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4:24:05

点击下载

作者:张娟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军事科学知识

军事科学知识试读:

前言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变迁: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色彩斑谰的现代生活;从古代社会的结绳计数到现代社会垄断人类生活的互联网;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上世纪中叶的月球着陆,火箭升天。人类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

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为此,我们组织多位经验丰富的学者精心策划、编写了这部《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这是一次精彩的自然与社会的探索历程,是每一位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青少年朋友与大自然的一次真诚对话,它将使青少年朋友自觉地意识到,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类不是主宰,而是与一切生灵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当人与大自然真正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个美丽的星球才是完美的、永恒的。

这样一套科普知识阅读词典,摆脱了以往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呆板平直、味如嚼蜡的叙述方式,拆除了青少年朋友全方位学习和掌握各类知识所筑起的一道道壁障。采用词典的编纂方式,更便于检索和查询。

本书中,凡是青少年感兴趣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奥秘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容。真正做到了庞而不杂,广而不糙。

我们用青少年朋友乐于接受的方式,以细腻生动的笔触、简洁明了的叙述、深入浅出的将各个方面的知识呈现出来,营造出一个适应青少年的阅读氛围,将最适时的信息传达给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这是本套丛书的一大特点,相信每一位拥有本套丛书的青少年朋友对此都会有所体会。

科普读物从来不拒绝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完美统一,它强化生动性与现实感;不仅要让青少年朋友欣赏科学世界的无穷韵律,更关注技术对现实生活的改变,以及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本丛书的出发点正是用科学的眼光追寻青少年心中对这个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关注。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愿今天的青少年朋友,都成为明日的科学探索之星,愿人类所居住的这个美丽星球更加美丽、和谐。2008年9月10日

A

A-7E攻击机

A-7E攻击机是美国海、空军现役主要攻击机之一。原型机A-7A是在F-8E战斗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7E舰载攻击机装有1台艾利逊公司生产的TF41-A-2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6800千克,飞机机长14.06米,翼展11.80米,外翼折起翼展7.24米,机高4.90米。飞机最大起飞重量19050千克,最大时速M数0.9,海平面高度飞行时速1110千米,最大航程4600千米,作战半径600千米,实用升限14780米。

机上装有M61A120毫米6管转管炮1门,备弹1000发。机上8个武器挂架可携带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雷达导弹、电视制导炸弹、激光制导炸弹、普通炸弹、火箭弹和副油箱等,最大载弹量6800千克。机上的各种设备也较为先进,包括AN/ASN-91(V)导航/武器投放电子计算机;AN/APN-190(V)多普勒雷达;AN/APQ-126(V)前视雷达;AN/AVQ平视显示器以及AN/ALQ-126主动电子干扰装置等。

该机种在越南战争、美利冲突和海湾战争中都曾多次使用,预计该机种还要服役相当一段时间。

“AH-1”直升机

给“AH-1”起了“眼镜蛇”这么一个绰号,实在是“名不虚起”。1965年9月,“眼镜蛇”诞生了,很快装备了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AH-1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277千米/小时,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比较快的直升机了。它的最大航程可达570余千米。它的武器系统在当时也十分厉害,机头下装有7.62毫米机枪或榴弹发射器。短翼下4个挂点,可选带4具19枚装7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或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和1门机炮,或挂8枚“狱火”反坦克导弹,最大武器载荷为2400千克。

尽管AH-1现在仍旧在美军中服役,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国军队也在使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早期的武装直升机。它的作战能力并不很强,容易被地面炮火击中。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阿帕奇是北美印第安人中一位勇士的名字,AH-64作为“空中勇士”是当之无愧的。它的飞行速度快,每小时最大速度达310千米,它的机动性好,火力在当今武装直升机中是最强的,它的机身上可挂载16枚“狱火”式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机身下还装有4个火箭发射器,可挂76枚航空火箭,这种火箭十分厉害,能同时向多个目标进行攻击。阿帕奇直升机的生存性高,能昼夜全天候作战,驾驶舱内装有红外线夜视系统,飞行员能在夜间清楚地发现目标,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效地搜索地面目标。

阿帕奇的座舱采用纵列式布局,副驾驶兼炮手坐在前舱,驾驶员坐在后舱,后座比前座高出483毫米,这样的布局给正、副驾驶提供了良好的视界。阿帕奇首次装备部队是在1984年,到1989年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共装备了539架。

AGM-65B式小牛空地导弹

该导弹为美国在AGM-65A型“小牛”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近程空对地(舰)导弹,采用视场为5°和25°的电视制导系统,其中AGM-65B采用改进的电视(即景象放大)导引头,使飞行员能在较远的距离上控制导引头锁定目标,减少载机在目标区的暴露时间;战斗部是聚能装药爆破型,瞬发引信。该弹射程远,制导方式先进,命中率高;缺点是只能在昼间晴天使用,易受雨、云、雾以及烟等因素影响。1977年台湾向美国订购了500枚AGM-65B型“小牛”式导弹,1978年随48架F-5E型战斗机抵台,装备空军主战飞机,用于攻击地面和水面目标。

安-124战略重型运输机

安-124由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集团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最大的战略重型运输机。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产的安-22重型运输机,在性能上优于目前美国最大的C-5运输机。安-124绰号“鲁斯兰”,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英雄的名字。由于前苏联瓦解,目前安东诺夫设计集团已经变成了乌克兰共和国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

安-124上安排有厕所、洗澡间、厨房和2个休息间,远程飞行时飞行员可以得到较好的休息。机载设备包括气象雷达、导航/地图雷达、卫星导航仪、4套惯性导航装置、大型移动地图显示器及大型雷达屏。机组人数为7人。

安-124有多种改进型号,包括:安-124-100商用型,1992年12月获独联体型号合格证,最大起飞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载120吨;安-124-100M,与100型相似,换装西方电子设备,样机于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换装电子式飞行仪表系统,机组人员减至3人;安-124FR灭火型,可装200吨水,也可改装成货机。作为新一代大型运输机,安-124充分考虑了用于民航运输时的适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噪音标准。

“暗星”无人机

“暗星”无人机又名“蒂尔”Ⅲ,是一种适用于大威胁环境下侦察用的高空续航隐形无人机,机体短粗呈饼状,主要用于对高价值目标的连续监视和侦察。翼展21米,机长4.57米,起飞重量3900千克,有效载荷454千克,巡航速度556千米/小时,飞行高度15240米。目前计划少量生产,仅用于在重点防御地区上空飞行。

隐形“暗星”无人机不具备“环球鹰”无人机的性能和负载,但具有突破最好防空系统的能力和最佳生存能力。“暗星”无人机的机体较薄,机翼又长又窄,作战半径为926千米,续航时间8小时,使用FJ44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暗星”无人机每秒钟的通信能力限制在1.5兆位,飞行中主要传送固定框架图像。“暗星”无人机的特点是:隐形、生存能力强,活动范围和续航时间都比“环球鹰”更大更长。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环球鹰”主要任务是担负低威胁度或中等威胁度地区上空的侦察任务,而“暗星”主要用来执行高威胁区域上空的侦察任务。

“奥斯卡”级核动力攻击潜艇

“奥斯卡”级核动力攻击潜艇也称“O级”,当属前苏联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奥斯卡”级核潜艇分Ⅰ、Ⅱ两型。两型的主要区别是,O Ⅱ型比OⅠ型更长(前者为143米,后者为154米),水下排水量更大(前者为12500吨,后者为135000吨),而且电子设备也更为先进。OⅠ级仅建造了2艘,首艇1978年动工,1980年春下水,同年底试航,1982年下半年服役。第二艘于1982年完工。此后,前苏联海军便转入建造“奥斯卡”级 Ⅱ型攻击核潜艇,首艇1985年完工,第二艘1986年、第三艘1988年、第四艘1989年完工。1990年建2艘。1992年建1艘。第九艘在1993年底进行试航。

B

B-2“幽灵式”轰炸机

B-2“幽灵式”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匿踪战略轰炸机,由麻省理工学院和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一起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而在1980年,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大力帮忙美国政府研发B-2幽灵匿踪战略轰炸机,就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1997年首批6架B-2轰炸机正式服役,至今只生产21架。每架B-2造价为22亿美元。以重量计,B-2比黄金还要贵2~3倍。1999年,在北约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多架B-2轰炸机由美国直飞到塞尔维亚,期间共投下600多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是空战中匿踪性与准确性的一大革命。在2003年的演习中,一架B-2轰炸机一次投下80枚500磅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

B-2轰炸机采用翼身融合、无尾翼的飞翼构形,机翼前缘交接于机头处,机翼后缘呈锯齿形。机身机翼大量采用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状结构,表面有吸波涂层,发电机的喷口置于机翼上方。这种独特的外形设计和材料,能有效地躲避雷达的探测,达到良好的隐形效果。

B-2轰炸机有三种作战任务:一是不被发现地深入敌方腹地,高精度地投放炸弹或发射导弹,使武器系统发挥最高效率;二是探测、发现并摧毁移动目标;三是建立威慑力量。美国空军扬言,B-2轰炸机能在接到命令后数小时内由美国本土起飞,攻击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目标。

B-2轰炸机细分为三种型号:“布洛克1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M83型核炸弹和16枚MK84型常规炸弹,巡航速度0.8马赫,升限19240米,航程11675千米,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则航程超过18500千米;“布洛克2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M61核炸弹,有携带防空区外对地攻击导弹的能力,还可携带36枚集束炸弹及16枚全球定位系统辅助制导的炸弹,并具有某些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布洛克30”型,最多能携带80枚MK80炸弹、36枚M117炸弹、80枚MK62炸弹、16枚联合正面攻击炸弹,还可携带8枚防空区外攻击导弹,具有全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84S自动步枪

84S实际上是发射5.56毫米北约口径标准弹的半自动型56式冲锋枪,是北方工业公司为打入北美市场而开发的,因为5.56毫米是军用口径,因此有时销售商会称其为223AK以表示是民用枪。84S的弹匣弧度很小,这是由于5.56毫米北约标准弹的弹壳锥度小所致,不过84S的弹匣卡笋位置不变,因此84S不能通用M16的标准弹匣。84S的膛线缠距为228毫米,因此适合发射SS109弹。在美国,84S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两种是枪管长413毫米的型号,分别是枪身上有保利集团标记和北方工业标记的,第三种是有北方工业标记的RPK型(枪管长534毫米),也是半自动的。

88式坦克

88式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M68A1式105毫米坦克炮,该炮由美国活特弗里特(Watervliet)兵工厂制造。炮管寿命是200~300发。弹种无具体规定。88式坦克主炮弹药基数为47发,全部存放在车体内中部。M68A1炮可发射多种弹药,主要有M392A2APDS-T(曳光脱壳穿甲弹),整弹重量18.6千克,最大初速为1478米/秒;M774APFSDS-T(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整弹重量为17.23千克,最大初速为1524米/秒;XM797APFSDS-T(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M774炮弹的教练弹;M456/M456A2HEAT-T(曳光破甲弹),整弹重量为21.79千克,最大初速为1173米/秒;M416WP(发烟弹),整弹重量为20.68千克,最大初速为736.5米/秒;M490/M490A1TP-T(曳光教练弹),整弹重20.41千克,最大初速为1170米/秒;M724A1TPDS-T(曳光脱壳教练弹),重14.51千克,最大初速为1539米/秒;M393HEP-T系列(碎甲弹),整弹重20.41千克,最大初速为731.5米/小时。

“俾斯麦”号战列舰

“俾斯麦”号是一艘排水量为4.17万吨的战列舰,舰舷和炮塔装甲厚达320~360毫米,并配备有8门口径为381毫米的主炮和数十门大口径的副炮,堪称“海上巨无霸”。1941年5月26日,从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5架“旗鱼”式鱼雷攻击机攻击了“俾斯麦”号,其中两枚鱼雷击中了其舵机。在随后的几天中,英国海军的几十艘军舰用炮火和鱼雷,向行动不灵的“俾斯麦”号频频发起猛烈攻击,并最终将其送入海底。

巴雷特M82A1

巴雷特M82A1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之一,几乎占领了50狙击步枪市场的统治地位。目前至少已装备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芬兰、希腊、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荷兰、沙特阿拉伯、瑞典、西班牙、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的军队或警察部队。M82A1也被广泛用作民间的50口径射击比赛,用于1000码甚至更远距离上的射击比赛。

豹Ⅱ坦克

豹Ⅱ坦克安装有全电火炮控制和稳定装置,它能在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中,对2000米距离的运动目标射击的首发命中率高于50%,而且,能击穿三层重型靶板,具有猎歼作战能力。车内安装了超压集体式“三防”通风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配装有16具烟幕弹发射器。在加拿大“银杯奖”坦克射击大赛中多次夺魁,以其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和坚固耐用享誉全世界。

保护神——救生衣

救生衣具有较好的水上浮力,不透水,穿脱方便,不影响人的肢体活动,能确实保证人员在水上的安全。我军有一种背心式的救生衣,表面的防水层是特殊橡胶制成的双面胶布,前身和后身有4个填充木棉的浮囊,全重仅1.5千克,但它能产生16千克以上的浮力,一名全副武装的战士穿着后浮在海上,水面不会过肩。即使救生衣破了,仍然有很大的浮力。

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救生衣,除了能产生较大的浮力外,还有易识别、防鲨鱼等性能。这种救生衣也多为背心式,除了它的胸围设有4个填充木棉的浮囊外,还在浮囊的突出部设有吹气管,落水人员自行吹气后,可增加浮力,使上半身浮出海面。背心上还设有电台的挂钩和救生物品袋,袋内装有染色剂、抗风火柴、防鲨剂、急救包等物品。飞行员落水后发现空中有飞机寻找自己时,可立即用海水染色剂将海水染红,使救援人员尽快发现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用抗风火柴点燃,指示自己的位置;当发觉可能遭受鲨鱼袭击时,可用防鲨剂防护;如果身体已经受伤,则可用急救包自行包扎。物品袋内还有一定数量的海水淡化剂和救生口粮可以食用。另外,袋内还装有指北针,供落水人员判断方向,以便利用电台进行联络。

世界上最先进的救生衣是美军飞行员救生衣。这种救生衣配有无线电信标机,飞行员一旦在海上跳伞,无线电信标机便自动发出军用紧急呼救信号,报告呼救者的位置。救援飞机收到呼救信号,便立即跟踪,前往出事地点进行救援。

步兵

步兵是陆军中徒步或搭乘汽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作战的兵种。前者称徒步步兵,后者称机械化步兵或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主要装备有步枪、机枪、火箭筒、轻型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火器、汽车、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

徒步步兵,顾名思义,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兵,爬山、涉水皆可,行动受地形、气象影响小,便于机动;机械化步兵,是以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为主要装备的步兵,以乘车战斗为主,也可下车作战,具有较强的机动力、防护力和火力,行动快,突击力强,但乘车时目标大,受一定地形和气象条件的限制,且需可靠的技术保障。步兵是陆军中人数最多的兵种,在地面作战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最后夺取和扼守阵地,歼灭敌人,主要靠步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一直以徒步步兵为主要作战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抽调大量步兵建制单位组建和发展特种兵,同时在步兵部队内部增编特种专业部队、分队,步兵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摩托化、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

避弹衣

有一种能在枪林弹雨中防枪弹和炮弹碎片的军服,这就是避弹衣。

避弹衣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最早的避弹衣是一种钢胸甲,重量约9千克左右,可以避免流弹及碎弹片的杀伤。但它不适应机动作战。只能用于哨兵、机枪射手等。随着武器攻击性的增强,美国制造了新型避弹衣。在飞机轰炸时,地面作战人员穿着这种避弹衣可大大减少伤亡。

现代的避弹衣,大部分采用优质化纤抗弹材料制作。这种纤维不仅强度比钢丝高60%,抗冲击性能好,而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化学性,柔韧性也很好。当弹片袭来的时候,它能把弹片冲击的力量分散开,使弹片还没有接触到皮肤,就已经有气无力地停留在服装表面了。这种避弹衣重量仅有两三千克。此外,还有用质轻的特殊陶瓷材料制成的避弹衣。穿着这种避弹衣,在50米的距离内,可以防7.62毫米的步枪直射子弹。

避弹衣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如冬天穿着冷,夏天穿着热,成本太高等。

匕首

匕首是中国武术器械,短剑或狭长的短刀。其首形状类匕(古人取食的器具),因而得名。据传,尧、舜时已有匕首。匕首短小锋利,携带方便,是近距离搏斗的有效武器。其用法主要有击、刺、挑、剪、带等。演练时有单匕首和双匕首两种形式。

白杆兵

“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明末忠贞侯、四川总兵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不需要染色)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兵棋

兵棋是通过对历史的更深理解,尝试推断未来。一款兵棋通常包括一张地图、推演棋子和一套规则,通过回合制进行一场真实或虚拟战争的模拟。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其精度与GPS相当。“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

三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

布雷机器人

布雷机器人身长约5米,体宽约3米,可以携带35~50枚各种不同类型的水雷。它能航行几百海里。布雷器上装配有声纳探测仪和拖曳声纳。在远距离航行中布雷器靠人工智能系统决定航向、在什么地方布设水雷、怎样对付敌舰和敌方的防御以及适应环境条件,这种机器人深海布雷器还能深入港口绘制地图,然后离港确定最佳布雷位置,之后再进港布雷,布雷后即行离去。

C

C4塑胶炸药

C4全称为C4塑胶炸药,是军用塑胶炸药的一种,简称C4。C4的主要爆破元素是一个叫RDX的物质,占整个C4含量的94%。

C4炸药是一种高效的易爆炸药,由梯恩梯(TNT)、Semtex和白磷等高性能爆炸物质混合而成,可以被碾成粉末状,能随意装在橡皮材料中,然后挤压成任何形状。如果外边附上黏着性材料,就可以安置在非常隐蔽的部位,像口香糖那样牢牢地黏附在上面,因此被称为“残酷口香糖”。

C4塑胶炸药原产捷克,现在美国也是主要生产国。这种炸药能轻易躲过X光安全检查,未经特定嗅识训练的警犬也难以识别它。

CQ自动步枪

CQ的护木形状有类似于M16A2的圆形护木,但却是发射M193弹,及采用M16A1式的上下机匣。护木的突筋形状与M16A2的有明显区别,握把的弯形设计也与美国的直形设计区别很大,还有枪托底部有一个突起,这个看起来古怪的设计是为了使武器在腰际射击时更舒适地把枪托夹持在臂弯内。上述这些细节都是外观上区分国产CQ与美国的M16A1的明显区别。除了以军事用途为出口对象的全自动型外,还针对一些国家的民用枪法生产了只能半自动发射的311型步枪。除了步枪外,另外还配套仿制了20发的M16弹匣。

CQ5.56毫米A卡宾枪

CQ5.56毫米A卡宾枪外形类似柯尔特M4A1的枪型,是在原来的CQ型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所缩短和改进的A型卡宾枪,专供外贸用途。该枪型在各方面的细节都与M4系列很接近,而枪托还是模仿较新的改进型枪托。比较特别的是膛线导程为229毫米,因此同一种枪管就可以既能发射SS109弹也能发射M193弹。

CV90装甲车

CV90步兵战车就是CV90装甲车其中之一。这种装甲车于1993年才开始装备瑞典陆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90年代的步兵战车”。这种战车的特色在于它有两个“之最”:一是它的火炮口径为40毫米,是西方国家的步兵战车中最大的。因为火炮的口径大,炮塔也比较大,一眼看上去,CV90战车就像一辆小型坦克。这种火炮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连发射击。一般来说,步兵战车的火炮只能攻击地面上的目标,而CV90的火炮不但可以对付地面的目标,也可以攻击空中的飞机和直升机。

二是它的速度快,最大速度为80千米/小时。这是因为它的发动机很有特色,发动机的单位功率为18.4千瓦/吨,这在步兵战车家族中堪称“之最”。CV90步兵战车的变速箱为全自动的,它有2个倒档和4个前进档。它的两侧各有7个负重轮。它还可以在水上行进,装有浮渡装置。

C-141“星”重型战略运输机

C-141“星”重型战略运输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为货运设计的喷气式飞机,由洛克西德·马丁公司乔治亚州分部研制。C-141早在1965年就开始在美军服役,能够运送美军大多数重型装备,还运送过巨大的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的“哈勃”天文望远镜。

C-141的货舱虽然不如后来出现的C-5和C-17的大,但是也能轻松的装载长达31米的大型货物。其货舱也可一次运载208名全副武装的地面部队士兵,或168名携带全套装备的伞兵。机尾开有巨大的蚌式尾门,方便装卸大型货物(但与C-17、安-225的大型头部“鲸鱼”型相比,还是稍有不方便)。在海湾战争期间,C-141飞行了37000架次,在90%的架次中能准时抵达目的地。

C7CT步枪

C7CT步枪是加拿大特种部队第2联合特遣部队所装备的主要步枪。CT是“订造的战术步枪”,不过主要用做比赛步枪。这是一种比赛级精度的C7改型,用于对600米外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采用不镀铬浮置式重型枪管,两道火板机的扣力很轻,握把和枪托的形状也是针对比赛射击而设计的。枪托内有可装卸的配重物,以平衡重型枪管所带来的重心前移,使射手的射击表现更好。两脚架和背带环都装在护木上,不干扰浮置式枪管的精度。机匣上有瞄准镜导轨,还配有可拆卸的消声/消焰器。它全长1米,枪管长500毫米,空枪重4.3千克。它以射击精度高闻名枪林。平顶机匣型的C8是C7的卡宾枪型号,在加拿大陆军的名称为C8A1。它可像M4系列那样换上KAC公司生产的RIS/RAS战术护木,机匣也是M16A1式的。C8全长850/760毫米,枪管长360毫米,空枪重2.7千克。在阿富汗的加拿大士兵所使用的多是这种卡宾枪。

“雏鹰”号地效飞行艇

“雏鹰”号地效飞行艇在1分半钟内起飞滑跑进入最佳飞行高度1.5~2米。飞行时表现出良好的机动性能,90°转弯半径不超过50米。“雏鹰”号艇长58米,艇宽31.5米(含翼展),高16米,起飞重量120吨,设计载重量20吨。主机用2台NK-8-4K燃气轮机,作为起飞发动机,总推力25500千克;在尾部另有一台巡航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功率为11300千瓦。该艇航速210节,最大航程1500千米,艇员9人,可在任何较大的水面进行起降,滑跑行程不超过1千米。能在3级海情下安全航行。掀开其前部,在其滑台上可载2辆重型卡车或250名乘客。这种水面效应艇可适于完成各种运输任务,尤其适于作为登陆艇。该艇同型艇有“雏鹰-P”和“雏鹰-GP”地效翼艇,前者用于海上、沿岸客运,载客量150人,航程可达3000海里;后者用于沿岸货运,载货量为40吨。

侧壁式气垫航空母舰

侧壁式气垫航母是备受推崇并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战舰。气垫航空母舰同样拥有供飞机起降的宽敞的甲板,只不过其推进方式采用了与气垫船相同的原理。为此,人们将为其专门制造出一种能够产生巨大升力,足以举起与航母吨位相当的风扇。该航母一旦投入实战,就能腾离水面一定距离,因而不受地域、海域限制,水雷等水中兵器对它不会构成威胁,成为自由迁移的海上“浮动机场”。

气垫式航空母舰的舰速有可能达到100节以上。这一高速度不仅为飞机起飞提供了相当大的初速度,同时也为飞机降落“延长”了跑道,从而使得舰上的常规起降飞机不需要借助弹射器即可起飞,不需要拦阻装置就能着舰。因此,采用气垫技术,有利于实现航空母舰的超小型化,而这一特点也将是其他未来各型航母望尘莫及的。但是,目前在实现千吨级特别是数千吨级的气垫船大型化方面,还有些技术难点有待解决。

侧壁式气垫船

侧壁式气垫船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气垫船。在这种船的船底两侧有刚件侧壁插入水中,首尾有柔性围裙形成的气封装置,可以减少空气外逸。航行时,利用专门的升力风机向船底充气形成气腔,使船体飘行于水面。它常选用轻型柴油机或燃气轮机作主动力装置,用水螺旋桨或喷水推进,航速可达20~90节。有较好的操纵性和航向稳定性,但不具备两栖性。由于这种气垫艇气腔中的空气不易流失,其托力比全垫式大,而且功率消耗小,适合建造大型船只,因而各国海军尤其重视侧壁式气垫船的军用价值,认为它比全垫升式气垫船更有发展前途,美国海军甚至称这是“水面舰艇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而前苏联海军更是于1985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做导弹护卫舰的侧壁式气垫船“海狮”号。“海狮”号导弹护卫舰全长64.5米,水线长60.5米,宽17米,排水量约750吨,最高航速在40~55节之间,排水航行时的最大续航力为500海里,编制60人。由于“海狮”号导弹护卫舰采用的是侧壁式气垫船原理,首尾由柔性围裙包容,两侧则制成钢性体,因而它不具有两栖性。“海狮”号采用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共装有2台燃气轮机和2台柴油机。“海狮”号在排水航行期间,仅使用两台柴油机作为推进动力,动力装置通过两根输出轴驱动设置在舰艇后部的螺旋桨,从而推动舰艇前进;而在高速气垫状态航行时则须使用燃气轮机驱动,此时螺旋桨可以收起不用,柴油机则可用于驱动气垫风扇。

刺激性毒剂

刺激性毒剂是以对人眼、鼻、喉、皮肤的局部刺激为主要毒害作用的毒剂。中毒后有流泪、眼痛、喷嚏、咳嗽、恶心、呕吐、胸痛、头痛等症状,使人员短时间失去战斗力,大量吸入也能造成肺部损伤甚至死亡。

超大型航空母舰

超大型航空母舰,目的是使航母能携带数量更多的舰载机,可装载更多的攻防武器,以便有效地对付核武器和导弹的攻击,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设想中的超大型航空母舰舰长400米、舰宽85米以上,满载排水量达50万吨,最大吃水为“尼米兹”级航母的两倍。它的舰壳内部构架部分重16万吨,而防御部分的重量高达18.5万吨。这种航母除有一套28万马力的核动力推进装置外,还有一套12万马力的常规动力装置,采用6轴推进,最大航速在28节左右,巡航速度23节;舰上装设有6座飞机弹射器,搭载飞机数量在200架以上。但是这种超大型航母的舰体过于庞大,吃水深度过深,无法使用现有的船坞和港口设施;且舰体内部构架和防御设施重量过重,将会对其行动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

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排水量约8000吨,电力推进,设有长128米、15°倾角的滑跳式飞行甲板,最大航速25节,能搭载8架“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机和两架“大山猫”直升机,并可超载4架“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机。动力装置为9台“太因”或“GMM埃里森”燃气轮机,驱动9台发电机,输出功率为33.3兆瓦,其中8台发电机用于推进动力,1台用于全舰的电气设施。虽然采用电力推进的重量和尺寸较大,但随着超导技术的应用,电力推进的重量和尺寸将会大大缩小。

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的一个弱点是不能搭载早期预警机,但通过装有水面搜索雷达的“海王”直升机,可部分克服这一弱点。防空和反导弹防御能力可由类似“海狼”的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还有“密集阵”或“守门员”等近程武器系统来完成。另外,将来还可装备大功率的激光炮、电磁炮等加强防空反导的能力。

在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上装备有大量先进的电子设备,使其探测、通信、导航、指挥、控制能力大为提高。此外,还采用了各种先进的“隐身”技术,使舰的隐身性大大提高。

为了能使超小型“鹞”式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一步缩小到5000吨,英国航空航天公司设计了一种空中回收设备——天钩系统。天钩系统实际上是一台起重机。它的吊钩能起到捕捉、锁紧、释放“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机。在飞机机背上则加装一个供吊钩捕捉用的探头。天钩系统通过液压机构不断调整吊臂,以补偿由于舰体纵摇、横摇、升沉等运动造成的左右和上下的位移,使吊钩始终稳定在一个位置上。在放飞时,由吊钩捕捉住飞机机背上的探头,将飞机提升至规定高度并旋转至舷侧;飞行员起动发动机,逐步加大功率,达到飞机能依靠自身动力悬停时,吊钩就解开锁紧装置,完成放飞作业。飞机着舰时则与此程序相反,飞机先跟上航空母舰,然后调整飞行高度以及与天钩系统吊钩的相对位置。吊钩上的红外影像探测器根据观测到的图像情况引导吊钩去捕捉探头。当捉住探头后,飞行员就可关闭发动机,放下稳定垫,进一步锁定飞机。然后天钩系统的吊臂旋转,将飞机吊放到甲板上,再由升降机移至下层机库。有了天钩系统后,就可省去飞行甲板上的多种设备,节省甲板面积,甚至可省去近900千克重的飞机起落架。天钩系统能操纵大约9.5吨重的飞机。

超远程航行深海机器人

超远程航行深海机器人身长22米,体宽4.3米,装载重45吨货物时可连续航行1.6万千米。它身上装有水听器,在执行监视任务时,可把它部署在战略抑制点上监听敌通信。它能自动将获取的敌方雷达信号及通信数据分析处理。它能在载人深潜器无法进入的海域执行侦察任务,如在敌方布设了大量水雷的区域,它可以侦察敌方反潜及水面部队,并对他们的作战能力作出判断。这种先进的机器人还可布雷,发射龟雷或导弹,能预编程序对目标实施攻击或防御。它还配备了敌舰船传声信号或其他非传声信号鉴别器,使计算机系统确认它自己所处的环境。鉴别器识别出的敌信号密集时,计算机将命令它进入进攻状态并启动武器系统。

“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

“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长219.9米、宽22.3米,吃水9.1米,排水量1.71万吨,编制955人,采用了与“鹦鹉螺”号核潜艇相同的2座“威斯汀豪斯”CIW型压水型核反应堆,双轴推进,58.8兆瓦,航速超过30节。

尽管“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上的核动力推进装置在技术上还不够完善,但该舰一建成,就令军事家们大为惊叹,取得了常规动力无法取得的卓越性能:能以30节以上速度连续航行14万海里,若以20节的速度巡航,续航力还可提高3.5倍,期间无须更换核燃料。实际上,“长滩”号在服役4年后,才第一次更换了燃料。由于采用了核动力,“长滩”号巡洋舰上没有主机烟囱,剩余的蒸汽由舷侧的排气孔排出,只在中央部位有一个极不醒目的辅助烟囱。

缠斗

缠斗是描述两架军用飞机在近距离相互进行战斗的形态,大多数的场合是描述两架或者是多架战斗机之间企图击落或者是威胁对方的空战作为。缠斗的英文原文为dog fight,有人直接翻译为狗斗,最早这个名词被运用在空战上面可能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架飞机为了进入对方尾部的范围,这种过程看起来很像两条狗在互相追逐对方的尾巴。缠斗与缠斗衍生的战术与训练始自一次大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发展到巅峰。虽然进入导弹时代,许多空战利用雷达的协助,在相当远的距离就能够发现并且攻击其他飞机,缠斗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项目,而且缠斗在意义上涵盖的作战距离也比以前要高。

次声波武器

次声波武器是指能发射20赫兹以下的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装置。声波是机械纵波,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人们日常可以听到的声音是20~200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波。低于20Hz的就是次声波。次声波之所以会被用做军事武器,在于次声波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相近,于是会产生共振。次声波与人体器官的共振,会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目的。次声波武器大体可分为两类:神经型次声武器和器官型次声武器。“神经型”次声武器的次声频率和人脑阿尔法节律(8~12Hz)很接近,所以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便要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共振,对人的心理和意识产生一定影响:轻者感觉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不安,导致头昏、恶心;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休克昏厥,丧失思维能力。“器官型”次声武器的次声频率和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4~18Hz)相近,会引起人的五脏六腑产生强烈共振。轻者肌肉痉挛,全身颤抖,呼吸困难;重者血管破裂,内脏损伤,甚至迅速死亡。

次声波武器已被列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武器之一。

“雌鹞”型地效翼快攻艇

“雌鹞”型地效翼快攻艇是阿列克谢耶夫生前最后研制的大型水面效应艇。该艇飞行重量为600吨,装有8台大功率发动机用于起飞。起飞后关闭4台,其余4台作为巡航动力,飞行速度为550千米/小时。首艇于1989年建成服役,主要用于对舰攻击。它是世界上当前最大的地效翼快攻艇,也可用于两栖战艇,可载运400名陆战队士兵登陆作战。

为了增强海上搜索救援手段,前苏联还研制了“救星”号大型水面效应艇。该艇长73.8米,艇宽(含翼展)44米,吃水2.5米,飞行重量400吨。艇身由铝合金制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动力装置由8台HK-87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组成,每台最大牵引力为13吨。最大速度300节,最大航程3000海里,自持力5昼夜。该艇可在远离基地3000千米的范围内搜索出事的舰船和落水人员,运送救援物资及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助。主要救生工具是“雨燕”号自行充气艇和一种充气救生筏。“雨燕”号充气艇装有悬挂式发动机,能在6级浪的海上航行。

D

D-day

D日(D-day)是美军常用军事术语,和D日同样常用的另一个军语是H小时(H-hour)。这两个字母用来表示特定作战与行动的开始时间。这种表示有两个意义,第一是表示作战时间尚未确定,第二是表示行动计划高度保密(解放军常用的类似军语是基数:如两个基数炮弹、三个基数燃料。这里的基数可以是100发,也可以是500发,但具体是多少则由通讯各方事先约定,其好处是有利于保密)。

Dragunov狙击步枪

俄罗斯的AK系列步枪中的改良模式,把AK枪管加长,改护木等变成狙击枪。现在俄罗斯等不少东欧国家还在使用Dragunov。

该步枪射击移动目标时有明显效果,而且准确度高。它利用导气调节改变发射速度。这样可以提高射击的稳定性。一般用于中距离作战。

打击式扫雷器

打击式扫雷器是利用钢索或链杆把地雷击炸,从而达到开辟通路的目的。它扫雷宽度可达4米,扫雷速度1~2千米/小时。这种扫雷器的优点是旋转速度高,击炸地雷效果好;缺点是扫雷时,尘土飞扬,严重影响驾驶员视线。

与机械扫雷器相比,火箭爆破扫雷器开辟通路迅速,发射隐蔽,清除非耐爆地雷较彻底,因而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的主要扫雷装置。火箭爆破扫雷器通常由火箭发动机、柔性直列装药、发射架、起爆引信和控制装置等组成,一般安装在车体后部。柔性直列装药由火箭拖带落入地雷场爆炸,利用爆轰波诱爆或炸毁地雷,开辟全通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沙俄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沙俄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沙俄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失去了生命,2000万人受伤。

“第四代核武器”的限制

第一代核武器是用铀或钚制造的原子弹。现在,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和技术已广为人知,无须进行核试验就可以研制成功,因此这种武器的扩散已成为当今的主要威胁。

第二代核武器是热核武器,即氢弹。经过50年的发展,这种武器的技术已经成熟,再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已不大可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目前能够被核大国所接受,从技术上讲,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第三代核武器是效应经过“剪裁”或增强的核弹。研制这类核武器需要进行核试验,因此受到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

第四代核武器以原子武器和核武器的原理为基础,所用的关键研究设施是惯性约束聚变装置,因此它的发展不受全面禁止试验条约的限制。在军事上,由于这类武器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可作为“常规武器”使用。只有那些拥有第二代核武器,掌握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才有能力发展第四代核武器,其扩散将受到限制。第四代核武器的某些研究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例如:干净的聚变弹、反物质弹、粒子束武器、激光引爆的炸弹、原子和核的同质异能素武器等。

电子战

电子战又叫电子对抗,包括无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和其他光电技术装备对抗。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战场上电子侦察反侦察、干扰反干扰、对抗反对抗等电子作战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作战双方都在力图夺取电磁优势,以遏制、削弱乃至摧毁敌人的电子对抗能力,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电子战经历了由通信对抗到雷达对抗再到电子武器系统全面对抗几个发展阶段。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发展陆、海、空电子战装备和电子对抗能力,始终是各国争夺电磁优势的重点。近20年来,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军用电子设备正向小型化、性能好、价格低廉的方向发展,这给现代战争大量使用电子对抗装备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每个作战单元都装备有电子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电子通信装备、电子探测装备,如警戒雷达、红外夜视仪、激光测距机等;电子通信设备和通信干扰机;自动化指挥控制以及其他电子战设备,已经在现代战争中普遍使用。为了夺取电子战的主动权,很多国家还专门组建了电子战部队。

电子侦察装备以微电子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微型电子计算机在各种侦察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各种侦察设备与器材、加远红外遥感探测器、激光设备,已经大量装备部队,电子侦察技术发展到了光电侦察的新阶段。

电子战装备与电子技术

电子战装备按照不同的使用情况,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战场使用可分为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装备。其中的电子干扰装备又可以分为有源电子干扰和无源电子干扰、压制性电子干扰和欺骗性电子干扰,以及无线电通信干扰、无线电导航干扰、雷达干扰、无线电遥控、遥测干扰、红外干扰、激光干扰等装备。在具体战术应用上,又可以分为远距支援干扰、近距支援电子干扰、随行电子干扰和自卫电子干扰等装备。电子防御装备包括电子侦察、反电子干扰和对反辐射导弹的防御等,主要是为保障己方电子设备系统发挥效能而采用的措施和行动。

目前,电子战技术和电子战装备已由原来的单纯的干扰和压制等软杀伤作战方式,逐步发展成为“侦察与干扰、干扰与破坏”相结合的电子战手段。电子战战术也出现了“软杀伤”和“硬摧毁”相结合的作战样式。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百舌鸟”和以后在此基础上改进成功的“猎犬”、“标准”等反辐射导弹,都是在发现目标之后,立即自动寻找并对目标实行攻击的“软”、“硬”结合的电子战武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又研制一种高速反雷达导弹,主要用来对付制导雷达、炮瞄雷达和警戒雷达。电子系统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灵魂”。同时,电子对抗又成了对付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手段。

地对地战术导弹

地对地战术导弹是指从地面发射,攻击敌战役战术纵深内重要目标的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千米以内,多采用惯性或复合制导,配以常规或核、化学弹头,这种导弹射程远,已成为许多国家陆军手中的“杀手锏”。

1944年德国军队首先使用了V-2式地对地战术导弹,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研制和装备这种导弹。迄今已发展到第三代,研制型号约50个,17个国家能自行研制。今后,各国将重点发展复合制导及提高命中精度、机动性、隐蔽性和突防能力。

地球物理武器

地球物理武器是指以地球物理场作为打击和消灭敌人的武器,它与现代战争中使用的常规武器(如飞机、大炮、原子弹和氢弹等)不同,是以通过干扰或改变存在我们周围的各种地球物理场(如电磁场、地震波场、重力场等),来达到瓦解和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一种非常规武器。包括堵塞、干扰和破坏敌方通讯;改变战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摧毁对方的飞机、军舰、潜艇、导弹、卫星;甚至诱发地震、洪水和干旱等。

地球物理武器始于20世纪初,是著名的特斯拉(Tesla)技术的延伸。特斯拉(N.Tesla)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发明了交流电,也是超距武器的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非线性(即输入和输出不成正比)问题。早在1912年特斯拉就提出:“若把物体的振动和地球的谐振频率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几个星期内,就可以造成地动山摇、地面升降。”1935年,特斯拉在其实验室打了一个深井,并在井内下了钢套管。然后,他将井口堵塞好,并向井内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频率时,地面就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振动,并造成了周围房屋的倒塌。当时的一些杂志评论说:“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诱发的地震,几乎将纽约夷为了平地。”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实验。这种小输入强输出的超级传输效应称为“特斯拉效应”,是地球物理武器的关键。

地毯式轰炸

地毯式轰炸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一种战术轰炸方式,即每间隔50米投下1枚炸弹,对目标区进行大面积盲目轰炸,像耕地一样把目标区的整个土地翻个身,希望能一个不剩地将敌人全部消灭。

首先地毯式轰炸可以大面积地杀伤对方。其次,持续不断的爆炸声对涣散敌方的军心,威慑敌军,更是一帖灵丹妙药。再次,大量过时的炸弹如果堆在仓库里,需要付出高额的保管费,倒不如扔到敌方的阵地上去。正因为如此,地毯式轰炸这种看似陈旧的战术仍是现代战争中的一张王牌,只要有能力打这张牌,战争的双方都会不惜一试的。

氘化锂

氘化锂为白色固体,由熔融金属6Li和氘气反应生成,是可以运输贮存的稳定化合物。遇水分解生成氘气和6LiOH,是氢弹装料的主要部分,也可做受控核聚变装置的装料。6Li在热中子辐照下发生6Li(n,α)3H(T)反应,反应截面高达942b。产生的氘可与氚发生聚变反应D+T→4He+n+17.62MeV。反应点火温度4107K,是各聚变反应中点火温度最低的。用做氢弹装料时,1千克6LiD爆炸力与50000吨三硝基甲苯相当。

袋靶

袋靶由靶架、拖绳、旋转接头、保护套、靶体等组成。靶架安装在轰M5飞机弹舱内,用于存放钢索绞盘,投放袋靶。拖绳用来连接靶袋与靶架,一共有两种,一种是直径4.2毫米,长1200米的航空钢丝绳;另一种是直径5.1毫米,长1000米的航空钢丝绳。作为靶体的袋靶,长12米,直径0.9米,其材料为白色厚型帆布,有密布加强带,形成0.12米×0.12米的方格,靶底有一排气孔,以减小气动阻力,并增加袋靶的稳定性。

袋靶由轰M5飞机拖带,当飞机到达预定的高度和速度时,飞行员按动开舱按钮投靶。在重力作用下被卷好的袋靶即向下落,气动阻力使袋靶展开并充气,使支架上的绞盘释放全部钢绳。轰M5飞机带着袋靶飞到指定区域时,地面的高炮或两侧的飞机可对袋靶进行实弹射击。当袋靶上有10个以上直径达0.5米左右的破洞时,袋靶就不能使用了。打靶完毕后,飞行员按动投靶按钮,实施正常投靶。若在应急情况下,需要投掉袋靶,则飞行员操纵开关接通电路,切割锯工作,切断钢绳,投掉袋靶。

弹药

弹药一般分为推进药和爆炸药。推进药是一种低爆炸力的细粒物质,以受控制的速度燃烧,所产生的气体膨胀时的能量将弹头推出枪管。

现代化弹药一般使用无烟火药做推进药。无烟火药做成的推进药通常被挤压成不同的形状,有片状、方块状、圆柱状和十字状等形状。推进药颗粒的形状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推进药的燃烧速度和武器筒管内的压力大小,从而决定着射弹的速度。武器射弹的速度差别相当大,速度低的迫击炮弹每秒只有45米;而速度高的反坦克弹药可达每秒1200米,大多数军用步枪的弹头的速度则为每秒750~900米。

大多数推进药都设定燃烧速度,燃烧速度过快,就会产生过高的压力;一般设定为弹头沿枪管运动大约2/3的距离时燃烧完毕。

无烟火药可以是单基的,也可以是双基的。单基火药主要由硝化纤维素组成,用“棉花硝化法”制作。双基火药除有硝化纤维素以外,还有硝化甘油以及少量的稳定剂。

推进药一般装在弹壳内,由底火引燃。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发明了无壳弹药,只是停留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如德国里克尔和科赫有限公司研制的G-11型步枪,就是使用4.7毫米无壳弹药,弹壳通常由铜制作,也可以用钢和其他材料制作,在形状上与武器的内膛相匹配。

导弹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火箭或无人驾驶飞机式的武器,其任务是把炸药弹头或核弹头送到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摧毁目标。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这种导弹的整个弹道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主动段弹道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动段弹道是导弹从火箭发动机关机点到弹头爆炸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倾角作惯性飞行的轨迹。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按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按结构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

“毒刺”导弹

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就遭到过“毒刺”导弹的袭击,在一次战斗中就有3架米-24被击落。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毒刺”导弹一共发射了340枚,其中269枚命中目标,前苏军的飞机被击落多架,其中有一些很先进的飞机如:米格-23、苏-22、苏-25等战斗机。“毒刺”导弹的有效射高为4.5千米,它的发射重量为13.1千克,弹速为2.2马赫。尽管“毒刺”导弹的战果辉煌,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导弹在发射时,射手只能以立姿发射,而不能在掩体内或用跪姿在树丛后面发射,这就十分容易暴露射手的位置。还有一个缺点是,射手在发射时,要使发射筒的角度在15°~65°之间,角度过低或过高都不行,否则就会发生掉弹事故。角度过高时,导弹发动机会吹起射手身后的石块和尘土,给射手造成伤害。

毒剂

毒剂又称化学毒剂、化学战剂、军用毒剂,是军事行动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它是化学武器的基础,对化学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着决定作用。目前外军装备的毒剂主要有6类14种。

短波通信

短波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在现代作战指挥中应用很广。短波通信靠天波和地波传播。地波通信稳定,但在传播过程中,电波能量不断被地面吸收,传输衰减大,通信距离比较近,一般只在数十千米以内。天波可利用电离层多次反射,通信距离可以很远。实际短波通信大多靠天波传播。

短程和近程无人侦察机

短程和近程无人侦察机都是作战半径不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短程无人侦察机的作战半径在150~350千米范围,近程无人侦察机的作战半径通常为几十千米。它主要用于战场侦察与监视,目标搜索与定位及战果评估等。

在世界无人侦察机中,这两种无人机占有相当比例,例如美国的“勇士”3000、“苍鹰”、“雌狐”、“密码”、R4

E

-40“天眼”、“天球”和FQM-15lA“短毛猎犬”;英国的“不死鸟”、“火鸟”、“大鸦”I和“大鸦”202;法国的“玛尔特”MKII和“狐理”;以色列的“侦察兵”和“先锋”;加拿大的CL-289和CL-227“哨兵”等。在这些无人机上可安装电视摄像机、前视红外装置、红外线扫描仪或激光测距/指示器等光电传感器。成本很低的小型无人机日益受到欢迎。E

E系列坦克

E系列是由1942年5月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的,一个在现有坦克和装甲车辆与未来坦克和装甲车辆寻找一个结合点开发具有高通用性能的坦克的发展计划。

E系列是德国陆军对各式战斗用车辆进行整理、零件共用化以使生产、修理的速度大大提高的新型坦克体系。作为德军新一代的主力战车,E系列主要有E-10、E-25、E-50、E-75、E-100这几个代表型号。除去E-100又是个类似“老鼠”的怪物之外,其他的应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

E-3“望楼”大型预警机

E-3“望楼”世界上最好的大型预警机,由美国波音公司生产,原型为波音707/320客机。

E-3机背上的雷达罩是E-3在外观上与其他飞机相比最特别的地方。该雷达罩直径9.1米,厚度1.8米,用两个支柱支撑在离机身3.3米高处。内部安装有雷达天线系统,这一雷达系统使E-3能够提供对大气层、地面、水面的雷达监视能力。对低空飞行目标,其探测距离达320千米以上,对中空、高空目标探测距离更远。雷达系统上的敌我识别分系统具有下视能力,并能抗地面杂波干扰。而其他一些雷达在这种条件下无法去除干扰。E-3的单价高达2.7亿美元,价格受昂贵的电子设备影响很大。

俄亥俄战略型核潜艇

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好、生存力强和攻击威力大等特点。它一次下潜,可连续在水下航行几个月不用上浮,可以悄悄地接近敌人的领海或近海海域,也可以在较远的海域进行巡逻,如果携载导弹的射程达到10000千米以上,则可以全球攻击。也就是说,待在自己国家的港口内或水下就能把核导弹发射到任何敌对国家去,既能攻击别人,又可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过,目前大规模装备这种水平和能力的潜艇只有美国的“俄亥俄”级。

俄罗斯“莫斯科”级航空母舰

“莫斯科”级航空母舰是前苏联的第一代载机母舰,主要用来对付美国出现的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采用法国和意大利首先开创的混合式舰型,舰前半部为典型的巡洋舰布置,舰后半部则为宽敞的直升机飞行甲板,前苏联自称为反潜巡洋舰。首舰1962年开工,1964年下水,1976年服役,1995年退役。该级舰有2艘“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Leningrad),部署于黑海舰队。现该级航母已全部退出现役。

莫斯科级舰身后段为一宽广的飞行甲板,2具升降机可通甲板下的机库,另在烟囱桅底部亦有小型的机库,共可容纳14架Ka-25贺尔蒙式直升机。虽然曾有Yak-38铁匠V/STOL机在舰上进行测试,不过却从未用于正式任务上。在特殊情况下,莫斯科级亦可搭载米尔(Mil)设计局的Mi-14薄雾B(Haze-B)式扫雷直升机,不过由于该机体形过于庞大,无法经由升降机进入机库,因此只能安装在甲板上。

莫斯科级的前甲板布满了各式武器系统,其中大部分为反潜武器。舰首有2具RBU6000反潜

火箭发射器

,其后为一具SUW-N-1反潜导弹发射器,再后为2具SA-N-3防空导弹发射器,舰桥两侧另有两座57毫米两用炮。

俄制苏-30MKI战斗机

苏-30MKI也可以承担小编队作战的指挥任务,后座飞行员可通过数据链同时指挥协调多架标准型苏-27战斗机作战,为其引导和指示攻击目标。印度空军的这项战术已经演练成熟,在2005年“对抗印度-2005”美印军事演习中,美军F-15就被印度空军借助该战术狠狠羞辱了一把。凭借苏-30MKI的强悍力量,印度空军在和宿敌巴基斯坦空军的对抗中,已经取得了“数量”+“性能”的压倒性“双优”局面。

印度的苏-30MKI最显著的特点是安装了鸭翼和先进的AL-31FP推力矢量发动机。AL-31FP发动机喷管可以作上下15度的转向调整,借此苏-30MKI能够进行许多非常规的空中机动动作。目前世界现役战斗机中,只有美国F-22A和尚未服役的F-35有此能力。此外,它能携带几乎所有的俄制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包括电视指令制导的Kh-59M远程空地导弹、电视制导的Kh-29T近程空地导弹、Kh-31A和Kh-31P反舰和反辐射导弹、主动雷达制导的R-77空空导弹等。苏-30MKI上12个挂点上的武器总重可达8000KG,是早期苏-27的两倍。由于装备了全新的相控阵雷达和机载火控系统,使苏-30MKI在对地对海方面的作战技能较苏-27SK和苏-30K提高了24倍,在争夺制空权和空中防御的效能方面比苏-27/30提高了14倍。

“二合一”的“梅卡瓦”

“梅卡瓦”坦克的战斗室空间宽阔,除了坦克乘员外;还可以搭载8~10名步兵或者4副担架。它既是一辆火力很强的坦克,又是一辆步兵战车。“梅卡瓦”坦克把装甲防护视为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火力,然后才是机动性。它采取两个办法加强防护能力,一是将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包括油箱放在车的首部,二是车体四周和炮塔周壁都有两层或三层间隔装甲。这种间隔装甲是这样排列的:先是一层76.2毫米厚的复合材料装甲,然后是一层25.4毫米的隔层,紧接着是钢装甲,之后再是间隔层,最后还有一层钢装甲。这样的防护装甲,破甲弹想要击穿是十分困难的。“梅卡瓦”坦克的后部有两扇门,步兵或货物可以方便地上下。为确保乘员的安全,“梅卡瓦”还配备了自动灭火和防爆装置。它还装有双向稳定器、弹道计算机、车长瞄准具。炮长使用的瞄准具兼有夜间瞄准、昼间瞄准和测距3种功能。“梅卡瓦”主战坦克自1979年在以色列军队中服役后,已经进行了多次改型,最新的一种型号为“梅卡瓦”3型,它的炮塔是世界著名坦克中最低矮的一种,它的两侧装挂了一种叫反应装甲的裙板,有较强的防护能力。“梅卡瓦”坦克长8.63米,宽3.72米,车高2.64米,在公路上的最大行程为500千米,越野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速度为57千米/小时。

F

F-2舰载战斗机

F-2是由麦克唐纳为美国海军生产的舰载战斗机,实际上就是加大尺寸、换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的XFD-1“鬼怪”。1947年5月29日,海军订购了首批生产型F2H-1。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间,麦克唐纳共交付了56架“女妖”。除水平尾翼没有上反角之外,它们与原型机完全相同。发动机最初使用两台13.3千牛推力的J34-WE-22,后来更新为14千牛推力的J34-WE-30。F2H-1服役的时间很短,随着更先进的F2H-2投入使用,F2H-1很快就转到了预备役部队。

FT-2000反辐射防空导弹

FT-2000反辐射防空导弹是1998年珠海航展最受注意的产品,但是会场内只有宣传品发放,没有任何模型或实体的展出。它应该是全球第一种“纯反辐射防空导弹”,全长6.8公尺,弹径0.466公尺,长径比14.6,介于S-300PMU1的15.5和爱国者的12.6之间,高速性能应该不错;重量1.3吨,介於S-300PMU1的1.048吨和爱国者的0.75吨之间。射程范围方面,FT-2000、S-300PMU1、爱国者分别是12~100千米、5~150千米以及3~100千米,有效射高分别是3~20千米、0.01~20千米以及0.06~24.2千米,从这里可以发现其最大射程和射高与美俄导弹相若。

因为是反辐射导弹,美军曾认为它能够攻击近地轨道卫星,从上述数据可知这是错误的判断。FT-2000反辐射防空导弹的电磁波,其攻击目标为各型预警机、干扰机、电子侦察机和发出雷达波的飞机,其被动接收机涵盖频率范围仍应扩大。

F-15鹰式战斗机

F-15鹰式战斗机是全天候、高机动性的战术战斗机,是美国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机之一。F-15是由1962年展开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计划发展出来,1969年由麦道公司得标,1972年7月首次试飞,1974年首架量产机交付美国空军使用,直到现在。在战机世代上,它被归类为第三代战机(这是西方标准,俄国标准则列为第四代),与F-16,美国海军的F-14、F/A-18,欧洲的龙卷风、幻象2000等是同一世代。F-15是美国空军当前的主力制空战斗机,可用于夺取战区制空权,也可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1965年,作为F-4的后继型号,麦道公司的设计得到批准,它就是F-15单座双发超音速重型喷气战斗机。按要求,它应能作高空高机动飞行和洲转场飞行;能单人操纵投放各种武器;可近距格斗,野战自助能力强。具有雷达下视能力,M数为2.5。1972年7月,原型机试飞。1974年11月开始服役,至今已生产1000多架。日本还进行了仿造,其也采购国还包括沙特和以色列,都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

F2000“阿萨路德”步枪

比利时FN公司在1995年就开始着手研制一种新的武器系统,考虑到未来特种作战的需要,FN公司将模块化思想贯穿到这个新产品的开发中,使士兵在战场环境中很容易更换部件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求,同时,他们也要求这种武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部件留下接口。2001年3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举行的IDEX展览会上,FN公司第一次公开展示了这种新颖的武器系统,并命名为F2000突击武器系统。

FM-90防空导弹

这是FMM80系列的最新改良型,由于改良幅度很大,因此中国精密进出口公司赋于它新的型号。导引模式采用半自动雷达指挥的红外影像导引系统,雷达的搜索距离25千米,追踪距离20千米,并以资料链持续对导弹更新目标资料。

导弹的有效射高在15~6000米之间,有效射程在00.7~15千米之间,导弹的最高速度为2.3马赫。

此导弹已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可有效对付战机、直升机、无人飞行载具、巡航导弹、空对地战术导弹和反辐射导弹等多类空中目标。它的标准射击单元由一辆搜索管制车和2~3辆射击导引车组成,整套射击单元拥有8~12枚备用导弹,准备装弹时间由原来的10秒缩短为6秒,单发命中率约为80%。

FC-1枭龙战斗机

FC-1枭龙战斗机是中国研制的一种全天候、单发、单座、轻型超音速战斗机,FC-1枭龙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与巴基斯坦空军共同出资,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开发,FC-1枭龙战斗机2002年5月31日完成设计,2003年8月25日首次试飞。

F-117A隐身攻击机

F-117A是美国前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隐身攻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正式作战的隐身战斗机F-117。而它本身的初步解密也仅仅发生在不久之前,设计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81年6月15日预生产型飞机在绝对保证秘密的情况下试飞成功,1982年8月23日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架飞机,共向空军交付59架。F-117A服役后一直处于保密之中,直到1988年11月10日,空军才首次公布了该机的照片,1989年4月,F-117A在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公开面世。

F-14舰载战斗机

F-14是根据美国海军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舰队防空和护航的要求,由格鲁曼公司研制的双座超音速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用来替换海军的F-4战斗机。F-14舰载战斗机是一种双座变后掠翼战斗机,设备先进,性能优越,是目前美国海军的主力机种。可执行护航、舰队防空、遮断和近距支援任务。1969年初,美国海军与格鲁门公司签订12架原型机合同,第一架原型机于1970年12月首次试飞,1972年开始装备舰队。关于F-14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和生产计划经过多次变更。现在的主要型别有F-14A,最初的生产型,至1979年已交付美国海军342架,另有80架卖给了伊朗空军。B、C型已停止发展。D型为A型的改进型,主要改进了雷达、电子设备,并换装了F110发动机,已于1988年交付使用。F-14/TARPS侦察型,可执行战术空中侦察任务,不挂侦察吊舱系统时亦可携带大量武器执行任务。

法国坦克“由轻到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英法是盟友,法国自然成为生产和制造坦克的第二个国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法国坦克的发展可以用“由轻到重”来概括。“轻”意味着,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一直受“以步兵为主体”,“坦克的任务应该是支援步兵”观点的影响,大部分法国坦克仍被编成独立的轻型坦克营,用于近距离支援步兵。“重”意味着,到了20世纪30年代,法军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强调坦克直接协同步兵作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法国研制出了BM1“索玛”SM35等重型坦克。“索玛”SM35重型坦克,战斗总重量为20吨,以今天的观点看,够不上重型坦克,在后来的战争中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反坦克全宽度地雷

当坦克或车辆从地雷上方通过时,不论是否压上地雷都会起爆,既能炸履带,又能炸车底的地雷。它集早期反履带雷和反车底雷优点于一身并有很大发展。反坦克全宽度地雷采用了先进的磁、声响、震动、红外等非触发与复合引信新技术,聚能装药爆炸时药形罩形成的高速弹丸可轻而易举地击穿坦克车底,并以其后效杀伤车内乘员、毁坏设备甚至引起车内油料燃烧或弹药爆炸。

瑞典的反坦克全宽度地雷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该雷为圆型,采用空心装药,装有磁感应引信。在地雷布设好后,当有运动目标通过地雷上方时,地磁场会发生变化,传感器即将这一信息传输给电子装置进行分析与鉴别,当判明是打击目标时,电子装置就会向起爆线路发出信号,使主装药爆炸形成高速弹丸,其威力可击穿50毫米厚的坦克车底。该雷可用人工或机械布雷车布设。从发展趋势看,这种地雷在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向小型、轻型方向发展;在布设方法上,也正由用人工或机械布雷车布设向用火炮、

火箭炮

、飞机等多种布撒工具实施远距离撒布的方向发展。

反侧甲地雷

反坦克侧甲雷是一种设置在道路一侧或在固定方向上拦击坦克,专从侧面攻击坦克侧甲的神奇地雷。第三代反侧甲地雷,与以往的同类地雷相比,在引信与传感器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主要采用激光、红外,震动、声响、毫米波探测技术和复合式引信,能对目标进行判别以确定是否具有攻击价值,探测距离可达100米,其战斗部在装药结构上采用串联空心装药,最大破甲深度可达70毫米。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军的XM—84型,德军的M3型,英、法、德合作研制的“阿帕杰克斯”和“阿尔让斯”地雷等。该种地雷可在探测距离内主动攻击目标,是封锁隘路、山口、雷场通路、城镇街区及一切不便设置其他反坦克地雷区域的有效武器。由于反坦克侧甲雷具有运用安全、设置隐蔽、难以发现和排除、布设后服役时间长、工作可靠等特点,因而备受欧美国家青睐。

美军的XM—84反坦克侧甲雷,以雷载雷达引信探测移动目标,当目标进入地雷的有效作用范围并确认是坦克或重型装甲车辆后,即起爆战斗部,爆炸形成的自锻破片就会直钻坦克的侧甲,将其击毁。目前,这种地雷正在向体积小型化、弹药系列化和设置简单化方向发展。

反直升机地雷

现代战场上,武装直升机以其机动性高、隐蔽性好、突击力强等特点而备受青睐。特别是它超低空和贴地飞行的本领,更令人防不胜防。如今,古老的地雷成了它的新克星。

为限制直升机在低空和超低空的优势,美国于1986年开始研制反直升机地雷并率先研制出了样雷,使“用地雷打直升机”这一天方夜谭式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此种地雷主要由探测识别系统、近距离瞄准系统、战斗部和控制系统组成,核心部分探测与识别系统采用声传感器阵列为核心部件,探测直升机旋翼发出的独特信号,并能据此分辨出直升机的类型,可靠率在90%以上。战斗部为爆炸成型弹丸,可击穿直升机的底部装甲。控制系统可遥控操作,用于关闭或开启雷场,保证己方直升机的通过,防止误伤。

反隐身技术

反隐身技术是研究如何使隐身措施的效果降低甚至失效的技术。雷达隐身是首先发展和使用的隐身技术,因此反雷达隐身也是当前重点发展的反隐身技术。

目前的雷达隐身措施都是针对厘米波雷达的,改变探测雷达的工作波长,可以使这些隐身措施失效。采用双/多基地雷达,从侧面探测隐身目标;利用预警飞机、预警卫星、预警无人机乃至高空气球、飞艇等,从隐身措施较弱的部位探测目标;提高雷达脉冲能量和雷达信号处理质量,可探测雷达截面积在0.1平方米以上隐身飞行器;采用新体制雷达,例如无载波雷达、双频段或多频段雷达、谐波雷达等,可发现隐身目标;用多部雷达组成雷达网探测隐身目标。

这种技术、武器系统之间的对抗循环不已,推动相关技术和武器系统向更高水平发展。

反潜、扫雷

水面效应艇可凭借其载荷能力强的特点,携载大量的声纳浮标、探测仪器和反潜武器,成为一个有效的反潜平台。出色的水面垂直起降、静态悬停的性能,以及使用吊放声纳反潜,将成为水面效应艇的拿手好戏。前苏联海军曾试验用水面效应艇与普通反潜机协同作战,争取获得最佳的反潜功效。水雷对于几乎全程掠海飞行的水面效应艇完全奈何不得,相反,装上扫雷器的水面效应艇将成为水雷的头号“克星”。

反舰、防空作战

前苏联“雌鹞”水面效应艇可携带6枚SS-N-22反舰导弹,称得上是一种全新独特的反舰平台。它具有航程大,不易被探测等优势,可对敌方实施全方位抵近攻击,突击威力极强。前苏联军方还曾考虑将“雌鹞”与“逆火”和“海盗旗”等轰炸机有效组合,以进一步提高反舰能力。鉴于目前多数飞机下视及下射能力较差,水面效应艇可利用自身的隐蔽性并借海浪作为天然屏障,若再装上舰空导弹,必将使飞机也望而生畏。

反物质武器

反物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但进展缓慢。1986年,在磁陷阶中首次捕获到反质子,从此对反物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研究表明,极少量的物质与它的反物质相互作用(称为“湮没”反应),可迅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足以压缩钚或铀丸产生链式反应。只要几微克的反物质,就可用作热核爆炸的扳机,或者激励出极强的X射线或γ射线激光。反物质在军事上有多种用途,它是目前研究的第四代核武器中最重要的一种,在美国费米国立加速器研究所、法国和瑞士合建的欧洲核研究中心以及俄罗斯的高能物质研究所,都在进行反物质的生产和研究。

反弹道导弹

用于拦截敌方来袭弹道导弹的导弹,又称反导弹导弹。它与多种地面雷达、数据处理设备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等,组成防御战略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简称反导系统。它是

国家战略

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弹道导弹导弹按拦截空域,分为高空拦截导弹和低空拦截导弹。前者用于对来袭弹道导弹飞行到大气层外时实施拦截;后者用于对来袭弹道导弹进入目标上空时实施拦截。反弹道导弹导弹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快、命中精度高。其中,高空拦截导弹受到普遍重视。实战时,可单独部署使用,也可两者配合部署使用,以提高其拦截概率。反弹道导弹导弹主要由战斗部、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电源系统和弹体等组成。

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是在坦克与反坦克斗争中应运而生的,是专门用来对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重要武器之一。

自从1916年英国在战场上首次使用坦克后,尽管使用了反坦克枪、喷火器或集束手榴弹甚至野战火炮来对付坦克,但还没有专门对付坦克的反坦克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专门对付坦克的反坦克炮。比如在瑞士制成高平地两用20毫米自动炮,但它的口径小,穿甲厚度只有15毫米,威力不足,因此,在1933年又相继出现了多种37毫米反坦克炮。但获得成功、享有盛誉的只有瑞典的博福37毫米火炮和德国的35/36式37毫米火炮。瑞典的37毫米反坦克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曾为德国、英国、波兰、丹麦等交战国家广泛使用。德国的35/36式反坦克炮也被当时的苏、美、意、日等国家仿制或改型,生产数量很大,到1941年,仅德国就生产了1.5万余门。

防化器材

防化器材又称防化装备或“三防”装备,是用于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侦检、防护、洗消、急救的各种器材、装备之总称。(1)侦察器材通常由报警、侦毒、化验器材和毒剂侦察车等组成。(2)防护器材分为个人和集体防护器材。前者指用于个人防止毒剂、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伤害的器材,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集体防护器材包括永备工事、特种车辆的集防装置、野战掩蔽部、过滤通风设备等。(3)洗消器材包括个人洗消设备、小(大)型洗消设备、核生化战场上的供水设备等。(4)急救器材包括解磷针、次氯酸钙悬浮液、一氯胺的乙醇溶液、氧气等。

防核通信异军突起

自动化指挥通信系统是最高统帅部对各军兵种实施作战指挥的手段,它是否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安危。

为了提高自动化指挥系统在核条件下的抗毁和生存能力,世界上不少国家不惜血本采取各种防范措施。这些措施概括地讲是“专”、“动”、“综”、“地”和“选”。“专”是指建立专门的防核自动化指挥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预备指挥控制系统,尤其是通信网络,以保证在遭敌核袭击后,仍能保持稳定可靠的作战指挥。“动”是建立机载等运动中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综”是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手段,建立起纵横交错的通信网络。“地”是建立地下、半地下的自动化指挥系统。“选”是选用合适的电线电波和电波传输方式。

科学实验表明,工作在毫米波的卫星通信可以有效地防止核爆炸的影响,工作在短波和超短波的流星散射通信能最大限度减轻核爆炸对通信的影响,在核爆炸后,数小时即可重建通信信道。

“复仇者”中低空防空导弹

“复仇者”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是美国1980年代研制并装备的一种新型近程低空防空系统。该系统将2个四联装“毒刺”导弹发射装置,并配有红外及光学探测跟踪系统,具有迎击目标能力,用于摧毁近距离飞机和直升机。1990年代引进后,主要用于增强低空,特别是超低空防空力量。

该系统最大有效射程5.6千米,最小有效射程200米,最大有效射高3.8千米,最小有效射高10米,制导方式为光学跟踪、被动红外寻的。反应时间10秒(无预警)、3秒(有预警)。弹长1.524米,弹径70毫米,翼展90毫米,弹重1013千克。最大速度2.2马赫,发射间隔5秒,再装填时间8分钟。系统全重3900千克,最大速度10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63千米。

伏击战

用伏击战打击运动的敌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伏击战,一般分待伏与诱伏两种。待伏,是在侦察到敌人出动的兵力、时间和必经之路后,预先设下埋伏,待机歼敌。诱伏,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设伏,然后用少数部队诱敌上钩,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给予沉重打击;或者佯攻一个点,引诱别的敌人前来增援,在路上伏击敌人的增援部队。伏击的对象,主要是敌战斗人员较少的运输队、汽车、火车、船队和零星小股分队,以及饥饿与疲惫不堪的战斗部队,以便速战全歼。

伏击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把兵力分为侧击、堵击、尾击三部分,以侧击为主,实行堵头、斩腰、截尾的战术。

“蜂雀”吉普车

“蜂雀”吉普车于1984年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十多个国家装备了这种高机动多用途汽车,它也是最先安装武器的吉普车。“蜂雀”是一个大家庭,它的成员不下几十种。“蜂雀”搭载机枪、自动枪榴弹发射器等各种武器,就是一辆战斗支援车。车上装有直径81厘米的滑动环架,搭载武器具有360°射角,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开火。如果装上导弹系统就成了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每辆车可装导弹6枚。发射导弹时,操纵手只要以高功率光学瞄准具瞄准目标,电脑便可自动修正导弹的航向,准确命中目标。在海湾战争中,这种导弹发射车大显威风,击毁不少伊拉克的装甲车。

经过改装它还可以变型为通信车、武器运输车、救护车、载重车使用。无论“蜂雀”车怎样改型,万变不离其宗,它的特点主要有这样3点:(1)马力大,最大达150马力,可以自动变速,大大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荷,在作战时,即使一只脚及一只手负伤,仍可正常驾驶。蜂雀车最大路速可达113千米/小时,由0千米加速到48千米/小时只需7秒钟。载重可达1.25吨。(2)采用四轮独立悬吊系统,可通过任何崎岖地形而不会损伤传动轴及差速器。油箱被巧妙地置于两根方形车身钢梁中央,可减轻轮胎触雷时对油箱的伤害。(3)车轮胎内装有特制的镁合金环,在爆胎后仍可以48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大约1小时。这在战场上有很大意义,可以迅速脱离险境,避免在战火下“抛锚”。同时,由于这种特殊性能,“蜂雀”车不必携带备胎,不必安装备胎架,从而减轻了车体重量。

在海湾战争中,“蜂雀”吉普车披挂上阵,受到前线的指挥官们的喜爱。

飞龙7号

飞龙7号(FL-7)和FL-2/SY-2一样,该型弹也没有实物的公开展示,但有宣传。FL-7是以FL-2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全新反舰导弹,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它是一种用于攻击大中型舰船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实际上它只是SY-2Y改良,除弹翼设计不同且弹体较为修长之外,两者非常相似。FL-7以固态燃料助推器把导弹加速至超音速,然后以液体火箭发动机维持超音速飞行直至命中目标。该弹采用类似FL-2的聚能穿甲爆破弹头,即使有重装甲防护的巨舰亦能轻易贯穿,并有强大的EC⁃CM能力,可以单发或者连发进行扇面射击。

FL-7最大射程32千米,和其他超音速反舰导弹相似的地方,在于其巡航高度较高,达50至100公尺,最大速度1.4马赫,单发命中率大于75%,发射重量达1.8吨,弹径和FL-2一样是0.54公尺,弹长则增加至6.6公尺,江湖级的发射箱需要修改才能容纳它(SY-1系列单长6.42公尺,SY-2系列为6公尺)。FL-7迄今仍未加入中国海军,也许弹长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FL-7作为中国第三种超音速反舰导弹,有其存在意义。

飞行马赫数

马赫数也称“马氏数”、“MM数”,因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而得名。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速度与该高度未受扰动的空气中的音速的比值,称飞行马赫数。气流速度与音速的比值,称气流马赫数。如果流场中的各点速度不同,那么某一点的流速与该点音速的比值称为当地马赫数(局部马赫数)。马赫数是一个无量纲的数。马赫数越大,介质的压缩性的影响越显著。当飞行器当地马赫数M达到1时,形成激波,造成所谓“音障”。当地马赫数M小于1而接近1称“亚音速”,当地马赫数M大于1称“超音速”。

音速,也称“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它同介质的性质和状态(如温度)有关。在0℃时,海平面空气中音速为每小时1192.9千米,每升高1℃音速约增加每小时2.16千米。水中音速约为每小时5184千米。钢铁中音速约为每小时1.8万千米。

飞艇

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与气球的最大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艇体的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氢气或氦气)借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吊舱供人员乘坐和装载货物。尾面用来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

飞艇属于浮空器的一种,也是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来提供升力的航空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浮空器可分为飞艇、系留气球和热气球等,其中飞艇和系留气球是军事利用价值最高的浮空器。飞艇和系留气球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比后者多了自带的动力系统,可以自行飞行。飞艇分有人和无人两类,也有拴系和未拴系之别。

飞艇获得的升力主要来自其内部充满的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等。现代飞艇一般都使用安全性更好的氦气来提供升力,另外飞艇上安装的发动机提供部分的升力。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主要用在飞艇水平移动以及艇载设备的供电上,所以飞艇相对于现代喷气飞机来说节能性能较好,而且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较小。

一般从结构上看,飞艇可分为三种类型:硬式飞艇、半硬式飞艇和软式飞艇。硬式飞艇是由其内部骨架(金属或木材等制成)保持形状和刚性的飞艇,外表覆盖着蒙皮,骨架内部则装有许多为飞艇提供升力的充满气体的独立气囊。半硬式飞艇要保持其形状主要是通过气囊中的气体压力,另外部分也要依靠刚性骨架。

G

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是筹划和运用国家总体力量,谋求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总方略。一国战略体系的最高层次,由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制定。国家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战略的性质。它作为一国的总体战略,对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通常在宪法或其他官方文件中予以记载和阐明。

20世纪中叶,美国在引进英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大战略的概念时,提出的一种战略理论,意指“平时和战时在使用军事力量的同时,发展和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心理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与科学”。之后,日本等国也引进这一概念。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战略要旨,在于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指导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增强国力,保障民族的生存兴旺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构成国家战略的要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基本国策以及力量运用等。国家利益是制定国家战略及其战略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利益的恒定性,决定国家战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

国防战略

国防战略是筹划和运用国家总体力量,指导国防力量建设与运用,以谋求国家安全的方略。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是“军事战略”这一概念延伸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西方国家使用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防务政策”等概念,与国防战略的概念近似。它是国家战略体系的组成部分,受国家战略制约和指导。通常由最高国防决策机构制定。国防战略的要旨,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综合运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其他可能使用的手段,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确保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国防战略不仅重视运用实战手段打赢战争,尤其重视运用威慑手段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制定国防战略应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着重分析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和挑战的各种因素,正确估量国内条件,寻求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制止侵略、维护安全的对策,指导国防力量的建设和运用。

GPS技术

GPS技术是指利用一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确定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位,因而它比激光制导炸弹更可靠,也更精确。轰炸误差不超过几英尺。专家说,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攻击时,飞行员必须以较低高度飞行,以便确认目标并用激光束引导炸弹。如果激光束被薄雾或烟雾阻断,炸弹就会失去引导,其轰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卫星制导炸弹则无须轰炸机飞行员引导,炸弹一旦投下,依靠自身的GPS系统飞向目标。

由于不需要飞行员瞄准目标,轰炸时载机可以较高高度飞行,从而保障了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更重要的是,由于采用不可见的数字制导方式,轰炸可以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

工兵

工兵为陆军主要战斗支援的非前线部队,主要负责开路、架桥、障碍排除、设置及灾害抢修等任务,亦会参与民间维修及建设,是军队中必需的部队。可以担任复杂的工程保障任务的兵种,执行构筑工事、架桥\筑路、伪装、设置和排除障碍物等工程任务。

攻击区

空空导弹有效的发射区域,又称可攻击区。在此区域内发射导弹有可能命中目标,而在此区域外发射导弹则一般不能命中目标。攻击区有空间的、铅垂面的和水平面的,常用的是水平面攻击区。攻击区是评价导弹战术技术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导弹初步设计到投入使用的各研制阶段,分别绘出估算攻击区、理论攻击区和战斗使用攻击区。攻击区的绘制以目标为原点,相对于目标绘出近边界、远边界和侧边界,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图。攻击区的边界和导弹飞行性能、制导系统、导引方法、引信和战斗部特性、载机飞行性能、发射方式和目标特性等因素有关。对于研制完成的导弹,须按不同的作战高度、载机速度、目标速度和机动情况分别绘出相应的攻击区,供作战使用。

国际军事物流

国际军事物流是指两国或多国之间为了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通过对军事物资跨国进行采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供应等一系列环节,最终到达部队而被消耗使用,实现其空间转移的全过程。国际军事物流与一般的军事物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国际性,即国与国之间通过采取军事同盟、随即支援、民间援助、多国维和和军品贸易形式来实现军事物资的跨国流动,达到有效保障本国部队的目的。

国产JS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

JS12.7毫米结构形式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高效枪口制退器与液压缓冲装置同时应用在一支枪上;发射后,枪机和枪管在刚性连接情况下一起后坐;弹匣装在机匣左侧,减小了全枪长度。

JS12.7毫米狙击步枪的操作方式为非自动方式,即栓动式。该枪采用了击针平移式击发方式,击针簧的簧力可以调节,能提供足够的击发力,保证了击发的可靠性。抛壳机构采用独特的活动抛壳挺,在枪机复进过程中,给枪机让位,而不必在枪机上开一个又深又长的槽。瞄准镜座采用国际标准的皮卡汀尼导轨,可以方便快速地装配瞄准器材。

JS12.7毫米狙击步枪配用的是国产4~12倍连续变倍光学瞄准镜。由于全枪质量大,因此在枪托尾部安装了可升降的驻锄,避免了射手在长时间据枪状态下引起的疲劳。枪机上的拉机柄是可拆卸的,拆枪时,必须将拉机柄从枪机上卸下后,才能将枪机从机匣后方取出。该枪配用两脚架,携行时可向后折叠收起。枪托采用橡胶材料,为了美观,在其表面包了一层皮革。

国防通信系统

国防通信系统是美军重要的全球战略系统,它包括自动电话网、自动保密网和自动数字网,其主要任务是为高级决策机构、各大司令部、情报机关提供通信联络。该系统使用的传输手段有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短波通信和有线通信。

过滤元件

过滤元件是防毒面具上忠诚的把关卫士,它只允许人体须臾不可缺的清洁空气通过。世界各国的面具五花八门,面具上的过滤元件也是形状各异,但它们内部结构的设计思路却大同小异。其内部装有对付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的过滤层,又叫滤烟层,实际上是一层特制过滤纸。它既要高效率地滤除有害物气溶胶粒子,又要对人体的呼吸不产生明显的阻力。

过滤元件内还装有专门对付毒气蒸汽的防毒炭。它跟普通民用活性炭不同,防毒炭不仅要有非常发达的微孔结构,使其有足够大的“肚子”,能尽量多“吃”毒剂,而且要有充分发达的中孔、大孔,以使具有吸附作用的道路畅通,满足吸附速率的要求。防毒炭除要求孔隙结构合理外,还须经特殊的化学药剂处理,因为,对付各种毒魔单靠物理吸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催化剂,进行物化反应,使其大量“吸毒”,成为身手不凡的“瘾君子”。

新的防毒炭对付毒剂的能力很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毒炭会产生一种惰性,这就是自然界的陈化作用。为了防止这种惰性的过早出现,面具设计师们必须对防毒炭进行防陈化处理。催化与陈化是两门很深的学问,其关键技术,各国都秘而不宣。

过滤元件有的安在面具左边;有的安在下颌处;有的还带导气管,无论安置得怎样巧妙,都像是个赘物。

橄榄球的黑箱子

美国总统不论走到哪里,身边总有个像影子一样的军官,手里提个黑色公文箱。这就是称之为“橄榄球”的黑箱子。

原来这是美国进行战略核打击的“钥匙”。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有必要进行核打击时,携带黑箱子的军官便立刻开启密码,打开箱子,将里面的东西交给总统。第一件是个黑皮本子,里面详细地记载着战略对手拥有核武器的数量、地点和担负的任务使命,以及根据使命可能打击的目标和各种技术参数。根据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本子里还记载着预先制定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应急方案,所有最重要的内容都用醒目的红字作为标志。第二件也是个黑皮本子,里面标有在遭到核打击情况下可为总统提供的分布在各地的秘密去处,以确保战时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第三件是个文件夹,里面为总统提供了遭到核突袭后向全国发表讲话的紧急程序。最后一件是长方形卡片,上面记有总统接班人和战时各决策人身份的号码。

高技术指挥

高技术指挥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军队通信指挥自动化。在判断情况、定下决心、拟制作战计划、组织协同动作等指挥活动中,军队通信自动化系统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因此自动化的通信处理成为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汇聚的F-35

众多高新技术在F-35上汇聚,将使F-35挂上“世界最先进”的光环。F-35的电光瞄准系统(EOTS)是一个高性能的、轻型多功能系统。它包括一个第3代凝视型前视红外(FLIR)。这个FLIR可以在更远的防区外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探测和识别。EOTS还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功能。F-35的武器舱能适应内部挂载的各种武器,同时方便军械人员能轻而易举地装挂。试挂的武器有联合防区外武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风修正弹药布撒器、激光制导炸弹和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

高技术局部战争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指具有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武器系统及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在作战目的、目标、战斗力、空间、时间等方面都有所限制的高技术作战体系间的武器对抗。

这个作战体系包括以战略核武器作后盾的常规武器系统、支援保障系统、作战管理系统等。其中常规武器系统指武器与软件的有机组合;支援保障系统指战术支援、情报支援和后勤支援;作战管理系统指以计算机、通信设备和软件为核心,组成用于控制武器、协调战斗力管理和整个战场的指挥控制中心。

高新技术的发展浪潮,以其磅礴之势,正在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冲击着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精确制导技术、微电子技术、隐形技术、束能技术、信息技术、光纤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有的已悄悄地从实验室走出来,进入现代战场,其势头之猛、作用之大、争夺之激烈,引起了所有国家军事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高技术指挥控制“软系统”

高技术指挥控制“软系统”是筹划决策的有效工具。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了40多个指挥自动化中心,90多个大型数据处理系统,100多个通信网络和10多个大型探测系统组成的C3I系统,迅速准确地搜集和处理大量信息,在科学决策、迅速反馈、指挥控制中,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如美军中央总部的计算机计划系统,运用各种作战模型,能迅速形成多个可供选择的作战方案和战区作战计划。

高技术电子战

高技术电子战是争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因素。电子战是现代高技术战争制胜的关键。美军充分发挥高技术优势,投入大量先进电子战设备,在空间、空中、地面和水上均成立体电子战体系,并对目标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侦察,用侦察得知的电子信号编排攻击程序,为实施准确攻击创造了条件。可见,高技术电子对抗能力,是掌握制电磁权的关键,也是争取战争主动权的基础。

高技术空中袭击战

高技术空中袭击战是现代攻防作战的重要手段。在海湾战争中,空袭已成为主要作战手段。历时42天的战争,空袭阶段占了38天;而地面作战也是在大规模空袭条件下进行的。仅在空袭阶段的第一天就向伊拉克战略目标投下1.8万吨炸弹,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所投原子弹的当量。高强度、大规模的持续空袭,基本摧毁了伊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F-117A隐形战斗机,虽出动架次仅占全部出动架次的2%,却攻击了伊军40%的战略目际。在

高技术局部战争

中,空中火力打击已成为战争的独立阶段,并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高技术局部战争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整体力量的对抗。要打赢这样一场战争,不仅要夺取制空权、制海权,而且还要争取到信息优势,将各军兵种的各类武器装备的软件、硬件有机融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系统就是起“融合”作用的武器系统,它能将所有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汇集起来,达到信息共享、共用、共调,从而确保各军兵种与指挥部之间交换信息和数据,大大提高指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构思奇特的三体船

在开发新船型上,英国人又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三体船型反潜护卫舰的构想,作为替代现有的22型/23型护卫舰的一个可能方案。这种三体船看上去更像一艘单体船与一艘双体船重叠制造而成。据研究表明,这种船型稳性好,甲板面积宽大,有利于舰载机起降,中间的主船体内可放置各种武器和弹药,且隐身性能较好,建造费用也比单体船便宜。对这种新船型颇感兴趣的英国沃桑军火公司,在进行三体船应用价值论证的同时,提出了设计和建造一艘全长95米、排水量为1250吨的三体船型护卫舰,以便在新船型军舰的建造中独领风骚。

目前,英国皇家海军已推出一种三体船型护卫舰的设计方案。该舰舰长167米,宽25.3米,吃水11.9米,满载排水量约5800吨;最大航速30节,最大续航力8000海里/15节。这种拟于2010年前后服役的三体船型护卫舰由中间一个细长船体,以及两侧两个小型船体构成;3个船体由很宽的十字形甲板相连。

光纤通信

光波在光纤中运输,不受外界各种电磁影响,不像普通电缆通信那样容易受到串杂音干扰。光波在光纤中不向外辐射,不像普通电缆通信容易被第三者窃听。光波在光纤中传播,所受到的衰减比电缆通信小得多,因此信息可以远传。光纤通信在军事上用途非常广泛,统帅部与各战区间借助于光纤联通,可及时召开作战电视会议。指挥员们虽遥居各地,却如晤一室,可以共商大事。

个人防护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的个人防护主要是利用防护服(包括衣、裤、围裙、靴套等)、防毒面具。隔绝式防护服不能长时间穿着,夏季还易使人中暑。透气式防毒服的生理性能远比隔绝式为佳,可长时间穿着和作战。美、俄等国军队还配发防毒油膏、个人消毒盒、消毒剂乳液等个人防护器材。

滚压式扫雷器

滚压式扫雷器的样子像个大滚筒,利用滚轮或圆盘重量的压力使地雷爆炸。这种扫雷器的结构较笨重,自重在7~30吨,因此,安装运输较困难,扫雷速度也较慢,每小时4~6千米。车辙式扫雷每侧扫雷宽度600毫米~1.3米,同时在起伏不平的地区扫雷时,因扫雷器的提升而容易产生“漏扫”。不过,这种扫雷器的机械强度高,在结构设计上保证触雷爆炸时,滚轮或圆盘能沿着垂直地面方向上下跳动,所以,一般能经受住8~10次地雷爆炸而不损坏。

H

HAARP科学计划

HAARP是旨在研究太空电离层,发展新型武器和技术的一个研究计划。它是由美国参议院批准的,投资3000万美元,由美国空军和海军在阿拉斯加州联合建造和共同管理,可以发射1700兆瓦能量。美国行政当局一再申明,HAARP完全是一个研究电离层和空间天气的科学计划。但是,美国科学家和媒体根据HAARP计划开展的实验内容及其具备的能力,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军事工程计划。一时在美国乃至世界引起哗然,成了地球物理学家、军事学家和政治家们议论与关注的焦点。

火力延伸

火力延伸是逐次向敌纵深转移火力打击目标的行动,多用于支援步兵、坦克冲击。通常在火力准备转入火力支援时开始,火器延伸射程,先打击当面目标,再逐次打击其后目标。

一般根据统一信号,按预定计划或步兵、坦克兵的行动要求临时呼唤延伸火力,以保障部队连续冲击前进。

火力压制

火力压制简称“压制”,以火力对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以部分毁伤性打击的行动。目的是使敌方暂时丧失战斗能力或指挥能力。通常以执行压制任务的火炮、强击机、轰炸机和地地导弹等火力实施,给打击目标以部分毁伤,限制或干扰敌射击与机动,破坏其指挥系统。

火力对比

火力对比是指敌对双方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或相当的作战单位之间

火力密度

的比较。火力密度大小之比,是衡量战斗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火力密度

火力密度是指每分钟对目标单位面积或一定正面宽度发射的炮弹或子弹的平均数量。通常情况下,炮兵火力密度以平均每公顷地域内或平均每100米正面每分钟落达的炮弹数表示;高炮火力密度以在对空射界内每千米航线上对空中目标发射的平均弹数表示;步兵武器火力密度以各种枪每分钟对1米正面发射的子弹数表示。火力密度取决于武器的数量、种类、射速和射击地段的宽度等。火力密度越大,对敌人的杀伤效果越大。

火器

火器是指借火药或其他装料的燃烧产生气体发射弹药的器具,用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军事设施。如枪械、火炮及火箭发射器等。火器是这种类型的统称,而不是某一种武器的专称。古代火器,包括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管形火器和火箭等。现代火器,一般指枪、炮和火箭发射器,而把枪弹、炮弹、炸弹、地雷、鱼雷等装有炸药、火药对目标能直接起毁伤作用的军械物品统称为弹药。火箭发射器

火箭发射器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一般由定向器、击发机、握把、肩托和瞄准具组成。火箭发射器发射带火箭发动机自推飞行的小型火箭弹。配有破甲弹、杀伤弹以及一些特种弹。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战车和杀伤有生目标。常见的定向器为筒形的火箭发射器,亦称火箭筒。火箭炮

火箭炮是炮兵装备的多发联装火箭弹发射装置。按定向器种类,可分为轨式、笼式和管式;按运动方式,可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装填完毕后,可一次发射一发火箭弹,也可连续发射数十发。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好,但射弹散布较大,发射时火光大,阵地容易暴露。主要用于射击大面积目标。配用杀伤爆破火箭弹,用以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也可配用特种火箭弹,布设地雷、施放烟幕、照明和毁伤坦克等。

火箭炮的特点是: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好;但射击精度低,火箭弹散落面积较大,而且发射时火光大,容易暴露阵地。火箭炮的射程通常为10~30千米;管数有数管、数十管甚至100多管,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发射出大量火箭弹。如前苏联军队装备的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20秒种就可将40枚火箭弹打出去,射程达20千米。再如美军装备的履带式12管227毫米自行火箭炮,整个装弹过程只需1人操作,5分钟就可完成,12枚火箭弹全部从炮上打出去只需1分钟,最大射程可达30千米以上,它可以配多种新型的子母弹头,若配上M42型双用途子母弹,1枚火箭弹内便装有644颗具有破甲和杀伤双重作用的子弹,一次打出去12枚火箭弹,在目标处爆炸时便可同时抛出7728颗子弹,可以覆盖4个足球场那样大的面积,其火力之厉害令人咋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