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注释汇参证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9:39:25

点击下载

作者:汪文绮注,于莉英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脉学注释汇参证治

脉学注释汇参证治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许序

“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今世方称为“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

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校注说明

《脉学注释汇参证治》系清代医家汪文绮撰注。汪文绮,字蕴谷,安徽海阳(即休宁县海阳镇)人。生卒年代失于详考,约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中期。本书约成书于清乾隆九年(1744),现仅存一种刻本,即清道光十二年(1832)杨德先近文堂刻本启吉野史藏版。故此次整理以此刻本为底本,采用理校和他校的方法,他校则以本书所引著作之通行本为校本,其中主要使用的《濒湖脉学》采用的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等附刻本。

校注原则:

1.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重新句读。

2.凡原书中的繁体字,均改为规范简化字。

3.凡底本中因写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4.异体字、古字均径改,不出校记;对个别冷僻字词加以注音和解释。

5.通假字一律保留,并出校记说明。

6.有间隔符“〇”,回行另起,不出校记;有脱文处,用“□”补入,字数不定用不定虚阙号“”补入,不出校。

7.校定后重新编排目录,置于全书之前。原书目录因内容凌乱而删除。

8.原书上、下卷正文标题下均有“海阳汪文绮蕴谷氏撰注,后学汪卿云松舫氏参阅”字样,今一并删除。

9.作者汪文绮所据《濒湖脉学》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等附刻本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处均出校记说明。

10.底本中《濒湖脉学》原文作大字,注释为小字,未分行。本次点校排版,《濒湖脉学》歌诀为宋体加粗五号字单列一行,注文为宋体五号字另起一行,以便于阅读。

11.“【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标题底本置于天头,为便于阅读,现据《濒湖脉学》移至相应正文前;没有标题的据《濒湖脉学》径补,不出校记。

12.底本各脉中病证标题均置于正文天头,为便于阅读移至相应正文前,宋体加粗五号字,均不出校记。

汪卿云序

吾乡汪蕴谷先生,明医也。先生丕承家学,上溯《灵》《素》诸经,靡不淹贯,犹于景岳一书,独窥其秘。其著《会心录》已有全书,而于李《濒湖脉学》一书,著释以授其门人,历年既久,几至散失,未有刻本,今将付之剞劂,以传其不传之秘,俾后学读是书者,知所折衷焉。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建子月上浣之吉后学汪卿云松舫氏识于桂阴别舍序

经曰:望而知为神,闻而知为圣,问而知为工,切而知为巧。今业岐黄者,惟问一端,其于闻望亦识浅耳。至于切,又居三者之末,往往轻视之,所以卒鲜有精于脉者。余不揣谫陋,取《濒湖脉学》注释于后,症治大略发明,症脉相参,方可无误于当日。后世业岐黄者,未必无小补云。乾隆九年岁次甲子季冬月汪文绮识

运气主病概说

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岁气寒化,辰戌年。

按:辰戌年,司天太阳寒水,左厥阴右阳明,在泉太阴湿土,左少阳右少阴。若逢甲丙戊庚壬为阳年,为天符,为南政,则右尺不应;若逢合乙丁己辛癸为阴年,为岁会,为北政,左寸不应。

壬辰岁木太过 戊辰岁水太过 甲辰岁土太过 庚辰岁金太过 丙辰岁水不及

壬戌岁木太过 戊戌岁火太过 甲戌岁土太过 庚戌岁金太过 丙戌岁水不及

木不及金乘之,燥气大行;火不及水乘之,寒大行;土不及木乘,风大行;金不及火乘之,炎火大行;水不及土乘之,温大行。余每年论不及仿此。②草:原作“早”。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改。③菀:通“郁”。郁积,凝结。④冰:原作“水”。据王冰注《素问·六微旨大论》“太阳居之为寒气间至,热争冰雹”改。⑤寒反热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民病寒,反热中”。⑥闷瞀:指心胸满闷烦乱,眼目昏花之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瞀闷”。⑦死也:原作“也死”。本条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原文无“也”字,据文义乙转。⑧倮虫:没有羽毛或鳞介以蔽身的动物。①地气湿令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地气正,湿令行”。②病乃悽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民乃惨凄”。

其曰加临者用事也,曰太过者必相克。木运过克土,土受邪;火运过克金,金受邪;土运过克水,水受邪;金运过克木,木受邪;水运过克火,火受邪。余每年论太过仿此。

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岁气燥化,卯酉年。

按:卯酉年,阳明司天,左太阳右少阳。少阴在泉,左太阴右厥阴。若逢甲丙戊庚壬为阳年,为天符,则二尺不应;若逢乙丁己辛癸为阴年,为岁会,为北政,二寸不应。

丁卯木不及 癸卯火不及 己卯土不及 乙卯金不及 辛卯水不及

丁酉木不及 癸酉火不及 己酉土不及 乙酉金不及 辛酉水不及③欠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嚏欠”。①妄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谵妄”。②咽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嗌干”。③春令又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春令反行”。④介虫:有甲壳的虫类。⑤蛰虫: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虫子。

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岁气火化,寅申。

按:寅申,少阳司天,左阳明右太阴。厥阴在泉,左少阴右太阳。若逢甲丙戊庚壬为阳年,为天符,为南政,左尺不应;若逢乙丁己辛癸为阴年,为岁会,为北政,右寸不应。

戊寅火太过 甲寅土太过 庚寅金太过 丙寅水不及 壬寅木太过

戊申火太过 甲申土太过 庚申金太过 丙申水不及 壬申木太过①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嗌”。②凉风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凉乃至”。③早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早雕”。④鳞虫:体表有鳞甲的动物,一般指鱼类和爬行类。⑤关节不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关闭不禁”。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岁气湿化,丑未年。

按:丑未岁,太阴司天,左少阳右少阴。太阳寒水在泉,左厥阴右阳明。若逢甲丙戊庚壬为阳年,为天符,为南政,则左寸不应;若逢乙辛丁己癸为阴年,为岁会,为北政,则右尺不应。

丁丑木不及 癸丑火不及 己丑土不及 乙丑金不及 辛丑水不及

丁未木不及 癸未火不及 己未土不及 乙未金不及 辛未水不及①毛虫:蝴蝶或蛾子的伸长虫状幼虫。②经络:《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筋络”。③身重筋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身重筋痿”。④大火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大火正”。⑤疵(cī呲):毛病。⑥湿症相薄雨时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湿蒸相薄,雨乃时降”。⑦胕(fú浮):浮肿。⑧凑理:通“腠理”。皮肤的纹理。《盐铁论》:“扁鹊攻于凑理,绝邪气,故痈疽不得成形。”①紧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禁固”。

少阴司天君火,阳明在泉燥金,岁气热化,子午。

按:子午岁,少阴司天,左太阴右厥阴。阳明在泉,左太阳右少阳。若逢甲丙戊庚壬为阳年,为天符,为南政,则二寸不应;若逢乙丁己辛癸为阴年,为岁会,为北政,二尺不应。

壬子木太过 戊子火太过 甲子土太过 庚子金太过 丙子水不及

壬午木太过 戊午火太过 甲午土太过 庚午金太过 丙午水不及③羽虫:鸟类。④上:原作“土”。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改。⑤寒热互作:《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寒热互至”。⑥嗌(yì义):咽喉。①小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少腹”。

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岁气风化,巳亥。

按:巳亥年,厥阴司天,左少阴右太阳。少阳在泉,左阳明右太阴。若逢甲丙戊庚壬为阳年,为天符,为南政,则右寸不应;逢乙丁己辛癸为阴年,为岁会,为北政,则左尺不应。又有说云:仅甲己年为政向南,为南政,乙丁、辛癸、丙戊、庚壬年为北政。

丁巳木不及 癸巳火不及 己巳土不及 乙巳金不及 辛巳水不及

丁亥木不及 癸亥火不及 己亥土不及 乙亥金不及 辛亥水不及③寒始肃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寒始肃,杀气方至”。④泪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泣出”。⑤暴雨溽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溽暑湿热相薄”。溽湿,潮湿闷热。①更:原作“足”。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改。②沉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沉阴乃布”。③雨乃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作“风雨乃行”。上 卷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寻蓂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辨误:王叔和云: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最合浮脉象天之义。黎氏云:如捻葱叶,则混于芤矣。崔氏云:有表无里,有上无下,则脱然无根,又混于散脉矣。《脉诀》云冉冉寻之如太过,是中偄盛满,此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其谬如此。【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

轻手便得,非必中沉俱无。若中沉俱无,是散脉矣。

如寻蓂荚似毛轻,

浮脉之轻浮和软也。

三秋得令知无恙,

浮脉在时为秋,在人为肺,与时合,不病之脉也。

久病逢之却可惊。

久病真元内亏,孤阳上浮,脉气离根,危脱之候。【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

如木漂于水。

浮大中空乃是芤,

举之浮而大,寻之中无力,按之而又有,是为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

如洪水,有波涛汹涌之象。

来时虽盛去悠悠。

洪大之脉其阴必虚,故来有余而去不足。悠悠者,有胃气之象。若来盛去盛,为太过矣。

浮脉轻手似捻葱,

轻手得之而和平,如捻葱管,上有力而下和软也。

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脉迟大而空,寻按几不可见。

浮而柔细方为濡,

初下指得之柔软而细,按之下即为濡脉。

散似杨花无定踪。

散脉浮而无根,无统纪,无拘束,涣散不收,如杨花飘散,至数不齐。【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

浮脉主表而属阳,风邪中入皮毛,则表受邪,而脉见浮矣。

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

浮而有力多风热,

有力而浮,表邪盛也,故多风热在表之实症,所谓邪气盛则实也。

无力而浮是血虚。

无力而浮,阴血虚而虚火上逆也,当大补阴血为主,所谓正气夺则虚也。浮脉主里须知

浮而有热者风也,浮而无热者虚也。乍病见浮脉乃伤风邪,久病见浮脉,虚所为也,是从新久辨也。又曰浮而弦者风也,浮而涩者虚也,风寒之浮盛于关上,虚病之浮盛于尺中。愚按:浮必辨其有力无力,有力为风必兼洪数,无力为虚则带濡弱,再参外候,自无通情。至内虚之症,无不兼浮,如浮芤失血,浮革亡血,内伤感冒而见虚浮无力,劳瘵阴虚而见浮大兼疾,火衰阳虚而见浮缓不鼓。又如真阴竭于下,孤阳浮于上,脉必浮大而无力,按之细微欲绝者,当益火之源。如上等症悉属内伤,岂可以脉浮不审虚实而浪用发表乎?沉脉沉脉按至筋骨乃得,内刚外柔【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

喻此以状沉脉也。

筋骨之间软滑匀,

在筋骨之间,软滑和匀,有胃气也。不比牢脉,重按满指;伏脉沉候隐伏,必至骨方见。

女子寸兮男子尺,

女子生于阴,尺脉常盛大,寸脉常沉弱,故寸脉宜沉。男子生于阳,寸脉常盛大,尺脉常沉弱,故尺脉宜沉。

四时如此号为平。【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

无坚强之象,大异于伏牢细弱。

伏则推筋着骨循,

伏脉便要推筋着骨,浮中二候绝无影响,脉行筋下。

沉细如绵真弱脉,

细软无力。

弦强实大是牢形。【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

阳盛则水化为气,阳衰则气停为水。真火微,则营卫之气寒而阴经受病,如水肿之属是也,金匮肾气丸主之。

数热迟寒滑有痰,

沉数为热,沉迟为寒,沉滑为痰,勿谓尽属阴。

无力而沉虚与气,

无力不足之象,为虚寒少气,阳火衰微也。

沉而有力积寒并。

有余之象为癥癖,为瘀积,为痼疾,内有寒积伏之深也。沉脉主表须知

景岳云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是沉不可概言里。迟 脉【体状诗】

迟来一息为三至,

不似涩脉之三五不调,缓脉之来去徐缓也。

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

浮迟表,沉迟里。

消阴须益火之源。

阴盛则脏腑内虚,元阳衰败,虚寒之症作焉,当峻补其阳经,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

以至数论缓脉,是千虑之一失也。盖迟以至数不齐为言,缓以宽缓得名。迟脉三至,迟滞不前;缓脉四至,宽缓和平。二脉绝不相类,当易四至作缓持为的。

迟细而难知似涩,

迟细短软,往来艰难,有类于止而实非止,为涩脉。

浮而迟大以虚推。

浮大迟软,则为虚脉。【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

五脏属阴,迟亦为阴,是以主脏,缘阳气潜伏,不能健运,而津液凝结为冷痰矣。

沉痼瘕仔细看,

沉寒痼疾,癥瘕腹坚,乃元阳耗散,脾胃虚寒,及啖生冷黏腻难化之物,经年累月渍积脏腑以成痼疾,多于迟脉见之。仁斋云痼疾虚冷,贵乎温补,不可太刚,临症者参之。

有力而迟为冷痛,

有力乃阴寒积聚,气寒则停留,血寒则凝滞,痛所以作也。

迟而无力定虚寒。

迟脉无力中空,显然虚寒之候,无疑也。

寸迟必是上焦寒,

上焦如雾,寸脉迟,以胸中之阳少生化之机,而气虚不能生精矣。

关主中寒痛不堪,

中焦如沤,关脉迟,则脾胃之阳失变化转输之运,阴寒凝滞,痛不可忍矣。

尺是肾虚腰脚重,

下焦如渎,尺脉迟,则肾中之阳少藏蓄,阳气不能流行,腰转摇而艰难,足受湿而作肿,溲便失闭藏之固,寒疝责在任脉之虚,而精而不能化气矣。

便溲不禁疝牵丸。迟脉主热须知

凡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胃气未复,脉必迟滑,或见迟缓,岂可投以温中而益助其余邪?又有热邪壅结,隧道不通,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然脉之迟亦由营气不足,复为热伤,不能运动,反为所阻,输转之机即缓慢而行迟,故脉亦如之。愚按:迟脉主热之症,必当以便闭、便赤为据,如戴氏云举按皆有力,内证胸膈饱闷,便闭溺赤,方是主热之迟脉。数 脉【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极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

脉有浮数则表实,有沉数则里热。有虚火脉数,数而无力。有实火脉数,数而有力。

惟有儿童作吉看。

婴孩阳有余而阴不足,故六至为和平。数脉主寒须知

脉来数大而无力,按之空空,如微细欲绝。经云按之数而不鼓,诸阳皆然,此阴盛于下,逼阳于上,虚阳浮露于外,而作身热面赤。戴阳于上,脉数无神,治当用参熟桂附,井水顿冷服之。医家不识,误用寒凉,脉反变数,益凉益数,可不畏哉!

前此论浮沉迟数四大纲领,粗言其大概也。以后从四大纲领复细言之,以定辨症用药大意。浮 脉【主病诗】

寸浮头痛眩生风,

头为天象而属阳,寸浮感风邪而头痛,或血虚火浮而头亦痛也。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肾亏于下,虚阳浮动于上,则内生风,而有眩晕之病,上盛下虚,此寸脉所以浮也。头痛有内伤、外感之不同,外感头痛,有痛在阳经,有痛在阴经;内伤头痛,有痛在阴虚,有痛在阳虚也。太阳、阳明、少阳属阳经,厥阴头痛属阴经。

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邪从外入,治在风池、风府,调其阴阳,补不足而泻有余,汗在表而散在巅,此治伤寒之头痛也。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在里,有元阴内亏,下虚上实而火炽者;有元阳内亏,九窍不利而气虚,经脉失调,头隐隐而痛不休者。法宜上病疗下,水亏则壮水,火弱则益火也。有痛在脑,昏愦不知人者,此痛极而厥也;有痛后神不守舍,神脏受伤也;有痛而抽痛如痉状者,此阴阳两亏,精不养神,血不养精,筋无血养,惟妇人血海空虚者尤多也。以上皆头痛之阴症,非参、芪、归、地、术、附、鹿茸之属难以挽回。大抵头痛在经者可治,头痛在脏者不可医也。

偏头痛 又有头风偏痛之症,痰厥头痛之症,亦肝肾亏虚,至木化为风,液化为痰也。头风而害目者,何也?目乃肝窍,火空则发热,积阳明痰火为患,症实脉实。头痛者,又宜于清凉攻下也,此治内伤之头痛也。夫浅而近者,名头痛;深而远者,名头风。手足三阳之脉,上循头目,三阴脉至颈而还,厥阴入于颃颡,连目系,出额,当于六经辨之。头痛、头风皆因清阳之气有亏,精华之血有损,不能交会于首也。倘夕发旦死,脏厥真头疼,真元久已离根,不及药治。

眩晕 眩晕一症,有风火相搏,旋转之象。男子吐血、衄血、下血有此症,妇人崩淋产后有此症,去血而眩者;大怒气逆,肝火上冲而眩者;有色欲过度而眩者,必汗出;有肾水亏虚,水不荣木,木肆其强而眩者。亦有不专属浮脉者,如老人精衰,劳倦日甚而伤阴,大醉湿热而伤阴,痈脓大溃而伤阴,金石破伤而伤阴,产后崩淋而伤阴,其证面赤耳热,口干不渴,烦躁不寐,寒热往来,大便秘,小便赤,脉必弦细而数、弦大而数、细涩而数,无非精血受亏,阴虚为病,根摇则上虚眩仆,此阴虚之眩晕也。如劳倦费神伤阳而眩,呕吐过甚伤阳而晕,泄泻无度伤阳而眩,悲哀痛苦大叫大呼伤阳而眩,其证面色青惨,神倦气乏,畏寒厥冷,身面浮气,大便泄而小便清,脉必沉细而微,或弦细而迟,或亦有浮而大而空,无非元阳被耗,气虚为病,脏亏则逆气上奔,此阳虚之眩晕也。治阴虚则六味归芍汤加人参之类,壮水之主以生精血。治阳虚者,八味养血汤加人参之类,益火之源以生元气。至于火眩一证,如房劳火起于肾,暴怒火起于肝,思虑火起于脾,两耳鸣,两目昏黑,上重下轻,眩仆卒倒,脉亦细弱,无非虚火为用,此虚火晕也。有实火眩一证,人必强健,证必暴发,渴必引饮,始合浮脉兼洪数,其呕酸苦水之味,眩稍定,饮食寒冷之物,眩稍止,大便燥结,解后眩始缓,无非风火相搏,实热为害,盖上盛则火炎,火炽而旋转,此实火之眩也。治虚火宜六味汤、逍遥散之属,滋阴以制火,舒肝以养脾;治实火者宜三黄汤、竹叶石膏汤之属,清降以抑火,辛凉以泻热。所谓虚火可补,实火可泻。又有痰晕,水沸水泛,痰起于肾;风火生涎,痰起于肝;湿饮不行,痰起于脾。头重眼花,脑转眩冒,倦怠嗜卧,饮食不甘,脉象缓滑,无非疲劳过度,气滞津液不行,此虚痰之眩也。若实痰眩晕,证实脉实,积热在阳明,其阻塞在经络,其菀遏在肠间,无非风火聚结,痰积生灾,停饮则火逆上升,实痰之晕也。虚痰,六味、八味、归脾之属,补脾肾之源,治痰之本。实痰,二陈加芩连、滚痰丸之属,逐肠胃之热,治痰之标。所谓实实虚虚,补不足,而损有余。于伤寒眩晕,虽有表散之法,莫不因汗吐下,虚其上焦之元气,所以致上虚则眩,下虚则厥。头眩皆属虚多,宜用温补之药治眩晕,其可不从事于补虚乎?

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痰饮 愚按:右寸浮,肺金感风邪;左寸浮,心经生热痰。风痰聚胸,胸中乃心肺部位,故风痰聚于此。今日医家中风、厥逆、痫症、痓症,概以风痰目之,不知外来之风中入皮毛,必发热恶寒,风邪伤卫也;内生之风发自肝木,必气弱精亏,乃虚火鼓动。故外感之风邪菀而生痰为实,内发之虚火灼而生痰为虚,内外之风原自不同,虚实之痰治亦各异。故风痰兼中风之症,有外袭之风,外风为阳邪,先入皮毛,决不比阴寒之邪,不从阳经而直中三阴之速。设中风属外风之说,则当入伤寒一门,何必又立中风一条?风邪最轻,从无直中伤人之患,何中风疾发有顷刻垂危?此可知外袭之风,表散清凉,如三化、续命、愈风等汤,议论纷纭,一药渐愈。惟是内袭之风,景岳以非风辨之,经所谓虚邪偏客身半,未尝云实,营卫衰,真气去,明是言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从根本而验死生,又何及外风与六经之形证耶?即言及外风,不过外感之表邪,自有头痛、身痛、寒热之兼证耳。

逆之症 夫风自内生,东方之木气,气动便是火,火动便是风,气也、火也、风也,一也。且风不过气之逆,火之炽,并非气外而别有火,火外别有风也。第此火发于肾,虚多而实少;此风根于气,阴亏而阳弱。中风之症,大约精血内竭,元气内败,如亏在阴,则虚火无制,亏在阳,真气无根。当此之际,必有一股虚气,从肾中间上夹脊,穿昆仑,过泥丸,直到命门,而三阴三阳之气突然而散,此五绝之候也,其半身不遂,偏枯之证也。口眼歪斜,筋无血荣也;舌喑不能言,脾肾元亏,不能上达舌本也;口流涎沫,脾亏不能摄津液,肾亏不能藏津液也;口噤不开,阳明筋急,虚火灼而劲急,真气寒而拘挛也。治法:五绝症见宜参附汤、参术汤、大补元煎之类,以救垂绝之危险;偏中宜地黄饮子、八味、生脉、六君子汤,以扶余生之岁月;脾肾大败宜六君子、四君子、归脾,回中焦之谷气。倘内有燥热,风火相煽,亦令人暴厥,壮水补阴为稳。陈临川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旨哉言乎!

愚按:尺中溲便不通,夫尺脉主沉,今反浮,乃元海无根,真阳下竭。肾虚失气化之机,肺虚失清肃之令,水火不交,阴阳否隔,小便癃闭。肾失开合之令,脏少精液之濡,阳气不行,精血枯竭,而大便不通。治法:在左尺则壮水之主,泾渭自通;在右尺则益火之源,阴凝自化。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小便不通 愚按:小便不通,责在肺肾二脏。盖肺主气,司清肃之令,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主水,司开合之令,为生化之源,运行水道也。如上焦气分为病,则属金燥肺热,气不化水,清肃之源绝矣,《经》所谓“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宜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主之,然后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如下焦血气为病,一属水亏火灼,膀胱液涸,难于气化,此真阴虚,阳无所附而闭塞,经所谓“无阴则阳无以化”,宜用六味、左归饮主之,然后肾气化,二阴之窍得行开合之令矣;一属气虚火弱,三焦寒冷,水道不行,此真阳亏虚,水寒冰冻而闭塞,经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宜用八味汤、肾气汤主之,然后阳和至而阴凝消矣。若小肠膀胱闭塞不通,乃六腑客热,此属有余之症,宜用八正散、六一散主之。服桂附太过,消尽肺阴,气难以化,宜补中益气汤。盖水道不通,乃危急之症,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皮肤而为肿,泛及中焦而为嗌、为呕,再及上焦而为喘,盐熨丹田、田螺罨脐之法,皆治标而不治本,毋怪乎其多不治也!

大便不通、阴阳结 若大便不通,乃阳明、太阴合为病,有阳结、阴结,虚实可分矣。盖阳明之火,有自内而发者,如壮实之人,烟酒辛热炮炙之物过度伤胃,蓄有积热,热愈甚而结愈深,腹中胀痛,口渴,脉数有力而大便不通者,宜用大承气下之。有自外而入者,如伤寒时疫,大便不通,阳明内结,热燥痞满,脉数有力,前用过辛凉散风、甘淡驱湿,渐已入营,营分受邪,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不寐,或斑点隐然,撤去气药,从风热陷入者,犀角地黄汤,从湿热陷入者,犀角汤参入凉血药,若加烦躁便不通者,金汁亦加入,老人及平素寒体者,以人中黄代之,透斑便解为要,若斑不透,便不解,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玉女煎,轻则蔗浆梨汁,此即热闭阳结也。有元气薄弱之人,患伤寒时疫后,津液耗伤,肠胃干燥而大便不通,不可强为疏导,俟胃气渐和,自然通达,或用蜜煎导之,此即虚闭阴结也。第秘结之由,除阳明热结之外,悉属少阴,《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又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枯,开合之令失矣。如肾热者,宜凉而滋之;肾寒者,宜温而滋之;肾虚者,宜补而滋之;肾干燥者,宜润而滋之。《经》又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虽然肾水内亏,阴火内灼,精血内枯,精液内涸而肠脏干燥,此阴虚而阳结也。肾阳衰败,真火衰微,元气衰弱,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阴虚者壮其水,六味汤主之,阳虚者益其火,八味汤主之。若吐泻、汗后、老人、产后、病后、亡血、失血后,皆能秘结,非精液之亏,即气血之耗,宜滋润养阴,待其缓通,不可轻投硝、黄等药。按:景岳曰浮为表,而凡阴虚者,脉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言表可升散乎!遇失血脉浮无力,便血脉浮无力,用归脾嘘血归原,八味补火生土,无不切效。沉 脉【主病诗】

寸沉痰菀水停胸,

痰饮 两寸脉元浮今反沉,胸中之阳不运,津液结而为痰,菀于胸膈之间,水蓄聚而为饮,停阻于胸膈之下。胸中,心肺部也,沉属里为阴,缘阳气虚,无以化其津液,则肺气不能通膀胱而消痰饮;火弱无以鼓动其气,则心气不能通小肠而利水道。欲治痰菀,宜六君子汤;欲治水停,宜茯苓甘草汤或五苓散是也。

关主中寒痛不通,

寒腹痛 关沉主肝经伏寒,两胁刺痛,胃中寒积,则中满吞酸,盖血虚寒,少流动也,所以痛。痛有虚实异治,实用疏利攻下,虚宜温补。盖塞因塞用,正虚人通因通用之法,何也?温补之即所以通之也,勿泥痛无补法,况沉脉属阴,气痞不通,虚寒冷痛者居多乎!左关属肝胆之位,肝气痛宜用熟地、芍药以滋之;右关为脾胃之位,脾胃虚又健脾土以温之。

尺是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恫。

尺主沉实而濡,今则沉而无力,症见浊遗、泄痢、腰痛等症,皆由肾虚失秘蛰封藏之本,而为元阳虚寒、元精不固之患矣。

浊症 愚按:浊症,在精窍者,茎中如刀割火灼,窍端时有秽物,如疮之脓,淋漓不断,由相火妄动,精离其位,败腐而出也。在溺窍者,小便如泔浆,小儿常有此,大人稍亦有此,一因湿热流注于膀胱,一因中气不足,溲溺为之变。又有赤白之分,盖精为血所化,浊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变白,名为赤浊,此虚之甚者也。然赤浊从膀胱来者居多,小便混浊,色赤如血。总之,五脏之伤,六淫之变,难以言尽,脉候参详,浊症立判矣。

遗精 遗精之症,梦有形象,遗而知觉者,乃相火之炽。梦无影迹,遗而不知觉者,乃心肾之亏虚。然少年纵恣,心有妄想,外有妄遇,君火摇于上,相火动于下,心肾相应,水不藏而木疏泄,梦而精耗者更多也。《经》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泄泻 泄泻有内因饮食积痰也,有外因湿与热也,有内伤脾与肾也。如腹痛而泄,泄后痛减者,是食积,宜消之。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是痰积,宜豁之。腹不痛者是湿,宜燥渗之。腹痛肠鸣泻水,痛一阵泻一阵者,是热,宜清利之此症亦有寒痛,宜细参脉之有力无力,细辨之自明。脾泻已久,大肠不禁,宜涩之。饮食入胃不消,或完谷不化者,是肾气虚,宜温补之。肾阴水亏,虚火下迫而泻者,宜壮水以补之。虚劳久嗽,肺传大肠者,是表里为病,宜壮水以滋之,或益火以温之。实热者宜下之,下陷者宜升之。冯氏云:肾开窍于二阴,若肾气衰弱则不能蒸腐水谷,世人但见泄泻,概用参术补之,殊不知参术乃补脾中州阳气之药,不能补至阴闭藏封蛰之司也肾为胃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一阳之火若无,二阴饮纳何能处于釜底而为蒸化五谷之具?又有产妇,产后气血虚,暴注下迫,疾走大肠,食饮入胃,不能变化精微,时时频泄,未免下多亡阴,泄久亡阳之患,中焦不化而噫气嗳腐,腹中肠鸣。体实者,暂可平胃散加减,一二剂不可多进。体虚者,夹食不消,用长生活命饮加健脾药活命药即炒西党、焦锅巴二味。至于肾为生气之原,命火不能生脾土,去血过多则伤肾阴,气因血耗则伤肾阳,阴虚火必刑金,上逆咳嗽,肺虚移热大肠,下通泄泻。医不知有肾阴亏虚泄泻之证,一味补土,未见奏功,若误认夹食,更为庸医矣产后泄泻,自宜先以温补元阳,佐以健脾,自无不愈。或六君子加减,或理阴煎加减。盖阳虚泄泻必命火微,己土不生,真气不固,自有脉症可据,阳虚者脉必细迟而微,或空大而虚,证必面色白惨淡,手足冷而浮肿;阴虚有火者脉必细数,面赤口渴为异也。《会心录》云:脾阴虚有火者,嘉禾饮;脾气虚无火者,六君子汤产后之火,虚火也,宜从治为主,加桂萸;肾虚有火者,六味加人参;阳虚无火者,八味加人参。倘服此而泄不止,四神丸用参吞下,再用枯矾、附子、五倍子,研末和面,人唾作饼,贴脐中,无不立效,此治内因者也。

痢症 痢疾一证,夏秋湿热,热菀本乎天,因热求凉,过食生冷,因乎人,古方用承气汤,荡涤肠胃,通因通用,惟壮实者,肠胃坚固,可推荡也。然近世脾胃衰者十之七,虚寒下痢者十之六,若概以实耶,大黄、黄连之属投之,无不损肾败胃,绝谷而亡。初病宜和中养胃,清热解毒;挟寒者加姜术饮,万举万当;久则因固胃气而尤莫要于补肾阴,夫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阴不亡者,未有阴亡而肾不虚者。故治痢不知救脾胃,何医之足称乎?腰为肾之外候,诸脉贯肾而络于腰,肾气一虚腰必痛矣,惟跌扑之伤不涉于虚,其余风寒湿热,虽有外邪,亦必乘虚而犯,究之犯者为标,虚者本也。

时疫补阴 愚治时疫初起,有邪伏募原未动者,见沉脉投以补阴之剂,助其正气,邪方出表,然后脉数而壮热矣。若俗见必谓早投补剂,闭门捉贼,邪无出路,柴葛羌防之属妄进,岂不殆哉!养正退邪,东垣法也,可为知道。

松按:痢症即时疫中浊邪中下,名曰浑者是也。毒入胃脘、上焦,越于肌表,发寒恶热。毒中胃脘、下焦,走入大、小肠,剥脂膏之脓血则重急。其为热、为寒、为实、为虚,因人之体质不同,受病亦异,故初有黄金汤,解毒救胃,继用扶脾土、补真元。体实受邪,黄金汤加黄连一味,若兜涩太早,恐变休息痢。观高鼓峰《己任编》内治徐五宜先生患痢,日夜百次,里急后重,脉已歇至。前医用朴、陈、槟、壳、木香等药,不愈。鼓峰诊之,谓脉洪弦而数,毒及少阴,当急顾其阳明,疏方用生熟二地一两,归、芍、丹皮、黄连三钱,甘草五分。群医多在旁訾议,服之必饱闷增剧矣。孰知次日次数尚频,急重已除,洪数亦减。过数日加人参、白术、山药、茯苓,饮食大进,病亦渐愈。故痢症脉之歇至,本以毒盛擁遏隧道,阴精不承,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此症惟景岳、高鼓峰、薛新甫善治,宜将三先生之书细参之,自有会心。迟 脉【主病诗】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痛,便溲不禁疝牵丸。

胸中少生发之机,气不生精,上焦寒矣。脾胃失转输之运,而阴寒凝滞,痛不堪矣。尺脉迟,阳气不行,肾中之阳少封蛰之藏,腰转摇而艰难,足受湿而作肿,溲便失闭藏之固,寒疝责在任脉之虚,精不化气。

腰痛 愚按:肾者,腰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膏粱之人,欲竭其精,腰脊痛不能举,是骨髓空而肾元亏,宜八味、六味以补阴之不足也。若肾着为痛,是因经虚而受湿得之,其体重腰冷,如带五千钱,治宜去湿兼用温暖之药,则阳气足,自能运动而愈矣。

脚气 脚气之说,古无是名,自晋苏医而始有此名。其症有自内而得,有自外而感。自内而得者,以肥甘酒醴过度,湿热等物过服,致令湿壅下焦,走注足腿而渐肿痛,此脚气之内因也。自外而感者,以阴寒水湿雨雾之气,或坐卧湿地,致令湿邪袭入皮肉筋骨脉络,而凡清气湿气袭虚,则病起于下,致为腿足之病,此脚气之外因也。但初发之时,必头痛发热,洒洒恶寒,自膝至足,或见麻痹,或见冷痛,或红肿,或日见枯细,或如冰冷,或如火热。治之法惟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在表者散之,在里者下之;虽有补剂,所当禁也。《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是外湿有乘虚而入者,由肌凑之不密;内湿有因虚而发者,由元气之不运。盖体实者必不可补,虚者不可不补,新起而暂者必不可补。屡发而久者不能不补,若脚气冲心,呕吐不止,真武汤重加人参两许,坐镇北方,借此参附之力以鼓元阳,速逐阴邪从下而出也。

小便不禁 小便不禁一症,肾虚失职,气虚失守而然。气为水母,水不能藏,气不能固也。《经》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又云:膀胱“不约为遗溺”。古方多用固涩之药,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非塞其源也。夫小水虽关于肾,而肾脉上连肺,肺气无权,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庶得治本之旨也。薛立斋有因劳倦发热作渴,小便自遗,作肝火血虚为治,然不禁之病虽有热症,亦有虚火多而实热少,大抵频数属热者多,属虚热者更多,不禁则属虚寒者多耳。肺气虚则不能摄,肾气虚则不能固,膀胱因肺肾之气虚则不能藏,此不禁之所由来也。治法以八味汤合生脉散加减,加鹿茸、河车、黄芪、枸杞、菟丝及螵蛸之属,皆为合法。亦有暂投补中益气汤,以升为固者,但不宜多服,何也?过升则降少,且升、柴皆走散药,如属热之症,亦属肾水虚,而虚火下迫,疾速下行,六味汤为上药,寒凉非所宜也。

七疝内结七疝症,乃任脉为病,冲狐癫厥瘕□癃,分言疝之形。盖疝乃筋脉受邪,寒则多痛,热则多纵,湿则肿坠,在血分者不移,在气分者多动。夫疝虽属肝为病,必推原于肾。《经》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故疝之挛急,上冲心胃,正肾气为病也。况肝肾同治,乙癸同源。《圣济录》云:嗜欲伤肾,无以滋荣肝气,则留滞内结,发为阴疝,是疝发于阴虚者多也。若治疝不从化原,而日以伐肝疏导从事,则病益剧而难疗。按:景岳云迟为寒矣,而伤寒初退,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概言寒,可温中乎!

愚治邪热内结,寒气内菀,气口迟滑者,清热解结,无不应手。可见迟脉不尽属寒者,医家变而通之,症脉合参为的。数 脉【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虚阳极必狂烦,

数脉属阳,水虚火炎,故阴血微弱,阳火强盛,必有烦狂之症。又关后阴脉微,关前阳脉胜,亦主狂烦。

烦狂愚按:烦狂有七情所发,病因于内,有伤寒所发,病因于外。肾水素亏之人,志愿太高,所欲不遂,思虑菀结,屈无所伸,致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皆非遂其心愿,快其意志,解其菀怒,而徒恃药力,难以奏效。若伤寒发狂,有热邪在胃上并于心,神志不定而狂者,有阳盛四肢实,衣被不敛,言语不避善恶亲疏者,是神明之乱也,《难经》所谓重阳者狂也。有蓄血发狂者,血上逆则上忘,血下蓄则如狂,凡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蓄血也。有瘟病疫病发狂者,热毒盛,脉大,腹满便秘是也。有阴躁如狂,实非狂症,为阴极发躁,周身之火浮游于外,欲在井中,欲投泥水中卧,其脉沉微,足冷,此阴盛隔阳,气欲脱而争,如灯将灭而暴明矣。至于烦症,乃不安而扰扰,心胸愠怒如有所触,外不现形,所谓内热曰烦,谓心中菀烦是也。盖烦出于心,为有根之火,病在可治;不似躁出于肾,为无根之火,病在不治也。

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脉有浮数,浮数则表热,有沉数,沉数则里热,有虚火脉数,数而无力,有实火脉数,数而有力。

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婴儿阳有余而阴不足,故六至为和平,即二七至亦其常也。【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形。

一呼一吸,五至多一至,六至矣。

紧脉绷急有力,左右弹手,故急数类此。

数脉时一止名为促,阳之象也。

动脉数在关上,形如豆粒,厥厥动摇之象,两头俯中间起也。【主病诗】

数脉为阳内热知,

数脉为阳,热病所宗。然暴数者外邪之实热,久数者内脏之虚热也。

只将君相火来医,

君将焚灼,相火上腾。正治壮水之主,而坎离交垢;逆治则引火归元,而相安位。

实宜凉泻虚温补,

实火可泻,芩连之属;虚火可补,参芪之属。

肺病秋深却畏之。

肺病而遇秋凉之时,金正当令,如数脉之火亢,必克肺金,其病必危,乃虚劳失血之病是也。

寸数咽喉口舌疮,

咽痛愚按:喉在前主气,咽在后主食,十二经脉惟足太阳主表,别下项,余经皆上循喉,故得以病之,而统在君相二火。《经》所谓“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也。《经》又云:“咽主地气,喉主天气。”夫肺主气,天也;脾主食,地也。故喉纳气,咽纳食,纳气者从金化,纳食者从土化。金性燥,土性湿。至于病也,金化变动为燥,燥则涩,涩则闭塞而不仁,故在喉谓之痹;土化变动为湿,湿则泥,泥则壅胀而不通,故在咽谓之肿。治法内空火发者,六味、八味实其下;外邪内袭者,通圣、甘桔疏其表。若变化而神明之,则又存其人矣。

口舌病并疮口者,五脏六腑所贯通也,为脾之窍,胃、大肠脉之所抉,脏腑之气皆由此出入,若门户也。如脾热则口甘,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胃热则口淡或臭。更有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有膀胱移热于小肠而口糜溃烂者。若口疮初发,宜用辛轻升散,使菀火外达。有中气不足,脾胃虚里,不能敛纳,下焦阴火被迫上炎,以致虚阳口疮者,用附子理中汤、八味汤主之。又有素食甘美多肥,令人内热而病口甘者曰脾瘅,宜用四君子汤加荞苨、黑豆、梨汁、兰花叶主之。又有肾虚火浮于上,达于舌本而口疮者,宜用六味汤加童便主之。总之,口甘、口糜以脾胃实热治之不愈者,是虚火也,从治之则已。舌主尝五味以荣养于身,资于脾胃以分布津液于五脏,故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及舌下,肝脉亦络于舌本,肾脉循喉咙达舌本。有中风舌强,语言蹇涩者;有伤寒时疫,舌卷短缩者;有血虚,风热乘之,舌肿满口不消者;有血虚心热,舌裂而疮者;有思虑过度脾肾亏,无根之火上逆而舌疮者;有重舌木舌,皆心脾二经积热所致者。至于伤寒时疫,舌苔有三十六种之不同,则有《金镜录》验舌之法,载在《薛氏医案》。在今寸数,上焦之火,若浮数洪数,类有力,则为风热感冒之症,用疏风清散,所谓火菀发之也;若空数细数,涩而无力,则为心火肺虚二者,虚火之病当用壮水正治,或用益火反治,所谓病在上者治在下也。然外感症其来暴而暂,内伤症其来缓而久也。

吐血咳嗽肺生疡,

脉数而吐血咳嗽,虚火灼也;肺内生痈,火邪入肺也。

吐血愚按:血本属阴,至静而不动也,以不动而变动象,非血之必欲动也,因气动而血亦不得不动,盖气亢即变为火,火盛血妄逆,由水虚火不安其位也。故失血症,有咳血出于肺,咯血、唾血出于肾,吐血成盆带食者出于胃,自两胁逆上者出于肝。从肺、肝、肾咳出者,出于气管,主伤在脏;从胃带食吐出者,出于食管,主伤在腑。伤在脏者重,伤在腑者轻;血后咳嗽者重,不咳嗽者轻;脉洪数者重,细缓者轻。治咳血,壮水保金为正治,补火益气为逆治,知柏地黄汤为实火者治也。治胃血,清火养胃为正治,温中固气为逆治,犀角地黄汤为实火治也。虽然一切血症古人以胃药收功,尤妙于补脾者也。至于伤寒,诸阳受邪,其邪在表,当汗不汗,热毒深入,故吐血也,宜凉之。

咳嗽咳嗽惟有二症,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尽之矣。夫外感之嗽由皮毛而入,盖皮毛惟肺之合,外邪袭之必先肺,久而不已,自肺传于五脏,甘桔汤为正治,六味汤为变治也。内伤之嗽必起于阴分,肺燥属金,为水之母,阴损于下则阳孤于上,水涸金枯,肺苦于燥,燥则痒,痒则嗽不已,六味汤为正治,八味汤为从治也。又有金寒水冷,肺咳不愈,背喜温而恶寒,吸冷风而嗽,甚痰出而冷,脉细而迟,理中、六君补土以温肺也,八味、肾气补肾以温肺也。大抵外感咳嗽,脉数者易治,内伤咳嗽,脉数者难治。肺痈一症,脉浮数而发寒热,咳则胸中隐痛,痰出腥臭。治法以清肺热、救肺气为主,能清一分肺热,则存一分肺气,而热必须涤其壅塞,分杀其势于大肠,令秽浊下移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