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中绘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20:22:17

点击下载

作者:后素

出版社:文化创意事业部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言中绘事

言中绘事试读:

总序

不管哪朝哪代,“文化”总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对待的问题。传统的中国精英阶层喜欢用“史”的方式记述和评判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西方则“发明”出人类学的各种“科学办法”,介入到各个领域展开对文化的观察和分析。无论哪种方式,对文化的呈现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碎片”完成“对他者的理解”,以达到“绕道来理解自我”的目的。这也正是“并行”系列书的缘起。“并行”的关注对象是作为文化重要“生产者”的艺术。在面对这个话题时,我们注意到,除了专业的“艺术家”,还有一个群体也在从事着艺术创造类的活动——民间的“艺人”或“匠人”。“匠人”们的艺术活动似乎更有群众基础,而“艺术家”们却占有更多的学术资源和话语权;前者的创作有更浓的实用气息,杂糅了生存所迫和日常需求,后者则更倾向于进行纯粹的对艺术本身的探索,虽然这常常伴随陷入“亚历山大主义”的危险。一个是“原始”的、民间的,一个是“现代”的、学院的,哪一个才是当下中国的主导文化?两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社会中的

其他

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又对这些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并行”里,我们把民间的艺术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并置,因此系列书涵盖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以对民间艺术大量的田野考察为基础的资料,有对“匠人”们深入访谈所得来的关于他们自己生存状态的口述集结,也有对民间艺术活动产物进行的图像和功能的探究,以此来呈现大众日常生活中构建发展起来的关于某个特定时代或是某个区域的视觉特征和审美趣味;另一部分是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呈现艺术家完整的创作经历。我们希望通过对民间艺术活动和职业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并置、对照,能够找到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的线索。

对艺术领域进行人类学式的研究有很多,艺术人类学的学科也已建立,其中大量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于艺术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做的反思更是难以超越。我们仅希望能在“并行”中对我们所关注的内容进行最大程度上客观的记录和呈现,以此作为未来对艺术与文化分析、讨论的基础。“我所描绘的是完美的经典,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聪明,所以用最原始也是最保险的办法——手工真实描绘。每次面对它们,我都像一个虔诚的建筑测绘员,用制图的方式严格按照描绘对象进行着制作,每一个形状、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都要认真地描绘下来。景物的真实,细节的真实,色彩的真实,面对它们我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只需要做好一个忠诚记录者的本分工作。每次的描绘都好像在和这些景物对话,在听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各自的过去、现在、将来,我忠实地记录着北京老城区这些地标式建筑的身世、典故。这是我与北京老城区的一次对话。”《171601282008故宫角楼》丝网版画 108cmx55cm 2014年

方圆两公里

地安门内大街41号

角楼

景山

北海

什刹海

钟鼓楼

以地安门内大街41号为圆心画一个圆,直径不会超过2000米,这里是我这几年作品所表现的具体景物的范围。我是一个不愿意远走到一个陌生地方寻找内容的人,我只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内容感兴趣,愿意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表现。我的作品大部分内容所表现的都是自己生活周边很近的景物,这或许和我的性格有关,我不善言谈,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和不熟悉的人说些什么,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完全放不开,距离感始终是存在的。而对于生活周边的景物,我熟悉它们、了解它们,天天零距离接触,没有任何的隔阂,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和它们对话、交谈。地安门内大街41号

2004年我结婚后,因为爱人在城里上班又有住房,我就从四环外一下子搬回了地安门内大街41号,和景山一街之隔,位于北京老城区的中心。二十多年,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曾经很熟悉却变得越来越模糊的地方。现在想想这或许就是生活吧,总有些不可预知的事情在等着你,或近或远。

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内大街41号在北京老城区的中心,住在这里每天都和老北京亲密接触着,游走在文物之中,仿佛在历史长河中荡漾,还真有点穿越的感觉。白天这里是全世界游客的聚集地,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英语、法语、德语还有汉语的各种方言,熙熙攘攘、纷繁嘈杂,很热闹,有时候都觉得乱糟糟的。夜里游客们走了,旅游大巴也开走了,这里马上变得安静了,清静了,只有各色灯光映衬着那些精美绝伦的建筑,显得神秘而美妙。我喜欢在北京老城区里漫无目的地溜达,走街串巷。春天刚刚吐绿的柳叶在红墙碧瓦的映衬下是那么得恬淡,胡同里有蝉鸣、蛐蛐声的盛夏是那么得悠扬和漫长,秋天银杏树的黄叶是那么得饱满和耀眼,皑皑白雪下的北京老城区真有回到千年前的穿越感。这是一种享受,看看轮廓或分明或模糊的美好景象,看看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的灯光,看看安静、真实的老北京,面对这些,我静静地欣赏着、倾听着。

当初住在北京老城区的时候因为岁数小,嘻嘻哈哈地成长、快乐地玩耍是主要的事情,所以对身边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再搬回来之后,可能是长大了加上又学了画画,我对什么事情都观察得仔细了,开始敏感了,渐渐地喜欢上了北京老城区的这些景物。从2007年年底开始,我的作品的主体内容就没有离开过我居住的北京老城区。我所描绘的是完美的经典,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聪明,所以用最原始也是最保险的办法——手工真实描绘。每次面对它们,我都是像一个虔诚的建筑测绘员,用制图的方式严格按照描绘对象进行着制作,每一个形状、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都要认真地描绘下来。景物的真实,细节的真实,色彩的真实,面对它们我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只需要做好一个忠诚记录者的工作。每次的描绘都好像在和这些景物对话,在听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各自的过去、现在、将来,我忠实地记录着北京老城区这些地标式建筑的身世、典故。这是我与北京老城区的一次对话。

从2008年开始,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描绘北京老城区的夜景,缘由很多,但现在想想是因为只有在夜晚,没有了白天繁闹的人流、车流,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北京的美好。北京老城区经过这几十年的大拆大建之后早已找不到当年梁思成、陈占祥先生为保卫古城而奔走呼号的北京规划史上著名的“梁陈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中所设计描绘的城市景象了。2001年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而出版的《城记》一书中所记述的梁先生描绘老北京城所独有的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没有了,城市血管一样的胡同、四合院也所剩无几了,自然舒畅的完美天际线不见了。到处是比例关系完全不搭调的火柴盒样式的所谓现代化建筑,强硬地挤占着本来就有限的空间,绝大部分还贴着刺眼的白瓷砖,在阳光下肆无忌惮地把强光反射给你,它们无时无刻地抢在那些老建筑的前面进入你的视野,提醒着你这里是新北京,现代化的北京。白天在北京的老城区里面除了故宫,几乎已经找不到一块可以让眼睛很舒服、很放松的地方,而故宫可是要买票才能看到的地方。

但到了晚上,一切的一切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太阳落山之后,白天刺眼、丑陋的建筑和反光被黑夜用浓浓的重色给揉搓到了一起,不见了,火柴盒式的方块建筑退到了可有可无的深深的黑夜背景之中,而那些白天被挤压而显得有些柔弱、无力的老建筑此时却当仁不让地“站”在前面,成了画面的主角。加上人造灯光的强力介入,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美好景象。

任何在白天看到的丑陋、美好的景物在此时呈现出来的都一个是完整的外轮廓、剪影,哪怕它只是一个几何形、大方块。老北京那些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的轮廓、剪影是无与伦比的,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万春亭、故宫的角楼,还有那些记不住名字的亭台楼阁……它们自身的形状、比例、结构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样的建筑和旁边的城墙、长廊是完美的结合,和周边的树木、山石、水面是更加自然的融合,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在此刻得到了最佳的诠释。角楼

北池子大街与文津街的交汇处,隔着护城河,是故宫的城墙。在高大城墙上面有一座造型玲珑奇特、檐角秀丽别致的建筑——故宫角楼,这是我见过的中国古建筑里最为好看的一个。据说故宫角楼里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皇城外城墙的东西南北角各有一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西北角这座了,因为地势开阔,周边没有现代化建筑的干扰,春夏秋冬,无论早晚都会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聚集于此,各式的“长枪大炮”对准角楼狂拍不止。漫步在护城河边,经常会看到披着婚纱的新人在这里拍摄外景照。《故宫角楼2011.7.27》综合材料 150cmx280cm 2011年《07272011故宫角楼》丝网版画 76cmx43cm 2012年《07272011故宫角楼》 154cmx94cm 丝网版画 2013年景山

我所居住的大院的门牌号码是地安门内大街41号,但大院真正的大门其实是开在了景山后街,这里是北京老城区的正中心。出了大院门过马路左手就是景山。

景山现在是一个公园,每天除了接待川流不息的各国游客,还是住在周围的北京人锻炼身体的一个休闲场所。这里有规模不等的民间合唱团,他们的歌声此起彼伏,还有快板书爱好者的团体,竹板声声很是清脆。景山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景山前街,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它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其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点。景山东西方向山脊上有五峰,每座峰上各有一座小亭,从东向西分别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和富览亭。万春亭位于最高点,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故宫全貌和半个北京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缢死于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如今明思宗殉国碑文还在,只可惜老槐树早已更换了好几次了。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将“万岁山”改称“景山”。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属建筑不仅是一座供游赏的皇家园林,还具有习射、停灵、祭祖、官学、躬耕、戏曲、宗教等多种功能。《景山2008.2.29》 180cmX150cm x3 综合材料 2008年

画画使用的调色盘

印制丝网版画使用的颜料

工作中 制作丝网版 2009年

工作中 2009年

很多时候,人的生活轨迹和事情的改变是完全不可预测和想象的。如果不是当初来到了北京,我现在很可能就是山西稷山县东王村的一个普通农民,种着几亩地,养着几头牛,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1980年10月在我九岁多的时候,父亲把我和姐姐从山西老家接到了北京,这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我接触到了美术,学习了绘画和版画,成了一个画画的人。

与妹妹在颐和园写生(1978年)北海

我第一次对这里有印象是因为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著名歌曲,里面唱的“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指的就是北海。

北海现在也是一个公园,除了聚集着合唱团,还有大规模的健美操队伍;在五龙亭里面还有朗诵团体,他们朗诵评书、诗歌,铿锵有力。北海位于故宫和景山的西北侧,是世界上现存的建园时间最早的皇家宫苑。北海以琼华岛为主体,在岛的顶端建有标志性建筑永安寺白塔,与南岸的团城、北岸的宫苑群遥相呼应,相互借景,并构成园林的南北中轴线。北海的水域占据了全园一半以上的面积。太液池中有琼华、团城和犀山台三岛,分别象征着蓬莱、瀛洲和方丈,体现了对蓬莱仙境的追求。北海是一座纯粹的人工园林,布局以水为主体,在太液池中布置岛屿,用桥与岸边相连。太液池的池水原经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积水潭。北海的宗教色彩十分浓厚,不仅琼华岛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东岸还有阐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它四周水里的锦鲤特别多)、五龙亭、龙王庙、先蚕坛(嫔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等佛教、道教建筑。北海里的濠濮间小巧玲珑,水榭楼台别有洞天,很有江南园林的味道,夏天在这里纳凉特别舒服。《北海2008.3.18》 200cmx300cm 综合材料 2008年《北海2010.7.13》丝网版画 62cmx56.5cm 2011年什刹海

从景山后街出发,向北走10分钟,过了地安门路口,就到了什刹海。什刹海由三个相连的湖组成,分别是什刹前海、什刹西海、什刹后海,旧时俗称“河沿”。什刹海也称“十刹海”,因为周边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从清代起,这里就是著名的游乐消夏之地,燕京八景的“银锭观山”就在什刹西海与后海之间。什刹海水域面积约为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最大的开放式水域。它的周边还保留着大量的胡同和四合院,也是最具北京老城特色的地方,那里有大、小金丝胡同、南官房胡同、鸦儿胡同、前井胡同、千竿胡同、百米斜街、烟袋斜街等等。漫步在这些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胡同里,间或碰到槐树下穿着拖鞋手摇蒲扇下象棋的、拎着铁通倒垃圾的人,可以看到阳光下晒着花花绿绿的被褥、院门口摆着黢黑的蜂窝煤,听着院子里飘出来字正腔圆的评书,还有几十辆人力三轮车拉着肤色各异的人穿梭而过,这时我们才能体会到老北京的味道。现在的什刹海和旁边的钟楼、鼓楼、南锣鼓巷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片特色街区,是北京市内著名的餐饮、休闲、游乐场所。夜晚的什刹海灯红酒绿、人流如织,比白天热闹了许多。《什刹海2007.11.22》

200cmx100cm x3 综合材料 2008年《什刹海2009.8.13》

82cmx62cm 丝网版画 2011年钟鼓楼

从什刹前海旁边的烟袋斜街向东出来,就是北京城中轴线上最北端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和钟楼了。钟楼和鼓楼是北京城最高的古建筑之一。根据明清规制,钟鼓楼每天两次鸣钟,寅时的称为“亮更”,戌时的称为“定更”。戌时开始在每个更次击鼓,直到第二天寅时。这被称作“晨钟暮鼓”。鼓楼前方在元代时是北京城重要的商业区,根据古代都城“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制,鼓楼正处在皇城之后,而且附近多有权贵宅第,不远处的积水潭和什刹海也都是商贾云集之所,因此带动了鼓楼前商业的发展,成为北京城北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据说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每年正月初一、十五还有鼓楼庙会,很是热闹,可惜我没有赶上,要不然也不用大老远去地坛人山人海地挤着逛庙会了。

电路板城市

《景山后街丁字路口2009.1.16》140cmx120cm 综合材料 2011年

数字是严谨的、理性的科学元素,尤其是后来全世界通用的0〜9的阿拉伯数字,是所有工业成就的基础元素,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任何现代化产品无一不是通过运用这些数字的各种复杂运算而带来的。电路板,严格说应该是电路板维修图,是我家上个世纪80年代买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牡丹牌)时厂家随机附带的,是供工人在维修查验电路元器件时使用的图纸。电路板,一种典型的工业产品,所有的工业电子产品都有它的存在,它是所有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其产生的真正历史不过七八十年。20世纪初,人们为了简化电子机器的制作、减少电子零件间的配线、降低制作成本等,开始研究以印制的方式取代配线的方法。三十年间,不断有工程师提出在绝缘的基板上加以金属导体作配线。而最成功的是1925年,美国的Charles Ducas在绝缘的基板上印制出线路图案,再以电镀的方式,成功建立导体作配线。直至1936年,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在英国发表了箔膜技术,他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制电路板;而在日本,宫本喜之助以喷附配线法成功申请了专利。而这两者中,保罗·爱斯勒的方法与现今的印制电路板最为相似,这类做法称为减去法,是把不需要的金属除去;而Charles Ducas、宫本喜之助的做法是只加上所需的配线,称为加成法。(引自维基百科网络版)

第一眼看到电路板,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各种数字和符号,尤其是数字无处不在,有多有少,或横或竖,它可能代表某个元器件的数量或者功率、电压。我不懂得这些高科技,只是从一个画画人的视角来观看它:虽然上面标明了许许多多具体的数字,还有很多的符号、线条,组合在一起有一种秩序的美感,自从第一次看到它就觉得特别好看,错落有致,疏密有度,很像一个小区的平面图或者城市缩略地图。

记得我是在2006年有一次逛地安门新华书店时偶然看到一种北京地图,上面所标注的大街小巷比之前看到的那些普通地图要详尽得多。那些熟悉的密密麻麻的街巷、胡同、建筑的名字,所记载的正是老北京刚刚解放,还没时间进行任何大拆大建时的真实面貌,是梁思成先生为之骄傲的老北京城。文字是记录人类文明的载体,我们通过文字去了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中国文字,尤其是汉字,从甲骨文始就一直不曾中断过,它记录着中国过往数千年的种种兴衰、动荡和变化。我的作品中不断地出现的数字和文字,叠压、交错、交融,是现代化的工业文明与历史文化的不断对话,是理性与感性的不断对话,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真实写照,也是现代北京的一个真实写照。

当北京老城区具体的景物与层层叠印的工业化典型符号电路板、沧桑历史的老地图共存于一个画面时,当老北京写实的景物与工业质感很强的丝网印制方式结合在一起时,不确定性产生了,有时甚至是迷幻。真实、具象的景物变得模糊了,它们似是而非,若隐若现,同时电路板上的数字符号、老地图上的文字也柔和了许多。我喜欢丝网的间接性和由此带来的这种工业质感,使用这种工业感很强的制作方式与我所描绘的北京老城区那些景物产生了一种碰撞与冲突,工业文化与古代文明的碰撞,现代化进行时与历史文明过去时的冲突。我将北京老城区和工业化符号的电路板邀请到了一起,共同进行着第三次对话。也许是各说各话,也许是共同发声,或许是纷杂的噪音,或许是美妙的和声,这种对话是不确定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