱,他现在很恨我,别人也都在议论我,我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偏不干……”。深入了解并分析原因我们发现,其一、该男生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史;其二、发病前他正准备参加高职升本科考试,因学习基础差,家人对他要求很高,他感到压力很大,因而出现发病征兆。该男生的临床表现很典型,他已经出现了幻觉,听见人们都在议论他,而且人格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安静少语,变得易怒多言。心理医生为他做了一套心理测验,结果显示,他的精神分裂症状一项得分高达83分,可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前期发作。案例解析

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压力增大,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或者不顺心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学生们要学会自我调适,家长要及时留意学生们的情绪变化,老师要尽量给予学生们心理上的帮助,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成为国家坚实有力的栋梁之材。知识要点一、一般的心理问题(一)适应问题

从中学进入职业院校后,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需要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新的生活方式、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会使一些学生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感到适应困难,并会由此引发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和生理障碍。

·情绪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厌烦、易激怒、依赖性增强等。

·行为障碍:有的表现为能力抑制,如因学习能力抑制产生学习困难等;有的表现为社会退缩,如逃学、酗酒、泡网吧及夜不归宿等;有的表现为行为倒退,如学习和生活无计划等。

·生理功能障碍:表现为头晕、心悸、腰酸背痛等,但身体检查却无生病迹象。(二)自我意识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相互矛盾的倾向: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分的逆反心理。其中以自卑心理最具代表性。(三)人际交往问题

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职校生会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存在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上的较大差异,他们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且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和正确的交往态度,因此会出现孤独、苦闷、自卑、无助、嫉妒、猜疑等心理体验,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四)学习问题

职业院校学习的主要特点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与中学相比,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职校生由于一时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而会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丧失等问题。

职校生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和考试作弊。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职校生学习的功利性倾向越加严重,在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参加成人高考、升本科等升学考试,有的还要考取英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一系列的从业资格证书,这种超负荷的学习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因而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五)情绪问题

职校生的情绪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一些学生对于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会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也会因一些小的挫折而悲观失望、一蹶不振。这种不稳定的情绪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会引发各类心理问题。(六)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进入青年期,职校生的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对情感有强烈的需求,恋爱与性问题不可回避。但是,在感情问题上,职校生往往会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较大落差而产生失落感。一些学生会出现与异性交往困难,或因失恋、单相思而痛苦等。

由于性知识的缺乏,一些学生会对性冲动的不良反应及性自慰行为产生焦虑和自责,由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七)求职择业问题

求职择业是每个职校生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加重了职校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杠杆,如何规划长远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给学生们带来了困扰和忧虑,使他们感到不安、焦虑、矛盾和彷徨。职校生在这一择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二、心理疾病

所谓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心理疾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

1.应激反应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险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应激事件是指对一般人来说都是相当危险或十分严重的事情,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家人分离、遭受挫折、意外打击、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盗、失火、天灾人祸、战争情境等皆为应激性事件。

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出现在每个人面前,会引起人们的应激反应,即引起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神经过敏、惊慌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厌食、恶心、尿急、颤抖等);更重者出现肢体麻痹、失明,甚至休克或死亡。

2.适应不良反应

适应不良反应由各种精神刺激所引起,持续时间较长。在同样的情景刺激下,有的人很快地适应,有的人慢慢地适应,有的人根本不能适应,造成适应不良。适应不良的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有人以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悲痛、烦恼、焦虑、恐惧等;有的人以行为障碍为主,表现为具有攻击性的反社会行为。(二)轻度心理疾病——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由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其特征为持久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

·心理活动能力减弱: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等。

·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

·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恶梦、早醒等。

·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地躯体不适应感,有慢性疼痛,急性头疼,腰痛,但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

神经症具体包括以下六种病症:(1)神经衰弱:表现为兴奋性增高症状,疲劳过程加速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2)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为主,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3)癔症(歇斯底里):此病起病急,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有感觉和运动机制障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机能失调以及心理异常等,常有抽搐、头痛、胸闷、心烦、委屈、肢体震颤、眨眼、摇头、面肌抽动或运动麻痹等多种不同反应。(4)强迫性神经症: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常出现的强迫观念有:强迫疑虑,强迫回忆、强迫性苦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及强迫意向和动作。具体的强迫性神经症包括强迫意向、强迫洗手、强迫计算、强迫性仪式动作。(5)恐怖症: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常有社交恐怖、旷野恐怖、动物恐怖及疾病恐怖。此外,还有不洁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6)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食欲。通常在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三)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也称为心身障碍,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发病时既有躯体的异常,也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肠溃并气管哮喘、甲亢、糖尿病、月经失调、阳萎、神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四)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所表现的心理疾病

这类疾病又有三种不同类型:(1)大脑机能发育不全时所表现的心理异常。如智力落后、智力迟滞等。(2)大脑器质性病变时出现的心理疾病。如脑震荡、脑挫伤、脑动脉硬化、中毒或毒菌、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脑器质性损害,从而产生智力障碍、遗忘症、人格异常等表现。(3)盲、聋、哑、跛等躯体缺陷所引发的心理异常。(五)重度心理疾病——精神病

精神病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机能的瓦解,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损害,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患者基本个性的改变,并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躁狂抑郁症是以原发性情感情绪障碍为临床表现。躁狂发作期言语明显增多,联想加快,观念飘忽,注意不集中,情绪极端高涨,精力非常充沛,自我评价过高,行为轻率;抑郁发作期言语明显减少,感知迟钝,联想困难,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测试与练习

设计团体合作性活动或分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强化其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并增进班级成员间的交流。

活动步骤如下:

1.以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导入活动的主题“相亲相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存在着关心和爱,生病时的一句问候,伤心时的一句安慰,迷惑时的一个解答,只要我们真心地关心他人,那么别人也会对你敞开心扉。

2.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行分组,每组7~8人,首先练习对他人微笑。微笑时要注视对方的双眼,简单的眼神交流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接下来轮流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简单的口头描述会减少彼此间的陌生感,也可以提升学生在集体中的自我意识。名言警句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奥斯丁

项目二 WHO AM I?——认识自我

寻宝任务一 错误的自我认知——正确的认识自我

案例导入某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陈晨(化名),15岁,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还总想睡觉,放学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勉强完成,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批评,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逐渐恶化,家长在无奈之余找到了心理咨询老师。老师在获得陈晨的信任后了解到,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和老师经常批评他,说他笨的像头猪,久而久之他也觉得自己在读书方面很笨。但是,陈晨在爷爷的影响下写了一手的好字,每次出黑板报他都是一马当先。在心理咨询老师肯定了陈晨的优点之后,他开始滔滔不绝的跟老师聊了起来。从此以后,上课他都会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甚至还就某些问题和老师主动交流。案例解析

陈晨厌学的关键问题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家庭的教育不当及老师的歧视。只要使其重新的认识自我,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就能从根本上克服他的厌学心理。因此,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知识要点一、什么是自我“自我”的概念弗洛伊德在1895年就已提出,但直到1923年,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按照弗洛伊德的陈述,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本我则是原始欲望的自然表现;而超我则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

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自我的职责是在本我与外部现实之间进行调节,对本我的要求进行修改,使之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得到满足。自我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二、自我意识的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及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核心。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它不是单一的心理品质,而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体,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了解自己、感受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文方式进行控制和调节,进而改变和发展自己。(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