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4:15:32

点击下载

作者:(明)汤显祖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牡丹亭

牡丹亭试读:

总序

邹自振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写道:“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按:实为同一年)。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当伦敦的寰球戏院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东方庙会的中国舞台则在演出汤显祖的《紫钗记》和《牡丹亭》。汤、莎二人是同时出现在东西方的两颗最耀眼的艺术明星。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又号清远道人,出身于临川(今江西抚州市)城东文昌里的一户书香之家。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而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渠、墨、兵、神经、怪牒诸书”(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他不但爱读“非圣”之书,更广交“义气”之士,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铸就了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品格。青年时代,汤显祖因不肯接受首辅张居正的拉拢而两次落第,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34岁时,即张居正死后次年,才中进士。但他仍不肯趋附新任首辅申时行,故仅能在南京任太常博士之类的闲官。在职期间,他与东林党人邹元标、顾宪成等交往甚密。

明王朝进入汤显祖所生活的嘉靖、万历年间,已是千疮百孔、腐朽不堪。万历十六年(1588),南京在连遭饥荒之后,又发生大疫,汤显祖目睹朝廷的救灾大员饱受地方官贿赂反而得到升迁的事实,便于万历十九年(1591)毅然上疏,抨击朝政,弹劾权臣。这篇震惊朝野的《论辅臣科臣疏》,使汤显祖遭到严重的政治迫害,他被谪贬广东徐闻县典史。一年后移任浙江遂昌知县。在任期间,他清廉俭朴,体恤民情,下乡劝农,兴办书院,抑制豪强,平反冤狱,驱除虎患,除夕放囚徒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些局部政治改革的成功,使汤显祖相信用“瞑眩之药”便能够医治明王朝的痼疾。然而事与愿违,他在遂昌五年,虽然政绩斐然,百姓拥戴,却受到上级官吏的欺陷和地方势力的反对。黑暗的现实既堵塞了他施展个人抱负的道路,也浇灭了他依赖明君贤相匡正天下的政治热情。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决计向吏部告归,回到老家临川玉茗堂寓所。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代表作《牡丹亭》,接着又完成了《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加上早期的《紫钗记》(1587),汤显祖以“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构成一幅明末社会的现实图景。既然仕途不通,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那就把批判与理想诉诸笔端,通过作品去反映时代,表现他全部的爱与恨。

在中国文化史上,汤显祖是最富有哲学气质的文学家之一。他13岁即师事泰州学派的三传弟子罗汝芳,后来又非常敬仰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思想家李贽和名僧紫柏禅师(达观),并提出了著名的“情至说”,与封建的“理”的教义相对立。这种先进的哲学观点,为他的创作活动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汤显祖一生共创作传奇五种。《紫箫记》为未完成的处女作,在其未仕之前(1577)与友人谢九紫、吴拾芝、曾粤祥等临川才子合写于故乡。主题仍未脱“才子佳人”之俗套,基本上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矛盾。此时的汤显祖还未涉足官场,怀抱一腔用世壮志,出世思想还未出现。至于作品中出现的“侠”的观念,乃是其后来在创作中反映正义与邪恶斗争的一个基础。“临川四梦”的基调与特色,均能在《紫箫记》中找到雏形。

十年后,汤显祖在南京任上对《紫箫记》进行彻底改写,易名为《紫钗记》。《紫钗记》较好地继承了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体现了汤显祖的“情至观”,鞭挞了封建权贵,歌颂了理想的爱情。剧本除对霍小玉和李益的坚贞爱情进行了极为动人的描绘外,较之《紫箫记》,特别增加了卢太尉这一人物。对卢太尉专横跋扈的揭露,显然反映了汤显祖的个人经历。

在“临川四梦”中,作者自己最为得意,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并奠定汤显祖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是《牡丹亭》。《牡丹亭》以五十五出的篇幅,敷演了生死梦幻的奇情异彩——“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全剧通过杜丽娘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和幻想中的喜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表现了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冲决礼教罗网的决心,歌颂了他们为追求理想的婚姻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可以说,《牡丹亭》这部悲喜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透露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最初信息。《南柯记》取材于唐人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这部作品反映了汤显祖戏曲创作的一个大转变,同时也是其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的表现。在剧中,他一方面通过淳于棼居官南柯,严于律己,勤于政事,将南柯一郡治理得物阜民丰、世风淳厚的事迹,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其中;一方面通过淳于棼的宦海浮沉,真实地反映了明朝中晚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特别是对于封建君臣之间所存在的尖锐矛盾,揭露至深。《邯郸记》系由唐人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其创作意图在于批判时政,揭露和讽刺上层统治者的卑鄙无耻。卢生不像《南柯记》中的淳于棼,他毫无匡时济世之志,只是一心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地位越高就越加腐败,这正是对当政权臣的写照。剧中写卢生梦醒之后,求仙证道,宁肯在天门清扫落花,也不愿在人间过那种争名夺利的龌龊生活,是大有深意的。这明显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极端厌恶。

汤显祖在文学思想上与同时代的徐渭、李贽和袁宏道等人相近,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倡抒写性灵,强调“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耳伯麻姑游诗序》)。他一生写了2200多首诗歌,颇多佳作,特别是《感事》、《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等诗作,把矛头直指封建皇帝,其大胆和尖锐,为同时代诗作所罕见。

在戏曲批评和表演、导演理论上,汤显祖也有重要建树。他通过大量书札和对《西厢记》、《焚香记》、《红梅记》等剧作的眉批和总评,发表了对戏曲创作的新见解。他认为作品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不要单纯强调曲牌格律而削足适履,“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答吕姜山》)。他和以沈璟为首的偏重形式格律的吴江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他自己也勤于艺术实践,“为情作使,劬于伎剧”(《续栖贤莲社求友文》),“自踏新词教歌舞”(《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自掐檀痕教小伶”(《七夕醉答君东二首》),同临川一带上千名演唱宜黄腔的戏曲艺人保持着广泛的联系。作于万历三十年(1602)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之作,汤显祖堪称中国古典戏曲导演学的拓荒者。

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和戏剧活动影响深远。师法于他的“玉茗堂派”戏曲家,在明代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清代则有洪昇、张坚和蒋士铨等。直到今天,“四梦”里的许多精彩片段还保留在京剧、昆剧和地方戏舞台上。

汤显祖戏曲是我国乃至世界戏曲史上的杰作。四百年来,汤显祖研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汤显祖戏曲作为昆曲的代表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汤学研究业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汤显祖的剧作初以抄本行世,传于友朋。《玉茗堂尺牍》卷四汤氏《答张梦泽》信中说:“谨以玉茗编《紫钗记》,操缦以前;余若《牡丹魂》、《南柯梦》,缮写而上。问黄粱其未熟,写卢生于正眠。”此信写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邯郸记》尚在写作中。其后渐有刻本,汤氏生前刻本已经梓就,并广为流传。明清两代汤显祖剧作刻本众多,仅以《牡丹亭》而言,就不下30种。

比较而言,晚明毛晋所刻《六十种曲》本是晚明剧坛上的通行本,也是明清刻本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六十种曲》不仅全部收录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还收录了其未完成的处女作《紫箫记》,以及硕园删改本《还魂记》,充分说明了毛晋对于汤显祖及其剧作的推重,可谓别具慧眼。他的版本,反映了明代后期社会的审美观念,也最接近汤显祖时代的思想风貌。

我们编撰的这套《汤显祖戏曲全集》即以毛晋汲古阁刻本为底本,并与明清其他版本参校,尤其参考了当代钱南扬、徐朔方诸先生悉心整理的笺校本。我们的工作是对汤显祖的全部戏曲进行精当的注释和评析,力求通过简洁准确的注释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并从文本出发,联系舞台演出,涉及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等诸多方面,帮助读者进一步鉴赏和品评汤显祖戏曲,使全书成为一套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的汤显祖戏曲读本。

凡例

一、本书是一套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的汤显祖戏曲读本,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鉴赏和品评汤剧精华。

二、全书按汤显祖戏曲创作的时间先后,依次分为《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册。

三、各册正文均包括戏曲原文、注释、评析(出评)和随文插图等部分。

四、充分尊重原典,对正文只作简单的技术处理,原文少量的通假字、异体字等,均改为现行的规范字,如“沈”改为“沉”、“壻”改为“婿”等,但“甚”、“什”等异体字,则按原文保留原字。

五、删除正文以外的序跋、评点文字,不出校勘记(必要的校勘在注释中说明),但保留一定数量的原始插图。

六、正文的曲牌唱词(包括衬字)、科介、宾白(念白)等已用不同字体字号作了严格区分,一目了然,以便读者阅读。

如《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皂罗袍】一曲: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原来”、“都”、“忒”、“这”为曲中衬字;“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为宾白;其余文字则为唱词。

七、注释的重点在于对生字难词注音、解释,对重要的成语、典故、方言列出出处,做到语言准确简洁、明白晓畅,避免繁琐考证。

八、评析从文本出发,结合舞台演出,涉及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艺术风格等诸方面的分析。评析文字根据每出剧情需要,长短不拘。

九、各册正文前均有全书总序、凡例以及对该戏曲的述评,正文后均有附录、后记。

十、述评由各册戏曲的评注者分别撰写,内容包括剧情叙述、作品评价等,对剧本进行精当的评介和导读。

十一、附录包括汤显祖所取材的原著、戏曲主要版本及主要参考文献。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述评

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是汤显祖弃官回乡后立即着手写成的。多年来对现实的不满,对社稷倾危的忧心,对自己身世的愤懑,使他的情感犹如火山一样喷发而出,把全剧的梦境燃成一片灿烂的极光。《牡丹亭》(即《还魂记》)共五十五出。剧情大意如第一出《标目》中的“家门引子”所述:

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其基本情节系根据当时的拟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作者为嘉靖间进士晁瑮。话本原写得平淡无奇而乏于文采,汤显祖却从中领悟到生活在封建桎梏下的少女们那种不甘向命运屈服,为人生幸福而斗争的积极含义。因此,他毅然将其改编为传奇剧本。

汤显祖在剧本卷首的“

题词

”中说: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由此可见,他创作《牡丹亭》的意图,是要为“情”唱一首热烈的赞歌。

这里所谓的“情”,正是与“理”相对立的。剧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无论是为情而死还是因情复生,都表现出人性向礼教的顽强抗争。

杜丽娘是江西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熏陶、束缚、压抑的千金小姐。为了日后让她嫁一书生,“知书识礼,父母生辉”,父母完全按照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教养她,除了对她的日常生活严格禁锢外,还请了腐儒陈最良当老师,向她灌输“后妃之德”之类的观念,企图把杜丽娘培养成一个标准的贵族淑女(第七出《闺塾》)。结果,杜丽娘长到16岁,从未越出闺房一步,甚至不知住处附近居然还有一个花园!她除了父亲老师之外,从未接触过任何同龄异性。生活虽然富贵无比,但她精神空虚,没有欢乐,没有幸福,没有希望。封建礼教窒息了这位贵族少女的心灵火花。但她既然是人,就会有“自然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的。

自然美景唤醒了杜丽娘沉睡的心,朦胧的希望鼓舞着她去追求美满的婚姻。在杜宝和陈最良看来,《诗经·关雎》中讲的是“后妃”之德,敏感的杜丽娘却从中感受到这是一首青年男女的恋歌:“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第九出《肃苑》)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人生中的这一课,原是叫她遵守妇道的,可偏偏启迪了她的情怀!在丫鬟春香的怂恿之下,她越出闺房,游了后花园。游园时,她第一次感受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好气息,吹拂着她的心灵,她情窦初开,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好,于是就有了“惊梦”。在“姹紫嫣红开遍”和“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的迷人景色中,她一方面感叹:“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另一方面又想起了古典诗词传奇中的男女欢情,像于祐与宫女韩氏、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她感叹自己:“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她这个“小婵娟”需要“名门相配”,她自己也朦胧地感到这是她那个环境所要求的“门户相对”的婚姻制度造成的。因此她喊出了:“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淹煎,泼残生,除问天!”(第十出《惊梦》)这反映了杜丽娘的初步觉醒。

朦胧的觉醒,如果有一个较好的客观条件,杜丽娘可能会挣扎着走出一条道路。但她所处的环境确实太恶劣了:父亲是个封建官僚,一个标准的“正人君子”,母亲是个“贤妻良母”,春香人太小,不能理解她。四周的空气竟是那么沉闷。所以,杜丽娘只能把这种正常的爱情追求埋葬在内心深处,不让别人窥测出来。但既然“情动于中”,就一定要有寄托,现实生活找不到,于是她就到暂时摆脱尘世的“梦”里去寻求安慰了。杜丽娘确实在梦中得到了满足,遇到了意中的书生柳梦梅,又和他一起享受了短暂的欢悦。但梦醒了,她依然怅惘,还受到母亲一顿斥责!现实生活是这么冷酷、残忍,杜丽娘没有力量去进行正面的搏斗,只好又再去寻求梦里的慰藉,于是就有了“寻梦”。但梦毕竟是虚幻的,它不可能真正把人带入美丽的境界——一个失望人所企求的归宿。杜丽娘失望之余,整日“情思睡昏昏”,“径曲梦回人杳,闺深珮冷魂销”(第十四出《写真》),在苦闷、相思中挨过时光,情思致病。在《写真》一出中,她顾不得小姐的娇羞矜持,向丫鬟春香泄露了自己的心思,留下自身的画像,终于在爱情之火煎熬下,耗尽了生命,抱恨离开了人世。

从以上剧情看,汤显祖鲜明地以合乎自然、合乎人性、合乎被压抑人们要求的“情”的思想来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顽固势力宣扬的性、理之学。他说:“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寄达观》)汤显祖倾其心血于《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强烈地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自由的艺术形象杜丽娘。汤显祖认为杜丽娘是天下最有情的人,自然,她便是情的化身了。这个举止娴雅而内心炽热的闺阁小姐,一旦青春觉醒,便投向了大自然,在“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歌唱中,享受着生命的春光,在“没乱里春情难遣”的幻梦里,得到了自由的爱情。从此,她便不惜以生命来反抗和追求:“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第十二出《寻梦》)坚强的意志终于使她战胜了死亡,最后与心上人柳梦梅结合。还魂——自由,是汤显祖为杜丽娘创造出来的实现爱情自由的最好去处;而这种“幽境”实际上也是他——汤显祖,以及她——杜丽娘那个时代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解脱之地。人活着,却无法品尝爱情的甘果,人性的真正复归,竟需要在阴间才能实现,这是作者对当时社会所给予的最辛辣的讽刺和最深刻的批判。这种“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丰富想象,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渴望美好生活的满腔热情,表现了以个性解放为主要内容的反封建思想的力量。这是资本主义已开始萌芽的晚明时代精神之所在,也是汤显祖比同时代作家更深刻地把握和反映现实本质特点之所在。

汤显祖力求把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进步思想,寄托在绚丽幽美的梦境中,通过杜丽娘生前的不屈抗争,真实地反映出明代青年妇女的苦闷;通过她死后的继续追求,表达了她们对生命、自然、爱情、自由的热爱,代表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妇女的意志,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无怪乎《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随之出现了俞二娘、商小玲、金凤钿、冯小青这样的多情女子。遭遇不幸的才女冯小青在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发出呻吟的绝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是杜丽娘爱情追求的最好注脚。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林黛玉偶然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牡丹亭·惊梦》的名句,作为宝、黛爱情的催化剂,《牡丹亭》鼓舞了他们追求婚姻自由的勇气。《牡丹亭》是一部充满生死梦幻奇情异彩的浪漫主义剧作,表现理想是其思想的精髓。作者赋予爱以无比巨大的力量,使爱情冲破了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不可能冲破的阻力,而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就是理想之所在。为了表现这一现实问题,作者采用了非现实的艺术手法。剧作的艺术构思抓住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同梦”,关键则在杜丽娘的死生之际,写儿女之情可谓别出心裁:先写杜、柳“同梦”——柳生在梦中见杜女,杜女在梦中与柳生幽会;继而写杜女为情而死,在幽冥间寻找柳生,柳生则拾画、叫画,并与画中的杜女幽会;最后由人鬼相恋到复生结合。如此构思和处理,当然是超现实的、浪漫主义的。

汤显祖在《复甘义麓》中曾指出,他的戏曲创作皆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陈继儒在其《牡丹亭题词》中亦认为,“临川老人括男女之思而托之于梦”,这是汤显祖传奇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汤显祖在四部传奇中精心构思和描写了奇幻的梦境,而通过不同梦境的构思和描写,又成功地、多侧面地宣扬了他所坚持的“情至”观,才使“临川四梦”具有一种朦胧幽眇之美。“临川四梦”不朽的艺术魅力,与这种出色的寓意深远的梦境构思和描写无疑是分不开的。晚于《牡丹亭》近两个世纪的《红楼梦》,在梦境描写和梦幻意识方面,显然受过“临川四梦”的影响,汤显祖曾给予曹雪芹的创作以深刻的启示。《牡丹亭》对“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极尽美化。剧作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适应戏剧冲突的特殊性,着重对其丰富内心世界的剖析和刻画。因而杜丽娘思想感情的变化,“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汤显祖不愧为刻画人物心理的艺术大师,杜丽娘的典型性格主要是通过刻画其心理情感流程来完成的,这在明清戏曲史上是罕见的。《牡丹亭》对杜丽娘性格发展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极有层次。游园之前,生活给予她的感受,只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第十出《惊梦》);通过游园,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她这种恍惚迷离的愁绪才渐趋清晰。惊梦时,她彻底明白了自己所向往的原来是异性之爱;梦醒后,一切化为乌有,则使她郁郁成疾。而死后,她则变成了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总之,杜丽娘这个完全属于虚构的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极其合情合理。

和全剧浪漫主义的基调相吻合,《牡丹亭》还善于运用情景交融、意境深邃的曲文,采用抒情诗的手法,倾泻人物内心的感情。我们读《惊梦》、《寻梦》、《写真》、《闹殇》、《冥誓》等出时,更多地像读一首首蕴藉隽永的抒情诗而不像在看剧本。用写诗的手法写戏本来是我国许多戏曲作家写作的共同特征,而汤显祖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惊梦》一出:【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明媚烂漫的春日园林景色,使杜丽娘触景生情,无限惆怅,感叹深闺中人不知春天可贵,不懂爱惜春光,因而越发感到深闺生活的寂寞和青春消逝的忧郁。她渐渐觉醒,更加要求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婚姻自由的幸福。作者描绘杜丽娘游园惊梦,就是从春景引起春情,又由春情引起春梦,一步一步发展,真切自然,使人们洞悉这个少女的内心隐秘。典雅华丽的唱词把读者不知不觉带入诗情画意之中,让人获得极大的美感享受。《牡丹亭》继承了《西厢记》等戏曲的传统技法,创造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牡丹亭》上承《西厢记》,下启《红楼梦》,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目前,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主持制作,大陆、香港和台湾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正在全世界巡演。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已从“美丽的古典”走向“青春的现代”。

明清两代《牡丹亭》刻本众多(见本书附录二:《牡丹亭》主要版本)。按全书体例,本书以明刊本“六十种曲”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择善而从,不一一列举各本异同(必要说明见相关注释)。文中插图则取自暖红室刊明王思任批评本。评析(出评)亦参阅了明清及现当代学者的许多论著(见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囿于学识浅陋,多有舛错疏漏,敬请方家读者教正。题词[1]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2]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

[3]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4]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5][6]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7][8]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9]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10]。[11]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12][13]!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14]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注释:

[1]弥连:即弥留,指久病不愈。本剧第十八出《诊祟》写杜丽娘:“自春游一梦,卧病如今,不痒不疼,如痴如醉。”

[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本剧第十四出《写真》详细描写了杜丽娘自画春容的全过程。

[3]溟(míng)莫:即溟漠,幽晦广远。指阴曹地府。前蜀杜光庭《马尚书本命醮词》:“洎乎沈潜异质,溟漠殊庭,同沐玄风,咸升道域。”

[4]荐枕:即荐枕席,进献枕席。先秦楚国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这里指男女欢会。

[5]挂冠:指辞官。密:亲近。《三国志·诸葛亮传》:“情好日密。”

[6]形骸:指形体,意谓肤浅之说。以上三句的意思是,真正的有情人不一定肌肤相亲,而是以情为主,不重形骸。

[7]晋武都守李仲文:《法苑珠林》“张子长”条记载,晋时武都太守李仲文,在郡丧女,年十八。权假葬城北,后张世之代为郡,世之男(字子常)年二十,梦一女,自言前府君女,不幸而夭,今当更生,心相爱慕,故来相就,其魂忽然昼现,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梦女曰:“我将得生,今为君发,事遂不成。”垂泪而别。

[8]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搜神后记》卷四载,冯孝将任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于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

[9]更:变动。演:推演,引申,发展。

[10]汉睢阳王收拷谈生:晋干宝《搜神记》载,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视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

[11]自:连词,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惟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通人:学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

[12]理:理学家所谓的纲常之理。格:推究,衡量。以上四句意思是,人世间的事情无奇不有,不是人世间一般的情况所能全部包括的,如果不是通人,就常常以理去衡量一切事情。

[13]第:副词,只、只是。

[14]万历戊戌: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远道人:汤显祖别署清远道人。此题署首见万历四十五年(1617)石林居士序本,卷首为《牡丹亭还魂记题辞》,由此可确考此系刊印该剧的最早刻本。评析:《牡丹亭》不仅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汤显祖为《牡丹亭》写的题词,既是对作品内容的具体阐述,也是“情至说”的一个宣言。

整个题词强调了一个“情”字。汤显祖认为杜丽娘是天下最有情的女子。她在游园时,梦见了自己理想中的情人柳梦梅,醒后日夜思念,以至生病。病中把自己真容描下,然后死去。三年之后,复生成人,与柳梦梅终成眷属。

汤显祖认为,“情”有巨大的力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它不受任何约束,能冲破各种枷锁。如果是“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便算不得真挚的情,最高境界的情。总之,情是不可遏制、不可扑灭、不可战胜的,也是不能用常理去衡量的。“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人们只知道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哪晓得这是情的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说,为了表现情,可以出现超现实的情节,不必拘泥于常理,不要为生活真实所局限。

很明显,在汤显祖的心目中,“情”与“理”是对立的。这其实也是他一贯的看法。他在《寄达观》一文中曾说:“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真是一刀两断语。”两者简直是水火不相容。汤显祖是“唯情论”的积极倡导者。他直截了当地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耳伯麻姑游诗序》),“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总之,要写情,不要写理,这便是他题词的中心思想。

汤显祖所说的“情”到底包含着什么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杜丽娘身上找到答案。既然他认为杜丽娘是天下最有情的人,当然,她便是情的化身了。杜丽娘不甘于虚度青春,向往美好的生活,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幸福爱情,憧憬个性解放。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她不顾安危,抛开生死。这便是汤显祖所说的“情”的内容。汤显祖揭示的“情”与“理”的对立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所揭示的人性与神性的对立,在实质上也是一致的。汤显祖所以要选择李仲文女、冯孝将子、谈生等三个志怪故事作为《牡丹亭》的素材,就是因为那种超乎生死的男女之情,能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情”的冲决一切的力量。

汤显祖感叹人世间的事,并不是世上所有的人都可以晓畅书写的,也没有谁是通晓一切事理的。人们往往以理性来压制人性,从理性的角度断言没有此事,哪知道从感情的角度看则是必然存在的。杜丽娘为了冲破理性的樊篱,走向神圣的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为此付出代价的又岂止杜丽娘一人![1]第一出[2]标目[3][4][5]【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6][7]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

[8][9][10][11]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12]

[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13]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14]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15][16]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17]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18]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注释:

[1]出:中国传奇剧本体制,类似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场”。传奇剧本一般分若干出,合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2]标目:又称“家门”或“家门引子”,古代戏曲开场白的引子。一般由副末上场,向观众介绍戏曲的创作缘起(如本出【蝶恋花】)和全剧梗概(如本出[汉宫春])。

[3]【蝶恋花】:曲牌名。以下各出正文中用方括号(【】或[])圈注者,均为曲牌名或词牌名,不另出注。

[4]末:中国传统戏剧角色名,扮演年纪较大的男性角色。传奇第一出一般由副末开场,本剧用末代替副末上场。

[5]忙处抛人闲处住:指离开官场回归故里。汤显祖创作《牡丹亭》(1598)时已弃官回到故乡江西临川。

[6]世间只有情难诉:唐顾况《送李侍御往吴兴》:“世间只有情难说,今夜应无不醉人。若向洞庭山下过,暗知浇沥圣姑神。”

[7]玉茗堂:汤显祖在临川的书斋名叫“玉茗花”。玉茗花,白山茶花的别称。

[8]红烛迎人:唐韩翃《赠李翼》:“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9]俊得江山助:文章写得漂亮得益于江山相助。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然屈平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俊,相当于今天口语的“美”,此指文章的秀美。

[10]但是:只要是,凡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诸面饼,但是烧煿者,皆得投之。”

[11]“牡丹亭”句:此指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团圆的爱情故事。牡丹亭,指约定再世姻缘的地方。三生路,从“三生石”的传说发展而来。三生石,唐袁郊《甘泽谣·圆观》载,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圆观临终时与李源约定,于十二年后到杭州天竺寺外相见。李源如期而至,见一牧童(即圆观后身),作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后人附会谓天竺寺外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三生石”亦成为诗文中常用作前因宿缘的典实。如唐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12]黄堂:指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丹传》:“敕以丹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李贤注:“黄堂,太守之厅事。”也借指太守。这里指杜宝。

[13]写真: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绘写人像要求形神肖似,故称“写真”。这里指杜丽娘亲手为自己画像。剧情详见本书第十四出《写真》。

[14]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后指男女欢会之所。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的爱情故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由此,“朝云”、“行雨”代指巫山神女。“高唐”、“云雨”、“巫山”、“楚台”、“阳台”均代指男女欢会或欢会之所。

[15]平章: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德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这里指杜宝。

[16]风流况:风流事。况,情况、事情。

[17]施行:执行,这里引申为用刑。

[18]“杜丽娘”四句:这四句诗是下场诗,指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内容主要为剧情梗概,给人启发与思考。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绘画为“丹青”。陈教授说下梨花枪,本剧第四十七出《围释》写杜宝派陈最良去招降李全,说服他的妻子的事情。教授,学官名,这里是对陈最良的尊称。梨花枪,此指李全之妻,她善使一柄梨花枪。柳秀才,指柳梦梅。回生女,指杜丽娘。杜平章,指杜宝。评析:“标目”即标明纲目。此第一出由副末登场铺陈剧情,开口唱“梦”。【蝶恋花】一曲表明作者的创作缘起、思路及情感。从汤显祖67年的人生旅程看,他自22岁中举后,先是经历了科举道路上的12年蹭蹬,才登进士第,接着饱尝了北京、南京的宦海沉浮和徐闻、遂昌的蹉跎岁月,前后共计15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49岁的汤显祖弃官回临川,他终于有“闲心”来进行他的戏曲创作了。就在这一年,《牡丹亭还魂记》问世。曲末“但是”二句,则关涉全剧内容及主旨。此段文字,可见作者创作之苦心孤诣。

此曲之地位与功能犹如《红楼梦》卷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又如该书第一回“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一段,实际相当于作者自序。“世间只有情难诉”句,将全剧蕴涵的“至情”思想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出来,“玉茗堂前朝复暮”则表现了他创作的甘苦。“牡丹亭上三生路”,引的是三生石的典故。牡丹亭就是剧中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三生石,牡丹亭一梦,他们已经定下了三生的缘分,杜丽娘注定还魂和柳梦梅相见。在剧中,杜丽娘为未曾谋面的梦中之人香消玉殒,继而为爱起死回生,真乃古往今来第一奇女子也。

[汉宫春]一曲叙述《牡丹亭》全剧梗概。下场诗四句则更精练地概括了主要剧情;除杜丽娘、柳梦梅外,杜宝和陈最良也是剧中的重要人物。

本出所用【蝶恋花】曲牌原属北曲双调,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金线池》及《单刀会》第四折均用双调,但未见【蝶恋花】,王实甫、马致远诸人剧曲、散曲亦未用。今人认为,此曲【蝶恋花】来自宋词,张先、欧阳修、晏几道等词人常用之,苏轼名句“多情却被无情恼”即系填【蝶恋花】。第二出言怀[1][2]【真珠帘】(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

[3][4]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5][6][7]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8][9][10]

[鹧鸪天]“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凭依造[11][12][13]化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14][15]文章。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小生姓柳,名梦[16]梅,表字春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父亲[17][18][19]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叹介)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

[20][21]微渺。喜的是今日成人长大,二十过头,志慧聪明,三场得手。[22]只恨未遭时势,不免饥寒。赖有始祖柳州公,带下郭橐驼,柳州衙舍,栽接花果。橐驼遗下一个驼孙,也跟随俺广州种树,相依过活。虽然如此,不是男儿结果之场。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23]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24]【九回肠】[解三酲]虽则俺改名换字,俏魂儿未卜先知?定[25][26]佳期盼煞蟾宫桂,柳梦梅不卖查梨。还则怕嫦娥妒色花颓气,[27]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皱眉,浑如醉。[三学士]无萤凿遍了邻家壁[28][29],甚东墙不许人窥!有一日春光暗度黄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30][31]梅。[急三枪]那时节走马在章台内,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32]

虽然这般说,有个朋友韩子才,是韩昌黎之后,寄居赵佗王[33][34][35]台。他虽是香火秀才,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

门前梅柳烂春晖,张窈窕 梦见君王觉后疑。王昌龄[36]心似百花开未得,曹 松 托身须上万年枝。韩 偓注释:

[1]生:中国传统戏剧角色名,扮演青壮年男子。明清传奇中的男主角,相当于元代杂剧中的正末。男角除生外,还有末、外、净、丑等。本剧中“生”指柳生,扮演柳梦梅。

[2]“河东旧族”二句:此处是柳梦梅自报家门,柳姓原是河东郡的望族、大姓。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旧族,昔日有地位的家族。在本剧中,柳梦梅为唐代柳宗元的后代。柳宗元曾说“河东,古吾土也”(《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人称“柳河东”。

[3]“论星宿(xiù)”二句:这里用星宿说明河东的方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并以天上星宿与人间地域对应,即某一星宿主某一地域。张、鬼,星宿名。“张宿”主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鬼宿”所主的雍州则与河东相邻,故云“连张带鬼”。

[4]“几叶到寒儒”二句:“几叶寒儒”、“雨打风吹”与“柳”语义相关,形容柳姓家道衰落。几叶,几代。寒儒,贫寒的读书人。

[5]“谩(màn)说”三句:宋真宗赵恒《励学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谩说,枉说、瞎说。

[6]灰:志气消沉、心灰意懒。

[7]且养就这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答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直博大之气,就是人间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与上句“贫薄把人灰”形成对比,意指贫薄使人意志消沉,但真正的儒士因此养就浩然正气。

[8][鹧鸪天]:词牌名。这是本出生角的上场诗。它可以借用前人的诗或词,也可以由剧作家自己撰写。此首[鹧鸪天]为作者自撰。

[9]刮尽鲸鳌(áo)背上霜:指虽然刻苦学习,但是没有占据鳌头,只刮得鳌背上许多霜。比喻功名失利,贫寒更甚。鳌,传说中海中能负山的大鳖或大龟。唐宋时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因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或“占鳌头”。

[10]炎方:泛指南方。剧中柳梦梅为柳宗元之后,流落岭南,故云。

[11]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唐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2]绍接:继承,接续。

[13]凿壁、悬梁:指汉代匡衡和孙敬家贫苦读的故事。凿壁,《西京杂记》卷二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悬梁,《汉书》记:“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颈,悬之梁上。后为当世大儒。”后即以“凿壁”、“凿壁偷光”、“穿壁引光”、“悬梁”等作为家贫好学、刻苦读书之典故。

[14]偷天妙手:极言文才之高,有高超的写作才能。宋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15]“砍得”二句:意指科场高中,获取功名。蟾宫,即月宫,相传月中有蟾蜍。砍得蟾宫桂,比喻科举及第。玉斧,神斧,传说是吴刚月中伐桂之斧。宋杨万里《九月十五夜月二绝句》:“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此处化用“蟾宫桂”、“玉斧”典故。

[16]司马:掌管军事之职。唐朝时,刺史为州郡主官,司马为州郡属官。

[17]朝散:朝散大夫,隋时设置的散官司名。

[18]县君:唐代五品官的妻子所受的封号。

[19]介:中国传统戏曲术语。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剧本里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坐”、“笑”、“见面”,剧本中写作“坐介”、“笑介”、“见介”。

[20]生事微渺:指生活非常艰难。生事,生计,谋生的路。微渺,渺茫。

[21]三场得手:三场考试顺利通过。科举时代,童生经考试及格者,称“生员”(秀才),进入府、州、县学;生员经乡试中试者称“举人”;举人参加会试、廷试取为“进士”。乡试、会试的全部进程分三场,一场考三天。得手,顺利、称心。这里指通过乡试,得中举人。

[22]郭橐(tuó)驼:唐柳宗元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一个精于种植之道的姓郭的人是驼背,故名。这里作者将其改为柳宗元的家仆。

[23]发迹:意指立功扬名。《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

[24]【九回肠】:原谓[解三酲]犯[三学士]、[急三枪],故云。六十种曲本原无此三曲曲牌,现依诸本加。

[25]不卖查梨:不说大话。查梨,一种似梨而味涩的果子。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有卖查梨条的小贩言过其实地叫卖自己的东西如何好吃。后以“不卖查梨”指不空口说大话。

[26]嫦娥妒色花颓气:嫦娥妒忌花的美色,使它凋谢。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花,指梦中梅花树下的美人。颓气,丧气、衰败,这里指花色枯萎。

[27]“等的”句:形容柳梦梅等待与美人相见时难熬的情状。下文的“黄金柳”、“白玉梅”都由柳梦梅的名字联想而来。

[28]“无萤”句:这里化用了车胤“囊萤”和匡衡“凿壁”两个典故。车胤囊萤的故事见《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匡衡凿壁的故事,详见本出注释[13]。

[29]甚东墙不许人窥:“东墙”由上句“邻家壁”引起,语义双关,暗指男女相爱之事。

[30]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

[31]“丝儿翠”二句:官宦人家要我接受他们的丝鞭,和他们的小姐结亲。丝儿翠,翠丝儿,即丝鞭,古时婚俗中女方赠男方的订婚情物。百花魁,美女,指梦中的美人。

[32]韩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人。自谓祖籍在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33]赵佗王台:即越王台,相传为西汉赵佗王所筑,在现在广州市北面越秀山上。

[34]香火秀才:即奉祀生。古代凡为“贤圣”后代,均可不经科举考试,赐予秀才功名,以管理先祖祠庙的祭祀,故称。见本书第六出《怅眺》:“官府念是先贤之后,表请敕封小生为昌黎祠香火秀才。”

[35]随喜:佛家语。原指见人做善事,随之而生欢喜心。后指俗人游览寺院。

[36]这四句是下场诗。本剧除了第一出《标目》外,各出的下场诗均为“集唐”(集唐人诗句)。大多数直接引用,少数稍有改动。明人诸家版本,均标“集唐”二字,并无诗家姓名。至清初吴吴山三妇合译本,始标出集句作者。本书为集唐诗句作注释时,改动字词不再一一标出,只标明诗句的作者、篇名、原诗的两句或四句,仅对个别字词进行解释。

门前梅柳烂春晖:张窈窕《春思二首》之一:“门前梅柳烂春晖,闭妾深闺绣舞衣。双燕不知肠欲断,衔泥故故傍人飞。”

梦见君王觉后疑: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之四:“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心似百花开未得:曹松《南海旅次》:“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托身须上万年枝:韩偓《鹊》:“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评析:“言怀”即言说情怀。本出为男主角柳梦梅第一次出场的短戏,此乃南曲戏文、明清传奇之惯例,唱【真珠帘】、【九回肠】各一支,无引子及尾声。

柳梦梅自述出身于河东旧族、柳氏名门,乃柳宗元之后,“二十过头,志慧聪明”,刻苦读书,才华横溢。可是,因“未遭时势,不免饥寒”,于是前去拜访好友韩愈后人韩子才,以消解心中郁闷。柳生的说白道出了他欲蟾宫折桂和渴望美好姻缘的愿望。

汤显祖笔下的美好爱情具有奇异的感应性。本剧第十出杜丽娘游园惊梦,是作者所精心描写的;在本出中,柳梦梅也在同时做相同的梦,只不过此梦只是一笔带过。第十二出《寻梦》,杜丽娘云:“哎也,似咱这般,正是:梦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杜丽娘自言自语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在千里之外,真有一个“柳卿梅卿”也梦见了她。

岭南秀才柳梦梅也唱梦,不过这个梦是他自己做的一个梦:“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只因为梦见梅花树下的美人,说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柳生便不能忘怀,而改名“梦梅”。柳生与丽娘在冥冥之中相遇,多少还有点借助杜丽娘改变自身际遇的意味。《牡丹亭》艺术构思的关键即在于抓住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同梦”:柳生在梦中遇见杜女,杜女在梦中与柳生幽会;杜女为情而死,在冥间寻找柳生;柳生拾画、叫画,并与画中的杜女幽媾,最后由人鬼相恋到回生结合。汤显祖同时代的吴江派戏曲家沈璟将《牡丹亭》改成《同梦记》,也算是“心有灵犀”吧。第三出训女[1]【满庭芳】(外扮杜太守上)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几番廊庙

[2][3][4]江湖。紫袍金带,功业未全无。华发不堪回首。意抽簪万里桥[5][6]西,还只怕君恩未许,五马欲踟蹰。“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寻常太守看。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7]看屋外山。”自家南安太守杜宝,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后[8][9]。流落巴蜀,年过五旬。想廿岁登科,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10]在人间。内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后嫡派。此家峨眉山,见世出贤德。夫人单生小女,才貌端妍,唤名丽娘,未议婚配。看起自来淑女,无不知书。今日政有余闲,不免请出夫人,商议此事。正是:[11]“中郎学富单传女,伯道官贫更少儿。”[12]【绕地游】(老旦上)甄妃洛浦,嫡派来西蜀,封大郡南安杜[13]母。(见介)(外)老拜名邦无甚德,(老旦)妾沾封诰有何功![14](外)春来闺阁闲多少?(老旦)也长向花阴课女工。(外)想女工一事,女孩儿精巧过人。看来古今贤淑,多晓诗书。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你意下如何?(老旦)但凭尊意。[15]【前腔】(贴持酒台,随旦上)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16]心,怎报的春光一二?[17](见介)爹娘万福。(外)孩儿,后面捧着酒肴,是何主意?[18](旦跪介)今日春光明媚,爹娘宽坐后堂,女孩儿敢进三爵之觞,[19]少效千春之祝。(外笑介)生受你。【玉山颓】(旦进酒介)爹娘万福,女孩儿无限欢娱。坐黄堂百[20][21]岁春光,进美酒一家天禄。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22][23]得见这蟠桃熟。(合)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外)春香,酌小姐一杯。[24]【前腔】吾家杜甫,为飘零老愧妻孥。(泪介)夫人,我比子美公公更可怜也。他还有念老夫诗句男儿,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25]。(老旦)相公休焦,倘若招得好女婿,与儿子一般。(外笑介)[26]可一般呢!(老旦)“做门楣”古语,为甚的这叨叨絮絮,才到中[27]年路。(合前)(外)女孩儿,把台盏收去。(旦下介)(外)叫春香。俺问你:小姐终日绣房,有何生活?(贴)绣房中则是绣。(外)绣的许多?[28](贴)绣了打绵。(外)什么绵?(贴)睡眠。(外)好哩,好哩。夫人,你才说“长向花阴课女工”,却纵容女孩儿闲眠,是何家教?叫女孩儿。(旦上)爹爹有何分付?(外)适问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这都是你娘亲失教也。[29]【玉抱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诗书误儒。你好些时做客为儿,[30]有一日把家当户。是为爹的疏散不儿拘,道的个为娘是女模。[31]【前腔】(老旦)眼前儿女,俺为娘心苏体劬。娇养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儿啊,爹三分说话你自心模,难道八字梳头做

[32]目呼?【前腔】(旦)黄堂父母,倚娇痴惯习如愚。刚打的秋千画图,[33]闲榻着鸳鸯绣谱。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老旦)虽然如此,要个女先生讲解才好。(外)不能勾。[34][35]【前腔】后堂公所,请先生则是黉门腐儒。(老旦)女儿啊,[36]怎念遍的孔子诗书,但略识周公礼数。(合)不枉了银娘玉姐只[37]做个纺砖儿,谢女班姬女校书。(外)请先生不难,则要好生管待。[38][39]【尾声】说与你夫人爱女休禽犊,馆明师茶饭须清楚。你看俺治国齐家、也则是数卷书。

往年何事乞西宾?柳宗元 主领春风只在君。王 建[40]伯道暮年无嗣子,苗 发 女中谁是卫夫人。刘禹锡注释:

[1]外:中国传统戏剧角色名,扮演老年男性,表演上与生、末大致相同。本剧中的“外”扮南安太守杜宝。

[2]“西蜀名儒”三句:西蜀,古代把四川等蜀地称之为“西蜀”。名儒,著名的儒者。南安,宋代有南安军,明初设府,属江西省,府治在大庾。太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几番廊庙江湖,几次出仕(廊庙)又退隐(江湖)。

[3]紫袍金带:指位居高官。唐代五品以上官员穿朱红或紫色的袍服,宋代四品以上官员才可以腰系金带。

[4]华发:白发,指老年。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意抽簪(zān)万里桥西:指想弃官归隐故乡。簪,古代发饰,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用“簪缨缙绅”比喻仕宦之人。“抽簪”指不再用簪子束发戴冠,归隐不做官。万里桥,在四川成都,桥西有杜甫草堂。剧中杜宝自称是杜甫的后人,所以用“万里桥”代指故乡。

[6]五马欲踟蹰(chíchú):去留不定。五马,太守出行用五匹马驾车。乐府诗《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但此处与《陌上桑》故事情节无关。全句的语义套用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7]“到来”二句:借用晋代邓攸的典故来形容杜宝做官廉洁。《晋书·邓攸传》载,邓攸做吴郡太守,不受俸禄,自己运米到任,只饮用当地的水而已。又,唐方干《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到来惟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8]杜子美: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时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安史之乱后,他颠沛流亡,后定居成都,故紧接着的唱词为“流落巴蜀”。

[9]登科:唐代设科取士,有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后来考取进士的就叫“登科”,也叫“登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