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落榜青年的奋斗(古代版人生励志指南,倾情讲述怎样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 时光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好才子,请相信,你的努力终将战胜这残酷科举 )(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6:40:22

点击下载

作者:岳朗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代落榜青年的奋斗(古代版人生励志指南,倾情讲述怎样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 时光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好才子,请相信,你的努力终将战胜这残酷科举 )

古代落榜青年的奋斗(古代版人生励志指南,倾情讲述怎样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 时光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好才子,请相信,你的努力终将战胜这残酷科举 )试读:

序言

这里有两份名单。

一份如下:孙伏伽、颜康成、宋守节、弓嗣初、郑益、许且、程行谋、王阅、刘单、赵岳、羊袭吉、杨护、张式、杨凭、丁泽、黎逢、王储、魏弘简、崔元翰、郑全济、张正甫、牛锡庶、卢顼、尹枢、贾棱、苑论……

另一份如下:孟浩然、杜甫、张继、韩愈、黄巢、陆游、柳永、姜夔、王冕、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徐霞客、冯梦龙、李时珍、蒲松龄、左宗棠……

看完之后,读者也许不知道这两份名单的来历吧。

也许,第一份名单我们都很陌生,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我们几乎个个都熟知,因为他们无不是各自领域的翘楚。其实,第一份是唐朝历届状元名单(不完全统计),而第二份则是各朝的落榜生不完全名单,上面之人无一例外都曾惨然落榜。允许你惊讶,但请千万不要怀疑,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而且,第一份名单中的崔元翰,当年更是相当了得,他可是“三元及第”。三元,是指他曾经考过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连续考中三个第一名,在古代依次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由此得名。

这样的“三元及第”,在整个古代科考中,据说仅仅出现过十几位,难得至极。

然而,这些曾经的高才生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他们是哪个时代的人,曾经做过什么,留下过什么作品,几乎没人知道。

而第二份名单,他们的大名几乎是如雷贯耳,甚至今天他们还被世人挂在嘴边。对他们的生平与成就,我们大都了解得很清楚。

当然,本书的观点并非认为考中状元的籍籍无名,而考不上的流传千古,更不是说即使考不上也会流传千古,那样太鸡汤、太成功学。不能简单地将考上或考不上状元与青史留名等同起来,再蛮横地把青史留名和成功等同起来。

本书要强调的观点是:即使一次两次,甚至几十次科考失败,人生也没有被设定。

在当时,他们是一群落榜生,不折不扣的考场失意人,曾被历史打为不及格,但是他们个个最终却值得历史铭刻。这正是让人惊讶的地方。

他们都是在科举考试中失败过的落榜生,跟今天高考落榜有些相仿。

不过,如果将古代的科举考试比作今天的高考,这并不严谨。其实,古代科举考试相当于当今的高考、公务员考试以及国家干部招聘考试的三合一。一旦通过就有当官的资格,可以进入公务员行列。

在古代,金榜题名,当然是高兴的事儿;名落孙山,没有人不郁闷。灰心的人有之,放弃的人有之,遁世隐居的人有之,自暴自弃的人有之,甚至反政府的人也有之。

总之,有中榜,就有落榜。几家欢乐几家愁,从古如斯。

当然,每个落榜生落榜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最离奇的一次当属唐朝的一篇“零分作文”。考生名叫祖咏。这场作文题目是《终南山望余雪》,要求是写一首六韵古体诗,字数规定为60字,不能多,也不能少。

这位考生一看题目,诗兴大发,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于是,他乐滋滋地当场第一个交卷。

然而,自我感觉良好,并不代表主考官认可。主考官一看,问怎么才写了三分之一,这不是没写完吗?考生祖咏回答说,我要表达的已经完全表达清楚,不用再浪费笔墨了。

这也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极简主义”吧。

但是主考官并不买账,在他看来,作文字数远远不足,没按要求来,完全不合格。最后,祖咏的这篇作文得了“鸭蛋”。

结果可想而知,祖咏不得不落榜而归。但是,他的这篇落榜作文却流传千古,传诵至今。

到了晚唐,还有另一位考生,名叫高蟾。据说他是个科考“专业户”,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一次又一次落第,也许别人会消极悲观,甚至一蹶不振,但这位考生没有。他很自信,不但相信自己的实力,更加相信自己的前途。因而,他给当时一位姓高的副部长寄了一首诗——《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天上碧桃,日边红杏,很明显,是暗喻那些有背景的人,因而得以青云直上、金榜题名,但他不屑。这位考生将自己比作清高的芙蓉,不染尘埃,与碧桃、红杏相比,两者的品格堪称天壤之别。

芙蓉没有盛开,是因为东风未至,我并不会抱怨。

落榜生高蟾用这首诗表现了自己的不凡人格。也因此,这首诗很快在当时就赢得了诗坛许多名家的赞赏。

而据说,在下一次科考中,高蟾果然金榜题名。

所以,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就像当今的高考、公务员考试以及国家干部招聘考试,见证了无数考生的命运,或者曲折坎坷,或者一帆风顺。

但是,曾经的各种不幸和坎坷,却似乎更能让人生显得丰满,而不是直线般的单调。岳朗2016年12月1日

唐朝篇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史上最会“炒作”的考生

时代:初唐

落榜:1次

职业:麟台正字、右拾遗

成就:“诗骨”、初唐诗坛先驱

公元680年,京城长安,秋风瑟瑟。

一个聪颖过人、抱负不凡的年轻人信心满满地参加科举考试之后,竟意外落榜了。他叫陈子昂。

这是一名豪放不羁的青年学子,更是一位极为自负的高才生。他的才情、秉性,仅仅从他那首旷古绝今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就可以完全看出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小诗貌似简短,寥寥二十几个字,严格来说既非绝句,更非律诗,也算不上是词,但这不妨碍这首小诗的伟大,它是一首包举宇内、横扫六合的雄浑之作。

这首诗表面上不无伤感之意,似乎在感伤自己的寂寞,但这绝非平凡人的那种寂寞,而是一种“高处不胜寒”式的寂寞。由此也可看出,陈子昂这个人,胸中郁结着一种抚今追昔、睥睨一切、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寂寞。

这种气格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除非是天才。

的确,从他的人生经历就可以发现,从一开始,陈子昂就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胸怀浩然之气的侠士。

在这里,需要说一下当时那个时代的特征。

唐朝既是一个热衷文学的国度,同时又是一个崇尚侠客的朝代。尤其是长安古城,更是游侠遍地、英雄辈出。而陈子昂,就是一位沐浴着时代风气的佼佼者。

根据史书记载,陈子昂这位四川才子,从小并不怎么喜欢读书识字,却格外崇拜古今侠客,任性纵气,喜欢四处游荡,替人打抱不平,慷慨散财,济危救困。当然,我们的陈少侠首先是位富家子弟,有的是宽绰的资本,不愁花。这个前提得在此说一下。

当然,如果一直这样不读书,这样的陈子昂就不会有什么长进,也不会有远大的前途,后来的人生更不会有什么出彩之处。幸运的是,就在一个青年成长、定格的关键时期,陈子昂开始反省了。他放眼四海,头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及时地悬崖勒马,从而没有一直沉沦下去。

十八岁那年,陈子昂开始发奋读书,他不再四处游荡,不再凭着自己的那颗热气腾腾的熊胆继续混日子了,而是回归“时代潮流”——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盆地太狭小封闭了,憋得慌,长安城才是自己未来的人生舞台,他开始这么认为。

不过,陈子昂的科考之路有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就是读书太晚了。相比众多从四五岁就开始摇头晃脑啃书本的学子们,陈子昂的起点原本就已经晚了好些年,因而他不仅需要疯狂地补课,还需要有超人一等的悟性,这样才能弥补自己早年缺失的读书岁月。

幸好,陈子昂这两点都具备。

才埋头苦读了几年,急不可待的陈子昂就雄心勃勃,自觉已是成竹在胸,并表示不应当再虚度光阴,像其他学子一样苦熬寒窗十年。于是,他背上行囊,孤身一人风尘仆仆赶到了首都长安。

这是外省高才生陈子昂第一次进京。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虽然人生地不熟,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可投靠,但陈子昂却并没有感到忧愁或者彷徨,他卓有远见地认识到:长安城,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他怀揣的那份梦想,将在此展翅高飞。

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恰好临近。那会儿,大唐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是吏部考功员外郎,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事部人事司司长担任主考官。

其实,科举考试并非简单地只要通过考试就行。初唐的考试制度并不完善,还具有南北朝推荐制度的“后遗症”。因此,要想金榜题名、考中进士,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老老实实地考试,凭借自己的实力拿到高分,并要能得到某位官场贵人的举荐;另一种就是单纯地走关系,让京城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腕人物作为推荐人,不论是政界的,还是其他社会名流都可以,这样就可以绕过考试途径,直接担任官职,进入公务员行列。

当然,陈子昂并没有通过走关系。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陈子昂太高傲了,他不屑于走关系、靠别人的推荐获得官职。

公元682年,心高气傲的陈子昂老老实实地参加了考试。

其实,古代的考试不太复杂,比较单一,基本考的就是单科,不像我们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既要考行政基础,又要考申论;也不像高考,除了语文,还要考外语,尤其还要考数理化、地史政。唐朝考试通常分两种,一是明经,一是进士科,但主要考的还是进士科。而进士科考的就是作文,不是诗就是文章。

对于陈子昂而言,作文基本上就是小菜一碟,他大步流星地踏进考场。

一进考场,坐在座位上,想到自己的鸿鹄之志就要在这里实现了,陈子昂不由得激动万分。激动归激动,他没慌张,也没怯场,没有丧失考场上应有的沉着、淡定和从容。然后他无暇四顾,提笔埋头就写,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再看看其他考生,有的人还在绞尽脑汁地埋头苦思;有的人一边蘸着墨汁提笔,一边苦思冥想;还有的家伙干脆在昏昏沉沉地打盹。

陈子昂轻蔑地笑了笑,信心百倍地交了试卷。

出了考场,剩下的就是等待结果了,等待那个让每位考生激动的时刻。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放榜那天,陈子昂从榜首第一名看起,一直看到榜尾,却始终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陈子昂先是意外,而后失望至极,甚至有些愤愤不平,自己怎么会落榜呢?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啊!

然而事实是,一个天纵之才,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落榜了。

这对向来高傲的陈子昂来说,不啻为一次重磅打击。许多人遇到这种事,难免会灰心丧气、低落消沉,甚至想靠酒精来逃避现实。但是,陈子昂太高傲了,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对自己的做法有些怀疑了。

他是一个善于发现新途径的年轻人,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放榜之后,众多落榜的考生纷纷选择打道回府,回到家乡继续埋头苦读,而陈子昂没有。

他选择一个人留在陌生的长安城。首都的消费水平虽高,但他作为富家子弟,不愁盘缠。

这是他的资本。

在京城里,陈子昂积极备考,但他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式地苦读。这是他与众不同之处。他这种外向豪放型的人,自然少不了结交朋友,所以他在京城里经常干的事,就是四处闲逛,饱览京城风物,以便随时发现可结交的朋友。

就这样,一个轰动京城、震撼历史的插曲在此发生了。

某天,陈子昂在街上溜达,不知不觉就转到了东市上,这是个热闹的集市,陈子昂走着走着,无意间看到一个老头在角落里高声叫卖。他好奇地走近,发现那个老头卖的不是寻常事物,而是一件宝贝——价值连城的西域胡琴。

老头其貌不扬,胃口却不小,毫不客气地开价一百万钱。

当时,整个中原的汉人平日里大多弹奏的是七弦古琴,而胡琴来自遥远的西域,没几个人见过这种稀罕玩意儿,自然感到好奇。然而,因为对方开出天价,所以并没有人愿意掏腰包,不过前来围观的人却络绎不绝,很快就围了一大圈,将那个老头围在了中央。

虽然不时有高官、富商上前询问,但是他们并不识得这么个新奇玩意儿。因为无法证明这把胡琴的价值,这些人不敢贸然出手。

见此情形,旁边的陈子昂托着下巴冷静地盯了好一会儿。这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极妙的点子。只见他立即从人群中走出来,对胡琴的木材、琴弦以及音质一概不问,上前就跟卖主宣称,自己要买下这把琴,而且表示决不还价。同时,他高声吩咐自己的仆人叫辆车去拉钱来。

现场立即一片哗然。

一个貌不惊人的青年,竟然这么慷慨,肯花高价买下这么个优劣难辨的玩意儿,莫不是他的弹奏技术很高超?正当众人疑惑之际,陈子昂站在人群中央,高调宣称:在下对这种胡琴向来很有研究,而且擅长演奏,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明天不妨前来敝舍,我将为诸位演奏一番。

陈子昂的住处在长安街宣阳坊。

第二天一大早,宣阳坊的一所住宅门前就等候了许多人,后面络绎不绝地还来了大约好几百人。

这时,陈子昂慢悠悠地捧着那把胡琴出门,站在人群中央。大家都将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正要竖耳聆听他的琴技呢,没想到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

陈子昂环顾周围,突然高举起那把价值百万的胡琴,然后往地上一摔。不用问,一百万打水漂了,那把胡琴被摔了个稀巴烂。

周围的人大吃一惊,还以为这个小伙子犯了什么神经病。

正当大家大惑不解、议论纷纷时,陈子昂开口了,高声宣称:“其实,这把琴对我而言一文不值,而我的诗文却价值百万。在下并不会弹奏胡琴,这是卑贱的乐工的职业,我怎么会花心思在这上面呢?我最擅长的是作诗写文,想必长安城没有第二个人能超过我。而对于这点,大家一无所知,就像那把胡琴一样,大家并不知道它的价值,今天我想让大家见识一下鄙生的诗文!”

于是,陈子昂就将自己往日的诗稿免费分发给大家,人手一份,领完为止。人群中鱼龙混杂,但总有一些识货者。一些文人学士读后,果然赞不绝口。这招的确很高,一位外地青年对价值百万的胡琴弃如敝屣,这种行径自然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没过多久,陈子昂的大名就传遍了京城。

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前提,陈子昂的诗文确实不赖。

由此,陈子昂的诗名和人气在长安城日益蹿升,他一介外省书生,毫无背景,竟很快成了长安城的焦点人物。许多高官显贵、文坛名流纷纷以结识这位青年才俊为荣,时常邀请、拜访他,跟他结交、切磋。甚至,后来连当时的建安王武攸宜都很欣赏他,还聘他担任自己的书记员。

不过,陈子昂不大乐意做这份差事,没干多久,他就递了一份辞职书,同时打算回老家看望父母。临行之前,长安的朋友为他送行,他于是写了这首送别诗: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山水一为别,欢娱复几年。离亭暗风雨,征路入云烟。还因北山径,归守东陂田。

诗中明显没有摆脱落榜之后的那份失意,表达了自己的漂泊之苦,希望能隐居乡下去种田。但这仅仅是一时的念头而已,他并没有变得低沉。事实上,陈子昂回到家乡,并没有真的去种田,而是跟从一位高僧游历名山,一边赏美景,一边学习神仙之术,修身养性。

当然,陈子昂并不是跟着老和尚出家,而是为了放松身心,他远大的抱负依然潜伏在内心深处。

三年之后,下一轮的科举考试开始了,陈子昂再次来到熟悉的京城,踏进了考场。

不过,这次与上次不同,陈子昂早已名扬京师,他的个人才华也已经获得各界认可,而且还得到了一些贵人的推荐和帮助。

有了“双重保险”,不用猜,这次科考陈子昂定是一帆风顺。果然,在放榜那天,他不但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顺利地成为新科进士。这年他才二十四岁。

顺理成章,陈子昂戴上了乌纱帽。

从此,他进入了中央机构,先后在朝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职。不过,担任公务员的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在业余时间,他始终用诗歌抒发自己理想和胸怀,一洗前代南北朝诗坛中遗留下的呛人的胭脂气。

最终,凭借自己的实力与那场“炒作”,陈子昂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他也在诗坛上树立了一种豪迈的风骨——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他也因此被后世誉为“诗骨”。

果真,千百年来,当他站在幽州台上,那样的身影之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有才华就要善于表现,千万不要掖着藏着,任何机会、策略都大可一试。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身居名流的资深隐士

时代:盛唐

落榜:1次

职业:布衣、隐士

成就:著名诗人、“田园诗派”宗师

东晋时期出了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诗人陶渊明,而到了唐朝,另一位卓越的田园隐逸派诗人诞生了,他就是孟浩然。

他跟王维齐名,却被另一位天才诗人尊崇有加,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位天才叫李白。李白很早就对孟浩然的大名如雷贯耳,曾由衷地敬服孟夫子(非孟子)的才华与高尚人格,而不是恭维,这里有诗为证——《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可以看出,李白几乎就是孟夫子的铁杆粉丝,以仰望的姿态,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在李白眼里,孟浩然就是一位风流才子,当然此风流非彼风流,而是潇洒之意。

确实,孟浩然是一位潇洒的诗人。

当然,孟浩然本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做隐士,也不是看不起当官,更不是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而是他太清高了。清高的人往往被上司厌弃,所以孟浩然的结局跟这点有莫大关系。

需要提及的是,孟浩然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孟子的第33代孙。作为圣人的后代,这点也许让孟浩然不无清高的资本。

还有一点,孟浩然与众多考生不同,他年轻时一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四十岁之前,孟浩然一直待在老家湖北襄阳,侍奉双亲。由于遵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教条,他始终没有远离家乡,就乖乖地守在父母身边。

在老家期间,孟浩然唯一的兴趣就是作诗饮酒。因而四十年来,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作。比如著名的《春晓》,就是他早年在家乡写的,这首诗至今家喻户晓,就连上幼儿园的小孩都会背诵。

等到孟浩然为二老送终后,这位隐居已久的诗人这才正式出山,来到京城长安,加入科考大潮里,寻求个人功名。

四十岁都中年了,还参加科举考试,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在唐朝,四五十岁应举的大有人在。因为当时进士科实在太难考了,当时流传这么一句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明经考的是四书五经的背诵,而进士则考的是个人才华。前者像是填空题,后者像是作文题。所以这句俗话意思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都算是老了,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是年轻的了。可见五六十岁考进士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孟浩然四十岁考进士一点也不算晚。

不过,进士也是出了名的难考,所以孟浩然尽管写了那么多年诗,却并没有那么好运气,能一举中第。由于不清楚京城科举制度,第一次他就败北了。

落榜,没有人会高兴,孟浩然自然失落不小。

不过相对于其他落榜生,孟浩然还是淡定多了,因为他的才华仍然在京城这片天地里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这多少令他内心感到些许安慰。

凭着才气与那份潇洒,尽管来到首都没多久,孟浩然这个外省才子就受到许多人的追捧,除了李白,跟他最要好的就是王维了,甚至连堂堂宰相张九龄都经常把他奉为座上宾。

据说,有一次,官方曾邀请孟浩然来太学(即古代官方贵族大学)做演讲,孟浩然欣然前来。在现场,孟浩然被请求赋诗几首。他毫不推辞,即兴发挥,面对贵族公卿,孟浩然慷慨赋诗。作品一出来,当即引起一片轰动,在座的无不为他的才华倾倒,纷纷搁笔,再也没人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了。

自此,孟浩然的诗名更加远扬,甚至都传到了皇宫里,连皇帝都读过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等名作。

看来,孟浩然似乎是一只“潜力股”,能让当时最高领导都对他刮目相看,那么他的前途应该不用太担忧,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然而,一件意外之事却不幸断送了孟夫子的政治前程,甚至连科举考试的资格都丧失了。

这件事就发生在诗人王维的府上。

王维比孟浩然小,但是,这时王维已经高中进士,成为一名京官了,而孟浩然仍然是一介平民布衣。至于王维,他的科考非常顺利,完全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当年,王维拿着自己的诗卷积极地寻找门路,走关系,拉人脉,并且找到了最大牌的靠山——玉真公主。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不但写得一首好诗,而且善于绘画,同时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无疑,这些都是王维最好的无形资本。

王维的好友当中有一位皇亲国戚,那就是岐王李范——皇帝李隆基的弟弟。此人爱好文艺,喜欢将一批文艺青年拉拢进自己的阵营,王维就是其中一员。

在参加科考之前,有个叫张九皋的书生找过玉真公主,打通关节,公主亲自给考官写过一封信,打算将张九皋内定为这次科考的状元。

这个消息被王维听说后,他大为着急,觉得不能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人,便急忙找岐王李范,让他想办法,看能不能让公主也给自己通个关系。

岐王不愧是王维的铁哥们儿,满口答应,并且给王维出了个点子:让他准备好十首诗和一首琵琶曲,五天后来岐王府。因为玉真公主喜欢琵琶。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王维抱着琵琶来到岐王府。在岐王的安排下,王维弹了一首琵琶曲,玉真公主听了之后,激动之余,大为赞赏,便问这是什么曲子。

王维回答说,《郁轮袍》。

这时,岐王连忙让王维呈上自己的诗稿,公主阅览之下,更是由衷地佩服。于是,在岐王的推荐下,玉真公主将状元的头衔给位王维了。

就这样,这届的科举考试,王维一举高中,成为进士榜上的头名状元,官拜太乐丞。

相比之下,一把年纪的孟浩然则开始转入暮年,依然是布衣行头。不过,已为显贵的王维仍然十分敬佩孟浩然的人品与诗才,不时邀他来自己的府上,饮酒赋诗。

意外的事件就发生在这样的一天。

孟浩然在王维府上做客,正谈得兴起。突然,外面传来“皇帝驾到——”的声音。唐玄宗也是个文艺青年,无聊时喜欢与京城里的一些大才子交流切磋,所以不时地来王维这里私聊。不过,按照规定,平民百姓没资格面见九五之尊,孟浩然听闻皇帝来了大为吃惊,身为一介布衣的他赶紧躲了起来。

等到王维参见唐玄宗,两个人开始谈天说地,也说到文艺。王维就故意说起孟浩然的诗作,唐玄宗一听也来劲了,因为唐玄宗也曾读过孟浩然的诗,言谈间不无赞赏之意。

于是,王维就故意拐了个弯子,暗示皇帝要不要亲眼见见这位才子啊。

唐玄宗急切地表示,朕何曾不想啊,只是此人好像老喜欢隐居,二十年来一直不来京城应举,难得见一面啊。

王维一听这话,立即将孟浩然请出来,让他拜见皇帝。

孟浩然是诚惶诚恐,唐玄宗是惊喜不迭。

既然唐玄宗早就爱慕孟浩然的诗作,少不了问他有什么新作,让自己拜读拜读。孟浩然连称不敢,但还是急忙将自己的一些诗稿呈了上来。

一边王维更是心花怒放,心想,这要是哪首诗被看中了,皇帝一高兴,随便赏个什么官,这不比科举考试来得快么,自己的朋友不就从此发达了?

然而恰恰相反,这个本该幸运的时机,却发生了不幸的事。

就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里,唐玄宗偏偏读到了其中这首《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是孟浩然落榜之后写的一首发牢骚的作品,打算年底回老家,学陶渊明那样“种豆南山下”,归隐田园。

更不幸的是,唐玄宗偏偏读到了其中这句“不才明主弃”,立马晴转多云,龙颜大怒,反问道:“你自己整天宅在老家,不来考试求官,而朕也未曾抛弃过你,甚至还一直希望你能入朝为官、为国效力,没想到你今天却这般诬赖我?”

这场邂逅,君臣间大为扫兴,唐玄宗拂袖而去,孟浩然满脸羞愧。

领导一句话,孟浩然从此就断送了官运。

于是,孟浩然也不再留恋京城了,第二天就骑马登程,返回自己的家乡襄阳,从此隐居在鹿门山一带,很少入世。

一个地方待得过久,也会穷极无聊,孟浩然坐不住了,只好一个人去江南漫游,在吴越一带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之后,公元735年,襄州刺史韩朝宗派人求见,准备接孟浩然前往京城。原来,韩朝宗是孟浩然的朋友,曾与孟浩然约定一块去京城长安,并保证为孟浩然做宣传,在朝堂上推荐他。但是这时的孟浩然已经心灰意懒了,视一切皆为浮云,因而做了一回“小人”,到期爽约没有去长安。

不过,孟浩然始终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也许是他后悔了自己之前的那个决定,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公元737年,荆州长史张九龄将孟浩然召进自己的幕府,做自己的书记官。

早在公元733年,孟浩然曾给当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写了一封书信,信里没多说废话,只有一首五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写得很隐晦,这是清高之人喜欢的做事风格。表面上诗中写的是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实则是以象征的意味,暗示张丞相能提拔一下自己,好让自己不再做个有心无力的旁观者。

这封信送达了。但孟浩然当时因诗惹怒唐玄宗,放归襄阳。因而,张九龄也不敢再举荐孟浩然。

几年后,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于是他将孟浩然召进幕府。但是,真正当上公务员的诗人并不自在,他已经习惯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一进入制度体系中,他失望了。

于是,在张九龄手下没干多久,孟浩然就厌倦了,他歉意地交了辞职书,回到了自己的隐居之地鹿门山。

在这里,他继续写下了一些隐逸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首诗貌似七言律诗,其实是一首古体诗。黄昏时分,山上的寺院鸣响了钟声,码头喧哗,而诗人返回鹿门。长长的小径落满了松子,寂静无声,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只有他在享受着这一切。诗中的那份幽谧、幽雅、幽逸,让人向往,它展现了一位隐士的浪漫生活。

在孟浩然之后,山水田园诗派蔚然成风,影响了不少后世诗人。据说在他死后不到十年,人们就编订了他的诗集,并上交给国家图书馆——秘府,珍存起来。

其实,对于孟浩然而言,他的仕途之路并不如意,但他也并不倾心官场,而是更希望过着隐逸的生活。最终,他以自己的才华让自己过着充满诗意的生活。

那么,除了诗意的人生,还有什么更为重要呢?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笔赢得“诗圣”桂冠

时代:盛唐

职位: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落榜:2次

成就:“诗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历史似乎也非常巧合。

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偏偏邂逅了另一位同样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气质与风格完全相悖的两个人竟会相见恨晚,结成莫逆之交,这几乎就是一场奇迹。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李杜”。两个人相差十多岁,杜甫算是小弟。

其中的细节是,杜甫刚好是第一次落榜,然后一不小心就撞上了当时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个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之后便一见如故。

不过,当年相识之际,李太白的才华已经名闻九州,而且还曾受到皇帝的赏识,被破例提拔为文学顾问,而杜甫还处在奔走求食的阶段。

这是杜甫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其实,在大唐年间,甚至在十世纪之前,杜甫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也没那么高的诗坛地位,“诗圣”的桂冠还没落在他的头顶上。

他籍籍无名、科场失意、落魄不堪,总之生活潦倒。据说,他晚年没有住房,居无定所,加上一次发洪水,杜甫只好把一叶扁舟当作自己的移动房屋,整天漂在河上,得以遮风避雨,但食不果腹,一直饿了七八天。最后幸而得到一位官员朋友的周济,谁知我们这位诗人的确饿慌了,见到食物就放开胃口,大嚼起来,不加收敛,谁知最后竟然因消化不良,撑死了。

总之,这个八卦流传广泛,可见杜甫的境遇悲惨。

杜甫的家境其实并不是很差,他爷爷曾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跻身核心权力圈,并且是当时的诗坛领袖,他老爹也好歹当过参谋长和县令,因此他们家属于小公务员家庭。所以,根据当时制度,杜甫作为后代,享有不纳税、不服兵役的特权。

据说,杜甫自小就聪明,七岁开始作诗,十五岁就在河南家乡小有名气,但是之后的几年他没有去京城参加科举,而是跟随父辈漫游名山大川。似乎唐朝流行少年旅行的风气,总之,许多诗人都喜欢不工作,四处漫游。至少李白与杜甫都有这个共同特点。

杜甫先是游历了山西一带,接着,在江浙一带游历了长达四五年之久。也许,漫游久了,流浪的野心也就渐渐该收了。于是,公元735年,杜甫从江浙折到东都洛阳,打算在这里参加科举考试。

顺便说一下,唐朝有两个首都,一个是西京长安,一个是东京洛阳,不过以长安为主。洛阳之所以成为东都,源于隋朝。当年隋炀帝杨广为了便于游览,在洛阳另修建了一座皇宫,迁都洛阳,但是长安也没作废,两座首都并存。又因为长安在西,洛阳在东,因而,长安被称为西都,洛阳被称为东都。

在东都洛阳,杜甫第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这年他24岁。

为什么杜甫选择在洛阳参加科考,而不是长安,这也许跟考试时间临近有关。长安与洛阳两地可能是同时举行考试,而杜甫先到达洛阳,再去长安赶考估计就来不及了。

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面对命题作文,年轻气盛的杜甫成竹在胸,凭借着胸中那份无可匹敌的才气,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杜甫信心十足地交卷了。没想到,最终却凄凄惨惨地收场了。

尽管杜甫的作文水平不赖,但是有一个致命硬伤,就是不合时宜。文章语言生动,辞藻华丽,但是思想内容却与时代格格不入,于是很不幸,作为官员子弟的杜甫首战即败,黯然落榜了。

接下来,科举败北的杜甫该如何选择呢?

也许,许多落榜生会选择立即回家复读,继续备战,为下一轮科举考试做准备。但是杜甫似乎不大在乎这次落榜,他依然选择了游荡。

他的旅行之路还没终止。

这次他的漫游目的地是齐赵一带,也就是山东、河北一带。当他来到山东时,注定他要登上五岳之首——东岳泰山,也注定了他要写下一首震古烁今的诗篇来。于是,具有恢宏之气的《望岳》诞生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也是杜甫落榜后写的第一首诗,算是他的落榜诗吧。不过,诗中没有表现出灰心丧气的消极,而是展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胸藏层云,眼含飞鸟,居高临下,一览天下,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脚下,他相信,自己的人生终将达到这样的高度!

可见,杜甫是一位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始终是昂扬向上的,即使处在人生的低谷。在齐赵一带游历了一年多,杜甫取道返回,再次来到东都洛阳。

就在洛阳城,一场伟大的邂逅发生了。

两位大诗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居然一见交心,甚至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知道他们是在哪家酒馆相识的,或者是在哪条街道上碰上的,但是他们却在一面之后,莫逆于心,从此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两个人相差十多岁,却似乎没产生什么代沟,这点也让人大为惊讶。两位失意的高才生在洛阳相处了一段时日。

没想到,更为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又在此遇到了另一位大诗人:高适。高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从他的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足以看出此人也属于豪放类型的汉子,因而与李白、杜甫相谈甚欢。

于是,三人商量着一起出发,去周边的开封、商丘一带游玩。三人行,自然是不亦乐乎。之后高适因公务在身,只得先行离去,杜甫与李白两个人继续漫游,来到山东沿海一带。就在这里,杜甫与李白挥手而别。不过,之后两个人竟在山东诸城一带不期而遇,他乡逢知己,不由得大喜过望。

然而,当他们再次挥手分别时,未来的“诗圣”与当时的“诗仙”从此无缘相见。

这次分别,是因为杜甫打算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而李白是官场的过来人,已志不在此,因此两个人握手相别。

公元746年,杜甫来到长安城参加考试。不过这次考试不属于科举,叫制举,属于恩科,即朝廷为了招贤纳士而专门举行的一场官方大型录取考试。

杜甫从山东一路奔来,刚好赶在考试前夕到达。他信心满满地参加了考试,谁知,这场恩科的录取结果出来之后,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这次录取榜上是空白一片,也就是说没有一人考中。

原因何在?

事故完全在于主考官,这场恩科的主考官正是那位臭名昭著的奸相李林甫。

李林甫原本不学无术,胸无点墨,靠着拍马逢迎才爬上来的。他名义上是为唐玄宗招贤纳士,但在心里却非常担心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旦被选拔上来,自己的宰相地位会受到威胁,甚至地位不保,所以他极不希望通过这次考试选拔出人才来。

身为主考官,录取权完全掌握在他手中,唐玄宗正沉迷于杨贵妃以及后宫佳丽的温柔乡中,因而被蒙在鼓里。李林甫心知唐玄宗不会过问,便放胆来了个一网打尽,不管是否有才学,一个都不录取,事后只要打个圆场就行。

这正是奸相李林甫的阴谋和伎俩。

于是,这年的黄金榜变成了“白榜”。

果然,白榜一出,京城哗然,天下哗然,考生们个个垂头丧气。唐玄宗也感到纳闷,问主考官李林甫原因,李林甫早已打好腹稿,直接回答:因为人才已经全都被收罗进朝廷了,今科没有发现一个值得录取的人才,一个都没合格。

这明显是天大的谎言,唐玄宗竟然信了,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为人才已经全被收罗进朝廷这个理由而高兴。一个皇帝做到这份上,真是荒谬到极点。

杜甫在这场闹剧般的恩科中,也毫无例外地成为全体落榜生中的一员。这次,失意的不单是杜甫一人,而是集体性失意。大家怀着一腔热血,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郁闷归郁闷,杜甫并没有绝望,考试之后的他发觉此路不通,开始选择另一条道路。

这条路就是献诗文,走关系,求举荐。于是,杜甫开始在长安城里到处活动,寻找贵人的援助。

但是天不佑人,杜甫是白跑了。

他曾不加选择地给奸相李林甫、杨国忠以及张垍等当朝高官写过自荐信,甚至还多次给前朝宰相韦嗣立之子——尚书左丞(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纪检委书记)韦济写诗求荐。但是,这些统统毫无结果。

杜甫的愿望一次次破灭了。

这段求荐的日子,对于杜甫而言是无比黑暗的,也是最为凄凉的。这从他的作品中完全可以看出来。其中《奉赠韦左丞丈》里有这么几句: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从中,可见杜甫的尴尬、窘迫、艰难、落魄、卑微、可怜,这一切他都深切地品尝过。当然,这些彻骨的人间伤痛也为诗人今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切身体验。

公元751年,命运仿佛终于给了诗人出人头地的一个机会。太白山有一个道士向迷信道教的唐玄宗声称,有个叫宝仙洞的地方藏有一本叫《妙宝真符》的秘籍。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没想到,被派去寻找所谓的《妙宝真符》的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均竟然找到了那件“宝贝”。

这则新闻自然非同小可,杜甫立即发现了契机,当晚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三篇文章,进献给唐玄宗,并祝愿领导能求仙成功。文章送到唐玄宗手里,领导一过目,大为惊讶,跟当年汉武帝惊讶司马相如的文采的表情差不多一样。唐玄宗有意赐杜甫一个官职,于是让宰相按照制度规定,考一下他的文章。

这位宰相就是李林甫。杜甫再次撞到了这个奸相的手里,自然没什么好下场。考试的结果,李林甫向皇帝表示杜甫才能平平,仅仅把他的档案留在了中央机构。

这说明还有机会,但是,李林甫当政时期,杜甫在京城永远没什么机会。但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仍然不得不到处活动,寻找机会。

直到四十四岁那年,杜甫的活动终于有了一些效果,先是他被朝廷任命为河西尉,大概相当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是一个从九品的职位,是唐朝品级最低的官职,而且河西县地处偏僻,于是杜甫干脆推辞了。几个月之后,朝廷又委任他为京兆府兵曹参军,这次,杜甫接受了。京兆府兵曹参军就是太子的卫戍仪仗部队当中的一个参谋属官,负责管理一些兵甲器仗之类的事务,从八品下的职位,比之前那个大一点,好歹算是个官。

然而,就在杜甫上任不久,回乡探亲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的人生似乎更为艰难了。

不过,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在狼狈不堪的逃难中,在与最底层的百姓的相处中,诗人用自己凝练的诗句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写出的诗作愈发光彩夺目,在后世被奉为经典,也最终使他的作品升华为“诗史”的高度。

历经磨难,一位绝无仅有的“诗圣”就此诞生了。

终其一生,杜甫最高的官职是左拾遗,只是个提意见的小小谏官,而且他在职的时间也不长;至于他后来的另一个公务员身份——检校工部员外郎,不过是挂了一个虚衔,属于建设部副司长代理,据考证,杜甫没有上过一天班。

幸而,杜甫一生没有攀得高官,否则,大唐帝国也许会多了一位平庸的政客,而少了一名顶尖的诗人。张继:江枫渔火对愁眠——失意的风景是种绝版的美

时代:盛唐

落榜:1次

职业:检校祠部员外郎

成就:著名诗人

公元750年,大唐王朝那年的状元是谁?恐怕早已无人知晓。然而,后世却铭记了一位失意的落榜生的名字:张继。

因为一夜失眠,这个人就赢得了千古不朽的名声。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更是因为那首失意的咏叹诗,他从此光彩夺目,让整个姑苏城变得充满诗意,让一座寺庙的钟声穿越时空的长河。

然而,这些仅仅缘于那次不幸的落榜。

没有那次落榜,也许,张继这个平凡得没一点个性的名字压根就不会有人听说过,就像历朝历代那些不计其数的状元的名字一样,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没错,张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落榜生。落榜本身是不幸的,但不幸只是短暂的,幸福与光明会接踵而至。

这次不幸事件,得从他年轻时的第一次赶考开始讲起。

青年才子张继寒窗苦读十载,踌躇满志,于是从老家湖北襄阳,一路风尘仆仆,越过秦岭山,奔向京城。半个月后,与天下所有的学子一样,张继自然也是满怀金榜题名的炽热梦想,急不可耐地赶到了繁华的京城长安。

通常情况下,全国各地的考生大都会提前一两个月来到长安,先适应一下首都的环境,也好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备考。

京城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方。

据说,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来长安游学,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颇有名望的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的名字叫白居易,就开玩笑说:“长安城的柴米昂贵,白白居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当他看了白居易的诗作后,大为赞赏,赶紧改口说:“有这样的才华,也就不那么困难喽。”

可见,首都长安这块宝地,是普通人家的贫寒子弟消费不起的,一般人是难以久留的。

因此,每到科考季,富家公子大多会提前几个月来到长安,入住豪华酒店,从容备考,顺便在长安城优哉游哉地游玩一番;而贫寒子弟,则只能在临近考试日期的半个月,甚至在一周前匆匆赶来,这样才可节省一笔高额的食宿费。

值得一提的是,张继来到京城长安之后,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叫作皇甫冉的诗人。这个人也不是泛泛之辈,几年之后在科考中荣登榜首,一举考中状元。能与未来的状元结交,也证明了张继交友的眼光。当时,两个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就结交为好友。

进士科考的是诗文,张继的文才自然不在话下。

进考场那天,张继胸有成竹、自信满满,他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答完了试卷,检查没有什么失误后,兴冲冲地提前交卷了。

这一刻,每个人命运已经注定,张继更是如此。

考完试,剩下的就是煎熬的等候。学子们个个心急如焚,等待自己的成绩,当然大家殷切等候的是金榜题名的那一刻。

半喜半忧,这几乎是所有考生此时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曾经“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拼搏努力有所回报,一举高中,天下知闻,然后插花游街,雁塔题名,最后衣锦还乡,光耀门楣。

放榜之日。

张继与众多考生一样,直奔长安大街,迫不及待地要在黄金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当然,查看榜上名单时的一个细节十分有意思。

大步流星地挤进人群,毫不迟疑,直接从榜首看起,这必然是一些自负或自信的考生,认为自己必然高中,状元非己莫属;另一些考生则钻在人群里,弯下小身板,战战兢兢、畏畏缩缩,而且用手遮住半只眼睛,从榜末往上挨个儿数,这必然是一些没多少把握的或者过于自谦的考生。

那么,张继本人呢?

不用说,他是从榜首的状元看起。当看到状元的名字不是自己时,虽然心中一阵忐忑,但仍抱着期待——总归自己的排名在前十名以内吧。这么想着,他的目光顺着扫过去,却郁闷地发现,前十名里没有他的大名。

张继有些扫兴,甚至没了再往下看的心情,因为他觉得即使中榜也没多少光彩了。

不过扫兴归扫兴,但还不至于绝望,他还是继续看了下去。直到耐着性子看完榜上左下角最后一名时,张继差点崩溃了,长长的榜单上竟然容不下他的名字。

甚至连不光彩的末名,他都沾不上。

再看看自己的那些同窗好友,平时不如自己的,竟然在榜上赫然在列,而且名次不差,这下张继更为沮丧。

张继低下头,不无羞愧地离开了人群,一个人悄悄地回了客栈,没敢让掌柜的瞧见自己的失落模样。

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是继续留在京城苦读,还是硬着头皮回老家,他迟疑不定。就这样,他在旅店里一待就是好几天。

然而,对于一个囊中羞涩的穷秀才而言,长安城实在不是一个久留之地,再这样待下去,就只有等着被掌柜扫地出门,或者睡大街乞讨的份了。

因此,张继再也无心留恋京城,匆匆收拾了行李,便只身一路南下。不过,张继并没打算返回家乡,一想到回去后要面对家中亲友,他多少有些赧颜。

于是,张继绕过家乡,继续乘舟沿江而下,一直向东,来到吴越之地——姑苏城。

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这块天堂富庶之地,原本可以散散心,排遣烦忧,然而这里的繁华景象并没能驱走张继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忧愁。

远离了京城长安这片伤心之地,他依然沉浸在名落孙山的失意之中。

这里,他没有朋友,更没有亲戚,孤身一人,面对他乡陌生的景象,这一切跟他无关,他只是一个无名的过客,落魄而失意。

来到苏州,这位落魄的书生一个人百无聊赖地游遍了城里几乎所有的街巷、园林,也游逛了城外的一座名叫寒山寺的寺庙。

当年的寒山寺,只是位于姑苏城西门外运河边上的一座荒寺,幽静冷清、人烟稀少。

据说这座寺庙兴建于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出现了两位另类、个性的和尚,一个叫寒山,另一个叫拾得,他们俩从天台山来到苏州,在此担任住持,从此该寺改名为寒山寺。

傍晚时分,出了寺院,张继没有进城。城里的客栈,他可能住不起。

索性,今夜就暂且在城外过一夜吧。于是,他让船夫将船只停泊在枫桥之下,一只客船就成了他今晚的小小旅舍,漂浮在江上。

但是,这一夜他彻底失眠了。

落第的悲伤、思乡的惆怅、此刻的寂寞,这一切伤感和失落都萦绕在他的内心,此刻化为一团浓浓的愁绪。

四周静默,月落西斜,乌鸦几声扫兴的哀鸣,打破了这片死寂。此时已是夜半,突然一阵钟声从郊外寒山寺悠悠然滑过渔火点点的江面,传到舟中,回荡在张继的心间——他更无心入眠了。

失眠往往是灵感的催化剂。

于是,一首不朽的诗注定诞生。这位落榜生,推枕而起,坐在船头,低吟了这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位失意的落榜生,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

然而,落榜的张继恐怕不会想到,这首失意之作却给他带来了永久的名声。如果不是张继,枫桥也就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拱桥,寒山寺也不会跻身中国四大名寺之列。千百年来,后世不少文人墨客前来寒山寺缅怀张继。

一次落榜,反倒成全了他的千古诗名。

再说当时,张继在苏州没有逗留多久,最终还是返乡了。张继不想让家人过度担忧,但他已经有一个决定:复读。

张继回到了家乡,埋头苦读,一晃又是三年。

唐代的进士科举是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所以失败一次,就只能等候漫长的三年,这也是历朝历代许多落第书生之所以会考到胡子一把的年纪的缘故。想想看,若是考十次,那么人生中半个甲子的大好光阴就消耗掉了。看来,在古代备战科考,屡败屡战,无异于一场艰难的岁月长征。

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秋天渐浓,张继再次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赶考旅程。

到了京城,他没换地方,仍然选择了三年前的那家客栈。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尽管心中不无忐忑,但他这番更有信心,在考场上也更驾轻就熟。

这次,命运似乎眷顾了他。对他而言,试题不难,轻而易举就答完了,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

放榜那天,张继终于兴奋地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列在榜上。

他果真如愿以偿地金榜题名了。

当年的失意再也不算什么了,曾经的那些悲伤与苦闷,都被前景的光明照耀得无影无踪。而他在人生的低谷期留下的那首不朽的诗作,更是为他赢得了千古名声,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阳光总在风雨后,曾经的落榜生如今荣耀地戴上了乌纱帽。

总之结论是:乌云遮不住太阳,才华也终究是遮掩不住的。而且,失意也不一定就是坏事,甚至是幸事。

如果没有那次落榜,张继能写出那首千古流传的诗作吗?很难说。可见,比起完满的结局,精彩的过程往往更重要,即使它存在某些曲折。

小小的不幸和挫折,往往只是锦绣前程的序曲而已。钱起: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终列“大历十才子”之首

时代:中唐

落榜:4次

职位:考功侍郎

成就: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首

中唐大历年间,有一位考生曾屡次落榜,而最终却以一篇满分作文金榜题名,位居榜眼,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如果放在今天,这简直是个奇迹。

他就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后因官居考功郎中,当时人称“钱考功”。

说到大历十才子,那可是中唐时期整个诗坛的佼佼者,可谓是诗坛十大明星。当时正值大历年间,文化昌盛,才子辈出,有人便将天下最有才华、最负盛名的十位诗人列成排行榜,遂称之为“大历十才子”。这份排行榜的名单如下:钱起、韩翃、司空曙、卢纶、李端、吉中孚、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毫无疑问,这十大才子之中的佼佼者、堪称中唐“桂冠诗人”的,正是钱起。

可是,知道钱起曾经落榜的人恐怕不多,而且钱大诗人的落榜次数还不止一两次。他当年在作文考场上几乎是屡败屡战型的人,这完全可以从他写的那些落第诗中找到证据。从数量上看,钱起的落第诗一首接一首,比起其他诗人要多得多。而且文采斐然,凄苦悲凉。

当然,他并不是一个始终背运的人。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一朝金榜题名,以一篇满分作文考中进士。这篇满分作文,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应试诗,流传千古。

这次考试作文出得比较玄,题目叫“湘灵鼓瑟”,于是钱起就写下了这篇应试作文《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写得很好,尤其是末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意境高远,堪称绝唱,为全诗增色不少,一下子就让考官眼前一亮,大为激赏,于是立马将这篇列为满分作文。

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篇被官方认可并流传千古的应试作文。与此命运相反的,则是初唐考生祖咏的那首同样大名鼎鼎的应试诗《终南望余雪》。尽管两者都是名作,但钱起因自己的应试诗被录取,祖咏的诗当时却由于不够字数的缘故,被判为零分作文。

据《唐诗纪事》记载,当年,祖咏来京赶考,一看试卷上的考题是“终南余雪”。祖咏在脑海里想象了一番,于是援笔而就,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一幅完整的画面转化成四句诗,简洁精练,而且十分贴题。祖咏一看没有增删的成分了,于是第一个交卷。主考官一看这位考生只写了四句,很纳闷,便问:为什么不写完就提前交卷?

祖咏:我的意思表达完全,不需要再废话了。

主考官无语。

结果,阅卷老师们读了之后,都表示欣赏,但还是给了他零分,祖咏名落孙山。

原来,祖咏当年的作文要求也是这个格式,六韵十二句,而祖咏仅仅写了四行就交了卷。尽管诗写得不错,但字数远远不足,由于不达标,因而被判零分。

这只能说明唐朝科考制度的死板,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违背不拘一格取人才的方针。

这种僵化的考试制度,如果没遇到开明的主考官,是很容易导致真正有才学的考生被埋没的。而考生钱起也许就因为如此,才频频落榜,一直被埋没了多年。

钱起来自浙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江南才子。

他的出身背景不好,属于草根阶层。在古代,对于贫困生而言,他们的人生出路不是很多,而考取进士,就是最大的出路。

毋庸置疑,钱起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而且资质不俗,学习热情也很高,就是少年时的运气不大顺,因而多次在科场中碰壁。但他一直没有回头,为了生存,也为了声名。

考取进士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生计,就是为了建立功名,甚至还有光耀门楣的打算。总之,考取进士可以名利双收,因而竞争者成千上万,不惜挤破头。

其实,古代考进士通常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入读官方学校,地方的或者京城的,这叫国子监。在国子监毕业的书生,叫生员,到时可以直接参加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但能获得这个资格的大多是富家子弟或贵族子弟,因为进国子监需要相当的资本。

另一条途径,就是广大贫寒子弟能选择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中间需要通过地方逐级选拔性考试,之后才能领到准考证,获得考取进士的资格。

这个地方选拔性考试,大体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级考试,叫童试,属于最初的低级考试,当地政府每年举行一次,原则上年龄不限,但考生大多是少年,失败了可以继续考,如果运气太背,甚至四五十岁还没过关,那就是老童生了。

童试差不多就相当于预赛,但还不在真正的科举制度之内。童试过关了,考生就有资格称自己是秀才了。这也就是古代真正读书人的资格,成为秀才后会受到政府的一些特殊照顾。比如在周星驰那部喜剧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方唐镜是一位秀才,虽然被拷问,但不会受到任何刑罚。这就是古代秀才的一个特权。

成为秀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

乡试属于科举考试的第一环节,每年秋季在各省省城进行,因而也叫秋闱。考试上了分数线,那么就是举人,从而有资格参加下一轮中央举行的会试。举人的第一名,有个特称,叫解元,明代的唐伯虎就一举考中解元。至于小说里的范进中举,也就仅仅通过了乡试,成了举人,但这已经让那位蹉跎多年的考生喜得发疯,看来迷信考试令人中毒不浅。

会试在首都举行,由教育部副部长主持,具体地点在中央贡院,时间是在乡试之后第二年春天,同样也是每三年一次,周期同样漫长,失败一次,落榜的考生往往是很受煎熬的。

参加会试的生源,这时就分两种,一种是那些举人,另一种则是上过国子监的贵族学生们,他们直接参加会试。会试通常的固定录取名额为三百名,如果考中,就是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之后,就是最高一级的科考了,即殿试,也叫廷试,由皇帝本人出题,在皇宫太和殿广场举行。说起殿试,是唐朝时由女皇武则天开创的,但没有形成正式制度,因此程序不固定,通常无需皇帝亲自出马,翰林学士或礼部官员就可主持。

通过了地方与中央的层层遴选,考中进士,自然是无比光荣和骄傲的事情,这便是金榜题名。当然,黄金榜上也有名次,前三名更是非同小可,尤其光荣,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考中了进士,如果不出现意外,基本上就等着做官吧。当然在任职之前,中央还会有一场小小的选试,来确定职位的分配,有点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这大概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程序了,可知,考进士并不简单,因为之前还需要披荆斩棘地通过多重“选拔赛”呢。

再说本节的主人公,考生钱起。

他作为贫苦子弟,自然不得不从童试,到乡试,再到会试,最终进行殿试,一步步经历这个漫长的考试“长征”。这是他谋生的道路,也是他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出路。

早在少年时,钱起就写下这样一首诗: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

诗中无疑表露了他渴望通过刻苦读书,凭借科举之路飞黄腾达的远大志向。窗外连绵的夜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他坐在宁静的深馆里,埋头苦读着发黄的书卷,直到凌晨时分仍不愿去休息。

如此艰辛的努力,都是朝着一个目标:金榜题名。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终有如愿以偿的一天。

这个年轻人始终抱着这个理想,在拼搏的路上不断奋斗。

天道酬勤,钱起的苦读果然没有白费,前面的那几轮选拔赛,基本上都是轻松过关,顺利地获得了贡士的资格。不过,到了考进士这一关,或许是由于前面太顺了,这时钱起的好运气渐渐耗尽了。

第一次考进士,他没过分数线,名落孙山。

钱起郁闷至极,落榜的滋味苦涩得令他缓不过神来。失望之下,他回到旅馆,一连几日不肯出门见人。这天正好是寒食节,看到窗外的杨柳依依,他不禁泛起愁绪,随即在旅馆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落第诗《下第题长安客舍》: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世事随时变,交情与我违。空馀主人柳,相见却依依。

一位失意的落榜生,孤零零地一个人过寒食节,落寞的他不愿见任何人,却连看到门前的柳树都觉得动情。此情此景,令人心酸。没过多久,钱起不得不打道回府,继续回乡苦读。

第二次,钱起还是抱着高涨的热情,没想到,这次还是名落孙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